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核题目

期末考核题目
期末考核题目

期末考核内容

每人按照老师的要求,顺序或随即从下面shell编程部分和环境编程部分分别选择一题,然后在课堂上进行编程、演示运行结果,并回答老师至少三个问题。如不能回答,则不通过考核。通过考核后,应根据两个题目的题目分析、编程思想、相关知识、流程图、算法设计(如有)、源代码及注释,完成实践课程报告,并打印后提交。老师根据平时考勤、演示结果、回答问题情况、实验报告情况打分。

定于第九周周四上午进行考核。请各位同学做好准备。

Shell编程部分:

1、设计一个程序cuts,它由标准输入读取数据,获取有第一个参数n和第二个参数m所限

定范围的数据,n和m都是整数,即从输入的字符串中抽取第n个字符至第m个字符之间的所有字符(包括这两个字符)并显示出来。

$ cuts 11 14

This is a test of cuts program(回车)

test(显示结果)

P145 4.18

#!/bin/bash

read -p "请输入一段内容:" TEXT

read -p "请输入两个整数,中间用空格分开:" num1 num2

echo $TEXT | cut -b $num1-$num2 2>/dev/null

2、利用for循环将当前目录下的.c文件移到指定的目录下,并按文件大小排序,显示移动

后指定目录的内容。

P144 4.12

#!/bin/bash

for file in `ls -1 /root/a | grep ".*.c"`

{

mv /root/a/$file /root/b

}

ls -lS /root/b

3、编写一个shell脚本,求斐波那契奇数列的前10项及总和。

P144 4.14

#!/bin/bash

i=1

j=0

for (( k=0; k<10; k++ ))

echo -n "$i "

let m=i

let i+=j

let j=m

done

echo ""

4、编写一个shell脚本,程序运行时,要求输入两个数字。然后判断数字的大小,如果两

个数字的和大于100,就输出“x+y>100”;如果两个数字的和小于等于100并且大于10,就输出“x+y>10”;如果x>y,则求出x除以y的余数并输出“x mod y = ?(把计算的值代替问号)”,否则求出y除以x的余数并输出“y mod x = ?”.

P127 例4.13

5、编写一个shell脚本,并利用函数实现数列求和运算。即主程序接受两个数字,分别作

为数列头和数列尾,如果第一个数字不小于第二个数字则输出“wrong number”,否则将这两个数字传递给函数;函数把这两个数字中间的数字加起来求和,并输出。

如:当输入 3 6时,函数计算3+4+5+6的值并输出。

#!/bin/sh

fun()

{

sum=0

for i in `seq $1 $2`

do

sum=`expr $i + $sum`

done

echo $sum

}

echo "Please input 2 number:"

read a b

expr $a + 0 1>/dev/null 2>&1

if [[ $? -ne 0 ]];then

echo "wrong number"

exit 1;

fi

expr $b + 0 1>/dev/null 2>&1

if [[ $? -ne 0 ]];then

echo "wrong number"

exit 1;

if [[ $a -ge $b ]];then

echo "wrong number"

exit 1;

fi

fun $a $b

6、编写特洛伊木马shell脚本。以文本方式登陆界面,接收用户输入的名字和密码。一旦

用户在这种伪装界面登陆,就获取用户名和密码,并保存在指定的文件中。接着睡眠几秒,然后显示录入错误的信息,使用户以为输入有误。最后在调用真正的登陆程序,允许用户正常登陆。

P107 例4.6

7、编写shell脚本,创建一个5个元素的数组,输出各个元素的值

8、编写一个脚本,用于统计所指定文件的行数总数。输出结果为各个文件的名字+行数,

以及总行数。

如:当输入./脚本名file1 file2,脚本计算file1和file2两个文件的总行数

#!/bin/bash

#statistics the raws of the files you input

usage()

{

echo "usage:please input >= two filenames"

}

totalline=0

if [ $# -lt 2 ]; then

usage

fi

while [ $# -ne 0 ]

do

line=`cat $1 |wc -l`

echo "$1:$line"

totalline=$[ $totalline+$line ]

shift

done

echo "--------"

echo "totalline: $totalline"

9、编写一个shell脚本,根据键盘输入的值,给出对应的提示;输入[A – Z ],输出Uppercase

Letter;输入[a-z],输出Lowercase Letter;输入[0-9],输出Digit;输入其他,输出Punctuation, whitespace, or other

#!/bin/bash

export LC_ALL=C

read a

while [ $a ]

do

case $a in

[A-Z]) echo "Uppercase Letter";;

[a-z]) echo "Lowercase Letter";;

[0-9]) echo "Digit";;

*) echo "Punctuation, whitespace, or other";;

esac

read a

done

10、编写shell脚本,提示用户输入用户名,并判断此用户名是否存在与系统用户中

P123 例4.11

Linux环境编程部分:

1、编写一个程序,把一个文件的内容复制到另一个文件上,即实现简单的copy功能,要

求:只用open()/read()/write()/close()系统调用,程序的第一个参数为源文件,第二个参数为目的文件。

P225 7.3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BUF_SIZE 1024*8

int main()

{

int fds, fdd;

char buf[BUF_SIZE];

size_t hasread = 0;

fds = open("filea", O_RDONLY);

fdd = open("fileb", O_WRONLY, O_CREAT);

if(fds && fdd)

{

while((hasread = read(fds, buf, sizeof(buf))) > 0)

{

write(fdd, buf, hasread);

}

close(fds);

close(fdd);

}

}

2、编写一个程序它利用fork()创建一个子进程;父进程打开一个文件,父子进程都向文

件中写入信息(利用write),表明是在那个进程中;每个进程都打印两个进程的ID号。

最后父进程执行wait()。

P225 7.5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pid_t pid;

int fd;

char *buf1=(char *)malloc(20);

char *buf2=(char *)malloc(20);

strcpy(buf1,"this is child process:");

strcpy(buf2,"this is parent process:");

if(fd=open("file",O_CREAT|O_RDWR)<0)

{

printf("open file error");

}

if(pid=fork()==0)

{

if(write(fd,buf1,strlen(buf1))<0)

{

printf("write error!");

exit(0);

