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物理基础-第五章相平衡与相变-思考题与习题-201210

材料物理性能思考题.

材料物理性能思考题 第一章:材料电学性能 1如何评价材料的导电能力?如何界定超导、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材料? 2 经典导电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如何解释欧姆定律?它有哪些局限性? 3 自由电子近似下的量子导电理论如何看待自由电子的能量和运动行为? 4 根据自由电子近似下的量子导电理论解释:准连续能级、能级的简并状态、 简并度、能态密度、k空间、等幅平面波和能级密度函数。 5 自由电子近似下的等能面为什么是球面?倒易空间的倒易节点数与不含自旋 的能态数是何关系?为什么自由电子的波矢量是一个倒易矢量? 6 自由电子在允许能级的分布遵循何种分布规律?何为费米面和费米能级?何 为有效电子?价电子与有效电子有何关系?如何根据价电子浓度确定原子的费米半径? 7 自由电子的平均能量与温度有何种关系?温度如何影响费米能级?根据自由 电子近似下的量子导电理论,试分析温度如何影响材料的导电性。 8 自由电子近似下的量子导电理论与经典导电理论在欧姆定律的微观解释方面 有何异同点?

9 何为能带理论?它与近自由电子近似和紧束缚近似下的量子导电理论有何关 系? 10 孤立原子相互靠近时,为什么会发生能级分裂和形成能带?禁带的形成规律 是什么?何为材料的能带结构? 11 在布里渊区的界面附近,费米面和能级密度函数有何变化规律?哪些条件下 会发生禁带重叠或禁带消失现象?试分析禁带的产生原因。 12 在能带理论中,自由电子的能量和运动行为与自由电子近似下有何不同? 13 自由电子的能态或能量与其运动速度和加速度有何关系?何为电子的有效质 量?其物理本质是什么? 14 试分析、阐述导体、半导体(本征、掺杂)和绝缘体的能带结构特点。 15 能带论对欧姆定律的微观解释与自由电子近似下的量子导电理论有何异同 点? 16 解释原胞、基矢、基元和布里渊区的含义

物化相平衡复习习题

选择题 1. 二元恒沸混合物的组成 (A)固定(B) 随温度而变(C) 随压力而变(D) 无法判断答案:C 2. 一单相体系, 如果有3种物质混合组成, 它们不发生化学反应, 则描述该系统状态的独立变量数应为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F=C-P+2=3-1+2=4 3.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A) 1 (B) 2 (C) 3 (D) 4 答案:D。F=2-P+2=4-P,F不能为负值,最小为零。当F=0时P=4。4.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S=0 (B) ΔG=0 (C) ΔH=0 (D) ΔU=0 答案:B。此为可逆过程故ΔG=0。5. 以下各系统中属单相的是 (A) 极细的斜方硫和单斜硫混合物(B) 漂白粉(C) 大小不一的一堆单斜硫碎粒(D) 墨汁答案:C。 6. NaCl(s), NaCl水溶液及水蒸汽平衡共存时, 系统的自由度(A) F=0 (B) F=1 (C) F=2 (D) F=3 答案:B。F=C-P+2,C=2,P=3,故F=2-3+2=1。 7. 如果只考虑温度和压力的影响, 纯物质最多可共存的相有(A) P=1 (B) P=2 (C) P=3 (D) P=4 答案:C。F=C-P+2=1-P+2=3-P,当F最小为零时P=3。7. 对于相律, 下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A) 相律不适用于有化学反应的多相系统(B) 影响相平衡的只有强度因素 (C) 自由度为零意味着系统的状态不变 (D) 平衡的各相中, 系统包含的每种物质都不缺少时相律才正确答案:B 8. 关于三相点,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纯物质和多组分系统均有三相点(B) 三相点就是三条两相平衡线的交点(C) 三相点的温度可随压力改变 (D) 三相点是纯物质的三个相平衡共存时的温度和压力所决定的相点答案:D 9. 用相律和Clapeyron 方程分析常压下水的相图所得出的下述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在每条曲线上, 自由度F=1 (B) 在每个单相区, 自由度F=2 (C) 在水的凝固点曲线上, ΔHm(相变)和ΔVm的正负号相反(D) 在水的沸点曲线上任一点, 压力随温度的变化率都小于零答案:D 10. 二组分系统的最大自由度是

