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监测实验室基础2

环境监测试题(水质部分含基础知识)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按监测目的分,环境监测可分为_研究性监测、特定目的监测和_监视性监测;其中特定目的监测又可分为四种,即污染事故监测、_仲裁监测__、__考核验证监测及咨询服务监测。
2、采集的水样应具有___代表性___性;水样保存的方法有__冷冻或冷藏__ 和___加入化学试剂___。
3、检验测定结果的准确度,可用___对照分析 、对比试验 _或__加标回收率试验等方法;同组实验数据精密度的好坏,可用___标准偏差___来表示。
4、化学需氧量是指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1L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____氧化剂___的量,以氧的mg/L表示。
5、测定BOD5所用稀释水,其BOD5应小于 0.2mg/l ;接种稀释水的应为BOD5 0.3~1mg/l ;接种稀释水配制后应 立即使用 。
6、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__溶解氧____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测定之前,应将水样预先经___中速定性滤纸___过滤,以除去_悬浮物_____,吸附在__悬浮物____上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不计在内。
7、水中氨氮是指以 __游离(NH3)__形式和 _____铵盐_____形式存在的氮。
8、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氟的标准值为___1.0______mg/l。
9、凯式氮的测定操作主要包括消解、蒸馏和氨的测定三个步骤。
10、样品消解时要选用的消解体系 必须能使样品完全分解。消解过程中不得引入待测组分 或任何其他干扰物质,为后续操作引入干扰和困难。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总有机碳
答:是指水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存在的全部碳或是以碳含量表示水体中有

2、标准物质
答:标准物质是已确定了一个或多个特性量值并具有良好均匀性、稳定性,用以校准测量器具、评价测试方法、确定材料特征、直接作为比对标准的物质。

3、排污许可证制度
答: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是指凡是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必须取得环境管理部门颁发的许可证后方可排污的一种制度。


4、污染物排放标准
答:污染物排放标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为实现环境质量标准的目标,结合经济技术条件和环境特点,对允许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最高限额所作的规定。

5、悬浮物
答:水中的悬浮物是指水样通过0.45μm的滤膜,截留在滤膜上并于103~105℃烘干至恒重的固体物质。



三、判断题(每题0.5分,共10分)
1、具磨口塞的清洁玻璃仪器,如量瓶、称量瓶、碘量瓶、试剂瓶等要与瓶塞一起保存。(×)
2、在测定一般城市污水BOD5时,通常不必接种。(√)
3、实验室要保持清洁、整齐、明亮、安静,噪声低于65dB。(√)
4、对含悬浮物的样品应分别单独定容,全部用于测定。(√)
5、测定溶解性正磷酸盐时,不加任何试剂,在2~5℃保存,24小时分析。(√)
6、易释放氰化物是指在pH为8介质中,硝酸锌存在下,加热蒸馏能形成氰化氢的氰化物。(×)
7、测定水中总氮是在碱性硫酸钾介质中,110~114℃进行消解。(×)
8、对品红贮备液在醋酸盐缓冲溶液中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
9、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称为校准。(√)
10、水质监测中采样现场测定项目一般包括水温、pH值、电导率、浊度、溶解氧,优先测定pH值。(×)
11、按环境保护目标我国地表水水域功能分为Ⅰ类、Ⅱ类、Ⅲ类、Ⅳ类、Ⅴ类、劣Ⅴ类六种。(×)
12、采集测定硫化物的水样时应防止曝气,并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乙酸锌-乙酸钠溶液,使水样呈碱性并形成硫化物沉淀。(√)
13、测定六价铬的水样,若颜色较深且浑浊,可进行色度校正。(×)
14、二乙氨基硫代甲酸银可溶于三乙醇胺。(√)
15、高锰酸钾-硫酸消解法,适用于含有机物、悬浮物较多,组成复杂的含汞废水样的消解。(√)
16、含酚水样不能及时分析应采取的正确保存方法为:加入磷酸使pH为0.5-4之间,并保存在10℃以下,储存于玻璃瓶中。(×)
17、我国的环境监测网络分为国家环境监测网、省级环境监测网、市级环境监测网和县级环境监测网。(×)
18、玻璃电极受沾污时,可用稀盐酸溶解无机盐,再用丙酮除去油污。(√)
19、测定水中总磷时,砷大于2mg/l时对钼锑抗光度法有干扰,可用硫代硫酸钠消除其干扰。(√)
20、光度法测定水中铬,水样有颜色且又不太深时,可进行色度校准。(√)

