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发动机的结构原理

转子发动机的结构原理
转子发动机的结构原理

摘要

目前在商品汽车上普遍使用往复式活塞发动机。还有一种知名度很高,但应用很少的发动机,这就是三角活塞旋转式发动机。转子发动机又称为米勒循环发动机。它采用三角转子旋转运动来控制压缩和排放,与传统的活塞往复式发动机的直线运动迥然不同。这种发动机由德国人菲加士·汪克尔发明,在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解决了一些关键技术问题,研制成功第一台转子发动机。

本文将简要介绍转子发动机的发展历史、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其特点和发展方向。

目录

第一章转子发动机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转子发动机的发明

第二节转子发动机的应用

第二章转子发动机的主要结构

第一节转子发动机总成

第二节转子发动机的主要零件

第三章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第一节转子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第二节转子发动机与传统发动机的比较

第四章转子发动机的特点及发展方向第五章结论

第一章转子发动机的发展历程

发动机是汽车最为关键的部分,是决定车子性能的最重要的因素,犹如人的心脏。大部分人都知道我们日常用的是活塞往复式发动机,又分为两冲程发动机和四冲程发动机,但是还有一种不为大部分人所熟知应用很少的发动机,那就是转子发动机,又叫汪克尔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结构紧凑轻巧,运转宁静畅顺,也许会取替传统的活塞式发动机。

第一节转子发动机的发明

1959年,世界上第一台转子发动机才由德国工程师菲利克斯·汪克尔发明出来,第一台转子发动机名为KKM400型转子发动机。

汪克尔于1902年出生在德国,1921年到1926年受雇于海德堡一家科技出版社的销售部。在1924年,汪克尔在海德堡建立了自己的公司,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在那里进行转子发动机的研制,在1927年,诸如气密性和润滑等的一系列技术问题的攻克终于有了眉目。60年初在德国生产出第一辆装配了转子发动机的小跑车。

实际上在过去的400年中,许多发明家和工程师一直都想开发一种连续运转的内燃机。人们希望有朝一日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将被优雅的原动力引擎所取代,它的运动轨迹应该非常接近人类伟大的发明之一:轮子。

在十六世纪末期,在出版物中首次出现"连续运转内燃机"的说法。连杆和曲柄机构的发明人詹姆斯.沃特(James Watt, 1736-1819),也曾研究转子式内燃机。特别是在过去的150年里,发明者提出了许多关于转子发动机结构的提案。直到1959年汪克尔博士通过研究和分析各种转子发动机类型的可行性,找到了旋轮线壳体的最佳形状。他对飞机发动机上所用的回转阀以及增压器的气密性密封机构具有深刻的了解,这些机构在其设计中的使用,使汪克尔型转子发动机得以实用化。

第二节转子发动机的应用

当实用的转子发动机被发明出来,世界上包括32家汽车公司在内的100多家企业与汪克尔签定了技术转让协议。1961年,一向对新技术情有独钟的马自达公司投巨资从汪克尔公司买下了这项技术。由于这是一项高新技术,懂得这项技术的人寥寥无几,发动机坏了无人会修,而且耗油大,汽车界有人对这种发动机的市场前景产生了怀疑。70年代石油危机爆发,各国忙于应付各方面的困难而无暇顾及发展转子发动机,唯有马自达公司仍然深信转子发动机的潜力,独自研究和生产转子发动机,并为此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他们逐步克服了转子发动机的缺陷,成功地由试验性生产过渡到商业性生产,并将安装了转子发动机的RX-7型跑车打入了美国市场,令人刮目相看。

马自达与汪克尔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之后,于1963年成立了专门的转子发动机研究部,同年生产出了单转子发动机试验第一号。经过6年的研究,1967年,马自达率先出售搭载双转子发动机的轿车Cosmo Sport(110S),之后,马自达的转子发动机被运用到越来越多的车型上。1978年,马自达汽车公司推出了第一款装备了转子发动机的跑车RX-7(如图1-1),迅速在汽车大国

图1-1

美国市场引起轰动。随后又于1985年和1991年,先后推出了第二代和第三代RX-7跑车,转子发动机技术不断完善。1991年,在法国勒芒24小时耐力赛上,马自达787B转子发动机赛车为日

本车首次夺得了第一名。2003年4月,马自达开发出了最新一代的名为RENESIS的转子发动机,并运用在RX-8跑车上。

近40年来,马自达总共产销了191万多辆搭载转子发动机的跑车和轿车。市场业绩已经证明,转子发动机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可靠耐久的动力装置,各方面的性能指标和实际表现都相当或者超过传统的往复式发动机。转子发动机的好处就是结构更加紧凑,因为它不需要传统往复式发动机的曲轴和气门,惟一的运动部件就是转子活塞。紧凑的结构让它在质量和尺寸上都能受益。单转子以上的转子发动机在工作的时候会非常平滑和稳定。双转子发动机若布置成180°夹角,可获得几乎完美的质量平衡,比传统6缸发动机更加平滑,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在马自达的跑车家族中,1978年投放市场的RX-7和1989年问世的MX-5,是两款最为辉煌的跑车。据介绍,截止2007年年底,RX-7已累计销售了81万多辆,MX-5的累计销售量近72万辆。已经开始在中国市场上销售的纯进口RX-8,装载的是新一代名为RENESIS的转子发动机。比起前辈来,RENESIS更强劲、更干净、更节能。RX-8于2003年开始发售,到去年年底已累计售出11万多辆。目前,除日本之外,美国、英国和德国是RX-8较大的海外市场。作为当今汽车业发展最快的中国汽车市场,也于今年引进了RX-8欧洲版的改进款车型,为适应中国的油况和路况做了个别小调整。它装配的是双转子的发动机,每组转子的排量0.645 L,加起来是1.3 L,但它发出的功率却相当于2.5 L的传统发动机发出的功率

第二章转子发动机的主要结构

比起活塞式发动机宏大的曲柄连杆机构,庞杂的配气机构,转子发动机的结构可以说简略了很多背,活动部件也只有转子和输出轴,没有气门,没有凸轮轴,没有正时链条。

第一节转子发动机总成

如图2-1现代的转子发动机由茧形壳体(一个三角形转子被安置在其中)组成。转子和壳体壁之间的空间作为内部燃烧室,通过气体膨胀的压力驱动转子旋转。和普通内燃机一样,转子发动机必须在其工作室中相继完成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工作过程。壳体的内侧圆周被设计成旋轮线外形并和安装在偏心轴上的转子组装在一起。因此,每转一圈工作室的体积变化两次,从而实现内燃机的四个工作过程。

