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焙食品工艺标准学实验讲义

烘焙食品工艺标准学实验讲义
烘焙食品工艺标准学实验讲义

烘焙食品工艺学实验讲义李秀娟、蒋志红编

广东海洋大学食品科技学院

二0一一年一月

目录实验一、海绵蛋糕的制作

实验二、饼干的制作

实验三、面包的制作

实验一蛋糕制作

一、实验目的

1、蛋糕制作,要求学生通过本实验掌握蛋糕制作各工序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技能。

2、要求以鸡蛋、白糖、不同筋力的面粉、油、改良剂等为原料制作蛋糕,由学生分组设计一种配方,根据所学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流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某种类型蛋糕的制作实验。实验中要求学生运用已学的理论和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二、预习与参考

1、教材:

1)、李里特等,2000年,《焙烤食品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李秀娟,蒋志红烘焙食品工艺学实验讲义2008 校内印刷

2、参考书

1)、景立志,1997年,《焙烤食品工艺学》,中国商业出版社。

2)、薛文通,《新版蛋糕配方》,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郑桑妮,《西点面包烘焙》,许洛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4)、《食品科学》《食品工业科技》《食品工业》等食品刊物

三、设计指标

蛋糕的质量指标:色10、香15、滋味25、质构50

四、实验要求(设计要求)

1、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实验配方

2、自行拟定制作方法

3、自行选定设备

4、自行完成产品制作

5、根据设计指标对实验结果作出评价

五、实验(设计)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

1、台秤、红外线烘烤箱、小型打蛋器,照蛋器、蛋糕模具、直尺、刮板、裱花器具

2、低筋粉、淀粉、塔塔粉、吉士粉、奶粉、幼砂糖、色拉油、奶油、蛋糕油、鸡蛋、浓缩橙汁、浓缩柠檬汁等各种原辅料

六、调试及结果测试

由指导教师、实验室教师和各实验小组代表1人组成实验评价小组,对各实验小组的产品进行评价。

七、考核形式

按各类蛋糕的质量各项评价标准进行打分:色10分、香15分、滋味25分、质构50分

八、实验报告要求

1、简要叙述实验目的、原理及需要解决的制作问题

2、写出实验流程

3、根据实验流程选用设备

4、设计配方、概算成本

5、记录原始数据(如原、辅料总量、制作工序时间等)并对之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根据质量标准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实验自行设计方案的优缺点。

7、谈谈对开设此类实验的认识、体会和建议。

九、思考题

1、制作蛋糕为什么宜用中筋粉?

2、蛋糕烘烤与面包烘烤有何不同??

3、简述海绵蛋糕与戚风蛋糕制作上的异同点。

海绵蛋糕制作(参考工艺)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蛋糕类食品加工的基本方法和工艺。

2、通过观察,了解卵、油脂、糖、发粉等材料在蛋糕加工中的性能。

3、重点掌握卵白、卵黄的起泡性差别、组织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工具

1、秤:0~ 1000g

2、烘烤炉:200℃±30℃。

3、盆:直径20~22mm,碗:直径16mm左右

4、烧杯:500ml,秤糖用。

5、打蛋器。

6、刮板(或不锈钢调羹)。

7、烤盘。

四、实验材料

糕点专用粉:63g 淀粉:7g 砂糖:70g 鸡蛋:2个(100g)

甘油: 3.8g 香兰素:少许(蛋糕油 10g)色拉油 30g

五、实验条件

1、打蛋时,先将卵黄和卵白分开。打蛋时先打卵白,再倒入卵黄打发。

2、打蛋时,卵黄卵白一起打发。

3、打蛋时,先将卵黄和卵白分开。打蛋时先打卵白,再加入卵黄打发,?然后加入油脂。

4、打蛋时,先将卵黄和卵白分开。打蛋时先打卵白,再倒入卵黄打发,?然后加入发粉。

六、实验方法

1、将烤炉测试调温至面火170-180℃,底火190-200℃。

2、称量各种材料,并将面粉过筛(使用发粉的,可将发粉加入面粉中搅拌均匀)。

3、将蛋与糖一起充分搅打起发直至成为有一定稠度、光洁而细腻的白色泡沫膏。打蛋器向上提起时能拉出较稳定的角为好。

4、在慢速搅拌下加入甘油、水、香料等液体成分。

5、加入已过筛的面粉,用手混合。方法是:手指伸开从底部往上捞起,同时转动搅拌盆,混匀至无面粉颗粒即止。混合时操作要轻,以免弄破泡沫,且不要久混以防面筋化作用。

6、将制好的浆料装入已涂油的蛋糕纸杯中,轻轻将表面抹平,即送入炉中烘烤。

7、放入面火170-180℃,底火190-200℃的烘烤炉中,烘烤10-20分钟。

8、将蛋糕取出,观察、品尝。

戚风蛋糕制作(参考工艺)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方法

1、中档戚风蛋糕配方:

蛋黄部分:蛋黄250克低筋面粉500克水325克泡打粉10克白

砂糖350克色拉油250克精盐5克

蛋白部分:蛋白500克白砂糖300克塔塔粉5克

高档戚风蛋糕配方:

蛋黄部分:蛋黄500克低筋面粉500克水300克白砂糖150克色

拉油250克泡打粉10克精盐10克

蛋白部分:蛋白1000克白砂糖500克塔塔粉10克

2、制作方法:

1)先将4-5个鸡蛋的蛋黄跟蛋白分开,要分干净

2)蛋白和塔塔粉纳入不锈钢盆里,用打蛋器搅打至蛋白呈粗泡沫状且颜色发白时,下入白糖,继续搅打至蛋白呈软峰状(即蛋白膏的峰尖挺立不下垂)并硬性发泡。

3)蛋黄和白糖纳入不锈钢盆中,用打蛋器搅打至白糖溶化且蛋黄液呈乳白色时,加精盐,再分多次加入色拉油和清水搅拌均匀,然后放入过筛后的面、和泡打粉,轻轻搅拌均匀(面粉和泡打粉要一起过筛)。

4)先将约1/3的蛋白膏倒入蛋黄糊里轻轻搅匀,再将其倒回剩余的蛋白膏中轻轻搅匀。

5)将混合好的蛋糕糊倒入模具中并刮平,然后放入炉温为上火180℃、下火150℃的烤箱内,烘烤约30分钟,烤熟即取出。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

1、实验实际用原料总重

2、蛋白、蛋黄打发时间?

3、蛋糕糊入炉温烘烤实际温度与时间?

4、蛋糕重量与体积?蛋糕感官分析(色、香、味与质地)

五、思考题

1、制作蛋糕为什么宜用低筋粉?

2、蛋糕烘烤与面包烘烤有何不同?

实验二饼干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通过黄油曲奇等饼干的制作,掌握酥点类糕点的制作工艺。

二、主要设备

烤箱、和面机

三、曲奇的制作方法一

1产品配方

配方1:低筋面粉200克,黄油130克,细砂糖20克,糖粉80克,鸡蛋50克。配方2:低粉70克,高粉55克,糖粉55克,黄油70克,蛋1/2个

配方3:低粉170克,高粉170克,糖粉135克,黄油270克,蛋1个

配方3:低粉200克,高粉200克,糖粉150克,黄油300克,蛋1个,咖啡粉7克,兰姆酒适量

3、操作要点

3.1黄油切成小块,室温使其软化,用打蛋器搅打至顺滑。

3.2加入糖粉,继续搅打至黄油顺滑,体积稍有膨大发白。

3.3分三次加入打散的鸡蛋液,每一次都要搅打到鸡蛋与黄油完全融合再加下一次,搅打完成后,黄油应该呈现体积蓬松,颜色发白的奶油霜状。

3.4筛入低筋面粉,用橡皮刮刀或者扁平的勺子,把面粉和黄油搅拌均匀,直到面粉全部湿润即可。不要过度搅拌。将面糊装入裱花带,用花嘴在烤盘上挤出花纹,即可放入预热好的烤箱190度,烤焙10分钟左右。

