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概述教案

计算机网络概述教案
计算机网络概述教案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课题第一节计算机网络概

念、分类、功能

课时

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网络定义

理解计算机网络分类和功能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定义、分类、功能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分类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通过东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搭建网络的设计,让同学们思考公司技术员的设计是否可行。

二、新课教学(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就是利用通信线路和设备,将分散在不同地域、并具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按照网络协议,在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支持下,实观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第一阶段: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由一台中心计算机连接大量地理上分散终端的计算机连机系统,就是计算机网络的雏形。这种系统中所有数据处理都由主机完成,终端没有任何处理能力,仅起着字符输入、结果显示等作用,这种连机系统被称为主机—终端系统,或称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

第二阶段:面向通信的计算机网络

世界上第一个最成功的远程计算机网络是1969年由美国高级研究计划局(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ARPA)组织研制的ARPANet网络。ARPANet 首先提出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两大部分,现在的计算机网络仍然沿用这种组织方式

通信子网完成全网的数据传输和数据转发等通信处理工作;资源子网承担着

全网的数据处理业务,并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

第三阶段:开放式标准化计算机网络

20世纪70年代后期,人们开始提出研制新一代计算机网络的问题。许多国际组织,都成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研究计算机系统的互联、计算机网络协议标准等问题,以使不同的计算机系统、不同的网络系统能互联在一起,实现“开放”的通信和数据交换、资源共享和分布处理等。1984年,ISO正式颁布了OSI/RM,开创了一个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遵循国际标准化协议的计算机网络新时代。

第四阶段:新一代综合性、智能化高速网络

自 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 Internet 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向全面互联、高速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计算机网络由于Internet 的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将面临诸多问题,如网络带宽限制、网络安全,IP 地址紧缺等问题。因此,新一代计算机网络应向高速、大容量、综合性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目前,不断出现新的网络技术(如交换式以太网技术、ATM 技术、帧中继技术等),这些是构建新一代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技术基础。

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按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分类

按计算机网络的覆盖范围来分类,可以将计算机分为 3 类,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MAN)和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 WAN),它们的特性参数见表 1-1。

表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1 各类计算机网络特性参数

网络类型网络缩

覆盖范围地理位置传输速率

10m 房间

100m 建筑物

局域网LAN

1km 校园

4Mbit/s~10Gbit/s

城域网MAN 10km 城市50Kbit/s~2Gbit/s

广域网WAN 100~1000km 国家或地区9.6Kbit/s~2Gbit/s

2)按计算机在网络中的地位分类

在计算机网络中,有一些计算机或设备为网络中的用户提供共享资源和应用

软件,实现服务功能,这些计算机称为服务器。而接受服务或需要访问服务器上共享资源的计算机称为客户机。在计算机网络中,服务器与客户机的地位或作用是不同的,服务器处于核心地位,而客户机则处于从属地位。依据计算机网络中服务器与客户机的不同地位,可以将局域网分为3类。

(1)基于服务器的网络

在计算机网络中,有几台计算机或设备只作为服务器为网络用户提供共享资源,而其他计算机仅作为客户机去访问服务器上的共享资源,这种网络就是基于服务器的网络。在这种网络中,服务器处于核心地位,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网络的功能和性能。

(2) 对等网络

对等网络与基于服务器的网络不同,它没有专用的服务器,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能作为服务器,同时,又都可以作为客户机。每台计算机既可管理自身的资源和用户,又可作为网络客户机去访问其他计算机中的资源。

(3) 混合型网络

混合型网络是基于服务器网络和对等网络相结合的产物。在混合型网络中,服务器负责管理网络用户及重要的网络资源,客户机一方面可以作为客户访问服务器的资源,另一方面,又可以将客户机看成是一个对等网络中的计算机,客户机相互之间可以共享数据资源。

4、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共享资源

共享资源就是共享网络上的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

2)数据通信

计算机网络提供了一条可靠的通信通道,它可以传输各种类型的信息,包括数据信息和图形、图像、声音、视频流等多媒体信息。

课题第二节计算机网络体

系结构

课时

教学内容1、计算机网络协议

2、网络分层体系结构

3、OSI参考模型

教学目标理解计算机网络协议概念理解网络分层体系结构掌握OSI参考模型

教学重点计算机网络协议、分层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

教学难点计算机网络协议、分层体系结构、OSI参考模型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上节课学习了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定义是什么?网络有什么功能?

二、新课教学(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计算机网络协议

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即为网络协议。一个网络协议由3个要素组成。

(1)语法,即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协议解决了如何进行通信的问题。例如,报文中内容的顺序、形式等。

(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协议应解决在什么层次上定义通信,其内容是什么。例如,对于报文,它由哪些部分组成,哪些部分用于控制数据,哪些部分是通信的内容。

(3)同步,即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又称为定时。协议规定了何时进行通信,先讲什么,后讲什么,讲话的速度等。

协议定义了网络上各种计算机和设备之间相互通信和进行数据管理、数据交换的整套规则,通过这些规则的定义,网络上的计算机才有了通信的共同语言。

2、网络分层体系结构

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必不可少的部分,那么如何安装、管理和实现网络通信,使网络能够有条不紊、高效率地工作呢?

(1)网络分层的必要性

【案例1-1】假设甲、乙两人通过电话讨论有关计算机网络的问题,那么至少要分3个层次来讨论这个问题:

最高层可称为认识层

中间一层可称为语言层

最下面的一层称为传输层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进行分层后,每一层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因而可以将一个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个较易处理的较小的问题。

(2)网络分层的优点

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当然远远比两个人打电话要复杂得多,但是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实现仍可使用分层的思想来设计,计算机网络协议的层次结构具有以下5个方面的好处。

①各层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②灵活性好。

③结构上可分割开。

④易于实现和维护。

⑤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3)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的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换句话说,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就是这个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功能的精确定义。

三、扩展项目

同学们还能举出哪些分层的例子吗?

课题第三节 OSI参考模型课时

教学内容1、OSI 参考模型的概念

2、OSI 参考模型的结构与各层的功能

教学目标理解OSI参考模型概念

掌握OSI参考模型结构及各层功能

教学重点掌握OSI参考模型结构及各层功能

教学难点掌握OSI参考模型结构及各层功能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网络分层结构有什么好处?