第5章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思考题与习题 5.1在单相交流调压电路中,当控制角小于负载功率因数角时为什么输出电压不可控? 答:当φα<时电源接通,如果先触发T 1,则T 1的导通角θ>180°如果采用窄脉冲触发,当下的电流下降为零,T 2的门极脉冲已经消失而无法导通,然后T 1重复第一周期的工作,这样导致先触发一只晶闸管导通,而另一只管子不能导通,因此出现失控。 5.2晶闸管相控直接变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只能降频、降压,而不能升频、升压? 答:晶闸管相控直接变频的基本原理是:电路中具有相同特征的两组晶闸管整流电路反并联构成,将其中一组整流器作为正组整流器,另外为反组整流器,当正组整流器工作,反组整流器被封锁,负载端输出电压为上正下负;如果负组整流器工作,正组整流器被封锁,则负载端得到输出电压上负下正,这样就可以在负载端获得交变的输出电压。 晶闸管相控直接变频,当输出频率增高时,输出电压一周期所含电网电压数就越少,波 形畸变严重。一般认为:输出上限频率不高于电网频率的31~21。而当输出电压升高时, 也会造成输出波形畸变。因此,只能降频、降压,而不能升频、升压。 5.3晶闸管相控整流电路和晶闸管交流调压电路在控制上有何区别? 答:相控整流电路和交流调压电路都是通过控制晶闸管在每一个电源周期内的导通角的大小(相位控制)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但二者电路结构不同,在控制上也有区别。 相控整流电路的输出电压在正负半周同极性加到负载上,输出直流电压。 交流调压电路,在负载和交流电源间用两个反并联的晶闸管T 1 、T 2 或采用双向晶闸管T 相联。当电源处于正半周时,触发T 1 导通,电源的正半周施加到负载上;当电源处于负半周时,触发T 2 导通,电源负半周便加到负载上。电源过零时交替触发T 1、T 2 ,则电源电压全部加到负载。输出交流电压。 5.4交流调压和交流调功电路有何区别? 答:交流调功能电路和交流调压电路的电路形式完全相同,但控制方式不同。 交流调压电路都是通过控制晶闸管在每一个电源周期内的导通角的大小(相位控制)来调节输出电压的大小。 晶闸管交流调功能电路采用整周波的通、断控制方法,例如以n 个电源周波为一个大周期,改变导通周波数与阻断周波数的比值来改变变换器在整个大周期内输出的平均功率,实现交流调功。 5.5一电阻炉由单相交流调压电路供电,如α=0°时为输出功率最大值,试求功率为80%,50%时的控制角α。 解:α=0°时为输出电压最大值 120max 0)sin 2(1 U t d t U U ==?ωωππ

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

第五章、相平衡练习题 练习题 1、区别单相系统和多相的主要依据是系统内各部分 (A)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B)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是否相同 (C)物理性质是否相同 (D)化学性质是否相同,且有明显的界面存在 2、某温度下CaCO 3 分解达到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相数Ф为(A)1(B)2(C)3(D)4 3、某温度下NH 4HCO 3 (s)分解达到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相数Ф为 (A)1(B)2(C) 3(D)4 4、Fe(s),FeO(s),CO 2 (g),CO(g),C(石墨)构成的化学平衡系统,其相数Ф为 (A)2(B)3(C) 4(D)5 5、由1molNH 3(g)和1molH 2 S(g)组成的混合系统,其独立组分数C为 (A)1(B)2(C)3(D)4

6、某种盐,在0℃以上,可形成四种水合晶体。问,与该盐的水溶液平衡共存的水合物最多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7、HCN的水溶液中,物种数S最多有 (A)3(B)4(C)5(D)6 8、一系统包含反应(1)FeO(s) + CO(g) = Fe(s) + CO 2 (g) (2)FeO(s) + C(g) = Fe(s) + CO(g) (3)C(s) + CO 2 (g) = 2CO(g) 其独立组分数为 (A)2(B)3(C)4(D)5 9、由KNO 3(s),MgSO 4 (s),K+(aq),Mg2+(aq),NO 3 -(aq),SO 4 2-(aq),H 2 O(l), H 2 O(g)组成的系统, 其独立组分数为 (A)4(B)5(C)6(D)7 10、Na 2CO 3 饱和水溶液中,独立组分数为 (A)2(B)4(C)6(D)8

无机化学最新第四版第五章思考题与习题

思考题 1. “原子” 为什么不像过去那样定义为组成的基本粒子 ? 2. 量子力学的轨道概念与波尔原子模型的轨道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 3. 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有何关系 ? 与电子云有何关系 ? 4. .量子力学原子模型是如何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 ? 解 :用四个量子数 :主量子数 --------描述原子轨道的能级 副量子数 ------ 描述原子轨道的形状 角量子数 -------描述原子轨道的伸张方向 自旋量子数 ---------描述电子的自旋方向 . 5. 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 ? 为什么 ? n l m (1 2 1 0 (2 2 2 -1 (3 3 0 +1 解:(2 , (3不合理。当 n=2时, l 只能是 0, 1,而(2中的 l =2,当 l =0时, m 只能是 0,而(3中的 m 却为 +1 6. 为什么任何原子的最外层最多只能有 8个电子 , 次外层最多只能有 18个电子 ? 7. 为什么周期表中各周期的元素数目并不一定等于原子中相应电子层的电子最大容量数 (2n2?

因为存在能级交错现象 8. 量子数 n=3,l=1的原子轨道的符号是怎样的 ? 该类原子轨道的形状如何 ? 有几种空间取向 ? 共有几个轨道 ? 可容纳多少个电子 ? 9. 在下列各组电子分布中哪种属于原子的基态 ? 哪种属于原子的激发态 ? 哪种纯属错误 ? (1 1s22s 1 (21s22s 22d 1(31s22s 22p 43s 1 (41s22s 42p 2 (1属于原子的基态; (3属于原子的激发态; (2 , (4纯属错误。 10.(1 试写出 s 区 ,p 区 ,d 区及 ds 区元素的价层电子构型 . (2 具有下列价层电子构型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哪一个区 ? 它们各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 ns 2 ns 2np 5 (n-1d2ns 2 (n-1d10ns 2 解:(1 所在区价层电子构型 s ns 1-2 p ns 2np 1-6 d (n-1d1-10ns 1-2 ds (n-1d10ns 1-2 (2 价层电子构型 ns 2 ns 2np 5 (n-1d2ns 2 (n-1d10ns 2 所在区 s p d ds 金属或非金属金属非金属金属金属

