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计算机辅助检测与质量控制

汽车零部件计算机辅助检测与质量控制

g_一裂衄

V A L L E J L 汽车零部件计算机辅助检测与质量控制

赵良红

(广东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8300)应用科学

[摘要】传统的汽车零部件质量检测和控制方法存在着不少弊端,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基于统计过程控制理论的检测和质量控制模型,该模型操作方便及性能可靠,可用于不同场合.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检测质量控制统计过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T i l l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8)1110113一02

一、引膏

随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产品的竞争已经不仅局限于产品的“价廉”,而是更加侧蘑于“物美”。产品质量是企业竞争的制胜法宝。

具体到汽车零部件的检测中,传统的检测和质量控制方法存在着诸多不足,严重制约了企业与国际产业链的接轨。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控制理论的计算机辅助检测和质量控制系统.

:、传统的质量检测和控翻方法

(--)质量检测。传统的榆测方法是由加工者使用量具测量零件,手工记录,然后人工计算、打点描图或者采用人工输入计算机,再利用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由于测量时依赖操作者的经验和工作态度,效率低下。测量方法本身受人为因素影响,无法保证测量数据的一致性。另外,测量数据在一定范围内构成分布,方差偏大,影响了测量数据的置信度。由于是人工操作。可能存在漏榆,造成数据丢失,测量时往往忽略了其它的测量参数(如测量时间、环境温度),使质量信息缺乏完整性,造成质量分析的困难。在一个逐步迈入制造信息自动化的制造系统内部,由于质量挖制数据依靠手工记录、纸上传递,在其它信息高效传递的同时,造成质量信息的阻塞,影响产品质量信息的及时反馈。企业质量管理部门无法直接、及时获得产品加工信息,往往由于发现『口J题滞后而造成损失。

(二)控制方法。当前,质量控制技术发展的前沿突出表现有:质量在线控制技术、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及精密传感技术。生产过程对于产品质量的控制经历了以下阶段:调查,解产品最终质量情况:分析个别明显影响质量的因素;靠人工调节控制这些因素的变化;自动控制这螳影响因素;用统计方法获得生产效果连续变化的规律;全面调查了解影响质量的其它次要因素;考虑所有因素,建立完整的理论模型用以控制整个生产过年早。得到100%的优质合格产品.

三、计算机辅助检测和质量控翻系统

本系统以S PC(统计过程控制)理论为指导,采用先进的分布式网络控制系统,功能上可分为:质量分析管理系统(上位机)和质量检测控制系统(卜|位机)两部分。将加工生产线上孤立的、零散的质量信息网络化,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控制和信息共享。质保部门及经授权的有关人员可随时在客户机I:监测和查询质量信息。

(一)质量检测控制系统。下位机是由若干台相互独立的单片机子系统构成,采用开放I SP可编程嵌入式体系结构。每台单片机子系统由单片机主机板、温度采样补偿电路、数据采集电路、温度传感器和电感传感器组成。完成对加工零件的尺寸测量、数据存储、异常报警、分析和通讯,可打印或显示各种分析图。测量精度比普通量具的测最精度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避免了人为测量误差,保证和提高了测量结果和精度的可靠性。

(二)质量分析管理系统。下位机通过数据采集与通讯模块完成与上位机的数据通讯和信息传递。上位机采用Vc++、SO L开发,可在W i ndow s98/2000环境下运行,主要实现产品质量的统计分析和控制管理。

1.数据浏览统计。数据浏览统计主要完成对原始测量数据的组合条件查询及使用原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产生直方图、控制图及散点趋势图,分析生产过程的状态并通过报表输出。2.系统管理。系统管理主要用于设置用户信息、设备及基本尺寸库表的修改。3.通讯式。通过Pc机串口接通讯接口,每条命令由字头、地址、内容及校验组成,上位机定时发送查询命令,查询命令内容有一出错次数位,如上次接收有错误,本次查询出错次数不为0。下位机接收后判断地址是否是本地地址,如为本地地址,计算校验与命令中的校验相比较,不相同即为出错,发送报错命令给上位机,然后判断出错次数位如不为O则发送上次发送过的数据,为0N将缓冲数据发送指针前移发送新的数据,上位机接收后计算校验和判断传输是否正确,如正确则处理入库,否则下次查询时出错次数位不为0。4.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可以分为质鼍分析和质鼍控制。质量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寻找生产过程稳态。质量控制是根据质景分析得到的参数判断当前生产过程是否稳定,并随时查看当前数据的散点分布情况。5.数据交换。上位机将数据存入本地数据库,再利用SQL Ser ver的合并复制功能将数据通过局域网发送到服务器。并保持上位机与服务器数据的同步。

(三)数学模型。本系统所依据的统计过程控制理论(SP C)基本原理是一种借助数理统计方法的过程控制L镇。S PC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评价,根据反馈信息及时发现系统性凼素出现的征兆,并采取措施消除其影响,使过程维持在仅受随机性因索影响的受拧状态,以达到控制质量的目的。然而,当过程仪受随机冈素影响时,过程处j:统计控制状态(简称受控状态):当过程中存在系统因素的影响时,过程处于统计失控状态(简称失控状态)。由于过程波动具有统计规律性。当过程受控时,过程特性一般服从稳定的随机分布;而失控时,过程分布将发生改变,SPC正是利用过程波动的统计规律性对过程进行分析控制的。冈此,它强调过程在受控和有能力的状态F运行,从而使产品和服务稳定地满足对象的要求。

在研制过程中,针对企业实际使用情况,采用不同的估计方法,均有不同的计算方法上的误差,计算出来的Cp(过程能力指数)、Cpk(尺寸正态分布中心与公差中心有偏筹时的过程能力指数)值可:不相同,企业可根据需要选用。使用中由于测量时加T残渣未擦除干净或最仪位置放置不当可能使合格的工件测量结果为不合格,系统采取了数次测量奇异确认的处理方法,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

四、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及性能可靠,是一种基于网络的集质景检测与控制管理于一体。自丰研制开发的C A Q C系统。具有数据自动采集、检测、传输、保存、查询、数据分析、生产过程状态实时监控及数据的网络共享、统计报表的绘制及打印等功能。并可生成直方图、散点趋势图、均值一极差控制图、均值一标准差控制图、中位数一标准差控制图及单值一移动极差控制图及各种控制图表等。

参考文献:

【1]王双田,汽车发动机冷却液生产工艺及质量控制[J].石油商技.2∞6.(05).