二、新课教学(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OSI 参考模型的概念

OSI是指开放系统互联(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通常人们将开放系统互联称为OSI参考模型,并记为OSI/RM,简称为OSI。其参考模型及两个通信实体间的分层结构如图 1-1所示。

图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1 OSI 参考模型以及两个通信实体之

间的分层结构

在 OSI 中,采用了3级抽象,分别是:体系结构、服务定义(Service Definition)和协议规范(Protocol Specification)。

2、OSI 参考模型的结构与各层的功能

OSI 参考模型是一种7 层网络通信模型,它采用的是分层结构,如图1-3 所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网络划分 7 层结构的基本原则是:

①网中各节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

②不同节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

③同一节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④每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

⑤不同节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

(1)在 OSI 参考模型中采用了如表 1-2所示的 7 个层次的体系结构。

表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2 OSI 参考模型中的 7 个层次层

层号层的名称层的英文名称层的英文缩写

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A

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P

5 会话层Session Layer S

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T

3 网络层Network Layer N

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d Layer D

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PH

(2)OSI/RM 各层的主要功能

下面将根据图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1来介绍 OSI 参考模型的 7 层协议以及每层协议所完成的具体功能。

①物理层

物理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即第1层。

物理层包括设备之间物理连接的接口和用户设备和网络端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规则。设备要传输信息就要利用一些物理介质,如双绞线、同轴电缆等。但具体的物理介质并不一定要在OSI的7层之内,也有人将物理介质当做第0层,因此物理介质的位置就位于物理层的下面。

物理层的任务就是为它的上层(即数据链路层)提供一个物理连接,以便透明地传输比特流,在物理层上所传输的数据单位是比特。

②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是OSI参考模型的第2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在两个相邻节点间的线路上,无差错地传输以帧为单位的数据。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服务的基础上,建立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链路,传送按一定格式组织起来的位组合,即数据帧。

③网络层

网络层是OSI参考模型中的第3层,它是OSI参考模型中最复杂的一层,也是通信子网的最高层。它在其下两层的基础上为资源子网提供服务。

在网络层中,数据传输的单位是分组或包。

④传输层

传输层是OSI参考模型的第4层。一般来说,OSI参考模型的低4层的主要任务是实现数据通信,高 3 层的主要任务是实现信息处理。

传输层的目的是提供在不同系统进程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可靠服务,在网内的两个实体之间建立端到端的通信信道,用于传输信息或报文分组,向高层屏蔽低层数据通信的细节,即向用户透明地传输报文。传输层提供两端点之间可靠、透明的数据传输,执行端到端差错检测和恢复、顺序控制和流量控制功能,管理多路复用。

⑤会话层

会话层是OSI参考模型的第5层,会话层也可称为会晤层或对话层。在会话层及以上更高的层次中,数据传输的单位一般均称为报文。

会话层是用户应用程序与网络之间的接口,会话层的主要任务是负责两个会

话实体之间的会话连接,确保点-点的传输不会被中断,并且进行会话管理和数据交换管理,即组织和协调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

⑥表示层

表示层是OSI参考模型的第6层,它对来自于应用层的命令和数据进行解释,对各种语法赋予相应的含义,并按照一定的格式传送给会话层。

表示层的主要功能是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用户信息的语法表示问题、信息的加密和解密等。

⑦应用层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它是计算机网络用户、各种应用程序与网络之间的接口。应用层的功能是直接向用户进程提供服务接口,完成用户希望在网络上完成的各种工作。

可以把上述的 7 层的最主要功能归纳如下:

应用层——与用户应用进程的接口,即相当于:做什么?

表示层——数据格式的转换,即相当于:对方看起来像什么?

会话层——会话的管理与数据传输的同步,即相当于:轮到谁讲话和从何处讲?

传输层——从端到端经网络透明地、可靠地传输报文,即相当于:对方在何处?

网络层——分组传输、路由选择、拥塞控制网络互连,即相当于:走哪条路可以到达该处?

数据链路层——在链路上无差错地传送数据帧,即相当于:每一步该怎么走?

物理层——将比特流送到物理介质上传送,即相当于:对上一层的每一步应怎样利用物理介质。

由于OSI参考模型是一个理想的模型,因此,一般具体的网络只涉及到其中的几层,很少有系统具有OSI参考模型的所有7 层,并完全遵循OSI参考模型的规定。

三、扩展项目

能简述一下网络中数据通过OSI参考模型的处理过程吗?

课题第四节 TCP/IP 参考模型课时

教学内容1、TCP/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2、TCP/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教学目标掌握TCP/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掌握TCP/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理解TCP/IP参考模型和OSI参考模型区别理解TCP/IP参考模型中的主要协议的概念

教学重点TCP/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TCP/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TCP/ 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TCP/ 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OSI参考模型分为哪几层?

二、新课教学(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TCP/IP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1)TCP/IP参考模型的发展

(2)TCP/IP 协议的特点

①开放的协议标准。

②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③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广域网,更适用于互联网中。

④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 TCP/IP 设备在网中都具有唯一的地址。

⑤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2. TCP/IP 参考模型与层次

TCP/IP 参考模型是将多个网络进行无差别连接的体系结构。

(1) TCP/IP 参考模型的 4 层

TCP/IP 参考模型由主机网络层、互连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4 层组成,它与 OSI 7 层参考模型的关系如图 1-2所示。

图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2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对

应关系

(2) TCP/IP 参考模型各层的服务和功能

下面简单介绍 TCP/IP 协议的各层所提供的服务和功能。

①主机网络层

TCP/IP 参考模型对互连层以下层未作定义,只是指出主机必须通过某种协议连接到网络,才能发送IP分组。

②互连层

互连层是网络互联的基础,它提供了无连接的分组交换服务。互连层是对大多数分组交换网所提供的服务的抽象。其任务是允许主机将分组发送到网络上,使每个分组能够独立地到达目的站点。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功能类似,分组

的路径选择也是互连层的主要工作。

互连层主要包括以下4个协议:

●网际协议(Internet Protocol ,IP)的主要任务是对数据报进行路由选择,并从一个网络转发至另外一个网络中。即为要传输的数据分配地址、打包、确定目的站点地址及路由,并提供端到端的无连接的数据报传输。IP 规定了计算机在 Internet 中通信时所必须遵守的一些基本规则,以确保路由选择的正确性和数据报传输的正确性。

● Internet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CMP)为IP协议提供差错报告。ICMP 用于处理路由路径,协助IP层实现报文传送的控制协议。例如,ICMP 能够传送控制信息以及提供错误信息报告等。

●地址解析协议(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ARP)用于实现从IP地址向物理地址的转换,即从远程网的 IP 地址映射到局域网的硬件地址。

