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

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
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

复旦大学通识教育核心课程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全球化时代的环境问题课程代码: ENVI119005.01 开课院系:复旦学院考试形式:课程论文

学生姓名:敖传龙学号: 10300680087 专业:经济学类

题目 1 2 3 总分

得分

一、下列题目任选一题撰写一篇论文

1. 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

2. 如何看待绿色壁垒;(请从中国入世十年的环境与贸易变化来思考论证两者的关系)

二、具体要求

1.正文字数在3000字以上(不包括注释和参考书目等)。

2.严格遵循论文写作规范(引文必须注明出处)。

3.必须提交A4纸打印的论文稿,并以此试卷作为论文封面,于左上方边角处装订。

4.字体:凡是正文一律用宋体/五号字,注释用小五号字,大标题用宋体/三号字/加粗,小标题用宋体/五号字/加粗。段落:一律采用标准间距、1.5倍行距。5.论文写作格式:

5.1 包括答卷页眉、论文题目、正文、注脚、引用及参考书目(或“参考文献”)5.2 答卷页眉包括学号、姓名、选课代码、选课名称,右对齐

5.3 一律使用脚注。需包括作者、篇名/书名/期刊名、页码、出版社和版次/

期刊号。

5.4 文末须列“引用及参考书目”,需包括书名/期刊名、作者、出版社和版次

/期刊号。

6.如果所提交论文不合规范者,必须改写。如果两次改写后,仍不合规范者不予以评分。

7.严禁抄袭,一旦发现按零分处理。

8.6 月22 日前提交。个别需改写的可顺延三天,最迟于月日之前全部交毕。逾期按零分处理。

论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

对于这样的课题,首先不得不对经济全球化作出一定的叙述和判断。然而众所周知,全球化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一大潮流和趋势之一,而全球化在经济方面更加凸显——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技术全球化等等,这些都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比较突出的几个方面。

经济全球化【1】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指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界流动所导致的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和国际经济协调机制不断强化的过程。

事实和实践证明,在当今世界,闭关自守的去发展国家实力是行不通的,这一点不光光是在经济领域,在政治、文化等软实力方面同样如此,尽管经济全球化在某些方面有不少令人忧虑之处——风险全球化、污染转移、生物多样性丧失等等,但是,毕竟这些问题也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也就是说,我们在积极的参与这样的潮流中是有所发展的,不论在政治、文化还是经济方面,问题是随后产生的,如果说我们没有取得进步,相反却自找来了很多很多的社会问题,那么的确可以说全球化一无是处,但事实并非如此。拿我国来说,中国改革开放已历经25年,弹指一挥间。人们骄傲的看到,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中国人么在融入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实现了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79-1994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超过9%,比20世纪80年代世界经济年均增长速度2.8%快两倍以上。特别是1991-1994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更高达11.7%。而世界同期年均增长为1.9%。以后年份增长虽有所降低,担任保持在7%-8%之间,国内生产总值1978年的3624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95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率为9.4%,超出世界同期年均增长率6.1个百分点。这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2】显然可见,改革开放之前,我国政治经济环境,乃至文化环境曾一度相当恶劣,而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之后,与外交流更加频繁,层次也更加深入。诚然,我们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在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在中国社会朝着现代化、工业化大步向前的过程中,社会问题越来越多,有些原本存在问题可能更加严重,也会出现更多更复杂的新问题。但是,我相信很多人都是会对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加入WTO 更多的给予肯定的评价,而至于消极影响我们当然是要去面对的。

我国的实例很显然的可以说明——对外开放前与对方开放后的对比鲜明,这样的全球化潮流是不可阻挡的。正如上述内容所分析的,经济全球化作为全球化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对在这样大潮中的各个国家都有双面影响(当然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所面对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而这样的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环境问题所产生的影响当然也是双面性的。

另外,还有一点我想说的是——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逐渐融入国际社会,国际环境问题也会渐渐的成为影响我国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而同时,我国作为一个地域广、人口多的国家,我国的环境问题也应该是会逐渐以及更加深刻的影响着全世界的环境。而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问题的影响,应该更多的是通过国际贸易(各种生产要素的流动)的方式来产生作用的。我们知道,很多的生产要素的流动是与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紧密关联的。比方说,在国际贸易中,会有直接的自然资源的贸易,而自然资源的开采、使用等都是和环境有着相当的联系。也就是说,当前中国很多的环境问题部分是在全球化过程中由世界带来的,同时全球化也使中国环境问题变成了世界的环境问题【3】。因此,在下面的探讨中,我想我会在两者的互动中来看待和分析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问题的双重影响,也就是说,对我国环境问题带来一定影响的因素也有部分是通过自己本身已存在的问题放大成或影响到全球

环境问题,之后又通过经济全球化,或者狭义说通过与外贸易而又影响到我国自身。我可以简单想到的因素之一便就是我国庞大的人口——我国人口基数大,占世界总人口五分之一,这样的人口因素是可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世界某些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之后通过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将其反馈给了我国,从而作用于我国的环境及其问题。毕竟经济全

球化本身就是有将各个国家“吸入”浪潮中的力量。

然而提及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的双重影响,那么我想,这种关联又是和生态经济学所研究的内容有相当大的联系。