四、黄油曲奇制作方法二

1产品配方

粟粉 100g 澄面 50g 黄牛油 225g 鸡蛋 125g 幼砂糖 150g 吉士粉少许低筋粉 250g

2、工艺流程

称料→调粉→成型→烘烤→冷却→包装

3、操作要点

3.1 调制油面浆:将鸡蛋与糖搅拌至糖完全溶解,在面板上搓匀牛油,将蛋糖水分次加入到搓匀的牛油中,蛋糖水加完并混匀后,可加入粉料,轻揉将面粉与牛油浆混合物混匀即可。

3.2 成型:把调制好的油面浆装入糕点袋(不要满过袋的2/3),将袋裹起来,并将奇顶部稍为绞一下。擦去袋外的混合物,用手挤出混合物到烤盘里,注意挤出的饼胚大小要差不多,行间距适当。

3.3 烘烤:入炉。上下火力要稳,不宜高。一般在上火180℃左右,下火170℃左右,时间15-20分钟,熟透后出炉,冷却包装。

4、质量标准

4.1色泽:表面色泽为金黄色,均匀一致。

4.2口味:酥松可口,具有牛油香味,无异味。

4.3规格:规格整齐,薄厚一致,花纹清晰。

4.4内部组织:有细小均匀的蜂窝,不欠火,不青心

五、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原理

2、写出实验流程

3、记录原始数据:配方、原、辅料实际总重量、制作时间(搓油时间、成型时间)、烘烤温度与时间、成品重量、产品感官分析(色、香、味、质地;计算成品率。

实验二、面包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加深理解面包加工的基本方法和工艺。

2、通过观察、了解卵、油、奶粉等材料对面包加工、组织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设备及原辅材料

1 实验仪器设备

和面机(调粉机)、醒发柜、压片机、烤炉、秤、粉筛、不锈钢切刀、烤模、烤盘、电炉等

2 原辅材料

高筋面粉、酵母、盐、油、鲜鸡蛋、糖、面包改良剂、奶粉

三、实验原理

利用小麦粉和成的面团具有良好的持气能力和酵母具有良好的产气能力,在烤中烘烤成熟,产生各种香味物质,制成色、香、味俱全的面包。

四、实验内容

1 制造面包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1.1 配方

种子面团部分:

面包专用粉:1400g ,活性酵母:21g 面包改良剂12g 精盐:14g 水:700ml 主面团部分:

面包专用粉:600g 活性酵母:9g白砂糖:300g 精盐:6g 奶粉:80g 油:100g 鸡蛋:40g 水:84ml

1.2 试验步骤

第一次调粉→第一次发酵→第二次调粉→第二次发酵→整形→醒发→烘烤→冷却→成品检验

1.3操作要点

先将原、辅料过过筛。按配方分称量。辅料处理:将鸡蛋用打蛋器打散。①第一次调粉:

取面粉的80%,水的70%及全部酵母(预先用少量30—36℃的水溶化)一起加入调粉机中,先慢速搅拌,物料混合后中速搅拌约10分钟左右使物料充分起筋成为粗稠而光滑的酵母面团,调制好的面团温度应在30—32℃(可视当时面粉温度调节加水温度以稻要求)。

②第一次发酵:

面团中插入一根温度计,放入32℃恒温培养箱中的容器内,静止发酵2—2.5小时,观察发酵成熟(发起的面团用手轻轻一按能微微塌陷)既可取出。注意发酵时面团温度不要超过33℃。

③第二次调粉:

剩余的原辅料(糖盐等固体应先用水溶化)与经上述发酵成熟的面团一起加入调粉机。先慢速拌匀后,中速搅拌10—12分钟。成为光滑均一的面团。

④第二次发酵:

方法与第一次相同。时间约需1.5—2小时。

⑤整形

经第二次发酵成熟的面团用不锈钢刀切成150克左右生坯用手搓团,挤压除去面团内的气体,整形后装入内壁涂有一薄层熟油的烤模中,并在生坯表面用小排笔涂上一层糖水或蛋液。

⑥醒发:

装有生坯的烤模,置于调温调湿箱内,箱内调节温度30℃相对湿度90—95%,醒发时间45分—1.0小时,一般观察生坯发起的最高点略高出烤模上口即醒发成熟,立即去处。

⑦烘烤:

取出的生坯应立即置于烤盘上,推入炉温已预热至230-250℃左右的远红外食品烘箱内,起先只开底火,不开面火,这样,炉内的温度可逐渐下降,应观察注意,待炉内生坯发起到应有高度(可快速打开炉门观察)立即打开面火,温度又会上升,当观察面包表面色泽略浅于应有颜色时,关掉面火,底火继续加热,此时炉温可基本保持平衡,直至面包烤熟后立即去处,一般观察到烤炉出气孔直冒蒸汽,烘烤总时间达5-10分钟即能成熟。须注意在烘烤中炉温起伏应控制在240—260℃之间。烘烤前可在面包坯表面刷一层蛋液,以使成品表皮光亮。

⑧冷却:

出炉的面包待稍冷后拖出烤模,置于空气中自然冷却至室温。

⑨成品质量检验:

检验方式检验项目

感官检验形态、色泽、内部组织

口味、卫生

理化检验酸度、水分

一次发酵法制作小圆面包

一、配方

二、制作过程

1、搅拌

A部分溶化糖—加B部分打至面团起筋—加入C部分拌匀。

2、压面

压面至光滑即可。

3、分割滚圆

80g/个,滚圆后松驰10分钟。

4、成型

成猪仔状。

5、醒发

温度36~38℃,湿度80%,90~120分钟上。

6、焙烤

上火190℃,下火200℃。

主食面包的制作

一、目的要求

通过对面包的配方设计、制作和质量评价,掌握面包常用配料的性质、作用和使用限量,加深对面包制作基本原理的理解,使学生在特定的原料和设备条件下,能设计并生产出质量上乘的面包。

二、基本原理

1.面包的配方设计

根据主食面包清淡可口的特点,以面粉为主料,加入水、酵母、食盐和少量砂糖制成大众食品;点心面包品种繁多,风味各异,在配料中使用较多的糖、油脂、鸡蛋、奶粉等,以提高产品档次;营养强化面包是将一定量的具有保健功能和特殊营养功能的成分添加到面包中,制成各种营养保健面包,如高蛋白面包、麦麸面包、胚芽面包、糙米面包、中草药面包等。

2.面包配方的表示方法

面包的配方一般用百分比来表示,面粉的用量为100,其它配料

占面粉用量的百分之几。如甜面包配方为:面粉100、水58、白砂糖

18、鸡旦12、奶粉5、酵母1.4、食盐0.8、复合改良剂0.5。

3.制作原理

利用小麦面粉和成的面团具有良好的持气能力和酵母具有良好的

产气能力,在烤炉中焙烤成熟,产生各种香味物质,制成色、香、味

俱全的面包。

三、原辅料和仪器设备

四、生产工艺

面包的一次发酵生产工艺

配料→搅拌→发酵→切块→搓团→整形→醒发→焙烤→冷却→成品一次发酵法的优点是发酵时间短,提高了设备和车间的利用率,提高了生产效率,且产品的咀嚼性、风味较好。缺点是面包的体积较小,且易于老化;批量生产时,工艺控制相对较难,一旦搅拌或发酵过程出现失误,无弥补措施。

面包的二次发酵生产工艺

种子面团配料→种子面团搅拌→种子面团发酵→主面团配料→主面团搅拌→主

面团发酵→切块→搓团→整形→醒发→焙烤→冷却→成品

二次发酵法的优点是面包的体积大,表皮柔软,组织细腻,具有浓郁的芳香风味,且成品老化慢。缺点是投资大,生产周期长,效率低。

面包快速发酵生产工艺

配料→面团搅拌→静置→压片→卷起→切块→搓圆→成形→醒发→焙烤→冷却

→成品

快速发酵法是指发酵时间很短(20-30min)或根本无发酵的一种面包加工方法。整个生产周期只需2-3 个小时。其优点是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投资少,可用于特殊情况或应急情况下的面包供应。缺点是成本高,风味相对较差,保质期较短。面团的搅拌面团搅拌也称调粉或和面,它是指在机械力的作用下,各种原辅料充分混合,面筋蛋白和淀粉吸水润胀,最后得到一个具有良好粘弹性、延伸性、柔软、光滑面团的过程。面团搅拌是影响面包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

