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阅读笔记:词法翻译

翻译阅读笔记:词法翻译
翻译阅读笔记:词法翻译

词语翻译:对等1

最新北外英语专业超全面翻译笔记(近10万字

北外英语专业超全面翻译笔记(近10万 字)

第一部分:数词的译法 一、数字增减的译法: 1.句式特征:by+名词+比较级+than The wire is by three inches longer than that one.这根导线比那根长3英寸。 2.句式特征:表示增减意义的动词+to+n.译为:增加到。。。。或减少到。。。。 Metal cutting machines have been decreased to 50.金属切割机已经减少到50台。 二、百分数增减的表示法与译法 1.句式特征:表示增减意义的动词+% The output value has increased 35%.产值增加了35% 2.句式特征:表示增减意义的动词+by+% Retail salses should rise by 8%商品零售额应增加3% The prime cost decreased by 60%.主要成本减少60% 3.句式特征:表示减少意义的动词+to+%表示减少后剩余的数量 By using this new-process the loss of metal was reduced to 20%.采用这种新工艺,铁的损失量减少到20% 4.句式特征:%+比较级+than表示净增减的数量 Retail sales are expected to be nine percent higher than last year.今年零售额与去年相比,有望增加9%。 5.句式特征:%+比较级+名词表示净减数 The new-type machine wasted 10 percent engergy supplied. 新型机械能耗量净减10% 6.句式特征:a + % + increase表示净增数 There is a 20% increase of steel as compared with last year.与去年相比,今年钢产量净增20% 7.句式特征:%+ (of) 名词(代词)表示净减数,数字n照译 The production cost is about 60 percent that of last year.今年产值仅为去年的60%8.句式特征:%+up on 或over表示净增数 The grain output of last year in this province was 20% percent up on that of 1978.去年粮食产量比1978年净增20%。 第二部分倍数增加的表示法及译法 汉语表示“增加了几倍”时,英语的倍数表示倍数需减一,译成“增加了n-1倍”以表示净增加数。如果译成“增加到n倍”或“为原来的n倍”,则照译不误。 1.句式特点:表示增加意义的动词+n times“表示成倍地增长,译成”增加到N倍“或”增加n-1倍“ 注:1倍 once; 2倍twice(或double);3倍thrice(或three times) 2.句式特点:表示增加意义的动词+by+ n times,该句式与上述相同 3.句式特点:表示增加意义的动词+to+ n times表示增加到N倍,译成”增加了n-1倍“

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笔记

一天突破英文中定语从句的翻译(一) 4 英文中的介词可以翻成中文里的方位副词的动词 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桌上有本书。 The teacher came into the classroom with a book and a dog.老师带着一本书和一只狗…… 6 一般8个单词以下定语从句前置,多于8个单词后置。定语从句翻译后置方法中,需要译出关系词。 63 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需要后置译法,且翻译关系词。 7 循环套用1: 中心词+定语1+定语1的定语2+定语2的定语3+…… 翻译方法看长度: 定语1+2=3 前两者放在一起翻译 定语1=2+3 后两者放在一起翻译 14 循环套用2: 中心词+定语1+定语1的定语2 翻译时:2+1+含有中心词的句子 注: 10 which有时指前面整个句子; 14 有时定语从句远离先行词; where“在那里” 11 prior to(主张多用)=before 11 “其”是中文专门用来表示第三人称的词。 13 定语从句一般不可放在句首 13 被动语态:用“为”代替“被” 英汉差异: 13 英文中多用代词;中文多用名词,不怕重复 15 英文多用长句,不注重标定符号的使用;中文多用断句且多用标点 23 英文多用名词;中文多用动词(动词的过渡) 英译汉: 9 适时断句,避免长句 12 重要的句子在后面翻译,不重要的先翻译 15 适时增加表示逻辑关系的词,使句子更具逻辑性 第二天突破英文中定语从句的翻译(二) 18 并列套用:多个并列定语修饰一个中心词 后置译法,关系词只需译一次 18 本位词&外位词

