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第线粒体叶绿体课后题答案free

第九章第线粒体叶绿体课后题答案free
第九章第线粒体叶绿体课后题答案free

第6章 线粒体遗传病

第六章线粒体遗传病 线粒体是细胞内相对独立而且比较重要的细胞器,具有能量转换功能,且含有DNA分子。线粒体的遗传特点为非孟德尔遗传方式。线粒体是一种半自主细胞器,受线粒体基因组和核基因组两套遗传系统共同控制。线粒体DNA编码线粒体中部分蛋白质和全部的tRNA、rRNA、绝大部分蛋白质亚基和其他维持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蛋白质都依赖于核DNA编码。因此,核DNA与线粒体DNA基因突变均可导致线粒体病。线粒体DNA突变引起人类的疾病,已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章详细介绍了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点和线粒体的遗传学特征。介绍了线粒体DNA突变的类型,以及一些常见的人类线粒体遗传病。 一、基本纲要 1.掌握线粒体DNA的结构与遗传特点。 2.熟悉线粒体基因组与核基因组的关系。 3.掌握线粒体遗传、线粒体疾病、异质性、阈值效应等基本概念。 4.熟悉几种常见的人类线粒体疾病。 5. 了解线粒体DNA的复制、转录特点。 二、习题 (一)选择题(A型选择题) 1.下面关于线粒体的正确描述是______。 A.含有遗传信息和转译系统 B.线粒体基因突变与人类疾病基本无关 C.是一种完全独立自主的细胞器 D.只有极少量DNA,作用很少 E.线粒体中所需蛋白质均来自细胞质 2. 关于线粒体遗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___。

A.线粒体遗传同样是由DNA控制的遗传 B.线粒体遗传的子代性状受母亲影响 C.线粒体遗传是细胞质遗传 D.线粒体遗传同样遵循基因的分离规律 E.线粒体遗传的表现度与突变型mtDNA的数量有关。 3.以下符合mtDNA结构特点的是______。 A.全长61569bp B.与组蛋白结合 C.呈闭环双链状 D.重链(H链)富含胞嘌呤 E.轻链(L链)富含鸟嘧啶 4.人类mtDNA的结构特点是______。 A. 全长16.6kb,不与组蛋白结合,为裸露闭环单链 B. 全长61.6kb,不与组蛋白结合,分为重链和轻链 C. 全长16.6kb,与组蛋白结合,为闭环双链 D. 全长61.6kb,不与组蛋白结合,为裸露闭环单链 E. 全长16.6kb,不与组蛋白结合,为裸露闭环双链 5.下面关于mtDNA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______。 A.mtDNA的表达与核DNA无关 B.mtDNA是双链环状DNA C.mtDNA转录方式类似于原核细胞 D.mtDNA有重链和轻链之分 E.mtDNA的两条链都有编码功能 6.线粒体遗传属于______。 A.多基因遗传 B.显性遗传 C.隐性遗传 D.非孟德尔遗传 E.体细胞遗传 7. 线粒体中的tRNA兼用性较强,tRNA数量为______。 A.48个 B.32个 C.64个 D.61个 E.22个8.mtDNA编码线粒体中______。 A. 全部呼吸链-氧化磷酸化系统的蛋白质 B. 约10%的蛋白质 C. 大部分蛋白质 D. 线粒体基质中的全部蛋白质 E. 线粒体膜上的全部蛋白质

第六章 线粒体和叶绿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 第一节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一、线粒体形态、大小、数目和分布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本世纪50年代后,在电镜下观察研究线粒体的结构问题。是由双层单位膜套叠成的所谓“囊中之囊”,在空间结构上人为地划分为四大部分,即外膜、内膜、外室、内室。(一)外膜 指包围在线粒体最外面的一层膜,看上去平整光滑而具有弹性,膜厚约6nm。对各种小分子物质(分子量在10000 doldon以内,如电解质、水、蔗糖等)的通透性较高,有人认为外膜上具有小孔(ф2~3nm)。 (二)内膜 也是一单位膜,约厚6~8nm。内膜不同于外膜。首先是在结构上,内膜不是平滑的,而是由许多向线粒体腔内的突起(褶叠或小管),被称为“线粒体嵴”,是线粒体最富有标志性的结构,它的存在大大扩大了内膜的表面积,增加了内膜的代谢效率。 (三)外室(outer space)(膜间隙) 指内、外膜之间的窄小空隙,宽约6~8 nm,又称膜间隙。 (四)内室 指由内膜包围的空间,其内充满蛋白质性质的物质,称线粒体基质。 三、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定位 (一)蛋白质外膜含量(60%)低于内膜含量(80%),主要为酶类(约120余种)。外膜:单胺氧化酶(标记酶)、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脂肪酸辅酶A连接酶等等;内膜:呼吸链酶系(细胞色素氧化酶为标记酶)、ATP合成酶、琥珀酸脱H酶等等;

