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资料解释及应用

测井方法与综合解释综合复习资料要点

《测井方法与综合解释》综合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水淹层 2、地层压力 3、可动油饱和度 4、泥浆低侵 5、热中子寿命 6、泥质含量 7、声波时差 8、孔隙度 9、一界面 二、填空 1.储集层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描述储集层的基本参数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等。 2.地层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岩石中主要的放射性核素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沉积岩的自然放射性主要与岩石的____________含量有关。 4.声波时差Δt的单位是___________,电阻率的单位是___________。 5.渗透层在微电极曲线上有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高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中子-伽马测井曲线上,水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______油层的中子伽马计数率;在热中子寿命曲线上,油层的热中子寿命______水层的热中子寿命。 7.A2.25M0.5N电极系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极距L=____________。 8.视地层水电阻率定义为Rwa=________,当Rw a≈Rw时,该储层为________层。 9、在砂泥岩剖面,当渗透层SP曲线为正异常时,井眼泥浆为____________,水层的泥浆侵入特征是__________。 10、地层中的主要放射性核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沉积岩的泥质含量越高,地层放射 性__________。 11、电极系A2.25M0.5N 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电极距_______。 12、套管波幅度_______,一界面胶结_______。 13、在砂泥岩剖面,油层深侧向电阻率_________浅侧向电阻率。 14、裂缝型灰岩地层的声波时差_______致密灰岩的声波时差。 15、微电极曲线主要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地层因素随地层孔隙度的增大而;岩石电阻率增大系数随地层含油饱和度的增大 而。 17、当Rw小于Rmf时,渗透性砂岩的SP先对泥岩基线出现__________异常。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复习资料.doc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复习题 填空 1.、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按照预定的地质任务,用计算机对测井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结合地质、录井和生产动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解释,以解决地层划分、油气储层和有用矿藏的评价及勘探开发中的其它地质和工程技术问题,并将解释成果以图件或数据表的形式直观显示出来。 2.、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成果可用于四个方面:储层评价、地质研究、工程应用和提供自然条件下岩石物理参数。 3、测井数据预处理主要包括模拟曲线数字化、测井曲线标准化、测井曲线深度校正、环境影响校正。 4、四性关系中的“四性”指的是岩性、物性、含油性、电性。 碎屑岩储层的基本参数:(1)泥质含量(2)孔隙度(3)渗透率(4)饱和度(5)储层厚度 5、储层评价包括单井储层评价和多井储层评价。单井储层评价要点包括岩性评价、物性评价、储层含油性评价、储层油气产能评价。多井储层评价要点主要任务包括:全油田测井资料的标准化、井间地层对比、建立油田参数转换关系、测井相分析与沉积相研究、单井储集层精细评价、储集层纵横向展布与储集层参数空间分布及油气地质储量计算。 6、识别气层时(三孔隙度识别),孔隙度测井曲线表现为“三高一低”的特征,即高声波时差、高密度孔隙度、高中子伽马读数、低中子孔隙度。 7、碳酸盐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石灰岩和白云岩。主要造岩矿物为方解石和白云石。 8、碳酸盐岩储集空间的基本形态划分为三类:孔隙与喉道、裂缝、洞穴。 9、碳酸盐岩储层按孔隙空间类型可划分为孔隙型、裂缝型、裂缝—孔隙型、裂缝—洞穴型。 10、碳酸盐岩储层划分原则:一是测井信息对各种孔隙空间所能反映的程度,即识别能力;二是能基本反映各种储层的主要性能和差异。 11、火山岩按SiO2的含量可划分为超基性岩(苦橄岩和橄榄岩)、基性岩(玄武岩和辉长岩)、中性岩(安山岩和闪长岩)和酸性岩(流纹岩和花岗岩)。 12、火山岩的电阻率一般为高阻,大小:致密熔岩>块状致密的凝灰岩>熔结凝灰岩>一般凝灰岩 13、火山岩的密度大小,从基性到酸性,火山岩的密度测井值逐渐降低。致密玄武岩的密度高达2.80g/cm3,而流纹岩的平均密度约为2.45g/cm3。 14、火山岩的声波时差,中基性岩声波时差略低,酸性火山岩略高。致密的玄武

0811005_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Logging Data 课程编号: 0811005 开课单位: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学时/学分:36/2 开课学期:2 课程性质:学位课 适用学科: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地质学 大纲撰写人:赵军龙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以地层评价为核心,着重介绍测井资料预处理、碎屑岩储集层测井评价、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火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及剩余油测井评价原理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掌握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为从事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打好必要的专业基础。 该课程的教学要求如下。 1. 要求研究生结合实际掌握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基本原理,加强对相关原理及方法技术的理解和运用; 2. 了解现代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前沿技术。 二、课程主要内容: 1. 绪论 ①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内涵和发展;②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的任务;③测井资料数据处理系统。 2. 测井资料预处理 ①测井曲线的深度校正;②测井曲线的平滑滤波;③测井曲线的环境影响校正;④交会图技术及应用。 3. 碎屑岩储集层测井评价 ①碎屑岩储集层的地质特点及评价要点;②油、气、水层的快速直观解释方法;③岩石体积物理模型及测井响应方程的建立;④统计方法建立储集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⑤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中常用参数的选择;⑥POR分析程序的基本原理。 4. 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 ①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基本特征;②碳酸盐岩储集层的测井响应;③碳酸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方法;④CRA、NCRA分析程序的基本原理。 5. 火成岩储集层测井评价 ①火山岩储集层的基本特征;②火山岩储集层的测井响应特征;③火山岩储集层测井解释方法。

