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集合

参考文献集合
参考文献集合

参考文献

[1]周学荣,周建林,江波,虞锡芳,谭琳,王晓燕. 江苏全民健身路径发展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9,(6).

[2]史儒林,冯继有. 青海三江源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现状研究[J]. 中国藏

学,2009,(3).

[3]陈生琛. 青海三江源地区小康社会建设中的全民健身活动[J]. 北京体育大

学学报,2009,(7).

[4]陈瑜,金凯. 江苏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发展对策

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S1).

[5]邹国建. 经济欠发达乡镇全民健身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07,(S1).

[6]阿不利米提·阿不都热合曼. 少数民族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与发展对

策[J].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

[7]魏争光,肖鹏,张惠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西北地区全民健身体育的发展

[J]. 体育学刊,2007,(9).

[8]徐忠,周卫平. 重庆农民参与全民健身现状调查分析及对策[J]. 成都体育

学院学报,2007,(6).

[9]陈燕,秦爱民,林锦蛟,杨肃非,齐利海. 论和谐社会背景下全民健身服务体

系的构建[J]. 体育与科学,2007,(4).

[10]姜健. 对小康体育与全民健身、学校体育关系的探讨[J]. 中国成人教

育,2007,(14).

[11]汪玮琳,朱荣. 和谐社会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J]. 中国成人教

育,2007,(13).

[12]曾红卒,王荷英,于建兰,李倩,董新军. 苏锡常地区全民健身发展现状分析

与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7,(8).

[13]李爱民,张栋. 建设“环首都健身休闲圈” 打造全民健身新亮点[J]. 体育

文化导刊,2007,(4).

[14]陈瑜. 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社会价值与支持策略[J]. 成都体育学院学

报,2007,(3).

[15]李森. 全民健身设施供给模式的探讨[J]. 体育与科学,2007,(3).

[16]范振国,张宏. 广东省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群众性体育活动网络的研

究[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

[17]程红兵. 以体教结合拉动“全民健身”[J]. 上海教育,2007,(7).

[18]易建取,刘英梅,李秋利. 论民族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活动的融合及发展

契机[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2).

[19]潘健. 丝绸之路“河西走廊”段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示范工程建设研究[J].

甘肃社会科学,2007,(2).

[20]李红,薛海红,王鹏. 西安市全民健身路径的组织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

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

[21]廖玫. 媒体与全民健身运动关系辨析[J]. 体育与科学,2007,(2).

[22]夏书红. 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J]. 体育文化导刊,2007,(3).

[23]廖军. 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运动的隐性冲突及对接研究[J]. 体育文化导

刊,2007,(1).

[24]杨亚红,宋允清. 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

[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6).

[25]韩衍杰. 简论全民健身人力资源的开发[J]. 中国成人教育,2006,(11).

[26]唐宏贵,黄靖. 试论国民“小康情结”与全民健身体育的关系[J]. 武汉体育

学院学报,2006,(12).

[27]罗炯. 粤北地区居民对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现状分析[J]. 中国体育科

技,2006,(6).

[28]周结友,裴立新. 全民健身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功能探究[J].

体育科学,2006,(11).

[29]林建华,杜德全. 论文化传统对我国全民健身进程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

学学报,2006,(11).

[30]杨鄂平,童丽平,丁爱玲,丁爱萍,李传东. 全民健身对知识分子身心健康影

响的研究[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6,(5).

[31]杜志娟,侯力健,于宝明. 关注弱势群体的体育参与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

的普及[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5).

[32]王虹,张红坚,范红军,田佳佳. 下岗失业群体参与全民健身的现状调查与

分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5).

[33]李育林,孙红梅. 全民健身新项目——健身花鼓的创编与锻炼效果的研究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9).

[34]张红坚. 健身场——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的无形资源[J]. 中国体育科

技,2006,(5).

[35]耿香玲,司荣贵,东芬,黄雄,王庆贤. 苏南小城镇全民健身工程(点)投资社

会效益探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4).

[36]施秋桂. 试论全民健身的有效推动[J]. 体育文化导刊,2006,(8).

[37]肖伟君,何建华. 论全民健身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 体育与科学,2006,(4).

[38]周建,杨健. 我国残疾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现状调查[J]. 山东体育学院学

报,2006,(3).

[39]刘一平. 全民健身运动中运动性猝死的预防[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06,(3).

[40]张艳华,李育林,孙红梅. 全民健身新项目创编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06,(7).

[41]周结友,裴立新. 试论和谐社会与全民健身[J]. 西安体育学院学

报,2006,(3).

[42]舒为平. 北京奥运会与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

报,2006,(6).

[43]周结友,裴立新. 试论和谐社会与全民健身相互关系及促进对策[J]. 武汉

体育学院学报,2006,(6).

[44]续川. 以科学发展观构建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J]. 体育文化导

刊,2006,(5).

[45]陈绍艳,杨风华,刘晓阳,李宪,刘征,洪旭艳,文剑华. 湖北省城市社区实施

全民健身计划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5).

[46]谭宏彦,闫振龙,陈善平. 全民健身运动新论——论健身运动中的误区[J].

体育文化导刊,2006,(3).

[47]常乃军,樊临虎. 山西省全民健身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J]. 体育科

学,2006,(5).

[48]芦平生,朱忠锋.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构建[J]. 上

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2).

[49]张小林,金育强,唐丽. 和谐社会与当前大众体育难以承受之轻——《全民

健身计划纲要》颁布10周年之反思[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

[50]钟静,吴锐创,许惠玲,廖春海,黎晋添. 宽裕小康阶段社区全民健身服务

体系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3).

[51]李艳霞,郝军龙,傅学庆. 石家庄市全民健身设施点位空间特征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6,(2).

[52]马成亮,郝建峰. 山西省农村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6,(2).

[53]李凤新,霍瑾,村井. 内蒙古自治区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现状的调查报告[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1).

[54]曾凡莲. 建设农村特色体育的全民健身活动的思考[J]. 体育文化导

刊,2006,(1).

[55]于善旭. 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法治之路[J]. 天津体育学院学

报,2006,(2).

[56]徐成立,田静,王健. 我国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与对策[J]. 上

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1).

[57]李坤乾. 影响周至县农村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主要因素及发展对策研

究[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S1).

[58]熊捷,姚宁蓉. 刍议全民健身与游泳运动发展的关系[J]. 西安体育学院

学报,2005,(S1).

[59]宋允清,陈大龙,张爱平,邱世亮. 对珠江三角洲全民健身新趋势的研究

[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6).

