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目标初探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目标初探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目标初探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目标初探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课是我院为初等教育专业文科方向的学生开设的一门集理论性、实践性、创造性于一体的特色课程,并选派年富力强、经验丰富、语文素养高的中年教师担任指导老师。由于没有现成的教材,也没有部颁课程标准或其他什么依据,这就给指导老师带来了诸多不便。但任何一门课都必须有它的课程目标,而任课教师非搞清楚不可。经过一年的摸索,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五会二有”,即通过针对性的强化训练,让学生会备课、会说课、会上课、会听课、会评课、有课程观、有信心。从训练效果来看,绝大多数毕业生都能直接上岗,因为他们把尝试中犯的错误都犯在了正式上岗之前。

一.会备课

备课既是教学本身的要求,也是教师自我教育和提高的过程,更是上好课的前提,为了实现会备课的目标,笔者引导学生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

解读课程标准,做到提纲挈领。课程标准是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育人的终极目标,由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和颁布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深入学习和领会课程标准,以课程标准为准绳,树立正确的课程观念。唯其如此,才能在备课时正确把握尺度,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起来,把总目标与阶段目标、工具性与人文性、主体性与

主导性有机结合起来,把精讲与多练、读书与思考、课内与课外有机联系起来,真正实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试讲前,笔者带领学

生认真研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稿),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语文课程的总

目标与阶段目标、语文课程的实施建议等主要内容,做到胸有课标,提纲挈领。

熟悉全册教材,做到总揽全局。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供教学使用的各种有关的材料,是教学双边活动的主要凭借。教师如果不能“吃透”教材,上好课是不可能的。为此,在试讲前,笔者带领学生首先了解了人教版小学语文全套教材,并要求学生自己通读试讲课文所在的全册教材,掌握教材的内容、体裁和各单元之间的联系,明确全册教材的教学目标,体会编辑意图,把握每篇课文在全册中的地位与作用。因为教材的编写有它的系统性和科学性,不通读全册教材,教学就会出现盲目性,通读后,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

的放矢,总揽全局。

了解学生,做到知己知彼。备课,不仅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即了解自己的教学对象。这一点,在我们的训练中有一定

困难,但笔者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了解的内容和方式,为以后的实

践做好理论上的准备。就一篇课文来说,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学生情况主要有:课文的思想内容有哪些是学生已经掌握的,哪些和学生

学过的课文有联系,哪些和他们的生活实践、情感体验有联系,哪

些是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学生难以理解的;课文中的哪些表达

形式是学生熟悉的,哪些是他们生疏的,哪些语言文字是学生容易读懂的,哪些比较艰深,是他们难以理解的,等等。比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和《三味书屋》两篇课文联系紧密,教学时就需要准确把握,避免重复。另外还需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学习能力、学业水平、家庭状况,做到知己知彼、因材施教。

解读文本,编写教案,做到“腹中有本”。《语文课程标准》中多处提到文本,它被认为是与学生、教师并列的不可或缺的教育要素之一。文本是教育内容的载体,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凭借。因此,备课必须在解读文本上下功夫,把文本“嚼

烂”,“吃”到肚子里,做到“腹中有本”。为此,笔者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解读文本:从语言文字入手,弄清字、词、句的意思,掌握课文内容;弄清文章中写到的有关知识,准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旨,揣摩编辑意图,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教育意义;把握作者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归纳谴词造句的特点,谋篇布局的方法;分析课后作业,确定训练重点和方式。

编写教案是备课活动的收尾和总结,是解读文本、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选择教法和设计学法等环节的进一步深化,是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写教案,就是把备课中所研究的全部问题加以整理,用文字表达出来,是教师备课劳动的心血结晶。笔者对学生的要求是在试讲前必须写出详细的教案,并由指导教师签字认可后方可上讲台。为了鼓励学生编写标准化教案,笔者还举办了优

秀教案评比活动,由校方出资奖励,效果良好。教案编写完毕,备课活动基本结束。

二.会说课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评委,系统地述说自己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述说者把备课中平面静态的隐性思维进行显现,听者对其进行评议,共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说课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进行教学艺术修养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可靠保证,因此,说课具有示范和辐射效应,可以起到传帮带的作用。为了实现会说课的目标,笔者要求学生围绕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等主要内容,在试讲前,对所讲的课文进行5—6分钟的说明,下课后,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然后在全班点评交流,互相学习。通过一学期的训练,所有学生都能做到说课把握准确、内容全面、详略得当、逻辑严密、说课与课堂教学相统一等说课的基本要求。

三.会上课

上课是教师依据教案在课堂上所进行的师生间的双向互动活动,它的基本环节是导课、新授、结课。为了实现会上课的目标,笔者在班上成立了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共同备课,在全班同学面前试讲前,先在小组内试讲,小组成员提出意见和建议,等小组成员都满意后,才能代表小组公开试讲。为了保证充分发挥合作学习小组的作用,笔者采用了积极互赖的原则,即小组每个成员的试讲成绩代表小组的成绩,最后求平均值,得出小组的平均成绩;而每位学

