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D如何施胶剂的技术

AKD如何施胶剂的技术
AKD如何施胶剂的技术

AKD如何施胶剂的技术

施胶是造纸的重要工艺过程之一,通过施胶可赋予纸和纸板一定的抗液性,防止或延缓某些液体对纸页纤维的渗透和扩散,以满足人们的加工和使用要求。随着施胶剂和其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在利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开发新的高效施胶剂上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开发出新型施胶剂AKD,这种可同纤维素应的施胶剂可在中/碱性条件下施胶,可用CaCO3作填料,满足了某些特种纸和高档纸的要求,因而得到了迅速发展。

1AKD施胶机理

AKD是英文AlkylKeteneDimer的缩写,其成分为烷基烯酮二聚体,AKD和其它施胶剂一样也有疏水和亲水两种基团,在施胶过程中都有留着,均匀分布,转向定位与纤维素成键结合的过程。不同的是,加到纸料中的AKD乳液粒子由于自身带正电荷,并借助阳离子淀粉和PAM等助留剂的作用留着在带负电荷的湿纸纤维之间;在纸机的压榨和干燥过程中,这些球状的AKD粒子,由于熔点低,很易在纤维表面扩展分布,形成均匀的覆盖膜﹔在随后的纸页进一步干燥和下机贮存的一段时间,AKD分子上的活性基(内酯环)在适宜的条件下和纤维素上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以牢固的共价键形式结合在纤维素大分子上,疏水的长链烷基转向纸面,从而使纸页获得一定的抗液体渗透和扩散的性能。

作为AKD胶乳的使用,要获得满意的施胶效果,使胶料留着在湿纸页中是关键,首程留着率要控制在75%-85%以上,其次是要提供使AKD与纤维形成共价键结合的条件。

2AKD胶乳使用前的检测

AKD胶乳的质量主要取决于AKD蜡的质量,取决于乳化剂,乳化工艺和设备及存放的时间和条件。为保证抄纸生产的正常进行,在使用前还可用下述简便的方法了解乳液的质量情况。

2.11000ml量桶装满水,滴入一滴AKD乳液,观察其在量桶中的分散情况,如液滴在量桶中缓慢下沉并逐渐扩散,最后均匀地分散在水中,说明这种乳液质量较好(分散得越快,质量越好),如果乳液不分散或分散成几块直线下沉至桶底或上浮,表明该乳液已严重变质。

2.2上下振荡摇晃,AKD乳液产生的气泡能很快自行消除,若不消除说明乳液稳定性变差。

一般来说,如乳液出现增稠、分层、絮聚现象,乳液就不能再使用了,如乳液产生泡沫,经晃动容器壁上仍附有AKD细小颗粒时,乳液的施胶效果将会下降。

3AKD乳液的储存

AKD乳液应贮存在阴凉的库房里,避免阳光直射照晒。其最佳贮存在温度为5~25℃,不得放在高于32℃下长时间存放。由于是乳液,一旦结冻不能恢复原状,所以在冬季,应将其存放在保温的库房中切勿使其冻结。

4AKD施胶对填料及其它主要辅料要求

4.1填料

在AKD施胶中,所用填料可选用沉淀碳酸钙或重质碳酸钙,也可使用或配用滑石粉,滑石粉比碳酸钙便宜,降低了填料费用,但作为内填料选用重钙更为合适些,这是因为轻钙对纸的物理强度有较大的影响,而重钙影响较小些。

对内填用重钙,对粒度等指标要严格控制,一般认为平均粒度应在2~3μm,最大粒度要≦15μm.如果大于18μm对纸机网上的磨损将急剧加,但小于0.5μm粒子应少于15%,小粒子过多,将降低留着率,使流失增加,会增加填料的用量和纸页的两面差。选用时可参考下面的指标:纯度≧95%;白度≧90%;平均粒径≦4.5μm;水分≦0.5%,细度≧90%(通过500目筛)。

4.2阳离子淀粉

阳离子淀粉在AKD施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单使用,也可与PAM构成双元助留体系,以提高细小纤维,填料和胶料的首程留着率。

