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对应练习--11

经济学原理对应练习--11
经济学原理对应练习--11

Chapter 11

Public Goods and Common Resources

Multiple Choice

1. For most goods in an economy, the signal that guides the decisions of buyers and sellers is

a. greed.

b. consumer surplus.

c. prices.

d. profits.

ANS: C PTS: 1 DIF: 1 REF: 11-0

TOP: Private goods MSC: Applicative

2. When goods do not have a price,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rimarily ensures that the good is produced?

a. entrepreneurs

b. the government

c. charities

d. the market

ANS: B PTS: 1 DIF: 1 REF: 11-0

TOP: Public goods MSC: Applicative

3. When a good is excludable,

a. one person's use of the good diminishes another person's ability to use it.

b. people can be prevented from using the good.

c. no more than one person can use the good at the same time.

d. everyone will be excluded from using the good.

ANS: B PTS: 1 DIF: 1 REF: 11-1

TOP: Excludability MSC: Definitional

4. A good is excludable if

a. one person's use of the good diminishes another person's enjoyment of it.

b. the government can regulate its availability.

c. it is not a normal goo

d.

d. people can be prevented from using it.

ANS: D PTS: 1 DIF: 1 REF: 11-1

TOP: Excludability MSC: Definitional

5. Excludability is the property of a good whereby

a. one person's use diminishes other people's use.

b. a person can be prevented from using it.

c. a good is private, not public.

d. a good is public, not privat

e.

ANS: B PTS: 1 DIF: 1 REF: 11-1

TOP: Excludability MSC: Definitional

6. Goods that are excludable include both

a. natural monopolies and public goods.

b. public goods and common resources.

c. common resources and private goods.

d. private goods and natural monopolies.

ANS: D PTS: 1 DIF: 2 REF: 11-1

TOP: Excludability MSC: Applicative

7. Goods that are not excludable include both

a. private goods and public goods.

b. natural monopolies and common resources.

c. common resources and public goods.

d. private goods and natural monopolies.

ANS: C PTS: 1 DIF: 2 REF: 11-1

TOP: Excludability MSC: Applicative

8. Both public goods and common resources are

a. rival in consumption.

b. nonrival in consumption.

c. excludable.

d. nonexcludabl

e.

ANS: D PTS: 1 DIF: 2 REF: 11-1

TOP: Excludability MSC: Applicative

9. Goods that are not excludable are usually

a. higher priced than excludable goods.

b. higher priced than rival goods.

c. in short supply.

d. free of charg

e.

ANS: D PTS: 1 DIF: 2 REF: 11-1

TOP: Excludability MSC: Interpretive

10. When something of value has no price attached to it,

a. externalities will be present.

b. the product cannot be produced at any price.

c. a natural monopoly will eventually produce the product, and the good will no longer be free.

d. private companies will eventually produce the product, and the good will no longer be fre

e.

ANS: A PTS: 1 DIF: 2 REF: 11-1

TOP: Excludability MSC: Interpretive

11. A view of a spectacular sunset along a private beach is an example of a

a. private good.

b. public good.

c. nonrival but excludable goo

d.

d. rival but nonexcludable good.

ANS: C PTS: 1 DIF: 2 REF: 11-1

TOP: Excludability | Rivalry in consumption MSC: Applicative

12. Bill owns 3 acres of beautiful wooded land. He has created a short walking trail through the woods. Because the

terrain is hilly, the only safe entrance to the trail is at the front of Bill's property. When Bill decides to move to be closer to his grandchildren, he donates the land to the state with the understanding that the land will be used as a state park. Because the trail is short, only about 50 people can comfortably enjoy it. This state park is an example of a good that is

a. both rival in consumption and excludable.

b. neither rival in consumption nor excludable.

c. nonrival in consumption and excludable.

d. rival in consumption and nonexcludabl

e.

ANS: A PTS: 1 DIF: 3 REF: 11-1

TOP: Excludability | Rivalry in consumption MSC: Applicative

13. When a good is rival in consumption,

a. one person's use of the good diminishes another person's ability to use it.

b. people can be prevented from using the good.

c. no more than one person can use the good at the same time.

d. everyone will be excluded from obtaining the good.

ANS: A PTS: 1 DIF: 1 REF: 11-1

TOP: Rivalry in consumption MSC: Definitional

14. If one person's use of a good diminishes another person's enjoyment of it, the good is

a. rival in consumption.

b. excludable.

c. normal.

d. exhaustibl

e.

