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研究

国外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研究
国外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研究

2004年3月第26卷 第3期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Mar .2004

Vol .26 No .3

 

 

收稿日期:2002-09-06;修回日期:2003-01-15。

作者简介:唐强(1978-),男,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飞行控制,智能控制。

 文章编号:1001-506X (2004)03-0418-05

国外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研究

唐 强1

,朱志强

1,2

,王建元

1,2

(1.西北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陕西西安710072;2.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5)

摘 要: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的研究属于飞行控制的前沿问题,其目的是实现无人机的自主飞行控制、决策和管理。由于其高度的复杂性和智能性,在理论和工程实际上尚处于起步阶段。结合近年来国外的发展状况和一些主要的研究成果,对无人机的自主飞行控制的研究进行了概述。首先介绍了自主控制的概念,然后分别探讨了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中几个相关的关键问题,主要包括飞行中规划与重规划,自主飞行控制的分层结构,以及无人机自主着陆等问题,最后对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规划;分层结构;自主着陆中图分类号:V249.1 文献标识码:A

Survey of foreign researches on autonomous flight control for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TANG Qiang 1,ZHU Zhi -qiang 1,2,WANG Jian -yuan 1,2

(1.Depar tment of Automatic C ontr ol ,Nort hw este rn Polytechnical Uni ver sity ,Xi 'an 710072,C hina ;

2.Flight Automatic Contr ol Re searc h Ins titute ,Xi 'an 710065,China )

A bstract :The stud y on autonomous flight control of un 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is a frontier problem of flight control .Its goal is to realize the autonomous flight control ,decision making and management for UAVs .Because of its huge complexit y and high intelligence ,it is still in the early stage .The foreign researches and their res ults in this field are overviewed .In the first place ,the concept of auton omous control is introduced .Then several related key issues are discussed respectivel y ,including the in -flight plan -ning and re -planning problems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of control s ystems ,and the autonomous landing of UAVs .Finally ,the re -searh areas are proposed to address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challenges .

Key wo rds :un man 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autonomous flight con trol ;plannin g ;hierarchical structure ;autonomous landing

1 引 言

随着应用的需要和航空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对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UAVs )的研究热潮,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都针对这个领域投入了相当的研究力量。究其原因,用无人机替代有人驾驶飞机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便于运输、维修和保养,而且不用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承受极限。未来无人机在军事和民事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军事领域,采用无人机进行作战和侦察,可以减少人员的伤亡,还能具有超高过载的机动能力,有利于攻击和摆脱威胁。在民用领域,无人机可以完成资源勘测、灾情侦察、通信中继、环境监测等繁重重复或具有一定危险的任务。

无人机概念的产生由来已久。美国是现今世界上最主要的无人机生产研制国,在其庞大航空工业力量的支持下,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关于无人机系统功能、结构和部件上的技术经

验,研制出了“全球鹰”、“捕食者”等先进的无人飞行系统,而

且还有大量的在研型号和项目。即使这样,各国学术界和工业界也认识到在复杂不确定的环境条件下,现有的无人机系统一旦缺乏人的控制决策干预,往往不能顺利完成任务。针对以上现状,很自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即如何最大程度地给无人机这种机器系统赋予智能,实现其自主飞行控制、决策和管理,从而在某些领域取代有人驾驶飞机的作用。在传统的控制方式下,无人机的控制可以由与其一起混合编队的有人飞机利用近距离通信链实现;也可以通过远距离的地面或空中指挥平台进行控制;还可以利用卫星通信控制。但是上述方法都是通过外界数据通信链对无人机进行控制,在恶劣的条件下,一旦通信链不再可靠和畅通,后果将不堪预料。所以对于复杂环境下工作的无人机,必然要求其具有较强的自主飞行决策控制能力,以适应未来的需要。

2 自主控制的概念

自主控制问题的提起常常与智能机器人的控制联系紧

密,近年来则往往与无人航行装置的制导与控制密切相关,如UAVs、UGVs(uninhabited groun d vehicles)、UUVs(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s)等。由于缺乏人为直接的控制决策,其含义强调“无外界控制干涉”,以及“自我控制决策”。从这个意义上讲,自主控制可以看成是自动控制的高级发展阶段,本质上属于智能控制,是一多学科的交叉,涉及到自动控制、人工智能、运筹学、信息论、系统论、计算机科学、人类工程学等等。其中自动控制实现过程闭环动态反馈控制,保证系统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的优良品质;人工智能提供信息处理、形式语言、启发式推理、记忆、学习和优化决策等功能;运筹学完成系统的规划、管理、协调与调度等功能;信息论提供信息传递、信息变换、知识获取、知识表示和人机通信等功能。如果从智能程度上看常规的自动控制和自主控制,二者的区别在于常规的自动控制是基于数据驱动的,几乎不具有智能;而自主控制的产生则是信息,甚至是知识驱动的,可以具有很高程度的智能。

文献[1]给出了自主控制的一个定义,即自主控制是在“非常”未组织的环境结构下采用的“高度”自动控制。其中“高度”自动控制指的是无人无外界干预的控制过程,而未组织的环境结构主要是由不确定性所引起的。一般来说,不确定性分为如下几种[1]:①参数不确定性(对象参数未知);

②未建模动态;③随机扰动;④传感器/量测装置(随机)噪声;⑤多agent及复杂的信息模式(分散式控制);⑥某个附加(或决定性)的控制信号为敌方操纵;⑦量测噪声强度被我方和/或敌方干扰台所控制;⑧敌方在决定性的量测或控制中引入错误的信息(欺骗)等等。

因此,在未组织的环境结构下,控制与决策是在不充分的,甚至是误导的信息下做出的。从而自主控制/决策系统最为主要的特性是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面对不确定性,近实时地解决复杂的优化控制问题。

3 无人机的自主飞行控制

对于无人机的自主控制、决策与管理系统,国外有许多研究机构从不同的方面对其进行了研究。从散见于各种文献的结果看,现阶段的大体状况是已有的技术手段只能实现相对确定环境下的自主或半自主控制,要实现快速变化的不确定环境下,完全意义上无人机的智能自主控制,目前的技术还不是很成熟。首要的几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进行飞行中任务、航迹的自主快速规划与重规划;采用什么形式的控制结构体系;如何实现自主条件下的安全着陆。不确定环境中的快速规划与重规划是自主性要求的本质,是一个面对不确定性和实时性挑战的复杂大规模决策优化问题;控制结构体系的选取则关系到整个系统能否高速、有效地运作;而飞机的起飞着陆阶段,尤其是着陆时最易发生事故。现概述以上3个方面的研究。

3.1 飞行中规划与重规划

相当程度的飞行中在线实时规划与重规划能力是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系统必须具有的,这种能力实际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决策过程。即系统可以根据在线探测到的态势变化,实时或近实时地规划/修改/决策系统的任务目标,从而自动生成完成任务的可行飞行轨迹,根据所形成的轨迹及飞机当前的状态产生制导和调度指令,控制飞机精确跟踪所生成的轨迹,完成规定的任务。同时,由于运行的环境和系统本身存在不确定性,自主控制系统的规划与重规划应具有相当程度的智能,对于系统参数的变化、不确定的扰动以及发生的故障应具有一定的鲁棒性。自主飞行无人机典型的规划问题就是在满足所有可飞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如何尽可能有效、经济地避开威胁,防止碰撞,完成任务目标。

飞行规划问题涉及到的约束一般有:①地理或物理的障碍物;②威胁(静态/动态);③油耗指标;④时间要求;⑤飞机性能指标等等。考虑实时性和不确定性,在上述诸多约束条件下规划出满意的决策方案是难度很大的多维多模优化问题。

可以将一个完整的飞行规划过程划分为不同的等级[2]:首先是任务前规划,这一级规划中所有的信息都是静态的,通过这些可用信息可以得到最优的决策;中间的一级是近期规划,在空中执行,可以将其看作是一个轨迹跟踪的实现过程,通过内环控制、自导设计、跟踪以及短期在线轨迹生成来自动完成;而当无人机接收到传感器新的信息、指令或情报时,则需要进行近实时飞行中重规划,即在接受到新的信息或当不可预料事件发生时,最优地完成对离线规划的自动更新,其难度随问题的大小、复杂程度和不确定性的变化而变化。

文献[3]描述了一种复合自动控制系统来解决时间最优的运动规划问题。该复合系统采用了PRM(probabilistic roadmap)规划器,其中的状态就代表了飞行器所有可行的简单轨迹,这些原始的简单轨迹构造了一个“机动库”。这样一来,控制问题就变为用事先预定的起始和终止于平衡轨迹的机动,进行轨迹拼接。此方法的优越之处在于,飞行器的任意可飞行轨迹都可以列入简单轨迹列表,且均可由控制系统使用。特别是通过试飞驾驶员进行的一系列机动动作,记录这些过程中的控制和轨迹状态信息,从而使机动库中的机动可以包括一些驾驶员激发的机动动作。并采用了所谓的快速搜索随机树算法———RRT's(rapidly exploring random trees)来进行回避障碍最优路径的搜索。Frazzoli在其博士论文[4]中对这种方法做了更为详细的论述。