本位词:这,这样,这些 外位词:被本位词所替代的部分 一般用定语从句的which/of来翻译本位词 ...women in novels were stereotype of lacking any features... 小说中的妇女都是这样一种模式,她们缺少…… This assumption rests on the fallacy of the ... 假设是基于这样一种谬论:…… 19 There are not a few of people. 有不少人。 There are very few people who would not like to do it. 没有多少人愿意做这件事情。 20 abnormally 不正常地;病态地;特别,尤其 21 短句翻译:剥洋葱 先次后主,有逗号 21 中文:事实+评论 英文:评论+事实 22 It is often said that...人们常说 it is believed that...人们相信 It is guessed that...人们猜测 It is thought that...人们认为 It is supposed that...人们推测 It is reported that...据报道 插入语 23 表示观点时,提到句首翻译 27 不表示观点时,保留在原来位置,用破折号连接 23 谓语动词的过渡 英译汉 keep one informed current events keep是过渡词,本身动词性很弱,它的存在是为了informed的存在,因此翻译时直接忽略keep翻译inform 汉译英 中文“副词+动词”——英文“副词变动词,动词变名词” 28 West Bejing人为划分的行政区域,西北京 Western Beijing自然地理意义上的范围,北京的西部 the West of Beijing不在北京范围内,北京的西边 29 一般英文的人名和地名都要求固定中文译法 White 怀特 Watt 瓦特 Walt 沃尔特

考博英语翻译笔记

考博英语翻译笔记 倒装和分割结构 为了强调句子的某些部分,或是为了保持句子平衡,英语中常常使用倒装。大体说来,倒装可以分为主谓倒装和非主谓倒装。主谓倒装里又分为完全倒装和部分倒装。在翻译的时候,既可以按照主谓语的顺序翻译,也可以按照字面意思翻译。非主谓倒装只是将强调部分前置,以保持句子平衡或是起强调作用。翻译时可以采用顺序译法或是倒序译法。 1. For example, they do not compensate for social inequality, and thus do not tell how able an underprivileged youngster might have been had he grown up under more favorable circumstances. 分析:本句中had he grown up under more favorable circumstances 属于部分倒装。正常语序为:if he had grown up under more favorable circumstances 。在正式文体中,可以将虚拟条件句中的if 省略,并将助动词提前。 译文:例如,它们(指测试)并不弥补社会的不公,因此不能说明一个贫困青年,要是在比较有利的境况下长大,会有多大才干。 2. Nonstop waves of immigrants played a role, too and so did bigger crops of babies as yesterday's “baby boom ” generation reached its child-bearing years. 分析:该句中so did bigger crops of babies 属于语法倒装。用so 来代替前述肯定句谓语部分所说情况。 译文:不间断的移民浪潮也起了作用——而且随着昔日在“ 生育高峰期” 出生的 一代人达到生育年龄,婴儿的出生数量增加了,这同样起了作用。 3. Much as I have traveled, I have never seen anyone to equal her in thoroughness, whatever the job. 分析:该句的Much as I have traveled 是一个由as 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相当于though I have traveled much ,但语气要比后者强。这种结构要求部分倒装。 译文:我虽然见多识广,但还从未见过比她细心的人,不管什么职业 4. Only when you have acquired a good knowledge of grammar can you write correctly. 分析:相信大家对这种结构都不陌生。Only 后加副词、介词、状语从句时要用部分倒装。但是要注意的是,如果only 修饰的不是状语,则不用倒装。 译文:只有很好地掌握了语法知识,写出来的东西才会正确。 5. Nowhere do 1980 census statistics dramatize more the American search for spacious living than in the Far West . 分析:当句首是否定副词或含有否定词的词语时,一般要部分倒装。 译文:1980 年哪里的人口普查统计资料也不如远西地区的更能生动地说明美国人对宽敞的生活环境的追求。 6. Hardly had he began to speak when the audience interrupted him. 分析:hardly…when的结构表示“冈U…就…”。含有这种结构的句子常将hardly 置于句首,而采用部分倒装的语序。此外,hardly分句中一般采用过去完成时,而when (或before )分句中使用过去时。还有,与hardly…when… 结构类似的用法还有barely (scarcely)…whe n … 译文:他刚开始讲,听众就打断了他的话。 7. To such length did she go in rehearsal that two actors walked out.

