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端信息系统运营服务认证实施规则

现场端信息系统运营服务认证实施规则
现场端信息系统运营服务认证实施规则

环境服务认证实施规则

编号:CCAEPI-RG-ES-003-2018

现场端信息系统运营服务能力

认证实施规则

2018-9-25发布 2018-11-1实施

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发布

前言

本认证规则规定了现场端信息系统运营服务认证实施规则的适用范围、认证模式、认证环节、认证要求、认证标志使用及收费等内容。

本认证规则由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技术部提出。

本认证规则主要起草人:王则武、高晓晶、张坤、廖小卿。

本认证规则由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解释。

1.适用范围

本实施规则规定了现场端信息系统运营服务认证的模式、环节、要求、认证证书、标志及收费等内容。

本规则适用于数据采集传输仪、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监控仪、远程监控质控仪、总量监控仪等现场端信息类设备的运营服务认证。

2.认证模式

现场审查+ 认证后监督

3.认证的基本环节

认证的主要环节包括:认证申请;型式审查;现场审查;认证结果评价;公示;批准;认证后的监督。

4.认证依据

本规则参考引用了下列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规则。

T/CAEPI 2 环境保护设施运营单位运营服务能力要求

GB/T 27065 合格评定产品、过程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

HJ 477 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传输仪技术要求

HJ/T 356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数据有效性判别技术规范

5.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5.1 认证申请

5.1.1 申请等级划分

现场端信息系统运营服务质量不分级,应具有运营不低于5套现场端信息系统的实践。

5.1.2申请项目划分

原则上按数据采集传输仪、污染源排放过程(工况)监控仪、远程监控质控仪、总量监控仪来划分申请项目,申请单位根据运营情况可以单项或多项申请。

5.1.2申请文件

申请认证应提交正式申请,并随附以下文件:

1)自动监控系统运营服务认证申请表;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复印件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复印件;

3)运营服务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若通过ISO体系认证,同时提交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

4)根据申请类别,每一子项分别提供3个项目的委托运营合同、用户意见;

5)能够证明申请单位运营服务能力的其他材料。

5.2型式审查

在实施现场审查前,认证机构应对申请单位的申请等级、申请项目类别、业绩、人员及服务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进行审查,确认符合本规则的相关要求。

5.3现场审查

5.3.1审查范围

现场审查的范围覆盖申请单位运营管理中心、运营服务现场所在区域的办事场所、运营服务现场。

现场审查的范围应涵盖所有申请运营服务类别。

5.3.2 审查时间

现场审查时间应根据所申请服务认证的等级、类别等确定,一般服务保证能力审查时间为1至3人·日;每个运营现场审查点为1至3人·日。

5.3.3 服务保证能力审查

服务保证能力审查一般在申请单位运营管理中心,由认证机构派审查组对申请单位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等内容进行审查。

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申请单位现场端信息系统运营服务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和执行情况,包括管理文件、质控体系、运营服务作业指导书、内部审查制度、相关记录等;

2)运营现场的运营服务档案管理情况,包括:运营服务合同、运营现场记录等;

3)运营服务人员的人员管理情况,包括:人员的培训、人员能力评价、人员档案等;

4)运营服务设备、车辆的购置、校验和管理情况;

5)运营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营情况。

5.3.4 服务质量审查

服务质量审查一般在运营服务的现场开展,运营现场的选择一般由认证中心根据申请材料提交的清单中随机选择1~3个现场进行现场考核。由认证机构派审查组对申请单位的运营服务现场、运营服务现场所在区域的办事场所进行审查。

审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运营服务现场的现场端信息系统运营服务相关情况,包括:现场端信息系统运营情况、运营服务情况、相关文件及记录等;

2)运营服务现场所在区域办事场所的相关情况,包括:运营设备的管理、当地运营人员管理、当地运营车辆管理、相关文件记录等;

5.4 认证结果评价、公示与批准

5.4.1 认证结果评价、公示与批准

由认证机构负责对型式审查、现场审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合格后,通过网上公示后由认证机构对申请单位颁发认证证书。认证证书的使用应符合认证机构的有关规定。

5.4.2 认证时限

认证时限是指自受理申请之日起至颁发认证证书时止所实际发生工作日,包括型式审查、现场审查、认证结论评价、公示、批准与证书的制作时间。

型式审查:从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决定,符合要求的签订合同,不符合要求的告知补齐材料或不受理。

