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台海两岸经贸关系的历史_现状看其未来(精)

从台海两岸经贸关系的历史_现状看其未来(精)
从台海两岸经贸关系的历史_现状看其未来(精)

广角Wide Angle

一、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历程

回顾三十年来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两岸关系的缓和与经贸往来的恢复阶段(1979-1986年

两岸经贸关系的恢复,始于1970年代末。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发

布《告台湾同胞书》首倡两岸“三通”主张,其后经过1981年的“叶九条”和1983年的“邓六条”,大陆对台政策完成了由“解放台湾”向“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历史性转变,使两岸军事对抗状况大大缓和;同时,大陆加快经济改革开放的步伐,也使两岸经贸活动增加了新的市场诱因。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大陆有关部也开始启动对台贸易活动。如从1979年起,大陆开始主动邀请台湾商参加广交会,并于1980年主动派出大型采购团赴港采购台湾产品,仅第一批合同金额即达8,000万美元等,两岸经济往来进入恢复时期。

2、两岸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阶段(1987-1992年

1987年前后,台湾方面解除“戒严”和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台商赴大陆投资逐渐化暗为明;台湾民众赴大陆人数迅速增多,其中许多民众借探亲名义赴大陆进行经商和投资活动,两岸经贸交流活动开始活跃起来。与此同时,由于在1980年代中后期台湾步入新一轮经济转型期,传统以加工出口为导向的劳力密集型产业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为解决“泡沫经济”问题,台湾于1987年大幅度放宽外汇管制,允许每人每年汇出外汇金额500万美元。

于是台湾劳力密集型产业大量向大陆转

移,赴大陆投资迅速增多。针对这一形势,

大陆制订和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法规与措

施,加强鼓励台商对大陆投资与开展两岸

贸易活动。如在投资方面,198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对鼓励台商到大陆投资首次提出了系统的规定,予以台商以较大的优惠与便利,对台

商在大陆投资的权益提供保障。至此,两

岸经济关系由此步入快速发展期。

3、两岸经贸关系的深化发展阶段(1992年至今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大陆掀起

了第二次改革开放的高潮,经济开放程度

进一步提高,在引进台外资政策上出台一

系列新政策和优惠措施,对台经贸政策不

断完善,并趋向法制化。与此同时,台湾

经济结构调整速度进一步加快,传统劳力

密集型产业加速向海外特别是大陆地区转移,并进而带动了中上游重化工业的大陆

投资步伐。台湾的大陆经贸政策也有了一定幅度的调整和松动。在这样的背景下, 两岸经济关系自1990年代以后步入深化发

展期。主要表现为:一是台商赴大陆投资

维持快速增长、投资高潮迭起,大陆成为

台商赴海外投资的最主要地区。二是两岸贸易在投资带动下呈现高速增长态势,大

陆成为台湾最大的出口地区和最大的贸易顺差来源地;三是两岸经济关系呈现多元

化发展,除贸易、投资关系外,两岸在农业、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交流全面展开。

二、台海两岸经贸关系的现状

虽然1995-1996年的台海危机使两岸

经贸一度出现停滞乃至倒退,但在两岸人

民的共同努力下,进展依然惊人,表现在: 1、台商赴中国大陆投资呈持续增长之态势中国大陆成为台湾岛外投资的主要地

区。截至2004年6月底,台商累计对中国大陆投资项目32,225个,实际投资金额376.99亿美元,占同期台湾对外投资的48.45%。这个数据充分说明了越来越多的台商已经把中国大陆作为投资的首选热土

之一,来此投资的台商数量在未来仍呈现上升趋势。

2、台海两岸互成重要贸易伙伴

首先是两岸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据中

国大陆国家统计局统计,中国大陆对台商品出口金额已由1979年的0.56亿美元增到2003年的90亿美元,增长159.7倍;中国大陆自台商品进口则从0.21亿美元增到493.7亿美元,增幅达2,350倍;两岸贸

易总额由0.77亿美元增至583.7亿美元, 增长了757倍,同期世界上找不到其它任何两个地区的贸易,可以有如此快速之成长。其次是贸易依存度上升。据台湾陆委会估算,1981年台对中国大陆的出口依存度为1.7%、进口依存度为0.35%、贸易依存度为1.05%,中国大陆对台湾的出口依存度为0.34%、进口依存度为1.75%、贸易依存度为1.04%。到2003年,台湾对中国大陆的出口、进口和贸易依存度分别上

升至24.52%、8.61%和17.07%,中国大

陆对台湾的出口、进口和贸易依存度则分别增至2.5%、8.57%和5.44%.中国大陆

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市场和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而台湾则是中国大陆第七大贸易

伙伴、第三大进口市场和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

3、其它经济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新突破入世后,两岸金融合作不断升温。台

湾的银行、保险业者积极在中国大陆设点布局。截至2003年9月,共有九家台湾保险公司和一家保险经纪人公司在中国大陆设立了代表处;同时,两岸通汇业务也大

幅增长。截至2003年8月,台湾银行国际业务分行经办的两岸汇款金额达到28亿美元,比2002年6月开放前增长了72.8%;

一般企业存款余额达到162.4亿美元,比

开放前增长41.9%。

三、台海两岸经贸关系的前景展望

纵观三十年来台海两岸经贸关系的发

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台海两岸的经贸关系是在曲折中向前发展的。那么,今后两岸的经贸关系前景如何呢?由于两岸之

间在产品结构、资源优势等方面存在着极强的互补性,并且在这二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而且,两岸经

贸关系的发展也有着良好的国际经贸环境,所以我们可以比较乐观的预则:那就

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分工深化发展的作用下,通过台湾向大陆的产业梯次转移,必将推动两岸经贸关系的持续快速发展。只是从中长期来看,随着国际产业分工的不断深化、两岸经济的进一步转型以从台海两岸经贸关系的

