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知识题

颐和园知识题
颐和园知识题

1.我国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中的昆明湖是仿效()而成的。

A.无锡太湖

B.南京玄武湖

C.杭州西湖

D. 济南大明湖

2.颐和园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它的前身为()。

A.清漪园

B.静宜园

C.静明园

D.畅春园

3.颐和园里有百年以上的古树1600多棵,其中侧柏占了一半多。

在东宫门内、长廊两侧、万寿山前山几乎随处可见侧柏,但树龄300年以上的一级古侧柏只有()棵。

A. 5

B.7

C.11

D. 17

4.苏州街,地处颐和园的后湖,是一个仿江南水镇而建的()。

A.游览河道

B.买卖街

C. 微缩景观区

D.食品街

5.慈禧建颐和园时,她想学天上的王母娘娘,于是传下手谕:颐和

园要修成“天上人间”,()一带代表人间。

A.佛香阁

B.昆明湖

C.八方亭和龙王庙

D. 耕织图

6.颐和园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共273间,长728米,长

廊的每一个开间,都绘有彩画,共有山水花鸟人物故事等()幅。

A.三千九百多

B.六千九百多

C.九千九百多

D. 一万四千多

7.颐和园东宫门外是“涵虚罨秀”牌楼,“涵虚”为景色清幽恬静之

意;“罨”为捕鸟的网,此处名词动用,“秀”即美也,连在一起,就是“捕捉秀美”。罨读音()

A.shū

B. shǔC yān D. yǎn

8.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东岸北头有一小庭院,里面是()的墓和祠堂,

契丹族,元时辅佐成吉思汗,蒙古帝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宰相。

A.速不台

B. 博尔济

C. 耶律楚材

D. 木华梨

9.颐和园东宫门后的仁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咸丰十年被英

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重建,取()中“知者乐,仁者寿”意。

A.《诗经》

B.《论语》

C.《孟子》

D.《大学》

10.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有一种饰物,是龙之九子之一,形

状像四脚蛇剪去了尾巴,这位龙子好在险要处东张西望,也喜欢吞火,能避火灾。它是()。

A.鸱吻

B. 睚眦

C. 狻猊

D. 霸下

11.颐和园内慈禧的寝宫在()。

A.仁寿殿

B.乐寿堂

C.玉澜堂

D.宜芸馆

12.颐和园中的昆明湖及西侧的两湖内有三个小岛(南湖岛、团城岛、

藻鉴堂岛),这三个岛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征着中国古老传说中的东海三神山──蓬莱、()和瀛洲。

A.昆仑 B.方诸 C.方丈 D.流波

13.()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

A.智慧海

B.谐趣园

C.听鹂馆

D.清晏舫

14.颐和园乐寿堂前的庭院里,横卧着一块海青色的漂亮的大石头“青

芝岫”,就像立在当院的一面屏风。它的姊妹石叫做“青云片”,现保存在()。

A.圆明园

B.北海公园

C.中山公园

D.天坛公园

15.颐和园长廊上,留佳亭和寄澜亭之间,廊子向南出了个叉,在无

尽意轩对面的长廊连接着临湖的“对鸥舫”,取名出于成语(),又因形似画舫而得名。

A.沙鸥翔集B.鹭约鸥盟C.鸥水相依D.鸥鹭忘机

16.夕佳楼是位于颐和园昆明湖东北岸的一座两层小楼,其名取于()

句,在这里看日落是中国园林中最经典的场所。

A.晁补之《鹧鸪天》中“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B.陶渊明《饮酒》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C.边贡《迎銮曲》中“皇心旦夕怀慈圣,数有中官问起居。”

D.高适《陪窦侍御泛灵云池》中“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

17.颐和园东宫门后有一大殿名为仁寿殿,大殿的后方是中国现存最

大的古戏楼,古戏楼是()。

A.德和园大戏楼

B.正乙祠古戏楼

C.听鹂馆戏楼C.畅音阁大戏楼

18.彩画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它以独特的风格和特有的制作技术及

其富丽堂皇的装饰艺术效果,成为汉族建筑艺术的精华而载入史册。宋代以后彩画成为宫殿不可缺少的装饰艺术,可分为三个等级: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和苏式彩画。()主要用于紫禁城外朝的重要建筑以及内廷中帝后居住的等级较高的宫殿。

A.和玺彩画

B.旋子彩画

C.金线苏画

D.墨线苏画

19.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后,()年间(1888年)重建,改称颐和

园,作消夏游乐地。

A.咸丰B.同治C.光绪D.宣统

20.乾隆帝住在颐和园的哪个殿堂?()

A.德辉殿

B.排云殿

C.仁寿殿

D.从未住过

21.清朝()皇帝没去过颐和园。

A.康熙和雍正B.乾隆和道光C.嘉庆和咸丰D.同治和光绪

22.被称为万园之园的古典园林建筑是()园。

A.颐和园

B.圆明园

C.畅春园

D. 万春园

23.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

有,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下面不是皇家园林的是()。

A.北京的颐和园B.北京的北海公园

C.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D.苏州的拙政园

24.(多选)我国古典园林常见的形式有()。

A.皇家园林B.私家园林C.寺庙园林D.风景名胜园林。25.中国皇家园林的模式是()。

A.一池三仙山B.一池二仙山

C.两池三仙山D.一池四仙山

26.颐和园长廊彩画属于苏式彩画,其题材广泛,有山林、花鸟、景

物、人物,其中人物故事彩绘出自于()。

A.二十四史B.神话故事C.古典文学D.民间传说

27.颐和园长廊彩绘故事内容丰富多彩,贯穿中国五年历史,描述的

最早时期()。

A.上古B.西周C.东周D.秦代

28.下面可能出现在颐和园长廊上的彩绘是()。

①千里眼和顺风耳②伯牙摔琴谢知音③周敦颐爱莲④画龙点睛

⑤三碗不过岗

A.①②⑤

B. ①③⑤

C.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9.()是颐和园的正门。宫门为五扇,三明两暗,中门叫御路门,

