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大信息学院硕士生导师名单

西南交大信息学院硕士生导师名单
西南交大信息学院硕士生导师名单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位分委员会二○一○年硕导上岗遴选通过人员名单

总计:93人

1

2

3

4

5

6

7

2010年新增硕士导师:总计:7人

8

西南交通大学信息学院所有研究生导师名录

学院教职工名单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20人) 系主任:杨燕 实验室主任:杨斌张新有 教授(5人):诸昌钤曾华燊马永强彭强杨燕 副教授(8人):杨斌戴齐唐慧佳谭献海窦军蒋朝根黄海于张新有 讲师(4人):陈红梅何蓉陈剑波贾真 实验人员(3人):李颖白雅娜(高工)袁霞(高工) 软件工程系(26人): 系主任:周荣辉 实验室主任:郝晓枫 教授(3人):周荣辉尹治本(兼)李天瑞 副教授(11人):陶宏才丁光耀韩丽萍文登敏楼新远黄洪李允朱焱翟东海胡晓鹏赵宏宇 讲师(7人):张跃何太军赵其刚陈帆周杲喻琇瑛胡飞 实验人员(5人):郝晓枫(高工)尹淑倩李勇周晓星王翔宇 通信工程系(26人) 系主任:方旭明(我) 实验室主任:陈红王宏霞 教授(15人):范平志潘炜(光纤)闫连山(编码)何大可(牛)罗斌()方旭明张家树(牛)唐小虎(我) 彭代渊王宏霞尹忠科(0 )邓平(320)王建英郝莉(我)张世昌(320) 副教授(5人):陈红陈庆春刘林马征(320) 讲师(4人):刘浩李晓航张文芳李恒超 实验人员(2人):贾蓓莉王澍 自动化系(13人) 系主任:余立建 实验室主任:王茜杨扬 教授(5人):郭进王长林张翠芳余立建徐志根(兼) 副教授(3人):汪晓宁杨扬侯进 讲师(6人):王茜王小川曾蓉刘利芳王小敏徐图 实验人员(1人):周琴(高工) 电子工程系(15人) 系主任:王丹 实验室主任:杨小雪白天蕊 教授(2人):冯全源陈向东 副教授(5人):杨小雪王丹白天蕊史燕叶文霞 讲师(4人):王平康萍胡香荣张辉波 实验人员(5人):徐安明(高工)贾岱松高洪杰杨磊陈星 院行政办公室(8人) 办公室主任:沈四春 中级职称(7人):陆明向玉兰沈四春徐军夏丽刘明慧 学院党委(3人)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模拟题5及答案

模拟试题五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1×10 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在单线区段,来自相对方向的两列车在车站交会时,从某一方向的列车在达车站时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该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 A 会车间隔时间 B 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C 连发间隔时间 D 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 2.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又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A 有调中转车 B 无调中转车 C 本站作业车 D 非运用车 3.单支或多支合并的远程车流,划为单独编组到达站的(),是其运行全程获得的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在始发站集结的车小时消耗。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绝对条件 4.铁路局的工作量等于() A 使用车数 B 卸空车数C接入重车数 D 使用车数与接入重车数之和 5.区间是指区段内()的区间 AΣ t 最大BT 最大 C 坡度最大 D 距离最大 6.就全路而言,工作量即为全路为的() A 装车数 B 卸车数 C 使用车数 D 运用车数 7.一般设置在大城市、工矿地区和港口等有大量货物装卸、专门办理货物运输的车站称为() A 客运站 B 客货运站 C 货运站 D 技术站 8.在技术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变列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的列车,称为() A 到达解体列车 B 自编始发列车 C 无改编中转列车 D 部分改编中转列车 9.为列车补轴、减轴、换挂车组的调车作业称为() A 解体调车 B 其他调车 C 摘挂调车 D 取送调车 10.铁路区段的现有固定设备,现行的行车组织方法和现行的运输组织水平的条件下可能达到的能力称为() A 设计通过能力 B 需要通过能力 C 最终通过能力 D 现有通过能力 二、多项选择题(2×5 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 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

