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试题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试题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试题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

一、判断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是使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之下。(×)

2、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3、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很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美国官方的货币分类,应归入

M之中。(×)

1

4、大众持有现金的偏好增强,货币创造乘数会下降。(√)

5、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存款创造乘数也就越大。(×)

6、提高贴现率可以刺激银行增加贷款。(×)

7、如果一个存款者从银行提取了现金,那么,银行的准备率就会下降。(√)

8、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率,那么它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证券。(×)

9、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利率下降,国民收入上升。(√)

10、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决策要比财政政策的决策迅速。(√)

11、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比实现财政平衡更为重要。(√)

12、在物价水平不变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购买政府债券使LM曲线向右方移动。(√)

13、在物价水平不变使,中央银行决定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使得LM曲线向右方移动。(×)

14、当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时,扩张性财政政策没有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对实际国民收入的影

响最大(√)。

15、IS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会引起利率上升,只会使实际国民收入增加。(√)

16、当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越陡峭时,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二、选择题

1、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 D )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

C、发行货币;

D、为政府赚钱。

2、下列哪一项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D )

A、库存现金;

B、贷款;

C、证券投资;

D、活期存款。

3、下列哪一项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范围?( D )

A、接受储蓄存款;

B、给电视机厂放一笔贷款;

C、接受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D、以上都是。

4、商业银行的储备如低于法定储备,它将( D )

A、发行股票以筹措资金;

B、增加贷款以增加资产;

C、增加利率以吸引存款;

D、收回部分贷款。

5、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B )

A、吸收存款太多;

B、未找到那么多适合的贷款对象;

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6、贴现率是( D )。

A、银行对其最有信誉的客户索收取的贷款利率;

B、银行为其定期存款支付的利率;

C、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支付的利率;

D、当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时,中央银行索收取的利率。

7、货币乘数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 D )

A、法定准备率;

B、现金存款比率;

C、存额准备率;

D、以上都是。

8、如果银行想把存款中的10%作为准备金,居民户和企业想把存款中的20%作为现金持有,则货

币乘数( B )

A、2.8;

B、3.3;

C、4;

D、10。

9、在以下什么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 B )

A、政府购买增加;

B、美联储从公众那里购买财政部的债券;

C、市民购买通用公司发行的债券;

D、IBM向公众出售股票,其收入建立一个新工厂。

10、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通过( D )

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

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

D、以上都是。

11、货币乘数是的增加量与导致其增加的初始新存款之比。( A )

A、货币供给;

B、未结清的贷款总量;

C、银行的资产;

D、储备。

12、在以下什么情况下货币供给增加:。( B )

A、政府购买增加;

B、美联储从公众那里购买财政部的债券;

C、市民购买通用公司发行的债券;

D、IBM向公众出售股票,其收入建立一个新工厂。

13、财政部向( D )出售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会增加。

A、居民;

B、企业;

C、商业银行;

D、中央银行。

14、货币供给增加使LM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LM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C )

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B、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C、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D、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陡峭。

15、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C )

A、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平缓;

B、LM曲线陡峭,IS曲线也陡峭;

C、LM曲线平缓,而IS曲线垂直;

D、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16、政府购买增加使IS曲线右移,若要均衡收入变动接近于IS曲线的移动量,则必须( A )

A、LM曲线平缓,IS曲线陡峭;

B、LM曲线垂直,IS曲线陡峭;

C、LM曲线和IS曲线一样平缓;

D、LM曲线陡峭,而IS曲线平缓。

17、货币供给的变动如果对均衡收入有更大的影响,是因为( A )。

A、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更敏感;

B、私人部门的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C、支出乘数较小;

D、货币需求对利率更敏感。

18、在下述何种情况下,会产生挤出效应?( C )

A、货币供给的下降提高利率,从而挤出了对利率敏感的私人支出;

B、对私人部门税收的增加引起私人部门可支配收入和支出的下降;

C、政府支出增加使利率提高,从而挤出了私人部门的支出;

D、政府支出的下降导致消费支出的下降。

19、在( D )情况下,挤出效应更有可能发生。

A、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也有敏感性;

B、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也缺乏敏感性;

C、货币需求对利率具有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缺乏敏感性;

D、货币需求对利率缺乏敏感性,私人支出对利率具有敏感性。

20、以下何种情况不会引起收入水平的上升?( D )

A、增加自主性支出;

B、减少自主性税收;

C、增加自主性转移支付;

D、增加净税收。

2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自主性净税收,会引起( B )

A、国民收入增加;

B、国内收入减少;

C、国民收入不变;

D、以上记者情况都可能发生。

22、如果政府支出的增加与政府转移支付的减少相同时,收入水平会(B )

A、不会;

B、增加;

C、减少;

D、不相关。

23、如果所得税率既定不变,政府预算为平衡性的,那么增加自主性投资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会增加

均衡的收入水平,并且使政府预算( B )。

A、保持平衡;

B、有盈余;

C、储蓄赤字;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24、政府支出增加1美元将。( D )

A、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1美元;

B、不会移动LM曲线;

C、使IS曲线向右移动1美元/(1-MPC);

D、以上都对。

25、税收的减少将:。( B )

A、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并使IS曲线向左移动;

B、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上移动并使IS曲线向右移动;

C、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下移动并使IS曲线向左移动;

D、使计划支出曲线向下移动并使IS曲线向右移动。

26、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得很敏感,那么:( B )

A、IS曲线将变得更陡峭;

B、IS曲线将变得更平坦;

C、LM曲线将变得更陡峭;

D、LM曲线将变得更平坦。

27、较小的边际消费倾向导致:( B )

A、较陡的计划支出曲线;

B、较小的政府支出乘数;

C、较平的IS曲线;

D、以上都对。

28、如果货币需求对利息率的变化相对较为敏感:。( C )

A、IS曲线将相对较为平坦,货币政策的变化将对实际收入有较大影响;

B、IS曲线将相对较为陡峭,货币政策的变化将对实际收入有较小影响;

C、LM曲线将相对较为陡峭,财政政策的变化将对实际收入有较小影响;

D、LM曲线将相对较为平坦,财政政策的变化将对实际收入有较大影响。

29、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的企图( C )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提高利率;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30、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进政府债券的结果将是( C )

A、银行存款减少;

B、市场利率上升;

C、公众手里的货币增加;

D、以上都不是。

31、中央银行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是(B )

