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三方网络优化技能测评试题(GSM-华为)v1

2011年第三方网络优化技能测评试题(GSM-华为)v1
2011年第三方网络优化技能测评试题(GSM-华为)v1

2011年贵州移动第三方网络优化第一次技能测评试题

(GSM-华为)

姓名:单位:

身份证号:联系电话: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贵州移动2011年第三方网络优化技能测评专用试题,考试时间为

120分钟,闭卷考试。

2、应考人员应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服从监考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凡考场舞弊不

听劝阻或警告者,监考人员有权终止其考试资格,没收试卷,以零分处理注:试题满分为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对于GPRS网络,一个RLC数据块的周期是()ms。

A、10

B、20

C、30

D、5

2、共站址情况下不同系统之间会有干扰影响系统性能,不会影响()

A、系统灵敏度

B、系统容量

C、系统覆盖范围

D、公共信道发射功率

3、功率控制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电平或者质量高于期望值,则适当减少功率

B、电平或者质量低于期望值,则适当增加功率

C、综合考虑电平、质量因素,提高功率控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D、按电平或质量计算出功控步长后,谁大谁起作用。

4、同频组网的情况下会使得( )值变弱。

A、RSCP

B、SIR

C、C/I

D、ISCP

5、GSM功控的实现针对的最小对象是:()。

A、小区

B、载频

C、基站

D、时隙

6、以下哪个不是“GSM系统中用于唯一标识小区的小区全球识别码CGI”的组成部分:()

A、MCC

B、MNC

C、LAI

D、CI

7、在某地路测中发现第一邻频干扰,但还能够正常通话,依据协议,C/A至少满足大于等于()dB。

A、-7

B、-8

C、-9

D、-10

8、基站的时钟的选择的工作方式主要影响()

A、接续

B、功控

C、切换

D、通话质量

9、在系统消息中,有参数“功率控制允许(PWRC)”,该参数的主要意义是:()

A、该小区是否允许手机采用上行功率控制

B、通过系统消息通知MS,该小区是否允许手机进行上行开环功控

C、通过系统消息通知MS,该小区采用了下行功控和跳频,与BCCH载频时隙是否参与跳频无关

D、表示当BCCH载频时隙参与跳频时,MS计算接收电平平均值时是否去除从BCCH载频时隙上获得的接收电平值

10、517号频点对应的下行中心频率为()。

A、1711.0MHz

B、1711.2MHz

C、1806.0MHz

D、1806.2MHz

11、下面是关于寻呼子信道的几种说法,请问下面哪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A、对于支持DRX的手机,空闲状态下并不是长期监听Um接口上所有的PAGING消息,它只监听属于它一组的寻呼子信道

B、在系统消息上下发,通知MS守侯在哪一个寻呼子信道的计算是通过DB 中的数据来计算的

C、下发PAGING消息时计算寻呼子信道是通过主机运行中的全局变量来计算的

D、BSC在运行过程中相同寻呼间帧数编码不能任意改动

12、当BSC收到来自MSC的ASSIGNMENT REQUEST消息,BSC发现消息中要求的CIC状态为不可用,此时统计一次什么原因的指配失败?()

A、设备故障;

B、地面资源不可用;

C、地面资源已分配;

D、无可用信道。

13、对于载频的主、分集接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增加基站接收增益

B、提高基站接收灵敏度

C、增加基站的系统容量

D、提高基站信号接收质量

14、链路是BTS和BSC之间操作维护信令消息所走的通路。()

A、LAPD_OML

B、LAPD_RSL

C、SS7

D、LAPD_ESL

15、请指出下列哪个指标不能在BSC侧统计:()

A、无线接通率

B、SDCCH掉话率

C、长途来话接通率

D、TCH拥塞率

16、以下位置区划分错误的是:()

A、一个BSC下的所有小区属于同一个位置区;

B、一个BSC下的小区分别属于不同的两个位置区;

C、同一个MSC下的两个BSC的所有小区属于同一个位置区;

D、不同MSC下的两个BSC的所有小区属于同一个位置区。

17、BTS312的TDU上有两个拨码开关,主机柜的拨码开关应设置为

状态。()

A、ON OFF

B、OFF ON

C、OFF OFF

D、ON ON

18、BSC6000设备上,的内置PCU处理单板的名称是()

A、GXPUM

B、GOMU

C、GDPUP

D、GEPUG

19、下列哪块BTS3900的单板实现基站E1/T1防雷功能()

A、UEPU

B、UEIU

C、UELP

D、UBFA

20、DBS3900的BBU和RRU之间通过接口进行连接通信。()

A、CPRI

B、ETH

C、FE0

D、E1/T1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关于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正确的说法有( )