文献[5]利用地形的数据库构造了数字地图,并采用了一种修改过的A*算法来搜索,其中算法需要的代价函数用距离、危险和机动能力的加权和形式表示,并且代价函数中元素的表达使用了模糊技术,其大小用模糊隶属度函数来代表,这么做可以使规划问题的内在不确定性得到较好的反映。通过给定起始节点和目标节点,采用A*算法,利用良好的启发性知识能在搜索空间内找到可行的最小代价最佳路径。

文献[6]则主要在文献[7]和文献[8]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无人机群协同时的分步规划航迹方法。首先基于威胁所在和目标要求构造了Voronoi图,用来搜索生成最初的航迹,

·

419

·

第26卷 第3期国外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研究

采用了威胁程度和耗油量两个指标的加权和形式来衡量航迹的优劣,权值的选取依具体任务要求而定,并给出了危胁程度的具体数学表达式。然后将所得到的初始航迹进行所谓的“离散化”,即分割成长度一定的单元环节,文中形象地称之为“链条化”。因为要求机群同时到达目标,但生成的初始航迹长短各不相同,所以可以在代价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入“链条环节”使机群谐调。最后对得到“链条式航迹”进行修整,使其平滑且具有可飞性。

文献[9]基于现有技术,将航迹优化看为一个混合整数约束条件下的线性规划问题,采用MILP (mixed integer lin ear pro -gram ming )方法来寻找机群避免障碍和碰撞的最优轨迹。

文献[10]采用了基于遗传算法的路径规划策略,并与传统的动态规划法做了比较,显示其优越性的同时也指出现阶段遗传算法存在比较费时的问题,但是其固有的并行计算机制使其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文献[11]也采用遗传算法来获得无人机的导引律,特别是引入了熵值理论,而且利用了海军研究实验室的SAMUEL 进化学习系统,基于目标系统熵最小的原则生成了无人机的导引规则。

文献[12]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的多模型多决策动态机动优化算法结构,并将其用于无人机群的航迹规划。文中使用了可微二次样条小波函数将航迹分解为小波系数表达式,从而得到基于小波的航迹表达。采用了两种算法来优化航迹路径,①用进化计算算法直接在小波系数空间内进行随机搜索;②有约束的基于内点算法的动态优化方法,首先用第1种方法进行远期优化,然后在其基础上用第2种方法完成最终的寻优。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送到自动驾驶仪完成轨迹跟踪。

文献[13]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理论来解决约束条件下的轨迹规划问题。首先使用基于样条的经典规划方法和微分平坦性理论,给出名义可飞的轨迹,并基于名义轨迹用摄动分析理论线性化飞机的动态模型,然后把非凸非线性问题转化为一个时变的线性凸优化或二次规划问题,名义可飞的轨迹空间则被转化为一族重叠的凸空间。模型预测控制用来确定名义控制的最优摄动。

从以上一些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飞行决策/规划问题中采用的算法手段大致可以分为最优式和启发式两类。最优式方法包括穷举、线性规划、动态规划、整数规划、分枝定界、梯度法和牛顿法等;启发式方法则由启发式搜索、神经网络、模拟退火、遗传算法、禁忌搜索、专家系统、机器学习等组成。同时这类飞行规划问题一般来说属于NP -hard 类,这意味着不存在已知的多项式时间算法来解决这些问题。从算法角度看,最优式方法存在算法时间随问题难度爆炸式增长的问题,所以一般优先采用启发式算法来获得次优解。同时也可以考虑采用混合规划策略,针对实时性的要求,在不同的规划区域和阶段使用不同的方法。或通过分析处理规划问题中的关键因素,设法降低问题的难度,如将NP -hard 问题在一定条件下转

化为非NP -hard 问题以降低复杂度。还可考虑利用并行计算

机技术,发展高效的并行或分布式的决策规划方法。3.2 分层控制结构

未来无人飞机的工作模式包括无人机单机行动和多机编队协同。所以无人机飞控系统的设计涉及到的问题主要包括任务的分解;群体航迹的优化;无人机单机的轨道规划和轨道跟踪;无人机间的协调;无人机的自适应自修复和容错管理等等。如何选取一个高效合适的控制系统结构由此成为整个系统设计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一种结构是采用完全集中的方法,即存在一个中心处理控制器,接收每架无人机的传感器信号,经分析处理后对每架无人机发出详细的控制指令,在这种结构下有可能找到全局最优的控制策略。但是这种集中式结构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大规模复杂的全局寻优问题通常难以解决,通信带宽也有可能不足,某个局部地方出现的错误可能将导致全局意外等等,因此这种结构并不可取。另一方面,完全分布式的结构虽然有很好的容错性和鲁棒性,但是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工作或遇到突发危险时,无人机群体之间很难建立协调合作的关系,无法充分发挥群体上的优势。考虑到以上种种,作为一种大规模的智能决策系统,无人机的自主控制体系不可避免地要采用萨里迪斯教授所提出的分层递阶智能控制的结构来搭建,一般情况下应包括组织级、协调级和执行级。

图1是一种典型的基于无人作战飞机(unmanned combat aerial vehicles ,UCAV )设计的控制和协调的分层结构[2],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种控制结构分为四层:任务控制层、战略层、战术层和调节规划层。下面的3层位于每一架无人机个体上,最上的一层即任务控制层,则位于母舰或长机上。在这种结构下,每架无人机可以局部地优化自身的行为,同时还可以方便地与其他无人机协调合作来完成任务。

任务控制层将整个任务细分为每架无人机应完成的目标,这一层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是资源的合理分配与任务规划。例如,在侦察任务中,如何将不同的目标分配给无人机个体;又如,做编队飞行时,长机要为整个机群规划出最优航迹。任务控制层将生成的多个要达到的战略目标和飞行轨迹交给无人机个体的战略层,考虑到轨道的可飞性以及为了避免相互间的碰撞,战略层依此生成详细的轨道约束条件并实现故障的管理功能。而且如果存在潜在的冲突,无人机个体的战略层之间还可以通过相互协调来得到满意的轨道约

·

420·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

束。战术层则根据战略层的轨道约束得到期望的输出和状态轨迹,实现飞行模态的调度管理及飞行轨道的重规划。最后期望的轨道通过调节规划层的反馈控制器来完成具体的轨迹跟踪,直接产生作动器的控制指令。

采用类似的分层结构,密执根大学的研究小组[3]开发了一个1/4大小的无人机模型———Solus,其被用来发展和验证无人机技术。采用了嵌入式机载控制系统,能在遥控飞行、程序飞行及完全自主飞行3种模态下工作。而且在文献[4]中提出了CIRCA(cooperative intelligent real-time control architec-ture)的系统结构概念,并已经改进升级为CIRCAⅡ,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安全、自主飞行试验研究,包括智能飞行控制系统的评价,自动任务与轨迹规划等功能。

3.3 自主着陆

对于自主飞行的无人机而言,安全着陆也是一个很困难的问题。进场和着陆是最复杂的飞行阶段,由于这一阶段飞行高度低,所以对飞行安全的要求也最高,尤其是在终端进近时,飞机的所有状态都必须高精度保持,直到准确地在一个规定的点上接地。着陆涉及的问题主要包括飞机的定位导引与制导控制两个方面。而且在与外界数据通信链断开的情况下,无人机需要自主完成安全着陆。在全球定位系统不可用的情况下,现有的惯性导航系统缺乏误差补偿时不能提供足够精确的位置信息,难以胜任自主着陆的要求,所以要另外寻求其它有效的手段。

国外一个主要的研究方向是采用基于投影几何学的计算机视觉自主着陆系统。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文献[17~19]为代表所使用的方法,通过识别跑道图像,提取跑道或附近的已知相对位置的特征点,从而计算飞机相对跑道的位置和方向。另一种方法是文献[20,21]提出的,通过已知机载的跑道三维模型资料库,假设某个观察点,生成期望的跑道合成透视图像,与用机载摄像机拍摄到的实际跑道图像对照,逼近到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从而得出摄像机,即飞机的位置。除了利用计算机视觉信息,还可以利用飞机上的惯性导航系统、雷达、无线电高度表、精确数字地图等信息组成混合自主着陆导引系统。

