浅谈审计过程中的风险及控制措施(一)

浅谈审计过程中的风险及控制措施(一)
浅谈审计过程中的风险及控制措施(一)

浅谈审计过程中的风险及控制措施(一)

〔摘要〕审计风险存在于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从审计项目的承接、风险评估、制定计划、审计程序的具体实施、三级复核到出具审计报告等方面都要有严格的控制程序和规避风险的措施。本文结合相关资料对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了总结,然后就预防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关键词〕审计审计风险控制

1审计过程中存在的审计风险

1.1审计独立性方面审计机构不能独立于其他部门之外,审计人员和被审计单位有利害关系或者其他可能影响审计公正的关系,都会造成审计风险。不良的审计环境也会对审计人员造成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和诱惑,使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的原则性、独立性和责任心受到挑战,从而加大审计风险。

1.2审计方法方面由于被审计单位业务的复杂性,受审计成本限制,不可能把所有审计事项全部查清。有的审计人员不讲究审计方法,只求样本数量,不求质量一味追求逐页看凭证,泛泛抄写数字、资料,审计工作中抓不住主要问题。目前,审计一般都是判断抽样,受审计人员经验水平限制,抽样时可能对被审单位一些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大的项目选择的样本量过小,这就加大了审计的潜在风险。

1.3审计对象方面大多数企业领导干部任期时间长,有的任职长达十几年,所形成的会计资料多,财务人员更换频繁,新的财务人员对过去发生的一些经济事实又不清楚,确认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及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方面的审计工作量大,给审计实施工作带来不少困难,存在着潜在的审计风险。

1.4审计人员方面审计工作涉及面广,要求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查账能力,还要熟悉宏观经济管理知识、政策法规、具备综合判断分析能力等,而目前大部分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够全面,严重制约和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如果审计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则容易做出错误的评价和结论。职业道德是每个审计人员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如果审计人员接受被审计单位的好处,则会丧失其客观公正的立场,造成审计风险。如果审计部门内控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审计人员不能严于律己,必然会造成审计风险。审计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谨慎和职业关注,风险意识淡薄,也会产生审计风险。

1.5审计证据方面实现审计目标,必须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审计人员形成任何审计结论和意见都必须以合理的证据作为基础,否则,审计报告就不可信任。在审计中由于取证不慎重,有时取得的证据不真实或者只凭被询问人的口证取得旁证,证明质量不高,使审计结论定性不准确。审计依据准确是加快审计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审计依据认定不准,迫使审计人员到处收集和寻问;有时审计人员对套用的法规依据产生模棱两可的看法,很有可能引起审计风险。

2审计风险的控制措施探讨

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不仅需要良好的外部社会环境,而且还需要会计师事务所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在审计准备、实施和报告阶段采取各种风险管理和控制对策,以减少审计风险,避免风险损失。

2.1审计风险责任制度的建立审计人员要树立审计风险意识,在执业过程中要把风险意识积极地贯穿于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和审计终结的全过程。审计组织要建立健全审计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审计组织内部各层次、各个岗位的职权,做到事事有人审核、有人操作、有人负责督导和有人负责考核。审计部门还要按责任建立专业指导机制,保证审计人员在特殊的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的咨询服务和恰当的业务指导;审计部门还要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实现审计工作有计划、审计项目有程序、审计底稿有规范、审计质量有控制。

2.2审计方法的合理利用采用合理的审计方法,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得力措施。选用审计

方法,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要适合审计目的。在审计方法上不但要使用传统的审计方法,还要使用一些先进的辅助方法,坚持账面审计和外围调查相结合,注意对非会计资料的审计。通常是采用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账户余额分析法,将所审阶段的情况与行业规律或平均水平以及被审计单位的历史记录相对照,从中发现异常情况,以确定审计重点和审计策略,在减轻审计工作量的同时,又能有效地降低审计风险。此外,在对会计资料进行实质性测试之前,要根据符合性测试结果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重点及工作量,对内控制度薄弱环节,多进行实质性测试,以避免审计资源不足情况下所产生的审计风险。

