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名解精神病学重点整理学习

影像名解精神病学重点整理学习
影像名解精神病学重点整理学习

1、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基于密度上的差别产生的X线对比,这种自然存在的差别称为自然对比。

2、人工对比:对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的引入高密度或低密度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

3、流空效应:流动的液体例如血液在血管内快速流动时,在成像过程中,不能采集到信号而呈无信号黑影的现象。

4、CT值:CT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人体组织分成200的密度等份,以CT值定量,它反映组织对X线的吸收系数。

5、肺野(lung field):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为肺野。

6、肺门(hilum of lung):肺根内肺动脉、肺段动脉、肺叶动脉,伴行支气管及肺静脉的投影。

7、肺纹理(lung markings):充满气体的肺野中可见自肺门向外呈放射状分布的树枝状影,由肺静脉、肺动脉组成,主要是肺动脉,也有淋巴管、支气管和结缔组织参与。

8、肺实质(lung parenchyma):肺部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包括肺泡和肺泡壁。

9、肺间质(lung interstitium):支气管和血管周围、肺泡间隔、小叶间隔及脏层胸膜下由结缔组织所组成的支架和间隙。10、空洞(cavity):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坏死组织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形成。11、支气管气像(air bronchogram):空气支气管征,当肺实变扩展至肺门附近时,较大的含气支气管与实变的肺组织形成对比,在实变区可见含气支气管分支影。多见于各种急性炎症,渗出性肺结核,肺出血及肺水肿。12、原发综合征:见于原发性肺结核,初次感染结核杆菌所致,包括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少数为成人。X线:典型表现呈“哑铃状”。13、结核球(tuberculoma):被纤维组织包裹的结核性干酪性病变直径大于2厘米者称为结核球,周围常见散在的纤维增值性灶称“卫星灶”。14、胸膜凹陷症:表现为肺内病变与胸膜之间的线状影,线形影的一端以小三角形或喇叭状止于胸膜面,周围胸膜无增厚或粘连,另一端连于肺内病变。14、骨龄:在骨的发育过程中,骨的原始骨化中心与继发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和干骺端与骨骺骨性愈合的年龄。15、骨质疏松(osteoporosis):骨骼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减少,即骨的有机质和钙盐成比例的减少。16、骨质软化(osteomalacia):骨骼单位体积内钙盐减少,有机质正常,骨发生软化。17、假骨折线(looser zone):多见于耻骨支、股骨上段等部位,表现为与骨皮质垂直的宽约1-2mm、边缘轻度硬化的透亮线。18、骨膜三角(Codman三角):恶性骨肿瘤,如骨肉瘤,随着病变进展,已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被肿瘤破坏,在破坏区两侧形成袖口状的残存骨膜新生骨,称为Codman三角。19、骺离骨折(epiphyseal fracture):儿童时期由于长骨骨骺未与干骺端结合,外力作用于骨骺或干骺端时引起骨骺分离。20、青枝骨折(greenstick fracture):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X线仅表现为局部骨皮质和骨小梁的扭曲,而不见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21、Colles骨折: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指桡骨远端2-3cm以内的横行或粉碎骨折,远侧段向背侧或桡侧移位,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22、死骨:骨皮质血供障碍时,可出现坏死,表现为与骨长轴平行的条状高密度骨块。23、骨肉瘤(osteosarcoma):是起源于成骨性间叶组织以瘤细胞能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骨质为特征的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24、Schmorl 结节:髓核向椎体突出可于椎体上面或下面形成一圆形或半圆形骨质凹陷区,其边缘有硬化,称为Schmorl结节。25、龛影:由于消化道管壁溃烂,对比剂填充所形成的突出于轮廓外的钡影,轴位表现为类圆形高密度影,常见于溃疡。26、充盈缺损:造影检查时,消化道内占位性病变不能被对比剂充盈所形成的影像称为充盈缺损,多有肿瘤所致,也可见于炎性肉芽肿和异物等。27、憩室:因局部胃肠壁组织结构薄弱,在管腔内压力作用下形成的局限性囊袋状外凸,或因管腔外邻近病变的粘连牵拉而形成的袋状突出,其内的黏膜与邻近黏膜相延续。27、半月综合征:胃癌X线表现时有龛影,龛影形状不规则,多呈半月形,外缘平直,内缘不整,呈大小不一尖角样指向外周,龛影周围绕以较宽的透亮带,称为“环堤”征,环堤内常见结节状、指压迹状充盈缺损,上述征象称为半月综合征。28、脑膜尾征:发生脑膜瘤时,MRI检查,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均一性强化,邻近脑膜增厚,脑膜亦强化呈鼠尾状,称脑膜尾征。29、窗宽:CT图像上16个灰阶所包含的的CT值得范围大小。30、窗位:窗宽的中心,即所感兴趣区的主要组织的CT值。31、亮灯泡征:肝海绵状血管瘤T2加权像为高信号,随着回波时间的延长,信号强度增强,在肝实质低信号背景的衬托下,表现为边缘锐利的明显高信号,即“亮灯泡征”。32、束腰征:垂体瘤伸于鞍上,中部受鞍隔束缚,呈哑铃状或葫芦状,称“束腰征”。33、印戒征:在支气管扩张时,当扩张的支气管和CT层面呈垂直走行时可表现为管壁圆形透亮影,与伴行的动脉合成印戒征。34、轨道征:由于支气管壁增厚,当其走行与CT层面平行时,表现为平行的线状致密影,形如双轨,称轨道征。35、跳跃征:溃疡性肠结核常见到末端回肠、盲肠和升结肠的一部分充盈不良,只有少量钡剂充盈呈细线状,或完全没有钡剂充盈,称为跳跃征。36、反S征:发生于右肺上叶的中央型肺癌,肺门部的肿块和右肺上叶的不张连在一起形成的横行的S状下缘。37、纵膈摆动:支气管

不分阻塞时,支气管内活动性异物吸气时可向下移动,阻塞支气管,气体难以进入或很少进入,纵膈向患侧移位;而呼气时,气流推动异物上升,气体呼出,纵膈又回复原位。38、骨膜反应:骨膜受到刺激时内层细胞活动亢进引起骨膜反应性新骨形成。39、爆裂骨折:椎骨粉碎骨折,正常外形及结构丧失,骨折片各个方向移位,椎体压缩变扁。40、Brodie脓肿:长骨干骺端中心部位的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骨质破坏区,边缘较整齐,周围绕一骨硬化带,见于慢性局限性骨髓炎。41、骨气鼓:儿童短骨结核时形成的骨内囊性破坏,骨皮质变薄,骨干膨胀,称为骨气鼓。42、抱球征:肝动脉造影时,肝海绵状血管瘤压迫周围血管呈弧形移位,出现“抱球征”。43、牛眼征:部分肝转移瘤中央无增强呈低密度,边缘强化呈高密度,构成牛眼征。44、亮环征、晕征(halosign):越30%的肝转移瘤周围T2加权像变现为高信号环,称为亮环征或晕征。45、环靶征:少数肝转移瘤中心在T2加权像上呈高信号,T1加权像上呈低信号,称环靶征。46、双管征:常见于胰头癌时,胆总管和胰管梗阻扩张形成双管征。47、新月征:在扩张的胆管内,高密度的结石周围环绕低密度胆汁,形成新月征或靶征。48、双泡征:十二指肠降段梗阻时,其近测胃和十二指肠球部明显积气扩大,在立位或侧卧、水平位投照,可呈现为双泡征。49、假肿瘤征:即假性肿块,是两端闭锁的绞窄肠段,即闭袢内充满大量液体的表现。50、基底节回避现象:是一个CT征象,病理基础是大脑中动脉阻塞在豆纹动脉的远端,病灶多位于基底节以外的颞叶,而不累及同是大脑中动脉供血的基底节,而呈矩形低密度区,称此为基底节回避现象。51、动脉致密征:大脑中动脉或颈内动脉等较大动脉某一段,由于栓塞或血栓形成而密度增高,称动脉致密征。52、岛带征:大脑中动脉闭塞的早期出现脑岛,最外囊和屏状核的灰白质界面丧失,即岛带征。53、模糊效应:脑梗死发生2-3周时,脑水肿消失而吞噬细胞浸润,使梗死灶密度相对增高,CT平扫显示为等密度,即模糊效应。54、腔隙性脑梗死:脑穿之细小动脉闭塞引起的深部脑组织较小面积的缺血坏死,好发部位为基底节区和丘脑区,内囊、丘脑、放射冠及脑干等区域可多发。55、靶征:部分血栓性动脉瘤平扫有血流的部分密度稍高,血栓部分为等密度,增强检查血流部分和瘤壁强化,血栓无强化,即靶征。56、小肝癌:小于3cm的单发结节,或2个结节直径之和不超过3cm的肝细胞癌。57、鸟嘴征:贲门失弛缓时,食管下端自上而下逐渐狭窄呈漏斗状或鸟嘴状.58、葫芦胃:胃溃疡引起的瘢痕性改变可以导致胃变形与狭窄,小弯侧的溃疡可使小弯缩短,使幽门与贲门靠近,也可使胃体呈环状狭窄59.皮革胃:胃癌在壁内弥漫性浸润生长,使胃壁弥漫性增厚但不形成腔内突起的肿块,累及胃的大部分或全胃,胃壁僵硬,胃腔狭窄60、袖口征:胃癌引起的狭窄多成漏斗状,狭窄的边缘极不规则,或结节状,胃壁僵硬,蠕动消失,狭窄近端随胃蠕动套在僵硬段口呈袖口状61.激惹征:当十二指肠球部有溃疡时,造影剂通过时不易停留而迅速排出。62.“铺路石”样改变:小肠克隆恩病因淋巴水肿致肠壁增厚,吞服表面有结节状隆起,呈“铺路石”样改变。63、树上挂果征:肝海绵状血管瘤时,早期动脉相可见肿瘤边缘出现斑点、棉花团状显影,形如树上挂果。