面团最佳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类型和原辅料的性质来确定。目前,国产搅拌机绝大多数不能够变速,搅拌时间一般需15-20min。如果使用变速搅拌机,只需10-12min。变速搅拌机,一般慢速(15~30r/min)搅拌5min,快速

(60-80r/min)搅拌5-7min。面团的最佳搅拌时间还应根据面粉筋力、面团温度、是否添加氧化剂等多种因素,在实践中摸索。面团的发酵面团发酵是面包生产的关键工序。

发酵是使面包获得气体、实现膨松、增大体积、改善风味的基本手段。酵母的发酵作用是指酵母利用糖(主要是葡萄糖)经过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最终生成CO2 气体的过程。面团的发酵工艺参数发酵温度28-30℃,相对湿度80%-85%发酵时间因使用的酵母(鲜酵母、干酵母)、酵母用量以及发酵方式的不同而差别较大。面团的发酵时间由实际生产中面团的发酵成熟度来确定。鉴别面团发酵成熟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回落法面团发酵一定时间后,在面团中央部位开始向下回落,即为发酵成熟。但要掌握在面团刚开始回落时,如果回落幅度太大则发酵过度。

(2) 手触法用手指轻轻按下面团,手指离开后,面团既不弹回,也不继续下落,表示发酵成熟;如果很快恢复原状,表示发酵不足,如果面团很快凹下去,表示发酵过度。

(3) 温度法面团发酵成熟后,一般温度上升4-6℃。

面包的整形与醒发将发酵好的面团做成一定形状的面包坯称作整形。整形包括分块、称量、搓圆、中间醒发、压片、成型。在整形期间,面团仍进行着发酵过程,整形室所要求的条件是温度26-28℃,相对湿度85%。

面包的焙烤与冷却

面包焙烤的温度和时间取决于面包辅料成分多少、面包的形状、大小等因素。焙烤条件的范围大致为180-220℃,时间15-50 分钟。焙烤的最佳温度、时间组合必须在实践中摸索,根据烤炉不同、配料不同、面包大小不同具体确定,不能生搬硬套。

五、思考题

①制作面包对面粉原料有何要求?为什么?

②采用二次发酵法生产面包有哪些特点?

③糖、乳制品、蛋制品等辅料对面包质量有何影响?

④面包烘烤时,为什么面火要比底火迟打开一段时间?

六、实验报告要求

1、实验目的、原理

2、写出实验流程

3、记录原始数据:配方、原、辅料实际总重量、制作时间(第一、第二次调粉时间、面团温度、发酵时间与温度、成型时间、醒发时间与温度、烘烤时间与温度)、成品个数与重量、产品感官分析(色、香、味、质地);计算成品率。

焙烤食品工艺学教学大纲

《焙烤食品工艺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焙烤食品工艺学 英文名称:Baking Food 一、课程说明 1.课程性质:焙烤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是食品工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重要专业必修课。 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焙烤食品加工工艺学的综合基础理论,了解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技术的开发利用,使学生在学习本书的基础上能够进行焙烤食品的加工工艺研究。3.适应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 4.学时与学分:总学时5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6学时,实验18学时,学分3分。 5.先修课程:食品化学、食品原料学、食品加工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添加剂学 6.推荐教材:李里特,江正强,卢山编著,焙烤食品工艺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参考书目:李新华,董海州主编,粮油加工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 7.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采用课堂讲授与实验教学相结合,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设具有设计性、趣味性的实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实验中增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8.考核方式:该课程为考试课,考核总成绩为考试成绩、实验成绩与平时表现(作业、考勤等)之和。成绩评定办法为:课程总成绩=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考试成绩×70%。 二、教学内容及能力要求 绪论 了解和掌握焙烤食品加工学的范畴,发展历史与现状,焙烤食品的分类,以及其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第一章焙烤食品原料学 第一节小麦粉 第二节油脂 第三节乳及乳制品 第四节糖 第五节蛋制品 第六节酵母 第七节疏松剂及面团改良剂 了解和熟练掌握焙烤食品加工常用原料的种类、特性及其在焙烤食品中的作用。 第二章饼干生产工艺 第一节饼干的分类及加工工艺 第二节面团的调制 第三节面团的辊轧与成型 第四节饼干的烘烤与冷却 了解饼干的分类,熟练掌握饼干的加工工艺。 第三章面包生产工艺 第一节概述

《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

《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大纲 (供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使用) 一、制定实验教学大纲的依据 本大纲根据食品工艺学教程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编制。 二、实验课程简介 食品工艺学实验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学完《食品工艺学》理论课程基础上的一门专业实践课。本实验课程包括酸奶、乳饮料、果汁饮料、面包、蛋糕、蛋黄酱等产品的加工实验内容。在实验预习中也鼓励学生按组的形式根据基本工艺和基本配方从原料选择、配方制定、工艺优化、理化指标测定及经济核算几方面独立设计实验。 三、实验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们把所学的食品工艺学、食品机械、食品微生物、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分析等本专业开设的多门课程进行综合运用,强调创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原料到成品食品产品的设计与开发、不同加工手段或工艺对食品质量和经济技术指标的影响等。 学生通过加工不同类型的食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性认识加强,即熟悉了各种食品的工艺,也能学习和掌握有关食品加工设备的知识和操作技能。充分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 四、教学文件及教学形式: 教学文件:自编实验讲义 教学形式:学生操作 五、本课程实验所需主要仪器设备及材料 (一)主要设备 1、电炉 2、家用多功能粉碎机 3、培养箱 4、水浴锅 5、天平 6、粉筛 7、不锈钢桶8、和面机9、冰箱10、烤炉11、打蛋器12、秤13、不 锈钢盆14、蛋糕烤模15、烤盘16、高压灭菌锅 (二)低质易耗品 1、试管 2、移液管 3、皮筋 4、保鲜膜 5、一次性塑料杯 6、小碗

(三)实验材料 1、鲜奶 2、水果 3、面粉 4、鸡蛋 5、糖 6、食品添加剂 7、油脂 六、考核办法 根据实验进行过程中学生实验操作情况,给予具体的评分;结合预习报告以及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确定实验的总成绩。最后在学生的课程实习总成绩中,实验课程成绩占总成绩60%。

《焙烤食品工艺学》课程标准

《焙烤食品工艺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课程名称:焙烤食品工艺学 课程代码:111104 学时数:64(其中课内实验学时数:34;课程综合实训学时数:0) [ 学分数:4 适用专业:食品加工技术 二、课程教学目标 1、课程知识目标 (1)获得必要的焙烤制品基础知识和基本加工技能,理解各类焙烤制品制作原理及概念。 " (2)对主要的焙烤制品的加工原理、生产状况、新产品开发和应用情况有具体的认识,并有获取国内外最新生产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3)在食品开发和生产中能正确选择配方、合理使用主要的食品原辅料2、课程技能目标 通过实践、实训为主导的教学与操作,使学生了解焙烤制品的原辅材料、工艺配方及基本加工理论和加工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提高其应用能力水平。培养学生初步具有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制定具体产品的工艺流程,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能力。 3、职业能力目标 (1)能根据食品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食品原辅材料 (2)掌握面包、饼干、蛋糕、月饼的生产的基本操作技能。根据不同的面包、饼干、蛋糕的品种选择工艺,根据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制作产品。 (3)能收集国内外有关的资料、信息。 ~

三、课程内容 本课程由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顶岗实习3部分组成,其中理论教学28学时,占44%,实践(含实验和实训)36学时,占56%,顶岗实习6个月。

3、顶岗实习部分: 由学校组织或学生自己联系到糕点厂、饼屋实习。 ] 四、学生学习指南 1、本课程最适合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由教师、企业提出要求或任务,学生进行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要树立责任意识,增强团队的合作精神,掌握本课程的职业能力。 2、根据课程操作性和工程性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现场教学方式课时比较多。要求学生对各类焙烤制品要有整体认识。在学习中应处理好难点与重点、概念与应用、标准与灵活的关系,做到认真听,多练习,在操作中解决问题和难点。 3、在学习和操作中,学生要积极思考,经常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判断,增强对技术的运用能力。 4、学生要提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习兴趣和热情,学习中要有主动性、创造性,提高解决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职业能力。在项目工程实践中除了进行专业技能训练外,还要锻炼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培养个人的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

