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龄化社会现象分析

2019年日本人口老龄化市场投资趋势调研分析报告

2019年日本人口老龄化市场投资趋势调研分析报告

1日本已迈入深度老龄化社会,社会保障体制健全 (4) 1.1 大部分发达国家已迈入老龄化社会 (4) 1.2 日本60岁以上人口占比1/3,独居老人数量多 (5) 1.3 日本老龄化相关社会保障体系较为完善 (6) 1.4 随着老龄化加剧,老龄化相关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增大 (9) 1.5 政府通过鼓励就业、由费改税等方式缓解养老金体系压力 (12) 2日医学馆:日本介护服务龙头企业 (14) 2.1 老龄化催生了大量介护服务提供商 (14) 2.2 日医学馆概况:收入近三千亿日元,涉及介护、教育、保育等 (15) 2.3 介护服务是公司最核心的业务 (16) 2.4 近年来新增保育、宠物疗养等业务来拓展收入来源 (19) 2.5 成本和费用:人力成本是主要支出 (20) 风险提示 (20)

图表1:全球各国老龄化程度 (4) 图表2: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从7%上升到14%所需时间 (4) 图表3:日本老龄人口和青少年人口占比 (5) 图表4:日本少儿和老年抚养比 (5) 图表5:日本老龄家庭的类型和数量(百万) (5) 图表6:日本65岁以上独居老人数量(千人) (6) 图表7:东京都65岁以上老人孤独死案例数 (6) 图表8:日本社会保障体系 (6) 图表9:日本养老金体系 (7) 图表10:日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及占比 (7) 图表11:日本养老金参保人构成(2016) (7) 图表12:日本老龄家庭和全部家庭2013年平均收入(单位:万日元) (8) 图表13:日本介护保险参保对象及保费负担方式 (8) 图表14:日本的介护保险体系 (9) 图表15:日本各类型(ILO标准)社会保障支出(单位:兆日元) (10) 图表16:日本公共养老金的参保人和受益人 (10) 图表17:日本公共养老金账户余额(兆日元) (10) 图表18:日本国民年金的缴纳率 (11) 图表19:国民年金的部分收入和支出(十亿日元) (11) 图表20:日本介护险参保人(万人) (11) 图表21:日本介护服务使用人数(万人) (11) 图表22:介护险的保费收入和给付的费用支出(十亿日元) (12) 图表23:日本全体人民及不同年龄段就业率 (12) 图表24:日本老龄人口就业率高于其他欧美发达国家 (13) 图表25:日本养老金缴费金额逐年提升 (13) 图表26:日本的国民负担率 (13) 图表27:介护险1号参保人平均每月缴纳保费金额 (14) 图表28:介护服务提供机构数量(家) (14) 图表29:介护服务设施经营主体占比 (14) 图表30:日医学馆的发展历程 (15) 图表31:日医学馆的收入和增速 (15) 图表32:日医学馆收入构成(FY2018) (15) 图表33:日医学馆各业务部门的情况 (15) 图表34:介护服务的收入和增速 (16) 图表35:各类介护服务的分支机构(家) (16) 图表36:上门护理提供的服务内容 (17) 图表37:日医学馆在东京多摩市养老院的基本情况 (17) 图表38:日医学馆位于东京都多摩市养老院配套设施 (17) 图表39:介护业务的收入和使用人数增速 (18) 图表40:介护服务的毛利率和运营利润率 (19) 图表41:上门介护服务的使用人数及人均费用 (19) 图表42:介护服务的人员成本占收入比重 (19) 图表43:日医学馆一所“企业主导型”保育园的基本情况 (20) 图表44:日医学馆的盈利能力 (20) 图表45:日医学馆的费用率 (20)

