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尊重孩子,信任孩子

——从孩子吃饭想到的

“晖晖,吃饭喽!”随着我的一声喊叫,儿子晖晖立刻从邻居家走出来,径自往家赶。来到家,洗过手,他就自己盛了饭,坐在餐桌旁,自己夹菜,一筷子一筷子地吃起来,一碗饭一下子就吃了一大半,有时,他还会说农民伯伯种粮食不容易,我就趁机说:“是啊,所以你要把饭吃干净哦!”他点点头,又认真地吃起来,吃完了,他高兴地叫着:“我第一喽!”看着此时的儿子,我乐开了花,心想:儿子吃饭真乖!

可是,令人头疼的是儿子在自己家吃饭完全是两样,他一改在外婆家吃饭时的乖巧,变得又懒又娇。每次吃晚饭,总要他奶奶给他盛来,还经常冒出一句:“奶奶喂,奶奶喂嘛!”有时,他奶奶不依,还会以哭相要挟。奶奶拗不过他,只好一瓢一瓢地把饭喂到他口里。

我总在想:同样是儿子晖晖,怎么会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呢?思虑再三,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长辈观念不同。在外婆家,外公外婆虽然只有这么一个外甥,但是从小就让晖晖坐在餐桌旁,大家一起吃饭,所以久而久之,晖晖养成了自己吃饭的习惯。而晖晖的爷爷奶奶就一个儿子,现在又就只有一个孙子,所以很多时候就怕他累了,走几脚路就想着抱他背他,吃点饭也总是哄着骗着,养成了很多不良习惯。说句实话,现在的孩子都挺聪明的,有的依靠还不是依靠长辈,所以在家吃饭是依靠惯了,也就懒了。

二、吃饭的环境不同。在外婆家吃饭,餐厅和客厅离得远,他不会边看电视边吃饭,而邻居家有差不多大的孩子跟他玩,所以他吃饭也比较抓紧。而在家里,晖晖一回到家就很少有小伙伴玩了,于是,他便习惯于看电视,等到吃饭了,就边看电视边叫他奶奶喂他吃饭。于是,慢腾腾,一碗饭就吃上较长一段时间了。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积极采取措施,想方设法改掉他的不良习惯。我们先引用老师的话:“老师说你在学校里吃饭很乖,希望你在家吃饭的时候不看电视,要坐在餐桌旁与大家一起吃饭,而且还要自己吃。”果然,孩子最听老师的话了。他主动坐在餐桌旁吃起饭来。这时,我就积极鼓励表扬:“晖晖真能干,能自己吃饭了。”当然,要养成习惯,还得需要家长的长时间的一致努力,不要一个长辈凶,一个长辈惯,因为那样,孩子就无所适从了。

接下来的几天,每次吃饭,我们就关掉电视机,让他坐在餐桌旁,和大家一起吃饭,并尽量让他自己夹菜自己吃饭。习惯成自然,20多天后,孩子就慢慢养成了自己吃饭的习惯。

由此可见,在家庭教育中,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平等对待孩子是非常重要的。

一、尊重孩子,家长之间形成共识。在孩子不在场的时候,跟爷爷奶奶等隔代长辈要时常交流,让他们尊重孩子,不要过于溺爱,并让他们明白,过分溺爱,反而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二、信任孩子,培养孩子的小大人意识。就说孩子吃饭吧,你一定要相信他能自己吃,不要总是想着喂。总之,孩子能做的事情让

他自己做,不要过于包办,不要总是暗示自己孩子太小。小到上街走

路,大到自己做纸工,甚至是帮大人洗碗,只要能做的不烦让他多多尝试。当然,孩子在尝试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家长

既不能袖手旁观,更不能取而代之,可以适当加以指导。

三、多谈心,多鼓励,平等对待孩子。平时多与孩子交流谈心,

孩子做得好的地方多鼓励,不要以为他们还小,要平等地对待他们。

孩子为大人做了事情,大人要说谢谢,不仅是因为礼貌,更是让孩子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不能认为孩子为大人做事是理所当然的;和

孩子说话时,要看着孩子的眼睛,让他觉得你是认真对待他的,当然,此时不要忙于做别的事,更不要心不在焉;倾听孩子的说话,不要随

意打断或制止孩子,要让孩子把话说完,像和大人交谈一样对待孩子;

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伙伴间的争端,一般情况下,大人不要插手,尊重孩子的独立自主,孩子会从解决争端中受益多多……

不要以为孩子小,其实他们的心并不小,相信他们吧,让他们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尊重孩子,充分信任孩子,你的孩子才会越来

越健康;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您的孩子才会越来越出色!

九成家长被孩子吃饭问题困扰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1794710.html, 2010年11月23日 15:20 东南快报

近期,不少家长表示,入冬了,自己的胃口越来越好了,可是一看到自家宝贝吃饭,就纠结了。记者在东快早教群里随机做了几个小调查,发现,9成的家长都被宝宝吃饭问题所困扰。

吃饭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往往会造成很多不良的后果,波及宝宝的综合素质培养和提升的问题。例如:注意力不集中,缺乏独立思考、合作、分享和责任意识,更严重的发展成为情绪问题。

那么要怎样才能解决这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呢?通过采访,专家们均表示,要改善这种情况,家长不能过于急躁,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对症下药。

吃得少二便也不正常

先要排除病理上的原因

榕榕家2岁半的宝宝,吃得非常少,有时甚至一日三餐不吃也不叫饿,也许因为吃得少,大便有时候三天才排一次。看着瘦瘦小小的宝宝,榕榕非常苦闷,总担心宝宝会营养不良。

“两岁半的宝宝吃得少排得少,这肯定是不正常的。”福兴妇产医院儿科主治医生叶春娇表示,“出现这样的情况,首先要排除病理上的原因,两岁半的宝宝活泼好动,很容易将脏东西放嘴里,有可能是肚里有蛔虫,导致食欲不振。”

智慧泉早教机构的课程总监苏玲建议宝宝食欲不振总没胃口的家长,可以先带宝宝到医院检查下,排除蛔虫、咽喉痛、积食消化不良等因素。

此外,德慧泉早教机构陈明兴校长也表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胃肠道自然也没有发育成熟,胃酸比成人低。荤的、油腻的东西吃得太多,来不及消化,确实不饿。有的家长认为鸡鸭鱼肉营养价值最高,使劲要孩子多吃,结果引起孩子消化不良,导致食欲不佳。

