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监测汇报

环境质量监测汇报
环境质量监测汇报

环境质量监测汇报

篇一:环境质量监测调研报告

仙游县饮用水环境质量监测调研报告

前言:饮用水是城市生存环境的基础和命脉,城市生活饮用水源地水

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显示,80%的人类疾病与水有关,水质不良可引起多种疾病,通过饮水发生和传播的疾病就有50多种,不安全的饮用水和恶劣的卫生条件每年造成了超过500万人死亡;据2003年《中国地质环境公报》,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与饮用水水质有关的地方病。

关键字:饮用水、环境、污染治理

1.仙游县水环境现状

水源情况

饮用水保护是2012年环境保护的重

点工作,仙游县共有古洋水库、东溪水库及枫亭文子水库等9个建制镇饮用水源保护区,已全部完成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及审批、设置标志牌等工作。年初制定《仙游县饮用水源保护区生态环境整治执法监管共同责任机制工作方案》,并成立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到位,部门联动,共同做好饮用水保护工作。仙游县环保局协助饮用水保护领导小组工作,对饮用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不断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监管力度,禁止在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建设与供水设施无关的项目,目前已完成对全部饮用水源保护区水质的监测工作,确保公众饮用水源的安全。

饮水覆盖面积

农村饮用水问题是“六千水利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仙游“饮水村村通”工程由莆田市统一部署,共覆盖900多个村、170万人口,其中仙游应完成的工程覆盖318个村、62.95万

人口,可谓“群众最期盼、政府最关心、发展机遇最好”的利民项目。

2.环境质量状况及原因分析

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

河流型和湖库型水源地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值进行水质达标评价;地下水型水源地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值进行水质达标评价。湖库型水源地富营养化程度评价按照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关于湖泊富营养化评价方法及分级技术规定的通知》中规定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进行评价。

2011年全年水质达标率:木兰溪Ⅲ类达标率%;枫慈溪Ⅲ类达标率%;古洋水库饮用水源水质Ⅲ类达标率100%。水质监测情况:地表水监测概况

根据水环境质量监测断面设置原则,仙游县地表水主要河、溪监测点位、频率、项目见表1。评价标准

河流、饮用水源水质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表1:

2011年仙游县地表水监测统计结果见表2。表2:2011年仙游县地表水、水库监测统计结果木兰溪

木兰溪河流全年水质达标率为%,其中蒋隔水库水质Ⅱ类标准,西台桥、象塘桥点位水质Ⅲ类标准,符合其功能区水质要求。木兰溪流域仙游三个断面(蒋隔水库、西台桥、象塘大桥)基本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质标准。枫慈溪枫慈溪

枫慈溪水质基本良好,今年Ⅲ类水质达标率为%,比往年水质有所下降。饮用水源地古洋水库

古洋水库饮用水源是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今年Ⅲ类水质达标率为100%,比往年水质有了很大改善,主要原因是加大饮用水源区环境保护及蓄禽养殖综合整治,水质达标率为100%。

3.影响我县地表水水质的主要原因

木兰溪

影响木兰溪水质的主要原因是城镇

和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上游度尾镇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流域附近出现蓄禽养殖业及医疗废水造成。枫慈溪

枫慈溪水质基本良好,下游霞桥点位NH3-N超标的主要原因为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部分工业企业废水超标排放、流域附近出现蓄禽养殖业等因素造成。

古洋水库

我县饮用水源地古洋水库水质优良,2011年监测结果表明,PH、溶解氧、氟化物、高锰酸盐、氨氮、总磷、石油类、挥发酚、粪大肠菌群等十个监测指标均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质标准。主要是由于加大饮用水源区环境保护及库区上游蓄禽养殖综合整治工作。

4.水源保护措施

仙游县制定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生态补偿实施方案,决定通过实施生态补偿,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

在东圳、金钟、双溪口等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必须遵守相关规定。

在东圳、金钟、双溪口、古洋、东溪、蒋隔、丰收、林泉安、龙潭、大坪、林井、古马山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在一、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改建畜禽养殖场(户);禁止一切破坏森林资源活动;禁止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和标准的农药、化肥;禁止在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改建排放污染物的工业企业;禁止新批矿山开采项目;加大对生活污水的整治力度,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等等。

今后将设立仙游县饮用水源保护生态补偿资金,用于建设公益事业及开展生态保护及污染整治。其中,建设生态林方面,征收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农用地,按照县政府征收农用地的有关规定标准予以一次性补偿,其他林地按照省级生态公益林条件管理,并享受省级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

篇二:环境质量报告书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自然环境概况

平和县位于闽南金三角的漳州市西南部,地处九龙江西溪上游,东与龙海、漳浦相连,西与广东省的大埔、饶平县接壤,南与云霄、诏安县相接,北与永定、南靖县相靠,全境面积平方公里。县域全境地处博平岭山脉的南段,大芹—双尖两山脉纵贯南北。地势中西部高,向东南、西北倾斜,整个区域分属花山溪、韩江等5个流域地理单元,并构成多重马蹄形结构,花山溪流域面积平方公里,属境内首位,全县年均水资源总量达亿立方米。境内千米高山64座,海拔1545米的大芹山是漳州市第一高峰。县域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七月份最高,月均温达℃,多年极端最低温度-℃,最高气温℃,无霜期318天以上,多年平均降雨量毫米,气温高,日照多,雨量充沛。温雨同期,十分有利于各种生物的生长。森林是我县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境内木本植物有

151科866种。201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

第二节社会环境概况

全县人口57万人,辖10镇、5乡、1国有农场和1个工业园区。2010年,完成生产总值亿元,年增长%;

三产比重为:::;实现工业总产值亿元,年均增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亿元,年均增长%;农业总产值亿元,年均增长%;城镇化水平%。平和县推动县域经济由农业型向工业型转变,拥有一个省级工业园区和三个工业集中区,逐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纸制品加工、水电、服装织造等主导产业。

