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策略研究报告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策略研究【摘要】小学音乐教学之中合唱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它对于鼓励小朋友去唱歌,培养其歌唱兴趣,增加其歌唱信心,同时激发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在演唱之中不仅要求有情与景的渗入,还要求准确的发音技巧,完善的表演形式。如何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合唱习惯,怎样让以群体形式组织起来的学生自然和谐地展开二部声合唱,这是我们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孜孜以求去探索的问题。

【关键字】小学音乐合唱技巧二部声情感

合唱较之于独唱,音域更为宽广,音色也更加丰富,因而对于调动学生演唱兴趣有着独特的优势。学生个人通过加入合唱群体,在增加歌唱信心的同时,也能够不断挖掘他们表演潜能。然通过对目前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进行了解发现其中总是多多少少存在音准以及和谐性等等方面的问题,这与教师教学引导方式不无关系:比如合唱当中学生往往是被要求演唱不同声部,而一些老师却只教唱某一个声部;再比如合唱需要增加练习的次数,于是有老师就让学生每天反反复复单调的齐唱,这样一来,收效甚微。

一、以情激趣

情感是歌唱的灵魂,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反思与总结,我们了解到将小朋友置于或真实或营造的情景之中,能够最自然地调动起他们的感官感受,从而自觉的去探索、去领悟,去把握音乐之中的情感,使合唱技巧的顺利掌握成为一种可能。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努力地在课堂上为小朋友们创造情境,其次为契机和主线,激发学生情趣,寓教于乐,在乐中“以情带声”。

回声是发生在山谷之中的一种大自然现象,它充满幻想与乐趣,反映的正是

音乐与自然的主题,让我们在音乐感悟之中到大自然之中穿梭,感悟各种奥秘。笔者在教授《回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置身其境,借助PPT特地为他们播放了少数民族少男少女在碧波上,在林里山间渔歌互答的视频,同时插入了《回声》这支音乐,一下子就吸引了几乎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力。他们一边欣赏,一边不自觉的就会哼出旋律,在大自然灵秀神奇的风光中,带着好奇和兴奋,自然而然体悟到其中情绪。趁着学生的好兴致,进入合唱教学时,我这样安排了教学过程:“美丽的姑娘,在绿色的湖面上轻轻划着船桨,在空旷的山间放声歌唱,远处似乎有回答的声音,你们可以听见来似有若无的回声吗?”因为前面特意为学生营造了情境,所以这时候就有学生侧耳去寻找。时机成熟之际,我将全班小朋友分成两大小组,形成对唱,教给他们如何去模仿自然传来的回声,从而掌握低声部的发音技巧;接着开始轮唱,使人和回声彼此对话,活泼而轻松;最后合唱,增强音乐力度,在几种不同形式的歌唱中,让音乐时强时弱的回荡在教室中,至此,小朋友们仿若置身空谷,早已分不清是回声还是歌声,和谐而自然的融于一体。

通过情境的营造,学生唱歌之时,头脑中有了画面,乐学好学,教学难点不攻自破。笔者通过自身对于歌曲的感悟理解,借助方便的可视性强的多媒体,带领学生轻松走入音乐,感受其中韵律与节奏,从而获得审美力的提升,在共鸣之中增添了对音乐的喜爱。

二、科学指导

(一)训练发声方法。

训练小朋友的发声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老师无法通过理论指导让学生学会实际操作,老师必须经常性的予以动作示。唱歌的最根本动力是呼吸,小朋友相较于成年人气息要浅的多,因而在教授合唱技巧时,首要的便是带领学生更好的呼

吸。具体操作有:首先带领学生全身心放松,放松五官,放松表情,放松脸部笑肌,自然地如花儿一般绽放;其次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小手置于上腹部,徐徐吸气,缓缓吐气,感受腹部一空瘪一膨胀的有规律变化;最后通过训练保持气息持久,借助“S”反反复复联系吐气,通过对比匀吐、急吐等等,让学生自己找到保持气息均衡之道。

(二)把握音准节奏

合唱重视整体性,倘若在演唱过程中某位小朋友的声音或者高于标准音,或者低于标准音,就会破坏合唱的整体协调性,因而教师指导之中,需要重视小朋友音准节奏方面的联系。想要掌握音准,前提是最好音阶训练,这个过程必须是循序渐进的:开始老师可以自身进行动作示,借助可视化的手势,让学生更好的领会音阶涵;紧接着,不妨通过一些灵活多变的小游戏、小活动,更全面地向学生介绍全音半音,打好基础。待学生大体掌握之后,就可以让他们在实际合唱训练中去反复使用。如在教授《歌声与微笑》二声部合唱歌曲时,不妨先让小朋友分声部自由演唱,然后两人之间或者是小组之间互相聆听,通过对比交流发现各种问题。然后老师组织合唱,将全体学生分为两大组,一个组将目光投向老师身上,通过老师指挥唱好音阶,与此同时,另一组唱完一声部第二个音之后,紧接着是开始音阶的演唱,老师轮流交替着给予两组以指挥和指导,更好的照顾到合唱中的个人。如此将几乎所有的都学的问题都照顾到,这样下来,大部分小朋友的的音准节奏问题可以解决的七七八八了。

三、多样辅助

过去的合唱教学通常都是以唱为主,无法带领小朋友去体悟其中的丰富多样的情感,因而在新时代新课标的要求下,有必要在音乐合唱表演之中,渗入优美

的舞蹈以及动听的打击乐或者是音高辅助。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把握音乐律动,掌握节奏,就会加入打击乐,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比如:教同学们演唱《小白船》的时候,我习惯安排一些学生借助竖笛这种乐器分声部去吹奏,其余的人认真倾听,然后再合奏,当合奏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时,顺势引导他们将对于这首歌曲音准以及音程的感觉自然移入合唱之中。在合唱之际,不同声部都安排学生伴奏,轮流展开。借助这样的有序合理步骤,音准问题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