历史、现状看其未来

【文章摘要】

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台海两

岸在经贸交流上有了惊人的增长。在这

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两岸经济已逐渐

形成了以产业梯次转移为主导的发展特

征,呈现出互补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

和国际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以

及两岸经济的逐步转型,两岸的经贸关

系也必将更加紧密,经贸关系的发展形

态也将发生新的变化。

【关键词】

两岸经贸;全球化;产业转型;中国市场

王娜广东省国防工业职工大学510000 》转270页

现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

271

现代商业

MODERN BUSINESS

270

广角

Wide Angle

【参考文献】1、吴忠吉:《台湾经济与两岸贸易分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1期;2、陈凤英:《两岸经贸关系现状与前景》第四届“两岸远景论坛”两岸交流的回顾与展望会议论文;3、童振源著,《全球化下的两岸经济关系》,台北生智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版;4、张世宏:《两岸贸易严重失衡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之探讨》,《台湾研究》,2004年第4期;5、林昱君:《台湾对大陆贸易出超的本质与发展趋势》,《经济前瞻》,2004年1月;6、李飞著:《海峡两岸经济合作问题研究》,九洲出版社,7、郑远强、蒋国洲:《两岸工业化进程经济结构变迁分析》,《统计研究》2004年第4期。

及大陆市场的持续扩大,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形态将会逐渐发生新的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两岸经济转型将促使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形态发生进一步变化。从产业分工看,随着台湾逐渐由生产领域不断向产业研发、创新方向转变,以及大陆制造业的进一步技术升级及自我创新能力的强化,两岸产业分工将更多由产品生产阶段的分工走向研发与创新、营运、制造、营销等功能性的分工。从两岸经贸关系发展的领域看,在台湾不断加强服务业的外向型发展,以及大陆加快服务业发展形势下,两岸在服务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将成为今后两岸经济关系发展的又一重要领域,尤其在金融、保险、物流、研发等领域的交流将成为今后的重头戏。

第二,大陆市场的进一步扩张,使未来大陆在国际经济中不仅扮演“世界工厂”角色,也将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市场。这一趋势正在改变跨国公司在大陆进行直接投资的策略,即由过去以利用大陆廉价生产因素建立生产基地为主,逐渐向以投资方式拓展大陆市场转变。这种趋向也同样发生在台商身上。这种投资动机的改变使得大陆对于台湾而言不仅仅是加工再出口的生产基地,也更多地是产品的最终市场。这种态势,一方面将促使两岸贸易形态发生转变,若两岸贸易逆差逐步扩大,大陆将成为巨额贸易逆差的重要承担者,从而使两岸贸易磨擦的机率升高;另一方面,台商在大陆

投资也将由以生产基地扩张为主,逐步向拓展大陆市场的内销渠道、提供售后服务等服务业领域延伸,与跨国公司、大陆内地企业的竞争程度也将不断加深。

然而,在我们对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抱以乐观态度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意识到在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障碍和不利因素。而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台湾领导人能否放弃“台独”或“两

国论”的立场,回到一个中国的原则上来。

由于一个中国原则是祖国大陆对台方针的核心,是两岸统一的基础,也是两岸经贸合作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是否坚持这一原则,涉及到祖国的前途命运,牵动两岸同胞的中华民族情感,也决定两岸经贸合作发展的前景,总之,两岸合则两利,通则双赢,这是三十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因此,希望台湾当局能正视这一现实,坚持一九九二年海协与海基会达成的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两岸经贸交流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开发地产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济南教育地产势头猛[N].齐鲁晚报,2006-6-1.

2、李子.济南教育地产从“瓶颈”到热潮为了许孩子一个未来[N].都市女报,2006-07-28.善和发展起来,以从根本上解决政府教育配套的缺位问题。第一,关注或参与配套学校的建设,为教育地产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第二,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促进教育地产的良性循环;第三,发挥政府监督作用,通过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各级政府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使教育地产的运作有法可依;第四,调动社会力量兴教办学的积极性,创建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办教育的新体制。

(二开发商要科学运作教育地产。开发商不论是否与名校合作,都必须要按照楼盘规模来配套教育。在项目运作前期,开发商就要做好有关信息的调查、研究工作,了解最新市场动态和目标客户的教育需求,学习其他城市的成功经验,减少不必要的项目投资。在选择名校时,不必将眼光局限在本地有限的几个优质教学资源上,可以

考虑引进外地甚至国外的名校,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作为对“名盘+名校”的补充,开发商必须要考虑校址、规模、生源和教学质量等问题,而且应主要采用义务教育就近入读的方式,这也比较符合学生公平发展的原则。当然在楼盘开发期结束,业主入住之后教育地产的运作最关键的是要使业主满意。我们可以将业主满意度指标作为教育地产运营绩效的一个重要量度,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业主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当前物业或教育的意见和需求,从而进一步制定措施,提升满意度。如可根据业主需要利用社区优势聘请高校优秀学生或退休教师为业主提供家教服务等,从而进一步拓展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三学校要高度重视教学质量。作为小区办学的另一个合作方——名校,将办学作为品牌输出,在小区办学过程中所冒风险是最小的。唯一所冒的风险就是教学成绩不如学校本部,而这恰恰是学生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首先,学校要贯彻和发扬科学的办学理念,视教学质量为办学生命,坚持不懈地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营销良好的学校氛围;其次,开发商和学校需要继续坚持教育资源的投入,包括硬件和软件;再次,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学校要重视对优秀师资力量的引进,在本校与分校之间开展必要的师资培养与合作;最后,教学质量不是名校单方的问题,还涉及生源,只有拥有良好的生源,学校才能生存和发展。学校应妥善处理小区配套与公共教育之间的关系,建立健全有效的招生机制,弥补学校招生的不足。

总之,教育与地产同行,最终是要创造一个多赢的局面。然而教育地产在济南

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在开发和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政府、开发商以及学校三方的共同努力。

》接271页

3、苗振青.教育地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4,(5.

4、余东波.我国教育地产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商业,2009,(09.