精神病学: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发展规律以及预防和治疗的学科。

精神障碍: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问题,有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痛苦体验和功能损害。

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表现出来。

精神健康:成功履行精神功能的一种状态,能产生建设性活动,维持良好人际关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

心身疾病:与精神紧张有关的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中有重要作用。

感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一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反映到脑中综合并结合以往经验,在脑中形成的整体印象。

内感性不适:躯体内部产生的各种不舒适或难以忍受的异样感觉。性质难描述,部位难确定。

错觉: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

幻觉:没有现实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出现的知觉体验,是虚幻的知觉

内脏幻觉:患者对体内某一部位或某一脏器的一种异常知觉体验。

真性幻觉:患者体验到的幻觉形象鲜明,如同外界客观事物,存在于外界空间,通过感觉器官获得

假性幻觉:幻觉形象不够鲜明,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

功能性幻觉:伴随现实刺激而出现的幻觉

反射性幻觉:当某一感觉器官处于活动状态时,另一器官出现幻觉

思维奔逸: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说话主题随境转移,也有音联,意联。

思维散漫:思维目的性,连贯性,逻辑性障碍,患者思维活动联想松弛,内容散漫,缺乏主题。

思维破裂: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间缺乏内在联系。

病理性赘述:思维活动迂回曲折,联想枝节过多,做不必要的过分详尽的描述。

思维中断:患者无意识障碍,无外界干扰等原因,思维过程突然中断。

象征性思维:以无关的具体概念替代某一抽象概念,不经患者解释,旁人无法理解。

逻辑到错性思维:推理缺乏逻辑性,因果倒置,推理离奇,不可理解。

强迫观念: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种概念或相同内容的思维,明知没必要,但无法摆脱。

妄想:病理性歪曲信念,内容与患者本人利害相关,有个人独特性,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虽与事实不符,无客观基础,但患者深信。

原发性妄想:突然发生,内容不可理解,与经历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他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

继发性妄想:发生在其他病理心理基础上,或由其他妄想基础上产生。

超价观念: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有事实依据,但片面而偏激,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心理活动。情感淡漠:对外界刺激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即使对自身有密接关系的事情也如此。

情感倒错:情感表现与内心体验或处境不协调。

协调性精神运动性兴奋:动作行为的增加和思维情感活动协调一致,并和环境密切配合。

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动作行为的增加和思维情感活动不协调,令人难以理解,和外界环境不配合。

意志减退:意志活动减少,患者表现动机不足,缺乏积极性和进取心,对事物都意志消沉不原活动。

错构:由于记忆的错误,对以前经历过的事情出现错误的回忆,并坚信不移。

虚构:由于遗忘,患者以想象的、未经历过的事件来填补自身经历的记忆缺损。

精神发育迟滞:在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成熟以前,大脑发育受各种致病因素导致发育不良或受阻,智能停留在一定阶段。

随年龄其智能明显低于同龄人。

痴呆:后天获得的智能记忆人格全面受损,但无意识障碍,具有脑器质性病变基础。

假性痴呆:在强烈精神创伤后产生的一钟类似痴呆的表现,脑无器质性损害。

焦虑:在缺乏相应客观因素的情况下,患者表现顾虑重重,紧张恐惧,伴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恐惧症:过分,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患者明知这恐惧不合理,极力回避,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常伴焦虑和自主神经症状。

木僵:动作行为和语言完全抑制或减少,并经常保持一种固定的姿势。

蜡样屈曲:在木僵的基础上,患者的肢体仍人摆布,即使是不舒服的姿势也能维持长时间不动。

意识: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反应能力。

谵妄: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因急性起病,病程短暂,发展迅速,又叫急性脑综合征。

谵妄状态:在意识清晰度降低的同时,出现大量的错觉幻觉,并产生紧张恐惧的情绪,往往昼轻夜重。

自知力:患者对自己精神疾病的认识和判断力。

精神分裂症: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病,多起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障碍和精神活动不协调,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智能障碍,病程多迁延。

紧张综合症:多见于精神分裂症紧张型,分为紧张性兴奋和紧张性木僵,常交替出现,也可单独发生。

老年性痴呆: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

精神活性物质:指能影响情绪行为,改变意识状态并有致依赖作用的化学物质,使用后可取得某些生理心理状态

依赖:一组认知行为生理症状群,使用者明知使用成瘾物质会带来问题,但仍继续使用。

躯体依赖:反复用药后造成的一种病理性适应状态,主要表现为耐受性增高,戒断症状。

心理依赖:吸食者用药后产生愉快满足的感觉,驱使其寻求此感觉而反复使用药物,表现为渴求状态

耐受性:用药者必须增加使用剂量才能获得所需效果或使用原剂量达不到使用者所追求的效果。

戒断状态:停药,减少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状群

滥用:有害使用,一种适应不良方式,由于反复使用药物导致了明显的不良后果。

Wernicke脑病:由于维生素B1缺乏所致,表现为眼球震颤,不能外展和明显意识障碍,伴定向障碍,记忆障碍,震颤谵妄等。

酒精性痴呆:长期大量饮酒后出现的持续性智力减退,长短记忆障碍,人格改变,思维障碍,部分病人失语失用,一般不可逆。

柯萨可夫综合症:(遗忘综合症)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记忆障碍,定向障碍,虚构。

心境障碍:由各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疾病。

双相障碍:反复出现心境和活动水平的明显改变,有时情绪高涨有时低落。

环性心境障碍:持续性心境不稳,心境小幅度波动,常与生活事件无明显关系,极少严重到轻抑郁或轻躁狂的程度。恶劣心境: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主的轻度抑郁,从不出现躁狂。

神经症:一组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强迫疑病症状或神经衰弱症状的精神障碍。

恐惧症:不合理的惧怕外界某种客观或情境为主要表现,患者明知这恐惧反应不合理,但仍反复出现,难以控制。惊恐障碍:不可预测的发作焦虑,程度强烈,患者常体会到濒临灾难性结局的害怕和恐惧,而终止亦迅速。

焦虑症: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常伴有自主神经紊乱、肌肉紧张与运动性不安。强迫症:来源于自我的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多数认为这些观念和行为是没有必要的或异常的,是违反自己意愿的,强迫和反强迫的强烈冲突使其感到焦虑和痛苦,但无法摆脱,病程迁延患者可表示出仪式行为,此时焦虑

和精神痛苦减少,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神经衰弱:由于长期处于紧张压力下,出现精神易疲劳易兴奋的现象,常伴情绪烦恼,易激惹,睡眠障碍等。

人格障碍:明显偏离正常的原本的行为方式,具有适应不良的性质,使病人自己或他人遭受痛苦,给个人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1、精神分裂症的病因、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及治疗原则

病因(1)遗传(2)神经发育遗传(3)神经生化(四个假说,最为重要的是DA假说)(4)心理社会因素:可诱发精神分裂症,但最终的病程演变常不受先前的心理因素所左右

临床表现1前驱症状:不典型无特异性(1)情绪改变,抑郁易激惹(2)认知改变,学习工作能力下降(3)对自我和外界的感知改变(4)行为改变,敏感多疑,社会功能水平下降(5)躯体改变乏力,睡眠食欲改变

2显症期症状:(1)阳性症状包括幻觉,妄及紊乱的言语和行动(2)阴性症状包括意志减退,快感缺乏,情感迟钝,社交退缩,言语贫乏(3)焦虑抑郁症状(4)激越症状包括攻击暴力,自杀(5)能争取定向,意识清晰、记忆和智能一般正常(6)自知力缺乏

