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设计现状及展望[1].doc2(1)

计算机辅助设计现状及展望[1].doc2(1)
计算机辅助设计现状及展望[1].doc2(1)

云南经贸外事职业学院

毕业论文

题目计算机辅助设计现状及展望系部工程与机电系

班级 09级工程造价(2)班

专业工程造价

姓名张晓艳

指导教师杨滔

2012年 3 月 10 日

目录

一、内容摘要------------------------------------1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简介及起源、发展---------------------2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3

四、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趋势-----------------------------4

五、参考文献---------------------------------------------6

计算机辅助设计现状及展望

内容摘要: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这一概念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CAD开发小组率先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本文通过概括当前建筑领域计算面辅助设计,CA D软件的优缺点及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且研究了该软件在实际情况中的运用。同时提出了计算机建筑辅助设计CAD软件进一步发展所应具备的条件。同时让大家意识到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软件在未来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辅助设计建筑领域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简介及起源、发展: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的简介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指利用计算机及其图形设备帮助设计人员进行设计工作。在设计中通常要用计算机对不同方案进行大量的计算、分析和比较,以决定最优方案;各种设计信息,不论是数字的、文字的或图形的,都能存放在计算机的内存或外存里,并能快速地检索;设计人员通常用草图开始设计,将草图变为工作图的繁重工作可以交给计算机完成;由计算机自动产生的设计结果,可以快速作出图形,使设计人员及时对设计作出判断和修改;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与图形的编辑、放大、缩小、平移和旋转等有关的图形数据加工工作。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起源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omputer Aided Design)这一概念是由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CAD开发小组率先于20世纪60年代初提出的。1967年,美国洛克希德公司开发出商用的CADAM系统,CAD的利用(主要在航空、汽车以及船舶制造领域)开始进入了实用化阶段。不过当时绝大多数的CAD系统都是自行开发自行使用为主,而且往往是针对某个课题独立研发,针对具体使用目的编制专业程序来完成设计的自动化,因此无法将设计者的意图及时反映到设计中去。到了70年代中期,计算机的主流由大型机向个人机以及微型机的方向转变,CAD系统的开发者与使用者开始分化,出现了专业的CAD系统开发商。进入80年代,CAD 与微型机以及工作站相结合,不仅在CAD利用的传统领域诸如机械、电子电路等方面不断发展,而且在建筑产业、家用电器等工业设计领域呈现出多样化的利用形态。80年代后期,CAD与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CG-Computer Graphics)相融合,由2维平面制图系统向生产加工数据用的3维CAD系统方向飞速发展。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CAD的集成与协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使得并行工程处理作业成为可能。以工程项目为核心,不同地域的生产“虚拟群体”能及时地共享图形库、数据库、材料库及一切上网资源。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

70年代,小型计算机费用下降,美国工业界才开始广泛使用交互式绘图系统。

80年代,由于PC机的应用,CAD得以迅速发展,出现了专门从事CAD 系统开发的公司。当时VersaCAD是专业的CAD制作公司,所开发的CAD软件功能强大,但由于其价格昂贵,故不能普遍应用。而当时的Autodesk公司是一个仅有员工数人的小公司,其开发的CAD系统虽然功能有限,但因其可免费拷贝,故在社会得以广泛应用。同时,由于该系统的开放性,该CAD软件升级迅速。

设计者很早就开始使用计算机进行计算。有人认为Ivan Sutherland

在196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开发的Sketchpad是一个转折点。SKETCHPAD的突出特性是它允许设计者用图形方式和计算机交互:设计可以用一枝光笔在阴极射线管屏幕上绘制到计算机里。实际上,这就是图形化用户界面的原型,而这种界面是现代CAD不可或缺的特性。

CAD最早的应用是在汽车制造、航空航天以及电子工业的大公司中。随着计算机变得更便宜,应用范围也逐渐变广。

CAD的实现技术从那个时候起经过了许多演变。这个领域刚开始的时候主要被用于产生和手绘的图纸相仿的图纸。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在设计活动中得到更有技巧的应用。如今,CAD已经不仅仅用于绘图和显示,它开始进入设计者的专业知识中更“智能”的部分。

随着电脑科技的日益发展,性能的提升和更便宜的价格,许多公司已采用立体的绘图设计。以往,碍于电脑性能的限制,绘图软件只能停留在平面设计,欠缺真实感,而立体绘图则冲破了这一限制,令设计蓝图更实体化。

CAD属于新兴的交叉型学科。在CAD软件发展初期,CAD的含义仅仅是图板的替代品,也就是Computer Aided Drawing(或Drafting),意为计算机辅助绘图,而不是现在我们所讨论的CAD(Computer Aided Design)的全部内容。直到70年代末期,CAD技术以二维绘图为主要目标,此后二维绘图技术作为CAD技术的一个分支而相对独立、平稳地发展。在今天中国的CAD用户,特别是初期CAD用户中,二维绘图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综观CAD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诸如曲面造型技术、实体造型技术、参数化技术及变量化技术等重大技术革命。CAD技术基础理论的每一次重大进展,都带动了CAD/CAM/CAE整体技术的提高以及制造手段的更新。其中,CAM指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意为计算机辅助制造,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生产设备管理控制和操作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输入零件的工艺路线和工艺内容,输出刀具加工时的运动轨迹和数控程序;CAE指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意为计算机辅助工程,是用计算机辅助求解复杂工程和产品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力学性能的分析计算以及结构性能的优化设计等问题的一种近似数值分析方法。总

之,CAD技术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处于不断发展和探索中,正是这种此消彼长的互动与交替,造就了今天CAD技术的兴旺和繁荣。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应用

近十几年来占据计算机辅助绘图与设计市场主导地位的是美国Autodesk 公司的AutoCAD软件。该软件是由美国Autodesk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为在计算机上应用CAD技术而开发的绘图软件包,最早版本为AutoCAD 1.0(1982年11月推出);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已经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

AutoCAD具有友好的用户界面,通过使用对话框或命令行方式可进行各种操作,熟练掌握它的应用和开发技巧,便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AutoCAD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可以在各种操作系统支持的微型计算机和工作站上运行,并支持分辨率由320×200到2048×1024的图形显示设备40多种,数字化仪和鼠标器30余种,绘图仪和打印机数十种,这就为AutoCAD的广泛普及创造了条件

AutoCAD软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完善的图形绘制功能;

(2)具有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

(3)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二次开发或用户定制;

(4)可以进行多种图形格式的转换,具有较强的数据交换能力;

(5)支持多种硬件设备;

(6)支持多种操作平台;

(7)具有通用性、易用性,适用于各类用户。

AutoCAD的基本功能:

(一)平面绘图:能以多种方式创建直线、圆、椭圆、多边形、样条曲线等基本图形对象。AutoCAD提供了正交、对象捕捉、

极轴追踪、捕捉追踪等绘图辅助工具。正交功能使用户可以

很方便地绘制水平、竖直直线,对象捕捉可帮助拾取几何

对象上的特殊点,而追踪功能使画斜线及沿不同方向定位点

变得更加容易。

(二)编辑图形:AutoCAD具有强大的编辑功能,可以移动、复制、旋转、阵列、拉伸、延长、修剪、缩放对象等。标注尺寸。

可以创建多种类型尺寸,标注外观可以自行设定。书写文字。

能轻易在图形的任何位置、沿任何方向书写文字,可设定文

字字体倾斜角度及宽度缩放比例等属性。图层管理功能。图

形对象都位于某一图层上,可设定图层颜色、线型、线宽等

特性。

(三)三维绘图:可创建3D实体及表面模型,能对实体本身进行编辑。网络功能。可将图形在网络上发布,或是通过网络访

问AutoCAD资源。数据交换。AutoCAD提供了多种图形图像

数据交换格式及相应命令。二次开发。AutoCAD允许用户定

制菜单和工具栏并能利用内嵌语言Autolisp、Visual Lisp、

VAB、ADS、ARX等进行二次开发。

(四)绘图辅助工具:提供了正交、对象捕捉、极轴追踪、捕捉追

踪等。正交功能使用户可以很方便地绘制水平、竖直直线,

对象捕捉可帮助拾取几何对象上的特殊点,而追踪功能使

画斜线及沿不同方向定位点变得更加容易。

(五)标注尺寸:可以创建多种类型尺寸,标注外观可以自行设定。

(六)书写文字:能轻易在图形的任何位置、沿任何方向书写文字,可设定文字字体、倾斜角度及宽度缩放比例等属性。

(七)图层管理功能:图形对象都位于某一图层上,可设定图层颜色、线型、线宽等特性。

(八)网络功能:可将图形在网络上发布,或是通过网络访问AutoCAD资源。

(九)数据交换:提供了多种图形图像数据交换格式及相应命令。

CAD的基本技术:

主要包括交互技术、图形变换技术、曲面造型和实体造型技术等。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中,交互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交互式cad系统,指用户在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设计时,人和机器可以及时地交换信息。采用交互式系统,人们可以边构思、边打样、边修改,随时可从图形终端屏幕上看到每一步操作的显示结果,非常直观。

图形变换的主要功能是把用户坐标系和图形输出设备的坐标系联系起来;对图形作平移、旋转、缩放、透视变换;通过矩阵运算来实现图形变换。

实体造型技术(Solid Modeling)是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动画、计算机虚拟现实等领域中建立3D实体模型的关键技术。实体造型技术是指描述几何模型的形状和属性的信息并存于计算机内,由计算机生成具有真实感的可视的三维图形的技术。[

计算机设计自动化计算机自身的cad,旨在实现计算机自身设计和研制过程的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研究内容包括功能设计自动化和组装设计自动化,涉及计算机硬件描述语言、系统级模拟、自动逻辑综合、逻辑模拟、微程序设计自动化、自动逻辑划分、自动布局布线,以及相应的交互图形系统和工程数据库系统。集成电路cad有时也列入计算机设计自动化的范围。

三、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趋势

CAD技术作为成熟的普及技术已在企业中广泛应用,并已成为企业的现实生产力。围绕企业创新设计能力的提高和网络计算环境的普及,CAD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围绕在标准化、开放化、集成化、智能化四方面。

(一)标准化

除了CAD支撑软件逐步实现ISO标准和工业标准外,面向应用的标准构件(零部件库)、标准化方法也已成为CAD系统中的必备内容,且向着合理化工程

设计的应用方向发展。

传统形式的手画工程图已经有了成熟的国际标准,相互都能理解。而存储在磁盘、光盘上的形形色色的CAD二进制数字记录,要想实现标准化就复杂、困难得多。从80年代中期起,ISO国际标准化组织着手酝酿制订这类标准,称作ISO10303《产品数据表达与交换标准》,简称STEP。它要涵盖所有人工设计的产品,采用统一的数字化定义方法。由于STEP标准涉及的面非常宽,众口难调,标准的制定过程十分缓慢,存在问题很多。而在我国,CAD应用工程的实施具有更加严密的组织领导体系,而且实际从事CAD应用软件开发的单位相对比较集中,起步比国外晚,不存在要与过去开发的老系统保持兼容问题。如果我国采取主动贯彻STEP积极思想的方针,不纠缠于过分繁琐的技术细节,针对我国的现实需要和技术发展前景,及早统一协调自主开发软件的数据模型,这将有助于推动国内CAD界的学术研究风气,促进CAD软件开发水平的大幅度提高。这种主动出击的策略要比单纯等待STEP标准草案一版一版更新有利得多。回顾历史,CAD 和计算机图形学的国际标准制定总是滞后于市场上的工业标准。CAD产品更新频繁。谁家产品的技术思想领先,性能最好,用户最多,主导了市场,谁就是事实上的工业标准。CAD技术的发展不是一种纯学术行为,它是在高技术产品所固有的激烈市场竞争中不断向前推进,永无止境。

CAD软件一般应集成在一个异构的工作平台之上,为了支持异构跨平台的环境,就要求它应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这里主要是靠标准化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标准有两大类:一是公用标准,主要来自国家或国际标准制定单位;另一是市场标准,或行业标准,属私有性质。前者注重标准的开放性和所采用技术的先进性,而后者以市场为导向,注重考虑有效性和经济利益。后者容易导致垄断和无谓的标准战。通过总结这个领域几十年标准化工作的经验,不少标准化专家已认识到存在的问题,这已经成为进一步制定标准的障碍。因此提出应对传统的标准化工作进行革新。有专家建议标准革新的目标是公用标准应变成工业标准,也就是说革新后仍应以公用标准为基础,不过要从工业标准中吸收其注重经济利益和效率的优点。另外,也有人提出现在制定标准的单位很多,但是标准制定过程却没有标准,这也是标准革新过程中值得考虑的问题。这些观点对我国制定CAD标准也许有所启迪。

(二)开放化

CAD系统目前广泛建立在开放式操作系统窗口95/98/NT和UNIX平台上,在Java LINUX平台上也有CAD产品,此外CAD系统都为最终用户提供二次开发环境,甚至这类环境可开发其内核源码,使用户可定制自已的CAD系统。