●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RARP)用于完成从物理地址向IP地址的转换,这个转换过程是地址解析的逆过程。

③传输层

在TCP/IP参考模型中,互连层之上的一层是传输层。与OSI参考模型中的传输层类似,在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允许源主机与目的主机之间的对等实体进行会话。传输层定义了两个端—端协议,对应了两种不同的传输控制机制。传输控制协议(TCP):TCP协议规定把输入的比特流分解为离散的报文传送给IP 层。在目的端,TCP接收进程重新把接收到的报文组装成比特流。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它可保证信息从某一机器准确地传送到另一机器上。为了保障数据的准确传输,TCP对从应用层传送到 TCP 实体的数据进行监管,提供了重发机制。在TCP层中,也需进行流量控制,便于发送方与接收方保持同步。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 Protocol):UDP 提供无连接服务,无重发和纠错功能,不能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UDP 适用于那些不需要面向连接的顺序和流控制,并且自身能够对此加以处理的应用程序。UDP 在客户/服务器类型的请求响应查询模式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诸如语音、视频应用等领域中也有广泛应用。IP、TCP 和 UDP 3 者之间的关系如图 1-3 所示。

Telnet FTP SMTP DNS 其他

TCP UDP

IP(ICMP、ARP、RARP)

Internet 无线分组网LAN

图Error! No text of specified style in document.-3 IP、TCP 及 UDP 之间的关系④应用层

TCP/IP 参考模型中没有会话层和表示层。在OSI 模型的实践中可以知道,大部分应用程序不涉及这两层,因此在TCP/IP 参考模型中没有考虑会话层和表示层,在传输层之上就是应用层。在应用层中,包含了所有的高层协议。

远程登陆协议Telnet,用于实现互联网中远程登录功能。

文件传输协议FTP,用于实现互联网中交互式文件传输功能。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用于实现互联网中电子邮件传送功能。

域名解析协议DNS,用于实现网络设备名字到IP地址映射的网络服务。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用于WWW服务,HTML文件的传输。

(3)OSI 参考模型与 TCP/IP 参考模型的比较

OSI参考模型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网络协议集,但是它太庞大,难以实现,而

TCP/IP协议却简单、灵活,所以用作实际的工业标准。

对 OSI 参考模型的评价:

①层次数量与内容选择不是很好,会话层很少用到,表示层几乎是空的,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有很多子层插入。

②OSI 参考模型将“服务”与“协议”的定义结合起来,使得参考模型变得格外复杂,实现困难。

③寻址、流控与差错控制在每一层中都重复出现,降低系统效率。

④数据安全性、加密与网络管理在参考模型的设计初期被忽略了。

⑤参考模型的设计更多是被通信的思想所支配,不适用于计算机与软件的工作方式。

⑥严格按照层次模型编程的软件效率很低。

对 TCP/IP 参考模型的评价:

①在服务、接口与协议的区别上不明确,一个好的软件工程应该将功能与实现方法区分开,因而参考模型不适合于其他非 TCP/IP 协议族。

② TCP/IP 参考模型的主机网络层本身并不是实际的一层。

③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划分是必要和合理的,但是 TCP/IP 参考模型却没有做到这点

三、扩展项目

同学们能自己总结一下TCPIP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区别和联系吗?

课题第五节实训:认识OSI

参考模型和TCP/IP参

考模型

课时

教学内容1.掌握OSI参考模型的体系结构

2.掌握TCP/IP体系结构

3.理解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的区别

教学目标1.掌握OSI参考模型的体系结构

2.掌握TCP/IP体系结构

3.理解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的区别

教学重点OSI参考模型的体系结构TCP/IP体系结构

教学难点OSI参考模型的体系结构

TCP/IP体系结构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

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总结一下TCPIP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区别和联系吗。

二、新课教学(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实训内容及步骤:

1.OSI参考模型体系结构的提出背景

2.TCP/IP参考模型的发展史

3.查阅OSI参考模型和TCP/IP参考模型的论文,总结出自己对这两个模型的认识。

实训总结:

1.OSI模型有三个明确的核心概念:服务、接口、协议;而TCP/IP对此没有明确的区分;

2.OSI模型是在协议发明之前设计的,而TCP/IP是在协议出现之后设计的;

3.OSI模型有7层,而TCP/IP只有4层;

4.OSI的网络层同时支持无连接和面向连接的通信,但是在传输层上只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TCP/IP模型的网络层上只有一种无连接通信模式,但是在传输层上同时支持两种通信模式。

计算机网络概述

第1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学习目标 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之前,首先应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本章将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拓扑结构、分类、功能和应用等基础知识进行详细的介绍。 本章要点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 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不断发展,因此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定义也不尽相同。从目前计算机网络现状来看,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为:将相互独立的计算机系统以通信线路相连接,按照网络协议进行数据通信,从而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要更好地理解定义,应掌握以下几个概念: →计算机之间相互独立:首先,从数据处理能力方面来看,计算机既可以单机工作,也可以联网工作,并且计算机在联网工作时,网内的一台计算机不能强制性地控 制另一台计算机;其次,从计算机分布的地理位置来看,计算机是独立的个体, 可以“远在天边”,也可以“近在眼前”。 →网络协议:处于计算机网络的各台计算机在通信过程中,必须共同遵守统一的网络规定,这样才能够实现各个计算机之间的互相访问。 →通信线路:计算机网络必须使用传输介质和互连设备将各个计算机连接起来,其中的传输介质可以是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以及无线电波等,这些设备和传输 介质共同组成了计算机网络中的通信线路。 →资源共享:处于计算机网络中的任一计算机,都可以将计算机本身的资源共享给其他处于该网络中的计算机使用,这些被共享的资源可以是硬件,也可以是软件 和信息资源等。 提示: 用户透明性观点定义网络:使用一个能为用户自动管理资源的网络操作系统来管理用户任务所需要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当地劳动力市场需求,以信息产业人才需求调查结果为基本依据,以提高学生的职业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宗旨,倡导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培训理念和建立多样性及选择性相统一教学机制,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习者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 根据本地区经济、技术、社会以及职业教育及培训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特点,着力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技术服务能力,培训计算机网络型人才。本专业领域技能培养中应体现以下基本原则: 1. 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以科学的劳动观及技术观为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技术发展、劳动生产组织变革和劳动活动的关系,充分认识职业和技术实践活动对经济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意义和价值,使受教育者形成健康的劳动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价值观,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学校要把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放在突出的位置,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把学生培养成为企业生产服务一线迫切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 2. 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 将满足企业的工作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全力提高学校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积极探索和建立根据企业用人“订单”进行教育及培训的机制。学校有关部门要关注企业需求变化,根据企业用人需求,调整专业方向,确定培养培训规模,开发、设计实施性教育及培训方案,在设备、师资、课程开发上要加强及企业的合作,争取得到企业的支持。