现场审查:收到认证费后下达现场审查通知,开展现场审查。

认证结果评价:5个工作日内完成认证结果评价,以审查员完成现场审查、收到申请单位递交了符合要求的不符合项纠正措施报告之日起计算。

公示:认证结果评价通过后网上公示5个工作日。

批准与证书制作:公示期结束后无质疑或质疑处理结束判定通过认证的批准颁发证书,批准及证书制作时间一般不超过5个工作日。

5.5 认证后的监督

5.5.1监督的内容和方式

一般情况下,获证单位在获证后三年有效期内,至少进行一次年度监督检查。监督检查的重点是认证后企业是否持续符合环境服务认证的要求。监督检查可以采用运营现

企业管理信息化运营

《企业的信息化运营》 在新的竞争环境之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一些新的运营方式。其息化运营现在在国际围也成为一个新的、对企业竞争力有重大影响的一种运营方式。 我们先从对当今企业影响最大的两个力量来看一看企业信息化运营的背景。在今天这样一个市场经济环境下,事实上改变和影响企业的因素很多,改变和影响企业的力量也很多。那么什么是改变当今企业最大的力量?我们可以看到实际上有两种力量对当今企业的改变是最大的,第一个是全球化,现在有很多专家都在探索,在座各位所代表的企业也都在实践。 全球化不仅意味着我们中国的企业怎样走向全球市场,对我们国众多企业来讲,更重要的是怎样在中国市场适应这种全球化的竞争,比如说我所在的这个管理软件的行业。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竞争就是完全的国际化竞争,彻底的一种全球化模式。比如说ERP,在国高端市场我们的对手主要是SAP,

Oracal这些,这和我们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所遇到的对手几乎相同,所以说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竞争环境已经跟国际市场没有太大的差别。 改变当今企业的第二个因素就是信息化。我们这里先看一个例子,2000年度对美国物流业和运输业信息化程度做了一个调查评估,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两年前在整个美国物流业和运输业的一个信息化应用程度。其中IT投资占到行业总收入的5%,电子商务占到整个收入的34%,客户自主查询服务比例占到33%,电子供应链供应商占到40%,电子供应链的客户比例达到29%,客户收入应收账款的比例为36%,那么在这里面我们还可以看到这些企业分配IT投资的预算,技术设备的采购占到五分之一,IT的服务和外包占到19%,自行的研究和开发4%,主要还是通过购买专业的服务,IT人员的开销27%,这个开销主要是指系统的维护,在应用软件方面的投入是17%,其他13%。那么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在运输和物流行业,如果和我们国的同类企业相比,信息化程度是比较高的。但我们还知道实际上在美国运输和物流业的信息化程度并不是最高的行业,相比较于金融和电信行业,它的信息化程度只能算作中等。但即便是这样一个行业,我们看到它的信息化比例已经相当大,这也表明当今的企业在信息化推进上的一个程度和状况。对照一下我们刚才我们所说的改变和影响企业的两种力量,我们可以把当今全球的

信息系统等级安全服务方案

信息系统等级安全服务方案-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信息系统等级安全方案 二零零九年八月

目录 1.项目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标与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照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等保现状及建设总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等级保护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电网公司等保评测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公安部等保测评结果.......................................... 错误!未定义书签。 等级保护建设总体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安全域及网络边界防护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信息网络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域划分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域边界.................................................................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级系统边界......................................................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级系统边界......................................................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域的实现形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域划分及边界防护.............................................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域的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信息安全管理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管理机构建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管理制度完善.....................................................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二级系统域建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概述与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网络安全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市公司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机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机安全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机身份鉴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访问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审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入侵防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恶意代码防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资源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用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用安全建设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身份鉴别..............................................................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安全审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通信完整性、通信保密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资源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苏州丝绸产品 编制:刘伟、卢蔚、赵志雄、高诚贤 审核:杭志伟、王宝军 批准:马咏梅 发布日期:20180601 中纺标检验认证股份有限公司CHINATESTA TEXTILE TESTING & CERTIFITION SERVICES

1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申请中纺标检验认证有限公司自愿性产品认证的丝绸纺织制品。申请企业的营业执照注册地应为苏州市。 2认证模式 工厂检查+检验+抽样检测+获证后监督(证书有效期叁年) 3依据相关标准 申请认证的企业应当严格遵守国家节能减排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并依法接受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保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4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4.1认证的委托和受理

