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因应用论文

咖啡因应用论文
咖啡因应用论文

咖啡因应用现状研究

学生姓名

班级 0903班

专业名称药物制剂技术

系部名称制药工程系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 2011.12 答辩日期 2011.12

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

2011年 12 月

目录

第一章概述 (1)

1.1咖啡因的简介 (1)

1.2咖啡因的性质及其药理作用 (1)

1.2.1物理性质 (1)

1.2.2 化学性质 (1)

1.2.3 药理学作用 (1)

第二章咖啡因的临床应用 (2)

第三章咖啡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第三章总结 (3)

参考文献 (5)

致谢 (6)

第一章概述

1.1 咖啡因的简介

咖啡因:(Caffeine )是从茶叶、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适度地使用有祛除疲劳、兴奋神经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和昏迷复苏。但是,大剂量或长期使用也会对人体造成损害,特别是它也有成瘾性,一旦停用会出现精神萎顿、浑身困乏疲软等各种戒断症状,虽然其成瘾性较弱,戒断症状也不十分严重.但由于药物的耐受性而导致用药量不断增加时,咖啡因就不仅作用于大脑皮层,还能直接兴奋延髓,引起阵发性惊厥和骨骼震颤,损害肝、胃、肾等重要内脏器官,诱发呼吸道炎症、妇女乳腺瘤等疾病,甚至导致吸食者下一代智能低下,肢体畸形。因此也被列入受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范围。滥用咖啡因通常也有吸食和注射两种形式,其兴奋刺激作用及毒副反应、症状、药物依赖性与苯丙胺相近。

1.2 咖啡因的性质及其药理作用

1.2.1物理性质

白色粉末或六角棱柱状结晶, 熔点238°, 178°, 升华。1g溶于46ml水、5.5ml 80°的水、1.5ml 沸水、66ml乙醇、22ml 60°的乙醇、50ml 丙酮及5.5ml 氯仿等。IRνmax cm -1: 3100, 2970, 1700, 1660, 1550, 1480, 1360, 1240, 1020, 980, 750, 610; UVλMeOHmax nm (ε): 272(8510); NMR (CDCl3) δ: 3.4, 3.6, 4.0, 7.6; MSm/e: 194 (100), 67 (66), 109 (66), 55 (44), 82 (39), 42 (28), 40 (18), 41 (16)。

1.2.2化学性质

咖啡因属于甲基黄嘌呤的生物碱[1]。纯的咖啡因是白色的,强烈苦味的粉状物。它的化学式是C8H10N4O2。它的化学名是1,3,7-三甲基黄嘌呤或3,7-二氢-1,3,7三甲基-1H-嘌呤-2,6-二酮。分子量,194.19

1.2.3药理学作用

咖啡因开始能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因此能够增加警觉度,使人警醒,有快速而清晰的思维,增加注意力和保持较好的身体状态。最后进入脊髓并保持一个较高的剂量。其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心脏和骨骼肌,舒张血管和利尿等作用[2]。对中枢兴奋作用较弱,小剂量增强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振奋

精神,减少疲劳。剂量增大可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亦可以兴奋脊髓,特别当这些中枢处于抑制状态时,作用更显著。在体内,关于咖啡因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大致的几种机理如下:1.2.4 不良反应

小剂量或饮含咖啡因的饮料过多可有恶心、头痛、失眠;大剂量应用可致焦躁不安,过度兴奋、耳鸣、眼花;过大剂量可致肌肉抽搐和惊厥;还可增加胃酸分泌,加重胃溃疡。可应用镇静药对抗之。长期应用可发生耐受性及成瘾性。

第二章咖啡因的临床应用

咖啡因对大脑皮层有兴奋作用,人服用小剂量(50—200mg)即可使睡意消失,疲劳减轻,精神振奋,思维敏捷,工作效率提高,因此咖啡和茶叶早就成为世界性的兴奋性饮料成分。在动物实验,咖啡因可引起觉醒型脑电波,损伤其间脑和中脑后,此作用仍存在,这提示作用部位在大脑皮层[3]。较大剂量时则要直接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血压升高;在呼吸中枢受抑制时,尤为明显。中毒剂量时则尚兴奋脊髓,动物发生阵挛性惊厥。咖啡因可直接兴奋心脏、扩张血管(冠状血管、肾血管等),但此外周作用常被兴奋迷走中枢及血管运动中枢的作用所掩盖,故无治疗意义。此外,咖啡因还可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利尿及刺激胃酸分泌。近报道称治疗量咖啡因和茶碱能在体内竞争性抗腺苷受体,又知腺苷有镇静、抗惊厥及收缩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

咖啡因主要用于对抗中枢抑制状态,如严重传染病、镇静催眠药过量引起的昏睡及呼吸循环抑制等,可肌肉注射苯甲酸钠咖啡因。此外,咖啡因还常配伍麦角胺治疗偏头痛:配伍解热镇痛药治疗一般性头痛[4]。此时,它由于收缩脑血管,减少脑血管搏动的幅度而加强以上药物止头痛的作用。

1.提神养脑:会刺激脑部的中枢神经系统,延长脑部清醒的时间,使思路清晰、敏捷,且注意力较为集中,可提高工作及学习的效率。

2.抗忧郁:少量的咖啡因可使人精神振奋,心情愉快,纾解犹豫的现象。

3.控制体重:咖啡因能提高人体消耗热量的速度,一项研究发现100毫克的咖啡因(约1呗咖啡),可加速脂肪分解,能使人体的新陈代谢率增加百分之三至四,增加热能的消耗,适量饮用,有减重效果。

4.促进消化:咖啡因会刺激交感神经,提高胃液分泌,如果在饭后适量饮用,有助消化。

5.利尿:咖啡具有利尿作用,可提高排尿量,因而使上厕所次数增加。

6.改善便秘:咖啡可刺激肠胃激素或蠕动激素,产生通便作用,可当快速通便剂。

7.止疼:咖啡因作为一个药品时,可以加强某些止痛剂的效果。

8.增强身体捷度:咖啡因也有助于在运动时,使运动阀值降低,增加身体的敏捷度,使与运动员缔造较好的成绩。

第三章咖啡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咖啡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少见,它被作为食品添加剂而广泛地应用于饮料中。除咖啡外,含咖啡因的饮料非常多,其中一类是饮料中天然存在的咖啡因,如可可、茶,另一类是将咖啡因添加在饮料中,如某些汽水、果汁。