5、邓泽军.浅析楼盘开发中的优质教育配套问题[J].商业时代,2007,(14.【作者简介】

郑秀梅(1977-,女,山东建筑大学商学院讲师

台湾历史问题

有关台湾问题的历史资料 1 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是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5000年前,相连接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海中 台湾海峡的海底就像一条河谷,有向南和向北两大河系, 这是当它还是陆地时,被河水冲击,侵蚀而形成的,最深处不过100米,大多数地方的深度只有50米,而在1.5万年以前,东海海面比现在低130米左右,这在地质上说明两岸原来是一个板块,台湾、澎湖等岛屿就在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现代科学还证明,台湾不仅是东海大陆架的一部分,而台湾的基本地形,与大陆的地块相同,在地质成分上,是与福建、浙江两省相同的酸性火成岩体。所以,后来有人送给台湾一个雅号--“浮福建”,意思是说,台湾是福建省漂浮在海上的部分。 2 从台湾岛的考古发现来看,祖国大陆的文化在旧石器时代就已传到台湾。70年代,台湾考古学家在台南县左镇发现的古人类化石,经过鉴定,与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同属于3万年以前的古人类。以后又陆续发掘出土了石器、骨器和陶器,这些东西的形状的制作方法,都与大陆各地发掘出的旧石器时代的器物特别相似。其中高雄县凤鼻头一带出土的彩陶和黑陶,经过鉴定,确认它们是从祖国大陆东南沿海传过去的,和分布在黄河中下游、沿海地区和华南地区的“几何形印纹陶”从制作方法到用料都是一样的。 1980年7月,台湾考古学家在台东县卑南乡进行发掘时,发现了大批石棺、石器陶片及玉器,经鉴定这是二三千年前古代台湾人的遗物,和我国南方各省古代的越濮族人留下的遗物一样。学者们认为,这极有可能是在距今2000年以前,台湾海峡两岸两岸海水退潮时,一部分人从大陆渡海来到台湾,这部分人也就是今天台湾的泰雅族、赛夏族、布农族和曹族等少数族的祖先,这些最早到台湾的人被称为台湾 经考察研究认为,除了从大陆直接移民外,台湾早期住民中还有一部分可能是从南洋群岛如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中财半岛等地移居来的,他们就是今天台湾鲁凯族、排湾族、雅美族、阿美族、卑南族的祖先。 在17世纪中国大陆大量向台湾移民之前,这里的先住民一直过着原始氏族部落的生活,以打鱼、狩猎为主,没有文字记载历史,只有一些口头流传的神话和传说。 3 我国早期对台湾的经 从历史文献记载来看,古代中国的封建王朝曾多次经营管理过台湾。大家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有个三国,三国时吴国国王孙权就曾在黄龙二年(公元230年)派大将军卫温、诸葛直率1万多名士兵到过台湾。这是有文字记载的,大陆上汉族人最早的一次大规模去台湾的行动。后来,吴国的一个地方官,也就是庙阳太守沈莹就写过一本书,名叫《临海水土异物志》,具体生动地记述了“夷州”和“山夷”的情况。“夷州”是古代人给台湾起的名字;“山夷”指的是台湾当地 隋朝时,台湾被称为“流求”。隋炀帝曾三次派人到“流求”。第一次是公元607年,派人去台湾“求访异俗”,就是了解风土人情;第二次是公元608年,派人前往“慰抚”,就是关心照顾的意思;第三次是公元610年,派了1万多士兵去驻守保卫台湾,叫远征“流求” 从唐朝到北宋的500年间,虽然没有见到有关台湾和祖国大陆关系的正式记载,但从台南等地考古发现的唐宋古钱和陶瓷等文物来看,可以知道,大陆和台湾一直保持着经济 南宋时,台湾和祖国大陆的关系日益密切,中国已在台湾附近的澎湖列岛上建造军营,派兵驻守,还 到了元代,元世祖曾两次派人去台湾宣抚、讨伐,并在澎湖设立“巡检司”,管理台湾和澎湖的各项具体事情,并让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管理澎湖巡检司。从此,台湾和澎湖正式成为中国行政区的一 明朝初的,朝廷仍设澎湖巡检司。洪武二十年,为防倭寇,实行坚壁清野,撤销了澎湖巡检司,并

历史专题复习――台湾问题(精)

历史专题复习——台湾问题 一、台湾的历史: ①三国时,台湾称夷洲,230年,吴国孙权派卫温到夷洲,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 ②元朝时,台湾称琉球,元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琉球。 ③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 ④1683年,清军入台湾,1684年,在台湾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1885年,在台湾设行省。 ⑤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清政府被迫割台湾给日本。 ⑥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⑦1949年,蒋介石战败后,逃到台湾。(现在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问题与港澳问题有着本质区别:前者是我国的内政问题,后者却是历史遗留问题,即殖民问题。 二、台湾的现代: 1、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争取用和平统一方式祖国的方针,并建议两岸尽快实现“三通”(通邮、通航、通商、 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三不”政策,海峡两岸关系打破了38年的隔绝状态. 3、1990年,台湾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4、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5、1993年,“汪辜会谈”标志着两岸关系迈出历史性的一步(将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科技达成共识

6、1995年,江泽民提出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 7、2005年,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三、练习题 1、为加强统治,内地曾在台湾设置的机构有哪些? 2、清朝针对台湾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 3、在历史上,台湾曾被哪些国家占领过?什么时候被谁收复? 4、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以来却多次形成台湾问题。台湾在近代史上经历了哪两次大的分离和一次回归?两次分离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5、为了促进两岸交往,海峡两岸各成立了什么民间团体,“汪辜会谈”是哪一年?“汪辜”各是谁,“九二共识”是什么? 6、近年来,海峡两岸交往有什么特点?对此你有什么认识?交往日益密切的基础是什么? 7、、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原则是①一国两制②和平统一③与国际社会合作④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A、①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④ 8、、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有:( ①岛内一部分“台独”势力活动猖獗②美国干涉中国内政③大陆与台湾经济的巨大差距④日本插手台湾事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②③