开题报告论审计风险的避免与控制

一、选题的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一)理论意义 通过对于本文的研究,从而成功完成审计的过程,丰富了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企业时,通过识别、评估审计风险,有针对性的设计、实施控制测试或实质性程序进行风险点防范的实务指导方面的研究。 (二)实际意义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企业时,可供参考的权威资料并不多,财政部2007年颁布的1633号审计准则的修订版是其中之一。这一审计准则主要论述了电子商务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但其仅提示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面对被审计单位时候,应考虑该业务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产生的影响。而对于具体的审计细则和审计体系并没有做出说明。因此,财政部颁布的1633号审计准则仅能为注册会计师提供方向性的指导,但具体到实务工作中的应用指导,该准则的作用就极其有限了。通过对于本文的研究能够有效的降低会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具有一旦的现实意义。 二、论文综述 国内外有关的学者对于审计风险的避免与控制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的结果,具体的研究的结果如下所示: (一)国内研究现状 韩玲玉(2018)研究了B2B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发现,注册会计师在对B2B模式的电子商务企业审计过程中,其审计环境、范围及内容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必须不断更新审计方法与审计程序以应对审计风险。针对电子商务企业的特点,发掘新而有效的审计技术,如使用数据处理技术等,能有效降低审计风险 冷晓(2018)对网络信息技术与电子商务企业审计职业判断的关系进行研究,建立两者之间的模型,并选取中间变量展开调查,研究注册会计师信息技术及系统管理的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其审计电子商务企业时的职业判断产生的影响程度。研究认为,注册会计师应全面掌握审计会计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方面的相关知识。 陈婧(2018)在审计风险模型里,重大错报风险与被审计单位有关,审计人员只能对其水平进行评估。而审计风险又存在客观性,这时审计机构和被审计单位就应该约定双方都可以接受的程度。并不是每一位委托人都知道,仅仅通过一场审计,是不可能发现企业的所有问题之所在的。而预先设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就是审计业务中的三方关系人就理解和诉求的差异达成共识。 薛松(2018)认为:审计作为一种检查监督的机制,对国家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财务收支等各方面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核与监督,以提高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效益。

试论审计风险管理(doc 5页)

试论审计风险管理(doc 5页)

试论审计风险的管理 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风险识别;审计风险评价 20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公司倒闭或陷入财务困难,针对注册会计师职业的诉讼呈“爆炸”式地增长,注册会计师职业已成为具有高度风险的专门职业了。特别是,我国正在进行会计师事务所的体制改革,目标在于建立起注册会计师作为投资主体的体制,使审计责任真正落实到注册会计师身上。这样,审计风险的管理就成为我国审计职业界必须严密关注的问题。 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存在于审计工作全过程,从审计项目的洽谈、承接、风险评估、制定计划、审计程序的具体实施、三级复核到出具审计报告等方面都需要有严格的控制程序和防范风险的措施。 1 审计风险的识别 审计风险识别是审计风险管理的基础,只有全面、正确地识别审计职业所面临的风险,对风险的估测和控制技术的选择才有实际意义。 事实上,在提供鉴证服务的同时,审计人员就已经承担了法律责任。这些责任在某些情况下会转换为负债或损失。因此风险管理的第一步就是要识别审计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审计风险识别的途径概括起来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借助外部力量,利用外界的风险信息、资料识别风险;二是依靠会计师事务所的力量,根据客户的特性识别风险。由于审计资源是有限的,审计人员应把精力和资源集中于最容易引起风险的领域

(因一般审计实务书籍中都有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避开详细的程序式的检查,而把审计判断集中于披露问题和会计政策选择的连续性;2使用破产或兼并预测模型来预测高风险的业务;3避开高风险的行业,或对高风险行业提高审计费用;4坚持稳健主义。 2 审计风险的估测 审计风险识别回答了审计活动面临何种风险和存在哪些风险因素的问题。接下来是,决定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及审计风险损失是多大?审计风险在不同的具体环境和条件下是有大小之分的,审计人员可针对审计过程中的诸多主客观情况,对某些审计事项的审计风险大小及其可能导致的危害进行分析、估计和测试,以确定合理水平的审计风险,尽量避免和控制审计损失的发生。 具体项目审计风险的估测,包括收集信息、收集证据和实证观察三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是主观的,也可以是客观的。客观的估计是根据足够的历史资料,利用统计的方法或分析的方法进行计算,从而得出未来审计风险发生的概率。这种估计的依据是客观存在的,不以审计人员的意志为转移。主观的估计也是审计风险估计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手段,它利用有限的信息,由审计人员根据个人的判断进行估计。这种估计建立在目前的信息和个人长期积累的经验基础之上,这种方法只要应用得当,同样能有合理的结论,使之接近客观估计。 3 审计风险的评价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控制