A、基带跳频的频率数只能等于发信机数射频跳频的频率数可以大于发信机数

B、基带跳频一般使用窄带滤波合成器射频跳频一般使用宽带滤波合成器

C、基带跳频属于慢跳频射频跳频属于快跳频

D、如果条件允许射频跳频可获得比基带跳频更高的跳频增益

2、关于天线增益正确的说法有()

A、天线增益的定义是以理想点源天线或半波振子天线为参考

B、dBi表示天线增益是相对于半波振子天线参考值

C、dBd 表示天线增益是相对于理想点源天线参考值

D、dBi和dBd之间的关系为dBi= dBd +2.15

3、对于手机类的问题,如果发生被叫故障,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通过A接口信令跟踪,首先确认A接口是否有被叫手机的寻呼消息,格式是否正确

B、如果A接口有该手机的寻呼消息,则请确认ABIS口是否有被叫手机的寻呼消息,格式是否正确,还得跟踪BTSM消息,查看内部消息是否正确。

C、使用SAGEM手机+ANT跟踪空口,是否可以观察到该手机的寻呼命令,请仔细分析寻呼命令是否正确

D、观察A接口信令的呼叫流程是否异常,对于异常信令流程,我们可以从信令IDENTITY RESPONSE中获得手机IMEI号

4、基站的杂散辐射主要来源有()

A 天线连接器的传导杂散辐射

B 机壳引起的辐射型杂散辐射

C 传导型杂散辐射进入电源线

D E1传输引起的杂散辐射

5、干扰问题的解决方法有:()

A、频率计划分析、规划软件干扰分析;

B、进行实际路测,检查干扰路段和信号质量分布;

C、使用频谱仪分析查找干扰源;

D、开启跳频,DTX,功率控制等手段降低干扰;

E、解决设备问题(如:TRX板自激、互调、天馈故障)

6、下列四组频率中,可能产生三阶互调干扰的是:()

A、450.500MHz;450.700MHz;450.000MHz;450.025MHz

B、450.075MHz;450.575MHz;450.025MHz;450.425MHz

C、450.400MHz;450.200MHz;450.600MHz;450.900MHz

D、450.125MHz;450.425MHz;450.300MHz;450.600MHz

7、关于Abis口空闲时隙的配置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空闲时隙的数目与当前基站下所有小区配置的PDCH信道数目有关,与是否开通EGPRS无关

B、空闲时隙的数目与当前基站下所有小区配置的PDCH信道数目有关,与是否开通EGPRS也相关

C、空闲时隙在Abis接口能够动态绑定,能够最大限度提升空闲时隙的使用效率,节省传输资源

D、空闲时隙与PDCH信道是绑定的,不能动态分配,所以网络规划前期就应该做好数据业务传输资源规划

8、关于边缘切换门限与功控参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A、(上)下行链路边缘切换门限>II代功控中的(上)下行链路信号强度下门限

B、(上)下行链路边缘切换门限

C、(上)下行链路边缘切换门限>I代功控中的期望稳定(上)下行链路信号强度

D、(上)下行链路边缘切换门限

9、导致手机信号波动的主要原因有( )

A.发射信号功率波动B.小区重选或切换

C.功控或DTX D.多径效应

E.天线安装不稳而摇动F.寻呼策略不合理

10、在GSM系统中,基站设备抗多径衰落的主要手段有()

A、空间分集

B、极化分集

C、角度分集

D、频率分集

E、时间分集

11、在测试GPRS网络的WAP业务时,手机需要正确设置下列哪些数据:()

A.APN B.手机的Modem传送速率

C.WAP网关的IP地址D.手机的Modem工作类型

12、下列哪些原因能够导致切换成功率下降()。

A.漏配邻区B.切换磁滞、切换优先级设置不合理

C.邻区拥塞,无可用空闲信道D.切换门限设置过低

13、当基站时钟参考源异常时,可能的原因有()

A、BSC时钟异常

B、传输质量差

C、TMU单板故障

D、TRX单板故障

14、GRRU单板配置3载波时,单载波可配置的静态功率有()

A、40W

B、20W

C、15W

D、12W

15、话音业务在BSC6000中经过的单板有()

A、GEIUB

B、GTNU

C、GDPUX

D、GXPUT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GSM系统的信道间隔为KHz。

5、为了减少快衰落的影响,GSM采用技术实现时间分集,技术实现频率分集,主、分集接收技术实现空间分集。

6、某小区在2小时内向系统上传的TCH的测量报告为36000个(每个测量报

告周期按0.5秒计算),则该小区的话务量是Erl。

8、GSM系统中,手机在PCH 信道收到寻呼消息后,应在发送CHANNEL REQUEST请求接入。

10、GSM协议规定不管频率规划采用何种复用方式必须满足干扰保护比的要求同频道载干比≧,在工程设计中还需要增加的余量。

7、当用户输入被叫号码完毕按下发射按纽后,首先MS将在向BSS 发送信道请求消息。

4、华为BSC6000的GDPUP单板系统内为工作方式。

9、通过配置扩展BCCH(BCCH+CCCH)可以增强系统的寻呼能力,但扩展BCCH只能配置在主B载频的时隙。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优化过程中,为定位掉话问题的具体原因可以通过在BSC上跟踪Abis口消息的方式确定。()

