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1-2.1人机关系

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1-2.1人机关系
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1-2.1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是通用技术课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此,我拍了一些照片用于教学,效果很好。在后面的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分析和技术语言等教学中,这些照片还可以使用。

现精选部分照片,并作简要说明,谨供老师们参考。

1、灯具开关和电风扇开关

人机关系:开关的安装高度便于正常人使用,指示灯便于人们在黑暗中找到开关,还能够知道电风扇的工作状态(电风扇转动时指示灯不亮)……

设计的一般原则:开关的制造和安装高度符合技术规范原则,电风扇开关符合创新原则和实用原则……

技术语言:电风扇旋钮上的强度和旋转方向关系的符号,指示灯的亮和暗,灯具按钮上的开和关标记(小红点和小突起)。

2、门锁和拉手

人机关系:门锁的安装高度便于正常人使用,拉手的安装高度和方向便于正常人使用,拉手的边缘光滑不伤手

3、办公桌

人机关系:办公桌较宽大,表面手感好,抽屉合适,这些符合人机关系。但高度偏低,不能和一般的凳子相配合,大多数老师不适合。

4、安全出口指示牌

人机关系:安全出口指示牌安装高度有高有低,指示牌里面有灯光(有的和应急电源相连),便于不同远近的人看到。两种语言(安全出口、EXIT)和符号便于不同的人理解。

技术语言:安全出口指示牌本身就是一种技术语言。

5、楼梯扶手

人机关系:表面光滑(尤其是转弯处圆滑无棱角),手感好,坚固耐用,高度合适,赏心悦目

设计的一般原则:扶手材料、焊接工艺、安装高度等符合技术规范原则

6、楼梯踏步和防滑条

人机关系:楼梯踏步的宽度和高度合适,防滑条起到防滑作用

设计的一般原则:大理石面和铜质防滑条符合实用原则、美观原则和技术规范原则等

7、综合楼的大厅

人机关系:大理石地面无防滑作用,冬天暴露在外面的部分常常结了一层薄冰,好几个人不慎滑倒,有的还较严重。后来不得不加一路防滑垫。

8、消火栓

人机关系:消火栓安装高度合适,玻璃门不用锁锁死,便于打开(紧急时也可直接打碎

玻璃),水带和消防水龙头易于连接。

9、便携式灭火器

人机关系:便携式灭火器醒目,大小合适,便于操作,带有详细使用说明书

技术语言:说明书

10、自行车

人机关系:车篓,车铃,把手和刹车装置,坐垫,支撑,充气轮胎,后坐,车杠,挡泥板……

11、摩托车

人机关系:挡风玻璃(有机),后视镜,仪表盘……

12、头盔

人机关系:舒适、坚固耐用,安全可靠……

13、塑料灯罩

人机关系:教学楼走廊、楼梯等处的吸顶灯,以前是玻璃灯罩,曾发生过玻璃灯罩掉下伤人的事故。现在全部改成塑料灯罩,轻便耐用,安全可靠。

14、公共汽车门和踏步

人机关系:公共汽车门上的把手便于乘客抓住,踏步便于乘客上下车。踏步和内部地面有防滑作用。

15、公共汽车驾驶室、座位等内部设施

人机关系:驾驶室的方向盘、仪表指示、油门、刹车板等符合人机关系。座位的形状、大小、高度、颜色、座位上部的扶手等符合人机关系。汽车顶部的扶手便于站着的乘客抓

通用技术-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通用技术: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www.5y https://www.360docs.net/doc/5017340200.html,一、设计思想《设计中人机关系》讲述的是基础性知识,是后面内容的学习的基础。本节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思考分析,帮助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该内容主要采用案例分析、讨论等方法,深入浅出地讲解教材内容,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方式,烘托课堂气氛,加深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教材分析《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是《通用技术》中《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第二章第二节。本节分成三个内容:(1)什么是人机关系;(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本节教学内容是全书的基础内容之一,它和上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都是围绕技术与设计的问题展开的。在技术世界中的的设计,是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最终目的的。因此,设计时要考虑人机关系,以便能使设计的技术产品适合人的需要。这里的人机关系不是专业的设计,它更多地反映一种理念,重在使学生能够在这种关系的视野中认识设计,为构思、评价、优化方案打下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特别是“机”的丰富内涵。并通过简单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能较好的把握人机关系的概念,体验到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联系现

实生活中的案例,通过学习,引导学生较好的掌握和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三、学情分析:学生对人机关系是比较陌生的,学习时容易对本概念产生误解。对于本节课内容不必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或灵活地运用,只要求学生达到理解水平,认识理解人机关系的知识,使学生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是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高中学生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情景,列举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实例,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思考和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简单分析,掌握一些设计分析方法的知识,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机关系的分析,从中体会到在产品设计中人性化、人文关怀的设计思想,并形成认真严谨的态度,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树立起正确的设计观念。五、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人机关系。2、难点: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是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反映的是一种理念,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六、教学策略和手段1、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

