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高分子试题

功能高分子试题
功能高分子试题

一、概念

1. 什么是功能高分子?什么是高性能高分子?

2. 按高分子性质、功能或实际用途划分,功能高分子材料有哪几类?

3.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可归纳为哪几种类型?

4. 活性聚合有哪些特点?这些特点所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5. 功能高分子制备方法有哪几种?

6. 什么是相转化制膜法?

7. 什么是可控聚合?目前有哪些可控聚合方法?

8. 阳离子聚合的引发剂都是(亲)电试剂,即()体。

9. 在可控聚合中,GTP、RAFT、ATRP、RATRP

10. 简述高分子反应不用产率而用转化率描述反应的原因。

11. 简述聚甲基丙烯酰胺在强碱水溶液中水解程度一般仅为70%左右的原因。

12. 典型膜分离技术中MF、UF、RO、NF、D、ED、LM、PV分别表示什么含义?它们分离物质尺寸有什么特点

二、简述

1. 影响高分子化学反应的因素有哪些?

2. 分别写出聚苯乙烯强碱性阴离子离子交换树脂和强酸性阳离子型离子交换树脂分子结构示意图。

3. 什么是凝胶型离子交换树脂“中毒”现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指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4. 结构型导电高分子和复合型导电高分子的差别是什么?

5. 什么是受阻共轭?它对高分子导电性有何影响?

6. 写出聚丙烯腈经热解环化、脱氢形成梯型含氮芳香结构导电高分子产物反应过程。

7.写出由3, 4, 9, 10—二萘嵌苯四酸二酐高温聚合制备聚萘反应过程。

8. 在复合导电材料中,如何解释如下图所示的电导率与导电填料关系曲线?虚线所对应的导电填料浓度称为什

9.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10. 反式聚乙炔的禁带宽度若为1.35eV,试计算π电子数N最低及聚合度最低值为多少时,即可能有自由电子13. 如果用Px表示共轭聚合物,A和D分别表示掺杂时的电子受体和电子给予体,写出形成结构型导电高分子移反应式。

14. 下图分别为含炭黑聚合物导电材料在低电场强度(左)和高电场强度(右)时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试解释为什化趋势相反的曲线。

三、设计

某公司专门从事功能高分子材料开发工作,现承接以下三个研究项目,你作为一名公司研究成员之一,请选择其项目,写出你的设计方案。

(1)欲开发一种用于溶液中分子氧脱除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请设计一种可反复使用的除氧功能高分子材料。(2)交联壳聚糖薄膜具有较好的透光性,请以该薄膜为基质,设计制备一种透光性随温度变化的温敏性传感薄(3)金纳米粒子间距离变化时,颜色发生相应变化。请设计一种纳米金粒子水凝胶薄膜复合材料,使该材料随pH变化功能。

dfq0730(站内联系TA)

这么多啊!

我来开个头吧:功能高分子(functional polymers):在合成或天然高分子原有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再赋予传统能以外的各种特定功能(如化学活性、光敏性、导电性、催化活性、生物相容性、药理性能、选择分类性能等)的一类高分子。

dfq0730(站内联系TA)

9、医用高分子基本要求:根据产品类别及临床应用的不同,其对应的生物性能应能符合要求,如:细胞毒性、激、热源、容血等

chx2610076(站内联系TA)

思考题

1. 试述功能高分子、特种高分子、精细高分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那些具有独特物理特性(如光、电、磁)或化学特性(如反应、催化等)的新型高分子材料特种高分子——有特定的性能(如耐高温、绝缘性能等)

精细高分子——产量小、产值高,制造工艺复杂,功能高分子是其重要部分。精细高分子是相对于通用高分子来功能高分子——具有某些特殊功能

性能:材料对外部作用或外部刺激(力、光、热)的抵抗性能。

功能:从外部向材料输入信号时,材料的内部发生的质和量的变化,或这些变化输出的信号。

2. 官能团的作用有哪几方面?高分子效应包括哪几方面?各举一例说明。

一个化合物表现出来的物理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化合物中官能团的种类和性能。

a)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性质主要取决于所含的官能团。

Eg:高分子氧化剂的氧化性能产生于所含的过氧羧基;

b) 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性质取决于聚合物骨架与功能团的协同作用。

Eg:固相合成试剂(聚对氯甲基苯乙烯)

c) 官能团与骨架不能区分,官能团是骨架的一部分。

Eg:主链型聚合物液晶和导电聚合物。如聚乙炔和芳香烃及芳香杂环聚合物。

d) 官能团在高分子材料中仅起辅助作用。

Eg:引入官能团改善溶解性能,降低玻璃化温度,改变润湿性和提高机械强度等。

3. 功能高分子包括哪几种类型?

按照功能的性质划分:

a) 物理功能高分子,导电高分子、光导高分子、热电高分子、磁性高分子

b) 化学功能高分子:反应性高分子、离子交换树脂

c) 生物高分子及医用高分子

d) 其他:膜分离功能高分子,吸附性树脂

按照性质和功能划分:

e) 反应型高分子材料,包括高分子试剂和高分子催化剂,特别是高分子固相合成试剂和固化酶试剂等。

f) 光敏型高分子,包括各种光稳定剂、光刻胶、感光材料、非线性光学材料、光导材料和光致变色材料等

g) 电活性高分子材料,包括导电聚合物、能量转换型聚合物、电致发光和电致变色材料以及其他电敏材

h) 膜型高分子材料,包括各种分离膜、缓释膜和其他半透性膜材料。

i) 吸附型高分子材料,包括高分子吸附型树脂,离子交换型树脂、高分子鳌合剂、高分子絮凝剂和吸水性吸附剂等。

j) 高性能工程材料,如高分子液晶材料、功能纤维材料等。

k) 高分子智能材料,包括高分子记忆材料、信息存储材料和光、电、磁、pH、压力感应材料等。

按实际用途划分:

医药用高分子、分离用高分子、高分子化学反应试剂、高分子染料等。

4. 什么是凝胶?什么是溶胀比、溶胀度?试述智能凝胶中水的作用。

高分子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连接,形成空间网状结构,结构空隙中充满了作为分散介质的液体,这样一种特殊的分称作凝胶。

溶胀比:凝胶溶胀平衡时的质量减干凝胶的质量,比上干凝胶的质量。

SR=(W-W0)/ W0

溶胀度:凝胶的体积比上干胶的体积。

Q=V/V0

水分子与高分子相互作用,其中强度大小为

水-离子〉水-极性基团=水-水〉水-疏水部分

5. 什么是智能凝胶?哪些刺激可以引起智能凝胶的响应?什么是体积相转变?

具有传感、处理和执行功能的新型材料,能响应外界环境微小的物理或者化学刺激,这样的凝胶为智能凝胶。物理刺激—温度、光、电、磁……

化学刺激—pH值、化学物质、表面活性剂……

体积发生不连续的变化叫做体积相转变。

6.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按材料性质划分:生物惰性高分子材料、生物活性高分子材料、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

与人体接触程度划分:植入型制品、半植入型制品、体外型制品。

按照用途来划分:治疗用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药用材料、人造器官用材料

按原料来划分:天然高分子医用材料、合成高分子医用材料、医用复合高分子材料

材料自身功能和特点:生物相容高分子材料、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生物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7. 举一例说明说明医用高分子的结构、制备和应用?

8. 医用生物惰性高分子、生物降解高分子的要求各有哪些?