精确的控制律设计对于无人机的安全自主着陆也必不可少。文献[22]提出了一种利用神经网络进行在线参数辨识的自适应可重构无人机甲板自主着陆系统。仿真表明,即使在发生多起故障、存在严重扰动,海浪很大以及飞机动态数据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该系统仍能在误差容许的范围内安全地将无人机着陆到甲板这样一个运动平台上。文献[23]利用预测控制技术来完成基于主动视觉的自主着陆控制系统设计。文献[24]提出一种无人驾驶航天飞机的自主着陆系统的制导与控制方案,该系统在纵向制导回路设计时采用了简单的PID控制,在控制回路设计时采用了非线性模型,经过特殊的处理后,利用H∞方法完成了回路设计。文献[25]通过一种基于动态反馈的鲁棒非线性内模动态调节器,也设计了一种自主垂直甲板着陆系统,并显示出对海浪等系统中典型的不确定性的良好鲁棒性。

另外,一些研究小组已经用模型或小型无人机进行了方案验证,完成了试飞。如加州伯克利大学的旋翼无人机,通过验证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自主着陆系统,能达到每个坐标轴上5cm的距离误差和5°的旋转角度误差[26]。

无人机自主着陆最主要的困难在于如何对机场跑道进行精确定位,如何导引对准跑道,如何控制实现安全着陆。4 结束语

目前自主控制的理论还不完善,仍在不断发展中。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决策系统的研究更是处于起步阶段,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其中涉及诸多方面,考虑到其对自主能力的要求,未来主要面临的困难应该来自以下方向:(1)如何生成基于实时信息,分层分段分区域多方法相融合的实时任务规划策略,以及在受限制条件下实施航迹的精确跟踪技术,使其对环境和任务的变化具有快速的反应能力,在面对不确定性和遇到突发事故时能实时作出有效的决策和机动。(2)结合系统的问题描述,如何开发适合飞行控制系统的智能分层递阶控制基本结构模式,以满足自主无人机任务的特殊需求,使其能够在不确定的环境下,自主地实现导航、制导与控制。(3)如何在自主条件下对无人机进场着陆时进行精确定位,以及着陆控制技术的开发,使其在外界干扰以及存在内部故障的情况下,能安全地完成着陆过程。(4)如何在复杂未知环境下自主地对任务环境进行建模,包括环境的不确定性表示、三维环境特征的提取、目标的辨识与识别、态势的评估等等。(5)其它一些相关的方向,如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知识表达、机器学习等等。

未来无人机技术将要体现的是一种特定领域中应用的先进机器智能技术。由于对象的开放性、复杂性和所面对信息模式的多样性、不确定性,无人机的自主飞行控制是一项高度综合的研究项目,是智能控制技术和飞行控制技术的高度有机结合,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航空尖端技术的最新研究方向。应站在大系统的概念下来看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系统的研究,所面临挑战在于如何在不确定的飞行条件下实现一定的实时自主控制决策能力,如何充分体现这种无人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容错性、自适应性和智能性,最终在局部完全取代并超过人的决策作用。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未来的应用中的无人机具备超速的反应能力、超人的决策能力和超常的机动能力,发挥出其最大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Pac hter M,Chandler P R.Challenges of Autonomous Control[J].IEEE

Control Sys tems Magaz ine,1998,18(4):92-97.

[2]Chandler P R,P ac hter M.R esearch Iss ues in Autonomous Control of T actical

U A Vs[C].Proc.of t he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 e,1998.394-398. [3]McConl ey M W,Pied monte M ichael D,Appleby Brent D,et al.H ybrid Con-

trol f or Aggress ive Maneuvering of Autonomous A erial Vehicles[C].Proc.of

·

421

·

第26卷 第3期国外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研究

the19th Di gital A vionics Sys tems Conference,2000:1.E.4-1-1.E.4-8. [4]Frazz oli Emilio.Robust Hybrid Control for Autono mous Vehicle M otion

Planning[D].Mas sachus 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 ogy,2001.

[5]Vac hts evanos G,Ki m W,Al-Has an S,et al.Autonomous Vehicles:From

Fl ight Control to M iss ion Pla nning Usi ng Fuzz y Logic T echniques[C].Proc.of the13th International D igital Signal Proc ess ing Conference,1997.977-981.

[6]McLain T W,Beard R W.Trajectory Planning for Coordinated Ren-

dezvous of Unmanned Air Vehicl es[R].Guidance,Navigation,and Control Conference and Exhibit,AIAA-2000-4369,2000.

[7]Bortoff S.Path Planning for UAVs[C].Proc.of the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2000.364-368.

[8]Chandler P.U AV Cooperative Path Planning[R].Guidance,Naviga-

tion,and Control Conference and Exhibit,AIAA-2000-4370,2000. [9]Richards Arthur,How Jonathan P.Aircraft Traj ectory Planning with Col-

l is ion Avoidance Us ing 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ming[C].Proc.of the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2002.

[10]Pellaz ar Miles B.Vehicle R oute Planning with Constraints Using Genet-

ic Algorithms[C].Proc.of the IEEE.Nati onal Aeros pace and Electron-ics Conference,1994.111-118.

[11]M arin John A,Robert R antke,Da vi d https://www.360docs.net/doc/507870130.html,ing a Genet ic Al gorithm to

D evelop R ul es to Guide U nmanned Aerial Vehicles[C].Proc.of t he Inter-

nati onal Conference on Sys tems,Man and Cybernetics,1999.1055-1060.

[12]Godbole Datta N,Tariq Samad,Vipin Gopal.Active Multi-Model Con-

trol for Dynamic Maneuver Opti mization of U nmanned Air Vehicles[C].

Proc.of the2000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botics&Au-tomation,2000.1257-1262.

[13]Leena Singh,Ja mes Fuller.Traj ectory Generation for a UAV in Urban

Terrain,Using Nonlinear MPC[C].Proc.of the A 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2001.2301-2309.

[14]Godbole D atta N.Control&Coordination in Uninhabit ed Co mbat Air Vehi-

cles[C].Proc.of the 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 e,1999.1487-1490.

[15]Atkins E M,M iller R obert H.Solus:An Autonomous Aircraft for

Flight Control and Trajectory Pl anning Research[C].Proc.of the Amer-

ican Control Conference,1998.689-693.

[16]Atkins E M.Plan Generat ion and R eal-Time Execution with Appl ic ation to

Sa fe Autono mous Flight[D].U ni versi ty of Michi gan,1999.

[17]Shakernia O,Y i Ma,Koo J ohn T.Vision Guided Landing of an Un-

manned Air Vehicle[C].Proc.of the38#Conference on Decision& Control,1999.4143-4148.

[18]Shakernia https://www.360docs.net/doc/507870130.html,nding an Unmanned Air Vehicle:Vis ion Bas ed Motion

Es timation and Nonlinear Control[J].Asian Journal of Control,1999,1

(3):128-145.

[19]Yaki menko O,Kaminer Isaac I.Near OptimalTrajectory Generation for

Autonomous Aircraft Landing[C].Proc.of the1999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 ium on Computer Aided Control System Desi gn,1999.445-450.

[20]D ickins on Sven J,D avis Larry S.An Expert Vis ion Sys tem for Autonomous

Land Vehicle Road Foll owing[C].Proc.of Co mputer Soci et y Conferenc e on Computer Vis ion and Pattern R ecognition,1988.826-831.

[21]Soni Tarun,Sridhar Banavar.Modell ing Issues in Vis ion Based Aircraft

Navigation During Landing[C].Proc.of the Second IEEE Works hop on Applications of Co mputer Vis ion,1994.89-96.

[22]Ward D,Monaco J,Schierman J.R econfi gurable Control for VTOL

UAV Shipboard Landing[R].Guidance,Navigati on,and Control Con-ference and Exhibit,AIAA-1999-4045,1999.

[23]Ruggero Frazz a,Claudio Altafini.Autonomous Landing by Computer

Vision:An Application of Path Following in SE(3)[C].Proc.of the 39#Conference on Decis ion&Control,2000.2527-2532.

[24]M Ohno.R obust Flight Control L aw Design for Aut omatic L anding Fli ght

Experi ment[C].Proc.of the14th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Automatic Control Sympos ium on Automatic Control in Aerospace,1998.259-264.

[25]Marconi L,Is idori A.R obust Output R egulati on for Aut onomous Verti-

cal Landing[C].Proc.of the39#Conference on Decision&Control, 2000.3590-3595.

[26]Sharp Courtney S,Shakernia O,Sas try Shankar S.A Vision System for

Landing an Unmanned Aerial Vehicle[C].Proc.of the IEEE Confer-ence on R obotics&Aut omation,2001.1720-1727.

(上接第363页)

参考文献:

[1]Hale J K,Verduyn Lunel S M.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M].Ne w York:Springer-Verlag,1993.

[2]Kol mannovs kii V B,Nosov V R.Stability of Function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M].London:Acaedmic Pres s,1986.

[3]Kuang K.Delay D 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Applications in Population

D ynamics[M].Boston:Academic Press,1993.

[4]Bliman P A.Lyapunov Equation for the Stability of Linear Delay Systems

of Retarded and Neutral Type[J].IEEE Trans.on Automat.Contr., 2002,47(2):327-335.