(三)集成化

CAD技术的集成化体现在三个层次上:其一是广义CAD功能CAD/CAE/CAPP/CAM/CAQ/PDM/ERP经过多种集成形式成为企业一体化解决方案,推动企业信息化进程。目前创新设计能力(CAD)与现代企业管理能力(ERP、PDM)

的集成,已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其二,是将CAD技术能采用的算法,甚至功能模块或系统,做成专用芯片,以提高CAD系统的效率;其三是CAD基于网络计算环境实现异地、异构系统在企业间的集成。应运而生的虚拟设计、虚拟制造、虚拟企业就是该集成层次上的应用。

国际CAD商品系统开发的另一个趋势是在全球范围内优选最成功的功能构件,进行集成。至今最成熟的几何造型平台有两家:Parasolid和ACIS;几何约束求解构件有一家,它的主要产品是2D和3D DCM。我国开发的机械CAD应用系统已经部分采用ACIS和Parasolid平台,这是合理的。但是国际上近来又有一种思潮,要求软件开发自由化,以免受制于一、二家公司垄断性产品的束缚。这就是选用Linux操作系统以及在它基础上开发各种共享软件,开放源程序。我国也在酝酿自主开发因特网、操作系统、以及各种办公的国产化系统。这时,自研制几何造型通用平台和各种功能构件也将提上议事日程,我们要及早做好准备。

(四)智能化

设计是一个含有高度智能的人类创造性活动领域,智能CAD是CAD发展的必然方向。从人类认识和思维的模型来看,现有的人工智能技术对模拟人类的思维活动(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多种形式)往往是束手无策的。因此,智能CAD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现有的智能技术与CAD技术相结合,更要深入研究人类设计的思维模型,并用信息技术来表达和模拟它。这样不仅会产生高效的CAD系统,而且必将为人工智能领域提供新的理论和方法。CAD的这个发展趋势,将对信息科学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推广与普及,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必然趋势,在高速发展的今天,相信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够让我们的设计者们拥有更加轻松的设计手段,更好的完成各种设计。

参考文献:

1.《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6期

2.徐慧萍.金逸峰《国内外CAD图形软件介绍》(I)

3.应道宁《计算机绘图(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6.1-4

4.CAD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浅析

5《计算机辅助设计》王彦惠主编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

一、CAD/CAM概论 CAD/CAM技术是一门多学科综合性应用技术,是20世纪制造领域最杰出的技术之一。1.1 CAD/CAM的基本概念 CAD(Computer Aided Design):是指工程技术人员以计算机为工具完成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各项任务,如草图绘制、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工装设计、工程分析等; 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是指工艺人员利用计算机,根据产品制造工艺要求,交互或自动地确定产品加工方法和方案,如加工方法的选择、工艺路线和工序的设计等; 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制造人员借助于计算机完成从生产准备到产品制造出来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与活动,如数控加工编程、制造过程控制、质量检测等。 1.1.1 从产品制造的过程理解CAD/CAM 传统制造概念与过程如图1。1 现代制造概念与过程

利用计算机完成各个环节的工作成为CAD/CAM 几点说明:1、计算机技术只能解决信息的查询与统计,信息的管理、重复而繁琐的工作等,而并不能代替人的工作,特别是创造性的工作。 2、现代制造概念很大,本书CAD/CAM的概念只涉及到产品的设计、工艺设计、加工、车间控制与质量控制等内容。 3、上述制造环中有三个流:物流、资金流与信息流。 4、企业制造资源有人、财、物、技术与信息。 1.1.2 CAD/CAM的基本功能 在CAD/CAM系统中,人们利用计算机完成产品结构描述、工程信息表达、工程信息的传输与转化、信息管理等工作。因此,CAD/CAM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功能: 1、产品与过程的建模 如何用计算机能够识别的数据(信息)来表达描述产品。如产品形状结构的描述、产品加工特性的描述、如何将有限元分析所需要的网格及边界条件描述出来等等。 2、图形与图象处理 在CAD/CAM系统中,图形图象仍然是产品形状与结构的主要表达形式,因此,如何在计算机中表达图形、对图形进行各种变换、编辑、消隐、光照等处理是CAD/CAM的基本功能。 3、信息存储与管理 设计与制造过程会产生大量、种类繁多的数据,如设计分析数据、工艺数据、制造数据、管理数据等。数据类型有图形图象、文字数字、声音、视频等;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有动态和静态数据等。怎样将CAD/CAM系统产生这些大量的电子信息存储与管理好,是CAD/CAM的必备功能。采用工程数据库。 4、工程分析与优化 计算体积、重心、转动惯量等,机构运动计算、动力学计算、数值计算,优化设计等。CAE 5、工程信息传输与交换 信息交换有CAD/CAM系统与其他系统的信息交换和同一CAD/CAM系统中不同功能模块的信息交换。

中国能源现状与展望

中国能源现状与展望 从类别上来讲,能源分成常规能源与新能源。已能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 用的一次能源。又称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是促进社会进步 和文明的主要能源。在讨论能源问题时,主要指的是常规能源。新能源是在新 技术基础上系统地开发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地热能等。常 规能源与新能源的划分是相对的。以核裂变能为例,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把 它用来生产电力和作为动力使用时,被认为是一种新能源。到80年代世界上不 少国家已把它列为常规能源。太阳能和风能被利用的历史比核裂变能要早许多 世纪,由于还需要通过系统研究和开发才能提高利用效率,扩大使用范围,所以 还是把它们列入新能源,常规能源的储藏是有限的. 2016 年全部类型发电中,火电、水电、风电、核电占比分别为 74。4%、17.8%、4.1%、3.6%。火电同比增速由 2011 年 13。9%下降至 2016 年 2。6%,同比增速放缓。水电受天气因素影响波动较大。2012、2014 年来水较好,水 电发电量同比增长超过 20%。2015、2016 年来水较少,水电发电量同比分别 同降 6.4%、同增 5.6%.2016 年风电、核电同比增速分别为 30.1%、24。4%且近几年都保持两位数增长.由于国家鼓励清洁能源、限制火电发展,因此在四种发电类型中火电增速最为缓慢,火电在总发电量中占比呈下降趋势。 煤炭一直作为我们的主要利用资源,与生活息息相关,而丰富的煤炭资 源也正好提供了我们的开发利用,所以我们直到现在,无论多少新型能源的开发,也离不开煤炭对我们的帮助,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科学技术的飞速 发展,煤炭仍旧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能源。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 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 左右,占中国北方地区煤炭资源量的55%以上。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 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这三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525.74亿吨,占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的91。47%;探明保有资源量也占中国南方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我国煤炭从储量相当丰富,仅次于俄罗斯、美国,所以在能源结构中以煤为主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中国也蕴藏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利用前景广阔。目前,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 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我国比较成熟太阳能产品有两项:太阳能光 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不过光伏发电占中国发电量的占比并不高。 水力发电始终是中国的强项,其占总发电比也比较高。三峡大坝,葛洲 坝我想无人不知。在水电的开发,设备,施工方面,中国与其他国家相比起步并 不算早,但巨大的开发市场与倾向性较强的招标模式,使得中国与水电相关的 企业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内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在全世界前十五大水电站中,中国占了七个,前十大水电站中占了四个,如果算上即将开工投产的乌东德和

