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妙的人体感官

奇妙的人体感官
奇妙的人体感官

自然的进化是神奇的。它造就了人类的五官,这可是一部部精密、先进的感知世界的利器。它还使动物们有了各种人所不及的“超感觉”,还让植物们能够“看到”、“嗅到”和“感受到”……

人类是万物之灵,向来擅长于“师法于自然”,从大自然中找寻造“物”灵感。如今,人类已从动物、植物和人体上汲取了大量灵感,运用高科技将“物”赋予“感官”功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多的“物”有了嗅觉、味觉、触觉,地球正在变成一颗“活”的星球。

本期杂志将为读者朋友们,逐一揭秘人、动物、植物、科技领域,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感官”世界。未来,伴随着传感器等新技术的发展,人类将逐步进入了一个智能的“感官”新时代!

大脑,执掌“感官”部落帅印

感官简单的说就是感觉器官,即身体受到外界刺激而出现相应感觉的器官。人体有多种感觉器官,主要是眼、耳、鼻、舌、皮肤等。眼睛可以感受视觉;耳朵用来感受听觉;嗅觉的感受器官是鼻子;舌头(味蕾)对应着味觉;皮肤主要感受触觉。人体感觉基本上分为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后来随对生物学和人类大脑研究的深入,又增加了平衡感、本体感受、热觉感受、疼痛感、内部感受等新的感觉。

不同的感觉器官在大脑皮质中分别有着不同的投射区域。第一皮质感觉区,可以感受躯体、四肢、头面部浅部的痛觉、温觉和触觉,此区域感觉的特点是定位明确,分工精细,在皮质的定位呈倒立分布。大脑的第二感觉区则具有粗糙的分析作用,感受躯干四肢的肌、腱、骨膜及关节的深部感觉,称为本体感觉。

瞅瞅五大感官,如何运转

人体五官虽是人最熟悉的感觉器官,但却是仿生学领域远未攻破的科研高地,人体中这一部部精密的生物传感器中的奥秘,还有待科学家们未来一一破解。

眼,接收人生活中95%的信息

眼睛体积虽小,却是人面部五官中,最有特色的感觉器官,被誉为人的“灵魂之窗”。此外,眼晴也是一部极为复杂、精密的生物传感器。

我们日常生活95%的信息都来自于眼。小小的眼睛拥有令人惊叹的能力,它帮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世界―能分辨物体的大小、远近,表面的光滑、粗糙程度,各种色彩和方位等,它从外界获取信息上传至脑,帮人认知大千世界。

现如今,探索脑如何控制眼晴的运动,一直是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领域,我们还远未到达探秘眼晴的终点站。

耳,让人产生安全感及参与感

我们都能感受这个美好的世界,当然离不开耳朵,耳朵使人们产生安全感和参与感,是我们正常交流沟通必不可少的渠道。

耳可分为耳郭、外耳道、中耳和内耳几部分,具有产生听觉和平衡觉的功能。正常人的耳朵大约可分辨出40万种不同的声音,当声音到达外耳后,通过耳廓的集音作用把声音传入外耳道并到达鼓膜。

鼓膜像纸一样薄,但却非常强韧,声波引起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耳蜗内的纤毛细胞而产生神经冲动。经过一系列生物电变化,毛细胞把声音信号转变成生物电信号经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大脑再把送达的信息经过分析整理,神经冲动就变成我们可以感知的声音啦。

鼻,可辨识50万种气味

花香会使我们愉悦,难闻的气味也会令人对某种食物远远避之。嗅觉同视、听、味、触觉一起,构成了5种主要感知外部世界的方式。

正常人类鼻腔内有数以百万计的嗅觉受体,大致分为400多种,可以分辨出近50万种不同的气味,而狗可以分辨近200万种,不同的动物嗅觉敏感性不同。

我们是如何感知到气味的呢?鼻腔中的嗅觉受体与气味分子结合,引发神经冲动,到达大脑皮层精确的区域,从而产生了嗅觉。嗅觉具有适应性,久闻某种气味,感受气味的强度会不断减弱。

舌,感受味觉的特性多

感受味觉的主要是味蕾,其次是自由神经末梢,味蕾的数量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成人有几千个左右,敏感性也随年龄降低。

味蕾一般由40~150个味觉细胞构成,一般10~14天更换一次,味觉细胞表面有许多味觉感受分子,与不同物质能结合而呈现不同的味道。在酸、甜、苦、咸四种基本的味觉中,人对咸味的感知最快,对苦味的感知最慢,但就人对味觉的敏感性来讲,人对苦味最敏感。人感冒时会没有胃口,实际上是暂时失去部分感觉食物味道的能力。此外,味觉还受温度的影响,在20~30℃之间,敏感度最高。

皮肤,人体最大的感官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感官,其感觉异常丰富,能感受触觉、压觉、疼痛和温度觉。机械刺激皮肤,未引起皮肤变形产生的是触觉,引起变形则产生压觉,两者性质上类似,可统称为触-压觉。

你知道为何指尖,嘴唇,舌等部位,会比其他部位敏感吗?因为触觉感受器在这些部位分布较密集。试想我们失去了温度觉,突然将手放入开水中,你还会反射性缩回吗?疼痛感也非常重要的,它不是让人白疼的,这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身体某个部位疼痛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有些疼痛一定不能大意,疼痛能让人时刻保持警醒,了解身体的状态。人类的“超能力”感官

生活中常会遇到一些所谓的感官“超能力”,如品酒师们拥有的超级味觉和嗅觉、飞行员拥有的超群视力、盲人拥有的超常听力等,它们有何科学奥秘呢?

感官的代偿与适应功能

《圣经》中说过: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同时给你打开一扇窗。其实,人的感觉器官如听觉或视觉,当其中一个存在缺陷时,另一个就会变得更加敏锐。

例如科学家发现,失去视觉的动物其听觉皮层会向视觉皮层扩展,从而听觉变得敏锐,证明了大脑皮层的“重组”现象。同时,先天失聪或很小失去听力的人,相比正常人,他们具有更好的视力。

其实大脑的各个感觉中枢之间是互相影响的,是一种复杂的交叉模式,大脑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域。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大脑功能并非一成不变,特殊时候,这些被划分特定功能的区域可以改变其功能,接管一些原本不由其负责的功能,如盲人的视觉皮层可以处理语言。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就是感官的适应性。五感中的触觉适应性最快,经过3秒钟,就会下降1/4左右,如我们几乎感觉不到身上的衣物。视觉的适应则需要较长时间,从明亮处突然进入暗室,开始会什么也看不见。听觉的适应不那么明显,如果长时间处于噪声中,也可以产生明显的适应现象。

盲人的“超”听力

一些科学家认为,相比正常人,盲人能更精确地分辨声音来源,而部分研究者却不同意这种看法。盲人拥有超听力是谣言吗?