外室:腺苷酸激酶(标记酶)、核苷二磷酸激酶; 内室:三羧酸循环酶系(其中苹果酸脱H酶是标记酶)、脂肪酸氧化酶、蛋白质合成酶系等等 (二)脂类外膜中含量(40%)高于内膜中的含量(20%)。其中内膜不含胆固醇,而含心磷脂较多。 (三)核酸基质中有DNA,称mt—DNA 四、线粒体的功能——生物氧化 亦称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指各类有机物质在细胞内进行氧化分解,最终产生CO2和H2O,同时释放能量(ATP)的过程。包括TCA环、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三个步骤,分别是在线粒体的不同部位进行的。 (一)生物氧化的分区和定位 (二)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结构基础 虽然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偶连在一起,但它们又是通过不同的结构完成的。1968年,E.Racker等的亚线粒体小泡重建实验说明了这一问题(图示)。 由此可见,电子传递是在线粒体内膜上,氧化磷酸化由基粒承担。 1 电子传递链(呼吸链) 呼吸链是由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的众多酶系和其它分子组成的电子传递链。 (1)复合物I NADH—Q还原酶,催化NADH的2个电子→辅酶Q (2)复合物Ⅱ琥珀酸—Q还原酶,催化电子从琥珀酸通过FAD和铁硫蛋白传至辅酶Q (3)复合物Ⅲ细胞色素还原酶,催化电子从辅酶Q传至CytC (4)复合物Ⅳ细胞色素氧化酶,将电子从CytC→氧。

第9章习题答案

习题 1. 在HTML中,

,method表示( A ) A. 提交的方式 B. 表单所用的脚本语言 C. 提交的URL地址 D. 表单的形式 2. 增加表单的文本域的HTML代码是( B ) A. B. C. D. 3. 以下关于定义的表单元素在一个下拉菜单中显示选项 B. rows和cols属性可以定义其大小 C. 定义的表单元素通过改变其multiple属性取值可以实现多选 E. 一般情况下, B. C. D. 5. 标记中,_____ action ____属性的作用就是指出该表单所对应的处理程序的位置;______ method ___属性用于指定该表单的运行方式。 6. method属性的取值可以为_____ get ____和___post______之一,其默认方式是__get_______。 7. 标记中,____name_____属性的值是相应处理程序中的变量名;___type__属性用于指出用户输入值的类型。 8. 标记中,type属性有九种取值,分别是:text,submit,reset,password,checkbox,radio,image,hidden,file。 9. 当type=text时,标记除了有两个不可默认的属性____name_____和_____type____外,还有三个可选的属性:___maxlength______、__size_______和_____value____。 10.当type=____image_____时,浏览器会在相应位置产生一个图像按钮,其中,___src______属性是必需的,它用于设置图像文件的路径。 实验参考程序 留言

第9章习题解答

第9章思考题及习题9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扩展一片8255可以增加个并行口,其中条口线具有位操作功能; 答:3,8 2. 单片机扩展并行I/O口芯片的基本要求是:输出应具有功能;输入应具有 功能; 答:数据锁存,三态缓冲 3. 从同步、异步方式的角度讲,82C55的基本输入/输出方式属于通讯,选通输入/输出和双向传送方式属于通讯。 答:同步,异步 二、判断 ~ 1. 82C55为可编程芯片。对 2. 82C55具有三态缓冲器,因此可以直接挂在系统的数据总线上。错 3. 82C55的PB口可以设置成方式2。错 4.扩展I/O占用片外数据存储器的地址资源。对 5.82C55的方式1是无条件的输入输出方式。错 6.82C55的PC口可以按位置位和复位。对 7.82C55的方式0是无条件的输入输出方式。对 三、单选 1.AT89S52的并行I/O口信息有两种读取方法:一种是读引脚,还有一种是。 A.读CPU B. 读数据库 C. 读A累加器 D.读锁存器 # 答:D 2. 利用单片机的串行口扩展并行I/O接口是使用串行口的。 A.方式3 B. 方式2 C. 方式1 D. 方式0 答:D 3. 单片机使用74LSTTL电路扩展并行I/O接口,输入/输出用的74LSTTL芯片为。 A. 74LS244/74LS273 B. 74LS273/74LS244 C. 74LS273/74LS373 D. 74LS373/74LS273 答:A