2、对于市郊和郊县的基站,虽然站间距很大,但一定要把位置上相邻的作为邻区,保证能够及时切换,避免掉话()

3、接入性、保持性和连续性是衡量网络质量的主要参考指标。()

4、无线信号在传播中会存在瑞利衰落和阴影衰落采用跳频可以改善由于瑞利衰落带来影响但是不能改善阴影衰落带来的影响()

5、EGPRS一共有9种编码,分别为CS1- CS9。()

6、双天馈配置是解决容量问题的有效手段和常用手段。()

7、主叫接入阶段主要包括:信道请求,信道激活,信道激活响应,立即指配,

业务请求等几个步骤。()

8、GRRU是多密度载频,一块GRRU可以配置多个载波,所以一个GRRU可以同时接到两个小区上。()

9、当TDU单板故障时,会同时有主时钟告警、时钟严重告警、测试锁相环等告警。()

10、在华为BTS3900基站中,一副双极化天线最多可与2个GRFU配合使用。()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

1、简述BISC(基站识别色码)码的主要作用。

2、简述常用的资源优化手段。

六、案例分析题(共20分)

1、下图为移动主叫的正常流程:

B T S

B S C

M S C

M S

1) MS 发送channel Req(1)后,BSC 没有下发IMM ASS CMD (5),而是下发Immediate Assignment Reject (5),常见原因有哪些?(5分) 2) 在BSC 收到Assignment Request (14)后,BSC 没正常返回Assignment Complete (22),而是返回Assignment Failure (22)。常见原因有哪些?(5分)

2、某小区的TCH分配失败率达到5%,下图为分配失败的某个电话流程(未开启跳频),请问通过查看哪条信令,可以获知这次分配失败位于哪个频点?(5分)

3、路测发现,当移动台在Dedicate模式下按图中标示路线行进到普定移动大楼下时,始终占用在普定电视台3小区(CI 611),接收电平强度由南向北不断变差,图中黄色部分已经达到-90dbm左右,但始终没有切换到普定移动大楼的1、2小区,检查切换关系发现普定电视台3与普定移动大楼1,2小区切换关系已经存在,且没有同邻频的干扰,切换门限的设置也均属正常。从邻小区电平强度看,普定移动大楼1、2小区此时也足够高,且明显高于服务小区(普定电视台3小区)。从规划数据看,普定移动大楼基站和普定电视台基站分别属于不同的BSC。请问: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如何解决?(5分)

行进路线

GSM网络优化浅谈

网络优化是高层次的维护工作,是通过采用新技术手段以及优化工具对网络 参数及网络资源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提高网络质量的维护工作。可采用室分布、跳频、同心圆技术、DTX、功率控制等手段减少干扰,增大网络容量,改善无线环境;通过调整天线角度,增益,方位角,俯仰角以及功率大小,选择最佳站址,调整载频配置,均衡话务分布,改善网络质量,获得最佳覆盖效果等等。 基础维护做的好,可确保设备完好率;但要提高网络质量,必须要优化网络参数,即进行网络优化。只有搞好网络优化才能使基础维护的成效得以充分体现 。 维护的最终目标是为网上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网络服务,而只有通过网络优化才能 实现维护的最终目标,维护工作才有实际的意义。 三、网络优化是持续性的工作 1、因为影响网络质量的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网络优化应随着网络参数和环境 的变化而不断进行。各地区特别是近几年来,经济蓬勃发展,城市高楼大厦不断涌现,改变了无线信号的传播环境,可能会出现新的盲区以及来自系统部的干扰。而且话务的分布也在改变,在原来没有的话务或话务较小的地区会出现更高 的话务需求,需要及时调整网络以吸收话务量。 2、工程建设会严重改变网络参数,尽管工程规划务求做得尽善尽美,但规 划人员很难将参数调整到最佳状态,不可避免地造成干扰和话务的不均衡,这就 需要网络优化来解决。 3、无线网软、硬件版本的升级也会改变部分BSC数据库中的参数,也需要调 整参数设置,实施网络优化。 因此,网络优化非一朝一夕,而是长期、持久、艰巨的维护工作。简单地说,只要网络运营一天,就需要进行网络优化。网络优化的重要性和持久性决定了网络优化工作必须由各地市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持续地开展,任何短期的、突 击性的优化从长远看是取效甚微的。下面我们就优化中的室覆盖、天线在网