ANS: A PTS: 1 DIF: 1 REF: 11-1

TOP: Rivalry in consumption MSC: Definitional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D )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A ) A.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C )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 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第一章答案

第一篇导言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经济学十大原理复习题 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舍的例子. 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 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 ②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 ③对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 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 3.水是生活必需的.一杯水的边际利益是大还是小呢? 答:这要看这杯水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喝,如果这是一个人五分钟内喝下的第五杯水, 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很小,有可能为负;如果这是一个极度干渴的人喝下的第一杯水,那么他的边际利益将会极大. 4.为什么决策者应该考虑激励? 答:因为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它将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当决策者未能考虑到行为如何由于政策的原因而变化时, 他们的政策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5.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像竞赛一样有赢家和输家呢? 答:因为贸易使各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并从中享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通过贸易使每个国家可供消费的物质财富增加,经济状况变得更好.因此,各个贸易国之间既是竞争对手,又是经济合作伙伴.在公平的贸易中是"双赢"或者"多赢"的结果. 6.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 答:市场中那只"看不见的手"就是商品价格,价格反映商品自身的价值和社会成本, 市场中的企业和家庭在作出买卖决策时都要关注价格. 因此, 他们也会不自觉地考虑自己行为的(社会)收益和成本.从而,这只"看不见的手"指引着千百万个体决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使社会福利趋向最大化. 7.解释市场失灵的两个主要原因,并各举出一个例子. 答: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是外部性和市场势力. 外部性是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当一个人不完全承担(或享受)他的行为所造成的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举例:如果一个人不承担他在公共场所吸烟的全部成本,他就会毫无顾忌地吸烟.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的规章制度来增加经济福利. 市场势力是指一个人(或一小群人)不适当地影响市场价格的能力.例如:某种商品的垄断生产者由于几乎不受市场竞争的影响, 可以向消费者收取过高的垄断价格. 在这种情况下, 规定垄断者收取的价格有可能提高经济效率. 8.为什么生产率是重要的? 答:因为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而对这种能力的最重要的衡量度就是生产率.生产率越高,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就越多. 9.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 答:通货膨胀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货币贬值,由此产生经济生活中价格总水平上升.货币量增长引起了通货膨胀. 10.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如何相关?

经济学原理_试题(B)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本科2010级经济学原理期末考试(B 卷) 专业: 姓名 学号 成绩 任课教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 < 1、关于生产可能性边界,以下不正确的是:( ) A 、 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个国家利用资源所能生产出的最大商品集合的边界。 B 、 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代表了增加某种商品产出的机会成本。 C 、 生产可能性边界凹向原点是因为资源的稀缺性。 D 、 生产可能性边界随着技术进步而向右移动。 2、对一种奢侈品征税,很可能使税收负担( ) A 、 更多的落在买者身上 B 、 、 C 、 更多的落在卖者身上 D 、 在买者和卖者之间平等的分摊 E 、 完全落在买者身上 3、假设可以购买三个一样的鼠标。买者1愿意为一个鼠标支付60元钱,买者2愿意为一个鼠标支付50元钱,买者3愿意为一个鼠标支付40元钱。如果鼠标的市场价格是50元钱,将卖出多少鼠标,这个市场的消费者剩余值是多少( ) A 、 将卖出一个鼠标,消费者剩余值为60元钱 B 、 将卖出三个鼠标,消费者剩余值为0元 C 、 将卖出三个鼠标,消费者剩余值为10元 D 、 将卖出两个鼠标,消费者剩余值为10元 ; 4、如果一个竞争企业的产量翻了一番,它的总收益( ) A 、 翻一番 B 、 翻了一番还多 C 、 翻了不到一番 D 、 不能确定,因为物品价格可能上升或下降。 5、在能供给整个市场的产量时,其平均总成本一直下降到最小的企业称为( ) A 、 完全竞争者 B 、 自然垄断 C 、 政府垄断

