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损伤的紧急处理与康复治疗

踝关节损伤的紧急处理与康复治疗
踝关节损伤的紧急处理与康复治疗

踝关节损伤的紧急处理与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3783(2012)04-0087-02

【摘要】踝关节损伤是最常见的下肢运动损伤之一,如不能及时正确治愈其损伤,将造成更严重的损伤。文章首先介绍了踝关节的软组织结构分析其功能特点,之后就踝关节损伤后的紧急处理、康复手段以及造成踝关节损伤的原因进行个人观点的建议。

【关键词】关节损伤踝关节结构康复治疗

踝关节是人体运动的重要枢纽及承重关节,是人体下肢的三大关节之一,其稳定性和灵活性是人体完成站立、行走、下蹲、跑跳等动作的基本保障,也是本体感觉与平衡功能的综合反映。如踝关节损伤未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受损伤的本体感受器会使本体感觉传导系统紊乱,失去对踝关节控制的正确性,加重踝关节的不稳定状态,导致再次损伤的发生几率上升,甚至引起其他关节损伤,出现不良连锁反应。

1.踝关节损伤研究当前现状

目前在实践中对踝关节损伤的认识只局限于表面的表现:红、肿、热、痛及自我感知,这些都属于浅感觉的范畴,踝关节康复标准也是经验认知没有具体的评定标准。过去已有非常多的研究针对踝关节本体感觉损伤后的能力变化进行评价与讨论,而得出公认的结论就是踝关节感受器损伤后对踝关节本体感觉传导有一定的障碍,使得本体感觉的反馈性保护机制丧失,损伤再度产生,形成一个恶性

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成因及快速康复方法分析

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成因及快速康复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16-10-22T12:18:37.883Z 来源:《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6年8月作者:刘小平刘进炼(通讯作者)周耀东张叶松周青[导读] 踝关节运动损伤采用手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方式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骨科上海 215000 [摘要]目的:探究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成因及快速康复方法。方法:选取我院骨外科2015年9月~2016年4月份收治的50例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采用手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的方式,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观察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采用MBI评分,其临床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踝关节运动损伤采用手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方式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踝关节;运动损伤;快速康复 【中图分类号】R58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110-01 踝关节运动损伤是运动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损伤类型,其外在表现为踝关节肿胀、淤血以及行走不便等现象,若是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未能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很可能加重病情,给患者留下后遗症。但是传统的康复训练对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不明显。本文研究50例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手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的方式,取得良好的进展,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骨外科2015年9月~2016年4月份收治的50例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19岁~4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2± 2.73)岁,病程为4个月~10个月,平均病程为(6.2±1.7)个月,该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采取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21岁~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3±1.96)岁,病程为4个月~9个月,平均病程为(6.1±1.3)个月,本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应用手法配合常规康复训练的临床治疗模式。以上50例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肿胀现象。应用统计学软件对以上50例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无任何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采用单纯的康复训练进行临床治疗。具体方式为:站立训练,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需要每天单腿闭眼站立20min;慢跑锻炼,每天患者需进行一次1000m的匀速慢跑,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能;负重提跟训练,患者每天两手各提一个10kg左右的沙袋,绷紧双脚,以前脚掌为支点。保持动作为1min后,进行下一组动作,每组20个,每天三组。观察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需要在此基础上,加入中医手法配合训练,一天一次,连续坚持五天。具体为采用患者的仰卧位,将圆枕垫放置到患者的跟腱部位,将患者膝盖以下的肢体完全展露出来,并在踝关节四周用自制的药膏进行涂抹润滑,大约五分钟后,采用揉法沿着患者踝关节筋络走向进行理筋、松膜。 1.3疗效判断标准痊愈: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全部消失,患者的踝关节能自由活动;显效: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踝关节的疼痛、肿胀症状基本消失或者具有显著的改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踝关节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不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有效: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疼痛、肿胀等症状较之治疗前有所改善,但对患者的正常行走、活动还是有一定的限制;无效: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接受推拿治疗后,症状无任何改善,甚至有病情加重趋向[2]。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该组总例数*100%。 2结果 两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治疗后,对照组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4%,其中痊愈6例。观察组踝关节运动损伤总有效率为96%,痊愈患者有例12,两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踝关节主要是指胫骨下关节面与内外踝关节面之间形成的关节窝。由于关节囊的前后比较容易松弛,加之胫骨落在了距骨隆起突出的位置,内踝关节以及外踝关节包裹在距骨的两侧,这样才能使人足可以进行背屈和跖屈运动,但是其活动能力在各个侧方运动方面受到了一定的限制[3]。此外人的距骨上关节面是前宽后窄的关系,在做背屈运动时,踝关节的稳定性较强,但是做跖屈运动的话,踝关节的稳定性相比而言就会差一些,因此非常容易造成踝关节运动损伤。 踝关节运动损伤位置大部分都是在外侧的副韧带,腱鞘等一些软组织处。因为从踝关节解剖构造方面来看,外侧副韧带容易损伤的原因是它比其他部位更加的脆弱。从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原因来看,人的足部在进行跖屈运动时,若是用力不当会造成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牵拉,一旦该力度超出踝关节的最大承受力,就会出现踝关节运动损伤。其次,人的足部于外翻位也容易造成踝关节运动损伤。此外,外力因素也是造成踝关节运动损伤的一个重要原因。比如,外部的旋转拧力造成踝关节的损伤。相关研究表明,造成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原因主要是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本身对踝关节的健康运动知识了解不足,加之踝关节的运动量过大,进而造成了踝关节运动损伤[4]。比如,从未涉及体育运动方面的人员没有进行踝关节的活动训练,直接进行篮球、跳高、长跑等运动,造成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功能解剖、损伤和恢复

在关节分类中,与膝关节等并列概念是足关节。足关节包括踝关节、驸骨间关节、驸趾关节、跖zhí骨间关节、跖趾关节和趾骨间关节。 一:踝关节的功能解剖分析 1、踝关节解剖学分析 踝关节又称距小腿关节,或是距上关节。有胫骨下关节面和胫、腓骨的内外踝关节面与距骨滑车构成的屈戌关节。 关节囊的前后壁薄而松弛,距骨滑车的关节面在形状上前宽后窄。内、外踝在高度上不一致,内踝高于外踝。 导致了:内翻大于外展,同时踝关节屈时内外翻的幅度小于伸时。 2、踝关节的辅助结构 内侧韧带:位于踝关节内侧强韧的三角韧带,起自胫骨内踝,呈扇形向下止于距骨、跟骨、足舟骨的内侧,限制足过度外翻。

