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的变迁

饮食的变迁
饮食的变迁

餐饮见证60年生活变迁:

新中国餐饮调查报告发布

建国60年来市民的餐饮生活得到极大的丰富和改善,大到餐饮支出的增加,小到婚宴方式的转变,都见证了我们的生活变迁。日前大众点评网发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建国60年来,家庭月均餐饮开销增长逾百倍,“下馆子”的次数也增长到平均每月3~4次。54%的市民认为60年来餐饮最大的变化是“选择越来越丰富了”。此次网络调查共有1542位网友参加,涉及北京、上海、广州、天津、武汉、杭州、哈尔滨、佛山等全国40多个城市。

家庭月均餐饮开销增长逾百倍

你还记得

50、"60年代家里每月餐饮开销多少元吗?67%的市民选择了“10元以下”。而目前“每月餐饮开销千元以上”占到了受调查网友的

75."7%。每月餐饮消费1000~2000元成为消费主流,占到受调查网友的

47."7%,选择“每月餐饮开销2000~3000元”的占22%,月均餐饮开销5000元以上的网友比例也有6%,“每月餐饮开销1000元以下”的仅占受调查网友的

24."3%。

从“基本都在家里吃”到“基本都在外面吃”

“小时候,下馆子算是很隆重的事情。”家住北京宣武区的网友王先生说。此次调查中,对于小时候外出就餐的频率,

64."7%的70后网友选择“基本在家里吃”,选择“一年1~4次”的占

27."9%,选择“一个月1~2次”的仅占

7."4%。

而目前33%网友选择“一周1~2次”,

22."3%的网友选择“一个月3~4次”,

21."6%的网友选择“一个月1~2次”。还有8%的网友选择“基本都在外面吃”,仍然维持“基本都在家里吃”这一选项的仅占

5."2%。

逾五成市民认为餐饮最大变化是“选择越来越多”

回忆起童年美食时,网友“70后怪叔叔”说“大鱼大肉小时候是最贪念的”。那些用大黑炉爆的爆米花和年糕片、路边摊煎的蛋卷、菜场边的韭菜粉丝煎包、家附近胖大叔做的烧饼、大大泡泡糖、娃娃雪糕是不少70后、80后年代出生网友的共同记忆。

从小时候到现在,餐饮最大的变化是什么?54%的网友认为餐饮最大的变化是“选择越来越丰富了”,

34."7%的网友选择“价格越来越贵了”,另外还有7%网友选择“环境越来越好了”,

“全聚德烤鸭”成为网友心目中最具品牌价值的老字号餐厅

老字号餐厅见证了建国60年来餐饮生活的极大变化,更经受了市场的考验。此次调查中,北京的“全聚德烤鸭”成为网友心目中最具品牌价值的老字号餐厅,占到受调查网友的

64."6%.另外,上海绿波廊和天津狗不理也分别有

12."9%和6%的网友选择。链接:

年夜饭和婚宴的回忆

年夜饭和婚宴可算得上是百姓餐饮消费中的重头戏。此次调查中,不少网友还做了有趣的对比。

杭州网友cindy上传了一份88年的年夜饭菜单,包括带鱼、鸽子、酥肉、牛肉、鸡肉、鸭子,素菜、凉菜若干,花费60-70元。2009年他们全家五口人在美林阁点了一桌年夜饭,花费1999元。

上海网友“大包多来两笼”说“小时候的年夜饭都是单位发东西,想奢侈也吃不到什么,发的东西能吃到来年五月份。最奢侈的一次年夜饭花了29块钱,因为有乡下亲戚来,有走油蹄髈,还有老母鸡汤,外加半只咸鹅等等。2009年,我们家的年夜饭花了300元。因为什么都觉得吃不下,点了外卖必胜客,一家人在家看电视,包了点馄饨,算是过节了。”北京网友陈小姐说“我的婚宴在京瑞大厦,20桌将近4万块钱。父母的婚宴当时在爷爷家的院子里办的,好像就是家常菜,花了十来块钱。”

还有网友把第一次约会的吃饭地点作了对比,80后多为K

F

C、必胜客等休闲快餐店,而父母多为单位食堂。

中国百年饮食变迁

人类发现火,当然不是这个千年的事了,但火是饮食烹饪之根本,有了火,才

有了饮食文化。人开始自觉用火,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火,对于提高食物的美味和延长人类的生命来说,是一次革命。

千年饮食的浓缩———“吃在中国”

追溯到一千年前,正是中国的北宋真宗时期,农业文明,科技发达,富甲天下,这为提高吃的乐趣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技术力量。而今人说“吃在中国”,不以为过,中国人最早将吃从满足温饱发展为一门艺术。在传统中国文化中,“美食”的内涵不仅仅限于品评滋味,同时亦讲究烹调的方式和过程。于是有了“油、盐、酱、醋、糖、辣椒、花椒、胡椒”等等佐料,有了“煎、炒、爆、炖、烧、焖、烤、煮、涮”等等作法,有了“酸、甜、苦、辣、咸、麻、辛、腥、膻”等等味道,还

有了“滑、脆、黏、软、嫩、凉、烫、鲜”等等口感,于是,形成了四大名菜、八大菜系。“食不厌精”,中国人对吃是玩儿到家了。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上

升到了意识形态的地步”,所谓“服金者,寿如金;服银者,寿如玉”,说白了就

是“吃啥补啥”。在现代医学范畴中,确有一种“异常食欲”之说,当人体内缺乏

某种维生素或矿物质时导致的生理自发调控,令人特别想吃某些特定的食物。但“异常食欲”只需补充普通食物就能满足,“吃啥补啥”就要复杂得多了,对此作

家阿城的分析鞭辟入里:

“吃猪脑补人脑,这个补如果是补智慧,真让人犹豫………吃鞭补肾?,如果公鹿的性激素真是由吃它的相应部位就可以变为中国男人的性激素,性这件事真是太简单了。”“吃啥补啥”,可否解释为农业社会人类对生命

的迷惑和崇拜而产生的一种妄想。发现维生素———吃的理性化时代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科技发展仿佛从助跑到起飞,突飞猛进、日新月异。

对饮食研究进入一个相对理性的时代。从1810年发现第一种氨基酸,到1912年发现第一种维生素,直到20世纪中叶,人类已发现了所有的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

现代营养学认为,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由氨基酸构成)、脂肪、矿物质、维生素、水,是人体健康必需的物质,而且这6种营养素全部都需要从食物中摄取。人类对于吃有了新的科学的认识,吃能带给人健康、美丽、快乐、长寿,饮食的命题有了质的飞跃和升华。

会重新“茹毛饮血”吗?

社会发展至今,饮食习惯及烹饪方法已发生诸多的变迁,到了本世纪末,随着

人们对食物及营养对人体作用的新认识,新的饮食潮流也在兴起。例如:

药丸食品,不用吃饭,一天只要吞下数枚药丸,每天所需的营养素已全部摄入,既节约时间又营养全面均衡;基因食品,人工合成各种看上去漂亮得近乎完美、富含各种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水果、蔬菜、大米等等,甚至人造脂肪!基因食品目前国内正在研究,美国人已经在食用,而欧洲人一直在抵制;半生不熟食品,由于营养学家不断警告人们,食物在烹调过程中,大量维生素、矿物质被杀死或流失,应生食,特别是蔬菜,肉类、主食最好半生不熟或不要过熟,这令人想起我们的祖先,人类是否真的不能避免轮回的命运。

数字化菜单无从下箸

20世纪末是一个崇尚健康的时代,吃也进入健康食品的时代;20世纪末是一个

网络化时代,吃也进入数字化菜单的时代。人类对于健康食品的推崇已到了无以复加接近迷信的地步,这是否是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难以定论。今年3月12日到14日,在美国洛杉矶举办了全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天然健康食品展览”,吸引了两千多家厂商及三万多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在美国,健康食品非常普遍,通常全家男女老少各取所需,坚持服用。同时,电脑也来帮助人吃,各种饮食信息层出不穷,及时提供最新的合理搭配膳食的方法,电脑合成的菜谱令你想什么味道有什么味道,想怎么营养就怎么营养。信息是资源,太多了就是灾难。这个道理对于吃亦然,面对这多重的选择,人就不会选择了。数字化菜单令人无从下箸。