当代世界的发展,越来越能看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彼此深刻的影响。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生态经济系统【4】。我们知道从福利经济学角度来看,全球化是能够提高经济效率的,但是生态经济学研究者之间关于全球化的社会成本或全球化对社会的益处上存在着不一致的观点,这些分歧主要是由于从系统角度来分析全球化对环境的影响时,是可以分为规模、结构、技术和产品四种效应,而各效应的效果有正负之分,更甚至会因为情况的不同而带来某种效应本身也有正负相关的区别和差异。所以说,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经济全球化(这里我们将经济全球化范畴缩小至国际贸易方面,以此来分析它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首先,从(微观)经济学角度来看,大多数情况下,在大部分企业中是有规模经济的效应的——在企业、厂商生产规模扩张初期,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产量的提高,企业、厂商的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是有一定小幅度的下降的。而在这样的经济利益的诱导下,多数企业是愿意这样做的。但是问题在于初期的生产,企业或厂商的控污、治污的能力是相当低的,国际贸易导致的经济活动的扩张是会增加污染物的生成与排放;然而当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到一定的程度后,人们及国家对环境的要求提高,此后的经济发展是可以保证环境的良好程度的。再者,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贸易是有着自己某个或某些方面的比较优势,而这样的话,各个国家、各个地区在全球的大背景下是乐意生产自己“强势”产品的。因此,贸易提高了分配的效率和国家间的地理专门化,贸易自由化会在根据不同国家的环境条件分配经济活动时产生正面结构效应【5】。但是倘若某国在出口产品时没有将环境成本内在化于产品之中,自由贸易将不利于该国经济结构转型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资源没有被正确的定价,价值没有能在市场中得到体现——环境成本内在化问题。之后,技术效应也是国际贸易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中需要考虑的,全球化的技术效应是全球范围的创新和新技术体制的传播。新技术的引进有利于扩大生产和经济增长,特别是信息和通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和与能源相关的技术提供了新的技术机会。这些关键的或基础的技术导致了创新和许多新产品的采用,影响了生产过程,应用于经济中的许多部门。贸易的自由化会鼓励更先进技术的快速传播和采纳,但是这样的技术扩散是有它的局限的。还有一个同样重要的就是产品效应,在国际贸易中,产品的消费过程和产品消费的终端(废弃物或其他形态)都很有可能对环境带来一些不利的破坏。更为恶劣的是某些发达国家甚至会以“洋垃圾”的形式出口各式各样的废弃物至发展中国家。

以上用了大篇幅来概述了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和它的双面性,以及从生态经济学角度,在理论上简单说明一下由经济全球化直接带来的国际贸易对生态环境怎样产生影响。那么以下我想在上述大背景和一定理论基础上展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问题双重影响的具体分析。

至于它对于我国环境问题的积极影响,当然是多方面的。

首先,经济全球化必然是会伴随着文化观念的全球化,促进了国际社会环境意识的提高,而其中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中国公众环境意识也同样会“水涨船高”,在国际解决环境问题水平提高的同时,这样的积极因素是可以在中国有作用的(全球化所带来的)。全球化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及资源生态环境危机的意识传播到全世界并取得了广泛的认同,西方发达国家由于较早遇到了生态环境问题,一些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家很早就开始思考环境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新型价值观的一些核心理念不断形成:“增长不等于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的发展才是真正的发展”;“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的未来是共同的”等等,这些产生于发达国家的科学理念,通过全球化的传播如今已经成为共识,促进了公众环境意识的提

高。那么,我国公众同样是会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大背景下受到一定的环保意识的熏陶,而对于处理抑或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来说,公众的环保意识是不可或缺的步骤之一,甚至可以说,公众意识的觉醒和提高(这点也是我国在谈及解决环境问题时经常提到的根本措施)才是真正可以从根本上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办法。

再者,全球化使环境信息的综合处理和流动更加便捷,中国可以在更大更广的平台上与他国进行交流,同时也降低了获取综合环境数据与信息的难度和成本——资源共享的益处。而且,在国际大舞台上我国完全可以同世界其他国家进行相关环保项目的合作,同样能够积极参与国际环保组织、团体的活动和科研。汲取国际相关经验,学习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和理论,为我国今后解决我国环境问题以及在环保事业中做出一定成效打下良好基础最后,随着我国逐渐融入经济全球化,我国各种资源是可以在国际范围内同其他国家进行优化配置,这个似乎和环境没什么太多联系,更加似乎与我国环境问题没什么关系,但是在前文中,我便做了些叙述——我国的环境问题是处于世界环境问题同样严峻存在这样的大背景中的,也就是说,资源全球范围内的优化利用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全球环境的保护的。比方说,一国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利于生产某种粮食作物或其他必需品,但是它可以通过国际贸易在国际市场上购买到这些必需品,以此减轻了耕种粮食或生产该产品带来的环境破坏力。同样的,我国也是可以在其中得到一定的环境效益的,虽然我也认同这样的环境效益并不是非常大,但是一定程度上还是有点理由的。

然而众所周知,每个硬币都是有两面的,对于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环境问题的影响除了以上积极方面(当然还会有其他的方面),还会有不少令人忧虑的消极作用和负面影响。

在当今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国家间和企业间的恶性竞争极大地破坏了全球生态环境。由资本主义主导的经济全球化将各个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卷入以GDP计算为主要方法的经济判断方式,把经济增长作为核心目标,所有参与竞争的企业不管是共有的还是私有的,都追求效益与利润。在竞争的压力下,资源的有限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价值被忽略,许多国家都采用了不计成本的西方生产方式,进而重复着环境破坏的后果。无论是资本主义制度之内还是之外,都很难脱离这样的恶性循环,环境破坏似乎不可避免。环境成本内在化很难做到,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在国际社会中达成一定的统一认识。很多情况下,特别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资本主义这样的潮流下,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很多情况下似乎是矛盾的——倘若侧重环保,那么很多竞经济开放项目似乎就不太合理;倘若侧重经济发展,那么大量大批的工业建设与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产生恶性影响。虽然说,我们最好的做法是将两者兼顾起来,但是事实上哪里会有我们说的这样简单呢?拿中国来说,改革开放后的30多年来,正如本文篇头所述——经济飞速发展,成就举世瞩目!可是,现在来看,我国的环境问题还是在不断的恶化过程当中。从这样的角度来看,很显然的可以看出,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WTO后的年头里,我国环境问题不仅没有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观,反而有不断恶化和严重化的趋势、趋向,我们不得不说,这和经济全球化这种资本主导的本质相关。