E、受管制的垄断 6、垄断竞争企业在长期内经济利润为零,是因为:() A、市场上存在许多卖者。 B、虽然产品有差异,但产品之间的差异不够大。 C、企业可以无成本的自由进入与退出市场。 D、以上都是。 7、在以下商品中,提高价格最有可能使生产者的收入提高的商品是:() A、粮食。 B、》 C、高档服装。 D、汽车。 E、手机。 8、下列哪个事件影响了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A、2010年中国人的家庭劳动 B、2010年中国公司在海外承包的大型建设工程 C、2010年在中国的一家钢铁公司为另一家在中国的造船厂生产的特种钢材。 D、2010年在中国的一家汽车公司把生产出来的汽车封入库存,以便明年旺季销售。 . 9、X与Y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由去年的10元与2元上涨至今年的11元与元,如果一个篮子是由4个X和10个Y组成的,那么以去年为基期,今年的通货膨胀率是() A、10% B、15% C、20% D、25% 10、下列情况中可能会降低社会的失业率的是() A、政府组织公共培训计划 B、政府提高最低工资水平 C、工会为其会员争取更高的工资待遇 D、| E、企业实行效率工资 11、下列不属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工具的是() A、公开市场操作 B、法定准备金 C、贴现率 D、发行或回购国债 12、假定货币供应量是万亿,真实GDP是5万亿,物价水平是2,货币流通速度则是()

Aofafcs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期中试题参考标准答案

Aofafcs北大课程-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微观部分--期中试题参考答案

————————————————————————————————作者:————————————————————————————————日期: 2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挥手袖底风”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尘缘》,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纸上。毕而卧。凄然入梦。乙酉年七月初七。 -----啸之记。 经济学原理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资源是稀缺的”是指() A、资源是不可再生的 B、资源必须留给下一代 C、资源终将被消耗殆尽 D、相对于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2、小强星期六下午决定学习三个小时,而不是去打网球。请问他学习的机会成本是() A、学习三个小时后,学习成绩的提高 B、学习成绩的提高减去打网球带来的快乐 C、从打网球中得到的快乐和锻炼 D、没有机会成本 3、以下哪一项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A、政府管制对民航机票价格的影响 B、农民决定今年种植多少粮食的决策

C、加入WTO对中国汽车企业的影响 D、中国的高储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以下哪一种表述是实证而非规范的表述:() A、我国政府应该调高人民币汇率 B、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理应得到保障 C、印度去年的GDP增长率为9% D、我们必须要遏制经济过热的势头 5、以下哪个概念不能用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现出来?() A、效率 B、公平 C、权衡取舍 D、机会成本 6、假定在某个市场中,消费者用于购买正常品的收入减少,而生产该物品的投入品的价格下降。那么,我们可以预期:() A、均衡价格将上升,但对该市场均衡数量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B、均衡价格将下降,但对该市场均衡数量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C、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都上升。 D、均衡数量将上升,但对该市场均衡价格的影响则是不确定的。 7、当禽流感到来时,鸡蛋的销量下降了,但价格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 A、鸡蛋的供给曲线呈完全水平状态,而需求曲线左移

经济学原理试题

一、判断题(下列各题,如果您认为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号中打上“√”号,否则请打上“×”号,每题1分,共10分)1.由于世界资源是有限的,当两个国家发生贸易时,一个国家的消费如果增加,另一个国家的消费必定减少。()2.假设其他条件都不变,当苹果的价格升高时,苹果的供给就会增加。()3.无论是完全竞争还是垄断竞争,厂商在长期内只能得到正常利润。()4.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的总满意度会随着所吃糖块数量的增加而减少。() 5. 当苹果的价格处于均衡价格时,每个想得到苹果的人都可以得到。() 6.通货膨胀期间的所有价格都上涨。()7.财政政策的作用,是通过政府的税收和支出的力量而移动总供给曲线。()8.对经济学家来说,投资这个词表示购买股票。()9.当你把50美元存入你的支票账户的时候,M1仍然不变。()10.自动稳定器存在一个潜在执行上的滞后,因为萧条开始时,国会需讨论所面临的问题。()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1.以下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是() A.电脑B.用于创办新公司的100万美元C.工厂的工人D.在达拉斯的一块空地皮 2.我计划去看一场5美元的电影而不是复习准备考试,这场电影的总机会成本是() A.是我用这5美元所能买到的东西以及我所放弃的学习时间。 B.是5美元。 C.取决于电影好看与否。 D.是我在相同时间里所能学到的东西。 3.市场机制是() A.依靠销售和价格来向生