生的最终成绩是由个人试讲成绩与小组总评成绩按7︰3算出。上课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教学双边活动,为了上好课,笔者还要求学生上课时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基本关系: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渗透“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主体性,牢固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处理好讲与练、读与思的关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处理好语言文字教学与思想教育的关系,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四.会听课和会评课

听课和评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项经常性的活动,是检查教师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相互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会听课是会评课的前提。

从听课的目的划分,听课可分为检查性听课,辅导性听课,观摩性听课,研究性听课。听课的内容涉及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课堂教学氛围等多个方面。为了实现会听课的目标,笔者要求学生在掌握听课的相关知识和方法的基础上,听课前认真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听课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听课后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课比赛。

评课是在听课的基础上进行的,可分为自评和他评两种形式。他评是听课者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课堂教学氛围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价。为了实现会听课的目标,笔者要求学生在认真听课的基础上,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课,每个人的评课成绩代表小组的评课成绩,而且每个学生一学期评课次数不少

于5次,评课次数多者在期末总评成绩中适当加分,鼓励学生积极评课。

五.有课程观

课程是为了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规定的教育内容的总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电视、广播……博物馆、纪念馆……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这些物的课程资源固然重要,但它们都必须通过人才能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而且学生和教师本身就是最重要的人的课程资源,“能近取譬”的效果会更好。为了实现有课程观的教学目标,笔者组织学生认真研读《语文课程标准》第三部分第二个问题“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要求学生要尽量开发和利用教师和学生自身所蕴含的课程资源,树立科学、全面的大课程观。

六.有信心

自信是事业成功的精神动力。第一次上讲台,学生都说有压力。事实上,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压力和动力本身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如果能够将压力变成动力,就会产生双倍的动力,只有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观念,形成较高的自我评价指数,才能树立自信心。为了实现让学生有信心的目标,笔者首先从著名特级教师的成长经历说起,让学生明白任何一个合格的教师都有一个磨砺成长的过程,而且成功的教学本身都是在模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的,同时要求学生学会正确对待自身的不足和他人的长处,取人之

长,补己之短,树立起自信的观念;其次,为同学们播放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让学生学习模仿;第三,上课前,先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试讲,培养自信心。第四,评课时要求学生一律上讲台点评,树立自信心。

当然,语文教学技能的内容相当丰富,比如较高的语文素养,扎实的驾驭教材和课堂教学过程基本功,扎实的板书基本功,灵活多样的教学艺术,优美动听的语言艺术等等。文章仅从“五会二有”的角度谈了笔者的一些体会和做法,既粗浅又不系统,希望各位同仁及专家学者不吝赐教。

曾正勇,兰州教育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副教授。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训练 鲁东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孙厚才 绪论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 一、意涵 1、自动化 2、学生学习特点、学科特点 3、长期反复,转化形成 二、构成 1、动作与心智 2、设计、实施和评价 3、准备、实施和反思 三、模式 1、养成阶段: 心理定向-模仿训练-技能应用-技能综合-熟练运用2、常式和变式: 常式:自学-示例-研讨-模仿-应用-修改 变式:学习-准备-示范-微格实践-反馈评价-修改重复 四、途径 1、理清课程体系

2、开展专门技能训练 3、在实践中强化练习 五、几点补充 1、角色定位(传统、现代) 2、教育理论(理论知识、教育理念) 如三维目标理论(知识技能——工具性、过程方法——主体性、情感态度价值观——人文性)、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观点等 3、语文能力(运用母语进行听、说、读、写) 4、练习方式:1.课堂演练。 2.微格教学。 3.小组练习。 4.个人练习。 5.教学实习。 由主到次的顺序:个人、微格、小组、课堂、实习第一章教材分析技能 理论总述 一、教材 1、宏观(用于教与学的一切语文材料) 2、中观(课本)