测井数据处理与解释 1010131126 张天恩

《测井数据处理与解释》实践报告 班级:地物一班 姓名:张天恩 学号:1010131126 指导老师:肖亮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 2016年11月

一、实践课的目的和意义 1. 通过本次实践课,使学生能进一步的了解测井资料综合处理与解释的一般流程;通过实际测井资料的处理,将课本所学知识与现场资料很好的结合起来,以更进一步的巩固各种知识; 2. 了解测井资料人工解释的一般方法; 3. 掌握各种储层的测井响应特征及划分渗透层的一般方法; 4. 储层流体识别的一般方法; 4. 掌握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解释的一般方法; 5. 掌握储层有效厚度确定的一般方法; 二、实践课的基本内容 本次上机实验主要包括如下几个内容:1. 了解Ciflog测井解释软件及基本操作方法;2. 熟悉测井资料的数据加载及测井曲线的回放方法;3. 掌握储层流体的定性识别方法;4. 对实际测井曲线进行岩性,电性、含油性描述。5. 掌握储层参数的定量计算方法。根据实际区域地质特征,利用人工解释的方法划分渗透层,计算储层泥质含量、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有效厚度,结合束缚流体饱和度信息,对储层流体性质进行初步定性解释。 首先,打开Ciflog软件会看到一个“打开项目”的对话框,提示有本地项目,在下面还有一个“新建”选项,我们点击“新建”就可以建立自己所做的项目,项目建立好后,就可以进入主界面了,在最左面可以看到有个“任务栏”,点进去可以看到有几个选项,有“数据管理”,“数据格式转换”,“数据拷贝”,“测井曲线数字化”,我们点进“数据管理”界面,我们可以看到自己所建立的项目,用鼠标右键点击项目出现对话框,选择“新建工区”,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输入工区的名字,再鼠标右键“新建工区”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新建井”,输入所测的数据井的名字,再右键会出现对话框选择“新建井次”,再输入井次名字,然后就可以进行数据的导入工作了,再点击“任务栏”找到“数据格式转换”,找到打开文件,在文件中找到自己想好要处理的数据,我们的数据是一维文本格式的所以我们在下面的格式中选择一维文本式,则数据就出来了。数据打开后找到数据格式转换初始设置,在设置中可以看到“曲线名所在行”和“数据起始行”分别是“1”,和“3”,这是所给数据所决定的,文本类型设置为等间隔,选择第一列为深度列,这样起始深度和终止深度和采样间隔就确定了,数据类型为浮点型,深度单位是米。 在数据导入之后我们就可以绘制测井曲线图了,我们再回到数据管理界面,单击井次就可以出现刚刚导入的井的数据了,我们可以看到有AC、CNL、CAL、DEN、GR、Rt、Rxo、SP七组数据,我们测井曲线分为三大类,分别为三岩性曲线,三孔隙度曲线,三电阻率曲线,其中三岩性曲线包括自然伽玛曲线(GR),自然电位曲线(SP),井径曲线(CAL),三物性曲线包括声波时差曲线(AC),密度曲线(DEN),补偿中子曲线(CNL),三电阻率曲线包括深侧向电阻率曲线,浅侧向电阻率曲线,冲洗带电阻率曲线(Rxo),共九条曲线,我们这了所

测井解释流程

测井解释流程 测井资料数据处理与综合解释 一、测井资料数据处理 1、测井解释收集的第一性资料: ①钻井取芯 ②井壁取芯和地层测试 ③钻井显示 ④岩屑录井 ⑤气测录井 ⑥试油资料 2、测井数据预处理 在用测井数据计算地质参数之前,对测井数据所做的一切处理都是预处理。主要包括: ①深度对齐:使每一深度各条测井数据同一采样点的数据。 ②把斜井曲线校正成直井曲线 ③曲线平滑处理:把非地层原因引起的小变化或不值得考虑的小变化平滑掉。 ④环境校正:把仪器探测范围内影响消除掉,获得地层真实的数值。 ⑤数值标准化:消除系统误差的方法。 二、测井资料的定性解释 测井资料的定性解释是确定每条曲线的幅度变化和明显的形态特征反映的地层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结合地区经验,对储集层做出综合性的地质解释。 三、测井综合解释由各油田测井公司的解释中心选择的处理解释程序,有比较富有经验的人员,较丰富的资料对测井数据做更完善的处理和解释,它向油田提供正式的单井处理与解释结果,综合地质研究,还可以完成地层倾角、裂缝识别、岩石机械性质解释等特殊处理。 1、地层评价方法 以阿尔奇公式和威里公式为基础,发展了一套定量评价储集层的方法,包括: ①建立解释模型; ②用声速或任何一种孔隙度测井计算孔隙度; ③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水饱和度和含油气饱和度; ④快速直观显示地层含油性、可动油和可动水; ⑤计算绝对渗透率; ⑥综合判断油气、水层。 2、评价含油性的交会图 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 3、确定束缚水饱和度和渗透率 储集层产生流体类别和产量高低, 与地层孔隙度和含油气、束缚水饱和度、绝对渗透率和原油性质等有关。束缚水饱和度与含水饱和度的相互关系,是决定地层是否无水产油气的主要因素,绝对渗透率是决定地层能否产出流体的主要因素,束缚水饱和度有密切关系。没有一种测井方法可直接计算这两个参数。 确定束缚水饱和度的方法: 1)将试油证实的或综合分析确有把握的产油。油基泥浆取芯测量的含水饱和度就是束缚水饱和度。 2)深探测电阻率计算的含水饱和度作为束缚水饱和度。 3)根据试油、测井资料的统计分析,确定束缚水饱和度。 确定地层绝对渗透率的方法:

测井曲线解释

测井曲线基本原理及其应用 一. 国产测井系列 1、标准测井曲线 2、5m底部梯度视电阻率曲线。地层对比,划分储集层,基本反映地层真电组率。恢复地层剖面。 自然电位(SP)曲线。地层对比,了解地层的物性,了解储集层的泥质含量。 2、组合测井曲线(横向测井) 含油气层(目的层)井段的详细测井项目。 双侧向测井(三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真电组率(RT),试双侧向测井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RS)。 0、5m电位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0、45m底部梯率曲线,测量地层的侵入带电阻率,主要做为井壁取蕊的深度跟踪曲线。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测量声波在地层中的传输速度。测时就是声波时差曲线(AC) 井径曲线(CALP)。测量实际井眼的井径值。 微电极测井曲线。微梯度(RML),微电位(RMN),了解地层的渗透性。 感应测井曲线。由深双侧向曲线计算平滑画出。[L/RD]*1000=COND。地层对比用。 3、套管井测井曲线 自然伽玛测井曲线(GR)。划分储集层,了解泥质含量,划分岩性。 中子伽玛测井曲线(NGR)划分储集层,了解岩性粗细,确定气层。校正套管节箍的深度。套管节箍曲线。确定射孔的深度。固井质量检查(声波幅度测井曲线) 二、3700测井系列 1、组合测井 双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RD)。浅双侧向测井曲线,反映侵入带电阻率(RS)。微侧向测井曲线。反映冲洗带电阻率(RX0)。 补偿声波测井曲线(AC),测量地层的声波传播速度,单位长度地层价质声波传播所需的时间(MS/M)。反映地层的致密程度。 补偿密度测井曲线(DEN),测量地层的体积密度(g/cm3),反映地层的总孔隙度。 补偿中子测井曲线(CN)。测量地层的含氢量,反映地层的含氢指数(地层的孔隙度%) 自然伽玛测蟛曲线(GR),测量地层的天然放射性总量。划分岩性,反映泥质含量多少。 井径测井曲线,测量井眼直径,反映实际井径大砂眼(CM)。 2、特殊测井项目 地层倾角测井。测量九条曲线,反映地层真倾角。 自然伽玛能谱测井。共测五条曲线,反映地层的岩性与铀钍钾含量。 重复地层测试器(MFT)。一次下井可以测量多点的地层压力,并能取两个地层流体样。 三、国产测井曲线的主要图件几个基本概念: 深度比例:图的单位长度代表的同单位的实际长度,或深度轴长度与实际长度的比例系数。如,1:500;1:200等。 横向比例:每厘米(或每格)代表的测井曲线值。如,5Ω,m/cm,5mv/cm等。 基线:测井值为0的线。 基线位置:0值线的位置。 左右刻度值:某种曲线图框左右边界的最低最高值。 第二比例:一般横向比例的第二比例,就是第一比例的5倍。如:一比例为5ΩM/cm;二比例则为25m/cm。 1、标准测井曲线图 2、2、5米底部梯度曲线。以其极大值与极小值划分地层界面。它的极大值或最佳值基本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如图) 自然电位曲线。以半幅点划分地层界面。一般砂岩层为负异常。泥岩为相对零电位值。 标准测井曲线图,主要为2、5粘梯度与自然电位两条曲线。用于划分岩层恢复地质录井剖面,进行井间的地层对比,粗略的判断油气水层。 3、回放测井曲线图(组合测井曲线) 深浅双侧向测井曲线。深双侧向曲线的极度大值反映地层的真电阻率(RT),浅双侧向的极大值反映浸入带电阻率(RS)。以深浅双侧向曲线异常的根部(异常幅度的1/3处)划分地层界面。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目录 绪论 (2) 第一章自然电位测井 (6) 第二章电阻率测井 (11) 第三章声波测井 (26) 第四章放射性测井 (39) 第五章工程测井方法 (61) 第六章生产测井 (82) 第七章测井资料综合解释 (93)