产者传递信息。 B.消除由于政府干预而导致的市场失灵。 C.通过政府的中央计划得以实现。 D.是非常无效率的,因为无法通过直接的方式在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进行沟通。 4.一个社会必须关注生产什么这一问题,因为()A.政府失灵。 B.一个经济体内部的资金是有限的。 C.生产可能性曲线。D.它不能生产所需要的所有商品和服务。 5.下面哪种情况能够使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A.经济体中资金量的增加。 B.雇佣工人数量的减少。 C.技术的提高。 D.美国移民数量的减少。6.某消费者消费一个单位的某商品获得的效用为50,消费两单位该商品的效用为90,消费三单位的效用为121,则该消费者消费第三单位的该商品获得的效用边际效用为()A.87 B. 40 C.31 D.71 7.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提高时,则食物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将( )。 A. 大大增加 B. 稍有增加 C. 不变D. 8.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从3元上升到5元,其需求量从11单位下降到9单位,该厂商的收益将( )。 A. 增加B. C. 不变 D. 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下降10%能够引起消费者在该商品上的总支出增加1%,则这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是( )。 A. 富有弹性的 B. 缺乏弹性的C. 单元弹性的 D. 10.总产量曲线的斜率是() A.总产量 B.平均产量 C.边际产量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 A ) a、前者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 b、前者是他人生产的,后者是为自己生产的 c、前者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容,后者不是社会财富 d、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B ) 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 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它是在(A )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5、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的简单劳动,这种折合比例(C) a、参加交换的商品生产者自觉协商出来的 b、由经纪人规定并取得买卖双方同意的 c、在无数次交易中自发形成的 d、由社会职能部门自觉计算出来的 6、商品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C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 ) a、价值手段与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9、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a、剩余价值 b、商品价值 c、劳动力自身价值 d、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 10、从整个社会来讲,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 a、工人所受剥削就会有所减轻 b、剩余价值率仍会提高 c、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量不会增加 d、剩余价值量仍可增加 1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是因为() a、剩余价值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 b、剩余价值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 c、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被视为超过成本价格的部分 12、商业利润来源于() a、商业销售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b、商品购销价格的差额 c、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增值 d、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3、同一生产部门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 a、社会价值 b、平均利润 c、生产价格 d、成本价格 14、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a、成本价格 b、生产价格 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 15、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收益不同 d、土地的优劣等级差别

经济学原理I(10秋季期中1)

经济学原理I (2010年秋季学期) 期中考试1(A 卷答案) (2010/11/3) 注意:请将所有题目的答案写在答题册上,写在本试题纸上一律无效。 一、判断题(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必要时可以用图形。每题4分,共20分) 1. 假设你捡到了20美元,并选择用它购买一本小说。则你购买这本小说的机会成本是零。 错误。你购买小说的机会成本是用这20美元购买其他物品或服务带给你的好处(可能大于或等于20美元。(注:答20美元也算对) 2. 电脑行业的技术进步只能使得经济中的电脑产量增加,而经济中其它产品的数量不会增 加。 错误。电脑行业的技术进步使得整个社会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外移(如图)。一般来说,这会使得社会可以生产的其他产品的数量也增加(如图中A 到A’点)。直观来说,由于技术进步,当社会在既定的生产要素配置下可以生产更多电脑和同样多的其他产品时(图中B 点),通过生产要素重新配置也可以同时生产更多的两种产品(图中B 到A’点)。 3. An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notebooks raises the quantity of notebooks demanded but not the quantity supplied. False. The increase in demand for notebooks results in an increased quantity supplied, in general. The reason is that demand increase will raise the price (to eliminate the shortage it causes), which in turn increases the quantity supplied. The only way the statement would be true is if the supply is perfectly inelastic. 4. If more Americans go on a low-carb diet, the demand for bread will fall. The de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bread will cause the price of bread to fall. The lower price, however, will then increase the demand. In the new equilibrium, Americans might end up consuming more bread than they did initially. (DO use a diagram to illustrate your explanations) False. When the demand falls, there will be a surplus of bread for a while (FE 1 in the graph), when the original equilibrium price P 1 has not fallen yet. As time goes on, price begins to fall, quantity 电脑 其他产品

经济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A卷) 专业:学号: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由于选择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被称为() A、费用 B、成本 C、机会成本 D、支出 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既定资源的配置 B、资源总量的决定 C、如何实现充分就业 D、国民收入的决定 3、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具有单位弹性 D、完全无弹性 4、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随着对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 A、商品价格越来越高 B、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预算约束线的斜率越来越小 D、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支付的意愿减少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 A、MC以上的AVC曲线 B、MC以上的AC曲线 C、AVC以上的MC曲线 D、AC以上的MC曲线 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 A、与数量轴平行 B、与边际收益曲线重合 C、向右下方倾斜 D、位于边际收益曲线的下方 7、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是因为它们具有() A、竞争性 B、非排他性 C、排他性 D、有用性 8、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指()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可支配收入总和 9、失业率是指()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城镇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D、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 10、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必然导致() A、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总水平下降