}

printf("pid:%d",getpid());

close(fd);

}

else

{

if(write(fd,buf2,strlen(buf1))<0)

{

printf("write error!");

exit(0);

}

close(fd);

wait(NULL);

printf("ppid:%d",getppid());

}

return 0;

}

3、编写一个程序,他创建一个子进程。父进程向子进程发送一个信号,然后等待子进程终

止;子进程接受信号,输出自己的状态信息,最后终止自己。

P225 7.9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pid_t pid;

int fd;

char *buf1=(char *)malloc(20);

char *buf2=(char *)malloc(20);

strcpy(buf1,"this is child process:");

strcpy(buf2,"this is parent process:");

if(fd=open("file",O_CREAT|O_RDWR)<0)

{

printf("open file error");

}

if(pid=fork()==0)

{

if(write(fd,buf1,strlen(buf1))<0)

{

printf("write error!");

exit(0);

}

printf("pid:%d",getpid());

close(fd);

}

else

{

if(write(fd,buf2,strlen(buf1))<0)

{

printf("write error!");

exit(0);

}

close(fd);

wait(NULL);

printf("ppid:%d",getppid());

}

return 0;

}

4、写管道的程序打开管道,main函数里的参数由用户输入要写入的内容。读管道创建管道,

读出了用户写入用户写入管道的内容。这两个函数用的是非阻塞度写管道

5、打开open函数创建的文件,然后对此文件进行读写操作(将文件打开属性改为可读可

写,文件权限要做相应更改)。接着,写入“Hello!I am writing to this file!”,此时文件指针位于文件尾部。接着再使用lseek函数将文件指针移动文件开始处,并读出10个字节并将其打印出来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nt fd = -1;

fd = open("zhidao_561804018.dat", O_CREAT | O_TRUNC | O_RDWR, 0666) ;

if (fd < 0) {

perror("open");

return -1;

}

char buff[64];

strcpy(buff, "Hello!I am writing to this file!");

int count = strlen(buff);

if (write(fd, buff, count) < 0) {

perror("write");

return -1;

}

if (lseek(fd, 0, SEEK_SET) < 0) {

perror("lseek");

return -1;

}

if (read(fd, buff, 10) < 0) {

perror("read");

return -1;

}

buff[10] = 0x00;

printf("%s\n", buff);

if (fd > 0) {

close(fd);

fd = -1;

}

return 0;

}

6、首先建立一个守护进程,然后让该守护进程每隔10s在/tmp/dameon.log中写入一句话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MAXFILE 65535

int main(void)

{

pid_t pc;

int i,fd,len;

char *buf="This is a Dameon\n";

len=strlen(buf);

pc=fork();

if(pc<0)

{

printf("error fork\n");

exit(1);

}

else if(pc>0)

exit(0);

setsid();

chdir("/");

umask(0);

for(i=0;i

close(i);

while(1)

{

if((fd=open("/tmp/dameon.log",O_CREAT|O_WRONLY|O_APPEND,0600))<0)

{

perror("open:");

exit(1);

}

write(fd,buf,len+1);

close(fd);

sleep(10);

}

}

7、在tmp目录下调用open函数,以可读可写的方式创建hello.c文件。open函数带有3

个flag参数:O_CREATE、O_TRUNC、O_WRONLY,文件权限设置为0600。

8、首先创建一个子进程,然后让其子进程暂停5s(使用sleep函数)。接下来对原有的父进

程使用waitpid函数,并使用参数WNOHANG使该父进程不会阻塞。若有子进程退出,则waitpid返回子进程号;若没有子进程退出,则waitpid返回0,并且父进程每隔1s循环判断一次

9、首先使用fork创建一个子进程,接着为了保证子进程不在父进程调用kill之前退出,在

子进程中使用raise函数向子进程发送SIGSTOP信号,使子进程暂停。接下来,再在父进程中调用kill向子进程发送信号,请使用SIGKIL

10、首先创建一个共享内存区,之后将其映射到本进程中,最后再解除这种映射关系。

/*创建共享内存*/

int shmid;

void *shmadd;

if ((shmid = shmget(IPC_PRIVATE,BUFSZ,0666)) < 0 )

{

perror(“fail to shmget ”);

exit(-1);

}

syetem(“ipcs –m”);

/*映射共享内存*/

if ((shmadd = shmat(shmid,0,0)) == NULL )

{

perror(“fail to shmat ”);

exit(-1);

}

syetem(“ipcs –m”);

/*删除共享内存*/

if (shmdt(shmadd) < 0 )

{

perror(“fail to shmdt ”);

exit(-1);

}

syetem(“ipcs –m”);

if (shmctl(shmid, IPC_RMID, NULL) < 0 )

{

perror(“fail to shmctl ”);

exit(-1);

}

syetem(“ipcs –m”);

11、首先把SIGQUIT、SIGINT两个信号加入信号集,然后将信号集设为阻塞状态,并在

该状态下使程序暂停5s.接下来再将信号集设置为非阻塞状态,再对这两个信号分别操作,其中SIGQUIT执行默认操作,而SIGINT执行用户自定义函数的操作。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void my_op(int);

main()

{

sigset_t new_mask;

struct sigaction act;

sigemptyset(&act.sa_mask);

act.sa_flags=0;

act.sa_handler=my_op;

if(sigaction(SIGINT,&act,NULL)) //注册信号SIGINT处理函数为my_op

{

printf("install signal SIGINT error\n");

}

if(sigaction(SIGQUIT,&act,NULL)) //注册信号SIGQUIT处理函数为

my_op

{

printf("install signal SIGQUIT error\n");

}

printf("please send signal: kill -s %d %d\n",SIGQUIT, getpid());

sigemptyset(&new_mask);

if(sigprocmask(0, NULL,&new_mask) < 0) //查询当前进程被挂起的信号存入new_mask中,

//可用sigpending(&new_mask)代替

{

printf("get pending mask error\n");

}

sigaddset(&new_mask,SIGQUIT); //将信号SIGQUIT,添加到信号集new_mask中,

//也就是在原有的信号掩码中加入信号SIGQUIT。

sigsuspend(&new_mask);