中国老龄化现状及其对策

中国老龄化现状及其对策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渐上升的过程。按国际通行的标准,当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7%,即可看作是进入了老年化时期。人口老龄化是一种世界性趋势。美、德、法、英、日等发达国家早已跨人老龄杜会,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6.96%,已进人老龄社会。由于我国人口本身特有的特点,导致人口老龄化引发各种社会和经济问题,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更为突出、复杂。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十分严峻,已经对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劳动力供给格局、社会保障体系、传统家庭结构等都造成持续冲击。能否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处理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和谐发展之间的关系,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和谐稳定以及人民群众的福祉。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与那些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出如下的特点: 1、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 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据2000年全国人口第五次普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43亿,相当于老龄人口位于世界第二的印度的2倍,第三的美国的2.5倍左右。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34亿人;到2050年,增加到4.3亿以上,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2.3%,占亚洲的35%,比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老年人口总和还多。 2、人口老龄化速度快 据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年均递增3%,远高于总人口增长率1.68%,大大高于欧美等国,也略快于日本。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和预测,65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影响 姓名:付杰俐学号:20085111128 班级:08级临床4班 【摘要】本文结合人口老龄化的全球背景,详细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和影响老龄化的一系列相关因素,及由此而带来的主要卫生问题。同时,针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近几年来医疗改革特别是对基层卫生服务所产生的影响作出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卫生工作的思路和对策。【Abstract】With global background of aging population,the main feature of aging population,its in fluencing factors and the subsequent health problems in China were analyzed.At the Same time,present condition of population aging,Combining medical reform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for grassroots health services, The influence of the made simple analysis and developing tendency and the strategy for health were provided.【关键词】老年医学;卫生保健提供;社区卫生服务 【Key words】Geriatrics;Delivery of health care;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人口老龄化对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医疗与卫生保障等诸多方面提出严峻的挑战。本文就国内外人口老龄化的流行现状及其带来的卫生问题和相关对策做一阐述。 1 国内外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2000年全球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到6亿(占总人口的9.8%),2005年上升到8.2亿(占总人口的13.79%),预测2025年可达10亿,2050年则将上升到20亿,在总人口比重达21.28%。全球老年人口正以每年2.4%~3%的速度增长【1】,21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老龄化。全球老年人口以亚洲及欧洲居多,分别占老年人口总数的53%和25%。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意大利和希腊,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4%。老龄化程度最低的国家为科威特、赞比亚和乌干达,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3%。有专家分析【2】,目前高龄老人占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11%,到2050年将提高到19%。 1.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四大特点 1.1.1老年人口绝对数大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占全球总数的22%。我国老年人口已达到1.3亿,到2040年将达3.8亿,每4个人中就有1 个老年人。部分省市老龄化的现状甚为严重,上海市2003年60岁及以上人口高达254.67万,占总人口的18.9%,居全国之首【3】。 1.1.2老龄化发展速度快专家【4】分析指出,以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由10%增到20%所需时间计算,法国为125年,瑞典为85年,美国为60年,日本为

日本老龄化问题研究

日本老龄化问题研究 【摘要】在日本,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其经济、社会生活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日本的老龄化问题进行多方位的研究,并总结日本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经验,旨在为我国在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老龄化社会;日本老龄化问题;老龄化对策 一、引言 根据联合国有关报告的定义,65岁以上的人口数量达到总人口数量比重的7%以上时,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中叶就已跨入老龄化社会,并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这其中,日本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为突出,特别是在日本的农村,这一问题更为严重。一方面日本国民寿命的增长,出现了大量的高龄农村人口;另一方面,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批地涌入东京、大阪等繁华城市,给日本农村社会生活及农业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二、日本老龄化问题的现状 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老龄化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足5%。而到了1970年,这一比例的增长超过了7%,1994年则进一步增长到14%。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统计资料显示,截止至2011年10月,日本人口总数为1亿2780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数量为297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23.3%。与2010年(23%)相比,增加了0.3%。其中,男性老龄化人数为1268万人(平均寿命84.19岁),女性为1707万人(平均寿命90.93岁)。 三、日本老龄化问题产生的原因 对于日本社会老龄化问题的原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两点: 一是平均寿命的增长而导致65岁以上人口数量的增加 战后,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医疗技术、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日本的人口死亡率逐年下降,人均寿命大幅增长。以平均寿命为例,2011年,日本男性国民的平均寿命为84.19岁,女性国民的平均寿命为90.93岁。 二是由于出生率降低而导致的青年人口数量的减少 与日本社会高龄化的增长趋势相反,日本的人口出生率却是在逐年下降。1956年人口出生率为2.22%,1975年降至1.91-2.00%,1993年为1.46-1.50%,2005年则降至历史最低点1.26%。今年虽然略有回升,但仍然只能达到1.39%的