为慈禧太后和皇帝、皇后进出专用的。

A. 南如意门B. 文昌院门C.东宫门D.北宫门

30.在颐和园()内,现在还能找到戊戌变法失败后光绪被囚禁的遗

迹(当时除宫门外的所有通道都用砖砌死,现在霞芬室、藕香榭依旧被砖砌得严严实实)。

A.南海的瀛台岛B.玉澜堂东西配殿

C.仁寿殿南北配殿D.万寿山上的智慧海

31.颐和园十七孔桥是古代汉族桥梁建筑的杰作,由17个孔券组成,

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桥栏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有()个。

A.200多B.300多C.400多D.500多

32.十七孔桥为什么17个孔?原因是()。

A.皇帝命风水先生根据周易数理吉凶所推算。

B.不论从哪边数都是第九个孔在中间,而“9”被称为极阳数,是过去封建帝王最喜欢的吉利数字,所以将桥建成17孔。

C.从跨度距离,根据孔桥宽度计算得来。

D.乾隆十七年建好的,用来纪念。

33.昆明湖西堤上有六座桥。从界湖桥开始,依次是豳风桥、玉带桥、

镜桥、柳桥和练桥,六桥造型各异,除()其余五桥都是亭桥。

A.豳(bīn)风桥B.玉带桥C.镜桥D.柳桥

34.昆明湖的由来是()。

A.仿昆明的滇池所建,故取其地名

B.昆明城池完全是一个灵龟的形像,借用其名,寓意龙气益发。

C.昆,同也;明,光明也。

D.采用的汉武帝在长安都城凿昆明池操练水师的典故。

35.()是清末慈禧太后举行万寿庆典,接受朝拜的地方。

A.佛香阁B.仁寿殿C.乐寿堂D.排云殿

36.请问万寿山的原名是什么()。

A.翁山

B.瓮山

C.西山

D.就叫万寿山…

37.颐和园是在哪个时期第一次被烧毁的()。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

D.甲午中日海战

38.颐和园是谁下令修建的()。

A. 乾隆

B.顺治

C.咸丰

D.光绪

39.从宜芸馆的名字可以看出,修建其目的是用于()。

A.藏书B.寝宫C.佛堂D.更衣休息场所

40.请问大家去过颐和园没有?

A.有

B.没有

1C 2A 3A 4B 5C

6D 7D 8C 9B 10A

11B 12C 13D 14C 15D

16B 17A 18A 19C 20D

21A 22B 23D 24ABC 25A

26 BCD 27A 28D 29C 30B

31D 32B 33B 34D 35D

36B 37B 38A 39A 40A

颐和园的教案

颐和园的教案 颐和园的教案 教学目的: 一、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能按照课文所浏览顺序,练习给课文分段。 三、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词句,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2个词语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4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浏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准备: 幻灯片、录音机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一、初社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12个新词。 三、练习按作者的浏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难点: 一、学会全课14个生字和12个新词。 二、练习用不同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着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板书课题)那里有着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 二、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着名,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有条件的可以给学生播放有关颐和园的风景教学录相片。或出示一组有关颐和园名胜风光图片。) 三、学生轻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划出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四、学习生字新词。 1、学习生字:识字教学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记清字形、了解字义。会给生字组词。 (1)利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重点指导:“栽、爽、葱、朱、赏”的读音。 (2)用多种方法记忆字形。 拆合法:殿、昆、爽、葱、郁、堤、雕;形声字:阁、煌、廊、葱;数笔画:漆、朱;突出强调:殿、廊、葱、爽、漆。 (3)借助字典理解字义、词义;也可以帮助学生识字教师要重

《颐和园的廊与画》教学设计

《颐和园的廊与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会写本课8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会认10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段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图文结合,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按照观察顺序,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介绍颐和园概况 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这篇课文,描写了颐和园的廊与画,展现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教师简介颐和园) 二、初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法。默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和描写顺序,划分段落。 2、学生自学,边读边想,边批画边述说。教师巡视辅导。 三、检查交流初读课文情况 1、检查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A、出示生字。 B、指名认读。 C、教师校正读音。 D、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词语。 3、检查交流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情况。 本课有9个自然段,文章首尾呼应,先概括讲颐和园的长廊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然后具体介绍长廊的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最后总结全文。 4、检查划分段落的情况,理清条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颐和园的长廊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 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长廊的精美建筑。