临床分型单纯型,青春型,紧张型,偏执型

治疗原则(1)急性期首选药物治疗,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到有效推荐剂量;不能贸然停药(2)选药原则:安全性,有效性,长期治疗依从性和效价建议选用氯氮平(3)首发治疗:急性期治疗4~6周,继续治疗4~6个月,维持治疗1~2年以上(4)以单一用药为宜(5)个体化用药原则:最低有效剂量为宜(6)药物治疗前进行常规血压,心率,血象肝肾功能检查。

2、躁狂发作和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躁狂发作临床表现:躁狂发作的临床上以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三高”的症状。具体表现为情感高涨,思维奔逸,活动增多、意志行为增强,夸大观念及夸大妄想,睡眠需求减少,以及食欲增加、性欲亢进、心率加快等其他症状。

抑郁发作临床表现:抑郁发作临床上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三低”症状。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抑郁性认知,兴趣缺乏,快感缺失,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弱,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焦虑,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

和妄想,以及生物学症状上的睡眠障碍,食欲下降,性欲减退,精力缺失,躯体上的不适,如恶心,出汗,尿急。

治疗原则:1,全面考虑患者症状特点、年龄、躯体状况、药物的耐受性、有无并发症,因人而异的个体化合理用药。2,剂量逐步递增,尽可能采用最小的有效剂量,使不良反应减至最小,以提高服药依从性。停药是应逐渐减量,不要骤停,避免出现撤药综合征。3,小剂量疗效不佳时,根据不良反应和耐受情况,曾至足量和足够长的疗程。4,如还是无效,可考虑换药,换用同类另一种药或作用机制不同的一种药。5,尽可能单一用药,足量足疗程治疗。当换药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两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抑郁药联合使用。6,治疗前向家人及患者说明药物性质,作用,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争取他们主动配合,能尊医嘱按时按量服药。7,治疗期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并及时处理。8,抗抑郁药治疗过程中应密切关注诱发躁狂或快速循环发作的可能。9,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心理治疗,可望取得更佳效果。10,积极治疗与抑郁共病的其他躯体疾病,物质依赖,焦虑障碍等。

3、恐惧症、急慢性焦虑症、强迫症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恐惧症的临床表现:(1)广场恐惧症主要表现为患者害怕离家或独处,害怕处于被困、窘迫或无助的环境,患者在这些自认为难以逃离、无法获助的环境中恐惧不安。这些环境包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公共汽车、火车、地铁、飞机),在人群、剧院、商场、电梯、饭店、车站等公共场所,在广场、山谷等空旷地方,患者常有期待性焦虑,持续地恐惧下一次发作的可能场所和后果。(2)社交焦虑障碍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续地害怕在公众面前可能出现羞辱和尴尬的社交行为,担心别人会嘲笑、负性评价自己的社交行为,并在相应的社交场合持续紧张或恐惧,在别人有意或无意的注视下,患者更加紧张不安,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对必须参加的社交充满期待性焦虑(3)特定恐惧临床表现有三个方面:可能要面对恐惧刺激的预期焦虑,面对时的恐惧,为减少焦虑的回避行为。

恐惧症的治疗原则:1.认知行为治疗行为疗法是治疗恐惧症的首选方法2.药物治疗⑴抗抑郁药,SSRIs为治疗社交恐惧症的一线药物。⑵苯二氮卓类药物,有明确的控制焦虑恐惧的作用。⑶β-受体阻滞剂,对在公共场合表演、讲话的恐惧有效,必须在1小时前服用。3.联合治疗临床研究发现联合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是治疗恐惧症的最佳方法。

慢性焦虑症(广泛性焦虑障碍)的临床表现:1.精神性焦虑,精神上的过度担心是焦虑症状的核心。2.躯体性焦虑,表现为运动性不安与肌肉紧张。3.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表现为心动过速、胸闷气短、头晕头痛、皮肤潮红、出汗或苍白、口干、吞咽梗阻感和胃部不适等症状。4.其他症状,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常合并疲劳、抑郁、强迫、恐惧、惊恐发作及人格解体等症状,但不是主要临床症状。

慢性焦虑症的治疗原则:1.药物治疗(1)使用有抗焦虑作用的抗抑郁药 SSRIs和SNRIs对广泛性焦虑有效,且药物的不良反应少,患者接受性好,如帕罗西汀,目前已在临床上广范使用。(2)其他药物丁螺环酮、坦度螺酮因无依赖性常用于广泛性焦虑的治疗,但起效较慢。巩固治疗和维持治疗对于预防复发非常重要,巩固期至少2~6个月,维持治疗至少12个月2.心理治疗(1)健康教育让患者明白疾病的性质,增进患者在治疗中的合作(2)认知行为治疗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后,治疗者就要帮助患者改变不良认知并进行认知重建。松弛训练和呼吸控制训练能部分缓解焦虑。急性焦虑障碍(惊恐障碍)的临床表现:(1)惊恐发作患者在无特殊的恐惧性处境时,突然感到一种突如其来的紧张、害怕、恐惧感,甚至出现惊恐;患者肌肉紧张,坐立不安,全身发抖或全身无力;常常有严重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部分患者可有人格或现实解体(2)预期焦虑患者在发作后的间歇期仍心有余悸,担心再发,不过此时的焦虑的体验不再突出,而代之以虚弱无力(3)回避行为 60%的患者对再次发作有持续性的焦虑和关注,害怕发作产生不幸后果,并出现与发作相关的行为改变。部分患者置身于某些地方或处境,可能诱发惊恐发作,这些地方或处境使患者感到一旦惊恐发作,则不易逃生或找不到帮助。

急性焦虑障碍的治疗原则:(1)药物治疗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惊恐发作起效快,但长期使用易导致依赖。三环抗抑郁药氯米帕明治疗惊恐障碍有效,但由于其有较多的不良反应,需小剂量开始,过量则易中毒。临床上常采用BZD联合抗抑郁药治疗(2)认知行为治疗分三步:第一是让患者了解惊恐发作、发作的间歇性及回避过程。第二是内感受性暴露让患者暴露自己的害怕感觉和外界的害怕境遇,通过有计划的暴露,使患者注意这些感受,从而耐受并控制这些感受,不再出现惊恐发作。第三是认知重组让患者发现惊恐所导致的结果与既往的认识有很大差距,这样达到新的认知重组缓解症状。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1.强迫观念(1)强迫思维(2)强迫性穷思竭虑(3)强迫怀疑(4)强迫联想(5)强迫回忆(6)强迫意向 2.(1)强迫检查(2)强迫洗涤(3)强迫性仪式动作(4)强迫询问 3.回避行为可能是最突出的症状,回避触发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的各种情境4.其他常继发与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症状加重也常出现抑郁,患者常有病态的人际关系。

强迫症的治疗原则:1.药物治疗(1)急性期治疗具有抗强迫性的药物有SSRIs和氯米帕明。SSRIs是一线治疗药物(2)巩固期与维持期治疗强迫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急性期治疗取得效果后需过渡到巩固期和维持期2.认知行为治疗暴露

和反应预防是治疗强迫障碍有效行为治疗方法。3.其他躯体治疗其他躯体治疗方法包括对难治患者静脉注滴氯米帕明。

4、人格障碍的病因、常见的类型及临床表现

人格障碍病因:①遗传因素。②神经生化因素。③病理生理因素。

常见的类型及临床表现

㈠偏执型人格障碍:①对挫折和拒绝过分敏感;②容易长久的记仇;③猜疑,以及将体验歪曲的一种普遍倾向,把他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④与现实环境不相衬的好斗及顽固地维护个人的权利;⑤极易猜疑,毫无根据的怀疑配偶或性伴侣的忠诚;⑥将自己看得过分重要的倾向,自负、自我评价过高,对他人的过错不能宽容,给人以得理不饶人的感觉;⑦将直接有关的事件以及世间的形形色色都解释为“阴谋”的无根据的先占观念。

㈡分裂型人格障碍:①几乎没有可体验到愉快的活动;②情绪冷淡,隔膜或平淡的情感,为人冷漠,缺乏热情和幽默感;③对他人表达温情,体贴或愤怒情绪的能力有限;④对于批评或表扬都无动于衷,对别人的看法等漠不关心;⑤对与他人发生性接触毫无兴趣(要考虑年龄);⑥几乎总是偏爱单独行动,回避社交,离群独处,我行我素而自得其乐;

⑦过分沉湎于幻想和内省;⑧没有亲密朋友,与人不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或者只有一位),也不想建立这种关系;⑨明显地无视公认的社会常规及习俗,常不修边幅、服饰奇特、行为怪异,其行为不合时宜,不符合当时当地风俗习惯或目的不明确。

㈢社交紊乱型人格障碍:①对他人感受漠不关心;②全面、持久的缺乏责任感,无视社会规范与义务,经常违法乱纪;

③尽管建立人际关系并无困难,却不能长久地保持;④对挫折的耐受性极低,微小刺激便可引起攻击,甚至暴力行为;

⑤无内疚感;⑥很容易责怪他人,或者,当他们与社会相冲突时对行为作此是而非的合理化解释;⑦伴随的特征中还有持续的易激惹。

㈣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a.冲动型人格障碍:①情绪不稳,易激惹,冲动后对自己行为虽懊恼,但不能防止再犯;②情绪爆发时,对他人可有暴力攻击,可有自杀、自伤行为;③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样表现冲动、缺乏目的性与计划性,虎头虎尾,很难坚持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的事情。b.边缘型人格障碍:除一些情绪不稳的特征之外,患者自己的自我形象、目的及内心的偏好常常是模糊不清的或扭曲的,缺乏持久的自我同一性。(其余见书本P171)。

5、神经症的共同特点有哪些?