英语翻译——笔记整理及单词概述

考研翻译重点词汇 Abstract n.摘要,概要,抽象 adj.抽象的,深奥的,理论的 Accelerate vt.&vi.(使)加快,(使)增速, n.接受速成教育的学生 Account (1)看法,认识 (2)解释,说明 Account for 占…(多大)比重; 解释, 说明 Achievement n.成就;成绩;功绩,达到;完成 Acquire vt.得到,养成,vt 获得;招致,学得(知识等),求得,养成(习惯等),捕获, Action n.作用,动[操]作,行动,机械装置[作用],(小说等中的)情节 Activity n.活动,活动的事物,活动性,机能,功能 Actually adv.现实的,实际的;目前的;明确的,有效的 Additional adj.增加的,额外的,另外的 Advance vt.&vi.(使)前进,(使)发展;促进, vt.提出 Advantage n.利益,便利,有利方面,有利条件;优点;优势, (网球等)打成平手(deuce )而延长比赛后一方先得的一分(攻方所得称 advantage in ,守方所得则称 advantage out ) Agree vi.一致;相合同意,赞成约定,允诺,答应,相宜,调和,符合,和睦相处 Almost adv.几乎,差不多,差一点;将近 Amount n.量,数量,数额,总额,总数 vi.合计,共计 An immense amount of … 大量 An amount of … 一些 A certain amount of … 某些 Analogous 与…类似, 与…相似 And 而, 然而 Apply … to … ≈ lie with 存在于,发生于 Approach vt.&vi.接近,走近,靠近; vt.接洽,交涉;着手处理; n.靠近,接近,临近 Appropriate adj.适当的,恰当的; vt.挪用;占用;盗用 Argue vt.&vi.争吵,辩论; vt.坚决主张,提出理由证明,说服,劝说 Arise vi.&link v.呈现;出现;发生; vi.起身,起来,起立 As 译为 (1) 像, 如 ; (2) 作为 As … as (比较的两者要一致) = not so … as 译成:“… 和 … 一样 ” As is mentioned above 如上所述, (如上所示,如图所示---作文可以写) Aspect n.方面,方位,朝向 Assert vt.声称,断言,维护,坚持 Assume vt.假设,认定, 臆断,猜想,假装,担,担任,就职 Attempt n.尝试,企图vt.尝试,企图 Augment vt.增加,提高,扩大; n.增加,提高,扩大 Availability n.可用性,有效性,实用性 Base n.基础,底座,基地,根据地 vt.把…建立在,以…为基础 Behavioral adj.动作的,行为方面的 Big bang 大爆炸理论 Branch n.树枝,枝条,支,分科,分系; vi.出枝,树叉 Breakthrough : 突破 Break prison (监狱)越狱 Break out v. 爆发 Out break: n. 爆发

英汉翻译课堂笔记梳理及扩展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and Extensive Knowledge 第一讲(四课时)翻译的历史起源以及各大著名理论和概论 2012/09/18 第一节:翻译起源以及翻译大家(一) 1.1翻译事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早的佛经翻译是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贵霜帝国大月氏王遣使者伊存来中国口授佛经,博士弟子秦景宪协助使伊存得以记录的《浮图经》。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三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的佛经翻译、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和鸦片战争至“五四”的西学翻译。佛经翻译是中国翻译事业的起点。中国的翻译活动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真正称得上语际翻译的活动应该说是始于西汉的哀帝时期的佛经翻译。这一时期的佛经翻译活动还只是民间私人事业到了符秦时代,佛经翻译活动就组织有序了。当时主要的组织者是释道安。因此他主张严格的词对词、句对句(word for word, line for line)的直译。道安在此期间请来了著名的翻译家天竺(即印度)人鸠摩罗什。他翻译了三百多卷佛经文献,如《金刚经》、《法华经》、《十二门论》、《中观论》、《维摩经》等。其译文神情并茂、妙趣盎然,堪称当时的上乘之译作,至今仍被视为我国文学翻译的奠基石。 Representative:唐玄奘(西元600-664年)主要生活在初唐时期,一生共翻译了佛教大小乘经论75部1335卷,共计一千多万;玄奘的译著从数量和品质上都达到了中国佛经翻译史上的高峰;堪称:翻译家中的第一人;其成就主要在于是“新译”的创始人。他提出的著名的“五不翻”原则及“既须求真,又须喻俗”的标准,对我国翻译事业有很大影响。 ↓↓ (所谓“求真”就是指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内容并保持原文风貌;所谓“须喻俗”,就是指译文语言必须通顺易懂并符合其语言规范。玄奘将“须求真”和“须喻俗”有机地结合,使两者相辅相成,) (所谓“不翻”,不是不翻译,而是指“音译”。玄奘列举了5种应该音译的情况,即“五不翻”。其“五不翻”具体为:(1)秘密之,故不翻。佛经中有许多咒语,有其秘密的意思和作用,应该音译,如“陀罗尼”。(2)含多义,故不翻。即一词多义的梵文,在汉语中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达,因此保留原文,只作音译。如“薄伽梵”,在梵文里便有六层意思。(3)此方所无,故不翻。“此方”即“中国”,指在中国文化中没有的事物应该音译。如“阎浮”树,由于产于印度等地,而我国没有这种树,故保留原意。(4)顺于古例,故不翻。指有些约定俗成的词语应该遵循习惯采取音译。例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来意“指无上正等正觉”,但由于自东汉以来,历代译经家用“音译”翻译,因此保留前人翻译模式,不再翻译成“无上正等正觉”。(5)为生善,故不翻。指具有特殊意义或功能的词语也应当音译。如“般若”虽可意译为智慧,但却是佛教文化中蕴含着特殊意义的一种智慧,一旦把意思直接译出来,则会韵味尽失。“五不翻”原则对我国翻译事业影响极其巨大,直到现在,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1.2文学翻译阶段及其代表人物 文学翻译阶段大致在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80年代