图2-1

如图2-2双转子发动机主要包含五层,它们由一圈长栓压在一起。并且包含两个转自和一根输出轴。冷却液从围绕该分层部件的管道中流过。

两端的分层部件包含密封件和输出轴轴承。它们还将包含转子的两个壳体部分密封在内。这些分层部件的内表面非常光滑,从而使转子上的密封件能很好地发挥作用。进气口分别位于两端分层部件上。转子发动机是分层装配的。

图2-2

第二节转子发动机的主要零件

转子发动机具有与活塞式发动机类似的点火系统和燃油供给系统。如果您从未见过转子发动机的内部结构,那么您将会感到很惊讶,因为很多零件您都不认识

1、转自的构造:

转子有三个弧形表面,每个表面就像是一个活塞。每个表面上都有一个空腔,用来增大排量,更大程度的混合汽油和空气。在每两个表面的连接处都有一金属长条片来保证燃烧室间的密封,同样,在转子的每边都有金属环来保证侧面的密封。在转子的中间有一副齿牙,齿牙和固定在缸体中间的齿轮紧密啮合。这个齿轮决定了转子的运动轨迹和方向。(如图2-3)

图2-3

2、缸体的构造

进气和排气口是直接铸于缸体上,上面没有阀门,直接和外面相连。缸体内部有供冷却液循环的管路。火花塞也安装在其上(见图2-4)

图2-4

最外的两端包含着密封

圈和输出轴轴承,和装着转子

的缸体间也是保持密封的。这

些部件的内表非常光滑,以保

证密封工作良好。每块上有一

个进气口。如图2-5双转子汪

克尔发动机的一个端部分层

部件。

图2-5

椭圆形的转子壳体。这

是包含转子的壳体部分。

表面非常光滑。包含转

子的转子壳体部分注意

排气口的位置。(如图

2-6)

图2-6

如图2-7中间一层部

用于两个转子。它还用

于将两个转子分开,因此

其外表面非常光滑。中间

层部件包含每个转子的

另一个进气口。

图2-7

3输出轴的构造:

输出轴有一些离心式圆形凸轴,也就是说,它们偏离了轴的

中心线。(见图2-8)一个转子与一个凸轴相合。这些凸轴的

作用类似于活塞式发动机中的曲轴。当转子沿其路径在壳体内转动时,会推动这些凸轴。由于凸轴是以离心方式安装在输出轴上的,因此转子施加给凸轴的力在输出轴中产生力矩,从而使输出轴旋转。

图2-8

第三章转子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转子发动机结构与传统发动机不同,其工作过程是怎样的呢?是否也有四个冲程呢?本章将详细介绍转子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以及与传统和发动机工作过程的区别。

第一节转子发动机的工作过程

与传统发动机一样,转子发动机也有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如图3-1

图3-1

现代的转子发动机缸体内部空间总是被分成三个工作室,转子转动这些工作室也在运动。依次在摆线型缸体内的不同位置完成进气、压缩、作功(燃烧)和排气四个过程。

进气:

循环进气阶段从转子顶点经过进气口时开始。在进气口接通

缸室的那一刻,缸室的体积接近其最小值。当转子转过进气口时,缸室的体积将增大,从而将空气、燃油混合气吸入缸室。

当缸室的顶点经过进气口时,该缸室即被密封,然后并开始压缩。

压缩:

当转子继续在壳体内运动时,缸室的体积会变得更小,进而压缩空气、燃油混合气。当转子的面转到火花塞处时,缸室的体积再次接近最小。这是燃烧的起点。

燃烧(做功):

多数转子发动机有两个火花塞,燃烧室比较狭长。如果只有一个火花塞,火焰的蔓延速度会很慢。当火花塞点燃空气、燃油混合气时,会迅速产生压力,驱动转子运动。

燃烧的压力会驱动转子沿着缸室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燃烧气体继续膨胀,推动转子并产生动力,直至转子的顶点再次经过排气口。

排气:

当转子的顶点经过排气口时,高压燃烧气体会释放到排气装置中。当转子继续运动时,缸室开始压缩,迫使剩余废气排出。当缸室体积接近最小时,转子的顶点将经过进气口,整个循环再次开始。

转子发动机的一个亮点是,转子的三个面始终作用于循环的某部分——在转子转满一周时,将有三个燃烧冲程。但是请注意,转子每转一周时,输出轴将旋转三周,这意味着针对输出轴的每次旋转都有一个燃烧冲程。

转子发动机的核心是转子。它相当于活塞式发动机中的活塞。转子安装在输出轴上的大圆凸轴上。此凸轴偏离轴中心线,

其作用相当于绞盘上的曲轴,为转子提供驱动输出轴所需的杠杆。当转子在壳体内转动时,会推动凸轴旋转。

在汪克尔型转子发动机上,转子的顶点随着发动机壳体内圆周的椭圆形壳体而运动,同时保持与围绕在发动机壳体中心的一个偏心轨道上的输出轴齿轮的接触。三角形转子的轨道是用一个相位齿轮机构来规定的。相位齿轮包括安装在转子内侧的一个内齿圈和安装在偏心轴上的一个外齿轮。如果转子齿轮在其内侧有30个齿,轴齿轮将在其外原周上有20个齿,由此得到其齿数比为3:2。由于这一齿数比,转子和轴之间的转速比被限定为1:3。和偏心轴相比,转子有较长的转动周期。转子转动一圈,偏心轴转动三圈。当发动机转速为3000 转/分时,转子的速度只有1000 转/分。

第二节转子发动机与传统发动机的比较

往复式发动机和转子发动机都依靠空燃混合气燃烧产生的膨胀压力以获得转动力。两种发动机的机构差异在于使用膨胀压力的方式。在往复式发动机中,产生在活塞顶部表面的膨胀压力向下推动活塞,机械力被传给连杆,带动曲轴转动。

图3-2

对于转子发动机,膨胀压力作用在转子的侧面。从而将三角形转子的三个面之一推向偏心轴的中心(见图3-2中力PG)。这一运动在两个分力的力作用下进行。一个是指向输出轴中心(见图3-2中的Pb)的向心力,另一个是使输出轴转动的切线力(Ft)。

壳体的内部空间(或旋轮线室)总是被分成三个工作室。在转子的运动过程中,这三个工作室的容积不停地变动,在摆线形缸体内相继完成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过程。每个过程都是在摆线形缸体中的不同位置进行,这明显区别于往复式发动机。往复式发动机的四个过程都是在一个汽缸内进行的。