由于中性胶用量少,留着的好坏更将明显地影响施胶效果。另外,由于纸料中细小纤维和填料的比表面积比长纤维要大得多,必然留着较大部分的胶料,所以提高细小纤维和填料的留着率有助于减少胶料流失,提高施胶效率,为此采用了凝结———即利用阳离子淀粉阳电荷的吸引有助于胶料粒子留着于纸浆上,和絮凝———利用高分子助剂PAM通过桥联,把细小纤维、填料联接于纤维上,此外,阳离子淀粉还有清除系统中有害的强阴离子杂质,减轻对AKD的技术PracticalTechnolagy影响;有助于使流失到白水中的AKD保持稳定,使之再次上网发挥作用。

AKD施胶助留用阳离子淀粉,根据其用途和使用条件,应选用中等取代度(DS)的季胺烷基淀粉醚,阳离子淀粉的添加量一般在1%~2%(以固形物对绝干浆计)。

4.3聚丙烯胺PAM

PAM与阳离子淀粉构成AKD胶的双元助留系统时选用CPAM还是APAM,取决于湿部Zeta电位的平衡,一般CPAM分子量为100万~300万,APAM分子量为300万~500万,可溶性要求在0.05%~0.10%浓度下,1h内全溶。

PAM溶液的配制程序:在溶解槽中加入一半水,启动搅拌,将定量的PAM干粉慢慢地、均匀地加入水中,注意切勿使PAM在水中结块,连续搅拌1h,同时慢慢将水加到刻度。然后将溶解好的PAM溶液经80目筛放入贮槽中。使用时用计量泵按量加入到靠近网前箱的浆料流送系统中。PAM的添加量为阳离子淀粉的2%,一般控制在(200~400)×10-6之间(对绝干浆)。

5AKD乳液的添加

目前国产AKD胶乳的浓度大多为10%±0.5%,在使用中有以原液浓度经计量泵后直接送入流送系统的,也有考滤到混合均匀等因素,将一份原液加两份水稀释到浓度3.

3%,再经计量泵计量加到流送系统中的,但稀释后乳液的储存时间不要超过24h,最好现用现稀释,以减轻AKD胶的水解程度。

AKD加填的地点应按生产的纸种及所用原料视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调浆箱或高位箱加入。

6影响施胶效果的重要因素

6.1AKD的加入量

AKD加量与施胶的关系曲线是,当AKD加量低于某一点时,加量提高,施胶效果极不明显。当用量超过某一点时,加入量的提高,施胶度迅速上升,曲线的斜率很大。但当超过一定量时,施胶度曲线过于平缓,说明该用量已达到了重施胶效果。再多加,多余的胶料将进入白水系统,还会产生不良的影响。AKD用量一般控制在0.12%~0.25%之间。

6.2纸机网前箱纸料的pH值和总碱度纸机网前箱纸料的pH值和总碱度对AKD施胶效果的影响是相互联系的。pH值能影响施胶度,当纸料pH值≦6时,会使AKD完全丧失施胶效果,而与纸料的总碱度无关。总碱度是AKD与纤维素之间发生有效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总碱度可提高下机和自然老化后纸页的施胶度。最适宜的纸机网前箱纸料的pH值为7.5~8.5,总碱度为(150~250)×10-6,这时AKD单程留着率高,施胶效果也好。

6.3湿部纸料的Zeta电位用Zeta电位仪测得的纸料Zeta电位值,表示纸料纤维和填料等的表面电荷和电荷密度,纸浆和填料等带负电荷,加的阳离子AKD胶乳在纸浆中的留着先随着Zeta电位的提高而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又随Zeta电位的继续提高而下降,而成纸的施胶度基本上与纸料中AKD的留着率是同步升降的。

6.4干燥温度

由酸法施胶改为AKD施胶,改变传统的干燥观念是很重要的。在传统的松香施胶中,纸页的干燥温度要逐步提高,控制好设定的温度曲线很重要,强干燥会破坏松香的施胶的效果。而在AKD施胶的pH值和碱度下,AKD内酯环与纤维素羟基的酯化反应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加速的,在较高的温度下干燥纸页,将获得较高的施胶效率和最高的施胶度,所以用AKD施胶要尽快提高干燥温度。如表面施胶机前纸页温度不低于95℃,纸页干度在95%以上,可得到最佳施胶效果。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在表面施胶中的应用