3、微观(单元、课文、段落等) 二、教材分析(主要指对中观和微观视角审查中的教材的分析) 遵循的认知规律:整体——部分——整体 三、教材分析的几个关系 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对象 四、教材分析的层级划分 1、整套教材 2、整组(单元)教材 3、单篇教材 4、单节教材 技能概观 一、整套教材的分析 1、整套教材:功能、结构(层次)、本质 2、整册教材:纵向(整套教材中的地位)、横向(各单元之间的联系) 二、整组(单元)教材的分析 1、本单元的目标、功能 2、对各篇课文的分析处理 3、重新组元 三、单篇教材的分析与处理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为21世纪培养的新学生首先应该是富有民族气节,遵纪守法,热爱自己祖国的爱国主义者。近几年来,中学生、大学生崇洋媚外,伟法乱纪屡见不鲜,这正说明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基础薄弱。因此,从小学开始加强这方面的教育,打好思想政基础是新世纪的需要,也是新世纪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凭借教材进行应该是主渠道。语文,渗透德育教育重要学科,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语文教学要在进行语言训练的同时,使学生潜移默化政治思想教育,让学生从小受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尊敬守法,做新世纪有用人才的教育。根据小学语学科的性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谈几点粗浅的见解: 一、明确内容的广泛性 教材中,德育教育的内容上多方面的,如《日月潭》、《黄山奇石》、《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等反映我们祖国山河壮丽、物产丰富、幅员辽阔;《雷锋叔叔和我们在一起》是反映新世纪祖国崭新的社会新风尚;《英雄王二小》、《珍贵的教科书》等反映祖国人民遭受帝国主义侵略时英勇反抗的民族精神。这一篇篇教材构成了一个个德育教育的整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从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通过祖国的山、水、物等一个个事例,逐步加深对我们伟大祖国和人民的了解,深化对祖国人民的认识,以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操。 二、语文科的特殊性 语文科的重要特点是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辨证统一。因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潜移默化,要在渗透上下功夫,要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受到洗礼。学生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就会受到爱国激情的感染,从中接受教育。 三、德育教育要注意阶段性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要分年段,因人而异。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突出德育教育的阶段性。认真做到德育教育要有阶段、有顺序。根据小学生知识差距,心理差异,年龄跨度,一般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 低年级通过入学教育中“升国旗”、看图学词学句中“北京天安门”等教材,让学生明白国旗代表我们国家,升旗时行注目礼,是对国家的尊重,对祖国的热爱。 中年级,要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激发他们的爱热情,如:通过。《美丽的小兴安岭》、《林海》等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的美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 高年级,除教材中的课文外,还要通过一些课外阅读、习作、时事政治等加强对他们的德育教育,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 四、德育教育要讲求实效性 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既要挖掘教材德育教育内容的同时,又要延伸好教材内容,鼓励学生重在实践,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还要开展好课外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接受教育,从活动中树立优秀的思想。要对学生树立德育榜样,积极鼓励学生要向榜样学习,从小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020年小学语文教学案例分析及试题

新课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答案一、填空题 1、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2、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包括简笔画、演示、电教媒体。 4、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不仅要重视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而且要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全方位多角度地训练。 5、《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6、《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各学段习作教学的目标是低年级侧重激发兴趣,培植自信,乐于写话,中年级侧重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侧重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的表达。 7、《课标》“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 8、教学目标叙写时,首先,要注意选用合适的刻画动词,然后要明确表述教学后学生应该达到何种结果,最后要注意用词用语准确而有分寸。这样既可体现目标达成的层次性和区分度,也可加强教学的可操作性与教学效果的可测度性。 9、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和评价的能力。 1、语文教学必须在大量的言语实践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1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独特而有差异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人文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二、基本概念 1、探究学习“探究学习”,即“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发展情感与态度,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过程。”“探究”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探究过程本身。要培养小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要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取探究的乐趣。 1、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为语文教学服务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的校内、校外一切课程资源。它可以分为物本语文课程资源、人本语文课程资源、动态语文课程资源。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抓住“读”字,把引导学生自读课文当作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一环,使学生在读的过程中理解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可见老师的职责不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会学知识,不断提高语文素质。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引导学生巧读呢?下面本人就这几年的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引导学生读书时,抓住重点词、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篇课文或一段话,不能让学生放任自流地、平平淡淡念一两遍就了事,而应布置预习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这样就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如《草原》一文,主要描写了草原的优美景色,抒发了作者第一次见到草原的愉快心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采用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读中去理解、感受。比如我先让学生在读课文时找出描写草原景色的词语、句子。然后再思考这些词语、句子描绘了草原怎样的特点?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读完课文后,很快就从课文中找出了“清新”“明朗”“一碧千里”“无边的绿毯”等词语和“是……也是……”、“既……又……”、“连……都……”等句子。这样,学生就能较快、较准确地理解掌握草原的风光,同时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为草原优美的风光所陶醉。 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也很注重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比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我觉得这也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一夜的工作》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抓住“一张”、两把”、“一盏”、“如此而已”,这样极其简单的摆设与“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进行对比,来说明周总理的生活极其简朴;把工作任务繁重与办公用品简单对比;把工作非常劳苦与食物非常简单对比。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就能深刻体会到周总理的伟大。 二、抓住作者思路,引导学生在默读或朗读过程中掌握课文内容,培养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默读课文时,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抓住文章的中心,精心设计几个思考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默读,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在教《少年闰土》这篇课文时,为了帮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我精心设计了几道思考题:①找出描写闰土外貌的词句,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孩子?②闰土对“我”说了哪些事?“我”对哪几件事印象较深刻?为什么?③读了课文,少年闰土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默读课文后,教师逐一提出讨论,学生很快就能清楚,课文主要刻画了一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形象。 三、创设情境,在身临其境中训练学生的语感,培养阅读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把情感带入教与学的活动之中,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教学内容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 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新林中心校王艳辉 【内容提要】阅读是一种主要的学习方式,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当前,在新课程背景下应如何培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不仅阐述了阅读能力的内涵,还从加强朗读训练、加强阅读方法指导、加强阅读技能训练、指导课外阅读四个方面论述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标阅读能力方法指导技能训练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是至关重要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提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学生如果阅读能力强,学习语文就会很轻松,效果也会很好。 什么是阅读能力呢?所谓阅读能力,是指在阅读实践中和阅读后的理解、分析、概括和联想能力。它不是一下子就能形成的,它是在长期的阅读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同其它知识积累一样,阅读能力的形成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渐进过程,通常所说的阅读能力,大致包括以下四方面: 一、感性认识能力。即对文章表面的理解能力。读过一篇文章,

