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也是不断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果。我觉得,将进入历史新时期以来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作一概括,现在已经具备基本的条件。

一,老命题新认识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一个老命题。

1953年冬,笔者在苏南农村向农民和基层干部宣讲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时,他们首先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我阅看《周恩来选集》,看到周恩来总理1953年在全国政协作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报告,他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叫做社会主义?”可见,自从半个多世纪前开始搞社会主义起,从上到下,就普遍发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老命题了。

开始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回答,就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演进为“一大二公三纯”。这基本上是苏联模式,再加上中国的“独创”。“文化大革命”开始时说,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阶段”。实际上,这是在社会主义问题上“左”的恶性发展。十年“文革”结束,大家普遍疑惑,搞

了这么多年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难道就是这样的吗?

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我们开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邓小平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他提出,搞社会主义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他进一步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作为基本结论,实际是历史主题提出的,表明了我们党从根本上摆脱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和“左”的一套,对社会主义在总体上有了全新的认识,使大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从此开始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有人发出这样的责难,有人存在这样的疑问,什么是社会主义还不清楚,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其实,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的命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但他们只是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大体的设想,他们没有并拒绝给未来新社会提供具体方案,认为这是当时实践者的事。十月革命后,在党代会上,有人要求论述充分发展了的社会主义社会,列宁指出,我们还办不到,达到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会是个什么样子,这我

们不知道,也无法说。因为还没有可以来论述社会主义的材料。建设社会主义的砖头现在还没有烧好。我们不能再多说什么,而应当尽量谨慎和精确。列宁对社会主义采取了尊重实践的态度和方法。列宁以后,斯大林依照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解,在苏联搞了以公有制为唯一所有制、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高度集权的社会主义,并作为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由于缺乏经验,由于斯大林和联共施加压力,也由于自己的幼稚,各个社会主义国家,包括中国在内,普遍接受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这样,世界社会主义偏离科学社会主义越来越远,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

社会主义只能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而这个现实基础又是各国不同,并不断变化的。因此,社会主义不可能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恩格斯说:“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也是这样,只能随着实践的发展而逐步深入和完善。其实,历史上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不是按照某位类似上帝的人物提供的具体方案建立起来的,都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现代发达国家的股票交易所、银行、贸易公司、工厂制度、议会等经济政治制度和组织形式,都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大国崛起》的电视剧对此作了很好的介绍。“摸着石头过河”。这是基本的方法。这是“实践论”的通俗说法。要想按照某个

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完备解答来建设社会主义,是很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是社会主义问题上的蒙昧。

邓小平一以贯之地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直到1987年,他仍然说:“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还在摸索之中。”作为《邓小平文选》“结束篇”的1992年南方谈话,邓小平仍然在进行这种探索,关于计划和市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都是在进一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邓小平以后,我们继续在探讨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等理论,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有了重要的新进展,把全党和全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当然,这种探索远没有最终完成,以后还不断会有对社会主义的新认识。

二,从特征到本质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是逐步展开和深入的,其成果是逐渐积累的。

毛泽东在1955年就提出,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但后来他又产生“富变修,穷革命”的思想。这样,他的社会主义思想就陷入了一种悖论。“四人帮”借此大肆鼓吹穷社会

主义,并走向极端。在拨乱反正中,邓小平首先批判了穷社会主义论,指出社会主义应当是富的。这是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那末,具体看,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的社会呢?

回顾对社会主义的拨乱反正,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从总体上看,经历了从社会主义的特征到本质的认识过程。

十二大报告对社会主义的特征作了全面概括。这个文献列举的社会主义的特征有:剥削制度的消灭和生产资料的公有,按劳分配,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以及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中央党校的主要教材《科学社会主义概论》,就是这样。这本发行量很大的书中列举的社会主义特征有四条:生产资料公有制、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率、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该书认为:“社会主义各个特征的总和,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完整体系。”概括几个特征,这是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人们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方法。从平列的几个特征上认识社会主义,作为对一种社会形态的认识,虽有一定意义,但还是比较表面的,这是延续多年的传统思维。

邓小平的思维逻辑是,从强调公有制占主体、共同富裕两条根本原则,到突出共同富裕。他把共同富裕从两条根本原则之一,提升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又进一步提升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全面概

括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说:“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讲特征,到讲本质,到全面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生动地表明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认识过程。