食品毒理学实验bk

食品毒理学实验指导 食品毒理学实验 (一)毒理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食品毒理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有关的毒理学实验技术和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提高实验效率,特作如下要求: 1.课前预习实验指导,对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应有充分了解,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和理论根据,作到心中有数,避免实验中出现忙乱和差错。 2.进入实验室后,首先检查实验桌面上的仪器、器皿、药品等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及有无损坏。 3.实验时务必安静,不能喧哗,作到整齐整洁,有条有理。严格按照实验指导的步骤进行操作,准确计算用药量,注意爱护实验动物,节约实验材料和药品。 4.仔细阅读实验指导,根据实验指导进行小组分工,尽可能每人都有操作机会。 5.及时地、准确地将观察到的数据和反应如实记录。实验完毕,根据实验结果写出实验报告。 6.实验后整理实验器材,作好实验室的清洁卫生工作。 实验室规则 1.实验室须保持安静、整齐和清洁。 2.实验完毕将实验台、桌、仪器、用具等擦洗干净。仪器、用具如有损坏,应报告老师,各组轮流打扫实验室。关好门窗,切断水源及电源。 3.节约实验用品,爱护器材及动物。 4.随时注意安全操作。 实验一、食品毒理学实验基础 常用实验动物的捉取方法 小鼠:用右手提起尾部,放在鼠笼盖上或其他粗糙面上,向后上方轻拉,此时小鼠前肢紧紧抓住粗糙表面,迅速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捏住小鼠颈部皮肤并以小指和手掌尺侧夹持其尾根部固定手中。 兔:捉拿时一手抓其颈背部皮肤,轻轻将兔提起,另手托其臀部。 二、实验动物的选择毒理学中研究外源化学物的基础毒性主要是进行体内试验,常选用大白鼠和小白鼠、家兔。根据不同实验目的,可选用不同实验动物。例如,皮肤刺激实验,可选用家兔,因为家兔为皮肤刺激实验的敏感动物。 动物应注明来源及品系。除特殊要求外,动物年龄一般选用初成年者:大白鼠、小白鼠为出生后2~3个月左右,体重分别为180~240g和18~24g;家兔为2~2.5kg,猫为1.5~2kg;狗为出生后一年左右。实验中一般均应采用两种性别动物进行试验。所用动物进入实验室后,于实验开始前应观察一周以上,以删除不健康的动物,并使实验动物适应环境。 三、染毒途径和方式 1、经口染毒 ①灌胃灌胃体积依所用实验动物而定,小鼠一次灌胃体积在0.1~0.5ml/kg体重,大鼠在1.0ml/100g体重之内,家兔在5ml/kg体重。 ②喂饲喂饲方法染毒是将化学物溶于无害的溶液中拌入饲料或饮用水中,使动物自行

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实验范文

?食品添加剂的食品毒理学评价与食品安全性 ?2010/1/3 16:55:37 ?食品添加剂对于改善食品色香味,对于食品原料乃至成品的保质保鲜,对于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对于食品加工工艺的改善以及新产品的开发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极为积极的作用。由于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添加剂已经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已经成为食品工业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推动力。 对食品添加剂的毒理学的评价是正确认识和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基础。 一.食品添加剂的基本概念 FAO/WHO在1962年所提出的食品添加剂的国际定义为:“国际食品标准计划中的食品添加剂,是指其本身通常不作为食品消费,也不作为通常食品的典型成分使用的物质,所以,不论有无营养价值,在食品的制造、加工、调制、处理、装填、包装、运输或保管的过程中,出于技术目的(包括调味、着色、赋香等)而有意识地添加到食品中的物质。这些物质本身或其副产物直接或间接地成为食品的一部分,或给食品的性质以影响,或者可以充分造成预结果。它们不包括污染物质或者是为了维持或改善食品营养价值的物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同时规定,“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称为“营养强化剂”。因此,营养强化剂显然也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 在食品加工和原料处理过程中,为使之能够顺利进行,还有可能应用某些辅助物质。这些物质本身与食品无关,如助滤、澄清、润滑、脱膜、脱色、脱皮、提取溶剂和发酵用营养剂等,它们一般应在食品成品中除去而不应成为最终食品的成分,或仅有残留。对于这类物质特称之为食品加工助剂。 二.食品添加剂分类 根据GB12493-1990《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规定,按其主要功能作用的不同分为: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和其它共21类。 因食品用香料品种太多单独列出,见GB/T 14156-1993《食品用香料分类与编码》。 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按照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分类分为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其他、香料共22类,并以附录

食品工艺学实验

食品工艺学实验 实验一糖水桔子罐头的制作 1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加深理解水果类酸性食品的罐藏原理,同时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 通过实验认识各种不同的去囊衣方法对食品品质的影响。 通过实验观察糖液浓度对成品固形物重量及制品形态的影响,同时观察杀菌时间长短不同与罐头品质的关系。 2 实验仪器设备及原辅材料 2.1 实验仪器设备 不锈钢盘及锅、夹层锅、酸碱处理池、排气箱、封罐机、高压杀菌锅、空气压缩机、电锅炉、阿贝折光仪、电子秤、四旋盖玻璃瓶 2.2 原辅材料 桔子、白砂糖、盐酸、氢氧化钠、羧甲基纤维素(CMC) 3 实验内容与步骤 3.1 基本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原料验收→选果分级→热烫→去皮、去络分瓣→去囊衣→漂洗→整理→配汤装罐→ 排气、密封→杀菌→冷却成品 原料要求:要求桔子形态完整,色泽均一,成熟度在8~9成左右,桔子无畸形无虫斑,不腐烂。 选果分级:按果实横径每隔10mm分成一级 热烫:95℃—100℃水中浸烫25—45s 去皮、去络分瓣:趁热剥去橘皮、橘络,并按大小瓣分放 去囊衣:分全去囊衣及半去囊衣两种,采用酸碱处理法。全去囊衣用0.15~0.2%HCL溶液常温浸泡40—50分钟,再用0.05%的NaOH30℃—58℃浸泡5分钟以后以清水漂洗2小时。全去囊衣用0.09%—0.12%HCL溶液常温浸泡20分钟,再用0.07%~0.09%NaOH 45℃浸泡5分钟以后以清水漂洗30分钟。 整理:全去囊衣:橘片装于带水盒中逐瓣去除残余囊衣、橘络及橘核,并洗涤一次。半去囊衣:橘片用弧形剪心刀去心并去核,按片形分大中小径灯光检核后以流动水洗涤一次。 配汤罐装:四旋盖玻璃瓶净重260克,加桔子160克,加糖水190克;汤汁配比:糖水浓度30%,将水煮沸后加白砂糖过滤,温度不低于75℃。 排气密封:热排气采用罐中心温度65—75℃(全),30—70℃,真空排气对真空度控制在300—400毫米汞柱,封罐后检查封罐质量。 杀菌:采用5—14~15min/100℃(水)冷却。 3.2 去囊衣实验要求: (1)取适量原料按上述工艺流程,加工至去皮这一步,采用酸法去囊衣,以10%的HCL 溶液80℃浸泡40~50min后取出漂洗再转入碳酸钠溶液中和再漂洗后作至成品。 (2)取适量原料按上述工艺流程,加工至去皮这一步,采用家碱法去囊衣,以1%的NaOH之沸腾液中放入橘片浸泡30—40s,至橘瓣凹入部变为白色取出放入流动水漂洗,可先用1%柠檬酸中和,而后以原流程做制成成品。 (3)取适量原料按上述工艺流程加工,但工艺参数用下面所述: ①0.2%HCL45℃溶液浸泡10分钟再用0.14%NaOH45℃处理3min。 ②0.09%—0.12%HCL溶液45℃浸泡20分钟再用0.07%—0.09%NaOH45℃浸泡5min 以上基本工艺流程及(1)(2)(3)分别作成全去及半去囊衣,每种至少三罐,标上记号。

食品工艺学课程标准.