要营养还是要美味

在当今的生活形态中,人类主要的死亡病因,已由过去的传染性疾病转变为慢

性疾病,即所谓的“文明病”。导致“文明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错误的饮食习惯

形成的营养不良。现代营养学认为,“营养不良”包括营养过剩、营养不足及营养不均衡,从而导致人体内部免疫系统功能衰退或失调,进而导致疾病入侵。在人类吃进的所有营养素中,脂肪遭到了最大非议。人们都知道,食用过多饱和脂肪会增加人体的胆固醇,胆固醇是造成动脉硬化、心肌梗塞和其他疾

病的原因。人们总在想方设法地控制自己脂肪的摄入。但营养学家经研究发现,对人的味觉而言,口感最好的东西恰恰是脂肪。比如油,加入油的食品总会令人感到香喷喷的,不含油或含油低的食品给人的感觉会不适,寡淡,难怪古人不喜欢“嘴里淡出鸟儿”的滋味。

均衡是人类生存的一种最佳状态,那么人类怎么达到美味与营养的均衡呢?在美食的诱惑与健康的要求中,现代人又多了一个发愁的问题。

全天下“口有同嗜”不分男女老少及古今

说到这儿,的确令人有点恐怖,下个世纪还有什么乐趣可言,连美食的乐趣都

没有了!这肯定是庸人自扰。“背叛自己的欲望,就是背叛世界”。人类怎能禁得住美食的诱惑!美食,应定义为吃得美、吃出美!现代营养学又有新论,营养吸收与心情大大有关。当人在吃极大满足自己口腹之欲的美味食物时,心情会特别愉快,心情好,消化就好,吸收就好。就利于健康。在美国的朋友说,她吃鸡时必须要去掉鸡皮,用白水煮,只放少许盐。这样吃是最科学营养,但的确食而不知其味。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挑食!而且也太难为自己了?这种吃法就是长寿还有什么活着的意义!况且人生少了一大乐事还不一定能长寿呢!

人类在追求美食的过程中会有反复也很正常,但无论如何,人恐怕也摆脱不了

人的本性之一:

就是馋!中国古代,人们在青铜食器上铸饕餮纹,“饕餮是警示不要贪食”,可见人的好吃早已定型。对于吃,用新人类的生活态度来要求可能最合理,就是:

不要太放纵,也不要太挑剔。

中国近代饮食的变迁

二、饮食方面

1、中餐——四大菜系:

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

⑴传入时间:1840年鸦片战争后

⑵影响:

①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②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⑶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

①烹饪方式、食品种类、就餐环境、礼节要求存在明显;

②中餐以追求美味首要目的,西餐以营养为最高准则。

3、建国后饮食变化:

①刚建国时期——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或粗茶淡饭。

②改革开放前——有所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50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中央政务院于

1953年10月发布命令:

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

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③改革开放以来——不但吃饱,还可以吃好,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深入人心。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

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已经极大地丰富了,菜场、超市、大卖场,琳琅满目的食品应有尽有。人们对于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还要吃得健康,科学卫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口味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以前因粮食不够用来充饥的野菜、粗粮,如今却成为餐桌上的健康食品。

有一句话叫“民以食为天”,可以说人们将“食”作为生活的最低标准,同时人们也将“食”作为生活的最高追求和享受。从“食”的变化中,可以反映出一个社会的贫富盛衰。

在菜肴的内容上,许多经营者不仅仅注意对传统的菜肴特点的深入挖掘,同时还注重对其他菜式风格的吸收,甚至广泛吸收西餐的风格特点,兼收并蓄、为我所用。例如北京最近走红的“新派鄂菜”,就有博采众长的特点。过去北京的一些大厨们总认为,鄂菜的特点是“咸、鲜、微辣”,不具备这一特点就不是湖北菜。而新派鄂菜的创立者们认为,人们的饮食口味虽然因地域、气候以及环境的不同而具有“相对接近的共同点”,但是,由于不同个人的自身特点,每人的饮食口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因而新派鄂菜创立者们大胆革新,广泛吸收湘菜、川菜、粤菜、潮菜等菜式的特点,创造性地推出了色香味俱全、鲜脆嫩亮、咸辣结合、甜淡适宜的新派鄂菜,赢得了广大消费着的青睐。

在菜肴的形式上,新派鄂菜不仅注重种类的多样性,而且还十分注意菜式的色、质、型的搭配,甚至注意菜肴的器皿结构、桌椅台面色泽的和谐搭配。各国饮食理念

美国:

=以科学为核心----摄盐量低;做菜时一般不用味素(高温下有毒);基本上不食用动物内脏;一日多餐,注重减肥。--法国:

-向素食主义倾斜----食素成为优势;拥有水杨酸、纤维素、碱性成分;多吃蔬菜、水果的人患心血管病、癌症、肥胖的几率降低。

--

英国:

-起床“被窝红茶”----熏咸肉、水果、麦片、咖啡、鸡蛋、面包;午餐三明治;晚餐烧鸡、烤羊腿、牛排。爱饮茶、饮食清淡,以清煮烹调方法为主。

--

意大利:

-花三小时吃顿午饭----慢餐运动提倡细嚼慢咽,安静舒适地享受美食;唾液中的各种酶、激素、V、蛋白质能削减食物中的致癌毒性。

--

日本:

-饮食保长寿----少吃大米,多吃鱼、肉、豆、蛋;少吃油腻,多吃新鲜蔬菜;每日一杯奶,常吃海带、海苔、香菇;每餐七分饱。冲绳人饮食:

海带、鱼、贝,每餐有豆腐;适量吃炖煮降脂的猪肉;少盐;日吃100克鲜菇。

--

德国:

-钟爱健康食品----偏爱煮土豆、炸豆饼;水果、蔬菜、奶类;讲究用餐环境、气氛、形式、餐具。

--

芬兰:

-饮食助养生----重视三餐质量,尽量多食无农药、无污染、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合理搭配。--

犹太人:

-最看重进餐时的心情,重视晚餐质量----进餐时不谈不愉快的事,以免干扰体内荷尔蒙的平衡,妨碍消化液的分泌。

饮食理念的弃旧图新

2004-4-12阅读次数:67次

民谚曰“民以食为天”,将吃的重要性概括到了极致。然而,吃什么怎样吃才算科学,却是一个困扰着人类的老大难问题。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一些新的饮食理念正逐渐渗入我们的生活……

三餐制、五餐制各有奥妙

一日三餐是持续了千百年的传统进餐模式,时至今日,是不是过时了呢?日本科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

若从保护大脑的角度出发,今天乃至以后仍须坚持三餐制,因为三餐制是最符合人体生理节律与大脑生物钟的一种模式,有利于活化脑功能,提高用脑效率。具体时间为:7时吃早餐,可保证定时启动人体内分泌器官与大脑、肌肉等正常运行,有助于上午的工作与学习;12时左右吃午饭;晚餐则以下午6时左右为妥,不可过晚,否则会使尿中钙元素的浓度升高诱发尿路结石等疾患。

如果从保持正常体重与形体健美角度出发则另当别论。近年来的研究获得大量证据,表明经典的三餐制不利于人体健美与疾病防治,若将进餐次数增至5次则大不一样。科学家的试验显示:

将同样多的食物分为3次以上吃完,比起一日三餐来消化利用率要高,但体内产生的热量却要少得多,乃是保持适中体重的一个好办法。一份调查资料证实了这一点:

凡每天进餐不足三次者的肥胖率达57.2%、胆固醇增高者占5l.2%,而坚持五餐或五餐以上者肥胖率仅为28.8%,胆固醇增高者仅占17.9%。专家为此所做的解释是:

每餐的进食量减少,可降低血中胰岛素水平,增加脂肪酸的“燃烧”,进而削减体内过多的脂肪存积。

由此看来,三餐制、五餐制各有奥妙,人们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取舍,不可一刀切。

生食疗法异军突起

近年来,欧美国家的人崇尚生食已成潮流,特别受到中老年人的青睐。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及美国的安·慧格尔女士。她在50岁时不幸得了癌症,而且已届晚期,医生对她的疾患已无能为力。但她独辟蹊径,一日三餐生吃水果、蔬菜,几年后体内的癌细胞不翼而飞,又活了近30年。她将此法推荐给多名绝症患者,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另外,德国、墨西哥的一些医院里,医生每天按时给各种癌症病人服用十余种生榨果蔬汁。

生食疗法何以如此神奇呢?主要缘于两点:

一是避免了高温烹调造成的大量维生素、矿物质、酶等的损失,特别是干扰诱生素的损失,而干扰诱生素可促进体内抗癌、抗病毒成分干扰素等抗病物质的生成;二是生食不像熟食那样干扰免疫系统,能够保持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从而给生命带来盎然生机。故营养学家认为,熟食肉类是人类的一大进步,而熟食蔬菜却是一大错误,现在是到了正本清源的时候了。

当然,生食疗法也要讲原则。首先是选择能够生吃的蔬菜、水果以及发芽种子的芽胚,如白菜、萝卜、莴苣、黄瓜、番茄、芹菜、辣椒、大葱、大蒜、茭白、玉藕、苹果、柑橘、小麦胚芽等。二是要保证食物的新鲜度,生虫、霉烂、污染者不可食用。三是注意清洗、去皮,尽量减少污染。四是科学烹调,加入姜汁、蒜泥、食醋等,既可以增添食物的色香味,还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

看天吃饭“天人合一”

气象影响健康。气候变化,人们的食谱也应有所变化,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为此,科学家建议——

气温5℃~20℃,湿度低于40%,属于干燥偏寒天气。中医学认为:

“燥邪”容易犯肺伤津,引起咽干、鼻燥、声嘶、肤涩等不适,宜少食辣椒、大葱、番茄、豆腐、菱角、银耳、鸭肉等,而应多饮些白开水、蜂蜜水、淡茶、菜汤、豆浆,并适量吃些水果,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气温低于5℃,湿度低于40%,属于干燥寒冷天气,宜多食一些热量较高的食品,如蛋类、禽类、肉类等,烹调宜多采用烧、焖、炖等方式。

另外,尚需注意饮食平衡,尤其要多食蔬菜,适当吃些橘、柑、荔枝、山楂等“热性水果”,以增强抗寒力。

气温20℃~30℃,湿度高于60%,属于湿润偏热天气,人体新陈代谢较为活跃,较适宜食用葱、麦、枣、花生等食品。同时要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多安排一些诸如菠菜、芹菜、芥菜等新鲜蔬菜。

气温高于30℃,湿度高于60%,此乃夏季的天气特征,湿热交蒸,食欲下降,消化能力减弱。饮食应侧重健脾、消暑、化湿,菜肴要做得清淡爽口、色泽鲜艳,可适当选用具有鲜味和辛味的食物,如葱、姜、蒜等,但不可太多。气温虽然高,以饮用白开水为佳,不宜过多进食冷饮,以免伤胃、耗损脾阳。另外要注意饮食卫生,不能进食变质腐败之食物,以免引发肠道传染病。

气温20℃左右,湿度50%左右,此时气温不冷不热,可供选择与搭配的食品较多,不妨更多地考虑个人的饮食爱好,一饱口福。

至于进餐量,也要根据气温高低来调整。奥妙在于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而人体的代谢水平又直接关系到人的食量。一般来说,平均气温每增高10℃,所摄取热量应减去5%,平均气温每降低10℃,则热量摄取须增加3%,故一年中冬春两季的食量应该略高于夏秋两季。当然,这个差别也不是很大,最冷与最热的季节相差也不过是百分之几,随机体需要自行调节即可,不必刻意去作精密的营养效价计算。

中国古代食物演变

中国古代食物演变 在古时候,人们的食物还没有我们现在这么丰富,那么在古代食物是怎么演变成现在这样的呢?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食物演变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中国古代食物演变孟子说:食、色,性也!吃,是所有生物物质性存在的前提,没有食物的供应,生物自然就会死亡。 非洲大草原,怀孕角马刚刚诞下幼崽,那些站立不稳的小角马就将头颅伸到母亲的腹部去找乳头。求生让觅食行为都不用去教,不用去学,因为本能让它想办法活下去。 《鲁滨逊漂流记》描述鲁滨逊身处孤岛,为了驯服岛上的野生山羊,想到了一种方法,“就是一头狮子,也可以用饥饿的办法把它驯服”,何况一只小小的山羊呢! 由此可见,食物对生物何其重要! 中国自古以来虽然是农业国家,可是食物却并不易得。一是平原较少,多为山地,粮食产出并不高。二则人口庞大加上自然灾害频发,食物供给分配必定偏少。最重要,内乱不断,战争频仍,刚刚休养生息,兵戈又起,所以,历史上的中国一直是饥荒伴随,求生艰难。但是即便如此,中国还是靠着绵长的历史文化,庞大的疆域,在兴衰交替中创造出了多彩的饮食文化,现在有名的八大菜系,即为中国几千年饮食文化的精华体现。

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主食叫“黍”这是一种产自中国西北 地区的农作物,外形与小米相差不大,颜色呈黄色。直到现在陕西山西北部都还在种植,当地人称之为“黄米”,用来将其做成“黄米粥”、“黄米糕”食用。黍极耐干旱,这也是它为什么会在西北地区广泛种植的原因。《诗经》中有很多关于黍的描写,例如《诗经;小雅》“黍稷方华”说的就是黍! 而稷则是黍的变种,就是小米。后来“社稷” 一词作为国家的含义,“社”象征土地神,而“稷”则代表着谷神的含义。 麦子的出现也具有很长的历史,在安徽亳县考古发现了小麦粒,科研工作者用碳十四鉴定,发现距今有三千年历史。麦子种类很多,有小麦、大麦、燕麦之分。小麦和大麦在古代称之为:“来牟”,《广雅》有载:“来,小麦;牟,大麦”。麦本来属于稀罕谷物,尤其是小麦,到现在北方乡下一些老农都称之为“细粮” 。它的真正推广种植虽始于汉代,最后逐渐取代小米成为北方的主要粮食却延续了很长时间,甚至改革开放前,陕西山西北部主要粮食还是以小米和燕麦为主。大麦和燕麦属于粗粮的一种,味道相较于小麦口感差,但是因为早熟的特点,又耐高寒,对土质的适应性极强,一直为农民所喜欢。在历史上一直作为主要粮食出现,到了现代,虽然也有广泛种植,大部分都用来作为啤酒的原料,一部分流入市场,成为调剂人们口味的副食。 至于中国南方地区,一直以稻米为主要粮食。中国是稻米的故乡,可是北方在历史上作为传统的政治中心,却因为气候、土质、水资源问题始终无法种植,使得古代稻米的价格一直高昂,它的味道在当时虽然被认为比黍、麦更好,但只是贵族阶层的珍馐,普通平民难以接触。《论语》中,宰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 论文题目:中国传统饮食文 化的继承与发展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饮食文化不断发展丰富多彩,各地的特色小吃多种多样,还有融合了各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传统。他在发展过程中有几个历史阶段是饮食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在中国饮食史上占据重要的历史阶段。现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传