[2]李洪涛、杨东,汽车半轴中频感应淬火的质量实时控制[J】.材料科学与工艺.2005.(01).

[3]朱志明、李传界,基于SPC/SPD的汽车车身装焊质量实时监控与故障诊断[J].电焊机.2004.(06).

[4]李福禄、田福祥,汽车覆盖件质量缺陷的检测及控制[J].电加工与模具.2006.(S1).

汽车零部件可靠性常用测试标准

汽车零部件可靠性常用测试标准 1.振动试验目的: 正弦振动以模拟陆运、空运使用设备耐震能力验证以及产品结构共振频率分析和共振点驻留验证为主。 随机振动则以产品整体性结构耐震强度评估以及在包装状态下之运送环境模拟。 参考的测试标准: GMW3172 6.6.2, GMW3431 4.3.12, GM9123P 9.4, GME3191 4.26 2.复合环境试验(三综合)目的: 是一种利用温度和振动环境应力进行产品品质管制的程序,其主要作用为利用特定且低于产品设计强度的环境应力,使产品潜在缺陷提早暴露出来而加以剔除,避免在正常使用时因这类疵病的存在而发生失效。参考的测试标准: GMW3172 4.2.8/5.5.3/5.5.4, GMW3431 4.4.10, GM9123P 10.2.2, IEC60068-2-13/40/41, GB2423.21/22/25/26, SAEJ1455, MIL-STD-202G Method 105C, MIL-STD-883E Method 1001, MIL-STD-810F Method 500.4, GJB150.2. 3.机械冲击试验目的: 产品在生命周期中通有在两种情况下会遭受到冲击,一种为运输过程中因为车辆行走于颠坡道路产生碰撞与跳动或因人员搬运时掉落地面所产生之撞击。 参考的测试标准:GMW3172 5.4.2, GMW3431 4.3.11, GM9123P 9.2, VW80101 4.2, Etl_82517 8.2.2, MGRES6221001 9.4.2, SES E 001-04 6.13.1, FORD DS000005 10.8.20, FORD_WDS00.00EA_D11 4.6.3, PSA B21 7090 5.4.5, IEC60068-2-27, GB2423.5/6, GJB150.18, EIA-264, SAEJ1455, MIL-STD-202G Method 213B, MIL-STD-810F Method 516.5 4.温湿度试验目的: 温湿度测试方法是用来评估产品有可能储存或者使用在高温潮湿环境中的功能。 参考的测试标准: BMW GS95003-4, GMW3172 5.5.1/5.5.2/5.6, GMW3431 4.4.1/4.4.5/4.4.6, GM9123P 9.6/9.11/9.12, GME60202_0181, VM80101 5.1.2/5.1.3/5.3/5.5.2, FORD DS00005 10.9.1/10.9.2/10.9.3/10.9.8/10.9.9/10.9.10, FORD_WDS 00.00EA_D11 4.5.1/4.5.2/4.5.3/4.5.4/4.5.5/4.5.8/4.8.1/4.8.4, MGRES6221001 9.3, MGRES6221001 11, SES E 001-04 6.1/6.2/6.3/6.4/6.5/6.8/6.9/6.11, IEC60068-2-30, SAEJ1455, JESD22-A103C, JESD 22-A100B,EIA-364,GB2324.1/2/3/4/9/34/4, GJB 150.3/4/9, MIL-STD-810F 507.4, MIL-STD-202G 103B/106G, MIL-STD-1004.1 5.温度试验目的: 使用温度试验来获得数据评价温度对装备安全和性能的影响,效应如:使材料硬化、因不同收缩特性而使零件变形、电阻电容功能改变、缩短寿命、润滑剂失去粘性等。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质量协议模版

可编辑 xx/ 公司关于汽车部件之原材料/配件批量供货质量保证协议 协议号: 日期:

感谢贵公司为xx提供的产品,我们诚挚地期望与贵方继续进行愉快的合作,并为我们共同的用户负责,特达成本质量保证协议。 请贵公司详细阅读协议内容,并严格遵照执行。 xx公司 (单位公章)(单位公章) 授权代表签名:授权代表签名: 联系电话: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电子信箱: 传真:传真: 地址:地址: 邮编:邮编: 日期:日期:

目录 1、产品质量认可工作流程 2、质量规划 3、样件认可 4、现场审核 5、批量供货 6、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 7、质量索赔 8、附表

产品质量认可工作流程Product Quality Acceptance Work Flow 为便于供应商清楚了解xx公司关于采购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程序,特简述采购产品质量认可流程如下: xx公司需提供其对本产品PPAP批准的文件项目和要求,xx公司也将提供在供应商工厂两 天的现场审计项目的详细要求。

1、质量规划 供应商在新产品开发阶段都应采取“项目管理”和“同步工程”工作方法。 供应商针对xx公司新产品的质量目标及其开发进度,组成跨部门工作小组,通过目标分解,将任务落实到工作小组,最终转化为新产品零部件的质量规划。供应商向xx物流部提交产品质量规划。 在质量规划的实施过程中,xx公司对供应商的质量规划落实情况进行监控。 制定质量规划时应遵循下述要求: 2.1质量规划简述 1)、质量体系:为了保证零部件的质量,供应商质量体系必须符合ISO9001、TS16949 或VDA6.1标准的要求。 2)、新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a、技术可行性分析:技术来源或者技术支持方;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开发的深度,难 度及其关键点;相应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b、质量保证能力的可行性分析:对应不同的产量目标,为保证质量需增加设备(生产 设备/测量设备/试验设备)、工艺装备(刀具/量具/辅具/夹具/检具/模具)的名称 和数量。 3)、质量目标:(需经xx物流部确认) xx公司将提供其如下质量目标(ppm)作为供应商质量管理之参考。 a、产品质量合格率 b、顾客投诉次数: c、产品交付达成率 d、附加运费 e、纠正有效率 4)、批量供货阶段质量控制的特点及其售后服务的方式; 5)、为满足新产品的质量要求,相应的人员素质及其培训状况; 2.2xx公司和供应商工作小组对应人员联系清单,明确具体姓名、电话、传真、e-mail等联系 方式。 2.3编制项目开发实施进度计划(按照样件认可、现场审核、零批量、批量生产的时间节点安排 进度)。 从xx公司物流部确认新产品的相关时间节点,再确定本公司/本厂的相应的时间节点。

