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相机拍摄技巧

单反相机拍摄技巧
单反相机拍摄技巧

什么是数码单反相机?要理解这个概念,先要解释什么是单反相机。简而言之,单反相机指的是取景和成像都使用一个镜头。取景时,光线通过反光板、五棱镜(或者五面镜)反射到光学取景器。这时,从取景器中就能看到被拍摄的视图。按下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快门打开,光线便直接入射到胶卷上,从而完成一次曝光。由于取景和成像都用一个镜头,单反相机可以实现无视差,即所谓的“所见即所得”,这是单反相机相对于旁轴、双反的最大优势。而数码单反相机,自然就是采用数字化的单反,也称为DSLR(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最普通的不能换镜头的小数码相机---Digital Camera, 简称DC

胶片单反相机, Film Single Lens Reflection 简称 FSLR

数码单反相机,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ction 简称DSLR

关于焦距

说相机前,先说焦距,这是摄影的最重要概念,不论你用傻瓜机还是专业机,务必掌握!焦距是个很变态的概念,我至今不明白那多少多少毫米与取景有啥关系

为什么一定要用毫米?

要是你到摄影器材店对老板说:“给偶来个十六厘米的!”

估计老板会明白你要什么镜头,但他恐怕会汗一个~

滚TMD焦距!我们不需要了解什么毫米厘米

只需要知道,镜头分为广角镜头,标准镜头,长焦镜头

镜头上标有50mm的,就是标准镜头,简称标头,要不简称BT也可以 :)

数值小于50mm的,是广角镜头。大于50mm的,是长焦镜头

这三种镜头有什么特点呢?各自用于什么情况的拍摄呢?

简单说,从标准镜头中看到的景物,和你肉眼看到的是一样大的、

从广角镜头中看到的,比肉眼看到的小,所以能在相机里容纳范围更广的景物

从长焦镜头中看到的,比肉眼看到的大,所以在相机里成像的范围窄

最常用的焦段在24-135mm这个范围内,也就是说,如果你的镜头含盖了这个范围,就可以

应付大部分拍摄情况了

那么,什么情况下应该用多少毫米呢?

先说什么情况下应该用多少毫米拍

应该说,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则,你可以用任何焦距拍任何东西,但那是你成为大师之后

当你还是菜鸟的时候,还是先了解一些基本的东西吧

先说广角。如何判断一张照片是广角镜头拍的呢?

可以从画面的变形状态来判断

通俗地说,如果在画面里能看到明显的近大远小,那就是广角镜头拍的

35或40mm可称为小广角,只有轻微变形,最适合街头人文

28mm算是比较普通的广角了,变形程度不太大,很适合风景和街头人文

24mm以下的焦段会让画面产生严重变形,所以只能用于风景

用广角怎么拍风景才好看?应该在画面中有背景和前景,也就是说,既有离你较远的景物,也有离你很近的景物,这样才能体现广角的优势

例如我在珠峰大本营拍的这张,用17mm的焦段拍摄

照片中可看到,佛塔比珠峰还高

一看就是是广角作品的一个突出例子,如果不是用广角镜头,你无法同时把近处的佛塔和远处的珠峰同时拿下!

关于广角镜头的变形

使用广角镜头,尤其是20mm以下的超广角镜头,构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变形,越靠近画面边缘,变形越厉害

应多尝试不同的角度,把变形减少到最低(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甚至可以把最重要的主体放在画面中间

实在不行,只能先拍回来,用PS纠正变形

比如,上面那照片的原图,佛塔往画面中心有轻微倾斜

用PS拉一下就直了~

说完广角说标头

(请注意:镜头焦距是很重要的一节,用DC的朋友虽然不用换镜头,也不要忽略这节,因

为DC的焦距原理也是一样的。说完广角、标头、长焦以后,我就开始详细讲述各种相机的使用了,请耐心看完。)

刚才说了,从50mm的镜头看世界,与肉眼看到的大小是一样

也就是说,它既没有广角的优点(拍得更广),也没有长焦的优点(拍得更远),是最平庸的焦距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50mm成了一个万能的焦距,什么都能拍

它的最大优点体现在街头人文抓拍的时候

因为视角与人眼相同,所以你不必举起相机取景,用肉眼就可以在脑海里取景,感觉合适的时候抬手就拍,非常迅速,等你的拍摄对象注意到你时,你们已经擦肩而过了....

下面这张就是50mm镜头拍的,我在走动中抓拍

某风光大师说,他拍风光用得最多的还是标头,这就看个人的构图习惯了

我个人认为,拍风光的时候,广角,标头,长焦一个都不能少

但是拍人像的时候就要注意了

如果是拍到此一游的环境人像,可用50mm

如果是拍人的全身像,可用50mm

如果拍人的半身像,尤其是美女,就不宜使用50mm了,需要更长的焦距

为什么?

你只需要知道,一般情况下,如果用标头或广角拍人,拍出来五官不好看

关于中焦和长焦

一般来说,60-100mm之间的焦段算是中焦

100mm以上就算长焦了

那么半身像用多少mm合适呢?

85mm是最佳的,用这个焦距,人面部五官的变形最小

85-100mm之间的焦段,最适合拍半身像,100-135mm,最适合拍大头照

大于135mm,就不适合拍肖像了,这时候会把人脸拍得比较扁

超过200mm的焦距,适合拍体育比赛和生态片,比如动物,鸟类等一切难以接近的目标这张是大概85mm拍的婚莎车模

这模特好看不好看先不说,这个焦距拍到的肯定是她本人最好看的一面

很多初学摄影的朋友,因为心里障碍不敢靠近拍摄对象,所以喜欢用长焦拍摄人文片

然而大师们极少这么做,一般都是用广角或标头拍人文片的

因为他们认为,长焦镜头缺乏了广角镜头带来的透视变形,也就是近大远小的视觉,同时空间感太小,让观众没有临场感。

那谁谁谁说的来着,当你觉得你的照片不好,那是因为你靠得不够近!

来看看两张片子对比

这张是28mm在一米距离拍的路人,明显的近大远小,现场感强烈,让人感觉那MM都快冲进你怀里了

而这张,中长焦拍的,视觉效果就很平淡了,如果这个场景用小广角镜头走近了拍,视觉冲击力就会更强

长焦距最适合拍的,当然是生态片了

也适合拍远处的风景

大家注意一下,这张风景和珠峰大本营那张视角有什么不一样?

区别在于,这张片子,所有的景物都在远处,不需要兼顾近处的东西,这样的景色,就应该

如果用广角拍没有前景的远景,画面就会显得非常空洞,没有视觉兴趣点

所以长焦在风光摄影中与广角同等重要

关于小数码相机DC的正确使用-DC焦距

介绍完了焦距这个最重要的概念以后,本来想接着介绍光圈和快门速度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摄影爱好者都需要掌握它

所以,我就从最入门的摄影器材DC讲起

DC, 就是不能换镜头的数码相机

它与胶片相机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胶片相机用胶片感光

数码相机用感光器感光

一般的DC是什么焦距呢?

我们往往只知道相机是X倍变焦,这样是不够的!

我之前介绍的是标准通用焦距,即胶片相机的焦距

而DC的镜头上印的焦距是没有任何参考价值的

它要经过换算成标准焦距,才能知道这个相机到底能拍多广,能拍多远,才能知道什么时候拍摄照片不会糊!

所以一定要搞清楚你相机的实际焦距

如何换算?COW! 如果我再向大家介绍如何换算,那我这帖子跟那些变态的专业文章有什么区别?

很简单,就是买相机的时候问老板!

如果他说不出这相机的实际焦距是多少,你就叫他回家种地吧!

如果你手头已经有了DC,就看说明书,看看相机的焦距“相当于35mm相机的”多少mm? 如果手头连说明书都没有,就上网查去吧!

当你知道了你的相机的变焦范围是多少mm到多少mm, 那么你至少要记住两个数字

第一个,就是广角端是多少mm? 例如,28mm

第二个,就是,相机是多少倍变焦?例如,5倍变焦

那么,这个相机的变焦范围就是 28-140mm (28×5=140)

这下,你就随时可以知道,当你需要多少毫米的时候,应该变焦多少倍?

拍摄焦距=广角端焦距×变焦倍数

比如,当你需要50mm的时候,你就进行两倍变焦多一点

提问!

当你需要拍美女半身像的时候,应该用多少倍变焦?

当然是用85除28=3倍变焦!

当然这些换算都是粗略数字,心里估一下就可以了,用不着做得太精确哈!

市面的DC种类太多了,你需要什么样的DC?

