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对混凝土质量优劣重要意义

原材料对混凝土质量优劣重要意义
原材料对混凝土质量优劣重要意义

一、原材料对混凝土质量优劣重要意义

混凝土,广义上泛指将一种具有胶结性质的材料和砂石以及粉细颗粒混合并成型后,经凝固硬化而粘结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实体。主要为水泥、骨料等。混凝土是当今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年用量接近90亿吨。用量如些之大,与它的特点相关。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而混凝土原材料的好坏和选配是否恰当也直接影响着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因此,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质量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要从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做起。原材料选用不当将导致混凝土工程产生质量缺陷或裂缝,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结构的质量。混凝土因材料选用不当产生质量缺陷或裂缝,一般认为是因为混凝土材料变形受约束所引起的内应力大于材料抗拉强度的缘故。混凝土广泛应用于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设中,是工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混凝土质量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直接对混凝土有直接影响的原材料品质是我们值得研究的方面。来源:的美女编辑们二、首先把握好原材料质量来源:

原材料是组成混凝土的基础,原材料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混凝土质量的好坏,因此首先要把好原材料质量关。本文来源:网

水泥的强度和体积安定性直接影响混凝土的质量。水泥的强度上下波动,混凝土的强度就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差,就会使混凝土产生膨胀性裂缝。因此,要选择好水泥品种,根据经验,大水泥厂生产的水泥质量比较稳定可靠。来源:的美女编辑们

黄砂最关键的是细度模数和含泥量,砂子太细或含泥过多,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裂缝。另外,砂石中含泥量高,不仅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而且影响抗冻性、抗渗性和耐久性。因此,混凝土最好采用中粗砂,且含泥量和有机质的含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本文来源:网

石子主要控制好级配、针片状含量和压碎值。经调研,目前,好多混凝土厂家的石子级配都不是很好,因此,如何确保石子级配连续,且在生产中切实可行,还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现在南京地区主要使用商品混凝土,选择商品混凝土厂家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根据体会,一定要选择信誉好的,设备比较先进的混凝土厂家,同时必须到现场对原材料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三、根据工程需要认真研究混凝土原材料的配合比

混凝土配合比是指单位体积的混凝土中各组成材料的重量比例。水灰比、单位用水量和砂率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三个基本参数,它们与混凝土各项性能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确定这三个基本参数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基础上,确定混凝土水灰比,在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基础上,根据粗骨料的规格确定混凝土单位用水量,砂在骨料中的数量应以填充石子空隙后略有富余的原则来确定。

四、原材料个组成部分对混凝土质量影响

1、水泥矿物组成的影响。众所周知,硅酸盐水泥主要的组成矿物有四种,它们的水化性质不同,在水泥中所占比例不同时影响对水泥整体的性质。C3S虽对早期强度贡献较大,但水化热是其他矿物水化

热的数倍。因此C3S含量较大的早强水泥容易因早期的温度收缩、自收缩和干燥收缩而开裂。目前我国混凝土尤其是C50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普遍使用高效减水剂和其他外加剂由于C3S水化速度最快,生成3个水化硅酸钙几乎不溶于水,而立即以胶体微粒析出,并渐渐凝聚而成为凝胶。对减水剂的吸附量也最大,它首先吸附了大量减水剂。因而C3S含量高的水泥一般与外加剂的适应性差。

2、水泥细度对混凝土的影响。在目前我国大多数水泥粉磨条件下,水泥磨得越细,其中的细颗粒越多。增加水泥的比表面积能提高水泥的水化速率,提高早期强度,但是粒径在1um以下的颗粒不到一天就完全水化,几乎对后期强度没有任何贡献。倒是对早期的水化热、混凝土的自收缩和干燥收缩有贡献——水化快的水泥颖粒水化热释放得早;因水化快消耗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较快,引起混凝土的自干燥收缩;细颗粒容易水化充分,产生更多的易于干燥收缩的凝胶和其他水化物。粗颗粒的减少,减少了稳定体积的未水化颗粒,因而影响到混凝土的长期性能。我们现有的混凝土结构。一般的设计寿命是60年,而有专家预测,由于超细水泥颗粒含量太多,50年后,我们的混凝土强度只能达到设计强度的40%.随水泥比表面积的增加,与相同高效减水剂的适应性差。为减小流动度损失需要增加更多掺量的高效减水剂。不仅增加施工费用,而且可导致混凝土中水泥用量的增加,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水泥细度还会影响混凝土的抗冻性、抗裂性。

3、骨料的品种、质量与数量。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都要求骨料的强度大于混凝土的强度。因此一般情况下,骨料质量对混凝土强度

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是骨料中的有害物质。它影响骨料的粘结,降低混凝土的强度,硫酸盐和硫化物对水泥有腐蚀作用,它与水泥的水化物反应生成钙矾石,使水泥石体积膨胀。它除了能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外,还降低混凝土的搞冻性能。当骨料含有较多的软弱颗粒或杂质时,也会使混凝土强度下降。表面棱角多的碎石表面圆滑的卵石与水泥石的粘结国力要强。混凝土中骨料的用量与水泥之间的比例关系,也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尤其对于水泥用量比较大的高强混凝土。

4、掺加粉煤灰和加剂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在目前使用的高等级混凝土中,为了改善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一般采用外加剂和粉煤灰双掺的办法比较好,粉煤灰作为活性材料,主要含有大量的三氧化铝和SiO2,与水拌合后,本身不硬化,而是与气硬性相拌合,不仅在空气中硬化,而且在水继续硬化,由于矿物颗粒比较细,具有填充效应和流化效应,增加强度。通过大量的工程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提高混凝土强度的同时,但也带来了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偏低的现象,28d天标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所以在配制高强混凝土时,要注意掺加量的比例要掌握准确,适应性如何等等,不要肓目掺加,否则影响混凝土强度

砂石质量的差异对混凝土性能及其经济性的影响

摘要: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细度模数的河砂及不同含泥量的砂石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并分析砂石质量的差异对混凝土经济性的影响,得出河砂细度模数及砂石含泥量不同对混凝土经济性的影响规律。根据这些规律实现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并指导生产,以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引言

在现代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度和耐久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控制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1]。在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中,原材料的质量是不断变化的,尤其是砂石的质量波动较大,由于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对混凝土的和易性、强度和耐久性都有很大的影响[2-4]。近年来随着天然砂石资源的紧缺,质量稳定、性能优良、颗粒级配良好、含泥量小的砂石越来越少,因此研究砂石对混凝土的影响对指导混凝土生产有重大作用。随着人们对混凝土技术认识的提高,颗粒级配,含泥量对混凝土的强度及经济效益的关系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细度模数和不同含泥量的河砂以及不同含泥量的碎石对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并在满足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情况下,对配合比进行经济性成本分析,研究不同颗粒级配和含泥量集料配制的混凝土的成本,以实现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并指导生产,达到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质量。

1 原材料和试验方法

1.1原材料

(1)水泥:采用亚东水泥厂生产的P·O 42.5级水泥,其物理性能见表1。

(2)粉煤灰:采用汉川电厂的II级粉煤灰(以下简称FA),细度18.4%,烧失量6.0%,需水比103%。

(3)矿粉:采用武汉亚东水泥厂的S95矿粉(以下简称SF),比表面积4 250 cm2/g,密度2.86 g/cm3,7 d活性86%,28 d活性97%。

(4)高效减水剂:采用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以下简称PC),固含量为11.9%,减水率23.8%。

(5)河砂:采用巴河特细砂、细砂、中砂和粗砂4种不同规格的河砂(以下简称S),其物理性能见表2。

(6)碎石:采用阳新采石场生产的5~31.5 mm连续级配碎石(以下简称G),表观密度2 730 kg/m3,含泥量0.4%,泥块含量0.4%,针片状含量4.0%,压碎指标6.5%。

1.2试验方法

1.2.1河砂的影响

本试验主要比较几种不同细度模数的河砂对配制混凝土的影响,同时比较在细度模数和泥块含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河砂的含泥量来配制混凝土,观察其和易性及其对生产成本的影响。采用2#河砂,经人工添加泥土(黏土质黄土,质量稳定,质地均匀,过0.075 mm筛)配成含泥量为1.0%、1.5%、2.0%、2.5%、3.0%、3.5%、4.0%的河砂来考查其对混凝土的性能和经济性影响。

1.2.2碎石的影响

在颗粒级配和泥块含量一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碎石的含泥量来配制混凝土,观察其和易性及其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经人工添加泥土(黏土质黄土,质量稳定,质地均匀,过0.075 mm筛)配成含泥量为

0.8%、1.2%、1.6%、2.0%、2.4%、2.8%、3.2%、3.6%的碎石,所用河砂:2#河砂。

2 试验结果与分析

试验以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生产用的C30混凝土配合比为基准,采用矿粉和粉煤灰双掺技术。混凝土试件在标准条件下养护,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按照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进行测试。

2.1不同细度模数和不同含泥量的河砂试验

从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砂的细度模数对混凝土外加剂掺量影响比较大,使用2#砂时混凝土的工作性最好,且强度发展比较理想;当砂为粗砂(细度模数为3.1)时,混凝土的和易性明显变差,表现为:黏聚性、裹浆性差,流动性一般,从强度发展来看,与中砂基本相当;当砂为细砂、特细砂时,外加剂掺量大,混凝土的黏聚性好,但流动性很差,且28 d强度相对中砂偏低,若要到达中砂混凝土的强度水平势必增加粉料用量,这增加了单位立方米混凝土的成本。

2.2不同含泥量的碎石试验

由表4、5的数据可知,在水胶比一定的情况下,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掺量随着河砂含泥量的增加而增加。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看,当含泥量大于1.0%时,其流动性变差,且随着含泥量的增加混凝土坍落度、扩展度变小,黏聚性亦变差。从强度发展看,当河砂含泥量在1.0%~3.0%之间时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差异不是很明显,但当含泥量大于3.0%时,其强度下降较大。碎石中含泥量的不同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较大,当碎石含泥量大于2.0%时,混凝土28d强度明显下降。