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与控制 发表时间:2018-09-27T18:40:20.03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9月下作者:李娟 [导读]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在市场上林立,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自我约束机制也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制度组成,为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工作、规范财政行为、改善经营管理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保障。 (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市 100872)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逐渐在市场上林立,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运营过程中的自我约束机制也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制度组成,为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工作、规范财政行为、改善经营管理以及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保障。目前,随着企业发展的进一步规模化、复杂化以及企业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使得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增多,制约着企业经营活动的进一步发展。现如今,面对现代内部审计中出现的规制不健全、机构不合理、程序不规范等等弊端需要企业加强控制,做好预防工作,确保企业的平稳运行。本文就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于控制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风险;控制 引言 目前,企业的内部审计在发展中需要组织和个人承担的政治、经济以及财务风险逐渐增加,其作为监督机构在企业的运用过程中也面临着更多的考验,面临的外部因素以及内部因素的影响而也逐渐增大,企业需要不断加强企业内部审计的防范控制。 一、内部审计风险的涵义 国际审计准则第25号《重要性和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 审计风险是指审计人员对实质上误报的财务资料可能提供不适当意见的风险”。在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指出:“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 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在企业内部的实际审计工作中需要面临的是不同企业环境下的不同内容、不同目标等等,因此对于内部审计风险的认识也会有较大的差别。一般情况下,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多由审计师承担。 二、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影响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外部因素 1、企业内审机构具有相对独立性。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作为一个监督机构在形式上不仅要受国家或上级审计机关的业务指导以实现对企业的监督,还要受到企业管理人员的限制。这种情况导致部分企业在进行内审机构的设置时并没有重视机构的独立性设置,从而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无法真正的具有权威性,在实际的工作中会面对较大的风险,也不能确保审计质量。 2、企业领导对内审工作重视程度不足。部分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立时并没有过多的重视甚至在设置过程中将其与企业的纪委、监察进行了合并,对于审计岗位上人员也配备不足,审计工作无法开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无法规避的风险,影响企业管理体系的建设以及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是不利于企业实际的运营发展的。 3、审计对象的复杂化和审计业务范围的扩展加大了防范审计风险的难度。现代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也不断扩大规模,业务的经营范围也逐渐向外拓展,同时,内审对象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内部审计的对象也由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向管理领域渗透,而且业务范围的逐渐扩大使得审计人员的工作量也逐渐增大,加大了防范审计风险的难度。 4、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增加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使得审计人员在进行工作时无法借助内部审计法律依据来进行,只能在审计过程中对大量的职业判断去认定某一审计事项,这种情况的出现对审计结论的权威性和正确性有较大的影响,也不利于服众,审计风险逐渐增大。 (二)引起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内在因素 1、部分企业内审人员观念陈旧,服务意识淡薄。目前,由于企业领导的不重视导致企业内部审计人员也没有较大进步,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对于审计工作的实行也只是以监督为主,进行查错防弊。这种方式随着企业的发展,财务人员素质的提升以及财务管理水平的逐渐提高已经难以发挥作用,尤其是在面对企业经营管理、内部控制方面更是缺乏行之有效的审计,导致企业的内部审计风险越来越大,严重威胁到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 2、企业内审人员业务知识及专业水平不高。一般企业在聘请审计人员时出于观念上的误差,导致大多数审计人员出身会计或者工程专业,其掌握的知识大多比较单一,难以形成系统有效的理论体系,入职后,企业领导又不重视对审计人员的培训锻炼,导致这部分审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业务知识掌握不足,其能力水平也达不到实际工作的要求,不能为企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指导。 3、企业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本身隐含着较大的审计风险 (1)部分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还采用的是手工审计,并没有借助现阶段先进信息技术来进行有效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效率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2)抽样审计方式使其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较大的误差。(3)审计方法仍停留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阶段,片面依赖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4)鲜少关注欺诈风险、财务危机或经营失败风险。 4、审计质量控制机制不健全 (1)审计操作出现过分简化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的编写不规范等行为。(2)企业对审计人员没有健全的考核机制。 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控制对策 (一)完善内部审计控制制度 1、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普法规划,对国家审计规范》、《审计法》等审计法律法规进行普及,提高审计人员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保审计人员能够熟悉掌握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进行审计工作,保证依法审计,提高审计质量的同时规避风险。 2、健全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规章和制度,以其约束审计人员的工作行为并将其作为工作考核的内容,确保审计人员能够有序展开审计工作并保障审计工作的高质量进行,达到规避风险的目的。 3、制定相关的内部牵制制度、质量考察制度、轮岗制度等,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提高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

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摘要 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审计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是,随着市场经营风险的加剧,审计风险日益突出。因此,注册会计师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加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经济发展中起到相应的作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审计风险的三种类型: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并针对这三种风险分别提出了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一改大部分论文针对审计风险的原因提出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的套路,为本文的一大创新点。 关键词:审计风险;注册会计师;防范 ABSTRACT Audit risk is the accounting statements free of material misstatement or omission, inappropriate audit opinion on the possibility of the CPA Audit. In recent years,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udi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important in economic life. However, with the market, the intensification of the business risk, audit risk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prominent. Therefore, the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 should be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of audit risk, to increase awareness of audit risk, positive and effect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udit risk, audit to play a corresponding rol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three types of audit risk: inherent risk, control risk, detection risk. For these three risk audit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a change most of the papers for the reason of the audit risk, audit risk prevention measures routine for a major innovation in this article. Key words:Audit risk;CPA;Prevention;To prevent 导论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2007年最新公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第十七条中对“审计风险”的定

财务审计的整改报告

财务审计的整改报告 篇一:审计查出问题的处理和整改情况的报告 关于XX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处理和整改情况的报告 XX-12-12 ——XX年4月26日在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上 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尹维真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XX年,市审计局依照《审计法》的规定,组织开展了XX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审计结束后,向市政府提交了审计结果报告,并受市政府委托,向市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作了审计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向市政府提出了审议意见和建议,要求市政府针对查出问题抓好整改工作。 市政府对审计结果和市人大提出的审议意见和建议高度重视。市长办公会对落实整改情况进行了专题研究。按照李宪生市长关于“必须责成有关方面严肃整改,对不力者,应实行严肃的责任追究”的批示精神,李涛副市长多次组织相关部门落实整改,并于4月13日召开全市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通报会,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措施和结果进行了再检查、再布置,要求各单位按照李宪生市长的批示精神,