再比如:在教唱二部声歌曲《迷人的火塘》时,通过展示篝火晚会热闹奔放的场景,我已经让学生体会到了歌曲的情绪。蓄好势之后,我开始给学生放音频,同时借助手势定准音高,通过比划表现律动,接着合着音频唱起歌曲第二声部部分。唱完之后,我请同学思考:“对比老师唱的和音频音乐,同学们能发现有何不同呢?”很多小朋友都能发现老师的演唱当中多出了一个声部,按照这首歌的节奏,教师最好是将音调降一降,准确把握低声部。顺着同学的回答,我接着就问了:“那么这首音乐的这个低声部,让这个音乐听起来是更好呢,还是更差呢?怎么个好法?”这时候小朋友各有各的看法,有的说这个低声部的发音,能让听的人自觉的想到篝火晚会大家一起边唱歌边跳舞的热闹,有的说低声部正体现着大家情绪的高涨呢。趁着大家都积极参与进来的时候,我指导全班学生进行第二声部的练唱,鼓励学生模仿刚刚我进行示是的定位手势,找准音高,与此同时,我会用竖笛伴奏,让竖笛声与音乐中的琴声和鸣,让学生感受音乐的力度和丰富性。倘若课堂时间充足的话,还会带领小朋友们自由的跳一段少数民族简单的舞蹈,虽然舞蹈可能不会太规,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让学生在载歌载舞之中感受到了音乐之美,同时在练习之中也提升了合唱的和谐度。

四、教学细节

新课标提倡老师在教授课程过程中将课堂“还给”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合唱技巧更多的需要围绕着小朋友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展开,只是单纯的一直训练全体合唱,不仅不能有效提高学生演唱技巧,反而是将他们带入了“死胡同”,无法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一)灵活安排教学环节

灵活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总能让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进行合唱训练时,让教学环节一步紧扣一步,步步交织渗透,把合唱当中尤其重要的“双声部”教学人为化成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更好的领悟。第八课“幸福生活”中,歌曲《同坐小竹排》教学中,老师就可以将“双声部”的训练渗入其中,将学生分成男女两个组,模仿少数民族壮族人彼此的对唱:“小妹……”“小弟……”。

(二)给音乐做加减法

所谓的音乐加法即指在单声部音乐之中添入二声部,让单一的音乐听起来更为丰富,更为饱满,更有力量。音乐的加法会使音乐加大纵深,让学生在训练之中慢慢地感知多部声的特点。所谓的音乐的减法即指将那些复杂多变的多声部音乐改编简化为旋律简单,易于把握易于歌唱的歌曲。一方面使学生有自信更好地去掌握它,另一方面仍保留着合唱应该具备的和声效果,让学生知易而行。

1.音乐加法。当老师在讲授那些有关少数民族的歌曲时,通常会涉及到少数民族的自然风光与生活场景,典型的比如在蓝田白云之下,骑着骏马,挥着鞭儿,老师在带领学生去体悟这份辽阔自由的时候,可以借助我国众多的拟声词去准确模仿马蹄哒哒的声音,为使之更好的融入到歌曲之中,可以在类似情景的歌曲的旋律当中添加二声部,传递清脆悠扬的马蹄声。

2.音乐减法。笔者在执教四年级第八课以“理想”为主题的音乐学习时,有名为“小纸船的梦”这样一首音乐,针对笔者所教授班集体对于二声部基础掌握的这样的具体情况,我在教授之中特意简化了曲谱。把《小纸船的梦》的第二声部旋律进行了重复,如此以来就将难度降低了许多,通过前面情景的引导,学生可以很容易的掌握哼唱音律,再通过反复的合唱训练,把握音准与节奏,体会成功,收获成就感,增强对自身演唱的自信心。

(三)发挥音准好的学生特长

在合唱过程中,一个班的学生水平是参差不齐的,有音准准的,有音色好的,还有二者都不足的,但是大部分都是居中水平的,为使每个同学都能在自身基础上有所提升,我在教学过程中是这样来安排的。比如,在进行五年级某首歌曲的学习时,在第二部分合唱当中,尽管只单单有一个乐句,却是老师无论如何指导集体演唱都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鼓励那些认为自己掌握了技巧的小朋友充当小老师,为全体同学表演一番,同学们都可以听见清晰动听的和声,在比较心理的影响下,大家都开始去模仿他们,跟着他们认真练唱,结果可能还是不完全准,但是毫无疑问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同学都收获了“听觉”的积极训练。

五、自我提高

我国自古以来的传统就是诗乐舞一体,合唱是音乐之中最能体现师生集体创造的一种形式。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合唱指导时,首先必须具备三大基本功:唱、弹、跳。具备良好的歌唱能力,老师可以在教学之中进行唱,通过展示训练学生发音技巧、呼吸技巧、把握音准节奏的技巧等等,给予学生听觉上最为直观的美的感受,从而激励小朋友去学习。具备深厚的弹奏功底,能够帮助老师更好的组

织课堂,老师可以适时的利用古筝、琵琶或者是吉他之类的乐器,为学生即兴伴奏,创造出活泼轻松的氛围。同样具备跳的舞台表演能力,能够增强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性,小学生普遍的一个心理就是好模,当老师站在讲台上通过灵动的动作语言去将抽象的音乐化为具象时,合唱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学生会被吸引,更会被打动。

音乐不同于造型艺术,可以通过画面得到直接呈现,也不同于影视戏剧,可以被看见,它更多的是通过将声音传递到人的耳朵之中,以声情来调动真情,让学生借助联想与想象去感知去体会。因而小学音乐老师只是具备“唱”“弹”“跳”三大基本功是不完全足够的,除此之外,他们还必须擅长合唱指挥,有一定的音乐创作能力,让学生学会感受与表现。在进行合唱教学指导中,一名优秀的老师觉不仅仅是只上完课就可以的,他们的另外一个任务还在于课外艺术实践。老师应该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让全班同学都有机会参与到学校联合举办的不同形式合唱活动之中,这就要求他们具备鼓号组队能力、舞蹈编排能力、合唱组织能力等等,让学生在有竞争的活动之中,突破困难,获得质的提升,同时潜移默化之中渗入到集体主义思想。

优美动听的合唱,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音乐的情感美、音韵美、节奏美,徜徉于音乐的殿堂;而且可以相应的培养起他们高尚的艺术情操与艺术感悟能力,激发他们活泼乐观精神,丰富其思维想象力,促成他们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我们有必须重视并努力搞好小学音乐合唱教学!

【参考文献】

[1]国栋.小学高年级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现状分析及有效策略[J].校园歌声2010(02):21-23.

[2]贝彩红.走进合唱艺术的春天——浅谈小学低段合唱教学[J].成才之路2011(15):52.

[3]钟艳华.让音乐课真正“活”起来——小学音乐“主动唱演”课堂教学形式的探索[J].教育2010(Z3):124.

[4]娟.巧用打击乐器创建多彩课堂——浅谈打击乐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1(01):121.