4. AT89S52单片机最多可扩展的片外RAM为64KB,但是当扩展外部I/O口后,其外部RAM 的寻址空间将。 A. 不变 B. 变大 C. 变小 D.变为32KB * 答:C 四、编程 1.编写程序,采用82C55的PC口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将PC7置“0”,PC4置“1”(已知82C55各端口的地址为7FFCH~7FFFH)。 答:本题主要考察对82C55的C口的操作。其方式控制字的最高位为0时,低四位控装置对C口置复位。由题目可知方式控制寄存器的地址为7FFFH。 ORG 0H MAIN: MOV PTR,#7FFFH ;控制字寄存器地址7FFFH送DPTR MOV A,#0EH ;将PC7置0 MOVX @DPTR,A MOV A,#09H ;将PC4置1 MOVX @DPTR,A ! END 2.AT89S52单片机扩展了一片82C55,若把82C55的PB口用作输入,PB口的每一位接一个开关,PA口用作输出,每一位接一个发光二极管,请画出电路原理图,并编写出PB口某一位开关接高电平时,PA口相应位发光二极管被点亮的程序。 答:电路图可参见图9-10,PA口每一位接二极管的正极,二极管的负极接地。PB口每1位接一开关和上拉电阻,开关另一端直接接地。这样只需要将读到的PB口的值送给PA口就可以满足题目要求了。 ORG 0100H MIAN:MOV A,#B ;设置PA口方式0输出,PB口方式0输入 MOV DPTR,#0FF7FH ;控制口地址送DPTR MOVX @DPTR,A ;送方式控制字 MOV DPTR,#0FF7DH ;PB口地址送DPTR MOVX A,@DPTR ;读入开关信息 MOV DPTR,#0FF7CH ;PA口地址送DPTR : MOVX @DPTR,A ;PA口的内容送PB口点亮相应的二极管 END 五、简答 1.I/O接口和I/O端口有什么区别I/O接口的功能是什么 答:I/O端口简称I/O口,常指I/O接口电路中具有端口地址的寄存器或缓冲器。I/O接口是指单片机与外设间的I/O接口芯片;

第六章 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复习题

第六章叶绿体与线粒体的复习题 一.填空题 1.线粒体的功能是() 2.线粒体蛋白质运输信号序列称为() 3.导肽的特点是() 4. 线粒体基质的标志酶为()。 5.线粒体上的铁流蛋白FeS是() 6.组成F0F1ATP酶复合体中F1的蛋白质是在细胞质中合成,然后靠() 7.线粒体是由双层膜构成的囊状结构,主要有()、()、()、()四部分。 8.线粒体中ADP-ATP发生在()。 9.在线粒体的各组成部分都有标志性酶,外膜的标志酶是(),内膜的是(),膜间隙的是(),基质的是()。 10.线粒体主要功能是()产生ATP供给机体,因此被称为细胞的“能量工厂”。 11.在线粒体的呼吸链的氧化还原酶有()、()、()、()、()五类。 12.呼吸电子传递链位于真核细胞的()和原核细胞的()。 13.按电子传递的方式可将光合磷酸化分为()和()两种类型 14.叶绿体由()、()和()三部分组成。 15.与其它膜向结构细胞器相比,线粒体内膜富含特殊的脂类为() 16.在线粒体电子传递链中,只有()不是质子递氢体。

17. 线粒体内膜的标志酶为() 18. 线粒体膜间隙的pH值和细胞质中的pH相似是因为() 19. 线粒体嵴上的颗粒是() 20. 线粒体DNA为() 21. 细胞色素c氧化酶是() 22. 鱼藤酮可抑制()部位的电子传递 23. 寡霉素(oligomycin)抑制线粒体的ATP合成,因为它是一种() 24.由线粒体异常病变而产生的疾病称为线粒体病,其中典型的是一种心肌线粒体 病() 25.能对线粒体进行专一染色的活性染料是() 二.名词解释 1. 类囊体 2. 光合磷酸化 3. 氧化磷酸化 4. 半自主细胞器 5.化学渗透学说 6. 碳同化 7. C4 途径 8. 内共生学说 9. 非循环光合磷酸化10. 光反应 三.简答题 1.比较线粒体的内膜和外膜

最新第九章 西方经济学 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 1.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的关键区别在什么地方? 解答:第一,局部均衡分析研究的是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其方法是把所考虑的某个市场从相互联系的构成整个经济体系的市场全体中“取出”来单独加以研究。在这种研究中,该市场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被看成是其本身价格的函数,其他商品的价格则被假定为不变,而这些不变价格的高低只影响所研究商品的供求曲线的位置;所得到的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供给曲线共同决定了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第二,一般均衡分析是把所有相互联系的各个市场看成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因此,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每一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本身的价格,而且也取决于所有其他商品(如替代品和补充品)的价格。每一商品的价格都不能单独地决定,而必须和其他商品价格联合着决定。当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都供求相等时,市场就达到了一般均衡。 2.试评论瓦尔拉斯的拍卖者假定。 解答:第一,拍卖者假定意味着,在拍卖人最终喊出能使市场供求相等的价格以前,参与交易的人只能报出他们愿意出售和购买的数量,但不能据此进行实际的交易。只有当拍卖人喊出的价格恰好使得供求相等时,交易各方才可以实际成交。 第二,拍卖者假定是瓦尔拉斯均衡和现在的一般均衡论赖以成立的基础。 第三,很显然,拍卖者假定完全不符合实际。因此,以该假定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如果容许参与交易的人在非均衡价格下进行交易,那就不能保证一切市场在同一时间达到均衡状态,从而也就不能保证一般均衡的实现。 3.试说明福利经济学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解答:第一,福利经济学可以说是西方微观经济学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其目的在于说明:完全竞争模型可以导致帕累托状态,而这一状态对整个社会来说又是配置资源的最优状态。 第二,西方的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实证经济学研究实际经济体系是怎样运行的,它对经济行为作出有关假设,根据假设来分析和陈述经济行为及其后果,并试图对结论进行检验。简言之,实证经济学回答“是什么”的问题。除了“是什么”的问题之外,西方经济学家还试图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即他们试图从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出发,根据这些标准,对一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价,并进一步说明一个经济体系应当怎样运行,以及为此提出相应的经济政策。这些便属于所谓规范经济学的内容。 第三,福利经济学就是一种规范经济学。具体来说,福利经济学是在一定的社会价值判断标准条件下,研究整个经济的资源配置与个人福利的关系,特别是市场经济体系的资源配置与福利的关系,以及与此有关的各种政策问题。 4.什么是帕累托最优?满足帕累托最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解答:第一,如果对于某种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称这种资源配置状态为帕累托最优状态。 第二,帕累托最优状态要满足三个条件。(1)交换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相等;(2)生产的最优条件:对于任意两个生产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3)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任意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与边际转换率相等。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帕累托最优的三个条件均能得到满足。 5.为什么说交换的最优条件加生产的最优条件不等于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解答:第一,交换的最优只是说明消费是最有效率的;生产的最优只是说明生产是最有效率的。两者的简单并列只是说明消费和生产分开来看时各自独立地达到了最优,但并不能说明,当将交换和生产综合起来看时,也达到了最优。 第二,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是要将交换和生产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讨论交换和生产的帕累托最优条件。