[5]Chen J D,Lien C H,Fan K K,et al.Ctiteria for As ymptotic Stabil it y

of a Clas s of Neutral Sys tems via an LMI Approach[J].IEEE Proc.of Control Theory Appl.,2001,148(16):442-447.[6]Niculescu S I.O n Dela y-D ependent St abilit y in N eutral Sys tems[C].Proc.

of the A 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Arl ington,V A,2001.3384-3388.

[7]Ye H,Michel A N,Wang K N.Robust Stabilit y of Linear Ti me-Delay

Systems:R atarded and Neutral Types[J].IEEE,1995:1488-1491.

[8]Logeman H,Pandolfi L.A N ote on Stabilit y and Stabilizability of Neutral

Sys tems[J].IEEE T rans.on A uto mat.Contr.,1994,39(1):138-143.

[9]Hsiao F S,Hwang J D.Criterion for As ymptotic Stability of Uncertain

Multiple Ti me-Dela y Sys tems[J].Electron.L ett.,1996,32:410-412.

[10]Liu P L,Su T J.Robust Stability of Interval Time-Delay Sys tems with

Delay-Dependence[J].Sys t.Control Lett.,1998,33:231-239. [11]Qucheriah S.Meas ures of R obus tnes s for Uncertain Ti me-Delay Linear Sys-

tems[J].A SME J.D ynamic Syst.Meas.Control,1995,117:633-635.

[12]Line C H.As ymptotic Ctrterion for Neutral Syste ms with Multiple Time-

Del ay[J].Electron.Lett.,1999,35(10):850-852.

·

422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4年

无人机飞行控制方法概述

2017-10-08 GaryLiu 于四川绵阳 无人机的飞行控制是无人机研究领域主要问题之一。在飞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干扰,如传感器的噪音与漂移、强风与乱气流、载重量变化及倾角过大引起的模型变动等等。这些都会严重影响飞行器的飞行品质,因此无人机的控制技术便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控制方法主要集中于姿态和高度的控制,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用来控制速度、位置、航向、3D轨迹跟踪控制。多旋翼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可以总结为以下三个主要的方面。 1.线性飞行控制方法 常规的飞行器控制方法以及早期的对飞行器控制的尝试都是建立在线性飞行控制理论上的,这其中就有诸如PID、H∞、LQR以及增益调度法。 1)PID PID控制属于传统控制方法,是目前最成功、用的最广泛的控制方法之一。其控制方法简单,无需前期建模工作,参数物理意义明确,适用于飞行精度要求不高的控制。 2)H∞ H∞属于鲁棒控制的方法。经典的控制理论并不要求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来解决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问题。现代控制理论可以定量地解决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问题,但完全依赖于描述被控对象的动态特性的数学模型。鲁棒控制可以很好解决因干扰等因素引起的建模误差问题,但它的计算量非常大,依赖于高性能的处理器,同时,由于是频域设计方法,调参也相对困难。 3)LQR LQR是被运用来控制无人机的比较成功的方法之一,其对象是能用状态空间表达式表示的线性系统,目标函数是状态变量或控制变量的二次函数的积分。而且Matlab软件的使用为LQR的控制方法提供了良好的仿真条件,更为工程实现提供了便利。 4)增益调度法 增益调度(Gain scheduling)即在系统运行时,调度变量的变化导致控制器的参数随着改变,根据调度变量使系统以不同的控制规律在不同的区域内运行,以解决系统非线性的问题。该算法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完成事件驱动,实现参数调整。如果系统的运行情况改变,则可通过该部分来识别并切换模态;第二部分为误差驱动,其控制功能由选定的模态来实现。该控制方法在旋翼无人机的垂直起降、定点悬停及路径跟踪等控制上有着优异的性能。 2.基于学习的飞行控制方法 基于学习的飞行控制方法的特点就是无需了解飞行器的动力学模型,只要一些飞行试验和飞行数据。其中研究最热门的有模糊控制方法、基于人体学习的方法以及神经网络法。 1)模糊控制方法(Fuzzy logic) 模糊控制是解决模型不确定性的方法之一,在模型未知的情况下来实现对无人机的控制。 2)基于人体学习的方法(Human-based learning) 美国MIT的科研人员为了寻找能更好地控制小型无人飞行器的控制方法,从参加军事演习进行特技飞行的飞机中采集数据,分析飞行员对不同情况下飞机的操作,从而更好地理解无人机的输入序列和反馈机制。这种方法已经被运用到小型无人机的自主飞行中。 3)神经网络法(Neural networks)

轻小型民用无人机系统运行管理暂行规定(修改20151206)

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 编号:AC-91-FS-2015-XX 咨询通告下发日期:2015年12月XX日 编制部门:FS

目录 1.目的 (3) 2.适用范围及分类 (3) 3.定义 (4) 4.民用无人机机长的职责和权限 (7) 5.民用无人机驾驶员 (8) 6.民用无人机使用说明书 (8) 7.禁止粗心或鲁莽的操作 (8) 8.摄入酒精和药物的限制 (9) 9.飞行前准备 (9) 10.限制区域 (9) 11.视距内运行(VLOS) (10) 12.视距外运行(BVLOS) (10) 13.民用无人机运行的仪表、设备和标识要求 (11) 14.管理方式 (11) 15.无人机云提供商须具备的条件 (13) 16.植保无人机运行要求 (14) 17.无人飞艇运行要求 (16) 18.废止和生效 (16)

1.目的 近年来,民用无人机的生产和应用在国内外蓬勃发展,特别是低空、慢速、轻小型无人机数量快速增加,占到民用无人机的绝大多数。为了规范轻小型民用无人机的运行,依据CCAR-91部,发布本咨询通告。 2.适用范围及分类 本咨询通告适用于轻小型民用无人机运行管理。其涵盖范围包括: 2.1空机重量小于等于116千克、起飞全重不大于150千克的无人机,且动能不大于95千焦,校正空速不超过100千米每小时; 2.2起飞全重不超过5700千克,距受药面高度不超过15米的植保类无人机; 2.3充气体积在4600立方米以下的无人飞艇; 2.4本咨询通告适用于除I类以外的所有轻小型无人机,某些特定条款中仅适用于特定类别无人机的内容将在条款中另行说明。 2.5 轻小型无人机运行管理分类:

无人机管控现状总结及建议

无人机管控现状总结及 建议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无人机管控现状全国空中交通管制二十四个分区:空军二十(4+4+3+4+5),海军四个。 五个战区、一个海军: 1、北部战区:长春、沈阳、大连、济南; 2、中部战区:北京、大同、西安、武汉; 3、南部战区:广州、南宁、昆明; 4、东部战区:上海、南京、福州、漳州; 5、西部战区:成都、乌鲁木齐、拉萨、兰州、鼎新; 6、海军:海口、宁波、山海关、青岛。 截至八月初,不完全统计,目前,四川、重庆、福建、云南、北京、天津、河北、新疆、广东、吉林、江苏、陕西等12个省市区陆续出台无人机相关的禁飞、限飞命令或通告;另外有深圳、石家庄、月牙泉、武汉、黄山、大连、柳州、扬州泰州、桂林、泉州、东莞、齐齐哈尔、无锡等十余个城市也在行者区域内禁限飞,或者在机场周边划出了大面积的净空保护区。 对于无人机申报管理有相当完善的政策与登记系统的省市区有: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有具体政策出台,各相关部门分工明确的省市区有: 江苏省、广东省、江西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和黑龙江省; 通过多方面咨询能了解大概流程,但没有明确政策,各部门没有明确分工的省市区有: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河南省、河北省、吉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辽宁省、甘肃省、山东省、安徽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湖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贵州省和西藏自治区;

暂时没有相关管理规定或无从得知相关信息的省市区有: 湖南省、青海省、台湾省、云南省和山西省。 全国 2017年1月至6月,全国发生了10余起航班备降或返航,影响旅客万余人。深圳、南京尤甚。 ●全国首批155个民航机场的禁飞区确立。 ●国家民航局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 6月1日 起,对质量在250克以上的无人机实施注册登记。(基本上是个能飞的就比这个重吧微笑脸) 由于相关规定各省比较类似,仅列举几个出台明确规定的(仅摘录不是全部)。 6月陕西(中部战区) ●在陕西省范围内开展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应当飞行前一天15时前向 94188部队航空管制部门或民航空中管制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飞行计划申请单位(个人)应在组织飞行前2小时向申报飞行计划的航空管 制部门提出联系放飞事宜、经批准后方可组织飞行。组织飞行的单位(个人)要将航空器的起飞、降落时刻及时通报航管部门。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计划申请内容包括:单位、航空器型号、架数、使用 的机场或临时起降点、任务性质、飞行区域、飞行高度、飞行日期、预计开始和结束时刻及现场人员联系方式等。 ●针对违规飞行行为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