某市GSM无线网络优化论文

毕业设计设计题目: XX市GSM无线网络优化 入学年月: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 完成日期:

论文摘要 随着中国加入WTO 后运营商之间竞争的加剧, GSM网络不断扩大,网络的质量已经成了决定移动通信运营商命运的根本要素。网络优化正成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未来的工作重点。现在,运营商们关心的是,如何在现有网络基础上,通过优化与完善,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网络潜力。网络优化的目标是提高或保持网络质量,而网络质量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随着优化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优化技术的提高,优化已经从当前的网络渗透到包括市场预测、网络规划、工程实施直至投入运营的整个循环过程的每个环节。本论文在深入研究GSM 系统原理的基础上,结合成都联通GSM 无线网络,对某市区GSM 网络目前反映突出的网络问题进行分析与排查,提出并实施了切合工程实际的无线网络优化方案,大幅度提升网络质量,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用户话务行为,用户增长趋势,对下一期工程建设和网络扩容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完成了下一期网络规划设计的初步方案,预设方案已应用在新的工程设计建设中。 关键词切换;掉话率;网络优化;天馈系统;BSC配置;室内覆盖

目录 论文摘要 (2) 第1章、GSM网络优化的概述 (4) 1.1 GSM网络优化的概念 (4) 1.2 GSM网络优化的主要内容以及注意事项 (4) 1.3 GSM网络优化的意义 (4) 第2章、实施GSM无线网络优化的方法和流程 (6) 2.1 数据采集与分析 (6) 2.2 GSM无线网络优化调整方案的探讨于实施 (7) 第3章、天线在网络优化中的作用 (16) 3.1 天线的主要性能指标 (16) 第4章、典型案例--室内覆盖的优化 (19) 4.1 室内覆盖的优化意义 (19) 4.2 改善室内覆盖的方法及手段 (21) 4.3 室内分布系统的组成 (23) 4.4 不同信号源提取方法比较 (23) 4.5 信号分布的基本方式及比较 (25) 4.6室内覆盖系统的优化 (27) 4.7如何评价一个好的室内覆盖系统 (28) 第5章、网络优化的分析的分析 (29) 5.1 降低小区拥塞 (29) 5.2 消除覆盖盲区 (32) 5.3 GSM掉话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解决方案 (33) 5.4 结论 (36) 第6章、参考文献 (37)

GSM-R系统网络优化技术

GSM-R系统网络优化技术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出行及通信的便捷性的需求日益提升。同时,我国高速铁路的不断建成开通也极大的满足了人们对于便捷出行的需求。但是,高速铁路在高速运行状态下,电平快速衰落、无线环境快速改变,加之高速铁路采用的穿透损耗较大的封闭车厢,都对GSM网络的传统覆盖方式提出了挑战。于是衍生出了新一代的铁路数字移动通信系统GSM-R。GSM-R系统是在GSM的基础上,针对铁路移动通信的特点开发的一种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其安全性受到网络结构和用户终端移动性本身的制约,存在很多问题,包括频率优化,干扰排查,多普勒效应等内容。通过分析GSM-R网络的体系结构特点,讨论了GSM-R系统中存在的网络安全隐患,结合工作实践,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列车的通信系统可以说对于游客来说是有一定改善需求的领域,由于信息化的加强使得信息产品的使用在生活中越来越密不可分,因而移动通信需求可以说成为了一个比较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就实际情况来说,高速铁路自身的控制系统,实际上也需要对于通信技术又跟更高的要求,虽然两者并非同类,但是技术要求却是一致的。因为实际上可以说是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无论对于客户需求或者是自身的强化来说,都是有价值的。本文主要阐述了GSM-R系统网络优化的方法,介绍网络性能统计、优化的常用工具。对于GSM-R系统日常维护工作中发现的网络性能指标偏低的典型问题进行分类汇总,编写相应网络优化方案,总结网络优化经验,提出GSM-R网络优化工作的维护 建议。 关键词:GSM-R系统;高速铁路;列车通信;网络优化

引言 随着我国铁路提速、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修建以及重载技术的不断发展,GSM-R作为一种专门为满足铁路应用而开发的数字式无线通信系统,具有适应铁路运输的特典和成熟的技术优势,符合通信信号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其安全可靠性要求也更高。 GSM-R起源于欧洲,目前在德国、瑞士、荷兰、意大利等国家已进入商业运营。我国对GSM-R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末,多年来我国也积极开发GSM-R系统,如今GSM-R日渐成熟,规模日趋完善,并成功地运用于青藏线、大秦线、胶济线、武广线、京津冀铁路等线路中。但是目前我国铁路的GSM-R在实际应用中网络性能随着周围环境改变而改变,会出现通话质量差、有杂音、掉话率高、干扰现象严重等问题,如何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的措施,解决系统在网络建设和运营阶段可能存在的问题,保证系统维持较好的运行状态,提高网络吸纳话务的能力,这就是网络优化的目的。 GSM-R系统的系统网络部分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而且系统网络优化优化对于整个通信网络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也就是如何在GSM-R运行后通过解决系统在网络建设和运行阶段存在的问题,优化网络,提高效率。 通信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铁路通信是指挥列车运行,组织运输生产,提高效率,传输各种信息的重要设施。随着计算机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不断涌现。铁路因其运输生产的特点。对铁路移动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铁路移动数字通信系统,是新时期铁路无线通信的必由之路。