转子发动机的排气量通常用单位工作室容积和转子的数量来表示。例如,对于型号为13B的双转子发动机,排量为"654cc × 2"。

单位工作室容积指工作室最大容积和最小容积之间的差值;而压缩比是最大容积和最小容积的比值。往复式发动机上也使用同样的定义。

图3-3

如图3-3中所示,转子发动机工作容积的变化,以及与四循环往复式发动机的比较。尽管在这两种发动机中,工作室容积都成波浪形稳定变化,但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不同。首先是每个过程的转动角度:往复式发动机转动180度,而转子发动机转动270度,是往复式发动机的1.5倍。换句话说,在往复式发动机中,曲轴(输出轴)在四个工作过程中转两圈(720度);而在转子发动机中,偏心轴转三圈(1080度),转子转一圈。这样,转子发动机就能获得较长的过程时间,而且形成较小的扭矩波动,从而使运转平稳流畅。

此外,即使在高速运转中,转子的转速也相当缓慢,从而有更宽松的进气和排气时间,为那些能够获得较高的动力性能的系统的运行提供了便利。

第四章转子发动机的特点及

发展方向

1、汪克尔型转子发动机的特点:

体积小重量轻:转子发动机有几个优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减小了体积和减轻了重量。在运行安静性和平稳性两方面,双转子RE相当于直列六缸往复式发动机。在保证相同的输出功率水平前提下,转子式发动机的设计重量是往复式的三分之二,这个优点对于汽车工程师们有着无比的吸引力。特别是近年来,在防撞性(碰撞安全)、空气动力学、重量分布和空间利用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的情况下。

精简结构:由于转子发动机将空燃混合气燃烧产生的膨胀压力直接转化为三角形转子和偏心轴的转动力,所以不需要设置连杆,进气口和排气口依靠转子本身的运动来打开和关闭;不再需要配气机构,包括正时齿带、凸轮轴、摇臂、气门、气门弹簧等,而这在往复式发动机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综上所述,转子发动机组成所需要的部件大幅度减少。

均匀的扭矩特性:根据研究结果,转子发动机在整个速度范围内有相当均匀的扭矩曲线,即使是在两转子的设计中,运行中的扭矩波动也与直列六缸往复式发动机具有相同的水平,三转子的布置则要小于V型八缸往复式发动机。

运行更安静,噪音更小:对于往复式发动机,活塞运动本身就是一个振动源,同时气门机构也会产生令人讨厌的机械噪音。转子发动机平稳的转动运动产生的振动相当小,而且没有气门机构,因此能够更平稳和更安静的运行。

可靠性和耐久性:如前所述,转子的转速是发动机转速的三分之一。因此,在转子发动机以9000 rpm的转速运转时,转子的转速约为该转速的三分之一。另外,由于转子发动机没有那些高转速运动部件,如摇臂和连杆,所以在高负荷运动中,更可靠和更耐久。在1991的勒芒汽车赛中的大获全胜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2、转子发动机的发展方向

新型试验发动机RENESIS是马自达为新千年设计的一款转子发动机,它在第33届东京汽车展上为RX—EVOLV概念车提供动力,充分体现了其可挖掘的巨大潜力。实践证明它在性能、燃油经济性和排放三个领域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同时也代表着转子发动机的发展方向。

(1)RENESIS发动机在性能方面的特点:

新的气口形状

RENESIS采用侧置排气口,取消了气口开启重叠角,并能够优化气口形状,进气口提前开启,在接近上死点时开启。

扩大气口面积

当进气口开始打开时,气口面积增加了30%,排气口面积几乎增加了两倍,改善了气体流动特性。

采用重量轻的转子

RENESIS使用的转子轻了14%,转速达到了10000rpm。

具有较高的压缩比

(2)RENESIS发动机在燃油经济性方面的特点:

取消气口开启重叠角

改善后的排气口形状取消了气口重叠角,而且排气口开启延迟,增加了动力行程:同时由于没有废气混入新鲜充气中,改善了发动机的热效率。

良好的燃油喷射

RENESIS上装有小巧的燃油喷射器以改善燃油喷射。

高速状态下有稀薄的混合气

转子发动机独特的燃烧特性要求在高速范围内比往复式发动机有较稀的混合气。

(3)RENESIS发动机在排放方面的特点:

减少了HC的排放

RENESIS采用了排气口侧向布置,HC不再从排气口排出,而是在接下来的循环中被燃烧掉。

改善了催化系统

RENESIS采用双层排气歧管使排气保持高温以改善催化活性。

第五章结论

一般发动机是往复运动式发动机,工作时活塞在气缸里做往复直线运动,为了把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必须使用曲柄连杆机构。转子发动机则不同,它直接将可燃气的燃烧膨胀力转化为驱动扭矩。与往复式发动机相比,转子发动机取消了无用的直线运动,因而同样功率的转子发动机尺寸较小,重量较轻,而且振动和噪声较低,具有较大优势。

因此转子发动机是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一种发动机,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工艺的发展转子发动机的种种不足都将会得以完善。相信早晚有一天转子发动机将会取代现在的往复式发动机!

致谢

毕业论文暂告收尾,这也意味着我在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年的学习生活既将结束。回首既往,自己一生最宝贵的时光能于这样的校园之中,能在众多学富五车、才华横溢的老师们的熏陶下度过,实是荣幸之极。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在学习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浅。这除了自身努力外,与各位老师、同学和朋友的关心、支持和鼓励是分不开的

论文的写作是枯燥艰辛而又富有挑战的。转向系统是理论界一直探讨的热门话题,老师的谆谆诱导、同学的出谋划策及家长的支持鼓励,是我坚持完成论文的动力源泉。在此,我特别要感谢我的导师高寒老师。从论文的选题、文献的采集、框架的设计、结构的布局到最终的论文定稿,从内容到格式,从标题到标点,他都费尽心血。没有娄老师的辛勤栽培、孜孜教诲,就没有我论文的顺利完成。

感谢汽车系的各位同学,与他们的交流使我受益颇多。最后要感谢我的家人以及我的朋友们对我的理解、支持、鼓励和帮助,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所做的一切才更有意义;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才有了追求进步的勇气和信心。

时间的仓促及自身专业水平的不足,整篇论文肯定存在尚未发现的缺点和错误。恳请阅读此篇论文的老师、同学,多予指正,不胜感激!