根据不同的认证模式,认证委托人应提交正式申请并随附以下资料: 1)产品认证申请表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产品商标注册证明复印件 3)企业概况、产品介绍、产品实现流程图、生产设备清单、检测设备清单 4)质量手册和产品认证有关的控制文件 5)已获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复印件(已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时) 6)获其他认证/获奖(包括国内外)认证证书复印件(已取得时提供) 7)申请认证产品的描述 8)关键原材料、染化料助剂清单及检验报告 9)企业标准 10)近两年质量检验、抽查报告 11)其他情况说明 4.2产品抽样 根据产品的用途、工艺和形态划分产品单元。 每个产品单元根据其纤维种类、原料来源、生产工艺、产品种类等情况确定抽样单元。当纤维种类、原料来源或产品种类有较大差异时应被确定为不同的抽样单元。每个抽样单元取一个样品,一个样品的数量或尺寸应能满足相应标准或实施规则检测项目的需要。 当认证的产品为制品,其面里料和辅料能够代表整个产品的性能时,可以抽取面里料和辅料作为样品。 抽样人员应为检查组成员或认证机构指派的人员。抽样可以在企业现场检查前进行,也可以在企业现场检查时进行。样品应从有代表性的、且当年正常批量生产,经工厂检测合格的产品中抽取。 样品和抽样单一同装入无污染、不易破损的包装中。 4.3 产品检测 由认证机构指定的检测机构实施,检测项目和方法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认证实施规则进行。所有样品符合标准和实施规则的要求则为产品检测合格;有不符合项的产品,代表所抽样单元检测不合格。 4.4 工厂检查 一般情况下,签署认证合同后进行工厂检查。工厂检查时间应根据企业生产规模和认证产品单元的数量确定,工厂检查时间不得少于2个人日。对于获得质量体系认证的企业,工厂检查时间可酌情减少。 认证机构应委派检查员按照附件A《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对企业进行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检查,按以下三种情况判定检查结果: 如果检查过程未发现不符合项,则工厂检查合格。 如果发现一般不符合项,但不危及到认证产品符合标准时,生产厂应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纠正措施。

WJ-YJ-04-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2019

编号:CNCA-N-009:2019 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录 1. 目的和范围 2. 认证机构要求 3. 认证人员要求 4. 认证依据 5. 认证程序 6. 认证后管理 7. 再认证 8. 认证证书、认证标志的管理 9. 信息报告 10. 认证收费

1.目的和范围 1.1为规范有机产品认证活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 证认可条例》《认证机构管理办法》和《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 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则。 1.2本规则规定了有机产品认证程序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1.3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有机产品认证以及有机产 品生产、加工和经营的活动,应遵守本规则的规定。 未与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认监委)就有机产品认证体系等效性方面签署相关备忘录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有机产品认证,应遵守本规则要求;已与认监委签署相关备忘录的国家(或地区)的进口有机产品认证,应遵守备忘录的相关规定。 1.4遵守本规则的规定,并不意味着可免除其所承担的法 律责任。 2.认证机构要求 2.1认证机构应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规 定的条件和从事有机产品认证的技术能力,并获得认监委的批 准。 2.2认证机构应建立内部制约、监督和责任机制,使受理、 培训(包括相关增值服务)、检查和认证决定等环节相互分开、 相互制约和相互监督。 2.3认证机构不得将认证结果与参与认证检查的检查员及 其他人员的薪酬挂钩。 — 1 —

3.认证人员要求 3.1从事认证活动的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教育和工作经历,接受过有机产品生产、加工、经营、食品安全和认证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3.2有机产品认证检查员应取得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的执业注册资质。 3.3认证机构应对本机构的各类认证人员的能力做出评价,以满足实施相应认证范围的有机产品认证活动的需要。 4.认证依据 GB/T 19630《有机产品生产、加工、标识与管理体系要求》 5.认证程序 5.1认证机构受理认证申请应至少公开以下信息: 5.1.1认证资质范围及有效期。 5.1.2认证程序和认证要求。 5.1.3认证依据。 5.1.4认证收费标准。 5.1.5认证机构和认证委托人的权利与义务。 5.1.6认证机构处理申诉、投诉和争议的程序。 5.1.7批准、注销、变更、暂停、恢复和撤销认证证书的规定与程序。 5.1.8对获证组织正确使用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有机码、认证证书、销售证和认证机构标识(或名称)的要求。 — 2 —

