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测研究发展战略几点思考

地震预测研究发展战略几点思考
地震预测研究发展战略几点思考

地震预测研究发展战略几点思考

岳明生

(2005年1月6日)

同志们: 

2004年12月13—14日,中国地震局在北京召开了《地震预报发展战略研讨会》,近80位院士、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分二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专题报告,第二阶段是自由发言。专题报告观点明确,内容丰富,论述详实。自由发言踊跃,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议。陈建民局长、宋瑞祥同志分别到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与会院士、专家一致认为,这是一次学术空气、讨论氛围都很好的会议。院士、专家们的很多建议对制定我国地震预报发展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会议形成了三点共识,一是地震预报是十分困难的,要比我们料想的困难程度难得多。但近四十年来的观测事实说明,地震是有规律、有前兆的,最终实现地震预测是可能的。为此,我们必须正视困难,增强信心,坚定开展地震预测研究和预报工作的决心。二是我国近四十年来的地震预测研究和地震预报工作是有成绩的,其在全世界的先进地位是有目共睹的,但监测、预报、科研越来越脱节、基础研究落后、创新不足的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地震预报工作的发展,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三是突出重点,重建地震预测研究实验场,带动我国地震预测研究和地震预报工作向纵深发展。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已有的监测预报成果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发展的基础,既要继承好,又要不断向纵深发展,同时必须不断地引进新理论、新技术、新思路;全面加强地震预测研究,建立地震预测研究可持续发展和监测、预报、科研有机结合机制,既要重视发震机理的研究,又要重视地震前兆现象的研究;实行开放式的地震预测研究,欢迎国内外、行业内外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我国的地震预测研究,鼓励多路探索,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下面我对会议形成的三点共识谈点认识。

一、正视困难,增强信心,坚定开展地震预测研究的决心

地震预测科学是一门以科学假说为理论依据,以观测为基础的预测科学。根据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我们可以将假说(模型)、观测、地震建立如下关系:

 如图1所示,人们根据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前兆机理的已有认识,建立模型;再根据模型选择观测方法,制定观测方案,确定预期的地震前兆指标;地震发生后把实际观测到的地震前兆现象与预期的地震前兆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差距;根据差距再去修改模型,然后再重复模型-观测-地震的循环过程,以至无穷,一步步缩小预期的地震前兆指标与实际观测到的地震前兆现象的差距,最后实现地震的准确预测。

 

图1

地震震源形成及其演化的模型,自Reid1911年提出地震弹性回跳理论后,又相继提出了地震包体理论(B.T.Brady)、红肿理论(傅承义)等多种理论模型,但都不能全面解释震源形成和演化过程。现在开展的地震前兆观测有地震活动性、地壳形变、地下水、地电、地磁、应力-应变、气象、诱发因子、宏观异常等十几类近百种方法,也发现了大量的异常现

象,但还没有找到像天气预报温、湿、压、风那样的,物理意义明确的基本要素。地震震源模型的局限性和地震预期前兆指标与实际观象结果始终存在的差异性,主要由于地震震源形成及其演化的复杂性、地震震源的不可直接探测性造成的。

 图1中的循环周期越小,实现地震准确预测的历程也就越短,不幸的是破坏性地震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实现地震预测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告诉我们,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科学的发展水平,目前地震预测的困难性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生产力发展现状。

 开展地震预测研究初期,人们曾发现很多、很明确的地震前兆异常,也曾试验性地对一些破坏性地震提出预报意见,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随着震例的增多,发现在一些地震发生前并没有看到什么明显的异常,也发现很多过去认识的地震前兆异常出现后并没有发生破坏性地震,所以人们开始认识到,地震预测的困难程度远比料想的困难得多。

 总之,地震预报研究是十分困难的,任何盲目的乐观都是不对的。但地震绝不是不可预测的。

图2是图1的另一种表达形式:

图2的中心线,即纵轴表示地震客观规律性,中心线右侧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模型的理想和实际发展曲线,它们与中心线的距离表示与地震客观规律的差距。中心线左侧虚线和实线分别表示观测的理想和实际发展曲线,同样,它们与中心线的距离也表示与地震客观规律的差距。由下而上表示时间由过去到未来。t′0表示我们现在地震预测研究的现状。 

如图2所示,地震预测研究最终可以达到准确的预测,现在开展地震预测的时机已经成熟。为什么说现在开展地震预测研究的时机已经成熟了呢?

 

图2

1、各国地震科学家和政府的共识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各国相继成立机构,制定研究计划,开始地震预测研究工作。1949年前苏联在科学院设立地震工作委员会,1960年提出全面的地震研究计划。1964年美国成立地震预报委员会,制定地震预测研究十年规划;美国地质调查局设立“国家地震研究中心”,开展了与地震、地震预测相关的地震活动断层调查工作。1965年日本正式提出地震预测研究计划,连续实施7个地震预测研究五年计划。1953年中国科学院成立地震工作委员会并开始了地震预报方法研究;1966年邢台地震后,中国成立了专门的地震预测机构,开始了大规模的地震预测研究和实践工作。

各国纷纷建立地震预测实验场,制定重大地震预测研究计划,脚踏实地地开展地震预测研究。1950年以来,前苏联在中亚和远东地区建设了33个地震预测实验场。1970年,日本建立东海地震强化监视区。1985年,美国在圣安德烈斯断层的帕克菲尔德地区建立地震预测实验场。上世纪90年代初,德国和土耳其在北安纳托亚断层建立实验场。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在新疆南天山地区、南北地震带滇西地区建立地震预测实验场。近十年来,日本制定了“海神计划”,美国制定了“地球透镜计划”,法国制定了“地学透镜计划”,我国分别实施了地震监测预报“九五”和“十五”计划。

五十年来,在时起时伏的地震可不可以预测的争论声中,各国地震科学家和政府,设立地震预测研究机构,制定并实施地震预测研究计划,建立地震预测实验场,以实际行动有力地表达了他们对地震预测的看法——地震是可以预测的。当代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发展水平已经达到了可以开展地震预测研究的高度。

2、我国的有力证明

我国是世界上多震国家之一,也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重的国家。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防震减灾工作,1966年邢台地震后成立了专门的防震减灾工作机构,全面开展了监测预报、震灾防御、应急与救援等防震减灾工作。在三大体系中,监测预报是基础和首要环节。

四十年来,我国成功地预报了1975年海城7.3级地震,挽救了十万人的生命。据不完全统计,四十年来我国曾对20次左右6级以上地震作出了成功或一定程度的,有减灾实效的地震预报(表1)。

 

表1 1975~2001年做出成功或一定程度预测的地震

序号 时间 地点 震级 预测和预报情况

1 1975-2-4 辽宁海城 7.3 震前提出准确的短临预测意见并通

报政府,政府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了

生命和财产损失。

主要依据:地震活动特别是前震、形

变、流体。

2 1976-5-29 云南龙陵 7.3,7.4 震前提出中期和短临预测意见并上

报省委和省革委,政府采取相应措

施,减少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主要依据:地震活动、流体、地应力、

地形变、地磁。

3 1976-8-16 1976-8-23 四川松潘、 平武 7.2 7.0 震前提出较准确的短期和短临预测

意见并上报政府部门,政府采取积极

措施,减少了生命和财产损失。

主要依据:地震活动、宏观、流体、

形变、电磁。

4 1976-11-7 1976-12-13 四川盐源 6.7 6.4

震前提出较准确的短临预测意见并

上报地方政府,政府采取积极措施,

减少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主要依据:地震活动、流体、电磁、

宏观、重力。

5 1982-6-1

6 四川甘孜 6.0 震前提出较准确的短临预测意见并

上报地方政府,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减少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主要依据:地震活动、电磁、流体。

6 1985-9-12 新疆乌恰 6.8

7 1989-5-1

1989-5-3 四川巴塘 5.4

6.4,6.3

8 1990-9-20 北京昌平 4.0 震前提出明确的短临预测意见并通

报当地政府,为稳定社会起到了重要

作用。

主要依据:地震活动、电磁、流体、

形变。

1994-2-16 1994-9-24 1994-10-10 青海共和 5.8 5.5 5.3 震前提出明确的短临预测意见并通

报当地政府,政府电报通知有关部门

采取了积极措施,取得一定社会效益

和经济效益。

主要依据:地震活动、流体、电磁、

地温、应力。

9 1995-7-10 1995-7-12 云南孟连中缅边界 6.2 7.3 震前提出明确的短临预测意见并通

报当地政府,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减

少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主要依据:地震活动、流体、形变、

电磁。

10 1996-12-21 四川白玉-巴塘 5.5 中、短、临预报功,向省政府及当地

政府报告,取得实效。受到国家地震

局通报表彰。

主要依据:水温、氮(N 2)、二氧化

碳(CO 2)