在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结论后,人们不断提问:什么是中国特色?有各种各样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列举若干条。这些回答,也是有意义的,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更自觉地贯彻某些重要方针。比如,“一国两制”是重要的中国特色,就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实现贯彻祖国统一的方针。但是,用这样的方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是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还停留在表层,二是往往把中国特色狭隘地理解为中国独有。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从总体上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认识达到一个新水平的标志。

三,扬弃积淀升华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是一个在实践中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过程。在这个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这个认识过程中,有些思想理论观

点被扬弃,大量的正确思想和理论观点积淀下来,有不少思想理论观点升华到更高的境界。

扬弃,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反映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一些理论观点,逐步放弃,如计划经济、全民所有制等,在改革开放之初,还是经常使用,以后逐渐抛弃不用了;另一种是,虽然是新创造的一些概念,但随着实践的发展,情况的改变,已失去时效而不再使用了,如“乡镇企业”、“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等。

积淀,在改革开放不同时期创造的理论成果,因为切合实际,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为广大干部和群众所掌握,积淀下来了。这是大量的。如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是硬道理,“三个有利于”标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依法治国,以及十六大以来的一些理论创造。这种积淀,是实践检验、历史筛选的结果,而不是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这种积淀,使我们的理论体系日益丰富,底蕴更加深厚。

升华,有些思想理论观点,随着实践的发展,认识逐步加深,内涵更加丰富,达到了更高的境界。比如,共同富裕,1955年,毛泽东表达了这个思想。后来,邓小平将共同富裕提升为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继而又提升为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在南方谈话中,又进一步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归结。又如,将我们党一贯坚持的全心全

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相结合,提升为以人为本。将我们从改革开放之初就提出的关于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提升为科学发展观,等等。所有这些,都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

思想理论观点的扬弃、积淀、升华,这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过程的生动性和复杂性。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要自觉掌握扬弃、积淀、升华,来推进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那些已经过时的、或者被实践证明是不正确的理论概念和观点,要敢于及时扬弃,这也是与时俱进的应有之义;对于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概念和理论观点,其指导作用将是长期的,无所谓新与旧,要作为宝贵财富珍惜;对一些基本的理论观点,要不断充实内涵,提升其意蕴,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当然,这种升华决不是人为的拔高,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自然跃升。

现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热点。存在的问题:一是直线式地讲一脉相承,与时俱进,二是满足于提出一些现代化、民族化之类的口号。如果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丰富的复杂的历史进程作具体的分析研究,就很难总结概括出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四,总的概括

改革开放以来,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经从不同层次、不同视角作了许多回答。现在能不能在理论上作一个概括呢?我认为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呢?概括地说,就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

以人为本,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原理阐明,社会主义社会就是一切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社会主义是人民群众创造的。我们用以人为本的中国化语言表达了这个原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这是实现社会主义根本目标的基本途径。科学发展的一般要求,就是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遵循客观规律,要切合国家的实际。在我们的条件下,科学发展又有阶段性的针对性。只有科学发展,才能使社会主义持久地保持活力。

共同富裕,这不仅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而且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归结点。

社会和谐,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这四条概

括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途径,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比较全面又比较概括地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这是目前阶段所能达到的认识。

什么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内涵应当有几个层次。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这四条,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高层次的概括。

适应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保证民主自由的政治制度,促进文化繁荣和人才成长的文化教育制度,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另一个层次。

社会结构、社会阶层及社会组织状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又一个层次。

观察我们社会的现实情况,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这四条,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现实,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理想和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究竟有几个层次,这是一个需要作深入研究的课题。

这四条,既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力和优越性,又是任重道远的奋斗目标。每一方面都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都存在着许多问题、困难和矛盾,有待我们去克服,去解决。

我们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但理想信念不是抽象的、可望不可及的。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落实到这四条上来,为实现这四条而坚持不懈地努力。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 一、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有关论述 ①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②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④到二0二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我国将成为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成为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的国家,成为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的国家,成为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的国家。 二、时政观点解读 1、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的关系: ①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②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 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展望2020年全面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后的中国经济和社会的美好愿景: ①工业化基本实现、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世界前列。 ②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 ③人民享有更加充分民主权利、具有更高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 ④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充满活力而又安定团结。 ④对外更加开放、更加具有亲和力、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