A、法定准备率;

B、公开市场业务;

C、再贴现率;

D、道义劝告。

32、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 )。

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提高公司所得税;

D、增加货币发行量。

33、经济过热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 A )。

A、减少政府支出;

B、增加财政支出;

C、扩大财政赤字;

D、减少税收。

34、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以下( B )属于一种紧缩性财政政策。

A、降低贴现率;

B、央行出售政府债券;

C、增加货币发行;

D、降低法定准备金率。

35、有助于流通中货币量增加的政策是( B )。

A、扩张性财政政策;

B、扩张性货币政策;

C、紧缩性财政政策;

D、紧缩性货币政策。

36、紧缩性货币政策会导致( C )。

A、减少货币供给量,利率降低;

B、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提高;

C、减少货币供给量,利率提高;

D、增加货币供给量,利率降低;

37、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C )

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

38、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经济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加剧了通货膨胀也增加了政府债务。

39、在古典区域中,下列哪种说法是对的( A )。

A、货币政策有效;

B、财政政策有效;

C、货币政策无效;

D、财政政策无效。

40、对利率反应最敏感的是( C )。

A、货币交易需求;

B、货币谨慎需求;

C、货币投机需求;

D、三种货币需求的敏感程度相同。

41、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一般效应是( D )。

A、消费需求增加;

B、投资需求增加;

C、总需求增加;

D、三者都有。

42、哪种财政政策对于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最小?( C )

A、减税;

B、增加政府支出;

C、投资补贴;

D、多发货币。

43、假设价格水平不变,下列( C )正确描述了货币政策影响产出的所有步骤。

A、货币供给增加使得利率上升,投资增加,从而总支出和产出增加;

B、货币供给增加使得利率下降,投资减少,从而总支出和产出减少;

C、货币供给增加使得利率下降,投资增加,从而总支出和产出增加;

D、货币供给增加使得利率下降,投资增加,从而总支出和产出减少。

44、在凯恩斯极端情况下,当()曲线水平,则()政策完全无效。( B )

A、LM,财政;

B、LM,货币;

C、IS,财政;

D、IS,货币。

45、在凯恩斯极端情况下,当()曲线水平,则()政策完全有效。( A )

A、LM,财政;

B、LM,货币;

C、IS,财政;

D、IS,货币。

46、在古典情况下,当()曲线垂直,则()政策完全有效。( B )

A、LM,财政;

B、LM,货币;

C、IS,财政;

D、IS,货币。

47、在古典情况下,当()曲线垂直,则()政策完全无效。(A )

A、LM,财政;

B、LM,货币;

C、IS,财政;

D、IS,货币。

48、当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但不十分严重的时候,可以( B )

A、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

B、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组合;

C、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组合;

D、只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

三、分析讨论题

1、何谓自动稳定器?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答: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现代财政制度所具有的一种无需变动政府政策而有助于减轻国民收入波动的内在功能,能够在繁荣时期自动抑止通胀,在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这一功能通过下列途径起作用。

首先是政府收入的自动变化,主要体现在税收的自动变动。经济繁荣时,就业人数增加,收入增加,政府税收也自动增加。在实行累进税制情况下,由于纳税人的收入自动进入较高纳税级别,政府税收上升幅度将超过收入上升幅度,从而有助于抑制通胀,反之亦然。

其次,是政府支出的自动变化,主要体现在政府的转移支付上。在经济繁荣时期,就业人数增加,收入增加,失业救济金和福利支付相应减少,反之增加。一般来说,政府转移支付在通胀时期减少,衰退时期增加。

2、什么是准备金?决定准备金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货币乘数?货币乘数大小主要和哪些变量有关?

4、什么是公开市场业务?这一货币政策工具有些什么优点?

5、简述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具体过程

答:(1)公开市场业务的定义

所谓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各种政府债券及银行承兑票据等有价证券的业务活动。通过这种业务活动,可以调节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调节货币供给量。大多数国家是通过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卖政府债券来改变基础货币量的

(2)中央银行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具体过程。

央行如果想扩大货币的供应,央行将在公开市场上买进有价证券。当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从公众那里购买政府债券时,它是用中央银行的支票支付的。出卖政府债券的公众,将得到的中央银行的支票存入自己的开户银行,公众在银行的存款增加,这是新增的原始存款。该银行又将支票存入央行,那么该银行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这相当于基础货币增加。那么该银行可以就此增加对公众的贷款,从而使货币创造的乘数过程继续进行下去。如果央行想减少货币供应,则可以出售政府债券。

6、什么是财政政策的“挤出效应”?它受哪些因素影响?

答:在IS—LM模型中,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将导致收入的增加。但收入的增加将破坏货币市场的均衡。交易需求的增加将导致利息率的上升。而利息率的上升反过来将导致投资需求的减少,并进而导致收入的减少。政府支出的这一作用称为“挤出效应”,即政府支出挤掉了私人投资支出。总之,一方面,政府支出的增加将通过财政乘数导师均衡收入大会平的增加。另一方面,利息率的上升将导致投资需求的减少,从而导致收入的减少。政府财政支出的增加是否会导致均衡收入水平的增加,取决于上述两种方向相反的作用的净结果。一般来说,政府支出对收入的正向作用大于挤出效应的负向作用。因而在IS-LM模型中财政支出乘数大于零。

7、货币政策效果与IS曲线和LM曲线斜率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答:货币政策效果是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对总需求从而对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以下两点:第一,增加货币供给一定数量会使利率下降多少,第二,利率下降时会在多大程度上刺激投资。从第一点看,如果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很敏感,即货币需求的利率系数h很大,则LM曲线较平缓,那么这时增加一定数量的货币供给只会使利率稍有下降,在其他情况不变条件下,私人部门的投资增加得就较少,从而货币政策效果就比较小;从第二点看,如果投资对利率变动很敏感,即IS曲线较平缓,那么利率下降时投资就会大幅度增加,从而货币政策效果就比较大。

8、IS曲线和LM曲线怎样移动才能使收入增加而利率不变?怎样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

才能做到这一点?尹203

9、假定政府降低所得税,用IS-LM模型表示在下述假设下:(1)政府通过货币政策的配合以保

持利率不变;(2)货币存量不变条件下减税效果。

10、试分析引起“完全挤出”的财政扩张情况。尹209

11、为什么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即投资的利率系数d越大,财政政策效果越小?