、压容压力、地电、地倾斜、地磁低点位移等。

11 1997-1-25 1997-1-30 云南景洪 云南江城 5.1 5.5 提出短期预测意见,并向云南省政府

报告。

主要依据:3级以上地震增多、地震

窗、波速比、水氡、水温、水位、磁

偏角、形变、气压场异常等。

12 1997-2-21 1997-4-6 1997-4-13 1997-4-16 新疆伽师 5.0 6.3,6.4 5.5 6.3 作出临震预测,向当地政府报告并采

取避震措施,受到国家地震局和自治

区人民政府通报表彰和奖励。

主要依据:地震序列参数(h 、b 值)

小震平静、地倾斜、应变、电磁、加

卸载响应比。

13 1997-5-25 河北张家口—宣化 4.2

作出较好短期预测,向中办和国办反

映情况。

主要依据:小震活动、水氡、水位、水

汞、形变、电磁辐射、地电、体应变等。

14 1997-5-31 福建连城—永安 5.2 震前3个星期向当地政府报告。

主要依据:前兆震群。

15 1997-8-9 西藏八宿 5.2 震前1个月向西藏政府及八宿地区政

府报告。

主要依据:前兆震群。

16 1998-8-25 西藏申扎—谢通门

6.0 震前1个月作出短期预测,并向当地政府通报,取得减灾实效。 主要依据:地质构造、历史地震、地震序列。 17 1998-10-2

1998-10-27

1998-11-19

1999-1-3 云南宁蒗 5.3 5.2 5.0,6.2 5.0 震前半个月作出短期预测,并向当地政府通报,取得显著减灾实效。 主要依据:地震序列、地下水、宏观、地震活动、水温、形变、地磁。

18 1999-11-29 辽宁岫岩、海城间 5.4

震前提出准确的临震预测意见,并在

震前2天通报辽宁省政府,取得明显

减灾实效,受到中国地震局和辽宁省

政府表彰。

主要依据:地震序列。 19 2000-1-15 云南姚安 6.5 震前3个月提出短期预测意见,并向

当地政府通报有关情况。 主要依据:地震活动、宏观、形变、

电磁。

20 2000-1-27 云南丘北、弥勒

5.5 震前提出准确短期预测意见。 主要依据:地震序列、水位、水氡、电磁。 21 2000-6-6 甘肃景泰—百银间

5.9 震前2个月提出短期预测意见。 主要依据:形变、重力、地震活动。22 2000-9-12 青海兴海、玛多

6.6 震前向当地政府通报中短期预测意见。

主要依据:地震活动、形变、电磁。

23 2001-4-10 2001-4-12 云南施甸 5.2 5.9

震前提出明确的短临预测意见并上

报云南省和有关地、县政府,各级政

府采取相应防震减灾措施,产生重大

社会效益。

主要依据:地震活动、序列、流体、

形变、GPS 。 24 2001-10-27 云南永胜 6.0 震前提出较准确的短临预测意见并

向当地政府部门通报震情信息,各级

政府作了相应安排,减少了地震灾害损失。

主要依据:地震活动、序列、流体、

形变、宏观。

四十年来,虽然对一些6级以上的地震未能作出有减灾实效的短临预报,但在震后总结时,发现异常还是存在的。

 

图3 (a) 唐山7.8级地震前平均波速比随时间的变化;

(b) 唐山7.8级地震前纵波速度随时间的变化

图4 3个强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的t-Δ关系图 

(a) 大同地震前; (b) 包头西地震前; (c) 张北地震前

图3是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地震前,震中区平均波速比随时间变化曲线和振幅比随时间变化曲线。

图4是1989年10月19日山西大同6.1级地震、1996年5月3日内蒙包头6.4级地震、1998年1月10日张北6.2级地震前,震中区附近地下水观测中出现异常的井与震中的距离和出现异常的时间的关系。 

类似的事例还可以列举很多,虽然这些异常很难肯定地说与地震有物理机制上的联系,也很难肯定地说用这些异常现象就一定能预测出地震,但它们大量的存在不能不说地震是有前兆异常,而且用现在的前兆观测方法是可以观测到的。

3、国际上同样可以证明

几十年来,国际上也曾有过一些地震预测成功和大地震之前观测到明显前兆异常的例子。

图5是1998年11月23日冰岛5.0级地震前,S波分裂资料显示的异常。

图6是199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7.2级地震前,六甲钻孔应变异常(a)和地下水流量异常(b)、西宫市水氡异常(c)。

图5

图7是2004年9月28日美国加州帕克菲尔德实验场6.0级地震前,根据地震复发周期进行预测。

图8是1974年5月8日日本伊豆半岛近海7.0级地震,重力潮汐因子变化异常明显。

4、人民的需要、政府的重视是地震预测研究的强大动力

以我国为例。广大人民群众面对一次又一次破坏性地震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强烈地呼唤“地震之前能打个招呼”。我国各级人民政府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十分重视地震预测研究。据不完全统计,1966年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地震工作做出的批示共有138条,其中直接涉及地震预报研究的有65条,占48%。

1966年,周恩来总理在看望邢台地震考察队时指出:“必须加强预测研究,做到准确及时”。 

1975年,华国锋代总理在接见海城地震工作者时指出:“希望今后地震工作要像气象工作那样,在24小时前发出预报”。 

1986年,李鹏总理在中国地震工作二十年学术交流与表彰大会上指出:“国家地震局、各级地震部门以及地震科研部门,都要把地震预报工作作为重点,不断提高预报水平,尽量减轻地震灾害”。 

2000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防震减灾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监测预报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和首要环节”。

图6

图7

图8 重力潮汐因子的日平均值(上面的曲线)和火山地震的最大振幅 (下面的曲线,单位微米)(根据中村和田泽, 1974)

我们还可以从历年来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发改委支持中国地震局各类项目经费比例来看国家对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的重视。应该说,几十年来,三部委支持中国地震局的项目主要是和地震监测预报有关的项目。

陈运泰院士曾经说过:“我常把地震预测比做打仗。已经是兵临城下了,你到底打还是不打?不能说,且慢,商量商量再说。这是不得不回答的问题,为了做出决断,当然必须弄清楚,作到知己知彼,在科学基础上判断。地震预测,这是社会、政府、人民的需要,必须去做”。

二、总结成绩,查找不足,以利再战

1、四十年来,我国监测预报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1) 初步建成全国地震观测网络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有人值守的国家地震台站139个,区域地震台站276个,市县级地震台站588个,遥测地震台网30个(约400个子台)。以上4类地震台站共有测震仪器824台套,地形变仪器492台套,地磁仪器488台套,地下水观测仪器816台套,地电仪器159台套,重力仪21台套。还建有GPS基准站27个,基本站56个,不定期观测点1000个;流动观测场地300多处,流动测线长15万公里;企业办地震台851个,群众业余测报点8000个。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建设,我国地震台网已初步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专业与群测、微观与宏观、固定与流动相结合的,同时用于地震监测预报与科学研究的,多方法、多手段的地震观测网络系统。 

(2)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四十多年来,我国曾对20次左右6级以上地震作出了成功或一定程度的预报,其预测经验是十分宝贵的财富。 

1988年以来,我国按照统一的格式,统一的要求,编写了1966年至2003年发生在我国境内165个5级以上地震震例,详细地介绍了每一个地震的基本参数、地震地质背景、地震烈度分布、地震序列、震源机制解、地震前兆异常等,这一系列丛书无疑是地震预测研究的最好资料。 

自1977年开始,我国先后开展了大规模的地震预报清理攻关(“六五”攻关)、地震预报实用化攻关(“七五”攻关)、地震短临预报攻关(“八五”攻关)、强地震中短期(一年尺度)预报技术研究(“九五”攻关)。每一次攻关都是充分发挥地震预报专家集体的智慧,从总结震例入手,研究各种异常发生时间、地点、幅度与地震发生构造部位、强度、距离的关系,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物理意义的地震预测方法和指标体系,有的还形成了专家系统软件。这些成果是学习地震预测的最好教科书。 

2000年,中国地震局组织实施了“地震分析预报技术骨干百人培训计划”,邀请丁国瑜等26名院士、专家为分析预报人员授课,并将他们的授课内容编写成教材。这套教材全部是这些老同志研究地震预测的精华和经验的高度概括。 

(3)建立了经验性地震预报基础 

在时间上长、中、短、临相结合;在空间上场源相结合,以场求源;在观测方法上实施多路探索;在地震异常使用和分析上走综合分析的道路,这就是我国经验性地震预测方法的高度概括。 