西南交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培养计划与就业关联研究

西南交大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培养计划与就业关联研究 发表时间:2014-09-11T16:11:40.75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4年第7期下供稿作者:张凤梅於玉丹 [导读]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自 2009 年停招后,于2011年恢复招生。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院张凤梅於玉丹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用人单位对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技能需求也随之发生了一定变化,故而我校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本科培养计划是否仍然适用便存在疑问。我们通过分析近年来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技能需求,研究本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以期达到探求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培养计划的改进空间、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素质教育、培养本科生就业技能与综合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的目的。关键词:培养计划;就业;关联性 一、调查研究基本情况 1、调查研究的背景 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自 2009 年停招后,于2011年恢复招生。就业状况与就读状况出现为时两年的断层,致使我校本专业难以及时做到与时俱进,与用人单位的切实需求实现契合。为了满足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对与时俱进的素质教育、就业技能与综合能力的迫切需求,我们着手对本专业培养计划与就业现状的关联研究。 2、调查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对该课题的研究,前期我们主要以两种方式为主:一是发放调查问卷;二是当面访谈。后期则跟进用人单位校园招聘会,获取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技能需求资料。 3、调查问卷有关本科培养计划的情况陈述 在问及学生更希望做哪一类型的人才时,36%的学生希望成为通才型人才,45%的同学则更希望成为专才型人才。在本专业学生最感兴趣的课程设置方面,排名靠前的是时政类和实践类,理论类课程则不大为同学们所喜爱。在看待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与就业的关系方面,78.72%的学生认为本科生培养方案对就业而言非常之重要,认为两者间联系不大的仅占 4.36%。在学生就业取向方面,选择企事业单位的同学比例高达72.7%。在学生希望得到的课程支持方面,76.3%的同学选择公务员类,68.4%的同学选择了秘书类,选择行政管理类的同学比例也高达63.4%。在学生希望得到的能力培养方面,计算机技术能力和外语能力最受同学们重视,比例分别达到 86.5%和 78.2%,写作能力和管理与领导能力的比例也比较高。在问及学生是否希望对培养方案进行改革时,52.7%的同学表示希望,29.1%的同学表示不希望。 二、调查研究中发现的问题 1、主要的就业方向并不是“非我莫属” 根据我们调查问卷,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与工作内容有以下六类:行政后勤、市场公关、咨询顾问、采购贸易、销售人员、公务员。但是,公共管理类、经济管理类、传媒类都具备与本专业毕业生竞争的能力。如何令本专业毕业生掌握其主要就业方向的技能、提高本专业毕业生的不可替代性成为培养计划的侧重点。 2、就业技能需求多种多样,重在应用实践方面,要求掌握程度高 现今社会用人单位对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技能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种:专业技术知识;人力资源管理能力;市场调研、分析、总结报告能力;掌握一定的外语水平,并熟悉国际竞争与交易规则的能力;具备一定政治敏感,适应我国政治经济发展需求的能力。 根据西南交通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在169 个总学分的分配中,实践类课程共有 17 个学分,比例为10.1%;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必修课程和专业限修课程)有 63个学分,比例为 32.3%;其他则为通识类课程和大类课程。我们从调查对象了解到,毕业生普遍认为自己专业素养不高,“好像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都不精”,而且把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不足。 3、学生在本科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的参与度不高 长久以来,学生对培养计划的看法与意愿并未得到有效反映,绝大部分同学表示本科培养计划的制定与自己无关,学生的意愿和建议很少能通过本科培养计划反映出来。4、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毕业生面临就业现状西南交大政治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2009、2010年停招,所以我们小组借鉴的是 2007 届、2008 届毕业生的就业基本情况来展开。 2007年-2008年的就业状况: 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有升学、出国或者其他方面的选择,大部分同学毕业还是选择就业,但是当前社会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困境重重。我们从薪酬指数、应届就业率指数、发展前景指数、工作满意度指数四个方面对在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生进行了考察,根据调查问卷,得出:在薪酬指数方面,毕业一年后,68%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毕业一年后的薪酬在2500 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仅为10%。毕业两年后,54%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学生毕业两年后薪酬在 2500 元以下,薪酬在3000 元以上的比例则为 23%。在应届就业率指数方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生中,88%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11%的学生在毕业一年以后实现了就业。在发展前景指数方面,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23%,42%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在工作满意度指数方面,38%的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较舒服”。15%的毕业生认为工作“不太舒适”或“很不舒适”。 三、针对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的思考 1、就业困境原因分析 (1)社会上对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持有一种相对来说颇为固化的认识,即是“这类毕业生并没有什么不可替代的、实用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模拟题2及答案