材料物理导论-思考题3

第二章 材料的热学 1. 讨论为什么高温下非密排结构晶体是稳定相,而低温时,密排结构晶体却为 稳定相? 1.高温下原子活动能力较强,为了满足高温下原子平衡跳动的需要,原子间距要大,所以为非密排结构;低温时,原子活动性弱,原子间距小,在最低能态的条件下,原子尽量以密排方式。 2. 如图,比较铜和铁的热传导系数随温度的变化情况,讨论为什么铜在1084℃、 铁在912℃会出现跳跃? 2.铜在1084℃、铁在912℃会出现相变,晶体结构有变化。铜的热传导系数出现跳跃是因为在此温度下铜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发生了相变,由于吸热使得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垂直面积的热量骤减,故热传导系数骤减;而铁在912℃由α-Fe 转变成γ-Fe ,晶体结构发生改变,热传导系数骤增,出现跳跃。 3. 进一步讨论晶体结构是如何影响热膨胀系数的?举例说明。 3、物体的体积或长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热膨胀(thermal expansion )用先膨胀系数、体膨胀系数表示。 线(体)膨胀系数指温度升高1K 时,物体的长度(体积)的相对增加。由于晶体结构类型变化伴随着材料比体积发生引起线膨胀系数发生不连续变化。例如,有序—无序转变时,伴随着膨胀系数的变化,在膨胀曲线上出现拐折,其中Au —Cu50%(质量分数)的有序合金加热至300℃时,有序机构开始破坏,450℃完全变为无序结构。在这个温度区间,膨胀系数增加很快,在450℃处,膨胀曲线上出现明显的拐折,拐折点对应于有序—无序转变温度。从曲线可以看出,有序结构具有较小的膨胀系数,这是Cu Fe 温度,℃/ 热 传导 系 数 ℃/mm 0.4 0.2 题2图 热传导系数与温度关系

材料物理性能复习思考题汇总

材料物理性能复习思考题汇总 第一章绪论及材料力学性能 一.名词解释与比较 名义应力:材料受力前面积为A,则δ。=F/A,称为名义应力 工程应力:材料受力后面积为A。,则δT =F/A。,称为工程应力 拉伸应变:材料受到垂直于截面积方向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拉伸应力时发生的形变。 剪切应变:材料受到平行于截面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剪切应力时发生的形变。 结构材料:以力学性能为基础,以制造受力构件所用材料 功能材料:具有除力学性能以外的其他物理性能的材料。 晶须:无缺陷的单晶材料 弹性模量:材料发生单位应变时的应力 刚性模量:反映材料抵抗切应变的能力 泊松比:反映材料横向正应变与受力方向线应变的比值。(横向收缩率与轴向收缩率的比值) 形状因子:塑性变形过程中与变形体尺寸,工模具尺寸及变形量相关参数。 平面应变断裂韧性:一个考虑了裂纹尺寸并表征材料特征的常数 弹性蠕变:对于金属这样的实际弹性体,当对它施加一定的应力时,它除了产生一个瞬时应变以外,还会产生一个随时间而变化的附加应变(或称为弛豫应变),这一现象称为弹性蠕变。 蠕变:在恒定的应力δ作用下材料的应变随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大的现象 材料的疲劳:裂纹在使用应力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缓慢扩展。 应力腐蚀理论:在一定环境温度和应力场强度因子作用下,材料中关键裂纹尖端处,裂纹扩展动力与裂纹扩展阻力的比较,构成裂纹开裂和止裂的条件。 滑移系统:滑移面族和滑移方向为滑移系统 相变增韧:利用多晶多相陶瓷中某些相成分在不同温度的相变,从而增韧的效果,统称相变增韧 弥散强化:在基体中渗入具有一定颗粒尺寸的微细粉料,达到增韧效果,这称为弥散增韧 屈服强度:屈服强度是金属材料发生屈服现象时的屈服极限,亦即抵抗微量塑性变形的应力 法向应力:导致材料伸长或缩短的应力 切向应力:引起材料切向畸变的应力 应力集中:受力构件由于外界因素或自身因素导致几何形状、外形尺寸发生突变而引起局部范围内应力显著增大的现象。

物理化学课件及考试习题 试卷 答案第6章 相平衡习题及解答

第五章 相平衡 一、填空题 1、一定温度下,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的自由度数等于__________。 2、纯物质在一定温度下两相共存时的自由度数等于__________。 3、NaCl(S)和含有稀盐酸的NaCl 饱和水溶液的平衡系统,其独立组分数是_______。 4、设下列化学反应同时共存时并达到平衡(900-1200K ): ()()()g CO s CaO s CaCO 23+= ()()()()g O H g CO g H g CO 222+=+ ()()()g H s CaCO s CaO g CO g O H 232)()(+=++ 则该系统的自由度数为______。 5、含KNO 3和NaCl 的水溶液与纯水达到渗透平衡时,其组分数为____,相数为___, 自由度数为____。 6、在氢和石墨的系统中,加一催化剂,H 2和石墨反应生成n 种碳氢化合物,此系统的独立 组分数为______。 7、完全互溶的双液系中,在x B =0.6处,平衡蒸气压有最高值,那么组成为x B =0.4的溶液在 气液平衡时,x B (g )、x B (l )、x B (总)的大小顺序为______。将x B =0.4的溶液进行 精馏时,塔顶将得到______。 8、对于渗透平衡系统,相律的形式应写成______。 9、NH 4Cl 固体分解达到平衡时,())()(s Cl NH 34g NH g HCl +=,系统的独立组分数为_ __,自由度为___。 10、将AlCl 3溶于水中,全部水解,生成Al(OH)3沉淀,此系统自由度数f=____。 11、已知100o C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01.325KPa,用公式_________可求出25o C 时 水的饱和蒸气压。 答案 1、2 2、0 3、2