个人认为,一台DC的焦段大概在28-135mm左右就足够了,

在长焦端,200mm是极限

不要追求变焦范围太大的DC,因为长焦DC的画质普遍不高

广角端最好有28mm, 拍风景和人文都很方便

实在没有28mm的话,35mm也勉强够用

在机身方面,一定要买带可翻转的显示屏的

这是DC的优势之一,可让你更轻松地取景,尤其是在拍花鸟鱼虫的时候

也可以让你在陌生人的眼皮子底下拍他/她而不被察觉

在功能方面,要仔细看厂家的说明资料

有没有手动功能并不重要,有最好

有一样功能是必不可少的,就是曝光补偿(用法稍后再说)

还要看清楚微距功能,最近对焦距离是多少,距离越小越好,比如1cm, 甚至零距离

一般来说,5cm和10cm是比较普遍的

有些DC还带防抖功能的,此功能可有可无

推荐的品牌: 佳能、富士、尼康、奥林巴斯、松下、科达,别的牌子就算了

DC的拍摄操作

使用DC, 大部分情况下用P档足矣!如果相机出现抖动标志(不同相机抖动标志不一样),就要用三角架,或者用闪光灯

先介绍几个基本概念

快门,就是相机允许光线进入的时间

光圈,就是镜头进光孔的大小

注意:

光圈数值越小,光孔开得越大,简称大光圈

光圈数值越大,光孔开得越小,简称小光圈

例如,光圈数值F2.8和F8对比,F2.8是大光圈,F8是小光圈

快门和光圈决定了单位时间内进入相机的光线的量

如果这个量正好合适,那么照片曝光正确

如果量少了,那么照片曝光不足

如果量多了,那么照片曝光过度

如果用A档,那么光圈越小,画面会越锐利(不过差别不大)

但是光圈越小,单位时间内进光越少,所以光线不好的时候容易模糊,还是用大光圈的好P档和A档都可以使用曝光补偿

M档和S档基本没用,可以彻底抛弃它们

曝光补偿起什么作用?

当你用P档时,相机给你的曝光量大部分时候是你想要的

但是,有时候,你需要画面比相机所给的更亮一些,就加一点补偿

有时候,你需要画面比相机所给的更暗一些,就减一点补偿

如何加减补偿?看说明书!

还有什么时候应加减补偿?

请登陆GOOGLE, 搜索“白加黑减”这四个字,然后“Enter”!

你会看到详细的阐述,我就不多说了,免得大家犯晕

另外要注意的是,如果要拍摄风景,最好调出相机的“风景模式”,

或者“无穷远”模式

构图后按快门就行了

如果拍近处的小东西,用P档,调出微距模式,也就是那朵小花的标志,

这样就可以凑近了拍了

拍微距时要注意,镜头应调到最广角端,离主体越近越好

但是不能超过相机的近摄极限,否则无法合焦

注意:DC只有在拍微距时,才能实现明显的背景虚化

还要注意:微距摄影时,极易因手抖造成主体模糊

如果没有三角架,应多拍几张,确保万无一失

以上为简单阐述,只需要照做就行了

相机的曝光模式

相机一般有几个曝光选择

A档(或A V档): 由你决定光圈大小,相机根据光圈大小决定快门速度这是胶片相机最常用的档

S(或TV)档:由你决定快门速度,相机根据快门速度决定光圈大小除非经常要拍快速运动,否则极少使用

M档: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全部由你决定

P档:光圈大小和快门速度全部由相机决定,你只管对焦构图并按快门

既然A档是最常用的,它有什么意义呢?为什么不把一切交给相机呢?

刚才说了,DC与胶片相机的最主要区别在于:

胶片相机用胶片感光

数码相机用感光器感光

用胶片机的时候,可用A档调整光圈控制背景的虚化程度

光圈越大,光孔开得越大,那么背景就越虚

但是,注意,但是!

相机的成像效果与感光器大小有密切关系

DC的感光器比胶片的尺寸小得多,所以成像可调整的余地也就小很多

如果用胶片机或感光器尺寸较大的数码单反,应该多用A档

而用DC就不要向往什么手动功能了,也不要企图拍出什么背景虚化的大美女了

大部分时候,尤其是光线充足的户外,就用P档拍吧

注意: P档是程序档,并不是全自动档!

全自动档要坚决抛弃!

P档和全自动档有什么区别呢?

P档的可控功能比全自动档多一些

具体多了什么功能,请看说明书

总之不要用全自动档就是了

关于数码变焦和感光度(ISO)

数码变焦是超级无敌变-态-下-流-无-耻的功能

几乎所有DC都宣扬它有多少多少倍数码变焦

这完全是误导菜鸟消费者

第一,不论任何相机用数码变焦拍到的画面质量都很差

第二,就算你真有必要把景物拉得这么近,用PS完全可以达到数码变焦拍到的效果,甚至可能更好

可见,两图没有明显区别,所以,数码变焦完全没有必要使用

第三,在进行正常光学变焦的的时候,你很可能不小心误用数码变焦,拍了也没注意到

回家看到那惨不忍睹的画面,已经无可挽回

SO, 在你买回数码相机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进入设置菜单,数码变焦给关掉!!!

关于感光度

一般的DC感光度范围在50-800之间

买回数码相机的第二件事,就是把“自动ISO”给取消,把感光度数值设为最低

ISO越低,画质越细腻,ISO越高,拍摄时越不怕手抖,但是颗粒越粗

最好不要使用超过100,如果使用100拍出来的还是模糊,最好用三角架。

如果没有三角架,可使用200,但是回家后就要花些时间PS了,而且效果有限

只有在非拍不可,画质并不重要的时候,才使用200以上的ISO

第一部分,基本训练

训练1、全景深练习

被摄体:一般风景、花卉、城市建筑等冲击力较强的景物。

要求:画面全部实焦。

建议:首先使用广角镜头:24MM—35MM拍摄, 光圈:F11—16,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2、单体对焦练习

要求:只把焦点对在主要被摄体上,浅景深。

建议:中望远镜头:85MM以上,光圈F5.6或更大。光圈优先AE模式。

训练3、定格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行走着的汽车、火车,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求:将激烈运动着的被摄体的瞬间动作或瞬间表情记录下来。

建议:高速快门1/1000秒以上、快门速度优先AE模式。

训练4、动感练习

被摄体:体育运动项目、动态的人、流动着的水,瀑布等。

要求: 运动员和动态人的身体的一部分虚化或动体实背景虚。流动着的水,瀑布等有流线感。建议:慢速快门1/15秒-11秒。先从1/30秒开始练习,然后1/15、1/8、1/4、1/2、1秒逐段练习。使用三脚架。

训练5、取景练习

要求:突出主题,画面简练,能传达出被摄场景的气氛。

*此项训练是构图训练的基矗

建议:望远镜头,大光圈。

训练6、特写练习

被摄体:花卉、静物、昆虫等。

要求:被摄体占画面的比例尽量大,突出被摄体的形状和有趣的部分,高清晰度。

建议:使用微距镜头或微距功能及近摄接圈,最短摄影距离,镜头与被摄体保持平行。使用三脚架及快门线。

训练7、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的使用练习

利用各种焦距镜头(镜头各焦段)进行拍摄练习,借此了解镜头各个焦距的特点,理解画角及透视关系,

活用各焦距段的不同景深。

标准镜头: 焦距50MM左右的镜头——极其自然,没有夸张。

广角镜头: 焦距35MM以下的镜头——强调远近感。

中望远镜头:焦距为85MM~135MM的镜头——与人眼最接近的透视(远近)感,能正确体现被摄体的形状,

多用于人像摄影。

望远镜头:焦距为200MM以上的镜头——很少远近感,有压缩效果。(易抖动,尽量使用三脚架)

第二部分:画面构成和构图训练

练习8、横、纵位构图

被摄体:景物、山河、建筑、人物等.

要求:用横位构图表现稳定感和宽阔感,用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和高度感,画面不能有无用的空间.

建议:1、对同一被摄体分别用横、纵位构图法拍摄,比较作品的不同感受.

2、横位构图表现安定感时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表现宽阔感时使用广角镜头.

3、纵位构图表现纵深感与高度感时使用广角镜头,注意画面中近景与远景的位置配置.

4、构图时应特别注意水平与垂直,使用三脚架.

练习9、三角形构图

被摄体:三角形或类似三角形的景物,建筑,人物造型等.

要求: 利用三角形在画面中不同的位置配置,表现稳定感、跃动感、高度感和宽阔感.

建议:1、画面中有容易识别的三角形造型,三角形构成的复数物体焦点要实,要有平衡感.

2、高楼大厦和道路等高大细长的景物时使用20MM以下的广角镜头.

3、使用景深预测功能.

练习10、对称形构图

被摄体:所有具有对称构图性质的景物、人物造型、建筑等.

要求:利用上下左右对称构图,表现稳定感和超现实意境.

建议:1、选择优美的对称形,对称形的两边焦点都要实,每个对称形表现要明显.

2、尽量使用标准焦点以上的镜头,使用光角镜头时要注意相机与被摄体保持平行.

3、拍摄岸边与水中的对称构图景物时使用偏光镜,

4、求全景深不得不用小光圈时使用三脚架.

练习11、垂直、水平构图

被摄体:风景、建筑等.

要求:画面中表现由多条平行或垂直线条构成的单纯美.