进一步加大力度,建立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人。市审计局按照市政府要求,对被审计单位落实审计结论的情况进行了检查,各被审计单位认真采取有效措施整改,内部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 市人大常委会十分关注审计查出问题单位的整改落实情况,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苏忠遂和市人大财经委、预算工委多次听取市政府对查出问题整改的工作汇报,并到有关区检查整改情况。市人大预算工委还派出专人深入到被审计单位进行抽查,促进了被审计单位的整改工作。 从总的情况看,各单位对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行动迅速、积极主动、成效明显。据统计,到目前为止,已上缴财政各项资金27598.79万元,已拨付滞留的财政资金2501.35万元,已调账整改资金3807.66万元,已收回各类被挤占挪用的资金4634.82万元。制定完善相关政策和各项规定、办法12项,向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部门移送案件线索2起。现对照审计工作报告,逐一将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一)本级预算和财政管理方面 1.关于预算编制中,部分指标没有分配到项目和单位的整改情况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现状及其控制(一)

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的现状及其控制(一) 一、审计风险的现状l.部分注册会计师缺乏强烈的风险意识与高度的责任感。有的注册会计师在实际审计过程中掉以轻心,态度不严谨慎重,存在着一种风险不会降临到自己头上的侥幸心理,认识不到在实际工作中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风险的产生,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从而使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事务所被告上法庭,最终承担相应的经济法律责任。2.事各所之间的不正当竞争导致审计风险缺乏可控性。有的事务所为了争取落户,采取降低收费的手法以吸引客户,导致事务所为了减少成本而任编审计时间,简化审计手续,从而加大了审计的风险。3.在审计过程中采用的审计程序和方法不合规范。在实际工作中,有的注册会计师未了解客户的基本情况就匆忙进行审计,不按规定的程序办事,使用不恰当的审计方法,以至于糊里糊涂被推上法庭。如某事务所在对某企业的股东现金投资情况进行审验时,以股东的私人存单、活期存折等复印件作为投资到位证明,而未按规定对股东资金是否如数如期进入被审单位的银行账户予以审查就签发了验资报告。4.被审计单位舞弊手段的变换及有意识的舞弊增加了审计风险。有的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在实际工作中千方百计采取各种舞弊手段,这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难度,审计风险也随之加大。5.被审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有的企业没有内部控制制度或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使虚假的会计账户在企业内部得不到发现或虽已发现却得不到有效控制,从而产生审计的控制风险。6.有关法律、法规不完善、不健全,以及执法力度不严,使得很多作假行为没有得到有力的打击,从而使审计风险难以避免。7.会计职业界宏观管理不力,对会计人员的行为缺乏约束性,也造成了很多本可避免却未能避免的风险。二、审计风险的控制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可根据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和特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1.建立风险责任制度其基本内容包括:明确审计组织内部各个层次、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做到事事有人审核批准,有人实际操作,有人负责指导监督,有人负责考核,出了问题能够及时反映出来,并能分清责任。2.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根据我国的现实情况,应从两个方面去解决。一是从宏观上,必须解决审计组织地位的独立性,社会审计组织要脱钩改制,脱离挂靠主管部门的影响。二是在各个审计组织内部,也要采取措施确保上岗审计人员的独立性,主要是要保证被指定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之间不存在可能影响审计人员的公正立场的特殊关系和其他能够削弱审计人独立性的各种因素。3.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制意识目前我国关于审计工作已有了一些成文的法律法规,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要遵守法定的工作程序,依法审计。从审计立项开始,就应该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所规定的范围进行,项目确定后,要按规定的手续下达书面的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定稿前必须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对于被审计单位提出的异议,应给予足够的重视,认真核查,不当之处,及时纠正;审计结论要有法律依据,所引用的法律规定要适用、有效、准确和完整。

浅谈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

浅谈审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 近年来,企业的经营环境正在持续发生变化,国内外公司相继曝出的会计舞弊丑闻使人们开始质疑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公信力度及其存在的价值。审计人员也面临着空前的风险压力,正确评价审计风险,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防范和控制风险中的积极作用,对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审计发展的早期,审计的重心是资产负债表,注册会计师将大部分精力投向会计凭证和账簿的详细检查,此时的审计方法是详细审计。随着股权投资方式在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重点也从检查受托责任人对资产有效使用转向检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是否真实和公允,因为注册会计师对企业风险、样本取舍、误差范围乃至误差率的估计都有相当的难度。为了进一步提高审计效率,改变抽样审计的随意性,注册会计师将审计的视角转向会计信息赖以生成的内部控制,将内部控制与抽样审计结合起来。风险是指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从审计模型发展的过程看,审计风险认为是由于从事审计业务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审计实施过程中,由于有不同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可供选择和运用,同时加上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从而决定审计风险的不可避免性。其外在表现形式是“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该意见也是审计人员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和主观努力的结合:客观存在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去调节,但主观努力又受成本效益原则的约束,因此,审计风险是客观