其次,我们知道,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国际贸易自由化,虽说可以促进优化配置,但是另一方面它同时加速了地球生态资源前所未有的消耗。拿不可再生资源的矿产资源来说,随着人类对矿产资源开发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一些矿产的储量是明显的减少甚至出现短缺或耗竭的。国际上专门研究发展理论的“罗马俱乐部”研究分析了矿产资源面临耗竭的问题,他们对19种矿产进行分析,并按1970年的消耗速度推算后认为,有13种矿产将在100年内耗竭,全世界现有矿产资源的储量还能供人类使用90多年【6】。这样的统计和数据很是普遍,它们所得出的结论也是相当统一的——全球环境在不断恶化。中国在这样的潮流和大背景下难免受到不少影响,特别是在我国对外贸易的初期,很多初级甚至低级产品(没有多少附加值可谈)就直接向外国出口,严重影响和危害到我国的生态环境安全,

我国的森林资源减少迅速,虽然自身经济发展有不少消耗,但是我们也是可以看到的,在森林资源出口方面,我们做的也是有很多不好之处的。除此之外,与外贸易的过程中也是有很多风险的,比方说生物入侵。而且这个也是可以与我国的森林资源联合起来来看的,因为我国大部分森林片区都在不同程度上遭受着生物入侵的困扰。通过直接受益资本法和间接成本效益分析法,国家林业局估测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高达7万亿元以上(2001年1月),相当于中国的一年GDP。但是,鉴于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变化现象的重要组成之一,而生物入侵的负面效应大,影响深远、波及广泛,其潜在危害不可低估,不确定性风险可随机诱发,混沌突变难以预测,中国在全球贸易中正在崛起成为贸易大国,其入流物流日益增,受生物入侵的机遇也大为提高【7】.而且,我们知道,生物入侵只不过是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遇到的新的环境问题的一个例子,其实还是有很多很多其他方面的。

以上两个消极影响已经够呛了,那么还是有其他方面可以谈的——污染转移也是对我国环境问题有相当大的不良和恶劣影响的。不管怎么说,我国经济基础还是比较弱的,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粗放型的发展模式——除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也是很强势的。自上世纪末的世界产业转移开始,我国便不断接受了很多发达国家的高污染产业,这样做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加剧恶化我国的环境问题。那么除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我国资源消耗不断增大,环境污染有急剧恶化趋向,其实我国生态破坏也逐渐受到全球化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我国传统的小规模家庭农业转向出口导向型种植单一作物的规模农业,而且除了农业,渔业、林业都是受到这样类似的冲击的,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农业为例来说,经济全球化使农业日益成为一种全球一体化的产业。传统的自然农业逐渐转向化学密集型的单一作物农业,造成土壤退化、农田生态系统受损。而在我国一些贫穷落后的地区,为了较大规模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大面积地毁林开荒;为了提高效益,放弃了传统的对环境较少破坏的耕作方式;为使农产品较快地进入市场,修建了庞大的交通网络。凡此种种,都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和社会成本,既危害了自然,也破坏了农业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

以上三方面分别从资源、环境、生态角度说明了一下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环境问题带来的相当不好的影响,而这些影响基本都是外部因素造成的和带来的,也就是说,是我国在主动进入和加入这样的潮流过程中反而被动受到的国际社会的影响,正如我之前提到的,其实,我国还是有很多问题是本身就存在着的,只不过是当我国在全球化过程中不断被放大。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而且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初期,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占主导,本身在农村就存在一定的生态破坏的现象——家禽人畜废弃物对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而我国自受到经济全球化影响程度越来越深始,类似这样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同样是被放大了,因为我国经济增长,部分经济因素不断成长,农村(我们知道,与城市相比,农村的生态景观应该是更加和谐的,倘若农村的生态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那么,可想而知,我国的环境问题是已经严重到何种程度了)遭受经济因素的诱导是愈演愈烈的。

以上的总总虽然只是危害的部分,不过已经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环境问题带来了不少麻烦。

我们都很清楚,事物都是有两面性的,而对于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环境问题的影响也是这样的——双重影响也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做好趋利避害,努力发挥积极因素,减弱甚至消除消极方面的影响呢?

虽然我们都可以接受这样的说法——影响是双重的,但是在我看来,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的影响在现阶段来看主要还是消极方面的,因为事实就是我国的环境仍然继续在不断恶化,环境问题仍然不断的困扰着我们,新的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地被提出。我的想法和观点是:只有我们自己在经济上获得一定的成就,经济基础有相当大的发展,才可以、才可能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重效益。当前政府和国家也正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在最近的

“十二五”规划中,国家和政府提出在接下来保持经济7%的增长——可以看出,国家正逐步注重环境和经济的双丰收!

至于怎样去处理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环境造成的恶果,办法还是很多的——制度层面、经济措施以及各种可行性的综合措施都是相当好的,于此我就不再赘述了。

可能我对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环境带来的影响的思考偏向悲观,虽然事实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说明我的看法,但是,我还是相信我国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方面都能做的相当优秀——西方国家在经济腾飞的时期都基本没有看到和看清环保的意义,后果我们也都清楚,但是在当代发达国家的环境保护做的还是相当不错的;而我国与之相比来说,经济发展的迅猛度远高于西方国家二战后的速度,而且我国现在也正更加好深刻的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相信我国可以在这两方面做到很好的平衡呢?

所以,在全球化大背景下,从生态经济学角度,再与现实世界格局相结合来看,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环境问题带来的双重影响毋庸置疑,而且涉及我国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虽然我并没有从各角度分析到各种方面)。不论怎样,还是对我国的发展前景充满着信心——经济全球化中实力愈来愈强和环境改善做得越来越好。

引用及参考文献:

【1】《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生态要素流分析—从生态经济学视角看贸易与环境问题》

(第31页)/马涛著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0 ISBN 978-7-309-05722-5

【2】《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及中国对策研究》(第191页)/关立新著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1(哈尔滨商业大学学者文库)

ISBN 7-5005-7789-3

【3】《全球化下的中国环境——中国与世界各地如何相互影响》[M ]. /刘建国, 贾德, 戴蒙, 李舒心, 贺光明, 王如松译.原文2005 年6月30日《Nature》1179- 1186.