模拟电子技术第九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九章功率放大电路 自测题 一、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只需填入A、B或C。 (1)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在输入电压为正弦波时,输出基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 A.交流功率B.直流功率C.平均功率(2)功率放大电路的转换效率是指。 A.输出功率与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之比 B.最大输出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 C.晶体管所消耗的功率与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之比 (3)在OCL乙类功放电路中,若最大输出功率为1W,则电路中功放管的集电极最大功耗约为。 A.1W B.C. (4)在选择功放电路中的晶体管时,应当特别注意的参数有。 A.βB.I C M C.I C B O D.B U C E O E.P C M F.f T (5)若图所示电路中晶体管饱和管压降的数值为│U C E S│,则最大输出功率P O M=。

A. L 2 CES CC 2 ) ( R U V- B. L 2 CES CC ) 2 1 ( R U V- C. L 2 CES CC 2 ) 2 1 ( R U V- 图 解:(1)A (2)B (3)C (4)B D E (5)C 二、电路如图所示,已知T1和T2的饱和管压降│U C E S│=2V,直流功耗可忽略不计。 图 回答下列问题: (1)R3、R4和T3的作用是什么

(2)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输出功率P o m 和电路的转换效率η各为多少 (3)设最大输入电压的有效值为1V 。为了使电路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峰值达到16V ,电阻R 6至少应取多少千欧 解:(1)消除交越失真。 (2)最大输出功率和效率分别为 %8.694πW 162)(CC CES CC L 2 CES CC om ≈-?= =-= V U V R U V P η (3)电压放大倍数为 3.1113.1121 6i omax ≈+=≈=R R A U U A u u && R 1=1k Ω,故R 5至少应取 k Ω。 习 题 分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凡对者在括号内打“√”,凡错者在括号内打“×”。 (1)在功率放大电路中,输出功率愈大,功放管的功耗愈大。( ) (2)功率放大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是指在基本不失真情况下,负载上可能获得的最大交流功率。( ) (3)当OCL 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W 时,功放管的集电极最大耗散功率应大于1W 。( ) (4)功率放大电路与电压放大电路、电流放大电路的共同点是

