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糙度对比Ra、Rz、RMS、国内外标准对照

粗糙度对比Ra、Rz、RMS、国内外标准对照
粗糙度对比Ra、Rz、RMS、国内外标准对照

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

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各点到基准线的距离Yi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平均值。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上五个最大轮廓峰高Ypi的平均值与五个最大轮廓谷底Yvi的平均值之和。

3.轮廓最大高度:

轮廓最大高度Ry是指在取样长度L内,被测轮廓的峰顶线与轮谷线之间的距离。

表征微观不平度高度特性的评定参数Ra、Rz、Ry的数值愈大则表面越粗糙。

在高度评定参数中,Ra的概念颇为直观,Ra值反应实际轮廓微观几何形状特性的信息量最大,且Ra值用触针式电动轮廓仪测量比较容易。因此对于光滑表面和半光滑表面,普遍采用Ra作为评定参数。但受测量仪器的限制,极光滑和极粗糙的表面不能用Ra评定。

评定参数Rz的概念较为直观,Rz值通常用非接触式的光切显微镜测量。但Rz值只反应取样长度内峰高和谷底的十个点,不能反应峰顶的尖锐和平顿的几何形状特性,因此Rz值不如Ra值反应得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

评定参数Ry的概念简单,Ry值得测量方便,但Ry值不及Rz、Ra值反应的微观几何形状特性全面。Ry值与Ra、Rz值连用控制微观不平度的谷深用来评定某些不允许出现较大加工痕迹和受交变应力作用的表面。

RMS值实际就是有效值,就是一组统计数据的平方的平均值的平方根。因为RMS系统是英制单位

一般的有:

RMS*1000=RA

举例:

RMS64 = 64*1000= RA

几个常用的如下:

RMS250 =

RMS125 =

RMS64 =

RMS32 =

表面粗糙度外国与中国标准对照

N1--;N2--;N3--;

N4--;N5--;N6--;

N7--;N8--;N9--;

N10--;N11--25um;

日本表面粗糙度的老标准。

对应关系:

▽:Ra25~;

▽▽:~;

▽▽▽:~;

▽▽▽▽:~。

说明:

上面的数值依次为:、、、、25S、50S、100S

表面粗糙度与光洁度的关系参考表 (单位:μm)

表面状态

雾状

镜面镜状

光泽

亮光

泽面

暗光

泽面

不可

辨加

工痕

迹方

微辨

加工

痕迹

方向

可辨

加工

痕迹

方向

看不

清加

工痕

微见

加工

痕迹

可见

加工

痕迹

微见

刀痕

明显可见

刀痕

Rz与Ra对比

Rz100时相当于Ra25

以下为对照表

Rz2001005025

Ra5025

Rz1016254063 Ra1016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