通用技术必修二思维导图

通用技术必修二思维导图 《技术与设计2》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 1、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 2、影响稳定性:重心位置的高低、支撑面的大小、结构的形状 3、影响强度:结构的形状、材料、连接方式。

1、时序: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就是时序。 时序体现了具体活动内容的先后关系,在这种先后关系中,有些步骤之间的时序是不可颠倒的,有些步骤之间的时序是可以颠倒的。如:先切种→再布种→后掩种(种土豆) 2、环节:完成某个具体目标、组成某项生产或某个活动过程的若干阶段或小的过程称为环节。 任何流程都反映一定的时序,体现出一定的环节。 3、工序:流程中工序的作业方式——串行和并行。上一道工序完成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串行。几项工作同时进行——并行,并行投入较大。 4、流程的优化: (1)流程的优化及目的: 流程的优化:在流程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对流程进行不断的改进以期取得最佳效果的过程。流程优化的意义或者目的: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能耗、减少环境污染、保证安全生产等。 (2)流程优化的条件: ⑴内部条件:对流程内在机理的深入了解。比如对洗涤原理的了解,就会在流程中安排两次漂洗; ⑵外部条件:设备和工艺水平的提高或完善。比如,只有在具备锻压设备时,才可能将法兰盘的加工改为少量切削加工; ⑶人员技术水平的提高。

1、组成条件: ①至少要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要素(部分)才能组成系统; ②要素(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按照一定方式形成一个整体; ③这个整体具有的功能是各个要素(部分)的功能中所没有的。 2、基本特性: 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动态性、环境适应性。 (1)整体性:是系统最基本的特性,也是观察和分析系统最基本的思想和方法。 (2)相关性:是指组成系统的各要素之间或系统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3)目的性:任何系统都具有某种目的,都要实现一定的功能,这是区别不同系统的标志。对于复杂的系统,目标有多个,往往用一个指标体系来描述系统的目标。 (4)动态性:任何系统都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处在运动变化和发展之中。 (5)环境适应性:系统只有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才能保持和恢复系统原有的特性。3、系统优化的目的: 系统的优化是指在给定的条件(或约束条件)下,根据系统的优化目标,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统的目标值达到最大化(或最小化)。 最小的成本——最大的利润;最短的工期——更多的工程量;最少的能耗——更多的产品;单位面积土地——更高的农业产量。(案例:农业间作套种,家具利润问题等) 4、影响系统优化的因素: 指对系统的目标函数产生显著影响,并且可以认为调节的因素。 优化目标;目标函数;约束条件(不能人为调节);影响因素(可以人为调节)。

高中通用技术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说课稿

通用技术说课稿:《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称为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和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授课类型是新课授课。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年龄特征,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3)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三、教学重点: (1)人机关系的概念 (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四、教法、教具(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以案例分析和师生互动交流为主,如果单纯的口头语言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观图片和教具、详实的技术资料的使用可以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知识难度,加快节奏,增大课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五、教学步骤(过程) 1、复习导入概念 人机关系的概念——人机关系中所指的“机”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 2、分析案例 在人与某个产品构成的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以开门为例,人走近门,便与门板构成人机关系;人要握住把手,便与门把手构成人机关系;人开门后要通过门,便与门框构成人机关系。人乘电梯到某一楼层去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人机关系。在乘电梯到某一楼层去的过程中存在哪些方面的人机关系? 1.人与—~; 2.人与—~; 3.人与电梯厢体之间构成的人机关系; 4.人与——; 3、讨论与思考 人坐在椅子上的时候,人体的一些部位与椅子构成了哪些人机关系? 1.手臂与—椅子的扶手; 2.背与——; . 3.臀与——; 4.腿与——; 5.脚与——; 4、小结: 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在设计中,我