外侧韧带:有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距腓后韧带,均较为薄弱,有防止小腿移位和限制足过度内翻的功能。 3、运动踝关节的主要肌肉 运动踝关节的主要作用肌,有小腿后面的屈肌和小腿前面的伸肌。它们均起自小腿骨或股骨内、外上髁,肌腱跨越踝关节止于足骨上。近固定收缩时,可使踝关节完成屈、伸运动。 A、使踝关节屈(跖屈)的主要肌群: 小腿三头肌、胫骨后肌、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腓骨长肌、腓骨短肌。 近固定收缩,踝关节屈,如绷脚动作。远固定收缩,使小腿在踝关节处屈,完成提踵和蹬地动作。 这里主要讲一下,小腿三头肌。 小腿三头肌位于小腿后面皮下,特别发达,使小腿后部隆起。它包括浅层的腓肠肌、深层的比目鱼肌。有三个头,腓肠肌两个头为双关节肌;比目鱼肌为羽状肌单关节肌。 小腿三头肌是构成小腿形态的主要肌肉,也影响另小腿维度的重要因素;在行走、跳跃中,是足关节蹬伸的主要肌肉。

起点:腓肠肌的内外两个头分别起于股骨的内外侧髁后面;比目鱼肌起于胫骨后面的比目鱼肌线和腓骨上部的后面。 止点:3头会合,在小腿上部形成膨隆的肌腹,向下移行为跟腱,止于跟结节。 功能:近固定收缩时,使足在踝关节处屈,腓肠肌还能使小腿在膝关节处屈; 远固定收缩时,使小腿在踝关机处屈,或固定踝关节和膝关节,防止人体向前倾倒,维持人体直立姿势。 当膝关节屈至90°以上时,该肌仅有比目鱼肌能屈踝关节。 练习方法:负重提踵,跳绳发展力量,勾脚侧压腿发展伸展性。 B 踝关节伸(背屈)的主要肌群。 主要有胫骨前肌、趾长伸肌、拇长伸肌、第三腓骨肌。 近固定收缩时,足在踝关节处伸。远固定收缩时,拉小腿向前。 足外翻:拇长屈肌、趾长屈肌、胫骨前肌、胫骨后肌。 足内翻:腓骨长肌、腓骨短肌、第三腓骨肌。

运动损伤――踝关节扭伤讲解

运动损伤 ——踝关节扭伤的预防和处理 教学目标:1、运动损伤及扭伤的定义 2、了解运动损伤的分类 3、懂得踝关节损伤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方法 教学重点:运动损伤的分类;踝关节损伤的预防和处理 教学难点:对踝关节扭伤的应急处理 教具:电脑和投影仪(PPT )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运动损伤的定义 运动损伤是指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损伤 二、运动损伤分类 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为新伤和旧伤; 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 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 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三、踝关节扭伤发生的原因 扭伤的定义:扭伤是指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而成造成的损伤。

1、对踝关节扭伤的伤害程度(主要是生理上的影响)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容易造成踝关节扭伤。 2、准备活动不足,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关节扭伤;对课的内容认识不足,准备活动敷衍了事,没有达到预热效果,身心为进入最佳于东状态,准备活动的内容不当等都容易造成关节扭伤。 3、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过高的相信自己的能力,自不量力做高难度动作等都易诱发关节扭伤。 4、着装不合理,场地凹凸不平等也是造成扭伤发生的一大因素。 四、踝关节扭伤的预防 1、掌握预防运动损伤的相关知识,克服麻痹大意、冒进等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导,穿宽松的运动服装,着合脚的鞋。 3、运动前要清除运动场地的砖瓦石块,填平坑洼。要做好准备活动,踝关节充分活动开以后,再进行剧烈的活动。 4、跑步、跳高、滑冰、打球等要讲究正确的姿势,不要用力过猛,防止脚掌内外翻,要使整个脚掌平着落地。 5、平时注意踝关节周围肌肉的锻炼,增强踝关节的稳定性。如经常练习负重提踵、提踵蹲跳、上下坡跑步,踮着脚尖走路等。 五、踝关节扭伤的处理(rice ) 休息——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 首先应该采取止血、止痛措施。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碎冰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和疼痛。不能乱揉动,防止加大出

踝关节损伤的预防治疗

踝关节损伤的预防治疗 指南 踝关节的损伤是任何一位参与运动锻炼的人都要面对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之 一。"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可能发生踝关节损伤。踝关节的损伤大多数与运动有关,要求跑、跳或改变方向的项目踝关节的损伤较常见。由于踝关节发生过度的扭转超过自身的稳定系统的调节能力就发生踝损伤。导致支持踝踝关节的关节稳定性的那些韧带被撕裂,严重者发生完全断裂。为了给运动的爱好者们增加对踝关节的损伤的认识,故有此文,首先让我们了解踝关节的解剖学结构。 踝关节的内侧是三角韧带,外测是三条小的韧带,称为胫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胫腓后韧带。 由于踝关节的外踝比内踝更低,距骨前宽后窄的结构导致人在下楼梯的位置比上楼梯容易发生踝关节的损伤,以胫腓前韧带最容易受累。运动医生要认真地检查踝关节损伤的症状,受伤的主要原因、风险系数等受伤的机制。本文的特点是涵盖踝关节损伤的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以及预防复发。目的是让运动的爱好者不再对踝关节的损伤有顾虑。 什么是踝关节损伤呢?踝关节的损伤是因为踝发生扭转超过个人的关节活动范围,过度的拉伸和撕裂踝关节周围的韧带,也有伸趾肌的肌腹和肌腱的损伤存在。记住: 肌腱与肌腹;肌腱与骨组织连接处是损伤最容易发生的部位。足与踝是复杂的机构,足附关节很多,很多是微动的关节,足与踝关节的薄弱环节是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部位。 踝关节的损伤往往是累及一条韧带或者是多条支持踝关节稳定的韧带,严重者往往是肌腱的完全断裂。外侧的三条韧带是距腓前韧带 (anterior talofibular ligament.)、跟腓韧带 (calcaneofibular ligament).、距腓后韧带

