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论》

《小学科学教学论》
《小学科学教学论》

注重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从培养学习兴趣说起

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航者,小学是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起航阶段,能够遇到一位好的老师,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教育与引导学生,将会使学生受用一生。作为小学教师,在精于教学内容的同时,更要注重对教学方式的研究,细致分析小学生在当前人生阶段中的心理与生理特征,因材施教,对学生进行引导,合理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教师对本岗位职责的达成,更是对学生人生的负责。

一、激发学生兴趣,避免填鸭式教学

兴趣是指人们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学内容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对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林格伦对兴趣的调查结果也证明,在影响学习成功的因素中兴趣占25%,缺乏兴趣对失败的影响占35%。由此可见,兴趣对学生学习成败的重要性实在不容小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也颇有道理。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说:“学习的刺激力量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歌德说:“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本文在论述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重要性的前提下,着重分析了怎样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其中包括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因材施教、寓教于乐,使课堂气氛和氛围更加愉悦和谐,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和较高的英语能力作为工作的重心。

曾经的填鸭式教学使学生们习惯于从老师与课本中得到答案,这导致了学生们在探索中的懒惰惯性,对于探索未知内容的兴趣不足,因为他们知道,老师会告诉我们答案,我们只要记住答案就可以了。

在科学技术与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等待别人来告诉答案已经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新型人才需要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适应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

二、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现代社会对于人们的科学素养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小学科学是一门科学启蒙课程,其宗旨是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以探究为核心的科学学习,要逐步引导学生领会科学的本质,使学生乐于探究,热爱科学,并使其掌握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关注的一点。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对于客观世界充满着好奇心,提出问题是他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天性,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加上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其天性的忽视与抹杀,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少,他们提出问题的欲望也逐渐降低,以致一定时间过后学生就变得懒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了。不鼓励学生发问的教学模式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的创建,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提问题的机会,保护他们的问题意识,鼓励他们多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使学生敢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乐

于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教师鼓励学生提问,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展开教学,将学生的问题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对问题进行探究性的学习。要做到这一点,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一个必要条件。只有保持课堂教学氛围的和谐与轻快,才能使学生的心境得以优化,使其勇敢地提出他们发现的疑问,从而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一定要创设一个愉悦、民主、和谐而又幽默的课堂教学氛围,通过这种氛围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提问的欲望。

小学的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有着实施的必要性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多种途径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并将这些转化为他们进行科学课学习的动力,引导他们进行多种途径的科学探究,从而有效地培养并提升其科学素养。具体的方法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以实验引导探究以及改革教学方法侧重引导学生探究能方面着手进行。

三、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实际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学目标就很容易达到,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都需要掌握的技巧。只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素质教育所提倡的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才不只是句空话。可见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所以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多作努力的,故小学中更应该得到重视。

1.避免课堂沉闷气氛

孩子的天性是无法泯灭的,好动活泼是小学生的特点之一,作为教师,不应该强制湮灭学生的天性,而是运用这些特征,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离不开活跃的课堂气氛和引人入胜的教学情景,而活跃的课堂气氛首先要求教师为学生建立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摆脱教师的架子,真正做到关系学生,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在轻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与教师交流、互动,积极自主的学习。另外,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不由自主的加入教学互动,参与教学互动,使学生乐于学习。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是否融洽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必须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融洽的师生关系。优秀的教师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会让学生因为喜欢这个老师而对老师所教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当教师对一个学生足够重视的时候,学生会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教学的欲望,当教师对学生比较冷漠时,学生便丧失了学习的兴趣,也不会主动参与教学互动。所以,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鼓励和表扬学生,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一定不要吝啬表扬,一句“很棒”、“回答的很好”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劲头。另外,肯定的眼神、安慰的微笑都能增强学生的信心。相反,挖苦、打击只会挫败学生的心理,使学生自卑,从而失去学习兴趣。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等条件的影响,涉世未久,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经验,再加上人生观、世界观还未真正形成,他们的学习需要往往具有肤浅的、具体的、动摇的和短暂的特点。所以,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要让学生知道“我为什么要上学 ?”“为什

么要认真学习?”让学生找准方向,踏踏实实的学习。对于小学生而言,总是说教是显然不够的,教师要多给学生讲一些名人轶事,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如我给学生讲,我们伟大的周总理很小的时候就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使学生感受到周总理学习的决心,然后指导学生树立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奋斗。

3.注重寓教于乐

小学生是处在爱玩的年龄段,一般不喜欢安静的坐在教室里听讲,同时他们又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所以,把游戏引进课堂教学中去,给小学生创设轻松活泼的学习情境,是提高教学质量行之有效的方法。通过组织教学活动,以比赛、游戏、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教学,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参与,并且对知识有更好的理解。

4.成功激励法

作为教师,要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对他们进行表扬,建立起学生对自己的自信。这点对于自信心不足与自暴自弃的学生,是非常有效果的。作为教师,没有理由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对每个学生给予充分的关注与重视,是教师职责之一。

“兴趣是推进学习的内在动力,而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学习的最大动力。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在学生的求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当中所发挥的作用,他认为,一切卓有成效的活动都要以某种兴趣作为前提条件。兴趣是一种积极进取的认识倾向,也是一种较为复杂的个性品质。如何推动人去探求新知识与发展新能力,以获得长久的兴趣,这是促进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处于成长期的学生的求知欲望是很强烈的,老师所传授的任何知识,他都会如饥似渴地汲取。对于枯燥的理论知识来讲,如果能够将趣味性融入和动感性融到其中,那么学生就不会分散注意力,将注意力集中到老师的身上,让老师能够自始至终地带领学生遨游在广阔无边的知识的海洋。但是并不是每个学生都有很强烈的求知欲望,对于一般学生来讲,还需要教师能够在合适的时机采取巧妙的方法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