第二章环境监测

第一节环境空气

一、监测工作概况

设臵空气监测点位2个,2006—2010年共获得有效监测数据2400个,其中二氧化硫(SO2)监测数据960个,二氧化氮(NO2)监测数据960个,总悬浮颗

粒物(TSP)监测数据480个。

环境空气监测项目为SO2、NO2、TSP三项;监测采样时间及监测频次:2006—2007年每季度中期监测4天,2008—2010年每月监测4天。

分析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的规定执行。

评价标准:依照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环发[2000]1号)二级标准及《环境质量报告书编写技术规定》中有关推荐标准执行(见表1)。

二、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1、二氧化硫(SO2)

表2 二氧化硫监测结果统计表

从表2、图1可知,2006—2010年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在—/m 范围内,全县平均值为/m,二氧化硫浓度年均值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3

3

从图2可知,全县二氧化硫春季较

高,秋季较低。2、二氧化氮(NO2)表3二氧化氮监测结果统计表

从表3、图3可知,2006—2010年全县环境空气中二氧化氮年均值范围为— mg/m,总的来说县城区二氧化氮年均值都较低,全县平均值为/m。均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3

3

篇三:环境土壤检测报告

2008年度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情况报告

如东县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一、监测概况

1.监测点设置

2008年度我们在各镇均设立一个土壤环境监测点,每点选择5~10个有代表性的农户,为土壤环境监测户。每个监测户选择1~2个田块为采样点,其大宗作物种植面积不少于1亩;蔬菜作物不少于亩,监测户且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和示范作用。全县共设置监测点15个,

75户,115块田,监测点蔬菜种植面积175亩。

2.监测点种植作物概况

3.监测内容

各监测点农户建立田间档案,按要求详细记载监测田块的基本情况、各项农艺措施、收获产量及农业投入品(肥料、农药)的使用时期和使用量。

各监测田块每年7月、10月分两次采集土壤样品,按NY 395要求检测其土壤质量状况。7月份土壤样品分析有机氯、有机氮等农药残留;10月份土壤样品分析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及铅、砷、铬、镉、汞等。

各监测田块每茬蔬菜收获前采集蔬菜样品,按NY/T761要求检测其产品质量安全状况。

采样方法

土壤样品:在田间按棋盘式多点采集,采样深度0~20cm;蔬菜样品:按五点梅花式采集已成熟,可上市销售的样品;样品量:按NT/Y789要求。

4.检测方法及判定依据

土壤样品:按NY 395规定的方法进行;农产品样品:按NY/T761规定要求进行。

判定依据

土壤按《农产品质量安全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规定;蔬菜按GB2763规定,所检项目中如有一项指标超出标准规定,即判该产品不合格。

评价标准和依据

农业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对照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结合产地环境调资料及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NY/T5295-2004)和《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DB/T534-2003)为依据。

5.监测结果

土壤养分状况

据土壤养分检测结果统计,监测点平均土壤有机质/kg、全氮/kg、速效磷/kg、速效钾/kg;C/N为;有机质量与全

氮相关系数r=(n=76)。

土壤农药残留状况

按土壤质量检测标准要求,土壤中的农药残留主要是检六六六、滴滴涕,全县六六六、滴滴涕含量分别为、/kg。其中:六六六检出率为%,无超标田块;滴滴涕检出率高达%,超标率达%,最高的田块达/kg,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的/kg的倍。按农业部行业标准《无公害食品产地环境评价准则》(NY/T 5295-2004)的单项污染指数法Pi=Ci/Si的计算方法(式中:Pi,**污染物i的单项污染指数;Ci,污染物i的实测值;Si,污染物i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本县土壤中滴滴涕农药残留的单项污染指数已超过1,成为今后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一大障碍因子。

施肥状况

据各监测农户施肥情况统计,当季平均亩施、、;N:P2O5:K2O为1::;有机肥:无机肥为:。普遍存在氮肥用量偏高;磷、钾肥用量不足;无机肥和有

机肥的投入比例不平衡的矛盾。

农药使用状况

据调查统计,全县农药市场的组成(以销售额计)为:杀虫剂占%、杀菌剂占%、除草剂占%。而我县农产品生产中农药产品组成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占%,有机磷农药中高毒农药占%,剧毒农药占%。在我县使用的所有农药制剂中,乳油、可湿性粉剂等剂型占到80%以上,成为影响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因素。

蔬菜农药残留状况

2008年共检测蔬菜农残样品71823个,总体合格率%,比上年%上升个百分点。其中:定量检测蔬菜样品215个,合格率%,比上年%下降个百分点;仪器定性检测蔬菜样品6183个,合格率%,比上年上升个百分点;试剂定性检测蔬菜样品65425个,合格率%,比上年%上升个百分点。

大米农药残留状况

根据全县15个镇无公害水稻基地和环境监测点生产的65个新稻米样品检测,结果表明,今年新稻米农药残留合格率为%,比上年上升了个百分点,超标的农药品种为毒死蜱和三唑磷,未检出高毒、高残留的甲基对硫磷、对硫磷、甲胺磷等农药残留。

6.存在问题

生产者受传统的种植习惯的影响,有的农户认为只要将病虫消灭,用什么药无所谓,种了这么多年的田,也没有出现因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而出现的急性中毒事件,因而盲目用药,这需要我们加强对农产品生产、销售的行政管理、组织与协调工作,完善产前、产中、产后质量监控服务体系,实行“产地准出”、“市场准入”管理制度。

加强技术宣传培训与指导,提高农产品生产者素质。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科普宣传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宣传、指导和督促农民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用肥,加强农产品无害化生产技

术研究与指导,严格按技术规程操作,合理控制肥料的投入量,按配方施肥配合施用,充分发挥交互作用,减少生理病害的发生。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建设,实行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针对我县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不尽完善,对残留量超标问题管理力度不够的实际情况,该项工作列入政府考核,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实行“产地到市场”全程质量控制,增强农产品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质量安全意识,营造全社会都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氛围,促进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提高,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菜”、“放心粮”。增强我县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规范“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由于对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的农产品生产者缺乏必要的惩罚措施,导致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收益不能达到优质优价。因此,