3 砂石质量对混凝土经济性的分析

以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日常生产的C30混凝土为基准,在保证混凝土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条件下,对配合比进行经济性成本分析。其原材料成本为:水泥325元/t,矿粉222元/t,粉煤灰153元/t,河砂39元/t,石41元/t,高效减水剂3 000元/t。从图1中可以看出,随着砂细度模数的增加,混凝土的单位立方米材料成本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在胶凝材料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外加剂的掺量随砂的细度模数的增加而减少,从而降低了原材料的成本。

从图2、3可以看出,不同含泥量的砂、石对混凝土的成本影响较大,当砂的含泥量大于1.5%或碎石的含泥量大于1.2%时,混凝土单位立方米成本都会明显增加。

4 结论

(1)细砂、特细砂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及成本影响很大,粗砂混凝土材料成本虽然较小,但其工作性不佳。对比中砂,在满足混凝土的工作性和强度的要求下,其成本比细砂、特细砂分别要低2元/m3、5元/m3。

(2)砂、石对混凝土的工作性、强度影响随含泥量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满足工作性的要求下,外加剂的掺量随砂、石含泥量的增加而增加,从28 d强度同样可以看出,砂、石含泥量越大,其28 d强度越低。(3)从混凝土成本的经济性考虑,同时在满足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的情况下,在选择河砂时其含泥量不宜过大,应小于1.5%为宜,且砂的细度模数应控制在中砂范围内。而碎石的含泥量应控制在1.2%以内。

◆关于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几个问题

本文论述了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混凝土平均强度值及其标准差的关系,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文摘]

本文论述了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混凝土平均强度值及其标准差的关系,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

[关键词] 混凝土强度等级影响因素材料管理强度测定

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加水拌和均匀而凝固的人造石材,是混凝土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组成材料。它质量的好坏,既影响结构物的安全,又影响结构物的造价,混凝土工程的施工人员必须十分重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那么,如何才能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混凝土质量控制与哪些因素有关?下面就对有关因素谈点粗浅看法,以供参考。

一、混凝土强度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只有弄清了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使其达到要求的混凝土抗压强度指标。

1.水泥标号对混凝土强度至关重要

从混凝土强度表达式fcu.o=Afce(C/W-B)可以看出: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泥的强度fce成正比,按公式计算,当灰水比为定值时用625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用325号水泥与制出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近两倍,因此混凝土施工时切勿弄错了水泥标号,且存放三个月后的水泥一定要重新测定标号后取用,灰水比对混凝土强度有很大的影响。灰水比与混凝土强度亦成正比,在一定范围内灰水比越大,混凝土强度就越高。灰水比越小,混凝土强度就越低。因此,当灰水比不变时,企业用增加水泥用量(同时按比例增加水用量)来增加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这样反而对混凝土强度造成危害。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灰水比,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主要的就是控制好水泥质量和混凝土拌合物的灰水比这两个主要环节。

2.强度还有其它不可忽视的因素。粗骨料品对混凝土强度也有一定的影响。当石子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比卵石表面粗糙,它与水泥砂浆的粘结性能比卵石强,当灰水比相等或配合比相同时,两种骨料配制的混凝土,碎石混凝土的强度比卵石混凝土高,但卵石混凝土的和易性优于碎石混凝土,因此,《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96)的混凝土强度计算公式中反是了两种且骨料的A、B系数:

碎石混凝土:fcu.o=0.48ce(C/W-0.52)

卵石混凝土:fcu.o=0.50fce(C/W-0.61)

按上述强度公式计算,当C/W在2.77以内时,碎石混凝土强度均高于卵石混凝土强度。

舅骨料品种(河砂、海砂、山砂)对混凝土强度影响程度比粗骨料小,所以混凝土强度公式没有反映砂种系数,但砂的质量对混凝土强度有影响。因此,砂石质量必须符合混凝土用砂石质量标准(JGJ52——92及JGJ53——92)的要求。由于施工现场的砂石质量变化较大(如有害杂质含量,砂石本身颗粒坚硬程度,粗细颗粒组份的变化),对混凝土强度和混合物和易性都有直接影响,施工人员不得为了满足和易性对施工工艺的要求随意加水,从而造成灰水比的变化,致使混凝土强度发生较大波动。因此,要求对砂石质量严加控制,尽可能使其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的原材料质量相符以达到预期的混凝土强度这个目的。一旦砂石质量发生变化,施工时必须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

水泥混凝土强度只有在一定的温湿条件下才能保证正常发展,气温低就不行,所以混凝土捣实成型后应按施工规范的规定予以养护。冬季要保温防冻害,夏季要防暴晒脱水。

混凝土搅拌要保证各种材料混合均匀,使水泥浆级均匀地包裹粗细骨料表面并填充其空隙使其联结凝聚成整体。目前研究推广的混凝土搅拌新工艺即分次搅拌还可改善混凝土结构和水泥水化条件,是提高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新措施。

二、混凝土强度等级与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及其标准差的关系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混凝土强度总体分布的平均值减去1.645倍标准差确定的。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具有95%的保证率,低于该标准值的概率不大于5%,充分地保证了结构的安全。从这个定义推定,抽样检验的N组试件的混凝土强度平均值一定大于等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而强度平均值的大小取

决于施工管理水平,即取决于标准差σ的大小。

假设三个施工单位同样生产20号混凝土。甲单位管理水平很高,统计得混凝土的标准差为2.0N/mm2,n 组混凝土强度平均值mfcu=20+1.645×2.0=23.29N/mm2;乙单位管理水平中等,统计得混凝土标准差为4.0N/mm2,n组混凝土强度平均值mfcu=20+1.645×4.0=26.58N/mm2;丙单位管理水平低劣,统计得混凝土标准差为6.0N/mm2,n组混凝土强度强度平均值mfcu=20+1.645×6.0=29.87N/mm2,也就是说,三种施工水平的单位均得按95%的保证率要求控制混凝土的平均强度,即施工质量好(标准差σo=2.0N/mm2)的混凝土强度平均值23.29N/mm2与施工质量低劣(标准差σo=6.0N/mm2)的混凝土强度平均值

29.87N/mm2具有同等的保证率。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明确,不只要使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大于混凝土强度的变异性,即要尽量使混凝土强度标准差降到最低值,这样,既保证工程质量又降低了工程造价,是真正有效的节约措施。

三、混凝土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

混凝土质量控制包含两个基本内容:1,使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2,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要尽量降低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混凝土是非匀质性材料,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存在的,但是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较小值。因此,混凝土强度标准差能客观地反映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那么,应从哪几方面着手才能使混凝土强度标准差降低到较小值呢?

(一)设计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

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必须由试验室通过试验确定。除满足强度、耐久性要求和节约原材料外,应该具有满足施工要求的和易性。所谓混凝土混合物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混合物在拌和、输送、浇灌、捣实、成型等一系操作过程中,在消耗一定能量条件下使混凝土达到稳定和密实的一种工作性能。以最小能耗达到最稳定、最密实的程度变是最佳的工作性能。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应根据砂石材料特性和灰水比调整最佳砂率,使混合物具有施工要求的和易性,即具有较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才能使混凝土比较容易拌均匀,而且在施工全过程中不致产生离析泌水现象。

(二)正确按设计配合比施工

按混凝土配合比施工,第一,要及时测定现场砂、石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正确地换算成施工配合比;第二,材料应进行称量计量,不要用体积配合比;第三,要及时检查原材料是否与配合比设计原材料相符,否则,应及时调整配合比。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第4、3、1条规定,混凝土原材料按重量计的允许偏差,不得超过下列规定:

1.水泥、混合材料±2%

2.粗细骨料±3%

3.水、外加剂±2%

规范规定水和水泥的重量误差允许±2%,粗细集料的重量误差允许3±%,强调了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灰水比),说明水和水泥的称量误差应比砂石集料小。砂石集料的含水率应在总用水量中扣除,水和水泥均应称量,水不应凭经验加,水泥不应以袋计量,才能严格控制混凝土的灰水比。

通过计算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水和水泥计量误差是降低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原因。例如:设原配合比每立方米混凝土用525号水泥400kg,水为20kg,水称量正误差2%则为204kg,水泥负误差2%为392kg,灰水比由400÷200=2变为392÷204=1.92,分别代入碎石混凝土强度f

cu.o=0.48fce(C/W-0.52)验算。

原配合比混凝土强度f cu。o=0.48×1.13×52.5(2-0.52)=42.14N/mm2

误称水和水泥后的强度f cu。o=0.48×1.13×52.5(1.92-0.52)=39.87N/mm2

两者相比,混凝土强度相对降低值为(42.14-39.87)/42.14=0.054,即5.4%。

依此类推,常用标号水泥配制的混凝土,水计量的正误差1—10%,不同组合时的混凝土强度降低值就会计算出不同的结果。

砂石集料负误差、混凝土制成量系数降低将造成多用水泥。假定每立方米混凝土材料总量为2450kg,其中水200kg,水泥厂400kg,则砂石总用量角为1850kg。按规范规定,砂、石集料允许负误差点%计算,少称砂石55.5kg(1850×3%),折合绝对体积20.94L(升)(砂石密度按2.65计算,则V=55.5/2.65=20.94),要用水泥浆来填充。灰水比为2时水与水泥的体积比分量为:0.61:0.39,这时将大用水泥25.32kg

(20.94×0.39×3.1=25.32kg)。若砂石正误差3%,即多称了砂石55.5kg,由于砂子吸水将降低混凝土和易性,工人会随意加水,使其达到要求的和易性而降低混凝土强度。总之,砂石应进行称量,绝对不得用体积计量,因为砂石体积不但随装料方式发生变化,而且随含水量变化而产生的显著波动,也会造成混凝土制成量系数不够而多用水泥。