四、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某一含氰废水,若加入酒石酸在PH4的介质中蒸馏,其馏出物是哪些?
①镉氰化物 ②银氰化物 ③氰化钾 ④铜氰化物 ⑤锌氰化物 ⑥氰化钠 ⑦镍氰化物 ⑧铁氰化物 答案: ③ ⑤ ⑥
2、我国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面水域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__C___类功能区。
a. 三类 b. 四类 c. 五类 d. 六类

3、如果排放单位在同一个排污口排放两种或两种以上工业污水,且每种工业污水中同一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又不同时,则混合排放时该污染物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___C__。
a. 取其中限值最严的标准 b. 取其中限值最宽的标准
c. 通过一定的方法计算所得 d. 无法得到
4、计量器具的检定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 a+b+c 
a、检查 b、加标记 c、出具检定证书
5、采集测铬水样的容器,只能用( C )浸洗。
A.盐酸 B.铬酸洗液 C.10%硝酸 D.盐酸乙醇洗液
6、我国目前测定硫化物的方法有( )。
A.亚甲兰光度法 B.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 C.碘量法 D.硫离子选择电极电位滴定法 答:ABCD
7、Cr3+是生物体中( B )的元素。
A.没有 B.必需 C.有害 D.可有可无
8、按照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有关规定,“对有明显生产周期、污染物排放稳定的建设项目,对污染物的采样和测试一般为( D )(不应少于执行标准中的次数)”。
A. 3—4个周期,每个周期6次
B. 2—3个周期,每个周期6次
C. 1—2个周期,每个周期2---4次
D. 2—3个周期,每个周期3—5次
9、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不同于一般的环境污染,它具有( ABCD ),而且它的危害严重,污染影响长远且难完全消除等特点。
A. 突发性 B.不确定性 C. 变动性 D. 危险性
10、1摩尔电子和下列哪个值相同? 答案:③
①1安培—秒 ②1库仑 ③1法拉第 ④1单位电荷 ⑤1居里
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一般水样自采样后到分析测试前应如何管理?
答:水样采集后,按各监测项目的要求,在现场加入保存剂,做好采样记录,粘贴标签并密封水样容器,妥善运输(防震、避免阳光直射、低温,防止玷污和错乱、破损),及时送交实验室验收签字,完成交接手续。pH、水温等应在现场测定,并填好记录。
2、什么叫法定计量单位?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有哪些?
答:法定计量单位指由国家以法令形式规定使用、或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我国的法定计量单位有: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辅助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的单位,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以及有词头和上述单位构成的十进倍数和分数单位。
3、测定BOD5时,哪些水样需要接种?哪些水样需进行菌种驯化处理?
答:高温废水、过酸或过碱的废水以及含氧化剂(如活性氯)的废水需接种;
(或)答:对不含微生物或微生物过少的水样,均应进行接种;

含有害物质或不易被一般菌种分解的有机物水样,都要加含驯化菌种的稀释水;当水样含有害物质或其中有机物不易被一般菌种生化分解时,都需要进行驯化处理。
4、举出三个单独采样的3个分析项目,并说明为什么?
答:⑴硫化物:易被氧化,保存方法特殊;
⑵溶解氧:怕曝气;
⑶油类:内壁沾附,容器需用萃取剂洗涤后用于测定。

六、计算体(15分)
测定某水样的高锰酸盐指数,取50ml水样,用蒸馏水稀释至100ml,回滴时用去高锰酸钾溶液5.54ml,测定100ml蒸馏水消耗高锰酸钾溶液总量为1.42ml。已知草酸钠溶液浓度C(1/2Na2C2O4)=0.01mol/L,标定高锰酸钾溶液时,高锰酸钾溶液的消耗量为10.86ml,试求水样中CODMn值。
解:CODMn(O2,mg/l)
={[(10+V1)K-10]-[(10+V0)K-10]f}×C(1/2Na2C2O4)×8×1000/V水。
={[(10+5.54)×(10/10.86)-10]-[(10+1.42)×(10/10.86)-10]×(50/100)}×0.01×8×1000/50
=4.309×80/50
=6.48(mg/l)











环境监测试题(空气和废气部分含基础知识)