能弄懂词、句所表述的意思,知道文章是什么体裁、写的是什么,能对所写的内容进行复述。这种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满足于此,是读不好书的。 二、内在关系的理解能力。精读文章后,能理清文章内容和结构上的各种关系,在理解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探求和把握语言的深层含意,善于捕捉作者在字里行间隐含的“言外之意”。知道文章为什么这样写。阅读如果不具备这种深层意义的分析和把握能力,往往不能全面理解文章的中心,不能准确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也就没有真正读懂文章。 三、鉴赏性理解能力,即评判能力。能对文章进行认真的评析,能考察其真实性,能判定其是非曲直。就是说不盲目读书,不迷信书本。阅读时,能在全面理解作品的前提下,对作者在作品中表达的内容与思想感情作出自己的判断与评价,不使看书的头脑成为作者思想任意驰聘的跑马场。能品味作者的优劣:看到佳处,能道出其中的高妙;发现缺陷,不为其错误迷惑。即能鉴赏,又能批判,从而真正在阅读中增长学识。 四、创造性理解能力。读过的东西经过思维的过滤,融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并能因此生出新意。从阅读中生出新意,就是能活读书,跳出书本的范围,从书中走出来。对作品的理解能同现实生活相联系,把书本知识同自己已掌握的知识相沟通,善于触发联想。如读这篇(部)作品能联想到以往读过的其他作品;见到这种技巧能想到另外的方法;学这种知识,能联系到别的知识;由此种文体延及到多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精神的融合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精神的融合 摘要:在语文教学课堂开展德育教育是必要的,其能够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基于此,在进行了实践研究过程,本文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必要性, 提出了具体的渗透对策,以期能够不断提高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精神;融合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必要性 (一)有利于挖掘课文中的德育内容 虽然现在小学教学已经开始融入德育教学内容,但在德育教学开展过程中受 多元素影响,最终导致德育教育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德育教育 观念虽已经深入人心,但与教学学科的融合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同时,有些教 师深感教学压力大,导致他们在备课、教学时,除了给学生讲授课文所学生字和 内容外,没能更好地将德育教学与课文进行结合。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加 大德育教育的渗透才更能发挥德育教学的优势。实际上,小学所学的课文与德育 教学关系不大,但是教师可以挖掘课文里面更深层的东西,让小学语文教学通过 德育内容更加渗透,最后使小学生所学的课文内容描述显得更直观、立体。 (二)可实现德育教学目标 增加小学生德育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可以帮助小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热爱学习热爱生活,有集体荣誉感。教师将小学生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很好地融 合到一起,对小学生而言是一种效果不错的教育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德育教目标,为小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语文课内容,从而扩展学生的德育教学之路。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策略 (一)把握小学生的个性,全面开展德育教育 小学生的好奇心强,性格比较活泼,他们往往在对待新鲜事物时总会产生非 常浓厚的兴趣,所以教师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渗透时,如果能很好地把握住 小学生的这些性格特点,然后再利用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是能很好地将德育教 育传授给小学生的,但是切忌在授课时要避免“满堂灌”或者“填鸭式”这样的教学 手段。教师在对小学生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家庭情况,学习能力 以及心理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住小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小学生带来有实践 性的德育教学内容,从而满足小学生的发展需要。例如在学习《神州谣》的过程中,这篇课文以三字经儿歌形式构成,表达了祖国各个民族的情深意浓。教师要 结合学生学习特点,可以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或小组合作,或朗读竞赛的形式, 全面开展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要加强德育内容的挖掘,培养学生良好爱国情怀,让学生明确只有民族团结,才能促使国家繁荣富强。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注重德育的阶段性 最初的小学语文教师他们的教学理念是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小学生有更广 阔的发展空间,更加重视德育阶段性的教育性。而德育教育的内容是依据小学生 的年龄跨度和认知水平进行选择的,德育教育一般被分为低、中、高这几个阶段。一般低年级的小学生教师会通过让学生观看升国旗的方式让他们初步感知德育教育,让小学生明白国旗代表着国家,升国旗时行注目礼则是对国家的尊重和对祖 国的热爱。而对中年级的小学生而言,他们的爱国之情可以通过加强德育教育和 理性教育激发出来,从而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小学语文德育的丰富方式 (1)通过朗读进行德育渗透