[5]云兵.让合唱之花在音乐课堂上盛开[J].儿童音乐2010(02):60-62.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课例《小鸟小鸟》转载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课例《小鸟小鸟》 【课堂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歌曲《小鸟小鸟》伴奏。 2、跟音乐进行三拍子律动。 二、发声练习 1、复习练声曲《草原清晨》 2、声音要求:好像是从头顶上拉出来的一条线 气息要求:想像自己是一个大胖子在唱歌 三、音准练习 1、唱音阶 1=C 2/2 1-︳2-︳3-︳4-︳5-︳6-︳7-︳1′-︳ 1′-︳7-︳6-︳5-︳4-︳3-︳2-︳1-‖ (1)引导运用科尔文手势唱准音阶 (2)第1遍跟钢琴伴奏演唱→第2遍没有钢琴伴奏演唱 2、轮唱音阶 1=C 2/2 1-︳2-︳3-︳4-︳5-︳5 - ︳5 - ︳

0 0 ︳0 0 ︳1-︳2-︳3-︳4-︳5-︳ 5-︳4-︳3-︳2-︳1-︳1 - ︳1 - ︳ 0 0 ︳0 0 ︳5-︳4-︳3-︳2-︳1-‖ (1)讲解轮唱方法 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个赛跑游戏,高声部同学提早4拍先唱,低声部同学在后面追,可以吗?(2)引导学生用内心唱,看老师的手势,听老师的琴声,无声的演唱。 (3)轻声的唱出旋律,进行轮唱练习 四、听辨训练 1、请听辨老师弹的音是单音还是双音,请用你的手势告诉我。 2、你能听出其中一个音高,并哼唱出来吗? 3、你能听出另一个音高并哼唱出来吗? 五、视唱练习,熟悉歌曲低声部旋律。 板书书写《小鸟小鸟》低声部旋律 1、轻声的哼唱旋律 2、教师弹奏双声部,请同学们听一听,刚才的那条旋律还在不在。 3、请同学们用“LU”把这条旋律哼唱出来 4、你能听出另一条旋律吗,并轻声的唱一唱 5、生生合作:请两个合唱团的同学唱高声部旋律,其他同学唱低声部旋律 六、歌曲教学《小鸟小鸟》 1、谈话揭题 2、初听歌曲,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情绪。 设问:(1)这首歌曲发生在什么时候?你能用各种词语来描绘一下春天的景色吗?

关于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的探究

关于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策略的探究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音乐欣赏课被纳入了音乐课程的范围,也成为了音乐教学中的重点教学目标之一,它是培养初中生音乐審美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 标签:新课改;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探究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音乐教学应该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技能进行重视。这就要求初中音乐教师在课堂上重视音乐欣赏教学,提升学生对音乐的审美。因而,教师要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初中音乐的教学水平。 一、初中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 现代教育的方向是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在教育的不同阶段进行综合素质的教学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学生的小学和初中的教学目标发生变化的时候更应该重视音乐欣赏教学的教育活动,这也能带动中小学的学生在音乐素养方面的发展。但是,很多学校在音乐欣赏教学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比如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文本上,学生们本身是非常喜欢音乐的,因为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不一样,表现出来的对音乐教材的感觉就存在很大差别。还有一些学生很喜欢流行音乐和网络音乐,不喜欢传统经典音乐。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中的经典曲目就很难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再加上当前的欣赏课环节还没有进行完善,很多学校的音乐欣赏课会在学生听完一节课之后结束课堂内容,音乐欣赏课也就到此为止了。很少有教师能引导学生将自己对音乐的感受讲出来,究其原因,首先是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所限,然后是学生没有较强的音乐表达能力,还有学生在音乐兴趣方面只对喜欢的音乐感兴趣,这一点也需要注意。 二、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1.增强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要想让学生喜欢音乐并爱上音乐学习,首先需要让学生产生对音乐的兴趣。只有学生有足够的学习兴趣,才会在音乐欣赏方面更好的取得成绩。良好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逐渐丰富自己的基础知识,并逐渐增加学生的音乐综合素养。当前的学生面临着非常繁重的考试压力,很多音乐老师都发现,只要学生去上音乐课,大都是欢呼雀跃、非常开心的,因为学生喜欢音乐是他们的天性。如果教师不重视音乐课程,没有好好想想学生的真正需求,不去设计良好的教学方法,那么音乐课堂也会变得索然无味,学生也很难产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 音乐欣赏教学主要依靠的是学生的听觉和感知,再搭配一些想象画面组成的。除了倾听和想象,音乐欣赏教学也可以让学生用眼睛去观察、去捕捉,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六要素