3. 适应行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 学校要关注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片面强调学科体系完整、不能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的弊端。要结合专业要求,在扎实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及时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方向,实现专业教学基础性及先进性的统一。 4. 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要根据当地经济技术的发展情况,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技能、经验及兴趣,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应劳动力市场需要和有职业发展前景的、模块化的学习资源。要力求在学习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给教师和学生提供选择和创新的空间,构建开放式的课程体系,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采用“大专业、小专门化”的课程组织模式,用本专业职业能力结构中通用部分构筑能力平台,用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和学分制管理制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 二、培养目标及规格 专业名称:计算机网络技术 修业年限:3年 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培养目标:以IT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本位,以铸造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型中等技能人才为中心,着力设置社会急需的、能宽口径就业的专业方向,培养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及道德修养,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网络工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自我鉴定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自我鉴定 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了,满怀激动和豪情立于人生的十字路口,准备迎接未来的机遇和挑战。回首校园的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在这里有必要总结一下。 在大学三年中,我所获颇丰,已完成在XX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学习。从学业到个人素质,都得到了充分的培养和锻炼,这是充实且有难忘的三年。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自我的全面发展为努力方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我在思想觉悟上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 在生活中,我亲切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回顾三年,我很高兴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曾帮助过他们,我也会永远感激着在我有困难时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兄弟姊妹们。 本人这三年以来,遵守校纪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政治上要求进步;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成绩优良;班委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同学,热爱集体,有一定的社会交际能力。不足是工学矛盾处理不够好,学习成绩需进一步提高。所以今后我一定会克服不足,争取更大进步。除此之外,我还经历了半年社会实践,在这段期间,我深知道这是检验在校所学知识,同时也是进一步对所学知识的加强巩固和提高,我非常珍惜这段实习过程,它是我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从零开始,虚心向前辈学习,任劳任怨,力求做好每一件事,逐渐在工件中学会了做事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 通过这三年的学习使我懂得了很多,从那天真幼稚的我,经过那人生的挫折和坎坷,到现在成熟、稳重的我。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不可能存在一帆风顺的事,只有自己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每一个驿站。当然,三年中的我,曾也悲伤过、失落过、苦恼过,这缘由于我的不足和缺陷。但我反省了,这只是上天给予的一种考验,是不能跌倒的。我们应该善用于扬长避短的方法来促进自己,提高自己的综合水平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及发展前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需求及发展前景 在过去的5、6年中,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应用的普及,使得现代社会网络无处不在,我国上网计算机总数呈现出高速的增长态势,网络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现。网络在向社会生活渗透的同时,也在与传统产业紧密结合,并且已经渗透到传统企业开发、生产、经营和售后服务的各个环节。2000年至今,企业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中国信息化领域最受关注的发展重点,并被明确列为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国策的实施重点。企业对网络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网络技术人才迎来了一个“牛市”。就业空间较大,效益也好网络科技世界的兴起,带动了整个社会经济和科技世界的革命性发展,同时也为数以万计的计算机人才展现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这个新的视野对于广大的IT 行业人员而言,它 代表着广泛的技术应用,更多选择的就业机会,和更高更远的发展空间。 其中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兴的技术领域,尤其在当今互联网迅猛发展和网络经济蓬勃繁荣的形势下,网络技术成为信息技术界关注的热门技术之一,也是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网络工程师正是这一学科的主宰力量。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政府机构、高等院校和行业企业都采用信息技术来进行各自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由此看来信息化已经成为现今社会竞争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没有网络,我们就无法进入真正的计算机时代;没有网络,企业无法实现信息化。基于网络培训投资大的方面原因,目前普通高校的计算机教育缺乏对实用性的网络技术的培训。全国的高等院校每年为社会输送区区几万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毕业生,而整个社会需要的却是数以百万计的具有专业技能的网络技术人员,人才供应能力远远小于实际的社会需求。 高等院校的学历教育偏重于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传授,而网络技术有技术更新快、产品周期短的特点。因此,这些院校的毕业生往往是网络技术知识比较陈旧,缺乏网络技术应用的实际操作技能和经验,无法满足所在单位对他们的工作要求。 这就造成了一种现象,一方面,用人单位求贤若渴,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严重并且普遍的社会问题。所以说,学历教育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国内急需发展网络技术方面的职业培训!! 计算机网络行业的就业前景 与软件技术人员相比,网络技术人员的从业范围更广,知识体系更复杂,职业技能要求更高,目前网络工程师成为实施国内信息化的巨大瓶颈。 就网络工程师的学习方面来说,网络工程师学习过程中注重实践,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人来说较为容易学习,对自身将来就业也大有帮助. 网络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有很大的市场需求。网络工程师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网络技术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网络技术人员。网络工程师能够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运行和维护工作。 从目前的情况看: 企业的IT技术管理岗位一般设置为企业信息主管、总监等;工程技术岗位设置为网络工程师、软件工程师和数据库工程师等;运行维护岗位设置为数据库管理员、系统管理员、网络管理员、设备管理员等;操作岗位则设置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填空题 1.计算机网络的网络资源包括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年12月,Internet的前身________的投入运行,标志着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3.国际标准化组织(英文简称____)在1984年正式颁布了________________使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实现了标准化。 4.通信链路是指两个_______之间传输_______的线路。分为_______和________,在________上加入__________硬件和软件,就 构成了________,只有在__________上才能真正传输数据,___________是__________的基础。 的应用有________、_________、电子商务、远程音频、视频应用。 6.计算机网络是由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系统构成的;从逻辑功能上看,则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从拓扑结构看是由一些________和________构成的。 又称网络单元,一般可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提供访问网络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由主机系统、终端控制器和终端组成;__________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以及通信控制,由________、________组成。 9.网络硬件系统是指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包括各种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网络软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是网络中用户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又称______;____________是通过网络操作系统为网上工作站提供服务及共享资源的计算机设备。 是实现网络协议规则和功能的软件,它运行在网络计算机和设备中,计算机通过其访问网络。 就是网络节点在物理分布和互联关系上的几何构型。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第五章答案