2019年中考政治必备知识点归纳总结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2019年中考政治必备知识点归纳总结 共同富裕社会和谐 2.1.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1世纪初,我国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2、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就越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4、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就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实现城乡和东西部地区协调共同发展,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1.2: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地位) 3、共同富裕的内涵: ①共同富裕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②从内容看,共同富裕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 从范围看,共同富裕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困基础上的普遍富裕。; 从实现途径看,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而是逐步实现的共同富裕。 4、怎样实现共同富裕? ①根本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使地区先富起来。 ②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先富帮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③完善分配制度(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④国家采取各种有力措施,如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缩小地区差距。

论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论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作者:刘艾晨 【摘要】2002年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执政兴国的新理念,“以人为本”与“和谐社会”是其中的两个最重要的概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做出的科学决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本文以“以人为本”为核心,深入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从实践上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建设“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文化,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关键词】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和谐社会社会安宁 【目录】 一、“以人为本”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集中体现 (二)“以人为本”是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进一步完善 (三)“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 二、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及最现实的问题 (一)就业是民生之本 (二)保障是民安所在 (三)安宁是民生所盼 三、“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以人为本就是要在现实性上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互动共进的历史进程 (三)构建“以人为本”的价值体系 邓小平同志说过,稳定是压倒一切的。我国着力于建设和谐社会,这正是为了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社会的稳定和谐,人民生活的稳定安康。这符合辩证法也符合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我们需要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的目的是“促和谐”,本文重点阐述人与社会的和谐,关注民生问题,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社会。 一、“以人为本”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并要求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一)“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基本特征的集中体现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六大特征,既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总概括,其内容都是围绕“以人为本”而展开的。正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样是一个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各种权利不断得到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是: 一要建立起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社会关系; 二要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三要和谐兴国、和谐创业、和谐安邦。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就必须努力实现人民群众期盼社会稳定、和谐的愿望。这样,我们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社会主义才能充满活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实现党执政的任务,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 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

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第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突飞猛进,国际产业升级和转移速度加快,各国注重经济发展和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从总体上看,这些因素给我国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和有利条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我们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应对来自外部的各种挑战和风险,把国内的事情办好,始终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 第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我们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党实现执政的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社会建设。强调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强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强调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强调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等,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取得了新的重要的进展。也只有把社会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社会基础,才能更好地实现

以人为本 创建文明学校 促进和谐发展汇编

以人为本创建文明学校促进和谐发展 ——XX学院创建文明学校工作汇报 XX学院是200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原XX高等专科学校和XX医科大学XX分校合并基础上,吸收XX华侨体育师X学校教学资源成立的一所全日制本科大学。新校初创,百业待举。校党政领导统一认识,把创建文明学校、迎接省教育厅学士学位授予权和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三件大事作为重中之重的牵头项目,坚持“三个文明”建设一起抓,围绕中心,扎实开展创建文明学校、平安校园活动,营造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好局面,加快了三个校区的的实质性融合,校园面貌和师生员工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学校的办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教书育人诸项工作实现了从专科向本科的体制性转变。现将我校创建文明学校的工作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确保“三个到位” 1、广泛动员,统一思想,确保认识到位 学校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创建文明学校工作。党委每年都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部署文明学校的创建工作。各级党政领导利用各种场合,多形式,多渠道,反复强调创建文明学校的重要性。三年来,学校先后召开5场全体教职员工和部分学生动员大会,每次会议都由院长主持,党委书记动员,把文明创建活动上升到事关学校生存发展、事关学校品牌形象、事关师生员工综合素质的高度,广泛发动,层层动员,做好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进一步统一了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坚定了创建文明学校的决心和信心。 2、制定规划,加强领导,确保组织到位