浅谈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策略六要素 发表时间:2019-06-24T14:50:18.307Z 来源:《成功》2019年第4期作者:肖莉莎 [导读]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只有不断改善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发挥音乐价值,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它不仅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励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 苍南县桥墩镇第一中学浙江温州 325806 【摘要】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音乐课堂教学中, 只有不断改善教学技巧、教学手段,才能真正发挥音乐价值,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它不仅教学生学习唱歌,还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表现力,它能够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激励学生热爱生活,追求真、善、美。 【关键词】初中音乐;教学感触;教学方式 一、创设课堂氛围,培养兴趣 创设课堂氛围与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教育理论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甚至言谈举止都有一定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想主动地驾驭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和讨论,就必须认真备课。在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猝然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教者始料不及的,这时如果教师知识面广,备课充分,就能圆满回答学生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课堂气氛就会变得热烈。我在上“半音与全音”时讲到十二平均律,有学生提问是谁发现的?我就给他们介绍了朱载育,并向他们介绍国外相同律学的发现比我国要晚好几百年。这样一来,同学们都觉得很自豪,而且对律学产生了兴趣;其次,重视学生个性,启发学生智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学生一旦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烈的兴趣往往成为学生乐于刻苦钻研、勇于攻克难关的动力;再则,创设情绪场,制造一种能够使学生情绪受感染、心理有体验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角色。 二、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运用学生感兴趣的语言、方法来传授音乐知识 例如,我采用绕口令进行节奏教学。见例:“老爷堂上一面鼓,鼓上一只皮老虎。皮老虎抓破了鼓,就拿块破布往上补。只见过破布补破裤,哪见过破布补破鼓。”几遍下来,不光绕口令学会了,节奏的难点——后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也迎刃而解了。 (二)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音乐源于生活,表现生活。音乐对于学生来说,首先不是表演,不是“艺术”,而是自我流露。因此,音乐教育,不应将学生在狭小的由音符组成的抽象、枯燥的世界里,束缚在课堂书本里,而应展现音乐与生活的有机联系。例如,《国歌》一课中的三连音这一节奏,如果教师结合学生生活中 “机关枪”引入,那么一下子,整个教室就活跃起来了。“哒哒哒哒哒哒”的机关枪声从教室的每个角落响起,慢慢地,绝大多数的枪声也都成了“哒哒哒哒哒哒(三连音)……”的节奏了,学生不仅轻而易举地念准了三连音,而且体验到了三连音像密集的炮火,联想到了爱国将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奋勇杀敌的场面。 三、开展多种音乐活动课 音乐活动课是音乐课的延伸,音乐活动课这种特殊的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创造思维的空间更为广阔。活动课除了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外,更多的是把活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上器乐课时,教师除了讲课辅导外,可与学生一起齐奏、合奏。如需要配打击乐时,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设计相关的锣鼓点外,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演奏各种打击乐器,甚至与学生演唱的歌曲作伴奏。此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合适的伴奏音型,让他们用自己的乐器为教师演奏的乐曲进行伴奏……这种做法不但使课堂变得生机勃勃,颇有兴趣,而且还达到了师生营造和谐、愉快的良好教学氛围的目的。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由于科技的进步,现在我们的音乐教学可以多样化的进行了,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多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进行现代化的教学,我们现代化辅助教学工具主要有:多媒体设备、录像片段、微型电脑等。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陶冶学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但我认为还很重要的一点是,教师能否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同一作曲家的其他作品,才能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欣赏口味和水平,而大多数学校里的这方面资料根本无法满足这一需要,而网络资源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一不足。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有效起到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的作用。很多时候,老师的个人演讲或者知识能力是有限的,多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进行深刻的认识。 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学生 现代化辅助教学手段主要有:多媒体设备、录像片段、微型电脑、打印机等。音乐课程中的欣赏课是以欣赏优秀音乐作品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水平,同时也是陶冶学生情操的必不可少的课型。其中所选取的音乐作品是否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颇为重要,作品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欣赏水平,那么学生自然很容易接受。教师通过网络搜集各类作品,分类整理让学生欣赏,可以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兴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 六、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与反思 反思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反思与评价是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与课堂质量的重要形式。在新音乐课程标准中,要求对课堂教学开展多元性评价,尤其注重过程评价,让学生更注重自己的课堂表现,以此作为课堂考核内容。反思教学是督促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在新课程标准中获得全新实践高度。通过反思,可让教师获得成长经验。美国著名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公式为:经验+反思。因此,如果缺乏有效的教学反思,教师的教学就可能停滞不前,无法发挥创造性。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教学模式不断改革,音乐学科的教学也迎来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要求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生动、丰富和多样,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拓展,音乐课堂气氛宽松而和谐。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已经成为了教育热点问题,现根据学科的特点谈一谈音乐学科基本类型课教学模式。 一、音乐课堂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形式,可分为单一课型和综合课型。 单一课型指在一节课中,只进行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完成一个主要任务,其内容集中、单纯、突出中心,能有效地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如唱歌课、欣赏课、乐理课、视唱练耳课、节奏训练课等。 综合课型是指在一节课中,进行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完成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任务,其教学内容丰富,有讲、有唱、有听,有艺术实际,有层次变化,生动活泼,课堂气氛活跃。如唱歌与欣赏的综合课;乐理、唱歌与欣赏的综合课;乐理与唱歌的综合课等。 二、以歌曲教学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 本教学模式充满快乐、全员参与、给学生创设空间、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增进友谊;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情感态度。基本模式如下: 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游戏、音乐故事、律动、肢体表演、媒体播放或谈话等方式导入新课。 第二步:感悟体验,提升思想(展示歌曲背景,激发学生高尚的思想) 本环节根据歌曲表现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或不同季节风情,利用多媒体或图片向学生展示该地域该民族的民俗习惯、风光或民

小学音乐课中的合唱教学

小学音乐课中的合唱教学 明塘小学潘文军 在小学音乐课中我经常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合唱教学,因为合唱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审美能力和陶冶学生的情操都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合唱声部清晰、均衡,声音和谐,才能表现歌曲的意境。如何搞好合唱教学,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一谈。 一、加强合唱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认真地唱好每一个音符,充分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注意各声部的协和,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在音乐课上,我常让学生欣赏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让他们细心聆听各声部的旋律,训练学生音乐的耳朵,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从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我让学生在课余收集一些合唱歌曲,然后让学生在音乐课上来介绍自己喜欢的合唱曲,同时利用校园广播站播放一些优美的、中外闻名的合唱歌曲,以此来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 二、加强科学地发声训练,培养合唱音色 合唱是以高位置的科学发声方法为基础的。在训练时,从呼吸训练入手,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我采用了他们能够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进行练习。比如“象闻花”一样做深呼吸练习;用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等。另外,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以提高