摘要:表面活性剂在造纸中有很大的应用,例如在制浆、湿部、脱墨、涂布加工等方面。本文主要综述了几种主要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如:阳离子淀粉,AKD 专用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壳聚糖,聚乙烯醇,羧甲基纤维素等在表面施胶中的应用。 关键词:造纸、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施胶。 表面施胶也叫纸面施胶,纸页形成后在半干或干燥后的纸页或纸板的表面均匀涂上胶料。施胶剂分松香型和非松香型两大类,非松香型施胶剂主要用于表面施胶。常用的表面施胶剂含有疏水基和亲水基,因此广义地说都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施胶剂主要有变性淀粉、聚乙烯醇(PVA)、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聚丙烯酰胺(PAM)等。可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如:提高抗水性,可用AKD、分散松香、石蜡、硬脂酸氯化铬、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及其他合成树脂胶乳等;提高抗油性,可加入有机氟化合物,如全氟烷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全氟辛酸铬配合物,全氟烷基磷酸盐等;增加防黏性,可加入有机硅树脂;改善印刷性能,主要用变性淀粉、CMC、PVA等[1];改进干湿强度,可加入PAM、变性淀粉等;改善印刷光泽度和印刷发色性,主要用CMC、海藻酸钠、甲基纤维素、氧化淀粉等。为了提高表面施胶效果,通常采用两种或几种表面活性剂共用的方法。 1. 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施胶剂和纸张增强剂。在造纸工业中,薯类淀粉使用效果较好。天然未改性的淀粉粘度较高,流动性差,容易凝聚,用水稀释后易沉淀,故在表面施胶中常用各种改性淀粉。改性淀粉在较高浓度时仍有较低的粘度,并保持良好的溶解性、粘着力和成膜性能。用于表面施胶的改性淀粉主要有氧化淀粉、阳离子淀粉、阳离子型磷酸酯淀粉、羟烷基淀粉、双醛淀粉、乙酸酯淀粉、酸解淀粉。以下主要介绍阳离子淀粉。 阳离子淀粉通常是指淀粉在一定条件下与阳离子试剂反应制得的产物,阳离子试剂主要有叔胺盐类和季铵盐类阳离子试剂。阳离子淀粉还可以通过淀粉与阳离子型乙烯基单体通过自由基共聚法制得。阳离子淀粉作为表面施胶液的固含量和取代度DS(Degree of Substitutio)是影响表面施胶性能的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阳离子淀粉的品种很多,按取代度来分,主要有低取代度(DS<0.1)和高取代

苯乙烯-丙烯酸(SAE)聚合物表面施胶剂与AKD表面施胶剂的区别

苯乙烯-丙烯酸(SAE)聚合物表面施胶剂与AKD表面施胶剂的区别 2010年4月19日 一、前言: 在生产、储存和使用的过程中,纸张纤维都会吸收空气和环境中的水蒸气因而导致纸张水分增加、强度降低,进而影响纸张的使用性能。尤其是包装纸箱所用的牛皮纸、瓦楞纸和箱板纸,吸潮后会导致纸板、纸箱变软;在贮存、使用和运输过程中,纸箱变形,影响包装箱的外观质量、影响包装物的储存和码垛;甚至还会损坏包装箱内的商品。 为了解决纸张吸水和返潮的问题,通常要在造纸过程中添加抗水性能的化学品,即术语所称“施胶剂”。最初的施胶工艺,主要是在纸浆的制浆过程中,直接在浆内添加胶体材料,即“浆内施胶”,这样可以提高纸张的抗水性,避免包装纸吸潮后影响其使用性能。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后发现,“浆内施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浆内施胶会影响纸张纤维之间的结合力,会降低包装纸的强度;二是浆内施胶量较大,额外增加了过多的成本。另外,包装纸在印刷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掉粉、掉渣(纤维脱落)以及油墨吸收不均匀和渗透等现象,影响包装纸的印刷质量,浆内施胶无法改善这种现象。为此,开始尝试在纸张的表面涂覆一层胶体材料,可以起到防止掉粉、掉渣以及提高纸张印刷质量的作用,同时还能阻止水蒸气渗透到纸张内部,起到了浆内施胶的作用,因此,“表面施胶剂”应运而生。 表面施胶剂(简称表胶)是指在纸张表面涂加的旨在增加纸张抗水性的一种化学胶剂,既可以提高纸张的印刷性能,同时还可以防止纸张吸水返潮而导致强度降低。相对于浆内施胶,表面施胶剂的成本只是浆内施胶的15-30%,具有很好的性价比,自2002年以后,发展迅速。 长期以来,低档包装纸例如普通瓦楞纸、箱板纸均不施胶,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纸机投产,产能相对过剩,大型纸机生产的低克重表胶纸能够取代小厂生产的高克重无表胶的普通纸,例如75克表胶高强瓦楞纸可以取代90-100克的无表胶普通瓦楞纸。因此从金融危机之后,低速纸机生产的未表胶的低档纸正陆续被替代,一些小厂在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客观规律作用下而相继倒闭。近年来新上的中速纸机大多增加了表面施胶的装置,因此表面施胶是包装纸施胶的发展趋势。同时,由于浆内施胶量大成本高,正在逐步被表面施胶剂取代。总体而言,表面施胶剂市场前景广阔。 二、表面施胶剂的简要介绍: 表面施胶剂的种类很多,大体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和化学合成高分子两大类。淀粉及改性淀粉是典型的天然高分子,但其性能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将淀粉及改性淀粉与化学合成高分子配合起来使用,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离子型方面,表面施胶剂又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施胶剂。 实践表明,用于包装纸的表面施胶剂,阳离子型效果最好。目前最为普及的是阳离子型苯乙烯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简称苯丙乳液);这类产品合成工艺稳定、操作简便,在表面施胶后成膜性和抗水性好,是应用和发展最快的品种。 在表面施胶的机理方面,业内人士已普遍达成了如下共识: 1)阳离子表面施胶剂,要与配合施胶的大量淀粉链状分子进行交联反应,形成以聚合物高分子为核心节点的网状结构覆盖在纸张的表面,并形成一个致密的抗水薄膜,从而阻止水蒸气进入与纸张内部与纤维结合,防止纸张返潮;同时还可以防止纸张掉粉掉渣提高印刷质量。2)表面施胶剂的聚合物高分子还需要与纸张纤维有良好的结合,减少表面施胶剂向纸张内