承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中国饮食文化,继承与发展 饮食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基础,法国一位著名的学者曾经说过:“一个民族的命运要看她吃的是什么和怎么吃”。饮食文化是指特定社会群体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又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中国饮食文化,一枝独秀,曾博得“食在中国”的美誉。孙中山《民生主义建国方略》:“中国近代文明进步,事事皆落人之后,唯饮食一道之进步,至今尚为文化各国所不及。中国所发现之食物,固大胜于欧美;二中国烹调法之精良,又非欧美所可并驾。”饮食文化乃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内涵十分丰富,它至少包括饮食资源、烹调技术、食品制造、食物治疗、饮食民俗、饮食文艺等方面内容。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主要包括物质层次,包括饮食结构和饮食器具;行为层次,包括烹调技艺、器具制作工艺、食物保藏运输方法等;精神层次,包括饮食观念、饮食习俗以及蕴含其中的人文心理、民族特征等文化内涵。 1、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在我国历史上饮食文化出现了这么四个高峰:大约1万年前左右,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随着种植业、养殖业和制陶业的发展,我们的祖先逐渐掌握了新的谋生手段,告别了单纯依赖自然的生活方式,经历了大约50个世纪,创造出相当灿烂的原始饮食文化。约在4000多年前,在中原地区出现了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王朝一夏朝,经历商朝和周朝,统称“三代”,约延续了16个世纪,成为古代东方鼎盛的奴隶制国家。三代在原始社会丰厚的食料生活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开始进行国土开发,在黄土高原、黄淮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一些地区,先后出现了一片片以犁耕农业和沟渠工程相结合的井田,那时大抵能亩产一石,成为中国最早出现的一批稳产高产田,初步奠定了大农业的基础。三代出现了较系统的烹调理论,反映了认识食料的一定深度和广度,以及膳食制造业的成熟;对饮食卫生、保鲜与食疗等,都已积累了成套经验,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形成了中国饮食文化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从战国到南北朝,约经历了10个世纪,是中国封建社会向上发展时期。在这段历史最繁盛的汉代,除了保持黄河流域的垦区外,

中国饮食文化的发展

中国饮食文化形成与特点 (一)饮食文化的历史大致分为六个发展阶段 1、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初始阶段。当时人们已学会种植谷子、水稻等农作物与饲养猪、犬、羊等家畜,这时便已奠定中国饮食的以农产品为主,肉类为辅的杂食胜饮食结构的基础。随后燧人氏教“砖木取火”,人类进入了石烹熟食的时代,把植物的种子放在石片上炒,把动物放在火上烧。神农氏发明耒耜,教人类稼穑。皇帝是最早的灶神,发明了蒸锅,使食物速熟。 2、夏商西周 先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进入真正形成时期。经过夏商周的近两千年的发展,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特点已基本形成。在商周时期人们根据五行学说提出五昧,五味调和之说”成为后世烹调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经久不衰的原动力之 一。"主副食搭配平衡膳食的理论的确立及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配”的“五谷为养”之学说的确立,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千古不变的理论。以“色、香、味、形”为核心的美食标准初步建立。中国品食的首要标准为“至味”,同时兼及“色、香、形”在饮食礼仪方面也开始走向完善,周代在饮食内容、使用餐具、座次、入席、上菜、待客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不台礼法,当事人可以拒绝用餐。同时夏商西周时期谷物已备,粮食作物已作为日常的食源。夏朝非常重视帝王的饮食保健,在宫中首设食官、配置御厨,迈出了食医结合的第一步。 3、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畜牧业相当发达,不仅家畜野味共登盘餐,而且蔬果五谷俱列食谱。汉武帝之后,独尊儒术,儒家的饮食思想也备受推崇儒家的讲究营养.注重卫生,以饮食涵养人性.完善人性等饮食观开始对中国饮食文化产生深远影响。孔子的饮食简朴而平凡,认为茶淡饭一样美味。 4、秦汉

中国饮食文化的变迁

中国饮食文化的变迁 回首往事,波澜壮阔的中国改革开放至今已经30余个年头,这历史长河的一瞬,却在悄无声息的改变着我们青春的容颜。伴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的生活也在这几十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穿越了物质生活的不同层面,而让百姓体会最深的无疑是饮食的变迁,人类社会每前进一步,饮食往往相伴而行。人们的饮食从过去的短缺走向富足,从过去的单一走向多样,从吃饱到吃得健康、绿色、安全,从原来的“温饱型’到现在的“绿色、营养、健康型“……。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生产力尚不发达,虽无兵燹之灾,却有荒歉之虑。“三年困难”时期,“吃”对于多数中国人来说已无讲究可言,更多的是一种生存的需要,不求山珍海味,只求填饱肚子。但有时,即便是填饱肚皮也成为了一种奢侈的渴求。听老人们讲,那时没的吃,便上山去撸槐树叶子回家蒸熟了充饥。很多人每念及此,仍不禁要潸然泪下。 到了70年代,一个充满着苦涩记忆的时代,虽然那段可怕的饥馑岁月已经过去,可当时的年代仍然物资匮乏,中国人的粮食仍不宽裕。提起当年的状况,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便是票证的故事。粮票成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首要物品,至今我们的老一辈们仍会提起,每当月末月初便半夜起来排队购粮的事情。那时,到外地出差,临行前务必要兑换一些全国通行的粮票,不然指定要挨饿。在那样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的饮食观念并无多大变化,精打细算着怎样填饱肚子才是关键,人们过着这饿不着却又吃不好的日子。 时光流转到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以城市为重点的各领域迅速的掀起了改革的高潮,中国由传统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食物供给能力全面增强的基础上,各种食物的消费量全面上升,食物供给满足温饱需要,过于单一的粮食型食物结构开始向多样化转变,这些给人们带来了希望与欢乐,中国的经济开始复苏,菜市场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电视上也出现了一些专门讲解烹饪技术的节目,饮食又为人们津津乐道起来。从此人们不再为吃饱喝足费尽心思,一个新饮食时代伴随着改革的步伐融入了百姓的生活。 时间到了上世纪90年代,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饮食文化的革命。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人们的三餐各有讲究,而且亲朋好友之间的聚会、各种筵席也要有排场。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进餐馆尝鲜也不再遥不可及,过年过节过生日设宴款待亲朋好友成为时尚。鲍鱼、海参、鱼翅等开始出现在人们面前,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酒肆随处可见。此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变化了,花在一日三餐上的时间减少了,各种成品、半成品、速冻食品、快餐备受青睐,在外用餐占食品支出的比重明显上升。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饮食行业更是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对吃也有了新的观念。健康饮食观念深入人心,人们早已不再为没有吃的发愁,而是为不知道该吃什么烦恼。随着科技的进步,老百姓的菜篮子越来越丰盈。然而,蔬菜中残留的农药,反季节蔬菜对健康的害处,肉制品中注射激素的残存,使人们的饮食观念也随之改变,甚至“谈食色变”。于是,各种绿色食品相继问世。人们开始讲究吃的健康,绿色食品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蔬菜要吃无污染的,粮食要吃当年的,鱼虾要吃鲜活的,肉禽要吃排酸的。从吃多吃好到吃少吃精,从细粮为主到粗细搭配,中国人的健康观念在此时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民以食为天,几十年的发展从饮食看变迁,以前的温饱型饮食方式早已经不能满足玉人们的需求,并迅速的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透过这一文化,折射出我们人文、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从吃不饱到吃饱,又从吃饱到吃好,实现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如今,有了经济实力和文化素养,有了保健养生知识的人们,每家每户的饭桌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由注重价格、数量,转入注重营养和质量;从单一、吃精、吃细向多元、粗粮细做、科学搭配上转变。绿色食品,科学饮食,合理膳食,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已成为人们饮食的

