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败--项羽与刘备。

论成败————高一6班,周雯倩。

历史随着时间的流逝已经悄然成为过去,可正如清风拂过也是会痕迹的,那逝去的“鸿门宴”匆匆走过,却引发了后人一连串的深思。
我们读了《鸿门宴》,心底不由得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当初项羽兵力有四十万,而刘邦兵力仅有十万,刘项实力悬殊那么明显,而最终得胜,睥睨天下的却是刘邦?
其实,项羽是失败的英雄,而刘邦却是成功的枭雄。
可自古以来,名垂千古的是英雄,得天下的往往却是枭雄。其原因就是枭雄不单有野心而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英雄却总有着所谓的妇人之仁,因小失大。
从兩人的背景來看。项羽,字子羽。他自负,伴随着的便是滔天的豪气,而项羽他也确实有这个资本。他出生于一个世代将门的贵族家庭。他不愿读书、不愿学击剑,更不愿识字,但却愿意学习“敌万人”的兵法。年仅二十四岁,便拥有如此雄心壮志,这为他灭秦的夙愿建立了坚固的基础。
而刘邦却是个无赖,有手有脚却不屑于劳动,酗酒好色,专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是个“说大话,少成事”的人。但他喜欢结交好汉,为人慷慨大度,从不斤斤计较。这种人如在太平盛世,可能会成为帮派首领,前途也未必明朗;但恰逢他生在乱世,遭到战争的洗礼,使他的劣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洗刷,又放大了他喜交游、慷慨大度的优点,能聚集众人。随着他队伍的不断扩大,野心也越来越大了。加上传说他的帝王相,使年少时就奠定了成就大事的信念,那信念无异是一种精神支柱,是一个目标,是一种催人奋进的力量。
成就事业的背景、壮志就有了,但关键的却是如何去做这件事。
项羽的军队“将五诸侯灭秦”,以高度单一武力的方式去做了这件事。他杀义帝、屠秦兵、屠秦城、烧秦宫,搞的平民百姓人心惶惶,人人闻之胆寒。试问这十几万人的父母妻儿还会支持项羽吗?纵使是真英雄,但却已把自己归于非正义的一方。
而刘邦则不同。他善用政治方式,进了咸阳后就与当地百姓约法三章。此一绝举使得刘邦民心所向,受万民拥戴,为他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再来看看重用人才方面。
项王刚愎自用,过分借重于武力而忽视智谋。他不能知人善用,不听人言,不信任,猜忌,浪费人才。韩信始在项羽麾下,"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陈平效力于项王,"累谏不受,乃封其金与印,仗剑亡,归汉于武"。此二人均有经国之伟,济世之才,然而却不为项羽所用。亚父范增,尽心尽力,鞠躬尽瘁,亦未免被猜忌。最后,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是韩信;七出奇计,困项

王于垓下的是陈平;十面埋伏,逼项羽走江东的是张良。这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而那边项羽丢,这边刘邦捡。刘邦不但慧眼独到能看到人才并重用人才,还“听人言”。初时,他看到秦宫豪华,美女如云,他好色酗酒的本性又发作,想留此享乐。但后听从樊哙、张良之谏,以图天下为重,于是还军霸上。这说明,刘邦这时已把争天下放在首位,只要对此有利的话都听,有利于此的事都干。
但仅仅是以上的因素就决定了这场战争的胜负吗?不,当然不仅仅是因为这些,奠定他二人的成败最重要的原因是刘邦、项羽这两个决策者的性格特点。
项羽性格暴躁,没有主见,而且还纵容下属。一听刘邦在咸阳称王,也不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便下令旦日伐汉。之后被项伯劝说几句就又打消了这个念头,后来在鸿门宴上又被刘邦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认为刘邦对自己绝对忠诚,随带连告密者都说出来了。而对于己方的告密者项伯,却也继续留用。这样草率的性格特点,无疑是项羽战败的致命伤。
反观刘邦,他听说项羽准备攻打自己,并没有凭一时意气要去应战,而是“谦虚”地向张良请教,最后觅得良策。但此人绝非是真君子。想“王军中”这个决定刘邦起初没有与张良商量,一听项羽要来攻打自己,便左一句“为之奈何”右一句“为之奈何”,从君到公的称呼改变更是看清了这只老奸巨猾的狐狸。后来在宴上得知是曹无伤泄密后回营立即诛杀,也看出了他果断、心狠手辣。而且刘邦精通随机应变之道,这使他不论是笼络人心还是临阵对敌都不会落了下风。
最后在来看看历史的发展趋势。项羽的目的是光复六国,而刘邦却拥有统一大业的雄心壮志。
可以看出,项羽是本色英雄,他的功绩,他的豪情,他的大人格,没有遮掩,没有顾忌。这也是后人对他凭吊和敬仰的原因。但是胜利不属于他。而是从一开始就属于刘邦。刘邦是时势造出来的枭雄。他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做了时代赋予他的历史使命。他的成功是历史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