政治经济学试题与答案全集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要联系( B ) A.生产力和经济基础 B.生产力和上层建筑 C.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2.基本经济规律是( A ) A.某一社会形态特有的经济规律. B.几种社会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 C.在一切社会形态都存在和起作用的经济规律 D.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 3.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D ) A. 剩余价值理论 B. 商品经济理论 C.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理论 D.阶级斗争理论 4.纸币的发行量取决于( B ) A.市场购买力 B.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 C.商品价格总额 D.商品的供求状况 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 B ) A.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B.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C. 历史和道德因素决定的 D. 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 6.任何社会再生产从其容看(B ) A.既是生产力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B. 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C.既是使用价值的再生产,又是价值的再生产 D.既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又是涵的扩大再生产 7.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式上表现为( D ) A.货币资本 B.生产资本 C. 流通资本 D.社会总产值 8.生产成本( C ) A.同资本主义生产费用是不同的量 B.是商品价值的转化形式 C.由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和构成 D. 是计算全部生产资料的耗费 9.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为商业资本的职能( C ) A.产业资本中的商品资本便不复存在 B. 商业资本仍是产业资本的职能形式 C.有利于产业资本集中力量从事生产活动,增加利润总额 D.使流通环节增多,延缓了产业资本的周转 10.资本主义绝对地租来源于( C ) A.农产品在流通领域中的贱买贵卖 B. 农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C.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平均利润的一部分 D.工业资本家转让给农业资本家的一部分利润 11.新殖义在实质上同旧殖义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在于(D ) A.仅仅是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 B.发达国家援助发展中国家的方法有所改变 C.体现着国际分工的不同发展阶段 D. 所采取的控制和掠夺的方法有所改变 1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 D ) A.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 B.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C.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 D.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深和复杂化 13.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A ) A.与自由竞争时期相比,这一规律在垄断阶段的作用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B.只是在垄断资本主义经济条件的基础上产生并发生作用

经济学原理I(05秋季期中1)

经济学原理(Ⅰ)期中考试一 注意:请全部用中文回答(留学生可用英文)。试卷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册上才有效,请记住在答题册上写下姓名和学号。 一、判断题(判断并必须说明理由,可以用文字或图形。每题5分,共40分) 1.某城市幼儿园的规定是每天下午4点钟家长必须将孩子接走,可是每周都有那么几个家长迟到(孩子在等待父母的过程中会较烦躁,幼儿园也不得不留下一个老师专门看护。)。因此,有人向校长建议对迟到的家长每次罚款10元。如果校长采用该建议,那么迟到的家长数肯定减少。 错误。在没有罚款之前,家长们迟到实际上是免费的,但是很多家长没有迟到,这说明迟到会引起一种心理成本(内疚感)。一旦有了罚款,家长们迟到的成本变为10元钱,但是心理成本消失,其净效果很可能是激励更多的家长迟到。 2.众所周知,汽车超速对于公路安全带来危害,并且超速越严重危害越大。某城市现行的法律是每超速10公里就增加罚款2千元。有代表指出这种交通立法对于超速行为过于宽松,建议只要发现超速行为,不管超速多少即罚款1万元。该代表的建议能够降低超速带来的危害性。 错误。理性的人考虑边际量。采用该建议后,驾驶者只要交足1万元就可以随意超速,即超速的边际成本等于0,面临这样的激励,超速的程度将很严重,危害也就越大。 3、出版社的张编辑是某著名经济学教科书的销售负责人,他认为,由于允许学生将旧的教科书再次出售,损害了出版社的利益。某著名化学家对此建议,出版社可以使用一种他本人发明的印刷墨水,当教科书使用半年后,这种墨水自动褪色,使得书页变成空白。如果张编辑接受这一建议,其结果是必然导致新书价格上升和出版社盈利增加。 错误。这里的分析虽然看到了旧教科书和新教科书为替代品,随着旧教科书的供给下降(甚至消失),旧教科书价格上升,引起新教科书需求上升,需求曲线右移,价格上升,这可以增加出版社盈利。但是,必须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对于购买新教科书的需求者来说,他原来使用教科书实际支付的价格仅是新书和旧书的差价,而现在必须支付新书的全部价格,相当于新书的市场 ..价格而言,现在的需求曲线会左移(需求下降)。两方面的影响相反,抵消后的结果使得需求曲线变化方向不确定。加上新书的印刷使用该墨水还可能提高了生产成本,是否盈利更成为问题。 4.小明的预算是每月用在手机通讯上的部分为100元,该预算长期不变。通过这个信息我们可以认为小明手机通话需求的价格弹性是单位1. 正确。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或总支出的关系:如果是单位弹性,则价格的变动不会带来总收益或总支出的变化。反之命题也为真。 5、In a competitive market, an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notebooks raises the quantity of notebooks demanded, but not the quantity supplied. 错误。练习本的需求提高了练习本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数量同时代表者需求和供给的数量,所以供给量也增加了。这一说法混淆了供给变动和供给量变动两个术语。实际上,随着需求增加,开始会出现短缺现象,推动价格上升,从而刺激供给量增加(和需求量下降),最终回到供求平衡。 6、“非典”期间,口罩的价格上升了,购买的人也大大增加了。这一现象违背了需求定律,因为价格上升导致需求上升而非下降。 错误。“非典”事件是除价格以外其他因素导致的需求变动,是需求曲线的移动而不是沿着需求曲线移动。因此,这一变化不能用需求定律(沿着需求曲线移动)来解释。实际上,需求曲线右移,均衡价格和数量上升,运用比较静态分析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经济学原理试卷及答案