第五章思考题 1.在TCP/IP网络上,主机和在主机上的应用程序各自用什么来标识 D A.端口号 B.主机地址IP地址 C.IP地址主机地址 D.IP地址端口号 2.TCP协议的慢启动中,若初始发送方设置拥塞窗口大小为1,在经 过三个往返时延后,拥塞窗口变为 D A.3 B.3 C.6 D.8 3.主机甲与主机乙之间建立一个TCP连接,主机甲向主机乙发送了3 个连续的TCP段,分别包含300B、400B和500B的有效载荷,第3个段的序号为900。若主机乙仅正确接收到第1和第3个段,则主机乙发送给主机甲的确认序号是 B A.300 B.500 C.1200 D.1400 4.假设UDP报头的十六进制数为06 32 00 35 00 1C E2 17。求: (1)源端口号与目的端口号。 (2)用户数据长度。 (3)这个报文是从客户端发出,还是从服务器端发出? (4)它访问哪种服务器? 源端口号1586,目的端口号53,用户数据长度20B,报文由客户端

进程发出,访问域名解析DNS服务器 5.已知TCP头部用十六进制表示为:05320017 00000001 00000055 500207FF 00000000。请回答以下问题: (1)源端口号是多少? (2)目的端口号是多少? (3)序号是多少? (4)确认号是多少? (5)头部长度是多少? (6)报文段的类型是多少? (7)窗口值是多少? 源端口号1330,目的端口号23,序号1,确认值85,头部长度5,窗口大小2047 6.假设:TCP拥塞控制的AIMD算法中,慢开始SST1的阈值设置为8, 当拥塞窗口上升到12时,发送端检测出超时,TCP使用慢开始与拥塞避免。试给出:第1次到第15次传输的拥塞窗口分别为多少? 2,4,8,9,10,11,12,1,2,4,6,7,8,9,10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简历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简历 IE行业现在很火,小编带来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专业简历提供给大家参考哦。 个人简历 姓名:XXX 性别:男 出生日期:1987年05月12日民族:满 身份证:130825**** 身高:171 户口所在:河北承德目前所在:重庆万州 毕业院校: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政治面貌:预备党员 最高学历:大专/本科(自考重庆邮电大学) 所修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人才类型:普通求职毕业日期:20xx.6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或兼职 应聘职位:计算机维护、网络管理、网站建设及其它计算机相关行业 希望地点:辽宁沈阳市 希望工资:面议 自我评价 本人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责任心,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来自农村的我,从小就养成了勤劳肯吃苦的好习惯,此外,我还具有热情大方、乐于与人交际的性格。平时,在各种社交场合,我赢得了

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广泛的交际圈子。工作起来有"钻"劲,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乐于助人。 教育背景 1993年—1999年,河北省隆化县四道沟小学 1999年—20xx年,河北省隆化县湾沟门中学 20xx年—20xx年,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 20xx年—20xx年,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清华万博网络工程师/网络编辑员三级、办公软件应用高级操作员、局域网管理高级操作员大专/本科(自考重庆邮电大学) 实践经历 20xx年9月—20xx年7月,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软件三系学生会宣传部工作 20xx年9月—20xx年7月,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实验中心工作 20xx年7月—20xx年8月,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招生工作 20xx年7月—20xx年8月,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招生工作 20xx年7月—20xx年8月,重庆百年网广告有限公司投递员 20xx年10月,"儒家文化与青年精神"国际学术研讨会志愿服务20xx年9月—20xx年10月,四川华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实习实训 所获奖励 ①20xx-20xx年上期,态度端正,刻苦钻研,专业课程总分名列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述课稿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述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要述课的内容是“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教材分析: 本节是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无处不在,学生每天上网,但他们对网络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网络作为计算机专业一个重要分支,知识性、实践性都很强。本章只是让学生对网络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以后网络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 同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而本节又是本章的基础篇,将从网络定义、功能、拓扑结构、网络软件、网络硬件等方面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网络,以便今后在使用网络时用专业知识去解释并探究。 、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职高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熟悉计算机软件、硬件资源。学生大都上过Internet 网,熟悉其常用功能,在学校机房又用过局域网,但他们对网络专业知识了解不多。 本节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而职高学生普遍存在理解能力差,学习自主性差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教材以及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其功能掌握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认识局域网的 三种网络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了解网络硬件在网络中的作用理解协议 2).能力要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提升学生利用网络作为工具解决生 活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功能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三种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网络常用硬件设备的名称及作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介绍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介绍 一、专业简介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网络集成与工程监理、Web网页制作与网站设计、信息安全与网络管理的高级网络技术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在培养学生掌握网络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其了解网络工程实施流程,学习网络工程的建设和部署,使学生具备从事计算机网络初步设计、网络设备配置、网络管理和安全维护的基本能力,以及基于Web的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初步能力。并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使学生具备在企业单位从事一线网络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主要专业课程 1.计算机网络课程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课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是学生能够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和主要先进而实用的技术,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主要软硬件产品的技术特点、区别、发展和实际应用情况,具备较强的对计算机网络软硬件的安装、调试和运用能力。为今后从事计算机网络方面的研究和实际工作与其它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一定的网络理论和实际工作基础。 2.网络操作系统应用 《网络操作系统应用》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本课程是以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03作为范例来进行讲授。在课程中全面系统地介绍了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操作系统的安装、部署、使用方法与技巧。着重培养学生掌握网络操作系统安装、配置、管理与维护的职业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技能,具有熟练运用各种 Server 版本的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的系统管理和网络服务功能配置各种常见的网络服务器的能力;具有组建局域网并配置网络服务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网络管理员和网络工程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3.网络工程 《网络工程》课程首先简要介绍基本的网络互连概念和技能,然后分别从中小型企业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大型企业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高校校园网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等多个完整的解决方案出发,分别介绍针对以上多种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所需要的不同的网络需求分析与工程方案设计、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网络工程设计与施工实施与测试,以及网络工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复习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复习题 (注:这是老师画的重点复习题,费了点力做出,不一定完全正确,请参考——王利青) 第一章 一、思考题 1、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功能? 答:计算机网络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多种功能: 1.共享硬件资源。2.共享软件资源。3.共享信息资源4.通信功能5.高可靠性。6.均衡负荷。7.协调计算。8.分布式处理 3、从系统功能的角度考察,计算机网络由那两个子网组成,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 答:根据计算机网络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两个功能子网,即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这就是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结构。 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数据处理,以及管理和分配共享资源的功能。它能够为用户提供访问网络的操作平台和共享资源与信息。资源子网由计算机系统、存储系统、终端服务器、终端或其他数据终端设备等组成,它构成整个网络的外层。 通信子网提供网络的通信功能,专门负责计算机之间通信控制与处理,为资源子网提供信息传输服务。通信子网是由通信线路和通信控制处理机组成。CCP是提供网络通信的控制与处理功能的专用处理机(如路由器)。利用通信线路把分布在不同物理位置的通信处理机连接起来就构成了通信子网。 4、计算机网络可以从哪几方面分类? 答: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法如下。 (1)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 (2)按网络的拓扑结构分类。 (3)按局域网的标准协议分类。 (4)按传输介质分类。 (5)按所使用的网络操作系统分类。 (6)按传输技术分类。 5、计算机网络有哪些拓扑结构? 答:(1) 星状拓扑结构。 (2) 总线状拓扑结构。 (3) 环状拓扑结构。 (4 树状拓扑结构。 (5) 网状拓扑结构。 二、练习题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由那几个基本组成部分?各组成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答:计算机网络的本质是把两台以上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达到资源共享和远程通信的目的。从用户的角度看,计算机网络是一个透明的数据传输机制和资源共享、协同工作的信息处理系统。 它是由连接对象、连接介质、连接的控制机制和连接的方式与结构四个方面组成。计算机网络连接的对象是各种类型的计算机(如大型计算机、工作站、微型计算机等)或其他数据终端设备(如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终端服务器等)计算机网络连接介质是通信线路(如光缆、同轴电缆、双绞线、微波、卫星等)和通信设备(各种类型的网络设备、Modem等),计算机网络的控制机制是各层网络协议和各类网络软件,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方式与结构多种多样。 2、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结构由那两个子网组成?各子网的功能是什么,它们分别由哪些部件组成? 答:根据计算机网络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将计算机网络划分为两个功能子网,即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 资源子网提供访问网络和数据处理,以及管理和分配共享资源的功能。它能够为用户提供访问网络的操