(三)加强混凝土原材料管理

施工现场混凝土原材料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用原材料相同,因为混凝土原材料的变异将造成混凝土强度的变异。施工人员应经常检查原材料质量,如果发生殿堂现象,应立即检查原因和采取措施。为了减少原材料变异对混凝土强度变异的影响,材料最好定点供应并定期或按规定检查材料的质量。

(四)进行混凝土强度的快速测定

混凝土施工程序较多,从原料准备、配料到搅拌和浇灌各个工艺都可能造成混凝土强度的变异;材料质量的变异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更大,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最好在浇注前就能比较准确地预报混凝土28天强度,这样才能效避免混凝土工程质量事故。目前国内试行混凝土强度快速测定法控制混凝土质量的手段比较多,如沸水法,80oC热水法、55oC温水法、水灰比分析法、成熟度法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控制混凝土质量作用。但有的不能及时起到控制作用,有的方法烦杂而且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不能得到广泛推广。经上述分析,我认为促凝压蒸养法能比较及时地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它能在1、5小时内比较准确地预报混凝土28天强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建议用此作为混凝土现场施工的一种质量控制手段。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问题及预防措施

2005年02月11日

由于我国过去水泥含碱量一般不高,加以自50年代起30余年来一直生产高混合材水泥,例如在七十年代曾大量生产使用的矿渣400号水泥,其中矿渣含量高达60-70%,有这么多的活性混合材,即使某厂水泥熟料当时含碱量稍高,砂石中有相当数量的活性成分,由于活性混合材可以起到消化缓解碱的作用,因而在八十年代以前我国一般土建工程尚未见碱骨料反应对工程损害的报告,以致许多设计、施工工程技术人员对碱骨料反应问题还比较生疏,有必要作一些基本情况的介绍。

由于我国过去水泥含碱量一般不高,加以自50年代起30余年来一直生产高混合材水泥,例如在七十年代曾大量生产使用的矿渣400号水泥,其中矿渣含量高达60-70%,有这么多的活性混合材,即使某厂水泥熟料当时含碱量稍高,砂石中有相当数量的活性成分,由于活性混合材可以起到消化缓解碱的作用,因而在八十年代以前我国一般土建工程尚未见碱骨料反应对工程损害的报告,以致许多设计、施工工程技术人员对碱骨料反应问题还比较生疏,有必要作一些基本情况的介绍。

一、什么是水泥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

碱骨料反应是混凝土原材料中的水泥、外加剂、混合材和水中的碱(Na2O或K2O)与骨料中的活性成分反应,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若干年(数年至二、三十年)逐渐反应,反应生成物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部应力,膨胀开裂,导致混凝土失去设计性能。由于活性骨料经搅拌后大体上呈均匀分布,所以一旦发生碱骨料反应,混凝土内各部分均产生膨胀应力,将混凝土自身膨胀,发展严重的只能拆除,无法补救,因而被称为混凝土的癌症。

二、碱骨料反应的分类和机理

1、碱硅酸反应

194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路局的斯坦敦,首先发现碱骨料反应,引起世界混凝土工程界的重视,这种反应就是碱酸反应。碱硅酸反应是水泥中的碱与骨料中的活性氧化硅成分反应产生碱硅酸盐凝胶或称碱硅凝胶,碱硅凝胶固相体积大于反应前的体积,而且有强烈的吸水性,吸水后膨胀引起混凝土内部膨胀应力;

而且碱硅凝胶吸水后进一步促进碱骨料反应的进展,使混凝土内部膨胀应力增大,导致混凝土开裂,发展严重的会使混凝土结构崩溃。

能与碱发生反应的活性氧化硅矿物有蛋白石,玉髓、鳞石英、方英石、火山玻璃及结晶有缺欠的石英以及微晶、隐晶石英等,而这些活性矿物广泛存在于多种岩石中,因而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发生的碱骨料反应绝大多数为碱硅酸反应。

2、碱碳酸盐反应

1955年加拿大金斯敦城人行路面发生大面积开裂,怀疑是碱骨料反应,用美国ASTM标准的砂浆棒法和化学法试验,属于非活性骨料。后经研究,斯文森于1957年提出一种与碱硅酸反应不同的碱骨料反应—碱碳酸盐反应。

一般的碳酸岩—石灰石和白云石是非活性的,只有象加大金斯敦这种泥质石灰质白云石,才发生碱碳酸盐反应。

碱碳酸盐反应的基理与碱硅反应完全不同,在泥质石灰质白云石中含粘土和方解石较多,碱与这种碳酸钙镁反应时,将其中白云石(MgCO3)转化为水石Mg(OH)2,水镁石晶体排列的压力和粘土吸水膨胀,引起混凝土内部应力,导致混凝土开裂。

碱碳酸盐反应在斯文森提出后,在美国的印地安纳,弗吉尼亚、衣华达等州和其它国家也发现有这种类型的反应,近几年在我国的山东省和山西省也发现有过这种类型的反应。

3、碱硅酸盐反应

1965年基洛物对加拿大的诺发,斯科提亚地方的混凝土膨胀开裂进行研究发现:

(1)形成膨胀岩石属于粘土质岩、千枚岩等层状硅酸盐矿物;

(2)膨胀过程较碱硅酸反应缓慢得多;

(3)能形成反应环的颗粒非常少;

(4)与膨胀量相比析出的碱硅胶过少。

又进一步研究,发现诺发·斯科提亚地方的碱性膨胀岩中,蛭石类矿物的基面间沉积物是可浸出的,在沉积物被浸出后吸水,使基面间距由10A°增大到12A°致使体积膨胀,引起混凝土内部膨胀应力;因此认为这类碱骨料反应与传统的碱硅酸反应不同,并命名为碱硅酸盐反应。对此,国际学术界有争论。我国学者唐明述对此也进行研究,他从全国各地收信了上百种矿物及岩石样品,从矿物和岩石学角度详细研究了其碱活性程度。研究表明,所有层状结构的硅酸盐矿物如叶蜡石、蛇纹岩、伊里石、绿泥石、云母、滑石、高岭石、蛭石等均不具碱活性,有少数发生碱膨胀的,经仔细研究,其中均含有玉髓、微晶石英等含活性氧化硅性氧化硅矿物,从而证明这仍属于碱硅酸反应。这一结论与基洛特起初发现的四个特点也并不矛盾。这个研究报告在第8届国际碱骨料反应学术会议上发表后,得到许多知名学者的赞同。但由于这种反应膨胀进程缓慢,用常规检验碱硅酸反应的方法无法判断其活性;因此,在进行骨料活性和碱骨料反应膨胀检验时,还必须与一般碱硅酸反类型有所区别。

三、碱骨料反应的发生原因(条件)和特征

混凝土工程发生碱骨料反应需要具有三个条件。首先是混凝土的原材料水泥、混合材、外加剂和水中含碱量高;第二是骨料中有相当数量的活性成分;第三是潮湿环境,有充分的水分或湿空气供应。

早在1940年,斯坦敦用加利福尼亚州骨料作砂浆棒膨胀试验时,就发现水泥含碱量愈高,碱骨料反应的膨胀量愈大,在水泥含碱量低于0.6%时,就可以避免发生碱骨料反应。后来在其他许多国家试验,由于骨料反应。后来在其他许多国家试验,由于骨料反应的活性不同,有时水泥含碱量低于0.4%氧化钠当量,也有发生碱骨料反应膨胀量大的情况;但水泥含碱量高于0.6%称为高碱水泥已为大多数国家接受。随着水泥工业出现含不同混合材的水泥以及混凝土愈来愈多地掺用各种外加剂,以及日本、英国使用海砂配制混凝土,发现混凝土各种原材料成分中的碱(Na2O、K2O),均可导致发生碱骨料对工程的损害。

有关活性骨料,经世界各国许多学者四十余年的研究归纳具有碱活性的骨料如表1所示:

表1中所列含有碱活性的岩石,除最下一行的碳酸岩外,基本上都是含活性二氧化硅的矿物。从表中所列活性成分看,一种是无定形(非晶体)二氧化硅,如蛋白石,火山玻璃;一种是结晶不完整的二氧化硅,

如玉髓、磷石英、微晶石英等,另一种是结晶完整,例如花岗岩为深成岩,其中石英结晶很完整,但由于地壳变动,受挤压力产生晶格扭曲变形,当其中应变石英含量大于30%时,就会发生碱活性。还有一种层状页硅酸盐,属于现在有争议的碱硅酸盐反应活性骨料。

最后一个条件就是潮湿多水,愈是在潮湿多水的环境条件下碱骨料反应对工程的损害发展愈快,往往在同一个混凝土工程,混凝土配制材料具务碱骨料反应的条件,在这个工程潮湿多水的部位首先发生碱骨料反应损害,在其它部位则发展缓慢。

受碱骨料反应膨胀开裂的工程从外观上看,在少钢筋约束的部位为网状裂缝,在受钢筋约束的部位多沿主筋方向开裂,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看到从裂缝溢出白色或透明胶体的痕迹。在同一工程中潮湿部位发展严重也是其外观特征之一。最后判断还需要从受害的工程取芯样鉴定。