建议:画面构成的线条要保持水平或垂直,线条要美, 水平或垂直线条造型要布满全画面.

使用三脚架

练习12、S形、斜线构图

被摄提:具有S形或斜线构成的道路、河流、山峦、都市内的桥梁和道路等.

要求:用S形表现纵深感,用斜线表现外展的广阔感和动感.S形要通达画面的两端,中途断了的话前面要有空间构成.

建议:S形及斜线的配置要有平衡感,要仔细感觉作品是否有纵深感和广阔感,被摄体是否清晰.

主题要突出.

练习13、黄金分割法构图

被摄提:任何均可.

要求:被表现的主体要处在分割点、线上或附近,构图要平衡.被摄体要突出.

画面中不能有多余的部分存在.

建议:首先按自己的想法构图,然后再活用黄金分割法.

第三部分:用光训练[1]。

练习14、昼间闪光灯曝光补偿

被摄体:人物、花卉、宠物、小范围自然景色、静物等近距离小范围景物。

要求:当以上被摄体处于逆光、侧逆光并周围光线强于被摄体时或被摄体处于昼间阴暗处时使用。

建议:1、用闪光灯同步速度测光(平均测光)取得光圈值,然后用闪光灯的指数除以光圈值得到拍摄距离,就能得到曝光准确的照片。

例如:相机的闪光同步是1/125秒,用相机的自动测光得到的F值16,闪光灯的指数(GN)是40,即40÷16(F)=2.5M,这时的拍摄距离为2.5米。

2、已知闪光指数(GN)和距离求光圈(F)时用闪光灯指数除以距离求得光圈(F)。

即:GN÷距离=F。

练习15、利用闪光灯体现作品的立体感

被摄体:人物、花卉、、宠物、静物等。

要求:使用外置闪光灯并利用连线使闪光灯离开相机,从斜上方或背后投光制造立体感,也可以投到天花板或利用反光板制造折射的柔光,具体投光方法与方向按自己意图具体安排。但是要尽量避免重阴影。

建议:可能的情况下尽量尝试各种投光方式及曝光补偿所制造出来的立体感觉。

练习16、室内及夜晚灯光摄影

被摄体:室内灯光下的集会以及城市灯光夜景等。

要求:利用色温在室内及夜灯下制造肉眼见不到的独特(泛红)氛围。

建议:画面内的光线布置尽量均匀,镜头附近最好没有强光源并不能有强光射进镜头,拍静物时使用三脚架,抓拍时最好使用ISO400的胶卷。如果希望得到忠实于原色的作品,使用80A滤镜矫正色温。曝光不能有过。

参考:色温:白日晴天=5500K,白日阴天=6500K,早晚=4500K,一般灯光=2800K。

练习17、朝阳、夕阳、夜景

被摄体:朝阳、夕阳下的山峦、海岸线、自然风光及夜景。

要求:要充分体现朝夕的氛围,再现朝夕夜景的绚丽景色,不能有多余的物体进入画面,最好没有晕光。

建议:使用手动,基本上光圈为F8~11左右,AE光圈优先,远景时焦点调到无限远,10M 以内对点光源等最容易看清楚的物体上对蕉,使用三脚架,可以考虑多次曝光。

练习18、白色物体

被摄体:雪景、白色沙滩、白色花卉等白色物体。

要求:清晰再现白色物体的质感与色调。

建议:根据实测曝光量适当曝光补偿,补偿量根据白色物体占画面的比例和你要表现作品的意图一般为0.5~1.5EV之间,画面中黑白物体相间时根据各占比例调整。

第四部分:用光训练[2]

练习19、逆光(透射光)的运用

被摄体:光线从背后照射的人物、风景、花卉、静物及抓拍等.

要求:充分利用逆光的特点制造透明感和立体感.注意被摄体与背景的亮度平衡及不能有创作意图以外的光晕产生.

建议:使用曝光补偿以及反光板. 曝光补偿量有+0.5、+1.0、+1.5、+2.0EV等,补偿越大,被摄主题越亮,如果把握不好曝光补偿量,可以分段补偿各拍一张以上以保证拍摄成功。

练习20、侧光的运用

被摄体:与此种光线有关的人物、风景、花卉、植物、宠物以及抓拍.

要求:充分活用阴影的效果,使画面的氛围符合自己的拍摄意图,通过练习提高对光的敏感性. 建议:拍摄时从顺光、侧光、斜策光、半逆光、逆光的顺序去观察被摄体,并注意侧光与逆光所制造出的物体立体感之差别.如利用强侧光可塑造男人的刚毅和弱侧光可营造女人的温柔等.使用遮光罩。

练习21、林中点光与泻光的运用

被摄体:具有泻光特点的林中、阴天下的风景如山峦、江和湖海的水面等.

要求:充分利用点、泻光的特点营造出印象深刻和感动人的氛围.

建议:注意光比范围及曝光量的掌握,明暗差要适当,用点测光方式测得明处与暗处的曝光量后取中间值进行最后的曝光。

练习22、极端曝光的应用

被摄体:想要高调表现(阴影淡的)或低调表现(反差大的)的一切被摄体材.

要求:摄影意图以及主题要鲜明,要考虑采用高调或低调的必要性,被摄体的所具有的氛围要协调.

建议:高调的曝光补偿从0~+2.0,低调的曝光补偿从0~-2.0,通过分段曝光,掌握在各种条件下的曝光补偿所带来的效果。

练习23、光的轨迹

被摄体:夜间流动的车、船、星空、焰火等.

要求:流畅地表现光的流动,光的流线色彩、形状、大小与周围的气氛要协调, 曝光要适当. 建议:利用平均测光与中央部分重点测光模式。也可以把光圈设定为F4或F5.6, 曝光为30秒至2分钟(可用B门)。焰火一般使用ISO100胶片,光圈在F5.6~F11之间.星空的曝光时间最长可到1~2小时。以上均使三脚架。

练习24、有灯光照明的物体

被摄体:都市内夜间被灯光照亮的建筑以及植物等.

要求:取景角度要体现被摄体的魅力,选择能够充分表现气氛的曝光,画面中主体的所占比例要适当。

建议:使用三脚架、快门线,使用手动模式,B门或T门,使用曝光补偿+0.5—1.5EV。注意构图时画面中最亮部分与最暗部分,避免亮度相差悬殊,长时间曝光时注意倒易失律问题。使用广角镜头!

第五部分:强调色彩的训练

练习25、26、27、28、29、30

分别以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白色、黑色为主要特征的被摄体做表现主题的练习。

被摄体:具有以上颜色的各类物体及颜色着装的人物、花卉等。

要求:要表现出以上个种颜色的鲜明特征,把握好色调、明亮度、饱和度这色彩的三要素。建议:注意冷暖色的表现,可能的话使用滤色镜,使用包围式摄影法体验曝光补偿对色彩表现的作于用。

练习31、表现水的透明感

被摄体:与水有关的任何物体。

要求:在表现水透明感的同时注意作品的整体表现。

建议:注意水面的光反射,使用PL镜,使用是旋转PL镜找到最佳表现。

练习32、色彩对比

被摄体:各种颜色掺杂形成对比的田野、公园、建筑群等。

要求:利用色彩对比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建议:不要使太多的色彩进入画面,形成对比色彩的亮度差越大对比度越强,明亮色与形成对比的暗色容易醒目,同一颜色的实焦点处与虚焦点处可以形成对比。

练习33、黑白摄影

被摄体:任何物体、人物等。

要求:主题与背景的关系性,理解黑白摄影作品的特性。

建议:有必要了解彩色变成黑白后的具体变化,既把红色当做浓黑、黄色当做灰色考虑等, 并了解与灰阶的关系。

练习34、单色调的表现

被摄体:大自然中的群生植物,大面积单色花卉,色调统一的室内房厅等。

要求:有效使用统一的色调,构图平衡,充分掌握色彩的浓淡度。

建议:注意色彩的饱和度,使画面内的色彩表现有张有弛,使用色温滤镜。

第六部分:表现动感与感情的训练

练习35、动感的表现

被摄体:体育运动、动物、纪念活动、花草、河流等。

要求:充分记录并表现运动的物体或人,表现出运动着的力量感和动态美,合理构图,掌握适合被摄场景的快门和按快门的时机。

建议:如果条件允许,尽量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定格高速运动时使用快门速度为1/500-1/1000秒,表现流动感时使用1/15-1/4秒,追拍时可使用1/15或1/30秒。

练习36、临场感的表现

被摄体:火灾及事故现场,祭祀活动,仪式,自然气象状况等。

要求:尽量表现临场感,使人身临其境。即使是较平凡的被摄体,也要利用技术与器材制造出临场感。

建议:尽量接近被摄体使用超广角或望远镜头,光圈使用F11、F16、F22求大景深。表现自然气象状况如台风、大雨、雾、急流时使用三脚架,快门1/8、1/4、1/2秒优先,并可使用包围式拍摄法。