台湾问题未来的走向

台湾岛地处交通要冲,既可作为遏制日本,控制南海诸岛,震慑东南亚的据点,又可作为进入太平洋,固守大陆的前沿阵地。如果将台湾收回,那么钓鱼岛问题将迎刃而解,美国设在关岛的所谓“遏制中国的前沿”也会失去作用。到那时,南海舰队的有效保障范围将进一步扩大,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抢占的南海诸岛也会送回。对日本而言,中国占领台湾岛就意味着日本以后无法再从西亚进口石油,而要依赖于俄罗斯,中国和俄罗斯就可以联起手来共同对付日本。 前一阶段,台湾大选结束,国民党主席马英九当选新一任“总统”。这对于大陆来说应该算是一个比较欣慰的消息,避免了台海战事的发生(当然未来能否继续保持台海的稳定,还要有待于继续观察),也有利于台海及东北亚局势的暂时稳定。但是,台湾虽然脱离了民进党的统治,其前景同样不能不让人担忧。从近期来看,国民党虽然不支持台独,但是国民党是个资产阶级政党,这是众所周知的,他对中共的态度在现在看来不反对,但不代表支持。将来涉及到台湾主权问题时,仍然可能比较尖锐。从个人角度讲,台湾回归,意味着台湾的执政者就会降级,从总统降到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不想把自己的地位降低,更何况有日本、美国等国支持,还有比较强大的资金和一定的武力。 目前,两岸间存在的政治争议现阶段很难解决。岛内绝大多数人包括统派人士都认同“中华民国”,而大陆认为“中华民国”已在1949年为中国人民推翻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取代。这是两岸关系中一个高度敏感的棘手问题。 那么,台湾问题最终将如何解决?其实无外乎三种情况: 1;和平统一。这也是我们都期望看到的结局。可以这样设想,未来的几十年,大陆秉持一国两制方针,台湾两岸关系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未出现大的波动,中国经济、军事等实力均实现平稳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届时,我们完全有能力和任何一种反统一势力叫板,等于说为统一扫清了障碍。而对台湾来说,回归大陆不仅能获得足够的自由,更将得到一个强大的靠山和无数新的发展机遇,犹如当年的香港。那么,两岸统一将是大势所趋,顺理成章,不会再有反动势力阻碍。两岸真正实现和平统一,中华民族重获完整。之后,没有后顾之忧的中国发展将不可估量,南海问题、钓鱼岛争端等多个问题都可能得到解决。 2;武力统一。中国人民统一两岸的决心绝不会动摇!如果台湾真的做出大陆所不能容忍的事,两岸关系出现不可挽回的破裂,大陆将考虑武力收复台湾。一旦两岸开战,美国必将以某种方式介入,并且拉动其他盟国参与。到时,台湾激战不可避免。只要我们团结一致,不惜代价,解放军必能登陆台湾,收复台湾志在必得!但是,这将造成两岸共同的损失,不仅是经济和军事的损失,更有无辜人民生命的付出。战后,中国将花费大量时间休整。所以,这是万不得已的方法。 3;长期维持现状,不统一,不独立,最终发展为主权共享。台湾某些独立分子认识到台独的不可实现,便转而寻求互不干扰的相处模式。他们名以上不独立,实际上却和独立没多大区别。到时,台湾和大陆相当于现在一个联盟,同属于中国,但是一位大陆,一位台湾,彼此没有领土关系。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但却是美国等幕后黑手极力推动的。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手段扭转结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一国两制。抓住历史机遇巩固发展两岸和平发展的好

台湾问题的历史和现状概要

台湾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在当今时代,台湾问题成了每个人口中的焦点。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长期以来的梦想。那么台湾问题是如何引起的呢?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由于清政府腐朽的统治,台湾被分割给了日本。幸运的是,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随即,蒋介石撕毁了双方签订的《双十协定》,国民党和共产党爆发了内战。台湾问题是国内解放战争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打败了蒋介石,推翻了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残余被迫退到台湾,从此造成了两岸隔离。 台湾问题的引起同样有美国的参与。美国曾表示扶蒋反共,支持国民党重新领导中国。然而,美国政府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朝鲜战争中,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美国出动武装力量来干扰,导致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1954年12月,美国与台湾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还有,在冷战期间美国需要以台湾来牵制中国。在美国政府的不断干扰下,造成海峡两岸的分离和隔绝,两岸的关系一直处于严峻紧张的局势。总的来说,造成台湾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蒋介石战败后,仍在台湾顽强反抗。二是美国入侵台湾,直接干涉中国内政。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曾一度表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但美日两国仍然阻扰解放台湾,坚持台独。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允许其他国家的干涉。国共开始了第三次的谈判,台湾关系得到初步缓解。马英九上台后,台海局势逐渐缓和,两岸交流趋于频繁,但是台湾问题仍然存在着很多未知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必须要坚持一个中国,可以实习不同的制度,不允许外国势力插手,反对台独。 和平发展的政策和两岸人民的热切盼望使海峡两岸的关系有了很大的缓解。当前两岸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在以和平互利、共同发展为主流的大背景下 曲折前进。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两岸通过不断地文化和经济交流来促进友好关系。台湾不独,中国不武的状态保持了很长时间。随着中国的不断壮大,美国

浅谈台湾问题 形势与政策论文

浅谈台湾问题 【摘要】台湾问题是我国一项基本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统一,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台湾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多方面的因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关键词】台湾政策统一和平发展 【正文】: 一:台湾问题 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5000年前,相连接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中的四面环海的大陆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曾经与中国国民党携手抗击侵入中国的日本军队。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束后,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拒绝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并在1946年发动内战,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建立一党专政的政权。经过三年战争,军事上处于劣势但得到人民支持的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势力从中国大陆全面溃退,退踞只占中国国土面积三百分之一的台湾岛,并在美国的支持下,继续与以成为中国合法代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抗。从此,台湾陷入与中国大陆分离的状

态之中,至今已有62年。 “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可以说,这是两岸有识之士的共同心声。台湾问题可以说是自1949年以来一直困扰中国的一块心病。1949年至今,台湾问题几经讨论,两岸关系忽冷忽热,海峡形势有时迷雾一团,有时又晨光初露。但总的来说,还是在波折中探索,在曲折中前进。尤其是邓小平1982年提出来的一国两制。真正为两岸发展指出一条明路。 二:大陆对台政策 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一直以来,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决心是一贯的。但解决问题的方针几十年中也有所变化。 大陆主动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两岸交流、促进台湾民众利益的措施,诸如简化台湾同胞往来大陆的出入境手续、放宽台胞来大陆就业限制、宣布开放大陆民众赴台观光、来大陆就读的台湾大学生与大陆学生同等收费、对原产台湾的15种水果给予零关税、为大陆台商提供300亿元人民币的开发性贷款等,想台湾同胞之所想,急台湾同胞之所急,受到热烈欢迎。这些政策作为,充分体现了大陆对台政策的新思维,主要表现在: 一是原则坚定、目标务实: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九二共识”、反对“台独”、和平统一的原则、立场、方向不动摇。十六大把实现国家统一作为本世纪的三大任务之一;胡锦涛总书记访问加拿大期间强调,反对“台独”、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是一个长期的任务。这表