存在的,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只有正确理解和把握审计风险的内涵本质、成因和特征,才能积极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的扩大和蔓延。 一、审计风险成因分析 企业审计风险,是对企业审计所承担的有关责任,即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审计风险可分为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审计人员一般难以控制,而检查风险是由审计主体行为本身所造成的,因而可以由审计部门、审计人员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加以控制或防范,它与审计主体在实施过程中所运用的程序、证据、方法等要素密切相关。在审计实施过程中,影响或形成审计风险的因素很多,主要有: (一)被审单位内控管理存在漏洞在实际工作中,受外部环境及企业本身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内控薄弱等因素影响,一些企业内控制度不完善、流程不合理以及不相容职务未分离等,形成企业的控制风险。随着经济的发展,内部控制测试成为抽样审计的重点内容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应用,以防范企业风险,促进企业良性发展。 (二)审计方法选择不恰当由于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受审计成本限制,不能将审计事项全部查清。因此,在审计方法上一般采用抽样审计,从而加大了审计的潜在风险。目前,审计一般采取判断抽样,受审计人员经验水平限制,抽样时可能出现:一是对被审单位一些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大的项目选择的样本量过小;二是只求样本

最新收集审计论文题目

最新收集审计论文题目_审计学论文题目124个 审计是由国家授权或接受委托的专职机构和人员,依照国家法规、审计准则和会计理论,运用专门的方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经营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真实性、正确性、合规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和监督,评价经济责任,鉴证经济业务,用以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一项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以下是学术堂收集整理的124个审计论文题目,供大家选题使用。 1、关于经济责任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2、关于企业集团内部审计若干问题的探讨 3、会计报表审计风险分析及防范研究 4、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现状与审计对策浅析 5、论电子商务时代的网络审计 6、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 7、民间审计法律责任问题研究 8、内部审计在企业的作用 9、企业费用成本审计 10、浅淡经济责任审计 11、浅谈经济责任审计 12、浅谈审计风险的综合控制 13、浅谈审计判断绩效及其影响因素 14、如何提高审计效率 15、审计风险的研究 16、审计风险及其控制研究 17、审计职业判断业绩评价 18、审计专业判断研究 19、我国民间审计的现状与对策的分析 20、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低透明度的独立审计研究 21、舞弊性财务报告及其审计研究 22、证券市场会计信息披露及独立审计研究 23、注册会计师审计失败问题研究 24、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系统研究 25、企业会计电算化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 26、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 27、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控制研究 28、现代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研究 29、审计质量控制 30、论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审计 31、我国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2、论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 33、论审计风险防范 34、论我国的绩效审计 35、萨宾纳斯――奥克斯莱法案对中国审计的影响 36、审计质量与审计责任之间的关系 37、经济效益审计问题

财务审计整改措施

财务审计整改措施 篇一:XXX公司审计整改工作实施方案 XXX公司审计整改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国家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审计整改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国烟审〔20XX〕117号)、公司《关于印发审计整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审计整改工作,规范生产经营活动,提升基础管理水平,结合企业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整改内容 本次审计整改的内容包括20XX年、20XX年、20XX年国家局组织开展的经济责任审计、年报审计、全面审计(包括自查、复查、国家局重点检查)、工程项目审计(含国家局直接审计和授权审计),外部审计机构、财政部门、税务部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公司集中组织开展的财务收支及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工程项目审计、物资采购审计、宣传促销审计发现和披露的问题,以及审计检查中明确提出的需要关注的事项、管理建议书中提到的相关问题。 二、整改标准 以国家法律法规和行业有关规定为依据标准,按照审计发现问题的性质进行分类,各部门要逐项对照检查整改落实情况。一是涉税方面,少缴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营业税、增值税等,一律进行补缴;二是涉及主辅关系方面,无

偿占用主业资金、资产的,一律进行收回或收取相应的资产使用费;三是涉及职工利益方面,工资外列支工资性支出的一律调入工资列支,为职工承担建房成本费用的一律收回;四是涉及资产管理方面,权证不全、权属不清、 长期闲置的,一律进行权属办理和资产清理;五是涉及管理程序方面的,制度不健全的进行梳理修订,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加强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六是涉及历史遗留问题方面,要明确责任、落实到人、限期整改,确保审计整改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组织领导 厂部成立审计整改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sss 副组长:ddd fff hhh 成员:财务、审计以及各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审计派驻办。负责审计整改工作的组织、协调工作,各相关业务部门指定专门联络员,抓好具体问题的整改落实工作。 四、工作安排 审计整改工作分为梳理核对、整改落实和重点抽查三个阶段。 (一)梳理核对阶段(4月20日—6月10日) 1、财务、审计部门收集、梳理。财务部门收集梳理20XX