汽车构造原理图解

汽车构造(发动机,底盘,车身,电气设备) 1. 发动机:发动机2大机构5大系: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 2. 底盘:底盘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总成,形成汽车的整体造型,并接受发动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保证正常行驶。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四部分组成。 3. 车身: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轿车、客车的车身一般是整体结构,货车车身一般是由驾驶室和货箱两部分组成。 4. 电气设备:电气设备由电源和用电设备两大部分组成。电源包括蓄电池和发电机;用电设备包括发动机的起动系、汽油机的点火系和其它用电装置。 性能参数 1. 整车装备质量(kg):汽车完全装备好的质量,包括润滑油、燃料、随车工具、备胎等所有装置的质量。 2. 最大总质量(kg):汽车满载时的总质量。 3. 最大装载质量(kg):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的最大装载质量。 4. 最大轴载质量(kg):汽车单轴所承载的最大总质量。与道路通过性有关。 5. 车长(mm):汽车长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6. 车宽(mm):汽车宽度方向两极端点间的距离。 7. 车高(mm):汽车最高点至地面间的距离。 8. 轴距(mm):汽车前轴中心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9. 轮距(mm):同一车轿左右轮胎胎面中心线间的距离。 10. 前悬(mm):汽车最前端至前轴中心的距离。 11. 后悬(mm):汽车最后端至后轴中心的距离。 12. 最小离地间隙(mm):汽车满载时,最低点至地面的距离。 13. 接近角(°):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4. 离去角(°):汽车后端突出点向后轮引的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15. 转弯半径(mm):汽车转向时,汽车外侧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转向盘转到极限位置时的转弯半径为最小转弯半径。 16. 最高车速(km/h):汽车在平直道路上行驶时能达到的最大速度。 17. 最大爬坡度(%):汽车满载时的最大爬坡能力。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L/100km):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车轮数和驱动轮数(n×m):车轮数以轮毂数为计量依据,n代表汽车的车轮总数,m 代表驱动轮数。

发动机结构与原理

《发动机结构与原理》

培训内容 一、发动机的分类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发动机的基本结构 四、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五、神龙公司系列发动机产品参数介绍

一、发动机的分类 往复活塞式内燃机可按不同的方式分类: 1、燃料:汽油机、柴油机、气体燃料、代用燃料 2、燃油供给方式:化油器式汽油机和直接喷射式汽油机 3、工作循环:二冲程和四冲程 4、气缸数量:单缸和多缸 5、气缸排列方式:单列和双列 6、冷却方式:水冷式、风冷式 7、进气系统是否增压:自然吸气和强制进气 现代汽车多采用水冷式、四冲程往复活塞式、多缸汽油机。

培训内容 一、发动机的分类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三、发动机的基本结构 四、发动机的性能指标 五、神龙公司系列发动机产品参数介绍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术语 A)工作循环:在气缸内进行的每一次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一系列连续过程(进气、压缩、作功和排气) B)上止点、下止点: 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远处, 即活塞在最高位置,为上止点 活塞离曲轴回转中心最近处, 即活塞在最低位置,为下止点 C)活塞行程:上下止点间的距离S=2R D)冲程:活塞由一个止点到另一个止点运动 一次,为一个冲程。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E)气缸工作容积/气缸排量: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的容积,记作Vs D-气缸直径(mm)S-活塞行程(mm) F)发动机工作容积/发动机排量:所有气缸工作容积的总和,记作V L i-气缸数 两冲程发动机:活塞往复两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四冲程发动机:活塞往复四个行程完成一个工作循环

汽车发动机构造及原理

第1篇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 第1章发动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内容提要 1.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四冲程柴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3.二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4.发动机的分类 5.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发动机: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内燃机:将燃料在气缸内部燃烧产生的热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的动力机械。有活塞式和旋转式两大类。本书所提汽车发动机,如无特殊说明,都是指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内燃机特点:单机功率范围大(0.6-16860kW)、热效率高(汽油机略高于0.3,柴油机达0.4左右)、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单,便于移动和起动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工程机械、拖拉机、发电机、船舶、坦克、排灌机械和众多其它机械的动力。 1.1 四冲程发动机基 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1.1 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 构及工作原理 1.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 (图1-2) 2.四冲程汽油机基本工 作原理(图1-2) 表1-1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 程 图1-2 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简图 1-气缸 2-活塞 3-连杆 4-曲轴 5-气缸盖 6-进气 门 7-进气道 8-电控喷油器 9-火花塞 10-排气门

3.工作过程分析 (1)四冲程发动机:活塞在上、下止点间往复移动四个行程(相当于曲轴旋转了两周),完成进气、压缩、作功、排气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就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四个行程中,只有一个行程作功,造成曲轴转速不均匀,工作振动大。所以在曲轴后端安装了一个质量较大的飞轮,作功时飞轮吸收储存能量,其余三个行程则依靠飞轮惯性维持转动。 (2)冲程与活塞行程: 冲程:指发动机的类型; 行程S:指活塞在上、下两个止点之间距离; 气缸工作容积V s:一个活塞在一个行程中所扫过的容积。 式中V s——工作容积(m3); D——气缸直径(mm); S——活塞行程(mm)。 发动机的排量V st:一台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 式中V st——发动机的排量(L); i——气缸数。 (3)压缩行程的作用 一是提高进入气缸内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压缩终了的气缸内气体压力可达0.6~1.2MPa,温度达600K~700K),为混合气迅速着火燃烧创造条件; 二是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的燃烧热效率η。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当混合气被压缩程度提高时,发动机混合气燃烧所达到的最高温度(T1)升高,而排气的温度(T2)降低,导致热效率提高。 1860年,法国人Lenoir(勒努瓦)研制成功的世界第一台内燃机,没有压缩行程,热效率仅4.5%;1876年,德国人奥托(Otto)制造出第一台四冲程内燃机,采用压缩行程,虽然压缩比只有2.5,但热效率却提高到12%,有力地证明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真理。 压缩比ε:气缸内气体被压缩的程度。 式中V a——气缸总容积(活塞处于下止点时,活塞顶部以上的气缸容积);