人口老龄化趋势和应对措施

人口老龄化趋势及应对措施 所谓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和7%,即可看作是达到了人口老龄化。这种变化既可以是由年龄金字塔底部少儿人口增长减慢所造成,也可以是顶部的老年人口增长加速所导致,人口学中称之为底部老龄化和顶部老龄化。发达国家经历了由底部老龄化到顶部老龄化的漫长演变过程。而我国,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夹击”,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发展很快,形势越发严峻。 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现状 1.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加上20多年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目前已接近1.32亿,我国成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总数的1/5,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解决好我国老年人口问题,对亚洲和世界来说举足轻重。 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如上所述,由于底部老龄化与顶部老龄化同时作用,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

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法国完成这一过程用了115年,瑞士用了85年,美国用了60年,英国用了45年,最短的日本也用了25年。由于我国人口政策的作用,改变了世界老龄人口的发展格局,即人口老龄化不仅成为发达国家的问题,而且也已经开始成为发展中国家的问题。 3.我国人口未富先老,对经济压力很大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呈渐进的步伐。当它们的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7%时,人均GNP一般在1万美元以上。而我国进入老龄化国家时,人均GNP仅为800美元,发达国家的人口是先富后老,我国是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压力很大。 4.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衡 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如上海市老年人口2000年已达238万,占总人口的18.5%,到2025年将达到最高峰468.8万,占总人口的32.7%;北京2000年老年人口为188万,占总人口的14.6%,到2025年将会猛增到416万,老年人口的比例接近30%,大大超过现在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的程度。而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低于东部。 另外,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就静态而言,由于农村婴儿出生率高于城市,因此老龄化程度城市高于农村;但就动态而言,由于农村越来越多的青壮年携带子女流入城镇,因此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

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 摘要:21世纪全球大多数发达国家、部分发展中国家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生产率水平还比较低,社会经济还处于欠发达,人口老龄化问题势必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等重大战略性问题。因此,我们应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对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予以高度重视并妥善研究解决。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经济影响;相应对策 当前,我国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呈现出“未富先老”,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无疑增加了解决老龄化问题的难度川。伴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将出现劳动力、资本等经济因素的变化,必然会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影响,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普遍关注;并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中,面临着要保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保证社会环境稳定,改革发展任务已经相当繁重的情况下,我国顺利度过人口老龄化这一阶段,解决其间出现的各种问题相比其他发达国家更为艰巨。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2001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9062万,己占我国总人口的7.1%,人口年龄结构开始进入老年型。事实上我国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完成了其他发达国家用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完成的从成年型社会向老年型社会的转变。根据预测,以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从7%上升到14%所需的时间作比较,英国和德国大概需要45年,瑞典需要55年,法国需要115年,而中国只需28年。尤其是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增长率快于老年人口增长率。至2050年,80岁以上高龄老人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将从现在的10%上升到20%,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全球老年人口的1/5。 在老年人口增长的同时,14岁以下少儿人口在总人口中比重迅速下降,2025年老年人口将超过少儿人口,2050年将接近少儿人口一倍。但是,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根据统计,世界上人口年龄结构进入老年型的国家已达70个。而其中只有中国等4个国家人均国民产值不足1000美元。在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国家里,老龄问题与人口问题同时出现,使我国处于两难境地,只有认真探讨,才能找到出路。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人口老龄化提前达到高峰。20世纪后期,为控制人口的急剧增长,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加快了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由于下世纪前半叶人口压力仍然沉重,还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国策,其结果将不可避免地使中国提早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 第二,在社会经济不太发达状态下进入人口老龄化。先期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一些发达国家,目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0000美元以上,呈现出"先富后老",