我们知道手脚可以通过锻炼变灵活,难道听力也能练出来?有科学证明,有着超人听力的盲人确实存在,盲人的大脑皮层视觉区域被听觉区占领,盲人听觉分辨率高于普通人是“功能代偿”的表现。

特别是小时候就失明或先天性的盲人,其大脑可能发生十分微妙的重组。古人言“用则进,不用则退”,所以盲人处理视觉的大脑皮层,因忙于处理听觉信息,当他们不得不用听力来弥补视力的不足时,听力及其控制听力的大脑相应区域,就会高速运转,并逐渐加强,从而有了比正常人强的声音定位能力。

品酒师,闻香能识酒

味觉有四种类型,其感受器是味蕾,分布于舌头不同部位,敏感程度因人而异,不同动物间的区别则更大,而品酒师闻香能识洒,这其中有何科学奥秘呢?

品酒师是一个充分发挥舌头和鼻子能动性的职业,为了保护好舌头和鼻子,他们平时的饮食必须清淡,好的品酒师从不喝酒,品的时候会吐掉,这是其职业“规矩”。一名出色的品酒师背后的努力是非常辛苦的,他们要将上千种甚至是上万种葡萄酒的色、香、味的特点存储于大脑,一旦相同的嗅觉或味觉再次出现,就需准确地与大脑中的信息对上。可见,品酒师的“特异功能”竟是练出来的。

真的存在“第六感”吗

生活中,很多人对“直觉”或“第六感”的存在深信不疑。那么,除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基本的感觉外,是否真的存在所谓的“第六感”呢?

有科学家说“第六感”是心觉,即意识的感觉或存在的感觉:人通过前五觉的刺激,反应给大脑某个未知细胞或器官后,所传达出的心理感觉。英国心理学家舍夫茨别利认为“第六感”是存在于人类内心中的审美感觉,一种辨别真伪、美丑、善恶的能力。有些人觉得第六感是每个普通人都与生俱来的的一项功能,有人又觉得它是无稽之谈。关于“第六感”是否存在一直是人类争论的话题之一,它甚至有点像外星人一样,我们没有直接的证据表明它存在或不存在,一切都有待于未来的科学发展,来给它一个准确的身份认证。

人体的感官是一个奇妙的世界,还有大量的未解之谜有待未来的科学去揭秘。

感官分析方法 三点检验

GB 12311—90 本标准参照采用国际标准ISO 4120—1983《感官分析方法学──三点检验》。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三点比较的方法来鉴别二个样品之间的差别。 本标准适用于鉴别样品间的细微差别,也可以用于选择和培训评价员或者检查评价员的能力。 2 引用标准 GB 10220 感官分析方法总论 GB 10221.1~10221.4 感官分析术语 GB 3358 统计学名词术语及符号 3 方法提要 同时向评价员提供一组三个样品,其中二个是完全相同的,评价员挑出单个的样品。 4 设备 检验负责人根据产品性质和样品数量等选择设备。使用的设备不应影响检验结果。应优先使用符合检验需要的标准化设备。 5 抽样 应按被检产品的抽样标准进行抽样。如果没有这样的标准或抽样标准不完全适用时,则由有关各方协商议定抽样方法。 6 检验的一般条件 6.1 环境 应满足GB 10220所需条件。 6.2 评价员 6.2.1 条件 应符合GB 10220规定的条件,所有评价员应该具有同等的资格和检验能力。

6.2.2 评价员数 评价员数是根据检验目的与显著水平而定。通常是6个以上专家;或15个以上优选评价员;或25个以上初级评价员。在0.1%显著水平上需7个以上专家。 6.2.3 检验负责人 检验负责人一般不应参加检验,如果参加,也不应知道样品编号。 6.3 准备 检验负责人可就有关问题和样品性质进行不影响评价的初步介绍,当涉及检验玷染物时,应准备一个非玷染物样品和一个与之对照的玷染物样品。 7 检验步骤 7.1 被检样品的制备 7.1.1 提供足够量的样品A和B,每三个检验样品为一组。 7.1.2 按下述六种组合: ABB AAB ABA BAA BBA BAB,从实验室样品中制备数目相等的样品组。 7.1.3 不能使评价员从样品提供的方式中对样品的性质作出结论。应以同一方式〔相同设备、相同容器、相同数量产品和相同排列形式(三角形,直线等)〕制备各种检验样品组。 7.1.4 任一样品组中,检验样品的温度是相同的,如可能,提供的检验系列中所有其他样品组的温度也应相同。 7.1.5 盛装检验样品的容器应编号,一般是随机选取三位数。每次检验,编号应不同。 7.2 检验技术 7.2.1 告诉评价员检验目的,其程度应不使他们的结论产生偏倚。 7.2.2 将7.1.2中制备的几组样品随机分配给评价员。 7.2.3 评价员按规定次序检查各组检验样品,次序在同一系列检验中应相同。 在评价同一组三个被检样品时,评价员对每种被检样品应有重复检验的机会。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干茶形状术语 显毫 tippy 茸毛含量特别多。同义词茸毛显露 锋苗 tip 芽叶细嫩,紧卷而有尖锋。 身骨 body 茶身轻重。 重实 heavy body 身骨重,茶在手中有沉重感。 轻飘 light 身骨轻,茶在手中份量很轻。 匀整 evenly 上中下三段茶的粗细、长短、大小较一致,比例适当,无脱档现象。同义词匀齐;匀衬 脱档 unsymmetry 上下段茶多,中段茶少,三段茶比例不当。 匀净 neat 匀整,不含梗朴及其他夹杂物。 挺直 straight 光滑匀齐,不曲不弯。同义词平直 弯曲 bend 不直,呈钩状或弓状。同义词钩曲;(耳环) 平伏 flat and even 茶叶在盘中相互紧贴,无松起架空现象。 紧结 tightly 卷紧而结实。 紧直 tight and straight 卷紧而圆直。 紧实 tight and heavy 松紧适中,身骨较重实。 肥壮 fat and bold 芽叶肥嫩身骨重。同义词雄壮 壮实 sturdy 尚肥嫩,身骨较重实。 粗实 coarse and bold 嫩度较差,形粗大而尚重实。 粗松 coarse and loose 嫩度差,形状粗大而松散。 松条 loose 卷紧度较差。同义词松泡 松扁 loose and flat 不紧而呈平扁状。 扁块 flat and round 结成扁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带扁的块。 圆浑 roundy 条索圆而紧结。 圆直 roundy and straight 条索圆浑而挺直。同义词浑直 扁条 flaty 条形扁,欠圆浑。 短钝 short and blunt 茶条折断,无锋苗。同义词,短秃 短碎 short and broken 面张条短,下段茶多,欠匀整。 松碎 loose and broken 条松而短碎。 下脚重 heavy lower parts 下段中最小的筛号茶过多。 爆点 blister 干茶上的突起泡点。 破口 chop 折、切断口痕迹显露。 干茶色泽术语 油润 bloom 干茶色泽鲜活,光泽好。 枯暗 dry dull 色泽枯燥,无光泽。 调匀 even colour 叶色均匀一致。