浙江省高中通用技术知识点汇总.-高中通用技术会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 一、技术的价值 1、技术对人类的价值: a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 [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 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 技术促进社会的发展。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 (1)依靠技术,人类得以利用自然和改造,并与自然保持和谐共处的友好关系。(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 二、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发展与发明和革新关系:b 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每一项技术的问世都是创新的结果。 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例:显示器的不断发展属于技术革新,王选发明激光照排系统属于技术发明。) 2.技术的两面性:a 任何事物客观上都有两面性,技术也不例外。它既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也可能给人们带来危害。(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进行胎儿鉴别) 3.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b 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4.知识产权在技术领域的重要作用:a 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专利在产权保护制度下对技术活动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制度允许专利所有权人对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性,使其专利技术和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独占市场,从而得到丰厚的回报,保持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使技术创新活动趋向良性循环 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申请步骤:提交申请阶段→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审阶段→授权阶段 三、技术的未来 技术的发展趋势,对技术的情感和理性态度:b 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盲目乐观。理性地看待技术,应以负责、更有远见、更有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理性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 第二单元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一、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设计的内涵:b 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2.技术与设计的关系:b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 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 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 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法。(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技术设计侧重于功能、结构、材料、工艺等,艺术设计侧重于色彩、造型、审美等 二、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1.人机关系的含义:b 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就称为人机关系。当人们身处某一环境的时候,这时的人机关系就体现为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机”是指计算机、机器、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等。在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不一定要有接触。(例:开门、乘电梯) 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a ①高效人机协调,提供人的工作效率。例:“科学管理之父”泰勒“铁锹作业试验”。 ②健康长期使用,产品对人的健康不造成不良影响。例:高跟靴、设计不合理的椅子 ③舒适产品使用中,人体能处于自然状体,感觉舒适。例:培土小工具手把处理 ④安全产品对人的身体不构成生理上的伤害。如:安全帽、安全带、课桌角等 3.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a 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首先应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其次要考虑这些人机关系涉及哪些因素和技术指标,此外还就注意处理以下方面的关系: ①普通人群和特殊人群(例:要考虑到残疾人的需求、考虑不同人种的身体差异) ②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例:宾馆床位之间距离的设计) ③人的心理需求和人的生理需求(例:咖啡屋设计以暖色调为主,办公空间一般应以冷色调为主) ④信息的交互(例:电话机的无液晶屏显示、有液晶屏显示、可以视屏通话。案例:汽车的颜色) 三、技术试验及其方法 1.技术试验的重要性:b 我们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技术实验。(例:技术试验卫星) 重要性: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对技术应用的实现起到了有力的保障作用;技术试验可以使设计得以改进和完善,将设计的风险和失误降到最低。(例:阿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青霉素皮试试验)根据应用目的的不同分类,技术试验可以分为性能试验、优化试验、预测试验、信息试验等。 2.技术试验的常用方法:a ①优选试验法:例:不同品种水稻的对比试验等。 ②模拟试验法:例:汽车碰撞试验;大坝水利试验(缩小比例模拟)等。 ③虚拟试验法:例:计算机虚拟火星探测器模拟登陆动画等(用计算机模拟)。 ④强化试验法:例:砖块等施工材料的抗压试验、耐火试验、水管抗压试验 ⑤移植试验法:如:橘子从长江以南移植到长江以北的种植试验。许多生物领域的试验。 3.简单的技术试验:c 技术试验的实施与报告的写作 技术试验的实施步骤:制定试验计划、抽取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技术试验试验报告项目包括:试验目的、试验准备、试验步骤、试验记录、试验总结 技术试验在设计中的作用 通过试验可以发现问题、深化认识、推动技术设计的发展。特别是在设计的后期,对设计进行综合性的整体试验,可以为设计的评价提供准确、客观的数据。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 一、设计的一般过程 1.设计的一般过程: a 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定设计方案、③制作模型或原型、④测试、评估及优化、⑤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方案优化可以对三种典型人群,即专家、潜在客户、用户进行征求意见。设计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些阶段或步骤可能会出现一定的循环,不能将 科学是通过各种方法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理论,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达尔文发现进化论、居里夫人发现镭等。技术则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如:瓦特发明蒸汽机、贝尔发明电话、恩格尔巴特发明鼠标、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等 科学回答“是什么”“为什么”的问题技术则更多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

通用技术知识要点

通用技术知识要点回顾(背过才是真理) 1、技术的作用:保护人、发展人、解放人。 2、技术的性质:目的性(为了…)、创新性(包括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的革新(在一定技术上的改进)与技术发明(产生新技术,从无到有))、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3、专利权的 (1)申请步骤:提出申请、受理阶段、初审阶段、公布阶段、实质审查阶段、授权阶段(2)申请专利的种类及保护年限: 外观设计(指涉及产品形状、图案、色彩,富有美感且适用于工业上的新设计):10年, 实用新型技术(指对产品构造、形状的技术改进):10年, 发明专利(指技术含量高,花费创造性劳动多的新产品及其制造方法、使用方法):20年(3)保护开始时间:从提交申请之日起 4、设计的本质是创新 5、设计的过程步骤:①发现和明确问题,②制定设计方案,③制作模型和原型,④测试、评估、优化设计方案,⑤编写产品使用说明书 6、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健康(座椅靠背生理曲线设计)、高效(不同铁锨的作业效率)、舒适(书包带加宽)、安全(安全带) 7、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人与床之间的关系),人的生理需求与人的心理需求(办公室、病房应以冷色调为主;茶座、咖啡厅应以暖色调为主),信息的交互(电话按键) 汽车安全色:银灰色红色黄色兰色棕色 8、技术实验的方法:优选试验(选种)、模拟试验(大坝、汽车碰撞)虚拟试验(计算机)强化试验(测量临界值)、移植试验(作物移植) 9、收集信息的途径: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图书资料、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浏览互联网 收集信息的方法:访谈法、问卷法、文献法、案例法 (1)访谈法 A访谈方案设计:a访谈时间:b访谈地点:c访谈对象:d访谈的问题: B访谈前的准备工作:了解被访问人的情况;准备访谈提纲;必备物品(笔记本;照相机、录音机等——征得被访人同意;衣着得体);预约时间地点(准时)等。 (2)问卷法 A问卷名称关于XXX的调查问卷所拟的名称应具有正面陈述性,具有研究价值 B导语是调查的生命,导语的目的是为了拉近与被调查者的距离,获得他的配合,并最终获得真实的信息。指导语内容:自我介绍;调查的目的、意义、要求、注意事项 范例:同学: 您好! 我是**中学高二的学生,为了了解高中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能力,我们准备做此次调查。请把您认为正确的答案选出来写在括号里。你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要有所顾虑,请认真作答。