模拟试题二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1×10 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中转作业后,即随原列车继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A 有调中转车 B 无调中转车 C 货物作业车 D 非运用车 2.为了合理分布空车和保证装车需要进行的车流调整,称为()调整。 A 重车 B 空车 C 备用车 D 方向别装车 3.若某辆货车随列车到达技术站 A,在到发线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随原列车继续运行,则该辆货车对 A 站来说属于()车。 A 有调中转 B 无调中转 C 一次货物作业 D 双重货物作业 4.车站出入车数之和称为车站的()。 A 改编车数 B 办理车数 C 有调车数 D 无调车数 5.在车流分析时,“无调比”这一指标指的是无调中转车数与()车数之比。 A 有调中转 B 车站货物作业 C 接入总 D 发出总 6.按调车场的货车集结过程与按车流的货车集结过程在()上是不同的。 A 集结开始时间 B 集结结束时间 C 集结中断时间 D 车组间隔时间 7.将车流合理地组织成列车流,这是()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 A 货运组织 B 车流组织 C 列流组织 D 运输方案 8.在列车运行图上,列车通过车站的时刻,填写在()。 A 进站一侧的锐角内 B 出站一侧的锐角内 C 进站一侧的钝角内 D 出站一侧的钝角内 9.在四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至少需要相隔()闭塞分区。 A 一 B 三 C 五 D 七 10.空车管内装卸率等于()。 A ?u交空+u卸空?/u使 B ?u使+u卸空?/u使 C ?u使+u卸空?/u空 D ?u交空+u卸空?/u空 二、多项选择题(2×5 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 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 11.铁路局工作量可表示为() A. U +U +U +U +U C. U + U + U D. U +U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 (含茅以升班培养计划、高速特专班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的交通系统高级管理人员、高级规划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工作人员。一部分毕业生将能成为交通运输系统各业务部门的领导,一部分毕业生将能成为知名的交通运输专家。 二、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和理论的基本原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法制观念。 2、掌握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运输组织与优化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工程基础知识、经济、法规等宽厚的基本知识。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规划设计能力、优化控制能力的高级运输工程师、交通工程师、系统工程师。 3、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管理能力。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特色 1、综合性: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2、“软”、“硬”结合。既要学习土木、电子、计算机、机车车辆、汽车等工程技术知识,又要学习组织、优化、经济、管理、市场等知识。

3、大交通。以铁路、公路及城市交通为主要对象。 五、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外语、运筹学、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交通运输信号、运输市场营销、运载工具及其原理、交通运输经济、线路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专业课程组行车组织、货物运输组织、旅客运输组织、铁路车站及枢纽(或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学基础、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专业课程组) 六、主要实践教学及基本要求 七、毕业学分基本要求

西南交通大学铁路行车组织课程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范文

列车运行图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资料 1. M-N 区段示意图 下行 技术站 中间站 2. 区段技术特征 3.区段距离及运行时分 4. 车站间隔时间及列车起停附加时分 4min τ不= 2min τ会= 4m i n τ连=(第一种类型) 2τ连= (第二种类型)

客:1=起t 1=停t 货:2=起t 1=停t 5. 区段站中间的信、联、闭设备 色灯信号、集中电气连锁、半自动闭塞 6. 客货列车行车量及旅客列车到发时刻 (1) 行车量 旅客列车:T63/T64特快旅客列车一对 1511/1512次直通旅客快车一对 1517/1518管内旅客列车一对 货物列车:直达列车3对 直通列车9对 区段列车4对 摘挂列车1对 (2)旅客列车到发时刻及停站时间 T63在M 站21:22出发,T64在N 站23:11出发,这两列车在区段各中间站均不停车。 1511次由M 站9:31出发,1512次由N 站15:39出发,在d 站停车5min ,其它中间站均通过。 1517次由M 站17:05出发,1518次由N 站6:16出发,在d 站停留5min 钟,其它中间站各停留2min 。 7. 中间技术站作业时分 d 站为下行货物列车技术作业需要停车站,每次停留时间10min t 技=。 8. 机车在机务段和折返段所在站停留时间标准 机车交路为肩回制,M 为基本段,N 为折返段。 机车在M 站停留时间标准为110分钟,在N 为70分钟。 旅客列车、摘挂列车单独交路。