3.1咖啡

咖啡有提神醒脑的效果,因为其中含有咖啡因。在美国,差不多75%被服用的咖啡因是来自咖啡。一般来说,市场上一杯普通中杯装即磨咖啡,含有150至200毫克咖啡因,一袋速溶咖啡中咖啡因约为66毫克。

3.2茶

我们常喝的各种绿茶、红茶、乌龙茶等,都含有咖啡因。茶中咖啡因含量与泡茶方法、时间有关,绿茶的咖啡因含量从每杯(约227克)30毫克至50毫克不等。红茶平均每杯含咖啡因约47毫克。

3、汽水

很多汽水饮料以及功能性饮料都含有咖啡因,一罐330毫升的可乐咖啡因含量约有33毫克。由于某些功能性饮料含有咖啡因,会刺激中枢性神经,因此不是所有人群都适宜喝功能性饮料,儿童尤其应注意。

4、巧克力

巧克力中的咖啡因含量相对较少,以至于人们常常将其忽略。一块约40克的牛奶巧克力含有相当于6毫克的咖啡因,另外,巧克力味及咖啡味的牛奶、雪糕、乳酪等也可能含有咖啡因。

第四章总结

咖啡因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在医药方面的还是食品、饮料方面的都是既有好处既有坏处的,所以在饮用含有咖啡因的食品或者药品时一定要严格的注意,尤其是少年儿童还有老

人,都应该根据个人的身体素质的不同来进行选择和使用,不能盲目的进行用药,否则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只有正确的使用了材能发挥它的正常药效、药理作用,维护人类的生命健康。

1.咖啡提神不可取

很多人可惯性不进早餐空腹上学或上班,只依赖一杯咖啡来保持头脑清醒。不少人在疲劳时依赖咖啡、浓茶来提神解乏,时间一长,容易形成“咖啡依赖症”,这是十分有害的。需要提醒的是,因个体差异的存在,在日间饮用的咖啡因可能妨碍人晚上的睡眠,缩短正常的睡眠时间。咖啡因亦会增加晚上醒来的次数,并影响人进入熟睡。这样会导致睡眠质量欠佳,继而令人渴求饮用更多含咖啡因的饮品,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2.儿童远离咖啡因

处于身体发育期的儿童因远离咖啡因。儿童如果引用了过多咖啡因会出现疼痛、头晕、烦躁、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症状,严重的会导致肌肉震颤,写字时手发抖。美国学者对含咖啡因的饮料对少年儿童睡眠方式与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发现凡是饮用含咖啡因饮料的孩子,夜间入睡慢,睡眠浅,容易醒,白天常打瞌睡,注意力也不容易集中。

咖啡因会刺激胃部蠕动和胃酸分泌,引起肠痉挛,常饮含咖啡因的儿童容易产生不明原因的腹痛,长期过量摄入咖啡因会导致慢性胃炎。咖啡因能使胃肠壁上的毛细血管扩张,刺激肾脏机能,使肾水流增加,导致孩子多尿,钙排出量随之增多,儿童的骨骼发育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同时,咖啡因会破坏儿童的维生素B1,引起维生素B1缺乏症。

参考文献

[1] 陈炳卿,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2] 陈东达(日),著,甘国材,译。饮茶纵横谈,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6.

[3] 胡文锋,崔乃杰,高仲阳,国家基本药物及新特药临床指南[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6,316.

[4] 董善士,王义明,林似兰,等,维磷补汁中咖啡因的HPLC分析条件的单纯形法优化,[J],中国科技大学,1987,18(3);209.

致谢

经过几个月的忙碌和工作,本次毕业论文已经接近尾声,作为一个专科生的毕业论文,由于经验的匮乏,难免有许多考虑不周全的地方,如果没有老师的督促指导,以及一起工作的同学们的支持,想要完成这个毕业论文是难以想象的。

感谢我的母校河北化工医药职业技术学院三年来对我的培养和教育,母校您为我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使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在此,我祝愿母校越办越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之才。

感谢制药系各位老师,你们不仅教授我知识。,而且教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给以终生受益无穷之道。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鞠上一躬。

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三年时光的我的舍友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论文的顺利完成。

本论文是在李素霞老师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论文题目的选择到论文的最终完成,邸青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在此谨向李素霞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的心情无法平静,从开始进入课题到论文的顺利完成,有多少可敬的师长、同学、朋友给了我无言的帮助,在这里请接受我诚挚的谢意!