关于60,70,80,90年代至今人们饮食的变化

关于60.70.80.90年代至今人们饮食变化的报告 12级农学一班 赵晗舒从建国以来,中国便大踏步地向前发展,大到政治性变革小到百 姓吃穿,可以说中国穿上新装来向世界展示自己。那么就百姓饮食问题,都发生了什么的变化呢? 时代特征:60年代,激情燃烧的岁月 流行语句:“吃了吗?” 六十年代初,全国上下都在大炼钢铁,把家里的铁——当然包括锅,都给收走了全国既闹饥荒,又没了锅,吃就成了问题。 那时候,地里只要是绿色的东西都塞到嘴巴里吃了,诸如树叶、野草之类的也难逃被吃的命运——这是一个吃不饱饭的时期。 所以,从那时起,人们见面互相打招呼就有了这样一句话:“吃了吗?” 主食一般就是玉米、高粱米、红薯等杂粮,做成玉米贴饼、窝 窝头等。聪明的巧妇会根据季节的不同,天才般的做成什么槐树花贴苞米饼子、榆树前贴饼子、榆树面拎煎饼等“美食”调剂一下饮食结构。至于大米、白面等,只能在年节的时候打打牙祭! 零食,几乎是零——没有! 代表菜食:【蒸苦类】 “苦类”这两个字许多人也许不知为何物,顾名思义,它绝不是

什么山珍海味、美味佳肴,而是一种以野菜为主,聊以充饥的食物。 当时,农村因为吃不饱,尤其是春天青黄不接的时候,为了既要节约 粮食还要填满肚子,不得不打这种野菜的主意。 这个年代咱没赶上,据老人讲,要说野菜中最上乘的当数苜蓿,苜蓿那时当作饲草,一年可以收割两茬。这东西是修根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嫩绿的苜蓿芽无论是蒸苦类还是蒸菜窝头或是拌或是炒都好 吃。 如今农村人远离了野菜树叶,没想到如今的山野菜反倒身价倍增,堂而皇之的登上了饭店的桌面。 吃惯了大鱼大肉的人们都想藉此换换口味,涤荡一下满嘴的油腻。说实在话,这东西不需人工栽培,远离了化肥农药,你说它能不绿色么?! 时代特征:70年代,风云变幻的岁月 流行语句:“谁家过年不吃顿红烧肉啊!” 这个时期,人们已经摆脱了计划经济统销统购的束缚,从初期 的粮油、副食品敞开供应开始,所有的票证都被逐出历史舞台时。这 个年代的前半期,红烧肉还几乎是人们过年团圆小聚时的一道盛宴——“谁家过年不吃顿红烧肉啊”!到后来开始一点点增多。过去闻所未闻的三文鱼和鲈鱼,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 此时的家庭饮食特点,还是以解决温饱为主。 饭店的饭菜品种单一,主食以“傻”、“大”、“黑”、“粗” 为特色。

谈中国饮食文化与饮食产业的融合发展

谈中国饮食文化与饮食产业的融合发展 内容摘要:中国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是关于饮食生产与消费的文化综合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魅力。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对饮食文化与产业发展进行分析,提出饮食文化是发展饮食产业必不可少的媒介。挖掘饮食文化价值,将饮食文化与饮食产业有机融合,促进饮食产业发展,可实现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双赢。 关键词:饮食文化文化营销饮食产业 饮食文化是人们在食物生产与消费活动中所体现的物质和精神的总和,它是人类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受社会物质生产与经济发展的影响极大。饮食文化与饮食产业的关系反映了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现代商品经济活动相结合,在食品的生产、营销和消费领域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饮食文化与饮食产业的关系的重点是,在饮食消费日益商业化的条件下,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探索与揭示现代食品文化和食品消费服务文化,让饮食文化在商业中发挥精神旗帜作用、价值支撑和对未来发展的牵引作用,并成为发展商业的有效促进因素(李志刚,1997)。 饮食文化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内涵 中国饮食文化是人类在饮食方面的创造行为及其成果,是关于饮食生产与消费的科学、技术、习俗和艺术等的文化综合体。饮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需要。饮食文化就是以食品为物质基础所反映出来的人类精神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标志。因为饮食的重要性,饮食文化往往居于文化的核心地位。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内容可以国家、地域、民族、宗教、食源、生产工艺、炊饮器皿、消费层次、文化品位等进行分类。从饮食文化的内部结构可分为:饮食物态文化、饮食制度文化、饮食行为文化、饮食心态文化等。广义的饮食文化是指人类在饮食生活中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狭义的饮食文化是指人类在饮食生活中创造的非物质文化,如饮食风俗、饮食思想、饮食行为、饮食技术等。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征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随着原料的几经变化、烹调技术的完善以及外部物质条件的影响,中国饮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中逐步地形成独有的特征(冯玉珠,2009)。 一是生存性。以“民以食为天”为例,可见对于饮食文化的生存性这一特征是没有疑义的。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条件。世界上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而所有的生命都需要营养。 二是传承性。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由于区位文化的长久迟滞及内循环机制下的代代相传,使得区域内的饮食文化保持着传承。诸如食物原料品种及其生产、加工,基本食品的烹制方法,饮食习惯与风俗等等。 三是地域性。由于食物原料分布地域性强,各地发展程度不一,在文化悠久和封闭程度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许多风格不尽相同的饮食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地理环境是人类生存活动的基地。人类为了要生存下去,就不得不努力观察、利用和改造环境,以便进行有效的文化活动,从而直接获取人们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即形成因地域不同而千差万别的饮食

中国饮食文化发展历史

茶文化 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它起源久远,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与宗教结缘。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都喜爱品茗。有的地方把饮茶品茗作为一种艺术享受来推广。各国的饮茶方法相同,各有千秋。中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 茶叶是劳动生产物,是一种饮料。茶文化是以茶为载体,并通过这个载体来传播各种茶文化 文化,是茶与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包含和体现一定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茶文化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茶文化要遵循一定的法则。唐代为克服九难,即造、别、器、火、水、炙、末、煮、饮。宋代为三点与三不点品茶,“三点”为新茶、甘泉、洁器为一,天气好为一,风流儒雅、气味相投的佳客为一。“三不点”为茶不新、泉不甘、器不洁,是为一不;景色不好,为一不;品茶者缺乏教养举止粗鲁又为一不,共为三不。碰到这种情况,最好是不作艺术的品饮,以免败兴。 酒 中国是酒的王国。酒,形态万千,色泽纷呈;品种之多,产量之丰,皆堪称世界之冠。中国又是酒人的乐土,地无分南北,人无分男女老少,饮酒之风,历经数千年而不衰。中国更是酒文化[1]的极盛地,饮酒的意义远不止生理性消费,远不止口腹之乐;在许多场合,它都是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一种文化消费,用来表示一种礼仪,一种气氛,一种情趣,一种心境;酒与诗,从此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如此,中国众多的名酒不单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给人以美的启示与力的鼓舞;每一种名酒的发展,都包容劳动者一代接一代的探索奋斗,英勇献身,因此名酒精神与民族自豪息息相通,与大无畏气概紧密相接。这就是中华民族的酒魂!与欧洲标榜的“酒神”,甚称伯仲。似乎可以认为,有了名酒,中国餐饮才得以升华为夸耀世界的饮食文化。 酒,作为世界客观物质的存在,它是一个变化多端的精灵,它炽热似火,冷酷像冰;它缠绵如梦萦,狠毒似恶魔,它柔软如锦缎,锋利似钢刀;它无所不在,力大无穷,它可敬可泣,该杀该戮;它能叫人超脱旷达,才华横溢,放荡无常;它能叫人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和烦恼到绝对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它也能叫人肆行无忌,勇敢地沉沦到深渊的最底处,叫人丢掉面具,原形毕露,口吐真言。 酒,在人类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而是一种文化象征,即酒神精神的象征。 在中国,酒神精神以道家哲学为源头。庄周主张,物我合一,天人合一,齐一生死。庄周高唱绝对自由之歌,倡导“乘物而游”、“游乎四海之外”、“无何有之乡”。庄子宁愿做自由的在烂泥塘里摇头摆尾的乌龟,而不做受人束缚的昂头阔步的千里马。追求绝对自由、忘却生死利禄及荣辱,是中国酒神精神的精髓所在。 世界文化现象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西方的酒神精神以葡萄种植业和酿酒业之神狄奥尼苏斯为象征,到古希腊悲剧中,西方酒神精神上升到理论高度,德国哲学家尼采的哲学使这种酒神精神得