表1 各国已发现碱活性矿物岩石

岩石活性组分

火成岩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紫苏花岗岩应变石英含量>30%

浮石流纹石安山石英安岩粗面岩黑曜岩火山凝灰岩酸至中性富二氧化硅的火山玻璃体鳞岩英

玄武岩玉髓、蛋白石

变质岩片岩片麻岩应变石英含量>30%

石英岩应变石英含量>30%,燧石含量>5%

角页岩千枚岩泥板岩页硅酸盐、变石英

沉积岩砂岩应变石英、燧石含量>5%

硬砂岩页硅酸岩、应变石英

燧石(球状)(板状)微晶石英、玉髓、蛋白石

硅藻土蛋白石、微晶石英

碳酸岩泥质白云石、页硅酸岩

四、碱骨料反应的预防方法

碱骨料反应条件是在混凝土配制时形成的,即配制的混凝土中只有足够的碱和反应性骨料,在混凝土浇筑后就会逐渐反应,在反应产物的数量吸水膨胀和内应力足以使混凝土开裂的时候,工程便开始出现裂缝。这种裂缝和对工程的损害随着碱骨料反应的发展而发展,严重时会使工程崩溃。有人试图用阻挡水分来源的方法控制碱骨料反应的发展,例如笔者见过的日本从大孤到神户的高速公路松原段陆地立交桥,桥墩和梁发生大面积碱骨料反应开裂,日本曾采取将所有裂缝注入环氧树脂,注射后又将整个梁、桥墩表面全用环氧树脂涂层封闭,企图通过阻止水分和湿空气进入的方法控制碱骨料反应的进展,结果仅仅经过一年,又多处开裂。因此世界各国都是在配制混凝土时采取措施,使混凝土工程不具备碱骨料反应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措施。

1、控制水泥含碱量

自1941年美国提出水泥含量低于0.6%氧气化钠当量(即Na2O+0.658K2O)为预防发生碱骨料反应的安全界限以来,虽然对有些地区的骨料在水泥含量低于0.4%时仍可发生碱骨料反应对工程的损害,但在一般情况下,水泥含量低于0.6%作为预防碱骨料反应的安全界限已为世界多数国家所接受,已有二十多个国家将此安全界限列入国家标准或规范。许多国家如新西兰、英国、日本等国内大部分水泥厂均生产含碱量低于0.6%的水泥。加拿大铁路局则规定,不讼是否使用活性骨料,铁路工程混凝土一律使用含碱量低于0.6%的低碱水泥。

2、控制混凝土中含碱量

由于混凝土中碱的来源不仅是从水泥,而且从混合材、外加剂、水,甚至有时从骨料(例如海砂)中来,因此控制混凝土各种原材料总碱量比单纯控制水泥含碱量更重要。对此,南非曾规定每m3混凝土中总碱量不得超过2.1kg,英国提出以每m3混凝土全部原材料总碱量(Na2O当量)不超过3kg,已为许多国家所接受。

3、对骨料选择使用

如果混凝土含碱量低于3kg/m3,可以不做骨料活性检验,如果水泥含碱量高或混凝土总碱量高于3kg/m3,则应对骨料进行活性检测,如经检测为活性骨料,则不能使用,或经与非活性骨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试验对工程无损害时,方可按试验规定的比例混合使用。

4、掺混合材

掺某些活性混合材可缓解、抑制混凝土的碱骨料反应。根据各国试验资料,掺S——10%的硅灰可以有效的抑制碱骨料反应,据悉冰岛自1979年以来,一直在生产水泥时掺5—7.5%硅灰,以预防碱骨料反应对工程的损害。另外掺粉煤灰也很有效,粉煤灰的含碱量不同,经试验,即使含碱量高的粉煤灰,如果取代30%的水泥,也可有效地掏碱骨料反应。另外常用的抑制性混合材还有高炉矿渣,但掺量必须大于50%才能有效地抑制碱骨料反应对工程的损害,现大美、英、德诸国对高炉矿渣的推荐掺量均为50%以上。

5、隔绝水和湿空气的来源

如果在担心混凝土工程发生碱骨料反应的部位能有效地隔绝水和空气的来源,也可以取得缓和碱骨料反应对工程损害的效果。

五、我国土建工程的碱骨料反应的问题

我国水利工程从50年代起就吸取了美国派克大坝等许多土建工程因碱骨料反应破坏而拆除重建的教训,明确规定凡较大水利划等号开采骨料时都要求进取这行活性检验及专家论证,并采取掺大量混合材的水泥以及在现场掺混合材等措施,这些规定至今、仍在水利工程有关规范、标准中沿用。因此我国自50年代以来建设了许多大型水利工程,未出现过碱骨料反应对工程的损害。

另外,我国自50年代起就生产掺大量混合材料厂的水泥,例如六、七十年代大量生产使用有矿渣400号水泥,其中矿渣含量高达60-70%,水泥熟料仅占约30%,即使产量比例不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也掺有

10-15%的混合材,就可以起互通有无缓解与抑制碱骨料反应的作用,因而在八十年代以前,我国一般土建工程尚未见有碱骨料反应对工程损害的报导。

正因为如盯,我国一般土建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人员对碱骨料反应问题比较生疏,即使某工程发生碱骨料反应特征的开裂缝,也往往认为是养护不好、干缩裂缝、过早加载和水泥后期安定性不好等常见问题所造成,即使有的工程损害严重被迫拆除,也不一定认为是由于碱骨料反应造成的。

自从70年代国际能源危机以来,水泥工业逐渐由湿法生产改为干法生产,我国国营大中型水泥厂到80年代陆续都已改为干法生产,使水泥含碱量增加;特别是在80年代后期,做为利用工业废料和节能措施,将加收高碱窑灰掺入水泥中作为一项先进措施在全国推广,使我国国产水泥含碱量大大增加,1984年又制订不掺混合材的纯硅酸盐水泥标准,这种纯硅酸式盐盐水泥到1989年产量已超额过100万吨。用这种水泥如果骨料活性不作检测,这就为许多工程带来在建成若干年后发生碱骨料反应损害的隐患。据悉,我国某些大厂如冀东、大同、琉璃河、郑州等水泥熟料含碱量均高,约为1%左右,有的还超过1.3%。更值得注意的是我国自七十年代后期以来即以疏酸钠作为水泥混凝土早强剂,而防冰剂则多采用硝酸钠、亚硝酸钠、碳酸钾等,这些盐类中的可溶性钾,钠离子将大大增加混凝土的总碱量,增加碱骨料反应对工程损害的潜在危害。

据了解,我国某机场混凝土跑道已发现碱骨料反应开裂,某大型城市公路立交桥建成刚5年,其潮湿部位开裂已经取样证实为碱骨料反应。由于近几年来我国水泥外加剂等情况的发展变化,混凝土碱骨料反应问题已构成我国土建工程的一大潜在危害,希望我国的建筑、市政、交通等有关混凝土工程的设计、施工工程技术人员对此问题给予应有的重视,采取可能做到的各种措施,预防碱骨料反应对工程的损害。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摘要:本文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计量、拌合、运输、浇筑、养护等过程的质量控制。 高性能混凝土以耐久性为前提,同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力学性能,它有比普通混凝土更为卓越的性能和结构,主要具有以下性能:①高强; ②高的弹性模量;③在恶劣的条件下耐久性良好;④低渗透性和扩散性;⑤抗化学侵蚀能力;⑥抗冻融破坏;⑦体积稳定性一抗裂性;⑧易密实且不易离析。影响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因素很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原材料选择与配合比的设计 1.1原材料的控制 1.1.1原材料技术指标必须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 1.1.2混凝土拌合物组成材料尽量简单,因材料种类过多会使混凝土拌合物难以控制。 1.1.3粗骨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其级配(颗粒大小与分布)和颗粒特征(形状、孔隙率、表面特征)它会影响混凝土的用水量和皎凝材料用量,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体积稳定性,同时决定硬化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1.2新拌混凝土工作性能的选择 1.2.1坍落度:根据施IT艺要求选择适宜浇筑的坍落度,高性能混凝土流动性好且不易离析,坍落度设计时不用太小,泵送混凝土一般设计坍落度为160~200ram,非泵送混凝土考虑运输坍落度可以选择100~150ram,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运输和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不得离析。 1.2.2含气量:考虑运输、浇筑过程可能会有大约1%的含气量损失,设计时非引气混凝土含气量控制在3—4%,引气混凝土含气量控制在5~7%比较适宜,以满足混凝土的人模含气量的技术要求。 1.3对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考虑 1.3.1根据水胶比和强度的关系计算水胶比;同时要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要求,如脱模、初张拉等对混凝土强度要求,28天强度未必是最重要的,也许其它龄期的强度控制设计才是最重要的。. 1.3.2根据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类别和设计使用年限选择最大水胶比,最小胶凝材料用量;在考虑的使用年限时,耐久性如抗冻性、抗渗性甚至比强度更重要。 1.3.3初步设计的配合比要根据耐久性的要求校核混凝土总碱含量、氯离了占总的胶凝材料用量酌比例等不超过标准规定的限值。 1.4配合比的试配与确定 1.4.1根据结构部位尺寸、钢筋间距、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泵送管的直径等确定最大骨料尺寸;调整砂率和其它组分的用量,选择可以接受的用水量和水胶比进行试配;最后根据试配的结果选择含气量、坍落度、强度、弹性模量等满足设计要求的同时又较经济的几个配合比进行混凝土耐久性能的检测。 1.4.2试配时必须采用有代表性的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水,并应考虑到不同季节混凝土性能的差异;特别是高温天气施工对混凝土的不利因素。 1.4.3充分考虑骨料吸水率对混凝~32作性能的影响,吸水率大的骨料会引起