//将当前的信号掩码替换成new_mask,

//也就是把信号SIGQUIT给阻塞后,当前进程挂起。

//必须等待除了未阻塞的信号到来才恢复成原来的信号掩码

exit(0);

}

void my_op(int signum)

{

if ( signum == SIGINT )

{

printf("SIGINT\n");

}

else if ( signum == SIGQUIT )

{

printf("SIGQUIT\n");

}

return;

}

期末考核内容与要求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财经类各专业(专科) 西方经济学课程考核说明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的有关说明 一、考核对象。本课程考核对象为电大财经类各专业(专科)的学生。 二、考核方式。本课程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核包括4次平时作业,平时作业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0%。终结性考核即期末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80%。没有完成平时作业者不能取得本课程的终结性考核资格或本课程的学分。 三、命题依据。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文字教材(梁小民编著的《西方经济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年出版)和本考核说明。 四、考试要求。本课程是财经类专业课程的经济理论基础,要求学生通过系统学习,能够从理论体系上牢固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说明一般经济问题的能力。据此,本课程终结性考核(期末考试)着重三基的考核和应用能力考核两个方面,在各章的考核要求中,有关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内容按“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五、命题原则。 1、本课程的考试命题在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西方经济学》文字教材范围之内。既考查对基本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期末考试命题原则上覆盖到章,并适当突出课程的重点内容。 3、试卷尽可能兼顾各个认知能力层次。在一份试卷中,各层次题目所占分数比例大致为:了解5%左右,一般掌握20%左右,重点掌握75%左右。 4、试卷要合理安排题目的难易程度。题目的难以程度分为:较易、易、难、较难四个等级。在一份试卷中,各个等级所占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较易20%、易30%、难30%、较难20%。 试题的认知能力层次和难易程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各个认知能力层次中,都可以含有难易程度不同的题目。命题是要两者兼顾,在一份试卷中保持恰当的安排。 六、期末考试有关问题的说明 1、期末考试题型: (1)填空题:在题目中的空格上填入正确答案即可。占全部试题的20%。 (2)选择题:在所给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不需要做出解释。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20%。 (3)判断题:判断所给命题是否正确。若论点正确,则划“√”;若论点错误则划“×”。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20%。 (4)计算题:要求列出公式,并计算出结果,只列公式或只写结果都不完整。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10%。 (5)问答题:要求列出基本观点,并加以解释说明。只列要点只能获得应得分数的60%。需要用图形分析的必需画图。此类题目占全部试题的30%。

电大法学专科律师实务近五年试题大全教学提纲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律师实务试题 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每题1分,共10分)。 1.(B)的保护人制度被认为是世界各国律师制度的起源。A.古希腊B.古罗马C.中国D.法国2.根据《律师法》的规定,下列选项正确表述了我国律师性质的是(B )。 A.国家法律工作者B.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C.国家行政干部D.国家公务员3.江律师在代理一起民事诉讼案件时,因与法律院承人是大学同学,遂多次约请该承办人到某咖啡厅边唱咖啡边谈案情。江律师的做法属下列哪种行为?(. D ) A、向法官请客送礼 B、向法官行贿 C、干扰诉讼的正常进行 D、违反规定会见法官 4.下列哪些人员可以成为兼职执业律师(B )。 A.检察院的检察官B.法院的书记员C.市政府的公务员D.大学教授 5.某律师事务所在北京市已经开业多年,以其良好的法律服务赢得了社会的称赞,信誉卓著。该事务所欲扩大业务,准备在广东省珠海市设立分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规定,它应向( B )提出申请? A.向广东省司法局提出申请B.向北京市司法局和广东省司法局一并提出申请 C.向北京市司法局提出申请D.先向北京市司法局提出申请,待批准后再向广东省司法局提出申请。 6.田律师曾在某人民法院担任审判员多年、离开法院到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执业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以其业务知识和办案经验在其曾任职的法院代理了大量诉讼案件。对田律师的工作,下列( D )是正确的? A.业绩突出,应予肯定B.确有成绩,但不合适C.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D.是违反律师法的行为7.律师代理民事案件,在与当事人依法解除委托关系后,下列选项哪个是律师不得从事的行为?( C )A、接受对方当事人委托办理其他法律事务B、另外推荐律师担任原委托人的代理人 C、在同一案件中担任对方当事人的代理人 D、推荐律师担任对方当事人的代理人 8.甲律师事务所的刘律师与乙律师事务所的胡律师共同代理某企业的一件民事诉讼案件。在代理活动中,刘律师和胡律师对该案件涉及的某个问题意见不一致。此时,应当按下列( D )办法处理? A.分别发表各自的意见B.一方放弃代理,由另一方发表意见 C.发表相同意见,放弃不一致意见D.将双方意见报委托人决定 9.法律援助制度起源于(D )。A.美国 B.德国 C.瑞典 D.英国 10.董律师在承办一民事案件时,由于疏忽而将委托人的一份重要证据的原件丢失,致使委托人败诉,对此依法应当( C ) A、由董律师承担赔偿责任 B、由董律师和其所在律师事务所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C、由董律师所在律师事务所承担赔偿责任后,向董律师追偿 D、由董律师承担主要赔偿责任,其所在的律师事务所承担次要责任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题汇总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期末考试试卷汇总 1、单片机是将微处理器、一定容量的 RAM 和ROM 以及 I/O 口、定时 器等电路集成在一块芯片上而构成的微型计算机。 6是非题:当89C51的EA 引脚接低电平时,CPL 只能访问片外ROM 而不管片 内是否有程序存储器。 T 7、是非题:当89C51的EA 引脚接高电平时,CPL 只能访问片内的4KB 空间。F 8、当CPU 访问片外的存储器时,其低八位地址由 P0 口提供,高八位 地址由 P2 口提供, 8位数据由 P0 口提供。 9、在I/O 口中, P0 口在接LED 时,必须提供上拉电 阻, P3 口具有第二功能。 10、是非题:MCS-51系列单片机直接读端口和读端口锁存器的结果永远是相同 的。 F 11、 是非题:是读端口还是读锁存器是用指令来区别的。 T 12、 是非题:在89C51的片内RAM 区中,位地址和部分字节地址是冲突的。 F 13、 是非题:中断的矢量地址位于 RAMX 中。F 14、 MCS-51系列单片机是属于( B )体系结构。 A 、冯诺依曼 B 、普林斯顿 C 、哈佛 D 、图 灵 15、 89C51具有 64 KB 的字节寻址能力。 16、 是非题:在89C51中,当CPL 访问片内、夕卜ROk 区时用MOV 指令,访问片 外RAM 区时用MOVX 指令,访问片内RAM 区时用MOV 旨令。T 2、 单片机89C51片内集成了 有 5 个中断源。 3、 两位十六进制数最多可以表示 4、 89C51是以下哪个公司的产品?( A 、 INTEL B 、 AMD C 、 ATMEL 4 KB 的 FLASH ROM 共 256 个存储单元。 C ) D 、 PHILIPS 5、在89C51中,只有当EA 引脚接 的 Flash ROM 。 高 电平时,CPU 才访问片内