第六章线粒体和叶绿体习题及答案

细胞生物学章节习题-第六章 一、选择题 1、线粒体的细胞色素c是一种(A )。 A. 内膜固有蛋白 B. 内膜外周蛋白 C. 基质可溶性蛋白 D. 外膜固有蛋白 2、核酮糖二磷酸羧化酶大亚基和小亚基分别由(D )DNA上的基因编码。 A. 细胞核 B. 叶绿体 C. 细胞核和叶绿体 D. 叶绿体和细胞核 3、下列4种色素中,哪个(或哪些)具有吸收聚焦光能的作用而无光化学活性?(D ) A. 细胞色素 B. 质体蓝素 C. 质体醌 D. 聚光色素 4、线粒体各部位都有其特异的标志酶,其中内膜的标志酶是(A )。 A. 细胞色素氧化酶 B.单胺氧化酶 C. 腺苷酸激酶 D. 柠檬酸合成酶 5、在叶绿体中,与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正常进行相适应的结构是(C )。 A. 叶绿体外膜 B. 叶绿体内膜 C. 基粒中囊状结构的薄膜 D. 基质 6、呼吸链主要位于(B )。 A. 线粒体外膜 B. 线粒体内膜 C. 线粒体基粒 D. 线粒体基质 E. 线粒体嵴 7、线粒体外膜的标志酶是( B )。 A. 细胞色素氧化酶 B.单胺氧化酶 C. 腺苷酸激酶 D. 柠檬酸合成酶 8、线粒体膜间隙的标志酶是(C )。 A. 细胞色素氧化酶 B.单胺氧化酶 C. 腺苷酸激酶 D. 柠檬酸合成酶 9、氧化磷酸化发生的主要场所位于线粒体(B )。 A. 外膜 B. 内膜 C. 膜间隙 D.基质 10、下列哪种细胞中线粒体数量较多(A )。 A. 肌肉细胞 B. 血小板 C. 红细胞 D. 上皮细胞 11、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 )。 A. 都通过出芽方式繁殖 B. 所有线粒体蛋白质合成时都含有导肽 C. 它们的外膜比内膜从性质上更接近于内膜系统 D. 存在于一切真核细胞当中 12、关于线粒体DNA,正确的描述是(B ) A. 编码自身必需的部分蛋白质 B. 编码自身必需的RNA和蛋白质 C. 可以被核基因组取代 D. 借助核编码的酶系统进行转录 13、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ATP合酶,下列描述错误的是(B )。 A. 都依靠质子流作为ATP合成的动力 B. 合酶的各亚基均由核基因编码 C. 都属于质子泵 D. 都具有催化ADP和Pi合成ATP的作用 二、填空题 1、线粒体内膜上电子传递链中的复合物I是由34条以上多肽链或者FMN和至少6个铁硫蛋白;催化NADH的2个电子传给辅酶Q,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催化NADH的2个电子传给辅酶Q,同时发生质子的跨膜输送或者电子传递体和质子位移体。 2、叶绿体内的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的活性中心位于大亚基上,小亚基只具有调节功能,

高等数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九章

习题九 1. 求函数u=xy2+z3-xyz在点(1,1,2)处沿方向角为的方向导数。 解: 2. 求函数u=xyz在点(5,1,2)处沿从点A(5,1,2)到B(9,4,14)的方向导数。 解: 的方向余弦为 故 3. 求函数在点处沿曲线在这点的内法线方向的方向导数。 解:设x轴正向到椭圆内法线方向l的转角为φ,它是第三象限的角,因为 所以在点处切线斜率为 法线斜率为. 于是 ∵ ∴ 4.研究下列函数的极值: (1)z=x3+y3-3(x2+y2); (2)z=e2x(x+y2+2y); (3)z=(6x-x2)(4y-y2); (4)z=(x2+y2); (5)z=xy(a-x-y),a≠0. 解:(1)解方程组 得驻点为(0,0),(0,2),(2,0),(2,2). z xx=6x-6, z xy=0, z yy=6y-6 在点(0,0)处,A=-6,B=0,C=-6,B2-AC=-36<0,且A<0,所以函数有极大值z(0,0)=0.在点(0,2)处,A=-6,B=0,C=6,B2-AC=36>0,所以(0,2)点不是极值点. 在点(2,0)处,A=6,B=0,C=-6,B2-AC=36>0,所以(2,0)点不是极值点. 在点(2,2)处,A=6,B=0,C=6,B2-AC=-36<0,且A>0,所以函数有极小值z(2,2)=-8. (2)解方程组 得驻点为. 在点处,A=2e,B=0,C=2e,B2-AC=-4e2<0,又A>0,所以函数有极小值. (3) 解方程组 得驻点为(3,2),(0,0),(0,4),(6,0),(6,4).

Z xx=-2(4y-y2), Z xy=4(3-x)(2-y) Z yy=-2(6x-x2) 在点(3,2)处,A=-8,B=0,C=-18,B2-AC=-8×18<0,且A<0,所以函数有极大值z(3,2)=36.在点(0,0)处,A=0,B=24,C=0,B2-AC>0,所以(0,0)点不是极值点. 在点(0,4)处,A=0,B=-24,C=0,B2-AC>0,所以(0,4)不是极值点. 在点(6,0)处,A=0,B=-24,C=0,B2-AC>0,所以(6,0)不是极值点. 在点(6,4)处,A=0,B=24,C=0,B2-AC>0,所以(6,4)不是极值点. (4)解方程组 得驻点P0(0,0),及P(x0,y0),其中x02+y02=1, 在点P0处有z=0,而当(x,y)≠(0,0)时,恒有z>0, 故函数z在点P0处取得极小值z=0. 再讨论函数z=u e-u 由,令得u=1, 当u>1时,;当u<1时,, 由此可知,在满足x02+y02=1的点(x0,y0)的邻域内,不论是x2+y2>1或x2+y2<1,均有 . 故函数z在点(x0,y0)取得极大值z=e-1 (5)解方程组 得驻点为 z xx=-2y, z xy=a-2x-2y, z yy=-2x. 故z的黑塞矩阵为 于是 易知H(P1)不定,故P1不是z的极值点, H(P2)当a<0时正定,故此时P2是z的极小值点,且, H(P2)当a>0时负定,故此时P2是z的极大值点,且. 5. 设2x2+2y2+z2+8xz-z+8=0,确定函数z=z(x,y),研究其极值。 解:由已知方程分别对x,y求导,解得 令解得, 将它们代入原方程,解得. 从而得驻点. 在点(-2,0)处,B2-AC<0,因此函数有极小值z=1. 在点处,B2-AC<0,函数有极大值. 6. 在平面xOy上求一点,使它到x=0,y=0及x+2y-16=0三直线距离的平方之和为最小。 解:设所求点为P(x,y),P点到x=0的距离为|x|,到y=0的距离为|y|,到直线x+2y-16=0的距离为