浅析碱集料反应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浅析碱集料反应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众所周知,混凝土是由多种原材料混合后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而产生的一种多孔、硬度很高的固体。组成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为水泥、石子(也称粗集料、粗骨料)、砂子(也称细集料、细骨料)、水、各种外加剂等。各种原材料对混凝土的质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碱集料反应是对混凝土质量影响最大的情况之一。 一、碱集料反应概述 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是混凝土中水泥、外加剂、掺合料和 拌和水中的可溶性碱(钾、纳)溶于混凝土孔隙中,与集料中能与碱反应的活性成分在混凝土硬化后逐渐发生的一种化学反应,反应生成物吸水膨胀,使混凝土产生内应力,导致混凝土开裂和强度降低,严重时会导致混凝土完全破坏。 二、碱集料反应的类型 依据参与碱集料反应的岩石种类及反应机理,碱集料反应可分为碱-硅反应、碱-硅酸盐反应及碱-碳酸盐反应三大类。 1、碱-硅反应 参与这种反应的有蛋白石、黑硅石、燧石、鳞石英、方 石英、玻璃质火山岩、玉髓及微晶或变质石英等。反应发生于碱与微晶氧化硅之间,其反应产物为硅胶体。这种硅胶体遇水膨胀,产生很大的膨胀压力,能引起混凝土开裂。这种膨胀压力取决于集料中活性氧化硅的最不利含量。对蛋白石来说,该含量为3%-5%,而对活性较差一些的含硅集料,该含量为20%-30%。 2、碱-硅酸盐反应 粘土质岩石及千板岩等集料与混凝土中碱性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碱-硅酸盐反应。这种反应尽管引起缓慢的体积膨胀,也能导致混凝土开裂,其反应性质与碱-二氧化硅反应相似。 3、碱-碳酸盐反应 这是白云质石灰岩集料与混凝土中的碱性化合物发生的反应。这种反应最早发生于加拿大的一条混凝土路面。该路面在非常寒冷的季节发生严重龟裂。经调查发现该路面使用了白云质石灰石骨料。由此证明,碱-碳酸盐集料反应也引起体积膨胀和混凝土开裂。

工程建筑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的检测研究

工程建筑混凝土原材料及配合比的检测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探讨了工程混凝土的几种原材料检测,包括水、石子、混泥土、外加剂以及掺混材料。其次开展了工程混凝土的配合比检测分析,包括工程混凝 土配合比检测的方法与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旨在优化工程混凝土的配比。 关键词:配合比;混凝土;原材料; 1工程混凝土原材料检测探讨 1.1水质检测 在进行混凝土的拌合工作时,需要在其中加入大量的水。通常情况下,工程 施工团队用于搅拌混凝土的水来自于地下水和自来水。对于部分符合生物饮用要 求的自来水和地下水可以直接在混凝土的搅拌过程中应用,而对于首次使用的地 表水或者是地下水,则需要对水质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包括水质的pH值、氯 化物、硫酸盐及硫化物等参数进行对比,之后所有对比参数在标准数值范围内, 方可用于混凝土搅拌中。 1.2石子检测 在混凝土原材料中,石子是混凝土成型的粗骨料,石子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 混凝土的质量。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制作混凝土的石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碎 石子,一种是卵石子。前者主要是由天然岩石或者是卵石经过破碎处理、筛选分 离之后组合而成,后者主要是指天然石头。在进行混凝土原材料石子的检测时, 检测的内容主要包括级配均匀程度、粒径大小是否合适两个主要方面。 1.3砂子检测 在混凝土中,砂子是细骨料,是混凝土拌合的主要材料。要求依照混凝土的 等级、抗冻要求、抗渗能力进行针对性的砂子检测。检测期间,应该选用不同级 配区的砂子进行检验,检验的内容包括四个大方面,分别是泥块含量、砂子性能、砂含泥量以及有害物质含量方面进行严格检测。 1.4水泥检测 在混凝土的原材料中,水泥是以一种胶凝材料存在的。由于受不同水泥生产 厂家生产工艺差异化的影响,不同厂家生产的水泥在具体的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产 生的水化反应也不尽相同,继而导致释放的热量也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同之处。应 该严格按照工程的实际需求选用适宜的水泥类型。当水泥材料的品种确定之后, 应该针对水泥的强度、体积安定性能、细度及凝结的时间展开相应指标的检测。 需要按照《水泥细度检验方法》、《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等规范进行严格检测。 2工程混凝土配合比检测分析 2.1工程混凝土配比检测方法 当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时,还需要保障混凝土在配置过程中的配合比,想 要使原材料的配合比正确,得出最佳的配比,就需要针对原材料之间开展进一步 的配合比检测工作,如此才能最终满足工程的建设需求和提升施工质量。通常情 况下,进行混凝土的配比检测时,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就是试块方法。将混凝土在 长为10~15cm的立方体模板中制作出试验块,通过对试验块进行相应龄期的强度 检测,以此确定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配比检测。 2.2工程混凝土配合比强度检测

混凝土不同原材料质量控制分析

混凝土不同原材料质量控制分析 1.水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1)混凝土的强度、碳化机能、抗渗透性能力以及干湿循环的损坏影响均和水泥品种有着直接关系,不同的水泥品种对其的影响比较大。(2)不同品种的水泥具有不同的机能和特点,相应的根据不同的外界环境,不同品种水泥有着属于各自的适应性。S(纯硅酸盐水泥)和PS(普硅水泥)两者在早期阶段强度很好,耐冻性能比较好,水化热大,但是耐腐蚀性和耐热性比较差。KS(矿渣水泥)在早期阶段强度比较低,耐热性比较好,水热化比较低,抗水性和抗腐蚀性比较好。FS(粉煤灰水泥)在早期阶段的强度比较低,后期阶段强度增强速度加快,耐冻性比较差,耐水性和耐腐蚀性较差。(3)水泥细度越小,对以下方面造成了影响:水泥比表面积却越大,和水之间的水化反应速度就变快,水化热的速度越快,凝结的时间变短,强度发展变快,混凝土的密实度变高,抗渗透性能力增强。(4)水泥细度的控制,要结合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程项目,一般项目工程,适当提高水泥细度,并不是越细越好,水泥细度使用范围要适宜。 2.粉煤灰质量控制要点 粉煤灰掺入到混凝土中,能够有效改善其微观结构,使得混凝土中的水泥结构更加紧密,内部表面积非常小,也使得混凝土吸水能力降低,这就使得水泥在掺入粉煤灰后,其干缩性降低,不易出现开裂情况。并且掺粉煤灰的水泥,与掺活性混合料的水泥相比,前者具有较低的水化热,不易腐蚀。混凝土中掺入粉煤灰,其和易性发生一定的变化,使得混凝土粘性有所增加,其抗渗性、抗冻性、抗碳化、碱骨料反应等均会有所提高,也可以减少水泥的使用量。 粉煤灰中钙含量对混凝土工作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对其抗渗性能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其中掺入高钙粉煤灰的混凝土,在龄期内抗压强度增长要大于掺入低钙粉煤灰的混凝土,碳化深度方面,同样是高钙高于低钙,在干湿循环中,则是低钙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损失、动弹性模量损失高于高钙粉煤灰混凝土,质量损失前者低于后者。这就使得不同的工作环境,决定掺入不同钙含量的粉煤灰,当工作条件较好,混凝土工作性影响因素主要是抗压强度等力学性能,需要掺入钙含量高的粉煤灰;而工作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混凝土会受到碳化的

混凝土原材料对外加剂的影响

混凝土原材料对外加剂的影响

————————————————————————————————作者:————————————————————————————————日期:

混凝土原材料对外加剂的影响 一、 外加剂在混凝土成分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很小,但其作用却不可小视,对混凝土工作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混凝土工作性能不满足工地使用要求时,商混厂家首先是投诉外加剂供应商,要求外加剂厂家进行调整,就此遭遇索赔的外加剂厂家比比皆是。当然,现代外加剂技术水平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飞速的进步,尤其是聚羧酸外加剂,混凝土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聚羧酸外加剂的贡献。笔者就混凝土质量问题中因原材料质量的问题,对外加剂的功效影响比较大的因素进行简单的概括分析。 1 水泥 水泥质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相当大,但是水泥厂商对混凝土公司来说一直是个迷,混合材是什么品种、掺量、是否使用助磨剂、其矿物组分如何等从未对混凝土厂商公开过,他们注重的只是强度,大多数混凝土厂商苦不堪言,深受其害,南通地区出现过“市场上十几种外加剂对一种水泥都不适应”的局面。水泥成分中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较大的因素为: (1)水泥中C3A含量,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影响就很大,C3A 含量越高混凝土和损失就越大,应严格控制其含量。 (2)水泥中半水石膏或硬石膏含量对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影响很大,含量越大损失越快。 (3)标准稠度用水量,用水量越大,外加剂掺量越大。 (4)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水泥越细,对外加剂的吸附量就越大,外加剂的掺量就越大。 (5)碱含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碱含量的提高,混凝土和易性增加,但达到适量比例以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会快速增加。 2 骨料

混凝土原材料检测项目及频率.

1、水泥 1

2、在氯盐环境条件下,混凝土宜采用低氯离子含量的水泥,不宜使用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3、在硫酸盐化学侵蚀环境条件下,混凝土应采用低C3A含量的水泥,且胶凝材料抗蚀系数(56d)不得小于0.80 。胶凝材料抗蚀系数按附录 F检验。 4.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以比表面积表示,不小于300m2/kg;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 酸盐水泥以筛余表示,80μm(取试样25g)方孔筛筛余不大于10%或45μm(取试样10g)方孔筛筛余不大于30%。 a. 如果水泥压蒸试验合格,由水泥中氧化镁的含量(质量分数)允许放宽至6.0% 。 b. 当有更低要求时,该指标由买卖双方确定。 2、粉煤灰 2

3、磨细矿渣粉 4、细骨料 3

注:1、除5.0mm和0.63mm筛档外,细骨料的实际颗粒级配与表列的累计筛余百分率相比允许稍有超出分界线,但超出总量不应大于5%。 2、应采用岩相法检验细骨料的矿物组成和类型,再按快速砂浆棒法进行快速砂浆棒膨胀率进行检验,快速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3.0%,0.10(含)~0.20(不含)%时,混凝土的碱含量应满足表6.3.2规定;0.20(含)~0.30(不含)%时,还应对混凝土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并经试验证明抑制有效。梁体、轨道板、轨枕、接触网支柱等构件中使用的细骨料的快速砂浆棒膨胀率应小于0.20%。 3、冻融破坏环境下,细骨料的含泥量应不大于2.0%,吸水率不大于1%; 4、当细骨料中含有颗粒状的硫酸盐或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时,方能采用。 5、砂表观密度、松散堆积密度应符合如下规定: ----表观密度不小于2500kg/m3; ----松散堆积密度不小于 1400kg/m3; ----空隙率不大于44%; 配制混凝土时宜优先选用Ⅱ砂。当选择Ⅰ区砂时,应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够的水泥用量,以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当采用Ⅲ区砂时,宜降低砂率;当采用特细砂时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砂(除特细砂外)按公称直径630μ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以质量百分率)分成三个级配区。I区16-40、II区41-70、III区71-85. 4