脚踝扭伤的康复性训练

脚踝扭伤的康复性训练 脚踝扭伤是最常见的体育伤病之一。当脚踝或者足部由于翻转,扭伤或者受到超乎平常的外力时,踝关节周围的韧带也会受到拉伸或被撕裂。在体育活动中,最常见的导致脚踝扭伤的原因是运动过程中脚下踏空或者是下落过程中着陆踏空。不同程度的脚踝扭伤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可按照其严重性分为下列 几个级别: 一级:韧带受到拉伸,或者小范围被撕裂,韧带未有松弛,弹性恢复能力良好 二级:韧带部分被撕裂,韧带部分松弛,弹性恢复能力收到一定损伤 三级:韧带完全被撕裂,韧带完全松弛,弹性恢复能力完全丧脚踝扭伤的紧急处理能够极大程度的缓解伤痛,处理方法应遵循R.I.C.E四步,即休息(rest),冰敷(ice),按压(compression)和抬腿(elevation)[注1],这也是对于软组织挫伤,肌肉拉伤最好的处理方法。 踝关节恢复第一步:回复关节原有的位置,在受到踝关节损伤之后,需要回复由损伤造成的关节移位和结构受损。医师会大致检查关节是否移位和对软组织受损情况进行检查(包括跟腱,韧带和软骨)。如果这些组织受到损伤,你很可能需要打绷带或者使用外部支架,情况严重的话,需要进行手术。如果出现任何疑似的裂痕或者脱位,就需要核磁共振检测或者X射线检测来进一步确定结果并确定最适合的治疗方法。 踝关节恢复第二步:恢复关节稳定,当关节已经复位,下一步就需要恢复关节的稳定。这就需要一些特殊的练习来帮助重建脚踝的稳定性和正常功能。练习的难度逐渐增加,大致分为: 1.小范围运动——灵活性练习 2.平衡——感知练习 3.加强力量练习 4.加强持久练习 5.灵活性——增强练习 踝关节恢复第三步,踝关节恢复训练可用于一级踝关节损伤的恢复。如果你受到更加严重的损伤,那么还是遵从你的医师和理疗师的建议和计划。你应该经常在你的理疗师指导下完胜康复训练,这样可以根据你自身的条件以及受伤程度来为你自己量身打造一套属于自己的最佳康复方案。 脚踝灵活性练习,当你的踝关节基本可以活动并且局部的肿胀也得到控制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灵活性训练了,轻轻的让你的踝关节做一些小范围运动。 毛巾拉伸

踝关节扭伤常识

踝关节扭伤常识 药学部张晓芳我们经常听到有人说:“我的脚扭了。”其实这是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是一种最常见的运动损伤。有资料显示,它占所有运动创伤的20%~40%。踝关节扭伤多为踝关节周围韧带的过度牵拉或撕裂,严重者可伴有撕脱骨折。由于踝关节是人运动的重要枢纽及承重关节,因此其状态的好坏直接决定人的生活和运动质量。 那么,为什么踝关节比较容易受伤呢?受伤以后应该怎么办?会不会有后遗症?是不是就像许多人认为的那样“不要紧,歇几天就会好了”呢? 踝关节因何易扭伤 这是踝关节的功能和它的解剖结构决定的。踝关节在跖屈时,也就是我们做踮脚这个动作时,往往脚会向内翻,即脚心翻向内。由于踝关节特有的解剖结构,这时踝关节不能很好地匹配,处于“灵活有余,稳重不足”的不稳定状态。所以,我们在踝关节跖屈,比如下楼梯、下山、起跳后落地等活动时,如果失去平衡,就容易引起关节的内翻,导致踝关节的内翻损伤,即踝外侧扭伤。统计表明,踝外侧扭伤约占踝扭伤总数的85%。这时,踝关节内的软组织受到挤压撞击出现软骨面损伤、滑膜肿胀,使踝关节周围出现肿胀、淤血。如果未能及时进行正确治疗,就会出现踝关节外侧支撑强度下降,关节本体感觉减退。这样,踝关节的不稳定状态就会加重,踝关节容易再次扭伤,出现疼痛、肿胀、行走不稳等慢性期症状,并可引起其他关节损伤,出现连锁反应。

怎么预防踝关节扭伤 ●平时注意进行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和本体感觉的训练。 ●运动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 ●适当减少运动量。 ●运动时选择鞋底柔软的高帮鞋、弹力绷带或半硬的支具。 如何判断踝关节扭伤程度 急性扭伤的患者多表现为疼痛、皮下淤血;严重的可有滑膜或软骨损伤,表现为踝关节周围的肿胀和压痛,踝关节活动受限。韧带撕裂或骨折发生时,踝关节损伤侧或骨折端疼痛、肿胀更为明显。反复多次损伤的患者,关节囊往往松弛,易继发软骨损伤、滑膜炎、骨赘和其他关节面的损伤,出现慢性损伤侧或关节内广泛的疼痛、压痛、肿胀,穿高跟鞋或在不平整的道路上行走时,有不安全感和腿打软的表现。许多患者为此深受困扰,不得不在踝关节外缠绕厚厚的绷带和护具以增加安全感。踝关节扭伤后,患者常需拍摄X线片,以排除骨折、发现增生的骨赘。MRI(核磁共振)能清楚地显示软骨、韧带和滑膜的损伤,结合病史和体检,医生就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并予以相应的治疗,以消除致痛因素,增强关节稳定,缓解症状。 扭伤了,怎么治 许多人都对踝关节扭伤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认为“养两天就好了”,其实不然。适当的休息是需要的,但并不是治疗的全部,未经正规治疗的患者,踝关节再次损伤的可能性是经正规治疗患者的3~4倍。急性期的初次损伤患者,如果损伤没有累及韧带组织,只要能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正规的保守治疗,遵守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的原则,多可以获得满意的疗效。 急性期24~48小时可冷敷,每次10~20分钟,6小时一次,48小时之后热敷2~3天,以促使局部组织渗液尽快吸收,减轻疼痛。必要时,可用胶布敷贴踝部固定制动2~3周。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常见运动损伤的处理: 一,1、擦伤(皮肤表面受到磨擦后的损伤) 处理方法: (1)轻度擦伤:伤口干净者一般只要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即可自愈。 (2)重度擦伤:(首先需要止血)冷敷法、抬高肢体法、绷带加压包扎法、手指直接指点压止血法。 冷敷法:可使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降低组织温度抑制神经的感觉,因而有止血、止痛、防肿的作用,常用于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2、鼻出血(鼻部受外力撞击而出血) 处理方法:应使受伤者坐下,头后仰,暂时用口呼吸,鼻孔用纱布塞住,用冷毛巾敷在前额和鼻梁上,一般即可止血。 3、扭伤(当关节活动范围超过正常限度时,附在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腱、肌肉撕裂面造成) 重度扭伤处理:应先止血、止痛。可把受伤肢体抬高,用冷水淋洗伤部或用冷毛巾进行冷敷,使血管收缩,减轻出血程度,减轻疼痛。不要乱揉私心动,防止增加出血。然后在伤处垫上棉花,用绷带加压包扎。受伤48小时以后改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 4、挫伤(在钝重器械打击或外力直接作用下使皮下组织、肌肉、韧带或其它组织受伤,而伤部皮肤往往完整无损或只有轻微破损。)处理同(3)。 5、脑震荡(头部受天外力打击或碰撞到坚硬物体,使脑神经细胞、纤维受到过度震动。)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脑震荡。