专八翻译笔记

专八翻译笔记 武汉新东方刘畅? Be strong and of good courage; do not be afraid, nor be dismayed, for the Lord your God is with you wherever you go. – Joshua 1:9 第一章综述 一、何谓翻译? ? T —— tell ? R —— reader ? A —— authentic ? N —— native ? S —— smooth ? L —— language ? A —— and ? T —— touch upon ? E —— essence ? 英语的翻译“translation”是由trans-和-late构成。翻译是指两种语言的信息转换,即甲方说的意思换成乙方的语言表达。Steiner说:“翻译就是理解。”理解的对象就是原文的意义,理解原文的意义是达到翻译标准“忠实、通顺”的前一项(忠实)的前提,“通顺”只是表达阶段的事。不论是什么翻译,意义为先,形式为次。因此,可以说,理解为先,表达为次。 ? 二、大纲要求 ? 1、教学大纲 ? 能运用翻译的理论和技巧,将英美报刊上的文章以及文学原著译成汉语,或将我国报刊、杂志上的文章和一般文学作品译成英语,速度为每小时250~300个英文单词。英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能担任一般外事活动的口译。 ? 2、考试大纲 ? 汉译英项目要求应试者运用汉译英的理论和技巧,翻译我国报刊杂志上的论述文和国情介绍,以及一般文学作品的节录。速度为每小时250~300汉字。译文必须忠实原意,语言通顺。 ? 英译汉项目要求应试者运用英译汉的理论和技巧,翻译英美报刊杂志上有关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论述文以及文学原著的节录。速度为每小时约250~300词。译文要求忠实原意,语言流畅。 ? 三、试题特点 – 1、文体: ? 汉译英:记叙、介绍、散文、论说 ? 英译汉:散文、论说、评论、演讲 – 2、语域: ? 人文历史,无科技翻译 – 3、内容:无专门学术领域知识 ? 注意: ? 1、各年的翻译选段都是较正式的语体,未见不正式的讽刺性杂文,也未见不正式的小说对话。即使涉及文学,也是作家的作品或思想介绍。 ? 2、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待翻译的篇段,一般都提供较多的上下文。但考生务必只翻译划线部分。

实用英语翻译笔记8

?汉译英长句翻译的基本方法 ?合并法 ?正译法反译法 ?倒置法 ?插入法 例句: 1.我们恢复和采取这些贸易方式的原因很简单:我们出口商品就是为了满足国外客户 消费方面的需要。 The reason why we have restored and adopted these trade practices is very simple. Our export commodities are to meet the need of the consumption of our foreign customers. 1.农民缺乏培训,许多农场生产效率低,是的绝大多数人=农村人口在国内处于不利的 地位。 Inadequate training for farmers and the low productivity of many farms place the vast majority of country dwellers in a disadvantageous position in their own country. 1.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鄙。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候,我才知道:他比 我还可怜。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好人或者坏人。 Some may be wicked some may be despicable. Only when I put myself in his position did I know he is more miserable than me. So forgive all that you have met no matter what kind of persons they are. 1.我们用自己动手的方法,达到了丰衣足食的目的。 By using our own hands we have attained the obxxxxjective of ample food and clothing.