答:○1起病与心理因素有关(内因,外因)○2患者病前常有一定的易感素质和人格基础○3无器质性病变○4社会功能相对完好○5一般没有明显或持续的精神病性症状○6一般认知力完整,有求治要求

6、精神分裂临床分型详述。

(1)单纯型●多发病于青少年,起病缓慢,病程长●以阴性症状为主,极少有妄想和幻觉●表现为逐渐增长的孤僻离群,被动退缩,对工作学习的兴趣日益减少●情感日益淡漠,冷淡亲友,对情绪刺激缺乏相应的反应●早期不易发现,治疗效果极差

(2)偏执型●精分中最常见,中年起病,发病缓慢●临床表现以相对稳定的妄想为主,常伴有幻觉(特别是幻听)●初起多敏感逐渐发展为妄想,以关系、被害妄想最多见●妄想多偏离实际,且逐步扩大●幻觉以讽刺、批评等不愉快内容为主●常在妄想与幻觉支配下表现出相应行为●病人往往不愿暴露病态体验,沉湎于妄想与幻觉体验中,行为孤僻,不与外界接触●不易被发现,早期发现预后良好

(3)紧张型●最少见●以明显的精神运动紊乱为主要表现。可交替出现紧张性木僵与紧张性兴奋,或是自动性服从与违扭。典型表现是病人出现紧张综合征。●运动缓慢,少语少动。●姿势固定,不语不动,无反应,蜡样屈曲。●紧张性木僵可以与紧张性兴奋交替出现,病人可有冲动行为●治疗效果好

(4)青春型●青年期起病,起病常为急性或亚急性●以思维、情感和行为的不协调或解体为主要表现●表现为思维破裂,言语凌乱,情感不协调,喜怒无常,行为幼稚,愚蠢奇特●常有本能活动亢进(性欲、食欲),意向倒错,可出现生动幻觉,妄想片断及象征性思维●早期发现,预后较好

7、思维奔逸的定义及临床表现。

答:思维奔逸又称观念飘忽,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

临床表现:患者表现健谈,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出口成章,诉述脑子反应快,特别灵活,好像机器加了润滑油,思维敏捷,概念一个接一个的不断涌现出来。说话增多,语速加快,说话的主题极易随环境而改变(随境迁移),也可有音韵联想(音联)或字义联想(意联)。多见于躁狂症。

10、偏执型精神分裂症与偏执性精神病如何鉴别?

答: 1、妄想是否系统,偏执性精神病的妄想(比如要告别人)有实据,有过程,而分裂症的妄想往往显得荒谬,没有具体事实根据。2、有没有幻听等其他症状,偏执型精神病往往没有幻听等症状,而分裂症有。3、对社会功能的影

响。偏执性精神病往往只是在涉及妄想内容时可以看出有病,但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工作、家庭等往往不太受影响11、单纯型精神分裂症与抑郁发作如何鉴别?

答:(1)单纯型精神分裂症:病变早期以头痛、头晕、失眠、注意力涣散、疲乏、记忆力下降、学习成绩下降为主要症状,患者常独自一人呆坐、对周围事物缺乏兴趣、话语减少且生活懒散;病变中后期患者对周围事物毫无兴趣、对亲人漠不关心,甚至对重大事件也无动于衷。患者还会出现情感倒错,表现为遇到开心的事反而落泪、遇到悲伤的事情反而高兴,情感与环境极为不协调。思维障碍形式较多,常见的有思维涌现、思维中断、妄想及幻觉,如患者脑子里常冒出一些毫无意义的词语而无法自控等。

(2)抑郁症:情绪低落是本病最主要症状,表现为对周围一切事物都不感兴趣;患者常出现睡眠障碍,以早醒最为明显,常伴有胸闷、气短、心悸、便秘及全身无力;患者行动减少、思维迟缓,可表现为语速变慢、话语量减少、动作缓慢,严重者会出现不言不语、卧床不动的木僵状态;并且,多数患者会出现自杀念头。值得注意的是,患者言语、情感与周围环境是协调的。

12、什么叫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

答:(1)阳性症状是指异常心理过程的出现,普遍公认的阳性症状包括幻觉,妄想及紊乱的言语和行为;(2)阴性症状是指正常心理功能的缺失,涉及情感,社交及认知方面的缺陷。阴性症状包括意志减退,快感缺乏,情感迟钝,社交退缩,言语贫乏

精神病学重点名解含英文、大题

错觉illusion: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感知,是一种歪曲的知觉。 幻觉hallucination:没有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知觉体验称为幻觉。 自知力insight:指病人对其自身精神病状态的认识能力,即是否觉察到自己的精神状态存在差异,对异常表现能否正确分析和判断,并指出自己既望和现在的表现哪些属于病态。知觉consciousness对事物总体属性的反应。 定向力orientation:是一个人对时间地点及人物,以及对自己本身的状态的认识能力。包括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对自身状况的认识。 错构paramnesia:患者在回忆中对过去的经历加以歪曲,并信以为真。多见于老年期精神障碍和脑血管病所伴发的精神障碍。 虚构confabulation:是指病人在回忆中将过去事实上从没有发生过的事或经历,说成是亲身体验。常见于酒精中毒性精神病,外伤性、中毒性精神病。、 焦虑anxiety:患者在缺乏明显的客观因素或充分根据的情况下,对自身健康和客观情况过分严重估计而内心不安。常怀大祸临头或即将遭遇不幸的心境。 遗忘amnesia指部分或全部不能回忆遗忘的经验。一段时间的全部精力的丧失称为完全性遗忘,积极是对部分精力或事件不能回忆称作部分性遗忘。 顺行性遗忘anterograde amnesia 紧接着疾病发生以后一段时间的经历不能回忆,遗忘的产生是由于意识障碍而导致的识记障碍,不能感知外界事物和精力。 逆行性遗忘retrograde amnesia不能回忆起疾病发生之前某一阶段的事件 遗忘综合征amnestic syndrome 又称柯萨可夫精神病Korsakov`s psychosis:多在酒依赖伴有营养缺乏的基础上缓慢起病,也可在震颤谵妄后发生。临床以记忆缺失、虚构和错构等记忆障碍为主要表现。经久不愈,少数可恢复正常。 妄想decondary:是一种病理性的歪曲信念。毫无事实根据,病人坚信不疑。 被害妄想persecutory delusion:最常见的一种妄想。患者坚信他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隔离等。主要见于精分和偏执性精神病 关系妄想delusion of reference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他有关的。 谵妄delirium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起病急,病程短暂,病情发展迅速,又称为急性脑综合症 震颤谵妄T remor delirium 病人在长期饮酒后骤然减少酒量或停饮可很快出现的短暂意识障碍,同时有四肢粗大震颤和共济失调,常伴有发热大汗等。 痴呆dementia:较严重的持续性的认知障碍。临床上以缓慢出现的智能减退为主要特征,伴有不同程度的人格改变,但无意识障碍,起病缓慢,病程较长,又称为慢性脑综合症。真性痴呆genuine / T rue dementia指大脑发育基本成熟和智能发育正常后,由于各种有害因素的作用,引起大脑器质性损害,导致严重智能障碍。 假性痴呆pseudodementia 伴随意识障碍而出现的暂时性脑机能障碍,并非真正的智能缺损,它常突然发生,也可突然消失,一般维持时间较短。 木僵stupor病人意识清楚,出现言语动作行为的抑制。重者对体内外任何刺激不起反应。神经症neurosis是一组轻性精神障碍的总称。其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易兴奋和/或易疲劳、焦虑、恐惧、抑郁、强迫、疑病、躯体形式障碍。这些症状在不同类型的神经症患者中常常混合存在,病程大多持续迁延。共同特征: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前多有一定的素质和人格基础。症状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基础,并与患者的现实处境不相称。社会功能相对完好,行为一般保持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患者有相当的自知力,疾病使患者感觉痛苦。 恶性综合征Malignant syndrome :抗精神病药物的一种少见的严重副作用。临床特征:持续性高热,肌肉僵直,意识障碍,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和心血管症状。 情感高涨elation情感活动明显增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病态喜悦,常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情感淡漠indifference情感活动减退的表现。对外界任何刺激均缺乏相应的情感反应,内心体验极为贫乏或缺如。 思维奔逸flight of thought:又称观念飘忽,指联想速度加快、数量增多、内容丰富生动。思维散漫looseness。。指思维的目的性、连贯性和逻辑性障碍。 思维破裂splitting。。指概念之间联想的断裂,建立联想的各种概念内容之间缺乏内在联系思维被洞悉thought revealed患者认为其内心所想的是,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归纳