汽车及零部件的质量控制与优化

汽车及零部件的质量控制与优化 质量作为汽车生产的生命与生存关键点,对于汽车的整体效用发挥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在此组合中汽车质量的关键又在于其零部件的质量,现在由于生产与采购中制度不规范在大规模生产过程中由于零部件问题产生的汽车质量问题也越来越多,文章以此为突破点,讨论汽车质量控制与零部件优化。 标签: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優化 在现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对于汽车质量变得越来越重视,相应的汽车质量也成为了各个汽车公司竞争中重要的比较方向,尤其是现在汽车行业竞争激烈,在此条件下更需要进行汽车质量的加强以及零部件的优化,根据市场需求与设计要求对与汽车质量进行必要的控制与优化。 1 现有汽车质量与零部件质量控制与优化的关系 1.1 整体性关系 在汽车零部件与汽车质量的关系讨论过程中,我们首先应该看到它们存在一种整体化的关系。所谓整体化是指汽车质量需要零部件的质量来完成,汽车作为一个工业整体性产品需要细节化零部件来完成它的工业任务构造,所以在此过程中任何一个零部件质量的质量问题都会造成汽车的质量问题,相应的如果想要提升汽车的质量必须要提升零部件的质量。另一方面,零部件功用充分发挥是靠汽车生产完成后,汽车执行社会任务来实现的,如果汽车社会任务执行不成功即使是再成功的零部件也是失败品,在这样的条件下双方互为成就测整体化运作模式就成为了二者关系的基础。 1.2 粘结性关系 粘结性关系是建立在整体性关系之上的,其主要表现就是制造成本的粘结性。一辆汽车需要考虑其市场销售的对象,根据对象来进行汽车质量的控制,而进行质量控制的着力点就是进行零部件质量的控制,在此过程中零部件费用就会成为重要的成本构成对象,汽车如果想要对质量在有限的成本内进行控制必须要对零部件成本进行控制,由此二者粘结在一起相互之间不可分割,更重要的是这样的粘结性使零部件与汽车盈利有了相应的关系,由此导致了汽车质量体系与零部件质量体系的相互控制。 1.3 互补性关系 在前面两种关系的运作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零部件与汽车质量控制与优化之间存在一种互补的关系。汽车零部件在一定程度上不需要满足汽车最高标准的要求,仅仅需要满足汽车设计标准与成本标准的需求,而相应的在汽车满足自己的社会需求过程中零部件的社会需求也包含在其中,而这样使二者的社会责任得到

浅析汽车零部件的制造质量控制

浅析汽车零部件的制造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0-04-08T09:01:54.08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作者:衣海峰徐学波施连青黄承砖[导读] 摘要:目前来说,我国汽车销售量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 宝能汽车有限公司 650000 摘要:目前来说,我国汽车销售量一直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对于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来说,其不单单是看企业规模的大小,也不单是看品牌知名度的大小;汽车行业能否获得长远发展,其实更为看重的是汽车相关产品的质量与性能的优劣。所以,加强汽车零部件制造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能够从根本上提高汽车的质量,这也是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 引言: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汽车行业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人们对汽车整体的制造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而零部件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造质量直接影响汽车的整体质量和性能。同时由于汽车零部件的种类较多,也给零部件制造的质量控制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专业人员加强对零部件制造质量的重视,以提高汽车零部件的质量,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现状 1.1制造过程中的监督力度不够 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零部件的制造检测标准越来越多。但是这些标准多为行业内所规定的制造工艺规范、产品环保等方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质量,但其中的一些规定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考虑较少,以及对产品的使用寿命、性价比等方面还有欠缺。 另外,生产过程质量管理会涉及到车间现场质量信息的录入,车间技术人员对汽车零部件质量缺陷的判定,汽车操作人员对质量问题的解决方式。而这一切对质量的追溯都需要有效的监督,对工作人员技术规范的遵守、对生产流程标准化的执行,对信息系统变动的更正等都需要专门的监督人员参与完成。但是现阶段由于相关人员无法有效对零部件制造生产过程进行有力的监督,导致汽车零部件的制造质量也参差不齐。 1.2相关制度、人才与技术有所缺乏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汽车零部件在制造及生产的过程中仍存在很多与质量控制方面有关的隐患及问题,这就需要相关企业以及相关人员对其加以重视,并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比如,我国现有的很多汽车制造企业都存在着规模较小、制度与人才严重匮乏的现象,这就导致这些汽车制造企业无法对与之相关的行业信息进行准确掌握,再加上各部门间缺乏有效沟通,使得该领域发展趋势的预测出现偏差,最终对汽车零部件制造的质量控制造成了严重影响。再比如,零部件的研发技术比较落后,无法实现对其的质量控制,就导致所研发出的产品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2、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的影响因素 2.1质量体系对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的影响 一个完整的质量体系可以确保从材料选定、采购、加工以及到最终销售时每个环节的质量稳定。体系内部的审核、设备维护、工装检验和人员培训都是质量体系不可获取的环节。每一个质量体系都是由同样的三个过程构成,分别是最高管理者过程(如策划、资源配置等),实现过程(与顾客交流的有关过程,设计研发,产品实现)和支持过程(人员培训和机器维护等),但是一样的构成过程,其侧重点和运行效率也是有所不同的。此外,体系内的执行力度也是影响生产的又一大要素,当执行力度不够时,制造质量就会面临损失严重的危机。 2.2过程控制对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的影响 汽车零部件的制造过程,就是指从原材料的采购,生产到出厂的所有步骤和环节。为了零部件质量的更好提高,现代的生产工艺也越来越多样化。但主要常用到的工艺有以下几种,分别是铸造、冲压、焊接、锻造、电镀、铆接等,选用不同的工艺制造,对制造零部件的参数和质量影响都不一样,例如在铸造过程中的浇筑金属温度和速度,这些会直接影响零部件的成形效果,温度过高过低会导致浇筑不充分,速度过快或慢不利于零部件成型,再说电镀,它的复杂性直接增加了过程控制的难度。这些问题都会对汽车零部件的制造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3、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的有效控制措施 3.1健全质量管理与控制流程 为了能够有效地对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进行控制,相关企业就需要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制定统一的质量规范和标准,促进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加强对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培训,确保零部件使用的材料和生产工艺都能严格按照规范标准中的要求执行,全面落实对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提升全体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 为推进质量管理行为和促进零部件生产的顺利开展,应完善汽车零部件管理的流程和制度,保证零部件生产工作的可操作性。在制度的制定时应以完成工作量的质量为主要原则,并确保制度的可行性。在对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进行约定时,必须要求员工端正态度,规范及时地完成各自工作。此外,制度中应明确责任主体,对各岗位员工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避免责任与权力的重叠,并且要将责任从部门到个人一一落实。为避免制度流于形式化,发挥制度和体系的积极功能,应从上至下、全面系统地逐层推进制度的执行。 3.2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 生产环节是汽车零部件成型的重要阶段,既是对设计环节的成果展现,又是质量检验环节的对象,生产制造水平至关重要。为了确保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质量,应该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提高加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汽车零部件的加工与制造之前,应该详细认真地研究设计图纸,明确设计图纸中的每一个数据信息和对加工的要求。 现阶段,我国汽车零部件生产加工基本都采用数控机床,自动化程度较高,适合大批量生产。为了提升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可引进先进的智能控制技术,通过智能控制,可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可通过处理器的智能程序对参数进行调整。智能控制可大大提高零部件加工的精度,同时使操作更加简便,只需要更换运行程序,就可以生产其他零部件。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半成品和成品的质量检验,确保每个环节加工的产品都符合质量标准。 3.3加强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检验和审核力度