《食品工艺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食品工艺学是一门运用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微生物学、机械学和食品工程等各方面的基础知识,研究食品资源利用、生产和贮运的种种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生产合理化、科学化和现代化,为人类提供营养丰富、品质优良、种类繁多、食用方便的食品的一门学科。 食品工艺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可归纳为: (1)研究充分利用现有食品资源和开辟食品资源的途径。 (2)探索食品生产、贮运和分配过程中食品腐败变质的原因及控制途径。(3)改善食品包装,提高食品保藏质量,以便于输送、贮藏和使用。(4)创造新型、方便和特需食品。 (5)以提高食品质量和劳动生产成本为目标,科学地研究合理的食品生产组织、先进的生产方法及其合理的生产工艺。 (6)研究食品工厂的综合利用问题。 食品工艺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专业主干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食品工厂生产的设备操作原理和生产工艺,以达到食品工程专业学生工程化培养目标,从而使专业学生进入社会后能为食品生产和管理、产品贮运和营销以及新产品开发等环节服务,促进食品工业的发展。 该课程的学习必须在完成前期课程食品工程原理、食品机械与设备、食品营养与卫生、食品微生物、生物化学等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并为后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奠定基础。对本专业学生将来从事食品行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 通过《食品工艺学》这门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技能的培养,学生应知道该课程在食品工程专业中的性质、地位、价值、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理解该课程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掌握食品工厂生产的设备操作原理和主要产品的制作技术;学会运用本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去进行生产管理和新产品开发,并更好地理解现代食品工厂是怎样通过食品工艺原理对各类食品进行合理加工的,为设计符合现代食品生产工艺要求的工厂打好专业基础。 三.课程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验教学内容。实验课程标准另行编排。 (一)食品罐藏工艺总理论学时15,总实验学时10

食品毒理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实验动物的基本操作技术 (2013年5月15日) 1.实验目的和要求 毒理学研究需要用实验动物来进行各种实验,通过对动物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来研究毒作用,获得毒物的毒性、剂量—反应关系、毒作用机制等方面的资料,因此动物实验是毒理学研究中重要的手段之一。 通过本次学习毒理学实验中有关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掌握实验动物的选择、动物抓取等技术。 2.实验原理 做毒理学实验,首先要了解实验动物选择的要求、实验样品的采集方法等。3.实验仪器设备: 小鼠若干,手套,苦味酸酒精饱和液,0.5%中性红或品红溶液,棉签,解剖剪刀10把,感应量为0.1g的天平一台。 4.实验内容步骤: (一)健康动物的选择 无论选择哪种种属品系的动物进行实验,均要求选择健康的实验动物。健康动物检查时要求达到:外观体形丰满,被毛浓密有光泽、紧贴体表,眼睛明亮,行动迅速,反应灵活,食欲及营养状况良好。选择时重点检查以下几项:l.眼睛明亮,瞳孔双侧等圆,无分泌物。 2.耳耳道无分泌物溢出,耳壳无脓疮。 3.鼻无喷嚏,无浆性粘液分泌物。 4.皮肤无创伤、无脓疮、疥癣、湿疹。 5.颈部要求颈项端正,如有歪斜提示可能存在内耳疾患,不应选作实验动物。 6.消化道无呕吐、腹泻,粪便成形,肛门附近被毛洁净。 7.神经系统无震颤、麻痹。若动物(大鼠、小鼠)出现圆圈动作或提尾倒置呈圆圈摆动,应放弃该动物。 8.四肢及尾四肢、趾及尾无红肿及溃疡。 (二)实验动物的性别鉴定

小鼠主要依据肛门与生殖孔间的距离区分,间距大者为雄鼠,小者为雌性。成年雄鼠卧位可见睾丸,雌性在腹部可见乳头。 (三)抓取方法 正确地抓取固定动物,是为了在不损害动物健康、不影响观察指标、并防止被动物咬伤的前提下,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小鼠的抓取方法先用右手抓取鼠尾提起,置于鼠笼或实验台上向后拉,在其向前爬行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的两耳和颈部皮肤,将鼠体置于左手心中,把后肢拉直,以无名指按住鼠尾,小指按住后腿即可。 (四)编号、标记方法 1、称重鼠称的感应量在0.1g以下。o 2、标记方法 染色法:采用染料(苦味酸酒精饱和液)涂擦动物皮毛标记的方法进行编号。用毛笔或棉签蘸取染料涂于动物的不同部位,以苦味酸黄色斑点染料标记来表示不同号码。一般习惯涂在左前腿为1,左腰部为2,左后腿为3,头部为4,背部为5,尾基部为6,右前腿为7,右腰部为8,右后腿为9。如果动物编号超过10,需要10~100号码时,可采用在上述动物的不同部位,再涂染另一种涂料斑点,即表示相应的十位数,即左前腿为10,左腰部为20,以此类推。 5.注意事项: 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以免被小鼠咬伤,防止小鼠丢失。同时要遵守实验操作规程。

食品工艺学实验讲义2015刘凤茹

《食品工艺学实验》实验指导书

合肥工业大学化工与食品加工系 2015年11月

实验目录 实验一食用胶凝胶条件对果冻品质的影响实验二牛肉干的加工 实验三原料乳的分析与检验 实验四糖水梨罐头制作 实验五蛋糕的制作及质量检验 实验六酥性饼干的制作与质量检验 实验七内酯豆腐的制作

实验一食用胶凝胶条件对果冻品质的影响 一、目的与要求 本实验综合了果汁的制作、调配与浓缩;食用胶的凝胶形成机理;果冻的感官评价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果冻的一般加工工艺和操作技能;了解食用胶的凝胶作用;掌握不同凝胶条件对果冻品质的影响。 二、制作原理 水果经洗涤、破碎、加热软化、榨汁后,利用天然增稠剂的凝胶性形成果冻凝胶。 卡拉胶是一种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由半乳糖及脱水半乳糖组成的多糖类硫酸酯的钙、钠、铵盐。用蔗糖水溶液浸湿,易分散于水中,在加热至沸时融化成溶胶,放冷后则形成凝胶。 三、实验器具与材料 仪器与工具:手持糖量计、pH计、电子天平、台秤、水浴锅、砧板、刀、烧杯、玻棒、纱布、80目不锈钢滤网等。 材料:市售新鲜水果、白砂糖、柠檬酸、卡拉胶等。 四、实验主要内容 1. 果汁的制作 清洗:摘除蒂、柄,充分清洗干净。 破碎:将果实切成碎片,称重并测定果实的糖度。 加热软化:原料放入大烧杯,按果实重量添加0.2%的柠檬酸,然后置于水浴锅中,在80℃下加热15~20 min。 榨汁过滤:用滤布将果汁滤出,将滤渣加入适量水再次加热、过滤,滤液合并。 2. 果冻凝胶

测定滤液的pH值,将滤液煮沸待用; 添加卡拉胶:卡拉胶与白砂糖(果汁量的15~20%)在固态下混合,以防止在溶解时结团。卡拉胶的添加量:建议从果汁量的0.5%~1.2%之间取三个值进行试验。 将混合物料投入等量冷水中,浸泡5~10min,使卡拉胶充分吸水均匀分散,再边搅拌边加热至沸腾,并保持沸腾状态5-10min,除去表面的泡沫; 趁热用80目不锈钢网过滤,以除去杂质并加入经煮沸的果汁(可加0.02%KCL),搅拌均匀; 罐装后进行巴氏杀菌,条件为85-90℃热水浸泡15min,杀菌之后,尽快降至40℃左右即为成品。 五、实验记录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