处理方法:对轻度脑震荡的病人,安静卧床休息一、二天后,可在一星期后参加适当的活动。对中、重度的脑震荡,要保持伤员绝对安静,仰卧在平坦的地方,头部冷敷,注意保暖,及时送医院治疗。 6、脱臼(由于直接或间接的暴力作用,使关节面脱离了正常的解剖位置。) 处理方法:动作要轻巧,不可乱伸乱扭。可以先冷敷,扎上绷带,保持关节固定不动,再请医生矫治。 7、骨折(骨的完整性受破坏) 处理方法:首先应防止休克,注意保暖,止血止痛,然后包扎固定,送医院治疗。 运动损伤的预防: 1、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二,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 急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是而由于某一刻的受力或非生理性运用而导致的局部软组织损伤,皮肤及粘膜保持完整,,伤处与外界没有相通。 ? 处理原则: ü早期:伤后24—48小时内,局部组织缺血,急性无菌性反应剧烈,大量组织

篮球运动踝关节损伤特点及分析开题报告

篮球运动踝关节损伤特点及分析开题报告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逐渐进展到高度与速度齐全;躯体与技术相结合;进攻、防守、篮板球三者并重;智力、意志与技术相统一的高强度现代运动,运动员很容易受伤。别论是高水平的国家队、甲级队,依然各体校、大学生业余篮球队,都难免受伤病的困扰。据调查运动员中踝关节的损伤占有很大的比重。它别仅妨碍了正常的教学训练,而且影响了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甚至缩短运动寿命。该文对篮球运动员的踝关节损伤特点进行探讨,阐述损伤的解剖学结构基础,研究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护理办法,以期为将来的教学和训练提供有益的帮助。幸免或落低踝关节损伤的发病率,确保学生、运动员躯体健康。 二、文献综述(要归纳总结,把看的文章相同的观点,别同的观点归纳总结出来,下面1-5是我能想到的大点,假如你还有其他的能够进行补充或者删减) 1. 损伤的解剖学结构基础(研究目的里面既然写了要阐述结构基础,下面的行文就必须要体现) 补充内容 2.损伤频率较高部位 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发生与预防》中,牛振华分析:“在踝关节损伤部位调查中发觉:外踝韧带损伤者占54.2%;其中踝关节软骨病者占27.7%;其它损伤者占8.4%;内踝韧带损伤者占6.0%;胫腓骨伤撕脱骨折者仅占3.6%”。补充内容,如某某认为损伤的高发部位是什么.(一具大点下面要有3个以上作者的分析) 3. 损伤程度的研究 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发生与预防》中,牛振华分析::轻度损伤较为多见,占68.7%,中度损伤占22.9%,重度损伤较为少见,仅占8.4%”。 4 .运动损伤发生原因的研究 5.篮球运动员踝关节运动损伤预防的研究 在《运动损伤康复学》中,张笃超和李湘奇指出:“在我国,篮球运动是一项开展较为普遍的体育项目。竞赛中双方争夺激烈,局面瞬息万变,要求运动员进展全面,训练有素。互相冲撞,技术动作别当可能造成损伤。最常见的创伤是由于跌倒、跳起抢球降地别正确,如踩在别人足上或足被别人踩伤,运动中的急转、急停和冲撞、场地别平或过滑均可引起的急性损伤,假如处理别当可演变成慢性疾患,经常疼痛而影响运动。” 孙涛和胡师在《论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治疗与预防》中指出:“由篮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是滑步,防守进攻、急停、踏跳和上篮等,要求关节处于半蹲位时微屈伸和扭转运作,其负担量较大;踝关节是人体最远端的大关节,几乎支持着人体全部分量,其外踝比内踝长,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强,内翻比外翻容易,而且活动幅度大。距骨体前宽和后窄,当脚跖屈时,踝关节较别稳定,在场地别平及起跳与降地躯体失去平衡时,易使踝关节损伤”。在《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及处理》中,张云霞指出“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大多为急性损伤,受伤程度以中度损伤的最多,篮球运动损伤大部分是由于急性损伤所致,当首次没有治疗完全很可能转为慢性。篮球队员和篮球爱好者由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其技术和躯体素养都存在别脚,在一定强度和激烈的训练竞赛及活动中受伤事情很可能发生,能够用一些积极措施幸免轻伤,而一旦受伤很大程度上算是中度和重度了。” 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发生与预防》中,牛振华分析:“在踝关节损伤部位调查中发觉:外踝韧带损伤者占54.2%;其中踝关节软骨病者占27.7%;其它损伤者占8.4%;内踝韧带损伤者占6.0%;胫腓骨伤撕脱骨折者仅占3.6%”。而踝关节损伤程度的调查结果:轻度损伤较为多见,占68.7%,中度损伤占22.9%,重度损伤较为少见,仅占8.4%”。 针对引起踝关节损伤的要紧因素,王寿秋,郑蕊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成因及预防》中指出“未做预备活动或预备活动别充分,缺乏自我爱护能力,学生的生理状态别良,