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

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渊源 第一章、从古地理学和考古学论大陆与台湾的地缘关系 第一节从古地理学论大陆与台湾的整体性 一、古生代时期的地缘关系 大陆和台湾发现同样的硅质岩和生物群属这一事实说明,古生代晚期台湾和华南的海是互相沟通的。 二、中生代时期的地缘关系 中生代的台湾应属于大陆东部的前陆盆地 三、新生代时期的地缘关系 台湾海峡成为陆地,有陆上河谷侵蚀形成的,这就足以证明,台湾曾是大陆的一部分;此外,从动物化石看,更新世时期大陆与台湾同时存在相似的哺乳动物群。新生代第四纪时,海水推出台湾海峡,大陆与台湾连成一片大陆,华南的剑齿象、犀牛、古鹿、野牛、野猪等不短从大陆迁徙到台湾的结果。 第二节从考古学看大陆与台湾的统一性 一、旧石器时期大陆与台湾的关系 从台南左镇出土的“左镇人”化石来看,其与大陆的山顶洞人属同一时代,应是从大陆经过台湾海峡的陆桥进入台湾的。台大宋文薰教授经过比较研究,认为台湾、菲律宾等原始文化最为可能的祖籍是中国大陆。 二、新时期时期大陆与台湾的关系 新石器台湾海峡海面上升,但两岸仍保持密切的文化联系。以绳纹粗陶为代表的台北八里乡大坌坑文化和以印纹细陶为代表的凤鼻头文化和圆山文化均与大陆东南、华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有很大的一致性。 第二章、从人类学论大陆与台湾的血缘关系 第一节从大陆直接移居台湾的南亚蒙古人 一、从古文献记载看古代闽越族与台湾土著居民的关系 《禹贡》——岛夷

《前汉书·地理志》——东鳀 《淮南子·说山训》 《北堂书钞》 三国沈莹《临海水土志》——所记载夷州人与大陆古越人风俗相似: 1)短发纹身2)凿齿3)猎头4)男就女家,从妻而居5)喜食生鱼6)集会 二、从神话传说看古代闽越族与台湾土著居民的关系 从在大陆和台湾都流传着蛇郎君的传说,及大陆古越族和台湾高山族都把“蛇”认作他们的祖先这些情况看来,台湾高山族的先民是从大陆东南沿海迁移去的闽越族。 第二节从大陆间接移居台湾的南亚蒙古人 一、台湾土著居民与马来人的关系 台湾一部分土著居民,特别是南部和东部的鲁凯族、雅美族、排湾族、卑南族等,其体制、语言和风俗与南洋群岛马来人有许多相同之处。 1)体质上与菲律宾土人最接近; 2)语言上许多读音与菲律宾的马来语相同; 3)在文化特质上,台湾土著中的几个族属于东南亚文化圈中印度奈西安文化群; 4)神话传说,高山族部分部落的海上发祥说可以看出,他们的始祖是从南洋群岛渡海而来的。 二、南洋马来人与大陆古越族的关系 学术界多名学者认为南洋马来人与大陆古越族同源。 1)体格上,马来人属于南亚蒙古人,与广东人较相似 2)语言上,马来族至今还保存着古吴越的语音 3)风俗上,马来族与古越族也多类似的地方:住宅干栏式楼居;产翁风俗; 试婚制 直达族:泰雅、赛夏、布农、朱欧 南回族:鲁凯、排湾、卑南、雅美

台湾问题的历史和现状

台湾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在当今时代,台湾问题成了每个人口中的焦点。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实现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长期以来的梦想。那么台湾问题是如何引起的呢?自古以来,台湾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由于清政府腐朽的统治,台湾被分割给了日本。幸运的是,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重新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随即,蒋介石撕毁了双方签订的《双十协定》,国民党和共产党爆发了内战。台湾问题是国内解放战争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群众的帮助下打败了蒋介石,推翻了中华民国政府,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残余被迫退到台湾,从此造成了两岸隔离。 台湾问题的引起同样有美国的参与。美国曾表示扶蒋反共,支持国民党重新领导中国。然而,美国政府并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在朝鲜战争中,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美国出动武装力量来干扰,导致解放台湾的计划被迫搁置。1954年12月,美国与台湾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将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还有,在冷战期间美国需要以台湾来牵制中国。在美国政府的不断干扰下,造成海峡两岸的分离和隔绝,两岸的关系一直处于严峻紧张的局势。总的来说,造成台湾问题的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蒋介石战败后,仍在台湾顽强反抗。二是美国入侵台湾,直接干涉中国内政。 《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曾一度表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但美日两国仍然阻扰解放台湾,坚持台独。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不允许其他国家的干涉。国共开始了第三次的谈判,台湾关系得到初步缓解。马英九上台后,台海局势逐渐缓和,两岸交流趋于频繁,但是台湾问题仍然存在着很多未知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必须要坚持一个中国,可以实习不同的制度,不允许外国势力插手,反对台独。 和平发展的政策和两岸人民的热切盼望使海峡两岸的关系有了很大的缓解。当前两岸关系总的发展趋势是在以和平互利、共同发展为主流的大背景下

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关系形势

正确认识当前两岸关系形势 摘要:台湾位于我国东南缘,是中国第一大岛,同祖国大陆是不可分割一个整体。自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统一台湾,在台设立台湾府以来,台湾就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然而在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攻占台湾,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从此日本在台湾进行了长达50多年的残酷统治。1945年“二战”结束,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台湾和澎湖列岛重回祖国的怀抱。1945年归还后,由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接管台湾,1949年,国民党“中央政府”迁至台湾,直到今天国民党政府一直统治着台湾,并且有国内外的“台独”分子一直在干扰我国的统一之路,使得中国一直未能统一。但是统一是必然的,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随着“两岸三通”和各项惠台措施的执行和实施和两岸人民的努力,台湾和祖国大陆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两岸关系开始向着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 祖国统一指日可待。 关键词:两岸关系和谐统一台湾台独发展祖国历史规律问题 正文 一:台湾问题 近段时间以来,台湾局势呈现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局面,两岸关系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就目前的两岸局势,总的看来,祖国大陆紧紧抓住反对和遏制台独的首要任务,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保持了两岸关系的基本稳定。而之所以中国如此重视两岸关系发展的走向,不仅是因为祖国统一势在必行,更是因为台湾问题由来已久。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台湾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了中国,之所以还出现台湾问题,与随后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的反人民内在有关,更重要的是外国势力的介入。 (一)国民党发动的内战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巨大胜利。然而在抗日战争结束后,有美帝国主义支持的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不顾人民渴望和平统一的愿望,毅然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反人民内战。中国共产党在人民的支持下与国民党集团镜像了长达3年的人民解放战争,最终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并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战败的国民党残余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支持下,造成了两岸关系如今的局面。 (二)美国政府的介入 合两国人民的长远利益的和共同愿望的。中美两国都应珍视来之不易的指导两国关系发展的联合公报,只要双方都能恪守联合公报原则,我们都相信历史遗留的台湾问题就一定能够解决,中美关系也一定能朝着正常友好方向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峙,美国政府基于它的全球战略,曾经不遗余力的支持国民党集团的反人民内战,然而共产党使他的希望落空了。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企图将年幼的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不仅如此,还在朝鲜战争后武装干涉事关中国内政的海峡两岸关系。1954年12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的《共