单位: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5分)
1、1997年3月,全国人大在修改《 刑法 》时,增加了“破坏环境保护资源罪”的条文,从而大大加强了环保法律的威慑性。
2、标准溶液浓度通常是指20℃时的浓度,否则应予校正。
3、离子交换法制备纯水的优点是操作简单、设备简单、出水量大,因而成本低。
4、在安装蒸馏装置时,水冷凝管应按下入上出的顺序连接冷却水,不得倒装。
5、监测大气污染常用的布点方法有方格平均布点法、同心圆布点法、扇形布点法和按功能区布点法。
6、气溶胶粒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主要与气溶胶的粒径大小及化学成分有关。
7、降水的常规监测项目常用的监测方法有电导率仪器法、pH电极法、离子色谱法、分光光度法。
8、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0μm 的颗粒物,称为总悬浮颗粒物,简称 TSP;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0μm 的颗粒物,称为可吸入颗粒物,简称 PM10 。
9、还原性空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是 SO2 、 颗粒物 和 CO 。
10、孔口流量计中的液体,可以用 水 、 乙醇 、 汞 等。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自燃物品
答:凡不需要外界火源的作用,因受空气氧化或环境温度、湿度硬性而发热达到自然点引起燃烧的物品称为自然物品。
2、动压
答:动压是单位体积气体所具有的动能,是使气体流动的压力,由于动压仅作用于气体流动的方向,动压恒为正值。

3、煤
答:煤是一种复杂的由有机物和无机物灰分结合成的混合物,煤根据热值

、固定碳、挥发分、灰分、硫分和水分的量的不同分为无烟煤、烟煤、次煤和褐煤。

4、二次污染物
答:二次污染物指由污染源排放出的一次污染物进入空气中,在物理、化学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了另一种污染物质,叫二次污染物。

5、奇偶校验
答:在写入数据时,存储单元中9位里“1”的个数总是奇数,在读出数据时检查存储单元中“1”的个数是否位奇数,就能确定保存的数据是否正确,这就是奇偶检验。

三、判断题(每题0.5分,共10分)
1、使用高氯酸进行消解时,不得直接向含有机物的热溶液中加入高氯酸。(√)
2、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是反应自变量(物质的浓度)与因变量(仪器信号值)之间的相互关系的。(×)
3、对品红储备液在醋酸盐缓冲溶液中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
4、甲醛法测定大气中SO2时,当显色温度在20℃±2℃,比色皿为1cm时,要求试剂空白液不应超过0.03吸光度。(×)
5、大气颗粒物在酸雨的形成中起了缓冲作用。(√)
6、治理烟尘的设备中电除尘器(包括袋式除尘器)的除尘效率一般可达98%左右。(√)
7、硫酸盐气溶胶是大气中存在最普遍的一次污染物。(×)
8、在固定污染源的颗粒物采样中,如使用刚玉滤筒,应先在马福炉400℃下烘干。(√)
9、按等速采样原则,测定烟尘浓度时,其采样嘴直径不得小于5mm。(√)
10、凭视觉所鉴定的烟气的黑度是反射光的作用。(√)
11、烟尘测试中要求采样嘴轴线与烟气气流方向的偏差不得大于10°。(√)
12、烟气与烟尘的采样不同,烟气不需要多点采样,只在靠近烟道中心位置采样即可。(√)
13、在固定污染源的颗粒物采样前,盈江玻璃纤维滤筒在烘箱内105℃下烘2h。(×)
14、按等速采样原则,测定烟尘浓度时,每个测定断面采样次数不得少于1次。(×)
15、气体流速与气体动压的平方成正比,可根据测得的动压计算气体的流速。(×)
16、在烟气测试中,由于一般气体分子可忽略质量,不考虑惯性作用,所以不需要等速采样。(√)
17、雨、雪、冰雹都称为降水。(√)
18、NH3可消除SO2,从而减少H2SO4的生成。(√)
19、采集的空气中SO2样品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可以自行消除NOX的干扰。(×)
20、甲醛法测定SO2时,显色反应需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四、选择题(每空0.5分,共20分)
1、降水样品采集使用聚乙烯塑料桶,其高度应不低于 ② ,雪水样品采集使用聚乙烯塑料容器,其上口直径应在 ④ 以上。
①20cm ②30cm ③40cm ④50cm
2、在环境监测中,要求监测数据应达到的质量指标是:监

