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和非PVC软袋抢夺输液包装市场

塑料瓶和非PVC软袋抢夺输液包装市场
塑料瓶和非PVC软袋抢夺输液包装市场

塑料瓶和非PVC软袋抢夺输液包装市场近日,记者获知湖南金健药业新上马的4条塑料瓶大输液生产线正式投产,表面平静的大输液行业正在酝酿新一轮产业洗牌和布局。据了解,这4条塑料瓶包装输液生产线将新增生产能力1.2亿袋,加上之前该公司第一期和第二期工程,一共拥有塑瓶输液生产能力2亿瓶,金健药业单厂产能跃居全国第一。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输液产品升级换代加快,塑料瓶和非PVC软袋输液开始全面取代玻璃瓶输液,金健药业仍有可能继续扩大塑料瓶装输液的产能。

数据显示,2007年我国大输液市场容量超过60亿瓶,此次产品换代必将引起行业地位的新一轮角逐。

玻璃瓶“退位”,

经过前几年猛烈的价格战,大输液行业在2005年迎来拐点。2005年7月1日,随着基础性输液全面更换丁基胶塞,大输液行业开始全面提价,之后步入相对稳定阶段。

但从2006年开始,表面平静的大输液行业开始酝酿新一轮变局,这次变革是由大输液产品包装加速替换引起的。之前整个大输液市场由玻璃瓶输液占主导地位,其市场占有率达70%以上;塑料瓶和非PVC软袋输液属于高端产品市场,占有率约为30%。但2006年开始,塑料瓶和非PVC软袋输液取代玻璃瓶输液的速度明显加快,尤其是去年,尤为明显。

此前,大输液行业专家们普遍认为,从国外市场的经验来看,软包装逐步取代玻璃瓶是一个趋势,玻璃瓶输液存在运输困难、使用不方便、生产不环保等诸多缺点。但专家表示,没想到换代会来得这么快,可能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随着国家对医疗投入的增加,居民用药水平提高导致软包装输液由原来的高端产品向

常用产品转化;另一方面,随着塑料瓶输液生产成本的逐年降低,其零售价与玻璃瓶相比,差距在缩小,一旦价格降到某个区间后就会加快市场普及的速度。

湖南当地一位大输液经销商向记者透露,随着近几年产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产工艺的不断成熟,软包装大输液的成本逐年下降,目前100ML塑料瓶大输液的零售价已经进入4元区间,和玻璃瓶输液的零售价差距不到2元。

该人士认为,这两年随着新农合的实施,国家对农村医疗补助的增加提高了第三终端的用药水平,去年以来,第三终端市场软包装输液的销量增长十分迅速。

中部板块崛起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玻璃瓶输液时代,全国200多家大输液企业经过几年价格大战的洗礼,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整个市场格局也比较清晰,除了科伦和双鹤两大全国性巨头之外,其余生产能力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等北方地区。

但软包装输液的产能格局并不相同。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已有约26家工厂引进了各类塑料软包装输液生产线,其中软袋输液生产线13条,塑料瓶输液生产线13条,主要分布在北京、天津、上海、湖南等省市,与玻璃瓶输液产能分布区别很大,再加上输液生产线投资周期比较长,投资金额高,所以一旦产品加快换代,很多玻璃瓶生产企业如不提前布局,很难在短期内实现转型。

一旦产品升级加快,目前的大输液市场格局必然会重新洗牌,一批塑料瓶装产能大、运输快捷、质量有保证、能保证市场供应的企业将快速崛起。

2006年6月,上海华源长富联手马来西亚最大的医药商业公司——发马胜世成立无锡华源长富发马制药有限公司,新公司上马软包装输液生产线产能为2000万,3000万瓶,此后又有数家企业上马软包装输液生产线。

金健药业一位市场人士透露,金健药业属于行业新成员,2000年金健米业投资医药行业时就把希望押在塑料瓶装输液上,应该说这样的决策有很强的前瞻性,公司在玻璃瓶主导市场的时期就于2002年和2004年分两期上马两条塑“我们的料瓶输液生产线,2006年又上马4条生产线,先后投资高达2亿元。目标就是在这一轮市场调整中,成为中部地区输液市场的霸主,市场主要覆盖湖南、广东、广西、江西、福建、湖北等省份。”他表示。

