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性质和特点word资料13页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性质和特点word资料13页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性质和特点word资料13页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具有统合性质。综合性和丰富性是古代语文教育的显著特点。综合性与丰富性是统合教育的必然结果。古代语文教育具有综合性,但究其本质特点,它是一种偏重于思想政治的“为道”的教育。诗书教化的目的就是要修炼这种“德性”,礼乐文化熏陶感染也是指向“德性”这个目标。

一、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功能

古代语文教育的多功能性决定了古代语文教育的综合性。

1.古代“语文”的丰富内涵

古代“语文”的含义,是十分丰富的,实际上包含“汉语”和“汉文”。语,包括口头语和书面语;文,包括文学、文章在内。语文,不单指语言和文字;语文教育也不单指语言和文字的教育,还包括有广泛意义的文章和文学的教育,乃至与一般文化有关的教育。比如远古的歌谣、祝辞、神话、传说,既是一种原始的文学创作,又是一种原始的文化传播。它虽不是通过“教学”的形式进行的,但它广泛流传,如春雨之润万物,教育影响于无形之中,称之为潜语文教育是完全可以的。直到近代和现代,这种歌谣、祝辞、神话、传说,在语文教育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语文”含义的丰富性决定了语文教育的多功能性。

2.古代语文教育的多功能性

古代语文教育,基本上是文、史、哲不分的,甚至人文科学、自然科学也不分,学伦理、历史、哲学,学科学、技术,也就是学语文。语文教育始终是一身而数任的。它的这种多功能性,就表明它的内容的极端丰富

性。

古代的语文教育,无论是识字教学还是“国学”常识教学,无论是读书作文,还是思想政治教育,常常是扭合在一起的,不管你扭合得如何,或生硬、或交融,都是想方设法的“扭合”。比如蒙童读《三字经》,首先是识字,其次是识物。“稻粱菽、麦黍稷、马牛羊、鸡犬豕,这些字先要认识,同时还要认识这些牲畜和谷物,知书识理,懂情知故,这也是学习《三字经》的要求。学语文,也是学思想,学社会、学自然,进行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①

我国古代的学校教育,不是按照现代新学制的系统设立的,教学的年限也没有严格的规定。从夏朝至清末新学制设立之前,可以说没有专门设置的中学,传说中的唐虞,分学校为上库、下库,夏禹改为东序、西序,殷商又名左学、右学,至周朝始分为大学、小学,直至清光绪二十一年筹设京师大学堂,大都实施大学和小学两段制教育。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曾说:“古之为教者,有小子之学,有大人之学。”又说:“古人之教,自其孩幼而教之孝弟诚敬之实,及其少长而博之以诗书礼乐之文……及其十五成童,学于大学,……教之以格物……致知”(《朱文公集》卷一)从这两段话来看,到宋代也还是分小学和大学,十五成童之前在小学,十五成童之后在大学。其实,成童前后,有相当一部分知识是属于后来称为“中学”阶段的内容。“格物、致知”这类内容,是包含书院的教学内容的。宋时书院类似后来的研究院。教育,在古代有极大的灵活性、包容性和互补性。语文教育也莫不如此,它的内容确实是十分丰富的。

二、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性质

古代语文教育是一种广义的语文教育,其教学内容深受古代文化传统的影响,是集经史子集为一体、熔文史哲经于一炉的大语文教育。无论是言文时期的“生活劳动教育”,还是古文时期的“一揽子教育”,都是一种综合教育。

1.言文教育的生活性

言文教育期,语文教育具有“生活性”。因为这个时期只有学校的萌芽,还没有正式的学校,语文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粗糙而生?拥难杂锝逃?来自于生活,生活是学习语言的大课堂。在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中,人们靠口耳授受的方式传播和学习劳动技能,从而促使口头语言不断发展,以至创造了谚语、歌谣、神话、寓言等口头文学。

2.古文教育的统合性

古文教育期,语文教育则逐渐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分开。这个时期语文教育最突出的特点,一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在与道家(老庄)思想、佛家思想、法家思想、墨家思想的相互融合中不断发展的。二是以“五经”“四书”“诸子散文”为教材,或以历代名家名篇为范本,有时候读专书,有时读选文,学的都是书面的“文”;三是文、史、哲不分,甚至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也不分,是一种广义的语文教育。

这种广义的语文教育,具有思想政治性、伦理道德性、审美文化性的特质。“思想政治性”表明它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为道”的教育;“伦理道德性”表明它是以伦理道德为目的的“德性”的教育;“审美文化性”表明它是以礼乐文化进行熏陶感染的“审美”的教育。但这些性质不是简单的相加或重叠,而是高度统合,相融共生,故用“统合性”来概

括更为恰当。

早在奴隶社会时期,我国就有礼、乐、射、御、书、数的六艺教育。春秋战国之后,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五经”“四书”成为封建社会学校的必读教科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五经”列于学官,取得统治思想的地位;宋代朱熹作《四书集注》,“四书”成为从中央到地方,官办和私办的一切学校最基本的教材。宋儒认为“四书”是学习“五经”的阶梯;学好了“四书”,再学“五经”,一个阶梯一个阶梯地上,就可以登堂入室。这种风气,一直沿袭到元明清。所以,后人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历史、政治、教育,乃至语言文字,无不以“五经”“四书”为依据。这期间的语文教育,统合性十分突出。如果从童蒙读物“三、百、千”来看,古文教育的内容,是把识字教育、知识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魏晋南北朝以后出现的文选教材,也是把阅读、写作与文章、文学知识教育乃至思想政治教育、伦理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的。这也是古文教育内容统合性的体现。

3.古文教育统合性的原因

(1)由语言文字的性质决定的

一是语言文字不可能离开了历史、政治、哲学、文学等具体的文章而独立存在。就是在今天,虽然把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等从古代“大语文”中分离出来了,在实际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学仍然无法摆脱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而独立进行,只是各自的侧重点不同。(2)基于古文教育的本质特点

古代的语文教育是以传统思想道德为本的教育,教学生识字读文的目

的重在通过思想道德之教化以立人,凡是对学生成长有益的书籍,无论是历史、政治、伦理还是哲学、文学方面的均可学习。

(3)限于古人对语文教育的认识

古代的整个文科教育不可能分科进行,语文就必然同政治、历史、哲学、伦理学、文学等各门学科融为一体进行。古代就连最简单、最基本的启蒙读物《急就篇》《千字文》等,都不是简单的识字读本,书中都包含了自然、历史、文学、修身、处世、起居、读书、劳动、祭祀、礼节等十分丰富的内容,蒙童识字是和认识自然、认识生活、认识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启蒙之后的读物,就更是那些能够使学生修身养性,能培养齐家治国能力的,以传统儒家思想为主的综合性教材。例如《四书》《五经》《昭明文选》以及解读这些经典必不可少的工具书《尔雅》《说文解字》《四书集注》等。

(4)孔子教育言行的影响

孔子作为语文教育鼻祖,他的言行必然对语文教育产生重要的影响。第一,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第二,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第三。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第四,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其教材不仅仅在识字方面,包含了哲学、文学、历史、道德等方方面面,这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第五,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对于语文教育统合性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

三、中国古代语文教育的特点

我国古代语文教育的特点,是由古代语文教育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由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所决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华民族的语文教育,也就是与我们民族的心理、思想、思维方式及民族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等连在一起的。

综合性和丰富性是古代语文教育的显著特点。综合性必然表现为丰富性,丰富性是综合性的表现形式,综合性与丰富性是统合教育的必然结果。

1.综合性

所谓综合性,一是指古文教育内容包含着经学、史学、哲学、文学、文字学、伦理学、社会学,乃至自然科学等各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教育。二是指训练内容的综合性,包括听、说、读、写、书(法)等。