无人机主要部件

1、首先介绍的是无人机的大脑——飞控 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是指能够稳定无人机飞行姿态,并能控制无人机自主或半自主飞行的控制系统,是无人机的大脑,也是区别于航模的最主要标志,简称飞控。飞控的作用就是通过飞控板上的陀螺仪,对四轴飞行状态进行快速调整(都是瞬间的事,不要妄想用人肉完成)。如发现右边力量大,向左倾斜,那么就减弱右边电流输出,电机变慢、升力变小,自然就不再向左倾斜。如果没有飞控系统,四轴飞行器就会因为安装、外界干扰、零件之间的不一致等原因形成飞行力量不平衡,后果就是左右、上下地胡乱翻滚,根本无法飞行。 工作过程大致如下:飞控系统实时采集各传感器测量的飞行状态数据、接收无线电测控终端传输的由地面测控站上行信道送来的控制命令及数据,经计算处理,输出控制指令给执行机构,实现对无人机中各种飞行模态的控制和对任务设备的管理与控制;同时将无人机的状态数据及发动机、机载电源系统、任务设备的工作状态参数实时传送给机载无线电数据终端,经无线电下行信道发送回地面测控站。飞控系统的硬件主要包括:主控制模块、信号调理及接口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以及舵机驱动模块等。 2、为传感器增稳的——云台 稳定平台,对于任务设备来说太重要了,是用来给相机增稳的部分,几千米的高度上误差个几分几秒就能差出去几十米。它主要通过传感器感知机身的动作,通过电机驱动让相机保持原来的位置,抵消机身晃动或者震动的影响。云台主要考察几个性能:增稳精度、兼容性(一款云台能适配几款相机和镜头)和转动范围(分为俯仰、横滚和旋转三个轴),如果遇到变焦相机,就更加考验云台

的增稳精度了,因为经过长距离的变焦,一点点轻微的震动都会让画面抖动得很厉害。 现时的航拍云台主要由无刷电机驱动,在水平、横滚、俯仰三个轴向对相机进行增稳,可搭载的摄影器材从小摄像头到GoPro,再到微单/无反相机,甚至全画幅单反以及专业级电影机都可以。摄影器材越大,云台就越大,相应的机架也就越大。 上面三个演示的是机身不动、相机动的效果,但实际上云台工作时,是相机不动,而机身动。所以在空中时,无人机的机身不断在动作,云台依然可以保相机镜头的位置,达到增稳的效果。 分类: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有三轴增稳云台和两轴增稳云台。

小型固定翼无人机飞行控制软件设计与开发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小型固定翼无人机飞行控制软件设计与开发 姓名:李俊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精密仪器及机械 指导教师:李春涛 2011-03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随着无人机在众多领域开展的广泛应用,对其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大脑”的飞行控制系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飞行控制软件是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直接关系到无人机的飞行安全。因此在飞行控制软件的设计中既要满足基本的飞行功能,又要提高软件本身的安全性能。本课题正是在这个研究背景和实际工程的需求下提出的。 首先,论文采用模块化思想设计开发了一种小型固定翼无人机飞行控制软件,在使整个软件可维护和可扩展的同时,针对软件多任务动态运行、内存保护等要求,设计了数据区轮换读写机制及软件看门狗,解决了多任务对内存读写冲突的问题,保障了飞行控制软件运行的可靠性。 其次,结合飞行控制计算机的资源配置,完成了目标硬件的初始化、串口驱动、脉宽调制接口驱动、模拟量驱动和离散量驱动软件设计与开发。完成底层驱动环境开发后,对飞行控制软件进行了任务划分和优先级分配。在综合考虑飞行控制软件性能和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传感器采集、控制律解算、遥控遥测和导航制导等9个任务,实现了自主导航、指令导航和人工导航三种飞行模态,并通过事件触发的方式对多任务进行调度管理,实现了不同飞行模态间的平滑切换。 再次,针对机载设备的配置情况,设计了传感器信息源故障和测控系统链路故障的处理逻辑。给出了传感器的通信状态、数据安全范围和测控系统链路等故障诊断机制,设计了传感器高度信息源、定位信息源、测控链路等故障处置逻辑,确保了无人机的空中安全飞行。 最后,在实时仿真环境下,对飞行控制软件进行了半物理飞行仿真验证,测试了传感器故障和测控链路故障逻辑,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软件满足了小型固定翼无人机飞行控制的需求。 关键词:飞行控制软件,小型固定翼无人机,模块化,安全可靠,故障处理

无人机飞行路线控制系统设计

无人机飞行路线控制系统设计 由于无人机是通过无线遥控的方式完成自动飞行和执行各种任务,具有安全零伤亡、低能耗、重复利用率高、控制方便等优点,因此得到了各个国家、各行各业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应用。尤其以美国为代表,无论是在军事、民用、环境保护还是科学研究中,都将无人机的使用发挥到淋漓尽致,其拥有全球最先进的“捕食者”和“全球鹰”战斗无人机、监测鸟类的“大乌鸦”无人机、民用用途的“伊哈纳”无人机等等。我国在无人机研制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拥有技术卓越的“翔龙”和“暗箭”高空高速无人侦查机、多用途的“黔中”无人机、探测海洋的“天骄”无人机、中继通讯的“蜜蜂”无人机等等。在未来,随着现代化工业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航天技术等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无人机技术将日趋成熟,性能日益完善,为此将拥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确保无人机能够有效地完成各种飞行任务,研发者开发了各种技术方式的飞行控制系统,完成对无人机的起飞、飞行控制、着陆以及相应目标任务等操作的控制。飞行路线控制是飞行控制系统中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功能控制部分,其它所有的飞行任务控制都是飞行路线控制的基础之上实现。目前对于无人机飞行路线的控制已有各种各样方式的系统,但大多数系统都存在一定缺陷,如有些系统操作过于繁杂,不够智能化;有些系统只能在视距范围遥 控无人机,严重限制了无人机的使用;有些系统过于专用化,不能适用于大多数类型的无人机;有些比较完善的系统,造价又过于昂贵,等等一系列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这些问题,本课题提出了一种成本低、

遥控距离远、智能化、高效化、适用性广的无人机飞行路线控制系统设计方案。该系统方案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操作人员所处的地面监控系统,一部分是无人机端的受控系统,实现的机制主要是无人机不断地将自身的定位信息实时地传送给地面控制系统,地面控制系统将无人机位置信息通过电子地图可视化显示给操作人员,操作人员结合本次飞行任务,采用灵活的鼠标绘制方式在地图上绘制预定的飞行路线,地面控制系统对绘制路线进行自动处理生成可用的路线控制信息帧并发送给无人机受控系统,无人机受控系统接收到位置控制信息帧,不断结合实时的方位信息得到飞行控制信息,从而遥控无人机按照预定路线飞行。此外,为方便用户以后对历史数据的查看,以分析总结得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地面监控系统还包含了对预定路线和无人机历史飞行路线的存储、查询和在地图中回放功能。基于GIS技术的地面监控系统的具体实现是在Windows操作系统上,采用Visual Basic作为系统开发环境并结合MSComm串口通信技术、Mapx二次开发组件技术、Winsock网络接口技术以及Access数据库技术完成软件设计,实现与无人机受控系统的无线通信、GIS系统操作和监控、历史数据存储和重现等,其中实验区域的电子地图采用Mapinfo Professional开发软件绘制完成,并创新性地设计并绘制了画面简洁的带高层信息的二点三维矢量地图,而对于绘制路线的优化和提取处理采用了垂距比值法和最小R值法。无人机端使用BDS-2/GPS双卫星系统对无人机实时位置进行高精度的定位,采用双串口单片机进行运算控制处理,实时的飞行控制信息采用了几何空间算法得到,另外采