创建文明学校是一项“系统工程”。校党政领导把创建文明学校活动同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之中,以文明创建为载体,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素质,实现学校的健康、协调、和谐发展。2003年之初,校党委在讨论制定学校各项发展规划时,率先通过了《XX学院创建文明学校三年(2003-2005)规划纲要》,对文明学校的创建工作作出了全面规划和部署。接着成立了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共同担任组长,学校所有党政副职任副组长,各院系(部)党总支书记和机关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成员的校文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思想道德建设、校容校貌建设、学风建设、教风建设、机关作风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平安校园建设七个工作小组,分头负责创建工作的具体实施。各院、系(部)以及机关单位也相应设立了本单位的文明创建领导机构,配备了专兼职人员,校、院系(部)还分别成立了文明督导组和督导队,形成了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网络,建立了严格的责任制度,保证了创建文明学校活动的顺利开展。 3、多管齐下,营造氛围,确保宣传到位 学校通过电台、校报、校园网络、宣传栏等宣传媒体进行形式多样、广泛深入的宣传,扩大文明创建活动的影响,努力为创建文明学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校广播电台开设了创建文明学校的专题节目,定期对文明学校创建情况进行多角度的报道。校报和校内各种系办刊物开设了创建文明学校专栏,及时进行动态报道,宣传创建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和先进事迹,刊登和文明创建有关的文学作品。学校和各院系部的、宣传栏、黑板报都设有文明创建专栏,宣传文明创建活动的内涵、实质及文明用语、文明礼仪、文明规X等相关知识。校团委和学生会在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的醒目位置X贴文明警示标语,时刻提醒师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校党委宣传部与地方报社、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拍摄专题片、报送新闻信息等方式向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测试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题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B )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社会和谐 C.公平正义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中国要全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 B )为指导 A、党的基本路线 B、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C、宪法 D、初级阶段的理论。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这个飞跃是我们党对( A )问题的新的探索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改革开放 C、对外开放 D、小康社会 4、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新的理念和机制,但最核心的就是( A ) A、以人为本 B、解决三农问题 C、科学发展 D、和平与发展 5.《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A ) A.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B.走共同富裕道路 C.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D.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 6.《决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 B )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开放 7.《决定》指出,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是( A ) A.社会公平正义 B.建设和谐文化 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D.充满活力、团结和睦 8.《决定》指出,社会和谐的必然要( C ) A.社会公平正义 B.建设和谐文化 C.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D.充满活力、团结和睦 9.《决定》指出,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A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 D.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10.《决定》指出,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是( B ) A.法律 B.制度 C.体制 D.党的领导 二、多项选择题 1.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ABCDEF ) A法治B公平正义C诚信友爱D充满活力E安定有序F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 ABC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 C.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D.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要求3.《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BC ) A.是我们党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B.反映了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的社会

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论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 姓名:成慧萍 班级:2009级法律 学号:00969007

【摘要】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思想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是在对过去经济建设中遇到问题的重新思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正确认识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观中的地位和作用,充分重视人的价值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的价值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三个代表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一脉相承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并且经历了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发展的过程。 我国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在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生产力到生产关系的改变,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变化,从而导致经济体制的变革、社会结构的变动,利益格局的调整,思想观念的变化,人们物质文化追求到精神文化追求的变化等等一系列问题呈现出了新的特征。 另外,在国际的竞争和面临的国际压力,要求我国重新思考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个长久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指导思想,指导我们逐步推进现代化,促进我国向和谐、可持续的方向发展,那就是科学发展观。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和根本要求,十七大并把科学发展观写入了党章。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以人为本”居于最重要的地位,因为“以人为本”内在地规定着为谁发展的问题即一切发展都是为了“人”,人是发展的目的。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及“五个统筹”都在说明“如何发展的问题”,即说明发展的方法、手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教案4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知道我国存在人口、资源、环境等的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国 家提出以人为本全,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理解深入落实和走科学发展道路; 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明确教育作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含义与必要性;掌握如 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2、能力目标:通过认识科技和教育的意义,学会辩证地看待经济与发展科技、教育之 间的关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含义,提高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感受科技和教育的 力量,树立热爱科学、勤奋学习的观念。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环境与资源问题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初步树立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观念,从自身做起,注意节约资源,保护 环境,并敢于批评和制止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言论和行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 教学难点:科学发展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材料:我国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水能、太阳能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二位,我国的石 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九位。同时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耕地时世 界的三分之一,淡水是世界六分之一,草地是世界的三分之一,矿产是世界的二分之一,石油居世界第49位。 图片:

设问:以上说明什么?给我们什么启示?(我国存在人口资源缺、环境污染等问题。) 以上说明在我们生活中有那些问题的困扰?(人口环境资源) ――党和国家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二)学生自主学习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 2、提出科学发展观的依据是什么? 3、科学发展观的作用及必要性? 4、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途径: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1)第一要义是发展 (2)核心:是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国人民。 (3)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的社会全面进步。 (4)根本方法:统筹兼顾。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依据: ①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 ②是总结我国发展实践 ③是借鉴外国发展经验 ④是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3、科学发展观的作用及必要性? (1)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有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2)必要性: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和“三个代表”重要