感 官 检 验

第三章感官检验 第一节管管检验的种类 教学内容:感官检验的意义、注意事项、内容和方法 教学目标:掌握感官检验的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感官检验的方法 教学方式:教师教授 教学课时: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复习】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第二章学习时,讲到的食品分析的一般检测项目是什么? 【引入】对,食品检验的一般检测项目是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三项。其中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属于理化检验,理化检验是用各种仪器和化学方法进行的能够精确地分析食品的组分成分,有害成份的含量,并根据具体的数字表示结果和对比,监督食品的质量,对食品进行等级确定。但人们对食品的要求除了质量和等级的要求之外,还很重视食品的色香味,可以说有时人们对食品的色、香、味的要求更甚于食品的质量和等级,而且即使食品理化指标合格,而感官检验不合格,同样为不合格产品。因此食品的感官检验在食品检验中是一项不可缺少的项目,而且在食品检验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所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食品的感官检验。 【板书】第三章感官检验 第一节感官检验的种类 【引导】在第一章绪论中我们就了解了感官检验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检验。在学习这些具体的感官检验之前,我们先对感官检验做一个大概的了解,为什么我们要进行感官检验,它有什么意义。 【板书】一、概述 1、感官检验的意义 【讲解】食品的感官检验是在心理学、生理学和统计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检验方法,借助人的感觉器官——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来检验食品的色

泽、香味、口味和形状。人们对一种食品的感官评价不是由哪一个感觉器官的感受单独能代表的,而是所有感觉器官对食物的总体感受;同时,一种食品的口味是否为人们喜爱,在一定程度上受人们的主观和习惯影响,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不一样,对食物的品味要求也不一样,这都必须经过人们的品评经验。 尽管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仪器分析的测定范围不断扩大,但食物的一些芳香和微妙的口味差别,食品总体对嗅觉、味觉的刺激,对食品总体感受等,仍不能用仪器分析检测出来,因此感官检验是食品分析中一向不可替代的指标。【举例】几种酒样的理化指标——酒精度、总酯、有害物质等的数据基本上接近,但在奉为上却有一定或明显的区别(清香、麦香、酱香),而这些差别是用理化检验难以判明的。因为一种酒的独特风格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各种成分数量多少,还取决于各种成分互相间的协调、平衡、衬托、缓冲、掩盖的关系,而人们对酒的感官品评则是综合复杂的反应。 【板书】1)感官检验是感觉器官对食品的综合评价指标,是仪器不能代替的 【讲解】人的有些感觉器官是很灵敏的,有时理化检验都不如我们的感觉检验灵敏。 【举例】蛋白质最初分解和油脂开始蠔败事的理化指标变化不大,但敏感的嗅觉便可察觉到氨味和哈喇味。 【总结】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有时我们的感官检验比理化检验和仪器还要灵敏。 【板书】2)感官检验有时比理化检验和仪器还要灵敏 【讲解】在讲第二章时,我就说过感官检验是食品检验的第一步,在食品检测中最先进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检测目标之一。因为它具有方法简单、直观,一体化且多方面的特点,通过眼睛看、鼻子闻、嘴尝就能辨别食物的优劣。所以,在生产过程中,常以感官检验了解各工序的质量情况,查出原料、半成品的优劣。【板书】3)具有方法简单、直观,一体化且多方面的特点 【讲解】前面我们说过食品的感官检验是在心理学、生理学和统计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检验方法,它会受到人的心理和生理变化的影响,因此感官检验具有人为性和主观性,不能因一个人的评价做准,所以食品的感官检验一般采取群检,即对产品编号,由不同的人员进行感觉评分,最后综合其结果。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4487-93 The terms of tea sensory tests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一套评茶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各类茶叶的感官审评。 2 各类茶通用术语 2.1 干茶形状术语 2.1.1 显毫 tippy 茸毛含量特别多。同义词茸毛显露 2.1.2 锋苗 tip 芽叶细嫩,紧卷而有尖锋。 2.1.3 身骨 body 茶身轻重。 2.1.4 重实 heavy body 身骨重,茶在手中有沉重感。 2.1.5 轻飘 light 身骨轻,茶在手中份量很轻。 2.1.6 匀整 evenly 上中下三段茶的粗细、长短、大小较一致,比例适当,无脱档现象。同义词匀齐;匀衬 2.1.7 脱档 unsymmetry 上下段茶多,中段茶少,三段茶比例不当。 2.1.8 匀净 neat 匀整,不含梗朴及其他夹杂物。 2.1.9 挺直 straight 光滑匀齐,不曲不弯。同义词平直 互紧贴,无松起架空现象。 散。 碎 short and broken 面张条短,下段茶多,欠匀整。 2.2 干茶色泽术语 2.2.1 油润 bloom 干茶色泽鲜活,光泽好。 2.2.2 枯暗 dry dull 色泽枯燥,无光泽。 2.2.3 调匀 even colour 叶色均匀一致。 2.2.4 花杂 mixed 叶色不一,形状不一。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2.3 汤色术语 2.3.1 清澈 clear 清净、透明、光亮、无沉淀物。 2.3.2 鲜艳 fresh brilliant 鲜明艳丽,清澈明亮。 2.3.3 鲜明 fresh bright 新鲜明亮。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2.3.4 深 deep 茶汤颜色深。 2.3.5 浅 light colour 茶汤色浅似水。 2.3.6 明亮 bright 茶汤清净透明。 2.3.7 暗 dull 不透亮。此术语也适用于叶底。 2.3.8 混浊 suspension 茶汤中有大量悬浮物,透明度差。 2.3.9 沉淀物 precipitate 茶汤中沉于碗底的物质。 2.4 香气术语 2.4.1 高香 high aroma 茶香高而持久。 2.4.2 纯正 pure and normal 茶香不高不低,纯净正常。 2.4.3 平正 normal 较低,但无异杂气。 2.4.4 低 low 低微,但无粗气。 2.4.5 钝浊 stunt 滞钝不爽。 2.4.6 闷气 sulks odour 沉闷不爽。 2.4.7 粗气 harsh odour 粗老叶的气息。 2.4.8 青臭气 green odour 带有青草或青叶气息。 2.4.9 高火 high-fired 微带烤黄的锅巴或焦糖香气。 2.5 滋味术语 2.5.1 回甘 sweet after taste 回味较佳,略有甜感。 2.5.2 浓厚 heavy and thick 茶汤味厚,刺激性强。 2.5.3 醇厚 mellow and thick 爽适甘厚,有刺激性。 2.5.4 浓醇 heavy and mellow 浓爽适口。回味甘醇。刺激性比浓厚弱而比醇厚强。 2.5.5 醇正 mellow and normal 清爽正常,略带甜。 2.5.6 醇和 mellow 醇而平和,带甜。刺激性比醇正弱而比平和强。 2.5.7 平和 neutral 茶味正常、刺激性弱。 2.5.8 淡薄 plain and thin 入口稍有茶味,以后就淡而无味。同义词和淡;清淡;平淡2.5.9 涩astringency 茶汤入口后,有麻嘴厚舌的感觉。 er-fired taste 近似带焦的味感。 2.6 叶底术语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 Generalrequirementoftheteasensorytestroom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感官审评室的基本设施和环境条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审评各类茶叶的感官审评室。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SB/T10157―1993茶叶感官审评方法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茶叶感官审评室teasensorytestroom 专门用于感官评定茶叶品质的检验室。 4基本要求 4.1地点 茶叶感官审评室应建立在地势干燥、环境清静、北向无高层建筑及杂物阻挡,无反射光,周围无异气污染的地区。 4.2室内环境