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人口老龄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 中国人口老龄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面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中国仍然缺乏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政策体系和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等制度安排仍然存在诸多不足。本文建议全社会统一思想,共同行动,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尽快制定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逐步形成多层次的老龄政策体系,以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为”为重点,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化养老服务支持体系,积极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问题对策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与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两个含义:一是指老年人口相对增多,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上升的过程;二是指社会人口结构呈现老年状态,进入老龄化社会。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 (一)我国在2000年时,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到了7%,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老龄型社会。到201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3%,处于快速老龄化阶段。然而,现阶段,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期,仍属于中等收入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口老龄化体现出其独有的特征:未富先老、规模更大,速度更快,

赡养负担更重,二元结构明显。中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危机特有的巨大挑战。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它对各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我们所指的人口老龄化,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增加的过程。这是一种人口增长趋势,是老年人口相对增长的过程,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它是各个国家都需要面对的一种普遍现象。一般地,人口老龄化最先产生于发达国家,它是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保障体系完善和科学技术进步等的必然结果。表现在老年人口数量上,则是老年人口所占比重相对加大;表现在人口结构上,则是结构呈老龄化状态。 (二)众所周知,我国人口众多,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也表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从地区分布来看,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老龄化形势相对严峻,西部地区的人口压力相对较小。从时间走势来看,东部地区人口老龄化正逐渐向中部和西部地区转移。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31个省、区、市中,有北京、天津、上海和浙江4个省市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这些省市全部属于东部地区。2012年,有天津、江苏、安徽、山东、湖北、湖南、重庆和四川8个省市的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0%,其中属于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各有3个,属于西部地区的有2个。老年人口占比高的地区增多,一方面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愈发严峻,另一方面也显示出人口老龄化呈现转移趋

社会老龄化调查报告

社会老龄化调查报告 社会老龄化调查报告 一、调查时间 20**年3月7日和8日 二、调查地点 重庆市北碚区歇马镇 三、调查的必要性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能力锻炼,使我们能更好的了解整个社会,更好的关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觉得有必要做关于中国人口老龄化的调查报告 四、概况 在中学时老师就提到过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当时没怎么在意这个问题,随着知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让我重新认识了这个问题.通过网络.查阅图书.实际调查等进行了全面的调研。 五、调查数据 总调查人数: 300人其中城市人口183人农村117人 六、调查数据分析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我们的人口比例中最大的是青年,但是老年人的所占比例已达到30%,这是个惊人的数字,因为它已经和青年人的比例持平了。且少年的比例只有仅仅的15%,也就是说我们所调查的这个地方已经进入老龄化。 七、产生人口老龄化的原因

1、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人得到了保障,以及医学水平的进步,使得人口平均年龄大幅度的提高。 2、由于计划生育及生育时间推后,造成出生率的降低。 3、人口迁移造成的地区性人口老龄化。 八、本地养老体制 1、老年人健康状况的自我评估 2、老年人收支情况及养老保障覆盖率 老年人领取退休金的比率 城市老年人为7 8.0%,农村为 4.8%。城市享受退休金的老年人平均月退休金为990元;农村684元。 老年人平均年收入和支出情况 城市老年人平均年收入为11963元,支出为10028元,其中由自己承担的医药费平均885元;农村老年人平均年现金收入为2722元,支出为2691元,其中由自己承担的医药费平均287元。 由上可知,城乡的养老体制存在着差异,这会在很大的程度上让农村的老人感到不公平,觉得自己过得不幸福,因此,必须完善养老保障体制,让老人觉得老有所养,老友所依。 九、中国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 第 一、人口老龄化深深的影响着我国经济生活和经济发展,它会引起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就业,劳动力生产率,消费品构成等方面,影响社会经济的运行。