吃饭要看电视或玩乐营造愉快的用餐环境

《巧虎》是不少宝宝喜爱看的动画片,有的甚至吃饭的时候要看《巧虎》才吃饭。

上海市健康教诲研讨所心理学儿童青少年教诲心理专家吴亦君表示,在宝宝进餐时,应该尽量减少干扰。俗话常说,“食不言寝不语”才是进餐的正理。事实上,因为宝宝口腔咽喉结构尚未完全发育,宝宝如果在吃饭的时候,说话吵闹,很容易让食物进入气管,嗌到或呛到。极其危险。

而宝宝这个坏习惯的养成,往往是家长没有起到榜样的作用,有的家长有边看电视边吃饭的习惯,宝宝自然会跟着模仿。因此要改正宝宝的这个习惯,家长可以利用榜样的力量,以良好的情绪,适当的速度吃饭,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影响孩子。不论谁做的饭菜,都要说真好吃,不要挑食,不要谈论与吃饭无关的事。陈明兴老师表示,其次还可以通过增加吃饭气氛,营造良好愉快的用餐环境把孩子留在餐桌上。如让孩子去叫长辈们上桌吃饭,看谁还没坐到餐桌上来等等。

含饭吐饭吃饭跑来跑去通过讲故事教育宝宝

还有一种极常见的现象就是,宝宝含饭、吐饭、吃饭跑来跑去,一吃就是一两个小时。

贝因美母婴专家陈晓青表示,这种方式其实是宝宝因为缺乏安全感。有的家长工作忙碌,没有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也是匆忙将孩子喂好后,把孩子交给老人、保姆或者

带到幼儿园,马上去干自己的事,孩子缺乏安全感,就会有意识无意识地通过挑食、偏食、边吃边玩等不良习惯,甚至是胡闹,以引起家长的关注。

这样的宝宝大致可以通过多与宝宝交流、拥抱,增加其安全感,如适当的餐前教育和讲故事。餐前教育是指给宝宝介绍菜谱的名称,刚开始可以家长说,如:“碎肉豆腐”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能供给我们必要的营养等等。然后也让宝宝说一说,宝宝关心菜谱,也能促进食欲。其次用有趣的故事启发孩子对食物的兴趣,也可以用简单明了的话语,让孩子明白吃某种食物对身体有什么样的好处。

让宝宝自己动手培养好的吃饭习惯

当宝宝不足一岁,带宝宝出去吃饭的时候,在餐桌上我们会发现他们很喜欢抓餐具。稍大点宝宝会喜欢自己吃饭。有的家长担心弄脏衣服,摔坏餐具,就坚持自己喂宝宝,可是这一喂极有可能就是几年。苏玲表示,在孩子对吃饭和餐具感兴趣的时候,其实与其给孩子玩具来分散其对餐具的注意力,不妨给宝宝一个餐具,并有意识地告诉宝宝餐具的用途。基本上,宝宝一岁左右,就具备自己拿着勺子舀东西送往嘴里,不同的宝宝可能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会有好有坏,但是经过锻炼,宝宝就会越来越好,而且也会有满足感和成就感。

其次由于各种原因,宝宝的食量是不一样的,有的宝宝吃得多,有的宝宝吃得少点,都是正常的。家长正确的做法,是吃什么怎么搭配吃,由家长决定,但是吃多少,由宝宝自己决定,他不吃了就说明吃饱了,没必要强迫他吃更多。

宝宝吃饭问题解决方案大集锦

1 控制吃饭时间一般控制在30分钟以内。如果超出时间没有吃完饭,就将桌面收拾干净。

2 多运动多让孩子参加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这样能促进孩子的新陈代谢,有助消化。

3 定时定点定餐让就餐规律化,养成习惯,尽量做到吃饭的时间一到,全家人一同在餐桌上用餐的习惯,并给宝宝一个自己的位置。

4 做小家务参与购菜、做饭、准备工作,让孩子参与做饭的过程,甚至可询问孩子的意见。

5 餐具的选择选购孩子喜爱的餐具孩子都喜欢拥有属于自己独有的东西,替孩子买一些图案可爱的餐具,可提高孩子用餐的欲望。

6 五分钟暗示法这是德慧泉早教实施的独特暗示方法。就是在宝宝刚睡下的几分钟时间里,对宝宝进行爱吃饭,好的吃饭习惯的暗示。

7 菜谱多样化多在食物的配制和烹饪做法上变化,不要一年到头就是重复几道菜。还可以把孩子喜欢的和不喜欢的食物搭配在一起,做到颜色丰富、味道多样。

8 限制孩子的零食一是数量上,二是时间上。再则进餐前1小时内不能吃任何东西。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学案含答案

第三单元 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课文,勾画关键句,能够梳理文章结构,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2.通过讨论交流,能品味出父爱、母爱的区别,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预习导航】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辜.(gū )负罪孽.(niè ) 惶.恐(huáng) 履.行(lǚ ) 遵循.(xún ) 幼稚.(zhì )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1)刹:刹那(chà) (2)横:专横(hèng ) (3)担:承担(dān ) 刹车(shā)横竖(héng )担子(dàn ) (4)称:称赞(chēng ) (5)创:创造(chuàng ) (6)节:节外生枝(jié) 对称(chèn)创伤(chuāng )节骨眼(jiē) 归根结蒂:蒂,花或瓜果连接枝茎的部分。形容归结到根本上。 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4.默读全文,把课文划分为三大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 1 ~ 3 自然段):论述人从婴儿到儿童时期感受和体验母爱的能力的发展。 第二部分(第 4 ~ 7自然段):阐述父爱的性质,以及父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 第三部分(第 8 ~ 10自然段):指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合作探究】 1.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对爱的感受变化有什么特征?请迅速阅读课文,找出相关信息补充下列表格。

2.作者认为母爱与父爱在性质上有哪些根本区别?各有哪些积极性与消极性?阅读课文, 3.《爱的艺术》一书指出,爱是一种必须经过训练才能学到手的能力,这一点对父母来说意味着什么?请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示例:一个好的母亲应该喜欢孩子成长、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她应该克服惶恐不安的情绪;一个好的父亲在指导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宽容、耐心,使孩子逐渐相信他自己最终能把握自己。