长、中、短、临相结合反映的是地震“重复”规律和地震孕育的“长时程”规律。地震“重复”规律说的是多次破坏性地震都发生在地震带上,地震孕育的"长时程"规律说的是一个破坏性地震要孕育几个月、几年的时间。显然这些规律是基本存在的。

场源相结合,以场求源反映的是地震孕育过程中的演化过程。首先破坏性地震的孕震体积是相当大的,其次是这个孕震体积是变化的,这些规律已经被一些观测事实所证明。 

综合预报反映的是地震前兆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空间分布上的非均匀性。简单地说,现在我们还没有发现像天气预报温、湿、压、风那样的地震预报基本要素,所以必须实行多路探索,综合预报。

经验性地震预报基础还包括:不同的观测项目适用于中期、短期、临震不同时段的地震预报;震级与异常种类、数量、密度的统计关系;震级与异常持续时间、展布范围的统计关系;震中与异常分布范围、异常集中区的统计关系;异常群体的时空动态演化与未来地震发震地点、时间的关系等。

(4)提出了多种理论模型 

红肿理论(傅承义,1971年); 

震源孕育的组合模型(郭增建,1974年); 

震源孕育的膨胀蠕动模型(牛之仁等,1978年); 

坚固体孕震模型(梅世蓉等,1989年); 

地震孕育的数学物理模拟(马瑾、石耀林等); 

立交模式(郭增建等,1989年); 

强震活动成组性(李钦祖等, 1979年;刘蒲雄等,1983年); 

强震孕育的多应力集中点场(马宗晋, 1980年); 

构造块体成组孕震模型(张国民等, 1993年)。

2、在看到四十年来我们取得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存在的问题

(1)监测、预报、科研结合不够紧密,而且有越来越脱节的危险 地震预测是一门正在探索中的科学,无论是监测、预报、科研都是不成熟的,都必须在模型-观测-地震的反复循环中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纵观国外一些重大的地震预测研究项目,如美国的“地球透镜计划”,法国的“地学透镜计划”,日本的“海神计划”,都是监测、预报、科研紧密结合的计划。在我国,无论是在管理环节上,还是日常工作中,还是重大项目的计划制定、组织实施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监测、预报、科研相脱节的现象。

(2)基础研究落后 

无论是就每年基础研究的投入来讲,还是就每年开题的科研项目的数量来讲,与我国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规模和每年发生20次左右5级以上破坏性地震的迫切需要相比,差距都是很大的,如不改变,在地震预测研究中“中国人出劳力,外国人出思想”的可悲局面是难免的。

基础研究落后表现在地震预测研究的方方面面,既表现在科学的层面,也表现在技术的层面;既表现在地震成因理论、震源精细结构的探测上,也表现在区域走时表制作、震级测定中台址校正常数这样一些很基础的问题上。 

造成基础研究落后有客观上的原因,也有主观上的原因。主观上讲,由于受地震预测研究的艰巨性和地震可不可以预报争论的影响,人们认为选择地震预测研究作为自己终生的奋斗方向风险太大,所以敬而远之。

(3)地震预测“程式化” 

现在的地震预测还在探索中,我们还做不到把观测数据输入计算机,根据专家系统去判断地震发生时间、地点、震级的程度。我们的观测数据是复杂的,时常会受到来自环境、仪器、人为的多种干扰。我们的专家系统是多年经验的总结,专家系统的应用有很多先决条件,每一个专家系统应用于地震预测都有失败的范例。我们现在有一些地震预测研究人员不求甚解,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采取“程式化”的研究方法应引起注意。

三、关于发展战略的思考

1、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基本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根据这一目标,地震预测研究的重点应该是:

大地震——即发生在我国的东部5级以上,西部6级以上,全球7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

短临预测——即在全面开展长、中、短、临预报研究的基础上,以短临预报研究为重点。

城市和人口稠密地区的破坏性地震。

2、正确处理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经过近四十年的地震预测研究与实践,我们取得了喜人的成绩,积累了大量的实际经验,

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和看家资本,决不能放弃,一定要继承好。同时,还要不断地完善、发展,去伪存真,一步一步使这些经验更加丰富起来。 

要特别重视创新。在地震监测的时间域上要逐步缩小观测周期,大力发展实时监测;在地震监测的空间域上要逐步建立各种地震前兆“场”的监测系统;在地震监测的可靠性上要加强各种前兆场的正常场和非地震异常场的研究工作。当前要重点加强地震数字化资料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应用;加强GPS、遥感、极低频等观测方法在地震预测研究中的运用;抓紧卫星对地观测技术在地震预测研究应用项目的引进与开发;深入开展调制机制、诱发机制、天文、气候、电磁场的观测与应用研究。

3、切实加强基础研究

按照《防震减灾法》的规定:“防震减灾工作要在国务院领导下,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经济综合主管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民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防震减灾工作”。其中监测预报工作是唯一由中国地震局承担,而不是多个行政管理部门承担的工作。此项工作的好与坏,成功与失败责任均在中国地震局。所以,中国地震局加强防震减灾科学研究工作,必须以地震预测研究为重点。防震减灾科学研究工作必须以监测预测研究为重点,首先是中国地震局所属研究所要结合各自学科方向,把地震监测预测作为第一位的选题加以重视,推进地震预测方法的研究,支持广大科技人员走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的道路,制定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广大科技人员从事这一高难度、高风险的科研工作。 

要改变地震预测研究的投入方式。地震预测研究是一项难度很大的科研工作,在全世界范围内水平都不高,其基本理论、方法还不甚清楚,都在探索中。在这种情况下,靠短期内大额度投资,实行攻关研究将很难见效,应该建立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投入方式,坚持十年、二十年以致更长,一定会奏效。 

地震监测预测研究,必须走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的道路,这是国内外学者的共识,也是地震预报实践证明是切实可行的。监测工作是基础,基础打不好就不可能做好下一步的预测工作。预报人员如果不了解台站的观测资料的可靠性,不清楚台站的各种观测环境,那么预测科学基础就肯定不牢固,预测也就不可能有效。科学研究是我们解决预测科学问题的途径,预测人员遇到难以解释的现象怎么办,史无前例,没有可以借鉴的理论和方法,只有靠我们自己去研究、把问题搞清楚。预测中遇到的问题自己能够用理论解释清楚了,就可以正确地指导我们的预测实践,这样才能一步一步地、扎扎实实地推进预测工作的发展,真正提高我们的预测水平。

4、建立地震预测研究实验场

建立地震预测研究实验场是全世界地震预测研究普遍采用的方法。这主要是因为地震预测仍在探索中,不能大面积铺开,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先在一些区域上试点;同时也是因为破坏性地震是一个小概率事件,选择那些发生破坏性地震频度比较大的区域试点,缩短预测结果的检验周期,无疑会大大缩短地震预测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程;还因为新的观测技术、仪器、方法对地震预报来讲,是否有效必须经过多次地震的实际检验。既然是检验,就不能铺开;既然是要经过地震的多次检验,就必须放到经常发生地震的实验场中检验。 

要以项目带动地震实验场的建设。美国、日本、前苏联、德国和土耳其都是这么做的。地震预测研究实验场是地震预测研究基地,是地震监测、预报、科研三结合的前沿阵地,如果没有项目支持,仅仅是台站多一点,仪器多一点,经费多一点是难以奏效的。

地震预测实验场要有一定的空间尺度,因为地震从孕育到发生,就其力学过程来讲,涉及的范围是很大的,而与其相关的各种物理信息覆盖的区域可能更大。

地震预测研究实验场建设应该标准化,使观测到的数据更具可比性、可检验性和代表性。

地震预测研究实验场建成后,要有长期坚持下去的准备,因为虽说实验场地震复发周期相对较短,但也要几年的时间,更何况我们的地震预测研究成果要经过多次地震检验呢?

5、实行对外开放,博采众长

科学发展到今天,一张纸、一支笔就能解决的科学难题越来越少,更多的科学难题要靠科学家集体的智慧,多学科的综合攻关才能取得突破性进展。譬如台风的预报问题,以前一直是天气预报中的难题,卫星技术的引入天气预报工作以后,台风预报就成为一个比较简单的问题。在譬如计算机技术的广泛使用,极大地推进了科研、生产、军事、管理的发展与进步。可以说千百年来的科学发展史,就是一部不同学科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历史。 

地震是地壳运动的一种形式,地震预测研究涉及到地学的许多学科,甚至宇宙科学。地震预测是建立在观测基础上的科学研究工作,它涉及到现代科学的方方面面。所以,必须不断地跟踪相关学科的发展,不失时机的引用和借鉴先进理论、技术和方法;必须不断地调动方方面面的科学家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共同攻克地震预测难关。 

地震是地球上广大地区的一种普遍现象,其孕育、发展、发生具有一定的共性,为此我们的地震科学家必须具有大视野,在研究我国地震的同时,必须研究全球的地震,走出去,请进来,广泛汲取经验与教训。地震预测研究既然是一项综合性的科研工作,需要不同学科的科学家共同努力,在中国地震局不可能无限制扩大规模的情况下,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预测研究,海纳百川,博采众长。

6、制定人才发展战略

世间一切成绩都不是写出来的,是靠人一点一滴做出来的,没有人才,再好的发展战略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所以必须制定好人才发展战略。 

同志们,地震预测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是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肩负着光荣的历史重任和人民的重托,一定要应用科学发展观,团结协作,开拓进取,求真务实,踏实工作,做好地震预报的各项工作,为实现我国的防震减灾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谢谢大家!