【4】《生态经济学新论—理论、方法与应用》(第2页)/严茂超著

北京:中国致公出版社,2001.9 ISBN 7-80096-952-5

【5】《生态经济》2004年第08期《经济全球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缪溱著

DOI:CNKI: SUN: STJJ.0.2004-08-013

【6】《自然资源短缺的困惑》(第63页)/陈训,杨龙编著

贵州:贵州科技出版社,1999,10(当代青年科普文库) ISBN 7-80584-857-2

【7】《生物入侵》(第64页)/曾北危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生物安全知识系列) ISBN 7-5025-5607-9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当代大学生如何爱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如何爱国 我们,当而代大学生,祖国母亲活力四射的孩子,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更应正确的认识毛阿敏在《绿叶对根的情意》里唱到绿叶总是深深依恋着根,唱出了游子对祖国的爱恋,当今时代的爱国主义,联系并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做到精神上爱国,行为上爱国,给我们的祖国带来活力和希望。那么,面对经济全球化的现状,我们如何爱国呢?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的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而对于我们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挑战,这挑战不仅在经济方面,而且在政治和文化方面。此外,正如课本上所说,我们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树立一些重要观念:1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2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3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是的,当我们怀着一颗平等公正的心去报效祖国时,其渠道更多,空间更广了。而科学是人类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科学无国界,但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科学家的命运与祖国却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都对国家的繁荣富强担负着重大责任。世界是多彩的,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利用其带给我们的机遇发展自己,又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按照本国国情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 其次,坚定自己的信仰,做到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团结统一,有理想有行动亦尤为重要。如果我们只有着单一的一股爱国热情,而没有实际的行动和条件,我们又能给我们的祖国带来什么呢?如果说,革命年代战争年代对我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爱国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爱国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源远流长。自古以来,爱国的思想和行为收到人民的褒奖和敬仰。中华民族由多民族融合而成,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各民族中都涌现出了许多为国家和民族做出杰出贡献的仁人志士,他们的英雄业绩为历史所铭记。中华民族的爱国注意优良传统内涵极为丰富,要在新的形式下进一步发扬光大。 新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集成借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含公家丰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为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的事业。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对爱国主义也提出了挑战。正确认识当今时代的爱国主义,必须联系并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

如何处理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的关系就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考虑的问题. 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连成一个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的扩大,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跨过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 二,爱国主义和基本要求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和国家,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3)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经济的发展

论经济全球化视野下我国经济的发展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如何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将如何应对,本文提出了我国经济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策略,以便促使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挑战;应对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概述 经济全球化的概念是1985年美国经济学家奥多尔•拉维特在《市场全球化》的文章中提出的,但至今仍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当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以市场为纽带,在经济上不断相互交织、相互融合,逐渐组成相对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资本、商品、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①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 随着信息技术和世界贸易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呈现出新的时代特征,主要有如下方面: 1、科技信息的发展,使世界成为“地球村”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使人类进入信息化社会,资本、技术以及人才在世界各国之间的流动,推动了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主要体现在:一是互联网的全球普及缩短了世界各国的时空距离,使世界变成了“地球村”;二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经济的增长方式,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三是计算机的应用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分工与协作,使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体化。 2、国际贸易迅猛增长,呈现出金融全球化 国际贸易作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互联网的应用普及,国际贸易逐渐趋于自由化,贸易自由化加快了金融在各国之间的流动,促进了金融全球化,世界经济特别是跨国金融活动采用统一的标准,在全球范围内投资和经营采取相同的金融工具,使得国际金融日趋发展。 3、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区域经济 合作的思考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经济现象。为了适应国际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区域经济合作应着眼于市场多元化战略,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总体协调。 一、经济全球化下的区域经济合作 经济全球化是国家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市场化、信息化和自由化的条件下,生产国际化、贸易化和金融自由化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其表现形式呈现出多样性,使区域经济合作与经济全球化既有互相统一的一面,也有互相对立的一面,两者是对立统一的。无论经济全球化,还是区域经济合作,经济大国和强国其间的纵横的作用,无论是建设性的还是阻滞性的,对区域经济的合作都是举足轻重。这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信息、人才、资源和市场等日趋全球化,使各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得不采取市场化取向的调整。 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区别 全球化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是一种