语言学概论00541史上最全(吐血整理) 汇总 简单题+名词解释 小抄笔记

27.书面语:书面语是用文字记录的语言形式,它是文字产生或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书面语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26.口语:就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有口头存在形式。它是书面产生的基础。 28.语言相关论:语言相关论是萨丕尔和沃尔夫提出的关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观点,主张语言决定思维,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 29.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大脑语言功能临界期是指大脑的单侧化,大脑左半球的分区以及语言的遗传机制,都只提供人具有语言能力的潜在可能性,这些潜能必须在一定期限内被一定的语言环境激活才可能起作用。26.语言符号的所指 :语言符号的所指是符号的形式所指的意义内容。 29.机器翻译: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一种或多种自然语言的信息处理技术。 26.语音: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用于人与人之间交际并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 27.词:词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 28.语用:语用指语言运用,即人们在一定的交际环境中对语言的实际运用。 29.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27.单纯词:单纯词是由一个构词语素构成的词。 29.屈折:屈折是通过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换来改变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 28.意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构词材料和规则构成新词,把外语中某个词的意义翻译过来。 27.仿译词:是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造成的词,它不仅把原词的词义翻译过来,而且保持了原词的内部构成方式。 29.主谓词组: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被说明和说明关系的词组是主谓词组。 27.复辅音:一个音节内处于同一个肌肉紧张的渐强阶段或渐弱阶段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的组合。 27.双语现象: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具体而言是社团内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 28.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叫亲属语言,亲属语言之间具有历史同源关系。 26.调位:利用音节内的音高差别来起辩义作用的语音单位叫做调位,调位是一种非音质音位,依附在音位的组合序列上。 29.词组:实词与实词之间具有直接联系的相对独立的词群。 28.语素: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28.词尾:附着在词干后的,能改变词的语法形式,但不能构成新词的语素。 29.语素:音义结合的最小语言单位。 26.词类:词类是词在语法上的分类。它指可以替换出现在语法结构某些共同组合位置上的词的类,即具有聚合关系的词的类。 27.词法:(1)词法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词形变化规则。例如,俄语的名词在形式上有单数和复数的区别,有阳性、阴性、中性等性的区别,有主格、宾格、属格等格的区别,这些都是典型的词法现象。(2)由于印欧语言中构词单位、构词方式和词类都与词的形态变化相关,因此构词和词类问题也成为词法的一部分。27.语法意义:语法意义是语法形式所体现的意义,是语言中通过一类形式或功能所获得的意义。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如“动词+名词”有动宾关系的意义,汉语所有的同类组合都是如此,这种意义就是一种语法意义。 27.语法形式:语法形式就是能体现表达某种语法意义的形式。表示某一类语法意义或者有共同作用的形式,如词类形式、组合形式、虚词形式,就是语法形式。语法形式不是个别的语音形式和词语形式,但能产生某一类意义或者有共同作用的语音表现形式或者词形变化形式也是语法形式。 27.语法手段:根据语法形式的共同特点所归并的语法形式的基本类别叫做语法手段。语法手段可分为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两大类。通过词形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词法手段;通过结构的变化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形式是句法手段;例如英语名词后加s表示复数,英语动词后面加ed表示过去时,就是词法手段中的词形变化。 28.自源文字:自源文字指独立发展起来的文字。如古埃及文字、苏美尔文字、汉字,这些文字的形体、体系都是由最早使用该文字的人们独创的。 29.语音合成(1)语音合成是语音信息处理研究中的主要工作。 (2)语音合成就是让计算机模拟人的发音器官的动作并发生类似的声音。如汉语的语音合成目前已初步实现自动生成声韵调结合的音节。 26.句子:句子是词或词组按一定规则组合成的、能表达相对完整的意义、前后有较大停顿并带有一定的语气和句调的语言单位。 27.异化:语流中两个相同或相近的音,其中一个因受另一个影响而变得不相同或不相近。