绪论 一、测井学和测井技术的发展测井学是一个边缘科学,是应用地球物理的一个分支,它是用物理学的原理解决地质学的问题,并已在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煤田、工程及水文地质等许多方面得到应用。30年代首先开始电阻率测井,到50年代普通电阻率发展的比较完善,当时利用一套长短不同的电极距进行横向测井,用以较准确地确定地层电阻率。60 年代聚焦测井理论得以完善,孔隙度形成了系列测井,各类聚焦电阻率测井仪器也得到了发展,精度也相应得以提高。测井资料的应用也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车载计算机和数字测井仪也被广泛的应用。到现在又发展了各种成像测井技术。 二、测井技术在勘探及开发中的应用无论是金属矿床、非金属矿床、石油、天然气、煤等,在勘探过程中在地壳中只要富集,就具有一定特点的物理性质,那我们就可以用地球物理测井的方法检测出来。特别是石油和天然气,往往埋藏很深,只要具有储集性质的岩石,就有可能储藏有流体矿物。它不用像挖煤一样。而是只要打一口井,确定出那段地层能出油,打开地层就可以开采。由于用测井资料可以解决岩性,即什么矿物组成的岩石,它的孔隙度如何,渗透率怎么样,含油气饱和度大小。沉积时是处于什么环境,是深水、浅水、还是急流河相,有无有机碳,有没有生油条件,能不能富集。在勘探过程中,可以解决生油岩,盖层问题,也可以对储层给予评价,找到目的层,解释出油、气、水。 在油气田开发过程中,用测井可以监测生产动态,解决工程方面的问题。井中产出的流体性质,是油还是水,出多少水,油水比例如何,用流体密度,持水率都可以说明。注水开发过程中,分层的注入量,有没有窜流,用注入剖面测井都可以解决。生产过程中,套管是否变形,有没有损坏、脱落或变位,管外有无窜槽,射孔有没有射开,都需要测井来解决。对于设计开发方案,计算油层有效厚度,寻找剩余油富集区都离不开测井。测井对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来说,自始至终都是不可缺少的,是必要的技术。它服务于勘探开发的全过程。 三、储层分类及需要确定的参数 1.储集层的分类及特点石油、天然气和有用的流体都是储存在储集层中,储集层是指具有一定储集空间的,并彼此相互连通,存在一定渗透能力的的岩层。储层性质分析与评价是测井解释的主要任务。 1) 碎屑岩储集层 它包括砾岩、砂岩、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等。世界上有40%的油气储集在碎屑岩储 集层。碎屑岩由矿物碎屑,岩石碎屑和胶结物组成。最常见的矿物碎屑为石英,长石和其他碎屑颗粒;胶结物有泥质、钙质、硅质和铁质等。控制岩石储集性质是以粒径大小、分选好坏、磨圆度以及胶结物的成分,含量和胶结形式有关。一般粒径大,分选和磨圆度好,胶结物少,则孔隙空间大,连通性好,为储集性质好。 2) 碳酸盐岩储集层 世界上油气50%的储量和60%的产量属于这一类储集层。我国华北震旦、寒武及奥陶系的产油层,四川的震旦系,二叠系和三叠系的油气层,均属于这类储层。 碳酸盐岩属于水化学沉积的岩石,主要的矿物有石灰石、白云石和过渡类型的泥灰岩。它的储集空间有晶

测井新技术进展综述

测井技术作为认识和识别油气层的重要手段,是石油十大学科之一。现代测井是当代石油工业中技术含量最多的产业部门之一,测井学是测井学科的理论基础,发展测井的前沿技术必须要有测井学科作指导。 二十一世纪,测井技术要在石油与天然气工业的三个领域寻求发展和提供服务:开发测井技术、海洋测井技术和天然气测井技术。目前,测井技术已经取得了“三个突破、两个进展”,测井技术的三个突破是:成像测井技术、核磁测井技术、随钻测井技术。测井技术的两个进展是:组件式地层动态测试器技术、测井解释工作站技术。“三个突破、两个进展”代表了目前世界测井技术的发展方向。为了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我国也要开展“三个突破、两个进展” 的研究。 一、对测井技术的需求 目前我国油气资源发展对测井关键技术的需求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复杂地质条件的需求、油气开采的需求、工程上的需求。 1)复杂地质条件的需求我国石油储量近90%来自陆相沉积为主的砂岩油藏,天然气储量大部分来自非砂岩气藏,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油田总体规模小,储层条件差,类型多,岩性复杂,储层非均质性严重,物性变化大,薄层、薄互层及低孔低渗储层普遍存在。这些迫切需要深探测、高分辩率的测井仪器和方法,开发有针对性、适应性强的配套测井技术。 2)油气开采的需求目前国内注水开发的储量已占可采储量的90%以上,受注水影响的产量已占总产量的80%,综合含水85%以上。油田经多年注水后,地下油气层岩性、物性、含油(水)性、电声特性等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识别水淹层、确定剩余油饱和度及其分布、多相流监测、计算剩余油(气)层产量等方面的要求十分迫切。 3)工程上的需求钻井地质导向、地层压力预测、地应力分析、固井质量检测、套管损坏检测、酸化压裂等增产激励措施效果检测等都需要新的测量方法。 二、测井技术现状 我国国内测井技术发展措施及道路主要有两条:一方面走引进、改造和仿制的路子;另一方面进行自主研究和开发。下面分别总结一下我国测井技术各个部分的现状: 1)勘探井测井技术现状测井装备以MAXIS-500、ECLIPS-5700及EXCELL-2000系统为主;常规探井测井以高度集成化的组合测井平台为主;数据采集主要以国产数控测井装备为主;测井数据的应用从油气勘探发展到油气藏综合描述。 2)套管井测井技术现状目前,套管和油管内所使用的测井方法主要有:微差井温、噪声测井、放射性示踪,连续转子流量计、集流式和水平转子流量计,流体识别、流体采样,井径测量、电磁测井、声测井径和套管电位,井眼声波电视、套管接箍、脉冲回声水泥结胶、径向微差井温、脉冲中子俘获、补偿中子,氯测井,伽马射线、自然伽马能谱、次生伽马能谱、声波、地层测试器等测井方法。测井结果的准确性取决于测井工艺水平、仪器的质量和科技人员对客观影响因素的校正。测井数据的应用发展到生产动态监测和工程问题整体描述与解决。 3)生产测井资料解释现状为了获得油藏描述和油藏动态监测准确的资料,许多公司都把生产测井资料和其它科学技术资料综合起来。不仅测得流体的流动剖面.而且要搞清流体流入特征,因此,生产测井资料将成为油藏描述和油藏动态监测最重要的基础。生产测井技术中一项最新的发展是产能测井,它建立了油藏分析与生产测井资料的关系。产能测井表明,生产流动剖面是评价完井效果的重要手段。产能测井曲线是裸眼井测井资料、地层压力数据、产液参数资料、射孔方案和井下套管设计方案的综合解释结果,其根本目的就是利用油层参数预测井眼流动剖面。生产测井流量剖面成为整个油层评价和动态监测的一个重要方法。 4)随钻测量及其地层评价的进展随钻测井(LWD)是随大斜度井、水平井以及海上钻井而发展起来的,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已成为日趋成熟的技术了。如今随钻测井已经拥有了