资源配置方式,它并不是由某种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它不具有任何社会制度的性质。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也是全球化进程的最基本动因。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各国经济均被卷入世界市场,经济活动的诸环节在世界范围内运作,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密不可分,呈现出某种整体化、一体化的趋势。市场化有其相对独立的运行轨迹,在世界经济范围内,则表现为市场化在一国内、区域内、世界范围内的逐级演进,最终将促成一体化的全球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形成一个整体的自然发展过程。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区别有三个方面:一是本质不同。经济全球化是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国际生产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实现资源的流动与合理配置;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范围内有关各方在经济政策等方面的互利互惠合作。二是实现资源市场化配置的范围不同。经济全球化是在全球范围内。经济全球化的目标是在国际生产力的发展下,促进世界各国在总体上实现资源市场化的配置;区域经济合作是有关双方为追求区域经济内部各自利益的最大化。 三、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 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区域经济合作所呈现的前所未有的发展,已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但在理论层面,关于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合作的关系,却一直是学术界所争论的热点问题。区域经济合作的产生,应当将它看作是国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职能转变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政府职能转变 发布时间: 2007-10-4 19:20:38 被阅览数: 1420 次作者:王东梅 文字〖大中小〗自动滚屏(右键暂停)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商 品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贸易。市场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将突破传统的一国范围而在全球范围内成为基础性的调节机制。市场对资源优化配置基础性作用的扩展,极大地改变了政府的运作基础和环境,原来在一国范围内构建的传统的政府与市场关系,已经无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现实。为更多地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利益,2001年中国主动做出了加入世贸组织的重大战略选择,这意味着中国更深入地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中国经济将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国际 竞争与考验。这种竞争,从表面上看是企业之间的竞争,但其背后是政府管理方式、机制、职能与效率的竞争。如何适应新形势,调整政府职能,从而在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是当前中国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带来的挑战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 轨的国家。因此,中国政府转变职能同时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和经济欠发达三重挑战,这就使中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任务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为艰巨。 1.要求政府必须加快推进市场化改革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为基础的,没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球化就没有生产要素国际间的自由流动,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了。中国的市场化改革的任务远未完成,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中国要在参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竞争优势,必须尽快完成本国的市场化改革,加快建立一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体制环境,以吸引世界范围内的人才、资金、信息等生产要素汇聚,借以推动本国经济快速发展。 2.要求政府在开放市场过程中必须合理把握进程市场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属性。发展中国家参与经济全球化,就必须开放其国内市场,这是发展中国家最终走向世界的必然选择。但伴随着市场开放而来的,往往是发展中国家国内产业受到冲击,其弱小的国内经济容易被强大的外部经济冲垮,对开放与改革进程产生不利的影响。这就要求政府在推进市场开放中要循序渐进, 在扩大开放前要加快国内改革,提高国内企业和市场对外部冲击的适应能力,同时合理把握市场开放进程,采取得力措施化解开放市场可能引起的矛盾,使负面效应尽可能降低。 3.要求政府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宏观经济调控运行机制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中国既要防止内部经济的过冷与过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浅析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中小企业的应对策略 钟滔 (吉首大学商学院湖南吉首416000)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比较优势,培养自主创新精神,规避风险,应对挑战,是中国中小企业的必然选择。那就要求中小企业要从实际出发,控制生产成本,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关键词:控制成本;自主创新 According to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n the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strategy Zhong Tao (Business School of Jishou University, Jishou Hunan 416000) Abstract:Economic globalization has become a global economic irreversible trend, active integrate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rocess, play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cultivate autonomous innovation spirit, avoid risk, meet the challenges, it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Chines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That requires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want to from set out actually, control the production cost, enhance the ability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speed up the pace of economic structure optimization, the enhancement of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bility. Key words:controlling cost; self-dependent innovation 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了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如何理性爱国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如何理性爱国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一种潮流。贸易、投资、金融、跨过公司生产全球化,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交杂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是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应该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智慧爱国主义 当今世纪 经济全球化已经逐步成为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 它在引起社会物质层面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 也对人类社会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毫无疑问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繁荣富强的建设机遇 并加强了各国之间在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交往。而爱国主义作为一种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对祖国对民族对百姓的深厚感情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也无可避免地受到了猛烈的冲击。那么 我们大学生应该如何理性爱国呢? 首先 我们必须充分认清“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连成一个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的扩大,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跨过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尽管经济全球化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 但事实上它却是一柄双刃剑 既是强国机遇 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 所遭遇的困难挫折将更加严峻苛刻。 显然地 经济全球化既然导致区域全球经济联系加深 便意味着加强民族与国家之间的交流 故在多方面促进了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认识与认同以及生活和心理上的亲近与理解。文化方面自然也不例外。我们大学生往往只看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经济繁荣和发展的一面 而没有看到其中蕴涵的深层次问题和潜伏的危机 比如文化传承上可能出现的断层 或者是新旧文化的冲击所造成的丧失抑或重生。在新世纪接受外来思想如潮涌入的同时自我思维也迎来了与时俱进的革命 那么爱国主义与传统的狭隘的地方主义、民族种族主义相比 以及传统经济下的爱国主义相比 就将呈现许多新的特点。我们爱国再不应该仅是单纯爱国盲目爱国 更应明智理性爱国。 然而.理性爱国也绝非只是泛泛长篇理论,反观现实 爱国主义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却有诸多非理性表达。比如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期间 在伦敦、巴黎和旧金山等地曾受到严重干扰 甚至是暴力性冲击。同时一些居心叵测的西方媒体不顾事实真相肆意歪曲并进行诽谤性的报道 种种行径激起了国内外中国人的强烈愤慨。但是不少被激怒的网友和白领竟通过抵制某些外资商业连锁卖场来表示抗议 却是非常不理智的。我深深明白当国家利益受损时人们迫切想要寻找一种世人看得见的方式来表明民族血性 但是经济全球化蔓延导致外资需要依赖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 而中国经济也要依赖外国资本。若陷入以暴制暴的恶性循环之中 只能伤及自身利益 抵制自己分享全球化的合作盛宴。 在我个人看来 爱国主义的新特点以及我们应该所做的理性爱国可以存在以下几点: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它的发展使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影响到世界各国的政治和文化。我们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的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此外,正如课本上所说,我们在如何把握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爱国主义的相互关系的问题上,需要树立一些重要观念:1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2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3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要始终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是的,当我们怀着一颗平等公正的心去报效祖国时,其渠道更多,空间更广了。而科学是人类的结晶,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理应为全人类服务。科学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一)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对策研究(一)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主要标志的新技术革命大大促进了世界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力发生了某种质变。信息产业创造的产值会呈几何级数增长。这不但会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而且会降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何去何从,文章联系实际对我国经济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信息技术;发展对策 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状 信息技术革命及其带来的世界生产力的质变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经济全球化产生了一系列新特征。信息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不仅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手段,而且造就了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增长点。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信息产业的优先快速增长会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增添新动力。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产生了互联网,互联网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使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日益扩散到全球范围。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瞬间就可以与全世界任何其他地方的人进行沟通和交流,鼠标一点,就可获取几千里甚至几万里以外的信息,从而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对经济活动的限制,使地球变成了真正的“地球村”。这就足以说明,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已经成为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原因分析 对于生产力质变导致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专家学者有不同的认识。有人甚至否认这一事实的存在,认为这是某些经济理论工作者和媒体的有意炒作。然而,不管某些人承认不承认,这是客观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认识世界生产力的巨大变化、把握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特别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自觉地发展高科技及其产业,不断提高生产力水平、综合国力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1.生产关系的巨变与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全球化,主要是美国生产关系的全球化。这种观点值得商榷,从生产关系角度看,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经济的市场化,市场化把全球各国、各类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经济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基础。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国际化向全球经济纵深发展、进入高级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国际化的高级表现形式。追根溯源,经济国际化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经济国际化于19世纪产生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无限扩大的生产经营能力,“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在当今世界,商品、资本、服务、技术、信息、人才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快速流动,实现世界资源的优化配置。哪里环境好、回报率高,资源就向哪里流动,谁也阻挡不住,因为资源的流动要靠市场。市场背后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商品和服务交换关系的总和,是不同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2.全球经济的市场化使全球性竞争更加激烈、更加复杂。思想理念竞争、制度竞争、机制竞争、政策竞争和产品竞争、技术竞争、资本竞争、人才竞争交织在一起,使竞争呈立体化趋势。竞争的基础和中心环节是企业,企业之间的竞争特别是跨国公司之间的全方位激烈竞争促进了全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世界经济的增长,使经济全球化不断上新台阶。日趋激烈的竞争有可能激化企业与企业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这就更需要各大企业之间、各国政府之间加强合作,更需要国际机构发挥越来越多的协调作用。现在各种国际组织,特别是国际经济组织越来越多,区域化、一体化经济机构也越来越多。例如WTO、IMF、OPEC、APEC等,其国际政策协调越来越重要,这也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结果。 三、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1.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平衡,不平衡发展是事物发展的