苯丙乳液类施胶剂相关介绍2012.03.10

苯丙乳液类(SAE)阳离子表面施胶剂与AKD 表面施胶剂的区别 一、前言: 在生产、储存和使用的过程中,纸张纤维都会吸收空气和环境中的水蒸气因而导致纸张水分增加、强度降低,进而影响纸张的使用性能。尤其是包装纸箱所用的牛皮纸、瓦楞纸和箱板纸,吸潮后会导致纸板、纸箱变软;在贮存、使用和运输过程中,纸箱变形,影响包装箱的外观质量、影响包装物的储存和码垛;甚至还会损坏包装箱内的商品。 为了解决纸张吸水和返潮的问题,通常要在造纸过程中添加抗水性能的化学品,即术语所称“施胶剂”。施胶方式可分为浆内施胶和表面施胶。这样可以提高纸张的抗水性,避免包装纸吸潮后影响其使用性能。但是,经过多年的实践后发现,“浆内施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浆内施胶会影响纸张纤维之间的结合力,会降低包装纸的强度;二是浆内施胶量较大,额外增加了过多的成本。另外,包装纸在印刷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掉粉、掉渣(纤维脱落)以及油墨吸收不均匀和渗透等现象,影响包装纸的印刷质量,浆内施胶无法改善这种现象。为此,开始尝试在纸张的表面涂覆一层胶体材料,可以起到防止掉粉、掉渣以及提高纸张印刷质量的作用,同时还能阻止水蒸气渗透到纸张内部,起到了浆内施胶的作用。因此,“表面施胶剂”应运而生。 表面施胶剂(简称表胶)是指在纸张表面涂加的旨在增加纸张抗水性的一种化学胶剂,既可以提高纸张的印刷性能,同时还可以防止纸张吸水返潮而导致强度降低。相对于浆内施胶,表面施胶剂的成本只是浆内施胶的15-30%,具有很好的性价比,自2002 年以后,发展迅速。 长期以来,低档包装纸例如普通瓦楞纸、箱板纸均不施胶,随着越来越多的大型纸机投产,产能相对过剩,大型纸机生产的低克重表胶纸能够取代小厂生产的高克重无表胶的普通纸,例如75 克表胶高强瓦楞纸可以取代90-100 克的无表胶普通瓦楞纸。因此从金融危机之后,低速纸机生产的未表胶的低档纸正陆续被替代,一些小厂在先进产能淘汰落后产能的客观规律作用下而相继倒闭。近年来新上的中速纸机大多增加了表面施胶的装置,因此表面施胶是包装纸施胶的发展趋势。同时,由于浆内施胶量大成本高,正在逐步被表面施胶剂取代。 二、表面施胶剂的简要介绍: 表面施胶剂的种类很多,大体可分为天然高分子和化学合成高分子两大类。淀粉及改性淀粉是典型的天然高分子,但其性能有很大的局限性;目前将淀粉及改性淀粉与化学合成高分子配合起来使用,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离子型方面,表面施胶剂又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施胶剂。 实践表明,用于包装纸的表面施胶剂,阳离子型效果最好。目前最为普及的是阳离子型苯乙烯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简称苯丙乳液);这类产品合成工艺稳定、操作简便,在表面施胶后成膜性和抗水性好,是应用和发展最快的品种。 1)阳离子表面施胶剂,要与配合施胶的大量淀粉链状分子进行交联反应,形成以聚合物高 分子为核心节点的网状结构覆盖在纸张的表面,并形成一个致密的抗水薄膜,从而阻止水蒸气进入纸张内部与纤维结合,防止纸张返潮;同时还可以防止纸张掉粉掉渣提高印刷质量。 2)表面施胶剂的聚合物高分子还需要与纸张纤维有良好的结合,减少表面施胶