专业:学号: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由于选择人们不得不付出的代价被称为() A、费用 B、成本 C、机会成本 D、支出 2、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 A、既定资源的配置 B、资源总量的决定 C、如何实现充分就业 D、国民收入的决定 3、若某商品价格上升2%,其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具有单位弹性 D、完全无弹性 4、边际效用递减意味着,随着对一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 A、商品价格越来越高 B、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C、预算约束线的斜率越来越小 D、消费者为增加一单位该商品支付的意愿减少 5、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是() A、MC以上的AVC曲线 B、MC以上的AC曲线 C、AVC以上的MC曲线 D、AC以上的MC曲线 6、在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 A、与数量轴平行 B、与边际收益曲线重合 C、向右下方倾斜 D、位于边际收益曲线的下方 7、公共物品导致市场失灵,是因为它们具有() A、竞争性 B、非排他性 C、排他性 D、有用性 8、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一定时期内一国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是指() A、国内生产总值 B、国民收入 C、国内生产净值 D、可支配收入总和 9、失业率是指() A、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B、失业人数占就业人数的百分比 C、失业人数城镇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 D、失业人数占整个国家人数的百分比 10、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必然导致() A、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总水平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总水平下降

2004北大经济学原理期中考试答案1

经济学原理I(2004年秋季学期) 期中考试1(B卷答案,A卷只有顺序不同) 一、判断题(判断并必须说明理由,可以用文字或图形。每题5分,共40分) 因为历史数据表明,基础教育的平均社会收益大于高等教育,所以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该优先增加对基础教育的投入。 错误。这里应该考虑的是给定的新增投入带来的收益的增加量,也即边际收益,而不是根据历史数据计算的平均收益。(原理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2、某大学决定将拥挤的学生澡堂扩建一倍。这一做法必定会使得澡堂的拥挤程度下降一半。错误。在学生的洗澡行为(特别是洗澡频率)不变时,澡堂扩建一倍会使得其拥挤程度下降一半。但学生会对澡堂拥挤下降的激励做出反应,增加洗澡频率,这样澡堂的拥挤程度会有所回升。(原理4: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3、Certain very talented people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everything they do. 错误。他可以在任何事情上都有绝对优势,但不会都有比较优势。 4、单个农民减少自己的产量并不能使自己受益,但农产品总量的减少可能使农民在总体上受益。 正确。在市场上,单个农民面对的是既定的市场价格,减少产量只能使自己的收益下降。但市场供给总体上的减少,由于市场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可以使得价格上升,其幅度大于销售量下降的幅度。从而使得卖者的总收益上升,农民在总体上受益。 5、In a competitive market, an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notebooks raises the quantity of notebooks demanded, but not the quantity supplied. 错误。练习本的需求提高了练习本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数量同时代表者需求和供给的数量,所以供给量也增加了。这一说法混淆了供给变动和供给量变动两个术语。实际上,随着需求增加,开始会出现短缺现象,推动价格上升,从而刺激供给量增加(和需求量下降),最终回到供求平衡。 6、“非典”期间,口罩的价格上升了,购买的人也大大增加了。这一现象违背了需求定律,因为价格上升导致需求上升而非下降。 错误。“非典”事件是除价格以外其他因素导致的需求变动,是需求曲线的移动而不是沿着需求曲线移动。因此,这一变化不能用需求定律(沿着需求曲线移动)来解释。实际上,需求曲线右移,均衡价格和数量上升,运用比较静态分析可以得出正确结论。 7、出版社的张编辑是某著名经济学教科书的销售负责人,他认为,由于允许学生将旧的教科书再次出售,损害了出版社的利益。某著名化学家对此建议,出版社可以使用一种他本人发明的印刷墨水,当教科书使用半年后,这种墨水自动褪色,使得书页变成空白。如果张编辑接受这一建议,其结果是必然导致新书价格上升和出版社盈利增加。 错误。这里的分析虽然看到了旧教科书和新教科书为替代品,随着旧教科书的供给下降(甚至消失),旧教科书价格上升,引起新教科书需求上升,需求曲线右移,价格上升,这可以增加出版社盈利。但是,必须看到问题的另一方面。对于购买新教科书的需求者来说,他原来使用教科书实际支付的价格仅是新书和旧书的差价,而现在必须支付新书的全部价格,相当于新书的市场价格而言,现在的需求曲线会左移(需求下降)。两方面的影响相反,抵消后的结果使得需求曲线变化方向不确定。加上新书的印刷使用该墨水还可能提高了生产成本,是否盈利更成为问题。 8、同需求价格弹性的情况一样,如果供给价格弹性大于1,价格上升则卖者总收益下降。 错误。供给弹性永远是大于零的,价格上升总会导致供给增加和总收益上升。