1.1信息系统的组成-【新教材】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学案

1.1 信息系统的组成 (一)学习目标 1.学会分析问题,能够根据问题需求合理的选用信息系统。 2.通过对典型信息系统的分析,了解信息系统的组成。 3.初步了解信息系统对信息社会的影响。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元素 教学难点:人、数据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 (三)学习过程 1、案例分析 有一句很火的话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假设有一个去北京旅游的机会,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如怎么去?如何预先了解当地有哪些特色或景点)。 (提示:以车票预订、查路线、查天气(12月15日~17日)、订房间、购买旅游手册为例,体验如何应用相关的信息系统。) 学生活动:根据项目学习的要求,分小组探究,通过自己的实际体验初步了解不同的信息系统,并思考问题,做出回答。 从活动1:车票预订 A.乘坐车次? B.出发时间、到达时间? C.乘坐的车次类型? D.票价? 活动2:购买旅游手册 A.购买书籍的名字? B.购买书籍的价格? C.生成订单的截图。 活动3:天气查询 A.查询时间。(信息的时效性)

B.每天的天气情况、温度、风力等,并记录在表格中 2、信息系统的组成部分: 1)信息系统以人为主导。 2)信息系统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 信息系统的运行依托于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库系统和网络技术。 3)信息系统处理的是数据。 在信息系统中,信息处理是通过加工和处理数据实现的。 结论:信息系统是由人、硬件或软件、数据和通信方式组成的。 实践活动 在活动1中我们订购了火车票,如何在网上订购的火车票取票呢?根据之前亲身体验或观看取票视频,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附表1内容并提交,以“组号”命名(参照取票过程)附表1 订票、取票的过程

2020年整理高中通用技术必修二复习提纲.pdf

第一单元结构与设计 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结构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结构的五种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弯曲力、扭转力) 根据物体的结构形态,结构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实体结构是指结构体本身是实心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 如实心墙、大坝等。 框架结构是指结构体由细长的构件组成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 如铁架塔、建筑用脚手架,厂房的框架等。 壳体结构是指层状的结构。其受力特点是:。 如摩托车手的头盔、飞机的外壳、贝壳等。 (生活中很多物体的结构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本结构类型组合而成,称为组合结构,如埃菲尔铁塔等。) 的作用下维持其原有的能力。 、②结构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的大小、③。 (结构的强度是指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 ①、②、③ 结构构件的连接通常有两类:和。 铰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外不能相对移动,但可相对转动。如:门与门框的连接 刚连接——被连接的构件在连接处既不能相对移动,也不能相对转动。如:榫接、胶接、焊接 结构决定着事物的性质,也直接影响事物的功能。 符合使用者对设计对象的和要求,因素,公众和使用者 对设计对象的控制要求和一定的等。 优秀的结构设计不仅表现在结构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功能与形式的统一上。 ——与两个角度进行。

技术角度:使用功能、稳固耐用、造型设计的创意和表现力、材料合理性、工艺精湛程度等。文化角度:文化寓意与传达,美学原则,反映时代、民族、习俗方面特征,个性特征等。 第二单元流程与设计 一、生活和生产中的流程 1、流程的含义:a 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包含环节与时序。 2、流程对生活工作、生产的意义:b 对生活工作:提高工作和学习的效率,使我们生活变得有序、合理,为我们的安全提供保障。 (例:洗衣、煮饭与烧菜的流程安排、碘盐和味精佐料的加放流程、青霉素注射流程等) 对生产:运用科学合理的流程可以有效地组织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等。 (例:自动流水生产线的发明、农业庄稼的种植流程) 流程中工序的作业方式——串行和并行。 上一道工序完成之后才能进入下一道工序——串行。几项工作同时进行——并行。 3、时序与环节:a ⑴时序:过程的经历中,各环节按照一定的时间顺序先后出现、完成。这种时间顺序关系,称为时序。(例:买票→候车→检票→上车。) ⑵环节:活动或事件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依据某种特征或方式,可将该过程分解为若干个小过程,称这些小过程为环节。 4、常见的流程表达方式(流程图):a 流程图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达、图示表达、模型表达、动画演示等。 5、流程图的识读和分析:c 识读流程图的要点:⑴找流程的环节,明确每个环节的功能和作用;⑵弄清流程中时序的体现与特征;⑶流程是技术的核心概念之一。 不同的流程,产生的效益往往不同,“理解流程就是质量”、“流程就是效益”等。 二、流程的设计 1、流程设计应考虑的基本因素:c 总体上:流程设计应该要研究内在属性与规律。 具体的:流程设计的基本因素主要有材料、工艺、设备、人员和资金、环境等。 材料: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加工处理方法。 工艺:不同产品的工艺要求各异,流程设计也不同。 设备:生产设备的水平往往决定了流程的自动化水平。 人员和资金:不同的技术水平和必要的资金影响生产的过程、质量和周期。 环境:关注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环境对生产的反作用。 2、流程设计的基本步骤:a——见右图 注:流程设计的基本要素是环节和时序;对于有严格时间 的时序,要标注时间。 3、简单流程的表达:c 画流程设计框图的一般方法:⑴根据对事物的内在属性和 规律的分析,以及有关的考虑,将流程的全过程,按每个阶段 的功能、作用的不同,分解为若干小过程——环节,并用方框 表示环节。⑵按照每个小过程应该经历的时间顺序,将各环节 依次排开,并用箭头线连接起来。 例:小铁锤的锤头加工流程图:下料→划线→锯削→锉削→划螺孔中心线