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长廊的绘画艺术。 第四部分(第9部分):总结全文。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齐读课文第1自然段。 2、这一部分写了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3、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词语。 2、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第二部分。 2、学生自读第二部分,汇报自读情况。 A、这一部分里,写了长廊的造型绝。 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长廊的造型绝? B、这一部分里,写出了长廊的位置绝。 找出描写长廊位置绝的句子读一读。 C、这一部分里,写出了长廊的结构绝。 将描写长廊结构绝的句子找出来读一读。 D、这一部分里,写出了长廊是建筑美学的典范。 为什么说长廊是建筑美学的典范?找出有关句子,齐声朗读。 3、小结:这一部分是从四个方面来表现长廊的建筑精美的,即:造型绝、位置绝、结构绝以及长廊是颐和园的一条中轴线,从而说明了长廊的建筑艺术成就高。 三、导学第三部分 1、教师提示学法:由自然段到意义段,一个一个自然段地弄清意思;找出这个意义段的中心句,明确段意;理清各自然段的关系,了解段落的叙述顺序。 2、学生自学,边读边想,边批画边述说。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四、检查交流第三部分学习情况。 1、第6自然段指出长廊上的画奇,长廊上的画一共有一万多幅,多得让人惊奇。 2、第7自然段交代了长廊上的画的由来,这一自然段采用了“总——分”式结构,先总写长廊上的画是有由来的,再具体介绍长廊上的画。 3、第8自然段共两句话。第1句话写出了长廊上的画的各种类型,说明了长廊上的画的内容非常丰富,题材广泛,构图多样,从中可感悟到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劳动人民的智

小学五年级语文颐和园的长廊测试题附答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颐和园的长廊测试题附答案一、形近字组词。 廊()湛()悦()精()赏() 廓()堪()锐()晴()党() 钉()偏()倚()挂()犹() 盯()蝙()椅()卦()忧()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耳()目()面面()()()穿()水走()观()虎视()()()花()乱()()满目()历在()()张()望()耳()听看()成()()目()看三、选合适的词填空。 避免躲避避开 1.他__了敌人的耳目,闪身进了李大钊的家。 2.李大钊为了__党组织被破坏,烧掉了许多文件。 3.__沙皇追捕的列宁隐居在河畔。 纷乱混乱杂乱 4.为了赶任务,这几天的车间__极了,到处都是货物。 5.趁着__,小通讯员溜进人群中,躲过了敌人的追击。 6.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__的喊声。

平静安静宁静肃静 7.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__________地睡着。 8.桑那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心里很不_______ 9.一弯新月从西山头落下去,夜显得更加____________。 平静安静寂静冷静 10.夜深了,四周一片(),我们的陈老师还在伏案工作。 11.听了赖宁事迹的报告,同学们的心情久久不能()。 12.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顿时()下来。 13.在一片赞扬声中,我们的头脑要保持()。 四、阅读答题。 晋祠 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

颐和园的长廊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并能正确读写。 2、正解、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长廊的美。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理解长廊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词语所描绘的情境,感受长廊的美。 教学难点: 想像词语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题 孩子们,你们到过北京吗?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领略一处迷人的北京风光。(出示图片)宏伟的万寿山,佛香阁在郁郁葱葱的松柏掩映下熠熠生辉,流光溢彩;著名的十七孔桥静静地卧在昆明湖上,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宏伟而又秀丽;徜徉在颇具特色的苏州街,会让你领略到江南水乡独有的秀美;风景如画的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贯通南北;漫步在这世界上最长的长廊,沿途看山赏水,那真是美不胜收。 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颐和园。

在颐和园的那么多景点当中,最著名的景致要数长廊了,大家齐读课题。(29.颐和园的长廊) 颐和园的长廊在1992年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孩子们,对颐和园的长廊,你们特别想知道什么?作者也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疑问,预习时你们发现了吗?打开书勾画出作者的疑问,作者的疑问是什么?——一起读:长廊到底是什么地方引人注目呢?是啊,颐和园的长廊到底是什么地方这么引人注目? 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相信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一定能解开你们心中的疑问。 二、初读感知。 1. 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段落的序号。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 2. 出示课件,检测学生掌握生字新词的情况。 编辑斗拱典范颐和园引人注目凉风习习依山傍水精湛技艺赏心悦目意犹未尽装饰烘托引人入胜 孩子们,斗拱的斗是多音字,在这个词里读斗,三声。(请跟我读:斗拱斗拱)引人入胜的胜是后鼻韵(引人入胜引人入胜)。另外,颐和园的颐,注意它的笔顺,(师教一遍)我请这边两组的孩子来读读前两排:编辑斗拱典范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颐和园》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课文重点段落是二、四自然段,学生不易把握的是介绍的景物较多,比较分散。同时作者对颐和园中的景物只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较为抽象,学生对颐和园景物没有感性认识,不容易理解 学情分析:学生对于游记感知不多,写作手法接触较少,应加以指导。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1个会写。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叙述的顺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4、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5、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 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 训练重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导入新课 (出示颐和园全景图) 同学们,在我们首都北京的西北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你们知道是哪里吗? 教师板书课题并强调“颐”的笔顺。 2、提出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中的句子。 (2)、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颐和园的? (3)、再读课文,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提出不懂的问题。 (4)、能结合对课文的学习,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 提出展示要求: 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1、这节课,我学会的词语有:“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 2、我会用“耸立”和“隐隐约约”等词语各说一句话。 3、我会流利地朗读课文。 4、我会解答(课后思考题、每课一练的题目)。 5、我会思考(提出问题,特别是有价值的问题)

颐和园长廊 (2)

颐和园的长廊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去领略一处迷人的北京风光。(出示图片)雄伟的万寿山,秀丽的昆明湖,漫步其中,沿途看山赏水,真是美不胜收。这就是著名的皇家园林-------颐和园。在颐和园众多景点中,最著名的景致要数长廊了。(出示图片)长廊全长728米,1992年被世界吉尼斯纪录评为世界上最长的画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观赏颐和园的长廊。(出示图片、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词的预习情况,(出示图片)找一位同学读生字,学生齐读三遍。 三、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朗读课文,思考(出示图片)课文从哪两方面介绍颐和园长廊的美? (生回答: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 (师:回答的非常好,课文分别从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两方面介绍了颐和园长廊的美) 2、长廊的美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首先我们来感受长廊的建筑艺术美(出示图片) ①请同学们阅读课文4—7段,思考:长廊的建筑艺术美,体现在哪些方面?(有) (生回答:造型绝,风水绝,结构绝)