9. M-N区段各中间站卸车数 10.M-N区段各中间站装车数 11. 排空方向 罐车向上行方向排空。除罐车外,其它车种卸车后利用装车。不足空车由M 站提供。

西南交通大学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

西南交通大学修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 (讨论稿) 为适应国家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发展对各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要,落实《西南交大“十一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化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的改革,构建研究型大学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决定进行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原则意见。 一、指导思想: 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终身教育理念,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研究型人才。 2、继续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模式,按照“加强通识基础,拓宽学科基础,凝练专业主干,灵活专业方向”的总体思路,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注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贯通。 3、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逐步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自主研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精炼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多渠道搭建自主研学平台,突出学生获取运用知识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4、根据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对人才多样性的需要和我校学科专业的不同特点,坚持分类指导,积极推进多规格、多类型、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二、基本原则 1、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养与健康人格培育,重视传授宽厚新的综合基础知识,重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 2、课程体系整合优化 进一步处理好通识教育基础、大类学科基础、专业主干与专业方向课程的关系,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主干学科与相邻学科、课内与课外、教与学等方面的关系。重新审视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起点,注意知识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先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模拟题1及答案上课讲义

模拟试题一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1×10 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一般设置在大城市、工矿地区和港口等有大量货物装卸,专门办理货物运输的车站,称为()。 A 货运站 B 客运站 C 客货运站 D 技术站 2.空车管内装卸率等于()。 A u交空+u卸空/u使 B u使+u卸空/u使 C u使+u卸空/u空 D u交空+u卸空/u空 3.在车流分析时,“无调比”这一指标指的是无调中转车数与()车数之比。 A 有调中转 B 车站货物作业 C 接入总 D 发出总 4.若某列车在技术站A 换挂车组后继续运行,则该列车对A 站来说属于()列车。 A 到达解体 B 自编出发 C 无改编中转 D 部分改编中转 5.双重货物作业车指的是在车站()的货车。 A 只装不卸 B 只卸不装 C 装后又卸 D 卸后又装 6.将货车由卸车地点调到装车地点的作业称为()。 A 送车 B 取车 C 调移 D 转线 7.考虑线路施工的需要,在列车运行图上,为区间或车站正线规定不放行列车的一段时间称为()。 A 施工空隙 B 施工天窗 C 列车空隙 D 列车间隔 8.将大车组留在到发线直接编组称为()。 A 活用线路 B 坐编 C 横动 D 集结 9.根据列车不停车通过区间两端站所查定的区间运行时分称为()。 A 纯运行时分 B 纯通过时分 C 起车附加时分 D 停车附加时分

10.在三显示自动闭塞区段,追踪列车之间的间隔通常需要相隔()个闭塞分区。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二、多项选择题(2×5 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 11.用时间相关法计算货车周转时间,其主要因素有()。 A 中时 B 中距 C 管内装卸率 D 旅速 E 停时 12.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铁路运输的优越性体现在()几方面。 A 运量大 B 运送速度较高 C 成本较低 D 受气候影响小 E 受地理条件限制小 13.列车编组计划的要素包括() A计划车流 B车流径路 C列车编成辆数 D车辆集结参数 E车辆无改编通过技术站的节省时间 14.下列指标中,()属于运行图质量指标 A客、货列车走行公里 B客、货列车行车量 C客、货列车平均技术速度 D货物列车平均旅行速度 E机车周转时间和机车日车公里 15.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各省省会所在站不一定都是特等站。 B车站班计划应当由站长或主管运输的副站长编制。 C摘挂列车和小运转列车都必须满轴开行。 D编制班计划时,应优先将编挂机会较少的车流编入列车。 E无调中转车一定随无改编中转列车到达车站。 三、名词解释题(3×5 分) 16.技术直达列车 17.通过能力 18.货车集结时间 19.技术站 20.列车进路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本专业培养熟悉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生产管理业务,能熟练操作城市轨道交通相关设备设施,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具有较强的服务沟通能力、较强的服务他人意识和常用英语口语交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立足重庆轨道交通服务大西南等地的城市轨道交通和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采取“订单班”培养模式,通过三年的专业课学习,使学生掌握轨道交通基本行车组织知识,客运组织与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能力,取得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 3、就业岗位 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使本本专业学生可以胜任从事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一线服务与管理岗位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从事交通运输类的辅助性岗位工作。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我是重庆轨道交通集团和成都铁路局及其他城市的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及下属企业或大型游轮及航空服务企业。 对应的主要岗位有:客运员、站务员、值班员、票务员以及运营管理员等相关岗位。 二、招生对象、学制及毕业要求 1、招生对象:普通初中毕业生或高中生及退伍军人