练习37、寂静感的表现

被摄体:自然风光。

要求:摄影者自身要宁静安稳,选择最佳的拍摄时间和天气,选择稳定简洁且容易传达静感的构图方式。

建议:拍摄时间最好在黎明、傍晚、明月夜、雨天、雾、雪天等。选择对称、三角形等增加寂静感,构图要横平竖直,不能有倾斜以强调集中感和稳定感。使用三脚架。

练习38、感情的表现

被摄体:人、动物的脸部特写与身体(动作的瞬间抓拍)。

要求:掌握最佳快门时机,做到与被摄人或动物心感相通,除脸部外也要注意其他肢体的表现与主题相吻合,注意构图的各个细节。

建议:先从身边的人特别是小孩和宠物开始练习,平时多多注意他们(它们)的喜怒哀乐,并找出有趣的特点,然后利用望远镜头在被摄人或动物不注意的时候抓拍。开始练习时尽量利用自动模式。

单反相机设置及摄影技巧

单反相机设置及摄影技巧,实用通透! 相机设置 一般使用“标准”就可以,建议将“标准”的锐度调+3,对比+1,饱和度+1,这样可以使照片“更锐”,拍人像时建议锐度调+4,风景建议锐度调+7。 关闭建议在大光比环境下使用高动态HDR,是按照不同曝光拍多张照片,再进行合成,效果要好的多,不过有可能会颜色失真。 如果你是出去旅游或者是要随时抓拍的情况,就尽量不要用M档了,改用A档,因为A档是光圈优先,你只用调整光圈,机器会自动调整快门速度达到Ev平衡,使你的照片很少欠爆过爆。 一般情况下,白天用范围或者中央评价测光就可以,夜晚最好用点测光。

此值越大,快门就会越快,ISO提高一倍,快门就快一倍。但是噪点就会增加,白天400,室内1600-以上,夜晚6400都不会有太大问题,噪点控制还是很不错的! 此值越大,所产生的光圈越小,那么光圈越大,说明光线能更多的到达cmos上,也就能得到更快的快门,光圈大一倍,快门也会快一倍。同时,大光圈,会得到浅景深,也就是说背景虚化越厉害。另外,光圈的定义是建立在人眼是1.0的基础上计算的。一般来说,拍摄风景时,光圈都要在f8-f11之间,近景要f4左右。

焦段越小,拍摄的画面场景越大,反之场景越小。同时,随着焦段的增加,景深越小,背景也更容易虚化。 拍摄技巧 1、拍静止小东西的特写 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用A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 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档!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 3、拍景 A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 上三脚架,M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

摄影师讲解单反相机摄影技巧

摄影师讲解单反相机摄影技巧 1、阳光法则 对于风景摄影而言,过分依靠相机的测光结果往往不能得到最佳的拍摄效果。比如场景中存在大面积暗色景物时,相机的测光系统会增加曝光量,得到的照片效果呈现过曝的效果,天空变成惨白一片,没有任何细节。 这时如果采用“阳光十六法则”,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阳光的照射强度是相对固定的,在阳光照射充足的室外,将相机的光圈设定为f16、快门速度为1/125秒(iso为100的前提下)就可以拍出色彩浓烈,曝光正常的风景照片了。根据这个法则,碰到反光较为强烈的环境,比如在海滩上摄影时,应该使用f/22光圈,在光线受到减弱时,比如多云情况下应使用f/11光圈。 2、月光法则 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有规律地发生着变化,从古至今那些美丽的传说无时不刻使人们对天体产生着遐想,而在夜晚当你面对天空时,月亮又是第一个走入我们的视野。古代,诗人们对月饮酒赋诗,当今在人们享受着现代文明的时候,都喜欢把月亮拍进自己的画册。 根据专业人士的测量,满月时的亮度值为ev15,相机iso设定在100时,采用1/125秒的快门速度,采用光圈f11拍摄可获得正常的视觉效果。半月时需要增加4倍曝光量,曝光组合可设定为iso100、快门1/60秒、光圈f5.6。而在拍摄月芽时甚至需近1秒长的曝光。细分析起来并不是因为它们大小的变化引起亮度的下降,而是月亮在盈亏变化时所受到阳光照射的角度起着变化。拍摄月亮忌曝光过度,多曝光会成为一个白圈,毫无月亮的感觉,所以称为月球,是因为它有立体感。 3、相机抖动法则 当你手持相机拍摄时,快门的速度不能小于镜头焦距的倒数。如果快门速度越慢,那么拍摄抖动时就越可能降低锐度。如果用50mm焦距的话,快门就要达到1/50秒以上为宜,只有当环境实在昏暗时,用闪光灯、脚架或者把相机放在硬物上防止抖动。 不过如今的数码相机很多都具备防抖功能,以镜身防抖技术为代表的佳能和尼康而言,优势主要体现在长焦摄影能力上,在135mm毫米以上的焦段采用镜身防抖,效果非常明显,完全可以替代3档安全快门(举个例子,也就是说在200mm端开启防抖后手持拍摄快门速度可以达到1/30秒)。 采用机身防抖功能的机型的防抖优势主要体现在50-100mm这段中焦上,以刚发布奥林巴斯e3为例,它在这个焦段可以实现替代4档安全快门,也就是说在100mm的焦段下,快门速度1/8秒拍摄的照片也不虚。 4、灰板法则18%中灰版 灰板是拍摄的利器。可是如果身上没有灰度板怎么办呢?可以将手背(手心太白,手背颜色接近脸部)摊开面向阳光,对手背入行测光,然后加一档曝光。 景深法则后景深是前景深的2倍 当被摄物体比较深的时候,应该对焦点选择在景深的前1/3处,因为这样,对焦点后的景深是之前的2倍。各种光圈和焦段组合都可以使用这个法则。记住,光圈越小,焦距越短,距离被摄物体越遥,景深就越大。

单反基础知识(入门教程)

1、拍静止的小东西的特写,如花、鸟、虫: 用Av档,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光线好的话,iso100,光线不好的话,iso最好400以内。 2、拍人:基本都是使用较大的光圈(f5.6以内)、50mm以上的焦距,拍摄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v档!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 Av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上三脚架,Av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使用反光板预升功能,减少按快门后,反光板抬起引起的机震;并用背带上的那个方盖子,盖住取景器,以免杂光从后面进入影响画质;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就会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 5、拍烟花:使用快门线,B快门,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光线好的情况:Av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Tv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使用Tv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如果使用太快的快门,喷泉拍出来就都是不连续的水滴了! 8、夜间人像留影: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v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Av光圈优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测光方式: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用AE lock 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4.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EV、白要加EV。 EV 即曝光补偿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小型数码相机大多通过菜单来调节曝光补偿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减小一倍。按照不同相机的补偿间隔可以以1/2(0.5)或1/3(0.3)的单位来调节。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由于相机的快门时间或光圈大小是有限的,因此并非总是能达到2EV的调整范围,因此曝光补偿也不是万能的,在过于暗的环境下仍然可能曝光不足,此时要考虑配合闪光灯或增加相机的ISO感光灵敏度来提高画面亮度。一般的说,景物亮度对比越小,曝光越准确,反之则偏差加大。相机的档次有高有低,档次高的,测光就比较准确,低的则偏差也会加大。如果是传统相机,胶卷的宽容度是比较大的,曝光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不会有大问题,但是数码相机的CCD宽容度就比较小,轻微的曝光偏差都可能影响整体的效果。总而言之,曝光补偿的调节是经验加上对颜色的敏锐度所决定的,用户一定要多比较不同曝光补偿下的图片质量,清晰度、还原度和噪点的大小,才能拍出最好的图片。注:佳能说明书上的光圈是指F数值,光圈越大,景深越大。一般人们所说的光圈是指光圈孔径,和F数值成反比,光圈(孔径)越大,景深越小。 Av--光圈优先自动曝光。 Tv--快门优先自动曝光 AE-自动曝光 AF-自动对焦 AF-S--和SAF应该一样,是单次自动对焦相对的是连续自动对焦。 MAF-监控AF,这个模式可以缩短对焦所需的时间。相机在快门按钮按下一半之前就会调整焦点,让您以调整好的焦点进行构图。将快门按钮按下一半,而且af 锁定完成时,焦点会被锁定。 EV-曝光值,通常在进行曝光补偿时会用到这个术语。 ISO-感光度,感光度每差一档,相当于光圈或者快门相应的一档曝光值。 单反相机39种摄影基本功训练