由于水平有限,论文中存在许多缺点和不足之处,恳请老师们予以斧正和指导。

紫外光谱分析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

紫外光谱分析测定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 摘要咖啡因,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能够暂时的驱走睡意并恢复精力。因此,目前咖啡因也是世界上最普遍被使用的精神药品。现今含咖啡因成分的咖啡、茶、软饮料及能量饮料十分畅销,随着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等碳酸饮料在全世界的风靡,各种可乐型饮料已成为人们在日常饮食中摄取大量咖啡因的一主要来源之一。但大量咖啡因的摄取会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因此各国对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都做出了相应的限制与规定。虽咖啡因具有提神醒脑刺激中枢神经的作用,但长期引用含大量咖啡因的饮料,易上瘾,为此,各国制订了咖啡因在饮料中相应的食品卫生标准。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日本,菲律宾规定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不的超过200mg/L,南斯拉夫规定不得超过120mg/L,目前我国允许饮料中加入咖啡因并规定其含量不得150mg/kg。为加强国家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建立简便得咖啡因的检测标准十分必要。 关键词紫外分光光谱法;饮料;咖啡因;含量测定 前言咖啡因又名生物碱,属甲基黄嘌呤化合物,化学名称为1,3,7—三甲基黄嘌呤。 白色,无臭味,一般成发亮针丝状或为粉末状的结晶。熔点为234—238℃,178℃升华,能溶于乙醚,丙酮,氯仿,水,微溶于石油醚。以往测定咖啡因含量时都采用容量法,因操作复杂不太理想。实践证明本实验采用的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用于可乐型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 本文采用紫外光谱分析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该方法简便,稳定,准确,灵敏度高,同时也可巩固所学的知识。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可乐型饮料,咖啡和茶叶以及其制成品中咖啡因含量测定的简便方法,其快速,准确。其最低检出浓度:紫外法对可乐型饮料为3mg/L,对咖啡茶叶以及其固体制品为5mg/100g,对咖啡和茶叶的液体制品为5mg/L。 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概述 (一)分光光度法原理 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围内光的吸收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在分光光度计中,将不同波长的光连续地照射到一定浓度的样品溶液时,便可得到与众不同波长相对应的吸收强度。如以波长(λ)为横坐标,吸收强度(A)为纵坐标,就可绘出该物质的吸收光谱曲线。利用该曲线进行物质定性、定量的分析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也称为吸收光谱法。用紫外光源测定无色物质的方法,称为紫外分光光度法;用可见光光源测定有色物质的方法,称为可见光光度法。它们与比色法一样,都以Beer-Lambert定律为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含量

实验一、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含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咖啡因的基本原理; 2、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 3、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及定量的基本方法; 4、掌握标准曲线定量法。 二、实验原理: 咖啡因又称咖啡碱,属黄嘌呤衍生物,化学名称1,3,7-三甲基黄嘌呤,可由茶叶或咖啡中提取而得的一种生物碱。它能兴奋大脑皮层,使人精神兴奋。咖啡中含咖啡因1.2%-1.8%,茶叶约含2.0%-4.7%。可乐、APC药片中均含有咖啡因。其分子式为C8H10O2N4,分子量为结构式: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将饮料中的咖啡因与其他组分(如:单宁酸、咖啡酸、蔗糖等)分离后,将已配制的浓度不同的咖啡因标准溶液进入色谱系统,以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流动相流速和泵的压力是恒定的,测定他们在色谱图上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后,可直接用保留时间定性,用峰面积作为定量测定的参数,采用工作曲线法(即外标法)测定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Agilent 1200高效液相色谱仪; 色谱柱(C18):4.6mm×150mm、粒径5μm; 平头微量进样器:10μl 2、试剂: 1 咖啡因(A.R.)、甲醇(色谱纯)、超纯水、可口可乐(瓶 装)、雀巢咖啡 ②1000μg/mL咖啡因储备液:将咖啡因在110℃下烘干1小时,准确 称取0.1000g咖啡因,用超纯水溶解,转移至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待用。 四、实验内容:

1、色谱条件: 柱温:室温;流动相:甲醇/水=60:40 流速:1.0mL/min 检测波长:275nm 2、咖啡因标准系列溶液配制: 分别用吸量管吸取1000μg/mL咖啡因储备液1.0、2.0、2.0、4.0、5.0mL于5只50mL容量瓶中,用超纯水定容至刻度,浓度分别为20、40、60、80、100 μg/mL 3、样品前处理: ①将25mL可口可乐置于100mL烧杯中,剧烈搅拌30min或用超声波脱气5min,以赶净二氧化碳。 2 准确称取咖啡0.2g,用水溶解定容至50mL。 3 将2份样品溶液分别进行干过滤(即用干漏斗、干滤纸过滤), 弃去前过滤液,取续滤液,待用。 4 分别取5mL可乐、咖啡溶液用0.4 5 μm 的滤膜过滤,然后注入 2mL自动进样瓶备用。 4、绘制工作曲线: 待液相色谱仪基线平直后,分别注入咖啡因标准系列溶液10μl,重复两次,要求两次所得的咖啡因色谱峰面积基本一致,记下峰面积与保留时间。 5、样品测定:分别注入样品溶液10μl,根据保留时间确定样品中咖啡因色谱峰的位置,重复两次,记下咖啡因色谱峰峰面积。 五、结果处理: 1、确定标准样咖啡因和样品中咖啡因的保留时间及记录不同浓度下其峰面积; 2、根据咖啡因标准系列溶液的色谱图,绘制咖啡因峰面积与其浓度的关系曲线。 3、根据样品中咖啡因色谱峰的峰面积,由工作曲线计算可口可乐、 咖啡中咖啡因含量(分别用μg/mL和mg/g表示) 六、注意事项: 1、液体样品必须经过处理,不能直接进样,虽然操作简单,但会影响色谱柱的寿命。 2、不同牌号的茶叶、咖啡中咖啡因含量不大相同,称取样品可酌量增减。 3、为获得良好结果,样品和标准溶液的进样量要严格保持一致。 七、思考题: 1、用标准曲线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2、解释用反相色谱柱测定咖啡因的理论基础。