测井资料处理与综合解释实验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测井资料处理与综合解释实验 专业名称:勘查技术与工程 学生:奎涛 学生学号:9 指导老师:岳崇旺、王飞 完成日期:2017-1-2

目录 实验一定性划分储集层并定量解释 (1) 实验二利用综合方法估计地层泥质含量 (7) 实验三含泥质复杂岩性地层综合测井处理 (18)

实验一定性划分储集层并定量解释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测井曲线特征的分析和认识,掌握定性划分砂泥岩剖面储集层的基本方法,并应用阿尔奇公式,进行储层参数的计算,巩固已经学过的钻井地球物理课程的主要容与应用。 二、实验要求 正确划分出储集层和非储集层,对砂泥岩剖面能区分开较明显的油水层。进行测井曲线读数,简单地计算出孔隙度、饱和度等参数。 三、实验场地、用具与设备 测井实验室或一般的教室,长直尺、铅笔、像皮和计算器 四、实验容: 1.测井曲线图的认识; 图1是某井的综合测井曲线图。图中共有5道, 第一道主要为反映岩性的测井曲线道,包括: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曲线符号为SP、记录单位mv; 自然伽马测井曲线――曲线符号为GR、记录单位API; 井径测井曲线――曲线符号为CAL,记录单位in或cm; 岩性密度测井曲线(光电吸收界面指数)――曲线符号为PE; 第二道是深度道;通常的深度比例尺为1:200 或1:500 第三道是反映含油性的测井曲线道,包括深中浅三条电阻率测井曲线,分别是:深侧向测井曲线――曲线符号为LLD、记录单位Ωm; 浅侧向测井曲线――曲线符号为LLS、记录单位Ωm; 微球形聚焦测井曲线――曲线符号为MSFL、记录单位Ωm; 电阻率测井曲线通常为对数刻度。 第四道为反映孔隙度的测井曲线道,包括: 密度测井曲线――曲线符号为DEN或RHOB,记录单位g/cm3; 中子测井曲线――曲线符号为CNL或PHIN,记录单位%,有时为v/v。 声波测井曲线――曲线符号为AC或DT,记录单位us/ft,有时为us/m。 中子和密度测井曲线的刻度的特点是保证在含水砂岩层上两条曲线重迭,在含气层上,密度孔隙度大于中子孔隙度,在泥岩层上,中子孔隙度大于密度孔隙度; 第五道是反映粘土矿物类型的测井曲线道,包括自然伽马能谱测井中的三条曲线:放射性钍测井曲线――曲线符号为Th或THOR,记录单位是ppm; 放射性铀测井曲线――曲线符号为U或URAN,记录单位ppm; 放射性钾测井曲线――曲线符号为K或POTA,记录单位%,有时为v/v。

测井解释-原理与应用

绪论 电法测井被引入石油工业已经超过半个多世纪。从那时起,就有许多新的和改良的测井仪器被开发出来并投入使用。 随着测井技术的发展,测井资料解释技巧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目前,详细分析由精心选择的配套电缆测井服务的测量结果,提供了一种用来导出或推断含油气和含水饱和度、孔隙度、渗透率指数和储集层岩石岩性的精确数值的方法。 已经有数百篇描述各种测井方法及其应用和解释的论文被发表,这些文献在内容上足够丰富,但通常情况下对于测井的普通用户却不适用。 因此,本书将对这些测井方法和解释技术做一个总的回顾,并对由斯伦贝谢公司提供的裸眼井测井项目做一些详细的讨论,包括测井解释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应用。讨论过程尽可能的保持简洁、清晰,最大限度的减少数学推导。 希望本书能够成为任何一位对测井感兴趣的人的实用手册。某些可能对更详细资料感兴趣的人,可以查阅每章后列出的参考文献和其他测井文献。 1.1测井历史 世界上第一条电法测井曲线是于1927年在法国东北部阿尔萨斯省的佩彻布朗的一个小油田的油井内被记录到的。这条测井曲线,使用“点测”方法记录井眼穿过的岩层的单条电阻率曲线。井下测量设备(叫做探头或电极系)按照固定的间隔在井眼内停下来进行测量,然后计算出电阻率并通过手工绘制在曲线图上。逐点继续完成这个过程,直到整条测井曲线被记录下来。第一条测井曲线的一部分如图1-1所示。

图1-1 第一条测井曲线:由亨利-道尔点绘手工绘制在坐标纸上1929年,电阻率测井作为商业性服务被引入委内瑞拉、美国和前苏联,很快又进入荷属东印度(今天的印度尼西亚)。电阻率测量结果的对比功能和识别潜在油气层方面的用途很快被石油工业所承认。