聚氨酯涂料现状及发展趋势

MDI型水性聚氨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摘要:综述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与聚醚型、聚酯型或聚醚一聚酯共混型多元醇反应制备的水性聚氨酯(WPU)涂料的研究进展,简单介绍了MDI型WPU 涂料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并对MDI型WPU涂料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MDI;水性聚氨酯;涂料;研究进展 聚氨酯(PU)涂料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高档耐用的合成树脂涂料,具有优良的附着力、耐化学品、装饰性和耐磨性能,广泛用于木器家具漆、地板漆、汽车修补漆、防腐涂料和特种涂料。国内生产厂商主要集中在华东和中南沿海省市,其中江浙沪产量增长最快,华东地区PU涂料产量约占全国PU涂料产量的80%[1]。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研究人员越来越重视开发具有环保性能的PU产品,水性聚氨酯(WPU)就是近年来关注和研究的热点之一。WPU是以水为分散介质的二元胶体体系,与溶剂型PU相比,具有无毒、不易燃烧、不污染环境等优点[2]。甲苯二异氰酸酯(TDI)是制备WPU涂料的一种常用二异氰酸酯,而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是继TDI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极其重要的二异氰酸酯,其相对分子质量大、饱和蒸汽压低、毒性也低,且MDI 对称的分子结构使MDI型涂料的漆膜强度、耐磨性及弹性更优越,干燥更迅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3]。 1 聚酯型WPU涂料 聚酯型WPU涂料具有流动性好、对颜料润湿性强、涂膜光泽度及强度高、粘结性好等优点。国外的PU乳液胶粘剂及涂料都属聚酯类型,但此类分散体配制的涂膜最大缺陷是耐水解性差。这是因为聚酯多元醇的酯键容易水解,将会导致聚合物链断裂,进而影响涂膜性能。故采用一般原料制得的聚酯型WPU,其贮存稳定期较短[4]。 Du H,等[5]以M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聚己二酸丁二醇酯(PBA)和BDO为原料通过预聚体法制备了一系列WPU胶粘剂,研究结果表明,MDI型

计算机辅助设计---小论文

机械工程学院 《计算机辅助设计》论文 题 目: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机制1204班 姓 名: 学 号: 得分

快速成型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 快速成型技术以其独特的特点和长处,成为加速新产品开发及实现并行工程的有效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应用价值,发展十分迅猛,该技术的重要性已不容忽视。快速成型技术问世以来,已实现了相当大的市场,发展非常迅速。人们对材料逐层添加法这种新的制造方法已逐步适应。该技术通过与数控加工、铸造、金属冷喷涂、硅胶模等制造手段结合,已成为现代模型、模具和零件制造的强有力手段,在航空航天、汽车摩托车、家电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快速成型技术是基于离散/ 堆积的原理。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快速成型机的成型头选择性地固化一层层的液体材料(或选择性的切割一层层的纸、烧结一层层的粉末材料、喷涂一层层的热熔性材料等) ,形成各个截面轮廓并逐步顺序叠加成三维工件实体。RP 技术的主要方法有:光固化立体造型SLA、分层物件制造、选择性激光烧结法、熔融沉积造型。 关键词: 快速成型技术; 应用现状; 发展趋势

一、快速成型技术的原理与发展 快速成形技术(Rapid Prototyping;RPM)又称快速原型制造(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简称RPM)技术,是基于材料堆积法的一种高新制造技术,被认为是近20年来制造领域的一个重大成果。它集机械工程、CAD、逆向工程技术、分层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激光技术于一身,可以自动、直接、快速、精确地将设计思想转变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从而为零件原型制作、新设计思想的校验等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实现手段。即,快速成形技术就是利用三维CAD的数据,通过快速成型机,将一层层的材料堆积成实体原型。 20 世纪80 年代初在美国出现, 90 年代在全球得到迅速发展的一门综合性、交叉性前沿技术, 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制造技术的一次飞跃, 具有很高的加工柔性和很快的市场响应速度, 为制造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一个新的机遇。快速成型技术的发展历史快速成型技术首先在美国得到使用, 1987 年3D System 公司首次推出商业化的快速成型设备。当1988 年将第1 台设备SLA 21 卖给Bater Healthare、Pratt and Whitney 和Eastman Kodak时, 就标志着快速成型技术工业化应用的开始。20世纪90 年代, 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大,使用单位包括美国的波音和通用、德国的奥迪和宝马等许多国际知名大公司。1992 年, 快速成型设备已经在17个国家的500 个项目中得到工业应 用;1994 年9 月, 世界上投入使用的快速成型设备增加到800 多台, 其中美国占绝大多数, 日本有100 多台; 1996 年底, 全世界已安装了1 400 多台快速成型设备。至2000 年6 月, 已有40 多家公司设计、制造快速成型设备, 其在全球的使用数量已达2 000多台。我国于90 年代初才开始快速成型技术研究, 主要有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北京隆源自动成型系统有限公司, 进行了光固化成型、熔融沉积造型、分层实体制造和选区激光烧结成型技术与设备研究, 目前其相应的快速成型设备均已实现商品化。 近十几年来,随着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形成,制造业的竞争十分激烈。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迅速普遍和CAD/CAM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RPM技术得到了异乎寻常的高速发展,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快速成形技术发展至今,以其技术的高速性、高集成性、高柔性、自动化程度高而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快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精心整理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 闭卷考试; 考试题型:名词解释 单选 填空 综合 判断 第1章 1.4 广义 狭义 设计;NC自动编程;计算机辅助测试技术;动态仿真;工程数据管理; 4.CAD/CAM系统大致分为两类:通用集成化(CADAM,UG-II,Pro/ENGINEER, I-DEAS,CV);单功能系统(GDS,GNC,PLOYSURE,GEMS); 5.CAD技术与CAM技术结合起来,实现设计、制造一体化具有的明显优越性: (1)有利于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性,将他们从大量繁琐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 (2)减少设计、计算、制图、制表所需时间,缩短设计周期。