尼康单反相机使用技巧大全

尼康单反相机使用技巧大全 1.距离视全身、半身、大头照而定,使背景虚化,使用A档! 2. 光线好,iso100,光线不好,iso400以内。运动中的人使用追拍,体现运动感(详见下面的运动物体的拍摄)! 3.拍景:A档,使用适当的光圈,f8以上吧,焦距随便,但是,一般广角端都有畸变,酌情使用。 4.拍夜景:上三脚架,M档,自定义白平衡或白炽灯,f8以上的光圈,小光圈可以使灯光出星光的效果;iso200以内,尽量使曝光时间加长,这样可以使一些无意走过的人从画面消失,不留下痕迹,净化场景。例如拍一个广场,人来人往,可以使用很小的光圈f20左右,iso100,这样,曝光时间很长,那么,走动的人影,不会留在照片上,广场将会很干净。5.拍烟花:使用快门线,B快门,长时间曝光,可以拍出多烟花重叠的效果。 6.拍运行的东西:光线好的情况:A档,光圈大小酌情处理;使用f8以上的光圈得到大景深效果,使用小光圈得到浅景深的效果;想拍很有动感的效果,可以使用S档,快门1/30左右,对焦按快门的同时,镜头以合适的速度追着对象移动,会出很动感的效果。光线不好的情况:只能酌情处理了,再加上使用追拍。 7.拍流水或喷泉:用S档,1/50左右的快门速度,可以拍出缎子的效果,使用较快的快门,可以拍出水滴的效果! 8.夜间人像留影:上三脚架,调节白平衡,自动或自定义白平衡;iso100-400;A档,光圈f8左右,使用慢速同步闪光,后帘闪光模式;此时,闪光灯会闪两次,按下快门闪一次,曝光结束前会再闪一次,所以在闪两次前,人不要离开。这样拍出来可以使人物清晰,背景霓虹也很漂亮,不至于背景曝光不足而过暗。 9.光圈优先技巧: 1)不管拍啥.除非要保持安全快门,不然别开最大光圈拍。 2)拍风景请尽量使用F8~F11的光圈。 3)拍人物及静物特写可使用最大光圈缩1~2级之光圈。 4)安全快门请尽量控制在焦距倒数以上.广角端快门也要在1/30秒以上比较保险.若快门不足请提高光圈或ISO。 10.测光方式: 1)测光不要对着天空,不要对着最暗的地方.要去抓中间值。 2)依照你拍的题材,善用测光模式(权衡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 3)若遇到测光抓不准的时候,请对身边灰色的东西曝光锁定后再来拍摄。 4)尽量别对白色或黑色物体测光,不然就请记得黑要减EV、白要加EV。EV 即曝光补偿,曝光补偿也是一种曝光控制方式,一般常见在±2-3EV左右,如果环境光源偏暗,即可增加曝光值(如调整为+1EV、+2EV)以突显画面的清晰度。 数码相机在拍摄的过程中,如果按下半截快门,液晶屏上就会显示和最终效果图差不多的图片,对焦,曝光一切启动。这个时候的曝光,正是最终图片的曝光度。图片如果明显偏亮或偏暗,说明相机的自动测光准确度有较大偏差,要强制进行曝光补偿,不过有的时候,拍摄时显示的亮度与实际拍摄结果有一定出入。数码相机可以在拍摄后立即浏览画面,此时,可以更加准确地看到拍摄出来的画面的明暗程度,不会再有出入。如果拍摄结果明显偏亮或偏暗,则要重新拍摄,强制进行曝光补偿。 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进行曝光补偿的时候,如果照片过暗,要增加EV值,EV值每增加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量增加一倍,如果照片过亮,要减小EV值,EV值每减小1.0,相当于摄入的光线

单反相机拍摄技巧1之-镜头-ISO-快门优先-光圈优先-白平衡-构图技巧

一、装卸镜头方法 单反相机镜头和机身之间的连接是通过一个叫卡口的东西来实现的,一般都是内三刀或者外三刀式,为了防止镜头从机身上脱落,都设有锁定卡榫。不同厂家生产的相机不同,锁定装置的位置及操作方法也略有不同,使镜头的装卸存在差异,例如尼康的F卡口是内三刀,逆时针旋转安装,而佳能的EF卡口则是内三刀顺时针旋转安装,而且镜头插入时定位点的初始位置也是有区别的。 为什么要使用旋转卡口。最初的可更换镜头的相机镜头与机身的连接是采用螺口的方式,就像螺丝拧进螺母一样(例如影响范围巨大的M42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螺口变得不适应新的用户需求了,比如螺口基本无法实现全开光圈测光,收缩光圈拍摄的需求,而这是卡口单反相机最基本的功能,于是,卡口就应运而生了。 安装镜头的时候要细心操作,在卸下镜头的过程中更要小心,向外拔出镜头时一定要垂直,否则不仅不易拔出,也易损伤镜筒或机身卡口。旋转镜头时手应握持镜头的镜筒部位,不宜握持光圈环或调焦环、变焦环。装镜头应将镜头上的红点和机身上的红点对准后插入,按要求的方向旋转到底,并听到锁定的“咔嗒”声为止。 在风沙和灰尘较大的环境下,尽可能不要更换镜头,以免沙尘进入反光镜箱,既有可能沾到CCD上,也有可能进入活动部件中导致磨损加剧甚至故障。如果一定要在恶劣环境中换镜头,那么把机身翻过来,卡口对着下方装卸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沙尘的进入,换下来的镜头应当尽快盖好前后盖放如包内或者镜头筒中。 二、用好感光度ISO ISO,俗称感光度,在传统相机使用的胶卷包装上都能明确看出ISO值,如ISO 100、ISO 200、ISO 400等等。通过调节ISO值,可以使数码相机的感光敏感度改变。在同一条件下(曝光量一定),ISO越高,感光速度越快,曝光需要的时间越短。也就是说在相同环境,相同快门光圈的拍摄情况下,如果ISO值设定得越高,那么拍摄出的数码照片亮度也越大。 调节ISO 选购好了一款数码相机,现在就可以开始进行拍摄了。想要拍摄出精美的数码照片,那么就需要根据场景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拍摄模式,还需要注意感光度的大小、白平衡的选择、控制虚化背景、构图的框架、光线的方向、侧光点的选择。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该如何拍摄照片。 1.高感光度的作用 既然ISO的提高可以有效减少CCD感光时间,那么这就为我们在弱光下的拍摄提供了方便。因为通常在弱光或夜晚拍摄时会需要较长的曝光时间。一旦曝光时间过长,手的抖动就容易对拍摄清晰度产生影响,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三角架来固定相机。但毕竟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随时携带一个三角架出去娱乐可不是一件方便的事。另外有时是一些发生在夜晚的突发事件,要想获得较亮的拍摄效果,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采用高ISO值,这样拍摄效果就会更好。高ISO值适用的场景包括有夜景、弱光环境和快速抓拍等。 2.低感光度的作用 但是并不是感光度越高就越好,因为虽然ISO值小的照片亮度最弱,但是它的画质细腻度是最好的。而ISO过高的照片颗粒感最明显,噪点更多。因此ISO较高的设定不适用于要求品质较高的数码照片,尤其是人像拍摄、静物拍摄以及特写之类。 三、选择适当的曝光模式 曝光模式转盘 曝光是摄影中一个常用的名词,是拍摄过程中自然光源进入相机的量。如果进光量过大,那么照片就显得非常亮,称为曝光过度;如果进光量过小,那么照片就显得非常暗,称为曝光不足。把握好曝光的强度,对于一张照片的好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曝光模式又分为: 1.自动曝光 自动曝光是数码相机根据光线情况,自动分析并选择曝光强度的一种曝光方式,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傻瓜式操作。这种方式没有任何技术性可言,一切都依靠数码相机自动识别。根据拍摄现场光线的具体情况自动设置所使用的光圈和快门速度。当光线不足时,相机将自动打开机内闪光灯。在一些新闻报道和突发事件中为了抢时间,一般都采用自动曝光。 2.快门优先 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速度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自动获取光圈值。在拍摄运动物体时我们时常发现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当快门速度低于1/60秒时建议使用三脚架进行拍摄,以免因为手抖动而影响照片清晰度。快门越快,进光量越少;快门越慢,进光量越大。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高速快门可以用于凝固物体瞬间的状态,而慢速快门可以实现运动物体的虚化。 3.光圈优先

单反相机入门教程 佳能 尼康 强烈推荐(一)

单反相机摄影教程(经典) 大家可以看到,这三个图很清晰的表明了成像的过程,如果各位还没有忘记中学物理知识,就更容易理解了。 简介 单反就是指单透镜反光,即SLR(single lens reflex),是当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统。 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单透镜反光照相机的构造图中可以看到,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拍摄时,当按下快门钮,反光镜便会往上弹起,软片前面的快门幕帘便同时打开,通过镜头的光线(影像)便投影到软片上使胶片感光,尔后反光镜便立即恢复原状,观景窗中再次可以看到