浅谈人口老龄化问题及解决对策

浅析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及其对策 一、人口老龄化的界定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老龄人口的比重,相对于年轻人口所占的比重而言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也就是老年人口的比重日益增加的过程。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不断下降,我国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及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是指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的价值观进步了,生育观也从强制性的控制生育到自觉控制生育,从而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青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相应的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口老龄化是人们生活水平和健康状况提高的体现,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象征,具有历史进步性。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基本形势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涉及到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社会问题和战略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正处于体制深刻转换、结构深刻调整、社会深刻变革的重要时期,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十分关键的时期。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已经十分严峻.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过多的双重压力。 按照国际标准,我国已处于老龄社会,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也是发展中国家大国崛起过程中人口老龄化最严峻的国家。在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74亿,约占总人口的12.8%,并将以年均3%速度增加。2020年将达到2.48亿,约占总人口的17.2%。从2005年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要净增1亿。之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到2050年前后提升到30%以上,进入重度老龄化。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是世界各国迟早会出现的人口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使得人们的生育率下降,死亡率下降和预期寿命提高,从而导致了人口老龄化。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同于发达国家,它是在人为的条件下实行计划生育形成的,具有刚性特征。 (一)规模大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已达126583万人(这个数字是祖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人口),而65岁以上老龄人口总数达8811万人,老年人口数量巨大。 (二)速度快 由于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人口老龄化的速度比其他任何国家都要快,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从5%上升到10%,一般需要40年甚至半个世纪的时间,而我国老龄人口从1982年的4.9%上升到1999年的10%,只用了18年时间,可以说是跑步进入老龄化社会。 (三)底子薄 西方国家先进入工业化,后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财富积累到人均大约1万美元的程度后进入老龄社会,是“先富后老”,有充裕的财力支持建立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而我国工业化还没有完成,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仅仅800美元时,老龄化就提前到来,是“未富先老”国民经济制约着老龄问题的解决。 (四)负担重 我国是在没有社会保障积累的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养老问题只能通过代际转移的方式来解决。我们这一代人要负担两代人的养老保险,即在供养离退休人员的同时,必须为自己将来的养老准备部分资金。

如何应对当今老龄化社会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指某地区某段时间内总人口中老年老年人口比例增长的动态过程,目前多见于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欧和日本。人口老龄化将是21世纪全球人口趋势的突出表现之一。与此同时身为发展中国家代表的中国也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的行列。目前我国的老龄化问题尤为明显,如何应对我国老龄化问题已成为我们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衡量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在国际上通常是指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中国大陆已于1999年快速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在2004年底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7.6%。2011年底,中国60岁老龄人口已达1.85亿,占当时人口总数13.7%以上。未来十几年,中国人口仍将保持惯性增长,年均净增长700万左右。预计21世纪上半叶,中国将先后迎来三大人口高峰:人口总量于2033年达到15亿,劳动力年龄人口于2016年达到10亿,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于2040年前后达到4亿左右。2050年老年人口达峰值。 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一下几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大。二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来势猛。三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 一)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伴随人口老龄化发展,适龄劳动人口明显减少,必然引起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短缺,将对社会和经济各个领域产生相应影响。

(二)产业被迫向国外转移。随着中国东部沿海那些日见富裕的城市工人变得越来越少,劳动力越来越昂贵,中国就会面临着日益增长的经济压力,被迫移出装配工业和其他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引进服务业和信息产业。 (三)人口老龄化将导致社会负担加重,社会保障问题突出。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退休费用和各种补贴费用将大幅增加;社会保障和福利费用将大幅增长;由于存在二元经济结构,社会保障重在城镇,城镇职工社会保障基本框架虽已初步形成,但正经历着人口老龄化的考验。 同时,占全国老年人口大多数的乡村老年人是经济上最弱势群体之一,缺乏养老、医疗、照料服务等基本社会保障,存在“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保障状况亟待改善。 (四)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变化,老龄伦理问题越来越突出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占总人口比重的上升,空巢老人增加以及独生子女增多,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两代户成为主体,传统家庭养老已面临挑战,代际之间的孝道、赡养、照料老人的观念日益淡化,家庭对老人提供最基本生活保障的传统不断削弱,获得子女经济支持的老人比例下降;在精神慰藉方面更为缺乏,还有一些虐待老人和侵权、占据房产、财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对老人身心健康带来较大冲击,一些孤独老人因无人照料导致早亡等现象应引起社会关