(师:对,课文从造型绝,风水绝,结构绝三方面介绍了长廊建筑艺术的美) ②小组合作交流:长廊的造型,风水,结构分别绝在哪里? A、谁能说一说长廊的造型绝在哪里? (生回答,师:造型绝:像倒挂的蝙蝠。蝙蝠的蝠与幸福的福谐音,倒挂的蝙蝠就预示着福到了,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B、来,你来说一说长廊的风水绝在哪里? (风水:从气候上看,冬暖夏凉;从环境上看,依山傍水。园中美景随水波而动,随四季而变。) C、那么谁能再说一说长廊的结构又是绝在哪里呢? (结构绝:对呀,728米的长廊全部采用斗拱结构,没有用一颗钉子,这是建筑艺术的奇迹,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③这就是长廊的三绝,下面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感受长廊的建筑艺术美(出示图片) 3、长廊不仅建筑艺术美,而且绘画艺术也令人赏心悦目,下面让我们一起感受长廊的绘画艺术美(出示图片) 4、长廊的绘画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读课文8--10自然段,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有)(1、多2、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是啊,长廊的绘画艺术有两大特点,一是多,二是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5、你是从哪里感受到长廊的画很多呢?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

《颐和园》公开课教案

颐和园 一、教学目标 1. 认识目标 (1)了解颐和园的美景,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学会13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生词“大殿、长廊、绿漆、栏杆、昆明湖、神清气爽、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雕刻、玩赏”等。 (3)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5)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陶冶爱美情趣;理清写作顺序,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介绍颐和园。目的是让学生对长廊、万寿山、佛香阁等有初步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 教师引言:这就是位于北京西部我国清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同学们想不想仔细地去参观、游玩一番?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18课《颐和园》 (二)整体感知 1. 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请同学们听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读音,边听边想: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 (2)通过概括,引导归纳为:北京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 2. 自读课文,学会字词。 (1)同学们对颐和园的景物都很有兴趣吧?那么让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要求注意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2)我们来认识一下课文中的生字吧! 出示13个生字。 我们再来看文中有哪些好词。 (三)知识扩展 同学们一定会与老师有同样的感受,这么大这么美的大花园是怎么建造起来的。 师:颐和园前身清漪园,始建于公园1750年(乾隆十五年)。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6年(光绪十二年)慈禧挪用海军经费和其他款项重建,并于1888年改名为“颐和园”。1900年,颐和园又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颐和园构思巧妙,建筑之精,集我国园林艺术之大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北京颐和园和优美的景色及组成,特别是它的建造过程,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节课我们再细致游览。

部编版习作例文:颐和园教案

习作例文:颐和园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 2.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在我国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那里有令人陶醉的自然风光,又有梦幻般神奇的建筑。请同学们先欣赏一些这里的美景。 2.出示图片,欣赏图片:看了这些图片,你想说点什么?学生交流谈感受。 3.通过图片感受颐和园的美,需要一双爱美的眼睛和一颗爱美的心就够了,但要通过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还需要美的智慧。大家有信心吗?现在我们来学习《颐和园》这篇课文。 板书课题:颐和园,提醒学生注意“颐”左边的写法。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②想一想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的?从课文哪些词句中可以看出来?请画出来读一读。 2.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是如何评价的呢? ①男女生读这两句话,你又发现了什么? ②写法指导:像这样总写感觉印象的句子,一般放在开头、结尾,这种写法叫——前后呼应。

3.既然这是一篇游记,那作者一定会告诉我们游览路线,请看: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像这样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化,不断展现新画面的方法叫移步换景。这种方法一般适合于写游记或参观记。你能带着老师走走作者的游览路线吗?你来说,老师画。 4.有感情地读一读作者的游览顺序。 三、品读课文,感受美景 1.如果你是一位游客,带着摄影机来颐和园游玩,你最想在哪儿留影?就把描写那里风景的段落练习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吧!还可以背下来。 2.汇报交流:你最想在哪里留影呢?为什么? (1)长廊 ①指名读文(第二段),颐和园的长廊给你留下了是怎样的印象?(长、美) ②体会长廊的长。 A.请你用文中句子告诉大家长廊究竟有多长,好吗? B.齐读感受后交流:你是从哪几个词语感受出来的?(一眼望不到头、700多米长、273间) C.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哪种写法好。 这条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 这条长廊很长,分成很多间。 小结:在这儿作者使用了具体的数字来描写长廊的长和间数的多。运用数字可以把事物的特点说得更具体、更清楚。这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以后大家在写作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写法。 D.指导朗读:引读“长廊真长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分成273间。”

颐和园长廊壁画

颐和园长廊壁画 故事一: 桃园三结义: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汉景帝的玄孙刘备素有大志,韬光养晦,结交天下豪杰;一日与涿县屠户张飞、落难江湖的关羽相遇。三人各抒胸中志愿,谈得 十分投机。第二天,他们在桃园中摆上酒席,祭告天地,结拜成为兄弟,决定 同心协力,救民救国。此后三人果然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这个故事,历史上叫做桃园三结义。 秦娜敏的感受: 刘备、关羽、张飞桃园结义的故事,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我们应该将这种“义”理解为一种志趣相投、共同奋斗和扶危救困、互相帮助的精神。