[60]胡小明,刘燕舞,冯宁. 论全民健身的制度创新[J]. 体育文化导

刊,2005,(12).

[61]白莉,曹士云,寿文华. 小康社会背景下家庭体育和全民健身体育的发展

趋势[J]. 体育文化导刊,2005,(11).

[62]谢林海,彭小澍. 我国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及发展对策[J]. 体育与科

学,2005,(6).

[63]周德书,练六英,刘莹,陈勇. 小康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检测的准则与方

法[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10).

[64]梁利民,崔亮. 全民健身市场网络运行之管理与评价研究[J]. 广州体育

学院学报,2005,(4).

[65]鲁长芬,王健,罗小兵,胡庆山. 城市农民工参与全民健身的现状调查与分

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5).

[66]刘晓军,孙碧荣.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政府行为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4).

[67]何强,夏思永,雷曦. 北京奥运战略与全民健身冲突的调适[J]. 体育学

刊,2005,(5).

[68]袁革,魏银彬,张红坚,孟国荣,王永忠,秦念阳. 关于三峡库区移民全民健

身现状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9).

[69]董新光. 关于全民健身体系的理论构架[J]. 体育文化导刊,2005,(5).

[70]谢恩杰,张建业. 对我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现状探析[J]. 体育文化导

刊,2005,(3).

[71]续川.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搞好全民健身路径工程[J]. 体育文化

导刊,2005,(3).

[72]李树怡,李荣日,王枝桂.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10周年回顾与展望

专家论坛(发言摘要)[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4).

[73]张黎平,宋允清. 粤北山区全民健身活动现状及对策研究[J]. 中国体育

科技,2005,(4).

[74]韩秀英,胡金平,张彦峰. 全民健身路径合理选址与科学布局的数学模型

探讨[J]. 中国体育科技,2005,(4).

[75]周传志,翟爱民,杨冉. 家庭体育与全民健身体系的构建[J]. 武汉体育学

院学报,2005,(5).

[76]东芬,司荣贵,耿香玲,王庆贤,黄雄,首洁. 苏南小城镇全民健身点体育组

织与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5).

[77]李天珍,丁敬龙,许传明,翟光勇. 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的影响因素及价值

[J]. 体育学刊,2005,(3).

[78]王京琼,何培森. 论西部农村全民健身与先进文化的构建[J]. 成都体育

学院学报,2005,(3).

[79]梁利民,孔祥华. 全民健身市场网络的运行机制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

学报,2005,(3).

[80]李仲明,许惠玲,黄晓春等. 小康地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实践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2).

[81]陈济川. 家庭体育——实现全民健身运动可持续发展的落脚点[J]. 成都

体育学院学报,2005,(2).

[82]袁革,魏银彬,张红坚,孟国荣,王永忠,秦念阳. 三峡库区移民参与全民健

身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2).

[83]张爱平,黄亮明,沈茂金,苏平,陈剑昌,陈月霞.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如何适

应全民健身发展需要的研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1).

[84]熊妹珍,王路德,杜勤,纪庆科,吴文红. 全民健身运动处方及软件的研究

[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5,(1).

[85]刘嘉丽. 河南省“全民健身路径”社会效益的调研[J]. 广州体育学院学

报,2005,(1).

[86]于可红,江铁锋. 杭州市社区体育“全民健身路径”的使用与管理调查研

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5,(2).

[87]李相如,张建业. 中国全民健身工程发展的现状与特征研究[J]. 山东体

育学院学报,2005,(1).

[88]陈宁,宋晓东,孙淑惠,周挺,胡惠芳. 《全民健身概论》课程建设的理论与

实践[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1).

[89]韩盛祥. 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的内涵及其对全民健身活动的

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

[90]图日根. 内蒙古西部地区全民健身运动的调查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

报,2004,(S1).

[91]裴立新,周结友. 从"全民健身体系"到"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性

认识[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4,(6).

[92]钟天朗,陈慧上海市体育局群体处,徐娜. 上海市全民健身服务业现状及

对策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4,(5).

[93]史兵,赵东昌. 陕西省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J]. 体育科学,2004,(4).

[94]李相如. 城市社区建设、社区体育与全民健身工程[J]. 体育文化导

刊,2004,(10).

[95]希耕. 如何看待全民健身事业——《全民健身大视野》读后[J]. 体育文

化导刊,2004,(8).

[96]卢伟,李丹. 制定小康社会全民健身服务目标体系的研究[J]. 广州体育

学院学报,2004,(4).

[97]朱元利. 全民健身项目创新的社会学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2004,(11).

[98]赵克宁,周红萍,苏家福. 我国高校全民健身服务人力资源开发利用的现

状及对策[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6).

[99]裴立新,周兰君,周结友. 全民健身体系若干问题的研究[J]. 体育与科

学,2004,(5).

[100]胡伯林. 桂林市民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及发展对策[J]. 广西师范

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

[101]黄桑波. 我国体育体制转轨与全民健身活动的角色转换[J]. 体育文

化导刊,2004,(5).

[102]许常芳. 全民健身运动在高校的普及与发展[J]. 体育学刊,2004,(3). [103]袁吉,袁雷,袁林. 论2008年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的内涵及其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J]. 体育与科学,2004,(3).

[104]宋小荣,邱雪. “人文奥运”与北京市全民健身[J]. 体育文化导

刊,2004,(1).

[105]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调研组. 全民健身服务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群众体育的新形式[J]. 体育文化导刊,2004,(1).

[106]黄卓,程其炼,蔡学俊,陈萍,王正琪. 用时序截面数据分析城镇居民年龄差异对“全民健身”部分消费支出结构的影响[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 [107]乔玉成. 构筑小康社会全民健身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J]. 中国体育科

技,2004,(1).

[108]葛书林. 简论体育产业与推动全民健身发展[J]. 中国成人教

育,2004,(2).

[109]郑晓祥. 西部中小城市全民健身现状及对策思考——以四川宜宾市大

众体育现状调查为例[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2).

[110]邵桂华,孙庆祝. 基于Internet的全民健身信息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IHIA—DSS的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

[111]杨新生,李明学. 发挥学区体育优势促进全民健身发展[J]. 体育文化

导刊,2003,(12).

[112]张铁玲. 21世纪初我国社区体育组织结构特征研究——兼论社区全民健身网络的构建[J]. 中国体育科技,2003,(11).

[113]杨建雄,蒋立旗. 浙江省乡镇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

[J]. 中国体育科技,2003,(9).

[114]裴立新. 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民健身体系[J]. 中国体育科

技,2003,(6).