答:投资对利率变动越敏感,则政府扩张财政使利率上升时对私人投资的“挤出”就越多,从而财

政政策效果就越小,在IS-LM模型中,投资的利率系数d越大,IS曲线就越平缓,这时财政政

策效果就越小。

12、用IS-LM模型说明为什么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而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尹201

13、怎样理解凯恩斯的“有效需求”概念?假如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国

民收入和就业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凯恩斯认为应采取何种对策?

答:凯恩斯所讲的有效需求,是指社会上商品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均衡状态

时的总需求。所谓供给价格是指导致企业肯雇佣一定数量工人生产一定数量产品时所必需取得的收益,这收益必须等于生产这些产品所付出的生产要素的成本加上预期的利润,所有产品供给价格之

和即总供给价格;所谓需求价格是指企业预期社会上人们用来购买其产品的价格,总需求价格是全

部企业预期社会上人们愿意用来购买全部商品的价格的总和。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都随就业量

增加而增加。当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时,亦即一定就业量下预期收益会超过诱致这上就业时

所必须的收益时,企业会扩大生产,增雇工人;相反,则会缩减生产,减少雇员。只有当总供给价

格和总需求相等时,企业才能获得最大预期利润,从而生产既不扩大,也不缩小,达到均衡状态,这时总需求就是有效需求。

因此,假定某一年的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同时存在着失业,表明有效需求不足,于是失业率就

会上升,国民收入水平就会下降。凯恩斯认为,就是就需要由政府出来用膨胀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如

增加政府支出或降低税收)或货币政策(增加货币供给)对经济加以干预,以降低失业率,提高国

民收入水平。

14、在什么条件下,财政政策将会失效?在什么条件下,财政政策最有效?

答: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同LM曲线的斜率有关。如果LM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即货币需求对利息

率变动的敏感性为零,IS曲线的移动将不会对均衡产出水平发生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财政政策

是无效的。如果LM曲线是一条水平线,即货币需求对利息率变动的敏感性无穷大,IS曲线的移

动将不会导致利息率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乘数等于其可能达到的最大值。换言之,财政政策最

充分地发挥其效用,总之,对应于给定的IS曲线,LM曲线越是陡峭,即货币需求的利息率弹性

越小,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就越低;反之,则反。

四、计算证明题

1、假定现金存款比率38.0=W ,准备率(包括超额准备率)r =0.18,试问货币乘数为多少?若增加基础货币100亿美元,货币供给增加多少?

2、假定法定准备率是0.12,没有超额储备,对现金的需求是1000亿美元,

(1)假定总准备金是400亿美元,货币供给是多少?

(2)若中央银行把准备率提高到0.2,货币供给变动多少?(假定总准备金仍是400亿美元)

(3)中央银行买进10亿美元政府债券(存款准备金率是0.12,货币供给变动如何?

3、计算下列每种情况的货币乘数:

(1)货币供给为5000亿元,基础货币为2000亿元;

(2)存款为5000亿元,通货为1000亿元,准备金为500亿元;

(3)准备金为500亿元,通货为1500亿元,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为0.1。

4、假定某经济的社会消费函数D Y C 8.0300+=,私人意愿投资I =200,税收函数Y T 2.0=,求:

(1)均衡收入为2000亿美元时,政府支出(不考虑转移支付)必须是多少?预算盈余还是赤字?

(2)政府支出不变,而税收提高为Y T 25.0=,均衡收入是多少?这时预算将如何变化?

5、假定某国政府当前预算赤字75亿美元,边际消费倾向为0.8,边际税率25.0=t ,如果政府为了降低通货膨胀要减少支出200亿美元,试问支出的这种变化能否最终消灭赤字?

6、假定货币需求为Y L 2.0=,货币供给为S M =200,消费D Y C 8.090+=,税收T =50,投资r I 5140-=,政府支出G =50,求:

(1)导出IS 和LM 方程,求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他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 增加20,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7、假设货币需求r Y L 102.0-=,货币供给S M =200,消费D Y C 8.060+=,税收T =100,投资I =150,政府支出G =100。求:

(1)求IS 和LM 方程、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政府支出从100增加到120时,收入、利率和投资会有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为什么?

8、假定经济满足G I C Y ++=,且消费Y C 63.0800+=投资r I 200007500-=,货币需求r Y L 100001625.0-=,名义货币供给量6000亿,价格水平为1,问当政府支出从7500亿增加到8500亿时,政府支出的增加挤占了多少私人投资?

9、在上题中,若政府减少100亿美元支出,对产量(收入)利率的影响如何?货币供给增加200亿美元,对收入、利率的影响又如何?

五、作图证明题

1、作图分析一般挤出效应及完全挤出效应产生的现象和原因。

2、给定IS 曲线,试证明LM 曲线斜率越大,财政政策对Y 的影响越小,对r 的影响越大。

3、给定LM 曲线,试证明IS 曲线斜率越大,财政政策对Y 的影响越大,对r 的影响也越大。

政府如何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缓解一国的经济萧条

政府如何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缓解一国的经济萧条 宏观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一、宏观的财政政策划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是根据财政政策调节国民经济总量和结构中的不同功能来划分的:(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增加国债、降低税率、提高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2)紧缩性财政政策(又称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主要措施有:减少国债、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3)中性财政政策(又称稳健的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温和,既不显得趋强也不显得趋弱。 二、货币政策分为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增加货币供给,由此引起利率降低,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近年我国根据不同的经济局势推出了不同的财政政

策,其中包括:促进国民经济调整的财政政策、紧缩的财政政策、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财政政策。 三、当一国经济处于低迷的时期,为使经济尽快得到复苏,通常要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再加上积极的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来配套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增发国债,推出财政专项投资,增加财政拨付总量,扩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调整税收政策,降低税率、降低关税,支持出口、吸引外资和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增加社会保障、科教卫生等重点领域的投入。四是充分发挥调节收入分配的作用,通过转移支付和二次分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和个人消费能力。五是降低创办新企业的门槛,给予技术升级、环保项目、新能源项目免息免税优惠,支持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国有企业改革,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积极的货币政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主要体现在:适度降低利率,降低银行准备金率,从而增加贷款额,增加市场流动性的投放。