第1 页共24 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 第一章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TX线的特性: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线成像波长为:0.031~0.008nm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三、X线图象特点 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章骨与软骨 第一节检查技术 特点: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检查方法发展快 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普通X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1正、侧位; 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二造影检查

1关节照影、2血管照影 三CT检查(优点) 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线病可疑病变; 4骨膜增生; 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名词解释 1、被害妄想:(delusionof persecution) 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病人坚信某人或某个集团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进行打击、陷害,欲置病人或其家人于厄运或死地。如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隔离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2、关系妄想:(delusion of reference) (牵连观念)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他有关。常与被害妄想伴随出现,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3、思维被洞悉感(experienceof being revealed )又称内心被揭露。患者认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但是通过什么方式被人知道的则不一定能描述清楚。该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意义。 4、病理性激情(pathogenicpassion)[课本无,见于百度百科]:患者骤然发生的强烈而短暂的情感爆发状态,常常伴有冲动和破坏行为,事后不能完全回忆。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癫痫、酒精中毒、反应性精神病、智能发育不全伴发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5、缄默症(mutism):由于言语运动区处于抑制状态,病人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可用手示意。见于癔病和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6、戒断状态(withdrawal state):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

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候群,其机理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 7、原发性妄想症(primary delusion):是突然发作,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它异常心理活动的病态信念。 8、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能损害为主。 9、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PTSD):也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里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其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警觉性增高;回避对即往创伤环境或事件的回忆。 10、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预后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 11、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和(或)功能损害。 12、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反应能力。 13、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

医学影像学重点复习完整版

医学影像学重点复习完整版自然对 比:人体组织结构基于密度上的差别,课产生X 线对比,这种自然存在的差别,叫做自然对比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课认为引入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叫做人工对比 造影的方法:1直接引入:口服灌注穿刺注入 间接引入:经静脉注入 X线诊断的应用:胃肠道、骨肌系统和胸部 流空效应:流动的液体,在成像过程中采集不到的信号而呈无信号黑影。 多普勒效应:超声遇到运动的反射界面时,反射波的频率发生改变。 后壁回声增强:人体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对声能的吸收衰减不同,衰减系数低的液性囊肿或脓肿,则出现后壁回声增强。 声影:衰减系数高的纤维组织、钙斑、结石、气体等后方则形成声影。骨组织的基本病变表现: 1、骨质疏松: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

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X线表现:主要是骨密度减低,在长骨可见骨小梁辨析、减少、 间隙增宽,骨皮质出现分层和变薄;椎体内结构消失,椎体变扁,其上下缘内凹,椎间隙增宽。 2、骨质软化: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X线: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质边缘模糊。 3、骨质破坏 4、骨质增生 5、骨膜异常 6、骨内与软骨内钙化 7、骨质坏死8矿物质沉积9、骨骼变形10、周围软组织病变关节基本病变表现:关节肿胀,关节破坏,关节退行性变,关节强直,关节脱位 阻塞性肺气肿:X线:肺部局限性透明度增加,,纵膈移向健侧,病侧横隔下降 阻塞性肺不张:X 肺野密度均匀增高,纵膈移向患侧,横隔升高胸膜病变:1、胸腔积液X 肋膈角变钝、变浅或填平,患侧肺野呈均匀致密阴影,有时可见肺尖部透明,并可见肋间隙增宽,横隔下降,纵膈向健侧移位 2、气胸与液气胸;X 气胸区无肺纹理,为气体密度,同侧肋间隙增宽,横隔下降,纵膈向健侧移位 3、胸膜肥厚、黏黏及钙化 4、胸膜肿块 支气管扩张:X 常规X线可表现正常,有时可见肺纹理增多、环 状透亮影,实变影中可见透亮支气管影,即“空气支气管征” 大叶性肺炎:分四期: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临床:起病急,寒战高热,胸痛,可铁锈色谈 X 充血期:无明显表现,仅肺纹理增多;实变期:密度均匀致密影。

精神病学名词解释及问答题重点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真性幻觉genuine hallucination来自于外部客观空间,通过自己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幻觉。 假性幻觉pseudo-hallucination存在于自己的主观空间内,不通过感觉器官而获得的幻觉。 思维破裂splitting of thought思维的连贯性障碍,联想概念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 思维不连贯incoherence of thought在意识障碍背景下出现的言语支离破碎和杂乱无章状态。 原发性妄想primary delusion没有发生基础的妄想,表现为不能理解,无法用既往经历、当前处境及其他心理活动解超价观念overvalued idea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观念,其发生一般有事实依据,但片面而偏激,影响患者的行为及心理活动。 虚构confabulation在遗忘的基础上,患者以想象的、为曾亲身经历的事件来填补记忆缺损。 错构paramnesia在遗忘的基础上,患者对过去所经历的事件,在发生地点、情节、特别是在时间上出现的错误回忆。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edation指先天或发育成熟以前,由于各种原因影响只能发育所造成的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状态 痴呆dementia智力发育成熟以后,由于各种原因损害原有智力所造成的智力减退状态。 刚塞综合征ganser syndrome心因性假性痴呆,表现为对简单问题给予近似而错误的回答,往往给人以开玩笑的感觉。注意attention个体精神活动集中指向一定对象的心理过程。 定向力orientation 一个人对时间、地点、人物和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情感affection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情绪emotion 与人的自然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 心境mood 一种较微弱而持续的情绪状态,是一段时间内精神活动的基本背景。 焦虑anxiety指在缺乏相应的客观刺激情况下出现的内心不安状态。 情感倒错parathymia情感表现与其内心体验或处境明显不相协调。 木僵stupor指动作行为和言语活动被完全抑制。患者表现为不语、不动、不饮、不食,肌张力增高。 意志volition是人自觉确定目标,并根据目标调节自身的行动,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个体对周围环境、自身状态感知的清晰程度及认识的反应能力。 自知力insight 又称领悟力或自省力,患者对自己精神状态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器质性精神障碍organic disorders 由于脑部疾病或躯体疾病引起的精神障碍。 谵妄delirium 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 遗忘综合征amnestic syndrome又称柯萨可夫综合征,由脑器质性病理改变所导致的一种选择性或局灶性认知功能障碍,以近事障碍为主要特征,无意识障碍,智能相对完好。 痴呆dementia指较严重的、持续的认知障碍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指脑血管病变导致的痴呆 自动症epileptic automatisms指发作时或发作刚结束时出现的意识浑浊状态 精神活性物质psychoactive substance指具有成瘾性并在社会上禁止使用的化学物质 依赖dependence 是一组认识、行为和生理症候群 滥用abuse 是一种适应不良方式,由于反复使用药物导致了明显的不良后果 耐受性tolerance 药物使用者必须增加使用剂量方能获得所需的效果 戒断状态withdrawal state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后所出现的心理生理症候群 脱毒detoxification通过躯体治疗减轻戒断症状 瓦解症候群disorganization symptoms包含思维形式障碍、怪异行为、紧张症行为以及不适当的情感