C60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C60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2009-10-13 13:22:44| 分类:混凝土|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 阅 摘要C6O混凝土广泛用于高层结构、大跨度结构、高速办路桥梁的上部结构、剪力堵等原材料选择不合理可能引起混凝土不合格、体积不穗定、外观等质蚤缺陷,同时使生产成本增大文章论述C6O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可为获得性能优良的C60C6O 混凝土提供参考关键词C6O混凝土;原材料;外加剂水泥 在我国,用强度等级42.SR的硅酸盐水泥,可以配制出实际强度超过100R混凝土,因此配制C60混凝土不必强调水泥的强度等级。回转窑生产的42.SR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水泥质量稳定,强度波动小,是配制C60混凝土优先选取的原材料。 配制C 6 O混凝土时可选52.SR的硅酸盐水泥,但应注意水泥强度等级高、水泥浆用量较少可能使水泥石强度及水泥石与集料胶结强度降低;同时水泥强度等级提高,混凝土坍落度的稳定性也受到一定影响。C60混凝土的水灰比低,为确保其流动性,所用的水泥流变性能比强度更重要。水泥的具体用量应根据水泥的品种、细度、混凝土坍落度的大小、集料的形状级配等情况而确定。特别是加有高效减水剂、引气剂等外加剂时影响更大。 一般掺优质高效减水剂的C60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宜超过500kg/m3超过此值增加水泥用量对强度增长的作用已不显著,

水泥利用系数降低。 2细集料 21细集料的品种。 砂材质的好坏,对C60混凝土拌和物和易性的影响比粗集料大。应选取含泥量、云母、轻物质、有机质等含量少的1类或n类江砂、河砂。砂中石英颗粒含量多则坚固性较好。 2.2细集料的细度模数。 砂的细度模数宜控制在2.6以上。细度模数小于2.5时,拌制的混凝土拌和物显得太粘稠,施工中难于振捣,且由于砂细,在满足相同和易性要求时,会增大水泥用量。这样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影响混凝土的技术性能,如混凝土的耐久性、收缩裂缝等。砂也不宜太粗,细度模数大于3.3时,容易引起新拌混凝土在运输浇筑过程中离析及保水性差,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内在 质量与外观质量。 2. 3砂率的选择。 一般认为,在满足混凝土所要求的性能范围内,砂率要尽量低,因为在水泥浆量一定的情况下,砂率在混凝土中主要影响拌和物的和易性。砂率越低,拌和物的流动性愈大。C60混凝土由于用水量较低,砂浆量要由增加砂率来补充,砂率宜适量增大,才能满足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但砂率过大,为使C60混凝土拌和物满足设计的和易性,势必使水量增加。增加水量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因此砂率不宜过大。同时砂率的变化应根据

关于原材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的分析

关于原材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的分析 发表时间:2019-07-29T15:28:59.1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陈欢[导读] 摘要:混凝土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强度和安全程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常围绕原材料影响因素进行改进,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天津欣洲万通混凝土有限公司 摘要:混凝土的强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建筑的强度和安全程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常围绕原材料影响因素进行改进,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本文首先说明了混凝土的发展现状,然后详细分析了原材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关键词:原材料;混凝土;强度;骨料;胶凝材料一、混凝土的发展现状 莫尼埃在 1877 为结构用的混凝土申请专利,力筋和水平横筋形成框架,表面浇筑混凝土的这种做法沿用至今;在1900年之后,相关的水灰比学说相继诞生,这是混凝土强度的最为早期的理论基础。载之后,轻集料混凝土、加气混凝土和其他类型的混凝土接连现世,同时混凝土外加剂也开始出现并投入使用。在上世纪60年代后,混凝土材料中开始有了高分子材料的加入,由此聚合物混凝土得以研制成功。 在当代,钢筋混凝土做为建筑设施的基础材料,充当着十分着重要的角色。经过近 40 年的发展,我国的混凝土行业已然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从材料设计、原材料制备、混凝土生产运输到工程服务。这为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类建筑工程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017年,我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协会官方统计商品混凝土产量 16.4 亿 m3,同比增长跌至 2.14%,我们不难看出在市场及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快速提升,产业结构不断改善。 二、原材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的分析(一)水泥的强度等级和水灰比 水泥是混凝土最重要的原材料,其也对混凝土的强度有重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水泥的强度等级以及水灰比是十分关键的。一般来说,水泥的强度等级水平较高,才能配置出强度大的混凝土。而水泥要达到高的强度,则离不开水灰比的作用。在水泥强度固定不变的条件下,如果水灰比越大,则混凝土的强度反而越小。水泥水化需要合适的水量,如果水量控制不合理,则混凝土便不能全部吸收水分,一部分水分就会被滞留到混凝土中,一旦遭遇高温条件,就会出现水汽蒸发的问题,那么即使已经硬化了的混凝土仍有可能出现气孔,这大大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由此可见,如何处理水灰比和强度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关键的问题,混凝土的强度只有在水灰比越小的时候才能增强。但是需要把握好水灰比的度,如果过于小,那么混凝土的振捣就会非常困难,混凝土反而容易出现更多的问题,这对强度也会造成很大影响。 (二)骨料 骨料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通常情况下,粗骨料相比细骨料对于混凝土强度影响较大,细骨料对于混凝土强度影响很小。粗骨料对于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主要在于其表面质量的好坏,对于表面粗糙的粗骨料,粘接力较大,混凝土的强度较高。一般情况下,粗骨料的强度比水泥的强度和水泥与骨料间的粘结力要高,所以粗骨料的自身强度对混凝土强度不会有大的影响,但是粗骨料如果含有大量的针片状颗粒、泥块等杂质,则对混凝土强度产生不良影响。因为当骨料较大时,骨料间粘接力较小,并且骨料间隙大,强度低。为了保证混凝土具有足够的强度,常常将粗骨料控制在 3.2cm 左右。当石质强度相等时,碎石表面粗糙,粘接力较大,因此表面粗糙的碎石比表面光滑的卵石粘结性能要好,在水灰比相同时,碎石的混凝土强度比卵石的混凝土强度高,一般高 10%左右。(三)矿物掺合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用粉煤灰、粉煤灰及硅灰、磨细矿渣等量替代部分水泥的情况下,混凝土 7d 龄期时抗压及弯拉强度均下降,但 28d 龄期后粉煤灰、粉煤灰及硅灰两种掺合料的混凝土抗压及弯拉强度依然下降,磨细矿渣掺合料混凝土抗压及弯拉强度比纯水泥混凝土强度高。在水胶比分别为 0.60、0.50、0.28 三种情况下,无论水胶比大小,Ⅱ级粉煤灰均不能等量取代 P?O42.5R 级水泥,应超量取代,且水胶比越大,超量系数越大;在研究的掺量范围内,S95 矿渣粉可等量取代 P?042.5R 级水泥,,且会增加混凝土强度。粉煤灰的增“强”潜力是很大的,其主要是在后期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后劲很足;硅粉具有较大的活性,那么其主要是在前期增加混凝土的强度,而后期由于活性的降低会大大减缓增加强度的速度。如果需要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和抗冲击耐磨性,那么硅粉则是最合适的外加剂。 基于此,如果混凝土对早期强度要求较大,那么可以采用粉煤灰超量取代部分水泥的做法,而则可以取代等量的部分水泥,同时对混凝土强度的增强也是有益的。 (四)外加剂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外加剂是混凝土原材料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外加剂的加入对混凝土的各种性能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外加剂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减水剂、早强剂和缓凝剂等,另外复合型的外加剂也是较为常见的。假使其他材料不改变,在加入减水剂后,混凝土的坍落度仍然能够达到同样要求,但是却能同步减少用水量,从而使得混凝土的强度得到增强。但要控制好减水剂的掺量,过犹不及,如果掺量过高,那么就增加了混凝土离析泌水的可能性,反而会使得混凝土的强度降低。早强剂的目的是控制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起到提高早期强度的作用;如果要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能,那么就要加入引气剂,但是引气剂的加入会使得混凝土的强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膨胀剂能够起到降低混凝土收缩的目的,对混凝土强度的增强也有一定的作用;如果需要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那么就可以加入缓凝剂,会使得混凝土的运输范围得以增大,那么缓凝剂的用量需要控制好,否则就会起到降低混凝土强度的反作用。相关试验显示,在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对混凝土蒸养强度提高最为明显的为萘系高效减水剂,而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和氨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的效果则相对要差一些;适量早强剂和膨胀剂的加入也付混凝土蒸养强度的提高有益,而缓凝剂和引气剂的加入也不利于混凝土蒸养强度的提高。 在混凝土坍落度相同的条件下,减水剂的减水率越高,那么配制出的混凝土强度就会越大。这是因为,用水量的降低使得水灰比也变小,通过上文分析可知,小的水灰比有利于混凝土强度的增大。由此可见,在流动性能相同和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减水剂会对混凝土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五)胶凝体系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混凝土原材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混凝土原材料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010603(1)/020103(2)□□□说明 主控项目 7.2.1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级别、包装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并应对其强度、安定性 及其他必要的性能指标进行复验,其质量必须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等的规定。 当在使用中对水泥质量有怀疑或水泥出厂超过三个月(快硬硅酸盐水泥超过一个月)时,应进行 复验,并按复验结果使用。 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物水泥。 检查数量: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 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7.2.2 混凝土中掺用外加剂的质量及应用技术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 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等有关环境保护的规定。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严禁使用含氯化 物的外加剂。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当使用含氯化物的外加剂时,混凝土中氯化物的总含量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和进场复验报告。 7.2.3混凝土中氯化物和碱的总含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设计的要求。 检验方法:检查原材料试验报告和氯化物、碱的总含量计算书。 一般项目 7.2.4混凝土中掺用矿物掺合料的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1596 等的规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检验方法:检查出厂合格证和进场复验报告。 7.2.5 普通混凝土所用的粗、细骨料的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 检验方法》JGJ53、《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的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的批次和产品的抽样检验方案确定。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专业年级: 完稿时间: XX大学