市场人士分析,接下来大输液市场格局极有可能围绕塑料瓶和软包装输液生产能力重新布局,除了科伦和双鹤通过其在全国的生产基地称霸全国外,金健药业等少数大规模投资软包装输液的企业有可能成为区域性霸主,塑料瓶装输液因为物流成本低、不易破损等优势,将大输液产品对市场的辐射半径由玻璃瓶的600公里变成无区域限制的全国范围。

布局核心市场

据记者了解,目前是大输液产品更新换代的关键时期,塑料瓶和非PVC软袋输液在取代玻璃瓶输液的过程中将会出现许多市场空隙,成为塑料瓶和非PVC软袋输液企业争夺的重点,现阶段,塑料瓶装输液会是主打的替换产品。

据悉,广东市场是金健华南市场布局的重要区域,目前金健药业正在集中精力构建广东市场的销售网络。

广东粤峰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学峰告诉记者,广东市场用药水平比较高,塑料瓶和非PVC软袋输液取代玻璃瓶输液的速度更迅速,估计在今后3年之内,塑料瓶和非PVC软袋输液的市场份额将由现在的三成变为七成,成为主流产品。广东市场一直是大输液产品销售的重点区域,市场容量超过10亿瓶,占全国市场的

1/10,但广东本土输液企业的产量比较小,塑料瓶和非PVC软袋输液换代的过程中将产生40%的市场空间,所以,目前来自省外的输液企业正加紧在广东市场的布局。

最新品牌新闻整理发布来源于:品牌生活平台转载请保留

非pvc输液袋是什么材料

非pvc输液袋是什么材料 随着输液治疗的普遍应用,输液方式经过了从开放式、半开放式到全封闭 式的发展过程,而输液器随之由开始的玻璃瓶,到聚氯乙烯(PVC)软袋、到聚丙烯、聚乙烯(PP/PE)硬塑料瓶,直至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且完全符合环保的非PVC复合膜软袋。由于玻璃瓶输液存在包装材料、输液方式等方面的缺陷,西 方发达国家在50年代开始发展了软包装输液,60年代全封闭式输液软袋投放 市场,并于1972年大量应用于临床,目前欧美发达国家95%以上临床使用的常 规输液均为全封闭的软袋包装,香港、台湾地区已淘汰了瓶装开放式输液系统。而我国98%以上的医院至今仍延续使用瓶装输液,尽管近几年有一些医院采用 了硬塑料输液,但这种包装方式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输液方式和存在的问题。一瓶输液的安全质量取决于药液的安全和质量、输液包装容器的安全和质 量以及药液与容器之间的安全和稳定。因此,开发输液产品时,如何选择合适 的包装材料,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关键,也是制药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一、传 统的输液容器存在的问题(一)输液方式:玻璃瓶具有良好的透明度、相容性及 及水阻气性能,使玻璃瓶输液得到空前的发展,这也是为什么玻璃瓶包装能够 发展到现在并占有一定市场的原因之一。但由于玻璃瓶不能扁瘪,因此输液过 程中需要不断经通气管路向溶液中引入空气产生压力,而空气中的灰尘、微生 物(如细菌、真菌等)可由此进入玻璃瓶中,造成输液的污染。研究表明,暴露 于医院病房的静脉输液受污染的几率是暴露于洁净室的10倍,美国等国家有许多在使用瓶装输液过程中引发感染等并发症的报道,在国内,这种情况也相当 多见。另外,当药液中加入治疗性药物(如易氧化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需长 时间滴注时,药物不断与空气接触,会引起部分药物浓度及药效降低,减弱疗效。玻璃瓶自身重大,存放占用体积大,玻璃瓶的制作本身也是一个高耗能和 污染环境过程。(二)橡胶塞:橡胶塞的主要成分是橡胶,橡胶的成型必须添加 填料如防老化剂、硫化剂、填充剂等。目前大多数玻璃瓶输液的胶塞均采用天 然橡胶塞,长期与药液接触会使药液出现沉淀或浑浊现象,尽管在胶塞和药液 之间加盖一层涤纶膜,但还是不能解决输液应用时出现的所有微粒问题。近来,人工合成的丁基胶塞其化学稳定性、生物安全性、密封性及洁净度等方面远胜 于天然橡胶塞,淘汰天然橡胶塞在国际上早已形成趋势,我国于1995年已提出在13个针剂品种中淘汰天然橡胶塞,并于1999年11月12日由国家药品监督