信息技术服务运营管理系统的设计

信息技术服务运营管理系统的设计 文档 一、背景阐述 信息技术服务运营管理的飞速发展正逐步正改变着企业生产与管理的,信息技术服务运营发展趋势已经成为改善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和增加经济效益的主要力量,近几年来出现的一些适应新竞争形式的新型生产方式,例如精益生产方式、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等等,都是在技术信息服务系统的支持下才能得以实现,应用信息技术服务来改善管理工作,并将持续产生更大的影响,涌现出更多的改进生产系统的新型管理方式和技术。信息技术服务的飞速发展对企业运营管理方式的深刻影响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从知识到应用之间的间隔越来越短,未来的企业运营产业在某种意义上将成为一种技术信息产业,信息技术服务将成为制造业的决定因素,用信息技术服务促进未来制造的改造已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制造业发展的总趋势是:信息技术在促进企业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仍然是第一位;独占性技术决定了产品的价值和价格;联合和竞争两位一体,并超出国界,敏捷性成为制造业追求的目标;管理创新对制造业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信息技术服务运营管理将继续围绕信息化、智能化、精密化、集成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服务运营管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信息技术服务因此也成为了研究的重点。信息技术服务产业作为新兴技术,其最新成果在服务行业的广泛应用必将对运营管理产生积极作用。从不同角度分析信息技术对企业运营管理的影响和作用后指出:信息技术服务的发展不仅为企业运营管理提供技术基础,也为新型服务的出现提供更多的创意。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信息技术服务的迅速发展,全球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信息技术服务运营管理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大量信息技术服务的成果被应用于企业运营管理行业,既为信息技术服务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也为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则 目录 1.适用范围 2.对认证机构的基本要求 3.对认证审核人员的基本要求 4.初次认证程序 5.监督审核程序 6.再认证程序 7.暂停或撤销认证证书 8.认证证书要求 9.与其他管理体系的结合审核 10.受理转换认证证书 11.受理组织的申诉 12.认证记录的管理 13.其他 附录A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审核时间要求 1适用范围 1.1本规则用于规范依据GB/T 19001/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在中国境内开展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

1.2本规则依据认证认可相关法律法规,结合相关技术标准,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过程作出具体规定,明确认证机构对认证过程的管理责任,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的规范有效。 1.3本规则是认证机构在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活动中的基本要求,相关机构在该项认证活动中应当遵守本规则。 2对认证机构的基本要求 2.1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取得从事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资质。 2.2认证能力、内部管理和工作体系符合GB/T 27021/ISO/IEC 17021-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 2.3建立内部制约、监督和责任机制,实现培训(包括相关增值服务)、审核和作出认证决定等工作环节相互分开,符合认证公正性要求。 2.4鼓励认证机构通过国家认监委确定的认可机构的认可,证明其认证能力、内部管理和工作体系符合GB/T 27021/ISO/IEC 17021-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要求》。 2.5不得将申请认证的组织(以下简称申请组织)是否获得认证与参与认证审核的审核员及其他人员的薪酬挂钩。 3对认证审核人员的基本要求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总局令第155号)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已经2013年4月23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4月1日起施行。 局 长 2013年11月15日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消费者、生产者和销售者合法权益,进一步提高有机产品质量,加强有机产品认证管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有机产品认证以及获证有机产品生产、加工、进口和销售活动,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有机产品,是指生产、加工和销售符合中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的供人类消费、动物食用的产品。 本办法所称有机产品认证,是指认证机构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按照有机产品认证规则,对相关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活动符合中国有机产品国家标准进行的合格评定活动。

第四条 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负责全国有机产品认证的统一管理、监督和综合协调工作。 地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和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以下统称地方认证监管部门)按照职责分工,依法负责所辖区域内有机产品认证活动的监督检查和行政执法工作。 第五条 国家推行统一的有机产品认证制度,实行统一的认证目录、统一的标准和认证实施规则、统一的认证标志。 国家认监委负责制定和调整有机产品认证目录、认证实施规则,并对外公布。 第六条 国家认监委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组织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国际合作。 开展有机产品认证国际互认活动,应当在国家对外签署的国际合作协议内进行。 第二章 认证实施 第七条 有机产品认证机构(以下简称认证机构)应当经国家认监委批准,并依法取得法人资格后,方可从事有机产品认证活动。 认证机构实施认证活动的能力应当符合有关产品认证机构国家标准的要求。 从事有机产品认证检查活动的检查员,应当经国家认证人员注册机构注册后,方可从事有机产品认证检查活动。 第八条 有机产品生产者、加工者(以下统称认证委托人),可以自愿委托认证机构进行有机产品认证,并提交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中规定的申请材料。 认证机构不得受理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有机产品生产产地环境要求,以及有机产品认证目录外产品的认证委托人的认证委托。 第九条 认证机构应当自收到认证委托人申请材料之日起10日内,完成材料审核,并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对于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通知认证委托人,并说明理由。