小学师德论文:让爱与教育同行

小学师德论文:让爱与教育同行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从孔子的“仁爱”到墨子的“兼爱”说明了爱的重要,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思想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情感魅力。所以师爱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情动于中而形之于外──由观念转化为外细无声的春雨,点滴渗透,沁人心脾:有时该在行动的具体而细微的实践过程。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师爱有时该如润物如当头棒喝,振聋发聩,令人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师爱施于优秀生,应是锦上添花,百尺竿头更进一重:师爱惠及后进生,应是雪中送炭,暖人心扉,催人奋进。尊重,信任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赞扬,褒奖充斥着爱:批评,处分也体现着爱。教师对学生的爱,目的专一而形式多样,它渗透于学校工作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爱不仅是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是倾注了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 因此,让我们用爱的职业责任去培植希望的奇葩,做一个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人民教师。 一、对教育事业的爱 为人师者,要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奉献精神,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育是开启民智,继往开来,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大事,是关系祖国未来的铸魂工程。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树立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这种信念源自于对现代教育的性质、地位

和功能的深刻理解上。“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取决于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取向。教师从选择上教师职业,就应具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永不为外物所动的胆魂与气概。 责任感、使命感,这两个沉甸甸的词汇意味着我们要去承担,要去奉献。当第一次、第二次……每一次站在学生面前,面对着真诚的注视时,我真切的感受到身上责任的重大,学生的未来在那时好象都与我连在了一起。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他们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著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来迎得桃李满天下。相反,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工作的动力,失去了起码的责任心,甚至会把自己的劳动视为一种痛苦,当然他就不可能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许多扎根边远山区的老师,守着清贫,克服重重困难改善办学条件,用知识的甘泉浇灌祖国花朵的感人事迹,岂不令我们个别“站三尺讲台,想四方生意”的为人师者感到汗颜? 二、对学生的爱 热爱教育事业是一种理想与情感,爱生才是实施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着力点。我们每一个教师要把爱生作为我们的天职,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教师是因为有学生而存在,教是因为有学而存在。每一个教师一定要象对自己的儿女那样对学生的充满爱,让师爱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绽放光芒。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教育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作为一个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

信任,孩子成功的风帆

信任,孩子成长的风帆 5、1 关海英 不是每个孩子都美丽,但他们一定是可爱的;不是每个孩子都聪明,但他们一定是独特的。这需要教师用爱心去发现,用爱的阳光去照耀。 方健印是一个顽皮、淘气的小男孩,但这学期我发现他还是个热情,愿意帮助人,也很愿意为集体做贡献的孩子,只不过是经常方式不对,总以拳头和大嗓门和同学相对,因此个性的他总会给班级惹麻烦,总会跟同学闹矛盾,于是我便开始实施转变他的方案。 开学初便让他担任班级的劳动委员,嘿,别说,他还真会管人,而且劳动中总能带头干。但是和同学之间的关系还真是不太好,总好像有点暴力倾向。同学们总是告他的状,而且叫苦不迭。因此我想还得找个好的时机让他多发挥自己的优点,“取其之长,补己之短”。 记得在清明节我们全体五年级学生去北山祭扫,我特意挑选他打国旗,他欣然接受了任务,而且在一路上,在整个祭扫的过程中他的表现出奇的好,得到了带队老师的表扬。就这一次活动增强了他的自信心,我觉得他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后,我便给他加了“砝码”。这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大好,对学习的兴趣也不大。为此我特地找他进行了一次长谈,告诉他,他能当好劳委同样也一定能提高自己的成绩。

那以后,课堂上我时常把目光落在他的身上,他也时常不好意思地正正身子,或是渐渐举起手来。一段时间以后,他在课堂上精力集中了许多,发言也越来越踊跃了,作业更认真了,测试成绩提高了…… 而且,现在班级的外担在他的带领下,外担值日生的工作越来越细了,得到了值周老师的表扬。方健印同学真的变了,变得自信,变得更加有责任心了,变得会和同学们和谐相处了。 确实,自信心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和人格培养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于方健印我大胆放手,尽量多给他锻炼的机会,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去发展,以增加他的自信心。对他的成绩我热情的鼓励,让他对自己产生极大的信心,在信心的驱使下,他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终于在我的鼓励下他渐渐充满自信,做事积极主动,勇于尝试,乐于面对挑战。他相信自己的能力,肯定自己,进而发展自己,也带动了其他人。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优秀教案

9、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弗罗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感受不同阶段的爱及父爱与母爱的比较 2、区分“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过程与方法: 1、比较法,通过对父爱与母爱的比较,重新审视爱。 2、问题探究法,以时间和逻辑顺序分析“爱是一种能力。” 3、讨论法,联系自身,感悟生活,获得爱的真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 2、享受爱的同时,试着学会付出和努力,更好地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及难点】:1、理清文章的思路,品味关键语句,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2、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的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教学方法】1.勾画圈点法:在浏览课文的过程中,学会寻找关键句子。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探究交流。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多媒体播放阎维文的《母亲》歌曲并出示相关歌词,出示朱自清《背影》中的句子“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其中的背影,让朱自清几次潸然泪下。 母爱与父爱相比,哪个更伟大?母爱与父爱有什么区别?今天我们来通过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找到答案。(多媒体出示课题) 二、解题: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对象:母亲、父亲、孩子内容:爱(三点一中心) 三、理清思路整体感知 1、全文的论证思路是怎样展开的? 明确:纵向展开论证暗含横向论证 爱的能力发展爱的零体验——爱的初体验——爱的成熟体验 爱的对象发展母亲——父亲 综合,使爱达到成熟(多媒体出示板书) 2、全文的结构层次:(多媒体出示板书) (一)、(1~3段):爱的能力的发展。 (二)、(4~8段):爱的对象的发展、原因。 (三)、(9~10段):总结全文,构建健康而成熟的灵魂基础就是父爱与母爱的综合。 3、方法:通过抓关键句理清全文思路及主旨 ①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 ②一个成熟的人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 ③总结句: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此句内涵:1)、总结爱的对象发展三阶段(人同母亲关系紧密——人同父亲关系紧密——“达到综合”),2)、揭示出爱的能力发展和爱的对象的发展之间的关系(爱的对象发展促进爱的能力发展,并最终促使爱走向成熟。) 这篇文章不是简单的对父爱与母爱的歌颂,而是为了构建健康、成熟的灵魂而对父爱与母爱以及孩子的发展进行的剖析。 四、文本探究