常见运动损伤的恢复

常见运动损伤的恢复性练习 摘要:在运动过程中或多或少常会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一旦受到严重的运动损伤,常要休息很长时间,并重新参加训练,方可达到以前的运动水平,所以可以根据发病的规律和特点,及时的采取各种措施,合理安排伤后的训练,以及用运一些辅助的恢复性练习方法加速功能的恢复,这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 运动损伤功能恢复性练习 人体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损伤即运动损伤。在运动过程中或多或少常会有不同程度的运动损伤,一旦受到严重的运动损伤,常要用到压迫包扎,冷敷,垫高受伤部位等方法进行急救,以减轻疼痛感.有时以为不痛了,就好了,实际上并非如此.要想恢复到以前的运动水平,不休息几个礼拜,是不可能恢复的.但也在发生运动损伤后不能完全的“等待”其损伤部位的恢复,而应充分考虑到发病的特点和规律,及时采取各种措施,合理安排伤后的训练,以及运用一些辅助的恢复性的练习方法,加速功能的恢复。所以总结几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的恢复性练习,通过体育锻炼,做肌肉组织的练习,加速受伤部位的痊愈,以促进运动机能的恢复。 一踝及足部 踝及足部系指胫腓远端的整个足。踝关节由胫骨、腓骨的远端与距骨构成,胫腓骨远端由坚韧的韧带相连。踝关节囊前后松弛,两侧较紧张,有侧副韧带加固,内侧为一尖向上、呈扁形的三角韧带;外侧有距前、跟腓和距腓后韧带。由于外踝比内踝长,且靠后,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坚强,因而足内翻活动比外翻大;又因距前体宽后窄,当足跖屈时,较窄的距骨体后部进入踝穴,允许有一定的侧向运动和较大的内翻运动,踝关节稳定性下降。此外,使足背伸外翻的肌肉较弱,使足跖屈内翻的胫前肌较强;当踝关节屈伸时,足似有沿纵轴15度到20度的旋转活动即背伸时旋前,跖屈时旋后。这些解剖生理特点,使踝关节易发生内翻而

篮球运动踝关节损伤特点及分析开题报告

篮球运动踝关节损伤特点及分析开题报告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现代篮球运动的特点逐渐发展到高度与速度齐全;身体与技术相结合;进攻、防守、篮板球三者并重;智力、意志与技术相统一的高强度现代运动,运动员很容易受伤。不论是高水平的国家队、甲级队,还是各体校、大学生业余篮球队,都难免受伤病的困扰。据调查运动员中踝关节的损伤占有很大的比重。它不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训练,而且妨碍了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甚至缩短运动寿命。该文对篮球运动员的踝关节损伤特点进行探讨,阐述损伤的解剖学结构基础,研究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以期为今后的教学和训练提供有益的帮助。避免或降低踝关节损伤的发病率,确保学生、运动员身体健康。 二、文献综述(要归纳总结,把看的文章相同的观点,不同的观点归纳总结出来,下面1-5是我能想到的大点,如果你还有其他的可以进行补充或者删减) 1.损伤的解剖学结构基础(研究目的里面既然写了要阐述结构基础,下面的行文就必须要体现)补充内容 2.损伤频率较高部位 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发生与预防》中,牛振华分析:“在踝关节损伤部位调查中发现:外踝韧带损伤者占54.2%;其中踝关节软骨病者占27.7%;其它损伤者占8.4%;内踝韧带损伤者占6.0%;胫腓骨伤撕脱骨折者仅占 3.6%”。补充内容,如某某认为损伤的高发部

位是什么.(一个大点下面要有3个以上作者的分析) 3.损伤程度的研究 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发生与预防》中,牛振华分析::轻度损伤较为多见,占68.7%,中度损伤占22.9%,重度损伤较为少见,仅占8.4%”。 4.运动损伤发生原因的研究 5.篮球运动员踝关节运动损伤预防的研究 在《运动损伤康复学》中,张笃超和李湘奇指出:“在我国,篮球运动是一项开展较为普遍的体育项目。比赛中双方争夺激烈,局面瞬息万变,要求运动员发展全面,训练有素。互相冲撞,技术动作不当可能造成损伤。最常见的创伤是由于跌倒、跳起抢球落地不正确,如踩在别人脚上或脚被别人踩伤,运动中的急转、急停和冲撞、场地不平或过滑均可引起的急性损伤,如果处理不当可演变成慢性疾患,经常疼痛而妨碍运动。” 孙涛和胡师在《论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损伤的治疗与预防》中指出:“由篮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是滑步,防守进攻、急停、踏跳和上篮等,要求关节处于半蹲位时微屈伸和扭转运作,其负担量较大;踝关节是人体最远端的大关节,几乎支持着人体全部重量,其外踝比内踝长,内侧韧带比外侧韧带强,内翻比外翻容易,而且活动幅度大。距骨体前宽和后窄,当足跖屈时,踝关节较不稳定,在场地不平及起跳与落地身体失去平衡时,易使踝关节损伤”。在《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及处理》中,xx霞指出“篮球运动员踝关节损伤大多为急性损伤,受伤程