第五章思考题

第五章思考题 1.简述定态微扰论的基本思想。 解答:量子力学体系的哈密顿算符∧H 不是时间的显函数时,通过求解定态薛定谔方程,讨论定态波函数。除少数特例外,定态薛定谔方程一般很难严格求解。求解定态薛定谔方程 ψψE H =∧时,若可以把不显函时间的∧H 分为大、小两部分∧ ∧∧'+=H H H )0( ||||)0(∧∧'>>H H ,其中 )0() 0() 0()0(n n n E H ψψ=∧,即∧)0(H 的本征值)0(n E 和本征函数 )0(n ψ是可以精确求解的,或已有确定的结果。 满足上述条件的基础上,常引入一个很小参数λ(10<<λ),将微扰写成 ∧ 'H λ,以逐步近似的精神求解薛定谔方程。将能级和波函数以λ的幂级数展开 ???+++=+++= )2(2)1()0()2(2)1()0(n n n n n n n n E E E E ψλλψψψλλ ) 0(n E 与)0(n ψ称为零级近似能量和零级近似波函数,是未受微扰时∧)0(H 的本征能量和本征函数,也是我们求解微扰问题的必备基本条件,后面各项按λ的幂次称为一级修正、二级修正、…。 2.非简并定态微扰论的适用条件是什么? 解答:非简并定态微扰论的适用条件为||||)0()0(m n m n E E H -<<',一是要求 微扰本身应很小,二是要求能级间隔||)0()0(m n E E -较大。 3.证明:非简并定态微扰中,基态能量的二级修正永为负值。

解答:能量的二级修正)0()0(2) 2(||m n nm m n E E H E -''=∑,若)0(n E 为基态能量,当然其数值为最小,因而在求和中n m ≠的任一项0)0()0(<-m n E E ,故)2(n E 永为负值。 4.简并态微扰与非简并态微扰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什么条件下,简 并能级情况可用非简并态微扰处理? 解答:简并态微扰与非简并态微扰的主要区别是零级近似能量给定后,对应的零级近似波函数一般说来是不能完全确定的。对于f 度简 并能级,)0(k E 如选择的f 个独立的)0(αψk 已使H '对角化,即 αβαββαδψψH H k k '>='<)0()0(||, 此时αααH E k '=)1(,对应的零级近似波函数为)0(αψk ,虽然能级)0(k E 是简并的,仍可用非简并定态微扰论处理一级近似问题。 5.量子跃迁问题与定态微扰在研究目标和处理方法上有何不同? 解答:定态微扰和量子跃迁是量子力学中两个不同类型的问题,在研究目标和处理方法上都不一样。定态微扰处理定态问题,考虑加入微扰后如何求出体系总哈密顿量的本征值和本征函数的修正项,其出发点是定态薛定谔方程。量子跃迁是考虑体系在微扰作用下,波函数随时间的变化问题,是依据含时薛定谔方程),(),(t x H t t x i ψψ=?? 具体计算量子态之间的跃迁几率问题。一般说来,这两类问题都需要运用近似方法求解。 6.非简并态微扰为什么不适用于所谓近简并情况?

材料物理性能课后习题答案

材料物理性能习题与解答

目录 1 材料的力学性能 (2) 2 材料的热学性能 (12) 3 材料的光学性能 (17) 4 材料的电导性能 (20) 5 材料的磁学性能 (29) 6 材料的功能转换性能 (37)

1材料的力学性能 1-1一圆杆的直径为2.5 mm、长度为25cm并受到4500N的轴向拉力,若直径拉细至 2.4mm,且拉伸变形后圆杆的体积不变,求在此拉力下的真应力、真应变、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并比较讨论这些计算结果。 解:根据题意可得下表 由计算结果可知:真应力大于名义应力,真应变小于名义应变。 1-2一试样长40cm,宽10cm,厚1cm,受到应力为1000N拉力,其氏模量为3.5×109 N/m2,能伸长多少厘米? 解: 拉伸前后圆杆相关参数表 ) ( 0114 .0 10 5.3 10 10 1 40 1000 9 4 0cm E A l F l E l l= ? ? ? ? ? = ? ? = ? = ? = ? - σ ε 10 909 .4 0? 0851 .0 1 = - = ? = A A l l ε 名义应变