第六章 线粒体

第六章线粒体 名词解释 1、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port chain 膜上一系列由电子载体组成的电子传递途径。这些电子载体接受高能电子,并在传递过程中逐步降低电子的能量,最终将释放的能量用于合成ATP或以其他能量形式储存。 2、化学渗透学说chemiosmosis 氧化磷酸化的耦联机制。电子经电子传递链传递后,形成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动力势,用以驱动ATP合成酶合成ATP。 3、结合变构模型binding change model 利用质子动力势驱动ATP合成酶构象发生改变,将ADP和无机磷合成ATP的模型。 4、孔蛋白porin 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外膜上的整合膜蛋白,形成非选择性的通道。 5、内共生学说endosysmbiont theory 关于叶绿体和线粒体起源的假说,认为叶绿体和线粒体起源于被原始真核细胞吞噬的共生原核生物。 6、线粒体mitochondrion 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形成ATP的细胞器。线粒体是一种能量转换细胞器,还参与细胞凋亡等重要生理过程。 7、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底物在氧化过程中产生高能电子,通过线粒体内膜电子传递链,将高能电子的能量释放出来转换成质子动力势进而合成ATP的过程。 8、ATP合酶ATP synthase 位于线粒体内膜或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通过氧化磷酸化或光合磷酸化催化ADP和无机磷合成ATP的酶,由F1头部和嵌入膜内的F0基部组成,也常见于细菌膜上。 9、线粒体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 线粒体内膜和外膜之间的间隙,约6~8nm,其中充满无定形的液体,含有可溶性的酶、底物和辅助因子。膜间隙的标志酶是腺苷酸激酶。 10、嵴cristae 线粒体内膜向基质折褶形成的结构称作嵴(cristae), 嵴的形成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11、电子载体electron carriers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下去的物质称为电子载体。参与传递的电子载体有四种∶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铁硫蛋白和辅酶Q。 12、黄素蛋白flavoprotein 是由一条多肽与黄素腺嘌呤单核苷酸FMN或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紧密结合组成的结合蛋白。 13、细胞色素cytochrome 是一种带有含铁血红素辅基而对可见光具有特征性强吸收的蛋白。 14、泛醌ubiquinone,UQ 或称辅酶Q,是一种脂溶性的、带有一条长的类异戊二烯侧链的苯醌。 15、铁硫蛋白iron-sulfur protein 是一类含非血红素铁的蛋白质。在铁硫蛋白分子的中央结合的是铁和硫。 16、复合物I complex I

第九章 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习题 一、选择题 1.以下选项中不能正确把cl定义成结构体变量的是( ) A)typedef struct B)struct color cl { int red; { int red; int green; int green; int blue; int blue; } COLOR; COLOR cl; }; C)struct color D)struct { int red; { int red; int green; int green; int blue; int blue; } cl; } cl; 2.有以下说明和定义语句 struct student { int age; char num[8];}; struct student stu[3]={{20,"200401"},{21,"200402"},{10\9,"200403"}}; struct student *p=stu; 以下选项中引用结构体变量成员的表达式错误的是( ) A) (p++)->num B)p->num C)(*p).num D)stu[3].age 3.有以下结构体说明、变量定义和赋值语句 struct STD {char name[10]; int age; char sex; }s[5],*ps; ps=&s[0]; 则以下scanf函数调用语句中错误引用结构体变量成员的是( )。 A)scanf(“%s”,s[0].name); B)scanf(“%d”,&s[0].age); C)scanf(“%c”,&(ps->sex)); D)scanf(“%d”,ps->age); 4.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可以通过typedef增加新的类型 B)可以用typedef将已存在的类型用一个新的名字来代表 C)用typedef定义新的类型名后,原有类型名仍有效 D)用typedef可以为各种类型起别名,但不能为变量起别名 5.有以下程序段()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 *NODE; NODE p;

第九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练习题及答案 录入: 第九章资本结构与杠杆原理 一、单选 1、某公司经营杠杆系数为 1.5,财务杠杆系数为 1.8,该公司目前每股收益为2元,若使销售量增加20%,则每股收益将增长为(A)元。 A.3. 08B.0. 54C.1. 08D.5.4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每股收益增长率/销售量增长率= 1.8× 1.5= 2.7,由此可知,每股收益增长率= 2.7×20%=54%,答案为2×(1+54%)= 3.08(元)。 2.某公司当期利息全部费用化,其已获利息倍数为3,则该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是()。