小型无人机飞控系统介绍与工作原理

飞控系统是无人机的核心控制装置,相当于无人机的大脑,是否装有飞控系统也是无人机区别于普通航空模型的重要标志。在经历了早期的遥控飞行后,目前其导航控制方式已经发展为自主飞行和智能飞行。导航方式的改变对飞行控制计算机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小型无人机执行任务复杂程度的增加,对飞控计算机运算速度的要求也更高;而小型化的要求对飞控计算机的功耗和体积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精度不仅要求计算机的控制精度高,而且要求能够运行复杂的控制算法,小型化则要求无人机的体积小,机动性好,进而要求控制计算机的体积越小越好。 在众多处理器芯片中,最适合小型飞控计算机CPU的芯片当属TI公司的TMS320LF2407,其运算速度以及众多的外围接口电路很适合用来完成对小型无人机的实时控制功能。它采用哈佛结构、多级流水线操作,对数据和指令同时进行读取,片内自带资源包括16路10位A /D转换器且带自动排序功能,保证最多16路有转换在同一转换期间进行,而不会增加CPU 的开销;40路可单独编程或复用的通用输入/输出通道;5个外部中断;集成的串行通信接口(SCI),可使其具备与系统内其他控制器进行异步(RS 485)通信的能力;16位同步串行外围接口(SPI)能方便地用来与其他的外围设备通信;还提供看门狗定时器模块(WDT)和CAN通信模块。 飞控系统组成模块 飞控系统实时采集各传感器测量的飞行状态数据、接收无线电测控终端传输的由地面测控站上行信道送来的控制命令及数据,经计算处理,输出控制指令给执行机构,实现对无人机中各种飞行模态的控制和对任务设备的管理与控制;同时将无人机的状态数据及发动机、机载电源系统、任务设备的工作状态参数实时传送给机载无线电数据终端,经无线电下行信道发送回地面测控站。按照功能划分,该飞控系统的硬件包括:主控制模块、信号调理及接口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以及舵机驱动模块等。 模块功能 各个功能模块组合在一起,构成飞行控制系统的核心,而主控制模块是飞控系统核心,它与信号调理模块、接口模块和舵机驱动模块相组合,在只需要修改软件和简单改动外围电路的基础上可以满足一系列小型无人机的飞行控制和飞行管理功能要求,从而实现一次开发,多型号使用,降低系统开发成本的目的。系统主要完成如下功能: (1)完成多路模拟信号的高精度采集,包括陀螺信号、航向信号、舵偏角信号、发动机转速、缸温信号、动静压传感器信号、电源电压信号等。由于CPU自带A/D的精度和通道数有限,所以使用了另外的数据采集电路,其片选和控制信号是通过EPLD中译码电路产生的。

浅析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及应用

浅析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及应用 发表时间:2017-10-26T19:53:11.473Z 来源:《建筑科技》2017年9期作者:舒永国 [导读] 发展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是提高测绘现势性的迫切需要,是做好应急救急工作的迫切需要,是构建数字中国、数字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禹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89 摘要:测绘测量技术系统是应对自然灾害、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构建完善保障系统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目前的一个重要战略问题。发展低空无人飞行器航测遥感系统是提高测绘现势性的迫切需要,是做好应急救急工作的迫切需要,是构建数字中国、数字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及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应用 1、前言 航空数字摄影测量是基础地理信息采集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微处理机的广泛应用,政府各部门对测绘资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资料现势性要求越来越高,对资料所能包涵的信息容量越来越多。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作为一种新型的测量方式不断呈现在大家的面前,伴随着高科技技术环境下测绘技术与测绘装备的快速发展,融合了无人机技术、航空摄影技术、移动测量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一系列新兴技术形态的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成为防灾减灾的重要手段,它建立起一整套综合应急测绘保障服务系统。 2、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 目前,国内已经投入使用的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有“华鹰”、“飞象”、“QuickEye”等。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主要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包括机载系统和地面监控系统;软件系统则涵盖了航线设计、飞行控制、远程监控、航摄检查、数据预处理等五个主要的系统。 2.1硬件系统 2.1.1无人机机载系统 在整个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构成中,无人机作为主要的系统搭载平台,是整个系统集成与融合的重要基础。这一硬件系统主要由无人机、数字摄影系统、导航与飞行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部分构成。在该系统工作的过程中,整个系统会按照预先设定的航线进行相应的自主飞行,并且完成预先设定的航空摄影测量任务,同时实时地把飞机的速度、高度、飞行状态、气象状况等参数传输给地面控制系统。 2.1.2地面飞行监控系统 这一分支系统是影响飞行平台运行的重要因素,主要有电子计算机、飞行控制软件、电子通信控制介质和电台等设备。在飞行平台的运行过程中,地面飞行控制系统可以据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发回的飞行参数信息,实时在地图上精确标定飞机的位置、飞行路线、轨迹、速度、高度和飞行姿态,使地面操作人员更容易掌握无人机的飞行状况。 2.2软件系统 2.2.1航线设计软件 航线设计在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其直接决定了整个系统工作的方向和精准度。这一分支系统作为信息采集的关键步骤,需要对于系统运行经过的作业范围、地形地貌特点、属性精度要求、摄影测量参数以及摄影测量的结果进行综合设定。航线设计软件需要对相关的工作参数进行综合设定,诸如计算行高、重叠度和地面分辨率等飞行参数,进而获得飞行所需的曝光点坐标、基线长度等参数。此外,航线设计软件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功能,那就是对于设计好的航线进行检查,诸如:航线走向、摄影基面、行高、地面分辨率和像片重叠度等。 2.2.2数据接受与预处理系统 这是无人机系统中最为重要的软件系统,也是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室外作业的最后一步,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图像数据处理质量。一般情况下,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系统在影像获取过程中,由于受外界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可能降低获取的原始图像的质量。为避免原始图像后续处理的质量问题,在影像配准、拼接之前,必须对原始影像进行预处理。这一预处理的过程,先后涵盖了图像校正、图像增强等方面。 3、项目应用实践 3.1工程概况 井山水库位于抚河流域东乡河南港支流黎圩水上游,地处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黎圩镇内,坝址位于南港支流东乡县黎圩镇井山村上游河段1.0km狭谷段,坝址区距黎圩镇约5km,距东乡县县城约25km,控制流域面积25.2km2,正常蓄水位83.00m(黄海高程,下同),总库容2250×104m3,是一座灌溉、供水等综合效益的中型水利枢纽工程。 3.2外业测量 3.2.1航摄 航摄仪采用Sonya7R,焦距35mm,相幅大小为:7360×4192,像元分辨率为4.88um。本次无人机航摄分两个架次进行,由GPS领航数据计算相对飞行高度为724m,地面分辨率为0.09m,航摄面积约10km2。两个架次飞行质量和影像良好,影像清晰度较高,且照片色彩均匀,饱和度良好,能够表达真实的地物信息,可以满足1:2000成图要求。本次飞行航向重叠度为75%,旁向重叠度为50%。 3.2.2像控测量 像控点的布设应能够有效控制成图的范围,测区的四周及中心位置必须布设控制点,根据测区的情况,每个测区布设控制点20多个,且都设置为平高点。 3.2.3空中三角测量 本项目采用SVS软件进行空三加密,根据航空飞行及影像分布情况,将空三区域分为两个加密区域网采用自动与手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空三加密,即采用自动匹配进行像点量测,剔除粗差。人工调整直至连接点符合规范要求,保证在2/3个像素以内。加入外业像控点对本

无人机管理规程

1.0 2.0 3.0 3.1 3.2 3.3 4.0 5.0 5.1 5.1.1 5.2 5.2.1 5.2.2 5.2.3 5.3 5.3.1目的 为规范使用无人机,妥善管理公司的固定资产,特制定本规程。 使用范围 仅限于与公司相关的业务 职责 人事行政负责人负责《无人机管理规程》的制定、修订及各部门执行的监督检查。行政助理负责车辆的日常管理、保管。 其他各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无人机管理规程》的宣传、培训、执行监管。 财务部负责人负责制度相关费用的账务管理工作。 弱电工程师负责无人机的使用期间的问题处理。 项目经理负责《无人机管理规程》的审核和作业流程的监察工作。 定义 无人机指公司购进的航拍器械。 程序文件 借用流程 借用人向人事行政部提交借用申请→审核通过→《借用登记表》(附件一)登记→委派工程技术部人员现场支持。 使用条例 使用前务必检查设备及其配件是否齐全完好,电池充足,存储卡使用空间是否足够; 停飞后检查设备及其配件是否齐全完好,导出数据并将电池充满后归还人事行政部; 飞行使用中如遇设备故障,立即采取处理措施,以不造成设备损坏为最高准则,同时参照航拍机维修条例执行操作。 使用注意事项 飞行前,请仔细检查螺旋桨是否损坏、老化,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其他部件是否

5.3.2 5.3.3 5.3.4 5.3.5 5.3.6 5.4 5.4.1 5.4.2 5.4.3 5.4.4 6.0 6.1 7.0 7.1应该更换或维修; 确保您的智能飞行电池、遥控器及其他设备电量充足; 请选择开阔空旷的飞行场地,远离人群及建筑物,请勿在人群或动物上方停留飞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无人机飞行范围需在目视视距半径500米,相对高度120米范围内,确保飞机在您的视线之范围内,请勿在障碍物背面飞行,以减少操作不可控性,若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将自行承担相关责任; 无人机飞行时必须考量现场天气、风向等因素,以减少操作不可控性; 飞行过程中,在使用自动功能时,如自动起飞、自动降落等,双手请不要离开遥控器,请始终保持对飞机控制; 在确认取得良好GPS信号后再起飞,并尽可能利用安全飞行功能,如自动返航,定点悬停等; 使用人管理 使用人应严格按照《无人机管理规程》使用无人机,如有违反责任自负。 使用人应爱惜公司财产,人为损失将自负。 使用人需学习《无人机使用学习教材》并经项目经理验证后授权。 使用人在使用过程中无人机发生失控故障时,立即停止遥控器的所有操作并第一时间向工程技术部报事。 支持文件 SAVILLS-CQ/YKJ-XZ-《无人机使用学习教材》 支持记录 SAVILLS-CQ/YKJ-XZ-《借用登记表》