台湾问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所在院系:电气工程学院年级:2016级专业:自动化 班级:16-1自动化学号:201401910034姓名:何建聪 台湾问题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台湾问题的由来 台湾问题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和其他爱国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继续携手,共肩振兴中华大业,惟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被迫进行了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由于当时的国民党集团倒行逆施,已为全国各族人民所唾弃,中国人民终于推翻了南京的“中华民国”政府。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 民主政治的掩护下推动“台独”,不仅使大陆人民对台湾的民主进程失去了认同的基础,对原本独具魅力的某些政治人物感到失望,更使他们对台湾政治试验工程的积极价值产生了怀疑。尽管如此,台湾对大陆的影响并没有消失,反而还在继续牵动着大陆的反应模式。简单地说,台湾政局的演变,直接影响着北京方面的全局战略思维,间接左右着中国政治和社会的演变方向。毫不夸张地说,台海问题是决定中国现状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还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二、台湾的问题的现状 对台海问题的强烈危机意识,使得中国大陆在开启政治民主化方面,始终缺乏信心和决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苏东剧变,已经使中国的政治管理者对激烈的政治变革深感疑虑。现在台海局势不能给人以长期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台独”

文档台湾问题的由来与两岸关系

第十一章“一国两制”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台湾问题的由来与两岸关系)一、台湾问题的由来二、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发展与当前在香港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三、台湾与大陆统一的阻碍、措施和途径。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及其成功实践;2、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主要依据;3、掌握坚持“一国两制”原则是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4、明确“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一、台湾问题的由来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地处中国大陆的东南缘,是中国第一大岛,同大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台湾自古即属于中国。台湾古称夷洲、流求。大量的史书和文献记载了中国人民早期开发台湾的情景。距今一千七百多年以前,三国时吴人沈莹的《临海水土志》等对此就有所著述,它们是世界上记述台湾最早的文字。公元三世纪和七世纪,三国孙吴政权和隋朝政府都曾先后派万余人去台。进入十七世纪之后,中国人民在台湾的开拓规模越来越大。这一史实说明,台湾和中国其他省区一样,同为中国各族人民所开拓所定居。台湾社会的发展始终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即使在日本侵占的五十年间,这一基本情况也没有改变。台湾的开拓发展史,凝聚了包括当地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国人民的血汗和智慧。中国历代政府在台湾先后建立了行政机构,行使管辖权。早在公元十二世纪中叶,宋朝政府即已派兵驻守澎湖,将澎湖地区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元朝政府在澎湖设置行政管理机构“巡检司”。明朝政府于十六世纪中后期,恢复了一度废止的“巡检司”,并为防御外敌侵犯,增兵澎湖。一六六二年清康熙元年,郑成功在台湾设“承天府”。清朝政府收复台湾后,逐步在台湾扩增行政机构,加强了对台湾的治理。一六八四年清康熙二十三年设“分巡台厦兵备道”及“台湾府”,隶属福建省管辖。一八八五年清光绪十一年,清政府正式划台湾为单一行省,任刘铭传为首任巡抚,行政区扩为三府一州,领十一县五厅。刘在任内,铺铁路,开矿山,架电线,造商轮,兴办企业,创设新学堂,把台湾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大大向前推进。1984年清光绪二十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1895年,清政府战败,在日本威迫下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消息传来,举国同愤。在北京会试的包括台湾在内的十八省千余举人“公车上书”,反对割台。台湾全省“哭声震天”,呜锣罢市。协理台湾军务的清军将领刘永福等和台湾同胞一起,与占领台湾的日军拼死搏斗。中国大陆东南各地居民为支援这一斗争,或捐输饷银,或结队赴台,反抗日本侵略。在日本侵占台湾期间,台湾同胞一直坚持英勇不屈的斗争。初期,他们组织义军,进行武装游击抵抗,前后达七年之久。继而,在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他们又汇同大陆同胞一道,先后发起十余次武装起义。及至本世纪二十和三十年代,岛内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群众运动更加波澜壮阔,席卷台湾南北。1937年,中国人民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国政府在《中国对日宣战布告》中明确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条约、协定、合同有涉及中日关系者,一律废止。《马关条约》自属废止之列。这一布告并郑重宣布:中国将“收复台湾、澎湖、东北四省土地”。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的抗日战争,于1945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收复了失土台湾。台湾同胞鸣放鞭炮,欢欣鼓舞,祭告祖先,庆祝回归祖国怀抱的伟大胜利。 2、台湾问题的由来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随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外国势力的介入。首先是美国的干涉,其次是日本势力的介入。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在中国共产党和其他爱国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党本应继续携手,共肩振兴中华大业,但当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置全国人民渴望和平与建设独立、民主、富强的新中国的强烈愿望于不顾,撕毁国共两党签订的《双十协定》,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被迫进行了三年多的人民解放战争,并终于推翻了国民党集团的南京“中华民国”政府。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国民党集团的一部分军政人员退据台湾。他们在当时美国政府的支持下,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1949年12月23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对台政策备忘录》:“福摩萨(台湾)在政治上、地理上和战略上都是中国的一部分,而绝非什么特别的所在,虽然日本人统治了50年,但在历史上该岛一直是中国的。从政治和军事角度,严格地说,该岛纯属中国的内部事务。”1950年1月5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关于台湾的政策声明,承认“在1943年12月1日的《开罗宣言》中,美国总统、英国首相和中国主席曾申明,日本从中国夺去的领土如福摩萨应当归还中华民国……过去四年来美国及其他盟国已承认中国对该岛行使权力。”11天后,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发表关于美国在台湾的军事卷入的声明