电大《律师实务》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律师实务》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律师实务》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在下列各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正确的(每题1分,共10分)。 1.()的保护人制度被认为是世界各国律师制度的起源。 A.古希腊 B.古罗马 C.中国 D.法国 2.根据《律师法》的规定,下列选项正确表述了我国律师性质的是()。 A.国家法律工作者 B.为社会提供法律服务的执业人员 C.国家行政干部 D.国家公务员 3.江律师在代理一起民事诉讼案件时,因与法律院承人是大学同学,遂多次约请该承办人到某咖啡厅边唱咖啡边谈案情。江律师的做法属下列哪种行为?() A、向法官请客送礼 B、向法官行贿 C、干扰诉讼的正常进行 D、违反规定会见法官 4.下列哪些人员可以成为兼职执业律师( )。 A.检察院的检察官 B.法院的书记员 C.市政府的公务员 D.大学教授 5.某律师事务所在北京市已经开业多年,以其良好的法律服务赢得了社会的称赞,信誉卓著。该事务所欲扩大业务,准备在广东省珠海市设立分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规定,它应向()提出申请? A.向广东省司法局提出申请 B.向北京市司法局和广东省司法局一并提出申请 C.向北京市司法局提出申请 D.先向北京市司法局提出申请,待批准后再向广东省司法局提出申请。 6.田律师曾在某人民法院担任审判员多年、离开法院到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执业不到两年的时间内,以其业务知识和办案经验在其曾任职的法院代理了大量诉讼案件。对田律师的工作,下列()是正确的? A.业绩突出,应予肯定 B.确有成绩,但不合适 C.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 D.是违反律师法的行为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课件6) ●桑代克学习理论: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桑代克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联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应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律:(1)效果律:指从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2)准备律:指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3)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练习律由作用率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P56——57)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的学习。(P81)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67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具体定义为: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简单地说,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P157) 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者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P205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一般性策略,它包括一般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与自我调控方式等内容。课件P154 ●元认知。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调节。 P240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的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P276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P426 ●发现学习,有意学习。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P106、107 有意学习:有意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指的是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

高中信息技术考核方案

长沙市明达中学2016年下学期高中信息技术 期末考核评价方案 一、考核评价指导思想 根据《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形成个性化发展,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勇于创新,提高思考与决策水平,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为适应未来学习型社会提供必要保证。根据以上原则制定本方案。 二、方案设计 1、基本思路:采用平时成绩与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出勤占30%,课堂表现占30%,小组合作学习表现5%,技能测试占35%,四项分数相加即为期末考核成绩(百分制)。 2、根据我校教学实际,特制定技能测试赋分标准如下: (1)出勤(共30分) 本学期教学时间共有17学时,根据学生出勤进行评分。出勤数不少于15学时者可得30分;少于15学时者,少1学时扣1分。 (2)课堂表现情况(共30分)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按要求操作、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帮助其他同学等具体表现来进行给分。 (3)小组合作学习表现(共5分) 根据小组任务完成、组内分工、互学互助等方面酌情给分。

(4)技能测试完成情况(共30+5分) 本学期要求完成1次技能测试作业,按时完成作业者可得20分,视作业质量可加至21~25分。缺交作业,此部分分数为0。 此外,如在本学期学习期间有作品获得奖励者可奖励5分。 三、操作原则 1、平时成绩赋分由任课教师具体操作,可视班级情况做适当调整。 2、技能测试命题由备课组统一制定,可视教学内容做适当调整, 于12月30日前结束。 3、本方案在学期期末之前向学生公布,以便有明确的教学方向。 4、建立诚信机制。对每一个学生的考核评价要实事求是,对未达到老师要求的学生,有留、改、补的余地。改、补后再赋分,原则上补扣分。 长沙市明达中学信息技术学科备课组 二0一六年十二月十二日

定性研究方法期末考试A卷

《社会研究方法(定性)》课程期(末)考试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MPA√ A卷√ B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不属于“定性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的是: A 实证主义 B 后实证主义 C 建构主义 D 解构主义 2、互动研究设计模式的五部分包括目的、情境、方法、效度和。 A 信度 B 研究问题 C 结论 D 分析 3、研究问题——“家庭收入与大学生交学费能力之间的关系”是: A 有意义的研究问题 B 正确的研究问题 C 没有意义的研究问题 D 错误的研究问题 4、以下研究类型中,不适宜用定性研究方法的是: A 描述性问题 B 解释性问题 C 过程性问题 D 因果性问题 5、以下哪项不属于研究的背景知识: A 现有研究成果 B 研究者的个人经验 C 研究者有关此问题的概念框架 D 研究对象的知识构成 6、Kirk和Miller(1986)提出,定性研究的信度包括狂想信度、历时信度和。 A 重测信度 B 共时信度 C 分半信度 D 复本信度 7、马克斯威尔提出的协商研究关系中的“4C”原则不包括: A 关系 B 交流 C 合作 D 勇气 8、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访谈的特点:

A 访谈通常具有较强的目的性 B 访谈双方通常有意避免重复 C 访谈双方的言语轮换是不平等的 D 访谈双方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9、“共情的听”属于“倾听”的哪个层面: A 行为层面 B 认知层面 C 情感层面 D 潜意识层面 10、回应的类型包括认可、重复、和鼓励对方: A 重组 B 总结 C 自我剖析 D 自我暴露 1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个人类的实物: A身份证 B 自传 C 个人信件 D 日记 12、阅读原始资料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A 客观的态度 B 投降的态度 C 认真的态度 D 科学的态度 13、男性与女性典型的性别角色在以下哪一项中没有显著差异: A 共情能力 B 社会支配性 C 智力 D 攻击性 14、以下对“类属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类属分析”指的是在资料中寻找反复出现的现象以及可以解释这些现象 的重要概念的过程 B “类属”是资料分析中最小的意义单位 C “类属分析”的基础是比较 D 设定“类属”最重要的标准是按照当事人自己对事物的分类设定 15、用扎根理论进行一级编码时,最重要的原则是: A 分辨主要类属和次要类属 B 明确资料的故事主线 C 既什么都相信,又什么都不相信 D 应在类属内部形成尽可能大的差异性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6、研究者的角色意识有那几类?各有何特点?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题库汇总

单选题 1、我国法律认可的进出口贸易合同形式是(B)。 A、口头形式合同 B、书面形式合同 C、行为形式合同 D、其他形式合同 2、与我国进行货物进出口贸易关系最大,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国际公约是(A)。 A、《联合国国际货物合同公约》 B、《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C、《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 D、《托收统一规则》 3、下列哪个行为构成发盘( B )。 A、你5日电,可供1000打,每打参考价12.50美元,3日内电复 B、你5日电,每公吨12.50美元,1000打,即期信用证月底前开立有效 C、你5日电,本月底前无法供货,下月15日前装运,即期信用证,请确认 D、你5日电,抱歉货物售罄 4、某受盘人收到对方发盘,当天回电要求降价10%,由于原发盘人为作任何答复,第二天下午该受盘人又去电表示完全接受该发盘的内容,你认为双方的合同关系成立吗?( B)A、成立 B、不成立 C、取决于受盘人是否撤销了降价的要求 D、取决于交易商品的性质 5、品质机动幅度一般用于某些(A)。 A、初级产品 B、工业制成品 C、机械产品 D、机电产品 6、“东北大豆”作为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是( D)。 A、凭商标或品牌 B、凭标准 C、凭规格 D、凭产地名称 7、根据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第600号出版物的规定,在以信用证支付的前提下,将“约”量解释为允许数量的增减幅度不超过( C )。 A、3% B、5% C、10% D、15% 8、在商品和包装上不注明生产国别也没有商标和牌名的包装是( B)。 A、中性包装 B、无牌中性包装 C、有牌中性包装 D、定牌中性包装 9、按国际惯例,如果合同中没有相关规定,则运输标志一般由( C)。 A、开证行提供 B、买方提供 C、卖方提供 D、船方提供 10、本票和票汇的区别中表述错误的是( B)。 A、本票有两个当事人,而汇票有三个当事人 B、本票的付款是有条件的,而汇票的付款是无条件的 C、本票的出票人即是付款人,远期本票无须办理承兑手续;而远期汇票则要办理承兑手续 D、本票在任何情况下,出票人都是绝对的主债务人;而汇票的出票人在承兑前是主债务人,在承兑后,承兑人是主债务人 11、出票人即是付款人的票据是( A)。 A、本票 B、即期汇票 C、远期汇票 D、支票 12、在信用证的有关当事人之间,不存在契约关系的是(B)。 A、开证申请人与开证行 B、开证申请人与通知行 C、开证行与受益人 D、开证申请人与受益人 13、下列关于可撤销信用证的说明表述错误的是(D)。 A、注明“可撤销”字样 B、开证行不需要经过受益人同意即可撤销该证 C、开证行在任何情况下可以撤销该证 D、受益人已按信用证规定得到议付、承兑或延期付款保证的,则银行的撤销或修改仍然有效

小学信息技术期末考核方案

小学信息技术期末考试方案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开展的比较规范,特别是近几年评价方式的改变,更为信息技术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作为总结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期末考试一直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许多学校没有具体的考试模式,也不组织考试,或随便考,给个分就行。这不利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无法促进教师到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改革。进而形成了下面的问题:(1)学校无法评估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质量,只注重是否开足课时。(2)信息技术教师上课随意性大,对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不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差。(3)学生对信息技术课不重视,学习没目标、没动力,信息技术成了休息课、聊天课。并且,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现在正逐步摆脱零起点,如果我们不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任务,就无法实现小学、初中的正常衔接。而“以考促管、以考促教、以考促学”是综合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和学习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指导思想:《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使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所以,信息技术考试不仅要考查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考查学生的能力,包括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协作能力等。考试也不仅仅是作为给学生总结性评定的手段,还是学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是发挥学生创造潜能的过程,是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改变教育观念的过程。 二、考试内容与时间:考试内容根据每学期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要求确定。考试试题应包括三部分。技能测试(30分):是为考查学生的键盘输入能力;基础题(30分):重在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用一个半成品的作品出示任务,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在完成任务的基础上,学生如能对作品进行再加工、创作,可有不超过10分的加分。作品考试(40分):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是开放性、长作业形式的试题,学生自选主题,搜集资料完成作品。此部分考试,教师可提前一个星期或一个月的时间将作品的要求和评价标准告诉学生。说明:基础题和作品考试题,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任选一项完成。考试时间安排在语、数考试前1-2个周,在网络机房内随堂测试。 三、考试前准备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的上机考试为主,力争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题

教育研究方法期末考试题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教育研究对象的特点(1)复杂性 (2)两难性 (3)开放性 2什么是教育两难问题,怎么解决 理论中实践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举一个例子分析 策略(宏观具体) 3掌握对策研究的范式 教育对策研究:问题表现--危害性--成因分析--应对措施 《福州市中小学教师流失对策研究》 ①查清福州市中小学教师流失实际情况与问题表现; ②阐述福州市中小学教师流失的负面影响; ③分析福州市中小学教师流失的原因; ④提出控制福州市中小学教师流失的对策。 4什么是教育叙事研究,有哪些主要要求 教育叙事研究是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主要是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从而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要素:第一,有鲜明的主题或引人入胜的问题;第二,有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第三,有解决问题的情境性、冲突性、过程性、复杂性以及师生角色变化等的描述;第四,有解决问题过程中及过程后的反思;第五,有理性反思中所获得的经验或教训,所蕴含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的升华或启发。教师如果对叙事研究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要求,并进一步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并有利于推进校本科研工作。 5设计问卷