(1)学科教育的综合性

在远古时期,人们的语文教育活动主要通过口口相传。推想起来,由于当时语言的发展还处于幼年期,不可能有非常丰富的词汇,所以必然伴有更多的体态语言及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东西,在交际内容上可能会和劳动、生活关系更为密切些。这些方面,我们今天大体可以从一些古代的神话传说、歌谣、祝辞略见一斑。经过了漫长的历史后,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半封建半殖民社会,语言文字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社会制度的变化也使语言所承载的思想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这些思想内容,主要体现在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等著作当中。孔子编《诗三百》,明确指出“诗言志”,诗可以兴、观、群、怨。由于孔子的历史影响,使中国先秦语文教育明显染上诗教的特色,而且一直影

响至今。除了文学作品外,大量的历史散文、哲学著作都对语文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或者可以这样说,古代的读书人更多地是在学习文、史、哲的过程中,甚至是在学自然、科学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提高了语文素养。语文学习好像是一个副产品。因而对他们来说,学语文,就是学思想,学社会,学自然,就是接受人生观、世界观的教育和熏陶。

从先秦到20世纪初,中国语文教育的内容会受制度变革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但都明显呈现这样的特点。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化繁荣的历史时期之一。从汉代推行“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思想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可以说,儒家思想已经深入到我们民族的血液中,一直流淌至今,而且还将生生不息地流淌下去,成为中国人思想、生活、处世的精神向导。但这并不等于说,统治阶级出于统治的需要,以政府的名义推行儒家思想,中国社会就是儒家思想一统天下了。到隋唐时期,佛家思想一度盛行,而且儒家思想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受到道家、法家、墨家等思想的撞击。中国古代很多名人,得志时可以高呼“兼济天下,”失意时也会想到“扁舟散发”,儒、道思想甚至可以在同一个人身上完美地组合在一起,共同影响人的行为举止。

中国又是一个文章大国,从先秦两汉起,历朝历代均出现了名垂史册的文章大家,他们的优秀文章自然成为人们学习的范本。如先秦时期的历史、哲学散文,两汉的历史散文,尤其是“四书”“五经”及宋代朱熹所作的《四书集注》和各种类型的文选、家书等,成为古代语文教学的必选内容。而学习这些内容,总是与学习儒家伦理道德,与经世济时、知识百

科联系在一起。可见,在中国,学语文就是学做人,文以载道,以文悟道,文道统一是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的。

(2)语文知识的综合性

古代语文教育,除了文史哲的综合性之外,还表现在“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八个方面的综合性。这八个方面的综合性,在广度和深度上,与现代语文教育各不相同,特别是在知识的科学化程度上有不同。现代的这八方面知识的综合,比较科学,至少是力求其科学的。古代的,则不够科学,或者是不科学的,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带有教学的自发性质。教师长于什么讲什么,爱怎么讲就怎么讲。古代的和现代的八方面,应该有继承关系,后者是前者的发展。例如古代对识字、写字尤为重视,所以历代很重视编写识字、写字课本,如流传时?g最长的《急就篇》,以后又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而且到后来,《三》《百》《千》在教学中常常配合使用。明教育家吕坤说:“读《三字经》以习见闻,《百家性》以便日用,《千字文》亦有义理。”(吕坤.《社学要略》)由此可见,哪怕像这类识字课本,也有“习见闻”“便日用”“有义理”的综合作用。(3)古代语文教育发展的综合性

古代语文教育不仅有很强的综合性,而且是在综合中发展的。这种发展,除了思想上、思维上的发展之外,还有知识、理论、能力的发展。古代语文教育的思想教育,是与古代社会的伦理教育、德性教育等结合在一起的;现代语文教育的思想教育,则是与社会主义的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结合在一起的。但是,它们之间有继承关系。孔子教育思想中的“杀身成仁”,孟子教育思想中的“舍生取义”等,虽是儒家思想教育的集中

表现,但这个“仁”“义”,究竟是表现中华民族“筋骨和脊梁”的东西,今天应该加以继承,恐怕是不能否定的。至于如何继承并加以发展,以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的精神实质,这是需要认真加以思考的。

古代的语文教育,在这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古代语文知识、语文理论与语文能力的综合发展,也是不在话下的。举例来说,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诗经》,原来是称为《诗》,或《诗三百》的,是古代早期社会的第一部诗歌教育的读本。到汉代,继诗经之后有《毛诗》(或叫《毛诗诂训传》读本。到宋代又有《诗集传》,它是注解诗经的诗歌读本。由《诗》到《诗经》,由《诗经》到“诂训传”“集传”,不仅学的范围扩大了,而且学的程度也加深了。孔子的诗可以“兴、观、群、怨”的有关诗歌社会作用的理论,也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了、丰富了;学子关于诗歌的语文知识不断增加了,欣赏和创作诗歌的语文能力也自然而然地在这种诗歌诵读中、“诂训”中、“传解”中提高了。

2.丰富性

所谓丰富性,是指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语文教育内容极其广泛而多样。我们可以按照历史发展的大致顺序来说明这个问题。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比较解放的时期,在文化教育方面呈现出思想十分活跃的景象。这个时期散文的勃兴,就是一个例证。从古代的《尚书》到《春秋》,以至于《左传》《战国策》,这是历史散文发展的一条线索;从《老子》《论语》到《墨子》《孟子》《庄子》以及《荀子》《韩非子》等等,这是哲理散文发展的一条线索。历史散文也好,哲理散文也好,都是我国语文教育的传统内容,历代文选中都选过其中的很多篇目,现在的

语文教材中也选有很多,可见它们的影响巨大而深远。

汉魏六朝的主要成就在辞赋方面。汉代官学发达,私学昌盛。当时的学校,在小学阶段,重视识字、学书(写字)的基础教育;中学阶段便把《论语》《尚书》作为基本教材了;大学阶段则攻读专门的经学。当时的鸿都门学,主要教学内容就是辞赋。汉赋之所以发达,与鸿都门学的专门教育也有很大的关系。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枚乘的《七发》等,都是历代学习辞赋的典范教材。魏晋南北朝时期,虽然处于长期的战乱之中,但各民族之间、南北方之间的文化交流却没有中断。儒家的文化思想在玄、佛文化思想的冲击、碰撞之下退居次要地位,代之而起的是魏晋南北朝占优势的玄学。受老庄哲学思想影响而表现出来的文章和文学风格,在许多文人学士之间大放异彩。自此以后,中国文学史上就出现了嵇康、阮籍、左思、陆机、郭璞、陶渊明等一类辞赋家或散文家。陆机的《文赋》,左思的《三都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辞》等,都风行一时并作为历代古文教育的主要内容。一直到宋代,如欧阳修的《秋声赋》、苏轼的前后《赤壁赋》等,长期地教育着子孙后代。还有,汉代班固的《汉书》和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历史散文的双璧。它们是文学的历史,也是历史的文学。当然,《史记》更富于文学色彩,被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仅影响于古代,而且影响及于今世。在整个语文教育史上,《史记》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汉书》的影响虽不及《史记》,但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此外,汉代的乐府民歌,魏晋南北朝的田园山水文学,也不乏名篇佳作,对后代的影响也很大。