规范办学,,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规范办学,,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本页是精品最新发布的《规范办学,,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详细文章,觉得有用就请下载哦希望对网友有用。规范办学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自评报告 ——陵水县东华初级中学 根据省厅、县教科局有关文件精神,对照《义务教育阶段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方案》和《海南省省级规范化学校督导评估指标及评分细则(普通初级中学)》,我校认真组织开展自评工作,现将我校创建省级规范化学校自查自评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1、学校概况 东华初级中学创建于1979年,位于陵水县椰林镇,与黎安先行试验开发区毗邻,环境优美,硬件设备完善,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农村初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14400平方,经过36年的发展,校舍建筑面积达5000多平方米,绿化面积约3300平方米,生均绿化面积6.8平方米。校园内主要建筑包括:一幢含18间教室的教学大楼、三幢综合办公楼、三幢学生宿舍楼、四幢教师公寓、一幢二层学生食堂、一幢三层图书馆。学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分离,布局合理。 2、办学规模

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481人,其中180名学生住校,学校教职工61人,其中在职专任教师57人,工勤人员1人,校警3名。大专以上学历5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7%,本科学历4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2%。中学高级教师12人,占21%;中学一级教师25人,占44%;中学二级教师20人,占35%。学校教师学科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及其分布较为合理。 3、办学硬件 学校现有校长办公室1间,精品副校长办公室1间,教导主任办公室1间,德育办公室1间,团支部活动室1间,教学楼1幢,教室18间,办公楼2幢,科组教师办公室7间,心理咨询室1间,医务室1间,多媒体教室1间,电脑室(电脑总量51台)1间,物理实验室、仪器室各1间、化学实验室、仪器室各1间,生物实验室、仪器室各1间,乒乓球室、书画室、音乐室、舞蹈训练室、体育室、劳动实践工具室各1间,各类教学仪器均达到国家标准。图书馆1幢,藏书总量达27000万册,生均56.3册,学生食堂1幢2层,可容纳500名学生同时就餐。学生宿舍楼2幢,可容纳300多名学生住宿。学校有300米环形跑道一条,足球场1个,标准篮球场2个,标准排球场地2个,羽毛球场2个,沙池2个。学校有教师周转房1幢24间。教师办公电脑56台,教室电子白板18套,会议厅多功能系统1套,校园广播系统1套,移动网络接入10mb,全校区域覆盖。 二、学校自查自评工作

2019年精选政治思品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2.1 走共同富裕道路粤教版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

2019年精选政治思品九年级全册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2.1 走共同富裕道路粤教版知识点练习【含答案解析】第三篇 第1题【单选题】 几位民营企业家提出以“扶贫开发”为主题的倡议,号召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界人士以互惠互利、自觉自愿为原则,帮助“老、少、边、穷”地区培训人才,兴办项目,开发资源……这一倡议( ) A、能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 B、有利于实现同步富裕 C、体现了平均分配的原则 D、说明分配中我们只需要奉献精神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新华社北京11月28日电,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11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这表明( ) A、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是国家的根本任务 B、我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维护公平正义才能解决我国所有问题 D、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劳动就不会有收入”这句话说明( ) ①辛勤劳动是创造财富的基础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③要获得财富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④劳动是发家致富的唯一之路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2018年3月7日上午,习近平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创新要靠人才。强调人才的重要性,这表明( ) A、人才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B、人才紧缺的问题是我国的主要矛盾 C、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 D、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 【答案】: 【解析】:

最新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论文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论文 以民为本的执政观同我国古代“民惟邦本”的主张虽然有某种思想上的联系,但却有本质的区别。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而是先锋队和主力军的关系,是利益主体的代表和利益主体的关系,是血肉关系、鱼水关系、种子和土地的关系。党代表人民的利益而执政,除了人民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以人民为本是党的性质、任务和宗旨所决定的。把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和坚持以民为本的执政观结合起来,我们党才能抓好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以便更好地为人民而执政。 三、只有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是科学的发展 在现实中,经济、社会、人、自然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论哪一方面的发展,都不可能离开其他方面而独自进行,否则就要受到社会和自然发展规律的惩罚。我们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并进而总结出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要坚持这样的发展观,必须处理好以下三个层次的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实现经济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或者说努力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