问卷设计包括问题设计、答案设计、问卷编排三项内容(一)问题设计 问题的提出有三种方式: 1.直接提问 2.间接提问 3.假设性提问 问卷设计要注意若干问题 1.项目应充分准确反映主题 2.问题表述要清楚 3.尽量不使用专业性术语 4.避免诱导性的问题 (二)答案设计 结构式问题的答案: 1.定类回答 2.定序回答 3.定距回答 (三)问卷编排 1.标题 2.指导语 3.问题 4.结束语 标题

《国际贸易法律实务》课件习题(定)

《国际贸易法律实务》课程讲义 辅导老师:汪忠奎 第一部分课程考核说明 1.考核目的 通过本次考试,了解学生对本课程基本内容和重、难点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来认识和分析国际贸易法的现象和国际贸易法问题的能力。考核学生对国际贸易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分析能力。 2.考核方式 本课程期末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90分钟。 3.注重教材和平时作业 由市电大命题,请学员认真看书,再次重温平时作业(一定有原题出现)4.命题依据 本课程的命题依据是国际贸易法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材、实施意见。 5.考试要求 本课程的考试重点包括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两个方面,主要考核学生对国际贸易相关法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分析能力。 6.考题类型及比重 考题类型及分数比重大致为:名词解释题(25%);单项选择题(20%);多项选择题(10%);简答题(30%);论述题(15%)。 第二部分期末复习重点范围 第一章概述 一、重点名词 1、国际货物买卖法(P7) 2、国际商业惯例(P9) 二、一般掌握 1、国际货物买卖法的法律渊源。(P8-10) 2、公约适用的范围(P73-78)、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P91-100)、风险的转移(P101-104)、违约救济。(P104-116) 三、重点掌握 1、国际贸易法与国际货物买卖法的关系。(P6-7) 2、国际货物买卖的种类。(P7) 3、国际货物买卖的基本流程。(P10-18) 第二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主体和内容 一、重点名词 1、国际货物买卖合同(P21-22) 2、规格(P27-29) 3、不可抗力条款(P37-38) 二、一般掌握 1、国际货物买卖中的代理。(P40) 三、重点掌握

数学建模期末考核题目.doc

数学建模期末考核题 考题一 求出Y对X的回归直线方程,并说明拟合效果的好坏。 (请使用Matlab求解,并附上代码及图形) 2据观察,个子高的人一般腿都长,今从16名成年女子测得数据如下表,希望从中得到身高x与腿长y之间的回归关系。(请使用Matlab求解,并附上代码及图形) 身高x与腿长),观测数据 3、某人每天由饮食获取10467焦热量,其中5038焦用于新陈代谢,此外每公斤体重需支付69 焦热量作为运动消耗,其余热量则转化为脂肪,已知以脂肪形式贮存的热量利用率为100%,每公斤脂肪含热量41868焦,问此人的体重如何随时间而变化?4、在一个巴基斯坦洞穴里,发现了具有古代尼安德特人特征的人骨碎片,科学家们把它们带到实验室,作碳14年代测定。分析表明 C14与C12的比例仅仅是活组织内的6. 24%,此人生活在多少年前? (宇宙射线在大气中能够产生放射性碳一14,并能与氧结合成二氧化碳形后进入所有活组织,先为植物吸收,后为动物纳入.只要植物或动物生存着,它们就会持续不断地吸收碳一14, 在机体内保持一定的水平,这意味着在活体中,C14的数量与稳定的C12的数量成定比。生物体死亡后,交换过程就停止了,放射性碳便以每年八千分之一的速度减少?并逐渐消失. 对于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定剩下的放射性碳一14的含量,就可推断其年代.) 5、你已经去过几家主要的摩托车商店,基本确定将从三种车型中选购一种。你选择的标准主要有:价格、耗油量大小、舒适程度和外表美观情况。经反复思考比较,构造了它们之间的成对比较矩阵 13 7 8 1/3 1 5 5 1/7 1/5 1 3 1/8 1/5 1/3 1 三种车型(记为a, b , 成对 比较矩阵为 c)关于价格、耗油量、舒适程度及你对它们表观喜欢程度的 (价格)(耗油量) a h c a h c a_ 123_a_ 1 1/51/2_

信息技术期末考试方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信息技术期末检测方案 X X学校信息技术期末检测成绩由技能成绩、平时成绩、笔试(上机操作)三部分构成,其中三个部分成绩所占比例分别为20%、30%、50% 一、笔试部分实施办法: Ⅰ.组织: 全区各小学的五年级学生按照区确定的考试时间统一参加检测,全区统一命题,考试时间为40分钟。 Ⅱ.参考题型: 考试题型主要参考顺德区统一出题,主要包括一下题型: 1、根据试题内容填充常识内容。 2、根据试题内容,上机操作,完成作品并上交。 3、根据试题内容,上机操作,完成试卷。 Ⅲ.阅卷方式: 由信息技术老师自行阅卷,上报成绩,学校抽调部分班级的试卷进行核查、分析。 Ⅳ.各校上交的材料: 1.学生成绩(笔试成绩、平时成绩、作品成绩及总成绩) 2.试卷分析(笔试部分) 二、技能成绩部分实施: 根据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情况来确定本项成绩,比如:学生对操作系统或所涉及的软件的熟悉程度,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来进行评价。在最终考察过程中,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考查,最后形成满分为20分的技能成绩。 二、平时成绩部分实施: 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给出,平时成绩即过程性评价成绩,应在日常教学中累积,而不是集中检测打分。教师对过程性评价也应参照三元目标,综合考察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对过程与方法的实践探究,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健康成长。在一年的教学中可以多次评价打分,最后形成满分为30分的平时成绩。