关于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全面解析

关于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全面解析 飞控的大脑:微控制器在四轴飞行器的飞控主板上,需要用到的芯片并不多。目前的玩具级飞行器还只是简单地在空中飞行或停留,只要能够接收到遥控器发送过来的指令,控制四个马达带动桨翼,基本上就可以实现飞行或悬停的功能。意法半导体高级市场工程师介绍,无人机/多轴飞行器主要部件包括飞行控制以及遥控器两部分。其中飞行控制包括电调/马达控制、飞机姿态控制以及云台控制等。目前主流的电调控制方式主要分成BLDC方波控制以及FOC正弦波控制。 高通和英特尔推的飞控主芯片CES上我们看到了高通和英特尔展示了功能更为丰富的多轴飞行器,他们采用了比微控制器(MCU)更为强大的CPU或是ARM Cortex-A系列处理器作为飞控主芯片。例如,高通CES上展示的Snapdragon Cargo无人机是基于高通Snapdragon芯片开发出来的飞行控制器,它有无线通信、传感器集成和空间定位等功能。Intel CEO Brian Krzanich也亲自在CES上演示了他们的无人机。这款无人机采用了RealSense技术,能够建起3D地图和感知周围环境,它可以像一只蝙蝠一样飞行,能主动避免障碍物。英特尔的无人机是与一家德国工业无人机厂商Ascending Technologies合作开发,内置了高达6个英特的RealSense3D摄像头,以及采用了四核的英特尔凌动(Atom)处理器的PCI-express定制卡,来处理距离远近与传感器的实时信息,以及如何避免近距离的障碍物。这两家公司在CES展示如此强大功能的无人机,一是看好无人机的市场,二是美国即将推出相关法规,对无人机的飞行将有严格的管控。 多轴无人机的EMS/传感器某无人机方案商总经理认为,目前业内的玩具级飞行器,虽然大部分从三轴升级到了六轴MEMS,但通常采用的都是消费类产品如平板或手机上较常用的价格敏感型型号。在专业航拍以及专为航模发烧友开发的中高端无人机上,则会用到质量更为价格更高的传感器,以保障无人机更为稳定、安全的飞行。这些MEMS传感器主要用来实现飞行器的平稳控制和辅助导航。飞行器之所以能悬停,可以做航拍,是因为MEMS传感器可以检测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的俯仰角和滚转角变化,在检测到角度变化

无人机飞行管理规定

无人机飞行管理规定 1.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单位、个人使用机场飞行空域、航路、航线,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飞行管制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2.从事通用航空飞行活动的单位、个人,根据飞行活动要求,需要划设临时飞行空域的,应当向有关飞行管制部门提出划设临时飞行空域的申请。划设临时飞行空域的申请,应当在拟使用临时飞行空域7个工作日前向有关飞行管制部门提出。负责批准该临时飞行空域的飞行管制部门应当在拟使用临时飞行空域3个工作日前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并通知申请人。 以下摘取的部分无人机法规: (1)无人机(UA:Unmanned Aircraft),是由控制站管理(包括远程操纵或自主飞行)的航空器。也称远程驾驶航空器(RPA: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2)无人机系统(UAS:Unmanned Aircraft System),也称远程驾驶航空器系统(RPAS:Remotely Piloted Aircraft Systems),是指由无人机、相关的控制站、所需的指令与控制数据链路以及批准的型号设计规定的任何其他部件组成的系统。 (3)无人机系统驾驶员,由运营人指派对无人机的运行负有必不可少职责并在飞行期间适时操纵无人机的人。

(4)无人机系统的机长,是指在系统运行时间内负责整个无人机系统运行和安全的驾驶员。 (5)无人机观测员,由运营人指定的训练有素的人员,通过目视观测无人机,协助无人机驾驶员安全实施飞行,通常由运营人管理,无证照要求。 (6)运营人,是指从事或拟从事航空器运营的个人、组织或企业。 (7)控制站(也称遥控站、地面站),无人机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用于操纵无人机的设备。 (8)指令与控制数据链路(C2:Commandand Control datalink),是指无人机和控制站之间为飞行管理之目的的数据链接。 (9)感知与避让,是指看见、察觉或发现交通冲突或其他危险并采取适当行动的能力。 (10)无人机感知与避让系统,是指无人机机载安装的一种设备,用以确保无人机与其它航空器保持一定的安全飞行间隔,相当于载人航空器的防撞系统。在融合空域中运行的Ⅺ、Ⅻ类无人机应安装此种系统。 (11)视距内(VLOS:Visual Line of Sight)运行,无人机在驾驶员或观测员与无人机保持直接目视视觉接触的范围内运行,且该范围为目视视距内半径不大于500米,人、机相对高度不大于120米。

无人机管控现状总结及建议

无人机管控现状 全国空中交通管制二十四个分区:空军二十(4+4+3+4+5),海军四个。 五个战区、一个海军: 1、北部战区:长春、沈阳、大连、济南; 2、中部战区:北京、大同、西安、武汉; 3、南部战区:广州、南宁、昆明; 4、东部战区:上海、南京、福州、漳州; 5、西部战区:成都、乌鲁木齐、拉萨、兰州、鼎新; 6、海军:海口、宁波、山海关、青岛。 截至八月初,不完全统计,目前,四川、重庆、福建、云南、北京、天津、河北、新疆、广东、吉林、江苏、陕西等12个省市区陆续出台无人机相关的禁飞、限飞命令或通告;另外有深圳、石家庄、月牙泉、武汉、黄山、大连、柳州、扬州泰州、桂林、泉州、东莞、齐齐哈尔、无锡等十余个城市也在行者区域内禁限飞,或者在机场周边划出了大面积的净空保护区。 ?对于无人机申报管理有相当完善的政策与登记系统的省市区有: 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有具体政策出台,各相关部门分工明确的省市区有: 江苏省、广东省、江西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和黑龙江省; ?通过多方面咨询能了解大概流程,但没有明确政策,各部门没有明确分工的省市区有: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浙江省、河南省、河北省、吉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辽宁省、甘肃省、山东省、安徽省、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湖北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贵州省和西藏自治区;

?暂时没有相关管理规定或无从得知相关信息的省市区有: 湖南省、青海省、台湾省、云南省和山西省。 5.17 全国 2017年1月至6月,全国发生了10余起航班备降或返航,影响旅客万余人。深圳、南京尤甚。 ●全国首批155个民航机场的禁飞区确立。 ●国家民航局发布《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名制登记管理规定》。6月1日起,对质量在 250克以上的无人机实施注册登记。(基本上是个能飞的就比这个重吧微笑脸) 由于相关规定各省比较类似,仅列举几个出台明确规定的(仅摘录不是全部)。 6月陕西(中部战区) ●在陕西省范围内开展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活动,应当飞行前一天15时前向94188部队 航空管制部门或民航空中管制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飞行计划申请单位(个人)应在组织飞行前2小时向申报飞行计划的航空管制部门提出 联系放飞事宜、经批准后方可组织飞行。组织飞行的单位(个人)要将航空器的起飞、降落时刻及时通报航管部门。 ●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的计划申请内容包括:单位、航空器型号、架数、使用的机场或临 时起降点、任务性质、飞行区域、飞行高度、飞行日期、预计开始和结束时刻及现场人员联系方式等。 ●针对违规飞行行为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 罚法》、《通用航空飞行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罚 ●设置很多公园可供爱好者放飞

(完整版)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仿真研究本科生毕业论文

1 绪论 本章先主要介绍了无人机进无人机的特点,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及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安排。 1.1无人机概述 无人机即无人驾驶飞机,也称为遥控驾驶飞行器,是机上没有驾驶员,靠自身程序控制装置操纵,自动飞行或者由人在地面或母机上进行遥控的无人驾驶飞行器,在它上面装有自动驾驶仪、程序控制系统、遥控与遥测系统、自动导航系统、自动着陆系统等,通过这些系统实现远距离控制飞行。无人机大体上由无人机载体、地面站设备(无线电控制、任务控制、发射回收等起降装置)以及有效负荷三部分组成。 无人机在航空业已有一百年的历史了。第一驾遥控航模飞机于1909年在美国试飞成功。1915年10月德国西门子公司研制成功采用伺服控制装置和指令制导的滑翔炸弹,它被公认为有控的无人机的先驱。世界上第一架无人机是英国人于1917年研制的。这是一架无线电操纵的小型单翼机,由于当时的许多技术问题,所以试验失败。一直到1921年英国才研制成可付诸实用的第一驾靶机。1918年德国也研制成第一驾无人驾驶的遥控飞机。1920年简氏《世界各地飞机》首次提到无人机。20世纪30年代初无线电操纵的无人靶机研制成功。在20世纪40至50年代,无人机逐渐得到了广泛使用,但这时主要是作为靶机使用。世界各国空军于20世纪50年代大量装备了无人驾驶飞机作为空靶。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出于冷战需要,将无人机研究重点放在侦察用途方面,这标志着无人机技术开始进入了以应用需求为牵引的快速发展时代。 由于无人机具有低成本、零伤亡、可重复使用和高机动等优点,因此