踝关节评分标准总结

1,骨折复位放射学评价标准(Burwell—Charnley,1965) 1.解剖复位:无内、外踝向内侧或外侧移位;无成角移位; 内外踝纵向移位小于lmm;大后侧碎片向近侧移位小于2mm; 无距骨移位。 2.复位可:无内、外踝向内侧或外侧移位;无成角移位 踝向后移位2~5mm;大后侧碎片向近侧移位2~5mm;无距骨 移位。 3.复位差:任何内、外踝向内侧或外侧移位;外踝向后移 位大于5mm或后踝移位大于5mm;距骨移位。 1 Buewell HN,Charnley AD.The treatment of displaced fractures of the ankle by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and early joint movement. J Bone Joint Surg(Br),1965,47:634—660. 二、Tornetta等(1993)Pilon骨折临床治疗结果评价标准 Tornetta等(1993)主要从有无疼痛、踝关节活动范围和有 无成角畸形等三方面来评价Pilon骨折临床治疗结果。 1.优:无疼痛;背屈大于5。,跖屈大于40。;成角畸形小于 3。。 2.良:间隙性疼痛,可用非类固醇药缓解;背屈0。~5。,跖 屈30。~40。;外翻成角畸形3。~5。,内翻小于3。。 3.可:疼痛已影响日常生活,需用麻醉药缓解;背屈一5。~ 0。。跖屈25。~30。;外翻5。~8。,内翻3。~5。。 4.差:顽固性疼痛;背屈小于一5。,跖屈小于25。;外翻大于 8。,内翻大于5。。 1 0 Tornetta P, Weiner L,Bergman M. Pilon fractures Treatment with combin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fixation.J Orthop Trauma.1993.7:489—496. 三、Mazur(1979)踝关节评价分级系统 (一)评分方法 1.疼痛: (1)无痛,或患者可忽视 50分 (2)上下楼梯或长距离行走时轻度疼痛,但不影响日常活 动 45分 (3)上下楼梯或长距离行走时中度疼痛,步态正常,偶尔需 要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40分 (4)步态上,上下楼梯疼痛加重,静息时无疼痛,每天需要 服药 (5)静息时疼痛或夜间痛,需服用麻醉药物止痛 (6)无论有无活动,持续性疼痛,或因为疼痛而残疾 2.功能: (1)无跛行

踝关节韧带损伤

Sw 上勿的蓝字.耳免受疗闻傑憂医竽岡 王玉上負如耳书朋友分咅这駕文益 一、概述 翻伤。如此算来,每天英国有 5000例、美国有27000例该损伤发生, 中国则会有132129该病患者。医院急诊患者中踝关节扭伤占 7? 10%[1]。美国西点军校学员最常见的损伤也是踝关节扭伤, 4年军校生 活中三分之一学员曾经历一次踝关节扭伤。 运动损伤中踝关节扭伤也是 最常见的损伤,其发病率为16%。踝关节扭伤的患者年龄多数小于 35 踝关节韧带损伤 2014-10-14康复医学网 踝关节扭伤是最常见的损伤之一, 每天一万人中就有一例踝关节内 [(老圉 友 u

岁,通常为15?19岁,年轻运动员中发生率为10%?30%[2]。不同的运动项目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各异,详见表1。 表1?各项运动中踝关节韧带损伤的频率[3] 踝关节扭伤后59%遗留疼痛、肿胀、僵硬感和不稳等症状,这些症 状的存在导致患者的活动受限,大多数患者伤后较伤前运动水平下降, 甚至日常生活受限。接近40%的患者伤后踝关节处于不稳状态,易致反复扭伤

和疼痛,严重者可出现足内翻畸形或足外翻畸形。踝关节扭伤所致不稳分为外侧不稳和内侧不稳,外侧不稳合并关节软骨损伤的发生率为55% ,以距骨软骨损伤为主,多数位于距骨内侧关节面,但外侧关节软骨损伤的比率也明显增加,内侧不稳合并软骨损伤的发生率为98%[4] 。软骨损伤踝关节扭伤遗留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它如软组织撞击、滑膜炎等也是重要原因。因此正确诊断和合理治疗踝关节韧带损伤是至关重要的。 二、解剖 (一)内侧副韧带内侧副韧带又称三角韧带,由前至后呈扇形稳定踝关节内侧,是踝关节最强大的韧带。三角韧带分为浅深两层,深层的作用更重要。浅层包括舟胫韧带和跟胫韧带。深层连接内踝尖的下表面和距骨体内侧面,包括距胫前韧带和距胫后韧带。主要作用是防止踝关节和距下关节过度外展和外翻,限制距骨外翻、旋前以及前移。 (二)外侧副韧带外侧副韧带由3 束组成,由前向后分别是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主要作用为限制距骨前移和内翻。 1.距腓前韧带起自外踝前缘,向前下斜行止于距骨颈外侧面,厚 2?2.5mm。中立位时距腓前韧带与足的长轴平行,与小腿的长轴垂直。主要作 用是限制距骨前移。 2.跟腓韧带起自外踝尖,向后下斜行止于跟骨外侧面,位于腓骨长短肌腱的深方。主要作用是限制跟骨的内翻。 3.距腓后韧带起自外踝后部的外踝窝,水平向后止于距骨后外侧突,是3束中最强壮的1 束。主要作用是限制距骨后移。 三、踝关节韧带急性损伤[5][6] 踝关节韧带急性损伤是非常多见的运动损伤,在关节韧带损伤中发病率最高。其中又以外侧副韧带损伤最常见。 (一)外侧副韧带急性损伤

踝关节内翻——损伤机理及应急处理方法

踝关节内翻(通俗说就是崴脚)损伤机理及应急处理方法 对篮球运动员而言,踝关节损伤是非常常见的一种损伤,起跳落地瞬间踩到别人脚上,或者由于疲劳导致踝关节力量不足从而内翻,很常见,所以很多人都对其非常的恐惧,非常的害怕崴脚。。 踝关节 足部包括踝关节和距下关节,是下肢承重关节。前者有胫腓骨下端与距骨体上面组成,后者由距骨下面与跟骨组成。胫腓骨下端有内外踝和侧副韧带连接,使踝关节相当稳定。有背屈、跖屈、内翻、外翻和外旋等功能。 主要韧带 外踝韧带 距腓前韧带最薄弱,在踝关节内翻时最容易损伤。 跟腓韧带常联合距腓前韧带损伤,有时可能伴有撕脱骨折。 距腓后韧带极少单独损伤 内踝韧带 又称三角韧带,分深浅两层,十分坚固并与关节囊紧紧相连,限制踝关节外翻。