感官审评室内应空气清新、无异味,温度和湿度应适宜,室内安静、整洁、明亮。5感官审评室的布局 茶叶感官审评室一般应包括: a)进行感官审评工作的审评室; b)用于制备和存放评审样品及标准样的样品室; c)办公室。 其他有条件的可在审评室附近建立休息室、盥洗室和更衣室。 6感官审评室的建立 6.1审评室

6.1.1朝向 应坐南朝北,北向开窗。 6.1.2面积 按评茶人数和日常工作量而定。最小不得小于15m2。 6.1.3室内色调 a)墙壁:乳白色或很浅的灰色; b)天花板:白色或接近白色; c)地面:浅灰色或较深灰色。

6.1.4气味 检验期间室内的建筑材料和内部设施应不散发气味,周围应无污染气体排放。器具清洁不得留下气味。 6.1.5噪声 应控制噪声不超过50dB。 6.1.6采光 要求室内光线柔和、明亮,无阳光直射,无杂色反射光。其光源主要有自然光和人造光。 利用北面自然光。前方应无遮挡物、玻璃墙及涂有鲜艳色彩的反射物。开窗面积大,使用无色透明玻璃,并保持洁净。

食品感官检验

食品感官检验 一、名词解释 1、食品感官鉴评的定义 2、感觉阈 3、绝对阈 4、范氏实验 5、啜食实验 6、感觉疲劳 7、二、三点实验法 8、三点实验法 9、顺位实验法 10、描述实验法 二、问答题 1、心理对感觉的影响,并详细说明, 2、选择食品感官鉴评候选人员时,应考虑哪些因素,详细说明。 3、在食品感官鉴评人员筛选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详细说明。 4、详细说明感官鉴评的环境条件, 5、掌握几个描述分析的语言及特点,如果汁、火腿肠、牛奶(鲜)、面包、奶粉等。 答案如下: 一、 1、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

及其他物质的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2、感觉阈:a、是指从刚能引起至刚好不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 b、感官(受体) 接受的上下限对最小变化的敏感程度。(ab任选一个作答) 3、绝对阈:是适足以引起感官反应的单一刺激能量的强度。(上下限、觉察阈) 4、范氏实验:通过舌头来感觉气味,使用啜食技术,用于食品的香味识别。 5、 6、感觉疲劳:由于受到连续和重复刺激而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降低。 7、 二、三点实验法 先提供给鉴评员一个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样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 同。要求鉴评员熟悉对照样品之后,从后者提供的两个样品中挑选出与对照样品相同的样品的方法称为二-三点检验法,也称一-二点检验法。 呈送顺序有:RAAB, RABA(其中A为参照样)。 8、三点实验法 同时提供三个编码样品,其中有两个是相同的,要求鉴评员挑选出其中不同于 其它两样品或哪两个样品相似的检查方法称为三点试验法,也称三角试验法。 呈送顺序有:ABA、AAB、ABB、 BAA、 BAB、BBA。 9、顺位实验法:比较多个样品,按照某一品质的大小、强弱进行排序的试验 方法。 10、描述实验法:有一组合格的感官评价人员对产品提供定性、定量描述的感觉检验方法,是一种全面的分析方法,所有感官都要参与描述活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 二、 1、a、对比增强b、对比减弱c、变调现象d、相乘作用e、阻碍作用 2、(1)兴趣。兴趣是挑选候选人员的前提条件。

感官检验方法

感官检验的基本方法 (1)视觉检验法 这是判断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感官手段。食品的外观形态和色泽对于评价食品的新鲜程度、食品是否有不良改变以及蔬菜、水果的成熟度等有着重要意义。视觉检验应在白昼的散射光线下进行,以免灯光阴暗发生错觉。检验时应注意整体外观、大小、形态、块形的完整程度、清洁程度,表面有无光泽、颜色的深浅色调等。在检验液态食品时,要将它注入无色的玻璃器皿中,透过光线来观察;也可将瓶子颠倒过来,观察其中有无夹杂物下沉或絮状物悬浮。(2)嗅觉检验法 食品的气味是一些具有挥发性的物质形成的,进行嗅觉检验15-25℃的常温下进行,因为食品中的挥发性气味时常需稍稍加热,但最好是在物质常随温度的高低而增减。在检验食品的异味时,液态食品可滴在清洁的手掌上摩擦,以增加气味的挥发。识别畜肉等大块食品时,可将一把尖刀稍微加热刺入深部,拔出后立即嗅闻气味。 (3)味觉检验法 感官检验中的味觉对于辨别食品品质的优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味觉器官不但能品尝到食品的滋味如何,而且对于食品中极轻微的变化也能敏感地察觉。如做好的米饭存放到尚未变馒时,其味道即有相应的改变。味觉器官的敏感性与食品的温度有关,在进行食品的滋味检验时,最好使食品处在20-45℃之间,以免温度的变化会增强或减低对味觉器官的刺激。几种不同味道的食品在进行感官评价时,应当按照刺激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最后检验味道强烈的食品。在进行大量样品检验时,中间必须休息,每检验1种食品之后必须用温水漱口。(4)触觉检验法 凭借触觉来鉴别食品的膨、松、软、硬、弹性(稠度),以评价食品品质的优劣,也是常用的感官检验方法之一。例如,根据鱼体肌肉的硬度和弹性,常常可以判断鱼是否新鲜或腐败;评价动物油脂的品质时,常须检验其稠度等。在感官测定食品的硬度(稠度)时要求温度应在15-20 ℃之间,因为温

茶叶感官审评基础知识

茶叶感官审评基础知识 一、审评室 (一)审评室环境 1. 审评室周围50米内必须无污染环境,如卷烟厂,制烟厂,农药厂,化工厂,垃圾场等。 2.环境必须安静吗,无噪音,音响在60分贝以下。 3.审评室四周(五米以内)不宜种植乔木型的大树和香花,以防室内光线暗淡和香气进入。 4.空气流畅,保持空气清新。 (二)审评室布置 1.应建立专用审评室,要求设在二楼以上,反对与办公室混用。 2.要求坐南朝北,开窗面积占墙面的30%~35% 3.墙面色泽为浅灰色或乳白色,天花板为白色或乳白色,使光线反射