地震预测_回顾与展望_陈运泰

中国科学 D 辑:地球科学 2009年 第39卷 第12期: 1633 ~ 1658 https://www.360docs.net/doc/505289013.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505289013.html,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IN CHINA PRESS 地震预测: 回顾与展望 陈运泰 ①②* ①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北京大学-中国地震局现代地震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1; ②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81 * E-mail: chenyt@https://www.360docs.net/doc/505289013.html, 收稿日期: 2009-08-21; 接受日期: 2009-09-30 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首都圈地壳孕震层动态监测研究”(批准号: 200808068)资助 摘要 本文概要回顾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地震预测研究与地震预报实践的进展情况, 指出地震预测这一既紧迫要求予以回答、又需要通过长期探索方能解决的地球科学难题目前尚处于初期的科学探索阶段, 虽然总体水平仍然不高, 特别是短期与临震预测的水平与社会需求相距甚远, 但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并非毫无进展. 文中以板块边界大“地震空区”的确认、“应力影区”、地震活动性图像、图像识别等方法以及美国帕克菲尔德(Parkfield)的地震预报实践为例, 说明在中期与长期地震预测方面, 地震预测研究均取得了一些有意义的进展. 文中分析了地震预测在科学上面临的困难, 阐述了为解决这些困难所应当采取的科学途径, 展望了地震预测的前景, 指出地震预测的进展主要受到地球内部的“不可入性”、大地震的“非频发性”以及地震物理过程的复杂性等困难的制约; 地震预测虽然困难, 但并不是不可能的;依靠科技进步, 强化对地震及其前兆的观测, 选准地点、开展并坚持以地震预测试验场为重要方式的地震预测科学试验, 坚持不懈地、系统地进行基础性的对地球内部及对地震震源区的观测、探测与研究, 对实现地震预测的前景是可以审慎地乐观的. 关键词 地震预测 地震预报 地震前兆 地球内部 地震震源 地震是一种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灾难的自然现象. 在众多的自然灾害中, 特别是在造成人员伤亡方面, 全球地震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占全球各类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总数的54%, 堪称群灾之首. 在20世纪(1900~1999年), 全球有高达180多万人被地震夺去了生命, 平均一年约 1.8万余人死于地震, 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1~5]. 进入新世纪以来, 地震灾害不断, 似乎还有愈演愈烈之势. 2001年印度古杰拉特 (Gujarat)地震(矩震级M W 7.6)造成了3.5万人死亡、6.7万人受伤、60万人无家可归和约1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Bam)地 震只有M W 6.6级(面波震级M S 6.8), 却造成了3.1万人死亡、3.0万人受伤, 使具有千年历史的巴姆古城毁于一旦. 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地震(M W 7.6), 造成了8.6万人死亡、1万余人受伤、9千余人失踪, 数百万人无家可归. 在2004年12月26日发生的印尼苏门达腊-安达曼(Sumatra-Andaman)特大地震(M W 9.1)及其引发的印度洋特大海啸更使约28.3万人死亡与失踪, 令全世界为之震惊! 迄今仍余震不断, 继续危及生灵. 2008年5月12日我国汶川M W 7.8(M S 8.0)地震, 造成了8.7万人死亡与失踪, 迄今不但余震不断, 而且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亦时有发生.

地震预测

按:转帖不代表本人赞同或反对文章观点。 他们预测了08年512大地震“国内要是不要,我们就给国外。”两位爱国者长长的叹息 我相信,我的民族能接受一切真相。——笔者翟明磊 中国地震局发言人称: 地震不可预测,这次汶川地震情况尤为特殊,震前没有发现任何前兆信息,没有前震,没有收到任何预测意见。我历时四个月的调查证明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 但本文并不满足于证伪,我想带给读者的不是一次寻找小丑与英雄的旅行,而是面对科学与我们人性的惨痛见证,汶川地震预报失败在我们民族性格与体制中的腐败点:不合作,不独立,不负责,胆怯。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哗众取宠,不偏不倚,恰如其分,我对读者唯一的要求:对科学问题更多耐心与理解。 让我们开始寻找汶川预测真相的旅行。 ——笔者翟明磊 半个台测出汶川地震 2008年5月11晚上,北京民族学院南路一间屋子的灯通宵未熄,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紧紧盯着计算机屏幕。老先生的老花镜只有一条腿,歪歪地架在鼻梁上有点滑稽。——他们是全世界唯一知道地震马上就要发生的人。 凌晨两点时,他们知道的是:距四川红格550公里到800公里的环带中,12日至13日将发生七级到八级的大地震。 他们不知道的是:震中的方位与具体地址。 因为他们已经弹尽粮绝,他们只剩下半个台站。

钱复业不为公众所知,这位七十四岁的老人在地震界却是一位实力人物。人称中国洋地电的“祖师奶奶”。当年她还是一位俊俏姑娘时就奉周总理之命,将苏联的地电方法引入中国,这位当年的风火的巾帼标兵在邢台试验场一干就八年。提起当年,最难忘的是邢台百姓拔了他们架下的电线,三十岁钱复业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邢台人对没报出地震的钱说:“你们为人民屁服务。”八年没有休息日,没有回家,孩子管父亲叫“叔叔。”活得象野人一样,常年住帐篷吃干粮,15分钟观测一次仪器.在特大洪水中是老百姓救了她们。地电的方法是将一公里长的电线埋入地下,当地层受压时,地下三百立方米的体积电阻变大,电阻率变小,从而测出地震前兆。得到李四光首肯后,这一方法在全国推广,成为预测地震的主要手段。目前全国仍有110个地电台,负责人大多是钱复业的徒子徒孙。 2003年,“地电祖师奶奶”闹革命了。因为她发现全国的地电台站大部分失灵了。原因是自从全国花了二十七个亿更新数字化台站后,这位创始人发现自己报不出地震了。这一年,她上报了四次地震,三次成功,一次失败。前三次用的是手动的传统地电仪,虚报的一次用的是地震局数字台站的数字仪器。 图片说明下图为汶川地震HRT波前兆红色部分即为异常区域。上图为唐山松潘等三个地震异常比较

地下结构地震破坏形式与抗震分析方法综述

地下结构地震破坏形式与抗震分析方法综述 摘要:随着人口的在激增以及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开始狂飙式的增长。然而,城市的空间有限,地面空间已经被充分利用,人们的视线开始转为地下,地下结构的开发缓解了城市的地面压力。然而,由于地下结构的抗震技术的发展还并不成熟,在地震后,往往会造成地下结构的损坏甚至直接丧失继续工作的能力,给人们的财产安全带来威胁,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在此文中对地下结构的震害形式以及近年来地下结构抗震分析的研究成果进行展示。以加深对地下结构震害的了解,并引起人们对地下结构抗震减震的重视。 关键词:地下结构抗震,震害形式,抗震分析,抗震减震 0 引言 地震是自然界自然界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然而,这种地震不仅仅会给损害人们的财产安全,更有甚者会威胁到生命安全。 以往的抗震研究主要集中在地上建筑。认为地下结构受到的外界环境较少,各方向约束较多,刚度较大,且高度较小,加之过去地下结构的建设规模相对较少,地下结构受地震作用引起的结构的严重破坏的相关资料也较少,因此地下结构的工程抗震研究及设计长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M8.2),震区内116座铁路隧道,有82座受到破坏;1952 年美国加州克恩郡地震(M7.6),造成南太平洋铁路的四座隧道损坏严重;1976年唐山地震(M7.8),唐山市给水系统完全瘫痪,秦京输油管道发生五处破坏;1978年日本伊豆尾岛地震(M7.0)震后出现了横贯隧道的断裂,隧道衬砌出现了一系列的破坏;特别是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M7.2)中,神户市及阪神地区几座城市的供水系统和污水排放系统受到严重破坏,其中神户市供系统完全破坏,并基本丧失功能。神户市部分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大开站最为严重,一半以上的中柱完全倒塌,导致顶板坍塌和上覆土层大量沉降,最大沉降量达2.5m。 地震对地下结构造成大规模破坏的同时,地震对地下结构的安全性构成的威胁也开始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地下结构工程抗震从业者在震后获取了大量的地震动作用在地下结构上产生的动力特性及影响结构动 力响应的影响因素等宝贵资料,对地下结构工程抗震减震领域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关于地下结构的工程抗震分析方法的文献大量涌现。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地下结构抗震进行阐述,并且有不少理论转化为工程技术,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论证。笔者试图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在本文中简要介绍地下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形式以及地下结构抗震分析方法,以便加深对地下结构工程抗震的了解,也可增加人们对地下结构工程抗震的重视程度。 1 地下结构震害 由于所处环境、约束情况等的差异,地下结构的破坏形式与结构破坏的影响因素与地上结构有很多不同之处。 1.1 地下结构震害形式 以下以日本阪神地震为主要对象,结合其他地震造成的震害,总结了地铁车站、地下管道、地下隧道的主要震害形式。