[115]董鹏,顾湲,赵之心,张乐辉. 北京市全民健身路径使用情况调查[J]. 中

国体育科技,2003,(1).

[116]张红坚. 社会弱势群体中实施全民健身的对策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

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9).

[117]李鸿. 论全民健身与普通高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 武汉体育

学院学报,2003,(2).

[118]陈培友,李详晨. 江苏省全民健身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开发[J]. 体

育学刊,2003,(5).

[119]顾伟农,焦峪平,郭荣. 广州市社区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的现状与对策[J].

体育学刊,2003,(4).

[120]李薇,卢元镇,陈宝玲,李晴慧,庹权. 九运会对广州地区全民健身活动的

推动作用[J]. 体育学刊,2003,(4).

[121]陈红霞. 全民健身运动处方的实用性[J]. 体育学刊,2003,(1).

[122]郭继敏. 论全民健身的新理念——轻体育[J]. 体育文化导刊,2003,(5). [123]何艳芳,侯忠仁. 粤西城镇居民参与全民健身运动的特征与对策研究

[J]. 体育文化导刊,2003,(3).

[124]王勤. 21世纪全民健身发展战略的新审视[J]. 体育文化导刊,2003,(2). [125]李国栋,张岩,刘青,王民康,闵健.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推动全民健身活动深入开展[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4).

[126]聂锐新.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思考[J]. 成都

体育学院学报,2003,(3).

[127]潘小非. 全民健身活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与促进协调发展的对策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

[128]舒为平. 北京奥运会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J]. 成都体育学院学

报,2003,(2).

[129]张岩,孙淑惠,李丹,宋晓东,卢锋,陈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全民健身体系[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

[130]陈宁. 论农村体育的新发展[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

[131]杨如鹏. 兴起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访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张发强

[J]. 求是,2003,(14).

[132]张宏,吕树庭,刘江南. 深圳市组建全民健身市场网络的研究[J]. 广州体

育学院学报,2003,(1).

[133]张发强. 贯彻“三个代表”,抓好“三个环节”,乘势发展“亲民、便民、利民”

的全民健身事业[J]. 中国体育科技,2002,(12).

[134]凌辉. 北京市全民健身工程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 中国体育科

技,2002,(9).

[135]杨斌,白晋湘,唐吉平. 民族传统体育在全民健身中的本体功能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2,(8).

[136]杜江伟. “全民健身”与“医学预防”——兼论“全民健身计划”中的基础理

论建设[J]. 中国体育科技,2002,(8).

[137]白海波,李相如. 沈阳市社区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2,(1).

[138]陈上越. 福建省“全民健身路径”社会效益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体育

科技,2002,(1).

[139]郭敏. 加强群体科学研究,为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打下坚

实基础[J]. 中国体育科技,2002,(1).

[140]凌辉,关敏,展更豪. 北京居民利用社区全民健身工程进行体育锻炼的

调查[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2,(1).

[141]张大林,曹伟. 全民健身运动体现生命意义的分析[J]. 武汉体育学院学

报,2002,(6).

[142]徐永鑫,朱红香. 城镇社区实施全民健身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 武汉体

育学院学报,2002,(5).

[143]柴红年. 从营销视角看《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J]. 体育学

刊,2002,(6).

[144]胡济群. 体育生活与全民健身[J]. 体育文化导刊,2002,(1).

[145]熊国胜. 太极拳运动在全民健身中的价值研究[J]. 上海体育学院学

报,2002,(S1).

[146]丁云霞,蔡景台,丁云铭. 高校体育与全民健身计划之关系[J]. 上海体育

学院学报,2002,(S1).

[147]陈琪. 普通高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探索性研究[J]. 上海体育

学院学报,2002,(S1).

[148]王广虎,张红坚. 弱势群体——全民健身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J]. 成都

体育学院学报,2002,(4).

[149]李涛. 对竞技体育与全民健身在学校体育中协调发展的探讨[J]. 成都

体育学院学报,2002,(2).

[150]沈建华,孙海春,舒盛芳. 上海市全民健身法治发展战略研究[J]. 广州体

育学院学报,2002,(4).

[151]刘志红,张振峰. “全民健身路径”锻炼方法的设计与研究[J]. 中国体育

科技,2001,(S1).

[152]吕青. 对北京市全民健身一期工程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 中国体育科

技,2001,(3).

[153]商勇,孙占光,娄德玉. 全民健身与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管理[J]. 中国体育

科技,2001,(1).

[154]邓荣华. 全民健身与社会发展[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3).

[155]杨正云,王颖. 试论全民健身竞赛与奥运竞赛的本质区别[J]. 武汉体育

学院学报,2001,(5).

[156]冯子安. 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 武汉体育学院学

报,2001,(4).

[157]夏斌. 试论以全民健身为特色的体育产业[J]. 武汉体育学院学

报,2001,(2).

[158]郭伟. 与全民健身运动接轨,深化高校体育改革[J]. 武汉体育学院学

报,2001,(2).

[159]陈琦. 全民健身法规及其监控的研究[J]. 体育学刊,2001,(6).

[160]解毅飞,郭维民. 全民健身运动十大问题[J]. 体育学刊,2001,(5).

[161]张爱平,汪广茂. 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J]. 体育学刊,2001,(2).

[162]杨文轩,胡小明,谭华,周爱光,陈琦. 全民健身的社会监控体系研究[J]. 体

育学刊,2001,(2).

[163]王忠勇,丁涛,颜红英. 高校武术与全民健身[J]. 体育学刊,2001,(1).

[164]周传志,唐宏贵. 家庭体育──全民健身的突破口[J]. 体育文

史,2001,(3).

[165]袁伟民. 认真贯彻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努力实现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J]. 体育文史,2001,(2).

[166]郭敏. 把21世纪全民健身工作推向新阶段[J]. 体育文史,2001,(1).

[167]李相如,展更豪,周林清,凌辉,钱雯,晓敏,高元义. 我国城市社区实施全民健身工程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 体育科学,2001,(2).

[168]王港,吴健春. 城市社区全民健身系统的构建与功能[J]. 北京体育大学

[169]王清生. 福建省莆田市“全民健身路径”的调查与分析[J]. 中国体育科

技,2000,(S1).

[170]张真美,冯本余,申高禄,金凯. 对太原市民参与全民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

与分析[J]. 中国体育科技,2000,(6).

[171]陈青西. 西北民族地区全民健身模式比较[J]. 中国体育科技,2000,(6). [172]李相如,凌辉,王庆伟,刘建通,王宏,晓敏,高元义. 全民健身路径锻炼方法与游戏竞赛规则的研制[J]. 中国体育科技,2000,(6).