唐宋古文有突出成就,与之相适应的古文教育也有明显发展。诗是唐代文学的代表,流传至今的《唐诗三百首》是唐诗中的精华,长久地教育着后人。诗之外,传奇的兴起,变文的出现,词的形成,也都给古文教育以重大的影响。词是宋代文学的代表,词之外,散文在唐代古文运动的推动下,也有新的发展。唐宋八大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对语文教育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明代的散文虽不及唐宋那样繁荣,但也有一些优秀之作,其教育影响也不可忽略。如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秦士录》,刘基的《卖柑者言》《楚人养狙》,高启的《书搏鸡者事》,马中锡的《中山狼传》,王守仁的《瘗旅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先妣事略》,唐顺之的《竹溪记》,宗臣的《报刘一丈书》,袁宏道的《满井游记》,魏学?サ摹逗酥奂恰罚?张溥的《五人墓碑记》,黄淳耀的《李龙眠画罗汉记》,徐光启的《甘薯疏序》,徐霞客的《楚游日记》等。徐光启还编有《农政全书》,是我国农业科学遗产中最宝贵的财产,与汉朝范胜之的《范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农书。以上这些散文作品和科学技术之作,在古文教育里都有所反映。

到了明代,出现了所谓四大奇书,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全是用纯熟流利的白话写的,开一代文学创作的新风,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其中许多章节,经常被选作语文教材,起到了很好的教育作用。

到了清代,在桐城派古文运动中,也产生了一些内容健康、形式工整的优秀散文,如魏禧的《大铁锥传》,方苞的《狱中杂记》《左忠毅公轶事》,

彭端淑的《为学》,姚鼐的《登泰山记》《快雨亭记》,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徐珂的《冯婉贞》,全祖望的《梅花岭记》等。姚鼐还特地替学古文的学子们编了一本《古文辞类纂》,200多年来,它一直是学习古文的范本。清代小说,特别是蒲松龄、吴敬梓、曹雪芹三位伟大作家的作品,大放异彩。《聊斋志异》是一部描写神怪妖精的小说,想象丰富,题材多样,文笔奇美,为历来各类读者所喜爱;《儒林外史》是我国最优秀的讽刺文学作品之一,深刻地描绘了受科举制度毒害而丑态百出的旧社会知识分子,文笔尖锐泼辣,幽默讽刺达到了极点;《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最高峰,思想内容深刻,艺术成就巨大。这三部书中的很多篇目和章节,也经常被选进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

从以上介绍中不难看出,古文教育的综合性和丰富性都是很明显的,而且,这两个特点,直到语文独立设科后还存在,这是由语文学科内容的特点决定的。当然,现代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丰富性,与古文教育的综合性和丰富性有所不同:古文教育的目的,在于学习儒家经典及其思想,?Z 文教育处于附庸地位;而独立的语文学科,有其独特的教学目的和任务,这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相比较而言,思想内容的教育倒退居次要地位了。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要接受自己行动所带来的责任而非自己成就所带来的荣耀。

2、每个人都必须发展两种重要的能力适应改变与动荡的能力以及为长期目标延缓享乐的能力。

3、将一付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付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习题范文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习题 一.释义题 1.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对当今有怀疑则可以考察古代,对未来不了解,则可以查阅历史。万事的本性,内容虽有不同,但总是同归一理,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2.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所以要想处在人民上面,必须在言词上对人民表示谦下;想出在人民之前,必须站在人民后面 3.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 就是忠于人民,取信于鬼神。国君经常考虑如何利民,就是忠。 4.人生之患,存而不知所以存,亡而不知所以亡。此所以存亡之所以数至也一国之主忧虑的是,社稷存而不知为什么存,社稷亡而不知为什么亡,这就是存亡之危多次出现的原因。 5.举大事,必当下顺民心,上合天意,功乃可成;若负强恃勇,触情恣欲,虽得天下,必复失之

兴起大事业,必须下顺民心,上合天意,然后大功才可以成就。如果仗恃自己强大勇猛,感情用事,为所欲为,虽然得到天下,必然会再失掉它。6.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则忧之,则无及已! 我听说处理问题要在乱子发生之前,在灾难还没有来临之间就及早采取行动,祸患临头了采取寻找相应的对策,就来不及了 7.邦之兴,由得人也;邦之亡,由失人也 国家兴盛,是从得到真正人才而来;国家灭亡,是由于丧失真正能治国安邦的人才。 二.简述题 1.简述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第一,推行均田制。在均田制的同时又颁布了与之相联系的三长制和租调制。均田制使农民分得了一定数量的土地,将农民牢牢束缚在土地上,成为国家的编户,保证了地主们的基本利益及土地私有制。而租调制则相对减轻了农民的租调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从另一方面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实行官吏俸禄制,严惩贪污。吏治的败坏不仅激化了社会矛盾,同时也使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矛盾。在这项改革措施中,以“治绩”的好坏为标准。整肃了官僚机构,巩固了封建统治。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是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的理论著作。主编刘敦桢。1965年书稿完成,1980年由建筑工程出版社出版。该书简要而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建筑各历史阶段的发展和成就,旁征博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于考证我国古代建筑具有重要的研究作用。全书共64万字,图片487幅。 本书是一本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的理论著作,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并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建筑遗产。中国古建筑在世界上形成了独特的建筑体系,在世界古代建筑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本书简要而系统地叙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和成就,引证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记录,文字简要,叙事详明,资料图片丰富,附图质量较好,有不少资料是过去未曾发表的,在目前同类书和资料中是较好的一部,对建筑历史研究工作和建筑教学工作都具有参考价值。 中国建筑是世界上传统延续最长的建筑体系。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时期特别长,社会变化缓慢,另一方面是中国的地理环境比较封闭,周边有大海、高山、沙漠的阻隔,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很少受到很大的外来影响。更因为中国的文化一般地高于相邻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即使某些外来因素传人中国,也会很自然地融人,而成为中国自己的东西。 中国建筑自其萌芽,直到今世,一脉相承,可以说是具有很大的

稳定性,与历史上西欧建筑的剧烈变化大不相同。中国古代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医、国画、民乐等相似,有中国自己特有的传统,是延续数千年的独特体系。从都城的规划建设,到建筑的设计施工,乃至于装修装饰,都有自己的理论与方法,在世界上独树一帜,有着很卓越的成就。它不仅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认真加以研究总结,还可以为当今的建设提供可贵的借鉴。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史 中国古代建筑和古老的中华文化差不多是同步发端和发展的,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稳定的系统,通过中国的古代建筑,可以清晰的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脉络。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尽管我国建筑受到了西方建筑的影响,但在很大的方面还传承与发展着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人们对中国传统民居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研究的角度也越来越丰富。 现代建筑受古代建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上。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 一. 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从古代文献记载,绘画中的古建筑形象一直到现存的古建筑来看,中国古代建筑在平面布局方面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这就是每一处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建筑,都是由若干单座建筑和一些围廊、围墙之类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而组成的。这种庭院式的组群与布局,一般都是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着纵轴线(也称前后轴线)与横轴线进行设计。比较重要的建筑都安置在纵轴线上,次要房屋安置在它左右两侧的横轴线上,北京故宫的组群布局和北方的四合院是最能体现这一组群布局原则的典型实例。到目前为止,在我国北方很大一部分人在沿用着这种庭院式布局。两坡式屋顶,四面有院墙或者是一些建筑,中间围成一个天井。 二.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结构。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因为中国古代建筑主要是木构架结构,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壁只起隔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的结构部分。由这种框架式木结构形成了过去宫殿、寺庙及其它高级建筑才有的一种独特构件,即屋檐下的一束束的“斗拱”。它是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到了明清以后,由于结构简化,将梁直接放在柱上,致使斗拱的结构作用几乎完全消失,变成了几乎是纯粹的装饰品.这种建筑虽然很少在住宅中看到,但在许多的旅游景点都能看得到这种木制的传统的建筑来吸引游客的参观。 三. 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 建筑不仅仅是技术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中国古代建筑经过长时期的努力,同时吸收了中国其他传统艺术,特别是绘画、雕刻、工艺美术等造型艺术的特点,创造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象,并在这方面形成了不少特点。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以下三个方面。 1、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中国古代的匠师很早就发现了利用屋顶以取得艺术效果的可能性。我国古代匠师充分运用木结构的特点,创造了屋顶举折和屋面起翘、出翘,形成如鸟翼伸展的檐角和屋顶各部分柔和优美的曲线。同时,屋脊的脊端都加上适当的雕饰,檐口的瓦也加以装饰性的处理。宋代以后,又大量采用琉璃瓦,为屋顶加上颜色和光泽,再加上后来又陆续出现其它许多屋顶式样,以及由这些屋顶组合而成的各种具有