日本老龄化问题的经验与反思

日本老龄化问题的经验与反思 日本总务省近日公布了2019年10月1日的人口估算数据,结果显示:包括外国人口在内的总人口为1.26167亿人,比上年减少27.6万人,连续9年减少,创下了1950年以来的最大减幅。其中,65岁以上人口为3588.5万人,占总人口的28.4%,75岁以上为1849万人,占比为14.7%,两项占比均创历史新高;14岁以下为1521万人,占12.1%,占比跌至新低。这一数据进一步加剧了舆论对日本少子老龄化问题的担忧。 根据此次人口估算结果,日本15岁至64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7507.2万人,占总人口的59.5%,跌至历史新低。不少企业不得不将生产制造基地转移到国外,很多产业难以为继。同时,随着老年人口增加,日本政府需要负担更多的养老金和医疗费用开支,面临更加严峻的财政压力。 日本人口持续向东京地区流动的趋势明显。在47个都道府县中,40个地区人口减少,人口增加的仅有包括东京圈(埼玉县、千叶县、东京都、神奈川县)在内的7个都县。东京都人口增加9.9万人,增长率为0.71%,居全日本之首。然而,东京都自然人口处于负增长状态,增加的人口主要来自其他地区以及国外。 日生基础研究所研究员天野馨南子认为,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和日本大学入学率的上升,很多年轻人从各地来到东京等大城市寻找工作。原本人口稀疏地区的人口进一步减少,相关产业后继无人,使得当地财政愈发困难。一些地方面临着人口危机,这反过来又加剧了人口从地方流向东京的趋势。 东京地区民众未婚率较高,出生率很低。天野馨南子建议日本各地应加大投入,吸引更多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到地方工作,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边育儿边工作的环境。近年来,日本采取各种措施吸引年轻人从城市搬到地方定居,但效果甚微。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analysis 10预防陈欢2010223641 摘要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到江泽民提出“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建设方针后,中国的经济就日新月异的发展着,以很快的速度赶超着西方国家的生活水平.但是西方世界历史在2007年达到颠峰,人口老龄化问题随之出现。而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精神物质得到进一步保障,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向后延迟.人口老龄化问题必然出现,相继的问题随之出现。这样的问题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讲是极赋挑战性的,也是非常棘手的。能否处理和解决好此问题,是关系我国能否顺利实现下个目标的关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加快解決 Abstract From the new China was founded to reform and open policy, to jiang zemin put forward "all taking economic construction as the center" the construction policy, China's economy is the development of changing, fast catch up with the western countries to life level. But the western world history in 2007. It reached its peak, the problem of aging population appears. And the living standard of the Chinese people have reached a well-off standard, spirit material further security, life expectancy gradually backward delay. The problem of aging population is inevitable, have problems arise. Such a question for a developing nation, it is vastly challenging, is very difficult. Can deal with and resolve this problem, is related to the our country achieving a goal down the key. Key words:population aging Speed up solve 一.人口老龄化的定义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平均年龄达到老龄,而不是指单一群体或个人年齢。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10%65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酌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而14岁及以下人口占总人口数的30%并逐渐缩小,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而中国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中国老龄人口平均每年增长速度为2.85%高于1.17%的总人口增长速度。到2004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数的10.97%。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行列。二.中国人口现状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上升到2000年的8811万,占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预计到2040年,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且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将会日趋明显.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特征 1.老龄人口步伐趋快性,趋多性。 2.老龄人口的“贫富差距”性。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最早出现在富人区,因为他们可以享受艮好的医疗设备,也有比较充足的物质精神保障。而贫民则沒有这些保障,平均年龄和富人相比就相对要低得多. 3.老年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农村老年人口高于城乡人口,出现倒置现象;再者便是发展地区高于落后及发展中地区,导致一些地区出现老年人口集聚的现象。四.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四.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产生的原因我认为中国以如此快