[173]夏华,彭彦铭.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对策探讨[J]. 武汉体育学院学

报,2000,(4).

[174]张振峰,甄志平. 继承传统兼收并蓄——由木兰拳运动看传统项目在全民健身中的发展与应用[J]. 体育学刊,2000,(5).

[175]陈敏. 发达与欠发达城市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基本对策[J]. 体育学

刊,2000,(4).

[176]高尔丽. 高校体育改革是成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保证[J]. 体育学

刊,2000,(3).

[177]陈惠宇. 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 体育学

刊,2000,(3).

[178]王岗,张美桃. 21世纪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的战略构想[J]. 体育文

史,2000,(1).

[179]孙洪涛. 试论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改革[J]. 体育科学,2000,(1).

[180]于善旭. 试论我国全民健身法治系统[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0,(1). [181]赵玲玲,沈阳,饶远. 民族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作用与对策研究[J].

思想战线,2000,(6).

[182]兰自力,赵克. 对我国沿海与内地大中小学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0,(3).

[183]李宗述,陈伟,李万来,王广虎,陈哗,黎莎,苏全生,李国栋. 全民健身由政府行为转变为个人行为的运行机制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5).

[184]齐效成. 地方政府行为对全民健身运动的影响[J]. 成都体育学院学

[185]王广虎,唐成,代毅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全民健身适宜生理负荷的量化与黄金分割法[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

[186]李宗述,陈伟,李万来,王广虎,陈晔,黎莎,苏全生,李国栋. 当前全民健身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

[187]陈宁,潘小非,刘建,杜万庆,舒为平. 川南贫困县不同社会群体参加全民健身活动的调查研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1).

[188]杨青岭. 论全民健身观念与行为的不一致性[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

学报,2000,(6).

[189]崔雪萍. 影响我国全民健身计划推进的若干因素及对策[J]. 广州体育学

院学报,2000,(3).

[190]肖学林,谭京京. 全民健身系统健身模式探讨[J]. 广州体育学院学

报,2000,(1).

[191]梁进,靳英华,邵淑月,王春香,李秀艳,文广,刘丰德. 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

经济学研究[J]. 体育科学,1999,(4).

[192]裴立新,王毓瑞,韩佐生,郭层城,熊振强,舒有谟,武富刚,马世平,霍旭忠,岳继翼. 西北地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基本对策研究[J]. 体育科学,1999,(4).

[4193]相建华. 试论全民健身运动的原则[J]. 体育科学,1999,(1).

[194]黄元汛,王忠信. 全民健身法规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1999,(12).

[195]肖映红. 全民健身运动与人的全面发展[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5).

[196]邹大华. 我国全民健身形势和思考[J]. 体育与科学,1999,(6).

[197]高谊,邢纯贵. 天津高校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优势及其发展[J]. 天津体

育学院学报,1999,(4).

[198]徐波,张贤松,周清明,王志刚. 影响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客观因素[J]. 成

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2).

[199]胡万甲. 普通高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途径[J]. 北京体育大学学

报,1999,(2).

中英文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超详细

超详细中英文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1、参考文献和注释。按论文中所引用文献或注释编号的顺序列在论文正文之后,参考文献之前。图表或数据必须注明来源和出处。 (参考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外文可缩写)、年份、卷号、期数、页码。参考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编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份、版次、页码。) 2、附录。包括放在正文内过份冗长的公式推导,以备他人阅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符号意义、单位缩写、程序全文及有关说明等。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著作 [C]--论文集(一般指会议发表的论文续集,及一些专题论文集,如《***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N]-- 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尽管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如知网),但它也是发表在期刊上的,你看到的电子期刊仅是其电子版 [D]--学位论文:不区分硕士还是博士论文 [R]--报告:一般在标题中会有"关于****的报告"字样 [S]-- 标准 [P]--专利 [A]--文章:很少用,主要是不属于以上类型的文章 [Z]--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可用字母"Z"标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DB/OL] --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很显然,标识的就是该资源的英文缩写,/前面表示类型,/后面表示资源的载体,如OL表示在线资源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周融,任志国,杨尚雷,厉星星.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107-109.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67. 2.专著类

最详细的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说明

论文参考文献规范格式详解 一、文献格式的快速引用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的类型(即引文出处)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在文献名后并以方括号括起,具体类型标识如下: M ——专著、普通图书 C ——论文集 N ——报纸文章 J ——期刊文章 D ——学位论文 R ——研究报告 S ——标准 P ——专利 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采用字母“Z”标识。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实例 1、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 [1] 张志建.严复思想研究[M].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 [3] [英]蔼理士.性心理学[M]. 潘光旦译注.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 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财务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42. [5] Gill, R. 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M]. London: Macmillan, 1985: 42-45. 2、论文集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始页码. 【举例】 [1] 伍蠡甫.西方文论选[C].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2-17. [2] Spivak,G. Victory in Limbo[C].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3] Almarza, G.G.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C].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3、报纸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举例】 [6] 李大伦.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性[N]. 光明日报,1998-12-27(3). [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N].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4、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王海粟.浅议会计信息披露模式[J].财政研究,2004,21(1):56-58.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 郭英德.元明文学史观散论[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4] 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67.

开题报告的结尾

开题报告的结尾 篇一:开题报告写法(很全,很有用)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百度文库资料找了老半天了!(大四的用得着):开题报告方法介绍 来源:魏帅的日志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是指开题者对科研课题的一种文字说明材料。这是一种新的应用写作文体,这种文字体裁是随着现代科学研究活动计划性的增强和科研选题程序化管理的需要应运而生的。开题报告一般为表格式,它把要报告的每一项内容转换成相应的栏目,这样做,既便于开题报告按目填写,避免遗漏;又便于评审者一目了然,把握要点。 开题报告包括综述、关键技术、可行性分析和时间安排等四个方面。 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由于开题报告是用文字体现的论文总构想,因而篇幅不必过大,但要把计划研究的课题、如何研究、理论适用等主要问题。 开题报告的总述部分应首先提出选题,并简明扼要地说

明该选题的目的、目前相关课题研究情况、理论适用、研究方法。 开题报告是由选题者把自己所选的课题的概况(即"开题报告内容"),向有关专家、学者、科技人员进行陈述。然后由他们对科研课题进行评议。亦可采用"德尔菲法"评分;再由科研管理部门综合评议的意见,确定是否批准这一选题。开题报告的内容大致如下:课题名称、承担单位、课题负责人、起止年限、报名提纲。报名提纲包括: (1)课题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和有关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2)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各项有关指标、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是否已进行试验性研究); (3)大致的进度安排; (4)准备工作的情况和目前已具备的条件(包括人员、仪器、设备等); (5)尚需增添的主要设备和仪器(用途、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价格等); (6)经费概算; (7)预期研究结果; (8)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及人员分工等。 同行评议,着重是从选题的依据、意义和技术可行性上