高一通用技术: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高一通用技术: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教材分析】 本节由三个知识点组成,分别是什么是设计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和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层层递进,不断深入。本节内容在上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的基础上,围绕人与机的关系展开,人机关系是进行设计必须学习的基础内容,同时又是“技术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本身起到由技术的性质到技术设计的过渡的作用。这一节,通过对人际关系的核心理念进行逐步分析,是学生知道什么是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实现合理的人际关系,知道技术设计从何处着手,才能更好地为人服务,才能实现技术设计“以人为本”的核心设计理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 理解人机关系; (2) 形成“以人为本”的核心技术设计理念。 教学难点: 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是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

需要通过体验去感 受,反映的是一种理念,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技术的价值和技术的性质,知道了技术因人而生、为人服务这一设计的基本理念,如何才能使技术实现为人服务这一目的呢?我们就要从研究人机关系入手。用老师需要一个教鞭,后勤的老师就给我了一个这样的教鞭。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入“人机关系”这一节的主题 一、什么是人机关系?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呢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成为人机关系。 人→物品的使用者 机→被使用的对象及人所处的环境 技术的产生的原因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那么我们设计的产品也都是要从人的需求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人机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 课本P28页,“马上行动” 找出下列活动中的“人”与“机”,体会其人机关系。 .教师拿着粉笔板书。

高中通用技术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试题苏教版必修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一、选择题 1.在设计中,产品的生产尽可能就地取材,以免增加运输成本,设计普及型产品时,一般民众不太需要的功能不必纳入,以免产品的价格太高等,这体现了设计原则中的 ( ) A.实用原则B.可持续发展原则C.道德原则D.经济性原则 2.过去的按键式电话机没有显示屏,人们只能通过听电话按键提示音判断是否按下按键;如今的电话可以让人在听到铃响的同时看到来电号码的提示。这种电话机的设计主要考虑了人机关系中() A.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 B.静态的人和动态的人 C.人的生理需求与心理需求 D.信息的交互 3.产品设计的三要素是() A.物、人、环境 B.美观、实用、经济 C.结构、功能、安全性 D.高效、健康、舒适。 4.有一种石英红外取暖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放置不平或被碰倒就会自动断电,这种技术设计实现了人机关系中的() A.安全目标 B.健康目标 C.舒适目标 D.高效目标 5.为了防止电梯门夹人事件的发生,电梯的设计者在电梯门上加红外线感应装置,当有人处于电梯两扇门之间时,红外线感应装置就会“告诉”电梯不要关门。这体现了人机系中的() A.安全目标 B.高效目标 C.经济目标 D.健康目标 6.骑摩托车戴的头盔,主要体现了人机关系中的()特点。 A.安全 B.高效 C.健康 D.舒适 7.有一种“读屏”软件,可以把计算机屏幕显示的内容透过音箱“读”出来。请问这种软件体现了人机关系中的什么要求?() A.考虑特殊人群的需求 B.考虑人的心理需要 C.考虑人的不同状态 D.考虑人的接受能力 8.据报导,西安市有一瓜子贩自制毒瓜子,自己不吃没想到儿子不断偷吃。结果,聪明伶俐的儿子因为长期偷吃用明矾、工业盐、泔水油、石蜡等加工的黑瓜子,脑子出了问题,这真是害人害己。这个例子说明了产品设计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A.美观原则 B.道德原则 C.实用原则 D.创新原则

1.2 信息系统的功能-【新教材】2020-2021学年教科版(2019)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教案