造纸用表面施胶剂

造纸用表面施胶剂 康爱辉 张新东 (苏州天马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州215101) 摘 要:本文介绍了纸或纸板常用表面施胶种类及各自优缺点,描述了目前国内纸或纸板表面施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纸或纸板 施胶剂 表面施胶 表面施胶是纸张或纸板加工过程中的一个工序,通常位于纸机的烘干部末端,使纸页在未完全干燥却具有一定的强度时喷涂一层胶液,经后续的干燥在纸和纸板表面形成一层胶膜,从而达到改变纸或纸板表面性能的目的。从造纸工业的发展来看,造纸表面施胶是不可或缺的过程之一,通过表面施胶可加人改善纸页性能或增加纸或纸板抗水性的表面添加剂。原先,由于技术水平及纸种要求的限制,表面施胶剂只能用在特殊纸种上,例如:钞票纸、证券纸、海图纸等。随着造纸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纸张的表面施胶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纸张处理工序,尤其是近年来因印刷、复印、传真的普及对文化纸、包装纸和瓦楞纸的表面性能、强度及抗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造纸工业在不断的探求新的表面施胶技术。 1 现行的表面施胶有如下优势 1)提高纸和纸板的印刷性能; 2)可通过选用不同的表面施胶剂种类,提高纸张的表面强度或抗水性; 3)提高纸和纸板的物理强度; 4)表面施胶可减少纸张的两面差; 5)不受抄纸水质和水温的影响,施胶效果比较稳定; 6)胶料留着效果好,施胶成本低; 7)和内施胶同时使用,可弥补内施胶的一些缺陷。 2表面施胶剂的分类及其作用 根据表面施胶剂的功能,我们分成抗水类和增强类。提高抗水性的表面施胶剂可选用烷基烯酮二聚体(AKD)、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等;增强类的可选用淀粉、羧甲基纤维素(CMC)、聚乙烯(PVA)醇等。下面介绍目前纸厂常用的表面施胶剂类型及基特点。 2.1淀粉及其改性物 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施胶剂和纸张增强剂。玉米淀粉使用比较广泛,薯类淀粉使用效果较好。天然原淀粉粘度高,流动性差,容易凝聚,用水稀释后容易沉淀,在粘结性、成膜性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在施胶系统中使用的是改性淀粉。使用淀粉改性物作为表面施胶剂最大的优点就是原料丰富,价格便宜,非常适合中国的国情,另外表面增强效果明显,可改善印刷效果。但淀粉是高分子水溶性物质,结构中含有亲水基,在成膜后难以抵挡液体的渗透。这就需要用变性淀粉和其它的表面施胶剂配合使用来达到纸张的要求。表面施胶中最常用的是氧化淀粉。 2.2聚丙烯酰胺(PAM) PAM作为表面施胶剂,应和乙二醛混合,两者在于燥过程中可形成交联网络。由于纸页中存在三价铝离子和钙离子等,PAM分子中的部分-CONH:基团又水解成-COOH,这些金属多价离子会与PAM中的-COOH产生离子交联键,从而使纸而产生抗水性。PAM价格高,质量好,适合和价格便宜的淀粉配合使用。 2.3聚乙烯醇(PVA) 聚乙烯醇按聚合度和水解度不同,分为许多牌号。一般用作表面施胶的PVA聚合度为l000—2000,醇解度为98%-99%。我国生产的PVA,用于表面施胶的主要是1798,即聚合度为l700,醇解度为98%。经PVA表面施胶的纸张,干燥后纤维有很好的黏合力,表面强