要加大对使用违禁农药、生产农药残留量严重超标农产品的处罚力度,通过对无公害生产基地的规范化管理和农药残留量的检测工作,真正实现无农药残毒的农产品生产的规范化、优质化和安全化。

2008年12月

编辑本段5 监测

采样方法:

土壤监测方法参照国家环保局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的有关章节进行。国家有关方法标准颁布后,按国家标准执行。

分析方法

按表2执行。表2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选配分析方法序号项目测定方法检测范围注释分析方法mg/kg 来源 1 镉土样经盐酸-硝酸-高氯酸消解后土壤总镉①、②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以上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以上 2 汞土样经硝酸

-硫酸-五氧化二钒或硫、以上土壤总汞①、②硝酸锰酸钾消解后,测定 3 砷土样经硫酸-硝酸-高氯酸消解后,二以上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总砷①、②②土样经硝酸-盐酸-高氯酸消解后,硼以上氢化钾-硝酸银分光光度法测定 4 铜土样经盐酸-硝酸-高氯酸消解后,火焰原子吸收以上土壤总铜①、②分光光度法测定 5 铅土样经盐酸-硝酸-氢氟酸-高氯酸消解后以上萃取-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土壤总铅②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以上 6 铬土样经硫酸-硝酸-氢氟酸消解后,高以上锰酸钾氧,二苯碳酰二肼光度法测定土壤总铬①加氯化铵液,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以上7 锌土样经盐酸-硝酸-高氯酸消解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8 镍土样经盐酸-硝酸-高氯酸肖解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以上土壤总镍②光度法测定9 六六六丙酮-石油醚提取,浓硫酸净化,用带电

子以上GB/T 14550-93 和滴滴娣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10 pH 法—②11 阳离子乙酸铵法等—③交换量注:分析方法除土壤六六六和滴滴涕有国标外,其他项目待国家方法标准发布后执行,现暂采用下列方法:①《环境监测分析方法》,1983,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局;②《土壤元素的近代分析方法》,199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③《土壤理化分析》,1978,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编,上海科技出版社。

浅谈如何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 摘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把握数据灵魂的关键环节,是环境监测工作生命线,是实现环境监测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提出在日常工作中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加强对策,使整个管理体系中有序的、规范的、可控的运转,以达到有效的质量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重要性;环环落实;系统管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义与重要性 (1) 第三章 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2) 第四章 4严格规范,环环落实,系统管理 (3) 4.1物的管理 (3) 4.1.1对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 (3) 4.1.2对仪器设备用具试剂自身质量及运行的管理 (3) 4.2人的管理 (3) 4.3制度的管理 (4) 第五章结束语 (5)

1.绪论 一个良好的监测系统,可以将污染的源头扼杀在摇篮中,让人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发展前景。及时、准确的反映当地的环境状况,有利于政府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就是为政府、为企业、为民众提供准确的、权威性的、有代表性的、可比性的环境质量数据,而准确性是监测数据的灵魂,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把握数据灵魂的关键环节,是环境监测工作生命线,通过对环境检测过程进行监督和质量监控,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无误。在现实工作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贯穿了整个监测过程。因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成为了环境监测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质量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峻,环境监测工作技术越来越先进、任务越来越繁重,这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和挑战。下面就如何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义与重要性 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就在监测并且获取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提供环境质量的各种数据,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环境监测的数据又有赖于获取环境要素方法程序的规范性、手段的正确性和分析的客观性。如果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有任何的不规范和不正确,都可能导致所取得数据出现偏差,从而使数据失去有效性、客观性和权威性,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有的工作都是白做。如果数据是政府用来作决策的,将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决策错误。所以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它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起到先防范、控过程、审结果、即纠错也不可或缺的质量管理作用。我们只有把错误纠正在萌芽中,所以,管理者要提高认识,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把质量管理意识灌输给每一位监测人员,使质量管控工作深入人心从而养成有效的良好的工作行为规范,确保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人人重视,环环落实”的严格质量管理的工作氛围。 环境监测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实施监管和预测,对现在已经存在的环境污染

NYT 1054-2013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规范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监测与评价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调查、产地环境质量监测和产地环境质量评价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产地环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5 农田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 396 农用水源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NY/T 397 农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 3 产地环境调查 3.1 调查目的和原则 产地环境质量调查的目的是科学、准确地了解产地环境质量现状,为优化监测布点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特点,兼顾重要性、典型性、代表性,重点调查产地环境质量现状、发展趋势及区域污染控制措施,兼顾产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及工农业生产对产地环境质量的影响。 3.2 调查方法 省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负责组织对申报绿色食品产品的产地环境进行现状调查,并确定布点采样方案。现状调查应采用现场调查方法,可以采取资料核查、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多种形式。 3.3 调查内容 3.3.1自然地理: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3.3.2气候与气象:该区域的主要气候特性,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年平均气温、极端气温与月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降水量,降水天数,降水量极值,日照时数。3.3.3水文状况:该区域地表水、水系、流域面积、水文特征、地下水资源总量及开发利用情况等。 3.3.4土地资源: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土壤背景值、土壤利用情况。 3.3.5植被及生物资源:林木植被覆盖率、植物资源、动物资源、鱼类资源等。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

附件2 全国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技术方案 环境保护部 2014年8月 —15—

目录 一、目的 (17) 二、范围和对象 (17) (一)村庄监测 (17) (二)县域监测 (19) 三、村庄监测内容 (19) (一)环境空气质量 (19) (二)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质量 (20) (三)土壤环境质量 (22) (四)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 (23) 四、县域监测内容 (23)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23) (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 (25) 五、质量控制 (26) (一)环境空气监测质量控制 (26) (二)饮用水源地监测质量控制 (26) (三)地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26) (四)土壤环境监测质量控制 (26) (五)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质量控制 (27) (六)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质量控制 (27) 六、数据报送和报告编写要求 (27) (一)数据报送 (27) (二)报告提纲 (27) —16—