毕业论文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营销环境分析(4):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结论 现代营销学认为,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在于它是否能适应不断变化着的环境。市场营销环境大都是不可控制的因素,但是企业如果能够不断使其经营适应自己最佳的机会,就能创造出惊人的业绩。因此,保险企业要不断地适应变化的环境,设立早期预警系统,及时改变营销策略,去迎接营销环境中的新威胁和新机会。 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虽然在某些方面具有自己的独特优势,但和外资保险公司相比还有的巨大差距,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能否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借鉴国外保险公司的成功经验,提高保险营销水平,将是未来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能否快速发展的关键。 同时,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面临的不仅是外资保险公司进军中国市场的竞争压力,而且也面临着跨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机遇。在这个十字路口,只有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来,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才能在未来的保险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总体来看,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目前还是处于比较有利的竞争地位,适宜走发展战略。金融服务集团可以使平安人寿保险公司实现渠道、客户、品牌及管理技术等多种资源的共享,因此可以使企业利润达度提高。如果公司拥有强大个人营销渠道和完备的顾客顾客服务体系,就可以利用这些能力的延展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横向多元化经营带来的优势,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长期竞争优势。 总之,中国平安人寿保险公司要向国际的综合性服务集团和金融服务业的百年老店目标迈进。就一定要认真研究、分析公司的市场营销环境,尤其是外部经营环境变化,公司管理者应该事先作好充分的准备,针对经营环境的每一项重大变化,制定出一个或多个应变方案和对策,确保公司经营的稳定性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同时,根据变化的形势,随时修正和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公司经营活动的需要。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规范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规范 参考文献(即引文出处)的类型以单字母方式标识,具体如下: [M]--专著,著作 [C]--论文集(一般指会议发表的论文续集,及一些专题论文集,如《***大学研究生学术论文集》 [N]-- 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发表在期刊上的论文,尽管有时我们看到的是从网上下载的(如知网),但它也是发表在期刊上的,你看到的电子期刊仅是其电子版 [D]--学位论文:不区分硕士还是博士论文 [R]--报告:一般在标题中会有"关于****的报告"字样 [S]-- 标准 [P]--专利 [A]--文章:很少用,主要是不属于以上类型的文章 [Z]--对于不属于上述的文献类型,可用字母"Z"标识,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常用的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DB/OL] --联机网上数据(database online) [DB/MT] --磁带数据库(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 --光盘图书(monograph on CDROM) [CP/DK] --磁盘软件(computer program on disk) [J/OL] --网上期刊(serial online) [EB/OL] --网上电子公告(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很显然,标识的就是该资源的英文缩写,/前面表示类型,/后面表示资源的载体,如OL表示在线资源 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 周融,任志国,杨尚雷,厉星星.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9(6):107-109.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19(1):46-52.

论文结尾感谢词(六则)

论文结尾感谢词(六则) 论文结尾感谢词(六则) 致谢态度要端正,措词要恰如其分,致谢中可以在文尾直书其名,也可写敬称,如某 某教授、某某博士,致谢一般写在正文末与参考文献之间。致谢一般用于字数超 过数万字的硕士、博士论文 (篇一) 在论文完成之际,首先要向我的导师陈勇强副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导师在研究方向、资料收集、论文选题、研究工作的开展以及论文的最终定稿过 程中,自始至终给予我巨大的帮助。论文的字里行间无不凝结着导师的悉心指导 和谆谆教诲,导师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从导 师那里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严肃认真的学风、对事业的忘我追求、 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及和蔼热情的品质,这些将使我受益一生,并将激励我不 断向前奋进。 感谢与我同窗三年的师兄弟和师姐妹,与他们一起学习是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 感谢他们对我的研究所给予的诚挚建议和热情帮助。与同学的相互讨论,也为论 文的完成助益不少,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爱妻梁媛媛,她对我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理解和鼓励,使我专心于学习和 研究,感谢她为支持我的学业所做出的一切。感谢小女桑睿哲,她的孕育、出生、成长过程恰好与我MBA的录取、求学、毕业同步,带给我生命的喜悦和无尽的天 伦之乐。从男孩、丈夫到父亲,而立之年的我正一步步走向成熟,动心忍性,增 益我所不能,终将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家庭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令我无以回报。 值此之际,想到从小抚育我成长,爱护、教育、支持、理解我的父母、姐姐、姐夫,我所迈出的每一步无不蕴含着他们对我无私的关爱。感谢岳父母、妻弟夫妇 在我求学过程中所给予的真诚指导和帮助。谨以此文献给他们。 再次感谢我的导师、老师、亲人和朋友们,这是我深以为荣的宝贵财富! (篇二) 最后,再次对关心、帮助我的老师和同学表示衷心地感谢! (篇三)

参考文献致谢

参考文献 [1]肖锋,赵红梅,孙晓娟.我国个人征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北方经贸 2010,(8):22. [2]张吉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识别与管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3]陈钊.住房抵押贷款理论与实践[M].上海:负担大学出版社,2012(6):41-48. [4]冯晶.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主动违约风险分析[J].财经科学,2013:114-116. [5]贾卉.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防范及对策[J].现代管理学,2010(6). [6]郝钰.个人住房贷款的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2012(1):9-11. [7]刘萍.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探析[J].金融研究,2013(8):105-110. [8]王志武,徐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12. [9]Elizabeth Renuart. An Overview of the Predatory Mortgage Lending Process[J].Housing Policy Debate, 2011(3). [10]Christopher L Cagan, Mortgage Payment Reset: The Issue and the Impact [J].First American Corelogic, 2010(3). 1

致谢 本论文的完成是在我的导师的细心指导下完成的,在论文撰写的过程中,陈老师认真,负责。不辞辛苦的为我的论文提出了很多问题和完善建议,当我遇到困难的时候,陈老师仔细为我分析,给了许多创新的思路,期间,陈老师一丝不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也给了我很大的励志,在此,向我的导师陈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同时感谢在论文撰写期间帮助我的所有老师以及同学、朋友,有了大家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一次次的修改和努力后完成最后我的毕业论文,谢谢各位。 2