《经济学原理》模拟试题

《经济学原理》模拟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1、下列哪项不是经济学的基本问题() A、生产什么 B、如何生产 C、为谁生产 D、何处生产 2、引起生产可能性边界整体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是() A、投入要素的增加 B、某种产品的技术进步 C、某种产品的价格上升 D、所有产品的价格同比例上升 3、下列表述属于规范分析的是() A、流动性陷阱下,货币政策无效 B、中央银行应该提高利率来控制通货膨胀 C、利率上升会引起投资下降 D、需求等于供给决定均衡的价格和产量 4、下列选项属于宏观经济学分析对象的是() A、家庭如何选择不同产品的消费需求 B、不同市场结构下,企业如何制定价格 C、通货膨胀与货币量之间的关系 D、税收政策如何影响某种商品的市场均衡 5、小李毕业时面临三个选择,可以选择去银行工作,收入20万;可以选择去证券公司工作,收入25万;还可以选择出国学习,学费10万。问小李选择出国的机会成本是() A、20万 B、25万 C、10万 D、35万 6、下列因素会导致对商品A的需求量发生变化的是() A、收入上升 B、商品A的价格上升 C、商品A的替代品B的价格下降 D、人们变得更加喜欢商品A 7、下列因素不会导致商品A的供给变化的是() A、商品A的价格上升 B、投入品价格上升 C、生产商品A的技术进步 D、人们预期A 的价格将上升 8、政府对商品价格进行限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政府最高限价一定会降低产量 B、政府最低限价高于市场均衡价格时,可能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C、政府最低限价政策只有在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才会对市场产生影响 D、政府的最高限价低于市场均衡价格时,会出现社会无谓损失 9、一个消费者对商品X的需求如下:当价格为4时,购买12个单位;当价格为6时,购买8个单位。那么该消费者对X的需求价格的弧弹性是() A、1 B、2/3 C、1.5 C、2 10、下列因素会引起商品价格上升的是()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填在题干后的括号。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 只绵羊= 2 把石斧表示的是(D)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A) A.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 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A)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 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 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社会再生产就其容来讲包括( C )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涵式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微观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期末考试试卷(A卷)考试科目:微观经济学 考试类型:(闭卷)考试时间:120 分钟学号姓名年级专业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15分,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纸上) 1.看不见的手一般指() A、机会成本 B、政府 C、利润 D、价格 2.经济学中的“稀缺性”是指() A 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用资源必须考虑下一代 D、世界上的资源终将被人类消耗光 3.如果x与y商品是互补品,x价格下降,将使y() A、需求量增加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减少 D、需求减少 4.冰棒的需求价格弹性()药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 5.下列命题中哪个是规范经济学的命题?( ) A.征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 B. 1982年8月政府把贴现率降到10% C. 1981年失业率超过9% 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已超过30000美元 6.如果消费者的预算收入为50美元,商品X和Y的价格均为5美元,消费者打算购买6单位X和4单位Y,商品X、Y的边际效用分别为25和20,那么,要达到效用最大化,他应该() A、按原计划购买 B、减少X和Y的购买量 C、增加X、Y的购买量 D、增加X的同时减少Y的量 7.消费者预算线发生平移时,连接消费者均衡点的曲线称为() A、需求曲线; B、价格-消费曲线; C、收入-消费曲线; D、恩格尔曲线。