一、目的 为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进一步推进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发展,从点到面反映我国农村区域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特制定本技术方案。 二、范围和对象 监测范围:全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区、市)。 监测对象:农村环境质量监测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包括县域监测和村庄监测2个层次。在村庄监测层次,选择一定数量的代表性行政村庄(城中村不作为监测对象),开展环境空气质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参加“以奖促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的村庄,须加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含人工湿地)出水水质;在县域监测层次,开展地表水水质和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监测。 (一)村庄监测 1.村庄类型划分 根据农村主要生产方式和主要污染来源,将村庄初步划分为生态型、种植型、养殖型、牧业型、工业型、旅游型和其他型等7个类型。 (1)生态型村庄 指生态环境优美,坐落在受保护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生态功能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封山育林地等区域内的村庄。 —17—

质量管理题(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试)

第八章质量管理 一、填空题 1.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标准、标准和标准。 答案:污染物排放(或控制) 环境监测方法(或环境监测分析方法) 环境标准样品 2.我国化学试剂分为四级,优级纯试剂用G.R表示,标签颜色为色,分析纯试剂用A.R表示,标签颜色为色,化学纯试剂用C.P表示,标签颜色为色。 答案:绿红蓝 3.生物样品采集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和样品的。 答案:沾污代表性 4.气体标准的传递是指将国家一级标准气体的传递到上的过程。标准传递的逆过程称为标准的溯源,当进行系统误差分析时,可逆向逐级检查各步骤对误差的贡献,追踪原因,从而保证监测数据质量。 答案:准确时值例行工作所用的标准气体 5.在空气和废气监测中,如果现场污染物浓度不清楚,采气量或采样时间应根据和来确定。 答案:标准规定的浓度分析方法的测定下限 6.在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实验室分析中,对有些斜率较为稳定的校准曲线,在实验条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使用以前的校准曲线时,必须测定个标准点,测定结果与原曲线相应点的相对偏差均应小于%,否则应重新制各曲线。 答案:两 5 7.在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中,运行维护人员每月应对每个站点所有自动分析仪至少进行1次质控样试验,采用国家认可的两种浓度的质控样进行试验,质控样品浓度一种应接近浓度,另一种应超过相应排放标准浓度,每种样品至少测定次,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标准值的±%。 答案:废水实际 2 10 二、判断题 1.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 答案:正确 2.进行水样分析时,应按向批测试的样品数,至少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进行平行双样测定。( ) 答案:正确 3.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必须连续修约到所确定的位数。(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应该一次修约获得结果,而不得多次连续修约。 4.仪器校准、空白试验、标准物质对比分析和回收率测定,都是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 ) 答案:正确 5.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试剂应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使用及保管情况,但是少量酸碱试剂

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文书特制)

校园空气质量监测及评价 摘要:以嘉应大学的空气质量状况为研究对象,在欲监测环境内进行布点和采样;对校园空气中SO2和NOx进行连续检测和分析,采用了分光光度计的方法测量吸光 度,测定SO 2、NO x 的日均浓度,计算空气污染指数(API);以此来判定校园空气 污染指数及污染现状。 结果表明:汽车尾气排放是校园的一大主要污染源,车辆的行驶也是校园噪声的主要来源,校园的总体空气质量状况总体为良好。 关键词:SO 2 、NOx、校区空气污染指数(API) 1 引言 校园是大学生在在校内学习和活动的外界环境,校园作为一个特定外在环境,其人口密集程度大,所处环境状况复杂,其环境质量好坏不仅直接关系到师生的身心健康,更是威胁到这一代人日后的成长发展。而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地区院校的发展进程也不断加快,校园环境状况日益恶劣。 而当前关于环境质量监测方面的研究大都倾向于天气质量及城市概况交通的空气品质问题分析,关于校园环境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通过对校园环境进行即使的环境监测与评价可掌握校园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展开校园空气污染的预测工作,评价校园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弄清污染源与空气质量的关系,提出相应改进措施,对控制校园区域污染是很有必要的。通过本次试验,也掌握测定空气中SO2、NOx和TSP的采样和监测方法。 2 实验部分 2.1 理论分析 2.1.1 空气中SO 2 的测定原理 测定空气中SO 2 常用方法有四氯汞盐吸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甲醛吸收一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和紫外荧光法等。本实验采用四氯汞盐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被四氯汞钾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二氯亚硫酸盐络合物,此络合物再与甲醛及盐酸副玫瑰苯胺发生反应,生成紫红色的络合物,据其颜色深浅,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按照所用的盐酸副玫瑰苯胺使用液含磷酸多少,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广州中科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断面设置 在该项目污水纳污河道A河设置5个监测断面,分别为该项目污水排口A与B河交叉处、排污口、排口下游1000米、排口下游2000米、排口与C河。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水温、pH、SS、石油类、总磷、COD、BOD5、DO、NH3-N、硫化物、TN,共11项。 3、采样时间、频率及分析方法 监测分析方法按《地表水及污水监测技术规范》(HJ/T91- 2002)中有关规定进行。 二、地下水水质现状监测 1、监测点设置 布设3个监测点,厂区范围内一个点,及厂区附近两个点。 2、监测项目 地下水监测项目为: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氯化物、硫酸盐、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总大肠菌群、铅、铬、镉、汞、砷,共13项。 监测分析方法按《地表水及地下水监测技术规范》中有

关规定进行。 三、大气环境现状监测 1、监测点布设 拟建厂址上风向、下风向及保护目标区域布设4个测点,主要考虑评价区范围内的主要居民敏感点,在敏感点处要布点监测。 大气监测布点一览表 2、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为NO2(小时值和日均值)、SO2(小时值和日均值)、PM10(日均值)、氨气、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乙二醇、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三乙胺、甲苯、甲醇、二苯醚(小时值),同时记录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

3、监测频率及时间 小时浓度每天四次;日均浓度按国家标准和导则要求采样七天; 4、监测方法 污染物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规定方法进行。 四、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在场界四周布设4个监测点(厂界四周各一个),连续监测两天,昼夜各一次。测量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进行。 五、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在场界内及周边共布设2个监测点; 监测因子:pH、铜、铅、锌、铬、镍、汞、镉、砷; 监测频率:采样一次。 六、底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监测布点:在排口位置布设1个监测点; 监测因子:pH、铜、铅、锌、铬、镍、汞、镉、砷; 监测频率:采样一次。