4.光线充足,均匀,不能有太阳光直射。在自然光不足的阴雨天可用人工光源补充。即在品茶台上安装3~4只并联四十瓦日光灯。光源与台面距离1.0~1.2米,干评台照度不应低于1000lx,湿评台照度不应低于750lx。 5.审评室应安装空调设备,以便调节温湿度,通风换气,以保持空气清新。 6.室内温湿度室温要求在15~28度,太高太低均会影响品评人的灵敏度。相对湿度应在70%以下,湿度过高会影响参评结果的正确性,并使茶叶受潮失风。 二、审评设备 1.审评台 品茶台分为湿评台和干评台,。评茶台要求采用无异味的材料制成,如檫树等。评茶台规格长*宽*高位(150*70*80厘米)。每张台应设二只抽屉,深度为20厘米,颜色要求为黑色。 2.茶样盘 正方形,一角开口,。规格尺寸为20*20*4厘米,内径为18.4*18.4*3.4厘米。大样盘(拼盘小样使用)规格为35*35*5厘米,一角开口。3.叶底盘 正方形,黑色。规格为10*10*2厘米。 4.白瓷盘 长方形白搪瓷盘,规格为22*15*4厘米

茶叶专业基础知识

茶叶专业基础知识 课程安排 一、茶的起源与发展 1、茶叶是什么? 1> 茶树的芽叶加工而成的可直接泡饮的饮品 2> 茶叶(咖啡、可可)是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全球有60多个国家种植,160多个国家有饮用的习惯,被称为世界饮料之王 3> 三品:药品、食品、饮品 4 >三性:吸湿性、吸味性、陈化性(人性、品性、雅性) 2、茶叶的原产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云、贵、川至今还保留有古茶树,西汉古墓就发掘出了茶 中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是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世界各国的茶树茶籽茶叶名称和饮茶习俗都是从中国直接或间接传播出去的,故称中国为茶的故乡。 美国威廉?乌克斯著《茶叶全书》中说:“饮茶代酒之习惯,东西方同样重视,唯东方饮茶之风盛行数世纪之后欧洲人才开始习饮之。” 3、茶叶的消费 1> 世界:人均0.5kg/年,年消费250万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亿人饮茶 2> 中国:人均0.3kg/年,是英国的1/4(77%的人),是俄罗斯的1/2(95%的人) 3> 饮茶习惯: 二、茶的传播 三、茶的分类与各茶类简介 茶叶分类 1> 按习惯分(6):绿茶、黑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公司以黑茶和绿茶为主) 2> 按季节分:春茶、夏茶、秋茶、冬茶(甚少) 3> 按发酵程度:全发酵茶、半发酵茶、不发酵茶 4> 其它:海拔高度、采茶季节、形状、制造工艺、茶树品种、产茶地、消费市场等 绿茶

绿茶王者“野针王” : 形赛银针,香斗龙井,味胜碧螺 伟人故里茶香故园 白茶 属轻发酵茶类,主产区为福建、广东省地,主销东南亚和欧洲。白茶分为芽茶和叶茶两类,采用单芽加工而成的为芽茶,称之为银针(白毫银针);采用完整的一芽二叶加工而成的为叶茶,称之为白牡丹。 白茶初制基本工艺是萎调、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 关键工序:萎调 品质特点:外形芽毫完整或形态自如成朵,满身披毫,毫香清鲜,汤色清中显绿,滋味清淡回甘的品质特点 注意:安吉白茶是用绿茶加工工艺制成,属绿茶类,其白色是因为其加工原料采自一种嫩叶全为白色的茶树。 黄茶 属微发酵茶类 初制基本工艺是杀青、揉捻、闷黄、干燥四道工序。 关键工序:闷黄 品质特点:黄汤黄叶 湖南的君山银针,四川的蒙顶黄芽,浙江的平阳黄汤,安徽的霍山黄芽和黄大茶等 乌龙茶 乌龙茶又名青茶、属半发酵茶类。主产区为福建、广东、台湾三省。乌龙茶初制工艺介于红、绿茶之间,故乌龙茶既具有绿茶的清香和花香,又具有红茶醇厚、回味甘美的滋味 基本工艺:晒青-凉青-摇青-杀青-揉捻-干燥(六大工序) 特点:绿叶红镶边(传统)、音韵、岩韵 分类:按产地分福建乌龙、台湾乌龙、广东乌龙 乌龙茶 闽北乌龙:最负盛名的是武夷岩茶,其次为?°武夷四大名枞?±,即大红袍、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 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音 台湾乌龙:台湾乌龙、台湾包种两种。其中台湾包种中文山包种、冻顶乌龙属名品 广东乌龙:凤凰水仙、饶平乌龙和凤凰单枞 红茶 黑茶 属后发酵茶类,主产区为四川、云南、湖北、湖南等地,历史上主销青海、西藏等地。黑茶采用的原料较粗老,是压制紧压茶的主要原料。 初制基本工艺:杀青-揉捻-渥堆-干燥 关键工序:渥堆 特点: 安化黑茶与云南普洱茶的区别 六大基本茶类图片

面粉感官检验的方法(知识资料)

面粉感官检验的方法 1感官检验的意义 国标GB1355-86标准规定了面粉质量指标,卫生指标的控制范围。但是人们在购买面粉时,没有条件按国标的方法检验面粉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因为该方法需要专门的实验室、仪器设备、专门培训的检化验人员。笔者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摸索出几种较为简单、方便、易掌握的感官鉴别方法,不需任何仪器设备,人员也不需要专门培训。该方法适用于人们在市场上购买面粉时鉴别面粉质量的好坏,也适用于实验室中对面粉某个指标值判定结果的补充,同时也适用于市场抽检时对某个单项指标的判定。因而具有特别的实用性。 2面粉感官检验法 2.1视觉检验法 是利用人的眼睛来判别面粉品质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主要鉴别面粉的色泽、加工精度。用手取少量面粉放在手掌上,在散射光下用肉眼鉴别面粉的色泽。正常的面粉呈白色或微黄色,不发暗、无杂色。不正常的面粉色泽呈灰白色(或叫呆白色)或深黄色、发暗,色泽不均匀。在观察完面粉的色泽后,用另一只手掌将面粉轻轻按平,观察麸星,对照标准样品,麸星(麸皮)大且分布密,说明加工精度达不到要求。反之,则达到要求。 2.2嗅觉检验法