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现状 摘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建筑不断向高层、大跨、地下、海洋方向发展。高强混凝土由于具有耐久性好、强度高、变形小等优点,能适应现代工程结构向大 跨、重载、高耸发展和承受恶劣环境条件的需要,同时还能减小构件截面、增大使用 面积、降低工程造价,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明显的技术经济效益。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发展应用前景 装 订 线

目录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1) 1.1轻混凝土 (1) 1.2绿色高性能混凝土 (1) 1.3超高性能混凝土 (1) 1.4智能混凝土 (1)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 (1) 2.1耐久性 (1) 2.2工作性 (1) 2.3力学性能 (1) 2.4体积稳定性 (1) 2.5经济性 (2) 三高性能混凝土质量与施工控制 (2) 3.1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及其选用 (2) 3.2配合比设计控制要点 (3) 四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与施工控制 (3) 4.1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3) 4.2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4) 五高性能混凝土的特点 (4)

5.1高耐久性能 (4) 5.2高工作性能 (5) 5.3高稳定性能 (5) 六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前景 (5) 参考文献 (6)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方向 1.1轻混凝土是指表观密度小于1950kg/m3的混凝土。可分为轻集料混凝土、多孔混凝土和无砂大孔混凝土三类。 1.2绿色高性能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当代最大宗的人造材料,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十分巨大,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背道而驰。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研究和应用较多的是粉煤灰混凝土,粉煤灰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相比,大大提高了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明显降低混凝土硬化阶段的水化热,提高混凝土强度特别是后期强度而且,节约水泥,减少环境污染,成为绿色高性能混凝土的代表性材料。 1.3超高性能混凝土如活性粉末混凝土,其特点是高强度,抗压强度高达300MPa,且具有高密实性,已在军事、核电站等特殊工程中成功应用。 1.4智能混凝土是在混凝土原有的组分基础上复合智能型组分,使混凝土材料具有自感知、自适应、自修复特性的多功能材料,对环境变化具有感知和控制的功能。随着损伤自诊断混凝土、温度自调节混凝土、仿生自愈合混凝土等一系列机敏混凝土的出现,为智能混凝土的研究、发展和智能混凝土结构的研究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 2.1耐久性。高效减水剂和矿物质超细粉的配合使用,能够有效的减少用水量,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能够使混凝土结构安全可靠地工作50~100年以上,是高性能混凝土应用的主要目的。 2.2工作性。坍落度是评价混凝土工作性的主要指标,HPC的坍落度控制功能好,在振捣的过程中,高性能混凝土粘性大,粗骨料的下沉速度慢,在相同振动时间内,下沉距离短,稳定性和均匀性好。同时,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水灰比低,自由水少,且掺入超细粉,基本上无泌水,其水泥浆的粘性大,很少产生离析的现象。 2.3力学性能。由于混凝土是一种非均质材料,强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对于普通混凝土,随着水灰比的降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大,高性能混凝土中的高效减水剂对水泥的分散能力强、减水率高,可大幅度降低混凝土单方用水量。在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入矿物超细粉可以填充水泥颗粒之间的空隙,改善界面结构,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强度。 2.4体积稳定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体积稳定性,即混凝土在硬化早期应具有较低的水化热,硬化后期具有较小的收缩变形。

(完整版)GB50164-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

混凝土质量控制GB50164-2011 2011年4月2日颁布 2012年5月1日执行 前言 ?什么是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拌合物不是最终产品,完成最终产品的是混凝土工程。 ?合格的混凝土工程质量:达到处于具体环境的具体工程所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和匀质性,并且体积稳度。 ?上述要求首先由原材料来保证,然而高质量的配制如果脱离工艺,仍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决定混凝土最终质量的关键是工艺。 ?混凝土工程已被分离到不同行业(原材料、配制搅拌、施工),混凝土工程的责任者难以确定。产生问题时,必然纠纷不断。 ?混凝土工作者当前只能且必须做的是对脱离工艺的混凝土拌合物负责。 ?管住混凝土工艺的环节是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的不可推卸的责任。 1、总则 1.0.1 为加强混凝土质量控制,促进混凝土技术进步,确保混凝土工程质量,制订本标准1.0.2 本标准适用于建设工程的普通混凝土质量控制 1.0.3混凝土质量控制除应符合本标准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 2、原材料质量控制 2.1 水泥 2.1.1 水泥的选择: ?水泥品种与强度等级应根据设计、施工要求以及工程所处环境确定。 ?对于一般建筑结构及预制构件的普通混凝土,宜采用通用硅酸盐和水泥 ?高强混凝土和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 ?有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大体积混凝土: ?有特殊要求的混凝土: ?硅酸盐水泥和普通水泥胶砂强度较高,适合配制高强度混凝土,可掺用较多的矿物掺和料来改善高强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参加混合材较少,有利于配制抗冻混凝土?有预防碱骨料反应要求的混凝土工程,采用碱含量不大于0.6%的低碱水泥 ?采用低热水泥有利于限制大体积混凝土由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 2.1.2水泥质量控制项目: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氧化镁和氯离子含量, 低碱水泥还包括碱含量 中、低热水泥还包括水化热 2.1.3应用方面尚应符合以下规定 1宜采用旋窑或新型干法窑生产的水泥 2水泥砖的混合材品种和掺量应得到明示 3用于生产混凝土的水泥温度不宜高于60℃

粉煤灰参量对混凝土影响

粉煤灰是制作水泥的一种原材料,具有一定的活性。在水泥混凝土中掺一定量的粉煤灰,既可以替代一部分水泥,节约成本,又能增加和易性,减少泌水、离析现象,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具有缓凝、减水,提高密实度和后期强度,降低水化热,抑制干裂、收缩,增强抗酸碱反应能力的作用。近年来已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并得到大量的推广应用。但是在混凝土中掺多少粉煤灰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呢?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已对粉煤灰混凝土做了一定的研究、应用,并制定了一些规范。如《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JGJ28-86,《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GBJ146-90等,对粉煤灰应用作了初步规定,制定了最大替代水泥量。见下表: 粉煤灰最大替代水泥量%JGJ28-86N0-01 水泥品种 砼强度等级普通水泥矿渣水泥粉煤灰级别 ≤C1515~2510~20Ⅲ级 C2010~1510Ⅰ~Ⅱ级 C25~C3015~2010~15Ⅰ~Ⅱ级 预应力砼≤15<10Ⅰ级 粉煤灰最大替代水泥限量%GBJ146-90N0-02 水泥品种 砼类别硅酸盐 水泥普通 水泥矿渣 水泥火山灰水泥 预应力砼251510 钢筋砼、高强砼、耐冻砼、蒸养砼30252015 中、低强度砼、泵送砼、大体积砼、地下砼、 水下砼50403020

碾压砼65554535 粉煤灰超量系数GBJ146-90N0-03 粉煤灰级别Ⅰ级Ⅱ级Ⅲ级 超量系数1.1~1.41.3~1.71.5~2.0 在国标GBJ146-90中规定各级粉煤灰适用范围如下: 1、Ⅰ级粉煤灰适用于跨度小于6米的预应力混凝土好钢筋混凝土。 2、Ⅱ级粉煤灰适用于钢筋混凝土和无筋混凝土。 3、Ⅲ级粉煤灰适用于无筋混凝土。 4、C30及其C30以上的无筋粉煤灰混凝土宜采用Ⅰ、Ⅱ级粉煤灰,对于预应力混凝土、钢筋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在C30及其C30以上的无筋混凝土所有粉煤灰,经试验论证,可采用上述规定低一级的粉煤灰。 国外的粉煤灰掺量,主要有70~120kg/m3,50~150kg/m3。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涉入这一领域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有关研究不多,常直接以水泥用量的百分比以及超量部分来确定粉煤灰掺量。在南浦大桥、上钢、上海宝电等工程中大量采用,并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经过大量试验、应用,发现粉煤灰的掺量与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设计强度等级、塌落度、浇筑气温等都有一定的关系。掺量在50~~130kg/m3范围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影响不大,早期强度降低有限。但混凝土的性能却能得到较大幅度的改善。在实际应用中,切入原材料理念,选用固定掺量法较易掌握,即预先确定粉煤灰的每m3用量的方法,欧、美国家大多采用固定掺量法。现将我们试验应用的结果总结出以下几个特点: 1、最佳掺量与塌落度的关系 在同强度等级条件下,随着塌落度增加,为了确保和易性、工作度,细集料和粉集料比例则应相应增大。我们发现最佳掺量与塌落度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以C20砼为例,两者趋于线性关系,见下图: 粉煤灰N0-04 最佳130 掺量 kg/m340 20180200塌落度㎜

高性能混凝土考试题

参考复复习题 一、填空题 1、高性能混凝土设计需要考虑所在地的环境条件,国内环境条 件共分五类(17个等级),哈大线一局范围的环境条件有碳化、氯盐、化学侵蚀、冻融破坏、四类。 2、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指标一般指混凝土的抗裂性、 护筋性、抗冻性、耐磨性及抗碱骨料反应等。 3、高速铁路主要结构物的设计使用年限均为 100 年 4、水泥用量越大,凝胶量越大;水灰比越大,同龄期混凝土则水化越充分,凝胶量越大,则硬化后收缩和徐变就越大,因此在满足强度等指标的要求下,混凝土不宜多用水泥。 5、电通量是目前测定高性能混凝土渗透性的一项重要指标。 6、哈大线一局范围属寒冷地区,抗冻等级为 D3,因此桩基以上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其含气量应≥。 7、若粗骨料含有碱—硅酸反应活性矿物,其沙浆棒膨胀率应小于 %,否则应采取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技术措施。不得使用碱—碳酸盐反应活性骨料,每m3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中碱含量不得超过公斤。另外钢筋混凝土中氯离子总含量不应超过胶凝材料总量%,预应力混凝土不超过% 。 8、应注意养护温度,寒季应采取保温措施,夏季采用隔热措施,养护期混凝土芯部与表层,表层与环境温度不宜超过20℃,梁与墩身不宜超过 15℃。 9、混凝土施工检测分施工前检测、施工过程检测、施工后检测三阶段。 10、冬季施工,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夏季施工时,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高于气温且不宜超过30℃。 11、蒸气养护分静停、升温、恒温、降温四个阶段,混凝土浇筑完