《计算机的网络技术基础教程》课后习地的题目详解刘四清版

第一章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2.“网络”主要包含连接对象、连接介质、连接控制机制、和连接方式与结构四个方面。 3.计算机网络最主要的功能是资源共享和通信,除此之外还有负荷均匀与分布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与可靠性能等功能。 4.计算机网络产生与发展可分为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和高速互联网络四个阶段。 5.计算机网络基本组成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四部分。 6.计算机通信网络在逻辑上可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大部分。 7.最常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结构、环形结构、星型结构、树型结构、网状结构和混合型结构。 8.按照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大小,可以将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9.根据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可以将网络分为广播式网络和点对点网络。 10.通信线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对应于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11.有线传输的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 12.无线传输的主要方式包括无线电传输、地面微波通信、卫星通信、红外线和激光通信。 问答: 1.例举计算机网络连接的主要对象。 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终端及其附属设备。 2.计算机网络是如何进行负荷均衡与分布处理的? 分为三阶段:提供作业文件;对作业进行加工处理;把处理结果输出。 在单机环境:三阶段在本地计算机系统中进行。 在网络环境:将作业分配给其他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提高系统处理能力和高效完成大型应用系统的程序的计算和大型数据库的访问。 3.举例说明计算机网络在商业上的运用。 网络购物、网上银行、网上订票等。 4.简述什么是“通信子网”?什么是“资源子网”? 资源子网主要负责全网的数据处理,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与网络服务。由主计算机系统(主机)、终端、中断控制器、联网外设、各种软件资源与信息资源组成。 通信子网主要完成网络数据传输和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CCP)、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 5.什么是点对点网络? 由许多相互连接的结点构成,在每对机器之间都有一条专用的通信信道,不存在信道的复用和共享。

计算机网络技术各专业介绍

计算机网络技术各专业介绍 高等院校: 大数据专业描述:大数据产业发展极大推动了它的成长目前,全国已有284所高校开设了大数据相关专业:其中985及211高校共36所占比13%所以大数据有多受欢迎就不言而喻了。技能:软件开发、系统运维分析、大数据技术。 未来成就:软件开发工程师、大数据开发工程师、大数据挖掘工程师、大数据分析师、大数据构架师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办公方向:会客户端操作系统、office类软件、使用一些软件。拥有这种能力的可谓遍地都是,竞争最剧烈; 工具和辅助类软件使用方向:AutoCAD,Flash,Photoshop,业务系统软件,教学用软件,及一些特定人员的辅助工具,比如美工、建筑师等会使用; 专业服务方向:PC硬件组装维护师,网络工程师,网管员、厂商产品支持工程师。这也是许多IT人员非常关注的方向; 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运行平台和实施载体。社会生产与人类生活中,网络应用的全面延伸促进了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全面发展。各行各业和人民生活的各个角落都会需要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的人才。[1

2013年,信息产业的人才缺口主要表现在具有研发能力的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两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管理、网络安全、网络维护、网页制作、网络资源开发、物联网应用等方面的人才缺口巨大。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计算机网络是按照网络协议,将地球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的集合。连接介质可以是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载波或通信卫星。计算机网络具有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功能,具有对共享数据资源集中处理及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包括计算机和网络两部分.其中计算机又称电子计算机,俗称电脑,是一种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由硬件和软件所组成,没有安装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称为裸机。常见的形式有台式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大型计算机等,较先进的计算机有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等。而网络就是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所以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多台自治计算机系统及其外部网络通过通信介质互联,在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管理软件及通信协议的管理和协调下,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网络范围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述课稿