A.1.25 B.1.5 C.1.33 D.1.2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3,息税前利润=3×利息费用,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3×利息费用/(3×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1.5。 3.关于总杠杆系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够起到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的综合作用 B.能够表达企业边际贡献与税前利润的关系 C.能够估计出销售变动对每股收益造成的影响 D.总杠杆系数越大,企业经营风险越大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边际贡献/税前利润=每股利润变动率/销售量变动率。总杠杆系数越大,不一定说明企业经营风险越大。经营杠杆系数越大,说明企业经营风险越大。 4.认为负债比率越高,企业价值越大的是()。 A.净收益理论 B.营业收益理论 C.传统理论

【参考答案】A 5.在最佳资本结构下()。 A.资本成本最低 B.每股收益最高 C.经营风险最小 D.财务风险最低 【参考答案】A 6.企业财务风险的承担者应是( C ) A.优先股股东 B.债权人 C.普通股股东 D.企业经理人 7.如果企业存在固定成本,在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不变,只有销售量变动的情况下,则(A) A.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一定大于销售量变动率 B.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一定小于销售量变动率 C.边际贡献变动率一定大于销售量变动率 D.边际贡献变动率一定小于销售量变动率 8.经营杠杆产生的原因是企业存在( A ) A.固定营业成本

物理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九章

物理化学习题解答(九) 习题p109~116 1解: (1) Pt︱H2(p H2)︱HCl(a)︱Cl2(p Cl2)︱Pt 正极:Cl2(p Cl2)+ 2e-→2Cl-(a) 负极:H2(p H2) –2e-→2H+(a) 电池反应:H2(p H2) + Cl2(p Cl2)==2HCl(a) (2) Pt︱H2(p H2)︱H+(a H+)‖Ag+(a Ag+)︱Ag(s) 正极:Ag+(a Ag+)+ e-→Ag(s) 负极:H2(p H2) –2e-→2H+(a H+) 电池反应:H2(p H2) + Ag+(a Ag+)==2H+(a H+)+ Ag(s) (3) Ag(s)︱AgI(s)︱I-(a I-)‖Cl-(a Cl-)︱AgCl(s)︱Ag(s) 正极:AgCl(s) + e-→Ag(s) + Cl-(a Cl-) 负极:Ag(s) + I-(a I-)– e-→AgI(s) 电池反应:AgCl(s) + I-(a I-)==AgI(s) + Cl-(a Cl-) (4) Pb(s)︱PbSO4(s)︱SO42-(a SO42-)‖Cu2+(a Cu2+)︱Cu(s) 正极:Cu2+(a Cu2+) + 2e-→Cu(s) 负极:Pb(s) + SO42-(a SO42-)–2e-→PbSO4(s)

电池反应:Pb(s) + Cu2+(a Cu2+) + SO42-(a SO42-)==PbSO4(s) + Cu(s) (5) Pt︱H2(p H2)︱NaOH(a)︱HgO(s)︱Hg(l) 正极:HgO(s) + H2O (l)+ 2e-→Hg(l) + 2OH-(a OH-) 负极:H2(p H2)+ 2OH-(a OH-) –2e-→2H2O(l) 电池反应:HgO(s) + H2(p H2)==Hg(l)+H2O(l) (6) Pt︱H2(p H2)︱H+(a H+)︱Sb2O3(s)︱Sb(s) 正极:Sb2O3(s) + 6H+(a H+)+ 6e-→2Sb(s) + 3H2O(l) 负极:H2(p H2) –2e-→2H+(a H+) 电池反应:Sb2O3(s) + 3H2(p H2) ==2Sb(s) + 3H2O(l) (7) Pt︱Fe3+(a1),Fe2+(a2)‖Ag+(a Ag+)︱Ag(s) 正极:Ag+(a Ag+)+ e-→Ag(s) 负极:Fe2+(a2) – e-→ Fe3+(a1) 电池反应:Ag+(a Ag+) + Fe2+( a2)==Fe3+( a1)+Ag(s) (8) Na(Hg)(a am)︱Na+(a Na+)‖OH-(a OH-)︱HgO(s)︱Hg(l)

微积分(曹定华)(修订版)课后题答案第九章习题详解

第9章 习题9-1 1. 判定下列级数的收敛性: (1) 11 5n n a ∞ =?∑(a >0); (2) ∑∞ =-+1 )1(n n n ; (3) ∑∞ =+1 31 n n ; (4) ∑∞ =-+12)1(2n n n ; (5) ∑∞ =+11ln n n n ; (6) ∑∞ =-12)1(n n ; (7) ∑∞ =+1 1 n n n ; (8) 0(1)21n n n n ∞ =-?+∑. 解:(1)该级数为等比级数,公比为1a ,且0a >,故当1 ||1a <,即1a >时,级数收敛,当1 | |1a ≥即01a <≤时,级数发散. (2 ) (1n S n =++ ++ 1= lim n n S →∞ =∞ ∴ 1 n ∞ =∑发散. (3)113 n n ∞ =+∑是调和级数11n n ∞=∑去掉前3项得到的级数,而调和级数11 n n ∞ =∑发散,故原 级数 11 3 n n ∞ =+∑发散. (4) 1112(1)1(1)22 2n n n n n n n ∞ ∞-==?? +--=+ ???∑∑ 而1112 n n ∞ -=∑,1(1)2m n n ∞ =-∑是公比分别为1 2的收敛的等比级数,所以由数项级数的基本性质