咖啡因对大脑真正的影响

. 咖啡因对大脑的真正影响(福布斯楚陌君的日来源 来源:福布斯你必须降低咖啡因摘要:想知道如何提高情商?今天就告诉你一条最简单且最直接的建议。的摄入量。好吧,我知道你要问,为什么有人会戒咖啡?对我而言,这是出于各种最近我不喝咖啡了。如果在我刚戒咖并且总体而言我可以说很高兴自己戒了。尽管如此,健康方面的综合考虑,如果我的头我会告诉你这是我认为自己做过的最愚蠢的事情之一——啡没几天时你来问我,疼能消停一阵子好让我可以完整地作答的话。 所以我做了些研究。这一彻底的生活方式调整使我对咖啡因以及它对大脑的影响产生了好奇,我发现最令人惊讶的是咖啡因没有像我们大多数人所认为的那样真正提高大脑的兴奋度我们最喜欢的咖啡因对大脑的作用方式并不是那么直接。——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咖啡因不会做什么。超大杯的美式咖啡不动作迅速或者滔滔不绝。咖啡因本身不会使你的工作变得超级有效率、点间神采奕奕的唯一11分钟内完成或者在早上8点到是你能够将6小时的工作压缩到45 原因。咖啡因完美地模仿了一种叫做腺苷的在你的大脑中,咖啡因实际上玩的是一种模仿的把戏。你的神经系统就腺苷产生得越多,化学物质。无时无刻,神经元都会在被触发时产生腺苷,越不活跃。来监测腺苷水平。受体——A1神经系统通过各种受体——尤其是存在于大脑和遍布体内的直至你的神经系统让你用睡眠随着这种化学物质通过受体,感知到的腺苷水平会逐渐上升,来偿还欠账。于咖啡因的不凡之处在于模仿了腺苷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在不激活受体的情况下进入受体。。腺苷受体的拮抗剂)(用临床术语来说,咖啡因是A1是这些受体就被咖啡因有效地阻滞了还在不仅是因为咖啡因通过阻滞这些受体而打乱了神经系统对腺苷水平的监测,这很重要,当腺神经递质多巴胺和谷氨酸盐,于当这一切发生时出现了两种大脑自己产生的兴奋剂——这就是三倍脱脂摩卡咖啡下肚后不久你它们就会更加放任地进行刺激,苷水平不再上升时,所感受到的效果。当大脑中像多巴胺和谷氨酸盐这样真正的派对不是咖啡因产生了兴奋效果。换言之,相反,动物为所欲为时,它关上了大门让它们免受干扰。若要从兴奋性神经递质取得同样每位喝咖啡的人都知道,这种效果会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弱。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动态过程神经系统需要不断地获得越来越多的咖啡因。水平的刺激效果,。耐受性”讨厌的——“那是一夜咖啡和茶成为每天早上的饮食惯例,似乎是因为咖啡因帮助我们击退残留的睡意,——咖啡因——”“睡眠还不够清偿高额的腺苷账单而留下的。这就是我们最爱的合法兴奋剂精通之事。1 / 3 . 然而事与愿违,咖啡因并不那么擅长让我们无论缺多少觉都能够继续工作。短时间内,咖啡因似乎抵挡得住睡眠缺乏的影响,但效果不会持久。最终获胜的是神经系统(要长记性,赢的总是庄家)。 当然,这些效果因许多因素而异,包括人的体格、体重和年龄。对一些人来说一杯咖啡就能帮助提神醒脑;对其他人来说可能需要三杯。正如所提到的,咖啡因的耐受性是一个主要变量,无论你偏好从何种渠道摄取咖啡因。 所以,如果你决定戒掉这一习惯,将要花费多久呢?这取决于你通常摄取咖啡因的量,但对平均每天喝两三杯咖啡的人来说,估计会有长达10天的戒断症状,如头痛、乏力以及感觉想要当别人的面大吼大叫。 咖啡因:情商杀手 想知道如何提高情商?今天就告诉你一条最简单且最直接的建议。对许多人来说,该建议对他们的情商产生的影响可能比什么都大。准备好洗耳恭听了吗?你必须降低咖啡因的摄入量,但任何一位饮用咖啡因饮料的人都可以证明,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提神效果存疑 大多数人开始饮用咖啡因饮料是因为咖啡因能使他们感到更加清醒并改善他们的情绪。许多研究表明咖啡因实际上在短期内提高了认知任务的表现(记忆力、注意力持续时间,等等)。不幸的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问题分析)

实验二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咖啡因 一、目的要求 1、学习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 2、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咖啡因的基本原理。 3、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基本原理 咖啡因又称咖啡碱,是由茶叶或咖啡中提取而得的一种生物碱,它属黄嘌呤衍生物,化学名称为1,3,7-三甲基黄嘌呤。咖啡因能兴奋大脑皮层,使人精神兴奋。咖啡中含咖啡因约为1.2~1.8%,茶叶中约含2.0~4.7%。可乐饮料、APC 药片等中均含咖啡因。其分子式为C 8H 10O 2N 4,结构式为: N N CH 3 H 3C O O N N CH 3 定量测定咖啡因的传统分析方法是采用萃取分光光度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将饮料中的咖啡因与其它组分(如:单宁酸、咖啡酸、蔗糖等)分离后,将已配制的浓度不同的咖啡因标准溶液进入色谱系统。如流动相流速和泵的压力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恒定的,测定它们在色谱图上的保留时间t R 和峰面积A 后,可直接用t R 定性,用峰面积A 作为定量测定的参数,采用工作曲线法(即外标法)测定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 三、仪器和试剂 1、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 2、色谱柱:Kromasil C18,5μ 150×4.6mm 。 3、流动相:30%甲醇(色谱纯)+70%高纯水;流动相进入色谱系统前,用超声波发生器脱气10min 。 4、 咖啡因标准贮备溶液:将咖啡因在110℃下烘干1h 。准确称取0.1000g 咖啡因,用二次蒸馏水溶解,定量转移至100mL 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标样浓度1000μg·mL -1。 5、测饮料试液:可乐,茶叶,速溶咖啡。