汽车零部件清洁度

汽车零部件清洁度,颗粒度大小分析系统 ?产品编号: 清洁度检测分析 ?产品型号: BH-CIA300 ?所属类别: 汽车零部件检测解决方案- 清洁度分析检测 ?所属品牌: 德国徕卡 ?所属用途: 金相岩相分析 ?应用领域: 金属 产品特性: 清洁度标准ISO4406、ISO4407、ISO16232、NAS1638、VDA19、GB/T 2 汽车零部件清洁度,颗粒度大小分析系统

全自动清洁度分析系统BH-CIA300 Automatic Cleanliness Inspection System 制造商:BAHENS 1、全自动清洁度分析系统Automatic Analysis System 系统组成:BAHENS立体显微镜、德国原装进口电动台,自动拍照系统、全自动清洁度分析 软件,DELL 高性能计算机等。 显微镜:国产立体显微镜,适合25 微米以上杂质的检测。 自动扫描台:德国进口自动,行程76X52mm,最小步进0、02 微米、 检测范围: 整个滤膜 检测内容杂质尺寸 杂质数量 杂质形状分类:颗粒或纤维 杂质性质分类:反光(金属),亚光(非金属,金属氧化物) 清洁度标准ISO4406、ISO4407、ISO16232、NAS1638、VDA19、GB/T 20082、GB/T 14039,工厂自定义 清洁度自动评级自动,可编辑 清洁度专用报告自动,可编辑 最小检测尺寸25 微米 按照ISO16232 的基本原则,可对滤膜上大于25 微米的杂质进行精确检测。 自动扫描整个试样(通常就是滤纸)、自动拍照,颗粒自动识别、统计、分析,自动检查清洁度、自动生成专业分析报告; 检测流程与内容包括: 1) 对直径47 毫米(或更小)的滤纸进行自动与高精度扫描,全自动图像拼接,全自动拍照。

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与优化思考-质量控制论文-工程论文

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与优化思考-质量控制论文-工程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汽车零部件质量与汽车整体性能和功能性有着极大的关系,为了保证汽车整体质量需要就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进行深入探究。基于现阶段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现状,从影响零部件制造质量因素入手,分别就分层化、结构化、信息化和市场化提出优化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措施,旨在为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工作的改进提供有效参考意见。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制造;影响因素;质量控制 前言

保证汽车运行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汽车零部件质量,技术人员在实际制造生产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对零部件制造质量的控制。零部件是构成汽车的重要基础,其质量高低对整个汽车各方面性能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所以从这个角度出发,以实现汽车制造业健康稳定发展为目的,有必要就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问题进行深入思考。 1对我国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分析 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主要表现之一就是对出行需求和条件要求越来越高,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汽车的销售与使用。汽车行业在新形势下不断发展,同时进步的还有汽车零部件质量水平,因为当前与汽车行业发展紧密相关的汽车质量受到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的影响,所以优化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的效果是汽车企业竞争力保证。为了快速缩短我国汽车制造业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人们必须正视管理技术、制造技术和质量控制方面存在的短板,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2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的影响因素 2.1制造过程管理对汽车零部件质量的影响 汽车零部件制造是一个包含了诸多环节的复杂过程,从原料采购、参数设置、制造生产,再到成品出厂。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零部件,现代生产工艺已呈现出多样化发展趋势,冲压、焊接、铸造、电镀、锻造和铆接等是几个常用的工艺,采用不同工艺制造的零部件性能与质量是不尽相同的,以铸造制造工艺为例,浇筑金属的速度与温度对零部件最终的成形效果有着直接影响,无论是过快还是过慢速度都会影响零部件成形,温度偏高或偏低也会影响浇筑的充分性;电镀制造工艺本身的复杂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对制造过程控制工作的难度。 2.2检验控制对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的影响

汽车零部件检测标准汇总表

汽车零部件检测标准汇总表 汽车发动机 1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 物 ESC 稳态循环试验 ELR 负荷烟度试验 ETC 瞬态循环试验 OBD 耐久性 GB17691-2001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 限值及测试方法 **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 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 ECE R49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 2 压燃式发动机排气可见 污染物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ECE R24可见污染物 3柴油机全负荷烟度DB11/046-1994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测量方法 4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 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 气污染物 GB14762-2002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 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5发动机净功率GB/T17692-1999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ECE R85发动机净功率 80/1269/EEC发动机净功率 6发动机性能GB/T18297-2001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7发动机可靠性GB/T19055-2003 汽车发动机可靠性试验方法 8 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 定QC/T901-1998汽车发动机产品质量检验评定试验方法 9冷却系 Q/QJX 004-2003汽车发动机冷却系冷却能力试验 方法 10排气消声器性能QC/T630-1999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试验方法QC/T631-1999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 GB/T 4759-1995内燃机排气消声器测量方法 离合器1技术要求 QC/T 25-2004汽车干磨擦式离合器总成技术条件 QCT 27-2004汽车干磨擦式离合器台架试验方法 变速箱1技术要求QC/T29063-1992 汽车机械式变速器总成技术条件 QC/T 568-1999汽车机械式变速器台架试验方法 前轴1疲劳寿命 QC/T 513-1999汽车前轴台架疲劳寿命试验方法 QC/T 483-1999汽车前轴疲劳寿命限值 制动器1效能 QC/T 239-1997货车、客车制动器性能要求 QC/T 479-1999货车、客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 QC/T 564-1999轿车制动器台架试验方法 2热衰退及恢复 3衬片(块)磨损 4管路失效及加力器失效