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有哪些?如何理解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之间的一致性和冲突关系? 【参考答案】 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一般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四项。其中,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它指劳动力和生产设备都达到充分利用的状态或总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的状态。物价稳定是指通过宏观经济政策使某一时期内的一般物价水平保持相对稳定。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较长时间跨度内一国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国际收支平衡目标是指采取各种措施纠正国际收支差额,使之趋于平衡。 宏观经济政策的四个目标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但也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一致性主要是指对某一目标的追求或某一目标的实现,同时也能够促进或影响其他目标实现。互补关系主要表现在:一国经济能长期持续均衡增长,就业率就高,失业率就低,反之亦然。从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矛盾和冲突来看,任何一种政策手段都有其副作用,对其他目标的实现产业不利的影响。著名的“米德冲突”说明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处理国际收支逆差与国内经济疲软并存或是国际收支顺差与国内同伙膨胀并存的情况时左右为难;而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目标之间也经常发生冲突。 2.如何用IS-LM模型解释财政政策效应? 【参考答案】 财政政策效应是政府变动收支后对社会经济活动如就业、产出等产生的有效作用以及相应的反应。 从IS-LM模型看,财政政策效应是指IS曲线移动对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这里考察扩张性财政政策的情况,紧缩性财政政策与之相反变动。如图所示,当 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于E 0点时,决定均衡的利率水平r 和均衡收入水平Y 。假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练习题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练习题 一、选择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 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B 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C 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D 充分就业和公平。 2、下列不属于自动稳定器的项目是()。 A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B 政府税收; C 政府转移支付; D 政府公债支出。 3、自稳定器的功能()。 A 旨在缓解周期性的波动; B 旨在稳定收入,刺激价格波动; C 旨在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 D 推迟经济的衰退。 4、属于紧缩性财政工具的是()。 A 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D增加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5、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 增加政府支出; B 提高个人所得税; C 提高公司所得税; D 增加货币发行量。 6、经济过热时,政府应该采取()的货币政策。 A 减少政府财政支出; B 增加财政支出; C 扩大财政赤字; D 减少货币供给 7、通货是指()。 A 铸币、纸币; B 储蓄存款; C 活期存款; D 定期存款。 8、下列哪种情况是M2的一部分而不是M1的一部分()。 A 活期存款; B 储蓄存款; C 旅行支票; D 其他支票存款。 9、如果人们收入增加,则增加的将是()。 A 货币的交易需求; B 货币的谨慎需求; C 货币的预防需求; D 以上任何一种。 10、当利率降得很低时,人们购买债券的风险将会()。 A 变得很小; B 变得很大; C 不发生变化; D 难以确定。

11、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可以通过() A、变动法定准备率以变动货币乘数 B、变动再贴现率以变动基础货币 C、公开市场业务以变动基础货币 D、以上都是 12、如果流动性偏好接近水平状,这意味着()。 A 利率稍有变动,货币需求就会大幅度变动; B 利率变动很大时,货币需求也不会有很多变动; C 货币需求不受利率变动影响; 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存在。 13、货币乘数的大小与多个变量有关,这些变量是()。 A 法定准备金率; B 现金存款比率; C 超额准备率; D 以上都是。 14、按照凯恩斯货币理论,货币供给增加将()。 A 降低利率,从而减少投资; B 减低利率,从而增加投资; C 提高利率,从而减少投资; D 提高利率,从而增加投资。 15、当法定准备金为20%,商业银行最初所吸收的存款为3000货币单位时,银行所能创造的货币总量为()。 A 20000货币单位; B 80000货币单位; C 15000货币单位; D 60000货币单位。 16、利率变动反映最敏感的是()。 A 货币的交易需求; B 货币谨慎需求; C 货币的投机需求; D三种需求反应相同 17、下列哪一项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 A、接受储蓄存款 B、给电视厂发放一笔贷款 C、接受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D、以上都是 18、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央银行的职能()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准备金 C、发行货币 D、为政府赚钱 19、银行向中央银行申请贴现的贴现率提高,则() A、银行保留的准备金会增加 B、银行保留的准备金减少 C、银行保留的准备金不变 D、以上情况均可能 20、市场利率提高时,银行准备金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都有可能 21、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准备,因为() A、吸收的存款太多 B、未找到合适的贷款对象 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试题

第十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及效果 一、判断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是使失业率降到自然失业率之下。(×) 2、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3、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都可以很方便地变为交换媒介,所以按美国官方的货币分类,应归入 M之中。(×) 1 4、大众持有现金的偏好增强,货币创造乘数会下降。(√) 5、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存款创造乘数也就越大。(×) 6、提高贴现率可以刺激银行增加贷款。(×) 7、如果一个存款者从银行提取了现金,那么,银行的准备率就会下降。(√) 8、如果中央银行希望降低利率,那么它可以在公开市场上出售政府证券。(×) 9、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使得利率下降,国民收入上升。(√) 10、一般来说,货币政策的决策要比财政政策的决策迅速。(√) 11、绝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实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比实现财政平衡更为重要。(√) 12、在物价水平不变时,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业务购买政府债券使LM曲线向右方移动。(√) 13、在物价水平不变使,中央银行决定提高法定准备金率使得LM曲线向右方移动。(×) 14、当LM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时,扩张性财政政策没有挤出效应,财政政策对实际国民收入的影 响最大(√)。 15、IS曲线为一条水平线时,扩张性货币政策不会引起利率上升,只会使实际国民收入增加。(√) 16、当IS曲线越平坦,LM曲线越陡峭时,财政政策效果越大。(×) 二、选择题 1、中央银行有多种职能,只有()不是其职能。( D ) A、制定货币政策; B、为成员银行保存储备; C、发行货币; D、为政府赚钱。 2、下列哪一项是商业银行的负债?( D ) A、库存现金; B、贷款; C、证券投资; D、活期存款。 3、下列哪一项业务属于商业银行的金融中介职能范围?( D ) A、接受储蓄存款; B、给电视机厂放一笔贷款; C、接受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 D、以上都是。 4、商业银行的储备如低于法定储备,它将( D ) A、发行股票以筹措资金; B、增加贷款以增加资产; C、增加利率以吸引存款; D、收回部分贷款。 5、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B ) A、吸收存款太多; B、未找到那么多适合的贷款对象;

(NEW)黄亚钧《宏观经济学》(第3版)课后习题详解

目 录 第一章 导 论 第一篇 宏观经济的长期模型 第二章 宏观经济的衡量与均衡第三章 经济增长 第四章 失 业 第五章 通货膨胀 第六章 开放经济 第二篇 宏观经济的短期模型 第七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