地震的预测与防范教案

地震的预测与防范教案 11级学前班王丽 1、了解地震教案的震级、预报; 2、知道地震前的征兆。 猛烈的地震会给人类带来难以磨灭的伤痛,那么,地震可不可以被预测,可不可以提前做好防震措施呢? 知识屋:地震的震级 震级是指地震的大小,一般来说震级越高,地震的破坏力就越大。 地震分为九个震级,一般小于2.5级的地震人是感觉不到的;2.5级以上人才能够感觉得到;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 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不过,它们之中绝大多数太小或离我们太远,我们无法感觉到。

知识屋:地震的预报 地震预报即提前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使人们提前防范。 地震预报是世界公认的科学难题,目前只对中长期预报有一定的认识,但仍 无法预测地震发生的确切时间、地点和震级。特别是短临预报,主要是经验性的。 你听说过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吗?他最具代表的发明是什么呢? 知识屋:地震的前兆

地震发生前会出现一些征兆。有些征兆感官无法觉察,如地面的变形、地球的磁场变化等,需科学家用仪器测试。 有些前兆人们可以觉察,学会识别它们,对防震减灾有重要作用。如井水的升降、变浑,动物行为反常,地声、地光等。 地震前有哪些异常征兆 1、地下水往往会发生突然升、降,井水发生打旋、冒泡、变色、变味等现象。 2、动物表现异常,如鸡不进窝、狗狂吠、老鼠出洞乱窜、冬天蛇出洞等。 3、震前出现暴雨、大旱、大涝、大雪或骤然酷热等反常极端天气现象。 4、震中区域附近常常会出现形态各异的光带、光柱、火球、光团等。 5、会出现地光,颜色常见的有蓝、白、红、黄等,之后会发生地声,其声音像打雷、狂风、狮吼、放炮等。 井水、动物等异常可能是地震前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因此发现异常后不要惊慌,应及时向地震部门反映。

我国未来地震预报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我国未来地震预报和防灾工作开展的几点建议 摘要:四川汶川大地震对我国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通过分析该次地震的突然性和成因以及地震发生后中暴露出的建筑物大量倒塌,较高的震亡率等问题等对我国地震预防和防灾机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地震预防抗震减灾城市生命线 引言 我国由于东邻环太平洋地震带,南接欧亚地震带,地震情况相当复杂,具有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的特征,同时由于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较低,因此我国是世界上地震活动水平最高、地震灾害最重的国家,震后建筑物和城市生命线遭到严重破坏,火,水,气,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也时有发生,人民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因此对于地震的预防和采取相应的防震减灾措施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2008年5月12日在我国四川省汶川发生的8.0级大地震属于大陆内部地震,是大型板块的断层活动,为浅源地震,由北川断层的逆冲-右旋错动导致的。同时由于聚集能量巨大,在突然释放时能量沿着板块裂缝传递,对各板块产生挤压,地震破裂尺度较大,导致其他省份也产生明显震感,最终造成数万人死亡,建筑物大量倒塌,同时引发包括堰塞湖,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汶川大地震也是中国一九四九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在断层错动时间,地震张量指数,以及地震的强度、烈度上均超过了1976年唐山大地震。 地震发生前夕,我国地震监测台网没有做出地震预报,但由于我国防灾应急机制启动迅速,以及各省市对受灾地区的迅速有效支援最大限度的减小了人员伤亡。 1 地震预报的现状和困难 严重的地震灾害及其加速发展的震灾形势给社会公众带来了对防震减灾的强烈社会需求。而通过地震预报和在预报基础上的震灾防御是实现地震减灾的最基本途径。 1.1 地震预报的研究现状 从6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一些地震频繁的国家相继开展有计划的地震预报研究,美国和日本都是多地震国家,也是目前世界上地震预报技术最先进的两个国家,其中美国于1964年组织了一批有声望的地震科学家拟定了地震预报的研究规划,开展了与地震孕育、发生相关的地震活断层调查、地震前兆观测和地震孕育理论等地震预报研究,并于80年代在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名叫帕克菲尔德的地震区建立了地震预报实验场。日本政府从1964年开始推行地震预报研究的第一个5年计划。1994年已进入第7个地震预报5年计划,其重点是地震预报实用化和确定地震预报方法、提高地震预报精度的观测研究,并加强地震预报的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开发。前苏联则从60年代初开始,在中亚远东地区建立一系列地震预报实验场,开展地震预报的现场研究和基础性的实验论研究。但从总体上看,30多年的科学进展与实现地震预报的科学目标之间还存在很大的距离。正如美国地震学会会长、地震预报评估委员会主席、加州理工学院教授克拉伦斯.艾伦在评定地震预报进展情况时所说:地震预报的进展要比初期预料的缓慢得多,地震预报的科学难度要比原先预料的困难得多。 1.2 困难所在 地震预报由于涉及到大陆地震成因和孕震理论,地震前兆机理,地震前兆探测中的基础性研究问题等因素。考虑到地球的不可入性,以及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显示出的地震孕律的复杂性和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使得当前地震预报工作整体进展不快。当前的地震预报总体水平是很低的。准确的短临预报意见也是非常少的,因此目前世界地震学界最主流的学术观点仍然是地震无法预测。

地震预警知识2篇

【1】 专家提示:勿将地震预警当预报 来源:科技日报 2013年2月20日,媒体报道了我国自主研发的地震预警系统对当天10时46分在云南省巧家县附近发生的4.9级地震成功预警。该报道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地震预警的关注。 事实上,当前我国大多数普通民众对地震知识仍知之甚少,对地震预警有一些误解和质疑,甚至将地震预警等同于地震预报。 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是否是一回事?地震是否可以被准确预报?地震预警对抗震减灾有什么作用?我国地震预警系统目前建设到什么程度?围绕读者关注的种种问题,2月23日,科技日报记者独家专访了“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立项专家组成员、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山有研究员。在他看来,地震预警是防震减灾的有效手段之一,但防震减灾关键是构建综合防震减灾体系。 地震预报仍是世界难题 到底什么是地震预警?这要从地震源头说起。地震发生后,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主要地震波同时由震源向外传播。纵波传播速度较快,但震动相对较小,通常不会造成破坏;横波紧随而来,是造成危害性破坏的元凶。地震预警系统利用震中附近监测仪器捕捉到的地震纵波后,快速估算地震参数并预测地震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抢在破坏性横波达到震中周边地区之前,通过电子通讯系统发布预测地震强度和到达时间的预警信息,使相关机构和公众能提早采取应急措施,减轻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 “地震预警抢出了两个时间差,一个是纵波和横波传播的时间差,一个是地震波和地震信息传播的时间差。”李山有说,“时间差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距震中越远预警时间越长;地震级别越大,预警范围就越大,减灾效果越明显。” 与之相比,地震预报虽然和地震预警只有一字之差,但本质上却截然不同。 李山有向记者解释说,地震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但破坏性地震波到来前发出警告;地震预报则是对尚未发生、但可能发生的地震进行事先推测,分为经验预报和物理预报两种。人们常说的“小震闹,大震到”和“鸡飞狗叫”就是经验预报,目前已有的地震预报大多属于此类。 “我国最著名的地震预报案例是1975年的海城地震,可是一年后发生的唐山地震却残酷地证明了经验预报具有偶然性。”李山有说。准确做出地震预报的关键就在于构建科