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特别是唱高音时,要求学生用假声带真声的方法来歌唱,切忌大喊大叫,因为这样不但会损坏声带,而且会破坏合唱的和谐性。训练学生要注意轻声歌唱,也就是要采用“悄悄声唱法”,这样不仅可以调和各声部音色,而且能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发声习惯,统一和建立整齐圆润、优美的合唱音色,追求声音的共性,摒弃较为个性化的音色,学会有控制地发自内心的歌唱。 三、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打好合唱基础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统一的节奏、准确的音高是唱好合唱的基础。训练时,我首先要求学生唱准上下行的自然音阶,其次进行听辨和模唱练习,先听辨单音,然后到和声音程,最后到听辨和模唱简单的旋律。这样由听到唱,从简到繁,培养学生的调式调性。在此基础上,我还经常自编一些简单的两声部练习曲,以此来帮助学生揭开合唱的神秘面纱,进行两声部合唱的训练,让学生在和声效果中,得到音准概念,从而掌握音准。同时要求学生演唱时做到能监听另一声部的音高及和声效果,通过训练使学生的音准能力得到提高,另外,在学唱歌曲时还要注意加强节奏感的培养。只有这样,在音准和节奏上,才能做到高低两声部的和谐统一。 课堂合唱教学由于它是面向全体学生,是一项长期的、反复的实践活动,为了让我们的孩子尽早走进合唱世界,享受多声音响的协和、丰富之美,从小培养他们的合唱素质和能力,为今后奠定扎实的基础,就需要师生之间长期的合作与积累,只要我们能做教学工作的有心人,多尝试、多总结,多开展理性化的思考与探索,总能让每一位孩子的心灵都在合唱艺术的殿堂里受到音乐美的熏陶。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策略研究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策略研究【摘要】小学音乐教学之中合唱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部分,它对于鼓励小朋友去唱歌,培养其歌唱兴趣,增加其歌唱信心,同时激发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它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在演唱之中不仅要求有情与景的渗入,还要求准确的发音技巧,完善的表演形式。如何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合唱习惯,怎样让以群体形式组织起来的学生自然和谐地展开二部声合唱,这是我们音乐教师在实际教学当中孜孜以求去探索的问题。 【关键字】小学音乐合唱技巧二部声情感 合唱较之于独唱,音域更为宽广,音色也更加丰富,因而对于调动学生演唱兴趣有着独特的优势。学生个人通过加入合唱群体,在增加歌唱信心的同时,也能够不断挖掘他们表演潜能。然通过对目前小学音乐的合唱教学进行了解发现其中总是多多少少存在音准以及和谐性等等方面的问题,这与教师教学引导方式不无关系:比如合唱当中学生往往是被要求演唱不同声部,而一些老师却只教唱某一个声部;再比如合唱需要增加练习的次数,于是有老师就让学生每天反反复复单调的齐唱,这样一来,收效甚微。 一、以情激趣 情感是歌唱的灵魂,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的不断反思与总结,我们了解到将小朋友置于或真实或营造的情景之中,能够最自然地调动起他们的感官感受,从而自觉的去探索、去领悟,去把握音乐之中的情感,使合唱技巧的顺利掌握成为一种可能。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努力地在课堂上为小朋友们创造情境,其次为契机和主线,激发学生情趣,寓教于乐,在乐中“以情带声”。 回声是发生在山谷之中的一种大自然现象,它充满幻想与乐趣,反映的正是音乐与自然的主题,让我们在音乐感悟之中到大自然之中穿梭,感悟各种奥秘。笔者在教授《回声》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置身其境,借助PPT特地为他们播放了少数民族少男少女在碧波上,在林里山间渔歌互答的视频,同时插入了《回声》这支音乐,一下子就吸引了几乎所有小朋友的注意力。他们一边欣赏,一边不自觉的就会哼出旋律,在大自然灵秀神奇的风光中,带着好奇和兴奋,自然而然体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胡灿云 研究基地学校:桃江县第七中学 课题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顺仇平叶凤君安娜 李敏杨志军罗晴胡仪 胡灿云胡浩良胡梦君钟志红 夏亚夫龚伟民彭艳红漆放军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 2010年8月24日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首先要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参加教育工作19年,从事专职音乐教学13年,02年开始从事高中《音乐欣赏》即现在的《音乐鉴赏》教学。尽管专职音乐教学经历时间较长,但音乐教育理论水平不高;尽管参与过省级课题研究,但主持课题尚需专家全面指导。 为完善研究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顺利开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的研究工作,下面,我作开题报告,请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审议,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指导。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实用教学方法研究》的子课题。 一、关于母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实用教学方法研究》由省教科院音乐教研专家薛晖主持的湖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 其研究目标:一是构建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方法体系,丰富音乐学科教学论;二是指导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通过有效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其研究内容:①中小学音乐教学论研究综述。②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研究。③以音乐新课程教学案例为载体的中小学音乐课程内容的有效教学研究。④研究全省中小学音乐教师新课程培训的有效途径和模式。⑤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⑥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与管理研究 其子课题有:

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 某中学做过一次问卷调查。其结果是:在音乐、体育、电脑、文学、美术等并列项目中,表示喜欢音乐的得票最高,占被调查人数的33.69%。而在这些喜欢音乐的学生中却只有42.05%的学生表示喜欢现在学校开设的音乐课。有将近一半的学生承认最喜欢港台、欧美流行音乐并盼望当歌星。而喜欢古典音乐、民族音乐、轻音乐等的分别只占10%左右。以上调查虽不能说完全精确,但也有一定的代表性。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学生不喜欢我们中学目前的音乐教育呢?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呢?下面,是我对这两个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当前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材导向与学生审美需求之间存在矛盾 大多数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不喜欢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课堂上的经典作品和德育内容提不起他们的兴趣,现行的中学音乐教材,绝大部分内容都是以中外经典作品作为选编对象的,几乎很难找到较通俗的音乐作品。其中一部分音乐作品政治色彩过分浓重,艺术技巧过分深奥,学究气强,学生味弱。这就必然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造成课上得不到课外补的现象。他们更愿意欣赏的是流行音乐(包括声乐、器乐)。这些音乐往往以通俗易懂的曲调,直接明了的歌词,亲切自然的歌唱,轻而易举地抓住了学生的心。 2、家庭、社会对少儿音乐学习的两极取向 目前家庭、社会对学生学习音乐的态度有两种较为极端的价值取向:一种是过分重视。有些家长自己年轻时喜爱音乐但从事音乐工作的梦想未能实现,就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这些家长对孩子抱有很高的期望,不管孩子的自身条件如何,一厢情愿地希望把孩子培养成为音乐家。他们更多的是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强迫孩子学习音乐。在儿童时期,由于孩子缺少自我意识,因此对家长的选择被动顺应。而到了中学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逐渐成熟,他们渴望独立自主,反权威意识很强,从本能上更愿意自己去选择,而不愿意听家长和老师的说教。另一种是不太重视。认为音乐课不是考试科目,不把音乐课作为一门重要课程来看待,仅仅把音乐课当成繁忙课程中间的休息和放松。学校也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与评价手段,无法像其它文理科课程考试一样,督促学生学习。所以,学生就更不把音乐课放在心上了。 3、对音乐功能的认识缺乏科学性、全面性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音乐的美育、德育、智育及许多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功能正在被人们逐渐接受。音乐教学首先表现为一种美育教育,它的可感知性是其它美育教育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同时,它还会起到辅助德育、智育的作用,对于青少年慧敏能力、感受力和永恒心的培养,特别对联想力、创造力的培养是其它学科所不可取代的。但是长期以来社会对音乐课就是唱唱跳跳的娱乐课的观点还是深深地影响着今天的学生和家长。在他们看来,音乐课上通过经典作品学习音乐文化与人文知识未免有点勉为其难与小题大做。所以始终把音乐课看成“小三门”之一,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4、社会需求与教学目标之间不协调甚至相距甚远 在现行的教材中,贴近现实生活,适应青少年身心特点、旋律又新又美的歌曲、乐曲较少,教材的编排有的还不够生动、活泼,教材中政治说教的目的太明显,使得学生对它兴趣不浓。而在社会上,学生们所接触和接受的绝大多数是大陆、港台与欧美流行音乐。由于流行音乐的传播无所不至,演唱技巧没有约束,音像商品铺天盖地,包装制作华丽耀眼,导致学生深深迷恋流行音乐,盲目崇拜大牌明星,对学校音乐教育产生排斥心理。 5、在升学考试课程缝隙中艰难生存的音乐教育