2、学制:三年 3、毕业要求 (1)、修完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和实习环节,完成教学规定考试 (2)、通过学校规定的学生德育操行测评 (3)、获得一项以上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三、知识结构要求 1. 掌握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等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 了解交通服务、交通安全、交通法规方面的基本知识。 3. 初步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管理、调度、组织等方面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四、能力结构要求 1.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办公操作能力。 2.具备一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组织调度、票务管理、车务管理等专业能力。 3.具有较强的表达、沟通、协调能力。 4. 具有一定的公共安全管理能力。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1、总体目标 本专业培养熟悉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生产管理业务,能熟练操作城市轨道交通相关设备设施,掌握城市轨道交通方面的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具有较强的服务沟通能力、较强的服务他人意识和常用英语口语交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立足重庆轨道交通服务大西南等地的城市轨道交通和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采取“订单班”培养模式,通过三年的专业课学习,使学生掌握轨道交通基本行车组织知识,客运组织与服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具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能力,取得相关岗位职业资格证书。 3、就业岗位 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使本本专业学生可以胜任从事城市轨道交通企业一线服务与管理岗位的能力,同时还可以从事交通运输类的辅助性岗位工作。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我是重庆轨道交通集团和成都铁路局及其他城市的交通运输企事业单位及下属企业或大型游轮及航空服务企业。 对应的主要岗位有:客运员、站务员、值班员、票务员以及运营管

理员等相关岗位。 二、招生对象、学制及毕业要求 1、招生对象:普通初中毕业生或高中生及退伍军人 2、学制:三年 3、毕业要求 (1)、修完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和实习环节,完成教学规定考试(2)、通过学校规定的学生德育操行测评 (3)、获得一项以上职业资格技能证书 三、知识结构要求 1. 掌握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等本专业所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 了解交通服务、交通安全、交通法规方面的基本知识。 3. 初步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管理、调度、组织等方面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四、能力结构要求 1. 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办公操作能力。 2.具备一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组织调度、票务管理、车务管理等专业能力。 3.具有较强的表达、沟通、协调能力。 4. 具有一定的公共安全管理能力。 五、课程设置及教学要求 (一)文化基础课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模拟题4及答案.doc

。 模拟试题四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120分钟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1×10 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 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在技术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列车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的列车,称为() A到达解体列车 B 自编始发列车 C 无改编中转列车 D 部分改编中转列车2.在单线或双线区段,从列车到达通过前方邻接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另 一同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 A 会车间隔时间 B 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C 连发间隔时间 D 不同时通过间隔时间 3.铁路区段的现有固定设备,现行的行车组织方法和现行的运输组织水平的条件下可能达 到的能力称为() A 设计通过能力 B 需要通过能力 C 最终通过能力 D 现有通过能力 4.随无改编中转列车或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在该站进行到发技术作业后又随原列车继 续运行的货车称为() A 有调中转车 B 无调中转车 C 本站作业车 D 非运用车 5.为了合理分布空车和保证装车需要进行的车流调整称为() A 重车调整 B 空车调整 C 备用车调整 D 方向别装车调整6.就全路而言,工作量即为全路的() A 装车数 B 卸车数 C 使用车数 D 运用车数 7.任何单支远程车流在沿途任一技术站的无改编通过车小时节省都大于或等于该车流开行 直达列车到达站的集结车小时消耗,则该单支车流满足了单独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的 () A 必要条件 B 充分条件 C 绝对条件 D 充要条件 8.铁路区段固定设备在预计新线修建以后或现有铁路技术改造以后所能达到的能力称为 () A 设计通过能力 B 现有通过能力 C 需要通过能力 D 最终通过能力 9.在列车运行图上铺画有各种不同速度和不同种类的列车,该图称为() A 非平行运行图 B 成对运行图 C 平行运行图 D 连发运行图 10.通常设置在大量车流集中或消失的地点,或几条铁路的交叉点,它的主要工作是改编车 流,即大量解体和编组各种列车的车站称为() A 中间站 B 会让站 C 区段站 D 编组站