老师的信任让孩子充满信心

老师的信任让孩子充满信心 冯景 信心是人生最大的财富,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对小学生来说,老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点头的示意、一句肯定的话语、一声“你真棒”的鼓励,也许会让天真的孩子信心百倍,勇往直前。 几周前,我在收杂志钱的时候,找回了我们班几个学生的钱,给的时候我特意交代他们,把钱放到,衣服兜里,不要放到文具盒里或者书包里。可是到最后一节课课时,有个孩子告诉我,她放到文具盒里的十元钱丢了。怎么办?批评、指责显然是没有用的,互相揭发也是不可取的,况且,孩子肯定是在没人的时候拿走的,一旦放学之前找不到这十元钱,以后再有这种现象发生,更加难办。于是,我放弃了这一节课的上课时间。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关于拾金不昧的故事和一个勇于承认错误的故事。讲完之后,我告诉大家,我班的马银莹的十元钱没放好,自己给弄丢了,如果谁不小心捡到了就还给人家,此时,教室里很平静,没有一个人说话。看着我充满期待的眼神,一个男生站起来说可能是xxx偷走了,我平静的告诉他,怎么会呢?我们班根本没有小偷,我相信我们班的每一个孩子都是拾金不昧的好孩子,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是绝对不会要的,我又一次用信任的眼光在班里扫视了一遍。“老师,我在座位下捡到了十元钱。”马银莹后面的小男生站起来大声说道。我一阵惊喜,就借机对这个孩子大大表扬了一番,并且让大家向他学习,不能胡乱猜疑,差一点冤枉了好人。这个“捡”钱的孩子腰板挺得直直的,充满了自信。虽然我很清楚他的钱是在哪“捡”来的,但我让他捡回了面子,找回了自信,相信他今后一定知道该怎么做了。 这件事过后好长时间,我们班很少有过丢东西。但是这周四发牛奶的时候,又少了一盒。我随口说了一句,看看谁的座位上多了一盒牛奶,是不是谁不小心拿错了。我话音刚落,我班的刘倩就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的脚下多了一盒牛奶。”同样她又得到了我的一番夸奖,很满足的坐了下来。也许,对于我和孩子们来说,多一盒牛奶,是有意还是无意已经不重要了。他们看中的是不会因此招来老师的痛斥和同学们的讥笑,相反得到的是老师的信任和孩子的理解。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_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阅读答案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_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阅读答案课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出自高二语文下册课文,其原文如下: 【原文】 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但是婴儿在生后一段时间内同他出生以前并无多大的区别;他还是不能辨认物体,还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他只有需要温暖和食物的要求,但却不会区别温暖、食物同给予温暖和食物的母亲。母亲对婴儿来说就是温暖,就是食物,是婴儿感到满足和安全的快乐阶段。这一个阶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恋阶段。周围的现实,人和物体,凡是能引起婴儿身体内部的满足或失望的才会对他产生意义。婴儿只能意识到他的内部要求;外部世界只有同他的需要有关的才是现实的,至于与他的要求无关的外部世界的好坏则没有任何意义。 如果孩子不断生长、发育,他就开始有能力接受事物的本来面目。母亲的乳房不再是惟一的食物来源。终于他能区别自己的渴、能喂饱肚子的乳汁、乳房和母亲。他开始知道其他物体有其自己的、与他无关的存在。在这个阶段孩子学会叫物体的名称,同时学习如何对待这些物体;他开始懂得火是热的,会orG烫人,木头是硬的,而且很沉,纸很轻能撕碎。他也开始学习同人打交道:他看到如果他吃东西,母

亲就微笑;如果 他哭泣,母亲就把他抱起来;如果他消化好,母亲就称赞他。所有这些经历凝聚并互相补充成为一种体验:那就是我被人爱。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母亲的孩子。 我被人爱是因为我孤立无援。我被人爱是因为我长得可爱并能赢得别人的喜爱。简而言之就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有被人爱的资本——更确切的表达是:我被人爱是因为我是我。母爱的体验是一种消极的体验。我什么也不做就可以赢得母亲的爱,因为母亲是无条件的,我只需要是母亲的孩子。母爱是一种祝福,是和平,不需要去赢得它,也不用为此付出努力。但五条件的母爱有其缺陷的一面。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换取,而且也根本无法赢得。如果有母爱,就有祝福;没有母爱,生活就会变得空虚——而我却没有能力去唤起这种母爱。 大多数8岁到10岁的儿童他们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无 条件地被人爱。8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他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儿童发展到这一阶段就会出现一个新的因素——一种新的感情,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孩子第一次感到要送给母亲(或 父亲)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在他的生 活中爱的观念——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但从爱的最初阶段到爱的成熟阶段还会持续许多年。进入少年 时代的儿童最终会克服他的自我中心阶段,他人就不会再是实现个人愿望的工具,他人的要求同自己的要求同等重要——事实上也许更为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

让教育与爱同行

让教育与爱同行 泊头市营子镇大鲁道小学刘建新有位名人说过,教师的高尚不在于他培养了多少科学家、艺术家,而在于他的细微之处,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培育人。造就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推进教育创新、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主导力量,是儿童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因此,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师德古来有之,不同时代对师德有不同的要求,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是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那到底什么是师德师风?人们没有一个很严格的定论。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孩子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孩子,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倾听孩子的意见和呼声,和孩子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孩子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是成功教育的原动力。陶行知先生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

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爱,渴望得到老师的爱。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著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 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岗位,有强烈的责任心,只有这样你才会真正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备课,精心组织每一次导学案,认真对待每一堂讲课,想方设法把尽可能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完成古人对教师的教书方面的职责要求:传道、授业、解惑。其实任何事情都是双向的,学生如果看到老师这么努力、这么认真,付出这么多来教他们,我想他们肯定会首先在思想上对这位老师予以肯定,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的教学态度持有怀疑,真正起到了示范的作用。 教师应该热爱学生,要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从心里愿意与学生成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学生平时也就会主动和老师交流思想,遇到问题,也会主动征求老师的意见。同时老师遇事要冷静,不要随便发怒,以威压人,处事要尽量公平合理,不抱偏见,对自己所有的学生,不管是不是自己教过的,对所有学生都要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立起较高的威信。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现今大多数家庭