焙烤食品工艺学作业题

化学化工学院食品111 19xx 焙烤食品工艺学作业题: 1.什么叫面筋,它是怎样形成的?面筋含量的多少和性能对不同焙烤食品的品质有什么影响(针对面包、饼干分别阐述)。 面筋就是面粉中的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吸水膨胀后形成的浅灰色柔软的胶状物。 面筋的形成: 将小麦面粉加水调和成面团,面团在水中搓洗时,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灰分等成分渐渐离开面团而悬浮或溶解于水中,将调制好的面团用水冲洗,洗去淀粉及水溶性的成分后,剩下的具有粘性、弹性和延伸性的软胶状物质就是湿面筋。 制作面包要求选用含面筋高、弹性和延伸性都好的面粉。高筋面粉因蛋白质含量高、伸展性佳,使得面团在发酵过程中,气体的保存性好,使得面包体积好同时也因高筋面粉中蛋白质含量高,使得面包经焙烤后表皮具有良好的色泽;面筋含量高的面团,所做出的面包韧性大,表皮结构好,面包组织好,内部颜色洁白、有丝状光泽,且面包具有麦香味,口感较佳。而用低筋面粉做出来的面包因蛋白质含量低且性质软,使得面包体积小,表皮色泽不佳,表皮薄、软且凹凸不平,易形成鱼鳞般;低筋面粉伸展性与弹性不佳,造成面包组织粗糙颗粒分布不均匀,口感不好,不但不具香味,而且无弹性、黏牙。 制作饼干则要求弹性、韧性、延伸性都不高,但可塑性良好的面粉,一般选用低筋面粉。 (1)韧性饼干一般采用中筋小麦粉制作,其面筋弹性中等,延伸性好,面筋含量较低,可使得制作出来的韧性饼干表面较光洁,香味淡雅,口感较硬且松脆,饼干的横断面层次较清晰; (2)酥性饼干在生产时的面团是半软性面团,面团弹性小塑性较大,饼干块形厚实而表面无针孔,形态不收缩变形,口感酥松;

(3)苏打饼干选用小麦粉的湿面筋含量高或中等,面筋为宜,弹性强或适中,由于含糖量较少,呈乳白色略带微黄色泽,口感松脆; (4)半发酵饼干既有发酵饼干的性质,又有韧性饼干的脆性特点,选用饼干专用小麦粉或优质精制小麦粉,弹性中等,延伸性25-28cm,如果面筋筋力过强,易造成饼干僵硬,易变形;面筋筋力过小,面团发酵时持气能力较差,成型时易断片,产品易破碎,所以要恰到好处。 2.什么是糖的反水化作用?对面筋的形成有什么影响? 糖的反水化作用: 高浓度的糖液具有很高的渗透压和很强的吸水能力,在和面过程中,由于糖的吸湿性,它不仅吸收蛋白质胶粒之间的游离水,还会造成胶粒外部浓度增加,使胶粒内部的水分产生反渗透作用,从而降低蛋白质胶粒的吸水性,阻止蛋白质水化形成面筋,这就是糖的反水化作用。 糖的反水化作用对面筋的形成的影响: 在酥性饼干盒糕点制作时使用大量的糖,利用糖的反水化作用使得蛋白质胶粒外部浓度增加,胶粒内部的水分产生反渗透作用,降低了蛋白质胶粒的吸水性,从而限制面筋的发展,以降低面团的弹性,增加可塑性,保证产品的疏松度,防止产品变形。在面包面团的调制中,大量的糖同样也会妨碍面筋的形成,降低面团的弹性,同时还会降低面团吸水量。 3.油脂在焙烤食品中的作用有哪些? 油脂在焙烤食品中的作用: (1)起酥作用: 油脂用于焙烤中使产品酥松柔软或产生层次,结构脆弱易碎,因而松软可口,咀嚼方便,入口易化。 (2)充气功能:

食品工艺学实验讲义模板

食食品品工工艺艺学学实实验验 钟 瑞 敏 朱定和 刘健南 编著 韶韶关关学学院院 食食品品科科学学与与工工程程系系 二二O O O O 八八年年八八月月 目 录

实验一罐头排气、密封与高温杀菌( 综合性基础实验) (3) 实验二调味鱼罐头的加工( 设计性工艺实 验) (11) 实验三二次发酵法面包工艺( 设计性工艺实 验) (13) 实验四奶油裱花蛋糕的制作( 设计性工艺实 验) (15) 实验五饮用纯净水生产工艺( 综合性工艺实 验) (17) 实验六混浊型果蔬汁生产工艺( 设计性工艺实 验) (20) 实验七冰淇淋的加工( 设计性工艺实 验) (22) 实验八活菌型发酵乳加工( 设计性工艺实 验) (26)

实训一罐头排气、密封与高温杀菌 一.实训目的要求 1、掌握金属罐二重卷边、玻璃罐旋转式和软罐头热封的原理; 2、了解金属封罐机和塑料真空封口机的主要部件的作用和密封的基本过程; 3、掌握金属封罐机和塑料真空封口机的操作方法和维护; 4、掌握沸水杀菌与冷却的基本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5、了解工业用常压杀菌设备的结构与维护。 参考实验教学时数: 5学时。 二.实验原理 ( 一) 排气密封原理

1、 金属罐 金属罐的封罐采用二重卷边的方 法。在卷封过程中, 由于封罐机主要 部件的作用和配合, 使罐身钩与罐盖 钩牢固严密地卷合而成二重卷边, 罐 盖钩内已衬垫有密封胶膜, 保证了卷 封后的二重卷边具有良好的密封状态, 防止了微生物的第二次污染, 确保了罐藏食品的保藏性。 二重卷边是由封罐机完成的, 不论何种类型的封罐机, 完成二重卷边的主要部件是托盘、 压头和卷边滚轮三个部分组成, 一般称为卷边三要素。卷边滚轮由头道卷边滚轮和二道卷边滚轮组成。压头和滚轮的机械部分统称为封罐机头。三个部件相关位置示意图见图1。托盘是搁置罐身用的, 与压头配合使罐身和罐盖夹紧, 滚轮进行卷封作业时, 罐身与罐盖能始终保持固定不变状态。对于罐身转动式封罐机, 则在托盘下面装有平面滚珠轴承, 使转动灵活。压头的主要作用是与托盘配合固定罐身与罐盖的位置。压头凸缘向上倾斜4o角, 使卷封后的罐头容易下落, 压头的平面必须和中心线成直角, 托盘与压头必须在同一中心线上, 托盘平面与压头平面呈水平状态互相平行, 才能夹紧罐头保持四周高低一致, 压力均匀。卷封滚轮分头道滚轮和二道滚轮,两者外形和尺寸基本相同, 但滚轮槽形有差别。头道滚轮的槽形狭而深, 其作用是使罐盖钩逐步弯曲到罐身钩里, 进而连同罐身钩一起进行卷曲, 相互钩合, 使二重卷边图1 封罐机主要工作部件示意图[1]

食品工艺学复习资料整理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 1.罐头食品(Canned Food/Tinned Food):是指将符合标准要求的原料经 处理、调味后装入金属罐、玻璃罐、软包装材料等容器,再经排气密封、高温杀菌、冷却等过程制成的一类食品。 2.商业无菌: 罐头食品经过适度的热杀菌后,不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致 病性微生物(包括休眠体),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条件下能在罐头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 3.平盖酸坏:指罐头外观正常而内容物却在平酸菌活动下发生腐败,呈现 轻微或严重酸味的变质现象。 4.平酸菌:导致罐头食品出现平盖酸坏变质腐败的细菌。即该类细菌代谢 有机物质产酸而不产气。 5.D值:指在一定的条件和热力致死温度下,杀死原有菌数的90%所需要 的杀菌时间。 (D值与菌种有关、与环境条件有关、与杀菌温度有关。D值越大,表示微生物的耐热性越强。令b = a10-1,则 D=t) 6.Z值:在一定条件下,热力致死时间呈10倍变化时,所对应的热力致死 温度的变化值。 7.TDT值:(Thermal Death Time,TDT)热力致死时间,是指热力致死温度 保持不变,将处于一定条件下的食品(或基质)中的某一对象菌(或芽孢)全部杀死所必须的最短的热处理时间。 8.TRT值:热力指数递减时间(Thermal Reduction Time,TRT)在任何热力 致死温度条件下将细菌或芽孢数减少到某一程度(如10-n)时所需的热

处理时间(min)。 9. 反压冷却:为防止玻璃罐跳盖或铁罐变形,而需增加杀菌锅内的压力, 即利用空气或杀菌锅内水所形成的补充压力来抵消罐内的空气压力,这种压力称为反压力。 10.传热曲线:将罐内食品某一点(通常是冷点)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值用温 -时曲线表示,该曲线称传热曲线。 11.热力致死温度:表示将某特定容器内一定量食品中的微生物全部杀死所 需要的最低温度。 12.热力致死时间曲线:又称热力致死温时曲线,或TDT 曲线。以热杀菌温 度T 为横坐标,以微生物全部死亡时间t (的对数值)为纵坐标,表示微生物的热力致死时间随热杀菌温度的变化规律。 13.F 0值:单位为min ,是采用121.1℃杀菌温度时的热力致死时间。 杀菌锅的类型:间歇式或静止式杀菌锅:标准立式杀菌锅、标准卧式杀菌锅 1. 影响罐头食品中微生物耐热性的因素及作用。 答:(1)热处理温度:可以导致微生物的死亡,提高温度可以减少致死时间。 (2)罐内食品成分: ①pH :微生物在中性时的耐热性最强,pH 偏离中性的程度越大,微生物耐Z T t F 1.121lg 10-=-