小学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教育回归生活 ——《坐井观天》教学案例 新城小学:马里凤 摘要:现在的教育大多脱离和遗忘了实际生活。学校教育教给受教育者的基本上都是间接的知识经验。学校教育虽然有单纯的学习环境,但很多时候都与现实生活脱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应该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而以书本为中心。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育即生活 一、背景分析 约翰·杜威是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教育思想家。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强调以儿童的需要作为教育出发点,以社会的需要作为教育的归宿。主张“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注重“做中学”。在我国当代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改革有许多契合之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的课堂也发生着很多变化。作为一线的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 在人教版第三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引导学生懂得生活,学会生活,改造生活,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

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 二、案例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对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有名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案例中我对教学的处理体现了对童心的珍爱,童趣的珍视。 师:同学们,小青蛙听到大家把井外的世界说得这么精彩,它真想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出示课件:青蛙跳出了井口。)说说青蛙跳出井口后,将会怎么样呢? (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 生:它看到绿绿的小草,还有五颜六色的花儿。 生:它看到校园里开满了桂花,闻到了阵阵花香。 生:它看到了果园里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子,红彤彤的苹果,一派丰收的景象! 生:它会到处逛逛,看看美丽的风景,看看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 (正当我倾听于学生对生活的赞美之言时,一位学生忍不住叫着他也想说说) 生:老师,我觉得青蛙有可能没有看到这么美的景色。师:(师一愣,然后充满好奇疑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它看到路边垃圾成堆,蝇蚊成群,闻到一阵阵很刺鼻的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训练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阅读训练 在以往的教学中,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始终处于不放心、不放手的强化训练,无论是识字、写作、还是阅读都是施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认为似乎这样才能 让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的目标。岂不知,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这种教育教学方法实在是一种落后,不太实际的教学方法,大大束缚了学生的思想个性,阻碍了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因此,在这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努力改变自己以前古老的作法。把学生们放在教育 教学的“主体”地位,充分让他们展示其自身的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变以前的被动学为主动学;呆板学为灵活学;苦学为乐学。正是有了这种思想作前提,我在教学中注重抓住一个项目做实验为突破口,进而向其他项目延伸。 一、精心设计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一篇好的文章,能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就如遇到了一顿美餐,让你垂延三尺, 美美地享受一番。同样的道理,一段好的导语,能引起学生阅读的极大兴趣。小学生对什么 事物都怀有一种好奇心,有一种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求知欲望,我就抓住他们的这种心理, 精心设计阅读课文的导语,积极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雨”这篇课文时,我引导学生说:“你们都见过‘雨’,‘雨’对我们大家是再熟悉不过的事物,它与我们的生活时时相 伴,就象我们的好朋友,谁也离不开谁,可你们知道下雨时天气怎样?风怎样?雨水是怎样 的?庄稼又是怎样等这些情景吗?你们想了解吗?”同学们个个精神抖擞地回答:“想”。于是我就说:“好,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写‘雨’的课文,课文详细地介绍了这些方面的知识, 请你们用自己的能力去阅读课文,并寻求答案好吗?”话音刚落,学生就情绪高昂地朗读起 课文来。 二、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重要,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在动力和关键所在。合理的提出阅 读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过深会挫伤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过浅容易导致孩子浮躁,因此,我在教学中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方针,一年级时上阅读课文只要求孩子借助拼音读懂一句话,能用自己的话大体说出一句话的意思,我便予以表扬、鼓励。二年级时,我便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读通一句话,而且要准确地理断句, 有一定的感情,且能用自己的话较准确地理解一句话的含义。三年级时我便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把各句联系起来读懂一段话,甚至一篇文章。能够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能从句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计划 依据教学需要制定研修计划,计划紧密结合教学实际,至少提出一个拟攻克的学科教学重难点问题。下面是关于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计划的内容,欢迎阅读 小学语文老师教学计划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本班现在学生41人,其中女生20人,男生 21 人。总体来看,这个班的知识基础处于两级分化,处于中间位置的学生寥寥无几,有六名学生基础知识不太乐观。班上的部分男生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放松自己,学习上和生活上皆如此,特别是特殊家庭的孩子,各方面表现要相对落后。基本情况如下: 上课时善于动脑,积极发言,平时又乐于帮助同学,学习成绩优秀的占班级总人数的近50%,是这个集体的主体力量。 他们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习惯较好,团结同学,不仅能较好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还能和后进生结对,解决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但自身的学习主动性还有待加强,竞争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激发。 基础较差但要求上进的学生有何嘉俊、张志文、刘汶锋等,他们上课有时不专心、学习较懒散,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及缺少学习毅力,在某种程度上还是不能够严格要求自己。 陈晓君、欧敏玲、李杏华、麦均仪这四名同学是本学期的培养重点,希望从习惯到最终成绩都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二、教材内容简要分析:

习作7课,均对习作要求、观察要领、写作要点等作了分析与指点,从而让学生获得具体明确的习作知识。有的习作,还安排了多种形式的范例,以便学生借鉴、迁移。 综合练习7个,包括字词句训练、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及学写毛笔字等内容,所设各题,可能与本单元课文有一定联系,但更大程度上带有举例性质,因此,既要严格要求,扎实训练,又要防止拔高要求,过度延伸。本册综合性学习“学和做”以“节约用水”为话题,安排了多种活动内容,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 三、本册教材主要教学目标: (一)、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 2、继续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培养朗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朗读、背诵的习惯。 3、继续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 4、继续培养专心听别人讲话的习惯;能够当众说话,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养成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 5、继续学习写钢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培养预习课文的习惯。 6、继续学习写毛笔字的正确姿势和方法,并养成习惯。 7、继续培养留心观察的习惯;能够有选择地阅读课外书籍;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

小学语文能力训练

小学语文能力训练 一小学语文能力训练的意义 从一般教学论讲:教学是传授知识还是培养能力是传统教学论和现代教学论的区别点之一。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传授知识,学生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的本质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我认为教学的本质是对学生德智体美素质的全面激发。而教学的核心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从小学语文教学来讲: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正如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以下简称“新大纲”)所提出的“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学生的发展应是全面的,就是要全面激发学生的语文素质。这里要对语文素质作一全面理解。语文素质应包括:语文能力;做人的良好性格和思想、品德、情感、习惯;良好的思维品质及思维能力;中国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积累及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心理素质。也就是说,小

学的语文教学要促进学生语言、思想、品德、情感、思维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全面发展。 语文能力是小学语文素质的核心,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也是小学语文教学核心的目的任务。因为小学语文是工具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是表情达意的工具学科。小学语文就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学科;对小学生来说,学习语文就是要掌握祖国的语言工具。儿童是在逐步掌握语言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凡工具学科,就必须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能力。数学是工具学科,要掌握计算能力;语文是工具学科,必须掌握语文能力,即听说读写能力。叶圣陶先生早就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3页。这里谈的习惯,即指能力而言的。这段话说明:第一,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意义。叶老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教师的天职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传道就是启迪人类的智慧,传播人类文明。”“解惑”就是传授知识。“传道授业解惑”就是教书育人。怎样教书育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和关键。一直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探讨的重大课题,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其内容都不同,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进行加工,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现就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德育渗透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思想教育必须放在语文教学的首位。 知识无阶级性,而教育则是有阶级性的,教育从来都是从属于一个阶级的,我们的教育就是要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我们语文书中的课文《我们爱你啊,中国》、《郑成功》、《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等等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传授知识中育好人关键要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掌握自己教育对象的心理性格等特征,根据其心理状况,年龄特征去进行教学,寓德育教育与教学中,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 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会使他们加自尊自荣。为此,我常用激励性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析

小学语文教学案例评析 背景 中年级的片断训练,既是低年级字、词、句训练的归结,又是高年级篇章训练的基础。片断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认识和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习作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全文围绕题眼“美丽、富饶”展开,行文思路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构段句群典型且多样,遣词用语精确且具体,所以教学这篇课文除了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外,还是学生学习片段训练的典范。针对我班学生作文不具体、事情叙述不清楚等情况,结合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重视语言的积累”,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积累语段和仿课文写片段,目的是通过加强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指导,让学生主动记忆,摘抄美词佳句,真正把积累语言落在实处,自觉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另外是通过创设语言运用的情境,引导学生把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段落,迁移到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活动中进行重组,引导学生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 主题 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训练,让学生学习仿课文写片段(重点是围绕一句话把内容说清楚、说具体)。 案例 教学片断三年级语文上册22《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复习。 1.听写练习 深蓝威武形状肥料懒洋洋成群结队 2.齐读课文 二、新授课 1.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学生:海水、海底、鱼、海滩、海岛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把它背下来。 3.学生说出喜欢的那个自然段把它背诵下来。 三、理解感悟课文 1.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这段是围绕那句话写的? 学生: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 老师:作者围绕这句话来写来具体写了海水的颜色多而且很美,这句话就叫做中心句。 2.出示第六自然段,生读,找出中心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 3.老师示范: 根据中心句来写一段话,师出示: 西沙群岛的海底物产真丰富啊!岩石上长着…… 4.出示句子让学生练习口语表达。 春天真美呀! 老师: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说? 学生:小花、小草、小树、小鸟、风姑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策略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细细品味这番话,不难发现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强调的是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活动,逐步领悟、掌握自主学习、积累、感悟、运用语文的能力,能够个性鲜明地学习语文。 但是,从当前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尤其是我们农村小学,由于师资队伍参差不齐,长期以来多数教师的教学观念一直受到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观的影响,普遍认为语文教学只要教好了知识,学生的语文素养就能自然而然地提高。从而导致了学生终日处在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的学习任务中,最终学生对语文知识一知半解,似懂非懂。这样的教学不仅没有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反而使很多的孩子早早的丧失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2006学年我们对我镇的五、六年级学生作了一次关于学习兴趣的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不喜欢语文,甚至有些成绩优秀的学生也讨厌上语文课。分析其原因,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普遍存在不会学习、不愿学习的现象。因为学生在课堂上多数是等着老师讲,或者是等着班级中几个优等生讲,然后他们唯唯应诺。这样的学习,多数学生只是充当了一个接受知识的容器,久而久之使部分学生成了语文课的装饰品,慢慢地他们就丧失了语文学习的兴趣、能力。这样的语文教学策略显然与推进以培养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是格格不入的。通过调查、反思,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是掌握更多、更深的知识,而是学会学习,懂得如何获得收集、处理信息,如何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开发人的各种潜能,从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从新课程理念看我们的教育,改革的关键就在于语文教学要放手让学生去实践,去发现。教师应该从设计、教学、练习、评价等多方面去鼓励学生大胆实践,积极探究。语文教学必须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新世纪语文教师的使命。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学期一至六年级指导思想 总目标