生物惰性高分子材料是指在生物条件下呈现化学和物理惰性的材料。

1.材料本身对肌体无毒性,无刺激作用,无过敏反应,不致癌、致畸。

2.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不会对接触的肌体组织引起炎症或排异反应。

3.良好的血液相容性,不会引起血液的凝固而引起血栓,也不会引起溶血现象。

4.具有相当的化学稳定性,保证在使用的生物条件下不老化、分解、而失去使用功能。

生物降解材料在生物环境条件下,在完成医疗功能后可以在一定期限内被水解或酶解成小分子,通过代谢循环被收或排泄。

1. 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

2. 生物降解性,降解产物不具有毒性和刺激性,能够被人体组织代谢或者排泄。

9. 什么是生物惰性、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

生物惰性是指材料在生物内部环境下自身不发生有害的化学反应和物理破坏,也不对生物体产生不利影响,即具相容性。

生物降解性,即材料仅有有限的使用寿命,使用期过后材料可被生物体分解和吸收。

生物相容性包括血液相容性和组织相容性。血液相容性是指材料在体内与血液接触后不发生凝血、溶血现象,不栓。组织相容性是指材料在与肌体组织接触过程中不发生不利的刺激反应,不发生炎症,不发生排斥反应,没有用,不发生钙沉着。

10. 什么是药用高分子材料?药物缓释的目的是什么?根据药物作用机理可以把高分子靶向药物分为哪几药用高分子材料包括直接用于治疗目的的高分子药物,控制药物释放的高分子制剂材料和药物导向高分子材料等药物缓释的目标是通过对药物释放剂量的有效控制,达到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维持有效药物浓度,降低药物的毒减少抗药性,提高药物有效利用率的目的。长效制剂还可以减少服药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并且节省人力,物力。

根据药物控制释放机理,高分子药物控制释放体系可以分为四种,即扩散控制体系、化学反应控制体系、溶剂活和磁控制体系。

chx2610076(站内联系TA)

思考题

11. 试述膜分离的两个最重要指标。

作为分离用膜,两个最重要的指标是透过性和选择性。

透过性是指物质单位时间透过单位面积分离膜的绝对量。标志膜的分离速度。

选择性是指在同等条件下测定物质透过量与参考物质透过量之比,标志膜的分离质量。

12. 鼓泡法测量孔径的原理是什么?恒压法测量孔径的原理是什么?

13. 膜分离机制包括哪些?膜分离过程驱动力包括哪些?

膜分离机制:

1. 过筛分离机制

2. 溶解扩散机制

3. 选择性吸附机制

膜分离过程的驱动力

1. 浓度差驱动力

2. 压力差驱动力

3. 电场驱动力

4. 化学势驱动力

14. 相转变法制备多孔膜的方法有几种?每种方法有什么特点?

1. 干法:干法是采用蒸发法,当高分子溶液中含有两种以上溶剂,并且良溶剂的沸点低,非溶剂(溶胀点较高时采用。

2. 湿法:非溶剂与良溶剂交换的方式改变溶解能力的方法。

3. 热法:利用改变温度来调整高分子溶液溶解度的方法。

4. 聚合物辅助法:利用两种不同溶解性能聚合物相互作用完成胶化和溶解过程。

15. 怎样判断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能力?

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能力,即溶剂分子与聚合物分子之间作用能力可以通过几种方式来进行测定,如通过测定溶度,溶液的浊度或者通过非溶剂滴定测定作用参数等方式求得。

黏度越大,溶剂对聚合物的溶解能力越强。

16. 怎样制备密度膜?

1. 聚合物溶液住膜成型法:将聚合物溶于合适的溶剂中制备浓度和黏度合适的聚合物溶液,其中溶剂体

要加入成孔剂,然后将制备好的溶液在适当的基材上铺展成液态膜,蒸发溶剂即可形成所需的密度膜。

2. 熔融拉伸成膜:首先将聚合物加热熔融拉伸,通过模板成型,然后冷却固化成分离膜。

3. 直接聚合成膜法:首先制备单体溶液,并直接荣单体溶液注膜成型;在注膜的同时加入催化剂,使聚膜形成同时完成,蒸发掉反应溶剂后即可得到密度分离膜。

17. 举例说明膜分离的应用。

1. 浓度梯度驱动膜分离过程:某些特殊气体的富集、调节环境气氛用于蔬菜、水果保鲜,合成氨工业中氢高纯气体制备。血液透析。控制释放,药物缓释。

2. 电场力驱动膜分离过程:电透析,柠檬汁脱酸。在电化学中应用,氯碱工业中。

3. 压力驱动膜分离过程;微滤,水溶液体系消毒过程,滤除溶液中微生物,除去水和非水溶液中的其他悬浮超滤,滤除大分子溶质。

18. 什么是高分子吸附剂?与其它吸附剂相比有哪些优势

吸附性高分子材料是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是利用高分子材料与被吸附物质之间的物理或者化其中包括物理吸引,配位和静电等作用形式,使两者之间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结合,进而发挥各种功效的材料。聚合物作为吸附材料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通过分子设计,聚合物骨架内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引入不同结构和性能的基团,从而比较容易得到各种性质剂。其次,通过调整制备工艺,可以制备各种规格的多孔性材料,大大增加吸附剂适用领域和使用性能。同时经列交联的聚合物在溶剂中不溶不熔,只能被一定程度溶胀,溶胀后充分扩张的三维结构又为吸附的动力学过程提条件。

19. 影响高分子吸附剂结构因素有哪些?它们怎样树脂的吸附性能?

1.化学组成及功能基团

(1)元素组成的影响:聚合物分子中含有配位原子,如O,N,S,P等,聚合物具有潜在的络合能力。

(2)功能基团的影响:功能基团的性质决定了吸附树脂的不同选择性。

(3)分子极刑的影响:分子极性变化将影响高分子吸附树脂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能。

2.聚合物链结构和超分子结构:包括主链结构、分支结构、交联程度、结晶度、取向度。

3.吸附树脂的宏观结构:主要影响吸附剂的吸附量,机械强度和吸附速度等性能。

20. 非离子型吸附树脂包括哪些?

1. 聚苯乙烯-二乙烯苯交联吸附树脂

2. 聚甲基丙烯酸酯-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酯交联体吸附树脂

3. 其他类型高分子吸附树脂: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聚酰胺、聚乙烯亚胺、纤维素衍生物等。

21. 离子型高分子吸附剂的原理是什么?

骨架上的离子基团与不同的反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发生作用,从而吸附环境中的各种反离子。

22. 如何改善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的性能?

1. 树脂化学结构的影响:提高亲水性基团、可离子化基团

2. 聚合物链段结构:适当的交联。交联度越高,机械强度越好;但是高交联度将限制溶胀程度,交联度与量成反比。

3. 外部因素:水溶液的组成、温度、压力等。

23. 以氧为配位原子的螯合基团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1. 醇类螯合树脂

2. β-二酮螯合树脂

3. 酚类螯合树脂

4. 羧酸型螯合树脂

5. 冠醚型螯合树脂

24. 螯合树脂、离子型高分子树脂、高吸水性高分子材料吸水能力的定义

螯合树脂—高分子螯合剂通常也称熬合树脂,是高分子骨架上连接有能够对金属离子进行配位的螯合功能基,对分子具有选择性螯合作用的材料。

离子型高分子树酯—离子型吸附树脂是一种在聚合物骨架上含有离子交换基团的功能高分子材料。

最大吸水量—达平衡时的吸水量被称为最大吸水量。有时也用24小时吸水量来代替最大吸水量。

chx2610076(站内联系TA)

8.导电聚合物的分类

根据材料的组成分为复合型导电高分子材料和结构导电高分子材料。结构导电高分子材料按结构特征和导电机理流子为自由电子的电子导电聚合物,载流子为聚合物分子间迁移的正负离子的粒子性导电聚合物,以氧化还原为移机理的氧化还原性导电聚合物。

9.电导型聚合物的结构特征及常见的几种聚合物结构

线性共轭电子体系(共轭π-键)。碳-氮、碳-硫、氮-硫共轭体系。聚乙炔、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聚苯硫醚