影像。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这种构造,确定了它是完全透过镜头对焦拍摄的,它能使观景窗中所看到的影像和胶片上永远一样,它的取景范围和实际拍摄范围基本上一致,消除了旁轴平视取景照相机的视差现象,从学习摄影的角度来看,十分有利于直观地取景构图。 不存在视差 单反机由于整个成像系统(对焦与拍摄)为一个镜头所以不存在视差也就是说取景和成 像是一致的。(传统机子多为旁轴式取景) 其次由于采用一个成像系统为一个镜头所以协调反应比一般的机子反应快,所以单反机对高速运动的物体拍摄较好(不会因为相机反应迟钝错失佳景) 再次,单反机由于采用了换镜头组成不同的摄影系统比如说你可以换广角镜、可以加长镜头、也可以加色片、还可以选用微距离镜头等等来满足你的不同需求。你不会因为机子镜头受限错失美景。 优秀的镜头 最后一点,由于单反机多采用了纯天然的水晶或萤石打磨的镜头所以价格就比一般的玻璃以及塑料镜头贵多了。甚至有些采用了超声波马达调节镜头比机械式震动更小有些还有自己的防抖专利(如佳能的EF系列镜头中带有IS标志的)特别是佳能EF系列镜头中带红线的就是所谓的纯天然萤石镜头贵的一个镜头在3-5万之间。 优势及常见品牌 单反数码相机就是指单镜头反光数码相机,即Digital数码、Single单独、Lens镜头、 Reflex反光的英文缩写DSLR。市场中的代表机型常见于尼康、索尼、佳能、宾得、富士等。此类相机一般体积较大,比较重。 使用电子取景器EVF的机型,也归入单反类,但一般加注“类似”,或注明是EVF取景,如奥林巴斯C-2100UZ、富士Finepix 6900等。在单反数码相机的工作系统中,光线透过镜头到达反光镜后,折射到上面的对焦屏并结成影像,透过接目镜和五棱镜,我们可以在观景窗中看到外面的景物。与此相对的,一般数码相机只能通过LCD屏或者电子取景器(EVF)看到所拍摄的影像。显然直接看到的影像比通过处理看到的影像更利于拍摄。 单反数码相机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可以交换不同规格的镜头,这是单反相机天生的优点,是普通数码相机不能比拟的。 另外,现在单反数码相机都定位于数码相机中的高端产品,因此在关系数码相机摄影质量的感光元件(CCD或者CMOS)的面积上,单反数码的面积远远大于普通数码相机,这使

5D Mark III相机拍摄设置基本技巧

5D Mark III相机拍摄设置基本技巧—玩好5D3从了解菜单做起 一、菜单中的基本设置: 菜单是单反最主要的设置界面。怎样的设置才是最优化的设置呢? 1、画质:RAW。这种格式细节更丰富,后期可随意调整白平衡、清晰度、 色彩饱和度、亮度、对比度等,对片质的影响很小。后期调整软件可以选择随机附带的DPP软件,关于此软件如何使用,请参见说明书! 2、提示音:启用。声音的提醒挺好的。 3、未装储存卡释放快门:禁止。 4、图像确认:2秒。新手可以设置5秒,高手可以关闭。 5、周边光量校正:关闭,这个要根据自己的镜头来设置,我设置为关闭。 包括以下很多项设置为关闭,主要是要求速度快,因为开启的调整项目越多,相机的图片处理速度越慢,不利于抓拍。 6、减轻红眼:开。目的是怕拍夜景人像的时候忘记打开。 7、闪光灯闪光:启用。快门同步:前帘同步。闪光曝光补偿:暂设正负零, 根据拍摄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E-TTL II测光:评价测光。 8、曝光补偿:我感觉我的机器测光稍有偏差,正常时我设置为-0.3,拍摄时 根据情况适时调整。 9、自动亮度优化:禁用。目的也是为了提高速度。 10、测光模式:多用评价测光,特写的拍摄采用局部测光,更精细的拍摄、 逆光等特殊拍摄使用点测光、光比比较大的场景拍摄使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测光模式需要根据拍摄的具体场景适时选择最佳的方式。 11、自定义白平衡:遇到可能出好片的场景时可以自己设置,一般的片子就 别费那个劲了,留给后期调整吧。 12、白平衡偏移/包围:操作过,拍片时没有正式用过,很重要的片子用了 也不错,设置偏移和包围以后,再将驱动模式设置为连拍,按下快门,就会出来几张不同白平衡的片子。不过拍完了一定要记得将此次白平衡偏移/包围的设置清除,不然你下一次的连拍会变得五花八门了。 13、色彩空间:sRGB。关于色彩空间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忠告新手 及中手就设置sRGB吧,设置为Adode RGB也是没有意义的,用于商业印刷的高手自然就知道怎么设置了。需要注意的是,在色彩管理上,要保持相机、电脑、图像浏览和处理软件均应保持同一色彩空间,否则就会很惨。 14、照片风格:中性。我经历了“风光”、“自定义”等过程,最后还是选择了 0,0,0,0的中性。其目的也是为了减少相机软件处理速度,清晰度采用批量调整,色彩等不满意的个别调整。 15、除尘数据:取消。 16、ISO自动:最高400。这个设置是为基本拍摄区准备的,我几乎不用基 本拍摄区。创意拍摄区的ISO可以根据现场实际随时拨盘设置。 17、保护图像、旋转、删除图像、打印指令、幻灯片播放都不重要,随你怎 么设置。 18、显示柱状图:亮度。亮度最重要,直观、简洁。 19、实时显示功能:启用。测光定时器:30秒。自动对焦模式:实时模式。 20、自定义功能(C.Fn):按你喜欢来就是了。

单反相机摄影构图技法,完美分享大家。

【石门飞云】★摄影构图技法,完美分享大家 一、构图基本概念 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是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一副优秀的摄影作品,人们往往以“独具匠心”来评价其的构图精湛。可见,摄影艺术离不开构图,学习如何构图,也是学习摄影艺术的重要一环。 摄影构图就是在摄影创作过程中,如何在取景器里这个有限的平面空间里,合理地安排所看到的画面上各个元素的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同时表现出摄影者的创作意图的过程。这个过程,和传统绘画中的“章法”“布局”是一样的,是一种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段。

*上面两张照片,用各种颜色的框框表示其它可能的构图,样的构图要在几秒钟决定,所以摄影是很考验人瞬间对美感的判断,这不外乎透过不断的练习,可以取得进步! 如何培养美好构图的基础,除了不断的练习之外,看画展可以学习构图,浏览专业的摄影网站可以学习构图,看电视、看电影也可以学习构图,许多精致的影集影像构图技巧相当超水准,值得参考,譬如张艺谋或者是冯小刚的电影,请的都是大师级的美术指导,看电影学习摄影构图,真是一举数得! 首先,说一下对好的摄影作品的认知标准 1.影像品质:曝光、对焦、光圈、快门、ISO、曝光补偿是否合理 2.构图严谨:大多数的照片,构图都太松散,减法做的不好,良好的构图不会使主体比例、容

积、重量显得太大或太小,并注意整体元素间的压迫张力和呼吸空间感 3.合理采光:摄影是用光线绘画,不同的采光表现不同情境,创造不同的画面效果 4.主题明确:主体,虚实的表现,要有让人兴奋的视觉焦点 5.好的照片有故事:好的照片能引人共鸣,有故事,耐看 这五点中2,4,5都跟构图有相关,「画画是加法,摄影是减法」,减法的意思是取景你就要一直排除不应该在你的画面中出现多余的景物,记住摄影是减法,每次按下快门前,默默的问一下 自己,我减法了吗? 二、“黄金比例分割”与“三分法则” 构图是摄影第一步,虽然摄影构图的规则不是死的,但了解构图可以避免一些初级的错误,在很大的程度上,构图决定着你构思的实现,决定着作品的成败。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如果你没有构好图,拍出的效果也许黯然失色;也许一处并不起眼的角落,经过拍摄者的精心构图后,也会生灵活现。 "黄金比例分割"

风景拍摄的技巧

从摄影技术瞧风景拍摄技巧 随着社会得进步,人民得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也伴随着审美水平得提高,摄影也有了很大得发展,尤其就是带照相功能手机得流行,使越来越多得人爱上摄影。而数码相机、单反、卡片机等形形色色得摄影设备逐步走入每一个家庭,意味着摄影不只就是专业人士工作,普通大众也可以拿起相机进行拍照,从而大众对摄影技术得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人也比较喜欢摄影,尤其就是拍摄风景。谈起自然风景,它概括得范围很广,路边野草、野花;广阔得海洋;壮观得日出等等。自然界存在得一切真就是数不胜数。自然风景得表现千变万化,四季不同得阳光、气候、气象条件引起得明暗变化及自然光得绮丽色彩等都可导演出各式各样得自然风景,美丽得风景能使人心旷神怡,并给人带来美得享受。不管就是从摄影者发现美景,到拍摄得过程,还就是到最后欣赏拍摄得成果,都会给人以感官与心灵得愉悦。而且拍摄过程中得酸甜苦辣也会给我们留下美好得回忆。 学摄影选修之前,以为摄影很简单,就就是把镜头对准要拍得景物,调整镜头使物象清晰,按下快门就OK了。开始学习才发现摄影需要注意好多因素,如焦距大小、光圈大小、曝光强度,在夜间拍人物还要注意出现红眼等。但随着老师得讲解、深入得学习我发现拍照就是有技巧得,同时让我也明白了,要想拍出好得照片,就是需要多练习,多反思得,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使自己在摄影技术上有更高得进步。当然,要想拍出好得照片,与相机得性能与对相机得熟悉运用程度也有