提高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摘要:合唱作为初中音乐课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使学生体验多声部的音乐感觉,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以及良好的协调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演唱兴趣,增强学生个人自信心,令学生的演唱以及表演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掘。 关键词:初中音乐;课堂教学;问题;策略 合唱作为一门需要群体合作的艺术表现形式,如今在初中音乐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在课堂教学让学生接触合唱,并使其形成一定的合唱意识,培养学生一定的合唱能力。但是在初中音乐课堂的合唱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关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本文做了一些探讨。 一、初中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老套,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初中的合唱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与以往并没有什么改变。在针对合唱训练中对于气息的控制、音准的掌握以及多声部之间的协调配合问题,因循守旧,沿袭以往单一枯燥的“填鸭式”教学方法与无限重复循环的教学策略。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难以让学生掌握合唱的能力与技巧,同时也会使学生感到枯燥烦闷,产生厌学心理,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缺乏自信,有畏难情绪 合唱课堂与其他音乐课堂相比,对于学生而言更加难以掌握。因为合唱不仅对每一个音节的音准、节奏有着严格的要求,同时也需要各个不同声部之间的协调统一。只有每个环节都完整准确才能够合唱出一首完美的歌曲。对于缺乏音乐基础的初中生而言,本就相对困难,而单调的重复练习就更容易打击学生自信心,使其产生畏难情绪。 3.音乐教师的水平能力参差不齐 由于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较为困难复杂的部分,因此对于学生以及音乐教师的音乐素质要求都比较高,从而加大了教学的难度。在初中任教的音乐老师自身能力有高有低参差不齐,加之部分初中学校中的音乐老师往往由非专业的其他科目老师兼任,没有经过系统的音乐训练。从而出现了一些初中音乐教师不愿意教授合唱歌曲的情况,即便是课堂教授,也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二、提高合唱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 1.激发学生对合唱的热情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对合唱的兴趣与热情,那么课堂效率就会大大提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一同观看一些优秀精彩的合唱作品,并加以点评与解释分析。以简单浅显、旋律优美动听、脍炙人口的作品为佳。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将自己学校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音乐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教学模式不断改革,音乐学科的教学也迎来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要求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生动、丰富和多样,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拓展,音乐课堂气氛宽松而和谐。小学音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已经成为了教育热点问题,现根据学科的特点谈一谈音乐学科基本类型课教学模式。 一、音乐课堂教学类型 课堂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形式。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形式,可分为单一课型和综合课型。 单一课型指在一节课中,只进行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完成一个主要任务,其内容集中、单纯、突出中心,能有效地解决某一方面的问题。如唱歌课、欣赏课、乐理课、视唱练耳课、节奏训练课等。 综合课型是指在一节课中,进行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内容,完成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教学任务,其教学内容丰富,有讲、有唱、有听,有艺术实际,有层次变化,生动活泼,课堂气氛活跃。如唱歌与欣赏的综合课;乐理、唱歌与欣赏的综合课;乐理与唱歌的综合课等。 二、以歌曲教学为主的教学基本模式 本教学模式充满快乐、全员参与、给学生创设空间、让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增长知识、提高技能、增进友谊;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情感态度。基本模式如下: 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利用游戏、音乐故事、律动、肢体表演、媒体播放或谈话等方式导入新课。 第二步:感悟体验,提升思想(展示歌曲背景,激发学生高尚的思想) 本环节根据歌曲表现的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或不同季节风情,利用多媒体或图片向学生展示该地域该民族的民俗习惯、风光或民族歌舞,同时播放本课歌曲音乐,让学生在欣赏民族风情的同时感知歌曲旋律。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民族风情,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祖国、尊重民族文化等思想感情。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分析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分析 发表时间:2019-04-08T16:45:45.74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5月2期作者:江惠眉 [导读] 江惠眉四川省乐山市翡翠实验学校 614000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5-119-01 随着新课程改革钟声的敲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吹起了自己的号角,中国的素质教育改革有了明确的方向。音乐新课程注重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化文化、完善评价机制为基本理念,这对于已习惯了传统音乐课教学的广大音乐教师来说,无疑是一场“革命”。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标”,尽快成为“新课标”的有效引导者和积极建设者,将关系到“新课标”实施的成败。 一、领会新课标的理念,转变音乐教学观念 任何教育行为的实施,都必须建立在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基础上。人类需要音乐,人类的生活离不开音乐。按理,大多数学生应该是喜爱音乐的,事实也确如此。然而,多年来我们的音乐教育却屡屡遭到学生的排斥,“学生们喜欢音乐但却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屡屡发生,甚至到了让学生觉得“音乐课的教室,简直就是我的刑场”的地步。有学生这样说:“一提到上音乐课,我就头痛。因为一上音乐课,就有无数个我根本不认识的音符迎面扑来,令我招架不住。更可怕的是,老师竟然让我全都记下来。这怎么可能呢?我又不是音乐天才,这么多的‘哆来咪’,看到都害怕,让我背下来,简直是谋杀……音乐课的教室,简直就是我的刑场!”——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不得不令我们深思!的确,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课内容单一、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求;教法死板、与音乐艺术的本质背道而驰。我们更多地注重音乐技能、技法的传授与训练而忽视了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更多地关注教师本人的情感体验而忽略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及音乐情感……使得我们的音乐课文不文,理不理,在某种意义上等于抹杀了学生作为一个有着相对独立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及情感体验、审美观念的个体的感受和创造欲望。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它首先是一种基本素质的教育。它通过教授音乐这门听觉艺术,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社会生活,使学生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具有对音乐美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初步的鉴赏、创造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个性的发展,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我市的音乐教育者们本着一种“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信念,通过教学,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并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认识生活、感受生活并在一定意义上创造生活,培养一种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 二、通过教学设计和实践转变教师观念和角色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角色的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成败。 (一)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变“指挥棒”为“引导者”音乐艺术有着其丰富的内涵与外延,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艺术形式由于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制约,学生们对音乐的喜好千差万别。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将音乐教育只局限于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来理解,而应把“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的思想。丢掉传统教育中教师的绝对权威,洞悉学生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并针对他们的兴趣爱好找准教学的切入口,因势利导,将手中的“指挥棒”变成引领学生去探索美妙的音乐世界的“引路石”。 (二)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变“居高临下”为“平等相交”音乐教育的本质是美育,音乐教育的魅力在于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它的最大特点是通过艺术活动来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情感,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容易忽略学生的情感体验,而把教师自身的思想情感强加给学生,结果呢?学生们在那种久而久之的固定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演练下,渐渐丧失了人类与生俱来的那种源于心灵深处的音乐感受本能,欢快的,还是深沉的音乐,不论你在课堂上给他欣赏都会有不少同学无动于衷,毫无感觉。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对于学生来讲,最好的教师是在教学活动中忘记自己是教师而把自己的学生视为朋友、志同道合的那种教师”。的确,真挚的情感是不应有什么贵贱之分的,学生与老师一样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鉴于这种平等,鉴于音乐艺术情感表达本身所具有的模糊性,对音乐艺术的感受与理解就不应该是绝对的,不应该只是一种简单意义上的相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乐于走下讲台,关注学生的每一分情感,倾听他们的心灵,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指责;多一些交流,少一些“命令”;多一些探讨,少一些灌输。惟有这样,学生才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接受为参与,我们的音乐课堂也才会成为一个充满情趣的、平等和谐的课堂。 (三)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变“技巧性传授”为“艺术性指导”审美是完美人性的闪光,审美活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爱人类、爱自然、爱自己、爱生活的过程 人在审美中,往往把自己最善良最美好的情感,尤其是爱的情感赋予给了审美对象。“技术”教学是短暂的,是容易生疏甚而遗忘的;而“艺术”教学给予学生的则是永恒的,是能让学生终生受益的。音乐教育首先并不完全是为了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为了培养人。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避免那种生硬的、繁难的技巧技能性训练,而应从学生出发,多为他们营造一些发现美、创造美的自由空间,以激发起他们热爱美、传播美的热情,从而使美能在学生的心灵中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要以“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从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各方面逐步转变教师角色,尽快适应“新课标”,成为“新课标”的有效执行者和积极建设者。惟有这样,我们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社会需求,我们的音乐教育也才能够真正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肩负起培养人、塑造人的神圣使命。