爱与信任

《爱与信任》 主要演员:庄琳琳、董丹洁、黄彩霞、潘丽君、马文兰 助演:本校中大班小朋友 【场景一】 (老师与自己的孩子上场) 老师:齐齐,上了幼儿园等一下可不能再叫我妈妈了,要叫我老师。记住了么?齐齐(嘟着小嘴):为什么不能叫你妈妈?我才不要呢! 老师(蹲下)说:别的小朋友都没有爸爸妈妈陪着一起上幼儿园,妈妈本来就是来工作的,就是一个老师啊。如果其他的小朋友听到了,会想自己的爸爸妈妈的。齐齐:我不,我就不,那我就不要进教室了,进了教室就不能叫你妈妈了。(走到教室门口) 老师:那你就在门口先好好想想,想好了你再进来吧! 【场景二】 (浩浩妈带着浩浩进学校) 浩浩妈妈:快点,快点,妈妈要上班迟到了。 (正好到教室门口,看到站在一边的齐齐) 浩浩妈妈轻声嘀咕:这个孩子怎么站在教室门口呀? (老师迎了过来) 老师:浩浩早啊! 浩浩:老师早! 浩浩妈妈:要听老师话哦!妈妈走啦! 老师:跟妈妈再见。 浩浩:妈妈再见。 【场景三】 老师:浩浩你的晨检牌插了么? 浩浩:我现在去插。 (浩浩出去插牌子,在门口看起了小照片。熙熙妈妈带着熙熙进校) 熙熙妈妈:熙熙,等一下见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哦!然后把这张卡片送给老师,

还要祝老师节日快乐。 熙熙:好的。 (熙熙妈妈和熙熙来到门口,老师迎出来) 熙熙说:老师,祝你节日快乐,这是我送你的卡片。 老师笑着接过卡片说:谢谢熙熙,老师很喜欢。 (熙熙妈妈打完招呼离开) (老师打开卡片,发现了一张购物卡) 【同时发生场景】 浩浩妈妈:瞧我这记性,手帕忘了给他了。 (浩浩妈妈正好看到浩浩站在门口) 浩浩妈妈(蹲下):浩浩,你怎么站在门口呀? (浩浩妈妈领着浩浩进门想找老师理论,正好看见老师手中的卡片,老师忙合上卡片) 老师笑着问:浩浩妈妈,你怎么回来了? 浩浩妈妈:哦,我忘了给他小手绢了。浩浩,把手绢放好了,妈妈走了。 (浩浩妈妈走) 【场景四】 (老师带着户外活动,浩浩不听话,乱跑,老师在后面追,浩浩不小心摔跤,老师急忙去扶,老师扭伤脚) (自由发挥) 【场景五】 (放学了,家长都来接孩子) 教室里,老师把卡放回了熙熙的书包,然后和熙熙说:老师把卡放在你的书包了,回去和爸爸妈妈说一声啊! (浩浩妈妈第一个走进教室,突然看到浩浩的伤) 老师:浩浩妈妈,浩浩今天户外活动的时候,摔了一跤,胳膊上蹭破了一点,其他地方检查过了,没事的。 (浩浩妈妈赶紧从上到下,从里到外的检查了一遍) (浩浩妈妈站起来,指着老师说)

对孩子最好帮助是信任

对孩子最好帮助是信任 *导读:如今很多的家长对孩子都是不放心,所以做出很多 让孩子反感的事情,其实对孩子最好帮助是信任,作为家长要学会信任孩子,如何连自己孩子都不信任的话,那肯定对孩子影响很大。所以对孩子最好帮助是信任。 *案例分享 1996年,美国有一位身无分文的青年,他特别看好电子商务,并下决心在这个领域发展自己。那么资金的问题如何解决呢?他首先想到了父母,当时他父母有30万美元的养老金。当他向 父母说明了他的用意后,他的父母只商量了一会儿,就把钱交给了儿子,并说道:我们对互联网不了解,更不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但我们了解、相信你―我们的儿子!这位青年就是当今个人财富达105亿美元、大名鼎鼎的亚马逊书店的首席执行官-贝索斯。 不能说贝索斯的成功完全归功于他的父母,但他父母所起到的作用确实非常重要。除了先期的资金支持外,更为重要的是他

们对贝索斯的信任给贝索斯带来了无穷的精神力量。 也许,有家长会说:如果我有30万,也会给我的孩子,帮 助他发展的。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一点我们不怀疑。但除了钱,我们的家长还能给孩子些什么呢? 由这个创业成功的案例联想到目前我国孩子的学习,我国的父母在为孩子做了那么多物质贡献的同时,是不是要问一下自己:我给了孩子多少鼓励与信任?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因智力原因而导致的学习困难或者成绩不理想是很少的。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困难很大程度上是与该生的情绪、兴趣、心理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而家长对孩子是否信任直接导致孩子出现情绪、兴趣上的波动,影响孩子学习的心理环境和学习效率。从那些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情况来看:他们的父母对他们的学习能力是持否定态度(不信任)的,为了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他们的父母一般采取的方法就是,使出浑身解数把他们牢牢限定在书本学习这一单一学习领域里。事实证明:这样做的结果其效果往往不理想,甚至起到相反的效果。因为孩

让孩子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让孩子们在充满爱的环境中接受教育 摘要: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进行有效的教育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师们共同思考和探讨的话题。随着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独生子女、单亲家庭,很多孩子在家做惯了小皇帝、小公主,来到学校还是依然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或者是因为家庭的变故,使得孩子的性格以及想法也受到了家庭的影响,孤僻、不合群或者是自卑,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可是无论采用何种方法进行教育,其首要前提必须是学生愿意与老师进行交流,而交流的前提便是信任与尊重,可现在有些孩子并不会折服于教师的权威之下,不会因为你是老师而对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此这需要老师不断地进行开导和教育,将爱不断地注入孩子的心中,让他们真正信任并且尊重老师,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正文: 我于2006年毕业之后进入南昌十四中工作,除了单纯地教学之外,学校还赋予了我更加艰巨的一项工作,那就是接了初一年级的一个班,成为了一名班主任。回顾班主任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体会也异常深刻。人民教师这一职业是非常辛苦的,尤其是我们学校班主任工作,不仅担负着教学工作,更担负着教育学生们的重担。我们