第五单元通论练习题

通论(十三)连词,介词 一、填空题 .连词是连接词和,从而构成各种不同地逻辑关系地一类词. .在古汉语中,连接名词和名词性词组地地连词一般不用“而”字,是和. .“虽”作连词表示让步,但当“虽然”讲时则属于,当“即使”讲时则属于. .“因”作连词其用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表示,一是表示. .在古汉语中,介词地宾语在一定条件下可省,其中省宾语最经常地两个介词是、. .“乎”和“于”古音同,用作介词基本一致,但“乎”一般不表示和. .介词“于”“为”都可表被动,但二者地区别在于:“于” 、“为” . .介词在古代汉语中来自,所以介词和连用是完全合理地. 二、判断题 .古汉语中单音连词居多,而复音连词或成套使用地连词较少. () ..连词“及”在用法上有“先后之别”地特点. () .连词“然”表转折具有“口虽然而势已转”地特点. () .“虽然”在古汉语中都是两个连词地连用. () . 古汉语中地“然而”一般都可理解成今语地“然而”. () . “今”字在古汉语中既可作假设连词又可作时间副词. () . 在古代汉语中,表示比较地介宾词组放在形容词地前面. () .在《左传》中“于”“于”并用地,但有大致地分工:当所介地是地名时,一般用“于”;如果在被动句或描写句中,一般用“于”.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孟子,吾见师之出,不见其入也.”句中“其”可直接换作“师之”.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因”可作介词表凭借,与“因”地本义为“席子”地功能有关. () 三、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古汉语中连词主要是以()为主. 单音词复音词成套使用单音词、复音配合使用 .下列作连词不表转折意思地是() 则而C然D以 .下列连词主要用来联系时间和逻辑事理地是() A因B与C及D则 .下列词语可以作介词表工具地是() 于与以及 .下列词语作介词使用,在甲骨文中就已出现地是() 以于因为 (二)多项选择 .下列各句中地“虽然”用在已然性事实让步地是() 滕君,则诚贤君也.虽然,未闻道也.(孟子·滕文公上) 荀息牵马操璧而报,献公说,曰:“璧则犹是矣.虽然,马齿亦益长矣.”(韩非子·十过) 微子则不及此.虽然,子弑二君与一大夫,为子君者,不亦难乎?(左传·僖公十年) 王曰:“虽然,必告不谷.”(左传·成公三年) 王之疾必可已也.虽然,王之疾也,则必杀挚也.(吕氏春秋·忠廉) .下列各句中“然则”能理解为“既然如此,那么”地是() 对曰:“臣实不才,又谁敢怨?”王曰:“然则德我乎?”(左传·成公三年) 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也.(商君书·更法)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 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荀子·性恶)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范仲淹:岳阳楼记) 夫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是人情之所同欲也.然则从人之欲,则势不能容,物不能赡也.(荀子·荣辱) .下列各句中“然而”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地是()