第1单元信息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2信息系统的功能 一、教材分析 在本节,要求学生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并知道如何通过选择不同的信息系统进行相应的信息处理;了解典型的事务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系统和专家系统的功能特点与工作原理。 关于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的工作原理,不要求掌握太深,能够知道大概的功能特点、了解工作原理概念图即可。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数字化学习与生活中应用到的各种信息处理需求,结合具体的信息系统进行体验与领悟,理解信息系统的功能特点。在理解信息系统功能特点的基础上,能够合理地选择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 教材中提及的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为:输入、存储、处理、输出和控制。可以通过“对信息系统的需求分析表”的调查完成,来进行初步感受,也可以通过具体的一个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来初步归纳出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教材中提及的信息系统的功能分类为: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可以通过分组学习、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各类信息系统的体验、分享,而不必每个人都全面深入学习所有的信息系统,能够在交流讨论中达成不同类型的信息系统功能特点的认知目标即可。 学习信息系统的功能及其分类,目的是能够让学生学会选择信息系统、发挥信息系统的功能优势。利用事务处理、管理信息、决策支持、专家咨询的不同应用,为学校提供教学、科研、后勤等信息管理的建议等,形成良好的数字化学习与创新的意识;利用信息系统进行身心健康方面相关问题的恰当评估与合理决策等,养成良好的信息生活态度、信息意识及相关的计算思维。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分析实际的信息系统,知道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2. 理解不同功能类型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3. 体验不同功能类型信息系统的应用方法。

高中通用技术《设计中人机关系》获奖说课稿(3)

高中通用技术《设计中人机关系》获奖说 课稿(3)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通用技术说课稿《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一、教材分析: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不与身边的物品发生联系。当我们使用这些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称为人机关系,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和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二、教学目标: 本节课授课类型是新课授课。针对高中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年龄特征,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1)、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 (2)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3)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三、教学重点: (1)人机关系的概念 (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 四、教法、教具(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以案例分析和师生互动交流为主,如

果单纯的口头语言讲授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接受,而直观图片和教具、详实的技术资料的使用可以辅助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知识难度,加快节奏,增大课容量,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目的。 五、教学步骤(过程) 1、复习导入概念 人机关系的概念--人机关系中所指的”机”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机器外,还包括各种各样的工具、仪器、仪表、设备、设施、家具、交通车辆以及劳动保护用具等。 2、分析案例 在人与某个产品构成的人机关系中,往往存在复杂的多方面关系。以开门为例,人走近门,便与门板构成人机关系;人要握住把手,便与门把手构成人机关系;人开门后要通过门,便与门框构成人机关系。人乘电梯到某一楼层去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人机关系。在乘电梯到某一楼层去的过程中存在哪些方面的人机关系? 1.人与-~; 2.人与-~; 3.人与电梯厢体之间构成的人机关系;

《通用技术_技术与设计2》高二上学期必修二全套教案

通用技术高二上学期必修二 技术与设计2 全 册 教 案

第一课时常见结构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 (2) 能够结合简单结构,分析结构的受力。 (3) 了解结构的类型,并对简单的结构实例进行分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结构的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观察和分析常见结构,激发学习激情和兴趣。 二、教学重点:结合实例进行结构的受力分析和分类。 三、教学难点:结构受力时所产生的内力和应力。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阅读法、案例分析法和提问法,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分析、交流互动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PPT、纸板、砝码等。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为了让大家了解结构与受力的关系,我们通过一个实验,让大家切身感受一下结构与力。 2、演示试验 讲解“纸板承受压力试验”: 比较不同形状的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 试验准备:

(1) 取废旧纸盒的纸板,分别裁出3条大小均为10cm*40 cm的小纸板。 (2) 分别取若干本书(用于支撑纸板)和给纸板加压的重物。 试验过程: (1) 将一纸板用两摞书支撑起来,在纸板上中间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承受的重物质量的大小。 (2) 将另一纸板弯成拱形,两端用两摞书抵住以阻止拱形延长,在拱形的上端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承受的重物质量的大小。 (3) 将剩下的纸板弯成比前次跨度小的拱形,在拱形的上端不断增加重物,直到它塌下去,记录此时承受的重物质量的大小。 【师生互动】上述演示试验说明:不同的结构所能承受的力是不同的。我们知道结构在一定外力作用下就会遭到破坏,主要原因是结构内部产生的应力已经达到其极限值。那么,说明是应力呢? 3. 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基本力学概念:内力与应力,了解了五种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通过分析讨论掌握了结构的类型。 4.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结构与力(1)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能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 (2) 能够结合简单结构,分析结构的受力。 (3) 继续了解结构的类型,并对简单的结构实例进行分类。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用技术人机关系 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通用技术》中《技术与设计(1)》苏教版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分成三个内容:(1)什么是人机关系(2)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3)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本节教学内容是全书的基础内容之一,它和上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都是围绕技术与设计的问题展开的。在技术世界中的的设计,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设计时要考虑人机关系,以便能使设计的技术产品适合人的需要。这里的人机关系不是专业的设计,它更多地反映一种理念,重在使学生能够在这种关系的视野中认识设计,为构思、评价、优化方案打下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特别是“机”的丰富内涵。并通过简单的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能较好的把握人机关系的概念,体验到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重要性。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掌握和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人机关系是比较陌生的,学习时容易对本概念产生误解。高中学生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在具体的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置情景,列举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实例,从人机关系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思考和剖析,帮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熟悉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了解在设计中如何合理运用人机关系。 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对生活中所存在的人机关系进行简单分析,掌握一些设计分析方法的知识,形成“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人机关系的案例分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体会到在产品设计中人性化、人文关怀的设计思想,并形成认真严谨的态度,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树立起正确的设计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人机关系,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难点:人机关系的几个目标不是孤立的,往往需综合实现。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具体应用是隐含在产品的设计中,需要通过体验去感受,反映的是一种理念,一种较为重要的分析方法。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 1、通过展现具体的实物,从而引入课题。 2、通过对案例由简到难的分析,利用图片和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人机关系的含义,让学生领悟人机关系在设计中的应用。 3、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实物的演示及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归纳出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通过生活场景的观察、分析和讨论,结合教材内容,了解如何实现合理的人机关系。 六、教学准备 搜集人机关系的案例、图片、制作课件及器材准备 七、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展示纸杯、玻璃杯、保温杯,当人使用这些杯子时,便构成了人机关