软包装输液时常见问题及对策

软包装输液时常见问题及对策 由于软包装液体有许多优点而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瓶装输液时未曾出现的问题。如使用常规方法更换软包装液体时,引起输液器通气管滴液现象,不但污染了环境,且易致患者静脉接受输人的药物剂量减少,影响疗效,还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浪费,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当用常规方法穿刺输液时还可引起排气困难、静脉回血困难、液面过高等现象。现将近年我们使用软包装液体后,发现问题及对策报告如下。 1 通气管溢液 密封软包装液体内为等压或负压状态,静脉输液时需向密封的输液袋内加人药物,不同的剂量会在袋内产生不同的压力,由于塑料质软有容受性、扩张性,致使配制液体时产生的气体不易排出而滞留于袋内川,同时由于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加药,针栓和针筒之间的摩擦力比玻璃注射器大,若不向外抽空气或抽气不够川,袋内压力在加药过程中自然形成,高于外界大气压,当输液器针头插人输液袋的瞬间,针头立即与液面接触,在输液袋内较高压力的作用下,液体从通气管向外溢出,既影响药液剂量的准确性,又容易引起患者不满。我们的措施是,在输液器针头插人输液袋前,先将通气管打折塞人输液器针头帽内再插人[3);或者将输液器针头向下插人直立的输液袋内,不管袋内的压力有多大,均能防止液体通过通气管向外溢出,因为当输液器针头向下插人直立的输液袋瞬间,针头没有接触液面,这时袋内高压的气体立即从通气管排气,空气排出后,袋内的压力与外界大气压相等,避免了袋内压力过高导致药液自通气管溢出。 2 排气困难 由于软包装袋易受挤压,未排气之前在抓取过程中,液体易进人输液器,致使一次排气难以成功,而且容易浪费药液。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首先关闭输液器调节夹,再将输液器的针头插人输液袋,或者在插人后立即关闭输液器调节器,均可避免液体进人输液器,保证排气一次成功。 3 渗漏 部分输液袋在插人输液器针头以后或输液时液体沿针头外周渗漏,特别是反复穿刺时更易发生。预防方法是插输液器针头时,要插人到针头根部,造成机械性加压,可减少渗漏;软包装的橡胶塞有3个孔,其中1个是直径3mm的大孔、2个是直径2mm的小孔,加药时一般从大孔内加入,输液袋内加药种类多时,就从小孔内插人输液器针头,可避免反复穿刺造成的渗漏;且加药时应尽量使用小针头。 4 液面过高 输软包装液体出现液面过高时,可取下输液袋并倒转,须使输液器的针头处于液面上方,将茂菲氏滴管下端和输液管的连接处为对折点向下折叠,然后挤压茂菲氏滴管即可奏效,这与瓶装液体的处理方法一样。 5 静脉穿刺时回血困难 针头进人静脉而不见回血,可能与此静脉内血量较少、压力较低有关。将输液器的调节夹离输液器终端的过滤器>=30cm,可见回血,若仍不见回血,表明穿刺未成功,可在此状态下重新穿刺。 6 小皮塞的形成 软包装用于加药、插针头的橡胶塞被穿刺后很容易形成被针头切割成的小橡胶塞,被输液器的终端过滤器过滤,一般不会造成不良影响。预防措施是尽量使用9号针头加药。