聚苯亚乙烯。

10.掺杂的涵义及机制

掺杂是指在纯净的无机半导体材料中,加入少量不同价态的第二种物质,改变半导体材料中空穴和自由电子的分-

在聚合物空轨道中加入电子或从占有轨道中拉出电子,改变现有л 电子能带的能级,出现能量居中的半充满能能带间的能量差,使自由电子和空穴迁移时的阻碍减小。

导电高分子在“掺杂”之后其链结构上存在着离子自由基,又称偶极子或孤子,这类偶极子(孤子)的存在与跃迁了导电性。

电荷转移络合物机制:掺杂时,高分子链给出或接受电子,掺杂剂将被还原或氧化,所形成的掺杂剂离子与高分成合物以保持电中性。

质子酸机制:高分子链与掺杂剂之间并无电子的迁移,而是掺杂剂的质子附加于主链的碳原子上,而质子所带电般共轭链上延展开来。

11.渗滤阀值的涵义

“渗滤阀值”现象----随导电粒子含量增加,开始时电导率增加极少,当加入的导电粒子达到某一含量后,电导率有剧增十个数量级以上。

12.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及常见性质

导电机制

粒子导电----从通过接触的导体粒子链来导电,粒子之间的接触电阻与接触数是决定导电的关键。

隧道导电机制----把非常薄的非导体夹在导体中时,电场作用下电子仅需越过非常低的势垒而移动的现象。

开关效应-----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急剧发生变化的现象。表现:在一定温度下增加电压,在某一电压时有非导体剧体;在一定电压下升温,在某一温度区域由良导体变为绝缘体。

压敏、拉敏效应----在外场压力作用下,复合材料由高阻态转变为低阻态,称为压敏效应,反之在拉力作用下,转变为高阻态,则为拉敏效应。目前具有具有两种效应的导电复合材料的基体多限于弹性体。

热敏效应----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或降低可分为:正温度系数(PTC)材料和负温度系数(NTC)材料。13.离子导电聚合物的导电机理

离子同高分子链上的极性基团络合,在电场作用下,随着高弹区中分子链段的热运动,离子与极性基团不断发生络合解络合过程,从而实现离子的迁移。离子的迁移主要发生在聚合物的非晶区。

14.离子导电聚合物对高分子基质的要求

高分子基质具备的特征

1)含有一些给电子能力很强的原子或基团,它们能与阳离子形成配位键。

2)配位中心间距离适当以便形成多元配位键。

3)高分子链足够柔顺。

大多数高分子电解质以PEO(聚氧化乙烯)或改性PEO为基质。

最新功能高分子材料复习题(1)

1.功能高分子概述 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那些具有独特物理特性(如光,电,磁灯)或化学特性(如反应,催化等)或生物特性(治疗,相容,生物降解等)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主要研究目标和内容:新的制备方法研究,物理化学性能表征,结构与性能的关系研究,应用开发研究。 2.构效关系分析 官能团的性质与聚合物功能之间的关系,功能高分子中聚合物骨架的作用,聚合物骨架的种类和形态的影响。 3.什么叫反应型高分子?应用特点? 反应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是指具有化学活性,并且应用在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包括高分子试剂和高分子催化剂。 应用特点:具有不溶性,多孔性,高选择性和化学稳定性,大大改进了化学反应的工艺过程,且可回收再用。 4.常用的氧化还原试剂,卤代试剂,酰基化试剂分别有哪些? 常用的氧化还原试剂:醌型,硫醇型,吡啶型二茂铁型,多核芳香杂环型。 卤代试剂:二卤化磷型,N-卤代酰亚胺型,三价碘型。 酰基化试剂(分别使氨基,羧基和羟基生成酰胺,酸酐和酯类化合物):高分子活性酯和高分子酸酐。 5.高分子酸碱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 阳离子交换树脂:苯乙烯与少量二乙烯基苯共聚,可得到交联聚苯乙烯,将交联聚苯乙烯制成微孔状小球,再在苯环上引入磺酸基、羧基、氨基等,可得到各种阳离子交换树脂。 CH=CH 2 CH=CH 2 CH=CH 2+CH-CH 2-CH-CH 2 CH-CH 2 CH-CH 2n CH-CH 2 CH-CH 2 CH-CH 2CH-CH 2 CH-CH 2 CH-CH 2 交联苯乙烯 P P SO 3H + H 2SO 4(发烟)+ H 2O 交联苯乙烯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水处理剂、酸性催化剂 阳离子交换树脂还能代替硫酸作催化剂,产率高,污染少,便于分离 阴离子交换树脂:在交联苯乙烯分子中的苯环上引入季铵碱基,则得到阴离子交换树脂

高分子化学试题库

1 高分子化学试题库 一、基本概念题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天然聚合物或由单体经聚合反应合成的聚合物为一级聚合物,若其侧基或端基为反应性基团,则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新的聚合物(为二级聚合物),由一级聚合物变为二级聚合物的化学反应,谓之。 缩聚反应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低分子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反应, 缩去小分子的同时生成高聚物的可逆平衡反应,谓之。 乳化作用某些物质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能形成胶束,胶束中能增溶单体,对单体液滴有保护作用,能使单体和水组成的分散体系成为稳定的难以分层的乳液,这种作用谓之。 动力学链长一个活性中心,从引发开始到真正终止为止,所消耗的单体数目,谓之。 引发剂半衰期引发剂浓度分解至起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谓之。 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是指具有反应性基团的轻度交联的体型无规聚合物,利用其反应性基团实现离子交换反应的一种高分子试剂。 界面缩聚反应将两种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形成两种单体溶液,在两种溶液的界面处进行缩聚反应,并很快形成聚合物的这种缩聚称为界面缩聚。 阴离子聚合增长活性中心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的连锁聚合,谓之。 平均聚合度平均一个大分子链上所具有的结构单元数目,谓之。 阻聚剂某些物质能与初级自由基和链自由基作用生成非自由基物质,或生成不能再引发单体的低活性自由基,使聚合速率为0, 这种作用称为阻聚作用。具有阻聚作用的物质,称为阻聚剂。 平衡缩聚:缩聚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之比是个常数(称为平稳常数),用K表示。该种缩聚反应谓之。 无定型聚合物:如果聚合物的一次结构是复杂的,二次结构则为无规线团,无规线团聚集在一起形成的聚合物谓之。 反应程度P:已参加反应的官能团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占起始官能团的物质的量的百分比,称为反应程度,记作P。 杂链聚合物:大分子主链中除碳原子外,还有O、S、N、P、S i和苯环等杂原子的聚合物。交替共聚物:共聚物大分子链中两种单体单元严格相间排列的共聚物。 体型缩聚的凝胶点Pc:体型缩聚中出现凝胶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或称临界反应程度,记作Pc 。 引发剂的引发效率f:引发剂分解产生初级自由基,但初级自由基不一定都能引发单体形成单体自由基,用于引发单体形成单体自由基的百分率,称为引发剂的引发效率,记作f,(f <1=。 向大分子转移常数Cp:链自由基可能向已形成的大分子发生转移反应。转移结果,链自由基形成一个大分子,而原来的大分子变为一个链自由基。Cp=ktr,p/kp,它表征链自由基向大分子转移速率常数与增长速率常数之比。 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形成大分子的方式如同连锁聚合那样是通过单体反复加成而进行的,而动力学过程如同缩聚那样是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步增大,聚合物的结构酷似缩聚物。 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聚合物的扩链、嵌段、交联和接枝使聚合物聚合度增大,称为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稳定化法: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达到要求时,加入官能团封锁剂,使缩聚物两端官能团失去再反应的能力,从而达到控制缩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目的的方法。乳化

高分子材料成型加工考试试题

A 卷 一、 填空题:(30X1) 1、高分子或称聚合物分子或大分子 由许多重复单元通过 键有规律地连接而成的分子,具有高的分子量。 2、添加剂包括工艺添加剂与功能添加剂请任意写出四种添加剂的名称: 、 、 、 。 3、 聚合物物理状态有 、 、 。所对应的温度有: 、 、 。 4、写出四种聚合物成型方法: 、 、 、 。 5、通常单螺杆挤出机由 、 、 组成。 6、据实现功能的不同,可将双螺杆元件分为 (由正向螺纹元件组成,不同的螺杆头数与导程)、 (主要就是指反向螺纹元件)、 (就是捏合盘及其组合)、 (主要就是指齿形盘元件)等。 注塑机性能的基本参数有: 、 、 、 。等。 8、压延辊表面应该具有高的光洁度、机械 与 精度。 9、锁模力的校核公式: 中,p 就是 A 分就是 。 二、简答题(3X10) 1、聚合物成型过程中降解? 分锁pA F