论文引用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格式 发布者:实践与培养科发布时间:2008-1-3 点击:24478 参考文献应在正文中顺次引述(按在正文中被提及的先后来排列各篇参考文献的序号,所有参考文献均应在正文中提及);一般只引正式出版过的文献;对于文献有多个作者的,只著录前3位作者,从第4位开始该用“,等”或者“et al.”代替;根据GB 3469规定,按下表标识不同的参考文献类型(另,对于专著、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标识用“A”,其他用“Z”)。 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和示例如下: (1)专著(含教材) 著录格式:[序号] 编著者. 书名[M]. 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页码. 例: [1] 刘谋佶, 吕志咏, 丘成昊, 等. 边条翼与旋涡分离流[M]. 北京: 北京航空学院出版社, 1988. 24~27. [2] Isidori A. Nonlinear control systems[M]. 2nd, New York: Springer Press, 1989. 32~33. 注:初版书不标注版本,页码是可选项。 (2)期刊 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目[J]. 刊名,年,卷(期):页码. 例: [1] 傅惠民. 二项分布参数整体推断方法[J]. 航空学报,2000,21(2):155~158. [2] Moustafa G H. Interaction of axisymmetric supersonic twin jets[J]. AIAA J, 1995, 33(5): 871~875. 注:外文期刊的刊名可用简称;请注意标注文章的年、卷、期、页,不要遗漏。 (3)学位论文 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目[D]. 地点:单位,年. 例: [1] 朱刚. 新型流体有限元法及叶轮机械正反混合问题[D]. 北京:清华大学,1996. [2] Sun M. A study of helicopter rotor aerodynamics in ground effect[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 1983. (4)论文集,会议录 著录格式:[序号] 主要责任者. 题名[C].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例: [1] 辛希孟.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 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 第九届高超声速气动力会议论文集[C]. 北京: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1997. (5)论文集中析出的文献 著录格式:[序号] 作者. 题目[A]. 见:主编. 论文集名[C]. 论文集名.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例: [1] 陈永康,李素循,李玉林. 高超声速流绕双椭球的实验研究[A]. 见: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编. 第九届高超声速气动力会议论文集[C]. 北京: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1997:9~14.

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写法格式

论文参考文献的规范写法格式 一、参考文献的类型 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表于文后;表上以“参考文献:”(左顶格)或“[参考文献]” (居中)作为标识;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参照ISO 690及ISO 690-2,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如下: 参考文献的具体类型: 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对于英文参考文献,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作者姓名采用“姓在前名在后”原则,具体格式是:姓, 名字的首字母. 如: Malcolm Richard Cowley 应为:Cowley, M.R.,如果有两位作者,第一位作者方式不变,&之后第二位作者名字的首字母放在前面,姓放在后面,如:Frank Norris 与Irving Gordon应为:Norris, F. & I. Gordon. (2)书名、报刊名使用斜体字,如:Mastering English Literature, English Weekly. 二、参考文献的格式及举例 1.期刊类 【格式】[序号] 作者.篇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举例】 [1]周融,任志国,杨尚雷,厉星星.对新形势下毕业设计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3(6):107-109. [2] 夏鲁惠.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教学情况调研报告[J].高等理科教育,2004(1):46-52. [3]Heider, E.R.& D.C.Oliver. The structure of color space in naming and memory of two languages [J].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1999, (3): 62 – 67. 2.专著类 【格式】[序号]作者.书名[M].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举例】 [4] 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15-18.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学术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Bibliography, Works Citied, References) 一.文学、翻译方向:MLA (一)说明 1. 文献类别标识 (1)常用文献类型用单字母标识 专著——[M](monograph);期刊文章——[J](journal);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article);论文集——[C](collected papers);学位论文——[D](dissertation);专利——[P](patent);技术标准——[S](standardization);报纸——[N](newspaper article);科技报告——[R](report);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如字典——[Z]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 磁带——[MT](magnetic tape);磁盘——[DK](disk);光盘——[CD](CD-ROM);联机网络——[OL](online);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 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data base online);磁带数据库——[DB/MT](data base on magnetic tape);光盘图书——[M/CD](monograph on CD-ROM);磁盘软件——[CP/DK](computer program on disk);)网上期刊——[J/OL](serial online);网上电子公告——[EB/OL](electronic bulletin board online) 2. 文献排序 (1)先外文,后中文。 (2)所有文献均按作者的姓(或机构名称)的字母顺序排列。 3. 多加注意标点符号与字句之间的空格、标点符号类型 (二)外文著录格式 为对应起见,本格式全部规则说明中的标点符号均为Times New Roman格式。为醒目之便,这里用红色标识出来。 1. 独著 姓, 名.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代. Adams, Hazard. 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 Boston: Heinle & Heinle Publisher, 2004. Showalter, Elaine. A Literature of Their Own: British Women Novelists from Bronte to Lessing. London: Virago Press Ltd, 2009. 2. 两至三名作者 姓, 名, 名姓, 名姓, and 名姓. 书名. 出版地: 出版社, 出版年代. Atwan, Robert, Donald Mcquade, and John Wright. Edsels, Luckies, and Frigidaires: Advertising the American Way. New York: Dell, 1979. Horton, Rod W., and Herbert W. Edwards. Backgrounds of American Literary Thought. New York:

结论参考文献和致谢

结论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归纳,应突出论文(设计)的创新点,以简练的文字对论文的主要工作进行评价。若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则进行必要的讨论。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等等。注意:不得在结论中发表个人的感想,比如学会了什么知识,得到了锻炼,这类情感类的文字不得在结论中出现,可放在致谢中。 附录 若只有一个附录,就不用加编号,即不用写出附录1。若附录有序号,附录中间可不加空格。附录不是必须的。只有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如公式的推导、程序流程图、图纸、数据表格等)才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附录中一般不提倡附代码。附录中的图、表要求同之前的要求。图表和公式单独编号:图附-1.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中文字体使用宋体,小四;西文字体使用Times New Roman,中文参考文献的逗号使用中文字体下的逗号,英文参考文献下的逗号使用西文的逗号。参考文献中的点使用后需空西文下的一空格。小括号的使用应是西文下的括号。冒号的使用根据冒号是在中文参考文献还是英文参考文献,中文使用中文的冒号,西文使用西文的冒号。英文参考文献需要至少5篇,英文参考文献中不得出现汉字。若是中文出版社出版的原版书籍,需要将中文出版社及其它汉字自行翻译为英文。英文参考文献实词首字母大写。参考文献的排序是根据在论文中引用时出现的顺序定。网上及著作图书类参考文献可不加起止页码,但要尽量少用,其他类参考文献都需要注明起止页码,包含学位论文类文献。鼓励多使用期刊类参考文献,期刊类参考文献不少于5篇,所有参考文献不少于15篇。一条参考文献占了多行,应对齐行首部,如下。常用参考文献类型标识参考:①期刊〔J〕;