咖啡因对运动员的作用doc

第39卷第6期 2011年11月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Henan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 %f.39No.6 NOV.2011 文章编号:1000一2367(2011)06—0164--04 运动员使用咖啡因对运动能力的影 摘要:目的:评估咖啡因在运动员训练和不同运动项目中应用研究新进展和合理的应用方法.方法:检索体 育科学杂志主要的数据库中国知网,Springer,Ovid,LWw,science-direct,研究分析咖啡因在运动员训 理研究进展和运动员应用效果、应用方法及对运动能力的影响.结果:咖啡因具有降低运动中中枢疲劳和/或提高运 动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咖啡因;中枢疲劳;运动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4.7 文献标志码:A 咖啡冈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在日常饮用的咖啡中含量较高,特别是在西方,咖啡是传统的主要饮品。具有提神作用和 降低疲劳,现在许多食品和饮料中含有咖啡因.虽然有一螳学者认为咖啡因对运动员在长时间较低强度的耐力运动中的运动 能力有肯定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争论,主要原因还是对于咖啡因的运动药理作用的定位还不清晰.由于咖啡因药理作用 的多样性,以及不同个体对咖啡因作用的反应差异,到目前为止,咖啡因对运动员运动能力的作用和运动员使用咖啡因的方 法也一直处于讨论和研究之中,但是较为肯定的结论在逐渐增多[33.不同的研究中使用咖啡因的剂量差别很大,是造成结果 差异的原因之一.随着咖啡因不再列入运动员禁用物质名单,以及咖啡因新的剂型技术的发展,咖啡因在运动员营养补充品 中的应用也开始增加。 通过检索国内外的相关发表文献,咖啡因在运动员应用研究中。直接对运动员运动能力方面影响的研究,近年来开始逐 渐增加,反映了在应用方法方面的进展.本文主要从运动员训练中神经肌肉机能和运动能力的角度,分析讨论运动员训练中 补允咖啡冈的方法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1咖啡因的药理作用与运动能力 1.1咖啡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理作用 咖啡因主要作用是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也有平滑肌舒张、心肌兴奋、胃酸分泌增加、利尿等外周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多种 假说,近年来认为腺萤受体拮抗作用是主要机制.在正常剂量下,咖啡因在中枢或外周的药理作用主要足腺苷受体拮抗,对突 触前和突触后腺苷受体的拮抗作用相似[…],而其它的药理效应并不明显或者需要接近甚至高于代谢饱和剂量才会出现.在正 常剂量下咖啡因的药理作用和副作用机理,以及咖啡因的吸收、分布、药代动力学、代谢、

咖啡因检验操作规程

制药有限公司GMP 管理文件 一、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咖啡因的检测方法和操作要求; 适用于本公司咖啡因的质量检测。 二、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三、质量标准: 四、试剂: 1、氯仿(AR ) 2、甲醇(AR ) 3、醋酐(AR ) 4、冰醋酸(AR ) 5、高氯酸(AR ) 五、仪器和用具 1、熔点测定仪 2、红外分光光度计 3、紫外灯 六、结构式和分子量 H 3

C 8H 10 N 4 O 2 ·H 2 O 212.21 七、操作步骤: 1、性状本品为1,3,7-三甲基-3,7二氢-1H-嘌呤-2,6-二酮-水合物。 按干燥品计算,含C 8H 10 N 4 O 2 不得少于98.5%。 1.1 物理外观本品为白色或带极微黄绿色、有丝光的针状结晶,无臭,味苦,有风化性。 1.2 熔点本品的熔点(见熔点测定操作规程)为235~238℃。 2、鉴别 2.1 取本品约10mg,加盐酸1ml与氯酸0.1g,置水浴上蒸干,残渣遇氨气即显紫色;再加氢氧化钠试液数滴,紫色即消失。 2.2 取本品的饱和水溶液5ml,加碘试液5滴,不生成沉淀;再加稀盐酸3滴,即生成红棕色的沉淀,并能在稍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 2.3 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250图)一致。 3、检查 3.1 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1.0g,加水50ml,加热煮沸,放冷,溶液应澄清。 3.2 有关物质取本品,加氯仿-甲醇(3:2)制成每1ml中含20mg的溶液,作为供式品溶液;精密量取适量,加上述溶剂稀释成每1ml中含0.10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层色谱法(见薄层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u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 254 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丙酮-氯仿-浓氨溶液(40:30:30:10)为展开剂,展开后,取出,晾干,在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不得更深。 H2O