2、什么单螺杆的几何压缩比?长径比? 3、什么就是双螺杆传动过程中的正位移移动? 三、说明题:(2X10) 1、注塑成型的一个工作周期?(以生产一产品为例) 2、在单螺杆设计过程中,采用那些方法可实现对物料的压实?(从螺杆的结构上说明) 四、分析题:(20) 1、简述管材成型机头的组成(1-10的名称)及工作过程? B卷 一、填空题:(40X1) 1、高分子或称聚合物分子或大分子由许多重复单元通过键有规律地连接而成的分子,具有高的分子量。

2、热塑性塑料的挤出成型工艺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其分别就是: 、 、 。 3、添加剂包括工艺添加剂与功能添加剂请任意写出四种添加剂的名称: 、 、 、 。 4、 聚合物物理状态有 、 、 。所对应的温度有: 、 、 。 5、写出四种聚合物成型方法: 、 、 、 。 6、通常单螺杆挤出机由 、 、 与温控系统组成。 7、注塑机的基本参数有: 、 、 、 。等。 8、压延辊表面应该具有 、 、 。 9、锁模力的校核公式: 中,p 就是 A 分就是 。 二、简答题(3X10) 1、什么就是聚合物成型过程中入口效应? 2、什么就是单螺杆的几何压缩比?长径比?物料的物理压缩比? 3、什么就是双螺杆传动过程中的正位移移动? 三、说明题:(2X15) 1、高速高效单螺杆挤出机就是如何来实现的? 分 锁pA F

高分子研究方法题库

高分子研究方法题库 1 在对聚合物进行各种光谱分析时,红外光谱主要来源于分子振动-转动能级间的跃迁;紫外-可见光谱主要来源于分子的电子能级间的跃迁;核磁共振谱主要来源于置于磁场中的原子核能级间的跃迁,它们实际上都是吸收光谱。 2、SEM 和TEM的三要素是分辨率、放大倍数、衬度。 2、在有机化合物中,解析谱图的三要素为谱峰的位置、形状和强度。 2 苯、乙烯、乙炔、甲醛,其1H化学位移值最大的是甲醛,最小的是乙炔,13C的化学位移值最大的是甲醛最小的是乙炔。 4、紫外光谱主要决定于分子中发色和助色基团的特性,而不是整个分子的特性。 3 差示扫描量热仪分功率补偿型和热流型两种。第107页 4 产生核磁共振的首要条件是核自旋时要有磁距产生。 5 当原子核处于外磁场中时,核外电子运动要产生感应磁场,核外电子对原子核的这种作用就是屏蔽作用. 6 分子振动可分为伸缩振动,弯曲振动 7 傅里叶红外光声光谱英文简称为FTIR-PAS.P28 8 干涉仪由光源,定镜,分束器,检测器等几个主要部分组成。P19 9 高聚物的力学性能主要是测定材料的强度和模量以及变形. 10 共混物的制样方法有流延薄膜法热压薄膜法溴化钾压片法P11 11 光声探测器和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即为红外声光谱技术. P27

12 核磁共振普与红外、紫外一样,实际上都是吸收光谱。红外光谱来源于分子振动-转动能级间的跃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来源于分子的电子能级间的跃迁。[P46] 13 核磁共振谱图上谱峰发生分裂,分裂峰数是由相邻碳原子上的氢数决定的,若分裂峰数为n,则邻碳原子氢数为n-1。 P50 15 红外光谱在聚合物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能对聚合物的化学性质、立体结构、构象、序态、取向等提供定性和定量的信息。P6 16 红外光谱中,波动的几个参数为波长、频率、波数和光速。 17 红外光谱中,在1300~1400cm,基团和频率的对应关系比较明确,这对确定化合物中的官能团很有帮助,称为官能团区. 18 红外活性振动能引起分子偶极矩变化P8 19 红外区是电磁总谱中的一部分,波长在0.7~1000之间。 20 红外吸收光谱是直接地反映分子中振动能级的变化;而拉曼光谱是间接地反映分子中振动能级的变化。 21 记录X射线的方法有照相法和计数器法。P68 22 解析谱图三要素为谱峰位置形状和强度P/13 2 在紫外光谱中不同浓度的同一种物质,在某一定波长下的λmax处吸光度A的差异最大.所以测定最灵敏 23 聚合物的一般制样方法主要有流延薄膜法,热压薄膜法,溴化钾压片法 24 拉曼光谱研究高分子样品的最大缺点是:荧光散射。 25 拉曼位移的大小与入射光的频率无关,只与分子的能级结构有关。

功能高分子材料复习题答案知识讲解

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特点:①产量小,产值高,制造工艺复杂 ②有与常规聚合物明显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能,并具有某些特殊功 能 ③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其它材料复合制成构建,实现结构/ 功能一体化 一次功能:向材料输入的信息能量与从材料输出的信息能量属于同一种形式,即材料仅起能量和信息传递作用时,称这种功能为一次功能 二次功能:材料输入和输出的能量具有不同形式,材料其能量转化作用,这种功能称二次功能 2功能材料的分类:①按功能分类:物理功能高分子,化学功能高分子,生物功能和医用高 分子,其它功能高分子 ②按性质和功能分类:反应型高分子材料,光敏型高分子材料,电活性 高分子材料,膜型高分子材料,吸附性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工程材料, 医用高分子材料,其他功能高分子材料 3制备:化学法:①功能型小分子高分子化②已有通用高分子材料功能化 物理法:①聚合物包埋法 ②已有通用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的物理方法:小分子高分子共混等③功 能高分子在读功能化的物理方法 表征途径:红外,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扫描电镜 第二章 1离子交换树脂功能:离子交换功能,催化功能,吸附功能,脱水功能,脱色功能 应用:水处理,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利用,冶金工业,原子能工业,食品工 业,化学合成 2絮凝剂特点:用量少,ph适用范围广,受盐类及环境影响较小,污泥量少,处理高效,应用广,天然絮凝剂基本元素,易老化降解,不造成二次污染 作用原理:①带电絮凝剂可与带反电荷的微粒使电荷中和,降低双电层厚度使碰撞增加 ②一个分散微粒可以同时吸附两个以上的高分子链,在高分子链间起吸附架桥 作用,由高分子链包覆使微粒变大,加速沉降 ③一个高分子链也可同时吸附两个以上微粒,高分子乐意在多出与微粒结合 一同下降 影响因素:①分子链结构的影响 ②悬浮体系的性质:固体微粒种类、粒径、电量、含量,介质ph值,温度 ③使用方法影响 3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机理:因为其具有天然或合成的高分子电解质三维交联结构,首先由于 树脂中亲水基团与水形成氢键,产生相互作用,水进入树脂而使 其溶胀,但交联构成的三维结构又阻止树脂的溶解,此后,吸水 后高分子中电解质形成离子相互排斥而导致分子扩展,同时产生 的由外向内的浓度差又使得更多的水进入树脂,是树脂的三维结 构扩展,但是交联结构又阻止其扩展继续,最后扩展和阻止扩展 力达到平衡,水不再进入树脂内,热吸附的水也被保持在书之内 构成了含有大量水的凝胶状物质。 吸水能力:与树脂交联密度,亲水性,电荷密度,离子交联密度等有关