(3)由于采用了计算机辅助分析技术,可以从多方案中进行分析、比较,选出最佳方案,有利于实现设计方案的优化。 (4)有利于实现产品的标准化、通用化和系列化。 (5)减少零件早车间的流通时间和在机床上装卸、调整、测量、等待切削的时间,提高了加工效率。 (6)先进的生产设备既有较高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水平,又能在较大范围内适应加工对象的变化,有利于企业提高应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7 (8) 第2章 1. 2.根据以大型 3.根据 立的) 4.根据 5. (1 (2 磁带类、光盘类(光盘存储器); (3)显示器、键盘、鼠标。 6.输入设备(填空、选择、判断):键盘;鼠标和操纵杆;数字化仪;图形版(图形输入板);光笔;触摸屏;扫描输入设备;语音输入设备;数据手套;位置传感器; 7.输出设备(填空、选择、判断):显示器;打印机;绘图机;立体显示器;3D听觉环境系统;生产系统设备[加工设备(各类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物流搬运设备(有轨小车、无轨小车、机器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中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资源与环境学院自地1501 朱楷20152125041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分依赖不可再生的化石能源的传统能源结构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发展的需要。为促进我国经济与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寻找和开发清洁高效的可再生新能源已是当务之急,是解决未来能源问题的主要出路。关键词: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发展;现状;展望。引言:本篇文献综述是为了探讨中国在新的发展时期面对的新能源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新能源的开发问题已早早引起中国和国际上的关注,关于此类主题的文献在国内外已有较多发表,在未来仍将呈现上升的趋势。 新能源(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国家通过科技攻关计划,863 计划,973 计划和产业化计划等,使先进的技术和政策支持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利用、氢能和燃料电池研发的产业化。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风电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不匹配,上游的生产能力和在世界上的研究和发展水平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而下游的风电建设的发展速度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1] 主体部分 1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 1.1 新能源的发展背景 20 世纪先后爆发了三次石油危机,油价不断上涨,人们开始意识到化石能源供应的不可持续性。同时,以伦敦雾事件为代表的环境公害事件频发,也引发了对化石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的担心。化石燃料排放大量温室气体,加速全球变暖,由此促成了《京都议定书》的签订。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造成的双重压力凸显了新能源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最终促成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兴起。[2] 1.2 国际新能源发展现状 1.2.1 日本 自身能源缺乏的日本是最早重视发展新能源的国家之一。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日本就实施“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 (也被称为“阳光计划” ), 其核心是大力推进太阳能的开发利用。1993年,日本政府将“新能源技术开发计划” (阳光计划)、“节能技术开发计划” (月光计划)和“环境保护技术开发计划”合并成规模庞大的“新阳光计划”,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能源供应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合理平衡。 根据2008 年 3 月修订的《京都目标实现计划》,日本新能源发展的中长期目标是:到2020 年, 可再生能源占比为7 %,水电之外的新能源占比为 4 .3%;到2030 年, 日本的可再 生能源占比大约为11%, 其中, 新能源为7 %, 大约为 3 200 万千升原油当量。[3] 1.2.2 欧美 美国、欧盟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最先开始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美国《2009年美国经济复苏和再投资法》中,明确要求到2020年所有电力公司的电力供应中要有15%来自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4] 欧盟于2007年通过“能源和气候变化一揽子计划”,承诺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比例提高20%,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0%。[5] 到2010年,风电已经满足了欧盟 5.3%的电力消费,其中在丹麦,这一比例已经达到20%。[6] 2 国内新能源发展现状 2.1 国内新能源发展条件及方向 2.1.1 非常规油气资源 (1)油页岩资源丰富 我国油页岩资源丰富,探明资源量315 X 10 8 t ,预测资源量4520 X 10 8 t , 其

计算机三维建模

CAD三维建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摘要 三维建模技术的崛起以及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为生产设计和创新提供了一种非常好的工作平台。设计人员可以直接从三维概念和构思入手,通过模型仿真来分析和评价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可靠性。随着三维建模理论的日趋成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建模技术与软件,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CAD 三维建模

1、CAD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是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使用计算机系统辅助产品创建、修改、分析和优化的有关技术。这样,任何嵌入了计算机程序和在设计过程中使工程变得容易进行的应用程序,都归类人CAD软件。换言之,CAD工具包括了从创建形体的几何建模工具到诸如分析、优化应用程序的所有工具。目前,可以使用的典型工具包括公差分析、质量属性计算、有限元建模和分析结果的可视化。CAD 最基本的功能是定义设计的几何形状,这里所说的设计可以是机械零件、建筑结构、电子电路和建筑平面布局等的设计,这是因为设计的几何形状是产品周期中后续各项工作的基础。计算机辅助绘图系统和几何建模系统典型地应用于这一目的,这也是这些系统被称为CAD软件的原因。此外,这些系统所建立的几何模型是执行后续CAE和CAM 中其他功能的基础,这是CAD最大的优点之一,因为它可以节省重新定义几何形状所需要的大量时间,也可以减小因此而造成的出错概率。因此,我们说计算机辅助绘图系统和几何建模系统是CAD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2、CAD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CAD是指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设计的全过程,包括资料检索、方案构思。零件造型、工程分析、工程制图、文档编制等。在设计的各个阶段,计算机都能发挥其辅助作用,因此CAD概念一产生,就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引起了工程界的关注和支持,并迅速得到发展和日益完善起来。

计算机辅助设计.

第1章计算机辅助设计概述 1.1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概念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它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中的一门重要技术。所谓CAD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快速的数值计算和强大的图文处理功能来辅助工程师、设计师、建筑师等工程技术人员进行产品设计、工程绘图和数据管理的一门计算机应用技术,如制作模型、计算、绘图等。 计算机辅助设计对提高设计质量,加快设计速度,节省人力与时间,提高设计工作的自动化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它已成为工厂、企业和科研部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产品开发速度,促进自身快速发展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关键技术。 与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相关的概念有: 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计算机辅助分析。就是把CAD设计或组织好的模型,用计算机辅助分析软件对原设计进行仿真设计成品分析,通过反馈的数据,对原CAD设计或模型进行反复修正,以达到最佳效果。 CAM(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 ):计算机辅助制造。就是把计算机应用到生产制造过程中,以代替人进行生产设备与操作的控制,如计算机数控机床、加工中心等都是计算机辅助制造的例子。CAM不仅能提高产品加工精度、产品质量,还能逐步实现生产自动化,对降低人力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有很大的作用。 把CAD、CAE、CAM结合起来,使得一项产品由概念、设计、生产到成品形成,节省了相当多的时间和投资成本,而且保证了产品质量(如图1-1所示)。 是 图1-1 计算机辅助设计过程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是集计算、设计绘图、工程信息管理、网络通讯等计算机及其他领域知识于一体的高新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显著特点是:提高设计的自动化程序和质量,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费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考试习题大集合