《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述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要述课的内容是“计算机网络基础概述”。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分析说明。 一、教材分析: 本节是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无处不在,学生每天上网,但他们对网络专业知识了解甚少。网络作为计算机专业一个重要分支,知识性、实践性都很强。本章只是让学生对网络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认识,为以后网络技术的学习奠定基础,同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而本节又是本章的基础篇,将从网络定义、功能、拓扑结构、网络软件、网络硬件等方面引导学生全面了解网络,以便今后在使用网络时用专业知识去解释并探究。 二、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职高计算机专业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熟悉计算机软件、硬件资源。学生大都上过Internet网,熟悉其常用功能,在学校机房又用过局域网,但他们对网络专业知识了解不多。 本节内容理论性强,比较抽象,而职高学生普遍存在理解能力差,学习自主性差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基于教材以及学情分析,我确定了本节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其功能 掌握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 认识局域网的三种网络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 了解网络硬件在网络中的作用 理解协议 2).能力要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小组合作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意识 提升学生利用网络作为工具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计算机网络定义及功能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特点 三种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 网络常用硬件设备的名称及作用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练习题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 一、单项选择 1.对于用户来说,在访问网络共享资源时,()这些资源所在的物理位置。A.不必考虑 B. 必须考虑 C. 访问硬件时需考虑 D. 访问软件时需考虑 2.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并在计算机网络发展过程中,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 ( ) 。 A.ARPA NET B.ChinaNet C.telinet D.Cernet 3. 计算机互联的主要目的是() A. 制定网络协议 B. 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 C. 集中技术 D. 资源共享 4. 在计算机网络发展的 4 个阶段中,()是第三个阶段。 A. 网络互连 B. 网络标准化 C. 技术准备 D.Internet发展 5. 下列有关网络中计算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没关系 B. 拥有独立的操作系统 C. 互相干扰 D. 共同拥有一个操作系统 6. 以下网络资源属于硬件资源的是() A. 工具软件 B. 应用软件 C. 打印机 D. 数据文件 7.在计算机网络中,共享的资源主要是指硬件、()与数据。 A. 外设 B. 主机 C. 通信信道 D. 软件 8.关于计算机网络,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网络就是计算机的集合 B. 网络可提供远程用户共享网络资源,但可靠性很 差。 C. 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D. 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网络是LAN。 9. 计算机网络中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分类划分依据是() A. 交换方式 B. 地理覆盖范围 C. 传输方式 D. 拓扑结构 10. 拥有通信资源,在网络通信中起数据交换和转接作用的网络节点是() A. 访问节点 B. 转接节点 C. 混合节点 D. 端节点 11.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负责数据通信的部分,主要完成数据的传输、交换 以及通信控制,它由()组成。 A. 主机 B. 网络节点、通信链路 C. 终端控制器 D. 终端 12.在()结构中,网络的中心节点是主节点,它接收各分散节点的信息再转发给相应节点。 A. 环形拓扑 B. 网状拓扑 C. 树型拓扑 D. 星型拓扑二、简答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2.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功能? 3.按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可将网络分为哪几种类型?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定位

职业定位 一.职业定位 (1)初次职业定位:网络管理员 网页设计师 程序员 (2)发展目标定位:网络工程师 软件设计师 系统分析师 职位要求——网络管理员(广州蓝天网络公司) *岗位职责 1、负责内部局域网络维护; 2、进行PC、服务器、路由器等设备管理,以及网络平台的运行监控和维护; 3、进行办公设备的日常维护及管理;技术档案维护, 4、负责病毒的查杀,维护网络系统安全; 5、处理网络及计算机故障; *任职资格 1、计算机或IT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2、熟悉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的网络设备的设置与管理; 3、了解操作系统,熟悉WEB、FTP、MAIL服务器的架设; 4、学习能力强,较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极强的执行力和沟通能力,具备良好的服务意识 职位要求——网页设计师(广州合优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职位描述: 负责客户网站页面的设计与制作 *任职要求: 1、精通photoshop、Dreamweaver、flash等相关软件, 2、熟练使用html、Javasprict、css样式表,熟悉DIV+CSS设计; 3、有较强的色彩搭配能力及审美观念,创新能力强,工作主动热情; 4、熟练掌握网页制作技术;善于与人沟通,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较强的学习能力; 5、简历中请附个人作品。 职位要求——程序员(深圳市盈跃星科技有限公司) *岗位职责 1、使用JAVA,EJB,C++,C#,PL/SQL和Oracle等进行新应用程序编码和改进现存系统。 2、参与项目系统架构设计,负责系统模块分析和系统接口设计; 3、设计并开发数据库和应用程序系统; 4、协助进行技术策划和解决方案设计,设计并创建数据查询和存储过程; 5、负责系统性能优化和技术攻关; *任职资格 1、计算机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

计算机网络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 习题 1.什么叫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不同地理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用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在线通信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有那些功能? 计算机网络主要的功能是通信功能和对硬件、软件和数据等资源共享。 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哪些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特点是计算机为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各终端分布在各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2)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特点是计算机与计算机直接直接通信,计算机网络分成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分别完成数据通信和数据处理两大功能; 3)具有统一的体系结构、遵循国际化标准协议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遵循OSI/RM,是计算机网间网互联的要求; 4)高速网络互联阶段:特点是使用TCP/IP体系,完成了网间网高速通信和资源共享。4.计算机网络按地理围可以分为哪几种? 计算机网络根据所覆盖的地理围不同分为:局域网(几米到几公里)城域网(十公里到几十公里)广域网(百公里道几千公里) 5.计算机网络常见的拓扑结构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包括星形结构、总线形结构和环形结构: 1)星形结构的特点是:控制简单、故障诊断容易、扩展容易; 2)总线形结构的特点是:安装容易,故障隔离性好、易扩展和维护; 3)环形结构的特点是:适合于光纤高速传输,单方向数据传输,一个节点出现故障影响其它节点数据传输。 6.计算机网络系统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 7.一座大楼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LAN。 8.计算机网络中可以共享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数据、通信信道。 第二章 数据通信基础 习题 一、 1.将一个信道按频率划分为多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上传输一路信号的多路复用技术称为频分多路复用。 2.调制解调器的作用是实现数字信号在模拟信道中的传输。 3.接收端发现有出差错时,设法通知发送端重发,直到正确的码字收到为止,这种差错控制方法称为自动请求重发。 4.在同一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全双工。 5.在CRC码计算中,可以将一个二进制位串与一个只含0或1两个系数的多项式建立对应的关系。与位串101110对应的多项式为x5+x3+x2+x。 6.在码元传输速率为1200波特的调制解调器中,采用4相位技术,可获得的数据传输速率为2400b/s。 7.下列编码中,属于自动编码的是曼彻斯特编码。

计算机网络概述

课程教学要求 课程的性质:《TCP/IP网络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管理、计算机信息管理、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是:本课程全面系统地介绍TCP/IP 的体系结构和主要应用程序,使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TCP/IP网络各层通信协议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并学习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协议分析和故障排除。 课程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要求学生系统全面地了解互联网的工作原理,掌握各协议原理及功能,掌握互联网上典型应用的原理和使用。并学会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协议分析和故障排除。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课堂讨论,研究性教学,当堂测试,提问式教学,师生互动。 教学手段:传统讲授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 能力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成绩评定:本课程采用作业、笔试和实验三种考核方式,分别计分,作业占10%,笔试根据教学大纲命题(占 60%),实验要求能够完成课程中规定的实验部分(占30%)。 其它要求:严格考勤,注重学生课堂表现及课堂参与情况,当堂测试,课下完成作业。