8.当某人面对一张彩票时,如果是212111UW P W PU W P PW U )()(])([-+?-+,则意味着这个人是属于下列哪一类人 ( ) A .风险回避者 B .风险喜爱者 C .风险中立者 D .都不是 9.如果某厂商增加一单位劳动使用量能够减少三单位资本, 而仍生产同样的产出量,则MRTS LK 为:( ) A 1/3 B 3 C -3 D 6 10. MC 曲线达到最低时( ) A MP 最大 B AV C 最小 C TC 最大 D AC 最小 11.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所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报酬,这部分资金被视为( )。 A 、显成本; B 、隐成本; C 、会计成本 D 、经济利润。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1338237.html,C 曲线( )。 A 当LMC <LAC 时下降,而当LMC >LAC 时上升 B 随LM C 曲线下降而下降 C .随LMC 曲线上升而上升 D.通过LMC 曲线的最低点 13.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 )。 A 消费者是价格接受者,而企业不是 B 消费者和企业都不是价格接受者 C 消费者和企业都是价格接受者 D 企业是价格接受者,而消费者不是 14.一个企业在以下哪种情况下应该关闭?( ) A P <AVC B P <SAC C 发生亏损时 D SMC >MR 15.短期内,完全竞争厂商只能通过对( )调整来实现最大利润。 A.生产规模 B.价格 C.全部生产要素 D.产量 16. 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应该是( ) A 曲线上超过平均成本最低点的部分 B 曲线上超过收支相抵点的部分 C 曲线上的停止营业点和超过停止营业点以上的部分 D 曲线上的收支相抵点和超过收支相抵点以上的部分 17.下列哪一种情况对单一价格垄断者是不正确的?( ) A. 由于只有一个企业,企业的需求就是行业的需求 B. 由于没有替代品,需求缺乏弹性 C. 平均收益曲线就是需求曲线 D. 边际收益小于价格 18.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 a.厂商的广告开支不同 b.非价格竞争的种类不同 c.厂商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d.以上都不对 19. 下列那一个不是垄断竞争的特征( ) A.厂商数目很少 B.进出该行业容易 C.存在产品差别 D.厂商忽略竞争对手的反应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_经济学原理_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 教学中心:专业层次: 学号:姓名:座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15分) 1. 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正式开始的标志是(B) A. 《国富论》 B.《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C.《经济学原理》 D.《经济学:原理、问题和政策》 2.当总效用增加时,边际效用应该( B )。 A.为正值且不断增加 B.为正值但不断减少 C.为负值但不断增加 D.为负值切不断减少 3. 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B ) A.边际成本小于边际收益 B.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 C.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 D.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4.通货膨胀的主要类型有( D )。 A.需求拉上型; B.成本推进型; C.结构型; D.以上均正确。 5. 如果增加1单位产量所增加的边际成本小于产量增加前的平均成本,那么在产量增加后平均成本将( A ) A.下降 B.上升 C.不变 D.都有可能 6. 下列哪一项不是转移支付( A )。 A.购买军需品 B.失业救济金 C.贫困家庭补贴 D.农产品的价格补贴 7. 下面不属于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的是(D ) A.土地质量 B.土地的位置 C.土地的投资回报率 D.土地的所有权与经营的垄断性 8. 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10美元下降到9美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需求为(B )。 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一弹性 D.难以确定 9.国家为了弥补财政赤字,采用的最重要的手段是( A ) A.增加税收 B.减少支出 C.从银行借款D发行公债 10.当人们无偿地享有了额外收益时,称作(A) A.公共物品 B.消极的外部性 C.交易成本 D.积极的外部性 11. GDP一般包括(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