学校的每个办主任是学生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也是学校教育工作、尤其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可以说,班主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发展。所以说对于我这个初次接班主任工作的年轻教师来说更是不敢怠慢一点。 有时候觉得与其说我是在带这个班,倒不如说我是在与我的学生们一起成长,因为在此之前,我没有任何带班的经验,遇到的各种情况都是第一次,所有的解决办法都只是摸着石头过河,连我自己都无法预知这样的处理办法是好还是不好。幸而在学校得到很多前辈的指导,在很多问题的处理上都还比较得体。而经过对学生很多错事的处理之后,例如学生不完成作业、上课顶撞老师、进网吧、迟到、打架、逃课、缺考等等情况,我得出的体会还是在教育中爱应该是被置于首位的,这是我们解决问题最根本有效的方法,而其它均只是辅助,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在爱的环境下成长,他们才有可能真正贴近老师,真正地学会尊重自己、尊重师长、尊重父母和尊重他人。一个班级体有几十个学生,而其家庭情况、教育基础、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均有不同,所以理应因材施教,可是如果希望教育可以取得好得效果,真正使教育得以落到实处,唯有先将爱心教育,情商教育放在首位,使学生懂得为自己而学,为自己而活。 谈到爱,就不得不谈一谈学校的德育工作,而班主任的首要工作或者说是主要工作便是进行德育教育。德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教师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

信任也是对孩子的鼓励

信任也是对孩子的鼓励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将在孩子的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在我们要求孩子“完美无缺”的同时,何不扪心自问:“这样要求孩子,人自己做到了吗?”父母知道用什么有效的方法教育孩子成长吗? 据统计表明,教育孩子的唯一有效方法是“鼓励”。但是,一般人总是以为鼓励和称赞一样,称赞就是鼓励。其实二者有不同的目的和效果。 称赞是奖励的一种,着重于比较和竞争,称赞意味着:孩子按照父母的要求去做,以达到父母期望的标准。鼓励不同于称赞,鼓励着重于孩子的能力发挥,并且帮助孩子经由贡献已力而获得成就感;鼓励肯定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鼓励重视孩子内在的自我激励而不是对孩子做价值判断。那么,父母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有效的鼓励呢? “花5分钟去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花3分钟去肯定孩子的潜在特质,胜过花一天的时间去纠正孩子的一个错误。”这是我从张璟编著的《天才是鼓励出来的》一书中摘录的一句话,说的是孩子成才要鼓励。当然,鼓励的方法很多。通过该书的学习,我体会最深的是信任是对孩子的最好的鼓励,这也是我本人的切身经历。 信任对于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孩子失去了信任,会失去与别人沟通、学习的机会,不利于自身的成长;一个家长失去了孩子对他的信任,会引起许多家庭冲突,家庭教育也变成纸上谈兵。其实很多时候不只是孩子会犯错误,当他们拿你的话当“耳边风”的时候,你是否也反思过自己的行为。

摆脱信任危机,同孩子建立和谐信任的关系,家长还应注意: 1、要做到真正尊重孩子; 2、要给孩子创造一个轻松的家庭氛围; 3、对事不对人; 4、要经常和孩子沟通和讨论问题; 5、要相信孩子; 6、要赏识孩子。 亲子之间的信任往往可以从小事开始,比如生活中的一些家务事。现在我们看到许多家庭的孩子不会动手做家务事,许多生活自理的事情也都是父母邦忙做好,其实大部分的孩子在小时候都有模仿和动手的兴趣,往往那个时候家长都会因为“不信任”而不给孩子动手的机会,也使得孩子将来做什么事时对自己没有什么信心,总是依赖别人。 如果家长能放心孩子的失误,就该多给孩子尝试的机会。与成人相比,孩子更需要在温暖可靠的信任中去学习和探索,在信任中去克服缺点。孩子在顺利和成功时应得到信任,这一点家长容易做到但家长要知道,孩子在失败和挫折时是最需要信任的,这个时候家长不吝惜信任,才是真心爱孩子,才是懂得如何爱孩子。有的家长一见孩子有退进、有起伏,就赶快收回自己的信任,这对孩子的打击太大。有孩子说:“父母也是世态炎凉。”可见我们有的家长还“不够朋友”。 信任孩子并不容易做得恰到好处,对于一些敏感领域,家长往往左右为难,如孩子花钱的问题、与异性朋友交往的问题,能否信任孩子家长心中无数。孩子说买书的钱丢了,或者说他与同班女同学来往只是普通交往,家长信任吗?孩子在学校被定为“差生”,家长还信任他将来可以有所作为吗?

爱是一种信任之幼儿园教师随笔

爱是一种信任之幼儿园教师随笔 因为爱,所以关怀;因为爱,所以陪伴;因为爱,所以信任。当爱成习惯的时候,我们的幼儿园教师们也就获得了家长朋友们的信任。下面就跟随一起看看老师们的爱吧。 爱是一种信任之幼儿园教师随笔【第一篇】:老师的爱 新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应当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以及各项活动之中。”由此想起上学期一节公开课《怎样滑不倒》时的一个情节:我模仿着在雪地上走路,一步一步向前,突然就“滑”倒了,“哎呀,我滑倒了!”我“痛苦”地喊着……心中设想的幼儿上前把我扶起来的一幕没有出现,反而是孩子们的笑声充斥耳畔。亦或是因为公开课的紧张我不敢停留在这一刻的“尴尬”中,只有自己“坚强”地爬起继续上课。而这一刻给我的触动我久久难忘。因而引发我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些感触。下面是笔者围绕“爱”来阐述一些见解和观点。 用师爱感染熏陶。在幼儿园里,老师是幼儿心中的崇拜者,能够得到老师的关爱,是每个孩子最起码的心理需求,师爱对幼儿来说是一种良好的道德感化和心灵熏陶,更是一种鞭策和激

励。孩子需要“园丁”的呵护和培养,这时就需要老师用似春雨般的爱去滋润,似春阳般的爱去熏陶,这对正处于个性和道德品质形成的萌芽时期的幼儿来说,是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最佳途径。 在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以爱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爱的存在,感染孩子学会爱,启迪孩子爱心萌芽,在实践中塑造爱心,为孩子营造一个丰富、愉快的环境,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心的世界里。每当孩子来园时老师们站在门口迎接,主动说出的"小朋友早上好";每当孩子给老师当助手,帮忙完成使命时,老师说出的一声“谢谢!”;每当孩子穿衣服、穿鞋子,老师给予的指导和适度帮助;每当孩子吃饭、睡觉时……,这些不经意的关怀照顾等等,都是孩子在园时的一些非常琐碎而繁杂的生活细节,老师用“爱”付诸了行动,表达了真挚爱意。再者,对孩子一个不经意的抚摸,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让孩子感到老师在意他、喜欢他、信任他、关心他。让孩子在爱的环境中成长,必定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品行,相信播下爱的种子,一定会收获。 由此看来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应该让幼儿在生活和各项活动中时时感受爱,认识爱,学会爱。“爱”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让爱渗透幼儿心灵。孩子进入幼儿园,他们的活动范围就从个体扩大到集体,交往范围明显扩大,接触的环境也产生了变化,他们要学会适应环境并与同伴交往。如何帮助孩子之间建立友好的,有爱的交往氛围。首先要教会幼儿学会运用交往语言,