咖啡因对大鼠工作记忆促进作用的定性研究doc

山东大学医学院 机能学实验设计 题目:咖啡因对大鼠工作记忆促进作用的定性研究 设计人员及学号:田美策095 唐跃094 孙钦辉091 专业:临床医学七年制 班级: 2005级3班 联系电话: 83257 2008年6月1 日 立题依据 实验目的: 研究咖啡因对大鼠工作记忆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并探究长期服用咖啡因是否产生耐受作用。 实验意义: 咖啡因(Caffeine)是从茶叶、咖啡果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生物碱,适度地使用有祛除疲劳、兴奋神经的作用[1,7J,临床上用于治疗神经衰弱和昏迷复苏。相关研究证实,咖啡因对实验动物如大鼠有促进学习记忆的作用。 咖啡因促进学习记忆的机制主要是阻断腺昔酸环化酶Al受体。腺背酸环化酶Al受体抑制脑内cAMP的贮存和释放,而细胞膜cAMP的增加则可以促使中枢乙酌胆碱神经递质的释放[2J,从而产生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效应。长时间应用咖啡因会产生耐受作用,从而减弱神经兴奋作用。 根据记忆痕迹在脑内保存时间的长短可以将记忆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如果从记忆的结构来分,则可以分为工作记忆和参照记忆[3J。 本实验采用水迷路装置来研究中枢兴奋药咖啡因对大鼠工作记忆的影响,(考虑到咖啡因获取困难,本实验采用雀巢速溶咖啡作为替代,Ig雀巢咖啡约含35mg咖啡因[8]),并通过连续长时间给予大鼠咖啡因建立药物耐受的动物模型,进而探究在此基础上给予咖啡因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有何变化。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咖啡因促进学习记忆的作用,目前己由较多的动物实验证实:对于咖啡因产生中枢兴奋作用的作用机制,己有研究初步证实为对腺昔酸环化酶Al受体的阻断作用[2]。临床实践表明长时间应用咖啡因会产生耐受[7],从而不得不加大用量而产生副作用。而关于耐受后再给予等剂量咖啡因是否仍有促进学习记忆的作用则未见报导。 本实验创新之处在于把"验证咖啡因对大鼠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探究咖啡因 耐受后正常剂量给药对学习记忆的作用影响"结合起来,从而更为全面地研究咖啡因的促学习记忆作用。 参考文献: [1J WE] E Q,Foreland of Pharmacology-Signal,Protθin,Gene and Modem Pharmacology(药理学前沿一一信号、蛋白因子、基因与现代药理) [MJ. Beijing: Science Publishing House,1999: 510. [2J OGAWA M. Brain Receptors(脑受体) [MJ. Beijing: Peking Medical Uni versi ty& Peking Union Medical College Union Press. 1997: 314, [3J MASUO 0,TSUNEYUKI y,SHIGENORI W. Blockade of hippocammpal M1 muscarinic receptors impairs working memory performance of rats[]J. Brain Res,1994,650: 260 [4J XU S y,BIAN R L,CHEN X. The M旨thodology of Pharmacological Experiment(药理实验方法学) [MJ. 3rd ed. Beijing 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2002: 826. [5]邵碧霞:咖啡因对大鼠工作记忆促进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JJ;中国药学杂志; 2006 年07期 [6J朱云秀,邢继芳,袁艺:咖啡因对大鼠学习记忆行为影响的研究[JJ;黑龙江医药; 2003年03期 [7J程嘉艺,柴瑞华,高爽,杨金玲:咖啡因兴奋中枢综合性实验模式探讨[J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年04期 [8J易超然,卫中庆:咖啡因的药理作用和应用[JJ;医学研究生学报; 2005年03期 [9J张均田,石成璋,梅宝幸,韩鑫玉;"水迷宫"自动控制仪的研制及在神经药理研究中的应用[JJ; 药物分析杂志; 1991年01期 1实验材料 1.1实验动物 Wistar雄性大鼠,180---240g(哈尔滨太平动物养殖场)实验中控制饮食,使动物体重 维持在正常体重的85%左右,饮水自由供给,室温保持在20--- 24°C。 1.2实验药物 雀巢速溶咖啡(每Ig雀巢咖啡约含35mg咖啡因) 1.3实验装置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含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咖啡因的基本原理; 2、掌握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 3、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及定量的基本方法; 4、掌握标准曲线定量法。 二、实验原理: 咖啡因又称咖啡碱,属黄嘌呤衍生物,化学名称1,3,7-三甲基黄嘌呤,可由茶叶或咖啡中提取而得的一种生物碱。它能兴奋大脑皮层,使人精神兴奋。咖啡中含咖啡因1.2%-1.8%,茶叶约含2.0%-4.7%。可乐、APC 药片中均含有咖啡因。其分子式为C 8H 10O 2N 4,分子量为结构式: N N N N CH 3CH 3 CH 3O O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将饮料中的咖啡因与其他组分(如:单宁酸、咖啡酸、蔗糖等)分离后,将已配制的浓度不同的咖啡因标准溶液进入色谱系统,以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流动相流速和泵的压力是恒定的,测定他们在色谱图上的保留时间和峰面积后,可直接用保留时间定性,用峰面积作为定量测定的参数,采用工作曲线法(即外标法)测定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 Agilent 1260高效液相色谱仪; 色谱柱(C 18):4.6mm ×150mm 、粒径5μm ; 平头微量进样器:20μl 2、试剂: ① 咖啡因(A.R.)、甲醇(色谱纯)、超纯水、可口可乐(瓶装)、雀巢咖啡 ② 1000μg/mL 咖啡因储备液:将咖啡因在110℃下烘干1小时,准确称取0.1000g 咖啡因,用超纯水溶解,转移至100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待用。 四、实验内容: 1、色谱条件: 柱温:室温; 流动相:甲醇/水=40:60 流速:0.8 mL/min 检测波长:275 nm 2、咖啡因标准系列溶液配制: 分别用移液枪吸取1000μg/mL 咖啡因储备液0.1、0.2、0.4、0.6、0.8、1.0mL 于5只10mL 容量瓶中,用超纯水定容至刻度,浓度分别为10、20、40、60、80、100 μg/mL 。(已完成)

咖啡因的测定论文

咖啡中咖啡因的测定 前言 咖啡因(caffeine)又名咖啡碱,属甲基黄嘌呤化合物,化学名称为1,3,7-三甲基黄嘌呤,具有提神醒脑等刺激中枢神经作用,但易上瘾。为此,各国制定了咖啡因在饮料中的食品卫生标准。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日本、菲律宾规定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不得超过200mg/L,南斯拉夫规定不得超过120mg/L,到目前为止我国仅允许咖啡因加入到可乐型饮料中,其含量不得超过150mg/Kg,为了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建立咖啡因的标准测定方法十分必要。 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可乐型饮料、咖啡和茶叶以及制成品中咖啡因含量的测定方法。其方法简单、快速、准确。最低检出浓度:紫外法对可乐型饮料为3mg/L;对咖啡、茶叶及其固体制品为5mg/100g;对咖啡和茶叶的液体制品为5mg/L。HPLC法对可乐型饮料为0.72mg/L;对茶叶、咖啡及其制品为1.8mg/100g。 第一篇紫外分光光谱法 1 仪器分析原理:通过研究物质分子对紫外光的吸收情况进行定性,定量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2原理:咖啡因的三氯甲烷溶液在276.5nm波长下有最大吸收,其吸收值的大小与咖啡因浓度成正比,从而可进行定量。 3试剂(本标准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实验用水为蒸馏水) 3.1无水硫酸钠。 3.2三氯甲烷:使用前重新蒸馏。 3.31.5%(mz/V)高锰酸钾溶液:称取1.5g高锰酸钾,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3.4亚硫酸钠和硫氰酸钾混合溶液:称取10g无水亚硫酸钠(Na2SO3),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另取10g硫氰酸钾,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然后二者均匀混合。 3.515%(V/V)磷酸溶液:吸取15mL磷酸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3.620%(m/V)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冷却后稀释至100mL。 3.720%(m/V)乙酸锌溶液:称取20g乙酸锌[Zn(CH3COO)2·2H2O],加入3mL冰乙酸,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3.810%(m/V)亚铁氰化钾溶液:称取10g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3.9咖啡因标准品;含量98.0%以上。 3.10咖啡因标准储备液:根据咖啡因标准品的含量用重蒸三氯甲烷配制成每毫升相当于0.5mg咖啡因的溶液,置于冰箱中保存。