地震能否预测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地震能否预测 地震能否预测 其实,“地震能否预测”作为一个基本的科学问题,一直拷问着地球科学界。 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教授刘勉认为,要回答这一问题,需要将长期预测和短期预测分开来谈。长期预测目前已经有了很多进展。但对于短期预测来说,人类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当然,一些新技术的出现,比如全球定位系统,会为地震预测研究带来很大的帮助。 伊利诺伊州立大学的副教授宋晓东(音译)的回答是:“依据人们目前对地震发生过程的了解程度,还不足以得出能否进行短期预测的结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成功进行过地震预报的国家,但这属于经验型预测范畴,其中包括年成功预测海城大地震。” 日本ehime大学的赵大鹏教授的答案更为保守;“根据我们目前的知识和能力,还不可能够预测地震。只有在人们不断加深对地震的了解之后,才可能得出能否预测地震的明确结论。” 多年来,对这一问题国际上一直存在着激烈争论。其中,一个很

有影响的事例是,kogan、geller、jackson三位教授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联名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地震无法预测》的论文。他们经历了近年苦心研究之后认为,地震是无法预测的,应打消可能会在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月之前预测地震的念头。他们的主要论点是:总结的地震前兆都不可靠;现行的经验预报方法是走不通的;按照地震过程的物理实质,准确预报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这是一项毫无希望的工作!” 在中国地震局的官方网页上,则有这样的介绍:“我们做出的较大时间尺度的中长期预报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临预报的成功率还相对较低……从世界范围说,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发展的规律,我们的预报主要是根据多年积累的观测资料和震例,进行经验性预报。” 进行预测有无必要? 在《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上,有对地震这样的描述:“任何天灾都比不上地震,能在如此短促的时间,如此广大的范围,造成如此巨大的损失。”正因如此,许多人也一直试图预测地震的发生。 其中一类就是一些痴迷的“民间爱好者”。这些人没有接受过基本的科学教育,往往通过一些神奇的手段,就自认为成功预测了地震的发生。不久前,一位河北的农民曾找到记者说,他自己早就预测到了伊朗巴姆大地震将要发生,其唯一的证据就是他手写的一堆谁也看不懂的数学公式。 在,一个经营私人天文台的日本人串田嘉男一夜成名。据报道,

地震预测模型doc

精心整理2011年赣南师院数学建模竞赛选拔赛 题目地震预测模型 摘要: 本文前三个任务主要考虑是各指标的变化对地震发生问题的影响,通过对各指标数据量的分析建立相应的模型,并对任务四和任务五给出了合理的解答。 针对任务一:我们从原始数据中计算出各项指标的日均值,绘制出各指标分年度的时间序列图, 磁波幅度 。 关键词: 一·问题的重述 1.1背景分析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虽然预测地震是世界性难题,但迄今科学界普遍认为,有可能反映地震前兆特征的指标可能不少于10个。已经有专业仪器在多个定点实时按秒记录这些指标的数据,期望通过对记录数据的分析研究找到地震的前兆特征。 现已采集到某地2005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按小时观测的10多个指标的数据,和该地区该时期内已发生地震的时刻、经纬度、震级及震源深度的数据。这些数据中隐藏着地震发生的前兆特征。科学地截取这些数据的有用片段,对数据进行合理地预处理,用数学方法揭示地震前兆

的数据特征,是一项很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题给数据中的这10多个指标,究竟哪些与地震的发生有关,有何种关系,是单一关系还是复合关系;除这10多个指标外还有哪些因素及含题给指标在内的哪些指标的哪种数学模型更能反映地震的前兆特征等等,人们迄今仍不很清楚,需要进行深入地研究。地震数据的观测是持续进行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的规模会不断扩大。从中挖掘地震的前兆特征,必须有合理的数学模型,也必须有科学高效的算法分析平台。因此,需要我们结合附件中给出的实际记录数据,尝试完成以下任务。 1.2任务的提出 任务一:分析数据特征,建立数学模型以度量各指标对地震发生的敏感程度。 越大 任务三:中要结合题给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来研究地震发生前的数量特征。主要运用贝叶斯判别分析法进行建模,对已给数据进行先验信息、后验信息分析。 任务四:要将计算程序集结成地震数据分析平台,能够完成其它地震数据的分析,并能自动输出前任务的重要分析结果。 任务五:是针对进一步的研究设想写一篇切实可行的报告。 三·问题的基本假设 (1)地震监测点的监测设施能正常运转; (2)地震监测设施周围不存在影响其工作效能的干扰源,如飞机场、发电厂等;

地震预警技术研究中的参考文献

第12期(总第336期)国 际 地 震 动 态No.12(Serial No1336) 2006年12月Recent Devel opments in World Seis mol ogy Dece mber,2006 地震预警技术研究中的参考文献3 蒋长胜 姚雪绒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81) 摘 要 针对潜在破坏性大地震的早期预警系统已在几个发达国家或地区运行多年,并已积累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本文收集整理了国内外有关地震预警系统研究的参考文献,以供相关领域研究者参考之用。 关键词 地震预警;实时地震学;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P315 文献标识码 A 作为防震减灾的重要研究课题,地震预测预报工作目前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完全达到实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关注地震预报研究的同时大力发展地震预警和速报系统。地震速报系统提供快速的地震资讯,能够满足社会大众和新闻媒体的需求,而地震预警系统则提供预警信息,更能直接向重大工程及民生设施采取紧急地震应变提供机会。 目前,美国、墨西哥、土耳其和我国台湾地区的部分城市和区域都已建立了实用的生命线地震紧急自动处置系统或地震预警系统,一些系统已经受了地震考验,并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日本更是在地震预警系统建设和研究上走在了世界前列,其自2006年8月1日起开通了世界上首套面向全国范围服务的地震预警系统,这一预警系统一旦探测到地震中最初的微震时,就会向铁路、建筑、电力和医疗等部门即时发出警报。日本各相关单位都能无偿使用这项服务,能在地震波到达前10~30s收到地震警报。此外,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一些城市,如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 3收稿日期:2006212204。特等地也都在研究或筹划预警系统的建立。 一套完整的地震预警系统包括地震检测、信息传输、中心控制或决策系统以及警报发送4部分,预警技术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我们这里重点关注的是地震预警研究中相关地震学问题的研究进展,特此收集了部分国内外学术期刊或会议文集上公开发表的文献,并分类整理成参考文献目录以供大家参考。本文献目录按照震相自动拾取(表1)、实时地震学(表2)、预警系统中地震参数快速测定和震害速报(表3)以及国外地震预警系统介绍和地震预警研究综述(表4)4个方面分类列出。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无论是震相自动拾取还是预警系统中地震参数快速测定和震害速报实质上是从属于实时地震学范畴的,本目录中的“实时地震学”类参考文献实际上是指除去上述两方面以外的并与地震预警密切相关的研究,譬如准实时地震自动定位等技术和方法,另考虑到知识系统的全面性,此类还收集了若干篇实时地震学领域的综述性文章。 开展地震预警技术研究,发展我国的地震预警系统,对减少地震人员伤亡和减轻地震灾害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数字地震观测技术系统的大规模建设和发展,已使利

突发地震、气象灾害预警应对制度(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突发地震、气象灾害预警应对制 度(最新版)

突发地震、气象灾害预警应对制度(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突发地震应对制度 1、明确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地点及通讯方式,在学校明显的位置张贴使用,并印发给相关部门和应急人员。 2、指挥部办公室(校办公室)定期修订学校预案,并组织指挥部成员学习和熟悉预案,适时组织演练;周密计划和充分准备抗震救灾设备、器材、工具等装备,落实数量,明确到人。经常组织学校广播、宣传栏开展防震科普知识宣传。 3、利用已有的宣传阵地和载体宣传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应急疏散、逃生途径和方法等地震安全知识,并向师生发放地震安全知识画册、应急疏散路线图。 4、应急疏散组要制定并让全校师生熟悉应急疏散方案、疏散路线、疏散场地和避难场所。 5、抢险救灾组定期进行训练和演练,熟悉预案,明确职责,负责抢险工具、器材、设备的落实。