2019大学英语六级翻译练习题:老龄化社会

2019大学英语六级翻译练习题:老龄化社会 【翻译原文】 老龄化社会(an aging society)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达到或超过一定的比例的人口结构模型。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的加速对经济社会都将产生巨大 的压力。2009年10月26日,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到来之际,中国正式启动了一项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以积极应对持续加剧的人口老龄化危机。 【参考译文】 An aging society refers to a population structure model in which aging population reaches or exceeds a certain proportion. The region is regarded as entering an aging society according to the UN’s traditional standard that an area’s old people over 60 years old takes up 10%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while the new standard is old people over 65 years old takes up 7%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The acceleration of aging will bring enormous pressure to both economy and society. On October 26, 2009 when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 came, China formally launched a strategic research on coping with aging of population to deal with increasingly intensifying population aging crisis. 【重点表达】 达到或超过 reach or exceed 老龄化的加速 the acceleration of aging

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人口发展的总趋势,任何国家都无法回避。人口老龄化改变了劳动力与非劳动力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这是人类社会人力资源结构的一个重大改变,必然带来经济资源配置关系和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改变。因此,人口老龄化必然对社会经济产生多方面的深刻影响,如对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劳动力就业、消费、产业结构、未来经济增长以及对一般社会经济状况和政策等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日本老龄化问题的发生是有其必然因素和客观原因的。现如今老龄化已经是世界各个国家普遍的问题,只是和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是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对策取得一定成效的国家。1970年,日本继西欧之后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今,65岁以上老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达20%,这样的傻s现状将制约着日本经济未来的发展进程。日本是在20世纪70年代初才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我国学术界对日本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成熟,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日本老人福利制度、年金制度等方面,将人口老龄化对日本社会经济、家庭以及产业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影响加以综合研究的论述 日本人口老龄化发展和趋势 人口老龄化是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不断加大的过程。各国的老龄化情况大相径庭,就对日本现状老龄化来说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其历程和发展趋势首先看下面数据: (1)根据日本内阁府2006年的老龄化年度报告,截止到2005年10月1日,日本总人口为1亿2770.8万人,其中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数为2560万人,占总人口的20.04%,75岁以上的中高龄人口数为1157万人,占65岁以上人口 的45.2%,总人口的9.1%。 分析日本老龄人口数量的变化可以发现,20世纪50、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人口结构比较年轻。1950年,65岁以上人口总数为411.4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只为4.94%。伴随着经济起飞,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迅速增加,其占总人口的比例也随之激增,只用20年左右的时间就步入了老龄化社会。1970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总数为733万人,1980年为1071.9万人,1990年为1522.1万人,2000年达2204.1万人,2005年进一步增至2539.2万人。35年内老龄人口数量翻了近两翻。另一方面,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1950年以前一直在5%左右浮动,但1950年以后迅速提升,1970年为7.1%,1990年上升到12.08%,2005年更是高达19.9%,平均5个日本人中就有一位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 (2)从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看,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人口问题研究所于2006年3月发表的报告,日本总人口数量在2006年达到峰值的1亿2774万人以后,将进入一个长期减少的过程,预计2013年将大致回落到2000年的人口水平,2050年将减少至1亿零50万人左右。然而,总人口中的老龄人口今后还会继续增加,预计2013年将突破3000万人,2018年将达到3417万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1947-1949年生育高峰期诞生的人口将全部进入老龄期所致。而后,老龄人口数量还将缓慢上升,预计2050年将达到3586万人。届时,65岁以上老龄人口的比例将高达35.7%,即平均2.8个日本人当中就有一位年龄在65岁以上的老人。 纵观日本老龄化发展的历程和发展趋势,不难看出其发生老龄化的原因主