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证考试模拟试题(质量管理类)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模拟题 (质控类) 一、判断题(50题) 1. 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人员取得上岗合格证后,有编造数据、弄虚作假者即取消持证资格,收回或注销合格。() 2. 对环境监测人员实施持证上岗考核时,对没有标准样品的环境监测项目,可采取实际样品测定、现场加标、留样复测、现场操作演示和提问等方式进考核。() 3. 实验室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每年不少于2次。() 4. Dixon检验法用于一组测定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一组测定值中的异常值,可用于检出一个异常值。() 5. 最佳测定范围是校准曲线的直线范围。() 6. 线性范围是方法检出限到曲线最高点之间的浓度范围。() 7. 内部质量控制的方式不包括空白样分析。() 8. 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风速、风向、湿度、温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9. 为提高工作效率,玻璃器皿和量器可以在110~120℃的烘箱中烘干。() 10.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中,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11. 采集气态污染物的溶液吸收法属于直接采样法。() 12. 20℃时,100mlA级滴定管的总容量允差为±0.10ml。() 13.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对于空气自动监测中的气态污染物监测仪器,对于不具有自动校零/校跨的系统,一般每5~7天进行1次零/跨漂检查。() 14.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PM10采样头至少每6个月清洗1次。() 15. 环境空气手工监测时,采样仪器临界限流孔流量每月校准1次,流量误差应小于8%。() 16. 采集水中底质样品时,船体或采泥器冲击搅动底质不影响继续采样。() 17. 灵敏度是指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臵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18. 仪器校准、空白试验、标准物质对比分析和回收率测定,都是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 ) 19. 湿沉降采样器的设臵应保证采集到无偏向性的试样,应设臵在离树林、土丘及其他障碍物足够远的地方。() 20. 能力验证是确定的2个实验室间、对同一个标准样品进行测试。() 21. 用于校准采样仪器的流量校准装臵,其精度应高子采样仪器流量计的精度。() 22. 河流水质监测时,若水面宽小于50m,采样垂线设两条垂线。() 2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0)规定,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应在装修完成3d后进行。() 24. 大气酸沉降监测中,应每24h采样一次,一天有几次降水可合并为一个样,若遇连续几天下雨,上午9:00至次日上午9:00的降水视为一个样品。() 25. 一般情况下,固定污染源排气温度可在烟道内任一点测定。() 26. 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0)进行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时,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一致,一般相对高度在 0.5-1.5 m之间。() 27.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0)规定,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h后进行。() 28. 水样可以通过加入抑制剂、氧化剂、还原剂和控制pH进行保存。() 29. Grubbs检验法可用于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异常值,一次检验司以检出一个或多个异常值。() 30. 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的主要职责中不包括:组织开展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质量管理的监督与检查。() 31.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在正常情况下,气态污染物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可吸入颗粒物有不少于12h的采样时间,才能代表环境空气质量日均值。() 32. 标准曲线包括校准曲线和工作曲线。() 33. 水样pH、溶解氧、电导率和透明度应尽可能在现场测定。() 34. 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必须连续修约到所确定的位数。() 35. 进行易挥发固体废物采样时,应在容器顶部留一定空间,常温方式保存。() 36. 采集土壤样品时均应填写2个标签,一个放在袋(或瓶)内,一个放在袋(或瓶)外或贴在袋(或瓶)外表面上。() 37. 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 dB(A)的视为稳态噪声,否则为非稳态噪声。() 38. 由污染源排放出的污染物进入空气中,在物理、化学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了另一种污染物质,叫二次污染物。() 39. 河流水质监测时,若水深5~10m,采样垂线设上、中、下三层共三点。() 40. 用基准试剂配制元素、离子、化合物和原子团的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41. 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包括直接采样法、有动力采样法和被动式采样法。() 42. 如果质量体系运行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当年不进行内部审核也可以。() 43. 瞬时水样是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采集的单一样品。() 44.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污染物监测采样时,为防止气体中水分在采样管内冷凝,造成待测污染物溶于水而产生测定误差,采样管需加热。() 45. 臵信区间的大小与所取臵信水平及显著性水平有关,臵信水平取得大,臵信区间也大,因此臵信水平取得越大越好。() 46. 在进行噪声测量时,传声器加不加风罩均可。() 47. 进行污染事故土壤监测时,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撒型,打扫后采集表层0~5cm土壤,样品数不少于3个。() 48. 样品在采集、运输、保存、交接、制备和分析测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样品质量。() 49. 剧毒试剂应由两个人负责管理,加双锁存放,共同称量,登记用量。() 50. 标准曲线是描述待测物质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 二、单项选择题(50题) 1. 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合格证有效为()。 A 长期 B 十年 C 五年 D 三年 2. 由最高管理者组织就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的正式评价是()。 A 质量评审 B 管理评审 C 质量审核 D 合同评审 3. 水质自动监测常规五参数是()。 A pH、氨氮、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浊度 B 高锰酸盐指数、浊度、TOC、水温、化学需氧量 C pH、电导率、浊度、水温、溶解氧 D 氨氮、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浊度、水温 4. 灵敏度与检出限密切相关,灵敏度越高,检出限()。 A 越高 B 越低 C 不变 5. 地下水质监测中,可以不在现场监测的项目是()。 A 水量 B pH C 电导率 D 氟化物 E 浊度 6. 一般情况下,分析有机污染物的水样应冷藏或冷冻,并在( )d内萃取完毕。 A 7 B 10 C 15 D 3 7. 水质环境监测分析中,制作校准曲线时,包括零浓度点在内至少应有()个浓度点,各浓度点应较均匀地分布在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内。 A 3 B 4 C 5 D 6 8. 采集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样品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应()。 A 向上 B 向下 C 不分上下 9. 用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时,一般测定值可分为()级。 A 1~6 B 1~5 C 0~6 D 0~5 10. 滴定管活塞密合性检查操作为:在活塞不涂凡上林的清洁滴定管中加蒸馏水至零标线处,放臵()min,液面下降不超过1个最小分度者为合格。 A 15 B 30 C 1 D 5 11. 噪声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风速超过()m/s时停止测量。 A 4.5 B 5.0 C 5.5 D 6.0 12. 质量的国际单位制名称是()。 A 毫克 B 克 C 千克 D 斤 13. 列入强检目录的环境监测仪器,应按计量法的规定定期进行检定,贴上三色标签,其中()标签代表准用。 A 绿色 B 黄色 C 蓝色 D 红色 14. 在水质监测采样中,用船只采样时,采样人员应在船()采样,采样既应位于()方向,()采样,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造成水样污染。 A 后部,下游,逆流 B 前部,上游,逆流 C 前部,下游,顺流 D 前部,下游,逆流 15. 准确度常用绝对误差或()表示。 A 相对误差 B 平均偏差 C 标准偏差 D 相对标准偏差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4.1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4.1.1纳污水体概况 本工程的废水经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由厂总排水口经中州支渠渠尾向南约1km于后纸庄村附近排入洛河。洛河为常年有水河流,水质功能区划为皿类水质,洛河于偃师市境内公路桥设置有洛阳市市控断面,在本次工程排水入洛河处下游约8Km。 4.1.2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 考虑工程完成后所排放的废水可能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及纳污水体的功能要求,结合评价所掌握的纳污水体水文资料及纳污情况,本次评价地表水监测设置4个监测断面。各个监测断面的位置及功能详见表4-1和附图1。表4-1 地表水监测断面布设情况一览表 4.1.3监测因子 本次评价选取pH、COD、BOD5、SS共四项作为本次地表水现状监测因子。同时测定水温和流量等水文参数。