表面施胶

在经过浆内施胶或未经浆内施胶的纸或纸板表面上,涂布均整的薄层胶料,取得憎液性能。 表面施胶能改进纸张的物理强度、耐擦性能、耐久性能、手感性以及纸面平滑度,还能克服纸面起毛、掉粉等缺陷。 用于表面施胶的施胶剂主要有动物胶、淀粉、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石蜡胶等。 常用的表面施胶方法有槽法施胶、辊法施胶、压光施胶、烘缸施胶等。 1.平滑度和粗糙度的关系。平滑度和粗糙度都是通过空气通过纸张和密封面之间的空隙来 测量的,但这两者有什么区别?我们厂生产的涂布纸与进口纸相比,平滑度差不多,甚至较低,但粗糙度小,有什么方法在不降低平滑度的情况下提高粗糙度? 2.纸张一般都是浆内和表面共同施胶,在测施胶度有可勃值,渗透施胶,划线法,接触角。 这几种方法有什么区别,如何真实的反映纸张的纤维表面能与空隙率?有什么方法能分别测出表面施胶和浆内施胶的大小?在中性施胶中,分别用AKD与ASA施胶的纸张性能有什么差别? 3.填料的种类对纸张的伸缩率有什么影响吗? 1.关于第一个问题,过去没有考虑过。不过我想在纤维品种和蒸解度(硬度)相同的情况 下,纸张的粗糙度和平滑度应该是有一定关系的,即平滑度越高,粗糙度越小,但是同种纸张如果采用了不同的纤维原料或者同种纤维原料,蒸解度不同,则它们的粗糙度和平滑度的关系不一定是同一根曲线。我想您厂生产的涂布纸与进口纸有区别,原因可能在此。我不知道您为什么要提高纸张的粗糙度?如果您确实需要在现有平滑度的基础上来提高(或降低)粗糙度,您不妨试试改变原料和改变蒸解度的办法,看是否有效。 2.这四种方法是采用不同方式用以表示纸张抗水的能力。其中渗透施胶法和划线法,操 作快而简便,由于是用目测,准确度稍微差一些,但在车间化验室采用这种方法,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修改工艺条件,可以使损失降至最低。用接触角法,准确度高,并能真实地反映纸张的纤维表面能,但需要较复杂的仪器。用可勃值法也能真实地反映纸张的抗水能力,操作虽然比渗透施胶法和划线法麻烦一些,时间要长一些,但总的说来,操作还算比较容易,所需时间也不算太长,因而在国内外,目前大多采用这种方法来测定施胶度。 3.您可以将准备施胶的浆料分成一式两份,先进行内施胶,抄成纸片,测定其中一张纸 片的施胶度,将另一张纸片,再进行表面施胶,再测定其施胶度,这样您就可以知道表面施胶所起的效果。 4. ①AKD与纤维素和水的反应相对较慢,熟化时间较长,产品下机后需放置数日才 能达到其应有的施胶度,生产上不易控制所需的施胶度,而ASA与纤维素和水的反应速度极快,无须熟化时间,施胶度较易控制。②用AKD可以制得重施胶的纸,产品可以达到憎热水、抗油脂和乳酸的要求,而ASA不可能制得重施胶的纸,也不抗油脂和乳酸,只能达到一般纸的防水性能。③当产品的水分过高、或贮存温度过高、或碳酸钙中含有游离Ca(OH)2,残余的AKD会产生水解作用,造成施胶逆转,纸张中残余的ASA在遇到产品水分过高、或贮存温度过高时,也会产生水解作用,水解物呈褐色油状