PCCC认证实施规则

自愿性产品认证质量保证能力要求实施规则 一、概述 本文件是电能(北京)产品认证中心有限公司(简称PCCC)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的要求,包括对认证产品的检验要求及制造厂现场的要求,以保证其生产的认证产品符合国家认证标准并与型式试验样机在规定程度内的一致性。对认证产品生产者的检查每年至少一次(根据认证产品类别和生产的稳定状态而定),以保证将必要的日常工作和程序保持在可接受的水平上。对生产者进行监督复查期间,要抽取认证产品样机或零部件进行检验,以验证其与认证标准的符合性并与型式试验样机一致性,当发现可能危及到产品与认证标准的符合性的情况时,可增加监督频次。 生产者应规定与质量活动有关的各类人员职责及相互关系,且在其组织的内部指定一名质量管理代表和一名认证联络工程师(或联络员)。质量管理代表应是组织管理层中的一名成员,应具有充分的能力胜任本职工作。不论其在其他方面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 确保加贴认证标志的产品符合认证标准的要求; b) 及时向认证机构申报涉及获证产品性能的变更; c) 负责与认证机构联络与协调认证方面的事情; d) 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认证标志的妥善保管和使用; e) 建立文件化的程序,确保不合格品和获证产品变更后未经认证机构确认,不加贴认证标志; 认证联络工程师(或联络员)应熟悉认证业务,其职责是协助质量管理代表与认证机构联络认证事宜。 二、申请产品认证企业的现场检查内容 (一) 对申请PCCC产品认证企业的生产条件初次检查评价,具体按:1、质量管理基础工作,2、生产资源提供,3、技术文件管理,4、采购质量控制,5、过程质量管理,6、产品质量检验,7、文明安全生产,8、产品用户服务共8章进行检查评价。每一款的检查内容按“合格”、“不合格”、“严重不合格”三种结论进行评定,其中“不合格”是指企业出现的不合格是偶然的、孤立的现象,并是性质一般的问题,“不合格”评定按程度轻重不同,分为“观察项”和“轻微不合格”;“严重不合格”是指企业出现了区域性的或系统性的不合格,或是性质严重的不合格。

体育场所服务认证实施规则

目录 1 范围 2认证依据 3认证制度 4认证实施 5认证证书、认证标志和认证标牌 6认证后的信息通报 7认证收费 附件:1.体育服务认证标志基本式样、颜色及尺寸2.体育服务认证标牌的式样、颜色及尺寸

1范围 本规则规定了认证机构进行体育场所服务认证的基本要求和工作程序,适用于认证机构对体育场所服务进行的认证活动。 2 认证依据 2.1 GB 19079.1至GB 19079.14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系列标准; 2.2 GB/T 18266.1至GB/T 18266.2 《体育场所等级的划分》系列标准; 2.3其他经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备案的相应认证技术规范。 3 认证制度 服务质量评价+ 服务保证能力审查+ 监督审查 4 认证实施 4.1 国家体育总局负责组织有关方面依据GB 19079 《体育场所开放条件与技术要求》和GB/T 18266 《体育场所等级的划分》等,根据不同类别的体育服务场所,制定相应的服务保证能力要求和顾客满意度的测评方法,报国家认监委备案后实施。 4.2对认证机构的基本要求 4.2.1从事体育场所服务认证的认证机构,应按照《体育服务认证管理办法》、ISO/IEC导则65《产品认证机构的通用要求》的规定开展认证工作。 4.2.2从事体育场所服务认证的认证机构,应针对不同场所的体育服务采用相应的认证审查细则和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开展认证工作。

4.3 申请与受理 4.3.1体育场所服务认证类型和等级 4.3.1.1体育场所服务认证分为体育场所开放条件认证(以下简称开业认证)和体育场所等级划分认证(以下简称等级认证)。 4.3.1.2体育场所等级认证的结果分为一星级体育场所服务、二星级体育场所服务、三星级体育场所服务、四星级体育场所服务和五星级体育场所服务。 4.3.2申请 体育场所服务认证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认证机构提交书面申请,明确申请认证的类型,同时提交以下材料: a) 申请人基本情况,包括名称、地址、资产状况、从业人员和主要体育设施设备的配置基本情况等; b) 申请人的法人证明以及其他合法经营资质的证明; c) 申请人的服务流程管理文件(以下简称服务管理文件); d) 保证执行体育服务标准和技术规范,以及认证申报材料真实性的声明; e) 必要时有关从业人员职业技能鉴定的资质证明; f) 体育场所服务认证相关的设施设备、健康卫生、环境等项目的检测报告。 4.3.3受理 4.3.3.1 认证机构自收到申请人提交的书面申请之日起,应当在1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评审。 4.3.3.2 若评审结论为同意受理,认证机构应确定申请认证的体育服务活动、场所位置、规模和申请认证等级(申请等级认证时提交)等内容,与申请人签订认证合同。若评审结论为不予受理,认证机构应当