4.1.4监测时间及频率 本次地表水水质现状监测由偃师市环境监测站于2004年5月16?18 日进行,连续3天,每天采样一次,每天报一组有效数据。 4.1.5监测分析方法 地表水水质监测分析方法执行《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 版)、 《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等有关监测技术要求,采取全过程质控措施,具体分析方法见表4-2。 表4-2 地表水水质监测及分析方法 4.1.6评价标准 根据偃师市环境保护局关于本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意见,本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执行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皿类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标准详见表4-3。 4.1.7评价因子 根据纳污水体的实际状况和本次工程废水特点,本次评价选取pH、COD、BOD5、SS共四项作为地表水质量现状评价因子,水温、流量仅在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发表时间:2019-01-15T14:06:31.2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邓伟强 [导读] 摘要:中国的工业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经济水平和发展质量。 清远市佛冈县环境监测站 摘要:中国的工业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经济水平和发展质量。由此产生的工业废气、废水污染,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污染和破坏。严峻的生态形势让更多的公民越来越多的关注,关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所有人类活动的信息从依赖环境是分不开的。在这种情况下,各级政府的环境监测部门必须真实环境监测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促进环境监测质量水平,促进全面,更多的措施,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质量,政府决策和环境监测的最大限度,如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环境监测质量水平 引言: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整个环境质量管理过程,也是环境监测数据报告的重要保证,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也在上升,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也在上升,工作比较复杂,所以当前环境监测是急需的,尽快将打破限制因素,综合分析的原因,但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只有做真正的稳定环境监测工作,密切监控项目指标,比如,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水平。 1、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环境监测是环境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对此,需要充分重视环境监测,提高监测的质量,进一步加强立体的管理程度,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监测管理系统的整个过程。并在相关的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进行精加工,以确保主流程顺利进行,还需要坚持的原则高度统一的监督。除了完成监测工作,期间还需要科学的调查分析监测数据收集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系统地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工人需要充分了解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综合管理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反映,提高环境监测系统。 2、目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我国环境监测的水平还比较低 中国目前的环境监测研究水平较低,环境监测的监测仪器和设备用于缺乏技术含量,特别是三级、四级监测站,监测仪器和设备残旧不堪,也不能达到日常监控要求配置。当一些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事故发生,由于缺乏相应的监测仪器和处理计划的不完善,导致无法有效地实施应急监测,无法快速确定污染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范围。由于缺乏监测技术人员、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措施不能得到及时更新,做一些大城市和小城市环境监测水平出现较大的差异。 2.2 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的环境监测机构通过测量的识别认证,实验室资格审查,初步建立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但在实际的工作,监督机构和人员没有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它的综合应用在具体工作中,也不会导致缺乏监督和管理工作。 2.3 采集的样品缺乏代表性 在环境质量监测,监测结果决定抽样数据的准确性,但在这个阶段在环境监测,抽样工作长期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尤其是在设备和人员显示明显的缺点,采样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源监测和质量控制。由于很多样品,取样时间很短,只有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在这一点上,结果的样本并不代表一定阶段的环境污染,或只能代表一个特定的环境污染情况,因此,很难确保所有收集代表性样本。 2.4 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当地政府的环境监测工作不够关注,投资相对较小的环境监测,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在环境监测中,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监控工作很难。在实践中,监控人员过多关注内部环境质量控制实验室,而忽略了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由于取样设备配置不完整,对于一些样本收集并不代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监测的质量。 3、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3.1 优化质量控制模型 在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相关项目人员需要重点控制的实际问题,系统建设管理模式和控制尺寸,以便提高整个管理系统的影响。首先,环境监测,确定水平和环境是相对困难的。对于需要有效管理不同的项目采样频率和周期的技术人员,应进行全面审查和批准,结合实际需求同时,控制模型和管理理念得到顺利和有效运行,确保采样控制机制和实际需求。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案,以确保其可行性,标准化操作时间表和项目过程是合适的。抽样过程进行程式化,将满足参考标准,进行系统分析。重要的是要注意,在实际的采样,需要根据相关标准,确保操作的标准化,使样本更有针对性,也确保样本本身的完整性,管理模式的代表特征。第二,技术人员要从实际出发,将质量检验机制在实践中,并严格控制系统执行情况,不仅使数据准确,还需要合适的环境,确保数据是科学和稳定。 3.2 优化监测人员素质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整个过程,提高效率,你需要做一份好工作的人才培训。有效地实施人才培养机制,不仅可以加强监督,也可以提高控制效果。在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需要结合实际需求,不仅提高技术人员的服务质量,还需要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让技术人员的工作以质量为基本原则,使管理体系和制度内化水平提高,反过来,加强监测人员的责任意识,注重工作质量,更相关的技术模型和实际需求。监控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专业能力培训机制需要实施,同时结合培训计划,重点检查工作,使整个流程相关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优化管理效果的同时,综合能力的优化,还提供支持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 3.3 优化质量管理制度 水平的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整个过程,你可能需要建立和完善质量监督机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管理控制尺寸,使质量管理更有效。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只有提高质量的监控,可以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和综合水平。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质量监督机制,在监督机制,需要关注每个部门的权利和义务,使各部门及相关人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工作范围和责任,为自己的行为有效监管的基础上。第二个需要建立监督和评价机制,以确保其可行性。通过实施抽查质量监控体系,提高管理质量的影响,所以,目标管理人员及其工作条件,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控制模型。最后需要结合实际的