第八章 总需求理论 第九章 总供给理论 第十章 开放经济的短期均衡第十一章 宏观经济政策和理论第三篇 宏观经济模型的深化 第十二章 消费理论 第十三章 投资理论 第十四章 政府支出和税收 第十五章 货币供给和需求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学流派

第一章 导 论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与微观经济学有什么区别? 答:(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总产出水平的不断提高,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经济增长的决定以及人均产出增长率。 ②经济周期。经济周期指的是经济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的不规则的上下波动。经济周期通常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可表示为GDP)、失业率、股票价格和通货膨胀率等宏观经济指标的波动来衡量。 ③失业。根据失业产生的原因,可以把失业归于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了解这三种类型的失业,对于宏观经济的分析非常重要。 ④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简称通胀,指的是一国平均价格水平的上升。与它相反的是通货紧缩,代表一国平均价格水平的下降。平均价格水平通常用价格指数来衡量。 ⑤开放经济。在当前的世界经济格局中,任何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国家的经济都是一个与其他国家有着大量贸易和金融联系的经济体,或者说是开放经济。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何一国经济的发展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其他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就包括国与国之间经济纽带的联结方式以及由此产生的各国经济的相互依存关系。 ⑥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是从全局上对经济运行施加影响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两种最主要的宏观经济政策形式。 (2)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两大部分,二者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基本假设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是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开展的,其基本假设有:完全理性、市场出清、完全信息;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为: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进行调节。

(完整版)政府如何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缓解一国的经济萧条

政府通过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从而达到缓解经济的目的。 一、财政政策 政府通过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两种财政政策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政府将税收与财政支出作为影响宏观经济的变量,调整这些变量来达到政府控制经济的目标。 财政政策是一国政府为达到既定目标而对税收、财政支出作出的选择或决策。其中,税收主要是税收和公债;财政支出主要是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政府通过运用税收和财政支出两种财政政策手段来调节宏观经济活动,将二者作为影响宏观经济的变量,调整这些变量来达到政府控制经济的目标。 财政支出 政府支出是整个国家中各级政府支出的总和,主要是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购买是指政府对商品和劳务的购买,包括购买军事物资、警察装备用品、政府机关办公用品以及支付给政府雇员的工资薪金。政府购买支出中,发生了商品和劳务的实际交易,因而直接形成了社会需求和购买力,是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的一部分。政府购买支出的变动会直接影响社会总需要水平,对整个社会总需需求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调节作用,直接对产品市场产生重大的影响。当社会有效需求不足,增加社会总需求水平,从而刺激经济。反之,当社会总需求水平过高时,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购买支出水平,如减少军费开支,实行裁员等,降低社会总需求水平,以此来抑制通货膨胀。因此,变动政府购买支出水平是政府调整宏观经济活动的有力手段。税收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按照法律预先规定的标准,强制地、无偿地取得

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作为调节宏观经济的手段是通过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来实现的。例如,经济萧条时,政府采用减税或降低税率的措施刺激消费和有效需求从而增加生产和就业,起到阻碍经济衰退的作用。在经济过热时,政府可以采取增税或提高税率的措施抑制总需要过度增加,起到反通货膨胀的作用。改变所得税结构,使高收入者增加些赋税负担,使低收入者减少负担,同样可起到刺激社会总需求的作用,从而降低了经济波动的程度。因此,改变税率和税率结构是政府调整宏观经济活动的有力手段。 二、货币政策 根据对总产出的影响方面,可把货币政策分为两类:扩张性货币政策(积极货币政策)和紧缩性货币政策(稳健货币政策)。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政策。 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政策。 具体的货币措施: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这项措施的作用是,钞票可以整齐划一,防止币制混乱;中央银行可以掌握资金来源,作为控制商业银行信贷活动的基础;中央银行可以利用货币发行权调节和控制货币供应量。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为了防止政府滥用贷款助长通货膨胀,资本主义国家一般都规定以短期贷款为限,当税款或债款收足时就要还清。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七章宏观经济政策 1.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解答: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的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自动稳定器的制度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 就税收制度而言,在经济繁荣时期,随着收入的增多,边际税率越高,上缴的税收就越多,税收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导致可支配收入的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进而对消费起到抑制作用,再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增速下降,税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货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随着收入的下降,纳税时按照相对低的税率缴税,导致税收减少幅度大于收入下降幅度,造成个人可支配收入比国民收入下降的慢,可以看做相对地增加了劳动者的收入,进而增加消费和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所以在经济衰退时期税收自动减轻经济萧条。 三部门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两部门经济中支出乘数值的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越大,自动稳定作用就越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条件下,三部门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际税率越高,从而自动稳定量就越大。这一点可以从三部门 经济的支出乘数公式1 1-β(1-t) 中得出。边际税率t越大,支出乘数就越小,从而边际税率变动稳定经济的作用就越大。举例来说,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0.8,当边际税率为0.1时, 增加1美元投资会使总需求增加1×1 1-0.8×(1-0.1) =3.57美元,当边际税率增至0.25 时,增加1美元投资只会使总需求增加1× 1 1-0.8×(1-0.25) =2.5美元,可见,边际税率 越高,自发投资冲击带来的总需求波动越小,说明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2.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解答: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主要分年度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和充分就业平衡预算三种。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这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前普遍采用的政策原则。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用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这种思想在理论上似乎非常完美,但实行起来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在一个预算周期内,很难准确估计繁荣与衰退的时间和程度,两者更不会完全相等,因此连预算都难以事先确定,从而周期预算平衡也就难以实现。充分就业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 功能财政思想强调,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了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根据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