浅谈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的质量控制与优化

浅谈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的质量控制与优化 发表时间:2018-11-17T15:51:36.16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8期作者:张发申 [导读] 摘要: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其汽车零部件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汽车零部件是构成汽车的基础,每个部件的质量都会影响着整个汽车最终的质量。 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26108 摘要:在汽车生产过程中其汽车零部件的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汽车零部件是构成汽车的基础,每个部件的质量都会影响着整个汽车最终的质量。然而汽车制造商在制造一辆汽车的过程中其零部件往往采用订单的形式去向生产型企业订购,然而订单的要求不确定以及各个零部件在生产过程中质量管理难度系数高,导致企业在质量控制上难以做到统一,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不能及时分享。要进行汽车零部件的质量优化和管理控制,实现信息化管理方式是最有效手段。本文将对汽车及其零部件生产上质量管理控制方法和企业生产管理理念,运用理论结合实际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和分析不同生产要素,对其制造的质量控制提出优化方案。 关键词:汽车及其零部件;质量控制;信息化管理 引言: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对汽车企业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前些年,我国的汽车零部件制造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升,并获取了很多成功的经验,但是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需要专业人员加强对零部件制造质量的重视,以提高汽车零部件的质量,促进我国汽车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汽车零部件制造现状与控制理论 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质量问题,这种问题表现在规模化不足,很多小型的制造企业对制造质量控制不重视。随着制造业信息化技术不断深入,所有的加工数据在计算机中实现通讯与修改,而许多零部件制造商对制造数据和信息化的资源掌握程度不够。另外,汽车零部件的参数化模型设计能力不足,零部件的优化与更新周期较长,不能满足汽车生产需要,加上汽车制造效率较低,导致汽车零部件生产缓慢。而大量的汽车产品需求促使生产商快速加工生产,零部件质量不能保证。 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理论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发展也不断完善。初期,零部件质量控制具体表现是质量的检查与验收阶段,随着大数据与统计技术的发展,质量控制体现在统计质量与全面质量管理。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是遵照质量控制理论,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集成化程度提高,零部件控制主要集中在制造前的控制与预防,并且贯穿整个加工过程。另外,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还要求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规格型号的汽车零部件,制造过程应有具体的要求,针对产品进行策划、设计、工艺规划、制造、检查与反馈、优化与定型。零部件的整个生产周期要实时的检测与评定,促进零部件质量优化。 2、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的质量控制过程分析 作为汽车整车生产的关键部分,汽车零部件生产与一般制造业相似却又不同,更加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汽车零部件生产与其他的制造业最大的不同。其制造和质量控制管理流程从策划产品、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设计和研发、产品和过程的检验以及确认、生产出产品最后得到反馈和评定。这样一套流程下来,如果零部件制造企业规模小,就难以断定能否加工出大于企业生产规模的订单,并且难以确定合适的价格去竞标以获得订单。 2.1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的质量控制要求 第一点要求是对汽车企业的创新优化能力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想要成为国际采购商的长期选择,其创新优化能力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条件,具备创新优化能力的厂商才能在国际化这样大的竞争环境下成为更加有实力的合作伙伴。第二点是汽车及其零部件的质量稳定性要求和按时交货能力要求,这就需要企业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能做好相关质量控制。在全球化的汽车产业链下,任何一家企业出现质量问题或者没能按时交货都将影响整车的制造,都可能造成很巨大的损失。第三点是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对成本控制能力要高,在总成本的控制下,各个零部件的运输成本,库存成本等都要控制到位。 这三点中最重要的是质量控制,如若产品质量不稳定,那么成本、创新也就无从谈起。企业只有做好严格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在保证汽车及其零部件的制造质量稳定性的条件上,不断的进行优化研究,实现技术创新,产品优化,运用新的材料降低成本,严格做好质量控制管理工作。 2.2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的质量控制理论发展 质量管理控制理论从20世纪到今天,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从最初的质量检验阶段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到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说明了对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的严重性。三大阶段从最开始的以事后把关为主到监控生产过程,在过程中预防控制到最后的防范与检验结合、着重管理能够影响汽车及其零部件制造质量的各种因素和环节。我国在质量控制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其根本原因是我国多是中小企业,国外多是大型企业,所以我们不能完全照搬国外先进的质量控制管理思想,需要考虑到我国的汽车及其零部件产业现状和具体国情,结合实际研究出一套适合我国大多中小企业的,容易操作的、能够有效控制产品质量稳定系数的质量控制管理方案。 3、汽车零部件质量控制案例分析 3.1连杆的质量控制 (1)连杆材料的选取 所选取的材料要保证足够的韧性,同时尽可能的提高抗拉强度,此外还必须具有足够的淬透性。根据连杆不同的性能要求、材料的淬透性、几何尺寸、工艺性能、经济性能进行合理的选材,是保证连杆质量的第一步。 (2)严格控制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锻件的内在质量和外观,当温度过高时,连杆晶粒较粗,锻造时金属流动较快,容易造成连杆充不满,表面氧化严重的缺陷,影响其机械性能。当温度过低时,连杆晶粒较细,锻造时金属流动性较差,不利于裂解连杆的涨开,而且会加剧模具的磨损,甚至是模具开裂。所以,连杆锻件温度以1150--1180℃为最佳,比如可以通过温度感应器来严格控制加热温度,保证连杆质量的提高。 (3)关键工艺参数检查 质量部门需要对工艺几何参数进行检查,测量基准应尽量与设计基准、工艺基准重合。要选用精度高,能保证测量时稳定可靠的部位