三、笔试(上机操作)评价实施建议: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六年级学生可以根据试卷提示,自主选择作品类别、主题,教师可以给以指导帮助,也可以两人合作完成一件作品。作品评价活动可以是期终前,也可以是某个模块学习之后,由任课教师组织实施。作品评价成绩应结合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点评得出成绩,最后形成满分为50分的作品成绩。 四、成绩收集及处理: 学年末按全校统一格式由学校上报全体学生的平时成绩及作品成绩,以及全校成绩的统计结果。按学生数的10%上交学生作品,由教导处检查学生作品质量及组织情况。最后由信息技术老师以笔试成绩为主参考平时成绩及作品成绩给出每所学校的此项成绩,作为对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督导考评成绩的一部分。 信息技术科 2013年12月13日 附一:美的学校学生《信息技术》阶段性评价表 附二:考试安排时间表 附三: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顺德区小学信息技术考试题(见附带文件)

计算机基础课程期末考核方式改革

《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方案(试行) 根据教学建设和发展需要,为进一步深化《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考核改革,科学合理测评学生学习效果,全面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着重体现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积极推动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特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经过多次的交流讨论,现提出了“以计算机二级考试为主,校内上机考试为辅”的课程考核与成绩认定方案,内容具体如下。 一、改革背景 计算机二级考试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报考率高,与《计算机基础》课程高度的一项国家级考试,但以往我校学生过级率偏低,反映出学生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掌握不牢。为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的动力,较好达成该课程教学目标,特提出本方案。 二、考核方案 大一上期末不再安排《计算机基础》课程考试,鼓励广大学生积极报名参加来年3月份计算机二级考试,以二级成绩认定为课程考核成绩,具体按以下原则执行。 1.学生若通过了计算机二级考试,则直接用二级成绩*系数作为该门课程的期末考核成绩(系数为1.3,只对二级考试达到或超过60分的同学适用,若最终核定成绩大于100分,则以100分计); 2.若未通过或未参加计算机二级考试,则在大一下中期参加校内期末考核,考核难度低于二级等级考试(难度为二级考试的80%左右)。 3.为了更好地开展计算机基础课程成绩考核,任课老师在大一上学期末需提交该班级学生的平时成绩表(具体要求期末会发文档通知任课老师),先不录入教务系统,在大一下学期统一安排学生考试后,任课老师再统一将成绩(含通过二级考试)录入教务系统。 4.校内考试后仍然不及格的学生,可以选择参加重修或者继续参加计算机二级考试。为便于组织学分认定和降低学业风险,只在大二下学期集中受理非首次通过二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成绩认定,具体工作由教务部协调安排。 三、组织分工 1.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组负责向学生宣传改革方案,动员学生报考计算机二级,组织校内考核等工作。 2.教务部负责整理反馈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成绩,协调二次成绩认定等工作。 计算机基础课程组 2017年10月7日

法律基础与实务 试题

试卷代号:2188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开) 现代文员专业法律基础与实务试题 2005-7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法 2.行政赔偿 3。民事权利 4.犯罪预备 5.辩护 6.国家领土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 1。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法律必须是公开的,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 B “法律原则上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既往的效力”,这项原则在法学上也被称之为“从新原则” C 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D.法律生效后,必须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否则,“不知法者得免其罪”2.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是( )。 A.最早实行宪政的英国宪法 B 以《独立宣言》为先导的美国宪法 C.苏俄宪法D.以《人权宣言》为其序言的法国宪法 3.我国的《民法通则》规定:当事人在实施法律行为时,不得欺诈、胁迫对方当事人,双方不得恶意串通实施损害国家、集体、第三人的利益的行为。这一规定是民法( )原则的体现。 A 平等原则B.自愿原则 C 等价有偿原则D.诚实信用原则 4.某乙现年25岁,工厂工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他可根据( )的规定,请他父亲以他(乙)的名义买一幅名画。 A 委托代理 B 法定代理 C.指定代理D.复代理 5.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因产品质量不合格而致人损害的,受害者( )。 A 只能要求制造者承担责任 B.只能要求销售者承担责任 C 可以要求制造者承担责任,也可要求销售者承担责任 D.若是由于仓储、运输所致,必须向仓储者或运输者提出请求 6.王某的单位今年又盖了一批新房,王某估计自己可以分到一套三居室,于是先按房屋面积自行购买了一些价值不菲的纯毛地毯,准备将来搬进新居时铺上。但结果王某未能分到房子。那么王某购买地毯的行为( )。· A.是无效行为。因为王某的行为动机有问题,其意思表示是不真实的 B.是可撤销的行为。因为王某对于购买地毯的目的存在重大误解 C是有效行为。因为在法律上,该行为虽有误解但不是重大的 D.是有效行为。因为在法律上,对行为动机的误解不能构成重大误解,所以该行为是有效的 7.在行政诉讼中,关于举证责任的承担,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 A 谁主张,谁举证 B 由法院主动调查取证 C 主要由行政主体负举证责任D.主要由行政相对人负举证责任 8.一审判决送达后,当事人在上诉期内未提出上诉。而原审人民法院发现判决确有错误,原审人民法院应当( )。 A 告知当事人提起上诉

《JAVA程序设计》期末考试试题汇总

《JA V A程序设计》期末考试试题 汇总 (适用于计科11) 喻思远 2012-12-3

前言: 同学们,JA V A考试就要来咯,现在我给大家一份复习资料,这份资料是我从网上找的,是各高校历年的期末试题,然后经过我的删选而得的。主要题型是单选题,填空题,判断题,读程序题,写程序题。 其中需要注意注意的是,最后的写程序题,本套题目中相对较少,我们的期末考试考的写程序题应该是书上的原题,因此我过两天再给大家说下具体可能考的写程序题目。还有,这份题目中可能有些题目重复了或很相似,对于这种出现次数多的题目,同学们要更加引起重视。这个题库题目较多,不要求大家能够看完每道题,只希望把看到的掌握好。大家一定要结合课本来复习,毕竟这个题不是老师给的,不会像c++那样都是原题。 最后,我想说明一点,我给这个题库只是想给大家一个复习的思路,知道考什么知识点,然后进行复习。 加油,同学们,JA V A考试的成功一定会眷顾你!!!