管理信息系统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3.按照系统论的一般原理,系统具有(A ) A.目的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等特征 B.目的性、整体性、有效性、环境适用性等特征 C.目的性、有效性、相关性、环境适用性等特征 D.有效性、整体性、相关性、环境适用性等特征 5. 系统开发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是否(B ) A操作便利 B.符合用户需要 C.技术先进 D.节约资金 6. 系统开发工作的目的和出发点是(C ) A.满足技术指标 B.满足设计者要求 C.满足用户要求 D.技术规范 9.12.1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 ) A.MIS是一个人机系统 B.信息与载体性质有关 C.信息化就是计算机化加网络化 D.MIS的目标就是提高工作效率节省人力 1618.管理信息系统的层次结构中,最高层是(D ) A. 事务处理 B.业务信息处理 C.战术信息处理 D.战略信息处理 二、填空题 2.管理信息系统绝不只是一个技术系统,而是把人包括在内的人机系统,因而它是一个___ 社会__系统。 3.信息、(物质)和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 4.(事实)是信息的中心价值,不符合事实的信息不仅没有价值,而且可能价值为负,既害别人,也害自己。 5.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 6.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系统的特征包括: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等。 7.决策科学的先驱在著名的决策过程模型指出:以决策者为主体的管理决策过程经历情报、设计、(选择)和(实施)四个阶段。 8.西蒙教授提出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可将决策划分为三种类型:结构化决策、半结构化决策和(非结构化决策)。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一、单项选择题 3.日常事物处理信息适用于(C ) A、中层管理 B、高层管理 C、基层管理 D、目标管理 4.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B ) A、计划、控制、监督、协调 B、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C、组织、领导、监督、控制 D、组织、领导、协调、控制 7. 事务处理系统(TPS)是主要用来(B ) A.处理突发事件 B.产生各种报表 C.重点在于实现企业生产的自动化 D.提高产品质量 17.商业企业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是(C ) A.EDI B.DSS C.MIS D.WWW 8. 西蒙(H.A.Simon)作为“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提出的决策过程的基本模型,将决

《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修订

《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修订 编制说明 一、修订背景 2011年认监委为规范有机产品认证,对标准进行修订,发布了号称史上、世上最严的有机产品认证制度,2014年4月23日,为适应当时形势的发展,认监委修订了2011年发布的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整体上看,现行标准体系贯彻了认监委关于有机认证活动“完善化、规范化”的精神,符合当时我国有机认证市场亟需有序发展的需求。 近几年,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有了长足的发展,证书数量已经达2万余张,中国有机产品认证制度已经走出国门,许多国内认证机构为国外的企业提供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服务,同时,随着发展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为继续推动我国有机产品认证的有序发展,继续深化完善各项准备工作,认监委于2018年12月正式启动实施规则的第二次修订工作。 二、修订原则

本次标准修订的原则是在符合我国认证认可法律法规规定的基础上,结合近些年颁布的法律法规新的要求,对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应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同时积极跟踪、研究国际有机农业发展新动向,保持我国与国际有机产品认证应用层面的一致性,以便于开展我国与国际有机产品认证国际互认工作,促进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为确保有机认证产业平稳有序的发展,本次修订遵循了“规范性”、“可操作性”和“风险管控”的基本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为确保有机市场平稳有序运行,完善有机产品市场流转管理,有机产品认证证书增加了“经营”类别,并明确规定经营的定义为指不改变产品包装的有机产品储存、运输和/或贸易活动,且明确认证机构不得给获得有机产品经营认证证书的认证委托人发放有机码。 二是为更好的服务认证市场,参考国际主流认证制度通行做法,进一步优化了多农户组织的检查方案,检测的相关要求,进一步调整了检查组的要求等。 三是为加强国际合作,保障国外优质有机产品更好的走进

服务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及能力管理实施指南

CNAS-GC25 服务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及能力 管理实施指南 Guidance on Service Certification Body’s Management of its Certification Business Scopes and competence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

前言 本文件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制定。 作为认可指南性质的文件,它根据CNAS-CC02《产品、过程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和CNAS-SC25《服务认证认可方案》的认可规则,为具有服务认证领域的认证机构实施认证业务范围的管理提供指南。 术语“宜”表示相应的CNAS-GC25条款提供了满足 CNAS-CC02及CNAS-SC25相应要求的适宜方法,如果认证机构采用与CNAS-GC25等效的方法来满足 CNAS-CC02和CNAS-SC25的要求,需要向CNAS证实该方法确实能达到这一目的。

目录 1 范围 (3) 2 引用文件 (3) 3 总则 (3) 4 认证业务范围的能力管理 (3) 4.1 认证业务范围分类 (3) 4.2 认证人员的能力管理 (4) 4.3 认证实施过程中的能力管理 (5) 4.4 服务认证评价作业指导书的编制 (6) 附件A(资料性附录) (7) 服务认证业务范围分类表 (7) 附件B(资料性附录) (9) 服务认证业务范围分类方法简介 (9)