高分子化学试卷4答案

《高分子化学》模拟试题(四)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 分,) 1.聚合物的无规热降解:对于一般聚合物而言,其使用温度的最高极限为150℃,如超过150℃可能发生降解反应。聚合物在热的作用下大分子链发生任意断裂,使聚合度降低,形成低聚体,但单体收率很低(一般小于3%),这种热降解称为无规降解。⒉缩合反应和缩聚反应:缩合反应——含有一个官能团的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反应,缩去一个小分子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可逆平衡反应。缩聚反应——而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反应,在缩去小分子的同时,生成高聚物的可逆平衡反应。 2.. 乳化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乳化剂能够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记作CMC。 3.凝胶点:体型缩聚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体系黏度将急剧增大,迅速转变成不溶、不熔、具有交联网状结构的弹性凝胶的过程,即出现凝胶化现象。此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 4.共聚合和共聚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混合物,经引发聚合后,形成的聚合物其大分子链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单元的聚合过程,称为共聚合反应,。大分子链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单元的聚合物,称为共聚物 5.聚醚型聚氨酯:以二异氰酸酯和端羟基聚醚为原料,经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形成的大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和聚醚链段的一类聚氨酯。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⒈ 阴离子聚合的单体有 丙烯腈 、偏二腈基乙烯、偏二氯乙烯 和 甲基丙烯酸甲酯 等。 ⒉ 聚合物降解的原因有 热降解 、 化学降解 、 机械降解 和聚合物的老化四种。 ⒊ 乳化剂有 阴离子型 、 阳离子型 、 两性 和 非离子型 四种。 ⒋ 阳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有 含氢酸 、 Lewis 和 有机金属化合物 等。 ⒌ 逐步聚合反应包括 缩聚 和 逐步加成聚合 两类。 ⒍ 聚合物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有 扩链反应 、 交联反应 和 接枝反应 等。 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简答下列各题) ⒈ 写出下列常用引发剂的结构式和分解反应式: ⑴ 偶氮二异庚腈 ⑵ 氢过氧化异丙苯 并说明这些引发剂的引发活性和使用场合。 解:⑴ 偶氮二异庚腈(2分) 油溶液性、高活性,适用于本体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⑵ 氢过氧化异丙苯 2CH 3 CH CH 2 C + N CH 3CH 3CN CH 3 CH CH 2 C N N C CH 2 CH CH 3 CH 3CH 3CH 3CH 3 CN CN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理论试题库

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专业理论试题库 一、填空题 1、塑料是以____________为主要成分,一般含有____________,在加工过程中能流动成型的材料。 2、塑料按其受热行为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类。 3、在塑料中加入增塑剂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改进塑料的可塑性、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改善制件的脆性与硬度。 4、注射机按塑化的方式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注射机。 5、SZ—68/40注射成型机,其中68表示____________,40表示____________。 6、注射压力是指在注射成型机中,熔融塑料注入模腔时____________端面处作用于____________单位面积上的力。 7、注射速度是指注射时螺杆或柱塞的____________单位为____________。 8、塑化能力是注射机塑化装置在____________小时内所能____________的能力。 9、合模装置的基本持存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所用模具的____________范围、____________要求,相对运动程度及安装条件。 10、注射机的工作过程,可简述为合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件冷却、开模取制品。 11、注射系统的功能可简述为使塑料____________、使熔料____________、熔料的保压及补缩。 12、注射机螺杆可全长可分为加料段、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3、螺杆的压缩比是指螺杆____________第一个螺槽构成的容积和____________最后一个螺槽构成的容积之比。 14、止逆螺杆头的作用主要是防止____________,阻滞热解,改善熔料____________效果等。 15、自锁式喷嘴主要用于____________类塑料及熔体粘度较____________的塑料。 16、合模系统的合模机构可分为____________式、____________式、电动机式。 17、比例阀由____________调节机构和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18、模具浇注系统通常由四部分组成即____________、分流道、____________及冷料井。 19、注射成型工艺过程包括成型前的准备、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个阶段。 20、注射成型时的温度条件是指____________温度、喷嘴温度和____________温度。 21、塑料品种很多,可分为通用塑料、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2、塑料工业包含__________生产和__________生产两个系统。 23、注射成型的三大工艺条件中,压力包括__________压力和__________压力。 24、国产注射机的注射量是以__________为单位标注的,国外产柱塞机则是以__________为单位标注的。 25、XS-ZY-125型和XZ-400/160型注射机的定位孔直径分别为__________mm和__________mm。 26、塑料的塑化包括溶剂塑化和__________塑化,注塑成型的塑化主要是指“塑料在料筒内经加热达到__________状态”。 27、反映热塑性塑料流动性好坏常用__________指数,反映热固性塑料流动性好坏常用__________指数。 28、注射模主要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大部分组成。 29、在不对称分布的多型腔注射模中,需通过调整__________尺寸和__________尺寸,以使各型腔充模能同时完成。 30、注塑制品的后处理包括__________处理和__________处理。 31、在PE和PA中,适用普通喷嘴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适用自锁喷嘴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32、在注射机上,常用的液压—曲肘合模装置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种基本形式。 33、注射模的浇注系统常由主流道、分流道、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 34、注射成型时除了要严格控制料同温度之外,还应控制好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和 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度。

高分子化学考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分子化学导论考试模拟试题 一、 写出合成下列高聚物一般常用的单体及由单体生成聚合物的反应式,指出反应所属类型(自由基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共聚等反应中任何一种即可,对于需要多步反应的,可分步注明反应类型),并简要描述该高聚物最突出的性能特点。 1.丁腈橡胶; 解:单体为:H2C C H C H CH2 和 H2C CH CN 自由基聚合反应 H2C C H C H CH2+H2C CH CN H2 C C H C H H2 C H2 C H C CN m n AIBN 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 2. 氯磺化聚乙烯; 解:反应式: CH2CH2 Cl2,SO2 -HCl CH2CHCH2CH2 SO2Cl 优异的耐臭氧性、耐大气老化性、耐化学腐蚀性等,姣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老化性能、耐热及耐低温性、耐油性、耐燃性、耐磨性、及耐电绝缘性。 3. 聚环氧乙烷; 解:阴离子开环聚合(醇钠催化)或者阳离子开环聚合(Lewis酸或者超强酸催化) H2C O CH2CH 2 CH2O n 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4.SBS三嵌段共聚物;

解:阴离子聚合 m H2C CH RLi H2 C H C R Li m n H2C C H C H CH2 H2 C CH R H2 C m C H C H H2 C Li n p H2C CH H2 C CH R H2 C m C H C H H2 C H2 C n H C Li p 双阴离子引发: 2m H2C CH ,Na n H2C C H C H CH2 H2 C C H C H H2 C Na Na H2 C CH H2 C m C H C H H2 C H2 C n H C p 具有优良的拉伸强度,表面摩擦系数大,低温性能好,电性能优良,加工性能好等特性,成为目前消费量最大的热塑性弹性体。 5. 环氧树脂(双酚A型); 解:缩聚反应,单体 HO C CH3 CH3OH 和 H2C H C O CH2Cl 反应式:

功能高分子材料习题集

第一章功能高分子材料概述 1.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定义:对外力有特别强的抵抗能力的高分子材料。 2.功能高分子材料定义:当受外部刺激时,能以化学或物理方式,表现出与常规高分子明显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并具有某些特殊功能的高分子。 3.功能高分子材料的构效关系:是指功能高分子材料结构变化与所引起性能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 4.功能高分子中官能团的作用 ①功能取决于所含官能团 如:高分子氧化剂中的过氧酸基 N,N-二取代联吡啶的电致发光功能 季胺基、磺酸基的离子交换功能 ②官能团与聚合物骨架协同作用 固相合成试剂(聚对氯甲基苯乙烯) ③官能团与聚合物骨架不同区分 主链型聚合物液晶(致晶原在主链上) 导电高分子(具有线性共轭结构的聚乙炔、聚苯胺) ④官能团只起辅助作用 改善溶解性、降低Tg 5.功能高分子中聚合物骨架的作用 ①稳定作用、离子交换树脂中的三维网状高分子 ②机械支撑作用 ③模板作用,高分子骨架的空间限制立体选择合成及光学异构体的合成 6.聚乙烯醇的制备及与小分子化合物反应使其功能化的路线。 聚醋酸乙烯酯用甲醇醇解可制得聚乙烯醇。酸和碱都有催化作用。 聚乙烯醇的功能化