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

论文后面的参考文献格式怎么写 J——期刊文章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参考文献的类型 根据GB3469-83《文献类型与文献载体代码》规定,以单字母标识: M——专著(含古籍中的史、志论著) C——论文集 N——报纸文章 J——期刊文章 D——学位论文 R——研究报告 S——标准 P——专利 A——专著、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Z——其他未说明的文献类型 电子文献类型以双字母作为标识: DB——数据库 CP——计算机程序 EB——电子公告 非纸张型载体电子文献,在参考文献标识中同时标明其载体类型: DB/OL——联机网上的数据库 DB/MT——磁带数据库 M/CD——光盘图书 CP/DK——磁盘软件 J/OL——网上期刊 EB/OL——网上电子公告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M〕.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3、论文集作者.题名〔C〕.编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P〕.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出版日期 6、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7、报纸作者.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 、报告作者.题名〔R〕.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根据GB3469 规定,各类常用文献标识如下:

①期刊〔J〕 ②专著〔M〕 ③论文集〔C〕 ④学位论文〔D〕 ⑤专利〔P〕 ⑥标准〔S〕 ⑦报纸〔N〕 ⑧技术报告〔R〕 2、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具体如下: ①磁带〔MT〕 ②磁盘〔DK〕 ③光盘〔CD〕 ④联机网络〔OL〕 3、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DB/OL〕 ②磁带数据库〔DB/MT〕 ③光盘图书〔M/CD〕 ④磁盘软件〔CP/DK〕 ⑤网上期刊〔J/OL〕 ⑥网上电子公告〔EB/OL〕 三、举例 1、期刊论文 〔1〕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J〕.化工学报,1995(3):317—323 〔2〕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 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J〕. Ind Eng Chem Res, 1987,26:56 〔3〕刘仲能,金文清.合成医药中间体4-甲基咪唑的研究〔J〕.精细化工,2002(2):103-105 〔4〕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Vinyl 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J〕.Radiation 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 2、专著 〔1〕蒋挺大.亮聚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27 〔2〕Kortun G. Reflectance Spectroscopy〔M〕. New York: Spring-Verlag,1969 3、论文集 〔1〕郭宏,王熊,刘宗林.膜分离技术在大豆分离蛋白生产中综合利用的研究〔C〕.//余立新.第三届全国膜和膜过程学术报告会议论文集.北京:高教出版社,1999.421-425 〔2〕Eiben A E, vander Hauw J K.Solving 3-SAT with adaptive genetic algorithms 〔C〕.//Proc 4th IEEE Conf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Piscataway: IEEE Press, 1997.81-86 4、学位论文 〔1〕陈金梅.氟石膏生产早强快硬水泥的试验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学

论文参考文献标注格式

论文参考文献格式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1 期刊作者 . 题名[ J ] . 刊名,出版年,卷 ( 期 ) :起止页码 2 专著作者 . 书名[ M ] . 版本 ( 第一版不著录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起止页码 3 论文集作者 . 题名[ C ] .// 编者 . 论文集名 .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 起止页码 4 学位论文作者 . 题名[ D ] . 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5 专利文献题名[ P ] . 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 . 出版日期 6 标准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S ] 7 报纸作者 . 题名[ N ] . 报纸名,出版日期 ( 版次 ) 8 报告作者 . 题名[ R ] . 保存地点:年份 9 电子文献作者 . 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 . 文献出处,日期 二、文献类型及其标识 1. 根据 GB3469 规定 ①期刊[ J ] ②专著[ M ] ③论文集[ C ] ④学位论文[ D ] ⑤专利[ P ] ⑥标准[ S ] ⑦报纸[ N ] ⑧技术报告[ R ]

2.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用双字母标识,例如: ①磁带[ MT ] ②磁盘[ DK ] ③光盘[ CD ] ④联机网络[ OL ] 3. 电子文献载体类型的参考文献类型标识方法为:[文献类型标识 / 载体类型标识]。例如: ①联机网上数据库[ DB/OL ] ②磁带数据库[ DB/MT ] ③光盘图书[ M/CD ] ④磁盘软件[ CP/DK ] ⑤网上期刊[ J/OL ] ⑥网上电子公告[ EB/OL ] 三、举例 1 .期刊论文 [ 1 ]周庆荣,张泽廷,朱美文,等 . 固体溶质在含夹带剂超临界流体中的溶解度[ J ] . 化工学报, 1995 , 46(3) : 317 — 323 [ 2 ] Dobbs J M, Wong J M. Modification of supercritical fluidphasebehavior using polor coselvent [ J ] . Ind EngChem Res, 1987,26:56 [ 3 ]刘仲能,金文清 . 合成医药中间体 4- 甲基咪唑的研究[ J ] . 精细化工, 2002(2) : 103-105 [ 4 ] Mesquita A C, Mori M N, Vieira J M, et al . Vinylacetate polymerization by ionizing radiation [ J ]. RadiationPhysics and Chemistry,2002, 63:465 2 .专著

10论文正文、参考文献、致谢样本

1 引言 配电作为电能发变送配中的最后一个环节,在电力生产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质量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规模的两网改造结束后,配电网的布局得到了优化,但要进一步提高配电网的可靠性,还必须全面实现高水平的配电网自动化。 2 供电区域配电网概况及配网自动化规划功能和目标 该区共10km2,区内110kV 进线2回内桥接线,分别引自上级 电阻接地。二次设备原采用常规继电保护和远动,仅有遥测、遥信送往上级调度中心,通信通道为载波和扩频,备有商用电话。 3 对原配电网改造的主要内容 3.1 由于该110kV 统具备完善的“四遥”功能和微机保护功能,并能与调度中心、上级配调中心、本级配调中心、客户端RTU/FTU 等进行通信 3.1.1 后均以2 在每个企业的降压变加装网采用手拉手环网方案,可以在线路故障时就近的断路器自动跳闸,动作时间短,不依赖主站,对系统无冲击,避免了开环系统需开关多次跳合判断故障而带来的弊端。 3.2 接地方式的改变及接地电阻值的选择 采用闭环方式运行的配电网系统必须采用断路器,具备光纤通信信道,配置具有状态差动保护功能的FTU ,才能实现秒级恢复供电的要求,几个要素缺一不可。