(完整版)宏观经济学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十三章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 1.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 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MPC = C Y ? ? 或MPC= C Y ? ? ,二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系,这就是平均 消费倾向,APC=C Y 。边际消费倾向总大于零而小于1,因为一般说来,消费者增加收入后, 即不会分文消费不增加,也不会把增加的收入全用于增加消费,一般情况是一部分用于增加 消费,另一部分用于增加储蓄,即ΔY=ΔC+ΔS,因此, 0<MPC= C Y ? ? <1。可是,平均 消费倾向就不一定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当人们收入很低甚至是零时,也必须消费,那么借钱也要消费,这时,平均消费倾向就会大于1。例如,在图13-5中,当收入低于Y0时,平均消费倾向就大于1。当收入低于Y0时,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的连线与横轴所成的夹角 总大于45,因而这时平均消费倾向C Y >1。 图17-5 6.什么是凯恩斯定律,凯恩斯定律提出的社会经济背景是什么? 解答:所谓凯恩斯定律是指,不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制度都能以不变的价格提供相应的供给量,也就是说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和收入的变动,直到供求相等,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这条定律提出的背景是,凯恩斯写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时,面对的是1929—1933年之后的西方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在这种情况下,社会总需求增加时,只会使闲置的资源得到利用从而使生产增加,而不会使资源价格上升,从而产品成本和价格大体上保持不变。这条凯恩斯定律被认为适用于短期分析。在短期中,价格不易变动,社会需求变动时,企业首先是考虑调整产量,而不是变动价格。 3.为什么一些西方经济学家认为,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者转给贫者将提高总收入水平? 解答:因为贫者收入低,为维持基本生活水平,他们的消费支出在收入中的比重大于富者,富者的消费倾向较低,储蓄倾向较高,而贫者的消费倾向较高,因而将一部分国民收入从富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习题+答案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 解答:C 2.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 A.政府支出增加; B.政府税收增加; C.政府税收减少; 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 解答:B 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解答:A 4.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 A.吸收的存款太多; 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 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B 5.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B 6.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A 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试图( )。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的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解答:C 8. 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解答: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干扰对GDP的冲击的内在机制。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变动要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在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增加额要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纯粹私人部门经济中要小一些。这说明税收制度是一种针对国民收入波动的自动稳定器。混合

宏观经济学-习题集第十七章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判断题 (×)1.财政政策能影响总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货币政策则不能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任何影响IS曲线位置的因素变化,都会影响总需求曲线的位置。 (√)3.根据凯恩斯主义理论,价格水平和工资总是处于粘性状态,经济恢复一般均衡需要较长的时间。 (×)4.当一般价格水平变动时,由于各产品之间的相对价格保持不变,因此居民不会减少对各产品的需求,总需求水平也保持不变。 (×)5.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使各经济主体收入增加,因此,总需求增加。 (√)6.当一般价格水平上升时,在名义货币供给量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实际货币供给降低,资产市场均衡的实际利率提高,总需求将下降。 (×)7.潜在总产出就是资本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时的总产出。 (√)8.长期总供给曲线所表示的总产出是经济中的潜在产出水平。 (×)9.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都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区别是斜率不同。 (√)10.在AD-AS模型中短期均衡是指短期总需求曲线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交点 二、选择题 1. 价格水平上升时,会( B )。 A.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右移 B.减少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曲线左移 C.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右移 D.增加实际货币供给并使LM左移 2. 下列哪一观点是不正确的( D )。 A.当价格水平上升幅度大于名义货币供给增长时,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B.当名义货币供给的增长大于价格水平的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增加 C.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上升,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D.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下降,实际货币供给减少 3. 总需求曲线是表明(D )。

第十六章 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一、单项选择题 1.假设一国人口为2000万,就业人数为900万,失业人数为100万,那么,该国的失业率为()。 A.10% B.5% C.11% D.8% 2.使货币创造乘数变大的原因是()。 A.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上升,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提高 B.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上升,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下降 C.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下降,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上升 D.居民户和企业存款中的通货比率下降,或银行的法定准备率下降 3.下列哪一项不是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 A.失业率为自然失业率B.稳定的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C.国际收支平衡D.政府预算盈余 4.在经济过热时,按照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政府应该()。 A.减少政府财政支出B.增加货币供给量 C.增加政府财政支出D.减少税收 5.中央银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引起了()。 A.总供给冲击,通胀率上升B.总供给冲击,通胀率下降 C.总需求冲击,通胀率上升D.总需求冲击,通胀率下降 6.所得税率增加将会导致充分就业预算盈余()。 A.增加B.减少C.不变D.上述情况都有可能 7.内在稳定器的功能()。 A.旨在减少经济的周期性波动B.可以稳定收入,但会导致价格波动 C.足够保持经济的充分稳定D.可以取代财政政策 8.凯恩斯认为,除了摩擦失业和自愿失业外,社会还存在()。 A.非自愿失业B.技术性失业C.结构性失业D.季节性失业 9.当超额储备率为多少时,货币创造乘数达到最大()。 A.等于法定准备金率B.为负数C.等于零D.趋近于无穷大 10.降低贴现率的政策()。 A.将增加商业银行的贷款愿望B.给经济活动降温 C.与提高法定准备金率的作用相同D.通常导致政债券价格的下跌

宏观经济学关于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与政策

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与政策 短期经济如何波动,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众多 解释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中,凯恩斯经济学派用总需求和总供给解释短期经济波动的理论,成为主流的短期经济波动理论。该理论系统的阐述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如何影响经济周期,以及从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如何形成,各种政策如何通过影响总需求或者总供给来形成短期经济的均衡。具体来说,可将该理论整理如下: 经济周期的衡量、、 在众多的经济指标中,国内生产总值()被认为是衡量总体GDP 经济状况的最概括的指标,它衡量经济的总收入和总支出。的增GDP

长变动,代表着经济的周期波动。我们由的核算课程中可以知GDP 道,国内生产总值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净出口,即++=+ 。因此,的增减变动,可以分解为消费、投资、GDP=C+I+G+NXGDP 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增减变动,分析变动的原因,就可以分别GDP 分析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的变动原因。 衡量经济运行好坏的另外一个指标是失业率。短期经济繁荣的时 候,就业人数增加,失业率就下降;反之,短期经济衰退时,失业人数 增加,失业率上升。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失业率和存在着一种GDP 负相关的关系,这种关系被称为奥肯定律。以美国的经济数据为例子, 通过计算失业率的变动和实际的百分比变动之间的关系,得到GDP 一个函数:

实际的百分比变动失业率的变动=3%-2×GDP 1. 该公式表明,对失业率增长的每一个百分点,实际增长通GDP 常下降。短期中,失业率和的这种高度负相关关系,说明通GDP2%过研究的变动,可以大概掌握失业率的变动,这进一步说明GDP 是衡量短期经济的最好指标。GDP 因此,在短期中,我们以作为衡量经济短期波动的指标。GDP 在核算中,我们知道等于总收入,也等于总支出,在以后GDP GDP 的分析中,常以这两个名称出现。GDP 短期经济的假设、、 经济在短期和在长期是有差别的,其中最主要的差别表现在价格