台湾与中国的历史资料

台湾与中国的历史资料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关于台湾与中国的历史资料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台湾与中国的历史资料,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台湾与中国的历史资料篇一 台湾的早期开发,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融汇着我们民族的精神。在中国的史籍记载中,台湾在战国时代称为“岛夷”,前后汉和三国时代称“东鲲”、“夷洲”,隋、唐以后称“流求”,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的名称。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大陆军民东渡台湾,垦拓、经营台湾岛,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公元230年(三国吴黄龙二年),吴主孙权曾派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这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中,就曾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到了6世纪末、7世纪初的隋代,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增多。据载隋炀帝曾3次派人到台湾,“访察异俗”,“慰抚”当地居民。是时,大陆和台湾已有贸易往来。此后由唐到宋的600年间,大陆沿海人民,特别是福建泉州、漳州一带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纷纷流入澎湖或迁至台湾,从事垦拓。至南宋时,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有军民屯戍。大陆和台湾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渐频繁。

台湾与中国的历史资料篇二 元代进一步加强了对台湾的管理。公元1292年(至元二十九年),元世祖忽必烈派海船副万户杨祥、礼部员外郎吴志斗和珍部员外郎阮监到台湾“宣抚”。公元1335年(后至元一年),元朝正式在澎湖设“巡检司”,管辖澎湖、台湾民政,隶属福建泉州同安县(今厦门)。中国在台湾设立专门政权机构,也自此开始。明朝以后,大陆与台湾的人民往来不绝。公元1402;1424年(明成祖永乐年间),航海家“三宝太监”郑和率领庞大的舰队访问南洋各国,曾在台湾停留,给当地居民带去工艺品和农产品。至今民间传说高雄凤山的特产“三宝姜”,就是郑和遗留下来的。15世纪以后,倭寇不断骚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明朝政府在澎湖增设“游击”,“春秋汛守”;同时在基隆、淡水二港驻屯军队。 台湾与中国的历史资料篇三 到17世纪20年代的明朝末叶,大陆居民开始大规模移居台湾,给台湾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以极大的推动。其时,福建人颜思齐、郑芝龙为抗拒官府欺压,率领闽粤居民迁居台湾,一面从事农耕、贸易,一面组织武装力量抗御倭寇和荷兰人的侵扰。公元1628年(明崇祯元年),时值福建大旱,百姓无以为生,郑芝龙(后官至都督同知)组织灾民数万到台湾,“使垦荒食力”,各地逐渐形成了许多村落。台湾自此进入了大规模的开发时期。16世纪中叶以后,美丽富饶的台湾成为西方殖民主义者凯觎的对象。西班牙、葡萄牙等列强相继侵扰台湾,或掠夺资源,或进行宗教文化侵略,或直接出兵占领。17世

两岸关系形势政策1000字范文(2)完整篇.doc

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范文(2) 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范文(2) 大家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历史上台湾也曾而两次脱离祖国,一次是民族英雄郑成功第一次收复台湾,赶跑了荷兰殖民者,郑死以后其后代将台湾独立与清廷对抗,后康熙帝任施琅为大帅收复台湾,此后台湾一直隶属大陆管辖。二是1898年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将台湾二次割让出去给日本,自此台湾脱离大陆50年,直至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才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1946年国民党发起国共内战,经过历时四年的内在,国民党被赶出大陆、蜗居台湾。正当人民解放军一鼓作气完全解放台湾,美国派出第七舰队横亘在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由此才形成了台湾问题。处理好两岸关系成为中央政府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形势一个重大考验。 (二)台湾问题的演变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蒋介石退居台湾,国民党军队蜂拥入台,这标志着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统治的结束。蒋介石、蒋经国统治台湾时期虽也曾扬言要反攻大陆,成立伪中央政府,但可以看出他们依然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他们也坚持的是一个中国原则。后来李登辉上台,才开始提出两国论,开始搞台独分裂活动。将两岸关系迅速升温激化。李登辉之后陈水扁上台,民进党开始执政台湾,开始想明目张胆地进行台独公投,台独分裂活动日益猖獗。海峡两岸关系也日益紧张。2008年随着国民党名誉主席连战对大陆的访问,拉开了两岸关系缓和的序幕,海峡两岸交流也日益紧密。就在同一年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赢得大选,击败民进党,时隔八年之后国民党重掌大权,也使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大门轰然洞开,两岸关系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阶段。两年多来两岸经济关系大事不断,世所罕见。先是中断近十年的两会恢复制度性协商,在大陆台湾先后举行四次重要会谈,达成12项经贸合作协定;再就是取得了包括全面直接双向三通、MOU在内的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成果,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

台海两岸 形势政策论文

浅谈两岸和平发展新形势 时光飞逝,光阴荏苒。过去的30年是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取得巨大建设成就的30年,也是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取得重大进展的30年。台湾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两岸关系形势出现重大转折,两岸关系发展取得重大突破。面对新形势,两岸双方紧紧抓住难得机遇,秉持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初步形成良性互动,推动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光明前景。海协会和台湾海基会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恢复中断9年之久的协商,海协会陈云林会长首次率协商代表团成功访问台湾,两会相继签署两岸直航、大陆居民赴台湾旅游等6项协议,两岸制度化协商进入历史新阶段。两岸民众期盼30年之久的直接“三通”基本实现,两岸关系进入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新时期。两岸同胞的亲情、感情也在共襄北京奥运会的历史盛举和共克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的灾难中进一步加深。国共两党有关方面共同成功举办第四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取得一定成果.正确认识和看待这一历史阶段的种种现象,拨开迷雾,把握大势,具有重要意义。 从总的格局上看,祖国大陆紧紧抓住反对和遏制台独的首要任务,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保持了两岸关系的基本稳定。这主要表现在: 1、祖国大陆提出的新主张、新论述,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参加两岸经贸论坛的台湾人士时,提出了和平发展理应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成为两岸同胞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这样一个重要的主张,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祖国大陆构建和平稳定发展两岸关系主张的内涵,对于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得到两岸民众的热烈欢迎和国际舆论的高度评价。 2、继续推动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陆续举办了两岸经贸论坛、两岸农业合作论坛等大型系列活动。继续推出并且落实了一系列惠及广大台湾同胞的政策措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3、进一步营造了有利于遏制台独的外部环境。祖国大陆以各种方式向国际社会宣传对台政策主张,表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诚意和坚决反对台独的立场,增进了国际社会对我对台方针政策的理解和对台独活动危险性的认识。国际社会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得到进一步巩固。 事实表明,在两岸同胞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继续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台海局势中有利于遏制台独的因素继续增长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台湾当局仍执意实行激进台独路线,企图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因此,反对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的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面对台湾局势的复杂变化,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祖国大陆将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坚持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各项政策,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坚决反对“台湾法理独立”等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努力推进两岸关系朝着和平稳定方向发展。 1紧紧抓住反对和遏制台独这一首要任务,坚决挫败台湾当局通过“宪改谋求台湾法理独立”的活动。这是关系到国家核心利益的大事。当前台湾当局罔顾台湾民意和国际社会的反对,蓄意制造事端,在分裂祖国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2突出和平发展的主题,积极引导两岸关系发展的方向。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是发展的保障。维护台海和平,促进两岸共同繁荣, 三、美国是阻挡两岸和平统一的主要障碍。

