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一年级上语文《3 江南》王瑶馨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人教五

部编一年级上语文《3 江南》王瑶馨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人教五
部编一年级上语文《3 江南》王瑶馨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人教五

《江南》教学设计(第一学期)

【单元】课文【课题】3 江南【教学总目标】

1. 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9个生字。认识三点水、草字头两个偏旁。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可、东、西”3个汉字:识记竖钩、竖弯2个笔画。积累2、3个带有“东、南、西、北”的表示方位的词语。

2. 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背诵课文。

3. 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教学重难点】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9个生字。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可、东、西”3个汉字。

2.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教学技术和学习资源运用】

多媒体课件、莲叶和小鱼的板贴、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9|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能在田字格正确书写“可”字。识记笔画竖钩。

2. 能借助汉语拼音正确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并尝试吟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今天,王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古诗,诗的题目是:江南

(1)谁能借助拼音读好课题(指名)(2)一起拼 |(3)学习生字“江”

江的偏旁的是——?(翻转卡片:sān diǎn shuǐ) a.自己拼。b.谁会拼?男,女生拼。

c.三点水,谁会写?指名1。

d.真好。来,举起小手一起写,点,点,提。

2.师:江南在我国的长江以南,在这里“南”是个表示方位的词,你知道和“南”相对的方向是?

和南相对的方向是——(北)一起拼,běi(板贴)

3.板书课题:跟着老师一起来写课题。来,跟着王老师一起走进江南。【说明】

以拼读课题直接引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并识记了“江、南、北”这三个生字,认识了三点水这个偏旁。生字的学习及课题的出示都处于一个相对完整的语境中,有助

于学生的认知和掌握。

板书课题后,出示了江南的四季美景图,伴以教师优美的语言,让学生入情入境,为后文的学习作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过渡:这么美的江南诗中又是怎么写的呢?请小朋友借助拼音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 朗读正音

3. 再读课文,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4. 交流反馈

5. 随机学习:莲叶、莲花、莲蓬、莲藕。认识草字头。【说明】

让学生融入江南的美景后,再让他们整体感知课文,并说说仿佛看到了什么?激活了孩子的想象力,整个课堂顷刻间移到了莲池边。之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了一幅生动的莲花池图,借助拼音认识莲叶、莲花、莲藕、莲蓬的过程中,孩子们已经不知不觉利用扩词法掌握了生字“莲”。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师:每年的6到8月,江南的莲子成熟了,出示:江南——可采莲。

A.学写“可”。

(1)认识笔画竖勾。 |

(3)学写笔画竖勾:直直的竖,勾出尖。

(4)学习“可”的笔顺。

(5)师在田字格内指导书写“可”。

(6)学生在田字格内书写“可”。 2.指导朗读诗句“莲叶何田田”。

3.指导朗读诗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4.采莲人在忙着采莲,那小鱼儿在干什么呢?自己读。

(1)预设:小鱼儿在游来游去。

小鱼儿在做游戏。小鱼儿在游水。

(2)学习生字:鱼

师:对呀,你们看,鱼字的斜刀头就像小鱼的头。鱼的中间部分就像小鱼的身体,鱼的最后一笔就像鱼的尾巴。象形字,多有趣呀!

5.师:看,这段诗歌中,南和北是两个表示方位的词,还有一对表示方位的词,请你们自己读一读,找一找。

A学习“东、西”

(1)出示生字卡:看,这个字是东,这个字是西,我们古人常常用图画来表示字。出示图片(唉,瞧,这两幅图一幅是东,一幅是西,来,猜猜看,哪个是东,哪个是西?)你来猜。

(2)师:看,每天,当太阳刚刚升起只有树那么高时,所在的方向是东方。

东这个字是由树木和太阳组成的,这是甲骨文。现在我们的东字这样写,跟我读,东。再看,当太阳落山时小鸟才会回到鸟巢里休息,这时,太阳所在的方向是西方。慢慢地,西字就变成了一只鸟蹲在鸟巢里,最后,变成了现在的西字。一起读。

6.师:看,小鱼儿在莲叶间,一会儿跑到东,一会跑到西,如果你是这些小鱼,你会和你的小伙伴说些什么呢?同桌交流。

7.朗读指导:小鱼儿玩得多么欢快呀,那让我们来读好这段诗句。老师请来停顿符,自己试着读一读。 8.游戏。【说明】

“田田”“戏”是本诗的诗眼,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教学

时,避免枯燥的讲解,以板贴的形式,边贴边解说,顺势帮助学生理解“田田”。有了茂盛的莲叶,板贴小鱼的引入也水到渠成,生动地向学生呈现了一幅鱼儿戏水图。这|时,再让学生来理解小鱼儿在干什么,便轻而易举了。

“东南西北”四个字是表示方位的词,在识字过程中,渗透了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概念。“东”“西”两字更是结合了它们的字理,让学生来看图猜字,之后配以趣味的汉字演变动画让学生立刻牢牢记住了这两个字。

四、齐读课文,配乐吟唱

1.师:《江南》是一首乐府诗,所以这首诗我们还可以把它唱出来,来,一起听并跟着吟唱。

2.总结。【说明】

汉乐府是古代专门采集音乐的机构,让学生跟着唱一唱,在吟唱中感受诗歌的韵律美,江南的景色美。

五、布置作业

1、唱一唱:将江南唱给爸爸妈妈听。附:板书

3 江南莲叶

田田(莲叶田田、小鱼戏水板贴)

小鱼戏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江、南、可、采、莲、鱼、东、西、北”9个生字,积累2、3个带有“东、南、西、北”的表示方位的词语。

2.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可、东、西”3个汉字:识记竖钩、竖弯2个笔画。

3.背诵课文。

4.感受江南水乡人们采莲时欢乐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熟读成诵

1. “莲花开”游戏,复习生字词语。 |

2.齐读全诗。|

3.背诵古诗。【说明】

识字教学是这一阶段的重点,通过游戏方式帮助学生及时复习第一课时中学习的生字,以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这篇课文背诵难度较小,熟读成诵,绝大部分孩子能轻松做到。| | 二、知识拓展,感受美景 |1.出示白居易的《忆江南》,这也是一首描写江南的诗,听老师配乐范读。 2.简单介绍诗意,学生自由拼读。

3.你还会被其他描写江南的诗句或儿歌吗?【说明】 |让学生拓展认读描写江南的诗句,旨在让他们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并|感受江南水乡独特的韵味,并通过借助拼音自主拼读,使得学生对拼音这种识字工具渐碰渐熟。|

三、指导书写|

1.出示汉字:“可”、“东”、“西”。

观察:“竖钩”、“竖弯”这两个笔画的正确书写。 2.练写生字。 |(1)范写,学生书空。

(2)观察字形,提示书写要点。(3)反馈评价。【说明】|

书写指导有针对性,这三个字都是独体字,注意引导学生观察独体字的结构特点和笔画位置,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写字习惯。四、布置作业 1. 背诵课文

2. 和家长合作,另找一首描写江南美景的古诗,一起读一读、背一背。

(案例提供:上海市奉贤区肖塘小学

王瑶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