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众所周知,老龄化,一直是各个国家进入到一定的发展阶段后纷纷遇到的难以避免而不得不重视的一个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很可能就会影响到整个国家未来的经济运行态势与民生社会的动向。 首先,一个老龄化的国家,与“年轻”时相比,没有足够的新鲜血液,没有当初那样诱人的人口红利,在经济上便失去了原先争夺生机与活力的主动权,进而难以维持健康向上的发展状态。 其次,国家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便会将更多的政策重心偏向老人层面,出台更多的事关老人的法律法规以保障这一弱势群体的权利和利益,在世界范围是属于人道主义和富有人文主义精神的一种举措 然后,在生活上,大多数的人们也会更多地选择照顾老人,谦让老人,这固然很好地展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的“礼让”美德,但另一方面却同样也加重了每个赡养老人的年轻人家庭的经济负担…… 我国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开始,2010年之后,老龄化速度加快,今后几十年都是老龄化加速时期。 老龄化的判断其实是有一个衡量的标准的:怎样算是老龄化社会?拥有一个怎样的数据才能判断这个国家的老龄化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呢? 于是,这里根据联合国制定的一套指标显示: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比重的10%,或是65岁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7%,就说明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了。两个条件只要一个达标就意味着这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

会。还有一种说法,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表示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超过20%为中度老龄化,超过30%为重度老龄化,超过35%为深度老龄化。 60岁以上人口超过30%是什么概念?就是大概每三个人里有就一人年龄是超过60岁的老人!仔细想想,这已经是一组很恐怖的数字了,现在的日本老龄化社会差不多就是这个程度,所以有种“两个年轻人养一位老人”的说法。 但如果按照我们国家来说,因为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在很多家庭都只有一个或两个孩子,但夫妻双方的父母加起来就有四个需要赡养,再加上抚养孩子,这个核心家庭的重负可想而知,而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平均一位妇女生育2.1~2.2个孩子才能保持当前人口结构的稳定,这样看来我国开放二胎生育政策也是非常正确且积极的,符合国情。

日本人口老龄化及对策论文

日本人口老龄化及对策论文 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根据1956年联合国《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确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1982年维也纳老龄问题世界大会,确定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0%,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以下是本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日本人口老龄化及对策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阅读! 日本人口老龄化及对策全文如下: 摘要:日本在 20 世纪 70 年代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现在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本文论述了日本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发展,人口老龄化对社会带来的影响以及日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关键词:日本; 人口; 老龄化; 对策。 日本早在 20 世纪 70 年代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现在已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突出的国家之一。 人口老龄化给日本的社会、经济等带来了不利影响,多年来,日本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不断进行实践与改革,取得了一些效果。研究日本的人口老龄化及其对策有益于我国应对迅速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一、日本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发展。 据 20XX 年日本高龄社会白皮书,以 20XX 年 9月 15 日计,老龄人口2980 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23. 3% 。与 20XX 年的 2956 万人,23. 1% 相比,人口增加 24 万人,上升了 0. 2%,老龄人口数和所占比例都创造了历史新高。从年龄层次看,70 岁以上老龄人为2197 万人,占总人口的17. 2%,比20XX 年增加 68 万人,上升了 0. 6%,75 岁以上老龄人数为1480 万人 ( 同 11. 6% ) ,增加了 53 万人,上升了0. 5% ,80 岁以上的老龄人口,866 万人( 同6. 8% ) ,增加 38 万人,上升了 0. 3%。 从男女性别看,男性 1273 万人( 占男性人口的20. 5% ) ,女性 1707 万人( 占女性人口的 26. 0% ) ,女性比男性多 434 万人。 把人口性别比( 相对女性 100 人的男性人数)以年龄层分为三类,0 ~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