4h ~ 6h后方可升温。升温、降温速度不得大于10℃/h,恒温期间混凝土内部温度不宜超过60℃,最高不得大于65℃。 12、隧道衬砌每200m应至少制做抗渗检查试件一组,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每5000m3混凝土同配合比及同施工工艺的混凝土应至少制做抗渗检查试件一组。 13、对弹性模量有要求的,指标应符合设计要求,且同条件养护终张拉及标养28d弹性模量试件不得少于一组。 14、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规范新规定:预应力混凝土、喷射混凝土、蒸养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条件养护试件的龄期为28d,其它混凝土试验龄期为56d。 15、哈大线一局范围有不少工点环境条件为硫酸盐侵蚀环境(图纸标明为H1和H2),因此胶凝材料应做抗蚀试验,其抗蚀系数不得小于。 16、高性能混凝土灌注或泵送前最大坍落度不宜超过22cm,否则易形成混凝土离析,从而造成泵管阻塞现象。 判断题(判断对错) 二、判断题 1、高性能混凝土必须使用粉煤灰,矿粉等外掺料和水泥一起总称为胶凝材料,由于增加了这些外掺料,混凝土性能改观,因而称为高性能混凝土。(×) 2、优良的复和高效减水剂含有引气成分,可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引入极细小的封闭的小圆形气泡,从而提高抗冻和工作性。所以要在混凝土中多引气,以保证上述的性能。(×) 3、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要求严格,且需掺入矿物外掺料,使用价格相比较高的减水剂,因此高性能混凝土必然成本高,因此非重点工程不宜使用高性能混凝土。(×) 4、高强混凝土因为水灰比低,强度高,因而它属于高性能混凝土的范畴。(×) 三、问答题

混凝土质量控制和管理制度(20210224092518)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混凝土质量控制及管理制度 混凝土配合比是根据原材料品质,设计强度等级,耐久性以及施 工工艺对工作性的要求,通过试验,调整等步骤选定,经审批后方可使用。 混凝土拌和站的计量器具,必须经计量鉴定后,才能投入施工生产。 施工生产前,必须提出配合比申请,对工程名称,部位,强度等级,时间,地点,应准确的填写。 现场负责人领取配合比后建立台帐,搅拌机操作人员应根据配合比的各种原材料的重量输入,并认真复核准确计量,混凝土的坍落度有试验人员调整,满足设计要求时,则可连续生产。 根据原材料的含水率,试验人员对配合比进行调整,保证工程质量。 严格要求原材料的质量,外加剂必须按批量送检,严禁不合格品进入现场。 混凝土拌和站拌和时,其最大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泥矿 物掺和料为士1%;外加剂为士1%;粗细骨料为士2%;拌和用水为士1%原材料向搅拌机投料顺序应为:细骨料,水泥和矿物掺料,水,粗骨料,外加剂。按规定时间进行搅拌。 1、混凝土配合比控制和管理制度 应针对设计要求?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等因素的特点,会同设计监理各方,共同制定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保证措施?制定严密的施工技术方案,特别应制定明确的混凝土养护措施方案. 应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和健全的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加强对 施工过程每道工序的检验,并按规定作好记录?落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所提出的特殊要求的具体措施?按照混凝土验收标准的要求对施工试件作出具体规定:施工控制试件应进行同条件养护,抽检试件应在现场同条件养护脱模后再转入标准养护至规定龄期进行试验?标准试件成型后应在标准条件下养护至规定龄期进行试验 混凝土配合比的选定 核对供应商提供的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混合料种类和数量等资料,并根据设计要求,初步选定混凝土的水泥?矿物掺和料.

混凝土原材料对外加剂的影响

一、 外加剂在混凝土成分中所占的比例虽然很小,但其作用却不可小视,对混凝土工作性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混凝土工作性能不满足工地使用要求时,商混厂家首先是投诉外加剂供应商,要求外加剂厂家进行调整,就此遭遇索赔的外加剂厂家比比皆是。当然,现代外加剂技术水平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飞速的进步,尤其是聚羧酸外加剂,混凝土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聚羧酸外加剂的贡献。笔者就混凝土质量问题中因原材料质量的问题,对外加剂的功效影响比较大的因素进行简单的概括分析。 1 水泥 水泥质量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相当大,但是水泥厂商对混凝土公司来说一直是个迷,混合材是什么品种、掺量、是否使用助磨剂、其矿物组分如何等从未对混凝土厂商公开过,他们注重的只是强度,大多数混凝土厂商苦不堪言,深受其害,南通地区出现过“市场上十几种外加剂对一种水泥都不适应”的局面。水泥成分中对混凝土工作性能影响较大的因素为: (1)水泥中C3A含量,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影响就很大,C3A 含量越高混凝土和损失就越大,应严格控制其含量。 (2)水泥中半水石膏或硬石膏含量对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影响很大,含量越大损失越快。 (3)标准稠度用水量,用水量越大,外加剂掺量越大。 (4)比表面积,比表面积越大水泥越细,对外加剂的吸附量就越大,外加剂的掺量就越大。 (5)碱含量,在一定范围内随着碱含量的提高,混凝土和易性增加,但达到适量比例以后,混凝土坍落度损失会快速增加。 2 骨料

由于砂石多为天然地方性材料,材质随成因、产地、采集、堆运等情况的不同而经常变化,经常会遇到级配不好、含泥量超标、碎石针片状较多等现象,如果控制不及时,或对其质量重视不足,将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这样对工程质量存在严重隐患,不仅增加费用,而且往往影响正常施工。含泥量是砂石材料的一个重要指标,微小颗粒大大增加了粉料的比表面积,单方用水量大大提高,强度不能满足要求,势必需要提高外加剂掺量,从而增加混凝土成本。含泥量过大会降低混凝土骨料界面的粘结强度,降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会对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能产生影响,也会引起混凝土本身起皮、开裂,给工程质量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另外砂石中泥块含量过多,新拌混凝土的坍落度相应降低,若要求混凝土的坍落度相同,用水量必然增加,这样也会相应增加水泥用量或提高外加剂掺量,在很大程度上又增加了混凝土成本。 3 掺合料 粉煤灰、矿粉是混凝土中较为常见的掺合料,其质量的好坏对外加剂的功效起一定作用,主要影响指标是烧失量,烧失量越大,对外加剂的吸附越大,起作用的外加剂比例减少,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性能,进厂时务必检测烧失量指标。细度(比表面积)也是影响外加剂功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尤其是矿粉,目前大型立磨矿渣粉生产线生产的矿渣粉细度均控制在400~500m2/kg 的范围内,但球磨矿粉的细度较难达到400m2/kg 以上,即使通过延长磨细时间,增加能耗,勉强达到400m2/kg 以上,也难以长期稳定。一旦其细度大幅度降低,会给混凝土带来诸多问题,如:粘聚性下降出现离析泌水、凝结时间延长、早期强度降低,甚至28d 强度也会不同程度降低等。同时,注重矿物掺合料粉磨时的颗粒形状,维持掺合料的微珠颗粒,使其在混凝土中起到“滚珠轴承”的作用,有效地改善混凝土和易性。近期,有专家提出一种用于混凝土掺合料质量的评定方法,该种方法是根据掺合料吸附外加剂的结果来对掺合料的等级进行客观的评价,从而简便、准确地确定外加剂适宜掺量,以达到拌制优质混凝土的目的。 二、 混凝土原材料中的哪些因素对外加剂适应性的影响较大呢?经过这些年的 试验总结,主要归纳为以下因素:

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差别

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的差别 一、理念上的差别 共性: ◇高性能混凝土本质上与普通混凝土没有很大差别 高性能混凝土为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就是对普通砼某些性能上的优化,就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混凝土技术制作的混凝土,就是以耐久性作为设计的主要目标,针对不同用途的要求,对下列性能有重点的加以保证:耐久性、施工性、适用性、强度、体积稳定性与经济性。 ◇使用的原材料仍然为水泥、砂、石、外加剂,但对各性能指标要求更严。 ◇生产工艺过程在宏观上与普通混凝土一致 不同点: ◇在普通混凝土基础上掺加大量活性混合材,养护水平要求高。 高性能混凝土就是满足特定功能与匀质性综合需要的混凝土。采用普通的组分材料与通常的搅拌、浇注与养护操作,未必能日常生产这种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就是针对一定的应用与环境所要求的。例如:易于浇注、早期强度、水化热、体积稳定性、可捣实不离析、长期力学性质、密度、韧性、在服务环境中运行寿命长久。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掺大量活性混合材以改善上述性能。活性混合材掺量提高了,相应的养护工艺也要提高。 ◇对施工单位的管理水平要求高 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过程控制要严格按ISO9001标准要求运行。 ◇许多对普通混凝土不敏感的因素变得敏感了 高性能混凝土对原材料、配合比、生产搅拌运输工艺、养护方式等十分严格,按普通混凝土的生产理念远远不能适应要求。 二、原材料选用上的差别 1.水泥 水泥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中掺与料只能就是粉煤灰或高炉矿渣。 a 不用早强型水泥 b 不用立窑水泥 c 不要选用C3A含量高的水泥 d 尽量选用低碱水泥 2、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