胫腓骨间连接 由下胫腓前韧带、下胫腓后韧带、骨间膜和横韧带组成,加强和支持下胫腓关节。 距跟韧带 是距下关节的组成部分,连接距骨和跟骨。

运动生物力学讨论 踝关节背屈30度,跖屈50度 这个角度很重要,是正常的生理限制。。但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女性穿的高跟鞋严重超过了跖屈的限度。。这对于踝关节都是很不利的。。 距骨体前宽后窄,因距鞍较窄所以踝关节在跖屈位稍松动,易扭伤 踝关节外侧副韧带较弱,内侧副韧带较强,且内踝低于外踝,所以内翻韧带容易拉伤。 当打篮球的时候踩到了别人的脚上时,由于以上解剖学特点,容易出现外翻扭伤,造成外侧副韧带损伤、腓骨远端骨骺撕脱,甚至胫腓骨骨折等联合损伤。 诊断和治疗 排除骨折 排除韧带全断 RICE原则处理 根据情况尽快安排X片、CT或MRI检查 根据不同情况用胶布或石膏固定一段时间 合理安排康复训练 如果急性踝关节内翻损伤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并科学的安排康复和训练,容易演变成慢性踝关节不稳,更有可能出现骨性关节炎和更多的急性踝关节损伤。。。

踝关节疾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关节病诊疗研究中心 林剑浩 写在课前的话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十分常见,尤其是篮球、足球等运动 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诊断和治疗,会继发很多疾病,给日常 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大不便。因此,针对踝关节外侧韧带 损伤的病人,如何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并采取有效的治疗十分 重要。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后如果治疗不当,会导致什么后果? 一、概述 (一)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十分常见,其中内翻扭伤最多,占 85% 。篮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中,53% 是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损伤;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中, 21% 是踝关节外侧副韧带的损伤;一份统计资料中,每一天在美国会发生 23000 例的踝关节扭伤。右图为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示意图。 (二)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合并症 踝关节外侧副韧的损伤常伴有: 1. 腓骨肌腱炎:踝关节内翻时,在外侧部位的两个肌腱即腓骨长短肌,由于慢性牵拉出现肌腱炎。 2. 踝关节前外侧撞击征

3. 踝关节滑膜炎:病人外侧副韧带瘢痕愈合, 副韧带相对延长,踝关节内外侧失去平衡,病人走路时会出现距骨内翻,长时间将导致踝关节滑膜炎。 4. 93% 患者关节镜下可发现,由于踝关节外侧 副韧带损伤继发的滑膜炎、游离体、骨软骨病变及骨 赘。 所以如果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损伤没有得到及时治疗,远期会继发很多疾病。 (三 )踝关节慢性不稳定 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后慢性不稳定发生率为 10-30% ,病人表现为反反复复的踝关节扭伤。走在不平整的路面上,患者自述有不稳的感觉。所以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必须得到及时治疗。如果治疗不当,踝关节韧带断裂处,会变成瘢痕连接,导致韧带变长、松弛,引起踝关节内外侧韧带的不平衡,在日常活动当中会出现距骨过度活动,踝关节反复扭伤,于是导致踝关节的创伤性关节炎,长时间关节内侧发生退行性改变。对于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治疗,目前还没有特别好的办法。 踝关节外侧有哪些韧带?强度如何?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二、踝关节外侧功能解剖 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和距腓后韧带是踝关节外侧最主要的韧带。如右图所示。 (一) 距腓前韧带 距腓前韧带是这三个韧带当中最薄弱的韧带,其走向是水平位的,作用是防止足向前脱位,即对抗距骨向前移位;在足跖屈时其作用为限制足内翻。 (二)跟腓韧带

踝关节扭伤的康复原则提升

踝关节扭伤的康复原则提升踝关节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也是全身最为常见的关节扭伤。可引 起踝关节周围的内外侧韧带及下胫腓韧带损伤。轻者为踝关节侧副韧带部分撕裂,重者为韧带断裂伤,甚至出现撕脱性骨折、软骨面损伤等。临床以内翻型扭伤为多见,多因为足外缘着地、足部突然内收而引起。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踝关节疼痛,活动功能受限,关节周围皮肤青紫且肿胀,伤足不敢用力着地,跛行步态,活动时疼痛加剧等。如果失治或者误治易造成习惯性扭伤。踝关节扭伤后再次受伤的可能性比正常踝关节高40~70%。 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遵循“RICE”原则:“R”就是制动休息,立即停止运动,让患部处于不动的状态,以利于肿胀的消除和损伤组织的修复;“I”是指冰敷,扭伤后48小时内对患肢冰敷或者冷敷,刺激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和渗出以减轻扭伤部位的疼痛和肿胀;“C”即加压包扎,加压包扎可使患部内出血及淤血现象减轻,还可以防止侵出的体液渗入到组织内部,并能促进其吸收;“E”是指抬高患肢,把患部提高到比心脏高的位置,不仅可以减轻通向损伤部位的血液及来自体液的压力以促进静脉的回流,患部的肿胀及淤血也会因此而得到相应的减轻。这些方法的运用可以达到止痛、减轻肿胀和止血的目的。 临床上踝关节扭伤或拉伤后需要遵循RICE原则(休息rest,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但是美国康复医师协会的发言人Robertson近期提出一个惊人观点:踝关节扭伤或拉伤后RICE治疗策略并不是一个合理的措施,这类患者伤后早期应该尽早开始损伤关节的运动锻炼。 踝关节扭伤或拉伤是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该病自限性,可自愈。文献报道美国每天踝关节损伤的发生数量接近2.8万,但一项美国医学杂志上发表的系统综述发现,仅有35-85%踝关节损伤患者3年内愈合。基于上述研究结论,近些年踝关节损伤后的治疗开始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评论文章强烈建议将目前踝关节损伤治疗的RICE原则替换为POLICE原则:保护 protect,适当负重 optimal loading,冰敷 ice,加压包扎 compression,抬高患肢 elevation。研究证据支持早期活动而不是休 息,NATA的研究者发现目前有A级证据支持踝关节损伤I级(牵拉,韧带纤维损伤)、II级(韧带部分撕裂)后的康复功能锻炼。目前并没有踝关节扭伤后即刻负重行走的直接证据,但一些随机对照研究发现踝关节扭伤后数天进行关节活动度锻炼并组建增加负重可以使得患者踝关节扭伤恢复更快,有经验的物理治疗师按摩治疗也可以帮助患者踝关节尽早恢复功能。对III级踝关节扭伤患者(完全性韧带撕裂),有B级证据支持伤后10天内早期制动,此后