医学影像学课件整理

医学影像学 第二章骨骼与肌肉系统 第一节正常影像表现: 本节重点:(一)小儿长骨的构成:骨干——骨皮质、骨膜、骨髓腔 干骺端—临时钙化带: 骨骺——骺软骨: 骺板——软骨: (二)骨质疏松、骨质软化的定义和x线表现 1.成年骨骼:(1)骨干 (2)骨端—骨性关节面、关节软骨 2.脊柱:(1)脊椎:椎体(长方形)椎弓:椎弓根(椎弓环)、椎弓板、棘突(三角形)、横突、上下关节突(2)椎间盘: 第二节基本病变表现:(1)骨质疏松: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但骨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正常。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变细、减少、间隙增宽;骨皮质分层变薄。易发生骨折。 (2)骨质软化: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 X线表现:骨密度减低。骨皮质和骨小梁边缘模糊,骨骼变形,假骨折线。 (3)骨质破坏:定义: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骨组织的消失。 X线表现:骨质局限性密度减低,骨小梁稀疏消失而形成骨质缺损,其中全无骨质结构。 (4)骨质增生硬化:定义: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增多。 X线表现:骨质密度增高,伴或不伴有骨骼的增大。骨小梁增粗、增多、密集,骨皮质增厚、致密。(5)骨膜异常:定义:因骨膜受刺激,骨膜水肿、增厚,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形成骨 新生骨。X线表现:与骨皮质平行,1~2mm间隙,线状、层状、花边状等。骨膜三 (Codman三角)。 (6)骨内与软骨内钙化:颗粒状、小环或半环状的致密影 (7)骨质坏死:定义: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叫死骨。 X线表现:死骨表现为局限性骨质密度增高。 (8)矿物质沉积:1. 铅、磷、铋等进入体内,沉积于骨内。 X线表现:多条平行于骺线的致密带,厚薄不一。 2.氟进入体内,可使成骨活跃,骨量增多。亦可使破骨活动增加,骨样组织增多,致骨质疏松或软化。X 线表现:骨密度增高或减低。 第三节常见疾病诊断 一骨折 (一)长骨骨折 1.骨或软骨结构发生断裂,骨的连续性中断,骨骺分离也属骨折。 2.外伤史,疼痛、肿胀、活动功能障碍。 3.基本X线表现:骨折线—断端间不规则的透明线。 4.骨折的类型:程度—完全性、不完全性。 骨折线形状和走向—横形、斜形、螺旋形。 复杂骨折—T形、Y形。 骨碎片情况—撕脱性、嵌入性、粉碎性 5.骨折的对位和对线关系:以骨折近端为准。 6.骨折断端的嵌入:密度增加的条带状影,骨皮质和骨小梁连续性中断,断裂相错。 (二)儿童骨折的特点: 1、骺离骨折:骺线增宽,骨骺与干骺端错位 2、青枝骨折:局部骨皮质或骨小梁扭曲而不见骨折线 (三)脊柱骨折:常见于颈???,胸?????,腰???部位。肿胀、疼痛、活动功能障碍。 X线表现:1.椎体压缩呈楔形,可见横行不规则致密带,前方可见碎骨片。2.脊柱后突成角、侧移,椎体错位。3.椎间隙正常。 二、骨与软组织感染: (一)化脓性骨髓炎:.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途径:血行感染、直接蔓延、开放性骨折或火器伤进入。 (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发病急,红、肿、热、痛和活动障碍。多停留于干骺端的骨松质部分,可向髓腔延伸;也可向外扩展,形成骨膜下脓肿,再经哈氏管入骨髓腔。 X线表现:两周内,骨骼可无明显变化,软组织改变:1、肌间隙模糊或消失2、皮下组织与肌间的分界模糊3、皮下脂肪层内出现致密的条纹影,近肌肉部分呈纵形排列,靠外侧者呈网状。 两周后,可见骨骼改变:1.骨质破坏:向骨干延伸,骨皮质也破坏,可引起病理性骨折; 2.骨膜增生:与病变范围一致。 3. 死骨形成:沿骨长轴呈长条形,界清。

精神病学知识点

精神病学知识点 1、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的损害。 精神障碍包括:重性精神障碍、轻性精神障碍。 一、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1、遗传因素:2、感染二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1、应激2、人格特征与精神障碍 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是将疾病的症状按照不同的组合,以条理化的形式列出的一种标准化条目。 国内临床常用的三个分类诊断标准 ICD-10:国际疾病分类 DSM-Ⅳ:美国的精神障碍分类系统称为【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17类 CCMD-3: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10类 DSM-Ⅳ系统精神障碍分类类别如下:1.通常在儿童和少年期首次诊断的障碍2.谵妄、痴呆、遗忘及其他认知障碍3.由躯体情况引起,未在他处提及的精神障碍4.与成瘾物质使用有关的障碍5.精神分裂症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6.心境障碍7.焦虑障碍8.躯体形式障碍9.做作性障碍10.分离性障碍11.性及性身份障碍12.进食障碍13.睡眠障碍14.未在他处分类的冲动控制障碍15.适应障碍16.人格障碍17.可能成为临床注意焦点的其他情况 精神检查 面谈检查的目的: 1、获取必要信息以便确立诊断; 2、从完整的人的角度了解病人; 3、了解病人所处的环境; 4、形成良好的医患治疗关系; 5、向病人进行初步的精神卫生宣教,让病人了解自己的病情。 一、面谈检查的步骤:1、开始:(1)不受干扰的环境:(2)落座:(3)自我介绍 2、深入:(1)以开放性交谈为主:(2)主导谈话:(3)非言语性交谈

医学影像学重点 自己整理的

5、骨龄:是指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的出现及骨骺和干骺端骨性愈合 的年龄。(对诊断内分泌疾病和一些先天性畸形综合征有一定价值) 6、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见于炎症、 肿瘤、肉芽肿) X线:骨质局限性密度下降,骨小梁消失,骨皮质边缘模糊。 1、骨质疏松:指一定体积单位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 钙盐都减少,但故内的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X线:骨质局限性密度下降,骨小梁变细,间隙变宽。 2 骨质软化:骨质软化――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 量减少。X线表现为骨密度减低,骨小梁和骨皮质边缘模糊 7、骨质坏死:是骨组织局部代谢停止,坏死的骨质称为死骨。形成死骨的原因主 要是血液供应中断(多见于慢性化脓性骨髓炎,也见于骨缺血性坏死和外伤骨折后)。 3、骨膜增生:骨膜反应是因骨膜受刺激,骨膜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形成骨膜新 生骨。通常有病变存在。X线:骨骼密度上升,骨皮质、小梁增厚。 8、骨膜三角(Codman三角):恶性肿瘤累及骨膜及骨外软组织,刺激骨膜成骨, 肿瘤继而破坏骨膜所形成的骨质,其边缘残存骨质呈三角形高密度病灶,称为骨膜三角。是恶性骨肿瘤的重要征象。 9、 Colles骨折:又称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为桡骨远端2~3㎝以内的横行或粉碎 骨折,骨折远端向背侧移动,断端向掌侧成角畸形,可伴尺骨茎突骨折。 Colles’骨折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

答:Colles’骨折为桡骨远端3cm范围内横行或粉碎性骨折,常见于中老年人,跌倒时,前臂旋前,手掌着地,引起伸展型桡骨远端骨折。观察患肢呈银叉畸形、刺枪刀样畸形。 X线表现为:桡骨骨折远端向桡侧、背侧移位,掌侧成角,可见骨折线。常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和尺骨茎突骨折。 10、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大,外力不易使骨质完全断裂而形成不完全性 骨折,仅表现为骨小梁和骨皮质的扭曲,看不到骨折线或只引起骨皮质发生皱折、凹陷或隆突。 11、骨“气鼓”(骨囊样结核):骨干结核初期为骨质疏松,继而在骨内形成囊性 破坏,骨皮质变薄,骨干膨胀,故称为骨“气鼓”或骨囊样结核。 12、骺离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骨折时,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愈合,外力可经过 骺板达干骺端而引起骨骺分离,即骺离骨折。 13、肺野: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为均匀一致较为透明的区域称为肺野。 14、肺纹理:在充满气体的肺野,可见由肺门向外呈放射分布的树枝状影,称为肺纹理。 15、肺门角:肺门上、下部相交形成一钝的夹角,称为肺门角,而相交点称肺门点, 右侧显示较清楚。 16、原发综合征:原发性肺结核(Ⅰ型),肺的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 炎。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少数为成人。X线:典型表现呈“哑铃状”,包括: ①原发浸润灶②淋巴管炎③肺门纵膈淋巴结肿大 17、肺实变: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内的空气被病理性液体、细胞或组织所 代替,常见于大叶性肺炎、肺泡性肺气肿、肺出血、肺结核、肺泡癌等。 空洞:是由肺内病变组织发生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后形成的。

精神病学重点内容

精神病学重点内容 考试方式:开卷 考试内容:症状学、心境障碍、神经症、精神分裂症 一、症状学: 精神症状的共同特点:不受病人意识的控制;与客观环境不相称;多伴随有痛苦 的体验;引起社会功能损害。 影响精神症状表现的因素:个体、环境因素 1感觉障碍:感觉过敏、感觉减退、内感性不适 2知觉障碍: (1)错觉:是指对客观事物歪曲的知觉(影响因素有感觉条件差、情绪因素、疲劳、意识障碍) (2)幻想性错觉:把实际存在的事物,通过主观想象,错误的感知为与原事物完全不同的事物。 (3)幻觉:是一种虚幻的错觉(是一种临床上最常见的精神病症状,常与妄想并存) 真性、假性幻觉的区别? 无论还是都是没有外界客观刺激的,区别它们的关键是患者对的感知有没有通过。 3感知觉综合障碍(非幻觉性知觉障碍):是患者对客观事物能感觉,但对个别属性产生错误的感知,(视物变形、空间知觉障碍、周围环境改变感、自身躯体结构的感觉障碍),常见于癫痫患者 4思维障碍:主要包括思维形式障碍与思维内容障碍 (1)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以及思维逻辑障碍 思维奔逸:观念飘忽,联想速度加快、内容丰富生动 思维迟缓 思维贫乏 思维涣散 思维破裂 病理性赘述等 (2)思维内容障碍:主要是妄想、超价值观念和强迫观念 ①妄想:是一种病理性歪曲的信念(原发性妄想:直接产生于大脑的某种 病理变化,找不到心理学的解释(突然性);继发性妄想:继发于其他心 理障碍,可找到心理学的解释。) ②超价观念:是在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错误信念,有事实根据。 ③强迫观念或强迫性思维,指在患者脑中反复出现的某一概念或相同内容 的思维,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 5注意障碍:注意增强、注意焕散、注意减退、注意转移、注意衰退 6记忆障碍: (1)记忆增强:病前不能够或不重要的事都回忆得起来。 (2)记忆减退:记忆四个过程都减弱。