利用人的鼻子辨别气味来鉴别面粉质量的一种方法。用手取少量面粉放在手掌中,嘴对着面粉呵气,立即用鼻嗅辨气味是否正常,正常的面粉具有面粉固有的清香味,不正常的面粉有苦味、酸味、霉味、哈喇味或其它异味。 2.3味觉检验法 利用人的舌头、牙齿辨别面粉的滋味,口感。此种方法一般是将面粉做成熟食品进行品尝,鉴别是否有牙碜现象等。具体操作:从平均样品中取约50 g面粉(相当于用手抓一把的数量)放入洁净的搪瓷碗中,加入相当于样品一半或略多一半的室温水(或自来水)用筷子或玻棒搅和再用手和成面团,制成5个指拇大小的面饼,放入已沸腾的锅里煮5~6 min,待面饼漂在水面上时,添加少许凉水,再煮沸后即可起锅。起锅后分别品尝。正常的面粉有淀粉的“回甜味”、口感细腻。含砂量高的面粉,用牙齿摩擦或咀嚼已煮熟的面饼时感觉有泥沙,也就是有牙碜现象。由此可判定该面粉含砂量高。一般含砂量在0.03%以上的就会有牙碜感觉。牙碜程度越大,则含砂量越高。(在实验室中若用理化测试的方法检验面粉的含砂量高时,为了进一步证实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可用“味觉检验”法进一步检验该结果的精确性。)在检验牙碜现象的同时,可以品尝面粉的味道,若味道酸,可判断该面粉的酸度高,这时,就要进一步按国家标准方法测试酸度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在市场上购买面粉时,来不及做熟食试验,可以用手指捏一点干面粉放在嘴里,用牙齿摩擦后判别含砂量和味道是否正

评茶员国家职业标准

《评茶员国家职业标准》 1、职业概况 1.1职业名称 评茶员 1.2职业定义 以感觉器官评定茶叶品质(色、香、味、形)高低优次的人员。 1.3职业等级 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评茶员(国家职业资格三级)、评茶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评茶师(国际职业资格一级)。 1.4职业环境 室内、常温 1.5职业能力特征 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功能良好,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1.6基本文化程度 初中毕业。 1.7培训要求 1.7.1培训期限 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普及培训期限:初级评茶员不少于200标准学时;中级评茶员不少于180标准学时;高级评茶员不少于160标准学时;评茶是不少于140个标准学时;高级评茶是不少于12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 培训初级评茶员、中级评茶员的教师必须取得高级评茶员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培训高级评茶员、评茶师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评茶师以上职业资格;培训高级评茶师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关专业高级技术职称或取得高级评茶师职业资格2年以上,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1.7.3培训场地设备 标准教师及符合国家标准《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规定的茶叶感官审评室。 1. 8鉴定要求 1.8. 1适用对象 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 ---初级评茶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底于2年。 (2)经本职叶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中级评茶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低于3年,经中级评茶员正规培训达规定标注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叶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低于4年。 (3)连续从事专业评茶工作不低于6年。 (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毕业证书。 ----高级评茶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

第三章 食品的感官检验法(答案)

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法(答案) 一、填空题 1.380nm 2.三叉神经末梢 3.苯硫脲(PTC) 4.明度、色调、色调 5.唤起、测量、分析、对结果的解释 6.颜色、大小和形状、表面质地、透明度、充气情况 7.三点检验法、两点试验法、五中取二试验、成对比较检验、A—非A试验 8.差别检验、标度和类别检验、描述分析、情感试验 9.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 10.检验区、样品制备区 二、名词解释 1.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根据人的感觉器官对食品的各种质量特征的“感觉”,如: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等,用语言、文字、符号或数据进行记录,再运用概率统计原理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结论,对食品的色、香、味、形、质地、口感等各项指标做出评价的方法。 2.三点检验:在检验中,将3个样品同时呈送给品评人员,并告知参评人员其中2个样品是一样的,要求评价员区别出有差别的那个样品。 3.感觉阈值:是指从刚好能引起感觉,到刚好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 4.2—3点检验:首先向评价员提供已被识别的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已编码的样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同或相似,要求评价员在熟悉对照样品后,从两个样品中挑选出于对照样品相同的样品。 三、简答题 1.人的感觉因素有哪几种?影响感觉的因素有哪些? 答:人的感觉因素可分为: (1)人类的感觉可分为五种基本感觉,即: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除上述的五种基本感觉外,人类可辨认的感觉还有温度觉、痛觉、疲劳觉、口感等多种感官反应。 (2)食品的感官因素按照获取的顺序包括以下几个:外观、气味/香气/香味、均匀性和质地、风味。 (3)影响感觉的因素:疲劳现象(除痛觉);对比现象;变调现象;相乘作用;阻碍作用;温度对感觉的影响;年龄与生理;疾病。 2.简述食品感官品评场所的组成与应准备的设备? 答:感官检验室应布置成三个独立区域:办公室、样品准备室和检验室。 应准备的设备:应配备必要的加热系统、保温设施,用于样品的烹饪和保存,以及必要的清洁设备等。如电炉、燃气炉、微波炉、恒温箱、冰箱、冷冻机等;此外还应具有必要的设备如厨具、容器、天平、仓储设备、清洁设备、通风设备、灯光设备、办公辅助设备等。 3.试述样品的呈送顺序对感官品评结果有哪些影响?如何消除? 答:感官检验是靠主观感觉判断的,从测定到形成概念之间的许多因素会影响检验结果,为减

茶叶感官审评

茶叶感官审评包括干看和湿看两部分,干评主要是对外形的鉴定; 湿评主要审评茶叶内质香气、汤色、滋味、叶底等四个项目。 (1)、外形审评 将样茶罐里茶叶倒出拌匀,取200—500g放在样盘内,双手持样盘边缘回旋转动几次,然后借手势把盘内分散的茶叶收拢,使茶叶按形状大小、粗细、轻重等不同,有次序地分为上、中、下三段。粗大轻飘的茶浮在表面叫面装茶;紧细重实的集中于中层叫中段茶;细小的碎茶和片末沉积于底层叫下段茶。审评时,先看面装茶,后看中段茶,再看下段 茶。 外形主要看条索的松紧、嫩度、色泽、净杂四个因子。结合嗅干香。绿茶外形以嫩度、条索为主。评定外形等次。 (2)、内质审评 开汤前将审评杯碗按号码次序排在湿评台上,从茶样盘中准确称取有代表性的样茶3g,投入审评杯内,杯盖放入碗内,然后用沸滚适度的开水从右到左冲泡满杯。冲泡时从第一杯起即记时间。随泡随加盖,盖孔朝向杯柄,5分钟后,按冲泡次序将杯内茶汤倒如审评杯里。开汤后应先 嗅香气,再尝滋味,后评叶底。 嗅香气: 左手抓住已倒去茶汁的审评杯,右手半揭开杯盖,用鼻子靠近杯沿轻嗅或深嗅。嗅时重复一、二次,在未评定香气前,杯盖不能打开,可以热、