(完整版)汽车构造(发动机原理)试卷及标准答案

发动机构造试卷 考号姓名专业 装订线 一词语解释(14×1=14分) 1.EQ6100――1型汽油机 2.压缩比 3.发动机的工作循环 4.活塞环端隙 5.轴瓦的自由弹势 6.干式缸套 7.气门重叠角 8.配气相位 9.空燃比 10.发动机怠速 11.多点喷射 12.压力润滑 13.冷却水大循环 14.废气涡轮增压 二、选择(12×1=12分) 1.汽车用发动机一般按(C )来分类。 A.排量B.气门数目C.所用燃料D.活塞的行程 2.气缸工作容积是指(C )的容积。 A.活塞运行到下止点活塞上方B.活塞运行到上止点活塞上方C.活塞上、下止点之间D.进气门从开到关所进空气 3.湿式缸套上平面比缸体上平面( A ) A.高B.低C.一样高D.依具体车型而定,有的高有的低。 4.为了限制曲轴轴向移动,通常在曲轴采用( A )方式定位。 A.在曲轴的前端加止推片B.在曲轴的前端和后端加止推片C.在曲轴的前端和中部加止推片D.在曲轴的中部和后端加止推片5.液力挺柱在发动机温度升高后,挺柱有效长度( B )。 A.变长B.变短C.保持不变D.依机型而定,可能变长也可能变短。 6.排气门在活塞位于( B )开启。 A.作功行程之前B.作功行程将要结束时C.进气行程开始前D.进气行程开始后 7.发动机在冷启动时需要供给( A )混合气。 A.极浓B.极稀C.经济混合气D.功率混合气 8.在电喷发动机的供油系统中,油压调节器的作用是( C )。 A.控制燃油压力衡压B.在节气门开度大时燃油压力变小C.燃油压力与进气管压力之差保持恒定D.进气管压力大时燃油压力小9.在柴油机燃料供给系中,喷油压力的大小取决于( D )。 A.发动机的转速B.节气门开度的大小C.喷油泵的柱塞行程D.喷油器弹簧的预紧力 共2页第1页 10.当节温器失效后冷却系( A )。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概要

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Automobile engine configuration principle (申请学位) 专业:汽车制造与装调技术专业 学生:x x x 指导教师:x x x教授 二零一一年七月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处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xxxxxxx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论文作者完全了解XXXX学校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特授权XXXX 学校可以将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

中文摘要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行走提供动力,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环保性。简单讲发动机就是一个能量转换机构,即将汽油(柴油)或天然气的热能,通过在密封汽缸内燃烧气体膨胀时,推动活塞做功,转变为机械能,这是发动机最基本原理。发动机所有结构都是为能量转换服务的,发动机伴随着汽车走过了10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在设计上、制造上、工艺上还是在性能上、控制上都有很大的提高,但其基本原理仍然未变,这是一个富于创造的时代,那些发动机设计者们,不断地将最新科技与发动机融为一体,把发动机变成一个复杂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使发动机性能达到近乎完善的程度,各世界著名汽车厂商也将发动机的性能作为竞争亮点,现在的汽车发动机不仅注重汽车动力的体现,更加注重能源消耗、尾气排放等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方面。使得人们在悠闲的享受汽车文化的同时,也能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关键词:发动机构造、工作原理、分类、

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图解

汽车发动机原理图解 机体是构成发动机的骨架,是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安装基础,其内、外安装着发动机的所有主要零件和附件,承受各种载荷。因此,机体必须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机体组主要由气缸体、曲轴箱、气缸盖和气缸垫等零件组成。<本文原载于-技巧网评> 一. 气缸体(图2-1) 水冷发动机的气缸体和上曲轴箱常铸成一体,称为气缸体——曲轴箱,也可称为气缸体。气缸体一般用灰铸铁铸成,

气缸体上部的圆柱形空腔称为气缸,下半部为支承曲轴的曲轴箱,其内腔为曲轴运动的空间。在气缸体内部铸有许多加强筋,冷却水套和润滑油道等。 气缸体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根据气缸体与油底壳安装平面的位置不同,通常把气缸体分为以下三种形式。(图2-2) (1) 一般式气缸体其特点是油底壳安装平面和曲轴旋转中心在同一高度。这种气缸体的优点是机体高度小,重量轻,结构紧凑,便于加工,曲轴拆装方便;但其缺点是刚度和强度较差 (2) 龙门式气缸体其特点是油底壳安装平面低于曲轴

的旋转中心。它的优点是强度和刚度都好,能承受较大的机 械负荷;但其缺点是工艺性较差,结构笨重,加工较困难。[ 录入者:周洋 | 时间:2007-09-22 13:49:12 | 作者: | 来源:技巧网评 | 浏览:471次 ] (3) 隧道式气缸体这种形式的气缸体曲轴的主轴承孔为整体式,采用滚动轴承,主轴承孔较大,曲轴从气缸体后部装入。其优点是结构紧凑、刚度和强度好,但其缺点是加工精度要求高,工艺性较差,曲轴拆装不方便。 为了能够使气缸内表面在高温下正常工作,必须对气缸和气缸盖进行适当地冷却。冷却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水冷,另一种是风冷(图2-3)。水冷发动机的气缸周围和气缸盖中都加工有冷却水套,并且气缸体和气缸盖冷却水套相通,冷却水在水套内不断循环,带走部分热量,对气缸和气缸盖起冷却作用。<本文原载于-技巧网评>

【精编】汽车发动机解剖结构原理图集

汽车发动机解剖结构 原理图集

汽车发动机解剖结构原理图集 (2012-06-0321:32:07) 转载▼ 分类:图纸资料 标签: 车展 空愁居 旅游 汽车 图片 汽油发动机的目的在于将汽油转换为运动,以便汽车能够开动。目前将汽油变成运动的最简单方法是在发动机中燃烧汽油。因此,汽车发动机是一种“内燃发动机”——燃烧发生在内部。需要注意两件事情: 有多种不同的内燃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是一种,燃气轮机是另外一种。参见有关HEMI发动机、转子发动机和二冲程发动机的文章。每种发动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还有一种外燃发动机。老式火车和蒸汽轮船中的蒸汽机是外燃发动机。在蒸汽机中,燃料(煤、木柴、石油等)在发动机外部燃烧并产生蒸汽,由蒸汽在发动机内部形成运动。内燃机的效率比外燃机高出许多(每公里消耗的燃料更少),而且内燃发动机比同等功率的外燃发动机要小巧很多。福特和通用这些公司之所以不使用蒸汽机,原因也在于此。 当前几乎所有汽车都使用往复式内燃发动机,因为这种发动机具有以下优点: 相对高效(与外燃发动机相比) 相对廉价(与燃气轮机相比)