总复习(考试题总结) 绝对给力 一、填空题 1.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一般体系结构包含四个层次:____、____、____和_____。2.CAPP系统中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3.CAD/CAM集成系统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集成。4.CAPP专家系统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 5.零件分类成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6.三维实体建模中,常用的建模方法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7.机械设计一般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四个阶段。8.特征建模通常由三部分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9.几何建模系统的三种模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0.一元函数的插值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CAD/CAM集成系统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集成。 12.产品的制造过程一般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等环节,最终形成用户所需的产品。 13、CAD系统的软件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14、将平面图形沿X方向平移3个单位,然后放大一倍,其变换矩阵为_____________。 15、PDM的功能包括文档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和PDM系统与应用软件的集成。 16、一个完整的CAD/CAM系统必须具备_________系统和__________系统。 17、实体模型(Solid Model)储存物体的完整几何信息。它的数据结构不仅记录了全部 ____________,而且记录了全部点、线、面、体的_____________,这是实体模型与线框模型的根本区别。 18、创成式CAPP系统主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即____________________与工序设计。 19、柔性编码系统的编码由固定码和______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20、CAD系统的软件一般分为三个层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东莞的现状与展望

东莞的现状与展望 展开东莞的历史长卷,惊奇地发现新石器时代,其境内东江已有原始人聚居。相传因境内盛产水草(莞草)而得名。东莞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林则徐在东莞虎门销烟,写下中国近代史的光辉篇章,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篇之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东江人民抗日根据地,万千东莞儿女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英勇战斗,浴血捐躯。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光荣的革命传统,使东莞成为南粤历史文化名城。然而,令当今东莞出彩的已经不再是这些陈旧的历史了,现在,我们就来“十面”看东莞: (1)、世界级零售业巨头云集莞城: 提起运河商场,可能三十岁以上的东莞人都会有很深刻的印象,这个曾是东莞最大的国有百货零售商场,以其商品种类齐全、品种繁多在20多年里曾吸引了无数的人前来休闲购物。运河商场曾经荣获“全国文明经营示范单位”和“广东省百家最大国合商业企业”等称号。现在,运河商场早已由东莞本土电器连锁企业飞跃电业承租,发展成为集3 C(电脑产品、通讯产品、数码家电)产品及其周边服务于一体的现代购物商场了。 (2)、房地产日渐兴盛: 过去的泥砖、红砖、小楼层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在我们的眼前消失了,随之而兴起的则是一些注重景观品质的小区。如东泰花园、景湖花园、新世纪豪园、金月湾花园、雍华庭、阳光澳园、星河传说等等,其不仅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外,还塑造了优美而富有特色的城市建筑景观,美丽了我们这个城市。而当前的花园式住宅区建设已经从简单营造建筑景观提升到营造人文景观,开始以建筑人文景观来传承城市文脉和体现时代特征。 (3)、教育水平不断提高: 以前的学校大都是破墙烂瓦房,在这二十多年里,基本得到解决。小的或是撤消,或是合并重建,同时还大量聘请外地优秀教师到莞任教。另外,还有一些大型的民办公助学校相继落成,如东华教育集团和光明中学等。于是,无论在量还是质来说,我们东莞的教育都得到了飞跃。 (4)、步行街争相涌现

水性多彩涂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上海涂料38 第 49 卷 [收稿日期] 2011-08-05 水性多彩涂料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金慧成 (上海韩坤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201701) 摘 要:水性多彩涂料的环保性、仿真性已显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水性多彩涂料大多用于建筑物的外墙装饰上。归纳了水性多彩涂料产品的应用现状,并展望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水性多彩涂料;应用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Q 6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696(2011)09-0038-02 上海涂料 SHANGHAI COATINGS 第 49 卷第 9 期2011 年 9 月Vol. 49 No. 9 Sep. 20110 引言 20世纪50年代开始有多彩涂料产品出售;60年代在日本多彩涂料产品更加完善,当时的多彩涂料成膜物质一般选用聚苯乙烯树脂、聚酰亚胺等;70年代,日本的生产厂家开发了不含溶剂的水性多彩涂料,而且水性多彩涂料的制作工艺、材料也出现了多样化的态势。 90年代初期,我国一些企业从欧美及日本等国引进了多彩涂料的生产技术,因产品的新颖性和施工的便捷性,在较短的时间内,使其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应用。传统的油包油、油包水、水包油型多彩涂料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尤其是对施工人员的影响较大,而水包水型多彩涂料的开发较好地解决了诸多负面影响。水包水多彩涂料在我国的实际应用是在本世纪的初期,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是上海涂料有限公司,他们在水包水多彩涂料的应用方面作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促进了我国水性多彩涂料的发展。 1 水性多彩涂料的应用现状 虽然水性多彩涂料产品的应用面已经较为广泛,但是从产品的成熟度来评价还存在一定差距。目前我 国水性多彩涂料生产厂采用的生产方法和原材料各异,再加上技术推广应用不久,不少生产厂对水性多彩涂料的认识不够充分,且在产品的质量控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多彩涂料产品的每一个批次间存在有色颗粒颜色偏差较大,造粒均匀度、一致性较差;喷涂均匀度差等诸多不稳定的现象。 我国水性多彩涂料最初用于小规模的样板房装饰,原因在于业主方、设计师对多彩涂料的各项性能存在疑虑。通过生产厂家的不断示范,水性多彩涂料的应用范围得以不断扩大,由最初单栋建筑外墙的装饰,延伸到了大型建筑外墙,乃至国家级重点建筑外墙、成片的住宅小区的外墙装饰,水性多彩涂料已逐步得到广泛的认可。 目前水性多彩涂料主要用于建筑物外墙装饰上,产品的应用面较窄。在尚未形成足够大的水性多彩涂料市场需求时,有太多的生产厂家过早进入了这个领域,给新型产品的发展和成熟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些生产厂为了追逐经济利益,不顾自身的生产能力粗制滥造,引发客户对水性多彩涂料的不良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我们行业行政监管的不得力。实际上,水性多彩涂料的环保性和仿真性是具有很大发展应用潜力的,这也需要我们业界人士能够负责任地、很好地呵护它健康成长,才能在以后的日子里得到应有的回报。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摘要:论文通过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在现代车身设计中的应用分析、设计分析以及图示分析,从面相现代车身设计在现实中进行概念设计、模拟设计以及图示设计,从而实现了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在现代车身设计的应用。 关键词:汽车车身设计;汽车车身结构;计算机辅助设计 论文主题: 0.引言 CAD即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是利用计算机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和数值计算能力,辅助丁程技术人员进行工程或产品的设计与分析,达到理想的目的,并取得创新成果的一种技术。自1950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诞生以来,已广泛地应用于机械、电子、建筑、化工、航空航天以及能源、交通等领域,产品的设计效率飞速提高。汽车行业是CAD技术最先应用的领域之一,尉外一些著名的汽车公司很早就自行开发CAD软件。至今,CAD技术几乎被所有汽车公司所采用,可以说CAD技术的应用水平已成为评价一个国家汽车工业水平 的重要指标。在我国,汽车企业一直都作为国家和地方的利税大户,同时也是CAD技术应用的先锋。CAD技术在企业中的成功应用,不仅带来了企业技术上的创新,同时也带动了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因此,它对我国传统产业的改造、新技术的兴起,以及汽车工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1.车身设计方法 随着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技术的日益成熟,在汽车方面应用越来越广。CAD、CAM、CAE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汽车车身设计中的广泛应用,现代汽车车身设计在深层次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计算机辅助软件已成为推动汽车技术变革的主要力量。现代汽车车身设计方法汽车车身开发一般步骤是: (l)概念设计,即进行消费者调查,进行市场定位,提出设计目标(车身的基本技术数据及车内结构,决定总布置设计方案、成本及目标市场) ,制定总体方案。 (2)工业造型设计。 (3)空气动力学设计及噪声、振动、碰撞分析。 (4)汽车主模型制造、风洞试验(等比例或者1:2.5、1:5)、设计评估及可行性评估 (5)200辆样车模具制造。 (6)样车制造、试车及评估。 (7)样车评估与设计改进。 (8)确定最终设计及模具制造数据。 2.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现代车身的优点 一、劳动强度降低,图面清洁 手绘绘图,工作人员常常手里拿着几只不同