服务认证机构认证业务范围及能力管理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指南适用于服务认证机构在其认证业务范围内实施能力管理,为认证机构按照CNAS-CC02和CNAS-SC25实施业务范围能力管理提供指南。 2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文件的条款。以下引用的文件,注明日期的,仅引用的版本适用;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的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 CNAS-CC02 《产品、过程和服务认证机构要求》 CNAS-SC25 《服务认证认可方案》 3 总则 3.1 实施能力管理是认证机构的责任。认证机构实施业务范围内的能力管理时应建立和实施能力分析和评价系统,并配备相应的资源。 3.2 认证机构的能力分析和评价系统涉及的活动宜至少包括以下活动: 1)对认证业务范围的专业特点进行分析与风险评估,确定认证业务范围分类; 2)针对不同认证业务范围,分析认证人员从事认证评价活动宜具备的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要求、培训需求,并确定资格准则; 3)针对不同认证业务范围,分析认证评价作业指导书的编制需求,并编制必要的文件; 4)认证人员管理能力和/或专业能力的评价、培训和日常监督; 5)认证实施过程中的专业能力管理; 6)认证业务范围的扩大和缩小管理。 3.3 认证机构宜对能力分析和评价系统制定相应文件,并保持充分的能力分析和评价记录。 3.4 认证机构应有程序就申请服务认证业务范围的认可做出规定。 4 认证业务范围的能力管理 4.1 认证业务范围分类 4.1.1 认证机构宜根据服务的特点,对服务认证业务范围进行分类管理。 4.1.2 本文件附录A为认证机构服务认证业务范围的分类管理提供了参考。认证机构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评估、细分和整合。认证机构可参照本文件附录A或对应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服务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服务 项目招标需求 供应商资质资格要求: 1、供应商在宁波本地有常驻服务机构(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 2、供应商应具备中国信息安全认证中心或国家信息安全测评中心或宁波市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协会颁发的安全服务资质; 3、供应商应具有两名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认证的注册信息安全工程师(出具社保证明和证书复印件,中标后提供原件); 服务要求: 1、供应商应为本项目组建一个安全运维服务团队,团队成员应由各类信息安全专家、网络专家等组成,标书中应列出团队成员清单并提供相关证书。当驻场工程师不能及时解决问题时应及时给予技术支持。应急响应时间小于1小时,一般安全事件排除时间小于1小时,复杂安全时间排除时间小于4小时; 2、实地驻场一名注册信息安全工程师; 3、全大市约40套安全产品日常管理。要求每天对安全产品的运行状况进行检查,并根据信息系统的安全状况调整安全策略,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安全产品包含防火墙、IPS、UTM、上网行为管理,WAF,桌面管理系统,终端入网管理系统,防病毒软件等等; 4、协调各安全产品厂商定期巡检安全产品,在产品故障时及时联系厂商排除故障,确保安全产品正常工作; 5、全大市安全产品日志分析。要求每天对安全产品产生的日志进行交叉比对分析,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6、全大市约4000台终端电脑安全管理。借助桌面管理系统、终端入网控制系统等管理软件对全大市的电脑终端的安全状况进行跟踪管理,及时发现终端电脑的安全风险,通过调整安全策略及现场、远程协助等方式处理终端出现的安全问题; 7、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定期对全系统的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进行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

CCC认证实施规则

编号:CNCA—08C—034:2001 医疗器械产品类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道 2001-12-07发布 2002-05-01实施 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 录 1.适用范围 (3) 2.认证模式 (3) 3.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3) 3.1认证申请 (3) 3.2型式试验 (4) 3.3初始工厂审查 (4) 3.4认证结果评价与批准 (5) 3.5获证后的监督 (6) 4.认证证书的维持和变更 (9) 4.1认证证书的维持 (9) 4.2认证证书覆盖产品的变更 (9) 5.认证标志使用的规定 (9) 5.1变形认证标志的使用 (10) 5.2准许使用的标志样式 (10) 5.3加施方式 (10) 5.4加施位置 (10) 6.认证的暂停、注销和撤消 (10) 7.收费 (10) 附件1:强制性产品认证 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产品的单元划分 (11) 附件2 :强制性产品认证 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产品测试纲要 (12) 附件3:强制性产品认证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13)

1.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管道,该产品是供血液净化时作为血液通道使用的管道。 2.认证模式 型式试验 + 初始工厂审查+ 获证后监督。 3.认证实施的基本要求 3.1认证申请 3.1.1申请单元划分 原则上一个型号一个单元。同一生产厂在不同生产地点生产的产品应分别提出申请。 申请单元划分说明详见附件1。 3.1.2申请文件 申请人应提交正式申请并随附有关文件,至少包括: 1)连接结构图; 2)中文产品说明书; 3)产品安全检测报告;(如果有的话) 4)申请认证产品中不同型号之间的差异说明。