很大得关系。 说到风光摄影,我们必须要记住三点:时间、地点、构图。 摄影就是光与影得艺术品,光与影得巧妙搭配,造就出精彩绝伦得图片。要有合适得时间才能有合适得光线,有了合适得光线才能拍出好得摄影作品。风光摄影得时间则比较适合早晨或者傍晚时分。当然蓝天下,强光下得色彩也会显得很丰富与饱与,而这时候能否拍出好片,则取决您能否用好这时候得光线地点,对拍摄风光摄影尤为重要,它确定了您拍摄此张照片得主题。 想要拍出漂亮得风光作品就是需要选好拍摄地点得。只有在风光秀丽得地方,才能拍出美得作品来。当然,地点上并不就是绝对得,也许小路边也会出现美丽得一景。这之中包含很多运气得成分,但这更需要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得眼睛。恶劣得天气环境也许就就是一部好照片拍摄得绝佳时机。 以上得时间、地点都就是外界因素,我们不能左右它。而构图则就是靠我们自己来掌握得,也就是我们需要掌握得技巧。画面中保留什么内容,镜头对准那个焦点,您想体现得主题,完全由我们自己来决定,所以对构图得训练就是我们拍好风光摄影得重点。构图不要太满,风光摄影多数情况下画面要有留白。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景深为了保证风光摄影得前后都清晰,一般都采用大景深来拍摄。风光摄影一般包括海滨公园、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城市风光等一切大自然得景物。每个风景都有它自己得独特之处,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来了解、来观察、用心感悟。这样抓住风景得特点,才能够

单反相机拍摄技巧

作者简介:曾任职于广告摄影工作室、出版社,现为自由摄影师。以杂志为中心,活跃于广告、舞台、美食等广阔的摄影领域。从一般爱好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撰写的文章受到广泛欢迎。出版了多部关于相机和摄影技术的著作。 前言 自从数码单反相机诞生以来,整个摄影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可以使用数码单反做很多胶片相机所无法胜任的工作,这已经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拍摄本身由此变得更加简单。数码单反相机继承了很多胶片单反相机的基本构造,在操作方面也有很多共通点。对于用惯了佳能EOS系列胶片单反相机的用户来说,掌握佳能数码单反相机的操作并不需要太长时间。而对于那些已经能够掌握小型数码相机的人来说,只要学会数码单反相机特有的操作方式和知识,做到随心所欲地拍出自己想要的照片也绝非难事。可以说,任何人都能很容易地学会使用数码单反相机。由于拍完能立刻确认拍摄效果,用户的摄影技术将会进步神速,甚至能够在短时间内进入中级水平。而且,数码单反相机最大的特征就是能够更换镜头,这使得摄影的世界更加广阔。而EOS DIGITAL系列相机能够使用的镜头和其他附件非常丰富,所以使用该系列单反相机学习摄影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各种让人用起来得心应手的机身和60款以上的镜头将会为用户的摄影生涯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如果将本书置于手边,边看边学,相信在很短时间内大家都能拍摄出不输给专业摄影师的照片。 目录 第一页:https://www.360docs.net/doc/5113645092.html,/read.php?tid=3393 01 数码单反相机的魅力 02 牢记相机各部分名称 03 拍摄之前的准备工作 04 首先来尝试进行拍摄 05 数码单反相机的结构原理 06 镜头的结构原理 07 相机的持机方法 08 了解构图的基本知识 09 拍好人物照--人像模式 第二页:https://www.360docs.net/doc/5113645092.html,/read.php?tid=3393&page=2 10 使风景显得更加鲜明--风光模式 11 放大拍摄微小物体--微距模式 12 拍摄高速运动物体--运动模式 13 同时拍摄夜景与人物--夜景人像模式 14 不使用闪光灯进行拍摄--闪光灯关闭模式 专题学会把握各种被摄体的拍摄时机 15 数码单反相机的结构原理 16 自动曝光Av、Tv、P模式 17 理解光圈 18 掌握快门速度

摄影技巧-佳能60D相机设置

摄影技巧-佳能60D单反相机设置 一.菜单中的基本设置: 1、画质:RAW。这种格式细节更丰富,后期可随意调整白平衡、清晰度、色彩 饱和度、亮度、对比度等,对片质的影响很小。后期调整软件可以选择随机附带的DPP软件,关于此软件如何使用,请参见说明书! 2、提示音:启用。声音的提醒挺好的。 3、未装储存卡释放快门:禁止。 4、图像确认:2秒。新手可以设置5秒,高手可以关闭。 5、周边光量校正:关闭,这个要根据自己的镜头来设置,我设置为关闭。包括 以下很多项设置为关闭,主要是要求速度快,因为开启的调整项目越多,相机的图片处理速度越慢,不利于抓拍。 6、减轻红眼:开。目的是怕拍夜景人像的时候忘记打开。 7、闪光灯闪光:启用。快门同步:前帘同步。闪光曝光补偿:暂设正负零,根 据拍摄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E-TTL II测光:评价测光。 8、曝光补偿:我感觉60D的测光稍有偏差,正常时我设置为-0.3,拍摄时根据 情况适时调整。 9、自动亮度优化:禁用。目的也是为了提高速度。 10、测光模式:多用评价测光,特写的拍摄采用局部测光,更精细的拍摄、 逆光等特殊拍摄使用点测光、光比比较大的场景拍摄使用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测光模式需要根据拍摄的具体场景适时选择最佳的方式。 11、自定义白平衡:遇到可能出好片的场景时可以自己设置,一般的片子就 别费那个劲了,留给后期调整吧。 12、白平衡偏移/包围:操作过,拍片时没有正式用过,很重要的片子用了也 不错,设置偏移和包围以后,再将驱动模式设置为连拍,按下快门,就会出来几张不同白平衡的片子。不过拍完了一定要记得将此次白平衡偏移/包围的设置清除,不然你下一次的连拍会变得五花八门了。 13、色彩空间:sRGB。关于色彩空间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忠告新手及 中手就设置sRGB吧,设置为Adode RGB也是没有意义的,用于商业印刷的高

单反相机拍摄入门技巧,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doc

单反相机拍摄入门技巧,各种环境拍摄参数 设置 单反相机拍摄入门技巧,各种环境拍摄参数设置 摄影家们常有这样一句话开始我们不过迷上了单反相机这个尤物,而结果却爱上了摄影这门艺术。 1.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人像以及风景时。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在拍摄人像时,我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而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在拍摄风景这一类的照片时,我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同样这一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2.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并且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3.人像拍摄。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 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

单反相机拍摄技巧6之-怎样拍摄无背景黑(白)底图片

无背景黑底 纯净的黑色背景能够更好的突出主体并完好的保存主体的更多细节,给人带来一种神秘高贵的感觉,一直也是摄影界热衷的一种拍摄方法,常见用于花卉、模型等拍摄。近几年也广泛用于我们的网店饰品拍摄中。我曾经有一段时间就很迷恋黑色背景图。 比如水晶类,玛瑙、玉等宝贝,用黑色背景很容易拍出它们的光泽和通透性。玩具模型类用黑色背景更容易突出主题,让人们更容易发现它的细节。还有男士用品等等很多都适用,只要你拍摄得当,突出亮点,绝不会显得沉闷,反而更容易体现图片和产品的纯净、高贵、专业。 在拍摄花卉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深色或黑色背景布实现黑背景,也可以利用光源、背影,然后用大光圈最长焦端,采用点测光拍摄就能出来效果了。这里我们还是主要来讲讲网店宝贝的拍摄的重点吧。 重点1:黑背景最好是高密度的植绒背景布(黑布、黑卡纸也行,但不能有反光)。如果想要有倒影效果可以加块倒影板在背景布上。然后被摄物体放在倒影板上。 重点2:光源最好不用太散射的,不然会影响到背景。一定要用摄影棚,专业的,自己搭建的都可以。如果用自然光线拍摄,天气晴朗的下午3:30-4:00点左右最合适。室内打光可根据自己所拍摄的宝贝大小、材质进行调试。 相机设置要点:①手动模式微距曝光补偿减2档。(相机不同可能有所差异) ②可以用点测光模式。可以不用,视光线而定。 后期处理:①对背景上的污点进行修复。方法:选取宝贝——羽化——反选——填充黑色。 ②适当调一下亮度,锐化一下就OK。 ◆看看布局,方棚内放入倒影板,左边为白色倒影板。 ◆这就是我们常用于饰品拍摄的方法了,加了倒影板的。

加入倒影板的效果,这样就免除了您PS倒影的工作了,呵呵!