论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审计的范围逐渐拓宽,人们对审计的期望越来越高,审计职业的责任也越来越大。社会经济生活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增加了审计的难度,相应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险。为此,人们应正确认识审计风险,增强审计风险意识,积极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审计风险,使审计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起到应有的作用。下面笔者就从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及风险的控制与防范等方面作一浅析。 一、审计风险的成因及存在的主要环节 (一)审计风险的主要成因 1.审计机构自身不当形成的。如审计人员素质、能力的差别造成同类审计业务结论不同;审计人员职业道德品质的高低决定审计行为的偏差,导致审计结论的偏差;审计人员在取证和选用证据上,都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取证不充分,其结论也就不一定合理;审计操作不规范、审计程序脱节、主观臆断、凭经验办事,就增加了审计的失误率;审计方法选择不当,也将影响审计结论的是否正确等。 2.社会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这主要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或执行不力,而审计人员又不能觉察所造成的风险。即使审计人员确认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合理或在关键环节上失控,其提出的修正建议是否能够真正适合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也会形成一种修正风险。如果社会及公众审计意识增强,企业便会重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严格会计核算,其审计风险就会降低。反之则升高。 3.经济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市场经济成份的多元化,被审计单位行为的不稳定性,如企业改组、兼并、重组等,使审计人员对企业的情况难以全面地反映和评价,获得正确结论的难度加大,从而增加了审计风险。 4.法律环境对审计风险形成的影响。法律是审计工作的依据,如果法律体系不完备或不衔接,审计人员就失去统一的判断标准,增加风险机会。我国先后颁布的《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等明确规定,对审计人员的失职行为和违章行为分别追究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 5.审计方法对审计风险形成的影响。一是审计方法模式滞后,仍停留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阶段,而国外已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阶段;二是无论采用判断抽样还是统计抽样,它都是根据审计人员的经验主观判断,极易遗漏重要的项目;三是审计操作不规范,如审计人员为了降低审计成本随意放弃一些自认为不必要的审计程序,审计方法的选用不科学,审计报告的编写不明确、不公允等。 (二)审计风险存在的主要环节 1.签订审计约定书环节的风险。签订审计约定书,是委托人与被委托机构之间明确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过程,约定书一旦确定,就对双方均具有约束力。作为审计方,必须按约定的内容、要求按时出具审计报告,否则就构成违约。一般情况下,除老客户外,会计师事务所对被审计单位内部财务制度和内控系统是否健全和有效并不了解,而这些方面的状况又恰恰是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能否得出客观、真实审计结论,发表客观、真实审计意见的基础。

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控制论文

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及控制 【摘要】注册会计师审计是审计风险的承受对象,属于一个高风险、高社会责任的行业。审计风险的控制是任何一家会计师事务所管理的核心问题,也是审计理论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审计风险的发生,在误导使用者投资导向的同时,也在总体上制约市场运行效率和社会资源的配置效果,更会殃及会计师事务所及注册会计师本人,影响会计行业的生存和健康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在于认为被审计单位舞弊、管理结构不完善,注册会计师未能正确执行审计程序,审计环境存在不良影响等。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以减少企业舞弊发生、加强注册会计师的风险防意识、完善相关法规制度以及其他方面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保障注册会计师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独立、客观、公正的特征。这种特征,一方面保证了注册会计师审计具有鉴证职能。另一方面也使其在社会上享有较高的权威性。目前,注册会计师职业在经济发达国家备受重视,注册会计师审计已成为经济发达国家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手段。这是经济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所形成的必然趋势。有审计就有审计风险。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活动越拉越多,审计所承担的责任也就越大,审计难度就越高,审计风险也就随之增大。那么,如何规避审计风险也就成为一直以来人们不断探讨的问题。 一、审计风险的含义 所谓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误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这里对审计风险的阐述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注册会计师认为公允的会计报表,但实际上却是错误的,即已经证实的会计报表实际上并未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

审计报告整改措施

审计报告整改措施 第一篇:关于2017年审计报告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关于2017年审计报告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措施 1、非税收入及国有资产收益合计221 3.68万元未收缴国库。其中,应缴未缴预算收入34 4.11万元,应缴未缴国有资产收益135万元,应收未收国有资产收益和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收入173 4.57万元,影响了当年预算收入的完整性。 整改措施:县财政将阿克苏中坤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神木园门票分成款85万元作为县级发展资金缴入县级发展资金账户,未上缴国库,该款已于2017年2月全额上缴国库。国资办收博孜敦西井2017年分红收益50万元未上缴国库,该款已于2017年2月全额上缴国库。 应收未收国有资产收益173 4.57万元。其中塔格拉克牧场4 6.73万元,青年农场43 6.84万元,共青团农场40万元,水稻原种场10万元,木本粮油临场197万元,吉格代牧场35万元,恰其力克牧场35万元,集富公司产权转让收入949万元。以上款项已于2017年2月全额上缴国库。 2、内部监管存在漏洞。银行存款1 3.76万元用途不明,后又归还单位银行账户。