政府如何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缓解一国的经济萧条

政府如何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缓解一国的经济萧条本人始终认为资本主义因为其自身的根本结构是不可能建立永续发展的经济结构,之所以还能存在是因为现在没有更好的经济结构安排。能兼顾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 分析当今中国经济,经济萧条的主因是:由于外部市场持续的需求量下降和内需的连续下降(需求不是不存在,而是有需求的没钱支付,而抑制了需求)造成的,鉴于中国经济的特殊性,下文的策略对中国有效但未必会对其他经济体有效。 次要的原因有很多,列举几个: 1)前一段时间的房地产炒作的副作用显现,伤害了经济实体的积极性,如果动用相同资金,就算得到的资本回报相同,投资人在炒房和实业之间也会选择前者,后者在风险,精力投入上都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更何况前者的收益可能会远高于后者,所以会导致企业实体的消亡。但一个经济体最重要的就是企业实体,能够保持企业实体的良性运作,就算现实经济宏观状态不好,依然有本钱恢复。没有了企业,经济的反弹将会更艰难和缓慢。 2)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的价格暴跌对国内企业的冲击也会在今后的一段时间显现,库存越大的企业负担越沉重,如果这时候实行强力的通缩政策,由于市场价格的下降对这部分企业是致命的。

3)关于网络销售与实体是极化作用,对于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短时期有可能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使得大的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这也是市场过度竞争的必然结果。 关于财政政策的政府支出部分,加大政府支出是必要的,要讨论的是导向性问题,用在哪里,怎么用能使效率和社会效应最大化。这方面信息和办法很多,在这里不一一赘述,只说一点:在我国援助他国的项目上,只要要求被援助国必须保证在中国市场上做大部分采购,由于项目不同,无法列举具体比列,这个需要视项目而定。 税收部分,作为小企业主一直是这样认为的,如果有充裕的订单和盈利,税收并不是问题,如果企业盈利不足,税收当然也就需要减免。国家的收入其实是源于大中型企业的,合理的安排至关重要。而且财政政策的落实需要时间,所以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货币政策的制定源于外部环境,由于美日的宽松货币策略和国内情况,不可能采取通缩政策,而因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来冲抵由于人民币变相增值带来的外部需求下降。同时利用俄的现实经济环境,扩大经贸双向交换。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 一、主要问题提示: 1.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现在一般经济学家都认为,宏观经济政策应该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稳定,为此要同时达到四个目标: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少经济波动和实现经济增长,如果考虑到开放经济还应该包括国际收支平衡与汇率稳定。 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只要消灭了周期性失业就实现了充分就业。 物价稳定是维持一个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率,这种通货膨胀率能为社会所接受,对经济也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减少经济波动并不是要消灭经济周期,只要使波动的程度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而且,尽量缩短经济衰退的时间,使衰退程度减少到最低,就达到了目的。 经济增长是达到一个适度的增长率,这种增长率要既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所能达到的。 2.宏观经济政策工具 宏观经济政策工具是用来达到政策目标的手段。一般说来,政策工具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政策工具都有自己的作用,但也往往可以达到相同的政策目标。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政策,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需求管理是通过调节总需求来达到一定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这也是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需求管理包括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供给管理是要通过对总供给的调节,来达到一定的政策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供给管理包括控制工资与物价的收入政策,指数化政策,改善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人力政策,以及促进经济增长的增长政策。 现实中各国经济之间存在着日益密切的往来与相互影响。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中有国际经济关系的内容(即国际收支平衡),其他目标的实现不仅有赖于国内经济政策,而且也有赖于国际经济政策。因此,在宏观经济政策中也应该包括国际经济政策,或者说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中也包括了对国际经济关系的调节。 3.财政政策的运用 (1)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宏观经济学第13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三章练习题及答案 、判断 1.从根本上说,储蓄就是未来的消费。() 2.边际消费倾向大于0 小于1。() 3.消费增量有可能大于收入增量。() 4.利率越高,投资量越少;利率越低,投资量越多。() 5.均衡国民收入就是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6.如果政府支出和政府税收同时增加同样多的数量,那么,注入量和漏出量仍然相等,均衡国民收入没有发生变化。() 7.减税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要小于投资。() 8.投资乘数是大于1 的正数。() 9.税收乘数是大于1 的正数。() 10.在两部门经济中,如果投资大于储蓄,那么,总需求将小于总供给。 () 11 .若消费函数为C=,则边际消费倾向是新增加1美元收入中消费85美分。()12.边际储蓄倾向越大,政府购买变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就越大。 () 13 .三部门经济的投资储蓄恒等式为匸S+(T—G)°() 二、单选 1.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这是因为()。 A.任何两个边际量相加总是等于1 B. MPC和MPS都是直线

C.国民收入的每一美元不是用于消费就是用于储蓄 D.经济中的投资水平 不变 2. 满足储蓄等于投资的均衡点使经济稳定是因为()。 A.在这一点上政府停止干预 B.任何处于均衡外的经济将回到均衡点 C.人们为了有效地使用资源把所有储蓄用于投资 D.以上都正确 3. 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T),那么政府支出乘数是()。 A. B. 1.25C. 4D. 5 4. 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T),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1美元,则均衡的收入水平将()。 A.保持不变 B.增加3美元 C.增加1美元 D.下降4美元 5.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认为国民收入均衡水平决定于() A.总收入 B.总投资 C.总需求 D.总供给 6. 如果消费曲线是直线,那么,平均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以上均不对 7.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厂商增加投资将引起()。 A.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提高 B.国民收入增加,消费水平下降 C.国民收入减少,消费水平提高 D.国民收入减少,消费水平下降8.平均储蓄倾向随收入的增加而() A.递减 B.递增 C.不变 D.不能确定 9.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那么增加100亿美元投资将导致国民收入增加()亿美元。 A. 100 B. 200 C. 500 D. 800 10.如果边际消费倾向为,那么增加100 亿美元的转移支付将导致国民收入增