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机制分析及康复措施

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机制分析及康复措施 发表时间:2019-10-31T17:10:20.7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9年26期作者:姚登车1 张虹1 鲁兴荣2 [导读] 提高预防意识等方面,详细论述了踝关节运动损伤的运动康复措施,多方面入手,旨在更好的为一线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1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新疆阿克苏 843000) (2阿克苏市朝阳医院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目的:分析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机制及运动康复措施。方法:通过对100名跑步运动年限在半年以上、跑步频率在3次/周或累计15公里/周的跑步爱好者进行问卷调查、踝关节关节活动度测量、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测试、下肢稳定性测试等,对踝关节运动损伤机制及运动康复分析。结果:踝关节特殊的生理解剖结构及下肢稳定性直接决定了踝关节部位容易发生损伤,损伤急性期通过POLICE原则处理,后期对踝关节进行包括肌肉力量和稳定性训练在内的运动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踝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结论: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机制复杂,及时、有效的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患者踝关节康复。 【关键词】踝关节;运动损伤;机制;运动康复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6-0050-02 国内外针对跑步运动员的研究表明,下肢力量、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等功能特点和跑步损伤发生有关。国外研究显示,下肢本体感觉差,平衡能力差,运动控制障碍,神经肌肉控制能力缺失能够预测跑步爱好者下肢损伤风险,并且通过平衡练习会对减少损伤风险和提高损伤后的运动能力有明显作用。这说明提高稳定性会减少损伤风险。为了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市跑步爱好者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机制及运动康复,现对阿克苏市某夜跑团100余名跑步爱好者进行踝关节运动损伤机制及运动康复分析。 1.资料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100名跑步运动年限在半年以上、跑步频率在3次/周或累计15公里/周的跑步爱好者进行问卷调查,对受试者进行下肢结构测试,与包括下肢各关节活动度、下肢肌力、下肢稳定性在内的下肢功能测试。获得跑步爱好者下肢损伤特征,并分析下肢结构和功能特征与下肢损伤的关系。 1.2 目标 获得跑步爱好者踝关节损伤特征,并分析得出跑步爱好者踝关节结构和功能特征与踝关节损伤的关系。为制定针对性的跑步损伤康复方案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并为进一步开展跑步损伤防治提供研究基础。 1.3 方法 (1)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结合跑步项目特点设计跑步伤病调查表,包括跑步爱好者基本信息、当前跑步情况、受伤部位、受伤次数、受伤原因、受伤性质、受伤时间、伤病诊断情况、伤病处理方法、带伤跑步情况等方面。 (2)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测试:使用MMT徒手肌力检查。按照MMT肌力检查分级标准,对小腿三头肌、胫骨前肌、胫骨后肌、腓骨长肌等进行肌力评定,并记录。 (3)下肢稳定性测试:采用单腿闭眼站立评价下肢稳定性。令患者闭眼,双手交叉放于胸前,屈髋45°、屈膝90°,闭眼。记录所能保持的最长时间,并记录。 2.踝关节运动损伤机制分析 2.1 踝关节特殊的生理结构与运动损伤的关系 通过对100名跑步爱好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20人曾在跑步过程中发生过崴脚,且均为内翻,发生率高达20%,这与踝关节的生理结构密切相关,踝关节是由内外踝以及胫骨下段的距骨滑车和关节窝形成的关节头组成的,关节面前宽后窄,内踝短、外踝长。在踝关节运动过程中,处于背屈状态时,面宽的一端会直接进入关节窝,这时候踝关节不易发生扭伤,稳定性比较好;处在跖屈状态,窄关节面会直接进入关节窝,踝关节的稳定性减弱,易出现运动损伤[1]。另外,踝关节周围的韧带主要由外侧三条韧带以及内侧三角韧带组成,内侧的三角韧带韧性大,外侧的韧带韧性较小,加之外踝比较长、踝关节在内翻时幅度比较大[2][3],故而,在跑步过程中易发生内翻崴脚。 2.2 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与运动损伤的关系 在测试结果中发现跑步者在使用等长肌肉测力计进行等长力量测试得到的踝关节背屈肌肉力量上均没有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仅在健康男性跑者和健康女性跑者的比较中发现踝关节背屈动作中,男性跑者表现出更大的肌肉力量,且具有显著差异,这更多的与性别之间的差异相关。以上肌肉力量测试的结果说明这个测试动作反映的下肢肌肉力量与下肢跑步运动损伤之间没有明显关联。 2.3 下肢稳定性与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关系 从本次测试的结果来看,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均值在30秒以上,虽然标准差较大,但是该均值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跑步爱好者拥有较好的下肢静态平衡能力。但就时间差值进行对比时发现,男性和女性双侧下肢闭眼单脚站立时间差均大于一般人群,且具有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经常跑步的双侧下肢静态平衡能力虽然整体较好,但是双侧差值相比一般人群具有较大差异,即双侧下肢的静态平衡能力差距越大,失衡越严重则跑步下肢损伤可能性越大[4]。 3.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康复措施 3.1 踝关节运动损伤早期用POLICE原则处理 对于踝关节运动损伤的患者,应在第一时间用POLICE原则处理,即保护(P):以适当的工具及姿势进行防护,避免运动损伤后再度伤害;合适的负荷(OL):在不引起明显疼痛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向不同方向活动踝关节,以早期保护好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冰敷(I):冰敷可以控制受损组织的肿胀,而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疼痛;加压包扎(C):使用弹力绷带或护具或支具加压兼保护;抬高患者(E):抬高的高度至少超过心脏位置,以加速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减轻下肢肿胀,达到消肿、止痛、防治肌肉短缩的目的。 3.2 运动康复训练 在常规处理12~24h后,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根据患者情况制定相应康复计划,主要通过活动练习、力量练习、功能练习及特殊练习来改善肌肉功能。从治疗第1天开始,用力缓慢活动脚趾,不要引起踝关节活动,5min/次;放松大腿肌肉并在不增加疼痛的情况下活动股四头肌,采用练习收缩方法进行400次/d。第2天在前一天基础上加上抬腿练习,30次/组,组间休息30s,4~6组/d。练习1周后根据患者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