地震预测

地震预测 根据所认识的地震发生规律,用科学方法对未来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作预先的估计。地震预报则是在具备一定可靠程度的前提下将地震预测的意见向公众宣布。有实用价值的地震预报必须同时报出时间、地点和强度。科学的地震预测是将来实现地震预报的基础。 地震预测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开展的探索性研究项目,特别是中、短期或临震前的预测尚处于探索阶段,远远没有到可以实用的程度。一些学者对实现地震预报抱有怀疑,对于用行政手段组织地震预测持保留态度。 地震预测的科学前提是认识地震孕育和发生的物理过程,包括地球介质物理、力学性质的异常变化。但是人类对地震成因和地震发生的规律还知之甚少,主要是因为地震是宏观自然界中大规模的深层的变动过程,不同于实验室中单纯的可控条件下进行的样品试验,其影响因素过于复杂,还可能有人类未知的因素存在。人们所能做的是在地面上观测某些物理量,这种观测通常是不完全的和不完善的。在当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人们还不能深入地球内部直接或间接观测深层介质的物理状态,因为测量过程本身就将打破原有的状态。而所能观测的物理量异常变化是否与地震的发生真正相关还不能确知。这就是地震预测研究所以进展缓慢的真实原因。 地震预测研究有3种不同的思路: ①地震地质。地震发生在地壳中上层,故认定地震应属于地质过程。研究已发生的大地震的地质构造特点,应有助于今后判定何处具备发生大地震的地质背景。但有些地震发生前,地质构造往往不甚明朗,震后才发现有某个断层,认为与地震有关。 ②地震统计。对过去已发生的地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从中发现地震发生的规律,特别是时间序列的规律,根据过去以推测未来。此法把地震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因需要对大量地震资料作统计,研究的区域往往过大,所以判定地震的地点有困难,而且外推常常不准确。 ③地震前兆。地震是地球介质的破裂,故认定地震应属于物理过程。观测地球物理场各种参量以及地下水等异常变化,可能找到有用的地震前兆。前兆研究中的最大困难是,观测中常遇到各种天然的和人为的干扰,而所谓的前兆与地震的对应往往也是经验性的。尚未找到一种普遍适用的可靠的前兆。 以上3种思路都有片面性,都不能独立地解决地震预测问题。实际采取的是综合的办法,把3种不同思路所得放在一起对比参照,力求对未来的地震活动作出估计。 地震预测是世界难题,第一,地球的不可入性。大家知道上天容易入地难,我们对地下发生的变化,只能通过地表的观测来推测;第二,地震孕律的复杂性。通过专家多年的研究,现在逐渐认识到地震孕育、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律过程;第三,地震发生的小概率性。大家可能都感觉到,全球每年都有地震发生,有些还是比较大的地震。但是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是很长的,几十年、几百年、

地震早期预警方法综述

地震早期预警方法综述 中国是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在全球7%的国土上发生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121[。1949年以来,我国自然灾害造成人员死亡比例中,地震灾害所占比例高达54%,是我国造成人员死亡最多的自然灾害]122[。一次灾害性地震的发生,往往猝不及防地把城市夷为平地,不但损害国民经济,更会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损失。虽然有很多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地震预报的方法或探讨地震前兆现象,但由于地震的孕震、发生、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且震源区细节无法直接探测,所以不能保证在地震发生前对地震时空强三要素做出非常准确的预报。但由于数字化地震仪、数字通讯、数据处理等现代科技的发展非常迅速,建立地震实时监控系统成为了可能,所以越来越多的国家投入到地震早期预警系统的研究]4[。 地震预警是指地震发生后,在破坏性地震波尚未到达前数秒或数十秒的时间内,将震中区或极震区接收到的大震信号迅速用电信号向外界发布警告,则距震中一定距离之外的人们可以获得一个宝贵的避难时间]87[。以汶川8.0级大地震为例,如图4.1、4.2中所描绘的地震纵波和横波所对应的走时可以看出,离震中区较近的区域为无效区域,不具备预警时间,但离震中区几十公里外的区域则可以获得数秒或数十秒的预警时间。 图4.1 地震早期预警有效区示意图---以汶川8.0级大震为例 (考虑地震纵波情形, 图中的数字为地震预警有效时间, 单位为秒)。

图4.2 地震早期预警有效区示意图--以汶川8.0级大震为例 (考虑地震横波破坏情形,图中的数字为地震预警有效时间,单位为秒)。 早在100多年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Cooper (1868)教授就提出了地震早期预警的想法]79[。原理是具有破坏性的S 波传播速度比P 波慢,而地震波传播速度又远小于电磁波。100多年后,日本才在其子弹列车(新干线)上安装预警系统,为最早使用地震预警系统的国家。最近几十年,很多国家和地区才开始地震早期预警系统的使用,如:日本、中国台湾、墨西哥、美国南加州、意大利、罗马尼亚等]135124,8684,8281[---。地震预警系统由数字化地震台网检测系统、地震信号通讯系统、中央处理控制系统和对用户的警报系统4部分组成]137136[-。最终的预警时间是每一部分的处理时间之和与地震波走时之差。 1地震预警系统的分类 地震早期预警在理论上通常分为两大类,并有不同的定位算法与之相对应 ]137,87[。(1)区域预警系统(front-detection EWS ):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即将地震仪安装在“震中区”,在地震发生后,使用地震台网的观测数据快速确定地震震级和地动强度,对远距离的城市区域进行早期预警。Nakamura(1984)首次将该方法用于日本铁道部门]138[。(2)当地地震预警系统(onsite EWS ):由于P 波比S 波的传播速度快,所以在预警的目标区建立观测网,由P 波的初期震动

李四光大师预测中国四大地震带共21页

李四光预测四大地震带 新中国初期,李四光预测中国60年内将有4次特大地震,预测地点分别是在唐山,台湾,四川,现在以上三个地方都应验了,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发生,就是在福建。在这次地震中,我们流了太多的鲜血和眼泪,我希望悲剧不要再重演,至少把伤害降到最低最低。因此,我倡议所有看到这个留言的同学都可以自己去查一查防震防台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并向家里和周围的人宣传。不管这个预言是真是假,福建总是发生台风和地震总是真的吧!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了我们的生命。谢谢大家了,也请大家转发一下,希望我们都行动起来!? ?? ?? ?真正的是:李四光预言的是四大地震带而不是四个城市。借此机会向你介绍一下四大地震带,李四光说的四大地震带是哪四大地震? 我国有四大地震带,它们是: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地质学家李四光预测的地震带是哪些?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

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燕山南侧,西界位于太行山东侧,东界位于下辽河-辽东湾拗陷的西缘,向南延到天津东南,经济南东边达宿州一带。是对京、津、唐地区威胁最大的地震带。1679年河北三河8.0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带上。据统计,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140多次。其中7-7.9级地震5次;8级以上地震1次。 (3)汾渭地震带。北起河北宣化-怀安盆地、怀来-延庆盆地,向南经阳原盆地、蔚县盆地、大同盆地、忻定盆地、灵丘盆地、太原盆地、临汾盆地、

大地震来临之前 预测方法

大地震来临之前预测方法 副标题: 作者:本站整理文章来源:网络点击数:715 更新时间:2003-12-10 切事物都有过去,一切事物都有未来。未来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字眼,它给人以希望.未来又是个充满未知的字眼,它给人以迷茫。 要创造光辉的未来,就要正确地预测未来。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来可知吗?科学表明,在一定意义上,未来可知,未来可测。未来是怎么预测的呢? 日月有常,星辰有行,日月星辰的运行是有一定的周期,它们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月亮围着地球转,地球围着太阳转,年年月月,月月年年,运行不息。月亮的盈亏引起了潮汐的变化。大海永不止息地潮涨潮落,大潮小潮,早潮晚潮,都有一定的规律。 根据月球运动周期,我们可以预测月相变化,预测海潮涨潮退潮的时间。 根据太阳地球和月亮的运动周期和相对位置,天文学家能够预测日食和月食。科学家们早就预测到,97年3月9日,将发生本世纪最后一次日全食。就在这一天9时09分左右,一个巨大的黑影准时地遮没了太阳。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任何事物的发生,常常有一个蕴酿的过程。蕴酿过程中,总会有某些前兆发生,认识了前兆现象我们就可以预测未来。 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的一种自然的现象。它造成极大的破坏力。地震来临时,地光闪烁,天崩地裂。高楼夷为平地,城市变为废墟。地震是地质运动的激烈变化,它的形成,伴随着能量的积累,这个过程会引起大地的形变,会引起声、光、电磁等物理、气象和生物的变化。认识了这些变化,就能预测地震。 1973年,中国地震工作者发现了辽宁营口地区的地质形变、地磁等等的变化,根据这些地震前兆,加强了观测的频度和密度。1974年12月间,人们发现了井水变浑、冒泡等水文反常现象,人们又发现蝴蝶、蚂蚁等昆虫活动反常,家禽和家畜也活动异常。2月初,地震工作者又发现了水中氡的含量剧变、地电反应异常,有的井水自喷,有的井水则猛然下降。对这些现象进行了综合分析后,地震工作者认为地震在即,2月4日发出了紧急预报,不久地震发生了。由于预报及时,大大减少了人员的死伤。现在,地震专家应用了灵敏的仪器,不断地收集着地质变化的各种信息,帮助预测和预报地震。 人们常说,天有不测风云,其实,地震可测,风云也可测。风云变幻,但是,它也会有各种征兆可寻。云,是大气流动和水汽多少的反映。因此,观云可以测天。天高云淡,说明水汽稀少,秋高气爽,干燥无雨。如勾的卷云,表明一场风雨就要来临,正如民谚所说的,天上勾勾云,地下雨淋淋。天上布满鱼鳞斑的高积云,表明气流稳定,预示着一个大好的晴天。农民会据此预测,“天上布满鱼鳞斑,明日晒谷不用翻。”事物之间常常有着内在的联系。 1982年2月底,墨西哥的爱尔.基琼火山爆发.科学家们预测着火山喷发会引起什么