GSM网路优化常用的手段

GSM网路优化常用的手段 在GSM网路优化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调整小区覆盖图。如果小区覆盖调整的比较理想,其它问题都比较容易解决。譬如干扰(包括同频和邻频)问题,只要按照小区覆盖图排列好频率组,基本上可以把干扰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再譬如邻区设置以及越区切换各参数的设置,都可以根据小区覆盖图事先提出方案。而且一般的讲,这个方案在付诸实施后修改工作量很小。 在小区覆盖图调整好之后,还要进一步提高网络的效率。这就是调整好网络结构以发挥其最佳效率(参见“GSM无线网路优化程序”)。 在GSM无线网路优化中,比较难处理和运用电波传播理论较多的部分,就是小区覆盖图的调整。它要根据具体情况:或者调整天线高度,或者调整发射机的输出功率(包括改变接收机灵敏度),或者调整天线方向,或者调整天线俯角,或者设置直放站或增加微蜂窝基站,甚至于必要时调整基站位址。这些方法的采用要经过对实测结果的详细分析,找出覆盖不理想的原因,然后设想一种或几种改善覆盖的方法予以实施。必要时,实施前进行预测或实施后再次实际测试以验证改善效果。 本文将着重分析一些在调整小区覆盖图时常用的手段,然后涉及频率调整等各方面的问题。 1. 调整天线高度和调整发射机输出功率的分析 电波传播的路径损耗是天线高度的函数,在光滑地球表面上的传播损耗可以根据电波传播理论进行计算。但遗憾的是除平静的湖、海表面以外,陆地上有人烟的地方几乎没有哪里可以近似成光滑地球表面。诸如地球表面的起伏不平,地球表面的植被,人为的地表修整以及建筑工程等,使得电波沿地球表面的传播损耗无法进行理论计算。为了能够计算,不少专业研究人员也提出了一些计算方法。但都只能在某种特定环境中近似计算。虽然如此,但通过对这些计算方法的考察,可以得出结论:“在建筑群中,电波传播损耗随距离变化的斜率与天线高度仍旧保持密切关系”。或者说,调整天线高度就等于调整电波传播损耗的斜率。 如图1.1中所示的情况,图中纵轴为下行接收信号电平,横轴为离开基站的距离。其中图1.1(a) 接收信号电平接收信号电平 距离 天线高度) 。 如果在城市市区,由于扩容,基站数量增加,而希望缩小某个基站的覆盖范围。上述两种方法都可以使用,但根据具体情况应分别采用两种方法之一。譬如在大区制环境中,为了减小基站覆盖范围,可以采用降低天线的方法。因为这样可以使处于基站附近的用户基本不受缩小覆盖范围的影响(如室内覆盖等)。但如果采用降低发射机输出功率的方法,则基站附近的室内本来通话很好的地方可能通话质量降低。但是如果是覆盖一段街道的微蜂窝基站,为了减小它的覆盖范围就只能采用降低发射机输出功率的方法。因为一般覆盖一段街道的微蜂窝基站天线都不太高

GSM网络优化

摘要:介绍了GSM网络优化的概述、优化流程、网络优化常规方法、GSM网络优化过程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优化常规方法常见问题 1、概述 GSM无线网络优化是通过对现已运行的网络进行话务数据分析、现场测试、数据采集、参数分析、硬件检查等手段,找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原因,并且通过参数的修改、网络结构的调整、设备配置的调整和采取某些技术手段(如采用MRP的规划办法等),解决网络存在的局部缺陷,确保系统高质量的运行,使现有网络资源获得最佳效益,以最经济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让用户感到真正满意。 2、优化流程 在优化流程上,在网络运行质量已处于稳定、良好的阶段,需进一步提高指标,改善网络质量的深层次优化中应该将对性能统计数据的关注中转移到对用户投诉的处理,解决局部地区话音质量差的问题,高话务区的深度覆盖等等具体事件中来。网络性能统计指标能够从宏观上反应整体的网络质量,具体事件点关注、性能统计数据分析、测试分析,优化方案的制定以及优化方案的实施成为较为稳定的网络优化流程。