1. 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发展 1.1.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单机到多机、从终端与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到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直接通信的演变过程。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1) 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阶段 (2) 多机系统的互连阶段 (3) 网络互连和高速网络阶段 1.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一、定义 :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上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由网络操作系统和协议软件进行管理,实现数据通信及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 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 ① 具有共享能力 ② 各计算机自治(计算机自成系统) ③ 网络协议支持(管理、控制和通信) ④ 具有通信功能 1.1.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①数据交换和通信 ②资源共享 ③信息传输 ④提高系统可靠性及可用性 ⑤分布式网络处理 ⑥综合服务和应用 ⑦提高系统性价比,易于扩充维护 1.2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程第四章思考题

第四章思考题 1.以下关于应用层协议基本内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定义了为交换应用进程数据提供服务的传输协议报文格式 B.定义了各种应用报文的格式与字段类型 C.规定了每个字段的意义 D.对进程在什么时间、如何发送报文,以及如何相应进行了描述 2.以下关于域名空间基本概念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DNS定义一个包括所有主机可能出现的名字的域名空间 B.DNS必须有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用来存储主机IP地址数据 C.DNS域名空间采用树状层次结构 D.域名是由一连串可回溯的节点组成 3.以下关于电子邮件系统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电子邮件系统由邮件服务器与邮件客户两个部分组成 B.邮件服务器包括SMTP服务器、POP3服务器或IMAP服务器,以及邮箱C.邮件客户包括SMTP代理、POP3代理,以及用户接口程序 D.IMAP用于发送和接收多媒体邮件的协议 4.以下关于HTTP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HTTP1.0默认状态是非持续连接,HTTP1.1默认状态为持续连接 B.需要为每一个客户与服务器请求与应答建立一个TCP连接为非持续连接C.所有客户与服务器请求与应答报文通过一个TCP连接完成的是持续连接D.非持续连接中一个网页包括10个对象,用户访问时要建立10个TCP连接 5.以下关于Web浏览器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Web浏览器由一组客户与解释单元,以及一个控制器组成 B.控制器解释鼠标点击与键盘输入,并调用其他组件来执行用户指定的操作C.控制器解释页面,并将解释后的结果显示在用户屏幕上 D.控制器接受用户输入的URL或点击超级链接 6.以下关于DHCP服务器主要功能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DHCP服务器记录哪些IP地址已经被使用,哪些IP地址可用 B.D HCP服务器储存和维护其他的主机配置参数 C.D HCP服务器主动发出动态地址分配请求并管理IP地址租用期D.DHCP服务器允许管理员查看、改变和分析有关地址、租用、参数等信息 7. 网络管理分为5个部分:、、、、。

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概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相应的网络的标准、框架、实施和相应应用也飞速向前发展。现在,网格计算的应用情形也正如web服务的早期情况,又或者是XML,表面上看来是缓慢发展,但是,一旦出现统一的标准和工具,将会出现爆炸式的发展。 1)什么是网格计算,网格计算是一项逐渐形成的技术,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定义。实际上,网格计算的定义很简单:使用网格计算技术,可以将一组服务器、存储系统和网络组合成一套大的系统,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对终端用户或者应用,网格计算象一个巨大的虚拟计算系统。 再进一步的分析,网格技术允许组织、使用无数的计算机共享计算资源,来解决问题。被解决的问题可能会涉及到数据处理、网络或者数据存储。这个由网格技术结合在一起的系统,可能是在同一个房间,也可能是分布在世界各地,运行在不同的硬件平台,不同的操作系统,隶属于不同的组织。基本的思想是赋予某些用户执行一些特定的任务,网格技术将平衡这些巨大的IT资源,来完成任务。本质上,所有的网格用户使用一个巨大的虚拟系统工作。 这听起来,非常的美好,但问题是如何让它们成为现实,这需要标准,开放的,目标统一的协议和接口。现在标准正在制定中,并逐渐的显现出来。 反过来讲,为什么集群,连接存储设备的网络,科学的设施,网络不是网格呢?这其中的每一个都可能是网格的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他自己,却不能建立网格。 有下面几种网格类型 a)计算网格,这些机器将处理数据,及其他繁重的工作。 b)抽取网格,一般情况下是从空闲的服务器和台式机上抽取CPU时间片,用作资源密集型的任务。 c)数据网格,为某一组织的数据知识库提供统一的接口,通过接口,可以查询、管理和保护数据。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具有独立功能的多台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在网络操作系统,网络管理软件及网络通信协议的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第3版)习题答案(15012)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第3版)习题答案 第1章 一、选择题 1.A 2.B 3.D 4.C 5.C 6.C 7.B 8.B 9.A 10.B 二、填充题 1、若干计算机,一个通信子网,一系列协议 2、资源子网,通信子网 3、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 4、语法,语义,同步 5、TCP/IP 6、ARP,RARP,ICMP 7、网际,运输,应用 第2章 一、选择题 1.A 2.D 3.C 4.A 5.D 6.A 7.B 8.A 9.D 10.B 11.D 12.C 13.A 二、填空题 1、比特,物理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规程特性 2、频分复用,时分复用 3、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 4、电路交换,分组交换,报文交换 第3章 一、选择题 1.C 2.C 3.B 4.A 5.A 6.D 7.C 8.C 9.A 10.A 11.B 12.B 13.A 14A 15.C 16.B 17.A 18.C 19.C 20.A 二、填空题 1、前向纠错,检错重传 2、比特流 3、确认帧ACK,否认帧NAK,超时计时器 4、由接收方控制发送方的速度 5、帧同步,零比特填充 6、100,100Base-T4,100Base-TX,100Base-FX 7、总线,星形,环形,树形 8、逻辑链路,媒体访问 9、监听总线,发现总线空闲,边发送边监听 10、48,24 11、51.2,64 第4章 一、选择题 1.D 2.C 3.B 4.C 5.B 6.C 7.D 8.B 9.C 10.B 11.B 12.D 13.A 14.B 15.C 16.D 17.A 18.A 19.C 20C 21.A 22.A 23.C 24.A 25.C 26.题目有误27.D 28.C 二、填空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