整改措施:办公室相关责任人已违反资金管理制度,已被县纪律检查部门处理。经局委会研究决定,修改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使其进一步加大内部监管力度。 3、挤占开行贷款配套资金50.23万元用于归还贷款本 金及利息,不利于开行贷款项目顺利实施。 整改措施:2017年3月,因国库资金紧张,需及时归还开行贷款基建项目利息50.23万元,经请示领导,同意从开行贷款配套资金中先行支付贷款利息50.23万元,待国库有钱时及时归还,目前,已报告县领导,正在归还中。 4、会计、出纳一人担任,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凭证为装订,财务岗位缺乏内部制约监控机制,容易发生错弊。 整改措施:针对该问题,局领导经过研究,已加强了人员配备,会计、出纳已分开。并对账务管理责任人进行了处罚,督促工作人员按照会计核算管理办法及时处理好账务,目前已进入正轨。 第二篇:崇川区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整改措施报告关于崇川区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 整改措施报告 市审计局: 贵局送达我区《崇川区人民政府地方政府性债务审计报告》收悉。针对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我区高度重视,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制定了五项管理措施,逐条落实整改,达到有效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维护财政和金融安全的目的。

论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论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湘潭大学学年论文题目:论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学院:商学院 专业:审计学 学号: 2008131518 姓名:白莎莎 指导教师:刘长青 完成日期: 2011年4月

论审计风险及其控制 摘要:随着人们对审计的理解和认识的深入,社会各界对审计质量的期望和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审计责任和审计风险也随之越来越大。近年来全球爆发的一系列财务丑闻事件,让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直面如何加强审计风险管理提高审计质量的重大课题。本文主要从社会审计方面,分析了审计风险的涵义、要素及特征、形成审计风险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审计风险的措施。 关键词:审计风险审计责任审计质量审计风险管理 Audit Risk and Its Control Abstract: S ince the comprehension and realization of people on auditing is deeper and deeper, the expectation and dependence of the society on audit quality is higher and higher, and the audit respondance and the audit risk are higher and higher. A series of financial scandals broken into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which made both the audit theory circle and practice circle thinking about how to manage audit risk and improve the audit quality. This text analyzes the concept , the factors ,the characters and the causes of formation of audit risk, and then proposes some measures to control audit risk. Key Words: Audit risk Audit respondance Audit quality Audit risk management

审计风险的规避与控制

审计风险的规避与控制 一、审计风险的涵义对审计风险的涵义,国内外有许多学者作了积极探索,最终使审计风险模型被会计师职业界认可,并成为审计过程的核心内容。尽管审计风险模型已达成共识,不同的人由于所站的角度不一样,结论也并非完全一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加拿大特许会计师协会(CICA)、国际审计实务委员会(IAFC)以及著名审计学家阿伦斯等都对审计风险的涵义表达了自己的看法。这些有关审计风险的概念,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认为审计风险是指财务报表没有公允地揭示而审计人员认为已公允地揭示的风险。 1.狭义的审计风险。审计风险,从狭义上理解,应当包括财务报表没有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已公允揭示的风险,和财务报表总体上已公允揭示而审计人员却认为未公允揭示的风险。由于审计人员的意见或结论是建立在一种职业审查和专业判断上,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因而总存在着偏离客观事实,甚至与客观事实完全相反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审计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有时给利用审计服务的各方带来损失,导致审计人员需要对后果承担责任,这种可能性就构成了审计风险。审计风险既然是“主观”与“客观”的一种偏离,那么就有可能从两个方向发生偏离:一是把客观上是正确的东西判断为错误的,给予否定,也就是误拒风险;二是把客观上是错误的东西判断为正确的,加以肯定,也就是误受风险。 2.广义的审计风险。美国学者海泥斯在论述风险时,认为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这是从最广泛的意义理解风险。推而广之,审计风险也可以理解为审