中国饮食文化考试题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 第一章中国饮食文化概论 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的定义及特点 一、饮食文化的定义 从文化所涵盖的范围出发,最基本的定义可归纳为两种:一种是广义的,指人类在改造自然,进行社会活动的实践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物质、行为和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另一种是狭义的,指人类在实践中的一切行为、精神现象及其联系的总和。 中国饮食文化广义的定义:中华民族在饮食生产、消费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物质、行为、精神现象及其总和。狭义的定义:中华民族在饮食生产、消费中所创造、引发的一切行为、精神现象及其总和。 从饮食文化构成上可分为:饮食制作、饮食产品、产品消费三部分文化。三者既互相联系又相互区别。 二、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 1、具有悠久的历史性 自山西猿人和云南猿人用火进行熟食开始,中国已有170-180万年的熟食历史。如从确切有用火熟食的北京猿人算起,也有50-60万年的历史。从火在下水在上的“烹饪”算起,中国至少也有1万年的历史,这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绝无仅有的。 2、饮食文化的传统性 (1)饮食选料、用料上形成“物尽其用”的优良传统。 (2)饮食以“味”为主,并辅以色、香、味、形、器等。 (3)饮食重视食疗。除饮食外,重视食疗、养生等,是现代功能食品的“源”。 3、饮食文化的民族性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性 (1)中华民族的博食 中国现代饮食原料总数已达1万种以上。 (2)独特的饮食制作方法 蒸、炒、爆是中华民族特有的。蒸法已有6000年,爆法已有2000多年,至今仍为华人所独有。(3)风味流派众多 人们知道最多的是川、鲁、苏、粤、浙、湘、闽、徽8大菜系。还有许多地区性的乡士、养生素食等风味有百种之多的风味流派。 4、中国饮食文化具有巨大的拓展性和博大的兼容性 (1)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春秋时期,越南、泰国;明清时期,日本、朝鲜、越南、泰国等一些国家都一直或间接的受中国饮食原料、工艺、食品、风俗左右。 日本的茶道、豆腐的制作,馒头制作等在元代就传到日本。直到目前日本的食法、食谱、食典、食俗等方面都有中国饮食的痕迹。 (2)对西方国家的影响 西方离中国遥远,但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饮食原料方面,18世纪英国人、美国人及欧洲人引进华南猪后并与当地猪杂交后培育出很多优良种猪,现在世界上著名的猪种都有中国猪的血统。19世纪美国引进中国的水蜜桃等,后来也进行了改良。1945年葡萄牙人把甜橙引进里斯本,后传至世界各地。 中国制茶技术明朝时传入英国,后传入欧洲、美洲。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引进中国面条发展而成意大利面条。 (3)兼收并蓄的精神 中国饮食对外来的饮食是先接纳后融合。许多饮食原料、工艺、甚至食俗都演变成为中国饮食的有机组成部分。如菠菜、马钤薯、玉米、甘薯等已成为很普遍的原料。饼的制法、茄汁制法、铁板烧等也借鉴了国外的制备法。 5 高度的稳定性和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饮食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形成基本体系。这种体系分别由原料系统、工具系统、工艺系统、产品系统、产品消费方式、相关风士人情、历史典故等组成。这些系统和体系虽历经时代变迁,经济、文化、政治兴衰,但其结构却一直保持稳定,未发生重大变化。中国饮食的高度稳定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背景有关。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何变化

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何变化 十年磨一剑。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自从xx年修订之后,就未做新的修订发布。 2016年5月13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这本让营养学界期待已久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正式发布。会后,凤凰健康也独家专访了该指南的修订者之一,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马冠生教授,对新版指南的修订过程,修订后的几大变化进行独家解读。 解读1:为何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每10年修订一次? 第一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1989年发布,1997年、xx年进行了两次修订和发布。从时间上看,差不多每隔10年,中国营养学会就会组织专家委员会对指南进行修订,并发布新版本指南。 马冠生介绍,在指南的修订时间上其实并未明确规定,一定要每10年修订一次。在修订时间上,由于前两次的修订差不多是10年,新一版的修订也是根据这个时间进行。 对指南的修订,主要是根据我国居民食物消费、膳食营养的变化,以及存在的主要营养和健康问题。 马冠生介绍,在过去的30多年期间,我国每10年开展

一次全国有代表性的营养调查,分别于1982年、1992年、2002年和2016进行了调查,2016年6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公布了《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 “通过这些有代表性的调查,可以及时了解到我国居民的食物消费、膳食营养摄入、营养健康存在的主要问题,这是第一点。第二,近年来,关于食物、营养和健康关系之间的研究有了新的发现、新的证据;第三,居民对膳食、营养及健康的需求不断增长,这样几个综合的原因,启动了指南的修订。 解读2: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有哪些改变? 作为新版指南的起草人之一,马冠生认为,从内容上来说并没有颠覆性的变化,但从修订过程来说,有两个很明显的变化。 一是修订的过程更加规范、更加科学。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指南制修订的程序,这次修订指南制订了一个程序,从整个过程上更加规范、科学。 二是采用询证的方法,依据了营养健康领域的新研究、新发现,对膳食指南的内容进行论证。“包括检索发表的科学文献,并对这些文献进行回顾、综合、分析,总结出有关食物消费、行为等和健康关系的相关证据。” 变化1 建议更精简:10条营养建议变6条

中国饮食发展历史

中国饮食发展历史 1.最早的是有巢氏(旧石器时代):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2.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主要烹调方法:①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②煲:用泥裹后烧;③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

子烫熟食物;④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 3.伏羲氏: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 4.神农氏:"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尝白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民稼穑。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

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儿因为当时没灶,还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来煮酒的。 5.黄帝:中华民族的饮食状况又有了改善,皇帝作灶,始为灶神,集中火力节省燃料,使食物速熟,而广泛使用在秦汉时期,当时是釜,高脚灶具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蒸谷为饮,

烹谷为粥"首次因烹调方法区别食品,蒸锅发明了,叫甑。蒸盐业是黄帝臣子宿沙氏发明,从此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调,有益人的健康。 6.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以谷物蔬菜为主食。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当时早田作业主要是:稷,(最重要)是小米,又

称谷子,长时期占主导地位,为五谷之长,好的稷叫梁之精品又叫黄梁。黍,是大黄粘米仅次于稷,又称粟,是脱粒的黍。麦,大麦。菽,是豆类,当时主要是黄豆,黑豆。麻,即麻子。菽和麻都是百姓穷人吃的,麻又叫苴。南方还有稻,古代稻是糯米,普通稻叫粳秫,周以后中原才开始引种稻子,属细粮,较珍贵。菰米,是一种水生植物茭白的种子,

浅谈日本饮食文化

浅谈日本饮食文化 董芮(12040023)谈起日本的文化,饮食文化应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受到自然资源、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影响,日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了解日本的饮食文化,是了解日本社会生活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接下来,本文将从多个方面简单的介绍一下日本的饮食文化。 第一,在食物的选材上。很多学者认为日本式的饮食结构是“稻米加鱼类”。这里我们可以把“稻米”扩大理解为以稻米为主体的谷物和各类蔬果、鱼类,当然也包括了海水和淡水中的各类水产品1。 第二,在食物的烹调过程中。日本人很注重对食材原滋原味的保持。“日本料理有一条原则, 即其美味不能超过材料原有的滋味。”具体而言, “就是止于该材料所具有的滋味的最高点, 禁止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加工”。2日本料理的制作过程中很少添加味道较浓重或刺激性的调料,讲究以清淡为主。这与中国式的味道浓重的烹调方法还是有着很大差距的。而且日本人很注重食品的卫生,对卫生的要求十分严格。日本料理通常是当天吃完,最大限度的保持它的新鲜,而没有中国所谓的“隔夜菜”的说法。 第三,关于食物的盛装和饮食的环境。对于食物形与色的高度讲究是日本饮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征3。食材颜色上的搭配、盛装器皿的样式,整体的造型等等都是一份日本料理在端上餐桌前需要被考虑的因素,即使是起源于其他国家的菜式也会被日本人用自己的方式进行精美的装饰。精美的摆盘在日本料理中的地位甚至超过了调味,一份摆盘精美的料理常常会让人有种在欣赏画作的感觉。在日本稍有