汽车零件检验的基本方法

汽车零件检验的基本方法 一、汽车零件检验的基本方法 1.检视法 检视法是在汽车维修作业中常用的零件检查方法。汽车上多数零件都可以使用该法进行检查。 (1)用目测的方法检查零件。对于表面损伤的零件,如表面粗糙、沟槽、明显的裂纹、刮伤、剥落、折断等损伤,以及零件的重大变形、严重磨损、表面退火或烧蚀、橡胶零件等材料的变质或其他现象,都可以通过眼看手模的方式,检验和确定是否需要修理或更换。 (2)用敲击的方法检查零件。汽车上部分壳体及盘形零件有无裂纹,通过铆钉连接的零件有无松动,可用敲击听音的方法进行检查。用小锤轻击被检测的零件,如果发出清脆的金属敲击声,说明其技术状况是好的;如果发出嘶哑的声音,可以判定被检验的零件有裂纹、松动或结合不紧密,需要进行修理或更换。 (3)用比较的方法检验零件。用新的标准零件与被检验的零件进行比较,从对比中鉴定被检验零件的技术状态。用这种方法可以检验弹簧的自由长度和负荷下的长度,滚动轴承的质量等。 2.量具(仪器)测量法 零件因磨损或变形引起尺寸和几何形状的变化,或因长期使用引起其技术性能(如弹簧的弹性)下降等现象。一般可通过量具和仪器测量其现有的尺寸和数据,对照允许使用的技术标准,来确定零件是否需要修理(或更换)还是继续使用。 常用于检验的量具有:千分尺、外径千分尺、游标卡尺、厚薄规和其他专用量具等。 常用于检验的仪器有:弹簧检验器、轴承检测仪、前束尺等。 使用量具和仪器检验零件,一般都能获得比较精确的数据。但要操作正确,同时在测量前必须认真检查量具本身的精确度,测量部位的选择以及仪表和量具的读数等都要正确。 3.无损探伤法 对于零件隐蔽缺陷的检验,特别是对汽车上的曲轴、转向节等重要零件细微

汽车质量控制试题库

汽车质量控制(质量检验)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发动机水冷却系统的分水道,其出水孔离水泵越远则(C ) A、越小 B、不变 C、越大 D、无影响 2、汽车用电设备与电源的连接方式为( C ) A、串联 B、串并联 C、并联 3、为了防止换档时同时挂上两个档,因此在变速箱里设置了(B ) A、定位装置 B、互锁装置 C、倒挡锁定装置 4、变速箱的传动比i<1时,变速箱的传动为( A ) A、增速降扭传动 B、降速增扭传动 C等速等扭传动 5、离合器踏板行程过小甚至消失时,会出现离合器(C ) A、分离不彻底 B、抖动 C、打滑 6、真空制动助力器的真空源一般是(B ) A、真空泵 B、进气岐管 C、排气射吸管 ★7、汽车制动时产生最大纵向和侧向附着力是在( B ) A、车轮抱死滑移时 B、20%滑转率时 C、40%滑转率时 C、60%滑转率时 8、转向盘(B )转动量是指转向盘从一极限位置转到另一极限位置,转向盘所转过的角度。 A、最小 B、最大 C、自由 D、极限 9、2000版ISO9000族标准中,(B )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用于证实组织具有提供满足客户要求和适用法规要求的产品的能力,目的在于增进顾客满意。 A、ISO9000 B、ISO9001 C、IOS9004 D、ISO9011 10、何为ABS( A ) A、防抱死刹车系统 B、自动防盗系统 C、动力总成控制模块 D、防滑控制系统 11、汽车主减速器的主、从动圆锥齿轮之间,正确的啮合间隙为( A )mm。 A、~ B、~0.30 C、~ D、~ 12、检查汽车空调压缩机性能,应使发动机转速达到( B )r/min。 A、1,000 B、1,500 C、1,600 D、2,000 ★13、前轴与转向节装配应适度,转动转向节的力一般不大于( C )N。

汽车零部件物理性试验

汽车零件物理性能基础试验 总结

一、环境试验 环境试验是为了保证产品在规定的寿命期间,在预期的使用,运输或贮存的所有环境下,保持功能可靠性而进行的活动.是将产品暴露在自然的或人工的环境条件下经受其作用,以评价产品在实际使用,运输和贮存的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并分析研究环境因素的影响程度及其作用机理。 环境试验设备是模拟各类环境气候,运输、搬运、振动、等条件下,是企业或机构为验证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质量的一种方法。目的是通过使用各种环境试验设备做试验,来验证材料和产品是否达到在研发、设计、制造中预期的质量目标 环境试验设备能按IEC、MIL、ISO、GB、GJB等各种标准要求进行高温、低温、温度冲击(气态及液态)、浸渍、温度循环、低气压、高低温低气压、恒定湿热、交变湿热、高压蒸煮、砂尘、耐爆炸、盐雾腐蚀、气体腐蚀、霉菌、淋雨、太阳辐射、光老化等。 1、气候环境试验的意义与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自然资源海洋宇宙开发与利用,各种产品在贮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遇到的环境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酷。从热带到寒带,从平原到高原,从海洋到太空等等,这就使得用户和生产者双方都关心产品在上述环境中得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以保证产品能满意地工作,这就必须要进行环境试验。 所谓环境试验,就是将产品暴露在自然环境或人工模拟环境中,从而对它们实际上会遇到的贮存、运输和使用条件下的性能做出评价。通过环境试验,可以提供设计质量和产品质量方面的信息,是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 A、环境试验的意义 对产品的评价不能只看其功能和性能是否优秀,还要综合其各方面条件,例如在严酷环境中,其功能和性能的可靠程度以及维修、成本高低等。在提高产品可靠性方面,环境试验占有重要位置,说的极端一些,没有环境试验,就无法正确鉴别产品的品质、确保产品质量。 在产品的研制,生产和使用中都贯穿着环境试验,通常是设计一—环境试验——改进——再环境试验——投产。环境试验越真实准确,产品的可靠性越好。 B、环境试验的作用 1) 用于产品研究性试验: 研究性试验主要用于产品的设计、研制阶段,用于考核所选用的元器件、零部件、设计结构、采用的工艺等能否满足实际环境要求以及存在的问题。为了节省时间和充分暴露产品的薄弱环节,一般都采用加速环境试验方法。 2) 用于产品定型试验: 定型试验是用来确定产品能否在预定的环境条件下达到规定设计技术指标和安全要求。定型试验是最全面的试验,产品可能遇到的环境因素都必须考虑到。 3) 用于生产检查试验: 生产检查试验主要用于检查产品的工艺质量及工艺变更时的质量稳定性。 4) 用于产品的验收试验: 验收试验是指产品出厂时,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必须进行的一些项目的试验,验收试验通常是抽样进行的。 5) 用于安全性试验: 用环境试验可以检查产品是否危害健康及生命问题,用恒加速度来检查产品安装、连接的牢固性,以防止在紧急情况下被甩出而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或撞坏其它设备。安全试验通常采用较正常试验更严酷的试验等级进行。 6) 用于可靠性试验: 可靠性试验是由环境试验、寿命试验、现象试验和特殊试验等组成,环境试验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美国MIL-ZTD-781D中明确规定:环境试验是可靠性试验的必要补充内容,也是提高产品可靠性的重要手段。