人教版小学语文上学期一至六年级指导思想总目标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教学指导思想: 本册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学习目标:(一)汉语拼音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二)识字与写字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会写其中的100个。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三)阅读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四)口语交际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行初步的语言训练。 二年级上册教学指导思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二年级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2.认识450个字,会写350个字。要求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为依据,努力体现新的教学观和教材观,在教学中体现互动教学,创造性教学。情景教学类教学模式,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自动探究为主的学习观,做到趣味性、情感性、活动性、自主性、生活性和开放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年级学习目标:1、在于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传统文化的丰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学习革命领袖、科学家的优秀品质;受到挂乃他人、助人为乐的思想品德教育;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启迪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善于思考的能力。2、要求会任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300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小学语文教学技能培训心得体会【一】今年暑假小学语文教师技能培训”通过学习本人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应立足训练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热爱母语、学习母语、运用母语的习惯。启蒙教育,培育学生爱美的情趣,健康的个性,良好的意志品格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一、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低年级主要是识字;中年级是词语、句子;高年级是段、篇、章。大量的识字,词语、句子的教学,段、篇、章的讲解都要在阅读中进行,故小学语文课又称之为阅读课。朗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就是引导学生朗读好课文,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学会说话,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老师范读课文很重要。要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读得响亮,读出感情来,不可错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老师的朗读要让学生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地感觉,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在范读的同时教学生字、新词,让学生在老师的范读中学认会生字、在老师的范读中理解新词。 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老师点拨迷津很关键。要点在关键处,拨在疑难处。朗读技巧的训练是指导朗读的重点,老师要结合文章内容

具体说明语言的表现形式,如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应当怎么读,不应当怎样读等。让学生既有情感的认识,又有情理的指导,理解地朗读课文。要让学生知道各种标点符号所表示的不同时间的停顿,知道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说话的意图、感情作适当的强调的停顿。还语音、语气声调、速度、节奏都要根据课文内涵、感情色彩有和语言结构作恰当的明确的指点。学生容易读错、读偏的字、词、句老师要拨教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读正确的、理解的、有感情的朗读好课文,才能把学生引入文之中,体会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才能帮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课文中的字、词、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 指导小学生朗读课文,形式要灵活多样。小学语文教学多安排时间读书,这是个好办法,但一定要注重读的方式和方法,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要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实际,恰当运用学生默读、齐声朗读、个人朗读、分组朗读、提问朗读、扮角色朗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方法。还要把朗读和复述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会用课文的字、词、句说自己的话,讲自己的事,这样可以诱发学生朗读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在阅读中,该掌握的词句理解了,该懂得的道理明白了,还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可以文章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二、讲读课文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我国语文教育史上有一句千古名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意思是说书读熟了,文章的意义自然就理解了。小学语文课本词语虽不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临城县实验小学史晓辉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外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全面发展。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刻体会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的的要求,更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那么如何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呢。 在拼音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拼音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此时我们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音方法和拼读技巧,也要注重其思想情感教育,使汉语拼音教学避免相对抽象和枯燥,无形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把握住了对初入校门的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良好时机小朋友们不仅掌握了枯燥的规则,也上了一堂爱护小动物、待人要有礼貌的德育课。 巧编故事,在拼音教学中渗透德育,如在学“aoe”这个韵母时,我是以自编的故事《小燕子回家》引入的:春天到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了,她看到春天祖国像一个大花园。她又见到了自己的伙伴,小姑娘、白鹅、大公鸡。小姑娘正在为明天歌咏比赛作准备呢,看她长大嘴巴(aaa)练声练得多认真哪。因为她要演唱的歌曲就是《我

