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能力测试题

生理学能力测试题
生理学能力测试题

《生理学》能力测试题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

2.反射

3.神经调节

4.体液调节

5.反馈

6.负反馈

7.正反馈

二、选择题

1. 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

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

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

E.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 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

A.突触

B.中枢

C.效应器

D.外周神经

E.感受器

3. 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

A.传入神经

B.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E.交感神经

4. 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C.激素所作用的细胞称为激素的靶细胞

D.体液调节不一定都是全身性的

E.体液调节缓慢而持久

5. 自主神经系统对于心血管系统是( )

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E.前馈控制

6. 心血管系统是自主神经系统的( )

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E.前馈控制

7. 迷走神经传出纤维的冲动可看作是( )

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E.前馈控制

8. 动脉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动脉血压变化,使相应的传入神经产生动作电位可看作( )

A.控制系统

B.受控系统

C.控制信息

D.反馈信息

E.前馈控制

9. 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

A.人体血压稳定

B.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

C.人体活动按某一固定程序进行,到某一特定目标

D.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

E.内环境稳定

10. 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

A.排尿反射

B.排便反射

C.血液凝固

D.减压反射

E.牵张反射

11. 在人体功能调节中,处于主导地位的是( )

A.全身性体液调节

B.自身调节

C.神经调节

D.局部性体液调节

E.条件反射

12. 条件反射的特征是( )

A.种族遗传

B.先天获得

C.数量较少

D.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

E.反射弧简单

13.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A.迅速

B.准确

C.持久

D.短暂

E.局限

14. 排尿反射是( )

A.自身调节

B.负反馈调节

C.体液调节

D.正反馈调节

E.非自动控制

三、问答题

1. 生理学研究大致分为哪几个水平?

2. 刺激要引起机体发生反应,必须具备的要素有哪些?

3. 组织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包括那几个时期?各期有什么特点?

4. 简述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5. 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

6. 简述神经调节及其特点。

7. 体液调节有哪些形式?其特点如何?

第一章绪论

能力测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指机体的组织或细胞接受刺激后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调节。即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

4.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细胞的代谢产物)完成的调节,包括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

5.反馈: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

6.负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

7.正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不断加强,直到发挥最大效应。

二、选择题

1.D

2.A

3.C

4.A

5.A

6.B

7.C

8.D

9.C 10.D 11.C 12.D 13.C 14.D

三、问答题

1. 生理学研究大致分为哪几个水平?

根据人体结构层次的不同,其研究大致可分为:①细胞、分子水平;②器官、系统水平;③整体水平。

2.刺激要引起机体发生反应,必须具备的要素有哪些?

①足够的刺激强度任何性质的刺激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才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②刺激作用持续时间阈刺激和阈上刺激必须持续作用一定时间才能引起反应。③刺激强度变化率指单位时间内强度增减的幅度。变化率越大,刺激作用越强,反之则越弱。

3.组织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包括那几个时期?各期有什么特点?

①绝对不应期:指细胞在一次兴奋的初期,其兴奋性降低到零,任何强度的刺激都不

能再次使其兴奋的很短的一段时间。②相对不应期:指在绝对不应期之后一段时间内,细胞的兴奋性有所恢复,但仍低于正常,必须大于阈值的较强刺激才能使其再次兴奋的时期。③超常期:指相对不应期之后很短的时期,细胞的兴奋性高于正常,用低于阈值的刺激也能引起再次兴奋,故称为超常期。④低常期:指在超常期之后,细胞的兴奋性低于正常水平,此时需用较强的阈上刺激才能引起再次兴奋,故称为低常期。

4.简述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稳态并非是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及理化因素固定不变,而是各种理化性质在不断变化中达到的动态平衡状态。稳态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机体的新陈代谢和兴奋性均要求内环境温度、离子浓度等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才能正常进行。

5.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

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的作用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如兴奋→抑制;抑制→兴奋。其意义是使机体功能活动及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6.简述神经调节及其特点。

神经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它通过反射来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的形式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精确、短暂和局限。就整个机体的调节机制来看,神经调节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主导地位。

7.体液调节有哪些形式?其特点如何?

体液调节包括有:①全身性体液调节,调节物质主要是激素,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②局部性体液调节,调节物质是某些代谢产物,如CO2、乳酸、腺苷等,特点是较局限,作用是使局部与全身的功能活动相互配合和协调。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1. 原发性主动转运

2. 兴奋性

3. 去极化

4. 动作电位

5. 前负荷

6. 终板电位

7. 兴奋-收缩耦联

8. 阈强度

9. 完全强直收缩

10. 电压门控通道

11. 复极化12. 单纯扩散

二、选择题

A1型题

1. 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

A. 反射

B. 兴奋

C. 刺激

D. 反应

E. 应激

2. 神经细胞在一次兴奋后,阈值最低的时期是

A. 绝对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D. 低常期

E. 兴奋性恢复正常后

3. 以神经和肌细胞为例,正常时膜内K+浓度约为膜外浓度的

A. 12倍

B. 30倍

C. 50倍

D.70倍

E. 90倍

4. 组织细胞处于相对不应期,其兴奋性为

A. 零

B. 低于正常

C. 高于正常

D.正常水平

E.无限大

5. 阈电位是指

A.细胞膜对K+通透性开始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B.细胞膜对Na+通透性开始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C.细胞膜对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D.细胞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E.细胞膜对Na+、K+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6. 下述哪项不属于经载体易化扩散的特点