文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同物质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为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该社会的经济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所以,掌握了政权的共产党,一定要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自己的根本任务,把包括发展生产力和调整改革生产关系在内的经济建设作为自己的中心工作。对此一定要坚定不移而不能有丝毫动摇。因为只有如此,才抓住了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必要前提和坚实基础。但是,经济建设并不是社会发展的全部,也离不开社会其他方面的发展,否则社会将变成畸形,经济建设本身也将受到阻滞和破坏。这一点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并非没有前车之鉴,在我们自己的发展中也有过经验和教训。因此,我们谋求的发展,从社会结构的角度来看,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从社会文明的角度来看,是以物质文明为基础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样的发展,既突出了重点又照顾了全面,既坚持了唯物论又体现了辩证法。 二是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关系,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着眼点,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或者说在不断推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人的发展同社会的发

初三知识点 政治第二单元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2.1走共同富裕道路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时间 到21世纪初,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①市场的作用发挥得更充分 ②经济更有生机和活力 ③经济增长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 ①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②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③实现城乡和东西地区的协调和共同发展 ④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 ⑤努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含义 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 体现:①内容—物质、文化、政治生活 ②范围—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 ③途径—逐渐实现的共同富裕 5.共同富裕的地位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设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由社会主义的性质决定) 7.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①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②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③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 ④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8.推动城乡发展的意义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________(目的)_____________↑ 9.怎样缩小城乡差距? ①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 ②国家要大力发展科技,走科技兴农道路(农业机械化) ③充分发展各地区比较优势 10.怎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①推进西部大开发 ②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③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④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⑤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法治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目标 2.民主法治的鲜明特点 ①坚持党的领导(根本保证)②人民当家作主(核心)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3.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领导各项事业的核心力量 4.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成为领导核心 ①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③党的主导思想(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和人民的关系】 5.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6.坚持党的领的重要性(两个根本保证)【意义】 ①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②是确保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7.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8.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 ①国家性质决定了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②人民的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 9.保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新要求 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10.依法治国的概念 广大人民群众(主体)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标准)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客体),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11.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1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①有法可依(前提)②有法必依(中心环节)③执法必严(关键)④违法必究(必要保证)

谈谈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看法

谈谈你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看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一五”期间社会发展的一个新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构建和谐社会历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早就有和谐的思想。孔子认为“君子和而不同”孟子的;“天人合一”;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建立一个“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社会;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这都充分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美好描绘和追求。 从古至今,构建和谐社会都是我们的一个伟大目标,可是我们又该怎么做才能实现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要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又要使不同社会阶层人群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与尊重,因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力应对各种挑战的紧迫需要。其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利于保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我国是一个多人口、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能否把社会各界人士的心凝聚在一起,能否把全民族力量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能否把全体中国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和人与人之间在诚信友爱、融洽互助的社会中和谐相处,有助于凝聚人心、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从而保证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但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使全体中国人民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我们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我相信,只要我们都紧跟在党的领导下,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观,增强发展动力,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一定能够顺利实现。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 我校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全校师生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坚持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办学理念,积极实施教育创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合格加特长的创新人才,努力创建窗口型、示范型规范化学校。近几年来,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先后被评为“县‘三项指标’考核三项优秀学校”、“县文明学校”、“河源市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河源市——”等,由于学生课外科技兴趣小组和学校校本教研工作等取得突出的成绩,经广东省教育厅等相关部门考核审定为“广东省知识产机教育试点学校”和“广东省中小学‘校本培训’示范学校”等,赢得了家长的肯定和社会的高度赞誉。以下总结我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与大力支持下,取得的具体成效: 一、学校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东源县实验中学创办于2004年9月,是一所全寄宿初级中学。创办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的办学规模不断的扩大,由5个教学班200多名学生,扩展到现在23个教学班1500多名学生,教师也从创办时的20多名增加到90多人,其中90%以上都是全日制本科学历;学校从创办时借用县青少年宫场室上课,现在已建成两幢教学楼,三幢宿舍楼,一幢学校饭堂,学校的功能场室基本完善,每个班级已全部建设了多媒体教学平台;学校绿化也不断完善,绿化面积达到校园面积的45%;为了给我校学生提供一个更优质的运动环境,县政府已下拨资金,为我校建设一个200米的塑胶环形跑道和四个塑胶篮球场,将于暑假期间建成。现在我校已初步形成一所设施完善,环境优雅的规范化初级中学。 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我校认真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深入领悟和贯彻上级党政的办学思想和策略,依法办学,务实创新,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推进我校素质教育。 (一)坚持德育为本,德育教育取得突出的成效。 我校确立“以德立校”的德育指导思想,积极树立“立人先立德”的管理方针,将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并根据学校的总体办学思想,确定了我校德育工作的定位,树立了学校德育管理的“三大理念”:即“以人为本,激励为先”、“以文养德,参与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多年来,通过创新德育理念,扎实德育教育,塑造了学校良好的校风。