图1无线网络优化流程图 GSM无线网络优化是一个闭环的处理流程(如图1),循环往复。在保证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的基础上,采取种种措施,解决网络存在的缺陷,最终达到网络无缝覆盖、高接通率、低掉话率、通话持续、话音清晰且不失真。保证网络质量真正满足用户高速发展的要求。 3、GSM无线网络优化的常规方法 网络优化的方法很多,常通过对OMC数据统计的分析、路测的结果,制定网络调整的方案。结合用户投诉和CQT、DT测试来发现问题,应用各种软件分析,利用信令跟踪分析法、话务统计分析法及路测分析法,分析查找问题的根源。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方法: 3.1、统计分析法:话务统计是了解网络整体性能指标的一个重要途径,反映了无线网络的运行状况。是网络优化基础数据的主要根据。通过话务统计报告中的各项指标(随机接入成功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每线话务量、话音信道可用率、信道拥塞率、无线接通率等等),

GSM网络原理及其网络优化--韩杰斌

第3章GSM 无线接口理论 (3) 第1节工作频段的分配 (3) 一、我国GSM网络的工作频段 (3) 二、频道间隔 (3) 三、频道配置 (3) 四、干扰保护比 (4) 第2节时分多址技术(TDMA) (4) 一、TDMA信道的概念 (4) 二、TDMA帧 (6) 三、突发脉冲序列(Burst) (7) 四、逻辑信道与物理信道之间的对应关系 (9) 五、信道组合种类 (11) 六、系统消息 (11) 第3节无线路径的损耗和衰落 (13) 一、无线路径的损耗和衰落 (13) 二、分集接收 (14) 第4节移动台和基站的时间调整 (16) 第5节跳频技术 (16) 一、跳频的种类及各自实现的方法 (17) 二、跳频的优点 (18) 三、跳频序列 (18) 第6节语音的传输过程 (19) 一、语音编码 (19) 二、信道编码 (19) 三、交织技术 (20) 四、加密 (21) 五、调制和解调 (22) 第四章呼叫处理过程 (22) 第1节小区的选择与重选 (22) 一、小区选择过程 (22) 二、小区重选过程 (23) 三、不连续接收模式DRX和寻呼信道的定义 (25) 第2节初始化过程 (26) 一、信道申请 (26) 二、初始信道的分配 (28) 三、初始化报文 (29) 第3节鉴权加密过程 (30) 一、鉴权加密过程的三参数组 (30) 二、鉴权过程 (31) 三、加密过程 (32) 四、TMSI重新分配过程 (32) 第4节位置更新 (33) 一、位置区的概念 (33) 二、正常位置更新流程(越位置区的位置更新) (34) 三、IMSI 附着和分离过程 (35)

(爱立信)GSM网络总结20140506

GSM高级网络优化总结 英语自我介绍 无 T3109有什么作用? 与无线链路失效计数器,共同控制上行无线链路的断超时。T3109=a+ RadioLinkTimeout×0.48s,a=1或2s LAC规划原则; 位置区的划分不能过大或过小 如果LAC 覆盖范围过小则移动台发生位置更新的过程将增多从而增加了系统中的信令流量反之位置区覆盖范围过大则网络寻呼移动台的同一寻呼消息会在许多小区中发送会导致PCH 信道负荷过重同时增加Abis接口上的信令流量。一般建议每个位置区内的TRX 数目在300 左右。 尽量利用移动用户的地理分布和行为进行LAC 区域划分达到在位置区边缘位置更新较少 的目的 如城市和郊县用不同的LAC,避免位置区边界设置在用户密集区域。 如果M1800 与M900 共用一个MSC,只要系统容量允许建议使用相同的位置区。如果由于寻呼容量的限制必须划分为两个以上的位置区这时候就有两种设计思路按地理位置划分和按频段划分。 频点规划原则 同基站内不允许存在同频频点;同一小区内BCCH和TCH的频率间隔最好在400K以上;没有采用跳频时,同一小区的TCH间的频率间隔最好在400K以上; 非1*3复用方式下,直接相邻的基站避免同频;(即使其天线主瓣方向不同,旁瓣及背瓣的影响也会因天线及环境的原因而难以预测) 考虑到天线挂高和传播环境的复杂性,距离较近的基站应尽量避免同频相对(含斜对);