20184月通用技术真题卷与解析

2018年4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技术试题 第二部分通用技术(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2018.4浙江高考)如图所示是一款医学影像智能阅片机器人,能读取病人的医学影像,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下列说法中,不恰当 ...的是() A.能快速准确地诊断疾病,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B.能够自主学习,体现了技术的创新性 C.能替代医生阅片,减轻医生的工作强度,体现了技术具有解放人的作用 D.可以提升基层医院的诊断水平,体现了技术在医疗领域的重要作用 【答案】 A 2.(2018.4浙江高考)浅色的鞋穿久了会发黄,试验时将浅色的鞋放在耐黄变测试仪中(如图所示),温度调到50℃左右,并用强光长时间不间断地照射,以快速测鞋的发黄情况,该试验的方法属于() A.模拟试验法 B.强化试验法 C.优选试验法 D.虚拟试验法 【答案】 B

3.(2018.4浙江高考)小明构思了下列悬吊式抓取机构的方案,其中在力F作用下,不能将工作夹紧的是() A. B. C. D. 【答案】 C 4.(2018.4浙江高考)如图所示是一款可折叠的婴儿床。下列对婴儿床的评价中,不正确 ...的是() A.无尖棱凸角,实现了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B.可快速地展开和收拢,实现了人机关系的高效目标 C.可折叠,便于携带,符合设计的实用原则 D.整体采用圆形结构,符合设计的技术规范原则 【答案】 D (2018.4浙江高考)请根据下图(第5~6题图)完成5~6题。

5.图中漏标的尺寸共有() A.一处 B.2处 C.3处 D.4处 【答案】 C 6.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小明用6mm钢板加工该零件,下列工具中不需要 ...的是( A ) 【答案】 A 7.(2018.4浙江高考)如图所示是套筒的铸造工艺示意图,根据零件图制作砂芯和砂型,然后将砂芯装入砂型中,合箱后形成铸型,再把熔炼的铁水浇注到铸型中,冷却后取出铸件,清理铸件得到毛坯。下列流 程图中不能 ..用于套筒铸造的是()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二教案-1.2信息系统的功能(第2课时)-【新教材】教科版(2019)

1.2 信息系统的功能(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不同功能类型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2.体验不同功能类型信息系统的应用方法 3.理解计算机、移动终端在信息系统中的作用 4.树立利用信息系统进行咨询、决策的意识 【教学重点及难点】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解决问题的工作原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思考:事务处理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很强,但并不聪明,怎样让信息系统更智能呢? (使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及专家系统解决问题) 二、使用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解决问题 学生活动1:寻找决策支持系统进行功能测试 测试活动:使用心理检测网站进行心理素质的测试,寻找调节心理的方法。

学生活动:通过网络搜索相关的心理素质测式,并寻找调节心理的方法。 教师引导: 六种调节心理情绪的方法: (1)呼吸放松调节法 (2)音乐调节法 (3)合理宣泄调节法 (4)理智的调节法 (5)暗示调节法 (6)升华

总结: 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科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 该系统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所需的数据、信息和背景资料,帮助明确决策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且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通过人机交互功能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 决策支持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决策支持系统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知识拓展:(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 自从20世纪70年代决策支持系统概念被提出以来,决策支持系统已经得到很大的发展。1980年Sprague提出了决策支持系统三部件结构(对话部件、数据部件、模型部件),明确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极大地推动了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 决策的进程一般分为4个步骤: (1)发现问题并形成决策目标,包括建立决策模型、拟定方案和确定效果度量,这是决策活动的起点; (2)用概率定量地描述每个方案所产生的各种结局的可能性; (3)决策人员对各种结局进行定量评价; (4)综合分析各方面信息,以最后决定方案的取舍,有时还要对方案作灵敏度分析,研究原始数据发生变化时对最优解的影响,决定对方案有较大影响的参量范围。 决策往往不可能一次完成,而是一个迭代过程。决策可以借助于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来完成,即用计算机来辅助确定目标、拟定方案、分析评价以及模拟验证等工作。在此过程中,可用人机交互方式,由决策人员提供各种不同方案的参量并选择方案。 学生活动2:探讨专家系统的智能特征 活动选题1:使用植物识别APP或网站,体验专家系统的功能