1-3一材料在室温时的氏模量为3.5×108 N/m 2,泊松比为0.35,计算其剪切模量和体积模量。 解:根据 可知: 1-4试证明应力-应变曲线下的面积正比于拉伸试样所做的功。 证: 1-5一陶瓷含体积百分比为95%的Al 2O 3 (E = 380 GPa)和5%的玻璃相(E = 84 GPa),试计算其上限和下限弹性模量。若该陶瓷含有5 %的气孔,再估算其上限和下限弹性模量。 解:令E 1=380GPa,E 2=84GPa,V 1=0.95,V 2=0.05。则有 当该陶瓷含有5%的气孔时,将P=0.05代入经验计算公式E=E 0(1-1.9P+0.9P 2)可得,其上、下限弹性模量分别变为331.3 GPa 和293.1 GPa 。 1-6试分别画出应力松弛和应变蠕变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并算出t = 0,t = ∞ 和t = τ时的纵坐标表达式。 解:Maxwell 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应力松弛过程: Voigt 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应变蠕变过程: )21(3)1(2μμ-=+=B G E ) (130)(103.1)35.01(2105.3)1(288MPa Pa E G ≈?=+?=+=μ剪切模量) (390)(109.3) 7.01(3105.3)21(388 MPa Pa E B ≈?=-?=-=μ体积模量. ,.,1 1 2 1 212 12 1 2 1 21 S W VS d V ld A Fdl W W S W V Fdl V l dl A F d S l l l l l l ∝====∝= ===???? ? ?亦即做功或者: 亦即面积εεεεεεεσεσεσ)(2.36505.08495.03802211GPa V E V E E H =?+?=+=上限弹性模量) (1.323)84 05.038095.0()(1 12211GPa E V E V E L =+=+=--下限弹性模量). 1()()(0)0() 1)(()1()(10 //0 ----= = ∞=-∞=-=e e e E t t t στεσεεεσεττ;;则有:其蠕变曲线方程为:. /)0()(;0)();0()0((0)e (t)-t/e στσσσσσστ==∞==则有::其应力松弛曲线方程为

第5章 相平衡习题解答

第五章相平衡习题解答 5-1指出下列平衡系统中的物种数S 、组分数C 、相数P 和自由度数f 。 ⑴C 2H 5OH 与水的溶液; ⑵I 2(s)与I 2(g)成平衡; ⑶NH 4HS(s)与任意量的H 2S(g)及NH 3(g)达到平衡; ⑷NH 4HS(s)放入抽空的容器中分解达平衡; ⑸CaCO 3(s)与其分解产物CaO(s)和CO 2(g)成平衡; ⑹CHCl 3溶于水中、水溶于CHCl 3中的部分互溶系统及其蒸气达到相平衡。解:(1)物种数S=2,组分数C=2、相数P=1,自由度数f=C-P+2=3; (2)物种数S=1,组分数C=1、相数P=2,自由度数f=C-P+2=1; (3)物种数S=3,组分数C=2、相数P=2,自由度数f=C-P+2=2; (4)物种数S=3,组分数C=1、相数P=2,自由度数f=C-P+2=1; (5)物种数S=3,组分数C=2、相数P=2,自由度数f=C-P+2=2; (6)物种数S=2,组分数C=2、相数P=3,自由度数f=C-P+2=1; 答:⑴S =2,C =2,P =1,f =2;⑵S =1,C =1,P =2,f =1; ⑶S =3,C =3,P =2,f =2;⑷S =3,C =1,P =2,f =1; ⑸S =3,C =2,P =2,f =2;⑹S =2,C =2,P =3,f =1 5-2试求下列平衡系统的组分数C 和自由度数f 各是多少? ⑴过量的MgCO 3(s)在密闭抽空容器中,温度一定时,分解为MgO (s)和CO 2(g);⑵H 2O (g)分解为H 2(g)和O 2(g); ⑶将SO 3(g)加热到部分分解; ⑷将SO 3(g)和O 2(g)的混合气体加热到部分SO 3(g)分解。 解:(1)物种数S=3,组分数C=2、相数P=3,自由度数f *=C-P+1=0; (2)物种数S=3,组分数C=1、相数P=1,自由度数f=C-P+2=2; (3)物种数S=3,组分数C=1、相数P=1,自由度数f=C-P+2=2; (4)物种数S=3,组分数C=2、相数P=1,自由度数f=C-P+2=3; 答:⑴C =2,f =2;⑵C =1,f =2;⑶C =1,f =2;⑷C =2,f =3 5-3已知100℃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01.325kPa ,市售民用高压锅内的压力可达到233kPa ,问此时水的沸点为多少度?已知水的蒸发焓为=?m vap H 40.67kJ mol -1。解:将p 1=101.325kPa ,T 1=373.15K ,p 2=233kPa 及=?m vap H 40.67kJ mol -1代入下式,)11(ln 1 212T T R H p p m vap -?-=,得8327.0)115.3731(314.840670325.101233ln 2=-=T 48928327.0115.3731(2=-T ,00251.04892 8327.015.373112=-=T