表面施胶剂的种类及作用

表面施胶剂的种类及作用 许夕峰 靳光秀 梁福根 吴晓敏 (杭州传化华洋化工有限公司,杭州311231) 摘 要:本文对表面施胶剂进行了分类,并对每类产品的性能及在不同纸种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表面施胶剂 造纸 印刷适应性 1 前言 施胶的目的是使纸或纸板具有抗拒液体(特别是水和水溶液)扩散和渗透的能力。表面施胶[1,2]指的是湿纸幅经干燥部脱除水分至定值后,在纸的表面均匀地涂施适当的胶料的工艺过程。在现代的造纸技术中,表面施胶已成为纸页表面施胶处理的主要形式,其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赋予纸张一定的抗液性,在某些情况,则更加强调其对纸张印刷性能、纸张表面性能的改善。因此,也有将表面施胶称为表面改性或表面增强的。 近年来,随着纸张表面施胶工艺的发展,许多化学品公司都研发生产出能适合纸张表面施胶用的化学品。本文将主要介绍表面施胶化学品的种类及其在不同纸种中发挥的作用。 2表面施胶剂的种类 2.1传统表面施胶剂 淀粉是最常用的载体,也是施胶压榨中用量最大的化学品。有关这方面的文献报道很多[3,6],这里需强调的是阳离子淀粉及酶转化淀粉。阳离子淀粉[7]可与纤维形成离子键,因此在损纸回抄的过程中可更多的留在纤维表面,降低白水的COD,有利于环保。酶转化淀粉[8]是一种生物变性淀粉,其转化结果与氧化淀粉相似,都是将淀粉的长分子链水解为短分子链。酶转化淀粉的制备工艺比较简单,可现制现用,较常用的氧化淀粉,其最突出的优点是使用成本很低,因此越来越受到纸厂的青睐。 除淀粉外,PVA、CMC及海藻酸钠[9]有时也作为载体应用在施胶压榨上。这些化学品都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可封闭纸张的毛细孔。 2.2合成聚合物表面施胶剂[10-14] 合成聚合物表面施胶剂在现代造纸工业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传统的浆内施胶剂不同,它们是专门为表面施胶而设计的,是目前表面施胶剂的主流产品。该种表面施胶剂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①水溶性聚合物表面施胶剂(SMA及SAA类);②聚合物水分散液表面施胶剂(SAE类):③聚氨酯水分散液表面施胶剂(PUD类)。 2.2.1水溶性聚合物表面施胶剂[15-18] 这些水溶性聚合物主要是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SMA类)及苯乙烯-丙烯酸共聚物(S 从类)的铵盐、钠盐或混合盐。产品随着纸机系统向中碱性转变而逐渐兴起,主要用来克服浆内滥用AKD后,纸面摩擦系数的过分降低。 SMA、SAA均为阴离子聚合物,其水溶性来自于羧酸盐的解离,因此不能在低pH环境中使用。SMA、SAA类产品的作用发挥,往往要借助某些阳离子物质。如聚合物长链中的羧酸根离子在A13+的协助下吸附在纸页表面,而疏水的苯乙烯基团朝向纸面外,从而赋予纸页一定的抗水性。SMA、SAA产品也有一定的成膜能力,可改变纸页的透气度,增大原纸表面的摩擦系数。 影响这类产品性能的因素有很多。聚合物的分子量既影响产品的施胶效果,又影响产品的成膜能力。分子量高,其施胶效果越好,成膜能力越强。盐的类型也会影响聚合物的性质,一般来说,铵盐由于易于解离,使聚合物具有更好的施胶效果;而钠盐的成膜能力较强。与其它类型的聚合物表面施胶剂相比,这类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泡沫,从而影响施胶压榨效果的稳定性,限制了其在造纸工业中的应用。