提高高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论文

提高高中音乐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论文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保障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便 是把握学生的兴趣所在, 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投其所好, 从而达到提 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的目的。音乐鉴赏课也不例外, 在教学中教师也应当重视学生的兴趣与感受。现今很多教师都会忽视这一点, 导致其在音乐鉴赏课堂上占据着课堂主导地位, 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鉴赏课中播放和教学一些自己喜欢或者觉得有意义的音乐, 而 学生却很难提起兴趣, 课堂参与度与积极性较低。所以, 在音乐鉴赏课中, 教师应当把学生的兴趣作为重要的参考信息, 充分结合学生 的兴趣与爱好来展开课堂教学。教师可适当了解高中生的音乐爱好, 在鉴赏课堂上播放一些学生喜爱且感兴趣的音乐, 例如播放周杰伦 的《青花瓷》让学生进行欣赏和品位。学生听到自己感兴趣的音乐自然会更加热情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通过认真的聆听和鉴赏来感受 中国风的韵味以及歌曲传达的美好情感。通过结合学生的兴趣来展开鉴赏教学, 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课堂的喜爱, 还促进了学生鉴赏能力 的提升, 课堂教学有效性也得到了保障。 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 广泛的应用, 教育领域也不例外。课堂教学中合理的应用多媒体能够较好的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提高学生课堂投入度, 还有助于教师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 丰富教学内容。所以, 在音乐鉴赏课堂中教师也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和效果,

在课堂上合理的将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举例来说, 在教学戏曲《秦香莲》的过程中, 因为学生的阅历有限, 生活中对戏曲的接触和认识较浅, 而通过板书或者口头教学的形式则很难让学生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此时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图像以及视频的播放, 则能够更为直观的让学生进行感知与体会戏曲的精髓和内涵。通过多媒体技术, 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该戏曲作品的欣赏与品析, 还有助于学生深入的理解和认知, 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学内容是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因素, 鉴赏内容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优质合理的教学内容能够极大的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因此, 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应当加以重视。音乐鉴赏教材是鉴赏课进行的重要依据, 教师应当慎重选择和合理安排, 但也要注意教材中一些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可能会导致学生上课过程中缺乏兴趣与积极性。因此, 教师在应当做出合理的取舍, 同时也要能够合理的增加和拓展一些新鲜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高中音乐鉴赏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对学生而言有点遥远, 所以学生很难有效的学习和鉴赏。学生对内容无法理解自然很难产生学习的欲望, 更难保证学习的质量与效果。因此, 教师应当注重教材的选择, 还要避免盲目的按照课本教材进行授课。教师应当充分结合高中生的特点和爱好, 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内容和环节, 来提高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在课堂上适当丰富和拓展教学内容, 为课堂注入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节奏,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则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生命。旋律离不开节奏,节奏却可以单独存在,一切音乐情绪都是以一定的节奏运动来体现的。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多样的节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接受,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协作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表现能力,使音乐教学的开展更加顺利,学生未来的音乐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二.小学音乐研究现状分析: 节奏教学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他在音乐教学方面有两大独创: 1、声势活动,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的声音,如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感受音乐的织体美、和谐美。 2、歌朗读是他第二独创,这种方法最接近儿童的天性。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是完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的,它一切从儿童出发,让儿童自己动手,完全打破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他的这种教学法生动有趣,发挥了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儿童在音乐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规划方案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从节奏教学入手,会更加有利于我们的音乐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去感悟音乐,创造音乐,唤醒孩子们与生俱来的音乐本能,从而潜移默化陶冶情操。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意学生的实际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创造,在自己的空间里合作、学习。 3.将音乐与生活充分结合,使音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内容从感性入手,化难为易,使学生充分体验到音乐课堂的轻松与快乐,让学生的音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的内容: 1、歌曲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按节奏朗读歌词。 2、贴近生活,抓住生活节奏。通过模仿、体验、合作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近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欣赏教学中为音乐伴奏,抓住音乐的节奏。 (2)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文献资料法 3、行动研究法 4、案例分析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时间安排:

音乐: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合唱教学反思

音乐新课程标准教材 音乐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教学反思 / 音乐教学反思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乘着歌声的翅膀飞翔-合唱教学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气质与生活品位,社会上对学音乐的人最常见的评价是有气质有品位,学习音乐可以提高想象力,音乐是声音的表现艺术,本教学反思资料适用于音乐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在教学中,发现高年级的合唱教学无法实施,两个声部拿不下来,如果反复的练习,学生又没有了学习的积极性,课堂很沉闷。这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本学期有幸参加了合唱教学的有关研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悟出了一些东西,与大家共享。 主要内涵: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指出:“基础教育中的任何课程只要是一门学科,必然会有系统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因此对于音乐教育来说,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必需的。”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过多的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方法过于单一,冲谈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不利于音乐审美教育的实现。因此在音乐新课程中提出要淡化双基的理念,是淡化而不是丢弃。 在以前的教学,我就走入了音乐教学的误区。在歌曲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声音的训练,音程的训练,造成学生的演唱能力下降,合唱能力下降,声音粗糙,缺乏气息的支持,并且影响了歌曲情感的表达。合唱两个声部感受不到音程的的美。