(完整)汽车零部件质量保证协议

质量协议 买受方:(以下简称“甲方”) 出卖方:(以下简称“乙方”) 1. 目的 乙方向甲方交纳的全部产品,必须符合甲方的制造、组装(以下称制造)的质量要求(包含但不限于结构、机能、性能、安全性、节能性、环保性等要求),乙方保证向甲方提供满足质量要求的产品。 2. 质量要求 2.1 质量要求规定 乙方提供的产品基本质量要求按甲方最新颁布的企业技术标准执行,甲方未提供企业技术标准时,按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执行。甲方企业技术标准包含了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存储等内容。甲方验收乙方产品时以上述标准及甲方企业抽样标准为依据。 有关产品的质量要求等,双方在乙方制造产品前或交货前,须对以下图纸、规格书等进行确认,质量要求等变更时也必须确认。 2.1.1 由甲方设计,正式交给乙方的图纸、规格书、样本等(含甲方委托乙方设计的图纸、规格书、样品,以下称采购标准)。 2.1.2 由乙方设计,甲方书面确认的图纸、规格书、样本等(以下称交货标准)。 乙方向甲方交产品,必须符合甲方向乙方订货时的最新采购标准或交货标准。 2.2 遵守法律、法规等 乙方要遵守与安全、环保、节能性能相关的已制定的法律条款等规定。 乙方从甲方正式接收的采购标准,如果判断不能遵守前项安全、环保、节能等规定时,要立即向甲方报告、协商。 3. 质量体系 3.1 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3.1.1 乙方有义务按汽车行业的要求建立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并且有责任维持这个体系的零缺陷目标和不断地改进服务。 3.1.2 乙方有责任让其分供方建立和维持一个有可比性的质量管理体系来保证乙方从其分供方处购买或外加工的零部件中没有不合格品。 3.1.2.1 甲方可以要求乙方提供证明文件,表明乙方自己已经确认了其分供方所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汽车配件检测标准,大众汽车零部件专项检测

汽车配件检测标准,大众汽车零部件专项检测 汽车供应链对质量越来越关注,伴随着众多零部件和原材料在很多不同的地区和供应商采购,期望着每一个质量环节都能达到高的质量标准,同时也期望在开始就知道这些质量信息,并期望着众多的供应商能在现在和未来都能持续满足他们的需要,这是一个挑战,同时也是一个机遇以证明产品质量并且与汽车供应链建立持续的互动联系。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向各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提供贯穿整个汽车及其零部件从生产到价值链的服务,帮客户降低风险,抵抗质量危机。汽车零部件检测项目包括:1)汽车用材料测试:高分子材料测试(机械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绝缘电性能、耐化学药品测试、人工加速老化、燃烧测试等)反光测试测试(尺寸、颜色、反光性能、耐着力、冲击性能、冲击强度、抗磨性能、色牢度、盐雾试验、压缩性能、绕曲强度、裂纹等)泡沫泡棉材料测试(表观密度、压缩形变、硬度、拉伸性能、吸水率、导热系数、反抗弹力、燃烧性能等)橡胶材料测试(密度、硬度、拉伸性能、冲击性能、挠曲性能、门尼粘度、热学性能、燃烧试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耐化学试剂、耐油试验等)2)汽车外饰件测试3)适用产品:汽车前后塑料(金属)保险杠、金属&非金属翼子板、后视镜壳、发动机罩、外装饰件、防撞条等测试项目:机械力学性能、刚强度、变形量测试、表层厚度测试、附着力测试、抗腐蚀测试、抗磨耗测试、高低温环境测试/紫外线老化测试、紫外/氙弧光老化、高低温环境力学试验、环境机械性能测试、沙尘/淋雨/飞石测试、金相测试、无损探伤、综合性能测试/疲劳耐久测试等。3)汽车内饰件测试4)适用产品:方向盘、汽车门内饰件总成、玻璃升降开关、汽车顶棚、遮阳板、车内扶手、立柱饰板、行李箱、各种开关、汽车座椅、汽车地毯等。测试项目:材料重金属成分分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车内其他受限制成分分析、内饰件材料阻燃成分分析、燃烧性能测试、燃烧烟雾尘粒测试、高低温/湿热测试、高低温冲击测试、温度/湿度/盐度多循环耐腐蚀测试、人工加速紫外光/氙弧光/自然光老化测试、各种环境下的机械冲击、机械拉压、变形量等力学测试、粉尘环境测试、霉斑环境测试、部件的装配、皮革/纺织品性能测试、雾化测试等。4)安全气囊测试电学试验(短接电阻测量、模块电阻、绝缘试验等)机械试验(机械振动试验、机械冲击试验、跌落测试等)声学试验(噪音试验)环境试验(温度冲击试验、温度湿度循环试验、高温老化试验等)密封性试验(防尘试验、防水试验)5)轮胎测试尺寸、高速测试、动态测试、静载荷测试、强度、耐久性测试、离心测试、胎面磨耗测试等6)6)底盘零部件测试适用产品:变速箱、启动器、电池、同步带、三角皮带、散热器、风扇总成、水泵、管路和软管、离合器、燃油泵、油泵、燃油/机油/空气滤清器、燃油管、排气管、离合器弹簧、减震器、空调压缩机、空调蒸发器等。测试项目:性能和老化测试(尺寸测量、表面分析、金相分析、无损探伤、表面处理、耐腐蚀测试、耐环境测试、强度测试、功能及耐久测试/疲劳测试等)底盘零部件适用于铸铁、铸铝、合金以及塑料橡胶组建的材料测试。电子振动测试和机械冲击/连续冲击测试,考验产品在各种环境变化中的机械力学性能。对于汽车底盘的易损件,提供疲劳测试和老化测试。7)车载电子电气设备测试适用产品:车辆适用微电机、调节器、继电器、延迟器、汽车电喇叭、汽车信号闪光器、各种电气开关、汽车电线束、线束插接件、保险丝、点火线圈、火花塞、分电器、风窗洗涤器、车用雨刮系统、车用点烟器、车载影音系统、扬声器等。测试项目:电磁干扰和抗干扰性能测试。汽车电子的高低温、湿度测试、温度冲击等耐环境测试和在特定环境下的性能测试。汽车电子的机械力学、高低频度震动、冲击等力学性能和耐久测试。汽车电子在粉尘、淋雨、酸性、霉斑等特殊环境下的各项指标测试。汽车电子的基本性能参数,如电流、电压降、运转噪声、绝缘介电常数、温升、接插力、耐击穿电压等测试。汽车电子的负荷、过载、插拔次数、疲劳和寿命的专门测试等。8)车载娱乐系统测试汽车电器实验(寄生电流测量、启动跳压、过电压试验、电压降试验、电池电压跌落试验、电源线上的纹波抗扰测试、开路试验、地偏置试验、电源偏置