精神病学考试重点(第七版)

精神病学考试重点(第七版) 1、什么叫精神障碍?(P1) 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传统上,精神障碍根据有无所谓的器质性因素分为“器质性”精神障碍(如脑炎、慢性脏器衰竭所致的精神障碍)和“功能性”精神障碍,后者由分为重性精神障碍(又称为精神病性障碍,如精神分裂症)和轻性精神障碍(如焦虑症、应激所致的精神障碍) 2、导致精神障碍的病因或危险因素有哪些?(P5) (1)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遗传与表观遗传、精神发育异常、感染、躯体疾病、创伤、营养不良、毒物等。 (2)精神障碍的社会、心理因素:应激性生活事件、情绪状态、人格特征、性别、父母的养育方式、社会阶层、社会经济状况、种族、文化宗教背景、人际关系等精神障碍是生物、心理、社会文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3、如何理解精神障碍的等级诊断观念?(P39) 在诊断过程中,要根据等级诊断首先确定患者是否有器质性因素,只有排除器质性的问题,才考虑功能性障碍在诊断“功能性”精神障碍的过程中,要考虑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精神病性的,如精神分裂症、幻觉、妄想 第二层次:非精神病性的,如神经症性、癔症、没有重性精神病性特征 第三层次:人格障碍和心理应激因素 4、CCMD-3对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主要有哪四项? ①症状标准②严重标准③病程标准④排除标准 5、谵妄的病因和临床表现有哪些?(P55) (谵妄delirium是一组表现为急性、一过性、广泛性的认知障碍,尤以意识障碍为主要特征。因急性起病、病程短暂、病情发展迅速,故又称为急性脑综合征。) 病因: 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代谢障碍性疾病、物质滥用、中毒、营养缺乏 临床表现: 谵妄通常急性起病,症状变化大,通常持续数小时或数天,老年患者中持续数月者也并非罕见。典型的谵妄通常10-12天可完全恢复,但有时可达30天以上。谵妄的特征: ①意识障碍,神志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对周围环境与事物的觉察清晰度降低。有明显的昼夜节律变化,表现为昼轻夜重。 ②定向障碍,包括时间和地点的定向障碍,严重者会出现人物定向障碍。 ③记忆障碍,以即刻记忆和近记忆障碍最明显,患者尤对新近事件难以识记。 ④睡眠觉醒周期不规律,表现为白天嗜睡而晚上活跃。好转后患者对谵妄时的表现或发生的事大都遗忘。 ⑤感知障碍尤其常见,包括感觉过敏、错觉和幻觉。情绪紊乱非常突出,包括恐怖、焦虑、抑郁、愤怒或者欣快等。 6.AD的发病危险因素及临床表现。AD与VD的鉴别。(P60)

第八版医学影像学考试重点

影像学 一.申请单的书写规范(简单了解) 1.一般资料 2.临床资料(病史摘要) 3.临床拟诊 4.检查部位和检查目的 二.图像观察和分析注意事项 三.影像结果的判读

四.对异常表现的分析六大要素中密度判读的意义

五.X先产生条件 设备结构:真空二极管,电子群,高压造成电子高速运动,阳极把电子转化成X线 六.X线特性在X片上的利用 穿透性与成像有关,荧光效应与显影,胶片变为黑白相间图像有关,摄影效应与摄片有关七.穿透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电压高→波长短→穿透力强 八.X片中哪些属于高密度、中等密度、低密度 九.数字成像的优缺点(了解) 十.CT什么是像素,与体素的关系 十一.怎样理解窗技术(重点掌握) 1.CT图像时由黑白灰阶组成,反应了组织密度; 2.密度的高低可以换算成CT值表示,CT值可量化; 3.人体组织和病变范围的变化为—1000到1000,共2000灰阶,但肉眼不能分辨,只能分辨16个灰阶,故相差较小的灰阶肉眼无法分辨。 4.为弥补不足则引入窗技术,设定了上下值为窗宽,设定了中心值为窗位,然后对兴趣区进行观察和放大 十二.磁共振成像的基本原理 1.质子本身有自旋,但排列紊乱,置入外磁场则会出现正方向和反方向的排列; 2.发射特定

的RF脉冲引起磁共振现象;3.恢复过程出现纵向弛豫时间和横向弛豫时间,即T1和T2。十三.MRI成像的组织特征参数(了解) P18,表1—2 十四.脂肪、水的MRI特性 水:长T1,长T2。脂肪:短T1,中等略强的T2 十五.流空效应与水成像的区别 水成像常用于胆胰管、尿路 十六.MRI检查禁忌主要是什么 1.体内有金属异物。(最重要) 2.重危病人需要生命监护系统和生命维持系统者。 3.MRI扫描时间较长,因此无法控制的不自主运动及不合作的病人。 4.妊娠早期病人。 5.高温潮湿环境下,高热或散热功能障碍者。 十七.正常表现肋骨常见的变异有哪些 肋骨先天变异:颈肋、杈状肋、肋骨融合 十八.肺解剖的分页分段 肺叶:右肺三叶—上叶、中叶、下叶;左肺两叶—上叶、下叶 肺段:右肺分10段,左肺分8段,与所属支气管同名 十九.肺叶、肺门、肺纹理解剖与X片的表现 1、肺野:概念:含有空气的肺在胸片和CT片上显示的透明区域 分区:上中下野-----第2、4前肋下缘水平线 内中外带------一侧肺野纵行分三等分 肺尖区--------第一肋圈外缘以内 锁骨下区-------锁骨下至第二肋圈外缘内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教学文案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精神病学重点整理 名词解释 1、被害妄想:(delusionof persecution) 是最常见的一种妄想。病人坚信某人或某个集团对他进行不利的活动,进行打击、陷害,欲置病人或其家人于厄运或死地。如被跟踪、被监视、被诽谤、被隔离等,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偏执性精神病。 2、关系妄想:(delusion of reference) (牵连观念)患者将环境中与他无关的事物都认为与他有关。常与被害妄想伴随出现,主要见于精神分裂症。 3、思维被洞悉感(experienceof being revealed )又称内心被揭露。患者认为其内心所想的事,未经语言文字表达就被别人知道了,但是通过什么方式被人知道的则不一定能描述清楚。该症状对诊断精神分裂症具有重要意义。 4、病理性激情(pathogenicpassion)[课本无,见于百度百科]:患者骤然发生的强烈而短暂的情感爆发状态,常常伴有冲动和破坏行为,事后不能完全回忆。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的精神障碍、癫痫、酒精中毒、反应性精神病、智能发育不全伴发的精神障碍、精神分裂症等。 5、缄默症(mutism):由于言语运动区处于抑制状态,病人缄默不语,也不回答问题,可用手示意。见于癔病和精神分裂症紧张型。

6、戒断状态(withdrawal state):指停止使用药物或减少使用剂量或使用拮抗剂占据受体后所出现的特殊心理生理症候群,其机理 是由于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引起的适应性的反跳。 7、原发性妄想症(primary delusion):是突然发作,内容不可理解,与既往经历、当前处境无关,也不是来源于其它异常心理活动 的病态信念。 8、阿尔茨海默症(AD):是一组病因未明的原发性退行性脑变性疾病。多起病于老年期,潜隐起病,病程缓慢且不可逆,临床上以智 能损害为主。 9、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s, PTSD):也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 灾难性心里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其精神障 碍主要表现为: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警觉性增高;回避对即往创 伤环境或事件的回忆。 10、精神病学(psychiatry):是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是研究精神 疾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预后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 11、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s):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 面的问题,特征为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改变,伴有痛苦和(或)功能损害。 12、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患者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认识和反应能力。

医学影像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 1 页共 24 页医学影像学应考笔记 第一章 X线成像 一、X线的产生与特性 X线的产生:真空管内高速行进的电子流轰击钨靶时产生的。TX线的特性: 1穿透性:X线成像基础; 2荧光效应:透视检查基础; 3感光效应:X线射影基础; 4电离效应:放射治疗基础。 X线成像波长为:~ 二、X线成像的三个基本条件 1 X线的特征荧光及穿透感光 2人体组织密度和厚度的差异 3显像过程 三、X线图象特点 X线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一图像组成的,是灰阶图象。