咖啡因检验操作规程

咖啡因检验操作规程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咖啡因的检测方法和操作要求;适用于本公司咖啡因的质量检测。 二、引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 指标名称法定标准 性状 物理外观 本品为白色或带极微黄绿色、有丝光的 针状结晶 熔点235~238°C 鉴别(1)、(2)、(3)应符合规定 溶液的澄清度应符合规定 裕-有关物质应符合规定 检查干燥失重< 0.5% 旦炽灼残渣< 0.1% 重金属<10ppm 含量测定> 98.5% 四、试剂: 1、氯仿(AR) 2、甲醇(AR) 3、醋酐(AR) 4、冰醋酸(AR) 5、高氯酸(AR) 五、仪器和用具 1、熔点测定仪 2、红外分光光度计 质量标准:

3、紫外灯 六、结构式和分子量 C 8H 10N 4O 2 ? H 2O 212.21 七、操作步骤: 1、 性状 本品为1, 3, 7-三甲基-3, 7二氢-1H-嘌呤-2, 6-二酮-水合物。按干燥品计算, 含C 8H 10N 4O 2不得少于98.5%。 1.1物理外观 本品为白色或带极微黄绿色、有丝光的针状结晶,无臭,味苦,有风化 性。 1.2熔点本品的熔点(见熔点测定操作规程)为 235~238C 。 2、 鉴别 2.1取本品约10mg ,加盐酸1ml 与氯酸0.1g ,置水浴上蒸干,残渣遇氨气即显紫色;再 加氢氧 化钠试液数滴,紫色即消失。 2.2取本品的饱和水溶液5ml ,加碘试液5滴,不生成沉淀;再加稀盐酸 3滴,即生成 红棕色的 沉淀,并能在稍过量的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 2.3本品的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对照的图谱(光谱集 250图)一致。 3、检查 3.1溶液的澄清度取本品1.0g ,加水50ml ,加热煮沸,放冷,溶液应澄清。 3.2有关物质取本品,加氯仿-甲醇(3:2)制成每1ml 中含20mg 的溶液,作为供式品 溶液;精 密量取适量,加上述溶剂稀释成每 1ml 中含0.10mg 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照薄 层色谱法(见薄层色谱法检验操作规程)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 10ul ,分别点于同一硅 胶GF 254薄层板上,以正丁醇-丙酮-氯仿-浓氨溶液(40:30:30:10)为展开剂,展开后,取出, 晾干,在紫外光灯(254nm )下检视。供试品溶液如显杂质斑点,与对照溶液的主斑点比较, 不得更深 CH 3 H 2O

F SP YL 饮料 咖啡因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FSPYL019 饮料咖啡因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F_SP_YL_019 饮料—咖啡因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 1 范围 本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饮料中咖啡因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可乐型饮料、咖啡、茶叶及其制成品中的咖啡因含量的测定,结果以咖啡因计。本方法仪器检出限为0.2μg/mL,方法检出限可乐型饮料为3 mg/L,咖啡、茶叶及其固体制成品为5mg/100g,咖啡或茶叶的液体制品为5 mg/L,测定值保留一位小数。 2 原理 用三氯甲烷萃取试样中的咖啡因,此溶液在波长276.5nm处有最大吸收,其吸收值的大小与咖啡因浓度成正比,从而可进行定量。 3试剂 3.1 无水硫酸钠。 3.2 三氯甲烷:使用前重新蒸馏。 3.3 高锰酸钾溶液,15g/L 称取1.5 g高锰酸钾,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3.4 亚硫酸钠和硫氰酸钾混合溶液 称取10g无水亚硫酸钠(Na2SO3),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另取10g硫氰酸钾,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然后二者均匀混合。 3.5 磷酸,15+85 吸取15 mL磷酸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 3.6 氢氧化钠溶液,200g/L 称取2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冷却后稀释至100mL。 3.7 乙酸锌溶液,200g/L 称取20g乙酸锌[Zn(CH3COO)2·2H20],加入3mL冰乙酸,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3.8 亚铁氰化钾溶液,100g/L 称取l0 g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0]用水溶解并稀释至100mL。 3.9 咖啡因标准品:含量98.0%以上。 3.10 咖啡因标准储备液,0.5mg/mL 根据咖啡因标准品的含量用重蒸三氯甲烷配制成1mL相当于0.5 mg咖啡因的溶液,置于冰箱中保存。 4 仪器 紫外分光光度计。 5 操作步骤 5.1 标准曲线的绘制 从咖啡因标准储备液(0.5mg/mL)中,用重蒸三氯甲烷配制成浓度分别为0、5、10、15、20μg/mL 的标准系列,以0μg/mL作参比管,调节零点,用1 cm比色杯于276.5 nm下测量吸光度,作吸光度-咖啡因浓度的标准曲线或求出直线回归方程。 5.2 样品的处理 5.2.1 可乐型饮料 在250 mL的分液漏斗中,准确移入10.0~20.0mL经超声脱气后的均匀可乐型饮料试样,加入5mL高锰酸钾溶液(15g/L )摇匀,静置5min,加入亚硫酸钠和硫氰酸钾混合溶液(3.4)10mL,摇匀,加入1mL磷酸溶液(15+85),摇匀,加入1 mL氢氧化钠溶液(200g/L)摇匀,加入50mL重蒸三氯甲烷,振摇100次,静置分层,收集三氯甲烷。水层再加入40 mL重蒸三