(西南交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宽厚的基础理论,较广泛的专业知识,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硬件、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研究开发能力的本专业高级技术人才。毕业后可从事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的研究、设计、集成、开发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也可从事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 二、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法制观念;具有良好的品德和团结协作精神。 2、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外语运用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3、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思维能力、计算机系统的认知、分析、设计及应用的能力以及软硬件开发应用能力。 4、养成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特色 本专业注重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全面系统地学习和应用技能的培养,软硬件并重,软硬件结合,所培养出的毕业生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宽广、实验技能好,因此具有较宽的工作适应性,能从事计算机的软、硬件开发、数字通信、多媒体信息处理、计算机网络及数据库开发应用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五、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英语、电路分析、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原理、微机与接口技术、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与设计、计算机网络、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应用、软件工程、网络编程技术、数据挖掘技术、计算机图形学等

西南交大电气工程学院导师名单

西南交通大学硕士生导师上岗招生遴选通过人员名单 单位:电气工程学位分委会总计:82人 序号姓名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所在单位 出生 年月 职称 是否首 次招生 1 陈春阳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 传动 电力牵引传动及其控制技术电气工程学院1962.4 教授否 2 陈唐龙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弓网高速受流技术、接触网在线检测技术、图像处理技术电气工程学院1962.09 教授否 3 陈维荣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 技术、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检测技术 与自动化装置 调度自动化系统、智能监控系统、智能信息处理、分布式测 控技术 电气工程学院1965.1 教授否 4 陈小川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微机保护与自动化电气工程学院1963.3 教授否 5 范建斌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中国电力科学 研究所 1967.10 教授是 6 冯晓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电力牵引传动及其控制技术、高速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的适 用性研究、列车自动控制理论与技术、列车群控系统及其仿 真研究 电气工程学院1962.10 教授否 7 高仕斌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继电保护与综合自动化电气工程学院1963.11 教授否 8 郭世明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机与电器电力电子技术应用、电气传动系统的智能控制、微机检测与 故障诊断、机车自动驾驶系统 电气工程学院1954.12 教授否 9 郭小舟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技术、交流调速、线性电机控制电气工程学院1959.04 教授否 10 何正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气系统控制与信息 技术、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动化、检测技术 与自动化装置 信号处理及信息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电网故障诊断、 配电网自动化、牵引供电及自动化系统可靠性。 电气工程学院1970.06 教授否 11 胡基士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力电子、轨道交通电气工程学院1955.04 教授否 12 胡劲松高电压与绝缘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西南电力设计院1968.07 教授是 13 黄彦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电气化与自 动化 电力系统分析、微机保护电气工程学院1961.02 教授否 14 蒋启龙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电磁悬浮与超导工程电力电子技术、磁浮技术及应用电气工程学院1969.11 教授否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2013级培养方案(课程设置)

土木工程专业2013级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知识、能力、素质相协调的,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广泛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精神和研发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能在房屋建筑、铁道、道路、桥梁、隧道与地下建筑、岩土和市政工程等领域从事土木建筑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管理、科研教育、投资和科技开发等工作。 二、基本要求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有为国家富强与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敬业精神、健康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2、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和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较强的分析、思维和想象能力,自觉的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能够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阐述自己的思想和研究成果。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与专业有关的外文资料。 3、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较宽厚扎实的技术基础理论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法律法规知识及相关的环保、机械、电工电子工程技术知识。 4、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测量、制图、计算、实验、测试等基本技能。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工程设计的能力,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能力和管理能力,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三、学制、学位与学分要求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特色 毕业生具有扎实的数学、力学和土木工程结构方面的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外语及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宽广的专业技术基础知识。毕业生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素质高,尤其在大型交通土建工程和建筑工程方面有较坚实的基础和专业知识。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班(包括茅以升班与詹天佑班)是为探索个性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而开办的,是培养研究型、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在教学内容上强调“数学——力学——结构”知识主线,突出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和测量、绘图等基本技能训练,构筑科研创新平台,设计创新实践学分,开设科技前沿专题讲座,参与国际工程实践。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研讨式、启发式的教学模式,基础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形式授课,配备高水平教师担任导师进行专业学习和科研实践指导,三年级后可跟导师进入科研训练环节。在教学管理方面,突出个性化管理,在专业方向选择上更具灵活性。在教学组织上,单独开小班上课,同时提供优质教学资源,选派高水平师资授课,提供个性化实验室,开展创新性试验活动。 五、主干学科与专业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力学、土木工程。 主干课程:土木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土木工程地质、建筑材料、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工程流体力学、结构设计原理、基础工程、土木工程试验与量测技术、地震工程学导论、结构分析计算机程序与应用、各专业课群组课程等。 六、主要实践教学及基本要求