应用营养学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展望(1)

应用营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1).txt15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那是在教我们勤劳。辽宁医学院学报 2009 Jun130 (3) J LiaoningMedicalUniversity 应用营养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 裴婷娜 (本溪市中心医院营养科 ,辽宁本溪 117000) 摘要 :近年来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因为营养过剩和不平衡而导致的疾病越来越多 ,严重威胁着人们的 健康甚至生命。营养与临床治疗和康复被认为是现代医疗模式的三大组成部分 ,在增进健康、促进病人康复过程中发挥重

要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应用营养学的学科性质、营养知识在临床中的应用及应用营养学在我国的发展趋势 ,以期引起人 们对这门学科的重视与关注 ,促进其不断发展。 关键词 :应用营养学 ;发展现状 ;趋势展望 中图分类号 : R1511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 -0424 (2009) 03 -0284 -02 TheDeveloping Status Quo and Tendency Prospect on the Practical Nutriology PE I Tingna (NutritionalDepartmentof the CenterHospitalofBenxi, Benxi, 1170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years, with the improvementofpeoplepslivingstandard, thediseasescausedbyovernutritionandoutofbal2 ance have raised rapidly, which have

架构大数据_挑战、现状与展望

架构大数据:挑战、现状与展望 王珊1),2)王会举1),2)覃雄派1),2)周烜1),2) 1)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100872 2)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 北京100872 大数据分析相比于传统的数据仓库应用,具有数据量大、查询分析复杂等特点.为了设计适合大数据分析 的数据仓库架构,文中列举了大数据分析平台需要具备的几个重要特性,对当前的主流实现平台——并行数据库、 MapReduce及基于两者的混合架构进行了分析归纳,指出了各自的优势及不足,同时也对各个方向的研究现状及 作者在大数据分析方面的努力进行了介绍,对未来研究做了展望. 大数据;大规模可扩展;MapReduce;并行数据库;深度分析 TP31110. 3724/SP.J. 1016.2011. 01741 Architecting Big Data: Challenges, Studies and Forecasts WANG ShanWANG Hui-JuQIN Xiong-PaiZHOU Xuan 2011-08-122011-09-15本课题得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核高基项目(2010ZX01042-001-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070054,61170013)、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0XNI018)、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基金(11XNH120)资助.王珊,女,1944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高级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高性能数据库、知识工程、数据仓库.E-mail:swang@ruc.edu.cn.王会举,男,1979年生,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大规模集群数据库、内存数据库.E-mail:wanghuiju@ruc. edu.cn.覃雄派,男,1971年生,博士,讲师,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查询优化、内存数据库、并行数据库.周烜,男,1979年生,博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信息检索、高性能数据库.

水性环氧涂料的现状与应用研究分析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性能与应用 摘要本文综述了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分类和性能,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关于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研究现状及与应用,并展望了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水性环氧树脂涂料;性能;合成;应用;前景 第七届“中国深圳水性涂料与涂装技术高峰论坛” 指导单位: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深圳市涂料技术学会 水性环氧涂料的现状与应用研究 讲师:聂朝阳技术总监 单位:深圳市彩田化工有限公司 引言 近些年来,环境保护的要求日益迫切和严格,许多国家因此相继颁发了有关控制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的法令。由于环保法规不断强化促使涂料工业加速发展, 其中发展最快的是水性涂料、粉末涂料、高固体分涂料和辐射固化涂料,其中由于溶剂价格的上涨以及环境保护法规的限制,使得以水作为溶剂成为涂料发展的一个热点。开发既不含VOC或不含HAP (有害空气污染物, Hazardous Air Pollutants)的系统成为新的研究方向,[1]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具有无污染、安全无毒、施工工具易于清洗等优点,可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溶剂型涂料,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 1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概述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被称作“绿色涂料”。绿色环保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具有有意的金属附着性和防腐蚀性,同时还有很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粘结性能,故水性环氧树脂涂料是目前各国研究的重点。 1.1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定义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是由水性环氧树脂改性聚酰胺树脂及其它辅助材料配置而成的,对基材的附着力强,耐化学药品性及电绝缘性能优异。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由双组分构成:(1)疏水性环氧树脂分散体(乳液);(2)亲水性的胺类固化剂。 1.2 水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分类 目前水性涂料品种繁多,大致分为三种主要类型:水分散型、胶体分散型、和水溶性。市场上广泛使用的主要是疏水性环氧树脂和亲水性胺类固化剂2个组分,根据2个组分的物理形态可分为5种类型。 水性环氧树脂的分类方法很多,按照经典的分类方法将水性环氧树脂涂料分成Ⅰ型、II 型、Ⅲ型、Ⅳ型等4类:Ⅰ型水性环氧树脂体由低分子液体双酚A环氧树脂和水性固化剂组成。采用各种活性稀释剂来调节环氧树脂的粘度和固化后涂膜的交联密度。II型采用高分子量固体双酚A型环氧树脂。环氧树脂是亲油性分子,其亲水亲油平衡值( HLB)小于Ⅲ型。Ⅲ型由低分子量的液体环氧树脂乳液和水性环氧固化剂组成,低分子量液体环氧树