5.2具有状态差动保护功能的FTU 态差动保护功能的FTU 5.3 与开环运行方式的结合 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在一个供电区域内全部采用闭环运行方式,甚至有的区域主要采用开环运行。因此,配电网自动化主站系统(DMS)必须考虑兼容闭环和开环运行方式。这对DMS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在系统设计时在底层考虑,否则所打补丁很难与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SuperDMS-2000在设计开发阶段即考虑了这些因素,故能完全满足这方面需求。 6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对配电网自动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配电网自动化也是电力系统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闭环运行的配电网自动化是一个创举和突破,也是配电网发展的一个更高阶段,秒级的故障恢复时间满足了绝大多数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技术在发展,需求也在提高。参照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结合我们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近期与远期、全局与局部、主要与次要的关系,设计开发出先进、通用、标准的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对电力市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中文期刊参考文献书写格式: [1]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目[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专著[M]— monograph) [2]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目[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论文集[C]—collections) [3]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4]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目[D].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学位论文[D]—dissertation) [5]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目[R].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起止页码(任选).(报告[R]—report) [6]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 起止页码.(期刊文章[J]—journal) [7]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报纸文章[N]—newspaper) [8] 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标准[S]—standard) [9]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 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处或可获得地址,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电子文献: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载体类型及其标识:联机网OL,磁带MT,光盘CD,磁盘DK。Note: DB/OL—database online; DB/MT—database on magnetic tape; M/CD—monograph on CD-ROM) [10]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Z].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Z—未定义类型的文献标识) [11]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出版日期.(专利[P]—patent)

毕业设计论文结束语怎么写

毕业设计论文结束语怎么写毕业论文写到最后,都需要写相应的结束语,那么具体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论文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和参考! 毕业设计论文结束语怎么写经过了两个多月的学习和工作,我终于完成了《##########》的论文。从开始接到论文题目到系统的实现,再到论文文章的完成,每走一步对我来说都是新的尝试与挑战,这也是我在大学期间独立完成的最大的项目。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有很多感受,从对博客一无所知,对ASP,ADO等相关技术很不了解的状态,我开始了独立的学习和试验,查看相关的资料和书籍,让自己头脑中模糊的概念逐渐清晰,使自己非常稚嫩作品一步步完善起来,每一次改进都是我学习的收获,每一次试验的成功都会让我兴奋好一段时间。从中我也充分认识到了博客这一新兴的出版方式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在属于自己的网络空间上,尽情宣泄自己的情感,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且把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分享,我也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博客空间。 虽然我的论文作品不是很成熟,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我可以自豪的说,这里面的每一段代码,都有我的劳动。当看着自己的程序,自己成天相伴的系统能够健康的运行,真

是莫大的幸福和欣慰。我相信其中的酸甜苦辣最终都会化为甜美的甘泉。 这次做论文的经历也会使我终身受益,我感受到做论文是要真真正正用心去做的一件事情,是真正的自己学习的过程和研究的过程,没有学习就不可能有研究的能力,没有自己的研究,就不会有所突破,那也就不叫论文了。希望这次的经历能让我在以后学习中激励我继续进步。 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快走入尾声,我们的校园生活就要划上句号,心中是无尽的难舍与眷恋。从这里走出,对我的人生来说,将是踏上一个新的征程,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回首四年,取得了些许成绩,生活中有快乐也有艰辛。感谢老师四年来对我孜孜不倦的教诲,对我成长的关心和爱护。 学友情深,情同兄妹。三年的风风雨雨,我们一同走过,充满着关爱,给我留下了值得珍藏的最美好的记忆。 在我的十几年求学历程里,离不开父母的鼓励和支持,是他们辛勤的劳作,无私的付出,为我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我才能顺利完成完成学业,感激他们一直以来对我的抚养与培育。

论文参考文献标准格式-写法

参考文献标准格式 参考文献类型:专著[M],论文集[C],报纸文章[N],期刊文章[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A]电子文献类型:数据库[DB],计算机[CP],电子公告[EB] 电子文献的载体类型:互联网[OL],光盘[CD],磁带[MT],磁盘[DK] A: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可选) [1]刘国钧,陈绍业.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何龄修.读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 1. C: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A].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可选).原文献题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7]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A].赵炜.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C].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 68. D:报纸文章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N].报纸名,出版日期(版次) [8]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E:电子文献 [文献类型/载体类型标识]:[J/OL]网上期刊、[EB/OL]网上电子公告、 [M/CD]光盘图书、[DB/OL]网上数据库、[DB/MT]磁带数据库 [序号]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及载体类型标识].电子文献的出版或获得地址,发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关于中国学术期刊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的进展[EB/OL].http://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6537768.html,/pub/wml.html,1998-08-16/1998-10-01. [8]万锦.中国大学学报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

Word中参考文献自动生成 致谢

Word中参考文献自动生成以及加致谢的 方法 Word中参考文献自动生成需要使用尾注: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项——插入——引用——尾注——设置尾注为文档结尾,编号1,2,3,...——插入。 2.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具体内容的地方。 3.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由上标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删掉重新输入,否则参考文献以后就是移动的位置,这个序号也不会变),再在它后面输入所插入的参考文献(格式按杂志要求来慢慢输,好像没有什么办法简化)。 4.对着参考文献前面的“1”双击,光标就回到了文章内容中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可以继续写文章了。 5.在下一个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再次按以上方法插入尾注,就会出现一个“2”(Word已经自动为你排序了),继续输入所要插入的参考文献。 6. 对于需要多次引用的文献,可使用交叉引用的方法。把光标放在文档需要交叉引用的地方,菜单项——插入——引用——交叉引用——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要引用的文献或其他自动编号项。点击插入,即可。 7. 如果修改了参考文献列表,全部选中文档,按F9即可全部更新。 添加标号上的方括号: 1.用的尾注,在菜单中的开始——替换中查找内容填写^e,替换为[^&]即可。 2.用的脚注,在菜单中的编辑——替换中查找内容填写^f,替换为[^&]即可。 (这里建议在一篇文章都写完后再将方括号加上会省去很多意外的麻烦) 所有文献都引用完后,你会发现在第一篇参考文献前面一条短横线(页面视图里才能看到);如果参考文献跨页了,在跨页的地方还有一条长横线,这些线无法选中,也无法删除。这是尾注的标志,但一般科技论文格式中都不能有这样的线,所以一定要把它们删除。 删除横线的方法: Word2003操作: (1)视图→普通 (2)视图→脚注 (3)窗口下面出现“脚注”,点击其右侧紧靠的“所有脚注”下拉菜单,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