《JA V A程序设计》期末考试试题(一) 一、单选择题 1、编译Java Application 源程序文件将产生相应的字节码文件,这些字节码文件的扩展名为( B )。 A. java B. .class C. html D. .exe 2、设x = 1 , y = 2 , z = 3,则表达式y+=z--/++x 的值是( A )。 A. 3 B. 3. 5 C. 4 D. 5 3、不允许作为类及类成员的访问控制符的是( C )。 A. public B. privates C. static D. protected 4、为AB类的一个无形式参数无返回值的方法method书写方法头,使得使用类名AB作为前缀就可以调用它,该方法头的形式为( A )。 A. static void method( ) B. public void method( ) C. final void method( ) D. abstract void method( ) 二、填空题 1、开发与运行Java程序需要经过的三个主要步骤为编辑源程序、 编译生成字节码和解释运行字节码。 2、在Java的基本数据类型中,char型采用Unicode编码方案,每个Unicode码占 用2字节内存空间,这样,无论是中文字符还是英文字符,都是占 用2字节内存空间。 3、设x = 2 ,则表达式( x + + )/3 的值是0 。 4、若x = 5,y = 10,则x < y和x >= y的逻辑值分别为true和false。 5、抽象(abstract) 方法是一种仅有方法头,没有具体方法体和操作实现的方法,该方法必须在抽象类之中定义。最终(final)方法是不能被当前类的子类重新定义的方法。 6、创建一个名为MyPackage 的包的语句是package MyPackage ; ,

《计算方法》期末考试试题

一 选 择(每题3分,合计42分) 1. x* = ,取x =,则x 具有 位有效数字。 A 、3 B 、4 C 、5 D 、6 2. 取7 3.13≈(三位有效数字),则 ≤-73.13 。 A 、30.510-? B 、20.510-? C 、10.510-? D 、 3. 下面_ _不是数值计算应注意的问题。 A 、注意简化计算步骤,减少运算次数 B 、要避免相近两数相减 C 、要防止大数吃掉小数 D 、要尽量消灭误差 4. 对任意初始向量)0(x 及常向量g ,迭代过程g x B x k k +=+)() 1(收敛的充分必要条件是_ _。 A 、11< B B 、1<∞ B C 、1)(0 C 、f (a )f (b )<0 D 、f (a )f (b )>0 14. 由4个互异的数据点所构造的插值多项式的次数至多是____。

经济学期末考试大题汇总教学内容

第一章 1.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一个例子 答:市场失灵的一个原因是外部性,它是指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外部性的典型例子是污染。市场失灵的另一个原因是市场势力,它是指单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的影响价格的能力。例如,假设一个小镇里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水,但只有一口井,那么这口井的所有者就不会受到残酷竞争的限制,看不见的手正是以这种竞争来约束个人的利己行为的。 2.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如何相关? 答: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权衡取台,这是由于某些价格调整缓慢造成的。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人们可用于支出的货币数量减少了,但是商品价格在短期内是粘性的,仍居高不下.于是社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量减少,消费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抑制增加了失业量。 第二章 1.用生产可能性边界描述“效率”的思想。 答:如果经济可以利用它所得到的全部稀缺资源,就可以说这种结果是有效率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点代表有效率的生产水平。当经济在这种点上进行生产时,不减少另一种物品的生产就不能增加一种物品的生产。生产可能性边界以内的点代表一种无效率的结果。由于某种原因,该经济所生产的小于它用所得到的资源能生产的。 2.经济学分为哪两个分领域?解释每个分领域备研究什么? 答:经济学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分领域。微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中的个体现象,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在市场上的相互影响。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3.实证表述与规范表述之间的差别是什么?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实证表述是描述性的,他们做出关于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表述。第二类型的表述,例如Norema的表述,是规范的。规范表述是规范性的。他们是做出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表述。 4.设想一个生产军用品和消费品的社会,我们把这些物品称为“大炮”和“黄油”。 A.画出大炮与黄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解释为什么这条边界的形状最有可能是向外凸出。 答:假设该社会如果将全部资源用来生产“大炮”,可以生产500门炮;如果将全部资源用来生产黄油,可以生产2000千克黄油。 图2—3大炮与黄油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图中的生产可能性边界最有可能性是向外凸出的。这是因为,根据大炮衡量的黄油的机

信息技术考核细则

信息技术考核细则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学生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积极性,立足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适应当前教育形势的需要,根据我校实际,经学校校委会研究,制订信息技术考核细则如下: 一、学校网站建设: 1、在学校网站每上传一篇文章或作品 (◎发表文章包括教师的原创文章、校园新闻、转载文章、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作品等文字或图片形式的稿件)考核加1分。 2、教师每上传一份原创电子教案、课件加1分 3、每月上传文章最少5份(教案、论文、试题、课件等), (1)发表份数(质量合格)加分:5—9份+6分(10—19份再额外+1;20—29份额外+2;30—39份额外+3分;40—49份额外+4分;50—59份额外+5分) (2)上传校本资源库。(质量合格)加分:5—9份+6分(10—19份再额外+1;20—29份额外+2;30—39份额外+3分;40—49份额外+4分;50—59份额外+5分) 二、教室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情况: 以《多媒体教室使用记录》为依据,在学期末进行汇总计算,按使用率的高低分为一、二、三等,所对应的分值依次为5分、3分和1分。三、信息技术培训情况:

1、每无故缺席一次集体培训扣1分,其中市级组织的培训扣双倍的分数。 2、学期末检查信息技术培训记录分为一等和二等,所对应的分值依次为5分和3分,没有学习记录为0分。 3、上级组织的信息技术考试每通过一个学科(模块)加2分,以证书为依据。 4、学校组织的课件制作、电子教案制作比赛分一等和二等,所对应的分值依次是5分和3分,没有按时上交作品的为0分。 四、信息技术获奖情况: 1、参加各级组织的课件、电子教案、信息技术优质课评比,依据省、佳市、市级依次加8、6、4分。 2、指导学生参加的比赛获奖加分同上。 3、教师所做的电子教案或课件被市教育信息网录取加2分,习题或文字教案被录取加1分。 学校将每月对教师信息技术进行考核,并于月底公示。以上考核细则由宣布之日起试行,考核方法有不完善之处希望老师们能够支持和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