双管双阀非PVC软包装输液的产品特点

双管双塞非PVC多层共挤膜包装输液的产品特点 一、非PVC多层共挤膜输液的特点(与其他包装容器比较详见附表1) 1、非PVC 多层共挤膜包装输液能够依靠自身的张力将药液压迫滴出,无需形成空气回路,在输液过程中,不用插入空气导管通气即可进行滴注,避免了来自空气的污染;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全密闭静脉输液产品。 2、非PVC多层共挤膜输液包装材质机械强度高、表面光滑,而且能够阻止水气渗透,不含任何对人体有害的增塑剂、填充剂、润滑剂,无热源、无溶出物、无不溶性微粒,这些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发达国家药典的标准。 3、非PVC 多层共挤膜包装输液是在100级洁净度的条件下制造和灌装封口,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由同一生产线一次完成,无交叉污染;减少了来自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4、能够加压输液(人工加压或使用加压袋加压)。 5、重量轻、密闭强度高、不易破碎、不怕冷冻。 6、体积小,仓储费用低,便于运输、节省空间。 二、双管双塞的特点(与单管单塞的比较详见附表2) 1、加药管和输注管分开,专口专用,加药与输液的过程在不同的两个口管分别进行,彻底避免了两个过程的交叉污染 2、加药管和输注管分开,药物通过加药管逐步稀释,药物的浓度不会过高,消除了不均匀的浓度过高药物可能造成损害的隐患。 3、单独的加药口管更方便加药操作,加药时输注点没有被暴露,在避免了配药间移送至输液间过程中的污染(因该过程中输液口未被启封),特别是同一患者多袋输液时其安全性更为突出。 4、双管双阀软袋采用铝塑一体易拉盖,使用时方便开启 5、胶塞的厚度适中,插输液管时更不易掉屑,大大减少了不溶微粒污染的隐患。 6、口管口径小、灌装时将污染机会降到最低。 7、软管和非PVC多层共挤膜焊接牢固、更不易漏液、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双管双塞非PVC多层共挤膜包装输液设计合理,安全可靠。该产品生产技术含量高,设备自动化程度高,原材料有高品质的要求。 德国PLUEMAT公司生产的生产线,选用德国PolyCine公司生产的非PVC多层共挤膜和非PVC多层共挤管,是目前世界上输液包装材料方面的最新技术,其标准符合美国及欧洲药典规定,获得欧美国家专利,经中国SFDA批准注册。 因双管双塞非PVC多层共挤膜包装输液设备和主要原材料均为进口,双管双塞用物料高于单管单塞产品用量,其制造成本较高;加之生产技术含量高,生产环境洁净度要求高,设备自动化程度高等诸多因素,造成双管双塞非PVC多层共挤膜包装输液价格一直处于输液产品的高端位置。

中国软包装输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软包装输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本章主要阐述了国内输液工业及一一一非PVC 软袋输液现状、国内软包装输液存在的问题以及软包装输液的未来发展与展望;并对国产非PVC输液用聚烯烃多层共挤膜、国产耗材以及灌装设备进行了系统详细的技术、市场分析,提出非PVC 软袋输液相关耗材、灌装设备等的国产化。 一、国内输液工业及非PVC软袋输液现状 据国家药监局SDA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共有输液生产企业250家以上,多数输液生产商以生产瓶装输液为主,能生产非PVC软袋输液的生产企业只有30几家,而这30几家生产企业大概有40多条软袋生产线,年设计生产能力超过5亿袋,而实际生产量2004年只有1亿多袋,开工率仅为20%左右。按目前输液工业30亿袋的市场需求量,非PVC软袋输液只有不到5%的市场份额,而与软袋输液几乎同时起步的塑瓶输液已占有10%以上的市场份额。非PVC软袋输液的发展已经落后于塑瓶输液的发展,而制约非PVC 软袋输液发展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国内的包装技术。 中国输液行业从起步至今几乎都是以加速度发展的,从上世纪80年代的每年几亿瓶(袋),到如今每年的60亿瓶(袋)的生产能力和40亿瓶(袋)的不菲销量,中国输液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特别是国家SDA 提出的输液厂家必须通过GMP论证的规定,将大输液企业推入了规范生产发展之路。 但是,近年国内大输液企业遭遇的“内忧外困”也愈来愈明显。一方面的是由于产能过剩,国内低端市场激烈竞争不断升级且愈发激烈,山东、安徽等地先后组织价格联盟抵挡“自杀性”的降价风潮。“一瓶输液还不如一瓶纯净水值钱”的说法不绝于耳,这是目前输液市场的现状。另一方面,国内大输液高端市场几乎全被外资企业把持的现状更是让人心焦。而且不同于国内大输液产品中普通输液占据较大比重的产品结构,“三资企业”特别注重冶疗型和营养型品种的研发和市场表现。在我们还是以玻璃瓶为主要包材的今天,他们则基本使用的是塑瓶或软袋包装。 种种迹象表明,许多跨国企业正凭着大输液品种,质量的优胜,逐步把中国作为其全球的生产基地。相信中国大输液特别是软袋输液的发展的艰难之路才刚刚开了一个头。 二、目前国内软包装输液存在的问题 1.权威性医用塑料输液包装材料标准还需进一步完善 国内有关医用塑料输液包材容器的标准虽已出台,但各企业基本还是参照欧美通行的标准制定塑料输液包材的厂标。近几年来国家已对这方面加强政策法规的管理,避免了项目单位在塑料包材标准选择上产生困惑。目前中国市场的现状是塑瓶、玻瓶、PVC软袋和非PVC软袋共存,但是不同的包材所适用的标准