单反相机拍摄技巧——技术篇

单反相机拍摄技巧——技术篇 来源:吕游的日志 一、光圈优先与快门优先的使用 1、光圈优先大多用在拍摄人像以及风景时 光圈优先就是手动定义光圈的大小,相机会根据这个光圈值确定快门速度。 由于光圈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景深,因此在平常的拍摄中此模式使用最为广泛。 在拍摄人像时,一般采用大光圈、长焦距达到虚化背景获取较浅景深的作用,这样可以突出主体。同时较大的光圈,也能得到较快的快门值,从而提高手持拍摄的稳定。 在拍摄风景一类的照片时,往往采用较小的光圈,这样景深的范围比较广,可以使远处和近处的景物都清晰。 同样这点在拍摄夜景时也适用。 2、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例如体育运动、行使中的车辆、瀑布、飞行中的物体、烟花、水滴等等。 与光圈优先相反,快门优先是在手动定义快门的情况下通过相机测光而获取光圈值。 快门优先多用于拍摄运动的物体上,特别是在体育运动拍摄中最常用。很多朋友在拍摄运动物体时发现,往往拍摄出来的主体是模糊的,这多半就是因为快门的速度不够快。在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快门优先模式,大概确定一个快门值,然后进行拍摄。 物体的运行一般都是有规律的,那么快门的数值也可以大概估计,例如拍摄行人,快门速度只需要1/125秒就差不多了,而拍摄下落的水滴则需要1/1000秒。 总之,在光圈优先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光圈的大小来轻松地控制景深,而在快门优先的情况下,利用不同的光圈对运动的物体能达到很好的拍摄效果。这两者都要灵活运用,满足我们不同情况下的拍摄要求。 二、人像拍摄

首先,要用到长焦,3―4倍的长焦非常适合拍人像,广角端会使得人像有些变形,不好看,超过4倍甚至更长焦会使得人脸过于扁平,不够生动。 其次,光圈优先,选择大光圈,大光圈可以使得快门变快,减少晃动,并且使得背景尽可能的虚化。最好选择点测光,对人脸点测光,并使用曝光锁定。因为其他测光方式容易受到衣服颜色的影响,使得人脸曝光不正常。 最后,构图。人像最好占到1/3-1/2,并且脸部在上方1/3处(从下看是处)。这样拍出的人像片就会生动,有视觉的冲击力,让人看着好看。 三、怎样拍好微距 拍好微距,需要用光、构图讲究技巧。我们要掌握的是怎么把微距拍清楚,不要拍糊呢?注意以下两点就行了。 首先,用三角架。手持不稳,放大之后总看到片糊,所以第一条,用三角架。 其次,用自拍机。我们发现,即使用架,在按动快门时仍然带入了晃动,最好的办法,启动自拍机 四、曝光补偿的使用 按动+ -键,就会出现曝光补偿调节条,左右键调整正负补偿及大小,一次1/3级。调整好后再按一次+ -键确定。 曝光补偿怎么应用呢?总起来讲,是白加黑减,白的环境下,测光有偏低的状况,需要增加,反之亦然。 1、拍摄环境比较昏暗,需要增加亮度,而闪光灯无法起作用时,可对曝光进行补偿,适当增加曝光量。 2、被拍摄的白色物体在照片里看起来是灰色或不够白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简单的说就是“越白越加”, 这似乎与曝光的基本原则和习惯是背道而驰的,其实不然,这是因为相机的测光往往以中心的主体为偏重, 白色的主体会让相机误以为很环境很明亮,因而曝光不足,这也是多数初学者易犯的通病. 3、当你在一个很亮的背景前拍摄的时候,比如向阳的窗户前,逆光的景物等要增加曝光量或使用闪光灯。 4、当你在海滩、雪地、阳光充足或一个白色背景前,拍摄人物的时候,要增加曝光量并使用闪光灯,否则主体反 而偏暗。 5、拍摄雪景的时候,背景光线被雪反射得特别强,相机的测光偏差特别大,此时要增加曝光量,否则白雪将变成

佳能单反相机摄影技巧入门笔记

1. 阳光16法则 口诀:艳阳十六阴天八;多云十一日暮四;阴云压顶五点六;雨天落雪同日暮具体步骤 第一步:把快门设为感光度的数字,比如ISO 50就设快门为1/60 , ISO 100就设为1/125 左右,总之让快门速度尽可能接近感光度。 第二步:如果天气晴朗就把光圈设为f16,如果稍有一点阴就把光圈设为f11,如果天 阴就把光圈设为f8,如果天气非常阴沉就把光圈设为f5.6 2. 感光度(ISO)数值设定 ISO设置通常不能超过400,画质一般都不错。光线较好的情况下100就可以,在光线暗或者黄昏拍人,ISO设置200、300,但不能超过400,否则会导致画面粗糙.ISO800 已经是600D的极限值,切记! 3. 特写、微距拍摄技巧 在拍摄特写或者是微距时,诸如花草、虫鸟之类时,在不善于使用全手动档时可以将相机调节到Av档 光圈最好在f5.6或以下,焦距最好50以上,尽量在1m以内拍摄,使背景虚化。如果光线好的话,感光度ISO100;光线比较弱的情况下,ISO最好400以内。通常用侧逆光来拍摄。 拍摄昆虫,使用TV档并适当增加快门速度(1 /250)和ISO值;昆虫占画面比例比较大可适当降低曝光,反之亦然。 6.测光模式 评价测光,通常用于光线比较平均的时候如阴天 中央重点测光可用于光线复杂的情况 点测光也可用于光线复杂的情况,■明暗对比更强烈,对焦点对在哪里就曝哪里,可用于特写但不适用大型场景拍摄。这种测光模式大多应用于拍摄者希望将拍摄主体充分表现的情况下使用。 局部测光模式非常适合各种画面被拍摄主体在画面中心位置或环境光线反差不大的风景照片的拍摄时使用 8.户外照片人物镜头冲光和黑脸现象 避免冲光:调整镜头位置,利用正面光和侧面光进行拍摄避免逆光造成黑脸:闪光灯补光(强制闪光灯) 闪光灯使用技巧:闪光灯直接补光(注:闪光灯并非只能在夜晚使用,可阴天、晴天补 光);闪光灯反射补光(通过调整闪光灯位置,将光线打到主体人物脸部) 9. 安全快门速度的设定

风景拍摄的技巧资料讲解

从摄影技术看风景拍摄技巧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也伴随着审美水平的提高,摄影也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带照相功能手机的流行,使越来越多的人爱上摄影。而数码相机、单反、卡片机等形形色色的摄影设备逐步走入每一个家庭,意味着摄影不只是专业人士工作,普通大众也可以拿起相机进行拍照,从而大众对摄影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人也比较喜欢摄影,尤其是拍摄风景。谈起自然风景,它概括的范围很广,路边野草、野花;广阔的海洋;壮观的日出等等。自然界存在的一切真是数不胜数。自然风景的表现千变万化,四季不同的阳光、气候、气象条件引起的明暗变化及自然光的绮丽色彩等都可导演出各式各样的自然风景,美丽的风景能使人心旷神怡,并给人带来美的享受。不管是从摄影者发现美景,到拍摄的过程,还是到最后欣赏拍摄的成果,都会给人以感官和心灵的愉悦。而且拍摄过程中的酸甜苦辣也会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 学摄影选修之前,以为摄影很简单,就是把镜头对准要拍的景物,调整镜头使物象清晰,按下快门就OK了。开始学习才发现摄影需要注意好多因素,如焦距大小、光圈大小、曝光强度,在夜间拍人物还要注意出现红眼等。但随着老师的讲解、深入的学习我发现拍照是有技巧的,同时让我也明白了,要想拍出好的照片,是需要多练习,多反思的,不断积累经验,才能使自己在摄影技术上有更高的进步。当然,要想拍出好的照片,与相机的性能和对相机的熟悉运用程度也

有很大的关系。 说到风光摄影,我们必须要记住三点:时间、地点、构图。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品,光与影的巧妙搭配,造就出精彩绝伦的图片。要有合适的时间才能有合适的光线,有了合适的光线才能拍出好的摄影作品。风光摄影的时间则比较适合早晨或者傍晚时分。当然蓝天下,强光下的色彩也会显得很丰富和饱和,而这时候能否拍出好片,则取决你能否用好这时候的光线地点,对拍摄风光摄影尤为重要,它确定了你拍摄此张照片的主题。 想要拍出漂亮的风光作品是需要选好拍摄地点的。只有在风光秀丽的地方,才能拍出美的作品来。当然,地点上并不是绝对的,也许小路边也会出现美丽的一景。这之中包含很多运气的成分,但这更需要我们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恶劣的天气环境也许就是一部好照片拍摄的绝佳时机。 以上的时间、地点都是外界因素,我们不能左右它。而构图则是靠我们自己来掌握的,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技巧。画面中保留什么内容,镜头对准那个焦点,你想体现的主题,完全由我们自己来决定,所以对构图的训练是我们拍好风光摄影的重点。构图不要太满,风光摄影多数情况下画面要有留白。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景深为了保证风光摄影的前后都清晰,一般都采用大景深来拍摄。风光摄影一般包括海滨公园、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城市风光等一切大自然的景物。每个风景都有它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来了解、来观察、用心感悟。这样抓住风景的特点,才能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