故事二: 三顾茅庐: 诸葛亮,字孔明。有经天纬地之才。刘备听了徐庶介绍,决心请他出山,共图大业。一日,刘备与关羽、张飞来到隆中卧龙岗,叩孔明茅屋柴门,恰巧孔明外出未归。过数日,刘备探知孔明已回,便引关、张再上卧龙岗。在草堂见到孔明之弟,才知孔明昨日出游,不知去向。光阴荏苒,又及新春,刘备三人再访隆中,庄上小童告刘备说:“先生昼寝未醒。”关、张在门外相候,刘备徐步而入,拱立阶下,见孔明翻身将起,忽又朝里睡着,刘备又立了一个时辰,孔明才醒。半晌孔明方整衣冠出迎。刘备不辞辛劳,三次访贤,终于请得诸葛亮出山相辅。 胡佳怡的感受: 刘备三顾茅庐去请诸葛亮,体现出他不仅明白人才的重要性,而且懂得爱惜人才、军中人才的道理,这使他最后终于成为了三分天下的一方霸主。刘备这种积极正确的人才观,对今天的人仍然有 不少借鉴的价值。 故事三:

故事四: 三碗不过岗 “武松打虎”是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三碗不过岗”是其中的一个片断。山东 好汉武松路过景阳岗下小酒店,看到店前酒幌迎风猎猎,上有五个大字─“三 碗不过岗”。武松一口气干了满满的三碗酒,不禁赞道:“好酒!”酒家说道:“我的酒,只要喝下三碗,就会醉倒,过不去前面的景阳岗。”武松却酒兴未尽,一连饮了十八大碗。临行,酒家告诉武松,景阳岗上有猛虎伤人,切不可 酒后过岗。然而,武松毫不在意,手提哨棒,大步流星向景阳岗赶去。 秦娜敏的感受: 故事五: 姜太公钓鱼:

颐和园教学设计

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字,正确读写“颐和园、长廊、画舫、远眺、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颐和园的优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教学难点: 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点特点写作方法。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都喜欢旅游吗,你都去过哪些地方?(生自由说)。师:看来同学们去过的地方可真不少。是啊,我们的祖国山河壮美,许多景点都举世闻名。其中有29处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播放图片。

师:大家看这几处,这是咱们济宁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这是我们山东的泰山,这是江西的庐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安徽的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北京的长城,这是颐和园。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颐和园,来领略这座皇家园林的风采,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重点讲解“颐”字书写。写颐这个字的时候,注意它的笔画顺序,横,竖,下面是个口字,竖折,右边是个页,最后一笔是点。齐读课题。 设计理念:通过孩子感兴趣的图片,将孩子带入到情景。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二、检查预习,体会结构美。 1、认读生字词。 师:课下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那这些生字你会读吗,谁来读。找生读。 课件出示词语。第一组:长廊宫殿耸立雕(平舌音耸读的很准确) 第二组:远眺堤岸画舫 师:这些词语中,你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出示图片画舫,大家看这幅图,像这种装饰华丽,专供游览的船就叫画舫。借助图片也是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 第三组:佛香阁横槛 师:谁来读读下面两个词语,佛和槛有什么共同点?(他们都是多音字)你还知道这两个字其他的读音吗,各组一个词。出示图片横槛,

颐和园长廊作文800字_0

颐和园长廊作文800字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嘿,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当你们的导游。今天,我要介绍的景点是颐和园。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它原是古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颐和园最著名的是长廊,颐和园的长廊,可以说成是艺术、绘画的集中体现,表现出了古代人民建筑师的能力。颐和园的长廊,它有三绝,就让我来向你们讲解一下吧!这长廊的第一绝嘛,就是造型绝。全长728米的长廊,如果你在地上看,是很难看出它的造型;可是如果你坐飞机经过颐和园的时候,你会发现颐和园的长廊像一个倒挂着的蝙蝠。说到这里,你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了:为什么要筑成蝙蝠形的呢?让我来解答吧,因为古代人民有在建筑物上或把它筑成蝙蝠形的习性,蝙

蝠代表福到了嘛!所以才会这个样子倒挂嘀。介绍完了第一绝,就到了风水绝了。这长廊北倚万寿山,南临昆明湖,在夏天的时候,南面的昆明湖上会吹来一阵阵的凉风。相反,冬天,高大的万寿山挡住了从北边吹来的寒风。因此在夏天的时候,无论在多热的环境下,长廊里都会因为从南边吹来的风而凉风习习。从长廊的环境上来看,它两旁山水,和长廊结合而成了一幅美丽无比的画面。最后一绝,就是结构绝了。长廊的每一根木头,都没有半点粗糙的东西。如果你仔细去看,你就会发现:长廊里的上千根木棍和木桩,结合成了这个长廊,这个长廊的修筑,竟没有用一个钉子。真是历史上的奇迹啊!长廊的两旁,都刻有五彩的画,分别画着人物、花草、风景,这上面的一万多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为什么会有这些画呢,那还是得让我这个小导游来讲解的。有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玩遍了江南。后来回到皇宫时,乾隆皇帝很怀念游玩

西师大小学语文五上《第29课颐和园的长廊》word教案(1)

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颐和园的长廊》教案 邵家岭中心小学张青变 2013年11月25日

29、《颐和园的长廊》教案 邵家岭中心小学张青变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书写,积累“引人注目”等词语。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理解长廊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美。 3、透过文字,想象词句所描绘的情景,感受长廊的美。 教学重点: 了解长廊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美。 教学难点: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想象词句所描绘的情景,感受长廊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预习了课文《颐和园的长廊》,预习的怎么样,这一节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读一读 颐(yí)和园编辑(jí) 斗拱 ( gǒng ) 典范(fàn ) 精湛(zhàn )技艺 赏心悦目引人入胜引人注目 (颐和园的颐的字形) 2、说一说: 课文从几方面来介绍颐和园长廊的美的? 三、细读课文,感受长廊的美。 出示自学提示 认真读课文,想一想:颐和园的长廊的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温馨提示: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长廊的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相关段落,抓住关键句、重点词来体会,并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