国内大输液软包装材料的现状与发展

低,因此,加快设备的更新和改造,采用新技术新优质材料,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满足市场供应已刻不容缓。 2聚氯乙烯(PVC)包装的优缺点 随着塑料工业迅猛发展,为食品、医药产品包装容器提供了诸多方便。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乙烯乙酸乙烯共聚物(EVA)成为常用的几种软包装材料。 21聚氯乙烯(PVC)包装的优点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是PVC,PVC袋相对传统的玻璃瓶包装呈现出许多优点:①提高输液质量,减少输液反应。PVC塑料软包装经高温塑化在洁净条件下热合而成真空袋体。无污染,无残留物,为输液的灌装提供了洁净可靠的包装容器。加上采用的是正压灌装技术[4],使用时无需借助外界空气压力也不另外安排排气管,使输液过程在全封闭下进行,消除了病房空气及输液环境对液体的污染。而且一次性软包装完全避免了旧瓶的重复使用,提高输液质量,减少输液反应。②生产工艺简单,效率高。袋装输液生产工艺流程为:配制→过滤→药液澄明度检查→灌装→热合→灭菌→空气反压喷淋降温→灯检→贴签、套外包装。与瓶装输液比较,减少了洗瓶、盖膜、盖胶塞等几道复杂的工序及其前处理,节省了人力、物力、财力,生产周期缩短,效率提高。③投资少。PVC 塑料软包装灌装机械简单,价格低,更主要的是机械占地面积小,可减少百级间的面积,大大降低房屋投资。使用玻璃瓶流水线,无论生产量大小,而灌装间面积相当,某医院软包装制剂室装修中,房屋建设费减少1/3,设备投资减少3/4[5]。④生产安全。玻璃瓶输液生产,尤其是生产量较大时操作人员为赶时间很易发生玻璃瓶爆炸。软包装消毒蒸汽压力低,温度仅为108℃,又有消毒柜内喷水装置,降温较快,可完全避免危险。⑤PVC软包装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化学稳定性好,抗压、抗摔力强,便于运输和战时空投急救,曾在欧、美、日等国家得到普遍使用。 22聚氯乙烯(PVC)包装的缺点PVC袋虽具有许多独特优点,但经过多年发展,至今仍未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原因是PVC塑料软包装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①自动化程度低,不利于大规模生产。目前软包装的定量灌注大多数靠人来控制,装量差异达不到药典规定时有发生,如果能实现输液软包装准确定量的自动灌注系统[6],实现自动生产流水线,生产技术向高度电子程控化和密封生产过渡,制瓶、灌装、封口3道工序均在一台机器中完成,即可提高生产工效,减少污染,有利于大规模生产,这是改进大输液生产的一个很有意义的方向。②塑料袋稳定性能、耐热性能差。消毒后对澄明度有一定的影响,可能产生袋体泛白[7],袋体热合开裂、变形等。特别是聚氯乙烯中的添加剂向材料表面的迁移比较严重,影响到材料的防微渗、防霉及防尘性。富光明报道[8]PVC袋装输液久贮,致使药液水含量等发生变化,留样8个月的10%葡萄糖注射液复检表明,药液pH由3.74降至3.15,含量由102.69%升至106.35%,可能是PVC袋透水、透气所致,因此贮存期以不超过6个月为宜。而某些输液品种对袋体的化学稳定性会产生影响,如PVC袋灌装5%的碳酸氢钠注射液,热压灭菌后产生大量的白色絮状物。③增塑剂的限量与安全性没有一个统一标准。有报道[9]采用国产输液袋包装的输液制剂或实验试制品共30个样品,均检查出溶出物质――增塑剂酞酸及其衍生物、鲸腊醇,广东大冢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的样品(聚丙烯输液瓶)未明显检出。酞酸及其酯类化合物、鲸腊醇属于低毒性物质,鲸蜡醇可用作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