计算机辅助设计论文

计算机辅助设计论文:计算机三维辅助软件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三维CAD在机械设计中的显著优势,并对目前国内企业机械产品开发过程三维CAD系统应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从产品开发的实际需求和产品特点与软件功能出发,对企业应用三维CAD过程提出了改进方案,最后介绍了三维CAD技术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三维CAD;机械设计;应用 1三维设计软件现状及其应用 产品设计是决定产品外形和产品功能,同时也是决定产品质量最重要的环节,产品的设计工作对产品的成本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计算机的不断发展,CAD技术即计算机辅助设计已成为设计人员不可缺少的工具。CAD技术正从二维CAD向三维CAD过渡。三维设计软件具有工程及产品的分析计算、几何建模、仿真与试验、绘制图形,工程数据库的管理,生成设计文件等功能。三维CAD技术诞生以来,已广泛地应用于机械、电子、建筑、化工、航空航天以及能源交通等领域,产品的设计效率得以迅速提高。我国CAD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已取得较大进展,产品设计已全面完成二维CAD技术的普及,结束了手工绘图的历史,对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起到了明显的作用。有相当一部分CAD 应用较早的企业已完成了从二维CAD向三维CAD转换,并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加强自身的设计能力是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和小批量、多品种要求的迅速响应能力的关键。 2三维设计软件的优势 2.1 CAD技术应用在机械设计的多个方面 2.1.1零件的实体建模 设计软件为三维建模提供了多种工具,包括最基本的几何造型如球体、圆柱等,对简单的零件,可通过对其结构进行分析,将其分解成若干基本体,对基本体进行三维实体造型,之后再对其进行交、并、差等布尔运算,便可得出零件的三维实体模型。对于较复杂的图形,软件提供了草图工具,设计人员可以通过它先勾勒出截面,再拉伸出较复杂的几何形体。为了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审美要求,目前主要流行的几款三维设计软件基本上都提供面片模块,该模块为设计人员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曲面设计工具。对于具有大块曲面的零件,设计师可以方便地对单个面或片体进行变形处理,以达到需要的曲面。 2.1.2产品造型修改简便 企业生产的产品往往是按系列区分,各系列中每一代产品与上一代产品之间的区别较小,也许只是增加了一个功能部件或是产品造型尺寸上有所改动。三维CAD可以方便地修改一些参数就能达到设计师更改造型的目的。三维CAD在建模中一般使用参数化建模,整个建模的步骤和产品的外型尺寸被参数化,这些参数是与产品的造型直接关联的。若要对尺寸或造型进行局部的更改,只需要更改相关参数,整个造型将被自动更新。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设计人员的工作量,还保证了产品外造型的延续性。 2.1.3生成实体装配图 实体装配不仅能让设计人员直观地看到各零件装配后的状态,还可以测量各零件之间的空间大小,方便零件的布置。在装配完成后,零件可以被隐藏或设置成半透明的状态,方便设计人员观察内部结构。此外,在装配状态下,软件提供的标准件库,也方便了设计人员对标准件型号的选择。装配状态下的干涉分析也是常用的功能,计算机通过计算各装配零件的体积的大小和位置来确定是否有相交的部分,并确定各零件是否干涉,自动生成分析报告,明确指出互相干涉零件的名称和干涉的尺寸。方便设计师修改产品设计尺寸。 2.2模具CAD/CAM的集成制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了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产品的精度,制造行业装备从

CADCAM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论文

CAD/CAM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论文 论文题目:CAD/CAM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 指导教师: 2011年06月 CAD/CAM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摘要】对CAD/CAM在企业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指出了CAD/CAM技术的发展方向及在企业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CAD/CAM 技术应用发展方向前景

一、CAD/CAM软件概述 CAD/CAM技术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末,经过40年左右的发展先后走过了大型机、小型机、工作站、微机时代,每个时代都有当时流行的CAD/CAM软件。现在微机平台的CAD/CAM软件占据着主导地位,国内外有一大批优秀的CAD/CAM软件。CAD/CAM技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从最初的机械制造的广泛应用,到现在建筑、电子、化工等领域也开始大量使用。随着CAD/CAM技术在国内不断的研发和应用,CAD/CAM技术对我国国民经济起重要的作用。 CAD/CAM即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其含义是指产品设计和制造人员根据产品设计和制造流程,在计算机系统的支持下,进行设计和制造的一项技术。一般讲,一个完整的CAD/CAM系统是由计算机、外围设备及附加生产设备等硬件和控制这些硬件运行的指令、程序即软件组成。 二、CAD/CAM技术的应用现状 1.CAD/CAM技术在国外的应用现状 CAD/CAM技术20世纪50年代起源于美国,经过近50年的发展,其技术和水平已经到达了相当成熟的阶段。日本、法国、德国也相继在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化工等行业中广泛使用CAD/CAM技术。CAD/CAM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2. CAD/CA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我国CAD/CAM技术的应用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末,经过40多年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CAD/CAM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国内各行各业。综合来看,CAD/CAM技术的在国内的应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起步晚、市场份额小 我国CAD/CAM技术应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七五”期间国家支持对24个重点机械产品进行了CAD/CAM的开发研制工作,为我国CAD/CAM技术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国家科委颁布实施的863计划也大大促进了CAD/CAM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九五”期间国家科委又颁发了《1995~2000年我国CAD/CAM应用工程发展纲要》,将推广和应用CAD/CAM技术作为改造传统企业的重要战略措施。有些小企业由于经济实力不足、技术人才缺乏,CAD/CAM技术还不能够完全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国内研发的CAD/CAM软件在包装和功能上与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市场份额小。 (2)应用范围窄、层次浅 CAD/CAM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在CAD方面主要包括二维绘图、三维造型、装配造型、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等。其中CAD二维绘图技术在企业应用情况较好,这一方面得益于国家大力推进“甩图板”工程,另一方面是由于二维绘图技术解决的是所有企业的共性问题。三维造型软件由于早期没有推出微机版本,需要在工作站环境中工作,投资较大,所以只有部分大企业有所应用。在CAM方面,目前企业普遍应用的只是数控程序编制,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广泛使用华中数控系统、南京SKY系统、日本FUNUC系统、德国SIEMENS系统。而广义的CAM 只有少数大型企业采用,中小企业极少应用。 (3)功能单一、经济效益不突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