测井解释技术面临的难题与发展趋势

测井解释技术面临的难题与发展方向 测井解释技术是石油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之一,在油气田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目前面临的多项技术难题,几乎都与测井技术有关,而测井解释技术也在探索过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测井解释技术也从最初的单井储层分析发展到多井储层评价、油气藏综合描述、生产动态监测和工程问题的整体描述和解决,但是,仍然无法满足目前勘探开发领域对测井解释提出的迫切要求。 (一)勘探开发对测井解释技术的需求 勘探开发难度的加大对测井解释技术也提出了新需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低渗、低丰度储层油气藏测井识别技术要求越来越高,低渗、低丰度储层油气藏在中东部老油田占有很高比例。为了将这类低品位难动用储量尽快转化为可动用的商业储量,需要对这类油气层进行及时准确地评价,迫切需要发展和完善配套的低渗、低丰度储层油气藏测井综合评价技术;(2)碳酸盐岩、砂砾岩、火山岩等复杂岩性裂缝孔洞型油气藏需要有适宜的测井评价方法,由于其储集空间极不均匀,基质孔隙度一般较低,测井资料识别储集空间及其流体类型、预测产能及结合地震资料预测储集空间横向发育分布规律需进一步完善,应在充分利用成像测井技术的同时,加强复杂岩性储层的四性关系研究,研究岩石电学性质的频率特性对建立合理电法测井方法、正确使用不同频率条件下电测井信息将更为重要;(3)油气田开发难度加大和油气田生产动态监测需要新的测井技术手段和技术解释方法,随着油气田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油气田开发井况越来越复杂,水平井、侧钻井、多底井、分支井、小井眼井和大斜度井越来越多,套损井、出砂井、高温高压井也越来越多,发展这些特殊钻井和井况条件下的测井技术方法已变得越来越迫切,例如:利用测井资料研究地层压力和井壁稳定信息用于指导钻井施工和油层改造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方法。 (二)测井解释技术的发展方向 测井解释技术的发展即要解决目前复杂油气藏勘探开发中的难题,又要着眼于在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全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跟踪国际测井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升在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和竞争能力。按照立足自我开发研制和适度引进部分先进测井技术,加快推广成熟技术和着眼长远技术储备的原则,提出以下技术发展方向。 (1)发展现代成像测井技术,提高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解释能力

测井解释方法及应用

72 1?测井解释方法 目前常用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主要有电阻率测井、自然电位测井、自然伽马测井、孔隙度测井等。 电阻率测井可分为普通电阻率测井、侧向测井以及微电阻率测井技术。普通电阻率电极包括一对供电电极A、B和一对测量电极M、N。可以用于划分高阻层;微电阻率测井也包括微电位和微梯度两种,可用于划分渗透性层位与非渗透率性层位[1] 。 自然电位曲线基本上可以算是“渗透性曲线”,可以将渗透层同非渗透性泥岩层区分开来,但不是渗透性强度曲线。用于区分比较厚的砂泥岩层系中的渗透性砂岩层与泥岩层比较理想;自然伽马曲线可以划分泥质和非泥质地层,估计地层中的泥质含量;密度测井可以估算孔隙度,而且在砂泥岩中特别有效;声速测井通过测量声波穿过岩层的走时来估算孔隙度[2-4]。 2?测井方法应用 利用电测资料可反映电性与沉积相的相互关系。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K区为例,在研究区取心资料不多的情况下,通过电测资料分析其沉积相特征。研究区在总结前人对测井相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其建立的测井模式,依据不同区域电测资料的差别及对应沉积相的改变,结合研究区的实际电测资料,建立起研究区的测井相模式较好的识别研究区的三角洲体系的各个沉积微相。 电测识别沉积相的主要曲线为自然电位和自然伽马,由于两曲线对不同的沉积微相类型表现出来的形状差别较大,故通常根据二者形态来指示沉积微相。研究区长6储层主要的测井相模式可分为5种,具体的模式分析如下: 1)箱形、钟形测井相,该类测井相类型在研究区较为常见,多以中高幅出现,可作为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及河道侧翼沉积微相的典型代表,其中箱形模式是主河道的代表。箱形模式上下多为钟形模式,其上多为天然堤沉积,且厚度较大,表现出明显的正韵律,两箱形之间可见间湾沉积,其曲线幅度较小。 2)漏斗形测井相,该类测井相在研究区河道末端可见,多以中高幅形态出现,常出现在厚度较大,平面连通 性差的砂体中,是河口坝沉积微相的特有形态,部分区域与分流河道形态较难区分,但其具有一个明显的沉积特征即呈上粗下细的反韵律,幅度与分流河道相比稍微偏低一点。 3)指状测井相模式,该类测井相一般出现在区域为泥岩的沉积环境中,呈一个单独的小砂体,曲线幅度以中低幅形态,多以低幅度出现,呈指状,是远砂坝沉积微相和决口扇特有的形态特征,因二者曲线形态相似,故可根据其出现的位置及区域结合其它划分标识来共同判断属于哪类沉积微相。 4)齿形测井相模式,该类测井相模式多呈低幅度形态出现,可很好的指示水下天然堤及河道间沉积,常出现在两河道间或河道与河口坝之间,可根据其齿状出现的频率而判断砂体的厚薄,当砂体厚度较薄时,曲线幅度相对很小。 5)直线测井相模式,该类测井相模式曲线表现为两根平滑的直线,几乎无幅度起伏,自然电位曲线几乎与泥岩基线重合,是前三角洲沉积相的典型形态,区域无砂体或很薄,多以泥岩为主。 3?结束语 1)目前常用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主要有电阻率测井、自然电位测井、自然伽马测井、孔隙度测井等,不同测井方法可用于识别不同的储层特征,可综合利用各类测井方法掌握储层地质信息。 2)自然电位曲线和自然伽马曲线可用于识别沉积相特征,由于两曲线对不同的沉积微相类型表现出来的形状差别较大,故通常根据二者形态来指示沉积微相。本文利用自然电位曲线和自然伽马曲线分析了鄂尔多斯盆地K区沉积相特征。 参考文献 [1]谢灏辰,于炳松,曾秋楠,等.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页岩有机碳测井解释方法与应用[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3(6):731-736. [2]唐海燕. 乌尔逊凹陷火山碎屑岩储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10. [3]李英. 川东飞仙关组地层压力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 [4]李国平,石强,王树寅. 储盖组合测井解释方法研究[J]. 测井技术,1997(2):22-28. 测井解释方法及应用 刘二虎1,2 1. 西安石油大学 陕西 西安 7100652 .油气勘探公司 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测井解释是综合利用地球物理学方法对储层岩性、物性以及含油气性等特征进行认识方法,是利用测井曲线认识地质信息的重要技术。本文对目前常用的地球物理测井技术进行了分析应用。 关键词:测井解释 地球物理测井 地质信息 Method?of?logging?interpretation?and?its?application Liu?Erhu 1,2 1. Xi ’an Shiyou University ,Xi'an 710065,China Abstract:Logging interpretation is a method to comprehensively apply geophysical methods to understand reservoir lithology,physical properties and oil-gas-bearing properties. Also,it is an important technique to understand geological information by logging curv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ses commonly used geophysical logging technology. Keywords:logging interpretation; geophysical logging; geological information