中国古代建筑史发展

中国古代建筑史发展 人类的文明是以人们学会使用工具为起点的,从此之后,人们学会发明使用各种工具,各种技术,并且逐渐拥有了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文化。随着人们文明的发展,人类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们不能忍受风餐露宿的生活,所以使用工具制造供人们进食,休息,并且能够遮风挡雨的场所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结果。所以建筑也就随之产生了。 在世界不同的地域,由于不同气候,地理条件,以及各种偶然或必然的事件的发生,形成了几乎全然不相同的技术,文化。归结起来,就成为了我们所说的四大文明古国。我们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中国的建筑也是世界建筑三大体系(中国建筑,欧洲建筑,伊斯兰建筑)之一。中国古建筑在其千年的发展史中,以中华文化为脉络,逐渐形成了中华文化特色的建筑体系。可以说,中国古建筑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原始社会至汉代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形成时期。在其早期人们都是利用天然的洞穴或者是树木构巢来达到遮风挡雨的目的。到了原始社会的晚期,我们的祖先学会在利用黄土层为壁体的土穴上,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或浅穴居,以后又逐步发展到地面上,南方出现了干栏式木构建筑。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在商代,已经有了较成熟的夯土技术,建造了规模相当大的宫室和陵墓。西周及春秋时期,统治阶级营造很多以宫市为中心的城市。原来简单的木构架,经商周以来的不断改进,已成为中国建筑的主要结构方式。瓦的出现与使用,解决了屋顶防水问题,到了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砖使用的痕迹。瓦与砖的发明与使用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重要进步。 到了战国的时候,随着商鞅变法的进行,宣告了奴隶制度的废除和封建制度的正式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后,生产力产生了质的飞跃。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手工业商业也迅速发展,这样就使得城市的发展建设达到了一个高潮。城市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建筑水平的提高,而且随着手工业发展,新的工具不断被发明,从另一个方面也很大的促进了建筑水平的提高。 两汉的时候,封建社会发展迅速,生产力发展迅速,使得汉代成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木构建筑在这个时期日渐成熟。并且,随着金属工具的进步,石与砖建筑有着巨大进步,技术日趋成熟。虽然,对于这个时间段的建筑史籍描绘众多,但现存真正的建筑遗物,则仅墓室墓阙数处,他为间接的材料,如冥器汉刻之类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政治动荡,战争频繁,民不聊生的情况下,宫殿与佛寺之建筑活动仍极为澎湃。而佛教之兴盛则为建筑活动的一大动力。实物之在艺术表现上吸收有"希腊佛教式"(Greece Buddhist)的种种圆和生动之雕刻,饰纹、花草、鸟兽、人物等的表现手法,脱离汉代时的格调,创新作风,遗存至今的有石窟、佛塔、陵墓等。另外,在此期间,由于豪门贵族追求奢华生活和士大夫寄情山水为高雅风气的影响,兴起于秦汉时代的山水式风景园林有了重大的发展。隋朝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但是隋炀帝的暴政使得隋朝很快的就灭亡了。所以,短暂的隋朝可以说是为社会经济文化达到鼎盛的唐朝拉开了序幕。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2014-5-4(崔茂崇)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崔茂崇2014-5-4 1、“当时而立法”的社会历史观。 法家的观点是时代在变,政治应随时代而变,历史上的种种伟大创举只是在特定时代方具有其意义,如果把它原封不动拿到后世,决不是对历史的尊重,而只是一种“刻舟求剑”、“守株待兔”式的愚蠢可笑行为。法家“不法古,不修今”的变革观念,是历史上所有从事社会改革实践人们的理论纲领。 2、简述一下老子的思想。 (1)以“道”为主宰和天下万物所生本源及其运动规律的本体论;(2)事物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循环往复的朴素辩证法:(3)“无为无不为”、知雄守雌、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的策略论;(4)“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政治理想。 3、道家治国思想的几大要素(灰色的字是我想删掉的内容) 一、海涵宽容,虚静处下。 “道法自然”,这在治国上,就要求统治者做到海涵一切,虚怀若谷,宽容包纳,不以一人之智为智,而以众人之智为智,谦卑居下,永不自满。在上者虚静无为,在下者循理而为,各不逾矩,彼此相安。由此可见,统治者虚静处下,海涵宽容,任人之能,是道家主张建立和谐统治秩序的重要前提。 二、顺遂民情,因循为用。 在治国上,道家主张顺遂民情,也就是顺从人的自然本性,反对用道德仁义等外在力量去强行改变什么,规范什么。在道家眼里,治民如同种庄稼,要顺遂其性而深耕细芸,否则带来的只是报复,意味着治国上的彻底失败。可见,顺民之情,因循而用,是道家所极为推崇的治国之重要秘诀。 三、去奢节俭,省刑慎罚。 道家认为治国的重点是统治者必须首先从自身做起,而统治者的修身又必须以按“道法自然”的原则以恢复人自然本性为要务。这落实到具体细节上,一是要节俭,二是要知足常乐,进而荣辱皆忘。三是要清醒地认识到法令刑罚手段在治国上的巨大局限性,反对以暴力强制的方法进行管治。 四、实腹虚心,愚民为术。 道家认为社会是由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双方组成的,回复人的自然本性,固然首先取决与统治者“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但同时也要求民众无知无欲,返朴归真。指出只有双方共同致力于“无为”,方能从根本上解决现实生活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建立起朴素自然的社会管治秩序。因此,道家主张对广大民众采取愚民政策,既不能诱发民众的物质欲望,也不能使其拥有知识,更不能让其关心国家大政方针。 五、贵柔守雌,以弱制强。 知雄守雌,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是老子以及整个道家学派对待事物,掌握主动的策略原则,也是道家治国思想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使道家的治国理念 与方法带有浓厚的阴柔特色。 4、“性恶论”与尚法用刑的必然性。 “性恶论”的观点缘于儒家的荀子,而在法家眼里, 人性之丑恶根深蒂固,绝对不可能通过教化等手段加以改造,而只能用严厉的法制予以约束与控御,使具有作恶倾向的人类不敢逾越规矩、为非作歹,而只能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地接受君主的统治。 5 、法家治国思想的要点 一、“因人情利害” 的基本观点是立法必因人情、合人心,并把这作为实施治理的重要指导原则。 遍认为 “赏罚”是治国安邦的主要手段,一再强调“赏罚”在管束民众方面的极端重要性。法家认为,要使重刑厚赏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制定具体的标准,辅之以必要的方法。 三、“尊主卑臣” 专制的积极讴歌者,他们都主张强化君主专制和独裁,法家对于治国所追求的理想格局是:“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君主只要“抱法守势”,再辅之以必要的“术”,那么就可以轻松愉快地管治天下,长久维系其专制独裁统治了 文化虚无主义者,是一批讲实用、求功利的技术官僚。 他们轻视前人的文化创造,仇视礼乐文明,必欲灭绝而后快之。这种观念意识,体现在法家的治国思想中,便是主张禁锢思想与言论自由,提倡“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提倡用强权“统一思想”、“禁锢言论”。 理国家取得成功的主要标志之一,是经济发展,军力增强,即所谓富国强兵,具体地说,富国强兵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互为前提,共同促进。要强兵,首先必须富国,“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在富国的基础上,法家提倡强兵,认为这是保证国家安全的根本条件,也是国家强大、君主专制统治巩固的显著标志。 6、论述一下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是道家治国的哲学原理。“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其哲学上的最高范畴。道家认为,“道”先于物质存在而又凌驾于物质之上。它既是产生孕育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又是制约规定宇宙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总规律。它是永恒的,无限的,不可言说的,人的感官所不能感知的,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的这种自然属性,按道家的理解,便是自然。 在道家看来,“自然”就是道,就是规律,事物都应该顺应它自身的情况而存在、而发展,治国也不能例外。 具体地说,治国也应采取顺应万物自然本性的方式,即追求最纯真的自然——“朴”的状态,反“朴”归真,而切不可勉力人为,以致“朴散真离”,陷入不可自拔的 1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 在中国传统的国家治理思想中,儒家、道家、法家代表了三种不同的国家治理观,即儒家的礼治、德治思想,道家的无为而治思想,法家的法治思想。 一、儒家的治国思想:礼治和德治 1、礼治思想 儒家礼治思想的核心在于:一是竭力维护宗法伦理观念。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在于维护宗法伦理观念,这也是“礼治”的最核心要素。在中国的皇权统治中,君臣父子关系是主要的构成要件,在宗法制度下,君臣、上下、长幼、贵贱都有严格的等级序列,礼就是用来维护这种等级序列的最有效的工具,因为“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治就是借君臣、上下、长幼之规则,来维护以君权、父权、夫权为中心的国家、家庭、家族伦理关系和社会秩序。二是宣扬“性善论”。儒家相信人性本善,祟尚道德修养,重德教。主张“养民”以“宽”为主,宽猛相济。孔子曰:“为政以德”,孟子倡导“仁政”,认为“不以仁政,不能乎治天下”。这就是说,儒家认为掌权者是道德至善的化身,“统治者布德于九州、牧民于四海,对臣民进行礼德教化,臣民要修身养性、尊尊尚德、休浴圣化,老老实实依‘礼’行事,做统治者的顺民。”三是主张贤人治国。礼治思想主张“贤人政治”,即统治者都是真龙、天子,是真理的化身,是圣人、贤人,是“替天行道”者,亦即要用贤能之士治理国家,而绝不能让恶人当道,从事政治。 儒家的“礼治”国家治理思想在维护古代中国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历代统治者都非常重视“礼”的治理作用。中国有王朝更替的历史,研宄每一新兴王朝的开国史不难发现,礼乐几乎都是其开朝初期整治的首要,目的就是以礼乐来规范社会关系,实现有效的统治。 2、德治思想 从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来看,“德主刑辅”、“为政以德”为历朝历代统治者所推崇,尤以儒家的德治思想最为典型,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德治观念奠定了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的理论框架。其思想要点有:其一是为政以德。即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君主,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才能为天下人所认同,并被天下人所效仿,正如孔子所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即是讲为政者若具有高尚的道德,以道德原则治理国家,人民就会拥戴他。毋庸讳言,儒家的礼治、德治思想的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不乏合理因素的存在,并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赋予儒家德治思想新的内涵,即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自觉,又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治理理论。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复习材料第一节 儒家