1、学生自学。 2、学生讨论交流 3、反馈: (一)感受长廊建筑艺术的美 1.长廊的建筑精美,人们称它有三绝,作者是从哪三个方面介绍它的建筑艺术美的? 2. 引读第4~6段。通过引读,感受长廊的“三绝”。 造型绝风水绝结构绝 (1)抓住关键词句让学生多读,体会长廊的美,如“依山傍水”、“美景随水波而动,随四季而变”。 (2)反复品读欣赏下列句子。 A.长廊依山傍水,构成美丽的图画。 B.园中美景随水波而动,随四季而变,真可谓是变化无穷。 (3)自由读,边读边想像画面,想像颐和园的美景。 (4)有感情地朗读。 (二)感受长廊绘画艺术的美 长廊的建筑形式独特,绘画艺术也让人惊叹。 (二)颐和园的长廊的绘画艺术的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图文结合,想象画美. (8-10段) 1.学生结合相关段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教师引导学生品读句子. 特点一:数量多 在273间长廊里随处可见赏心悦目的彩墨画,一共有14000多幅 (1)在这里作者运用什么说明方法?( 列数字) (2)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句子. 特点二:种类多( 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教师出示图片,欣赏感悟. 在273间长廊里,一间一景,一景一画,景色变化和谐。真是人在廊中走,景在身边移。 2、教师小结:这些画来历不凡,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颜色各异,精美绚丽,堪称艺术珍品,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化园林艺术的灿烂和劳动人民能工巧匠的智慧。 四.总结全文,介绍长廊 今天,我们一起领略了长廊建筑艺术的独特,绘画艺术的精美。请同学们做一名小导游

29.颐和园的长廊

29.颐和园的长廊 【课时目标】 1、学习并掌握生字新词。 2、感知课文内容,解读描写长廊建筑艺术美的部分,体会长廊建筑艺术的美。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按照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2.借助课文,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介绍名园,导入新课。 1、教师: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板书:颐和园讲解“颐”字的字形),你们能借助搜集到的资料,简单地介绍一下这座皇家园林吗? 2、展示资料,介绍颐和园。 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

游景点。 3、教师: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要数长廊了。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板书:的长廊) 4、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从哪两个方面具体介绍颐和园?按什么顺序记叙? 3、画出你觉得优美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 教师检查指导: (一)字词 1.生字需读准字音记清字形:颐辑拱湛范 2.词语: 颐和园、雕刻、编辑长廊、斗拱、引人注目精湛、典范、赏心悦目乾隆引人入胜 3.优美语句示例: “长廊,可以说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 “长廊的美还美在长廊上的那些话。” 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这两句话,再想一想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指名反馈) 三、图文结合,体会建筑艺术美 1、教师导读:今天,我们先来观赏长廊的建筑艺术美。 2、指名分段读描写长廊建筑艺术美的段落,其他学生思考:作者从那几个方面介绍长廊的建筑艺术美?指名反馈。 4、再读这些自然段,和同桌交流长廊的造型、风水、结构分别绝在哪里。指名反馈。 5、教师小结:这就是长廊的三绝,这三绝让你感受到怎样的建筑艺术美呢?请大家轻声读课文,把相关句子画出来。指名反馈。 6、教师小结:这就是长廊的三绝,它们构成了长廊建筑艺术的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同学们再读一读。 7、教师:长廊的建筑艺术美还表现在哪里?(指名反馈)

《颐和园的长廊》教学设计

《颐和园的长廊》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读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长廊的美。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理解长廊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美。 教学重点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词语所描绘的情境,感受长廊的美。 教学准备 课件或挂图、小黑板。 教学时数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板书:颐和园)同学们,谁去过颐和园?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又大又美)而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要数长廊了,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循着作者的足迹,饱览颐和园长廊的美吧!(板书:的长廊)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段落的序号。 2课件(或小黑板)检测掌握生字新词的情况。 3分小组读课文。 4读完全文,你感觉这长廊怎么样? 三、细读课文,感受长廊的美 (一)默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二)讲读第1~2段。 1第1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从这句中,你了解到什么? 2引导学生从第1段进行质疑。(引入第2段的设问句。) 3作者同我们一样,也产生了这个问题,他就积极地去寻找答案,他找到答案了吗?因此,作者用一个设问句,给我们造成了悬念,成功地引起了我们读者的好奇心,引我们随他一同去欣赏长廊引人注目的地方。 板书:长廊 (三)讲读第3~10段。 1以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第3~10段。 2这部分内容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第3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你从中了解到长廊的什么特点?板书:建筑艺术绘画艺术 3欣赏长廊的美,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1)长廊的美,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集中体现,这就是长廊引人注目的地方呢! (2)长廊的建筑非常精美,它有三绝:一是造型绝,全长728米,从万寿山上看,形状像一只倒挂的蝙蝠;二是风水绝,北倚万寿山,南临昆明湖,