通常情况下,1*3复用应保证跳频频点是参与跳频载频数的二倍以上; 重点关注同频复用,避免邻近区域存在同BCCH同BSIC; 掉话率如何优化 无线系统掉话分为SDCCH掉话和TCH掉话: 无线链路断掉话 调整无线链路失效计数器,SACCH复桢数,T3109定时器,MS最小接收信号等级,RACH最小接入电平进行优化。 错误指示掉话 调整T200定时器相关参数进行优化 干扰掉话 下行干扰可以通过更换合理的频点和BSIC,打开下行DTX,跳频进行优化。 上行干扰可以打开上行功控进行优化。 切换掉话 通过完善小区相邻关系,优化切换门限,切换时间,切换定时器,调整越区覆盖的小区工程参数等参数来优化。 上下行不平衡掉话 检查两副的天线下仰角是否不同,方位角是否合理;通过调整下倾角控制过远覆盖掉话;检查天馈是否进水,合路器是否存在问题。 A口或Abis口掉话 通过检查MSC和传输是否存在问题来优化。 信道问题掉话 对载频板硬件进行版本升级或更换。 寻呼成功率如何优化 需要MSC侧的寻呼方式、寻呼次数、寻呼时间间隔设置合理。 需要MSC侧和BSC侧与寻呼相关的参数设置合理。 例如:MSC和BSC位置更新周期时间、MSC和BSC寻呼定时器设置、MSC和BSC对于CGI数据配置正确。 信令拥塞会影响寻呼成功率。 例如:A口信令链路拥塞、PCH拥塞、SDCCH拥塞都会导致寻呼成功率下降。 位置区划分的合理性、基站覆盖情况、上下行不平衡处理。 网优参数调整优化:降低RACH 最小接入电平参数调整;增加MS最大重发次数;对于华为

GSM高级网络优化工程师面试问题要点及回答

GSM高级网络优化工程师面试总结 LAC规划原则; 位置区的划分不能过大或过小 如果LAC 覆盖范围过小则移动台发生位置更新的过程将增多从而增加了系统中的信令流量反之位置区覆盖范围过大则网络寻呼移动台的同一寻呼消息会在许多小区中发送会导致PCH 信道负荷过重同时增加Abis接口上的信令流量。一般建议每个位置区内的TRX 数目在300 左右。 尽量利用移动用户的地理分布和行为进行LAC 区域划分达到在位置区边缘位置更新较少 的目的 如城市和郊县用不同的LAC,避免位置区边界设置在用户密集区域。 如果M1800 与M900 共用一个MSC,只要系统容量允许建议使用相同的位置区。如果由于寻呼容量的限制必须划分为两个以上的位置区这时候就有两种设计思路按地理位置划分和按频段划分。 频点规划原则 同基站内不允许存在同频频点;同一小区内BCCH和TCH的频率间隔最好在400K以上;没有采用跳频时,同一小区的TCH间的频率间隔最好在400K以上; 非1*3复用方式下,直接相邻的基站避免同频;(即使其天线主瓣方向不同,旁瓣及背瓣的影响也会因天线及环境的原因而难以预测) 考虑到天线挂高和传播环境的复杂性,距离较近的基站应尽量避免同频相对(含斜对); 通常情况下,1*3复用应保证跳频频点是参与跳频载频数的二倍以上; 重点关注同频复用,避免邻近区域存在同BCCH同BSIC; 掉话率如何优化 无线系统掉话分为SDCCH掉话和TCH掉话: 无线链路断掉话 调整无线链路失效计数器,SACCH复桢数,T3109定时器,MS最小接收信号等级,RACH最小接入电平进行优化。 错误指示掉话 调整T200定时器相关参数进行优化 干扰掉话 下行干扰可以通过更换合理的频点和BSIC,打开下行DTX,跳频进行优化。 上行干扰可以打开上行功控进行优化。

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绿皮书)-word版

第三章GSM 无线接口理论 第一节工作频段的分配 (a)一、我国GSM网络的工作频段 我国陆地蜂窝数字移动通信网GSM通信系统采用900MHz与1800MHz频段: GSM900MHz频段为:890~915(移动台发,基站收),935~960(基站发,移动台收); DCS1800MHz频段为:1710~1785(移动台发,基站收),1805~1880(基站发,移动台收);88 (b)二、频道间隔 相邻两频点间隔为为200kHz,每个频点采用时分多址(TDMA)方式,分为8个时隙,既8个信道(全速率),如GSM采用半速率话音编码后,每个频点可容纳16个半速率信道,可使系统容量扩大一倍,但其代价必然是导致语音质量的降低。 (c)三、频道配置 绝对频点号和频道标称中心频率的关系为: GSM900MHz频段为: fl(n)=890.2MHz + (n-1)×0.2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 fh(n)=fl(n)+45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 n∈[1,124] GSM1800MHz频段为: fl(n)=1710.2MHz + (n-512)×0.2MHz (移动台发,基站收); fh(n)=fl(n)+95MHz (基站发,移动台收);n∈[512,885] 其中:fl(n)为上行信道频率、fh(n)为下行信道频率,n为绝对频点号(ARFCN)。 注: 1、在我国GSM900使用的频段为: 905~915MHz 上行频率