笔译笔记整理

英语和汉语的差异 Synthetic vs.Analytic 综合与分析 English is a synthetic language marked with inflections(曲折变化形式),while Chinese is an analytic language without any inflection,which is usually implied in the context or explicitly shown in such words as“着、了、过”etc. Thus encouraged, they made a still bolder plan for the next year. 由于受到这样的鼓励,他们为第二年制订了一个更大胆的计划。 Compact vs.Diffusive 紧凑与松散 English sentences are compact tightly combined with connectives or prepositions,while Chinese is diffused,that is,loose in structure. Now the integrated circuit has reduced by many times the size of the computer of which it forms a part,thus creating a new generation of portable minicomputer.现在集成电路成了计算机的组成部分,使计算机的体积大大缩小,从而产生了新一代的便携式微型计算机。 A notion has taken hold in the US to the effect that the only people who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bring children into the world are those who can afford them.在美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说是只有对那些抚养得起子女的人,才应鼓励其生育。 Hypotactic vs.Paratactic 形合与意合 In English.clauses or phrases are coordinated with or subordinated to one another syntactically while in Chinese theY are placed one after another without coordinating connectives.The many colors of a rainbow range from red on the outside to violet on the inside.彩虹有多种颜色,外圈红,内圈紫。 He had a disconcerting habit of expressing contradictory ideas in rapid succession.他有一种令人难堪的习惯:一会儿一个看法,自相矛盾,变化无常。 Complex vs. Simplex 繁复与简单 English sentences are long and complex,while Chinese sentences are short and simple.For example: Many man-made substances are replacing certain natural materials because either the quality of the natural product cannot meet our ever-increasing requirement,or,more often,because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ynthetic substance.which is the common name for man.made materials,have been chosen.and even emphasized,so that it would be Of the greatest use in the fields in which it is to be applied.人造材料通称为合成材料。许多人造材料正在代替某些天然材料,这或者是由于天然物产的数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要,或者是由于人们选择了合成材料的一些物理性质并加以突出而造成的。因此,合成材料在其应用领域将具有极大的用途。 Impersonal vs.Personal 物称与人称 There are more impersonal structures in English than in Chinese,a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examples: ·What has happened to you? 你出了什么事儿啦? ·An idea suddenly struck me.我突然想到一个主意。 ·A strange peace canle over her when she was alone 她独处时感到一种特别的安宁。 ·Not a sound reached our ears.我们没有听到任何声音。 ·A great elation overcame them.他们欣喜若狂。 ·The truth finally dawned on her.她最终明白了真相。 Passive vs.Active 被动与主动

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笔记(16开夹书打印版)

《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笔译篇》笔记 一、定语从句 1、sth. important (adj 修饰不定代词) 后置 a cat alive (asleep, awake, alike) a child adopted(V 过分,可以后置) 2、英文中介词可以译为方位副词和动词。 3、中文:先出主语+废话(定、状、补、插)+ 最重要成分 英文:先出主语+最重要成分+废话(定、状、补、插) 主语+废话+主句 4、否定转移:但凡是because 或by 或表原因的词引导的是(从)句子,它一定不转移;是短语 时一定转移。 5、译法:前置、后置、句首译法。 的关系词 6、一个人或者一群人后接动词+宾从;则此动词常译为认为。 (suggest, assume) 7、英汉互译过程中,为了让句子更加通顺,在不影响句意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虚词(如果、而、那么),实词的增减 必须要有明确的句意。 8、循环套用:中心词+定1 +定2 +定3 +…+定n-1 +定n [多个定从套用一定后置] 定 1 +定2 ≈定3 则将前两者放一起译←三个一样长 定 1 ≈定2 +定3 则将后两者放一起译 9、非限一定后置且译出关系词。(难在一定要判断关系词) 10、long before 在很久之前before long 不久后 11、inferior to 比…低级superior to 比…高级 junior to 比…年轻senior to 比…年长 prior to 在…之前 subject to doing 屈服于object to doing 反对 12、非谓语动词位于名词后相当于定从,需按定从处理。 13、abnormally=extremely 极其的,相当的 14、若句子译成中文不通顺则重新断句。 15、并列套用:中心词+定1 +定2 +定3 +…and+定n 后置,且关系词只需译一次 16、中文先事实后评论,英文先评论后事实。(差异一) 17、It is often said that…人们常说……It is believed that…人们认为…… It is guessed that…人们猜测……It is thought that…人们认为…… It is supposed that…人们推测…… It is reported that…据报道……According to static, 据统计……