《材料物理性能》课后习题答案

1-1一圆杆的直径为2.5 mm 、长度为25cm 并受到4500N 的轴向拉力,若直径拉细至2.4mm ,且拉伸变形后圆杆的体积不变,求在此拉力下的真应力、真应变、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并比较讨论这些计算结果。 解: 由计算结果可知:真应力大于名义应力,真应变小于名义应变。 1-5一陶瓷含体积百分比为95%的Al 2O 3 (E = 380 GPa)和5%的玻璃相(E = 84 GPa),试计算其上限和下限弹性模量。若该陶瓷含有5 %的气孔,再估算其上限和下限弹性模量。 解:令E 1=380GPa,E 2=84GPa,V 1=0.95,V 2=0.05。则有 当该陶瓷含有5%的气孔时,将P=0.05代入经验计算公式E=E 0(1-1.9P+0.9P 2)可得,其上、下限弹性模量分别变为331.3 GPa 和293.1 GPa 。 1-6试分别画出应力松弛和应变蠕变与时间的关系示意图,并算出t = 0,t = ∞ 和t = τ时的纵坐标表达式。 解:Maxwell 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应力松弛过程: V oigt 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应变蠕变过程: ) (2.36505.08495.03802211GPa V E V E E H =?+?=+=上限弹性模量 ) (1.323)84 05.038095.0()(112211GPa E V E V E L =+=+=--下限弹性模量 ). 1()()(0)0() 1)(()1()(1 //0 ----= = ∞=-∞=-=e E E e e E t t t στεσεεεσετ τ ;;则有:其蠕变曲线方程为:. /)0()(;0)();0()0((0)e (t)-t/e στσσσσσστ ==∞==则有::其应力松弛曲线方程为1.0 1.0 0816.04.25 .2ln ln ln 2 2 001====A A l l T ε真应变)(91710 909.44500 60MPa A F =?==-σ名义应力0851 .0100 =-=?=A A l l ε名义应变)(99510 524.445006MPa A F T =?==-σ真应力

多相平衡习题汇总

第五章 多相平衡 一、填空题 1、一定温度下,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到渗透平衡时的自由度数等于__________。 2、纯物质在一定温度下两相共存时的自由度数等于__________。 3、NaCl(S)和含有稀盐酸的NaCl 饱和水溶液的平衡系统,其独立组分数是_______。 4、设下列化学反应同时共存时并达到平衡(900-1200K ): ()()()g CO s CaO s CaCO 23+= ()()()()g O H g CO g H g CO 222+=+ ()()()g H s CaCO s CaO g CO g O H 232)()(+=++ 则该系统的自由度数为______。 5、含KNO 3和NaCl 的水溶液与纯水达到渗透平衡时,其组分数为____,相数为___, 自由度数为____。 6、在氢和石墨的系统中,加一催化剂,H 2和石墨反应生成n 种碳氢化合物,此系统的独立 组分数为______。 7、完全互溶的双液系中,在x B =0.6处,平衡蒸气压有最高值,那么组成为x B =0.4的溶液在 气液平衡时,x B (g )、x B (l )、x B (总)的大小顺序为______。将x B =0.4的溶液进行 精馏时,塔顶将得到______。 8、对于渗透平衡系统,相律的形式应写成______。 9、NH 4Cl 固体分解达到平衡时,())()(s Cl NH 34g NH g HCl +=,系统的独立组分数为_ __,自由度为___。 10、将AlCl 3溶于水中,全部水解,生成Al(OH)3沉淀,此系统自由度数f=____。 11、已知100o C 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101.325KPa,用公式_________可求出25o C 时 水的饱和蒸气压。 二、单选题 1、右图为H 2OA.-(NH 4)2SO 4B.的沸点-组成图。如何从w B =0.4 的溶液中提取较多的精制(NH 4)2SO 4固体?( )

第五章思考题及习题、答案

第五章思考题 5.1虚功原理中的“虚功”二字作何解释?用虚功原理理解平衡问题,有何优点和缺点? 5.2 为什么在拉格朗日方程中,a θ不包含约束反作用力?又广义坐标与广义力的含义如何?我们根据什么关系由一个量的量纲定出另一个量的量纲? 5.3广义动量a p 和广义速度a q 是不是只相差一个乘数m ?为什么a p 比a q 更富有意义? 5.4既然 a q T ??是广义动量,那么根据动量定理,??? ? ????αq T dt d 是否应等于广义力a θ?为什么在拉格朗日方程()14.3.5式中多出了a q T ??项?你能说出它的物理意义和所代表的物理量吗? 5.5为什么在拉格朗日方程只适用于完整系?如为不完整系,能否由式()13.3.5得出式 ()14.3.5? 5.6平衡位置附近的小振动的性质,由什么来决定?为什么22s 个常数只有2s 个是独立的? 5.7什么叫简正坐标?怎样去找?它的数目和力学体系的自由度之间有何关系又每一简正坐标将作怎样的运动? 5.8多自由度力学体系如果还有阻尼力,那么它们在平衡位置附近的运动和无阻尼时有何不同?能否列出它们的微分方程? 5.9 dL 和L d 有何区别? a q L ??和a q L ??有何区别? 5.10哈密顿正则方程能适用于不完整系吗?为什么?能适用于非保守系吗?为什么? 5.11哈密顿函数在什么情况下是整数?在什么情况下是总能量?试祥加讨论,有无是总能量而不为常数的情况? 5.12何谓泊松括号与泊松定理?泊松定理在实际上的功用如何? 5.13哈密顿原理是用什么方法运动规律的?为什么变分符号δ可置于积分号内也可移到积分号外?又全变分符号?能否这样? 5.14正则变换的目的及功用何在?又正则变换的关键何在? 5.15哈密顿-雅可比理论的目的何在?试简述次理论解题时所应用的步骤. 5.16正则方程()15.5.5与()10.10.5及()11.10.5之间关系如何?我们能否用一正则变换由前者得出后者? 5.17在研究机械运动的力学中,刘维定理能否发挥作用?何故?