给孩子充分的信任

给孩子充分的信任 信任能让内在的潜能激发出来,从而发展处信心和能力,信任能让人们更愿意呈现出美好之处,从而发展处美好的品质,信任能带来放松和坚定的感觉,从而活出从容自在的人生。父母从小给与孩子充分的信任,孩子就会发展出这些能力和品质,得以体验内心的自在和快乐。 情商专家分析:信任孩子的能力能够激发孩子的内在力量 我们都要这样的感觉,当感到被充分信任时,浑身上下会充满力量,有很强的动力去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且相当自信。孩子更是如此。孩子是通过成人的反映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如果得到的反馈是自己值得信任、有能力的,那么孩子会唤醒内在的资源去发展这样的能力,自然而然就形成了自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给妈妈的建议:充分信任孩子的能力 首先,要向孩子传递信任的信息,比如说“我详细你是个有能力的人,遇到问题总能想到解决办法!”通过眼神、表情等身体语言来表达对孩子能力的信任。其次,授权并支持孩子按照他的想法去解决问题,为孩子提供练习的机会。最后,在孩子解决问题后,无论结果是好是坏,都要认可孩子的能力,鼓励孩子。如果要提出改进意见,可以通过和孩子一起讨论的方式,切忌用批评的方式指出不足。 情商专家分析:孩子的品性得不到信任,真的造就了“坏孩子” 孩子生来带着很多美好的品质,比如纯洁、善良、诚实、友爱等。如果他们被相信是拥有这些美好品质的,并且得到肯定和鼓励,那么他们会将这些美好品质充分发挥出来,真正成为一个拥有诸多美好品质的人。但由于现实生活中面临很多压力,令他们不得不采取一些应对方式,如不说实话等。其实这只是孩子的应对方式,说明他们感受到了危险。这就提醒了父母需要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要“逼迫”孩子去做那些违背他们本性的事情。如果父母将孩子的应对方式等同于孩子的品性,那孩子很有可能埋没了本身美好的品性,成了不折不扣的“坏孩子”。 给妈妈的建议:相信孩子的美好品性 如果孩子出现不说实话、打人等应对方式,父母首先要明确这与孩子的品性无关,只是他在压力下的应对而已,要先了解原因,看看孩子的压力来自哪里,并进行适当调整。很多时候,压力源改变,孩子这些应对方式会自然而然的消失。家长在跟孩子的沟通中,注意“对事不对人”的原则,一定不能贬损孩子的人格。在这方面,学习带着爱给孩子立界限会有很大帮助。 情商专家分析:成功和优秀不意味着幸福 很多家长对于孩子的未来会有这样的担心,特别是身处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认为孩子需要上好学校、拥有高学历、擅长与人打交道、多才多艺、全面

老师三月份教育笔记:多一点耐心多一分信任

老师三月份教育笔记:多一点耐心多 一分信任 午, 和往常一样,孩子们很快就进入 午睡室了,可是小毅显然全无睡意,不仅不睡觉, 还总是招惹其他小朋友。一会儿敲敲旁边小朋友的 床,一会儿揪揪前面小朋友的被子。结果其他小朋 友不断地向我告状,一时整个午睡室显得吵吵闹闹 的。以前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会用摆事实讲道理的 方法教育亮亮,但大部分时间效果不明显。后来我 也采取过“忽视”等策略,但是还是收效甚微。今 天我准备改变一下策略。我走到他的小床边,用充 满期待的目光看着他, 对他说:“小毅, 老师知道你 是 一个好孩子,你很希望自己能有好的表现。老师 知道,你待会儿一定会乖乖躺下来, 然后闭上 安安静静睡觉的。”听了我的话,他表现出些许惊讶, 也许他惊讶的是我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用生气或严肃 的神情对他说话,而是表现出了对他的信任和肯定。 这时候,我进一老师三月份教育笔记:多一点耐心多一分 信任 眼睛,

看到了,你已把头放在枕头上了,眼睛也闭上了。”在我的一番言语暗示下,他真的安静下来,1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

并且真如我所说把头放在了枕头上,躺了下来。我 见状马上为他盖上被子,然后继续对他说: 你看看,我就说小毅一定会安静睡觉的呢 休息,下午才有精神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在我充满信任的目光注视和言语暗示下, 小毅安静地睡 着了。 这次“成功”引发了我的思考:幼儿对自己还 缺乏客观准确的认知,因而成人的评价对他们来说 就是一种心理暗示,会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很大的指 向作用。其实每个孩子都希望获得他人的肯定和信 任,所以,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应该用更加科学 的理念给予幼儿更充分的信任,例如,用充满信任 的眼神和肯定性的语言给他们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尤其是对那些有些 “淘气”、一时难以适应集体生活 的孩子。当我们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和鼓励时,我 们也许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老师三月份教育笔记:多一点耐心多一分信 任 , 和往常一样, 孩子们很“真棒! ! 只有好好 ! ”就这样, 不这一天中