课例: 《唱支最美的歌》我先从介绍“最可爱的人——解放军叔叔”导入,然后欣赏和学唱歌曲《唱支最美的歌》。在指导学生学唱歌曲时,没有关注对学生的声音训练,在课前也没有音程的训练。对歌曲进行处理时,学生唱不出A、B两个乐段的力度与情感变化。演唱A段时学生声音白,让学生轻柔一点,声音又变得很弱、很虚,没有控制,不整齐。唱B段由于顿音感觉不好,我不断的提醒,要跳跃一点,象走路。可换来的是部分学生用缺乏气息支持的喊叫的声音来演唱。唱两个声部时,总是唱不稳自己的音。唱不准就练,高声部一遍又低声部一遍,合起来再一遍,不和谐。又再练习…………学生没有一点精神了。一首很美的歌,唱得没有了一点感情。 分析与思考:由于平时忽视了对学生的声音训练,当歌曲的情感表达需要借助声音(发声技巧)时,我所说的“跳跃一点”,“轻柔一点”的话是那般苍白无力。学生演唱能力的下降,缺乏对声音的控制和对气息的运用,难以表达出歌曲的情感。在枯燥无味的练习中,学生逐渐失去对歌唱的信心,如果敷衍了事,学生又得不到音乐的审美体验。 解决问题的方案: 得出的结论是:在平时的音乐教学中对声音的训练是不能忽视的,但又不能进行过多的,单一的练习,使学生感到枯燥,要在具体的音乐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声音的训练。

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策略

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03-11T17:23:50.1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4月总第334期作者:曲晓玲 [导读] 山东省莱西市姜山镇绕岭小学266600 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的推行,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目标,通过提高学生的音乐水平,能够充分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素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小学音乐教学中,合唱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就应该合理地进行合唱教学方式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可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 本文主要研究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以期能够促进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当前小学音乐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合唱教学缺乏兴趣 合唱本身对学生的音乐素质有着相当高的要求,因此,在合唱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准确地掌握每一个音节的唱法,同时学生还应该掌握不同的声部,这是因为在实际进行合唱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需要掌握相应的演唱部分,为了充分地保证合唱效果的和谐,学生必须进行大量的练习,但是在长期的练习中,学生往往就会产生消极情绪,这种情况会严重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缺少优秀的合唱题材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问题还在于适合的歌曲太少。当前儿童歌曲的创作萎靡,很少有人专门为儿童创作合唱歌曲,歌曲没有把握住孩子的兴趣点,因而不受欢迎。没有适合儿童年龄又切合儿童心理的歌曲,孩子们对音乐教学就会失去兴趣。要想使合唱教学在课堂上真正开展起来,儿童合唱歌曲的创作现状需要改变。 3.合唱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就现有师资水平来看,农村小学、偏远地区小学的文化课师资配备不足,音乐教师往往由别的学科教师兼职。即使在大中城市,音乐教师的水平差距也很大。因此,要想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合唱队伍,教师需要充分意识到合唱教学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提升专业能力,增强合唱艺术和指挥能力,增加合唱教学的实践活动。 二、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开展策略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合唱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转变自己单一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参与的机会。由于在平时的课堂中,要求学生进行合唱的曲目数量有限,教师在教学时一般采取的是独唱和齐唱的方式,小学生具有好动的天性,学习的主动性还没有完全形成,在教师对独唱教学的示范过程中,学生会渐渐失去兴趣,心思也不再集中于课堂学习中,甚至是开始与同伴嬉戏打闹,影响课堂教学秩序。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采取播放优秀的音乐歌剧视频给学生看,让他们通过视频中的合唱形式更加了解合唱的这种音乐表达形式,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音乐合唱的这一学习中来。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的音频技术,适当地插播一些音乐合唱曲目,这些曲目既要生动活泼,积极欢快,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给他们营造出一种音乐学习的氛围,提高他们学习的乐趣,让他们潜移默化地提高对音乐合唱的认识。 2.教学要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有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小学音乐合唱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条件的差异和教学课时的限制,教师的教学计划往往不能得到较好的实施。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由简单开始教学,逐渐提升教学的难度。例如:在刚接触到教材时,教师可以先根据教材里的曲目制定教学计划,教师应该首先挑选出比较容易的合唱曲目,由简单入手,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开始能很快就掌握到教师的教学,对音乐合唱的学习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也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3.培养有效的音乐合唱技巧 不同于语文和数学这种常识学科的学习,音乐合唱教学对学生的合唱技巧要求较多。在实际教学时,教师不可因为过于追求教学效率而忽略对学生的基础技巧的培养。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从地起。”在对小学音乐合唱的有效性探索的过程中,人们普遍得出培养有效的音乐合唱技巧是提高音乐合唱有效性的重要内容。其中重中之重就是培养小学生的发声练习。教师在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发声技巧训练,由于这一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的,教师应该在教学时注重增加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进行学习小组的划分,使学生可以在小组成员的共同纠错,相互鼓励下完成发生练习;教师也可以利用视频教学,让学生根据视频中形象生动的画面来进行发声练习。 当然,提升合唱有效性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提高学生的音准。音准的好坏关系着合唱的效果好坏,小学生对于音准这种概念大都比较陌生,教师可以采取生动形象的比喻来使学生理解音准这一概念。在教学之外,教师应该走进学生,给予他们及时正确的指导,了解每个学生的嗓音特色,并及时纠正他们在合唱中的不良习惯。就目前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比较倾向于采用达尔文手势来纠正学生的音准,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多利用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音准和音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器乐设备帮助小学生提高音准,利用视频教学也是一个有助于提高音准的好选择。 4.教师努力提高自身音乐素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对音乐合唱学习的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不断地进行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由于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难以认识到合唱教学在音乐中的重要性,因此,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往往是基于对某位教师的喜欢,因此,教师就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专业知识的提升,不断地提高专业的教学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进行自身魅力的提升,这样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相应课程的喜爱。最后,还应该提高学生对合唱歌曲的喜爱和欣赏,因为反复地进行合唱歌曲的训练势必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因此,教师就需要不断地培养学生对相关歌曲的欣赏能力,最终实现对学生合唱兴趣的培养。 综上所述,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认清各种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要积极地分析现存的教学问题,改变自身的教学方法,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为主,由简单入手,帮助学生打好基础,以此来提升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只有不断地进行教师素质的提升,激发学生对合唱学习的兴趣,科学的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合唱技巧,才能促进小学音乐合唱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