水准的料理屋及一般的庶民家庭,在餐具上都颇为用心。4在日本人传统的喜好是选用陶瓷器和白木筷,各种器皿的图案和花色都以清新雅致为主。在今天,无论是在偏远的地区还是在繁华的都市,日本料理店的装修也都仍旧保持着简朴素雅的特色。 第四,关于日本的饮食礼仪。首先,日本人在餐桌的座位安排上很注重遵循礼节等级。在用餐前,大家会先说“我开动了”(いただきます),用过餐后会说“我吃好了”(ごちそさまでした)。用餐中,日本人基本不会由主人布菜或是大家互相夹菜,而是与很多西方国家一样大家各自吃。而且要特别注意避免食物的剩余,在日本,有“一颗饭粒上有七个神明”之说,浪费不但是对神明的亵渎,也是食物的生产者和制作者的劳动的轻视。5虽然日本与中国一样都是使用筷子,但是筷子的摆放方法却不同。中国的筷子相对长一点会竖着放,而日本的筷子相对短一些且必须要横着放。在一些细节上,在日本也需要特别注意,比如在吃面条类的食物时,要发出声音来表示食物好吃。食物的骨头或残渣也需要放在特定的容器内而不可以扔在桌子上等等。 日本的饮食文化受中国的影响深远,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两国的饮食文化和饮食礼仪也在不断变化。了解、尊重彼此的文化对两国间的交流有着重要的意义。 1徐静波,《日本学刊》(《试论日本饮食文化诸特征》),2008年,第五期。 2四条隆彦,《日本料理作法》,小学館,1988年,第82页。 3徐静波,《日本学刊》(《试论日本饮食文化诸特征》),2008年,第五期。 4徐静波,《日本学刊》(《试论日本饮食文化诸特征》),2008年,第五期。 5李想,《群文天地》(《浅谈中日饮食文化礼仪的差异》),2011年,第12期。

新中国饮食六十年变迁及国宴变迁

新中国饮食六十年变迁 一、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前 中国人历来崇尚“民以食为天”,是最讲究吃的国家之一。但是建国初期,中国刚经历过战乱的洗礼,物质很是匮乏,粮食短缺,生活贫困,食不果腹。温饱问题是当时最大的民生问题。国民吃的都是些杂粮粗面,北方是窝窝头、玉米面馍馍,南方也是糙米粗粮,而且有这些也已经是很不错了。那个年代的人们粥没少喝,野菜没少吃,白面白米恐怕就是一年到头最大的梦想了。 当时由于物质的缺乏,中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于是出现了大锅饭和粮票。大跃进让几亿中国人过上了集体公社的生活,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大锅饭、集体灶又是那个时代的特色。1959年至1961年的全国大饥荒再次让中国人在"吃"上饱受煎熬,这个时段是中华民族的大灾难,草根树皮竟然也都"供不应求"。粮票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五十年代初,我国粮食短缺。因为生产力水平不高,物质供应紧张,需要用票证限制人们的购买力。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全国实行粮食计划供应,采取凭证定量售粮办法,粮票出现了。北京从1960年8月起全市饮食业实行凭票用餐,食油、禽、蛋、肉、豆制品、蔬菜也实行限量供应。这一时期票据种类繁多,除了粮、油、布票,还增发了补助豆票、糕点票、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票、节日补助油票,有些地方还发放过煤球票、冰棍票、烟酒糖票、豆腐票。在票证盛行的年代,也是物质短缺的时代,只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糕点糖果、干货果品,而且分量都极少。 改革开放前,国民饮食较建国初期有改善,但食物匮乏单调、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不足,有些农村没有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 二、改革开放初期至八十年代 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人们餐桌上的菜样丰富了起来,街上的饭馆也多了起来。这时的城市居民摆脱了计划经济统销统购束缚,从初期的粮油、副食品敞开供应开始,所有的票证都被逐出历史舞台时,也预示着一个新"饮食"时代的到来:以往逢年过节才端上餐桌的红烧肉,已经慢慢开始增多。过去闻所未闻的三文鱼和鲈鱼,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佳肴。国民不仅对肉食、蛋白质的摄入增多,而且日渐对饮食多样化的要求也促进了餐饮业的繁荣发展。西餐厅也开始了重返中国的历程,人们以一种包容的态度欢迎着西餐厅在周围的出现。 20世纪90年代以来,粮食供求走向市场,粮票消亡成为历史的必然。“1993年5月,北京最后停止使用粮票,粮票全面退出历史舞台。一些象征短缺经济的布票、油票、肉票、豆腐票,也相继退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这些时代象征已经成为收藏家手里的珍品。 三、九十年代 已经消失的粗粮意外地受到食客青睐,再次回到餐桌,重新成为中国人饭桌上的新宠。与此同时,国人把牛奶从特种营养品的位置摆上了普通的餐桌,中国乳业于是开始高歌猛进,进入一个超常发展时期。以前中国的饮食区域特征很明显,每一个地方有着自己的饮食特色,如湖南菜,川菜,粤菜等等,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饮食业也迅速发展,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菜及小吃不断扩张自己的“地盘”,最典型的就是川菜,几乎每个大小城市都可以见到川菜馆和成都小吃店。随着生活的富裕,中国菜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口味。俄罗斯西餐、法国大菜、意大利比萨、日本料理、韩国烧烤、美国麦当劳、肯德基等纷纷进军中国,中国人不出国门便能吃遍世界。这个时代的你无论走到何方,大街小巷各种档次和风味的餐厅与酒肆都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健康恶果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导致心血管、肿瘤、糖尿病、肥胖症持续攀升,已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于是,人们开始大规模地减肥。 四、二十一世纪

中国饮食文化起源

中国饮食文化起源 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历史悠久。中国人自古就有句俗话“名以食为天。”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饮食业随着在不断的发展着。 从食物摄取的角度讲。中国先有巢氏之名: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而后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自此奠定了人类饮食史上的一次大飞跃的物质基础。.再后出现的伏羲氏、.神农氏、.黄帝等更是发展到了不仅懂得了烹还懂得了调。自后进入周秦时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成形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自产的谷物菜疏基本都有了,但结构与现在不同。到汉代中国的饮食文化日趋丰富,这都归功于汉代中原与西域饮食文化的交流。唐宋:饮食文化的高峰,过分讲究。“素蒸声音部、罔川图小样”,最具代表性的是烧尾宴。明清:饮食文化是又一高峰,是唐宋食食俗的继续和发展,同时又混入满蒙的特点,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主食:菰米已被彻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为菜肴,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为主要菜肴。肉类: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 从物质文化的角度讲,中国饮食文化是指原料的生产、加工和进食的方式。从精神文化的角度讲,中国饮食文化是指人们在食物原料的生产、加工和进食过程中的社会分工及其组织形式、价值观念、分配制度、道德风貌、风俗习惯、艺术形式等。中国饮食文化就是中国人在长期的饮食时间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的饮食结构中国的饮食结构中国的饮食结构中国的饮食结构:中国人的饮食生活逐渐形成了以谷物为主食,以其他肉类、蔬菜、瓜果为副食,以茶、酒等为饮料的饮食结构。 (一)中国饮食文化的3个基本特征 1、中国饮食文化有着漫长的发展历程、身后的文化积淀和稳定的结构体系; 2.、中国饮食文化涉猎学科门类繁多,博大精深,堪称独秀于世; 3、中国饮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强大的兼收并蓄的能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二)中国饮食文化萌芽阶段的基本特点 1、在整个中国饮食文化史中,萌芽阶段的发展历程可谓最为漫长,最为艰难; 2、以火熟食和陶器发明,是中国原始饮食文化发展史中的重要里程碑,其不仅结束了人们茹毛饮血的时代,更重要的是使中国社会文明出现了一次大的飞跃。 (三)中国饮食文化形成阶段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1、烹饪工具分门别类;烹饪原料品种繁多; 2、烹饪工艺已趋精致;烹饪名家纷纷涌现; 3、食礼规定下的饮食结构;八珍及南北食风; 4、宴饮制度下的燕乐侑食。 (四)中国饮食文化在发展阶段取得了重大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料范围进一步扩大,品种进一步增多,域外原料大量引进,海产品大量使用; 2、植物油用于烹饪,使烹饪工艺的某些环节出现了新的变化; 3、铁质烹饪器具的使用,实现了中国烹调工艺的又一飞跃; 4、瓷器和高桌座椅的普及,开始了中国餐具瓷器化合餐饮桌椅化新时代; 5、饮食名品多如繁星,拉开了伺候中国餐饮业通过名品刺激消费、在竞争中产生 的帷幕; 6、宴会盛行,奠定了中国传统宴会的基本模式; 7、烹饪专著大量涌现,食疗食养理论进一步发展,大大丰富了这一时期的饮食文化研究内容。 (五)中国饮食文化中的风味流派是指中国饮食文化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相