06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

6 水环境影响分析 6.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污染源调查 本次地表水污染源调查主要对象为向沭河在厂址上游至沭河夏庄镇处境前河段内以及夏庄镇境内向马沟河排放废水的主要排污企业名称、废水排放量、主要污染物(CODcr 、NH 3-N )排放量。 根据污染源调查,向沭河排放污水的主要企业有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莒县第一污水处理厂、山东晨曦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等;向马沟河排水的企业有莒县鑫达食品有限公司、日照万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其主要污染物年排放量见表6.1-1。 表6.1-1 评价范围内重点污染源废水排放情况 评价方法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计算公式如下: ①6010?= i ij ij C Q P 式中:P 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 3/a ; Q 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排放量,t/a ; C 0i —j 污染源i 污染物的评价标准浓度,mg/l ; i =1,2…n ;j =1,2…m ; ②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m j ij i P P 1 ③j 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n i ij j P P 1 ④评价流域的等标污染负荷:∑∑====n i i m j j P P P 1 1

⑤i 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比:%100?=P P K i i ⑥j 污染源的等标污染负荷比:%100?= P P K j j 评价标准 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采用《山东省南水北调沿线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7/599-2006)中的一般保护区区域标准,标准限值见表6.1-2。 表6.1-2 废水污染源评价标准 单位:mg/L 具体评价结果见6.1-3。 表6.1-3(a )向沭河排水污染源评价结果 由评价结果可见,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污染负荷80.220%,排第一位,其次为莒县第一污水处理厂,污染负荷19.771%; COD 为主要污染物,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84.26%,其次为SS ,其等标污染负荷比为15.74%。 表6.1-3(b )向马沟河排水污染源评价结果 由评价结果可见,目前向马沟河排水的企业莒县鑫达食品有限公司污染负荷62.22%,排第一位,其次为日照万华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污染负荷37.78%;COD

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

环境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 (总分:2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24,分数:24.00) 1.水体监测对象有( )。 A.环境水体 B.地表水和地下水 C.环境水体和水污染源 D.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工业废水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水质监测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水污染源包括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及各种废水。 2.水体监测方法有( )。 A.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统一分析方法 B.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等效方法 C.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统一分析方法、等效方法 D.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注意与环境监测分析方法:①国家标准分析方法。②全国统一监测分析方法,又称通用法。 ③试行法之间的区别。 3.环境监测技术包括( )。 A.采样技术、测试技术、数据处理技术 B.预处理技术、测试技术、数据处理技术 C.采样技术、预处理技术、测试技术 D.采样技术、预处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环境分析与监测技术包括采样技术、测试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等。预处理技术属于采样技术的范畴。 4.对于某一河段,要求设置断面为( )。 A.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消减断面 B.控制断面、对照断面 C.控制断面、消减断面和背景断面 D.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背景断面

(分数:1.00) A. √ B. C. D. 解析:[解析] 对于江、河水系或某一河段,要求设置三种断面,即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和削减断面。注意:当对一个完整水体进行污染监测或评价时需要设置背景断面。 5.对于某一河段,控制断面一般设置在( )。 A.排污口下游1500m以外的河段上 B.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 C.排污口下游500m处 D.排污口下游1500m处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一般设在排污口下游500~1000m处。因为在排污口下游500m横断面上的1/2宽度处重金属浓度一般出现高峰值。 6.一条河宽100~1000m时,设置采样垂线为( )。 A.左、右各一条 B.左、中、右各一条 C.5条以上等距离垂线 D.一条中泓垂线 (分数:1.00) A. B. √ C. D. 解析:[解析] 水面宽小于50m,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100m,在左右近岸有明显水流处各设一条垂线;水面宽100~1000m,设左、中、右三条垂线;水面宽大于1500m,至少设置5条等距离垂线。 7.在河流水深10~50m时,设置采样点数目为( )。 A.1个样 B.2个样 C.3个样 D.5个样 (分数:1.00) A. B. C. √ D. 解析:[解析] 水深10~50m,设三个点,水面下0.3~0.5m处和河底以上0.5m处各设一个,1/2水深处设一个。 8.对于工业废水排放源,悬浮物、硫化物、挥发酚等二类污染物采样点布设在( )。 A.车间或车间设备废水排放口 B.渠道较直、水量稳定的地方 C.工厂废水总排放口 D.处理设施的排放口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资料的准确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的有关条款,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质量保证是各级环境监测站的重要技术基础和管理工作,应与其它监测工作同时计划、同时实施、同时检查,所需经费应有保证。 第三条环境监测人员实行合格证制度,经考核认证,持证上岗,无合格证者不得单独报出数据。 第四条环境监测站开展创建和评选优质实验室活动,以此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实验室管理,推动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工作。 第二章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质量保证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国家和省质量保证管理小组,各地、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情况组织质量保证管理小组。 第六条各级质量保证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所辖地区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认证工作; 二负责所辖地区环境监测优质实验室评比工作; 三审定有关质量保证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 四指导有关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规范、手册等的编写工作; 五组织仲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方面的争议。 第七条国家级、省级及规模较大的地、市级监测站应设置质量保证专门机构,并配备专用实验室,其他监测站根据情况设置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质量保证机构或人员由业务站长直接领导。 第八条各级监测站质量保证机构和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一全面负责本站的质量保证工作,制定质量保证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审查上报的质控数据; 二制定质量保证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并组织落实,定期向本站领导和上级站汇报工作; 三指导下级站开展质量保证工作,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和质量参核;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5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5.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监测布点 布设3个监测点:1#东太湖村、2#厂区、3#厂区北东北约500m范围。 监测布点见附图8。 (2)监测因子:PM10、PM2.5、SO2、NO2、CO、O3、非甲烷总烃、H2S、甲苯、二甲苯。 (3)监测时间和频次 大气环境质量监测时间及频率如下: 表5.1-1 大气监测情况一览表 (4)监测分析方法 采样方法按《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大气部分)进行,监测分析方法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表2和《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进行,具体监测方法及检出限见下表。