第一节儒家学说的历史演变与文化精神 一、儒学的由来:最早的儒,是指殷商遗民中那些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特殊阶层,他们穿戴殷商的古衣冠,习行殷商的古礼,在政治上服从依附于新的周族统治者,在文化上则“先进于礼乐”,成为古代文化的主要传授者。 到了春秋晚期,孔子际会当时“学术下移”、私学勃兴的历史风云,继承借鉴悠久丰富的上古文化资源,针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现实,创建了以“道德仁义”为宗旨、以“礼乐正名”为特色的思想体系,从而使儒由过去术士的泛称,一变而为一个独立的思想学派,这个学派就是影响中国古代社会两千余年的历史发展的儒家 二、儒家思想的演变历程:历史上的儒家,有一个长期延续与演变的过程。自孔子开创儒家学派,确立其基本文化内涵与思想倾向之后,儒家便一直自我丰富、自我完善之中。在战国时期,由于师承关系的不同及其受其他学派影响深浅的差异等因素,其内部曾有合乎逻辑的分化。 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标志,儒家学说遂取得正统地位,逐渐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思想文化的主流。此后,为适应不同时期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而又有不同的表现形态,具体地说,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至清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学术形态,具有相当突出的兼容性与适时性。 三、儒家主要代表人物: 儒家祖师爷孔子,之后有:孟子、孙子思、荀子、董仲舒、杨雄、王弼、郭象、韩愈、贾谊、张载、二程、朱熹、王阳明等。 三、孔子 儒学经典体系: 《六经》:《诗经》、《尚书》、《易经》、《礼经》、 《乐经》、《春秋》。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四、儒家学说之共性特点。贯穿融通于先秦至清末的儒家学说之共性特点有四个方面: 第一,以“仁义德化”为本的政治伦理学说,反映在具体政治实践上就是提倡“德治”、“仁政”和“王道”; 第二,以爱有等差、尊卑有序、贵贱有别为诉求,以强调钢常名分为主要特点的“礼治”原则; 第三,以“用中适时”为基调的“中庸”、“经权”、“常变”思想; 第四,由:“据乱”而“升平”终至“太平”,由“小康”而臻于“大同”为根本宗旨的历史哲学和社会理想。 五、儒家治国思想的核心内涵与逻辑起点,就是以人为本,和谐协调,德主刑辅等。 六、儒家治国理念在具体运作时所遵循的主要方法:守经用权、律己宽人、道德感召等。 第二节儒家治国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人性论:儒家治国思想的哲学依据。正因为认定人性本善或经改造可

最全最容易记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考试资料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 一、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1、中国古代主要建筑体系(四种) 2、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主要形式(四种,特点+简图) 3、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的优缺点 4、庭院的作用及其多元功能 5、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的主要特点(四项) 6、中国古代建筑两种发展模式 7、李诫、《营造法式》、样式雷、烫样(基本概念) 8、牌坊、华表(基本概念) 二、第1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1、茅茨土阶(基本概念) 2、高颐太守墓石阙(立面简图) 3、河北赵县安济桥(概况、建造者、立面简图) 4、唐代建筑风格 5、宋代建筑风格 三、第2章:住宅与聚落 1、我国民居住宅的主要构筑类型(十种,分布地,基本概念、主要特征) 2、三坊七巷(基本概念) 3、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成就(三进四合院平面图,标注主要建筑名称) 4、明清北京居住建筑大门(六种,等级) 5、抄手游廊、垂花门(基本概念) 6、门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作用 四、第3章:宫殿、坛庙、陵墓 1、三朝五门(基本概念) 2、我国古代宫殿建筑发展的几个阶段(结合实例) 3、明清北京故宫的总体布局、设计方法及成就 4、明堂(基本概念) 5、我国古代坛庙建筑的基本类型(三种) 6、北京天坛的总体布局、设计方法及成就(总平面简图) 7、黄肠题凑(基本概念) 8、北京明十三陵的特点、设计方法及成就 五、第4章:宗教建筑 1、山西五台山唐代建筑佛光寺东大殿的空间、结构与艺术(立面、平面简图) 2、佛塔类型(按形式分,六种,特点) 3、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概况,结构成就) 4、经幢(基本概念) 5、明清时期佛教四大名山

6、中国四大名窟(省、市、窟名) 7、摩崖石刻(基本概念) 六、第5章: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 1、面阔七间清式建筑各“间”的名称 2、中国古代建筑台基的作用 3、宋式、清式须弥座(特点+简图) 4、宋式、清式栏杆(特点+简图) 5、木结构建筑的出廊方式(四种) 6、中国古代大木作基本构件(五种,详部名称) 7、宋《营造法式》四铺作斗栱(两种形式,简图) 8、中国古代屋顶的主要形式(五种,等级,透视简图) 9、古建筑中柱的特殊做法(定义、平面简图、实例) 10、中国古代斗栱组成、宋清名称、发展趋势(五项)、作用 11、木结构采用模数制,宋代以“材”为标准,清代以“斗口”为标准 12、大木大式和大木小式建筑的区别 13、清代建筑色彩(七种,按等级) 14、清式彩画(三种,等级) 15、檩数分配图《清式营造则例》(十二种,简图) 16、收山、推山、梭柱、叉手、托脚、卷杀、抱鼓石、雀替、生起、侧脚、抱厦(基本概念) 七、第6章:建筑意匠 1、五行基本概念及其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影响和应用 2、中国古代通过什么方法获得“天人合一”的建筑意匠 3、中国古代长期以来为什么一直以木结构建筑为主要建筑体系 4、中国古代建筑在当今的建筑设计中的借鉴或指导意义