常用测井曲线含义及测井解释方法

主要测井曲线及其含义 一、自然电位测井: 测量在地层电化学作用下产生的电位。 自然电位极性的“正”、“负”以及幅度的大小与泥浆滤液电阻率Rmf和地层水电阻率Rw的关系一致。Rmf≈Rw时,SP几乎是平直的; Rmf>Rw时SP 为负异常;Rmf<Rw时,SP在渗透层表现为正异常。 自然电位测井 SP曲线的应用:①划分渗透性地层。②判断岩性,进行地层对比。③估计泥质含量。④确定地层水电阻率。⑤判断水淹层。⑥沉积相研究。 自然电位正异常 Rmf<Rw时,SP出现正异常。 淡水层Rw很大(浅部地层) 咸水泥浆(相对与地层水电阻率而言) 自然电位测井 自然电位曲线与自然伽马、微电极曲线具有较好的对应性。 自然电位曲线在水淹层出现基线偏移 二、普通视电阻率测井(R4、R2.5) 普通视电阻率测井是研究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的一种测井方法。测量时先给介质通入电流造成人工电场,这个场的分布特点决定于周围介质的电阻率,因此,只要测出各种介质中的电场分布特点就可确定介质的电阻率。 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②求岩层的真电阻率。③求岩层孔隙度。④深度校正。⑤地层对比。 电极系测井 2.5米底部梯度电阻率进套管时有一屏蔽尖,它对应套管鞋深度;若套管下的较深,在测井图上可能无屏蔽尖,这时可用曲线回零时的半幅点向上推一个电极距的长度即可。 底部梯度电极系分层:

顶:低点; 底:高值。 三、微电极测井(ML) 微电极测井是一种微电阻率测井方法。其纵向分辨能力强,可直观地判断渗透层。 主要应用:①划分岩性剖面。②确定岩层界面。③确定含油砂岩的有效厚度。④确定大井径井段。⑤确定冲洗带电阻率Rxo及泥饼厚度hmc。 微电极确定油层有效厚度 微电极测井 微电极曲线应能反映出岩性变化,在淡水泥浆、井径规则的条件下,对于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微电极曲线的幅度及幅度差,应逐渐减小。 四、双感应测井 感应测井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测量介质电导率的一种测井方法,感应测井得到一条介质电导率随井深变化的曲线就是感应测井曲线。 感应测井曲线的应用:①划分渗透层。②确定岩层真电阻率。③快速、直观地判断油、水层。 油层: RILD>RILM>RFOC 水层: RILD< RILM< RFOC 纯泥层: RILD、RILM基本重合 五、双侧向测井 双侧向测井是采用电流屏蔽方法,迫使主电极的电流经聚焦后成水平状电流束垂直于井轴侧向流入地层,使井的分流作用和低阻层对电流的影响减至最小程度,因而减少了井眼和围岩的影响,较真实地反映地层电阻率的变化,并能解决普通电极系测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双侧向测井资料的应用:①确定地层的真电阻率。②划分岩性剖面。③快速、直观地判断油、水层。 六、八侧向测井和微球形聚焦测井. ⑴、八侧向是一种浅探测的聚焦测井,电极距较小,纵向分层能力强,主要用来反映井壁附近介质的电阻率变化。⑵、微球形聚焦测井是一种中等探测深度的微聚焦电法测井,是确定冲洗带电阻率测井中较好的一种方法 主要应用:①划分薄层。②确定Rxo。 七、井径测井 主要用途:

测井资料处理及其相关解释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7.1 测井资料综台解释comprehensive log interpretation 对用多种测井方法获得的资料进行综合地质解释。 7.2 测井数据处理log data processing 用人工或计算机处理测井数据。 7.3 测井地层评价formation evaluation 主要应用测井资料评价地层的岩性、物件和所含流体性质的过程。分棵眼井地层评价和套管井地层评价。 7.4岩石物性rock properties 主要指储层岩石储集流体和流体渗流能力的物理性质。测井解释中的岩石物性指孔隙度和渗透率。 7.5 储集层基本参数reservoir fundamental parameter 反映储集层性质的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含油气饱和度(或含水饱和度)和储集层有效厚度。 7.6 总孔隙度total porosity 单位体积岩石中所有孔隙体积之和,包括孤立孔隙与被粘土束缚水所占据的孔隙体积。 7.7 非连通孔隙度 non-connected porosity 孤立孔隙度isolated porosity 单位岩石体积内与孔隙网络不连通的孔隙体积。非连通孔隙可能在火成岩或碳酸盐岩中明显发育,如溶洞、铸模和粒内孔隙。 7.8 有效孔隙度 effective porosity 单位体积岩石中对流体渗流有贡献的连通孔隙体积。它不包括孤立孔隙(与其他孔隙 之间不连通)以及粘土矿物或其他颗粒吸附水所占据的孔隙体积。 岩心孔隙度测量—般是在干燥状态下进行的,岩心烘干过程基本使粘土束缚水丧失。因此,这种条件下得到的有效孔隙度是总孔隙度减去非连通孔隙度。 泥质砂岩测井解释中,有效孔隙度一般指总孔隙度减去粘土束缚水孔隙度。所以,岩心测量的(有效)孔隙度通常大于测井解释中的有效孔隙度而接近于测井解释的总孔隙度。 在一些应用中,毛管束缚〔滞留〕水也不包括在有效孔隙度中,这样,有效孔隙度则与自由流体孔隙度等价。 7.9 岩石物理模型petrophysical model 用于解释岩石物理数据(通常为电缆测井资料)的过程成程序。通常用—系列方程、算法或其他数学处理方法表示。岩石物理模型通常由多个流程构成,如计算泥质含量、计算总孔隙度、计算有效孔隙度、计算含水饱和度、计算渗透率等。岩石物理模型通常需要岩心、测试或其他数据进行刻度。建立岩石物理模型取决于可用的资料及问题的性质。 7.10 测井解释模型log interpretation model 测井解释中采用的简化地层模型。它是建立各种测井响应方程的基本工具。 7.11 测井响应方程 log response equation 各种测井方法测量的物理参数与地层各部分的物理参数及其相对体积的关系式。 7.12 岩石物理体积模型 model of bulk-volume rock 测井解释中最常用的一种简化地层模型,它按岩石各种成分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分别累计其体积,使岩石总体积等于各部分体积之和。而岩石某—物理量是各部分相应的物理量之“和”(求“和”方法要视物理量的性质而定),由后者导出测井响应方程。 7.13 物质平衡方程material balance equation 岩石体积物理模型内各部分的相对体积之和为 1 时得到的方程。

测井资料处理解释流程与资料提交规范

一、准备工作 尽量收集到较全的区域资料,了解区域构造、沉积等特征;如果有邻井资料最好。熟悉目的层的深度,地层水矿化度,预计最大井底温度,所在层位,泥浆类型及矿化度等信息,实时跟踪钻井动态。 二、测井质量评价 接收到现场的测井数据后,第一时间按照海油的测井质控标准做好质量控制。常规资料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检查图头信息是否正确、曲线数量、曲线数值是否符合地层物理特征、各曲线间的匹配是否一致及测井资料与录井等资料的匹配关系等。对于不合格的资料应及时提出重测或者补测。下图是中子、密度和声波三空隙交会图,用来检验三孔隙度曲线是否合格。 密度-声波交会图 中子-密度交会图 三、测井资料处理 1、常规测井资料处理 处理解释软件主要使用油服自主研发的测井解释处理平台EGPS 。常规资料处理主要选用SAND (砂泥地层)和CRA (两种岩性以上的地层)程序。下面以CRA 为例说明处理流程。CRA 程序对于每种储层参数的计算都提供了多种方法供选择,这里只列举最常见的一种或两种。 主要处理流程及参数选取: (1) 泥质含量的计算:一般利用伽马(或者去铀伽玛)计算泥质含量,公 式如下: V=111C S C GR --, Vsh=1 21 2--C VC 老地层C=2 ,第三纪地层C=3.7,本井取C=3.7

C1和S1分别为较纯砂岩和较纯泥岩的GR 值。 在浅层疏松砂岩,GR (或KTH )曲线对岩性的反映敏感性较低,可采用中子-密度交会图方法进行泥质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Vsh 为地层泥质含量;ΦD 为密度孔隙度;ΦN 为中子孔隙度;ΦDsh 为泥岩密度孔隙度;ΦNsh 为泥岩中子孔隙度;ΦNma 为骨架中子孔隙度;ΦNf 为地层流体中子孔隙度;ρb 为地层视密度;ρf 为地层流体密度;ρsh 为泥岩密度;ρma 为地层骨架密度值。 (2) 孔隙度的计算:中子-密度交会法。 POR= 2 2 2N D Φ+Φ (3) 含水饱和度的计算:针对较纯砂岩段,采用Archie 公式的计算含水饱 和度。具体公式及参数的选取如下: S W = n m W R R ab Φ*t * R W 为地层水电阻率; Rt 为地层真电阻率; Φ为地层孔隙度,为小数; a 和 b 为与岩性有关的系数,一般取1; m 为胶结指数,与岩石的胶结情况和孔隙结构有关,一般为1.5~3,常取2左右; n 为饱和度指数,与油、气、水在孔隙度中的分布状况有关,其值在1.0~4.3间,以1.5~2.2者居多,常取n=2; 参考邻井资料,该井在处理过程中,地层真电阻率选用深探测电阻率或反演的地层真电阻率;a 、b 、m 、n 取值、地层水电阻率参数主要参考邻井资料,如果有区块实验参数则以选择实验参数作为处理参数。 (4)地层渗透率的计算:常规测井计算的渗透率是利用Timur 公式计算,与孔隙度及束缚水饱和度有关,计算的渗透率是绝对渗透率,与束缚水饱和度及岩性粗细有关,一般岩性细,束缚水饱和度大。目前除核磁共阵测井外还没有成熟的方法准确得到束缚水饱和度,本井计算中根据主要目的层储层物性以及泥质含量情况,并参考区域认识及测压流度等资料确立束缚水饱和度值,虽然计算结果未做岩心标定,但有一定的参考性。 K=0.3162 4 .4wi S Φ 式中K-------渗透率, md. Φ------有效孔隙度, %. Swi----束缚水饱和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