如何让孩子信任家长

如何让孩子信任家长 一、问题篇 我看见在坐的各位朋友,大都是爸爸妈妈,也有爷爷奶奶。不知道你们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我们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却得不到孩子的信任呢?我的儿子今年10岁,我曾经拿了一份小学生问题调查表,其中有一道题是让孩子说出:你对家长和老师想说的话和建议。我把孩子叫过来,原以为他会很痛快的说出来,没想到,孩子却说:“反正你又做不到,说了也白说,我还是不说了”。 我奇怪的问:“你怎么知道我做不到?”孩子说:“我还不知道你?”说完就走了。从他的语气里,我听出来了,孩子根本就不相信我会理解他,采纳他的建议。我很失望,也很伤心!我为什么会给孩子留下这样的印象?是我不够关爱他吗?是我照顾他不够细致吗?正巧没过了几天,孩子在看CCTV少儿节目,主持人月亮姐姐让孩子门大胆的说出:你对家长最不满意的10件事情,孩子们提的第一条就是:家长言而无信,而且家长对孩子也不信任。儿子在跟前拍着我说:“你就是这样的人。”这两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觉得真的应该好好反思了。所以才引发了我今天想讲的内容。 二、问题的成因篇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家长遭受信任的危机呢?我在这抛砖引玉的归纳有这几方面的原因: (一)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知识,不懂得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生理,心理的变化特点,不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压制,束缚孩子,这就与孩子的意愿产生了矛盾冲突。 (二)家长不尊重孩子,没有让孩子成为他自己,让他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使孩子觉得自己跟家长间产生了代沟。 (三)家长忽视了对孩子守信就是对自身诚信度的提升。 (四)当家长由于某些自身原因不能信守承诺,却不对孩子道歉,而是用某些借口继续欺骗孩子,在孩子心中树立起说谎的坏榜样。 (五)家长在物质上的给予十分慷慨,精神、时间上的付出却相当吝啬,例如爱与诚信。 (六)家长不信任自己的孩子,总会以一种审查或者疑问的态度来对待孩子所做的事情,长期的缺乏沟通便让孩子对父母失去了信任的感觉。就其实质来讲,是孩子心里图式渐渐失去对父母形象的顺应。 由于以上这些原因导致我们做家长经常会犯这样的毛病:在这里我想让大家配合一下,如果我说的以下几条哪位家长有的话,请大胆的打11,我想知道自己总结的对不对? 1、家长偷看孩子的日记本,偷翻孩子的书包,抽屉等。还自以为孩子没发现。 2、孩子提前完成了你布置的习题,但你看时间还没有到,又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习题?随意的改变跟孩子的约定。 3、答应陪孩子逛街,买他们需要的东西,可没兑现,却认为是小事。跟本不去道歉。 4、答应按时叫孩子起床,可自以为爱孩子,就延误叫孩子时间,撒谎说看错了。 5、当孩子要求家长节假日陪自己去公园时,家长推说自己工作忙,太累了(其实闲着在家看电视),给孩子钱,让孩子自己去。 6、当家长有事在外的时候,总是打电话质问孩子:你是不是没写完作业呀?是不是又在玩电脑呀?还是在看电视啊?怎么这么不自觉!这个时候,孩子的申辩,显的那么苍白。 好,谢谢大家的配合!看来,我们很多家长有同感。如果在座家长朋友,您有2条以上毛病的,请您要注意了,这些错误越多,你在孩子面前的信任度就越低啊。其实正是这样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优秀范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优秀范文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是美国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埃里希弗罗姆《爱的艺术》中节选出来的。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优秀范文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感受不同阶段的爱 2、父爱与母爱的比较 3、区分“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过程与方法 1、比较法,通过对父爱与母爱的比较,重新审视爱。 2、问题探究法,以时间和逻辑顺序分析“爱是一种能力。” 3、讨论法,联系自身,感悟生活,获得爱的真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 2、享受爱的同时,试着学会付出和努力,更好地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引导学生理清*的思路,品味关键语句,并进而深入理解*的内涵。 (2)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的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教学方法 1.勾画圈点法:在浏览课文的过程中,学会寻找关键句子。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探究交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一): 冰心的小诗里说:“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歌颂了母爱的伟

大。有人说:父爱如山.而好父母除了提供给孩子一个遮风避雨的温暖巢穴,同时也给他们一双能够展翅高飞的羽翼。可见,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之爱,温暖而执着。当然,这是我们对父母之爱的感性认识,那么,又如何理性的看待父母之爱在我们成长之路上的作用呢?请看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 导入课文(二):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那么,如何来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选文的解析来体会其中的涵义。 二、整体阅读,感知课文,明确*的思路。 (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教师归纳) 明确:概括地讲,这篇*谈了“爱”。具体如下: (一)一个人的爱的能力发展。(1—3) (二)爱的对象的发展及原因。(4—8)

让教育的种子在爱中成长

让教育的种子在爱中成长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我用我的真诚,善良,责任信心和勇气,担当和奉献,在班主任工作中去践行德育育人的新方法,新思路,开拓进取,总结经验,努力铸就德育工作的最亮丽的丰碑。 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纵然你的理论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作为班主任,我深深的懂得,学校教育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家长社会的教育,所以,我接的每一个班级,我都会去家访,去了解孩子的家庭和成长的环境,力争做到有效的教育和引导,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每学期都要适时召开两次家长会,去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因此,我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和好评。 每当接任一个新的班级,每当看到那一双双渴求的目光,一张张专注的面容,就再一次融入到无比圣洁的情境,就再一次开始了“修枝剪叶”的过程,生命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我们经常听到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不好教”、“如今的孩子太不懂事”等等。这也不全怪孩子,因为当今社会,孩子们接受到更为丰富、复杂的信息,

影响着孩子们,所以管理班级还需要耐心。有时说了一遍不行说两遍,说了两遍不行再说一遍,讲到每一位学生都能牢记都做到为止。我曾教过一位男生,叫王盼超,头脑灵活,接受能力强,但成绩平平,我观察他一段时间后,了解到他每天到校早早的,回家迟迟的,是因为在学校有人陪着玩,并且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只是课堂上听听。针对他这贪玩散漫的坏习惯,我多次找他座谈,但收效甚微。一次课间休息时,我和本班几个同学在闲谈人生理想,他也在场,我就问他有什么理想。他小小年纪,语出惊人:“我长大想做领袖”。这时我抓住时机,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说:“好,有志气!我们国家领导人个个有学问,可都是刻苦学习才得来的,你呢?”我接着耐心引导道:“如果你能充分利用时间,特别是早中晚这些你经常玩的时间去学习,而不再是玩。你的成绩一定会好起来的,那样才有做领导的底子!”他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头,说了句我最爱听的话:“老师,我会改正坏习惯的。”从此,这位学生慢慢地改正了缺点,抓紧时间了,学习用功了,本学期期末成绩名列前茅,还上了学校学生“明日之星”光荣榜,并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德育工作其实就是一位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在点点滴滴中一次次的诠释一个教师的责任和担当。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得是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 十七年来,我做班主任接的每一个班级,教室都是最整洁、清新、漂亮和温馨的;在班主任工作中,去班级的时间最早,离开的最晚;和学生共同交流的最多,生病时送医就诊,用心呵护。多年来,课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