西南交通大学《行车组织》模拟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六 课程名称:铁路行车组织考试形式:闭卷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号: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1×10 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 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在铁路局管内卸车的重车称为() A管内工作车 B 移交车 C 空车 D 运用车 2.在技术站需要变更列车重量、列车运行方向和换挂车组的列车,称为() A 到达解体列车 B 自编始发列车 C 无改编中转列车 D 部分改编中转列车 3.在一定时期内,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铁路区段所具备的能力,称为() A 设计通过能力 B 现有通过能力 C 需要通过能力 D 最终通过能力 4.在技术站编组,至少通过一个编组站不进行改编作业的列车,称为() A 始发直达列车 B 技术直达列车 C 直通列车 D 区段列车 5.为列车补轴、减轴、换挂车组的调车作业称为() A 解体调车 B 其他调车 C 摘挂调车 D 取送调车 6.铁路局的工作量等于() A 使用车数 B 卸空车数C接入重车数 D 使用车数与接入重车数之和 7.单支远程车流或多支合并远程车流在沿途技术站无改编通过所获得的车小时节省大于或等于该车流开行直达列车到达站在始发站的集结车小时消耗,则满足了() A 必要条件 B 充要条件 C 充分条件 D 绝对条件 8.限制区间是指区段内()的区间 AΣ t 运最大BT 周最大 C 坡度最大 D 距离最大 9.车站办理客票发售、旅客乘降、旅客的文化和生活服务、行李和包裹的承运、装卸、中转、交付称为() A 客运作业 B 货运作业 C 行车技术作业 D 中转作业

10.根据《技规》和列车编组计划的要求,将车辆选编成车列或车组称为() A 解体调车 B 编组调车 C 摘挂调车 D 取送调车 二、多项选择题(2×5 分)下面各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有2-5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 案全部选出,并将其番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正确答案没有选全或有错选的,该题无分。 11.铁路局使用车数等于() A U 装+U 使 B. U 装+U 卸空 C. U 自装自卸+U 自装交出 D. U 自装自卸+U 接入自卸 E. U 自装自卸+U 接运通过 12.铁路局每日18 点对全日铁路生产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统计,主要内容有() A 分界站货车出入统计 B 现在车统计 C 货车停留时间统计 D 货车运用成绩统计 E 货物列车正点统计 13.铁路日计划的内容包括() A 货运工作计划 B 列车工作计划 C 机车工作计划 D 车辆检修工作计划 E 日计划指标 14.重车调整的方法有() A 方向别装车调整 B 限制装车 C 停止装车 D 密集装车 E 变更车流运行径路 15.车站工作的统计主要有() A 装卸车统计 B 现在车统计及车流统计 C 货车停留时间统计 D 货物列车出发正点统计 E 货物列车运行正点统计 三、名词解释题(3×5 分) 16.无调中转车 17.货车周转时间 18.空车调整 19.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20.机车全周转时间 四、判断分析题(3×4 分)判断正误,将“√”或“╳”写在该题后的括号里,并简述理 由。