温、冷嗅相结合进行。热嗅(温度大约为80-900C)重点判别香气正常与否及香气类型和高低;温嗅(温度大约为550C)重点判别香气的优次;冷嗅(室温)重点了解香气的持久性程度。评后分出香气优次,把杯子作前后移动,好的往前移,次的往后摆。 看汤色: 看汤色,各碗茶汤水平要一致,茶汤中混入茶渣残叶,应用网匙捞出,后用茶匙在碗内打一圆圈,沉淀物集中于碗中央,后按汤色浓淡、明暗、 清浊等评比优次。 尝滋味: 茶汤温度要适度,茶汤温度以500C左右为宜,尝味时用茶汤从碗中取一汤匙吮入口内。茶汤入口后要用舌头循环打转,动作要快,评味时茶汤不能咽下,尝第二碗时,匙中残留茶液应倒尽或在开水汤杯中漂净,不致互相影响,评滋味主要按浓淡、强弱、爽涩、鲜陈、粗细及纯杂等 评定优次。 看叶底: 将杯中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或审评杯盖反面,倒时应把粘在杯壁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用叶底盘或杯盖的先将叶张拌匀,铺开,掀平,观察嫩度、匀度和色泽的优次。评叶底时,要充分发挥眼睛和手指的作用,手指按掀叶的软硬、厚薄、平突、壮瘦等。眼看芽头含量、叶张卷、色

最新整理食品感官检验复习题(附答案)讲课稿

食品感官检验复习题(附答案) 一、感官鉴评的基本术语 1.感官特性:可由感觉器官感知的产品特性。 2.鉴评员:参加感官分析的人员。分为初选鉴评员、优选鉴评员和专家等。 3.鉴评小组:参加感官分析的鉴评员组成的小组。 4.接受: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行为。 5.可接受性:根据产品的感官特性,特定的个人或人们愿意消费某产品的状况。 6.厌恶:一种令人讨厌的感觉。它使人躲避产生这种感觉的刺激。 7.可口性:能使消费者喜爱食用的食品的综合特性。 8.强度:感受到的感觉的大小或者引起这种感觉的刺激的大小。 9.感官适应:由于受到连续的和(或)重复刺激而使感觉器官的敏感性暂时的改变。 10.感觉疲劳:敏感性降低的感官适应反应。 11.拮抗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低于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2.协同效应: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超过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 13.掩蔽:由于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而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度或使对该刺激的感受发生改 变。 14.刺激阈:引起感觉所需要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这时不需要识别出是一种什么样的刺激。 15.识别阈:感知到的可鉴别的感官刺激的最小值。 16.差别阈:对刺激的强度可感觉到差别的最小值。 17.甜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蔗糖)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8.酸味的:由某些酸性物质(例如柠檬酸、酒石酸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19.苦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奎宁、咖啡因等)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20.咸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氯化钠)的水溶液产生的一种基本味道。 21.碱味的:由某些物质(例如碳酸氢钠)在嘴里产生的复合感觉。 22.涩味的:某些物质(例如多酚类)产生的使皮肤或粘膜表面收敛的一种复合感觉。 23.风味:品尝过程中感受到的嗅觉、味觉和三叉神经特性的复杂结合。 24.异常风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风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 25.异常气味:非产品本身所具有的气味(通常与产品的腐败变质相联系)。 26.味道:能产生味觉的产品的特性。 27.后味:余味:在产品消失后产生的嗅觉和(或)味觉,它有时不同于产品在嘴里时的感受。 28.气味:嗅觉器官感受到的感觉特性. 29.芳香:一种带有愉快内涵的气味。 30.特征:可区别及可识别的气味或风味特色。 31.外观:一种物质或物体的外部可见特征。 32.稠度:由机械的方法和触觉感受器,特别是口腔区域受到的刺激而觉察到的流动特性。它随产品的质 地不同而变化。 33.参照值:与被评价的样品对比的一个选择的值(一个或几个特性值,或者某产品的值). 34.对照样:选择用作参照值的被检样品,所有其他样品都与其作比较。 35.参比样:本身不是被检材料,而是用来定义一个特性或者一个给特性的某一指定水平的物质。 36.二点检验法:以随机的顺序同时出示两个样品给鉴评员,要求鉴评员对这两个样品进行比较,判别整 个样品或某些特征强度顺序的检验方法。 37.二-三点检验法:先给鉴评员一个对照样品,接着提供两个样品,其中一个与对照样品相同。要求鉴评 员挑选出哪个与对照样品相同的检验方法。 38.三点检验法:同时提供三个编码样品其中有两个是相同的要求鉴评员挑选出其中单个样品的检验方法。

感官分析方法--风味剖面检验

GB 12313—90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6564—1985《感官分析方法学──风味剖面检验》。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一套描述和评估食品产品风味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 a.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 b.鉴别产品间的差别; c.质量控制; d.为仪器检验提供感官数据; e.提供产品特征的永久记录; f.监测产品在贮存期间的变化。 2 引用标准 GB 10221.1~10221.4 感官分析术语 GB 10220 感官分析方法总论 3 方法提要 本方法基于下述概念:产品的风味是由可识别的味觉和嗅觉特性,以及不能单独识别特性的复合体,两部分组成。 本方法用可再现的方式描述和评估产品风味。鉴别形成产品综合印象的各种风味特性,评估其强度,从而建立一个描述产品风味的方法。 4 设备 检验负责人根据产品性质和样品数量等选择设备。使用的设备不应影响检验结果。应优先使用符合检验要求的标准化设备。 5 抽样 应按被检产品的抽样标准进行抽样。如果没有这样的标准或抽样标准不完全适用时,则由有关各方协商议定抽样方法。

6 检验的一般条件 6.1 环境 应满足GB 10220所要求的条件。 6.2 评价员 6.2.1 条件 应满足GB 10220所需条件。 所有评价员应具有同等的资格和检验能力。选择的评价员应经过培训,见6.2.2认定。对于特殊食品的检验,可以请专家。 6.2.2 评价员的培训 应对被选定的评价员进行培训,其目的是增强他们对产品风味特性强度的识别和鉴定能力,提高他们对术语的熟悉程度,从而保证结果的重复性。 培训的范围和时间可根据评价小组的目的而不同,如果评价小组不是由专家组成的(具有任一类型食品风味的描述能力),培训时间可长到一年或更长些。对于特定类型食品,培训时间可短些。新的优选评价员在参加评价小组之前要接受培训。 6.2.3 评价员数 需要5~8位培训过的优选评价员或专家。 7 检验方法 7.1 完成风味描述分析的方法分成二大类型,描述产品风味达到一致的称为一致方法,不需要一致的称为独立方法。 7.2 一致方法中的必要条件是评价小组负责人也参加评价,所有评价员都是作为一个集体成员而工作,目的是对产品风味描述达到一致。 评价小组负责人组织讨论,直至对每个结论都达到一致意见,从而可以对产品风味特性进行一致的描述。 如果不能达到一致,可以引用参比样来帮助达到一致。为此有时必须经过一次或多次讨论,最后由评价小组负责人报告和说明结果。 7.3 在独立方法中,小组负责人一般不参加评价,评价小组意见不需要一致。评价员在小组内讨论产品风味,然后单独记录他们的感觉。