7.功能高分子的制备技术 ①功能性小分子的高分子化 功能性小分子的高分子化可利用聚合反应,如共聚、均聚等;也可将功能性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化学键连接的化学方法与聚合物骨架连接,将高分子化合物作为载体;甚至可通过物理方法,如共混、吸附、包埋等作用将功能性小分子高分子化。 如:将小分子过氧酸引入高分子骨架后形成的高分子过氧酸,挥发性和溶解性下降,稳定性提高;N, N-二甲基联吡啶经过高分子化后,可将其修饰固化到电极表面,便可以成为固体显色剂和新型电显材料;将青霉素与乙烯醇-乙烯胺共聚物以酰胺键相结合,得到水溶性的药物高分子,这种高分子青霉素在人体内的停留时间为低分子青霉素的30~40倍。 ②已有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 利用化学反应将活性功能基引入聚合物骨架,从而改变聚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赋予其新的功能。如,聚苯乙烯与氯甲醚反应可以得到聚对氯甲基苯乙烯,将这种氯甲基化的聚苯乙烯在二甲基亚砜中用碳酸氢钾处理,可形成聚对甲醛苯乙烯,进一步氧化则可得到高分子过氧酸。 ③多功能材料的复合及已有功能高分子的功能扩展。 如以微胶囊的形式将功能性小分子包埋在高分子材料中;又如在离子交换树脂中的离子取代基邻位引入氧化还原基团,如二茂铁基团,以该法制成的功能材料对电极表面进行修饰,修饰后的电极对测定离子的选择能力受电极电势的控制。 第二章离子交换树脂和吸附树脂 1.离子交换树脂:是指具有离子交换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它具有一般聚合物所没有的新功能-离子交换功能,本质上属于反应性聚合物。 2.从离子交换树脂出发,还引申发展了一些很重要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如离子交换纤维、吸附树脂、螯合树脂、聚合物固载催化剂、高分子试剂、固定化酶等。 3. 离子交换纤维:是在离子交换树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材料。其基本特点与离子交换树脂相同,但外观为纤维状,并还可以不同的织物形式出现,如中空纤维、纱线、布、无纺布、毡、纸等。 4.吸附树脂:也是在离子交换树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树脂,是指一类多孔性的、高度交联的高分子共聚物,又称为高分子吸附剂。这类高分子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适当的孔径,可从气相或溶液中吸附某些物质。 5.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 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类带有可离子化基团的三维网状 高分子材料,外形一般为颗粒状。树脂由三部分组成: 三维空间结构的网络骨;骨架上连接的可离子化的功能 基团;功能基团上吸附的可交换的离子。 聚苯乙烯型阳离子交换树脂的示意图

高分子化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名词解释 1、热塑性聚合物:聚合物大分子之间以物理力聚而成,加热时可熔融,并能溶于适当溶剂中。热塑性聚合物受热时可塑化,冷却时则固化成型,并且可以如此反复进行。 2、热固性聚合物:许多线性或支链形大分子由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交联体形聚合物,许多大分子键合在一起,已无单个大分子可言。这类聚合物受热不软化,也不易被溶剂所溶胀。 3、官能度:一分子聚合反应原料中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称为官能度。 4、自动加速现象:聚合中期随着聚合的进行,聚合速率逐渐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自动加速现象主要是体系粘度增加所引起的。 5、动力学链长:每个活性种从引发阶段到终止阶段所消耗的单体分子数定义为动力学链长,动力学链在链转移反应中不终止。 6、胶束成核:在经典的乳液聚合体系中,由于胶束的表面积大,更有利捕捉水相中的初级自由基和短链自由基,自由基进入胶束,引发其中单体聚合,形成活性种,这就是所谓的胶束成核。 7、笼蔽效应:在溶液聚合反应中,浓度较低的引发剂分子及其分解出的初级自由基始终处于含大量溶剂分子的高黏度聚合物溶液的包围之中,一部分初级自由基无法与单本分子接触而更容易发生向引发剂或溶剂的转移反应,从而使引发剂效率降低。 8、引发剂效率:引发聚合部分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消耗总量的分率称为引发剂效率。 9、活性聚合:当单体转化率达到100%时,聚合仍不终止,形成具有反应活性聚合物(活性聚合物)的聚合叫活性聚合。 10、竞聚率:是均聚和共聚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r1=k11/k12,r2=k22/k21,竞聚率用来直观地表征两种单体的共聚倾向。 11、阻聚剂:能够使每一自由基都终止,形成非自由基物质,或形成活性低、不足以再引发的自由基的试剂,它能使聚合完全停止。 12、凝胶点:多官能团单体聚合到某一程度,开始交联,粘度突增,气泡也难上升,出现了所谓凝胶,这时的反应程度称做凝胶点。 13、反应程度: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率。 14、半衰期:物质分解至起始浓度(计时起点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二、填空题 1.尼龙66的重复单元是-NH(CH2)6NHCO(CH2)4 CO- 。 2.过氧化苯甲酰可作为的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 3.自由基聚合中双基终止包括岐化终止和偶合终止。 4.聚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过程中控制聚合度的方法是控制反应温度。 5.苯醌可以作为自由基聚合以及阳离子聚合的阻聚剂。 6.竞聚率是指单体均聚和共聚的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或r1=k11/k12, r2=k22/k21) 。 7.邻苯二甲酸和甘油的摩尔比为1.50 : 0.98,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 2.37 ;邻苯二甲酸酐与等物质量 的甘油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 2 (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8、聚合物的化学反应中,交联和支化反应会使分子量变大而聚合物的热降解会使分子量变小。 9、己内酰胺以NaOH作引发剂制备尼龙-6 的聚合机理是阴离子聚合。 10.一对单体共聚时,r1=1,r2=1,其共聚行为是理想共聚。 11.两对单体可以共聚的是①Q和e值相近②Q值相近而e值相差大; 12在高分子合成中,容易制得有实用价值的嵌段共聚物的是阴离子活性聚合 13、乳液聚合的第二个阶段结束的标志是单体液滴的消失; 14、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中,使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速率同时提高,可采用乳液聚合聚合方法。 6、自基聚合的特点: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 7、引发剂效率小于1的原因是( 诱导分解)和(笼壁效应)。 8、聚合方法分为两大类,大多数乙烯基单体发生连锁聚合,大多数非乙烯基单体发生逐步聚合。 9、玻璃化温度是无定形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玻璃化温度是橡胶使用的下限温度;熔点是结晶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 10、链锁聚合反应一般由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基元反应组成。(顺序错不扣分) 11、根据自由基聚合机理,自由基聚合体系内往往由单体和聚合物两部分组成。