造纸表面施胶剂的种类和应用

造纸用表面施胶剂 表面施胶是纸张或纸板加工过程中的一个工序,通常位于纸机的烘干部末端,使纸页 在未完全干燥却具有一定的强度时喷涂一层胶液,经后续的干燥在纸和纸板表面形成一层胶膜,从而达到改变纸或纸板表面性能的目的。从造纸工业的发展来看,造纸表面施胶是不可 或缺的过程之一,通过表面施胶可加人改善纸页性能或增加纸或纸板抗水性的表面添加剂。原先,由于技术水平及纸种要求的限制,表面施胶剂只能用在特殊纸种上,例如:钞票纸、证券纸、海图纸等。随着造纸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纸张的表面施胶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纸 张处理工序,尤其是近年来因印刷、复印、传真的普及对文化纸、包装纸和瓦楞纸的表面性能、强度及抗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造纸工业在不断的探求新的表面施胶技术。 1现行的表面施胶有如下优势 1)提高纸和纸板的印刷性能; 2)可通过选用不同的表面施胶剂种类,提高纸张的表面强度或抗水性; 3)提高纸和纸板的物理强度; 4)表面施胶可减少纸张的两面差; 5)不受抄纸水质和水温的影响,施胶效果比较稳定; 6)胶料留着效果好,施胶成本低; 7)和内施胶同时使用,可弥补内施胶的一些缺陷。 2表面施胶剂的分类及其作用 根据表面施胶剂的功能,我们分成抗水类和增强类。提高抗水性的表面施胶剂可选用烷 羧甲基纤维素(C M C)、 基烯酮二聚体(A K D)、 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等;增强类的可选用淀粉、 聚乙烯(P V A)醇等。下面介绍目前纸厂常用的表面施胶剂类型及基特点。 2.1淀粉及其改性物 淀粉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它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施胶剂和纸张增强剂。玉米淀粉使用比较广泛,薯类淀粉使用效果较好。天然原淀粉粘度高,流动性差,容易凝聚,用水稀释 后容易沉淀,在粘结性、成膜性方面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在施胶系统中使用的是改性 淀粉。使用淀粉改性物作为表面施胶剂最大的优点就是原料丰富,价格便宜,非常适合中国 的国情,另外表面增强效果明显,可改善印刷效果。但淀粉是高分子水溶性物质,结构中含 有亲水基,在成膜后难以抵挡液体的渗透。这就需要用变性淀粉和其它的表面施胶剂配合使 用来达到纸张的要求。表面施胶中最常用的是氧化淀粉。 2.2聚丙烯酰胺(P A M) P A M作为表面施胶剂,应和乙二醛混合,两者在于燥过程中可形成交联网络。由于纸页中存在三价铝离子和钙离子等,P A M分子中的部分-C O N H:基团又水解成-C O O H,这些金属多价离子会与P A M中的-C O O H产生离子交联键,从而使纸而产生抗水性。P A M价格高,质量好,适合和价格便宜的淀粉配合使用。 2.3聚乙烯醇(P V A) 聚乙烯醇按聚合度和水解度不同,分为许多牌号。一般用作表面施胶的P V A聚合度为l000—2000,醇解度为98%-99%。我国生产的P V A,用于表面施胶的主要是1798,即聚度为l700,醇解度为98%。经P V A表面施胶的纸张,干燥后纤维有很好的黏合力,表面强

表面施胶淀粉技术指标总结

表面施胶淀粉技术指标 淀粉, 指标, 表面施胶, 技术 表面施胶淀粉 一、质量指标 项目 指标要求 外观白色粉末 细度(%)(100目标准分样筛通过率)≥99. 白度(%)(457nm蓝光反射率)≥88.0 斑点(个/cm2) ≤ 5 水分(%)≤15.0 粘度(mpa.S)(6%,95℃,1h) 2.0~5.0 PH值 6.0~8.0 二、产品特性 1、白度高,糊化温度低,糊液流动性好,稳定性高,无泡沫,无异味。 2、具有高分散性和溶解性,对各种纤维粘着性能优良,与其它助剂的相容性好。 3、蛋白质含量低,糊液不易腐败,无泡沫,无异味。 4、用于表面施胶时,可部分或全部取代PVA等,降低纸张成本。 三、用途说明 用于造纸表面施胶,可获得良好的施胶性能。 1、糊液制备:在糊化罐中将LS-2加入冷水中,调成10~15%浓度,搅拌均匀后,通人蒸汽,升温至90℃,并在90~95℃之间保温20分钟,稀释至5~10%浓度即可上机施胶。

2、施胶:采用胶辊表面施胶或压光机施胶方法。 3、如果与其他表面施胶剂(如PVA、CMC等)混合使用,应在淀粉糊化后的稀释过程中加入。 涂料胶粘剂 PS-255涂料胶粘剂是一种经过多次化学变性的复合变性淀粉,适用于造纸表面涂布加工,对于制备高浓度淀粉糊液和配制高固含量的涂料有其独特的优点。 一、质量指标: 项目指标要求 外观白色粉末 水分(%)≤15.0 细度(100目标准分样筛通过率)%,≥99.0 白度(457nm蓝光反射率)%,≥88.0 PH(30%悬浮液) 5.5~7.5 粘度(30%浓度,50℃)cp 100~1000 斑点(个/cm2 )≤ 3 △以上各项指标均可根据用户要求进行调整。 二、淀粉糊液性能: (1)糊液成膜性好、流动性、粘结强度高; (2)与涂料中的各成分相容性好,能给予涂料一定的胶体保护作用; (3)糊液稳定性好,用其制备的涂料液性能稳定,对剪切力的影响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