翻译概论读书报告

从中西翻译大家看译者素养 -----《中西翻译简史》读书报告 《中西翻译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ranslation in china and the west),谢天振等著,这本书共包括十五个章节---翻译与宗教,翻译与知识传播,翻译与民族语,翻译与当代各国的文化交流,可见本书把中西翻译发展的历史放在一起进行描述,既强调中西发展史的共同点,也展示两者发展过程中的各自的独特性。 在编写原则上,本书强调“三抓”:一抓主线,即抓住中西翻译史上的主要事件;二抓主角,即抓住中西翻译史上的主要代表性人物;三抓主题,即中西翻译史上最有代表性的翻译思想和理论。我的心得体会便是从第二条主线入手的,即中西翻译史上的主要代表性人物。 我想着重从翻译大家的身上总结一下作为一名二十一世纪的翻译专业的学生,到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养才算合格甚至是优秀。 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他们的所处的时代背景。罗马帝国时期的翻译家如西塞罗,贺拉斯,昆体良,哲罗姆等都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从翻译大量的希腊文化典籍到翻译圣经。中国的翻译思想出现的时间虽然晚得多,但是也是从宗教典籍---佛经开始的。无论中西方翻译大家翻译宗教典籍的目的是出于政治统治,还是为了劳苦大众的信仰服务,我们都不难得出结论,他们的翻译工作正是因为顺应历史的要求才取得了如此伟大的成就。 其次,再来看翻译大家各自的出身情况。哲罗姆的《通俗拉丁文本圣经》是在他任教皇达马苏一世的秘书时完成的。而我国著名僧人中诸如彦琮,玄奘虽所处朝代不同,但都是奉召主持翻译佛经的。我国近代著名的翻译家和文学评论家傅雷,上海市南汇县人,1927年赴法学习,主攻美术理论和艺术评论。而恰恰在1931年回国后,他便开始了穷其一生的法国文学工作,且译作丰硕,共30余种,且风格独特,备受好评。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令人瞩目的翻译成就,和他几年的赴法经历不无联系 最后,个人因素。看了著名翻译家的详细介绍之后,还有两点共性不难被发现。一是他们对母语以及至少一门语的熟练应用。二是他们的博学。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中国著名学者和作家钱钟书先生,他从小就接受过良好的古典文学教育,不仅在文学创作上成就卓著,其长篇小说《围城》被译成多种语言广为流传;他在学术研究领域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其学术巨著《管锥编》以及诗论《谈艺录》,论文集《七缀集》等都是中国学界的经典之作。 以上是一些列的史实,现在让我们听一下关于译者素养的问题,翻译大家们的看法是怎样的。英国著名翻译理论家泰特勒对译者该具有的专业素质进行了概括,认为译者应该在语言和相关的知识方面是行家,这样才能满足翻译的要求。生活于南北朝时期的彦琮在他的翻译专论《辨证论》中对历代译经的得失进行了分析和评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合格的佛经翻译者所必须具备的八个条件,即“八备”说:“诚心爱法,益人,不殚久时,其备一也;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其备二也;诠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暗滞,其备三也;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其备四也;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其备五也;耽於道术,淡於名利,不欲官衔,其备六也;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其备七也;薄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其备八也。热爱佛法,立志帮助别人,不怕费时长久。品行端正,忠实可信,不惹旁人讥疑。彦琮的“八备”说是我国翻译史上较早论及翻译主体译者

【英语四级】英汉翻译

英汉翻译笔记整理 第一部分:数词的译法 一、数字增减的译法: 1.句式特征:by+名词+比较级+than The wire is by three inches longer than that one.这根导线比那根长3英寸。2.句式特征:表示增减意义的动词+to+n.译为:增加到。。。。或减少到。。。。Metal cutting machines have been decreased to 50.金属切割机已经减少到50台。 二、百分数增减的表示法与译法 1.句式特征:表示增减意义的动词+% The output value has increased 35%.产值增加了35% 2.句式特征:表示增减意义的动词+by+% Retail salses should rise by 8%商品零售额应增加3% The prime cost decreased by 60%.主要成本减少60% 3.句式特征:表示减少意义的动词+to+%表示减少后剩余的数量 By using this new-process the loss of metal was reduced to 20%.采用这种新工艺,铁的损失量减少到20% 4.句式特征:%+比较级+than表示净增减的数量 Retail sales are expected to be nine percent higher than last year.今年零售额与去年相比,有望增加9%。 5.句式特征:%+比较级+名词表示净减数 The new-type machine wasted 10 percent engergy supplied. 新型机械能耗量