形势与政策 浅谈台湾问题论文

简析台湾问题 【论文摘要】台湾问题是我国一项基本问题,这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统一,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和稳定。台湾问题的产生有其历史多方面的因素。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为之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 【论文关键词】解决台湾统一稳定 一、前言 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和它的成员国不得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联合国《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指出:凡以局部或全部破坏国家统一及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为目的之企图,都是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

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台湾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与这段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束。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已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五十年来,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 二、台湾问题的由来 在远古的时候,台湾岛和祖国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是大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地壳运动,海平面时升时降,台湾岛也时沉时浮,直到5000年前,相连接的部分下沉为海峡,台湾于是成了祖国东中的一个四面环海的大陆岛。这从台湾海峡海底的地形可以得到证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曾经与中国国民党携手抗击侵入中国的日本军队。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中国的抗日战争结束后,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国民党拒绝与中国共产党建立联合政府,并在1946年发动内战,企图消灭中国共产党,建立一党专政的政权。经过三年战争,军事上处于劣势但得到人民支持的中国共产党打败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取得胜利的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党势力从中国大陆全面溃退,退踞只占中国国土面积三百分之一的台湾岛,并在美国的

中考历史台湾问题专题复习 精

四、台湾问题 1.台湾历来就是中国领土(注意台湾名称的变化; (1三国时吴国派卫温到达夷洲(今台湾,加强台湾和内地联系。 (2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理澎湖和琉球(今台湾。 (31662年郑成功从荷兰殖民者中收复台湾。 (41684年清朝设置台湾府,隶属于福建省。加强了台湾同内地的联系,巩固了东南海防。 (5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2.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及原则: (1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八字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2在祖国统一问题上两岸均应坚持的原则:一个中国原则。 (3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海峡两岸的关系发展 (11987年,台湾调整“三不”政策。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1992年,两会达成“九二共识”,即: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1993年,汪辜会谈,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41995年,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新 时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指导思想 (52000年,台湾政局变化。中国共产党重申一个中国的原则。

(6二十多年来,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经过海峡同胞和 海外侨胞的共同努力,两岸人员往来以及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蓬勃发展。 海峡两岸经济上相互促进、互补互利的局面初步形成。 4.当前解决台湾问题的不利因素和有利因素分别是什么? (1不利因素:台独势力的阻挠和破坏;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 (2有利因素: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一国两制方针的推动;港澳成功回归提供了 范例,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等。 5.海峡两岸的未来前景——最终将走向统一 理由: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统一是民心所向。 ②“一国两制”的方针尊重了台湾的历史和现实,符合中国国情,具有可操作性。 ③大陆经济不断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将有效地震慑台独分 子和国独反华势力的破坏行为。 ④两岸人民同宗同祖,有相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没有本质上区别。 6.在祖国统一(台湾问题上,青少年应怎么办? (1积极拥护和宣传“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等方针政策。 (2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报效祖国,使祖国强大。 (3自觉履行维护祖国统一的义务,同“台独”等破坏祖国统一分裂祖国的言行作

论述台湾的历史、发展现状、大陆对台政策的演变过程

论述:台湾历史与大陆对台政策演变台湾自古是我国的领土,东汉称夷洲,隋时改称流求,明代又称北港、东蕃。元明设巡检司于澎湖,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光绪十一年(1876年)建为台湾省。台湾一词最早见于官方文献的是明崇祯八年(1635年)何楷等人的奏疏中,从清初建府始一直沿用至今。 由上可以看出:台湾自古以来就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条件下,面对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提出了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的建设性意见,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这些对台政策有效地缓和了两岸之间的紧张局势,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为加速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自改革开放以来,台湾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关切的问题之一,台海局势时时刻刻牵动着我国政府的敏感神经,可以说能不能解决好台湾问题不仅关系着国家的领土完整与国防安全,更关乎政府的公信力与政权的稳定。建国60年以来,大陆对台湾政策的演变对发展两岸关系起到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走上了健康的发展道路。 一、建国初期大陆对台政策与台海关系的缓和 建国初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军事上占有绝对优势,中共中央制定了“武力解放台湾”的战略方针。朝鲜战争的爆发,加上美国派兵入侵台湾海峡,解放台湾的进程受到干扰。五十年代,周总理不仅在

国内而且在国际上都首次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这体现了我国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变——由武力解放到和平解放的转变,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在1963年,周总理提出了“一纲四目”;七十年代,党和国家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采取了外交斡旋的手段以孤立台湾当局,使台湾当局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建国后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对台政策调整,一定程度上化解了台海地区的战争危机,缓和了海峡两岸的紧张局势,为新时期“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实施和两岸关系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制定与实施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的转移,开创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新时期。在两岸关系上党采取了务实的做法,于1979年元旦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提出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主张,标志着对台方针政策的重大转变。这个主张经过邓小平同志的精辟论述和改革开放的长期实践,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方针。 中共在改变对台政策的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缓和两岸关系的措施,停止军事上的炮轰,政治上的调整,经济上的互惠来往,组织上建立机构处理台湾事务。在进入90年代以后,李登辉的“两国论”严重损害了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损害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危害了亚太的取得和平与稳定。中国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政策,坚决反对以李登辉为首的分裂国家分子的图谋。为进一步发展两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