相对来说易于加注燃料(与电动汽车相比) 这些优点使得其成为驱动汽车的首选技术。 为了了解往复式内燃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对“内部燃烧”的工作方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十分有帮助。加农炮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您可能在电影里看到过它们,士兵们向炮中填入火药和炮弹,然后点着它。这就是我们说的内部燃烧,但是很难想象发动机是如何完成这些过程的。下面是一个更为形象的例子:假如有一大段塑料的下水道管子,它的直径为8厘米,长度为90厘米,然后在它的一端安上一个盖子。接着,在管子中喷洒了一点WD-40,或者放了几滴汽油。然后,在管子里塞进一个土豆。就像这样: 我们现在拥有的这个装置通常称作土豆加农炮。 不建议您这样做!但是假如您这样做了,我们现在拥有的这个装置通常称作土豆加农炮。如果您在其中打出一个火花,那么就可以点着燃料。 有意思的是——而且我们讨论这样一个装置的目的就在于——土豆加农炮可以将土豆发射出大约150米远!几滴汽油就可以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 内部燃烧 土豆加农炮的基本原理与所有往复式内燃发动机完全一致:如果将一点儿高能燃料(例如汽油)放在一个小的密闭空间中并点燃它,它将以气体膨胀的形式释放出巨大能量。可以使用这些能量将土豆抛出150米远。在这个例子中,能量被转换为土豆的运动。也可以使用这些能量完成更有意思的工作。例如,如果可以建立一个循环,使得在每分钟内可以进行数百次爆炸,然后将能量用于有意义的事情,现在您已经接触到了汽车发动机的核心秘密! 目前几乎所有汽车都使用四冲程燃烧循环来将汽油转化为运动。四冲程方式又称作“奥托循环”,以此纪念1867年发明它的尼克劳斯?奥托(NikolausOtto)。这四个冲程如图1所示。它们分别是: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一、组成: 总的来说,目前发动机由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 1、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 2、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进、排气门的开闭由凸轮轴控制。凸轮轴由曲轴通过齿形带或齿轮或链条驱动。进、排气门和凸轮轴以及其他一些零件共同组成配气机构 3、燃料供给系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 4、润滑系 润滑系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5、冷却系 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组成。 6、点火系 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点火系,点火系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 火花塞有一个中心电极和一个侧电极,两电极之间是绝缘的。当在火花塞两电极间加上直流电压并且电压升高到一定值时,火花塞两电极之间的间隙就会被击穿而产生电火花,能够在火花塞两电极间产生电火花所需要的最低电压称为击穿电压;能够在火花塞两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发动机点火系。 7、起动系 理解这个并不难,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作往复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

柴油机结构原理分析解析

柴油机结构 一、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功能是将燃料在气缸内燃烧使其热能转换成机械能,从而输出动力。能量的转换是通过不断地依次反复进行“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连续过程来实现的,每进行这样一个连续过程就叫做一个工作循环。 1、进气冲程—活塞由曲轴带动从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此时排气门关闭,进气门开启。活塞移动的过程中,气缸内的容积逐渐增大,形成一定的真空度,于是经过虑芯的空气通过进气门进入气缸。直至活塞到达下止点时,进气门关闭,停止进气。 2、压缩冲程—进气冲程结束时,活塞在曲轴的带动下,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气缸容积逐渐减小,由于进排气门均关闭,气体被压缩,气缸内温度上升,直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结束。 3、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末,高压油嘴喷出高压燃油与空气混合,在高温、高压下混合气体迅速燃烧,使气体的温度、压力迅速升高而膨胀,从而推动活塞由上止点向下止点运动,再通过连杆驱动曲轴转动做功,至活塞到下止点时,做功结束。 4、排气冲程—在做功冲程结束时,排气门被打开,曲轴通过连杆推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废气在自身剩余压力和活塞的推力作用下,被排出气缸,直至活塞到达上止点时,排气门关闭,排气结束。排气冲程终了时由于燃烧室容积存在,气缸内还存少量废气,气体压力也因排气门和排气管的阻力而仍高于大气压。

二、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柴油机由两大机构四大系统组成。 1、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主要由构成气缸的机体、活塞、连杆、曲轴和飞轮等组成。 由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可知,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产生的高压是通过活塞、连杆、曲轴而变为有用的机械能输出的;反之,工作循环的准备过程也是由曲轴通过连杆通过活塞作往复运动来实现的。可见,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维持工作循环,实现能量转换的核心。 2、配气机构—为使发动机的工作循环能够连续进行,必须定时地开闭气门,以便向气缸内充入新鲜气体和排出废气。它主要由气门和控制气门开闭的凸轮轴及其他传动件等组成。 3、燃料供给系—从发动机的工作循环可知,柴油机要向气缸内提供纯空气并在规定时刻向气缸内喷入燃油。另外,需要将燃烧完的废气按规定的管路导出。柴油机的燃料供给系主要由燃油箱、喷油泵、喷油器、进、排气管、虑清器等组成。 4、润滑系—发动机内部有很多高速运动的摩擦表面,为了减小摩擦阻力和减缓磨损,需要向这些摩擦表面提供润滑油。润滑系主要由油底壳、机油泵、油道、虑清器等组成。 5、冷却系—发动机工作时,气缸内气体燃烧的热量在使气体膨胀做功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将会加热与它相接触的机件,为了保持正常的工作温度,需将机件的多余热量散发出去。冷却系有水冷和风冷两种,水冷主要由散热器、风扇、水泵、水套等组成;风冷主要由风扇、散

发动机无刷励磁结构及原理

发电机无刷励磁结构及原理 一、励磁系统作用 励磁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维持发电机的电压在给定范围,主要有以下三点: 1、是保证电力系统运行设备的安全。电力系统中的运行设备都有其额定运行电压和最高运行电压。保证发电机端电压在容许水平上,是保证发电机及其电力系统设备安全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这就要求发电机励磁系统不仅能够在静态下,而且在大扰动后的稳态下保证发电机在给定的容许水平上,一般发电机运行电压不得高于额定值的10%。 2、保证发电机运行的经济性。发电机在额定值附近运行是最经济的,如果发电机电压下降,则输出相同的功率所需的定子电流将增加,从而使损耗增加。一般发电机运行电压不得低于额定值的90%;当发电机电压低于95%时,发电机应该限负荷运行。 3、提高维持发电机电压能力的要求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的要求在许多方面是一致的。 二、有刷励磁和无刷励磁的优缺点 发电机励磁系统一般分为有刷励磁和无刷励磁,它们各有优缺点,具体区别如下: 1、有刷励磁是通过与发电机同轴的直流发电机发出直流电,再经过电刷和滑环加在发电机转子线圈上。