十二天突破英汉翻译笔记

第一天突破英文中定语从句的翻译(一) 在中国古代汉语中的后置定语:中国疆域之辽阔,人口之众多,资源之丰富。 China has a vast territory,a large population and plentiful resources. 英文中一个词修饰另一个词的时候存在前置和后置两种情况(属于以a-开头的形容词做定语的时候都要后置) 所有的词组和句子在修饰一个单词的时候都是后置,而没有前置,这样也引起了英文中后置的定语从句 4英文中的介词可以翻成中文里的方位副词的动词 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桌上有本书。 The teacher came into the classroom with a book and a dog.老师带着一本书和一只狗…… 5中文:先出主语+废话(包括定语,状语,补语和插入语等)+最重要成分 英文:先出主语+最重要成分+废话(包括定语,状语,补语和插入语等) 6 英译汉的三部曲:断句(读起来不通顺重新断句),翻译和重读 定语从句的翻译方法: 前置译法:一般8个单词(包括8个单词)以下定语从句前置,但是如果放在中心词的前面难以,那么句子会更加冗长,放在后面也未尝不可 后置译法:多于8个单词后置。定语从句翻译后置方法中,需要译出关系词,在翻译的过程中就是要将它们翻译为具体的名词,而不是置之不理。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需要后置译法,且翻译关系词 句首译法 7循环套用1: 中心词+定语1+定语1的定语2+定语2的定语3+…… 翻译方法看长度,如果三个定语一样长,根据经验判断把前两个放在一起翻译: 定语1+2=3 前两者放在一起翻译 定语1=2+3 后两者放在一起翻 14循环套用2: 中心词+定语1+定语1的定语2 翻译时:2+1+含有中心词的句子 8一般来说,一个人或是一群人的后面出现了一个动词,动词后面有宾语从句,即使不认识这个单词,我们都会把这个词翻译成“认为” 9some翻译为“某些”,而不是“一些”,因为科学家在表达某种观点时都不存在不确定性 28some kind of 某些 10 which有时指前面整个句子; 14 有时定语从句远离先行词; Where“在那里” 11 prior to(主张多用)=before 新中国建立以前:prior to the found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其”是中文专门用来表示第三人称的词。 13 定语从句一般不可放在句首 被动语态:“为”这个字代替了“被”,因为“被”本身在现代汉语中用的比较少 英汉差异: 13 英文中多用代词;中文多用名词,不怕重复 15 英文多用长句,不注重标定符号的使用;中文多用短句且多用逗号隔开 23 英文多用名词;中文多用动词(动词的过渡) 英译汉: 9 适时断句,避免长句 12 重要的句子在后面翻译,不重要的先翻译 15 适时增加表示逻辑关系的词,使句子更具逻辑性

语言学概论读书笔记

语言学概论读书笔记 汉语言文学邝云梅 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 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 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表现为:口语、书面语。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在有了文字之后才产生的。口语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只记录词语,没有记录这些成分。书面语有可能比口语积累的语汇丰富,语法结构也更精密,表达方式也更多样化。 3.语言和民族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就大多数情况而言,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在世界上也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即不同的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民族却又使用不同的语言。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 1.句子是最小的交际单位。 2.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3.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4.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5.组合关系是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叫组合关系,也叫“句段关系”。它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 6.聚合关系是在同一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7.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他人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言语则具有个人特色,因为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都不尽相同。即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包括写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8.语言符号的特征:任意性、强制性与可变性。人们最初创制单个的语言符号时,用什么样的形式——语音与什么样的内容——语义相结合,并没有什么必然性,而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或随意性。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同一社会在不同时代,其语言符号的声音、意义,以及两者间的关系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第三节语言学 1.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