咖啡因提取及鉴定实验报告

咖啡因提取及鉴定实验报告 题目: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实验目的: 1. 了解天然产物及其提取的概念和一般分离方法 2. 了解并学会使用回流提取的原理和操作 3. 了解如何用升华法提纯有机固体 4. 对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的整个过程必须了解 咖啡因的理化性质:咖啡因(含结晶水时)是无色针状结晶,味苦,能溶于水(2%)、乙醇(2%)、(氯仿12%)、苯(1%)等,在100℃时即失 去结晶水,并开始升华,120℃升华显著,178 ℃时升华很快, 融点为234.5 ℃,呈弱碱性。在植物中,咖啡因常与有机酸、 丹宁等结合呈盐的形式存在。咖啡因属于甲基黄嘌呤的生物 碱。纯的咖啡因是白色的,强烈苦味的粉状物。它的化学式是 C8H10N4O2。分子量,194.19 。 咖啡因的结构式: 实验原理:本实验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是用适当的溶剂(95%乙醇),在回流装置中连续提取并用蒸馏装置除去乙醇,得到粗制咖啡因,最后通 过升华提纯得到。 实验仪器及试剂:(1)仪器: 两个圆底烧瓶、两个三口烧瓶、一个直行冷凝管、两个1000ml烧杯、 两个500ml烧杯,两个50ml烧杯蒸发皿、玻璃漏斗、蒸馏头、水浴 锅、砂浴锅、温度计(250℃)、滤纸、刮刀、酒精灯、石棉网、电热 套 (2)试剂: 100g茶叶、乙醇(95%)、生石灰 实验步骤: 1.粗提8:00 称量茶叶100g并研碎 9:00 安装回流装置,将称量好的茶叶装入三口烧瓶中,并加入800ml 95%的乙醇。 9:30 开始回流

(1)连续萃取:称取100g绿茶叶,研细,放入回流提取装置中。在三 口烧瓶中加入95%乙醇,用电热套加热,连续提取。当提取液的 颜色变的很淡,立即停止加热。将仪器改成蒸馏装置,回收提取 液中的大部分乙醇。 (3)中和酸除水:残液倒入蒸发皿中,拌入生石灰40 g,在蒸气 浴上加热,不断搅拌,蒸干为止。随着温度升高,从浓绿色溶液变为糊状液。最后变为绿色粉末 (4)焙炒:把蒸发皿放在石棉网上,焙炒片刻,除尽水分。 2、升华 (1)仪器安装:在蒸发皿上放一张用大号针刺有许多小孔的圆 形滤纸,再把一只直径和蒸发皿相当的玻璃漏斗盖在上面,漏斗 颈部疏松地塞一小团棉花

(word完整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咖啡因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咖啡因 一、实验目的 1、学习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操作。 2、了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咖啡因的基本原理。 3、掌握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及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原理 咖啡因又称咖啡碱,是由茶叶或咖啡中提取而得的一种生物碱,它属黄嘌呤衍生物,化学名称为1,3,7-三甲基黄嘌呤。咖啡因能兴奋大脑皮层,使人精神兴奋。咖啡中含咖啡因约为1.2~1.8%,茶叶中约含2.0~4.7%。可乐饮料、APC 药片等中均含咖啡因。其分子式为C 8H 10O 2N 4,结构式为: N N 3 H 3C O O N N CH 3 定量测定咖啡因的传统分析方法是采用萃取分光光度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将饮料中的咖啡因与其它组分(如:单宁酸、咖啡酸、蔗糖等)分离后,将已配制的浓度不同的咖啡因标准溶液进入色谱系统。如流动相流速和泵的压力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是恒定的,测定它们在色谱图上的保留时间t R 和峰面积A 后,可直接用t R 定性,用峰面积A 作为定量测定的参数,采用工作曲线法(即外标法)测定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 三、仪器和试剂 1、Agilent 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或上海通微EasySepTM -1010液相色谱仪。 2、色谱柱:Kromasil C18,5μ 150×4.6mm 。 3、流动相:30%甲醇(色谱纯)+70%高纯水;流动相进入色谱系统前,用超声波发生器脱气10min 。 4、 000mg/L 咖啡因标准贮备溶液:将咖啡因在110℃下烘干1h 。准确称取0.1000g 咖啡因,用二次蒸馏水溶解,定量转移至100mL 容量瓶中,并稀释至刻度。 5、 测饮料试液:可乐,茶叶,速溶咖啡。 6、 平头微量注射器。 四、实验内容 1、 标准贮备液配制质量浓度分别为20、40、60、80μg·mL -1的标准系列溶液。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咖啡因

实验 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咖啡中的咖啡因含量 一、目的要求 1.理解反相色谱的原理和应用。 2.掌握标准曲线定量法。 二、原理 高效液相色谱的分离原理:见理论课教材 高效液相色谱的定性与定量:见理论课教材 高效液相色谱的仪器:见理论课教材 咖啡因又称咖啡碱,属黄嘌呤衍生物,化学名称为1, 3, 7-三甲基黄嘌呤,可由茶叶或咖啡中提取而得的一种生物碱。它能兴奋大脑皮层,使人精神兴奋。咖啡中含咖啡因约为1.2%~1.8%,茶叶中约含2.0%~4.7%。可乐饮料、APC药片等中含咖啡因。其分子式为 C8H10O2N4,结构式为: 采用C-18柱反相液相色谱法进行分离,以紫外检测器进行检测,以咖啡因标准系列溶液外标法定量,可测定各类食品、药品中咖啡因的含量。但实际样品成分往往比较复杂,如果直接进样,虽然操作简单,但会影响色谱柱寿命。根据咖啡因的极性和酸碱性,采取萃取分离的方法进行前处理,可有效消除共存的干扰物,对提高定量准确度和保护色谱柱都有较大的益处。 三、仪器与试剂 仪器 试剂1.甲醇(色谱纯);二次蒸馏水;氯仿(A.R.);6 mol?L-1盐酸;饱和碳酸钠溶液;咖啡因(A.R.);咖啡豆(磨成粉状)或速溶咖啡。 2.1000 mg?L-1咖啡因标准贮备溶液;将咖啡因在110℃下烘干1 h。准确称取 0.1000 g咖啡因,用氯仿溶解,定量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用氯仿稀释至刻度。 四、实验步骤 1.按操作说明书使色谱仪正常工作,色谱条件为: 柱温:室温;流动相:甲醇/水= 60/40;流动相流量:1.0 mL?min-1;检测波长:275 nm 2.咖啡因标准系列溶液:浓度为10.0~100 mg?L-1。 3.样品处理:准确称取0.25 g咖啡粉试样,用30 mL蒸馏水煮沸10 min,冷却后,将上层清夜转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并按此步骤再重复二次,最后用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将上述样品溶液分别进行干过滤(即用干漏斗、干滤纸过滤),收集25.0mL滤液。上述25.0 m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