优点是:发电机与励磁系统界限明显,相对独立、直观明了,转子励磁电流、励磁电压容易取得,数值准确、检修方便。 缺点是:由于电刷的存在,增加了接触电阻,随着励磁电流的增加,电刷和滑环常常因接触不良导致发热,严重时会产生环火而烧毁刷架和滑环,并且电刷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运行的稳定性,故障率高;电刷磨损产生的碳粉对环境卫生有一定影响,容易污染轴承座,降低绝缘,给安全运行带来一定隐患;由于电刷存在磨损,运行人员要经常巡视、擦拭、更换电刷,在擦拭、更换时存有一定安全隐患。 2、无刷励磁系统是由发电机和与发电机同轴连接的励磁发电机组成,这种励磁发电机不同于和发电机同轴的直流发电机,这种励磁发电机实际上是交流发电机,它所发出的三相交流电通过连接在其轴上的旋转整流器进行整流,输出的直流电直接接在发电机转子绕组上,用来产生转子磁场。 优点是:由于没有电刷也就不存在接触不良以及因此产生的发热问题,更不会因产生电火花而烧毁设备;没有电刷也就没有磨损的碳粉,发电机两端会比较洁净;运行中不用更换电刷,运行维护少。 缺点是:因励磁发电机输出的直流电直接接在发电机转子绕组上,这样很难测量转子的实际电流,一般根据转子电压等相关参数计算出转子电流,计算值和实际值存在一定

发动机结构及原理图

发动机是一种由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无论是四行程发动机,还是二行程发动机;无论是单缸发动机,还是多缸发动机。要完成能量转换,实现工作循环,保证长时间连续正常工作,都必须具备以下一些机构和系统。汽油机由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组成,即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点火系和起动系组成;柴油机由以上两大机构和四大系统组成,即由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和起动系组成,柴油机是压燃的,不需要点火系。 曲柄连杆机构起动系统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在作功行程中,活塞承受燃气压力在气缸内作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并从曲轴对外输出动力。而在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中,飞轮释放能量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直线运动。要使发动机由静止状态过渡到工作状态,必须先用外力转动发动机的曲轴,使活塞作往复运动,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燃烧膨胀作功,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使曲轴旋转。发动机才能自行运转,工作循环才能自动进行。因此,曲轴在外力作用下开始

发动机开始自动地怠速运转的全过程,称为发动机的起动。完成起动过程所需的装置,称为发动机的起动系。 点火系统冷却系统 在汽油机中,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是靠电火花点燃的,为此在汽油机的气缸盖上装有火花塞,火花塞头部伸入燃烧室内。能够按时在火花塞电极间产生电火花的全部设备称为点火系,点火系通常由蓄电池、发电机、分电器、点火线圈和火花塞等组成。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水冷发动机的冷却系通常由冷却水套、水泵、风扇、水箱、节温器等

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图解

汽车发动机构造原理图解 发动机是一种由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无论是汽油机,还是柴油机;无论是四行程发动机,还是二行程发动机;无论是单缸发动机,还是多缸发动机。要完成能量转换,实现工作循环,保证长时间连续正常工作,都必须具备以下一些机构和系统。 (1) 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主要运动零件。它由机体组、活塞连杆组和曲轴飞轮组等组成。在作功行程中,活塞承受燃气压力在气缸内作直线运动,通过连杆转换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并从曲轴对外输出动力。而在进气、压缩和排气行程中,飞轮释放能量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活塞的直线运动。

(2) 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顺序和工作过程,定时开启和关闭进气门和排气门,使可燃混合气或空气进入气缸,并使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实现换气过程。配气机构大多采用顶置气门式配气机构,一般由气门组、气门传动组和气门驱动组组成。 (3) 燃料供给系统 汽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根据发动机的要求,配制出一定数量和浓度的混合气,供入气缸,并将燃烧后的废气从气缸内排出到大气中去;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是把柴油和空气分别供入气缸,在燃烧室内形成混合气并燃烧,最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

(4) 润滑系统 润滑系的功用是向作相对运动的零件表面输送定量的清洁润滑油,以实现液体摩擦,减小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对零件表面进行清洗和冷却。润滑系通常由润滑油道、机油泵、机油滤清器和一些阀门等组成。 (5) 冷却系统 冷却系的功用是将受热零件吸收的部分热量及时散发出去,保证发动机在最适宜的温度状态下工作。水冷

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组成#(精选.)

柴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与基本组成 一、柴油发动机的概念: 柴油发动机是内燃机的一种,将柴油喷射到气缸内与空气混合,燃烧得到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热力发动机,即依靠燃料燃烧时的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直线运动,通过曲柄连杆机构使曲轴旋转,从而输出机械功。 二、四冲程工作原理: 1、四冲程分类:a进气冲程、b膨胀冲程、c压缩冲程、d排气冲程。 2、四冲程工作原理: 1、吸气冲程: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目的是吸入新鲜空气为燃烧做好准备,此时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到达下止点时进气门关闭,近期冲程结束。 2、压缩冲程: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此时上气门关闭,气缸内空气受压缩温度、压力提高,为燃烧提供条件,活塞到达上止点时压缩冲程结束。 3、膨胀(做功)冲程:在压缩冲程结束时前,喷油器将燃油喷入气缸,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并自燃,产生高温、高压推动活塞向下止点运动并带动曲轴旋转而做功,活塞到达下止点时,气缸内压力下降,直到排气门打开。 4、排气冲程:做工结束后,气缸内的气体已成为废气,活塞从下止点向上止点运动,排气门打开,进气门关闭,活塞将废气排出气缸,到达上止点时,排气冲程结束。 5、排气冲程结束后,排气门关闭,进气门又打开,重复进行下一个循环,周而复始不断对外做功。

三、柴油机的组成部分: 柴油机总体结构一般由以下几大系统或机构组成: 1、机体(缸体)

2、燃油系统 3、曲轴连杆机构

4、进排气系统 进排气系统工作原理图:

5、润滑系统 1)润滑系统的组成: 2)润滑系统的作用:将润滑油共给摩擦件以减少摩擦阻力,减轻机件的磨损,并部分地冷却摩擦零件,清洁摩擦表面。 6、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内部工作示意图: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

22 第1篇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 第1章 发动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发动机:将其 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内燃机:将燃料在气缸内部燃烧产生的热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的动力机械。有活塞式和旋转式两大类。本书所提汽车发动机,如无特殊说明,都是指往复活塞式内燃机。 内燃机特点:单机功率范围大(0.6-16860kW )、热效率高(汽油机略高于0.3,柴油机达0.4左右)、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单,便于移动和起动性能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火车、工程机械、拖拉机、发电机、船舶、坦克、排灌机械和众多其它机械的动力。 1.1 四冲程发动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1.1 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图1-2) 2.四冲程汽油机基本工作原理(图1-2) 表1-1 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 程 内容提要 1.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四冲程柴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3.二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4.发动机的分类 5.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图1-2 四冲程汽油机基本结构简图 1-气缸 2-活塞 3-连杆 4-曲轴 5-气缸盖 6-进气门 7-进气道 8-电控喷油器 9-火花塞 10-排气门