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背景、含义、原因

考点: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背景、含义、原因 背景:20世纪90年代,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趋势。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含义:随着世界性经济交往的日益增多,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世界经济迅速发展,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从总体上看,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冷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全球化呈加速发展的趋势。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的社会化迅速发展;世界各国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科技发展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国的时间、空间距离;冷战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 例题1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强,其背景因素包括() ①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②两大阵营的互相对抗 ③区域经济合作加强④冷战结束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解析:两大阵营的互相对抗出现在冷战时期,是不利于经济全球华发展的因素,故选C。 例题2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 B.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 C.国际贸易大幅度增长所致 D.生产的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 答案:A 解析:第三次科技革命促使生产力空前提高,生产的社会化迅速发展,这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原因,答案A。 1.当今,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根本力量是() A.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的增长 B.跨国公司的出现 C.科技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 D.国际分工合作的加强

2.下列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一趋势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出现 B.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形成一个整体 C.加大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矛盾 D.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各国各地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3.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因素不包括() A.科学技术 B.国际贸易 C.跨国公司 D.战争 4.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B.二战后世界形势的主题是和平与稳定 C.发展中国家的科技水平赶上发达国家 D.区域集团化趋势消失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开放.docx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外开放 随着人类迈入21世纪,国际经济格局也发生了变革,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国自加入WTO以来,与世界其他大国的经济交往加深,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之中。在这场潮流中,趋利避害,将使中国的对外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一、关于经济全球化的概述 经济全球化是在经济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的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全球化得以实现,有赖于经济的跨国发展,而经济的跨国发展可以追溯到16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活动,随着时间的推移,跨国经济的发展得以加强,于二战后,真正意义的经济全球化开始了。20世纪80年代,经济全球化引起国际的广泛关注,进入90年代,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定义在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为:“全球化是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由此可见,经济全球化在商品生产、服务交易、技术交流与市场共享等方面均有所表现[1]。 二、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机遇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日益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之中,中国是吸引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大量引进了外国的资金、技术、商品。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经济深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过程,而中国要在21世纪取得更大的经济上的成就,就要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说,经济全球化