最新药用高分子材料练习题A答案

药用高分子材料练习题A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结构单元:高分子中结构中重复的部分,又称链节。 2. 元素有机高分子:该类大分子的主链结构中不含碳原子,而是由硅、硼、铝、钛等原子和氧原子组成。 3. 共聚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或聚合物参加反应得到的高分子称为共聚物。 4. 熔融指数:在一定温度下,熔融状态的聚合物在一定负荷下,单位时间内经特定毛细管孔挤出的重量称为熔融指数。 二、简答题 2. 举例说明泊洛沙姆溶解性与结构中什么有关。 答:泊洛沙姆的溶解性主要和其中的聚氧乙烯部分以及其分子量有关,分子量较大而聚氧乙烯含量较小的不溶于水或溶解性很小,聚氧乙烯含量增加,其水溶性增大,如果其聚氧乙烯的含量大于30%,则无论分子量大小均易溶于水。 3. 对作为药物制剂的高分子材料或辅料来说,是否是分子量越高,分子量分布越窄越好吗?实际应用如何选择? 答:不是的,在实际应用中,应兼顾高分子材料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方法对分子量及其分布加以控制。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加工方法对它的要求是不同的。 4. 高分子材料的主要应用性能有哪些?(至少写出6种)。 答:粘合性,崩解性,稳定性,增粘性,乳化性,助悬性、成膜性等。 5. 常用的肠溶性材料有哪些?至少写出四种。 答:丙烯酸树脂肠溶性Ⅰ、Ⅱ、Ⅲ、Ⅳ,醋酸羟丙甲纤维素琥珀酸酯HPMCAS,羟丙甲纤维素钛酸酯HPMCP,纤维素醋酸法酯(又称醋酸纤维素钛酸酯)CAP。 6. 写出高分子的结构特点。 答:高分子的结构包括不同结构层次,按其研究单元的不同可分为高分子链结构和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两大类。链结构是指分子内结构,包括近程结构和远程结构。聚集态结构或更高层次的结构是聚合物在加工成型工艺中形成的。 7. 常用的黏合剂有哪些? 答: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黄原胶,淀粉,糊精,预胶化淀粉,聚维酮等。 8. 药物通过聚合物扩散步骤有哪些? 答:主要有以下步骤:A.药物溶出并进入周围的聚合物或孔隙;B.由于存在浓度梯度,药物分子扩散通过聚合物屏障;C.药物由聚合物解吸附;D.药物扩散进入体液或介质。 9、生物降解聚合物用于控释制剂时的条件? 答:1.相对分子质量及多分散性,2.玻璃化转变温度,3.机械强度,4.溶解性(生理体液中的溶解),5.渗透性,6.可灭菌性,7.适当的载药能力。 10、分子量与抗张强度、抗冲击强度、粘合强度、硬度、弯曲强度、粘度等性能的关系如何? 答:在一定范围内,分子量的增加能增加聚合物的抗张强度、硬度、粘度,但

高分子题库

1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结构单元和重复单元是相同的。——(难度:容易) 答:正确 2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自由基在发生链增长反应、链终止反应同时,还有可能发生链转移反应。——(难度:容易) 答:正确 3自由基聚合中,产生自加速现象是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粘度增大,双基终止困难所致。——(难度:容易) 答:正确 4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变化可分为诱导期、聚合初期、聚合中期、聚合后期,在四个时期聚合速率相同。——(难度:容易) 答:错误 5一对单体共聚时,r1=0.001,r2=0.001,则生成的共聚物接近交替共聚物。——(难度:容易) 答:正确 6阳离子聚合的特点可以总结为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难度:容易) 答:正确 7对于平衡常数较小的缩聚反应,要得到较高分子量的聚合物,需要将小分子浓度控制的很小。——(难度:容易) 答:错误 8橡胶一般具有弹性。——(难度:容易) 答:正确 9橡胶硫化的目的是使支链的聚合物交联成网状聚合物,增加橡胶的弹性和强度。——(难度:容易) 答:正确 10纤维一般是线型聚合物。——(难度:容易) 答:正确 序号单项选择题(共40题,80分) 1表征聚合物分子量的参数是(B )——(难度:容易) 答: A.竞聚率 B.聚合度 C.半衰期 D.链增长速率常数 2对于聚合物单体单元的描述,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难度:容易) 答: A.单体单元是原子组成与单体相同的单元 B.单体单元总是与单体对应 C.尼龙-66中有两个单体单元 D.单体单元数描述聚合物的分子量 3有一品种的PVC,平均分子量是10万,该PVC的平均聚合度是(已知:氯乙烯的分子量是62.5) (C )——(难度:容易) 答: A.50000 B.10000

功能高分子材料复习题答案.doc

1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特点:①产景小,产值高,制造丁.艺复杂 ②有与常规聚合物明显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能,并具有某些特殊功 fib ③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与M:它材料复合制成构建,实现结构/ 功 能一体化 一次功能:向材料输入的信息能量与从材料输山的信息能量属于hd—种形式,即材料仅起能量和信息传递作用时,称这种功能为一次功能 二次功能:材料输入和输出的能景具奋不同形式,材料其能量转化作川,这种功能称二次功能2功能材料的分类:①按功能分类:物理功能高分了,化学功能高分了,生物功能和民用高分子,其它功能高分子 ②按性质和功能分类:反应型高分了材料,光敏型高分了材料,电活性高 分子材料,膜型高分子材料,吸附性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工程材料,医用 高分子材料,其他功能高分子材料 3制备:化学法:①功能型小分了高分了?化②已冇通用高分了?材料功能化物理法:①聚合物包埋法 ②已有通用高分子材料的功能化的物理方法:小分子高分子共混等③功能高 分子在读功能化的物理方法 表征途径:红外,X射线衍射,透射电焼,扫描电镜 第二章 1离子交换树脂功能:离子交换功能,催化功能,吸附功能,脱水功能,脱色功能 应用:水处理,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利用,冶金工业,原子能工业,食品工 业,化学合成 2絮凝剂特点:川量少,ph适川范围广,受盐类及环境影响较小,污泥量少,处理髙效,应用广,天然絮凝剂基本元素,易老化降解,不造成二次污染作用原理:①带电絮凝剂吋与带反电荷的微粒使电荷中和,降低双电层厚度使碰撺增加② 一个分散微粒可以同吋吸附两个以上的高分子链,在高分子链间起吸附架桥作用, 曲高分子链包覆使微粒变大,加速沉降 ③一个高分了链也可同时吸附两个以上微粒,高分了?乐意在多出与微粒结合一 同下降 影响因素:①分子链结构的影响 ②悬浮体系的性质:固体微粒种类、粒径、电量、含暈,介质ph值,温度 ③使用方法影响 3高吸水性树脂吸水机理:因为艽具冇天然或介成的岛分子电解质三维交联结构,首先由于树脂 中亲水基团与水形成鉍键,产生相互作用,水进入树脂而使其溶胀, 俏交联构成的三维结构乂阻止树脂的溶解,此后,吸水后高分子中 电解质形成离子相互排斥而导致分子扩展,同时产生的由外h'd A 的浓度差又使得更多的水进入树脂,是树脂的三维结构扩展,似足 交联结构乂阻止其扩展继续,最后扩展和阻止扩展力达到平衡,水 不再进入树脂内,热吸附的水也被保持在书之内构成了含有大量水 的凝胶状物质。 吸水能力:与树脂交联密度,亲水性,电荷密度,离子交联密度等奋关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高分子化学试卷库合集

高分子化学试题库 一、基本概念题 ⒈聚合物的化学反应天然聚合物或由单体经聚合反应合成的聚合物为一级 聚合物,若其侧基或端基为反应性基团,则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从 而形成新的聚合物(为二级聚合物),由一级聚合物变为二级聚合物的化学反应, 谓之。 ⒉缩聚反应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低分子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 反应, 缩去小分子的同时生成高聚物的可逆平衡反应,谓之。 ⒊乳化作用某些物质能降低水的表面力,能形成胶束,胶束中能增溶单体, 对单体液滴有保护作用,能使单体和水组成的分散体系成为稳定的难以分层 的乳液,这种作用谓之。 ⒋动力学链长一个活性中心,从引发开始到真正终止为止,所消耗的单体数 目,谓之。 ⒌引发剂半衰期引发剂浓度分解至起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谓之。 6、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是指具有反应性基团的轻度交联的体型无规聚 合物,利用其反应性基团实现离子交换反应的一种高分子试剂。 7、界面缩聚反应将两种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形成两种单体溶液,在两种溶液的界面处进行缩聚反应,并很快形成聚合物的这种缩聚称为界面缩聚。 8、阴离子聚合增长活性中心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的连锁聚合,谓之。 9、平均聚合度平均一个大分子链上所具有的结构单元数目,谓之。 10、阻聚剂某些物质能与初级自由基和链自由基作用生成非自由基物质,或生成不能再引发单体的低活性自由基,使聚合速率为0, 这种作用称为阻聚作用。具有阻聚作用的物质,称为阻聚剂。 11. 平衡缩聚:缩聚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 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之比是个常 数(称为平稳常数),用K表示。该种缩聚反应谓之。 12. 无定型聚合物:如果聚合物的一次结构是复杂的,二次结构则为无规线团, 无规线团聚集在一起形成的聚合物谓之。 13. 反应程度P:已参加反应的官能团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占起始官能 团的物质的量的百分比,称为反应程度,记作P。 14. 杂链聚合物:大分子主链中除碳原子外,还有O、S、N、P、S i和苯环 等杂原子的聚合物。 15. 交替共聚物:共聚物大分子链中两种单体单元严格相间排列的共聚物。 16、体型缩聚的凝胶点P c:体型缩聚中出现凝胶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或称临界 反应程度,记作P c。 17、引发剂的引发效率f:引发剂分解产生初级自由基,但初级自由基不一定都能 引发单体形成单体自由基,用于引发单体形成单体自由基的百分率,称为引发剂的 引发效率,记作f,(f <1=。 18、向大分子转移常数C p:链自由基可能向已形成的大分子发生转移反应。转移 结果,链自由基形成一个大分子,而原来的大分子变为一个链自由基。C p=k tr,p/k p, 它表征链自由基向大分子转移速率常数与增长速率常数之比。