23 (1)四冲程发动机:活塞在上、下止点间往复移动四个行程(相当于曲轴旋转了两周),完成进气、压缩、作功、排气一个工作循环的发动机就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四个行程中,只有一个行程作功,造成曲轴转速不均匀,工作振动大。所以在曲轴后端安装了一个质量较大的飞轮,作功时飞轮吸收储存能量,其余三个行程则依靠飞轮惯性维持转动。 (2)冲程与活塞行程: 冲程:指发动机的类型; 行程S :指活塞在上、下两个止点之间距离; 气缸工作容积V s :一个活塞在一个行程中所扫过的容积。 S D V s 10 6 2 4?=π 式中 V s ——工作容积(m 3); D ——气缸直径(mm ); S ——活塞行程(mm )。 发动机的排量V st :一台发动机所有气缸工作容积之和。 i V V s st = 式中 V st ——发动机的排量(L ); i ——气缸数。 (3)压缩行程的作用 一是提高进入气缸内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压缩终了的气缸内气体压力可达0.6~1.2MPa ,温度达600K~700K ),为混合气迅速着火燃烧创造条件; 二是可以有效提高发动机的燃烧热效率η。由热力学第一定律 1 2 1T T - =η 当混合气被压缩程度提高时,发动机混合气燃烧所达到的最高温度(T 1)升高,而排气的温度(T 2)降低,导致热效率提高。 1860年,法国人Lenoir (勒努瓦)研制成功的世界第一台内燃机,没有压缩行程,热效率仅4.5%;1876年,德国人奥托(Otto )制造出第一台四冲程内燃机,采用压缩 行程名称 曲轴转角 活塞行向 进气门 排气门 进气 0o~180o ↓ 开 关 压缩 180o~360o ↑ 关 关 作功 360o~540o ↓ 关 关 排气 540o~720o ↑ 关 开

发动机基本构造及其原理

发动机基本构造及其原理 一.发动机基本工作原理 汽油发动机将汽油的能量转化为动能来驱动汽车,最简单的办法是通过在发动机内部燃烧汽油来获得动能。因此,汽车发动机是内燃机----燃烧在发动机内部发生。 1.汽油机 汽油发动机(Gasoline Engine),是以汽油作为燃料的发动机。由于汽油粘性小,蒸发快,可以用汽油喷射系统将汽油喷入气缸,经过压缩达到一定的温度和压力后,用火花塞点燃,使气体膨胀做功。汽油机的特点是转速高,结构简单,质量轻,造价低廉,运转平稳,使用维修方便。汽油机在汽车上,特别是小型汽车上大量使用,至今不衰。 汽油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一个工作循环包括有四个活塞行程:进气行程、压缩行程、膨胀行程和排气行程。 (1)进气行程: 在这个过程中,发动机的进气门开启,排气门关闭。随着活塞从上止点向下止点移动,活塞上方的气缸容积增大,从而使气缸内的压力降到大气压力以下,即在气缸内造成真空吸力,这样空气便经由进气管道和进气门被吸入气缸,同时喷油嘴喷出雾化的汽油与空气充分混合。在进气终了时,

气缸内的气体压力约为0.075-0.09MPa。而此时气缸内的可燃混合气的温度已经升高到370-400K。 (2)压缩行程 为使吸入气缸的可燃混合气能迅速燃烧,以产生较大的压力,从而使发动机排气,发出较大功率,必须在燃烧前将可燃混合气压缩,使其容积缩小、密度加大、温度升高,即需要有压缩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进、排气门全部关闭,曲轴推动活塞由下止点向上止点移动一个行程,即压缩行程。此时混合气压力会增加到0.6-1.2Mpa,温度可达600-700K。 在这个行程中有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压缩比。所谓压缩比,就是压缩前气缸中气体的最大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小容积之比。一般压缩比越大,在压缩终了时混合气的压力和温度便越高,燃烧速度也越快,因而发动机发出的功率越大,经济性越好。一般轿车的压缩比在8-10之间,不过现在最新上市的Polo就达到了10.5的高压缩比,因此它的扭矩表现相对不错。但是压缩比过大时,不仅不能进一步改善燃烧情况,反而会出现爆燃和表面点火等不正常燃烧现象。 爆燃是由于气体压力和温度过高,在燃烧室内离点燃中心较远处的末端可燃混合气自燃而造成的一种不正常燃烧除了爆燃,过高压缩比的发动机还可能要面对另一个问题:表面点火。这是由于缸内炽热表面与炽热处点燃混合气产生的另一种不正常燃烧。表面点火发生时,也伴有强烈的敲缸

柴油机工作原理

柴油机工作原理 国产上柴柴油发电机组 在柴油机汽缸内,经过空气滤清器过滤后的洁净空气与喷油嘴喷射出的高压雾化柴油充分混合,在活塞上行的挤压下,体积缩小,温度迅速升高,达到柴油的燃点。柴油被点燃,混合气体剧烈燃烧,体积迅速膨胀,推动活塞下行,称为‘作功’。各汽缸按一定顺序依次作功,作用在活塞上的推力经过连杆变成了推动曲轴转动的力量,从而带动曲轴旋转。 将无刷同步交流发电机与柴油机曲轴同轴安装,就可以利用柴油机的旋转带动发电机的转子,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发电机就会输出感应电动势,经闭合的负载回路就能产生电流。 这里只描述发电机组最基本的工作原理。要想得到可使用的、稳定的电力输出,还需要一系列的柴油机和发电机控制、保护器件和回路。 柴油机发电机主要品牌[回目录] Perkins 1932年的Perkins珀金斯公司是世界最早生产发动机公司的公司之一。所生产的以柴油和天然气作为 柴油发电机 燃料的发动机因其经济性,可靠性和耐久性的优点在各行业当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如汽车、工程机械、农业机械、工业用发电机组及船舶等。产品方面有100、3.152、4.236、1000、1300、2000、3000和4000系列。其中2000和3000系列出自享誉世界,在机械动力领域最具权威之一的英国ROLLS-ROYCE(劳斯莱斯)公司的设计及制造。 Cummins美国康明斯发动机公司始建于1919年,主要生产发电设备、工业及汽车等行业用发动机。康明斯公司在世界柴油发动机技术方面居领先地位,始终是200马力以上柴油发动机最大生产厂家及50马力以上柴油发动机第二生产厂家。其产品以优越的性能,卓越的品质,合理的价格,忠诚的服务遍及世界各地,早已发展成为美国500家著名跨国大公司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