感官检验管理程序

感官检验管理程序 1. 目的 规范感官检验项目程序,确保检验准确率。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实验室人员从事感官项目检验工作。 3. 职责 3.1 各室负责人负责提出部门人员培训需求与计划,并对本室内部培训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培训后的表现进行监督。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本实验室从事感官检验工作人员培训计划和必要时的再培训准则;负责各类培训实施的总体策划和效果跟踪;负责培训的对外联系;负责对感官检验人员的能力的确认;负责对感官检验设施、环境和方法的确认。 3.3 质量负责人负责拟定感官检验项目人员名单,制定和实施质控计划,定期对感官检验项目进行质量控制。 3.4 主任负责感官检验项目的授权和批准。 3.5 质量控制室负责培训效果评价时所需的考核安排工作(适用时),负责所有培训、再培训、和培训后表现监督记录的归档管理。 4. 工作程序 4.1 人员 4.1.1 感官检测人员的选择和培训包括: (1) 招聘、人员的初筛和开始测试

(2) 感官检测人员应具有基本感官功能,并具备相关的颜色、特殊污点/气 味的检测、描述产品特性的个人能力。在测试过程中综合考虑感官检测员个人特点和习惯可能会对实验造成的影响。 4.1.2 培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1) 覆盖的范围应包括感官的使用、对检测程序的熟悉程度和了解。 (2) 食品和香水等外部因素的影响。 (3) 感官检测员应知道与测试有关的产品的类型。感官检测员的安全应给予 特殊考虑。另外,应记录和重视感官检测员的膳食、健康和伦理观念。任何时候,感官检测员应报告其所遭受病痛的影响。 (4) 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感官检测培训计划和制定能力要求;感官检测员经 培训合格,在达到规定的能力级别参加检测。 4.1.3 特殊目的选择 技术负责人负责制定对感官检测人员的测试能力确认的方法,。包括:改变样品成分的浓度、记录测试的结果,分析复制的样品、或者通过测试一个类型产品的描述分析来实现。 4.1.4 对感官检测员进行监督 (1)由各室监督员负责对感官检测人员的健康、精神状态、检测的表现进行 监视,并记录在日常的监督记录表。 (2)监督任何疲劳可能影响所产生的结果。如发现感官检验员感冒等影响准 确评价/判断结果的健康因素,应予与记录并撤离检验工作。 4.2 设施和环境条件 4.2.1 感官检验室应在安静的区域,应避免分散注意力并带有可控制的光源、隔

12茶叶感官审评操作规程

黎明茶厂 茶叶感官审评操作规程 l、接样、取样 1.1接样 茶叶样品接收时,请对取样人、茶叶种类、等级、产地、数量等要求做好记录。 1.2取样 1 .2.1毛茶取样 对收购的毛茶取样时,应先对来样茶叶的上、中、下四周各扦出一把,看其外形、色泽等是否一致,同时再嗅香气是否接近。若差异大时,应将所扦取的样品混匀后,再按对角四分法缩分至5009左右样茶,供审评用;若是一批时,应对每件(或每袋)仔细地对辨别,并按比例随机扦取样茶,再按上述方法,进行取样。同时对样品进行登记编号,并在样品上加贴标签。 1 .2.2在制品取样 对发酵茶取样时,应分别在发酵堆不同层面和四周及中心进行扦样,并将所扦取的样品混匀后,再按对角四分法缩分至5009左右样茶,供审评用。同时对样品进行登记编号,并在样品上加贴标签。 成品散茶在包装前应进行批次扦样。扦样方法同上。 1 .2.3成品取样 成品取样时,应在包装车间己包装好的产品中进行。同时对样品进行登记编号,并在样品上加贴标签。 2、操作规程 2.1干湿平台上应干净、整洁。审评室内应提早开门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无异杂气味;审评用的杯碗应先洗烫干净。注意:应避免使用带芳香气味的洗涤剂清洗评茶用具。 2 .2评茶前先准备好开水,接着在干平台上排好样茶盘、样茶袋,对好盘与袋的位置,并取出需要审评的各级实物标准样或参考样茶,倒入样茶盘中,置于待评的前排,即可审评。审评样以每次5一7个样品为宜。注意:各茶盘别弄错了位置。 2 .3分样:取分样盘两只。均匀茶样后,对角四分法取1509左右有代表性的茶样供审评用。 2 .4摇盘 摇盘是干看外形的主要操作步骤。把内置样茶的茶盘用双手托平,臂与腕部

感官检验的方法

感官检验的方法 食品感官检验的方法分为分析型感官检验和嗜好型感官检验两种: 分析型感官检验——把人的感觉作为测定仪器,测定食品的特性或差别的方法。比如:检验酒的杂味,判断用多少人造肉代替香肠中的动物肉人们才能识别出它们之间的差别,评定各种食品的外观、香味食感等特性都属于分析型感官检验。 嗜好型感官检验——根据消费者的嗜好程度评定食品特性的方法。比如:饮料的甜度怎样算最好,电冰 箱颜色怎样最好等。 弄清感官检验的目的,分清是利用人的感觉测定物质的特性(分析型)还是通过物质来测定人们嗜好度(嗜好型)是设计感官检验的出发点。例如,对二种冰淇淋,如果要研究二者的差别,就可以把冰淇淋溶解或用水稀释,应在最容易检查出其差别的条件下进行检验,但如果要研究哪种冰淇淋受消费者欢迎,通常必须在一般能吃的状态下进行检验。 2、常用试验方法根据感官检验工作的目的和要求,常用的试验方法有以下六种: (1)差别试验(Difference Test) 差别试验用于分辨样品之间的差别,其中包括 2个样品或者是多个样品之间的差别试验。 差别试验是对样品进行选择性的比较,一般领先于其它试验,在许多方面有广泛的用途。例如在贮藏试验中,可以比较不同的贮藏时间对食品的味觉、口感、鲜度等质量指标的影响。又如在外包装试验中,可以判断哪种包装形式更受欢迎,而成本高的包装形式有时并不一定受消费者欢迎,都可以用差别试验检验。 差别试验的试验方法有:2点识别法、2点嗜好法、1:2点比较法、3点识别法、3点嗜好法等。试验结果的分析常用查表法。 ①2点比较法是比较两种试样,以此来区别两者或判断其优劣的方法。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方法。可按试验目的分为 2点识别法和 2点嗜好法。 2 点识别法是比较 X、Y 两种试样,根据人的感觉排列 X、Y的顺序,即区别两者的方法。由于 X和 Y之间的顺序是客观存在的。当人们的感觉判断的顺序和客观存在的顺序一致时,回答是正确的,否则回答是错误的,因此识别检验只需做单侧检验。2点识别法一般用于判断评审员的识别能力或者判断 X、Y之间的差别是否达到能识别的程度等。本法具有准备和实施方便等优点,缺点是结果差错的偶然可能性大。 2 点嗜好法是指比较 X、Y两种试样后指出自己喜欢哪一种的方法。在嗜好性检验中,评审员指出 X、Y两种试样中的任何一个均可以,故必须进行双侧检验。本法主要用于市场调查和质量检验。 ②1:2比较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