谈汽车白车身质量控制方法 尹志浩

谈汽车白车身质量控制方法尹志浩 发表时间:2019-04-18T15:50:10.5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作者:尹志浩 [导读] 摘要:白车身是汽车的基本骨架,既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汽车多方面性能的主要因素,因为任何一个部分都离不开白车身,与其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广西柳州 545000 摘要:白车身是汽车的基本骨架,既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汽车多方面性能的主要因素,因为任何一个部分都离不开白车身,与其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汽车白车身的具体生产状况进行详细的分析,从中不难发现,确实还不够完善,依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因此必须对影响白车身质量的因素有充分的了解。 关键词:汽车白车身;质量;控制方法 1影响汽车白车身质量的主要因素 1.1白车身焊接技术难度较大 影响汽车白车身质量的因素较多,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焊接技术上的问题,因为焊接技术是白车身所使用的一种主要技术手段,由于其难度较大,比较容易出现失误,所以经常因为这个原因而导致焊接效果不好,造成白车身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在焊接过程中会有很多比较细小的零件或是原料,质地较薄,容易受到损伤,因此要求焊接过程要非常仔细,而现在常使用的是点焊这种技术方法,可是却存在发展较晚,技术不够成熟的现象,综合多种原因会非常容易影响到白车身的整体质量。另外,还需从事焊接工作的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该项工作是由人为操作完成的,因此对于焊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非常高,必须熟练掌握焊接原理,以及具体的操作方法,同时还要足够的认真负责,后期的检验工作也是尤为重要的。然而当前却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情况,那就是焊接人员往往没有在专业院校进行学习,所以对专业的理论知识掌握的并不好,对于各种焊接用具的具体原理也并不是十分理解,大多数都是根据自己多年的经验完成工作内容,这无疑就增加了失误发生的几率,所以这也是导致白车身质量出现问题的一个主要因素。 1.2车身长度设计与零件选择不够合理 在进行白车身的设计工作时不应当只考虑其自身的质量状况,还需考虑其实用情况,必须满足后期的生产要求,因为保障白车身的质量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提高汽车的使用性能,而不是单纯的生产白车身。众所周知,白车身的主要是起到一个骨架的作用,后期工作中还需往里面添加各种零件,所以要求其长度要合理,保障各种零件能够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当然还需要选择合理的零件,很显然,这项工作目前做的并不好。主要是设计单位的问题,在进行白车身的设计工作时没有考虑到以上所提到的内容,使得生产出的白车身不符合汽车实际生产的需求,这样的白车身是不能够使用的,而且难以进行后期修改,会导致经济上出现损失,最主要的是一旦被使用就会导致汽车性能受到影响。除了白车身的长度以外,还需选择合适的零件,常常出现这种情况,那就是车身长度合理,但是零件选择却不合理,二者之间无法匹配,也会影响到整体质量,所以这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1.3对白车身的质量监控工作不到位 保障白车身的质量必须要加强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这样能够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办法进行妥善解决,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为其生产质量提供保障。然而现如今白车身的质量监控工作做得并不到位,主要是因为相关单位对该项工作的忽视,在管理制度上以及人才的调配上都存在较为严重的不足,导致该项工作只是空有虚名,而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监督管理人员对待工作不够认真负责,使得工作效率非常差,进而导致白车身出现质量问题。 2加强汽车白车身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 2.1克服白车身焊接技术上的问题 要想保障白车身的生产质量,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焊接技术上所存在的问题,通过以上内容的介绍能够清楚地了解到,导致这方面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在技术手段上发展不够完善,还没达到先进水平,所以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焊接工作还不能很好地完成。另一个因素来自于焊接人员,技术水平以及工作态度上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所以要想克服白车身焊接技术上的问题就需要从这两个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妥善解决,接下来将对其进行详细的介绍。首先,针对当前点焊技术存在不足这一问题,需要相关单位加大研究力度,同时国家也需大力支持,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自身也需加强研究,同时也可以研究新的焊接方法,使其弥补点焊技术的不足,当然,也需要针对点焊不足的地方进行相应的改进,这一工作任务目前来看还是比较艰巨的。另外,在焊接人员的技术水平上也需有所提高,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培养方法,在责任意识以及对待工作的认真程度上也需要进行教育,而相关单位在聘用焊接人员时也需从这些方面进行综合的考量,以保障焊接人员具有足够的能力高效完成工作内容,进而对白车身的焊接质量提供最大程度上的保障。 2.2专业的操作人员 现阶段车身点焊工作大部分仍是人工操作,或半自动化生产车间,目前国内汽车厂是生产车间很少有能达到全自动化的,这样焊接质量受人为影响的因素比较大。并且焊接属于特殊工种,从业人员要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和上岗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因此一线的实际操作人员在上岗工作前,企业必须要对员工进行本工种、本生产线的培训,要达到厂部、班组、流水线三级培训。按期没达到培训标准和业务水平的员工,坚决不允许上岗。 2.3对车身长度进行合理设计 为了保障白车身能够投入到后期的生产中,必须要重视设计工作,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所以就需要选择水平较高的设计单位,对于设计人员的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在进行设计工作时需要考虑的内容是比较多的,在保障白车身自身质量的基础之上,也需考虑其后期的使用情况,尤其是白车身的长度与所使用的零件之间是否合理匹配,要保证所有的零件都能够合理分布在白车身内,这是提高汽车使用性能的一个关键因素,所以还需设计人员加以重视。另外,生产单位在选择各种零件时既要考虑其质量及使用情况,也需考虑白车身的长度,所以在进行选择时要慎重并合理,只有做好以上所有工作,才能够为汽车的使用性能提供最大程度的保障。 2.4加强对汽车白车身的质量监控 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是当前为了保障白车身生产质量所必须采取的一个措施,首先需要设立专门的质量监控部门,这一点其实还是做到了的,所以做主要的还是要提高重视,将各项工作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因此就要求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同时对相关工作人员提出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