们的祖国像花园》。大公鸡看到了自己的伙伴小燕子,高兴得欢呼起来“ooo”,腼腆的大白鹅不好意思弯下了长长的脖子,样子就像“eee”。让我们也到这美丽的花园和他们一起做游戏吧。在这个美丽的故事中,孩子们聆听、模仿、大胆展示不仅掌握了“aoe”的音和形,也感受了祖国的美丽,幼小的心灵经受了一次热爱祖国的洗礼。 在识字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教师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美学原则,渗透德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后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生字,特别是低年级。加之现在电脑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日益突出,因此在学生中常有写不写汉字无所谓的情绪流露出来。并且学生的字迹也越来越变的潦草。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那么在写字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例如在教学“膏”这个字时,教师故意把“膏”字上半部写高大些,而将下半部的“月”写扁小些,再让学生跟写得规范的“膏”相比较,看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哪种写法好看。通过一番比较学生便能得出:上下结构的字,为了紧凑,写时要尽量“上紧下松”些。教师对学生的观察所得加以肯定,并及时加以点拨:字也有高矮强弱之分,它们也要创建和谐社会,两个字组成一个新字,它们不争不吵,互相谦让,互相协作,为了适应新环境,其中某些笔画还主动发生了变化。由于它们识大体,顾大局,很顺利地就组建成一个和谐而美好的新家庭。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案例 篇一: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 新课程新理念 ——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案例 前言 新课程教学案例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中,从首批国家级实验区参加实验的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实例,在被描述的具体情境中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引人入胜的问题,同时也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具体情景的介绍和描述,也有一定的理论思考和对实践活动的反思。 每个案例都能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它常常与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育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它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但又不是简单的教育教学活动实录,它有相对完整的情节乃至戏剧性的矛盾,以反映事件发生的过程,反映教育实践中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变化,揭示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并引人思考。案例中的角色常常不仅仅是校长、教师和学生,也可能是学

生家长或者其他影响教育活动的人。 一个具体的素质教育案例,不仅应当有对事件的描述、有解决问题的技巧,还应当蕴含一定的教育基本原理和教育思想,置身其中的教育者或者是撰写案例的作者应当能够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定的经验教训,有一定的理性思考。 作为一个能够提供借鉴的教育案例,既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的成功事例,也可能是教育实践活动中遭遇过的失败,前者可以提 供经验,后者可以提供教训,都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通过阅读和学习案例,广大教师可以分享别人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由学习和分析别人的案例到加强学习、解剖自己,不断积累反思的素材,自觉改进自己的教学。 由于案例本身的可操作性,学习教育案例,可以直接推动教师在借鉴和学习的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案例一:认识生活探究生活 ——《菜园里》教学片段 [教学片断] 教室的中间,学生每6人围坐成一个小组,教室的四周摆着许多新鲜蔬菜,有白菜、卷心菜,有白色、红色的萝卜,红色、绿色的辣椒,紫色的茄子,浅黄、深黄的南瓜,有穿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精编合集

小学语文教学计划精编合集 教学计划它决定着教学内容总的方向和总的结构,以下是精心收集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计划,下面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小学语文教学计划1 经过二年级的“读”和“说”为重点的训练,学生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学生们经过大量的阅读积累,大量的阅读训练说话,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他们敢于在公共场合当众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敢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 在使用生本教材的教学过程中,我将以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注重思想品德熏陶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有效地培养听说读写能力,使学生喜欢学语文,学会学语文,为他们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准则设计教学。 本册教材采取自然发展的方式编写,单元的递进主要是为了突出阅读,防止附加的关于文体、写法之类的说教,以便促进儿童的大量阅读。课文中反复出现诗歌和儿歌,这不仅是增加情趣,更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逐步让他们感受美,创造美。学生的写作不仅仅成文,都有情感的支持、召唤,都有韵律、节奏的配合,所以对这些课文的教学也应视作是更深的层次上的写作基础。本册共有课文48篇。在语文训练上,既注意围绕重点设计一个大体的序,又注意训练的整合以及训练重点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本着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在教学上我们有以下几点计划

一、根据不同类型课文的特点采用不用的教学方式 (一)一般课文的教学。在教学中要我们考虑了以下几方面继续重视字的教学。识字仍然是三年级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坚持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完成识字任务。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自学生字,具有初步的识字能力。识字教学要体现汉字的特点,要让学生动脑筋主动识字,用各种方法记忆字的音形义;在完成课本识字任务的同时,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外、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并给学生提供交流、展示课外识字的机会。加强写字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除了在课堂教学中注意识字和写字的联系外,还要靠经常不断地练习提高写字的技能。 2.继续加强词句训练。词句训练是整个小学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进一步加强词句训练,更是本册阅读教学的重点。中年级的词句训练从以下几点进行:一是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避免以词解词,鼓励学生结合语言环境、联系生活实际或查字典理解词句的能力,逐步做到能自行理解;二是鼓励学生摘抄好词佳句,加强语言的积累;三是重视词句的运用,加强与说、写之间的联系。 3课后问题的教学。对于一些思考题、讨论题具有开放性,注重方法的提示和自学的引导。力求做到理解内容和品词品句、学习表达相结合,培养整体把握和综合运用的能力。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努力体现让学生自主选择,主动积累。加强朗读、背诵,而且增加自由度,一些课文让学生自己选择背诵的部分。充分利用“课后练习”中的问题启发学生阅读、思考和讨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