计主体损失的可能性。风险的几个方面都与审计对象财务报表编制与披露有关。主要指狭义的审计内容风险和营业风险。营业风险是指虽然为某一客户提供的审计报告正确无误,但审计人员(或会计师事务所)却由于一种客户关系而受到伤害的风险。由于审计只限于抽样,审计并不能发现财务报表中全部错误项目,某种隐蔽较好的欺诈极难判断,所以,存在一定的审计不能发现的重大错报项目的风险。有时即便不是审计过程中发生的失误行为,亦对审计构成了风险,因而必须把营业风险列入审计风险的范畴,并扩大审计人员的审计范围。这也是审计风险模型要加入固有风险要素的主要理由之一。综上所述,审计风险是审计与风险两个概念的组合。审计风险概念是风险的属概念,具有风险的基本特征。对审计风险的解释有三个层次,不同的层次适用条件不一样。完整的审计风险概念,应从广义上解释,即不仅包括审计过程的缺隙导致审计结果与实际不相符而产生损失或责任的风险,而且包括营业失败可能导致公司无力偿债,或倒闭所可能对审计人员或审计组织产生伤害的营业风险。二、审计风险的成因分析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位审计人员往往按上级的意图行事,对审计人员构成责任或损失的事件几乎不可能发生,也就谈不上有什么审计风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日益规范化,被审计对象已经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尤其是事务所脱钩改制之后,审计风险已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明确地摆到了事务所和审计人员的面前。审计风险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一)审计风险形成的客观原因 1.审计活动受不断变化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 发表时间:2019-07-02T10:31:39.15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作者:孔冉[导读] 随着近几年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审计作为一项巨大且复杂的工作业务,其中要面临的风险问题也随之增加。湘潭大学商学院2016级审计学专业一班湖南湘潭 411100 摘要:会计师事务所在正式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内外因素的干扰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隐患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来看,以审计风险为主的隐患问题逐渐成为影响会计师事务所运行质量的关键因素。倘若不加以及时解决,就很容易造成法律诉讼案件的发生。针对于此,文章主要根据当前会计师事务所的运行情况,指出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的风险问题。并从审计主体、审计客体以及会计师事务所自身等 方面入手,提出合理的优化措施,以期可以有效防范审计风险问题。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风险防范;控制问题 引言 随着近几年经济体制的不断变化,审计作为一项巨大且复杂的工作业务,其中要面临的风险问题也随之增加。而对于风险需要自己承担的会计师事务所来说,一旦审计活动出现问题就会给事务所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会计师事务所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需要从根源上找出哪些业务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构建完善的风险管控制度,提高自身的审计质量。1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问题的特征分析所谓的审计风险主要是指会计报表存在明显的错报以及错报、漏报以及舞弊等问题,且注册会计师针对系列风险问题提出了关于错误风险的审计意见。一般来说,固有风险、检查风险以及控制风险基本上可以视为审计风险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中,造成固有风险问题出现的原因多与被审计单位之间存在密切联系,而审计人员往往无法借助以往的审计方法进行有效规避,很容易造成审计风险问题的进一步扩大。而检查风险主要是结合注册会计师设定的审计程序,并未有效发现内在存在的隐患问题。以下是本人结合相关经验,阐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问题的相关特征,仅供参考。 1.1客观性 结合以往的经验来看,审计风险是审计工作无法规避的隐患问题,可以说,是客观存在的一种表现,难以得到完全消除。针对于此,审计工作人员最好采取科学、合理的审计方式,确立完善的审计体系,尽可能地规避审计风险问题的出现。 1.2可控性 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面对审计风险问题,往往会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有效规避,目的在于防止风险问题的进一步蔓延。即便是审计风险问题难以得到完全消除,至少可以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且可以防止隐患程度的进一步扩大。 1.3不可量性 审计风险问题无法按照定量化测量标准进行合理规避,往往是不可避免、客观存在的一种方式。结合以往的情况来看,审计风险多易出现在分析审计内容当中。针对于此,建议审计工作人员应该借助以往的工作经验,深入分析不同审计风险类型之间存在的区别及联系,并利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防范。2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1组织机构不完善我国的审计工作发展很晚,国内很多会计事务所和国际上声誉良好的事务所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且这种差距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从当前的现状来看,我国的审计行业还比较混乱,各事务所的组织结构都存在各种问题,这些都是审计风险产生的潜在因素。从目前有关会计事务所的法律法规来看,我国在这些方面都还不完善,很多事务所都会选择用全部资产承担债务,这是一种减少违规成本的登记方式。这就是我国法律不完善引起的问题,它在减少违规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事务所的管理与约束,在无形中使审计工作的风险增加。我国事务所的机构设置主要以扩展与合并两种方式存在。合并就会使不同的机构合并在一起,不同机构的冲突、审计形式等都会增加审计风险。如果不同事务所以分支机构的形式存在,事务所的内部控制将无法有效加强,审计程序也会出现问题,审计风险也会随之增加。 2.2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较差,容易被审计单位控制在会计师事务所的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一般采取向审计单位收取费用的形式完成业务。因此,审计单位与事务所之间便存在微妙的经济纠葛,这样就导致了事务所的独立性较差。若事务所不能靠自己的实力开展单独的审计业务,公众势必会对报告的真实性及公平性有所质疑。由于审计业务市场的不断发展,少部分事务所会提出不规范的审计报告或降低费用的办法,不但会使审计业务发生风险,还破坏了审计行业的秩序。2.3审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缺乏职业操守审计业务的开展对于事务所的工作人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一定要保证审计工作的公平性及准确性。对于审计这样技术要求较高,流程较为复杂的工作来说,一旦在工作过程的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势必会对后续的业务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目前我国注册会计师的人越来越多,但考试门槛却越来越低,大部分的持证人员所进行的工作与考证的内容不符合。这就导致了事务所的工作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素养较差,经常忽略审计中的问题,无法在审计风险来临时及时想出解决对策,加剧了审计风险的扩散。3关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风险问题的防范措施及控制建议 3.1确立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位置,加强审计质量独立性作为审计工作的重要特征,在正式开展审计活动之前,工作人员往往需要针对审计活动及相关内容进行独立性评价。并根据独立性评价标准,适当改变事务所承接的业务类型。与此同时,审计客户需要根据自身实际需求,及时向审计委员会提出合理申请。并且以公开招标的方式对会计师事务所承接的审计业务进行合理分析,确认无误后,再加以合理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必须体现出独立性特征,消除以往审计客户带来的弊端影响,以期可以降低审计风险出现的频率。 3.2提升自身独立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