高中通用技术 必修1-2.1人机关系

人机关系是通用技术课程最重要的内容之一。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此,我拍了一些照片用于教学,效果很好。在后面的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分析和技术语言等教学中,这些照片还可以使用。 现精选部分照片,并作简要说明,谨供老师们参考。 1、灯具开关和电风扇开关 人机关系:开关的安装高度便于正常人使用,指示灯便于人们在黑暗中找到开关,还能够知道电风扇的工作状态(电风扇转动时指示灯不亮)…… 设计的一般原则:开关的制造和安装高度符合技术规范原则,电风扇开关符合创新原则和实用原则…… 技术语言:电风扇旋钮上的强度和旋转方向关系的符号,指示灯的亮和暗,灯具按钮上的开和关标记(小红点和小突起)。

2、门锁和拉手 人机关系:门锁的安装高度便于正常人使用,拉手的安装高度和方向便于正常人使用,拉手的边缘光滑不伤手 3、办公桌 人机关系:办公桌较宽大,表面手感好,抽屉合适,这些符合人机关系。但高度偏低,不能和一般的凳子相配合,大多数老师不适合。

4、安全出口指示牌 人机关系:安全出口指示牌安装高度有高有低,指示牌里面有灯光(有的和应急电源相连),便于不同远近的人看到。两种语言(安全出口、EXIT)和符号便于不同的人理解。 技术语言:安全出口指示牌本身就是一种技术语言。

5、楼梯扶手 人机关系:表面光滑(尤其是转弯处圆滑无棱角),手感好,坚固耐用,高度合适,赏心悦目 设计的一般原则:扶手材料、焊接工艺、安装高度等符合技术规范原则 6、楼梯踏步和防滑条 人机关系:楼梯踏步的宽度和高度合适,防滑条起到防滑作用 设计的一般原则:大理石面和铜质防滑条符合实用原则、美观原则和技术规范原则等

会考通用技术-必修二《第四章 控制与设计》学习材料

必修二《第四章控制与设计》学习材料 学习目标和要求: ⒈积极观察生活,能从生活中所遇到的和所观察到的事物中识别各种受控现象和受控过程,理解控制的含义。 ⒉能够分析典型的案例,了解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熟悉简单的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和简单的工作过程。 ⒊通过案例分析,能画出一个简单的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理解其中的控制器、执行器的作用,熟悉反馈环节的作用。 ⒋通过案例分析,找出并分析影响简单控制系统运行的主要干扰因素,了解功能模拟方法和黑箱方法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⒌结合一定的案例,了解简单的被控对象的基本特性,能确定被控量、控制量,划出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并形成初步的控制系统设计方案。 ⒍能根据开环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制作一个控制装置,或根据简单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案进行模拟实施,学会调试运行,提出改进方案。 (导入): 我国古代有一种靠风力来推动的风磨,当风力强的时候,磨盘就转得快,当风力弱的时候,磨盘就转得慢。那么,怎样才能根据风力的大小,往磨盘上添加谷物呢?对此,人们设计了一个漏斗:当风磨转动慢的时候,这个漏斗会自动地缩小漏口,使少量的谷物流进磨盘;当风磨转动快的时候,这个漏斗会自动地张大漏口,让较多的谷物流进磨盘。 这个巧妙的漏斗在今天看来,是一个古老的控制装置,体现了人们认识并利用控制现象的久远。事实上,控制并不是人类的天外来客,它渗透在我们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解控制、善于控制,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 一、控制及控制系统 1 控制 人们根据自己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的方向发展,就形成了控制(control)。这里所说的手段就是控制技术。如:射手通过瞄准使箭射中靶心;人们通过电冰箱获得适当的温度,使食物能够长期存放;先进的生产流水线通过计算机的指挥实现自动化生产等。 注意:理解任何控制现象,都要明确控制的对象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和采取什么控制手段。例如:在人力三轮车转弯过程中的方向控制问题中,其控制的对象就是人力三轮车,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三轮车行驶的方向,控制的手段是骑车人通过双手转动车把,改变前轮的方向并带动后轮。 2 控制的分类: (1)从控制过程中人工干预的情形来分:人工控制、自动控制。 A 人工控制:控制的过程是在人的直接干预和全程干预下进行的。如:人工纺纱、普通自来水龙头、掀按钮打开电灯、拖地清洁地板、驾驶汽车等 B 自动控制:是指在无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使事物的变化准确的按照期望的方向进行。如:数控机床、饮料自动装罐生产线,花房恒温控制、十字路口红绿灯的转换、通过电视更换节目频道、联合收割机割麦子等。 (2)按照执行部件的不同分为: A 机械控制:普通水龙头、电饭煲等 B 气动控制:化工生产中常见的气动阀门、公共汽车车门开关控制等 C 液压控制:建筑工地打桩机、修理汽车用的液压千斤顶等 D 电子控制:电子计算器、家用电冰箱、自动门和汽车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装置等 3 控制系统 一般的控制过程都有一个输入和一个输出。任何一种控制的实现,都要通过若干个环节,这些环节构成一个系统,我们称之为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常分为开环控制系统(open loop control system)和闭环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