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7 屈原(节选)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7 屈原(节选)教案
最新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7 屈原(节选)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17 屈原(节选)教案

17屈原(节选)

上课素材

素材积累

屈原(约前340—前278),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属湖北宜昌)。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楚国郢都被秦军攻破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上课笔记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本文中物象的象征义,掌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文中物象的象征义,理解文章所表现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作者借古喻今的写法,感受屈原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点拨法、朗读法、质疑法。

录音、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让学生观看影片《屈原》的几组镜头:屈原被楚王放逐,形容枯槁,行吟泽畔,抱石沉江,并配以主题歌曲。)端午节时,民间有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放出粽子、赛龙舟图片)这是为了纪念谁呢?(学生答:屈原)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屈原(节选)》。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

(2)背景链接

《屈原》是一部历史剧,创作于1942年。该剧借古喻今,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派,深刻地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卖国投降政策,激励了人民的爱国斗志。

2.生难字词

(1)字音

诡谲.(jué)瘦削.(xuē)睥睨

..(pì nì)

污秽.(huì) 犀.利(xī) 雷霆.(tínɡ)

虐.待(nüè) 哗.众取宠(huá)

(2)词义

【播弄】摆布;挑拨。

【稽首】古代的一种跪拜礼。行礼时,跪下,拱手至地,头也至地。

【阴惨】阴暗悲惨。文中形容黑暗的旧世界。

【拜手】古代男子跪拜礼的一种。跪下后,两手拱合,俯头至手与心平,而不至地,故称“拜手”。

【哗众取宠】以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语气。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靳尚与郑詹尹密谋毒死屈原。

第二部分:屈原内心独白——雷电颂。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郑詹尹为什么对毒死屈原有些迟疑,应怎样理解?

【交流点拨】郑詹尹是邪恶的化身,他卑鄙、狡诈、胆怯。他是朝廷中奸臣的帮凶,他毫无正义感,开始对毒死屈原有疑问,不是同情屈原,而是怕“惹出乱子”,舍不得他的东皇太一庙。一旦靳尚说到不按南后的意旨办事,她可以大义灭亲,处死他这个南后的父亲时,他便下定了毒死屈原的决心。

2.“雷电颂”部分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交流点拨】“雷电颂”一部分运用了拟人兼呼告的修辞手法。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既是拟人,又是反复,又是呼告,感情更强烈,有力地表现出对风的热切期待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你们风,你们雷,你们电,你们在这黑暗中咆哮着的,闪耀着的一切的一切,你们都是诗,都是音乐,都是跳舞。”“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这些句子采用比喻、拟人的手法,表现出屈原对风、雷、电这些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的热切期盼。其次,运用了排比、夸张的修辞手法,让屈原凭借暴风、怒雷、闪电的翅膀,展开美妙的幻想,飞向光明的境地,使屈原更加神采飞扬,光彩夺目。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东皇太一”等神鬼像象征了什么?屈原是如何揭露其本质并与之进行斗争的?

【交流点拨】东皇太一等众神象征人世间昏庸、腐朽、暴戾、怯懦的当权者。屈原指出它们只是“产生黑暗的父亲和母亲”,它们“完全是一片假”,“只有晓得播弄人”,是象征奸诈暴虐又外强中干的怪力乱神。屈原对这些象征着黑暗势力当权者的众神进行了愤怒的诅咒,高呼着要把所有的“土偶木梗”连同一切罪恶的黑暗“烧毁!烧毁!烧毁!”表达了对黑暗世界的强烈的愤懑,也表达了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课文一开始,就展示了矛盾双方的针锋相对的较量。楚国卖国集团在妥协投降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屈原遭受的迫害越来越深,他对祖国、对人民忧心如焚,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于是在东皇太一庙爆发了激荡寰宇、回旋大地的“雷电颂”,这感情激越、气势磅礴的抒情独白,是他用生命的血肉熔铸的诗。“雷电颂”宣泄了屈原要摧毁旧世界的澎湃激情,也集中地表现了屈原一生的思想和性格。

2.拓展延伸

请列举几例你知道的屈原的作品。

【交流点拨】《离骚》《九章》《九歌》《天问》。

3.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屈原》全剧。

(2)完成《名师测控》本节内容。

屈原(节选)

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

通过这篇课文的教学,我觉得根据对选文的定位,我在知识梳理部分所教的内容是作者简介、背景链接、生难字词;在整体感知部分教的是通过诵读让学生把握文本的语言特点,文章思想情感;在文本内容的具体研读阶段教的是翻译课文和归纳知识;

在研究课文内容教的是本文的写作手法,要求学生能够找出文中物象并说明它们的寓意。以前对于本文的教学可以说是没有思路的,但是对选文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后,渐渐对教学内容的选择有了一些认识。尽管对于内容的处理有“定篇”的要求,也有“例文”的要求,但是我认为是进了一步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