带来的机遇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中国对外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和加深,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的重要因素。”中国对外贸易的数额占我国经济增长的比重逐渐加大,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 2.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加快。作为发展中国家,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引进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而处于改革开放中的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所需要的技术,已非国内的供给能力可以实现的,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大量的国外先进技术,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升级。 3.我国市场化改革步伐加快。经济全球化能够有效地削减限制生产要素在全球流动的各种障碍和限制商品自由流动的贸易壁垒,从客观上扩大了中国对外开放的市场范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也是中国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 三、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对外开放带来的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为中国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中国也承受着来自全球背景的巨大压力,中国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同样也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 1.国际舆论环境的挑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崛起,是西方霸权主义者不愿意看到的,他们时不时地制造不利于中国的言论,以达到阻止中国发展的目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已经受到了这种论调的制约。 2.产业安全环境的挑战。中国借助外国先进技术加速产业结构的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内容提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局面.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处理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爱国主义的关系就是我们每个人必须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爱国主义国家 正文: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不断发展的科技革命和生产国际化的推动下,各国经济相互渗透,相互依赖连成一个整体,所有国家,地区和和国家集团的所有经济部门和经济环节都成为这个整体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随着国际分工和国际协作的扩大,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已成为当今时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从根本上说,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国际分工高度发展的产物. 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表现是: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跨过公司生产经营全球化 二,爱国主义和基本要求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国土,家园,种族,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和荣誉感的统一,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自己的骨肉同胞和国家,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2)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3)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4)爱国主义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四,新时期的爱国主义和任务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历史上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又吸纳了鲜活的时代精神,内涵更加丰富.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任务: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献身现代化事业,献身祖国统一的事业 五,经济全球化并不意味着全球政治经济文化一体化 (1)经济全球化非经济利益一体化,各民族国家仍然有自己的经济利益,仍需保护民族工业和品牌,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2)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政治一体化,在全球化条件下,一些西方强势国家倚仗其经济实力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企图称霸世界.但是各国的政治制度是不同的,这不仅是对别国的侵害,而且是根本行不通的,只会危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所以,要弘扬爱国主义. (3)经济全球化难以导致文化一体化.文化的民族化,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中国文化的发展需弘扬爱国主义. 六,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是国际社会活动的独立主体,只要国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其坚实的基础和丰富的意义. (2)正确处理全球化与国家利益的关系,树立民族自信心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只有积极勇敢的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竞争,才能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与综合国力,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必须坚定的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维护国家的安全,这些都需要爱国主义的支撑.作为一个国民,需要有全球战略的眼光,用理性而积极的心态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在竞争中, 力争互利双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给发展中国家既带来机遇,也带来挑战.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不断开放市场,发达国家一方面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利用他的经济, 科技, 军事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输出其政治观, 文化观以及生活方式, 力图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轨道.在这种情况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更应该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捍卫国家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摘要: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个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怎样正确认识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主导的全球化?在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中,我国又将面临怎样的机遇与挑战,能否清醒的认识这些问题对我国克服困难、取得成绩、完成目标、立于不败之地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中国机遇挑战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不断上升。特别是在加入了WTO以后,中国的经济更是飞速发展。然而中国仍然与发达国家之间有着巨大的差距,在短时间内仍然无法赶上甚至超越发达国家。所以,当今的经济全球化以贸易国际化为先导,以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和生产全球化为显著特征,以跨国公司全球活动为微观基础的经济全球化浪潮迅猛发展,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中,既维护本国的政治经济利益,又积极参与世界经济进程,并在这一进程中发展自己,对中国是一种难得一遇的机遇同时又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和生产要素跨国界自由流动,资源在全球范围或地区范围内优化组合。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包括生产、流通和消费领域,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全球化,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它既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化,也是社会主义的全球化。包括以下方面:其一,生产全球化;其二,贸易全球化;其三,金融全球化;其四,投资全球化;其五,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 1.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1)全球化进程为我国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国际贸易的加快发展,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对外贸易;它有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促进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国际环境的形成,从而为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营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 (2)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利用世界上先进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自己。跨国公司的到来,为我国吸收、利用世界各国的优秀文明成果提供了新的机遇;对外开放的深入实施,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提供了有利的国内条件;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使我国能够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一方面可以引进更多资金、技术及先进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走出去”,参与跨国投资,利用海外资源。 (3)全球化有利于我国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接轨。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全球化有利于我国知识、观念的更新和信息传递的加快;加速自己工业化、信息化的进程,使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和升级。 (4)全球化为我国的人民加强同世界人民的交流和联合提供了条件 2.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 (1)发达国家强大的经济和科技优势所产生的压力;面临西方发达国家强大经济科技优势的挑战。在科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遥遥领先,特别是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未来起决定作用的高科技方面,他们占有巨大优势。尽管我国的科技研究与开展也不断发展,在某些领域也走在世界前列,但整体水平的差距在未来的较长时间内仍继续存在。 (2)全球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造成冲击。面临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和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竭力采取各种手段推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和价值观念。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中国不得不接受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进攻和挑战的考验。

浅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7323062.html, 浅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作者:潘相宇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6年第12期 摘要: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法的新发展的目的在于了解其本质特点及发展动向,找到中国在这样的发展状态中趋利避害的途径。本文介绍了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分析了国际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新发展,并就中国的应对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背景;国际经济法 经济全球化可以理解为国际市场的融合与统一,是指贸易和投资等经济活动及相应生产要素的交换已经扩展到世界范围。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各地区在相对统一的市场中开展经贸活动,这就要求市场制定出相对一致的规则,也就使包括国际经济法在内的各项国际法律也要具备一定的全球化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的特点 1.投资逐渐恢复,经济缓慢向好 虽然遭遇了2008年侵袭全球的金融危机,但随着时间推移和以WTO为代表的各类国际 经济及其他组织和全球各国和地区的共同努力,当前的国际经济环境整体已经逐步走出了危机的阴影。随着投资逐渐恢复,全球经济大局势正在呈现出缓慢向好的态势。同时,由于“金砖”国家相对强劲的发展,近年来已经渐渐成为引领经济全球化的新的“发动机”,国际经济正在步入缓慢上升的通道。 2.自由贸易区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 出于合作对抗金融危机的目的,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加紧以国际间贸易促进本国经济后续发展的步伐。多边化的全球贸易规模与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自由贸易区正在成为当前全球最为活跃的经济活动区域,这促使一体化的国际间区域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规模越来越大。超过三百个自由贸易协定区域已经将全球经济体系“分割”殆尽,当前绝大多数全球贸易均在这些区域内发生。区域经济一体化在与自由贸易区快速发展相互作用的同时活跃着全球贸易,但也因为不同国家和区域发展本质上不平衡造成了越来越多的问题和摩擦。 二、国际经济法在经济全球化下的新发展 1.统一化日益明显 在WTO引领及其框架之下逐步制定出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公约和协定对全球各国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正在不断加快这些国家与地区调整内部经济战略和立法的速度,尤其是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 摘要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给世界各个国家的经济带来了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挑战。在这种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也遇到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应用好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规避其带给我们的弊端。 关键字经济全球化;中国经济结构;机遇;挑战;应对措施 一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 随着现代经济、科技、政治的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各国之间不再是彼此孤立的个体,不同国家的市场和生产变得相互依存和依赖。进入21世纪后,这种发展形式更加明显,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更加显著。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尽管对经济全球化持不同的意见,但都必须努力采取措施,积极应对这种世界发展的趋势。虽然经济全球化的规范和完善还需要一个痛苦且漫长的过程,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快的趋势也是显而易见的。 对世界各国来说,经济全球化都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各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负面影响。各国只有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得到快速稳健的发展。 二当今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但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问题。 第一,食品和住房价格增长过快,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受到一定的影响。食品支出在其总支出的比重逐渐提高,使其生活质量水平得不到提高。第二,就业形式严峻,就业岗位短缺,就业总量过剩。随着整体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校毕业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就业出现饱和,就业形式越来越严峻。第三,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收入差距增大的局面没有扭转。使得中国不能全面协调地发展。经济增长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仍然较低,远低于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平均水平。第四,由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案迟迟未能出台,实质性的体制改革尚未能启动,所以医疗卫生问题尚未根本改观,医患矛盾呈现增加之势。第五,社会秩序问题出现新变化,经济犯罪案件越来越多。第六,人民权益无法得到全面保障,劳动合同书面签订率比较低,劳动者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合同法》的履行仍面临一定的挑战。第七,经济增长造成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资源和能源不短减少,涉及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增多。中国目前环境损失占当年GDP的8%—13%,环境可持续指数在144个国家中排在第133位。 三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影响 (一)机遇 第一,经济全球化加速了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我国资金短缺,技术相对落后的缺陷得到弥补。为我国实现技术创新,经济结构改革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机遇。资金短缺是发展中国家的普遍现象,我国也不例外.在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中,发达国家正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含一部分高 新技术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的全球化为我们提供了吸引外资的机遇.同时,经济全球化加快 了新技术的交流与合作,而引进先进技术对我国加快发展至关重要.只要我们积极参加高新技术产业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世界与中国