行车组织 在线机考题库及答案 西南交通大学

推送调车法与溜放调车法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优缺点?。 正确答案:答:推送调车法是使用机车将车辆由一股道调移到另一股道,在调动过程中不摘车的调车方法。其特点:消耗的调车时间较长,效率较低,但比较安全。溜放调车法是使用机车推送列车到达一定速度后摘钩制动,使摘解得车组借获得动能溜放到指定地方的调车方法。其特点:与推送调车法比较,其分解行程短,分解一个车组所用的调车程数较少,调车效率高 组织装车地直达运输应具备哪些条件?正确答案:答:组织装车地直达运输应具备下列条件:(1)货源货流充足,车流去向集中;(2)装车设备和能力能满足整列出车的要求;(3)调车设备具有编组直达列车的能力;(4)卸车设备和卸车能力能满足整列或成批接卸的要求;(5)空车供应要有保障。 铁路运输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较具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答: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较小;(2)能担负大量的客货运输任务;(3)运输成本较低,投资效果较高;(4)有较高的送达速度;(5)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小,能保证运输的准确性与经常性。 简述车站接(发)车工作正常的作业程序 正确答案:答:车站接车时办理的作业有:(1)办理区间闭塞;(2)准备接车进路;(3)开放进站信号;(4)接交行车凭证(不使用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时);(5)在指定地点迎接列车。车站发车时办理的作业有:(1)办理区间闭塞;(2)准备发车进路;(3)开放岀站信号;(4)接交行车凭证(不使用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时);(5)迎送列车及指示发车; 推送调车法与溜放调车法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优缺点?。 正确答案:答:推送调车法是使用机车将车辆由一股道调移到另一股道,在调动过程中不摘车的调车方法。其特点:消耗的调车时间较长,效率较低,但比较安全。溜放调车法是使用机车推送列车到达一定速度后摘钩制动,使摘解得车组借获得动能溜放到指定地方的调车方法。其特点:与推送调车法比较,其分解行程短,分解一个车组所用的调车程数较少,调车效率高 技术站办理的货物列车和货车有哪些种类?并简述有调中转车的技术作业过程 正确答案:答:技术站办理的货物列车有:无改编中转列车、部分改编中转列车、到达解体列车和自编出发列车。技术站办理的货车有:有调中转车、无调中转车和货物作业车。有调中转车的技术作业过程为:到达作业、解体作业、集结过程、编组作业和出发作业。 简述调车工作的意义,调车作业按其目的可分为哪几类? 正确答案:答:调车工作按其目的不同,可分为:(1)解体调车;(2)编组调车;(3)摘挂调车;(4)取送调车;(5)其他调车; 铁路运输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较具有哪些特点?正确答案:答:铁路运输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1)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较小;(2)能担负大量的客货运输任务;(3)运输成本较低,投资效果较高;(4)有较高的送达速度;(5)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小,能保证运输的准确性与经常性。

西南交大15年专业概论离线作业

西南交《专业概论(电气工程类)》离线作业 一、主观题(共17道小题) 1. 电气工程专业的性质是什么?有何特点? 专业性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控制理论和电力网理论是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基础,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则为其主要技术手段,同时也包含了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开发以及系统管理与决策等研究领域。 专业特点:本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机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相结合,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电力、电子、控制、计算机多学科综合,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宽口径”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和相应的电气工程专业知识,受过电工电子,系统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解决电气工程技术分析与控制问题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与应用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具有工业过程控制与分析,解决强弱电并举的宽口径专业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2.电气工程专业的研究领域有哪些?结合你目前的工作情况谈谈在该领域电气工程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情况。 研究领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涉及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电机电器技术、信息与网络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等诸多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本专业毕业生能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程设计、系统分析、系统运行、研制开发等工作,是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我觉得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触角伸向各行各业,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宇航飞机的研究,都有它的身影。本专业生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是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领域对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很大。据估计,随着国外大企业的进入,在这一专业领域将出现很大缺口,那时很可能出现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 3.本专业的学习方法是什么?谈谈你准备怎样学好本专业? 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习课件,做个有心人,广泛涉猎相关知识,努力、努力。按照学习方法努力学习,多实践,多动手,多动脑 4.电气工程专业形成了哪些研究方向? 1. 电力工程方向 2. 铁道电气化方向 3. 高速铁路方向 4. 电力机车方向 5.什么叫电力系统? 由发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和用电设备组成的生产、输送、分配和消费电能的统一的整体。

交通运输大类专业培养计划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

交通运输专业培养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基础厚、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的交通系统高级管理人员、高级规划设计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科研工作人员。一部分毕业生将能成为交通运输系统各业务部门的领导,一部分毕业生将能成为知名的交通运输专家。 二、基本要求 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敬业精神、创新意识和法制观念。 2、掌握交通运输规划理论与设计方法、运输组织与优化理论、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工程基础知识、经济、法规等宽厚的基本知识。具有组织管理能力、规划设计能力、优化控制能力的高级运输工程师、交通工程师、系统工程师。 3、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和管理能力。 4、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三、学制与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四、专业特色 1、综合性:具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双重性。 2、“软”、“硬”结合。既要学习土木、电子、计算机、机车车辆、汽车等工程技术知识,又要学习组织、优化、经济、管理、市场等知识。 3、大交通。以铁路、公路及城市交通为主要对象。 五、主干学科与主干课程 主干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主干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外语、运筹学、交通运输系统分析、交通运输信号、运输市场营销、运载工具及其原理、交通运输经济、线路基础、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及专业课程组行车组织、货物运输组织、旅客运输组织、铁路车站及枢纽(或道路工程、交通工程学基础、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与控制专业课程组) 六、主要实践教学及基本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