焙烤食品工艺学

绪论 烘烤食品——以小麦等谷物粉料为基本原料,通过发酵,高温焙烤过程而熟化的一大类食品叫烘烤食品。 焙烤食品的历史:国外最早在古埃及,国内:三国,北魏,元代,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 第一章(重点) 小麦分类:按生长条件1.冬小麦(温带)2.春小麦(寒带) 白色(硬质粒,软质粒)红色(硬,软质粒),混合色(硬,软质粒) 硬质粒与软质粒区别: 硬质粒又叫角质粒,蛋白质含量高,面筋品质好,筋力强,细胞排列整齐有序。 软质粒又叫粉质粒,筋力弱,排列无序。 为什么面粉中的水分不能太高? 小麦籽粒的形态特征 皮层:9%,主要是纤维素 糊粉层:3-4%,主成分色素和蛋白质 胚乳淀粉层:80-86%,薄壁细胞组成,主要成分是淀粉和蛋白质 籽粒 胚(胚芽):脂肪,维生素,蛋白质 物理与化学性质:千粒重,容积重都是越大,小麦越好。(看期中试卷) 小麦的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 小麦粉的化学性质:1. 淀粉(支链多于直链) 2. 蛋白质:a.面筋蛋白: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 b. 非面筋蛋白:球蛋白和麦白蛋白 面筋蛋白:不溶于水,可形成面筋,麦胶蛋白:伸展性、粘性好,但无弹性 麦谷蛋白:弹性好,但无延展性 3. 脂质:胚芽,糊粉层,2-4%,不饱和脂肪酸,加工时要除去 面筋定义:面团在水中搓洗时,淀粉、可溶性蛋白质、灰分等成分渐渐离开面团而悬浮于水中,最后剩下一块具有粘性、弹性和延伸性的柔软性的胶状物就是面筋。 可将面筋分为以下三类:(重点) 优良面筋:弹性好,延伸性大或适中; 中等面筋:弹性好,延伸性小,或弹性中等,延伸性适中; 劣质面筋:弹性小,韧性差,由于自身重力而自然延伸和断裂,还会完全没有弹性,或冲洗面筋时不黏结而冲散。 简答:形成面筋的蛋白是哪两种?各自有何特性?如果麦胶蛋白或麦谷蛋白太多,各自会导致什么后果?(重点) 答:面筋蛋白:麦胶蛋白和麦谷蛋白 麦胶蛋白:伸展性、粘性好,但无弹性 麦谷蛋白:弹性好,但无延展性 面粉内所含蛋白质越高,制作出的面包体积越大,反之越小。 如果麦谷蛋白过多,势必造成面团弹性、韧性太强,无法膨胀,导致产品体积小,或因面团韧性和持气性太强,面团内气压大而造成产品表面开裂现象。 如果麦胶蛋白含量过多,则造成面团太软弱,面筋网络结构不牢固,持气性差,面团过度膨胀,导致产品出现顶部坍塌、变形等不良结果。

《果蔬食品工艺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糖水梨罐头的工艺研究 1、操作流程 原料选择去皮、切半、去籽巢、修整 排 气、密封杀菌、冷却 2. 操作要点 (1)原料选择 要求梨果实中等大小,果形圆整,果面光滑,果心小,风味浓,香味浓郁,石细胞粗纤维少,肉质细致。 (2)去皮、切半、去籽巢、修整 梨的去皮以机械去皮为主,去皮后的梨要切半,挖去籽巢和蒂把,去皮后的梨块应浸入护色液(2~4%的盐水)中,防止果肉褐变 (3)热烫 果肉在水沸时下锅,再迅速升温。热烫时间视果肉块的大小及果实的成熟度而定,热烫后应急速冷却。 (4)调酸 酸度一般要求在0.1%以上,使用的酸通常为柠檬酸。 (5)装罐与注液 装罐时,按成品标准要求再次剔除不合格的果块,并按大小、成熟度分开装罐,使每一罐中的果块大小、色泽、形态大致均匀,块数符合要求。 (6)排气及密封 加热排汽温度95℃以上,罐中心温度达到75~80℃。排气后立即密封。 (7)杀菌和冷却 根据罐形大小和工艺要求确定杀菌时间,杀菌结束后立即冷却至38~40℃。

实验二胡萝卜泥的工艺开发 1、工艺流程 2、操作方法 (1)原料选择,洗涤,去皮,切碎(薄片) (2)预煮:将薄片放入夹层锅内,加入约为原料重量1倍的清水,加热煮沸,经10~20min,至原料煮透为止。 (3)打浆: (4)配料:胡萝卜泥100kg,砂糖50kg,柠檬酸0.3~0.5kg,果胶粉(LMP型)0.6~0.9kg。 先将果胶粉按规定用量与4~5倍重量的砂糖混合均匀,然后加15-20倍的热水,充分搅拌并加热至沸,果胶溶解后将浓度为50%的柠檬酸倒入搅拌均匀。 (5)浓缩:将胡萝卜泥与75%的糖液倒入锅内,搅拌均匀,加热浓缩,待可溶性固形物达10~20%时,将已配好的果胶粉、柠檬酸溶液加入锅内,搅拌均匀,继续熬煮,当可溶性固形物达40~42%时即可出锅。 (6)装罐及密封:装罐时酱体温度不低于85℃,装罐后立即密封。 (7)杀菌与冷却:

焙烤食品工艺学简答题

简答题 1.焙烤制品的特点: (1)凡是焙烤食品都是以谷物为基本原料; (2)凡是焙烤食品都以油、糖、蛋或其中1-2种为基本辅料;(3)凡是焙烤食品的成熟或定型工艺都采用焙烤工艺;(4)凡是焙烤食品是不经调理就可直接食用;(5)凡是焙烤食品的状态为固态。 2.面筋的物理特性: 面筋的物理特性包括弹性、韧性、延伸性、可塑性四方面:(1)弹性是指面团被拉伸和压缩时能够恢复其原有状态的性质。(2)韧性是指阻止面团拉伸或压缩的力。 (3)延伸性是指面团被拉长到一定程度而不断裂的性质 (4)可塑性指面团被拉伸和压缩后不能够恢复其原有状态的性质 3.糖在焙烤制品中的作用⑴增加制品的甜味⑵是酵母的能源 ⑶增加制品的表面颜色⑷增加制品的风味⑸增加制品的营养⑹调整面团的胀润度 ⑺抗氧化作用⑻抑制细菌增殖 4.油在焙烤制品中的作用:(1)油脂的可塑性(2)油脂的溶合性(3)油脂的起酥性(4)油脂的风味和营养(5)调整面团的胀润作用 5.乳制品在焙烤制品中的作(1)增加制品的风味及滋味(2)增加制品的营养(3)有利于发酵(4)增加外表颜色 (5)改善面团的加工性能 6.疏松剂的作用 (1)使制品易于咀嚼(2)增加美味(3)有利于消化 7.面包能成为人们主食的特点有哪些(1)营养价值高(2)消化吸收率好(3)耐储存(4)食用方便 (5)适合大批量生产8.面团调制的目的 (1)使各种原料充分分散和混合均匀(2)加速面粉吸水而形成面筋(3)促进面筋网络的形成(4)拌入空气有利于发酵 9.面包面团发酵适度的判断方法有哪些 (1)手撕法用手撕开面团看内部的状态内部程丝瓜瓤子状时为发酵适度,丝状不明显为发酵不足,丝状发粘为发酵过度 (2)手插法用手指插入面团迅速抽出,看留下孔洞的变化,如立即回弹则发酵不足,如无大变化则发酵适度,如孔洞继续下限则发酵过度 (3)手拍法用手拍打面团当感觉含气丰富时为发酵适度,感觉弹性很大则发酵不足,感觉发粘则发酵过度 (4)观察法当面团体积升到最高点刚刚下落为发酵最佳 10.面包醒发适度的判断方法 (1)观察体积法当醒发后的面包坯的体积达到成品面包体积80%,有些特殊制法还要达到95%,为醒发适度;(2)观察膨胀倍数法当醒发后的面包坯的体积达到醒发前3-4倍为醒发适度 (3)观察透明度和手感法面团由不透明的发硬,逐渐随膨胀,面团变得柔软,由于气泡膜的胀大和变薄有半透明的感觉,用手指轻摸有轻柔感为醒发适度 2.简述韧性饼干面团的调制过程。 (1)韧性面团的要求韧性面团韧性面团要求具有较强的延伸性,适度的弹性柔软而光滑,并且要求有一定程度.可塑性,成品饼干有一定的账发率