四、X线检查技术 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 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器官,可以认为的引入一定量的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 产生对比。 五、N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运用计算机处理数字影像信息,消除骨骼和软组织,使血管清晰的成像技术。 @ 正常X线不能显示:滋养管、骺板 第2章骨与软骨 第一节检查技术 特点: 1有良好的自然对比 2骨关节病诊断必不可少 3检查方法发展快 4病变定位准确,定性困难需要结合临床。 一普通X线检查 透视、射片:首选射片,一般不透视。

射片原则: 1正、侧位; 2包括周围软组织和邻近关节、相邻锥体;3必要时加射健侧对照。 二造影检查 1关节照影、 2血管照影 三 CT检查(优点) 1发现骨骼肌肉细小的病变; 2限时复杂的骨关节创伤; 3 X线病可疑病变; 4骨膜增生; 5限时破坏区内部及周围结构。 第二节影像观察与分析 一正常X线表现:(掌握) 小儿骨的结构:骨干、干骺端、骨骺、骺板。主要特点是骺软骨,且未骨化。 成人骨的结构:干骺端与骺结合,骺线消失,分骨干、骨端。 四肢关节:包括骨端、关节软骨和关节束。软骨和束为软骨组织不显示,关节间隙为半透明影。

第八版精神病学编写大纲(8th)clean

全国规划教材《精神病学》第八版编写大纲 一、总体构思 (一)主要参考书 1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PA)、美国精神病学会、欧洲精神病学会对医学生精神病学课程设置2对第四4~7版的反馈意见 3国际知名教科书,如牛津《精神病学》等 (二)编写注意事项与选材 1.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三基): 依据学生水平,在校时间,教材内容在深度和广度 上要强调三基,使学生能掌握各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临床思维方法,为毕业后学习打下基础 2.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适用性(五性) 3.人文(社会、文化、伦理、患者隐私、歧视与偏见等等),态度(服务理念、医患关系、职 业精神等等)、理念(心身统一的哲学思想、大精神科概念、精神疾病属性)的培养 在知识与技能方面, 根据其重要性与适用性可分为: 1必须要掌握的(must know, minimal requirement) 2应该要掌握的(should know) 3最好要掌握的(nice to know) 因此在选材时, 把“必须要掌握”的写透, 可适当涉及”应该要掌握的”, 尽可能少写”最好要掌握”的内容。决定上述重要性与适用性时, 主要考虑: 1.对象: 本科生, 毕业后大部分不从事精神科临床 2.疾病谱的变化 3.服务理念、服务对象变化 4.向综合医院精神卫生服务、社区服务方向发展变化 5.新的精神卫生法所强调的服务重点与难点,如非精神病性疾病、成瘾性疾病、脑与躯体相 关精神疾病以及综合医院联络咨询等等 (三)主要变化 1.采用国际分类(ICD-11)最新分类,同时参考美国分类与诊断标准(DSM-5); 2.强调综合医院的精神卫生服务; 3.更加简练、更加基础、更加可读、更加有趣; 5.调整、增加Box,有助于读者理解、思考,并增加趣味性 6.进一步保证质量,互校,主编、副主编把关。

精神病学复习重点归纳

绪论第一节概述 1.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2.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精神障碍的核心部分是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有明显幻觉妄想的精神病性障碍,外围是一些神经症性疾病。 3.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遗传与环境因素、神经发育异常、感染;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应激与精神障碍(急性应激反应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人格特征与精神障碍(人格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总的情绪和行为特征) 4.精神健康:成功履行精神功能的一种状态,能产生建设性活动、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调整自己以适应环境。 5.ICD-10主要分类类别为: F00-F09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F10-F19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F20-F29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 F30-F39 心境(情感性)障碍; F40-F49 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 F50-F59 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F60-F69 成人的人格和行为障碍; F70-F79 精神发育迟滞; F80-F89 心理发育障碍; F90-F98 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 F99 待分类的精神障碍。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5470288.html,MD中国精神障碍分类: 0 器质性精神障碍; 1 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2 精神分裂症(分裂样)和其他精神病性障碍; 3 情感性精神障碍; 4 癔症、严重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神经症; 1 / 29 心理因素相关心理障碍;5 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和性心理障碍;6 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7 8 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和情绪障碍;9 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第二章 第一节概述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精神症状:1.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又称精神病学,是研究精神活动的种种异常与其病理机制的临床基础学 2. 每一精神症状均有其明确的定义。科。①症状的出现不受患者意识的控制;②症状一旦出现,难以通过转移令其消失;③共同特点:症状的内容与周围客观环境不相称;④症状会给患者带来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到的损害。第二节常见的精神症状主要包括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定向力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动作行为障碍,意识障碍,自知力障碍。一、感知觉障碍、感觉障碍:1 感觉:是大脑对客观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产

(完整版)精神病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绪论 精神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精神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 精神障碍:是一类具有诊断意义的精神方面的问题,特征为认知、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改变,可伴有痛苦体验和/或功能损害。 精神障碍的核心部分是失去现实检验能力,有明显的幻觉妄想精神病性障碍,外围是一些神经症性疾病,如焦虑、抑郁,再外围是人格、适应不良。 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1.大脑包含约1000亿个神经细胞和更多的神经胶质细胞. 2.更复杂的是神经细胞间的联系和细胞内的信号传导,细胞能与其他细胞形成突触联系 3.大脑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大大小小的环路,构成我们的行为和精神活动的基础. 4.如果脑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势必影响正常的精神功能. 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 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GABA 单胺类及相关的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HT 如DA过高: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中脑皮层下边缘系统)幻觉、妄想、明显的思维形式障碍、反复的行为紊乱和失控; 如DA过低: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皮层内、前额叶皮质)情感平淡、言语贫乏、意志缺乏、无快感体验、注意障碍 5-HT功能过高:躁狂 5-HT功能过低:抑郁 重性抑郁障碍:NE功能低下 ICD-10中精神障碍分为哪几大类? ICD-10主要分类类别为: F00-F09 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精神障碍 F10-F19 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F20-F29 精神分裂症、分裂型及妄想性障碍 F30-F39 心境(情感性)障碍 F40-F49 神经症性、应激性及躯体形式障碍 F50-F59 伴有生理障碍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 F60-F69 成人的人格和行为障碍 F70-F79 精神发育迟滞 F80-F89 心理发育障碍 F90-F98 通常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及精神障碍 F99 待分类的精神障碍 第三章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第一节概述 精神症状: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如言谈、书写、表情、动作行为等表现出来,称之为精神症状. 1.如何判定某一精神活动是否异常? ①纵向比较,即与其过去一贯表现相比较,精神状态的改变是否明显 ②横向比较,即与大多数正常人的精神状态相比较,差别是否明显,持续时间是否超出了一

医学影像学重点(—名词解释和简答)

医学影像学名词简答重点 1自然对比:人体组织结构基于密度上的差别,可产生X线对比,这种自然存在的差别称为自然对比。所获得的X线图像,称平片。2人工对比: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组织或器官,可人为引入在密度上高于或低于它的物质使之产生对比—造影检查。 3磁共振成像(MRI):是利用人体中的氢原子核在磁场中受到射频脉冲的激励而发生核磁共振现象,产生磁共振信号,经信号采集和计算机处理而获得重建断层图像的成像技术。4流空效应:流动的液体,如心血管的血液由于流动迅速,在成像过程中采集不到信号而呈黑影,即流空效应。 5 质子弛豫增强效应:顺磁性物质作为对比剂可缩短周围质子的弛豫时间,称之 6骨质疏松: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正常钙化的骨组织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钙盐都减少,但骨内有机成分和钙盐含量比例仍正常7 骨质软化:是指一定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矿物质含量减少。因此,骨内的钙盐含量降低。

8骨质破坏:是局部骨质为病理组织所代替而造成的骨组织消失。可以由病理组织本身或由它引起破骨细胞生成和活动增强所致。骨松质或骨皮质均可发生破坏。 9骨质增生硬化:是一定单位体积内骨量的增多。组织学上可见骨皮质增厚、骨小梁增粗增多,为成骨增多或破骨减少或两者同时存在所致。 10 骨膜增生:指因骨膜受刺激,其内层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致。组织学可见骨膜内层成骨细胞增多,有新生骨小梁 11 骨质坏死:骨组织局部代谢的停止,坏死 的骨质称为死骨。 12 骨痂:骨折愈合的过程,由成骨细胞在肉芽组织上产生新骨,称为。 13 骨膜三角:骨膜的病变进展,骨膜新生骨可以重新被破坏,破坏区两侧的残留骨膜新生骨呈三角形,常为恶性肿瘤的迹象,称之。14骺离骨折:骨折发生在儿童长骨,由于骨骺尚未与干骺端结合,外力可经过骺板达干骺端引起骨骺分离,即骺离骨折。 15青枝骨折:在儿童,骨骼柔韧性较大,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