□成思危 经济全球化是真正意义上的相互依存,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始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 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从原料采购到商品贸易,进而到技术转让和资本输出,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特别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大大加快。进入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特点可以归纳成以知识为基础,以金融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跨国公司为载体。 地区一体化是近年来新的发展, 也可以称其为亚全球化。由于同一区域内国与国之间的紧密关系,使得相互了解与合作变得更加容易。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 (N AFTA )已经取得了一些好的经验,尽管还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亚洲、非洲和拉美的地区一体化进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加入WTO 后,经济发展增加了新的推动力。中国持续快速的发展对世界也有重大意义。在全球化进程中,中国需要进一步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全面了解中国。中国需要与世界合作,世界也需要与中国合作。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中国经济 世界经济 世界贸易组织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程也正在取得进展。 地区一体化与经济全球化是互为补充的。地区一体化会加强区域的竞争优势, 建立更好的区域环境。地区一体化会促进世界多极化的形成,从而为世界人民创建一个更为安全的地球。 对于具有悠久历史文化、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而言,必须认真地分析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并由此决定自己的行动方针,处理好双边及多边的经贸关系。对于世界各国来说,也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消减对中国的偏见,增进与中国的友谊及合作。 一、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一)中国需要世界 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需要世 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改革和开放是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两个车轮。1978至1997年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为9.8%,将近是世界平均(3.3%)的3倍。在这20年中,发达国家的平均年增长速度仅为2.5%,发展中国家为5%,亚洲国家为7.3%,如果把发达国家的增长速度作为1的话,发展中国家是2,亚洲国家大约是3,中国大约是4。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带来人民生活较大的改善。 但是也应清醒地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机遇又有风险。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有利于 加速资本的国际流动,信息的跨国 传播,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的跨 国转移,以及资源的全球优化配置,扩大各国之间贸易,促进世界 世界与中国

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的机遇和发展

论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的发展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避免的历史潮流,它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军事、社会、文化等所有方面,甚至包括思维方式等,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这是一场深刻的革命,任何国家也无法回避,唯一的办法是如何去适应它,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在历史大潮中接受检验。在经济全球化这个历史潮流下,我国将何去何从,如何在激烈而又残酷的国际经济圈中生存下来,如何以更加积极地姿态来谋取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将是每一个国人都应当思考的问题! 我认为我国有三点是需要做的。第一点,我国应当高举邓小平同志的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始终如一的坚持对外开放这个国策。中国目前正处于从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向全面小康过度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二点,我国应当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更好地促进国内发展与改革,防范国际经济风险。 在改革开放的这几十年时间里,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对外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快速增长。加入世界贸易组织5年来,我国外贸持续快速发展,年均增长28%。进出口总额2006年达到17607亿美元。与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额快速增长,与俄罗斯、非洲、东盟、拉美等国家和地区贸易额加速增长。出口产品技术含量不断增加,质量稳步提高;贸易结构优化,高污染、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资管10-2班第5组 组员学号 蔡丹丹 1017103028 刘伟璐 1017103031 孙梦娜 1017103034 王欣 1017103036 贾龙威 1017103043 刘宝建 1017103045

经济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发挥优势,规避风险,应对挑战,当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要求我们既要从实际出发,学习西方市场经济发展的先进经验,以开放带动改革,以改革促进发展;又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步伐,增加国际竞争能力.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策略;比较优势 经济全球化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态,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和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经济全球化是在资源、信息、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各民族国家、各地区经济发展相互依赖程度增强条件下的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国自实行对外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必须承认,在市场经济制度、产业结构、高新技术、人才素质等方面,我国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存在较大差距。中国只有主动融资经济全球化进程,积极应对挑战,才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进而赶超发达国家。 一、挑战大于机遇: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中国经济发展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的确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经济全球化在实现规模经济效益中给中国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第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可以学习和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和管理经验,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第三,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中国分享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利益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随之而人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弊端和局限,这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国的不仅是机遇,更多的是挑战。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打着“援助”、“捐赠”的幌子,实行不带“政治兼并”的“经济兼并”,堂而皇之地向发展中国家推行新殖民主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蒙受损失甚至灾难。其次,经济全球化诱发经济波动的可能性增大。国际经济波动如金融危机、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将通过日益灵敏的国际传导机制传递给中国。再次,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加强金融监管提出了严峻挑战。最后,西方发达国家试图通过经济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