知111(1)2 2n n n n ∞ -=??-+ ???∑收敛,即原级数收敛. (5) ln ln ln(1)1 n n n n =-++ 于是(ln1ln 2)(ln 2ln 3)[ln ln(1)]n S n n =-+-+-+ ln1ln(1)ln(1)n n =-+=-+ 故lim n n S →∞ =-∞,所以级数 1 ln 1 n n n ∞ =+∑发散. (6) 2210,2n n S S +==- ∴ lim n n S →∞ 不存在,从而级数 1 (1) 2n n ∞ =-∑发散. (7) 1 lim lim 10n n n n U n →∞ →∞+==≠ ∴ 级数 1 1 n n n ∞ =+∑发散. (8) (1)(1)1 , lim 21212 n n n n n n U n n →∞--==++ ∴ lim 0n x U →∞≠,故级数1 (1)21n n n n ∞ =-+∑发散. 2. 判别下列级数的收敛性,若收敛则求其和: (1) ∑∞ =??? ??+13121n n n ; (2) ※ ∑∞ =++1)2)(1(1n n n n ; (3) ∑∞ =?1 2sin n n n π ; (4) 0πcos 2n n ∞ =∑. 解:(1)1111, 23n n n n ∞ ∞==∑∑都收敛,且其和分别为1和12,则1112 3n n n ∞ =?? + ???∑收敛,且 其和为1+ 12=3 2 . (2) 11121(1)(2)212n n n n n n ?? =-+ ?++++??

大学物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九章

第9章 电稳感应和电磁场 习题及答案 1. 通过某回路的磁场与线圈平面垂直指向纸面内,磁通量按以下关系变化:23(65)10t t Wb -Φ=++?。求2t s =时,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解:310)62(-?+-=Φ - =t dt d ε 当s t 2=时,V 01.0-=ε 由楞次定律知,感应电动势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2. 长度为l 的金属杆ab 以速率υ在导电轨道abcd 上平行移动。已 知导轨处于均匀磁场B 中,B 的方向与回路的法线成60°角,如图所示,B 的大小为B =kt (k 为 正常数)。设0=t 时杆位于cd 处,求:任一时刻t 导线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 解:任意时刻通过通过回路面积的磁通量为 202 1 60cos t kl t Bl S d B m υυ==?=Φ 导线回路中感应电动势为 t kl t m υε-=Φ- =d d 方向沿abcda 方向。

3. 如图所示,一边长为a ,总电阻为R 的正方形导体框固定于一空间非均匀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其大小沿x 方向变化,且)1(x k B +=,0>k 。求: (1)穿过正方形线框的磁通量; (2)当k 随时间t 按t k t k 0)(=(0k 为正值常量)变化时,线框中感生电流的大小和方向。 解:(1)通过正方形线框的磁通量为 ??=?=Φa S Badx S d B 0 ?+=a dx x ak 0)1()2 1 1(2a k a += (2)当t k k 0=时,通过正方形线框的磁通量为 )2 1 1(02a t k a + =Φ 正方形线框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为 dt d Φ= ε)2 1 1(02a k a += 正方形线框线框中电流大小为 )2 11(02a R k a R I +==ε ,方向:顺时针方向 4.如图所示,一矩形线圈与载有电流t I I ωcos 0=长直导线共面。设线圈的长为b ,宽为a ;0=t 时,线圈的AD 边与 I A B C D b a υ t υ

高等数学 课后习题答案第九章

习题九 1. 求函数u =xy 2+z 3-xyz 在点(1,1,2)处沿方向角为 πππ ,,34 3αβγ=== 的方向导数。 解: (1,1,2)(1,1,2) (1,1,2)cos cos cos u u u u y l x z αβγ ????=++???? 22(1,1,2)(1,1,2)(1,1,2)πππ cos cos cos 5.(2)()(3)343xy xz y yz z xy =++=--- 2. 求函数u =xyz 在点(5,1,2)处沿从点A (5,1,2)到B (9,4,14)的方向导数。 解: {4,3,12},13.AB AB == u u u r u u u r AB u u u r 的方向余弦为 4312cos ,cos ,cos 131313αβγ= == (5,1,2)(5,1,2)(5,1,2)(5,1,2)(5,1,2)(5,1,2)2105u yz x u xz y u xy z ?==??==??==? 故4312982105. 13131313u l ?=?+?+?=? 3. 求函数22221x y z a b ??=-+ ??? 在点处沿曲线22 2 21x y a b +=在这点的内法线方向的方向导 数。 解:设x 轴正向到椭圆内法线方向l 的转角为φ,它是第三象限的角,因为 2222220,x y b x y y a b a y ''+==- 所以在点 处切线斜率为 2.b y a a ' ==- 法线斜率为 cos a b ?= . 于是 tan sin ??== ∵2222 ,, z z x y x a y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