成功预测地震

成功预测地震,中国人创造的奇迹远不止一两次! -----汶川大地震思考之二 1.海城大地震。 1975年2月14日19时36分,在辽宁省海城、营口一带发生7.3级强烈地震。由于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重视,群测群防,海城地震成功预测,只死亡1300人。专家们预计,这次地震如果没有预报,将会死亡10万多人。海城地震,被联合国承认干得最漂亮的预测。 中国地震局局长陈建民说,一九七五年辽宁海城地震的成功预报,是中国同时也是整个人类第一次对大地震做出成功预报,取得了巨大的减灾实效。 2.唐山大地震中的青龙县奇迹。 唐山大地震因为种种原因错过预警机会酿成巨大的人员损失,而青龙县县城仅离距唐山115公里,因为青龙县地震办工作人员王春青在听说大震预报后,赶紧回去向县委作了报告。县委当即决定釆取有关措施,结果全县47万人,仅有一人直接死于地震,还是因为心脏病。 3.四川绵阳市的松平地震。1976年8月16日,松潘、平武之间发生7.2级地震。地震属震群型,主震之后又发生22日6.7级地震和23日7.2级地震。这次地震有感范围较大,西至甘肃高台,南至昆明,北至呼和浩特,东至长沙,最大半径1150公里。这次地震的同时,平武县又暴雨成灾,致使洪水、崩塌、滑坡、泥石流泛滥成灾,加重了灾情和损失。 由于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发动群众,开展群测群防,经过全省地震工作者的艰苦努力,敢于探索,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为已任,做出了较为准确的、具有减灾实效的短临预报,大大地减轻了地震灾害的损失。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地震使平武县受灾达11478户,45509人;死亡军民23人,重伤90人,轻伤477人,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千万元人民币。 此次松潘-平武地震预报是在探索中的成功,赢得了中外地震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赞誉,成为四川人民和广大地震工作者的骄傲;不仅极大地增强了四川地震工作者继续探索地震预报的信心,而且吸引了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几十位地震学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多次前来考察。 因对松潘-平武地震的成功预报,四川省地震局先后获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奖、四川省科学大会奖、1979年四川省科技成果一等奖、国家地震局1984年度科技成果一等奖。 **根据2006年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台网中国地震信息网《邢台大地震四十周年祭:中国地震预报从这里走来》的记录,“自一九六六年邢台大地震始,在充分合理地应用中国几十年积累的地震预报经验的基础上,中国科学家对某些地震做出了较成功预报,如一九七五年辽宁海城七点三级地震、一九九五年云南孟连中缅边界七点三级地震、二零零三年云南大姚六点二级与甘肃民乐六点一级地震等。”** 4.云南孟连地震。1995年7月12日清晨,孟连县中缅边界发生7.3级地震。此前,同一地区曾发生 5.5级和 6.2级地震。震后又发生3级以上余震197次。地震受灾地区为5个县39个乡镇,面积达124000平方公里,人口约60万。地震造成l1人死亡,136人受伤,其中26人受重伤,数千人无家可归,4.2万间民房、329

地震预测方法

地下流体异常地震预测法 ——李宇杰土木1202 20121167 引言 多年的地震监测预报实践表明(在强震前可观测到十分明显的水位、水氡等测项的中期和中短期异常变化,但实践表明只采用看图识字方法来识别测项异常是不够的,往往会造成异常判定的失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同一化技术思路、差分从属函数、变差和变化率等方法来判定地下流体的中期及中短期前兆异常。由不同方法所给出的异常变化彼此之间具有较大的可比较性,从而有利于地震的综合分析预报。 一理论提出 最早提出系统发展地下流体观测的国家是苏联,但直到1966年4月塔什干地震发生后,苏联才开始大规模开展以水文地球化学为基础地震预测方法的研究。 美国的地下流体研究方向主要是地下水水位、水温、孔隙压力大小和水氡等。正在实施的“地球透镜计划”可用于研究大地构造和地壳中流体间的关系。 日本对地下流体的观测包括水位、水温及地下水的化学性质,重点发展深度(>1000 m)探测及对深度流体的直接取样以避开地表因素的干扰。 内陆最早由刘耀炜(现任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监测预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等实践并发展。对1966年3月26日宁晋百尺口6.2

级地震提出了较好的预测,这是中国第一次对强余震成功预测,而主要依据就是震中区水位急剧涨落、井水翻花、发浑等临震异常. 二理论 作为地下流体前兆,观测项目主要有水位、水温(地热)、水氡与水汞等,近年来开始并得到推广的还有气氡、气汞和H2、He、CO2等.根据布雷斯等人得到的有效应力定律关系可知,孔隙压力的增加会使有效正应力减小,而对剪应力分量没有影响.孔隙压力增大,断层面上的抗剪强度下降,当断层面上积累的剪切力变大时,断层发生滑动;另外,流体压力所产生的应力转移会使剪应力增加,进一步加强岩石不稳定性(王博等,2008)。Matthai等认为流体压力近似于静岩压力时,断层膨胀或蠕动重复发生,会使各封闭的孔隙连通,形成网络.进而产生流体,导致较弱的断层岩石局部发生水压破裂。另有学者指出,水的扩散会在岩体结构面内产生相应的孔隙压力,从而造成弱化断层的粘滑不稳定,导致岩体破裂并诱发地震(施行觉等,1986;颜玉定等,2005)。陆明勇认为孔隙压力及动水压力的变化异常可以作为中短期的地震预测(陆明勇等,2005). 三异常判定方法简介

李四光大师预测中国四大地震带

李四光预测四大地震带 新中国初期,李四光预测中国60年内将有4次特大地震,预测地点分别是在唐山,台湾,四川,现在以上三个地方都应验了,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发生,就是在福建。在这次地震中,我们流了太多的鲜血和眼泪,我希望悲剧不要再重演,至少把伤害降到最低最低。因此,我倡议所有看到这个留言的同学都可以自己去查一查防震防台的一些方法和措施,并向家里和周围的人宣传。不管这个预言是真是假,福建总是发生台风和地震总是真的吧!我们大家一起努力,为了我们的生命。谢谢大家了,也请大家转发一下,希望我们都行动起来!? ?? ?? ?真正的是:李四光预言的是四大地震带而不是四个城市。借此机会向你介绍一下四大地震带,李四光说的四大地震带是哪四大地震? 我国有四大地震带,它们是:1,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2,华北的太行山沿线和京津唐地区;3,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川,云南两省西部;4,西部的新疆,甘肃和宁夏。 地质学家李四光预测的地震带是哪些? 我国的地震活动主要分布在五个地区的23条地震带上。这五个地区是: ①台湾省及其附近海域; ②西南地区,主要是西藏、四川西部和云南中西部; ③西北地区,主要在甘肃河西走廊、青海、宁夏、天山南北麓;

④华北地区,主要在太行山两侧、汾渭河谷、阴山-燕山一带、山东中部和渤海湾; ⑤东南沿海的广东、福建等地。我国的台湾省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西藏、新疆、云南、四川、青海等省区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其他省区处于相关的地震带上。 中国地震主要分布在五个区域:台湾地区、西南地区、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和23条地震带上。 “华北地震区”。包括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江苏、安徽等省的全部或部分地区。在五个地震区中,它的地震强度和频度仅次于“青藏高原地震区”,位居全国第二。由于首都圈位于这个地区内,所以格外引人关注。据统计,该地区有据可查的8级地震曾发生过5次;7-7.9级地震曾发生过18次。加之它位于我国人口稠密、大城市集中、....和经济、文化、交通都很发达的地区,地震灾害的威胁极为严重。 华北地震区共分四个地震带 (1)郯城-营口地震带。包括从宿迁至铁岭的辽宁、河北、山东、江苏等省的大部或部分地区。是我国东部大陆区一条强烈地震活动带。1668年山东郯城8.5级地震、1969年渤海7.4级地震、1974年海城7.4级地震就发生在这个地震带上,据记载,本带共发生4.7级以上地震60余次。其中7-7.9级地震6次;8级以上地震1次。 (2)华北平原地震带。南界大致位于新乡-蚌埠一线,北界位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