中国有机标准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实施规则

中国有机标准、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实施规则 有机农业 organic agriculture 遵照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 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 添加剂等物质,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 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以维持持续稳定的农业 生产体系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有机农业在发挥其生产功能即提供有机产品的同时,关注人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以及环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有机农业基于以下四项原则: 健康的原则健康的土壤可以生产出健康的作物,而健康的作物 是健康的动物和健康的人类的保障。 生态学的原则强调有机农业生产应以生态平衡、物质和能源良好 循环利用为基础,减少生产体系内投入物质的使用, 从而维持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资源,实现营养和 福利方面的需求。 公平的原则强调所有有机农业的参与者要建立公平的关系,并根 据动物的生理和自然习性来提供其必要的生存条件 和机会,以对社会和生态公正以及对子孙后代负责任 的方式来利用自然和环境资源。 关爱的原则对生态系统和农业生产给予充分关注,以一种可预见性和负责任的态度来管理有机农业,以保护当前人类和子

孙后代的健康和福利以及环境;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拒绝 使用无法预知其危害的转基因工程技术,以防止发生重 大风险。 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GB/T 19630》 突击监督检查问题: 1.从2012年3月15日信息公开,基地随时可能被媒体暗访,国家认监 委会加强对基地的抽检。 存在问题:基地管理人员对有机不了解,有机知识缺乏,回答不得体,企业没有尽到培训的责任。 2.每个认证产品都需要检测,对农残的要求更加严格,。新版国标要求 农残不得检出。 存在问题:有机知识缺乏而导致实际操作不到位而影响产品质量 1)使用投入物前未及时通报中心评审 2)地块缓冲隔离不到位 3)文件记录不完善 3.有机产品标签 2012年,认证监管重点内容,需在印刷前由认证机构审核所有使用有机字样的标签。 国标认证:防伪标志投入使用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

附件二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 目 录 1 适用范围 2 认证依据 3 认证程序 3.1 认证申请 3.2 申请评审 3.3 现场审核的准备 3.4 初次认证审核 3.5 认证决定 3.6 监督审核 3.7 再认证 3.8 特殊审核 3.9 暂停、撤消认证或缩小认证范围 4 认证证书 4.1证书内容 4.2证书编号 4.3 对获证组织正确宣传认证结果的控制 5 对获证组织的信息通报要求及响应 5.1 信息通报 5.2信息分析与响应

1 适用范围 本规则用于规范认证机构在中国境内开展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活动。 2 认证依据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以国家标准 GB/T 24405.1《信息技术 服务管理 第1部分:规范》为认证依据,并按照国家认监委确定的《开展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的业务类别表》划分认证类别。 3认证程序 3.1 认证申请 3.1.1认证机构应向申请认证的社会组织(以下称申请组织)至少公开以下信息: (1)认证范围; (2)认证工作程序; (3)认证依据; (4)证书有效期; (5)认证收费标准。 3.1.2认证机构应要求申请组织的授权代表至少提供以下必要的信息: (1)法人资格证明(工商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 (2)取得相关法规规定的行政许可文件(适用时); (3)从事的业务活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相关法律、法规、信息技术服务标准和有关规范的要求; (4)对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认证范围涉及的业务活动的描述,包括利用信息技术为内部或外部顾客的业务过程提供支持的说明; (5)已按认证依据和相关要求建立和实施了文件化的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 (6) 体系有效运行3个月以上,并且已完成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3.1.3上述必要信息应使认证机构能够确定: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一、系统建设背景及意义 “十二五”以来各地政府纷纷加大智慧城市建设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力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管理应用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日常业务管理、为公众提供服务等方面发挥了较重要的作用。但是,城市信息化的发展对城市信息化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和共享、城市管理与运行相关系统功能提升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解决如下问题:城市“感知”节点远远不够,无法满足精细化管理需要城市各部门业务系统呈信息孤岛态势,跨部门协同能力较弱;城市管理海量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足,无法满足城市管理综合监控和智能化决策的需要等。因此,需要通过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技术手段和更加全面系统的方法来加以解决和实现。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整合平台及协同服务平台。该系统面向城市管理者,从城市综合管理角度出发,将原有和新建的各类业务系统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接入,实现城市运营管理

信息资源的全面整合与共享、业务应用的智能协同,并依托于城市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城市管理者提供智能决策支持。 通过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的建设,城市管理者能够及时全面了解城市运营管理各个环节的关键指标;以智能分析预测等手段,提高管理、应急和服务的响应速度;逐步实现被动式管理向主动式响应的转型;并以高效率的跨部门智能协同提升城市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从而不断向“智慧化”城市运营管理的目标迈进。 二、系统架构 智慧城市综合运营管理系统由业务应用、应用展现、应用支撑和应用集成四部分组成,分别描述如下: (1) 业务应用层 业务应用层包含系统为使用者提供的业务应用功能模块,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