高分子材料试题及答案.pdf

《高分子材料》试卷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材料按所起作用分类,可分为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两种类型。 2、按照聚合物和单体元素组成和结构变化,可将聚合反应分成 加成聚合反应和缩合聚合反应两大类。 3、大分子链形态有伸直链、折叠链、螺旋链、无规线团四种基本类型。 4、合成胶粘剂按固化类型可分为化学反应型胶粘剂、热塑性树脂溶液胶粘剂、热熔胶粘剂 三种。 5、原子之间或分子之间的系结力称为结合键或价键。 6、高分子聚合物溶剂选择的原则有极性相近、溶解度参数相近、 溶剂化原则。 7、液晶高分子材料从应用的角度分为热致型和溶致型两种。 8、制备高聚物/粘土纳米复合材料方法有插层聚合和插层复合两种。 二、解释下列概念(20分,每小题4分): 1、 材料化过程:由化学物质或原料转变成适于一定用场的材料,其转变 过程称为材料化过程或称为材料工艺过程。 2、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用适当的 工艺方法组合起来,而得到的具有复合效应的多相固体材料称之为复合材料。 3、 聚合物混合物界面:聚合物的共混物中存在三种区域结构:两种聚合物 各自独立的相和两相之间的界面层,界面层也称为过渡区,在此区域发生两相的粘合和两种 聚合物链段之间的相互扩散。 4、 共混法则:共混物的性能与构成共混物的组成均质材料的性能有关, 一般为其体积分数或摩尔分数与均质材料的性能乘积之和。或是倒数关系。 5、 纳米复合材料:是指复合材料结构中至少有一个相在一维方向上是纳米 尺寸。所谓纳米尺寸是指1nm~100nm的尺寸范围。纳米复合材料包括均质材料在加工过程中所析出纳米级尺寸增强相和基体相所构成的原位复合材料、纳米级尺寸增强剂的复合材料以及刚性分子增强的分子复合材料等。 三、比较下列各组聚合物的柔顺性大小,并说明理由(5分,每小题2.5分): 1、 聚丙烯与聚苯烯 聚丙烯>聚苯烯,原因:随着长链上侧基体积的增大,限制了分子链的运动,分子的柔性降低。 2、 聚乙烯、氯化聚乙烯和聚氯乙烯 聚乙烯>氯化聚乙烯>聚氯乙烯,原因:随着长链上氯原子的增加,分子间作用力增强,分子的柔性降低。 四、比较下列各组聚合物的Tg大小,并说明理由(5分,每小题2.5分): 1、 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和聚丙烯腈 聚丙烯<聚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丙烯腈,原因:随着分子链上侧基的极性增强,分子链产生的内旋转受到限制越大,是其Tg增高。 2、 聚( 3、3-二甲基—1-丁烯)、聚苯乙烯和聚乙烯基咔唑 聚(3、3-二甲基—1-丁烯)<聚苯乙烯<聚乙烯基咔唑,原因:随着分子链上侧基体积的增大,分子运动越困难,所以Tg增高。 五、按照给出条件鉴别高分子材料(6分,每小题3分): 1、 序号 密度(g/cm3) 洛氏硬度 软化温度℃ 冲击强度J/m

高分子,题库加答案版

现代高分子化学复习试题 1、连锁聚合与逐步聚合的不同特点进行比较。 连锁聚合:1.由链引发、增长、终止等基原反应组成,其速率常数和活化能各不相同,引发最慢,是控制步骤。2.单体加到少量引发剂上,使链迅速增长,单体-单体、单体-聚合物、聚合物-聚合物之间均不能反应。3.只有链增长才使聚合度增加,从一聚体增长到高聚物时间极短,中途不能停止,聚合一开始就有高聚物产生。4.在聚合过程中,单体逐渐减少,转化率相应增加。5.延长聚合时间,转化率提高,分子量变化较小。6.反应混合物由单体、聚合物和微量引发剂组成。7.微量苯醌类阻聚剂可消灭活性种,使聚合停止。 逐步聚合:1. 不能区分链引发、增长、终止等基原反应,各步反应速率常数和活化能都基本相同。 2. 单体、低聚体、高聚物任何物种之间均能缩聚,使链增长,无所谓的活性中心。 3. 任何物种之间都能发生反应,使分子量逐步增加,反应可以停留在中等聚合度阶段,只在聚合后期,才能获得高分子聚合物。 4. 聚合初期,单体缩聚成的低聚物,以后再逐步聚合成高聚物,转化率变化微小,反应程度增加。 5. 延长缩聚时间,分子量提高,但转化率变化微小。 6. 任何阶段,反应混合物都有聚合度不等的同系物组成。 7. 平衡限制和非等当量可使缩聚暂停,这些因素一旦除去,可继续进行缩聚反应。 2、谈谈你对活性阴离子聚合的理解(概念、原理及应用等)。 概念:阴离子聚合是以带负电荷的离子或离子对为活性中心的一类连锁聚合反应。多数情况下α-烯烃进行阴离子聚合的活性中心是负碳离子或离子对;一些羰基化合物、杂环化合物等也能够进行阴离子聚合,其活性中心是氧负离子或离子对。 (1) 带吸电子取代基的α-烯烃; (2) 带共轭取代基的α-烯烃; (3) 某些含杂原子(如O、N杂环)的化合物如环氧乙烷、四氢呋喃等(既可以进行阴离子聚合,也可以进行阳离子聚合)。以第一、二种是最重要和最常见的。 原理:具有吸电子取代基的烯类单体原则上可以进行阴离子聚合,能否聚合取决于两种因素: 是否具有π-π共轭体系带有吸电子基团并具有π-π共轭体系的单体能够进行阴离子聚合。吸电子基团并不具有π-π共轭体系,则不能进行阴离子聚合,如VC,因p-π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相反,削弱了双键电子云密度下降的程度,不利于阴离子进攻。与吸电子能力有关+e 值越大,吸电子能力越强,易进行阴离子聚合。 应用:1、窄分子量分布聚合物的合成2、端基官能化聚合物的合成3、嵌段、星状和梳状聚合物的合成。反应挤出技术,制备超高分子量聚苯乙烯和苯乙烯/双烯烃嵌段共聚物。华东理工大学反应挤出研究室采用阴离子反应挤出聚合法成功合成了超高分子量聚苯乙烯,并实现工业化。所得产物数均分子量超过七十万,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也制备了苯乙烯/双烯烃嵌段共聚物。 3、等离子体对聚合和聚合物化学反应有何作用,传统聚合反应与等离子体态聚合有何区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