中国古代治国之道

中国古代治国之道 在中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各种规模的动乱和战争从未停歇。几乎每一个王朝和国家都是在战争与动乱中建立,又在战争与动乱中被推翻。然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却不断得到强化和维护。中国各民族的大融合和凝聚力也在不断加强,逐步形成一个以汉文化为中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之所以能在种种内忧外患中延续数千年之久,其主要原因是历代君王和思想家们善于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之上,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治国之策,以缓解内外矛盾,巩固统治地位,维护国家统一。 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主要面临着三个威胁: 第一,内部阶级矛盾,即地主与农民之间的尖锐对立。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贯穿于中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始终,从陈胜吴广到李自成再到太平天国起义,其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久,是世界历史之罕见的,对中国古代的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其中规模比较大的有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起义、东汉黄巾军起义、宋朝方腊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明末李自成起义和清朝时期的太平天国起义。每一次农民起义,都动摇了封建社会的基础,推动了历史的进程。 第二,外部民族矛盾,即中原华夏民族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冲突。自秦朝建立以后,中原汉族政权就始终与周边少数民族存在着对立和冲突。当内地中央政府实力强大,民族关系就好。若是中央政府实力衰弱,民族矛盾就为激发,甚至于导致中原政权的崩溃。比如宋朝被元朝取代,明朝被清朝取代。 第三,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即中央政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间的权力斗争。从西汉开始到北宋,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的斗争都比较激烈。汉朝实行分封制,封国不断强大最终酿成七国之乱。唐朝的藩镇有充分的自主权。政治上可以自行任免官吏;经济上可以不向中央交赋税;军事上拥有强悍武装,军队不听中央调动。藩镇之间,藩镇与中央之间,长年战乱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阻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灾难。唐朝的藩镇割据局面自安史之乱开始,持续一百多年,一直至唐朝灭亡。 就在这样一次次与矛盾和分裂作斗争的过程中,历代君王和思想家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以维护统一为宗旨,以巩固中央为前提,"治内"为主、"安边"为辅的治国之道。从战略手段来看,则是文武并用、刚柔兼济,体现出鲜明的理性思考和务实倾向。中国古代的治国之道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巩固中央,第二是治国安民,第三是强边固防。 一、巩固中央 (一)推崇儒学,尊王忠君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官方哲学。它之所以受到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主要原因是儒家积极倡导"尊王忠君"的思想。 儒家认为,维护国家统一的首要问题是确立"上"与"下"的地位关系,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政治伦理和社会秩序,以使人们具有严格的等级尊卑观念。而要做到这点,一方面要"民顺",即要求臣民"尊王""忠君";同时,朝廷自身要坚强有力,即"君正"。 历代封建统治者从自身利益出发,更多地是强调儒学中"民顺"的一面,使儒学沦为君主统治臣民的思想工具。经过历代统治者对"德教"的长期推行,"忠君"已经成为一种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所以在封建时代,臣子必须对君王无条件的服从,反抗君王被视为大逆不道。通过这种忠君思想的灌输,使得皇帝牢牢地控制住了大臣。 (二)分化事权,内外相制 除了思想文化上的灌输和引导,中国封建统治者还通过一系列政治举措分化瓦解内部的政治派系和地方势力,不断完善中央集权制度,以确保统治中心的稳固。 措施一:改革中央行政机构,通过明确的政治分工、严格的权力制衡、来提高中央机构的工作效率,平衡内部矛盾。 措施二:实行地方小行政区划制,防止行政区划过大而失去控制,秦朝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改为郡县制就是"大改小"的典型做法。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复习资料.doc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 “当时而立法”的社会历史观:法家的观点是政治在随着时代而变苗栗市上种种伟大创作在特定时代方具有其意义,如果把创作原封不动地拿过来,决不是对历史的尊重,而是一种“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的愚蠢可笑行为。法家“不法古,不修今”的变革观念是历史上所有从事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人们的理论纲领。 简述一下老子思想:主要有4个方面的内容,以“道”为主载,利天下万物所生的本源及其相互运动的本体论;食物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循环往复的朴素辩证法;“无为无不为,知雄守雌,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的策略论:”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政治理想。简述一下道家思想的几大要素: “性恶论”与尚法用刑的必然性:“性恶论”的观点源于儒家的荀子,而在法家眼里,人性之丑根深蒂固,绝对不可能通过教化等手段加以改造,而只能用严厉的法则予以约束与控御,使具有作恶倾向的人类不敢逾越规矩,为非作歹,而只能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地接受君主的统治。 简述一下法家治国思想的要素: Z “因人情以利害”而治:治国的指导原则,法家的基本观点是立法必因人情,合人心。并把这种作为实施治理的重要知道原则。 行“赏罚”两柄:治国的基本途径。 ,“尊主卑臣”:法家治国的价值取向。 Z 思想专制:治国的文化选择。 富国强兵:治国的终极目标。 论述一下道法自然:道家治国思想的哲学原理。“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既是其哲学上的最高范畴。道家认为,“道”先于物质存在而又凌驾于物质之上。它既是产生孕育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又是制约规定宇宙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总规律。它是永恒的,无限的,人的感官所不能感知的,具有至高无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的这种自然属性。按道家的理解,便是自然,再到家看来,“自然”就是道,就是规律,事物都应按它自身的情况而存在,而发展,治国也不能例外。具体地说,治国也应采取顺应万物自然本性的,追求最纯真的自然,以至“朴散真离”,陷入不可自拔的竞争局面。 试析庄子学派、黄老学派、道法自然: 庄子学派:以庄子、杨朱为代表的一部分道家。主张对什么也不必认真,做到“坐忘”:“坠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提出所谓的‘‘不拔毛” 论调,“拔一毛”放任自然,无可无不可便是他们所向往的社会生存境界。 黄老学派:勃兴于战国时期,盛行于西汉前期,他们立足于老子思想的主体性,尊奉相传的黄帝传说,同时兼容并取诸于百家之长,体现出“以道德为标准的,以无为为纲纪,以忠义为品式,以公方为验格”的思想特色,这不但与庄子学派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也与老子的不少观点不尽一致,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由消极避世转变为积极人生。 Z 道法自然:道家治国思想的哲学原理。“道”是道家思想体系的核心,既是其哲学上的最高范畴。道家认为,“道”先于物质存在而又凌驾于物质之上。它既是产生孕育天地万物的总根源,又是制约规定宇宙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总规律。它是永恒的,无限的,人的感官所不能感知的,具有至高无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这种自然属性。 按道家的理解,便是自然,再到家看来,“自然”就 是道,就是规律,事物都应按它自身的情况而存在,而发展,治国也不能例外。具体地说,治国也应采取顺应万物自然本性的,追求最纯真的自然,以至“朴散真离”,陷入不可自拔的竞争局面。

中国古代建筑史课程笔记

绪论 中国:古代、近代、现代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1建筑多样性与主流 南方:“干栏” 北方:毡包式居室 新疆维吾尔族:土墙平顶或土坯拱顶的房屋 黄河中下游:窑洞 东北与西南:利用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式建筑 2木构架的特色 我国木构建筑结构体系:穿斗式、抬梁式 穿斗式的特点:用穿枋的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延檩条方向,再用穿斗把柱子串联起来。 抬梁式木构架的特点是:柱子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叠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5根。 3木构建筑长期广泛作为一种主流建筑类型的内在优势: ①取材方便 ②适应性强 ③有较强的抗震能力 ④施工速度快 ⑤便于修缮、搬迁 木架建筑存在一些根本缺陷: 木材越来越稀少 木架建筑易遭火灾 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更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4建筑群的组合 庭院是由屋宇、围墙、走廊围合而成的内向性封闭空间。 庭院围合的方式: 一在主房与院门间用墙围合 二在主房与院门间用廊围合,通常称之为“廊院” 三主房前两侧东西相对各建厢房一座,前设院墙与院门通常称之为“三合院”如将前面的院墙改为房屋,则称“四合院”。 第一章原始社会建筑 原始——奴隶——封建 原始:公元6000、7000年前——公元前21世纪巢居、穴居 奴隶: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 封建:前期(公元前475——589年) 中期(隋—宋581——1279) 后期(1279——1911) 旧石器(170万年前——公元前8000年)人类居住于天然穴洞 中时期(公元前8000——公元前6000年)满足基本居住需求居住地穴、巢穴新石器(公元前6000——公元前2100年)前6000年—地穴—半地穴 前5000年—地面干栏式—(技术)氏族社会后:

古代中国三种主要思想

并存的古代中国三种主要思想 摘要: 古代中国有几种并行的思想体系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很长久时间并存儒家思想保证了阶级间的稳定道家思想保证了所有人能够自身和谐的思想追求天人合一构建自身和谐佛教则肯定了每个人生来的善劝诫大家向着和善的方向努力不要作孽也为国家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关键词:古代中国、三种主要思想、共同构建古代中国的和谐 正文: 古代中国有好几种比较流行的思想体系,比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虽然大家相信的信仰并不相同,但是并不影响大家总是能从中找到他们想要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并不是局限一种思想的教义,引用一句名言:“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些不同的思想在古代中国对不同的阶级民众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影响虽然不同,但是总的来说使中华民族一直保持统一的和谐情景。 儒家思想 儒家文化是中国古代的中心文化。他是上至国家的象征——皇帝——支持,下至平民百姓也使用以解决问题的一种文化思想。他并不是只有知识分子才用的什么高等的思想,而是贯彻整个古代中国的一种思想。只不过是文人阶级留下了更多的有关他的文化痕迹,但是这不能埋没其为整个中国话民族服务过的事实。众所周知,任何一个古代国家系统中都有统治者、支持统治者的中产者和被统治并且可能最终成为推翻统治者的阶级——市民阶级。在古代中国儒家文化统治下的任何一个朝代在其被推翻之前可以说他的阶级构成是十分稳定的。 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曾经说过:“力行近乎仁,好学近乎知,知耻近乎勇。”这三句话就是对应的古代中国的三个阶级。对于中国的统治者而言他们拥有的是“知耻近乎勇”,他们作为统治者,理应为天下人做出一个表率,养成一种高贵的人格和一种高尚的气节;而中产阶级拥有的是“好学近乎知”,作为古老帝国的支持者,他们为统治者提供各种参谋策划,以自己的知识力量为国家服务;而即使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那些被统治者——他们拥有“力行近乎仁”,他们以自己的勤劳,为国家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保证,这是国家正常运转的基础。 就是说,在中国民众的勤劳力量主导生产,他们的勤劳生产了粮食和其他的生活必需品,保证了整个社会的物质富裕和人民的生活康乐;而儒生的知识能力主导了教化他们,教育了普通民众,管理并且使他们正确使用了自身的勤劳,并且还提供了知识成果;而最上层的统治阶级则以其高贵的品格,将其子民的努力引导到一个高尚的目的之上,这个高尚的目标并不是空虚的。物质上大家的努力为大家更好的生活,这可以从我们那时众多的优秀建筑、园林、艺术等中看出来。精神上,看看古代中国众多的文字经典吧,那些微言大义,不比当今纷繁复杂却又空洞无物的印刷品强上一百倍吗?这就是古代中国作为引导者的统治阶级的巨大力量——引导民众为了一种高尚的目的而使用力量。 不仅在这样一个国家秩序中是遵循着儒家的思想,就算在一个家庭中也是如此,有着严格的家庭秩序。可以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秩序规范已经深入生活各个方面,“家国一体”需对应在家中,孝悌之道是非常重要的,子对父要有绝对的孝,弟弟对于兄长要有绝对的悌,这在国家中就是家中的要对君主的忠,和对同僚的义。国的活动有祭祀、庆典等等,就连国家进账出钱等等都是与家中的活动一一对应。两者是对应的。这才是宗教让人不必每天翻看经典各种规范就像是本能一样贯彻在生活中。 而在朝代替换之时也正是由于统治者的统治力——他们引导民众为高尚生活努力的力量——的萎缩才给了大家推翻其统治的决心和力量。否则,是绝对是不会被推翻的。我们可以看到,那是他们的阶级之间虽然有压迫,但是彼此是非常和谐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中国儒家文化在中间阶级的普及下,在上至统治者,下至普通民众中都取得了效果。大家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即使大家都没有意识到。 道家思想