五年级语文颐和园的长廊练习题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颐和园的长廊练习题及 答案 一、形近字组词。 廊()湛()悦()精()赏() 廓()堪()锐()晴()党() 钉()偏()倚()挂()犹() 盯()蝙()椅()卦()忧()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耳()目()面面()()()穿()水走()观()虎视()()()花()乱()()满目()历在()()张()望()耳()听看()成()()目()看三、选合适的词填空。 避免躲避避开 1.他__了敌人的耳目,闪身进了李大钊的家。 2.李大钊为了__党组织被破坏,烧掉了许多文件。 3.__沙皇追捕的列宁隐居在河畔。 纷乱混乱杂乱 4.为了赶任务,这几天的车间__极了,到处都是货物。 5.趁着__,小通讯员溜进人群中,躲过了敌人的追击。 6.一会儿,外面传来一阵__的喊声。 平静安静宁静肃静 7.五个孩子在海风呼啸中__________地睡着。 8.桑那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心里很不_______ 9.一弯新月从西山头落下去,夜显得更加____________。 平静安静寂静冷静 10.夜深了,四周一片(),我们的陈老师还在伏案工作。 11.听了赖宁事迹的报告,同学们的心情久久不能()。

12.上课铃声响了,教室里顿时()下来。 13.在一片赞扬声中,我们的头脑要保持()。 四、阅读答题。 晋祠 从山西省太原市西行40里,有一座悬瓮山。在山下的参天古木中,林立着100多座殿堂楼阁和亭台桥榭。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这就是著名的晋祠 晋祠的美,在山,在树,在水。 这里的山巍巍的,有如一道屏障;长长的,又如伸开的两臂,将晋祠拥在怀中。春日黄花满山,径幽香远;秋来草木萧疏,天高水清。无论什么时候拾级登山都会心旷神怡。 这里的树,以古老苍劲见长。有两棵老树:一棵是周柏,另一棵是唐槐。那周柏,树干劲直,树皮皱裂,顶上挑着几根青青的疏枝,偃卧在石阶旁。那唐槐,老干粗大,虬枝盘曲,一簇簇柔条,绿叶如盖。还有水边殿外的松柏槐柳,无不显出苍劲的风骨。以造型奇特见长的,有的偃如老妪负水,有的挺如壮士托天,不一而足。圣母殿前的左扭柏,拔地而起,直冲云霄,它的树皮上的纹理一齐向左边拧去,一圈一圈,丝纹不乱,像地下旋起了一股烟,又似天上垂下了一根绳。晋祠在古木的荫护下,显得分外幽静、典雅。 这里的水,多、清、静、柔。在园里信步,但见这里一泓深潭,那里一条小渠。桥()有河,亭()有井,路()有溪。石()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这些水都来自“难老泉”,泉上有亭,亭上悬挂着清代著名学者傅山写的“难老泉”三个字。这么多的水长流不息,日日夜夜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水的清澈真令人叫绝,无论多深的水,只要光线好,游鱼碎石,历历可见。水的流势都不大,清清的微波,将长长的草蔓□成缕缕的丝,□在河底,□在岸边,□着那些金鱼、青苔以及石栏的倒影,□成一条条大飘带,□亭□榭,冉冉不绝。当年李白来到这里,曾赞叹说:“晋祠流水如碧玉”,当你沿着水去观赏楼阁时,也许会这样问:“这几间建筑怕都是在水上漂着的吧!” 1.根据原文填空。 ⑴晋祠的总体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晋祠的水,从____、____、____、____多方面给人以美感。 2.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晋祠水清的句子。

2018-2019年语文A版第六册《颐和园的廊与画》word教案设计

12颐和园的廊与画.txt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一间住着快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会吵醒隔壁的痛苦。教学目标: 1、认识本文的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参照“我的词语库”自助积累好词好句。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抓住长廊的造型、位置、结构三个方面的独特之处,让学生感受颐和园之美,并让学生自主选择方法搜集相关资料和图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朗读理解长廊建筑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对长廊建筑精美的体会,激发热爱祖国文明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有关颐和园的长廊的资料和图片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回忆联想,激趣引入: 1、你知道北京有哪些名胜古迹吗? 2、在中国有很多美丽的园林,其中一处保存最完整,就是举世罕见的颐和园,而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就是长廊,今天我们学习《颐和园的廊与画》。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细读课文。 2、放录音,对照课文朗读,纠正自己的读音,识记生字。 3、小组合作认识生字。

4、检查本课生字的学习情况,重点理解四字成语。 三、朗读评比: 1、好朋友合作朗读课文。 2、邀请同学上台合作朗读课文。 3、评价朗读情况。 四、学写生字: 1、出示要写的8个字,观察这些字哪些地方要特别注意。 2、重点指导其中一些字的书写: “置”下面的“直”里面有三横。 “寿”的字头不能写成“春”字头。 3、学生上台范写,学生自由评价。 4、展示学生写字作业。 五、课堂小结: 这一课抓住了长廊的特点来写,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六、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长廊的资料与图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导入: 1、复习生字。 2、出示本课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二、精读课文:

颐和园的长廊作文

颐和园的长廊作文 颐和园的长廊 四(1)班贺玉东 嘿,大家好!很荣幸能够当你们的导游。今天,我要介绍的景点是颐和园。 颐和园位于北京的西北郊,它原是古代的皇家园林和行宫。颐和园最著名的是长廊,颐和园的长廊,可以说成是艺术、绘画的集中体现,表现出了古代人民建筑师的能力。 颐和园的长廊,它有三绝,就让我来向你们讲解一下吧! 这长廊的第一绝嘛,就是造型绝。全长728米的长廊,如果你在地上看,是很难看出它的造型;可是如果你坐飞机经过颐和园的时候,你会发现颐和园的长廊像一个倒挂着的蝙蝠。说到这里,你一定要打破沙锅问到底了:为什么要筑成蝙蝠形的呢?让我来解答吧,因为古代人民有在建筑物上或把它筑成蝙蝠形的习性,蝙蝠代表福到了嘛!所以才会这个样子倒挂嘀。 介绍完了第一绝,就到了风水绝了。这长廊北倚万寿山,南临昆明湖,在夏天的时候,南面的昆明湖上会吹来一阵阵的凉风。相反,冬天,高大的万寿山挡住了从北边吹来的寒风。因此在夏天的时候,无论在多热的环境下,长廊里都会因为从南边吹来的风而凉风习习。从长廊的环境上来看,它两旁山水,和长廊结合而成了一幅美丽无比的画面。 最后一绝,就是结构绝了。 长廊的每一根木头,都没有半点粗糙的东西。如果你仔细去看,你就会发现:长廊里的上千根木棍和木桩,结合成了这个长廊,这个长廊的修筑,竟没有用一个钉子。真是历史上的奇迹啊! 长廊的两旁,都刻有五彩的画,分别画着人物、花草、风景,这上面的一万多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为什么会有这些画呢,那还是得让我这个小导游来讲解的。 有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玩遍了江南。后来回到皇宫时,乾隆皇帝很怀念游玩时风景,就连做梦也梦到了江南。于是,乾隆皇帝召集了所有去过江南的雕刻师,让他们把江南的风景用风景画的结构来把它刻在长廊,也就是当时皇家园林上面,其余的花草画是一个雕刻师雕刻时突发奇想从而获得乾隆皇帝的同意之后才添上去的。至于人物嘛,是继乾隆皇帝之后的皇帝添上去的;就形成了现在的长廊。 好了,游客们,我介绍完了。如果你们还没有听够,不如亲自去北京看看吧,说不定比我说的还要美得多哦!

颐和园教案

颐和园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16、颐和园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自主识字若干个,重点体会“滑、几乎、也”等词语的正确 含义。 2、默读课文,根据过渡句了解并能介绍作者游览路线。 3、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内容等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 4、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北京颐和园的景色优美,从而激发学 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过渡句的学习来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能说清楚游览的路线及所看到的 景点特征。 2、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语句、内容等提出问题,并试着解答。 教师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璀璨,数不清的名胜古迹向人们述说着华夏五千年的历史。北京的颐和园就是其中之一。 (出示颐和园图片,配合音乐。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景。) 师: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花园和行宫,1900年,颐和园曾遭八国联军严重破坏,1902年再次修复。它是我国现存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价值最高的,被誉为皇家园林。 2、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第16课,跟随着作者的脚步去游赏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出示课题,读题。读准“颐”。

3、请同学们举起右手跟着老师书空“颐”的左半部分。(“口”用红粉笔强调) 4、再读课题。 5、师:我们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结合刚才看到的图片,请你用一句话说说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初读课文,理清路线。 1.师:课文中也有两句话对颐和园的景色进行了概括。 出示开头和结尾。 2.师:文章开头说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把开头句子中的“美丽”两字泛红)结尾又说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再把结尾处的“美丽”两字泛红),这样的写法叫……首尾呼应,(在两个句子的下面出示:首尾呼应)这使文章的结构非常完整。 3.再读两句话,读出感情(同时板书:首尾呼应)。 4. (出示)按要求朗读课文。 ①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词语。 ②想一想:课文写了颐和园的哪些主要景点请你用“。”。标出。 5.交流: (1)师:我们先来看一看课文中的一些专用名词。 出示专用名词。 长廊佛香阁画舫横槛琉璃瓦宫殿(同时出示图片) 重点教学:槛(这个字有几个读音,课文中选哪个读音老师出示图片和解释条请学生读准字音。) (2)朗读词语。 (3)学生交流课文写了颐和园的哪些主要景点,教师板书。

《颐和园》教案

教材分析: 《颐和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18课,这是一篇写景的游记。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用生动的语言、准确的词汇、恰当的比喻,再现了颐和园这座古老的皇家园林的秀丽景色,字里行间流露出喜爱之情,是一篇培养学生语感,帮助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文章。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好教材。文章一写长廊的景色:先抓住“长”的特点从总体介绍,然后抓住每一间的横槛上五彩的画的特点从内部介绍,最后抓住长廊两旁风景宜人的特点介绍外部环境;二写万寿山的景色:先写从山脚下抬头看到的佛香阁和排云殿的壮观景象,再写站在佛香阁的前面从山上向下、向前、向东远眺所看到的美丽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分别介绍了长堤、湖心岛、十七孔桥。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与结尾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写作顺序,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 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精彩的视频,你们想看吗?看完视频你要说说自己的感受。 放映颐和园教学视频。 生谈感受。(美、大) 指名读,字音都读准了,大家仔细看看这个颐字,我们在书写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吗?谁能给大家提个醒。(板书:18颐和园)指导书写“颐”左边有一个小口。 1998年颐和园被联合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呢。听到这个信息,你觉得课题该怎么读?指名读,带着自豪读齐读课题。字音读准了,字也会写了,那你知道“颐”是什么意思? 大屏出示“颐”的意思:1、脸颊,腮。2、休养,静养,颐养天年。那你们说这里的“颐”是哪一个意思? 生反馈:第二个。 师;为什么?(师提示:因为这里是皇帝和他的母亲慈禧太后休养,颐养天年的地方)那“和”是什么意思?(生反馈和平,和谐,太平)连起来说就是皇帝和慈禧太后不仅希望自己在这里颐养天年,作为当时的统治者还希望自己的国家天下太平,百姓生活和谐。 那寄托着这样美好的愿望,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