浅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变迁史

浅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发展变迁史 摘要: 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中华各族人民几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注重色、香、味、意、形的中国菜特点;在与外域的友好交流中不断丰富着自己的饮食文化,并深深影响着东亚地区的饮食文化。 关键字: 饮食文化餐制主食 中国有句俗语: 民以食为天。在人们对吃的孜孜追求的几千年里,中华民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中国也获得了“烹饪王国”的美誉,成为世界三大美食国之 一。"由于笔者对美食有着特别的喜好,所以想结合中国古代历史,谈谈我国饮食文化的演变。 一、先秦时期四大菜系的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南北两地各自与当地少数民族融合,差异渐显,北方形成了中国最早的地方风味菜鲁菜;南方,占有“鱼米之乡”的楚人利用优越的自然资源,再与南夷特色相结合,形成了苏菜的雏形。 而在西部,李冰治水后的“天府之国”吸引了大量移民,与古蜀国的饮食习俗相结合,形成了川菜的雏形。相比之下,粤菜的出现相对较晚,汉高祖被册封为越南王时,利用珠江三角洲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可供食用的动植物品种繁多,水陆交通四通八达的优势,建立了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饮食比较发达,使“飞、潜、动、植”皆为佳肴,并流传至今,形兼收并蓄的饮食风尚,产生了粤菜。 二、秦汉的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形成时期

秦汉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期,整个中华民族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的态势,此间我们与外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引进了繁多的食物品种。张骞出使西域后,通过丝绸之路引进了石榴、葡萄、胡桃、西瓜等水果,黄瓜、菠菜、胡萝卜、芹菜、扁豆、大葱等蔬菜,丰富了我们的饮食文化。 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豆腐也在此时被端上饭桌,据史料《本草纲目》的记载是刘姓嫡亲淮南王刘安首创。另外,我现在常用的酱油、豉、醋等都是这个时期产生的,东汉的豆豉应经开始大量产生,人工酿造的食醋也是在汉代产生的,当时称为“酢”。酱油则称之为清酱。 餐饮礼仪也随之建立起来了,比如如果有客人在调和菜汤,主人就要道歉,说是烹调得不好;如果客人喝到酱类的食品,主人也要道歉,说是备办的食物不够。吃饭完毕,客人应起身向前收拾桌上盛行瞻债物的碟子交给旁边伺侯的主人,主人跟着起身,请客人不要劳动,然后客人再坐下。品尝美食是很享受的一件事,所以很多繁文缛节在当今社会已经不讲究了。 三、饮食文化的高峰——唐宋 作为中国人最引以为豪的一段历史,饮食文化在发达繁荣,兼容并包的唐宋自然也随着经济政治的发展而发展起来,达到一个高峰。 唐代,麦、稻的地位逐渐上升。唐初期,麦作为一种主粮是比较奢侈的,且被认为是“杂种”。 唐代中期以后,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饼食的普及,对麦作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唐德宗建中元年实行的“两税法”已明确将麦作为征收的对象,麦取得了与粟并驾齐驱的地位。宋代的主粮跟唐代大同小异,只是稻子变得越发重要,最终取得了现代作为中国主要谷物的地位。 过分讲究饮食的现象也尤唐为甚,菜肴分高、中、低三个档次。高档为宫廷宴用菜,最有名的要数烧尾宴了,烧尾宴是指士人刚做官或做官得到升迁,为应付亲朋同僚祝贺,必须请一顿饭。尚书令左仆射韦巨源在家设“烧尾”宴请唐中宗,肴馔丰美,世所罕见;宴会上的58道菜可以说是唐代市场上高档菜的代表。李公羹是唐武宗时宰相李德裕创制的保健食品,用珍玉、宝珠、雄黄、朱砂、海贝煎汁,每杯羹费钱三万!1相比宫廷菜的极尽奢华,中档的官吏日用

中国饮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饮食文化概论论文 《中国饮食文化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几千年而生生不息如此博大的饮食文化最初源自以食为天的儒家饮食思想、养生为尚的道家饮食思想和茹素修行的佛家饮食思想随着儒释道三教的合一,逐渐出现了饮食思想的认同中国饮食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出现流变与分期,最终形成中国以八大菜系为主、各地方特色菜系蓬勃发展的繁荣局面进入新社会之后,对于饮食,由原来的解决温饱上升到"吃档次",再上升到"吃稀奇",在吃遍天下之后,饮食进入了另一种境界,增加了各种文化内涵,并且由于外来饮食的引入,出现了中外饮食交融的现象在将来,饮食将朝向三个发展方向:一个是实惠,一个是品位,一个是古怪。 关键词:饮食思想源头、流变、分期、八大菜系、现状、前景 中国历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饮食文化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随着中华民族的繁盛进入现代,成为中华民族引为骄傲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载体,为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民族、地区认同、接受,被公认为人类饮食文化中的重要体系之一。 1中国饮食文化的过去 1.1饮食思想的源头 一种文化的形成必定有一种思想的支撑,饮食文化也不外乎如此支撑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的思想有三个主要源头,它们分别是儒家的饮食思想、道家的饮食思想和佛家的饮食思想。 1.1.1以食为天--儒家的饮食思想 早在春秋战国时代,中华民族的先圣就已经对饮食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孟子说,“食、色,性也”《礼记·礼运》中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食和性不仅是人类本能的欲望,而且是天下之大欲,这一‘大'字,把饮食提高到了至上的地位”[1]在儒家的饮食理论中,饮食不仅是满足口腹之欲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与天理相通,《左传》中“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表现出人欲和天理相应的必然性到汉代董仲舒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化,使这一观念系统化。 在儒家的饮食思想中,饮食即是天理这一观念发展到极致的表现形式是,“民以食为天”的广为流传,这使人人与之不可分离,而又习已为常的饮食被推崇为天理,进入至高无上的信念,高度凝炼地表述了民食即天理的伦理观念这一观念在中国流传广泛,真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从传授农艺的《劝农书》“民为邦本,食为民天”到户户持有的家训“食为民天,

中国人饮食的改变 Changes in Peoples Diet in China_英语作文

中国人饮食的改变Changes in Peoples Diet in China Changes in Peoples Diet in China The period of 1986—1990 saw great changes in the diet of the Chinese. Grain, which used to be the main food of most people in China, is now playing a less important role. On the other hand, the meat and fish has increased rapidly. The changes in diet can be accounted for by a number of factors. First, people are much wealthier than before. With higher income,they can afford to buy good foods. Another factor is that people have realized the importance of a balanced diet to their health. Lack of certain amount of meat or milk,for example, will result in poor health. Finally, owing to the eeonomic reform, meat, chicken, fish and milk, which were scarce in the past, are produced in large quantities. For all these reasons, what was formerly called "the basket of vegetables" has. To sum up, insignificant as those changes may seem, they are the signs of the improved economic condition in China. We believe that as long as the effort continuous in reform and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there will be greater changes in people's die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