相平衡习题

相平衡习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

第五章相平衡 一 . 选择题 1. 二元合金处于低共熔温度时物系的自由度 f 为 ( ) (A) 0 (B) 1 (C) 2 (D) 3 2. NH 4HS(s) 和任意量的 NH 3 (g) 及 H 2 S(g) 达平衡时有 (A) C = 2,Ф = 2,f = 2; (B) C = 1,Ф = 2,f = 1; (C) C = 2,Ф = 3,f = 2; (D) C = 3,Ф = 2,f = 3; 3. 固体 Fe、FeO、Fe 3O 4 与气体 CO、CO 2 达到平衡时其独立化学平衡数 R、 组分数 C 和自由度数 f 分别为 ( ) (A) R = 3;C = 2;f = 0 (B) R = 4;C = 1;f = -1 (C) R = 1;C = 4;f = 2 (D) R = 2;C = 3;f = 1 4. FeCl 3和 H 2 O 能形成 FeCl 3 ·6H 2 O,2FeCl 3 ·7H 2 O,2FeCl 3 ·5H 2 O, FeCl 3 ·2H 2 O四种水合物,则 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 C 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的平衡共存的相数Ф分别为: ()(A)C = 3,Ф = 4 (B) C = 2,Ф = 4 (C) C = 2,Ф = 3 (D) C = 3,Ф = 5 5. 硫酸与水可形成 H 2SO 4 ·H 2 O(s)、H 2 SO 4 ·2H 2 O(s)、H 2 SO 4 ·4H 2 O(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 (A) 3 种 (B) 2 种 (C) 1 种 (D)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6.某体系存在 C(s)、H 2O(g)、CO(g)、CO 2 (g)、H 2 (g) 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平 衡: H2O(g) + C(s) = H2(g) + CO(g) CO 2(g) + H 2 (g) = H 2 O(g) + CO(g) CO 2 (g) + C(s) = 2CO(g) 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 C 为: ( ) (A) C=3 (B) C=2 (C) C=1 (D) C=4 7. 298K 时,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渗透平衡时,整个体系的组分数、相数、自由度数为( ) (A) C = 2,Ф= 2,f= 1 (B) C = 2,Ф = 2,f= 2 (C) C = 2,Ф = 1,f= 2 (D) C = 2,Ф = 1,f= 3 8. 对恒沸混合物的描述,下列各种叙述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 ( ) (A) 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的组成。 (B) 不具有确定的组成。 (C) 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的组成相同。 (D) 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第五章习题与思考题

第五章思考题与习题 1.写出下列各酸的共轭碱:H2O,H2C2O4,H2PO4-,HCO3-,C6H5OH,C6H5NH3+,HS-,Fe(H2O)63+,R-NH+CH2COOH. 答: 2. 写出下列各碱的共轭酸:H2O,NO3-,HSO4-,S2-,C6H5O-,C u(H2O)2(OH)2,(CH2)6N4, R—NHCH2COO-,COO- C O O- 。 答: 3.根据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写出(1)(NH4)2CO3,(2)NH4HCO3溶液的PBE,浓度为c(mol·L-1)。 答: 4.写出下列酸碱组分的MBE、CEB和PBE(设定质子参考水准直接写出),浓度为c (mol·L-1)。 (1)KHP (2)NaNH4HPO4(3)NH4H2PO4(4)NH4CN 答: 5. (1)讨论两种一元弱酸混合溶液的酸碱平衡问题,推导其H+浓度计算公式。(2)0.10 mol·L-1NH4Cl和0.10 mol·L-1H3BO3混合液的pH值。 答: 6.根据图5—3说明NaH2PO4—Na2HPO4缓冲溶液适用的pH范围。 答: 7.若要配制(1)pH=3.0,(2)pH=4.0 的缓冲溶液,现有下列物质,问应该选那种缓冲体系?有关常数见附录一之表1。 (1)COO- C O O- (2)HCOOH (3)CH2ClCOOH (4)NH3+CH2COOH (氨基乙酸盐) 答: 8.下列酸碱溶液浓度均为0.20 mol·L-1,能否采用等浓度的滴定剂直接准确进行滴定?(1)HF (2)KHP (3)NH3+CH2COONa (4)NaHS (5)NaHCO3 (6)(CH2)6N4 (7)(CH2)6N4·HCl (8)CH3NH2 答: 9.强碱(酸)滴定一元弱酸(碱),c sp K a(K b)≥10-8就可以直接准确滴定。如果用K t表示滴定反应的形成常数,那么该反应的c sp K t应为多少? 解:因为c sp K a≥10-8,K a=K t?K w, 故:c sp K t≥106(答案不正确,特此说明) 10.为什么一般都用强酸(碱)溶液作酸(碱)标准溶液?为什么酸(碱)标准溶液的浓度不宜太浓或太稀? 答: 11.下列多元酸(碱)、混合酸(碱)溶液中每种酸(碱)的分析浓度均为0.10 mol·L-1(标明的除外),能否用等浓度的滴定剂准确进行分布滴定或分别滴定?如能直接滴定(包括滴总量),根据计算的pH sp选择适宜的指示剂。 (1)H3AsO4(2) H2C2O4 (3)0.40 mol·L-1乙二胺(4) NaOH+(CH2)6N4 (5)邻苯二甲酸(6) 联氨 (7)H2SO4+H3PO4(8) 乙胺+吡啶 答: 12.HCl与HAc的混合溶液(浓度均为0.10 mol·L-1),能否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直接滴定其中的HCl?此时有多少HAc参与了反应?