VAR和SVAR及其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一些应用要点

暑期实习读书报告 SVAR及其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一些应用 谢泽林(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2002级) 指导老师:杨晓光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SVAR 及其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一些应用 谢泽林(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2002级学生) 指导老师: 杨晓光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管理、决策与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 [摘要]:本文介绍VAR 和SVAR 的基本模型、脉冲响应分析和估计方法,并介绍了其在宏观经济政策中的一些应用,以及软件实现。 [关键词]:VAR SVAR 脉冲响应分析 估计 一、 VAR 与SVAR 时间序列分析是现代计量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向量自回归(V AR )和结构式向量自回归(Structural V AR )是时间序列分析的重要内容。时间序列分析是近二三十年发展起来的经济计量技术。过去人们热衷于运用大规模的结构联立方程组进行经济分析,后来计量经济学家渐渐发现这样的分析一方面往往忽视解释变量可能存在的内生性,另一方面也不能把握应变量和解释变量之间的互相动态影响。而向量自回归模型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分析工具,很适合于研究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动态关系。 向量自回归在分析经济系统的动态性方面的广泛应用应归因于Sims 的有影响的工作。 (一).VAR 1.VAR 的基本模型 一般的p 阶向量自回归模型(V AR (p ))的数学表达式是 1122t t t p t p t y c y y y ε---=+Φ+Φ++Φ+ (1) 这里c 表示(1n ?)的常向量,j Φ是自回归系数的一个(n n ?)矩阵,j=1,2,…,p 。 在上述模型中的下面假设: (1) 向量过程t y 是平稳(协方差平稳)的; (2) 随机残差向量t ε是白噪声的(见下); t y 的各分量均满足平稳性条件(详见下述) ,1n ?的向量t ε是白噪声的一个向量推广: ()0t E ε=,,()0, t E τεεΩ??=??? t t τ τ=≠ 其中Ω是一个n n ?的对称正定矩阵。 一个向量自回归就是这样一个系统:系统中每一个变量对常数项和它自身的p 阶滞后值,同时也对其他变量的p 阶滞后值进行回归。注意每一个回归,其解释变量都一样。 运用滞后算子,(1)式可以写成

宏观经济学第13章练习习题答案.docx

宏观经济学 - 第 13 章习题答案

第十三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南方医科大学 2010级经济学(医药贸易与管理方向) W 洋 1.在两部门经济中,均衡发生于A.实际储蓄等于实际投资;()之时。 B.实际 消费加实际投资等于产出值; C.计划储蓄等于计划投资; D.总投资等于企 业部门的收入。 解答: C 2.当消费函数为c=a+by(a>0,0

4.在均衡产出水平上,是否计划存货投资和非计划存货投资都必然为零? 解答:当处于均衡产出水平时, 计划存货投资一般不为零, 而非计划存货投资必然为零。 这是因为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 而均衡产出就是等于消费加计划投资的产出, 因此计划存货不一定是零。 计划存货增加时, 存货投资就大于零;计划存货减少时,存货投资就小于零。需要指出的是,存货是存量,存货投资是流量,存货投资是指存货的变动。在均衡产出水平上,计划存货投资是计划投资的一部分, 它不一定是零,但是非计划存货投资一定是零, 如果非计划存货投资不是零,那就不是均衡产出了。 比方说,企业错误估计了形势, 超出市场需要而多生产了产品,就造成了非计划存货投资。 5.能否说边际消费倾向和平均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 1? 解答: 消费倾向就是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又称消费函数。 消费支出和收入的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是考察消费支出变动量和收入变动量的关系,这就是边际消费倾向 (可 以用公式 MPC = c y 或 MPC =dc dy 表示 ),二 是考察一定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量和该收入量的关

宏观经济政策

第十二章宏观经济政策 一、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政策总需求管理总供给管理财政政策补偿性财政政策内在稳定器挤出效应货币政策货币创造乘数法定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相机抉择人力政策收入政策增长政策 二、填空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包括、、、 2.需求管理包括和。 3.供给管理包括、、以及。 4.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政府采用财政政策;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政府采用财政政策。 5.扩张性财政政策工具包括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包括 和。 6.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政策主要是、以及。 7. 商业银行体系所能创造出来的货币量与成反比,与成正比。8.某银行吸收存款500万元,按规定应留10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时的法定准备率应为;通过银行的信货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 9.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最终目标是。 10. 根据凯恩斯主义的解释,货币量增加,债券价格,利率,投 资,从而总需求。 11.在经济萧条时期,应该采用货币政策,在经济繁荣时期,应该采用货币政策。 12.扩张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紧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 13. 收入政策包括、、三种形式,其中运用最广的 是。 14.指数化政策主要包括和。 15.人力政策主要有、、。 三、单选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 A.稳定通货,减少失业,保持经济稳定地增长; B.充分就业,通货膨胀率为零; C.充分就业,实际工资的上升率等于或超过通货膨胀率; D.同时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 2.凯恩斯主义所重视的政策工具是()

A.需求管理; B. 供给管理; C. 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并重;3.以下三种政策工具中,属于需求管理的是() A.收入政策; B.人力政策; C.货币政策; 4.根据需求管理的原理,应该抑制总需求的条件是() A.总需求大于总供给; B. 总需求等于总供给; C.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5.以下三种政策工具中,属于供给管理的是() A.财政政策; B.货币政策; C.指数化政策; 6.下面哪一项不是经济中的内在稳定器() A.累进税率制; B.政府开支直接随国民收入水平变动; C.农业支持方案; D.社会保障支出和失业保险; 7.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 A.社会福利支出; B.政府公共工程支出; C. 政府购买;8.政府支出乘数() A.等于投资乘数; B.等于投资乘数的相反数; C. 比投资乘数小; D.等于转移支付乘数; 9*.如果政府支出乘数为8,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税收乘数为()A.6; B. 8; C. 7; D.5; 10*.如果MPS为0.2,则税收乘数值为()A.5; B.0.25; C.4; D.2; 11*.按照平衡预算理论,政府购买的增加完全由税收增加来支付,这将() A.既不会导致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萎缩,因为它们的影响将正好相互抵消; B.将导致衰退,因为税收增加导致的收缩作用比政府购买导致的扩张作用更大; C.导致经济扩张,因为政府购买增加导致的扩张效果比税收增加导致收缩效果要大; D.很难确定,因为政府购买增加的有益效果将导致一连串的活动,而这些活动又会减少投资及利润; 12.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工具的是()A.减少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B.减少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C.增加政府支出和减少税收; 13.当经济中存在失业时,应采取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增加政府支出; B.提高个人所得税; C. 提高公司所得税;14.如果目前存在通胀缺口,应采取的财政政策是()A.增加税收; B.减少税收; C. 增加政府支出; D.增加转移支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