表5.1-2 大气监测分析方法 (5)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①评价因子:同监测因子。 ②评价方法: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计算公式为: P i=C i/C0i 式中:P i—I评价因子标准指数; C i—I评价因子实测浓度,mg/m3; C0i—i评价因子标准值,mg/m3。 ③评价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环境空气质量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中表1二级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表1最高容许浓度限值。 ④监测结果及评价 统计分析监测数据,对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采用标准指数法进行评价。日均平均浓度评价结果见表5.1-3,8小时平均浓度评价结果见表5.1-4,1小时平均浓度评价结果见表5.1-5。

由上表可以看出:各监测点PM10日均浓度范围为0.057~0.125mg/m3,标准指数为0.38~0.833;PM2.5日均浓度范围为0.036~0.067mg/m3,标准指数为0.48~0.893;SO2日均浓度范围为0.012~0.027mg/m3,标准指数为0.08~0.18;NO2日均浓度范围为0.02~0.065mg/m3,标准指数为0.25~0.813;CO日均浓度范围为0.5~1.1mg/m3,标准指数为0.125~0.275。因,PM10、PM2.5、SO2、NO2、CO日均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表5.1-4 8小时浓度监测结果与评价表 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范围为0.024~0.077mg/m3,标准指数为0.15~0.481,O3日最大8小时平均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持证上岗制度

关于印发《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我局制定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和《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 2.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 二○○六年七月二十八日主题词:环保监测质量管理规定通知 抄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保总局核与辐射安全中心,辐射环境监测技术中心,北方、四川、上海、广东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监测中心(站)、辐射环境监督(测)管理站(所) 附件一: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规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监测数据和信息的准确可靠,为环境管理和政府决策提供科学、准确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环境保护系统各级环境监测中心(站)和辐射环境监测机构(以下统称环境监测机构)。

第三条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指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为保证监测数据 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监督等内容。 第四条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贯穿于监测工 作的全过程。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实施统一管理。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辖区内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具有领导和管理职责。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在同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 第六条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对本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负责。应主动接受上级 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业务指导,并积极参加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技术研究、监测资质认证、持证上岗考核、质量管理评比评审、信息交流和人员培训等工作,持续改进、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 第七条各级环境监测机构应有质量管理机构或质量管理人员,明确其职责, 并具备必要的专用实验条件。 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监督管理本环境监测机构各类监测活动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切实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质量; (二)组织和开展质控考核、能力验证、比对、方法验证、质量监督、量值溯源及量值传递等质量管理工作,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 (三)负责本环境监测机构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的申报与日常管理,国家级和省级环境监测机构组织和实施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的持证上岗考核工作; (四)建立环境监测标准、技术规范和规定、质量管理工作的动态信息库; (五)组织和实施环境监测技术及质量管理的技术培训和交流; (六)组织开展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质量管理的监督与检查;

环境监测质量评价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设计 2012届环境工程专业1209091班级 题目广州市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 姓名禹崇学号120909137 O 一五年五月二十五日

目录 一、绪论部分 3 1、空气质量监测的意义 3 2、空气质量监测站 3 3、例行监测的意义 3 二、广州市城市空气质量监测 4 1、城市的相关资料收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理位置 (4) 地貌 (4) 气候: (4) 人口 (5) 工业状况: (5) 2、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布点情况 6 3、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所选项目及所用的方法 7 4、空气质量监测测定时段与频次 8 5、测定结果数据表。 9 三、空气质量评价 10 1、评价方法 10 空气质量指数 (10) 污染指数 (10) 超标次数 (10) 超标率 (10) 超标倍数: (10) 2、........................................................ 评价结果。 11 四、参考文献 12

广州市空气质量监测与评价 摘要 一、绪论部分 1、空气质量监测的意义 空气质量的好坏反映了空气中污染物浓度的高低。空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特定时间和地点空气污染物浓度受到许多因素影响。来自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的人为污染物排放大小是影响空气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其中包括车辆、船舶、飞机的尾气、工业企业生产排放、居民生活和取暖、垃圾焚烧等。城市的发展密度、地形地貌和气象等也是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2、空气质量监测站 空气质量监测站,又称空气站。空气站的功能是对存在于大气、空气中的污染物质进行定点、连续或者定时的采样、测量和分析。为了对空气进行监测,一般在一个环保重点城市设立若干个空气站,站内安装多参数自动监测仪器作连续自动监测,将监测结果实时存储并加以分析后得到相关的数据。空气质量监测站是空气质量控制和对空气质量进行合理评估的基础平台,是一个城市空气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 3、例行监测的意义 城市空气质量监测是日常监测。环境质量监测是一种环境监测内容, 主要监测环境中污染物的分布和浓度,以确定环境质量状况,定时、定点的环境质量监测历史数据,可以为环境质量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必不可少的依据;为对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的科学研究也提供的基础数据。 我所选择的城市是广州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