食品工艺学实验·资料

食品工艺学 之 薄荷金银花冰淇淋的制作工艺 一、目的要求 1、掌握冰淇淋制作的基本原理和加工工艺。 2、了解巴氏杀菌、浸提、均质、老化等工序对冰淇淋品质的影响。 二、选题背景 金银花为忍冬植物的花蕾,属忍冬科中的忍冬属,性寒而香,善解热毒,凉血热,止泻痢;现代临床研究和应用表明,金银花主要的药理作用有抗病原微生物,抗炎解热,保干,止血、抗氧化、免疫调节、降血脂,兴奋中枢等;薄荷对于味觉神经和嗅觉神经有兴奋的作用。

它对口腔粘膜有炮热感和刺激作用,能促进口腔流涎、增进食欲、增加胃粘膜的供血量,改进消化功能。有益于治疗食积不化、解除胃脘涨滞感觉。也可治疗呃逆和痉挛 性胃痛。此外,薄荷在肠道内亦有较好的驱风作用,能减轻肠充气、驰缓肠肌蠕动, 具有减缓肠疝痛的作用。薄荷与金银花因含有独特的清香、悦鼻清心,是人们非常喜 爱的传统保健饮品。冰淇淋是一种老少皆喜欢的休闲食品,但由于普通的冰淇淋主要成 分是糖、奶粉、油脂等高能量物质,因此长期食用会使人发胖。本实验在传统冰淇淋加 工工艺的基础上添加金银花提取液,研制具有独特的金银花风味的新型冰淇淋。 三、制作内容 (一)材料与设备 1、材料 金银花、薄荷、白砂糖、奶粉、油脂、稳定剂、食用香精。 2、设备 纱布、过滤网、量筒、电子计量称、均质机、冷冻机、冰柜。 (二)制作工艺 1、薄荷金银花冰淇淋的确定配方:金银花冰淇淋配方的确定通过经验和多次单因素 实验,参考资料得出判断冰淇淋质量的关键在于外观、组织状态、口感、色泽、风味等, 并由此制定了感官评定指标。影响金银花冰淇淋指标的主要是白砂糖、奶粉、油脂、 金银花、薄荷浸提液、香精、稳定剂但是由于消费群不同,需求也各异,为了使消费群 更大化,选择了白砂糖13%、奶粉10.5%、油脂8%、金银花和薄荷浸提液35%、适量 稳定剂和香精。 表1 冰淇淋的基础配方 水名称白砂糖奶粉油脂金银花和薄 荷提取液 添加量(%)13 10.5 8 35 补齐2、薄荷金银花冰淇淋正交试验设计 本实验以业内专业人士评分作为评价指标,以CMC、明胶、薄荷汁和金银花汁 添加量为影响因素设计了正交试验表2。 表2 薄荷金银花添加到冰淇淋中的正交试验设计表

焙烤食品的发展史与发展趋势

《焙烤食品工艺学》课程论文 焙烤食品的发展史与发展趋势 学生姓名:左智勇 学号:20094061306 任课教师:刘远洋 所在学院:食品学院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各项得分 格式、内 摘要、关键词 有否自己观点趋势与发展文献格式数量可读性容 成绩:

焙烤食品的发展史与发展趋势 摘要:焙烤食品是以面粉、蔗糖、油脂为主要原料,经过焙烤工艺制作的一类方便食品。焙 烤食品从广义上讲,泛指用面粉及各种粮食及其半成品与多种辅料相调配,经过发酵或直接用高温焙烤、油炸作为熟制方法的一系列食品,如饼干、面包、蛋糕、糕点、月饼、方便面、膨化食品等。焙烤食品从狭义上讲,多数焙烤食品亦属于西式糕点,如饼干、面包、蛋糕、小西点等。本文先从烘焙食品行业的发展史入手,接着揭示这一行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焙烤食品、发展史、发展趋势、全谷物、功能性 一、焙烤食品发展史简介 焙烤食品的种类繁多,主要有月饼、面包、饼干、蛋糕、及糕点等。世界上每个国家都以多种方式生产各式各样的焙烤制品。我国和古埃及是最早使用和生产焙烤食品的国家。在古埃及的坟墓中以及古罗马的庞贝古迹中都曾发现木乃伊化的酵母发面面包。《圣经》中记载了有关食用发面的和不发面的面包的法律,说明希伯来人已懂得发面技术。中国发面技术的历史也较早。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饼法》中记载了以小麦粉(酵或不酵)、油脂、蜜、乳等原料制成的“髓饼”。元代天历三年(1330)忽思慧所著《饮膳正要》中就详细记载了用酵面和碱发面的蒸饼方法。这是利用野生微生物产酸产气发面的方法。 1.月饼 月饼,原本是祭月时供品的一种,以后成为民间互相馈赠的礼品。《西湖游览志》称:“民间以月饼相馈,取团圆之义。”东坡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来赞誉月饼。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 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月饼配料讲究,皮薄馅多,美味可口,花色繁多,不易破碎,便地携带,也易于保藏,因

食品毒理学总结

一、名词解释 1、原癌基因:调控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正常细胞基因,突变后转化称为致癌的癌基因。 2、化学致癌:由外源化学物引起正常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发展成肿瘤的过程。 3、生殖毒性:外源化学物对雄性和雌性生殖功能或能力以及对后代产生的不良效应。 4、性腺毒性:外源性化学物质对性腺的损害作用 5、食品毒理学:是研究食品中外源性化学物的性质、来源与形成以及它们的不良作用与可能的有益作用和机制,并确定这些物质的安全限量和评定食品安全性的一门科学。 6、毒物:在一定条件下,以较小剂量进入生物体后,能与生物体之间发生化学作用并导致生物体器官组织功能和(或)形态结构损害性变化的化学物质。 7、毒性:外源性化学物质与机体接触或进入体内的易感部位后,能引起损害作用的相对能力,包括一般性的损害、正在发育胎儿的损害(致畸胎)、遗传密码改变(致突变)、引发癌症(致癌性)的能力等。 8、生物转运:化学毒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和排泄过程称为生物转运。 9、生物转化:指外源化学物在机体内经过多种酶催化的代谢转化。

10、被动转运:外源性化学物质在体内由高浓度想低浓度自动转运的过程。 11、主动转运:在载体和ATP的参与下,外源性化学物质体被有选择行的被运输的过程 12、首过效应(first pass effect):未被代谢的化学物原形和代谢产物,不经体循环就被肝脏代谢和排泄的现象。 13、血脑屏障:指脑毛细血管壁与神经胶质细胞形成的血浆与脑细胞之间的屏障和由脉络丛形成的血浆和脑脊液之间的屏障。 14、胎盘屏障:由位于母体血液循环系统和胚胎之间的几层细胞构成,是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之间的屏障。 15、生物半衰期:进入机体的外来化学物由体内消除一半所需的时间称为生物半衰期。 16、肠肝循环:化学毒物及其代谢物由胆汁进入肠道。一部分可以随粪便排出,一部分由于肠液或者细菌的酶催化,增加其脂溶性而被肠道重吸收,重新返回肝脏,形成肝肠循环。 17、绝对致死量或浓度:指能引起一群机体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浓度)。 18、半数致死量或浓度:在急性毒性实验中能引起一群个体50%死亡所需的剂量(浓度),也称致死中量。 19、最小致死剂量或浓度(MLD,LD01):指一组受试实验动物中,通过实验和观察仅引起个别动物死亡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