深受世界各国军队的广泛欢迎,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对于无人机而言,其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它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无人机各项性能(包括起飞着陆性能、作业飞行性能、飞行安全可靠性能、系统的自动化性和可维护性等)。因此,研究无人机的自动飞行控制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己经得到国内外的高度重视,而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是无人机能够安全、有效地完成复杂战术、战略使命的基本前提,因此迫切需要加强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无人机的研制早在 20 世纪初就开始了,几乎与有人机同步,自30年代国外首次采用无线电操纵的模型飞机作为靶机以后,无人机的发展十分迅速。40年代,低空低速的小型活塞式靶机投入使用。50年代出现了高亚音速和超音速高性能的靶机,世界各国空军开始大量装备无人机作为空靶。60年代以后,随着微电子技术、导航与控制技术的发展,一些国家研制了无人驾驶侦察机,美国率先研制成功无人驾驶侦察机,并开始用于越战。无人机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青睐,发展迅猛。在1982年的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在贝卡谷地交战中,用“侦察兵”和“猛犬”无人机诱骗叙军的地空导弹的制导雷达开机,侦查获取了雷达的工作参数并测定了其所在位置。无人机的飞速发展是在海湾战争后,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无人机在海湾战争中成功地完成了战场侦察、火炮校射、通信中继和电子对抗任务。无人机的研制成功和战场运用,揭开了以远距离攻击型智能化武器、信息化武器为主导的“非接触性战争”的新篇章,由此引发了无人机及其飞行控制研究的热潮。 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国都针对这个领域投入了相当的研究力量。究其原因,用无人机替代有人驾驶飞机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便于运输、维修和保养,而且不用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承受极限。未来无人机在军事和民事上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军事领域,采用无人

无人机管理制度及运用

无人机管理制度及运用 一、无人机管理制度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有序推 进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精细化,弘扬“高标严管品质清廉”的精神。我分部购入大疆无人机1台,运用于安全质量环保、抢险救灾和形 象进度等方面的监测。依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轻小型民 用无人机系统运行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特制定本《制度》。 1、无人机纳入分部项管会管理,无人机使用和保管由分部安质部负责,其他人员使用需在安质部登记备案。 2、无人机操作员必须认真负责、不得粗心大意、不得盲目蛮干、以免危机他人的生命或财产安全。无人机操作员必须经过出售方的 培训并考核合格才能操作。 3、无人机操作员在酒后或受任何药物影响其工作能力时,严禁操作无人机,避免造成安全事件。 4、无人机起飞前操作员必须掌握天气情况、周边环境等,在风雨雪雾雷电等恶劣天气下严禁飞行,以免损坏。 5、在开阔的场地飞行:飞行时请远离建筑物、数木、高压线以及其它障碍物,同时远离水面、人群和动物。 6、在视距范围内飞行:请保持飞行器始终在视距范围内,避免飞到可能阻挡视线的物体后面造成损坏。 7、无人机与各类架空线路距离必须大于7m以上,无人机飞行 垂直高度距离路基顶面不得大于60m,无人机飞行水平宽度不得超 越青连铁路红线外30m,严禁在其它地方飞行。

8、本制度最终解释权归分部安质部,本制度不足之处在无人机使用过程中进行修订。 二、无人机性能简介 大疆PHANTOM 3 Advanced无人机由飞行器和遥控器组成。 飞行器起飞重量1280g,最大起飞速度5m/s,最大下降速度3m/s,最大水平飞行速度16m/s,最大飞行海拔高度6000m,最大平面控 制距离5000m,最大垂直飞行高度120m。 无人机机身展示 三、无人机在安全质量环保检查中的运用 运用无人机在安全质量检查中达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 方位无死角”的效果。在绿化工程和防护栅栏工程检查中发挥的作用 尤为突出,通过航拍能全方位的掌握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 影像资料、查找原因、以安全检查“四定”原则下发整改通知单,督 促现场积极整改,确保安全生产、质量合格。

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仿真研究

无人机的数学模型 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可反复使用多次,广泛用于空中侦察、监视、通信、反潜和电子干扰等。因此研究无人机控制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要研究无人机动力学模型的姿态仿真,首先必须建立飞机的数学模型。在忽略机体震动和变形的条件下,飞机的运动可以看成包含六个自由度的刚体运动,其中包含绕三个轴的三种转动(滚动、俯仰与偏航)和沿三个轴的线运动。为了确切的描述飞机的运动状态,必须选择合适的坐标系。 1.1常用坐标系 1.1.1地面坐标系 地面坐标系是与地球固连的坐标系。原点A固定在地面的某点,铅垂轴向上为正,纵轴与横轴为水平面内互相垂直的两轴。见图1-1。 图1-1 地面坐标系 1.1.2机体坐标系 机体坐标系原点在机的重心上,纵轴在飞机对称平面内,平行于翼弦,指向机头 为正;立轴也在飞机对称平面内并垂直于,指向座舱盖为正;横轴与平面垂直,指向右翼为正,见图1-2。 图1-2 机体坐标系

1.1.3速度坐标系 速度坐标系原点也在飞机的重心上,但轴与飞机速度向量V重合;也在对称平面内并垂直于,指向座舱盖为正;垂直于平面,指向右翼为正,见图2-3。 图1-3 速度坐标系 1.2飞机的常用运动参数 飞机的运动参数就是完整地描述飞机在空中飞行所需要的变量,只要这些参数确定了,飞机的运动也就唯一地确定了。因此,飞机的运动参数也是飞机控制系统中的被控量。被控量包括俯仰角、滚转角、偏航角、仰角、侧滑角、航迹倾斜角,航迹偏转角; 同时利用副翼、方向舵、升降舵及油门杆来进行对飞机的控制。这些称为无人机飞控系统中的控制量。 1.3.1 无人机六自由度运动方程式的建立 基于飞机运动刚体性的假设,我们就可以推导出飞机的一般数学模型为一组非线性微分方程组。根据牛顿定律,其运动方程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以牛顿第二定律(动力定律)为基础的动力学方程组,由此解得无人机相对于机体坐标系的角度向量和角速度向量;另一部分则是通过坐标变换关系得出的运动学方程组确定出无人机相对于地面坐标系的位置向量和速度向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以列出无人机三轴力的动力学方程组:

飞行控制系统学习资料

飞行控制系统

飞行控制系统 为了使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较低的功耗、较强的灵活性和更高的集成度,提出了一种以SmartFusion为核心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解决方案。为满足飞控系统实时性和稳定性的要求,系统采用了μC/OS-Ⅱ实时操作系统。与传统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相比,在具有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的同时拥有较小的体积和较低的功耗。多次飞行证明,各个模块设计合理,整个系统运行稳定,可以用作下一代无人机高性能应用平台。 关键词: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SmartFusion芯片;μC/OS-Ⅱ 0 引言 飞行控制系统是无人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飞行控制算法的运行平台,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关系着无人机能否安全可靠的飞行。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正向着多功能、高精度、小型化、可复用的方向发展。高精度要求无人机控制系统的精度高,稳定性好,能够适应复杂的外界环境,因此控制算法比较复杂,计算速度快,精度高;小型化则对控制系统的重量和体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控制系统的性能越高越好,体积越小越好。此外,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还要具有实时、可靠、低成本和低功耗的特点。基于以上考虑,本文从实际工程应用出发,设计了一种基于SmartFusion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

1 飞控系统总体设计 飞行控制系统在无人机上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飞行控制,即无人机在空中保持飞机姿态与航迹的稳定,以及按地面无线电遥控指令或者预先设定好的高度、航线、航向、姿态角等改变飞机姿态与航迹,保证飞机的稳定飞行,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自动驾驶;二是飞行管理,即完成飞行状态参数采集、导航计算、遥测数据传送、故障诊断处理、应急情况处理、任务设备的控制与管理等工作。 飞行控制系统主要完成3个功能任务,其层次构成为三层:最底层的任务是提高无人机运动和突风减缓的固有阻尼——三个轴方向的阻尼器功能;第2层的任务是稳定无人机的姿态角——基本驾驶仪的功能(主要进行角运动控制);第3层的任务是控制飞行高度、航迹和飞行速度,实现较高级自动驾驶功能。飞行控制系统原理框图见图1。 由上述分析易知,飞行控制系统主要由飞行控制器、传感器(或敏感元件)、舵机3部分组成。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的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