950~960MHz 下行频率 频道号为76~124, 共10M带宽。 中国移动公司:905~909MH(上行),950~954MHz(下行),共4M带宽, 20个频道,频道号为76~95。(目前通过中国移动TACS网的压频,为 GSM网留出了更大的空间,因而GSM实际可用频点号要远大于该范围) 中国联通公司:909~915MH(上行),954~960MHz(下行),共6M带宽, 29个频道,频道号为96~124。 2、目前只有中国移动公司拥有GSM1800网络,拥有1800网络的移动分公司大 多申请10M的带宽,频道号为512~562。 (d)四、干扰保护比 载波干扰比(C/I)是指接收到的希望信号电平与非希望信号电平的比 值,此比值与MS的瞬时位置有关。这是由于地形不规则性基本地散射体的形 状、类型及数量不同,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如天线的类型、方向性及高度,站址 的标高及位置,当地的干扰源数目等造成的。 1、同频干扰保护比:C/I≥9dB。所谓C/I,是指当不同小区使用相同频率 时,另一小区对服务小区产生的干扰,它们的比值即C/I,GSM规范 中一般要求C/I >9dB;工程中一般加3dB余量,即要求C/I>12dB 2、邻频干扰保护比:C/A≥-9dB。C/A是指在频率复用模式下,邻近频 道会对服务小区使用的频道进行干扰,这两个信号间的比值即C/A。 GSM规范中一般要求C/A>-9dB,工程中一般加3dB余量,即要求 C/A>-6dB 3、载波偏离400kHz的干扰保护比:C/I≥-41dB 第二节时分多址技术(TDMA) 多址技术就是要使众多的客户公用公共信道所采用的一种技术,实现多址的方法基本有三种,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我国模拟移动通信网TACS 就是采取的FDMA技术。CDMA是以不同的代码序列实现通信的,它可重复使用所有小区的频谱,它是目前是最有效的频率复用技术。GSM的多址方式为时分多址TDMA和频分多址FDMA 相结合并采用跳频的方式,载波间隔为200K,每个载波有8个基本的物理信道。一个物理信道可以由TDMA的帧号、时隙号和跳频序列号来定义。它的一个时隙的长度为0.577ms,每个时隙的间隔包含156.25比特,GSM的调制方式为GMSK,调制速率为270.833kbit/s。 (e)一、TDMA信道的概念 在GSM中的信道可分为物理信道和逻辑信道。一个物理信道就是一个时 隙,通常被定义为给定TDMA帧上的固定位置上的时隙(TS)。而逻辑信道 是根据BTS与MS之间传递的消息种类不同而定义的不同逻辑信道。这些逻 辑信道是通过BTS来影射到不同的物理信道上来传送。 逻辑信道又可分为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

GSM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GSM系统网络优化设计方案 一、前言 近年来,我国移动通信事业的发展速度惊人,移动网络始终处于大规模建设状态,用户数量的增加往往超出了专家的预计。在市场竞争的驱动下,移动网络不断扩容,网络规划不断调整,一期工程还未完成,新的一期建设又已启动,导致工程存在重叠现象。由于网络始终处于建设阶段,而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时间进行优化,改进网络的规划和管理工作,从而影响到网络的运营质量、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因此,改善网络通信质量,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二、网络状况分析 网络优化一般需要结合OMC-R话务分析、CQT呼叫质量拨打测试、无线场强测试等项目,并结合基站的实际运行状况而展开。 1、OMC话务统计分析 OMC话务统计是了解网络性能指标的重要途径,OMC话务统计报告具有全面的网络运行数据。通过话务统计,可以了解各小区的话务量、信道可用率、TCH 掉话率、SDCCH射频丢失率、拥塞率、切换成功率、接通率等指标,了解TCH、SDCCH、RACH等信道占用和信令承载的情况,掌握全网话务分布和信令流量,从而可对存在的问题或潜在问题进行分析,为网络优化提供依据。 OMC话务统计结果具有原始数据结果、统计分析结果、图表形式等多种显示方式,优化工作应根据所需检查的指标项和分析需求,选择合适的显示方式,以便分析。 2、路测 路测设备提供用户位置、基站距离、接收信号强度、接收信号质量、切换点、六个邻小区状况、整频段扫频结果等,并可完整记录各项测试数据,便于后台分析。测试数据可按地理位置统计分布,有效地反映无线小区的覆盖范围和干扰区,便于分析干扰源位置、确定频率配置是否合理、检查邻区关系、观察切换/掉话事件等。此外,还可检查天馈系统的实际安装和性能是否达到设计期望。常见测试方法包括:持续通话方式测试检查切换和邻区关系;Idle模式测试衡量各小区的话务承载量;扫频方式测试邻频干扰;自动重拨呼叫测试方式评估整网性能。上述各种测试方法可根据实际需要组合使用。 三、网络性能分析 根据用户要求,对无线掉话率、切换成功率、话务量、阻塞率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