中国古代建筑史复习资料

1、《兆域图》 1977 年河北平山县战国中山王陵中发掘的一幅陵区图,以金银线镶嵌于铜板。兆域——墓地。该图按比例正投影绘制,是我国第一幅建筑总平面图。 2、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 匠人营建的王城,九里见方,每面城垣开辟三座城门。城内辟有九条南北方向的道路与九条东西方向的道路,每条道路可以走九辆马车。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寝宫,后面是市场和民居,朝廷宫室和市场占地一百亩。 3、辟雍 周天子的大学,位于城郊,圜如壁,周水。与明堂一起失传。汉以后与明堂概指礼制建筑。 4、明堂 古代帝王所建最隆重的建筑物,用作朝会诸侯、发布政令、秋季大享祭天,并配祀祖宗。5、黄肠题凑 代陵墓的最高制式,黄肠——柏木段,题凑——排成箱体结构 6、抬梁式木构架 春秋时完成,沿进深方向布置石础,础上立柱,柱上架梁,梁上立瓜柱,架短梁,最上是脊瓜柱,构成一屋架;在屋架之间用横向的枋联系柱顶,梁头与瓜柱顶做横向的檩,檩上承受椽子和屋面,使屋架完全连成一个整体。 7、穿斗式木构架 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的一个整体框架。这种木构架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8、井干式结构 一种不用立柱和大梁的房屋结构。这种结构以圆木或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层层叠置,在转角处木料端部交叉咬合,形成房屋四壁。井干式结构需用大量木材,在绝对尺度和开设门窗上都受很大限制,因此通用程度不如抬梁式构架和穿斗式构架。中国目前只在东北林区、西南山区尚有个别使用这种结构建造的房屋。 9、九脊屋顶 即歇山顶。用于殿阁则称九脊殿,用于亭榭、厅堂则称厦两头造。 10、四阿屋顶 即四面坡的庑殿顶,宋代称四阿顶,或称五脊殿。 11、栌斗 一组斗栱最下面的构件,或称大斗、坐斗。 12、叉手 脊桁两侧的斜杆,用以固持脊槫,其形状犹如侍者叉手而立,故名。多见于唐、宋、元、明的建筑上。 13、托脚 宋代建筑上各槫均用斜杆支撑固持。其中支撑脊槫的斜杆称为叉手,其余的称为托脚。14、华栱 宋式斗栱上外跳之栱。 15、卷杀 宋代栱、梁、柱等构件端部做弧形(其轮廓由折线组成),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称为卷杀。“卷”有圆弧之意,“杀”有砍削之意。

中国古代治国通论

第一讲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概要 第一节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得演变脉络 一、所谓治国,在中国古代主要指国家机器按照统治者得意志对社会进行得组织、协调、管制等活动。 二、所谓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就是指有关治国原则、治国方法、治国手段得理性认识与具体主张,即古代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得基本理论与思维方式。 三、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演变历程: (1)中国古代治国思想起源于夏商西周时代,当时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家得出现而初步形成了比较系统得治国思想; (2)春秋战国时期得社会大变革,催动着古代治国思想迅速发展并臻于高度成熟; (3)秦汉时代就是中国封建君主专制集权得大一统帝国形成时期,与这一社会政治体制相同步,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得发展也进入了新得阶段,基本上确立了整个封建社会治国思想得规模与架构; (4)自魏晋南北朝,经隋唐五代、宋辽金元,迄至明清(前期),就是中国古代治国思想持续丰富、不断充实得阶段。 四、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华文化得“轴心时代,其主要标志: 涌现了老子、孔子、孙子、管子、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一大批中国历史上最伟大得思想家,她们对人类所关切得基本问题各自提出了独到而深刻得瞧法,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儒、道、墨、法、兵、名、阴阳、纵横、杂、农等思想流派。 第二节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得主要内容 (一)、儒家治国思想(二)、道家治国思想(三)、墨家治国思想(四)、法家治国思想(五)、兵家治军思想 第三节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得主要特征 一、儒、法、道、兵四家得治国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规范着古代治国思想得主体结构及其文化价值取向。 二、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呈示出一种兼融趋同得倾向,各家各派有关治国思想得理性认识随着时间得推移而不断融会贯通。例如,儒、法、道三家治国思想之间得差异,恰好体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而不同”得优势互补。这具体表现为:一就是崇尚道德与追求事功得统一;二就是实施德治与推行法治得统一;三就是讲求中庸守恒与推崇权变诈谲得统一。 三、中国古代治国思想还反映为不同学派治国理念、指导原则与具体方法得优势互补,从而有力地克服了单一学派在治国问题上理论思维得误区与缺陷,使统治者在治国实践中得到更大得理论选择空间,确保治国管理能够沿着比较正确得轨道顺利开展。 “天下”与“四夷”:古代中国瞧世界 中国古代人很早曾经有过一种曾经让中国人很自豪得世界观,她们想象,第一,自己所在得地方就是世界得中心,也就是文明得中心,第二,大地仿佛一个棋盘一样,或者象一个回字形,四边由中心向外不断延伸,第三,地理空间越靠外缘,就越荒芜,住在那里得民族也就越野蛮,文明得等级也越低。 一、天圆与地方 在大概战国时候写出来得《尚书·禹贡》中,有“九州”、“五服”得记载。“九州”就就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五服”就是除了“王”所在得“王畿”之外,就是五百里甸服,五百里侯服,五百里绥服,五百里要服,以及五百里荒服。 这个观念来自古代中国人“天圆地方”得观念,在她们得想象中,天就是圆得像一个斗笠一样,覆盖在大地上,中心就是北极与北斗星得位置,大地就是方得,就象棋盘,中心就是洛阳一带,古代中国人相信,什么就是天下?这就就是“天下”,什么叫“中国”?这就就是“中央之国”。什么叫“华夏”?“夏”就就是“雅”。 二、古代中国对“天下”得怀疑与幻想 邹衍想象中国得“九州”只就是天下八十一分之一,叫“赤县神州”,它得外面还有八个州,这才就是一个大九州,外面有海环绕,而在这个九州之外,还有八个“大九州”,各有海环抱,这才就是整个天下。不过,这种想象得世界并没有改变中国人得世界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