测样品的 ⑽ 、 ⑺;监测结果的 ⑸ 、 (11) 、 ⑵ 。
⑴可靠性 ⑵可比性 ⑶正确性 ⑷权威性 ⑸精密性 ⑹法律性 ⑺完整性
⑻等效性 ⑼可代替性 ⑽代表性 (11)准确性
3、国家计量基准器具简称 ⑸ ,将其所复现的 ⑵ 通过一定的方式 ⑷ 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的过程,叫 ⑻ ,这个过程是 ⑺ 的逆过程。
⑴计量标准 ⑵单位量值 ⑶向上溯源 ⑷依次向下 ⑸计量基准
⑹计量器 ⑺量值溯源 ⑻量值传递
4、常用的纤维状滤料有 ⑵ 、 ⑶ 、 ⑹ ;常用的筛空状滤料有 ⑴ 、 ⑷ 、 ⑸ 。
⑴微孔滤膜 ⑵定量滤纸 ⑶玻璃纤维滤膜
⑷核孔滤膜 ⑸银薄膜 ⑹过氯乙烯滤膜
5、盐酸萘乙二胺比色法测NOX时,空气中SO2浓度微NOX浓度的 ⑵ 倍时,对NOX的测定 ⑷ 干扰。
⑴ 5 ⑵ 10 ⑶ 有 ⑷ 无
6、我国的空气质量标准是以标准状况 ⑵ ℃ ⑷ kPa时的体积为依据;美国、日本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环境监测系统采用的是参比状态 ⑶ ℃
⑷ kPa。
⑴ 20 ⑵ 0 ⑶ 25 ⑷ 101.325 ⑸760
7、由于降水样品中化学成分浓度极低,在保存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物理、化学变化而使待测成分浓度发生改变,应尽快测定 ⑷ 、 ⑸ 、 ⑹ 、 ⑺ 、 (12) 项目。
⑴F- ⑵Cl- ⑶SO42- ⑷pH ⑸电导率 ⑹NO2- ⑺NO3- ⑻Na+ ⑼K+ ⑽Ca2+ ⑾Mg2+ ⑿NH4+
8、大气中的二次污染物有 ⑴ 、 ⑷ 、 ⑸ 等。
⑴硝酸盐 ⑵二氧化硫 ⑶氮氧化物 ⑷硫酸盐 ⑸含氧碳氢化物
9、对锅炉烟尘测定时,测定位置应尽量选择在 ⑵ 管段,并不宜靠近管道弯头及断面形状急剧变化的部位。测定位置应距弯头、接头、阀门和其他变径管的下游方向大于 ⑹ 倍直径处,和上述部位的上游方向大于 ⑷ 直径。
⑴水平 ⑵垂直 ⑶ 2 ⑷ 3 ⑸ 4 ⑹ 6
10、当气体由转子流量计 ⑵ 端进入时,由于转子下端的环形孔隙截面积 ⑶
转子上端的环形孔隙截面积,所以转子下端气体的流速 ⑷ 上端的流速,下端的压力 ⑶ 上端的压力,使转子 ⑸ 。直到上下两端压力差与转子的重量相当时,转子停止不动。
⑴上 ⑵下 ⑶大于 ⑷小于 ⑸上升 ⑹下降
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含义是什么?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什么?
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指在环境监测的各技术环节中的质量控制,他们都是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是分析人员在分析过程中使用适意的质控技术,使分析结果的精密性和准确度能达到质量指标的

要求。

2、什么是测量值的绝对误差和绝对偏差?常用的数学表达式是什么?
答:绝对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其表达式为:绝对误差=Xi-μ
绝对偏差是测量值与其平均值之差,可用下式表示:绝对偏差=Xi-x


3、大气监测布点必须依据监测项目并结合区域环境特点及污染物特性,通常布点应遵循哪五大原则?
答:⑴采样点应包括监测区域的高、中、低浓度区;
⑵在污染源的下风向为主要监测范围,上风向作为对照点;
⑶工业密集的城区和工矿区多设采样点,郊区和农村则少一些;人口密度⑷人口密度大的地方多设采样点,人口密度小的地方少一些;
⑸经常超标的地区采样点数目少一些。
4、如何获得“标准滤膜”?
答:取清洁滤膜若干张,在干燥器内平衡24小时称重,每张滤膜称量10次以上,求出每张滤膜的平均为该张滤膜的原始质量,这张滤膜称为“标准滤膜”。
六、计算题(15分)
某监测点的环境温度为18℃,气压为101.1kPa,以0.50L/min流量采集空气中SO2样品30min。已知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为0.254,试剂空白吸光度为0.034,SO2校准曲线回归方程斜率为0.0766,截距为-0.045。计算该监测点标准状态(0℃,101.3kPa)下SO2的浓度(mg/m3)?(在此暂不考虑采样器的阻力)
解:Vn=Vt×(273/273+t)×P/101.3=0.5×(273/273+18)×(101.1/101.3)
=14(L)
SO2=[(A-A0)-a]/Vn×b=(0.254-0.034)-0.045/14×0.0766=0.163(mg/m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