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复习提纲 粤版

第二单元共同富裕社会和谐 2.1 走共同富裕道路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1世纪初,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2、市场经济的含义: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 3、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意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就越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2)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繁荣市场;丰富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有利于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以利于增强综合国力。 3、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现状如何? (1)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 (2)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还不充分。 (3)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4、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增强发展的协调性,推动城乡和东西部地区协调共同发展。 (3)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 (4)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二、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1、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2、共同富裕的内涵 (1)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 (2)从内容来看,共同富裕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 (3)从范围来看,共同富裕就是消除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之上的普遍富裕; (4)从实现途径来看,共同富裕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带动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不可能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 [先富与共富不矛盾(1)(4)] 3、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1)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贯彻共同富裕原则的要求) (2)要实现共同富裕,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防止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的原则) (3)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走共同富裕道路的途径) (4)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5)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均等全面覆盖,不断提升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发展 【摘要】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理论,因此,在构建和谐企业的过程中,必须把“以人为本”这个根本要求贯穿并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脉相承的,企业作为经济社会的细胞,在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也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尊重员工的主体地位,大力倡导人文关怀,充分调动员工的活力,激发潜能,集合众智,促进员工与企业的和谐发展,真正实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关键词】以人为本企业思想政治 一、坚持“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设想,“未来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将人的发展概括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可以说,“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马克思、恩格斯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因此,重视人的作用,一切为了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本质涵义。 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历程,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里,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把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是非得失的一个重要标准,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要不断满足人民的多方面需求,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企业坚持“以人为本”要着重做到“三个必须” 1.企业必须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企业,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提出的新重大战略思想 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胡锦涛说,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胡锦涛还强调,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按照科学规律来谋划发展大计。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也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次飞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央为何提出科学发展观?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深刻地指出:首先,科学发展观是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提出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发展不够全面,也不够协调,持续发展能力较弱,如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

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同富裕社会和谐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也是不断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取得了新的成果。我觉得,将进入历史新时期以来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作一概括,现在已经具备基本的条件。 一,老命题新认识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一个老命题。 1953年冬,笔者在苏南农村向农民和基层干部宣讲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时,他们首先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社会主义是什么样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我阅看《周恩来选集》,看到周恩来总理1953年在全国政协作关于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报告,他回答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叫做社会主义?”可见,自从半个多世纪前开始搞社会主义起,从上到下,就普遍发生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这确实是一个老命题了。 开始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回答,就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后,演进为“一大二公三纯”。这基本上是苏联模式,再加上中国的“独创”。“文化大革命”开始时说,这是“社会主义革命的新阶段”。实际上,这是在社会主义问题上“左”的恶性发展。十年“文革”结束,大家普遍疑惑,搞

了这么多年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难道就是这样的吗? 在拨乱反正的基础上,我们开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 邓小平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他提出,搞社会主义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他进一步指出,“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1982年9月,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提出,我们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作为基本结论,实际是历史主题提出的,表明了我们党从根本上摆脱了社会主义的苏联模式和“左”的一套,对社会主义在总体上有了全新的认识,使大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从此开始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新探索。 有人发出这样的责难,有人存在这样的疑问,什么是社会主义还不清楚,怎么建设社会主义!其实,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探索的命题。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但他们只是指出了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大体的设想,他们没有并拒绝给未来新社会提供具体方案,认为这是当时实践者的事。十月革命后,在党代会上,有人要求论述充分发展了的社会主义社会,列宁指出,我们还办不到,达到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会是个什么样子,这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