材料物理性能部分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第一章 1.德拜热容的成功之处是什么? 答:德拜热容的成功之处是在低温下,德拜热容理论很好的描述了晶体热容,CV.M∝T的三次方 2.何为德拜温度?有什么物理意义? 答:HD=hνMAX/k 德拜温度是反映晶体点阵内原子间结合力的一个物理量 德拜温度反映了原子间结合力,德拜温度越高,原子间结合力越强 3.试用双原子模型说明固体热膨胀的物理本质 答:如图,U1(T1)、U2(T2)、U3(T3)为不同温度时的能量,当原子热振动通过平衡位置r0时,全部能量转化为动能,偏离平衡位置时,动能又逐渐转化为势能;到达振幅最大值时动能降为零,势能打到最大。由势能曲线的不对称可以看到,随温度升高,势能由U1(T1)、U2(T2)向U3(T3)变化,振幅增加,振动中心就由r0',r0''向r0'''右移,导致双原子间距增大,产生热膨胀

第二章 1.300K1×10-6Ω·m4000K时电阻率增加5% 由于晶格缺陷和杂质引起的电阻率。 解:按题意:p(300k) = 10∧-6 则: p(400k) = (10∧-6)* (1+0.05) ----(1) 在400K温度下马西森法则成立,则: p(400k) = p(镍400k) + p(杂400k) ----(2) 又: p(镍400k) = p(镍300k) * [1+ α* 100] ----(3) 其中参数: α为镍的温度系数约= 0.007 ; p(镍 300k)(室温) = 7*10∧-6 Ω.cm) 将(1)和(3)代入(2)可算出杂质引起的电阻率p(杂400k)。 2.为什么金属的电阻因温度升高而增大,而半导体的电阻却因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对金属材料,尽管温度对有效电子数和电子平均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然而温度升高会使离子振动加剧,热振动振幅加大,原子的无序度增加,周期势场的涨落也加大。这些因素都使电子运动的自由称减小,散射几率增加而导致电阻率增大 而对半导体当温度升高时,满带中有少量电子有可能被激发

第5章多相平衡

第五章多相平衡 一、选择题 1 ?在含有C(s)、H 20(g)、CO(g)、C02(g)、H 2(g)五个物种的平衡体系中,其独立 组 分数C 为(a ) (諾)3 (b) 2 (c) 1 (d) 4 2?二元合金处于低共熔温度时物系的自由度 f 为(b ) (a) 0 (』)1 (c) 2 (d) 3 3. 298K 时蔗糖水溶液与纯水达渗透平衡时,整个体系的组分数、相数、自由度 数为 (b ) (a) C=2 0=2 f*=1 (』)C=2 0=2 f*=2 (c) C=2 0=1 f*=2 (d) C=2 0=1 f*=3 4. F eCb 和 H 2O 能形成 FeCb 6H2O , 2FeCb 7 H 2O , 2FeCl 3 5 H 2O , FeCb 2H 2O 四种水合物,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 和在恒压下最多可能的平衡共存相数 ①分 别 为(c ) (a ) C=3 0=4 (b) C=2 0=4 (V c) C=2 0=3 (d) C=3 0=5 5 ?对于恒沸混合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6 ?单组分体系的固液平衡线斜率 dp/dT 的值(d ) (a )大于零 (b )等于零 (c )小于零 (V d )不确定 7. A ,B 两种液体混合物在T - x 图上出现最高点,则该混合物对拉乌尔定律产 生 (b ) 9 ?某一固体在25C 和101325Pa 压力下升华,这意味着(b ) (a)固体比液体密度大 (V b )三相点压力大于101325Pa (c) 三相点温度小于25C (d) 三相点压力小于101325Pa 10?在低温下液氦(I)和液氦(II)有一晶体转变,属于二级相变过程,对二级相 变的特征描述在下列说法中那一点是错误的(d ) (a)无相变热 (c)相变时二相密度相同 二、填空题 1 ?下列化学反应,同时共存并达到平衡(温度在900K-1200K 范围内) CaCO 3(s)= CaO (s)+ CO 2(g) CO 2(g )+ H 2(g)= CO(g)+ H 2O (g) H 2O(g)+ CO(g)+ CaO(s)= CaCO 3(s)+ H 2(g) 该体系的自由度f 为 3 。 2. 在N 2(g)和O 2(g)共存的体系中加入一种固体催化剂, 可生成多种氮的氧化物, (a )不具有确定组成 (c )其沸点随外压的改变而改变 (b) 平衡时气相和液相组成相同 (V d )与化合物一样具有确定组成 (a )正偏差 (V b )负偏差 (c )没偏差 (d )无规则 8?下列过程中能适用方程式 (V a) 12(沪 12(g) (c) Hg 2Cl 2(s)=2HgCI(g) 込二兰的是(a ) dT RT (b) C(石墨)=C(金刚石) (d) N 2(g,「,P 1)= N (g,T ,P ) (b )相变时无熵变化 (V d)相变时两相的热容相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