A. 结构特异性

B. 具有电压依赖性

C. 有饱和性

D. 有竞争性抑制

E. 与膜通道蛋白质无关

7. 下列关于兴奋性的叙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 机体对环境变化产生的反应能力,称为兴奋性

B. 兴奋性是生物体生存的必要条件,也是生命的基本表现之一

C. 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具有产生兴奋的特性,称为兴奋性

D. 环境变化时,机体生化机能随之变化的能力

E. 兴奋性是机体在接受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8. 各种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共同标志是

A. 肌肉收缩

B. 腺体分泌

C. 神经冲动

D. 动作电位

E. 局部电位

9. 局部兴奋的产生是由于

A. 刺激使细胞膜超极化

B. 刺激使细胞膜轻度去极化

C. 膜自身去极化反应

D. 刺激激活大量Na+通道

E. 膜自身超极化反应

10. 细胞内侧负电位值由静息电位水平加大的过程称为

A. 去极化

B. 超极化

C. 复极化

D. 超射

E. 极化

11. 大多数可兴奋组织产生兴奋的共同标志是

A. 收缩

B. 分泌

C. 动作电位

D. 神经冲动

E. 感受器电位

12. 神经干动作电位幅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刺激强度成正变的原因

A. 全或无定律

B. 离子通道不同

C. 局部电流不同

D. 局部电位不同

E. 各条纤维兴奋性不同

13. 按照滑行学说,安静时阻碍肌纤蛋白与横桥相结合的物质是

A. 肌钙蛋白C

B. 肌钙蛋白I

C. 肌钙蛋白T

D. 肌凝蛋白

E. 原肌凝蛋白

14. 阈下刺激时膜电位可出现

A.极化B.去极化C.复极D.超极化E.超射

15. 肌肉的初长度取决于

A. 前负荷

B. 后负荷

C. 主动张力

D. 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和

E. 前负荷与后负荷之差

16. 膜的极化状态表现为

A. 细胞未受刺激时膜两侧内负外正的状态

B. 膜电位绝对植加大

C. 膜电位绝对值减小

D. 膜电位绝对值先减少再增大

E. 膜电位绝对值先增大再减小

17. 骨骼肌能否发生强直收缩决定于

A. 刺激方式

B. 刺激类型

C. 刺激频率

D. 刺激时间

E. 刺激强度变化率

18. 动作电位记录曲线上出现的刺激伪迹是由于

A. 有交流电干扰

B. 记录仪器的灵敏度太高

C. 刺激强度超过了阈值

D. 刺激的波宽与延迟未调整妥当

E. 电刺激波沿神经干表面传到记录电极

19. 可兴奋组织受到阈上刺激后,首先出现

A. 锋电位

B. 阈电位

C. 局部电位

D. 正后电位

E. 负后电位

20. 物质分子通过细胞膜移动量的大小,通常用下列哪一概念来表示的?

A. 扩散容量

B. 扩散通量

C. 扩散体积

D. 扩散密度

E. 扩散速度

21.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可使

A. 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B. 乙酰胆碱释放量

C.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D. 胆碱酯酶活性增强

E. 骨骼肌终板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功能障碍

22. 内环境是指

A. 机体体内的环境

B. 细胞内液

C. 血液

D. 组织液

E. 细胞外液

23. 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时,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

A. 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B. 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C. 仅对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极化

D. 仅对Ca2+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E. 对乙酰胆碱通透性增加,发生去极化

24. 神经纤维的阈电位是指引起膜对以下哪种离子的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A. K+

B. Na+

C. Ca2+

D. Cl-

E. Mg2+

25. 当心室肌细胞的膜电位由静息水平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时,Na+通道处于:

A. 静息状态

B. 备用状态

C. 激活状态

D. 失活状态

E. 复活状态

26. 对单纯扩散速度无影响的因素是:

A. 膜两侧的浓度差

B. 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

C. 膜通道的激活

D. 物质分子量的大小

E. 物质的脂溶性

27. 人工地减少细胞浸溶液中Na+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将

A. 增大

B. 不变

C. 减小

D. 先增大后减小

E. 先减小后增大

28. 机体对适宜刺激所产生的反应,由活动状态转变为相对静止状态,称为

A. 兴奋性反应

B. 抑制性反应

C. 双向反应

D. 适应性反应

E. 应急性反应

29. 能引起肌肉完全强直收缩的最低刺激频率取决于

A. 刺激强度

B. 阈值大小

C. 肌肉的兴奋性

D. 肌肉收缩力的大小

E. 单收缩的持续时间

30. 骨骼肌细胞内贮存Ca2+的主要部位在

A.纵管B.横管C.三联管D.终末池E.肌质网

31. “全或无”现象见于:

A. 锋电位

B. 静息电位

C. 感受器电位

D. 终板电位

E. 突触后电位

32. ACh 在骨骼肌终板膜上实现跨膜信号转导的结构属于

A. 化学门控通道

B. 电压门控通道

C. 机械门控通道

D. 酶耦联受体

E. G蛋白耦联受体

33. 骨骼肌收缩时释放到肌浆中的钙离子被何处的钙泵转运?

A. 肌膜

B. 横管

C. 线粒体膜

D. 肌浆网膜

E. 粗面内质网

34. 当动作电位传到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该处

A. Na+通道关闭

B. K+通道关闭

C. Ca2+通道开放

D. K+和Na+通道开放

E. Cl-通道开放

35. 细胞内液中主要的阳离子是

A. K+

B. Na+

C. Ca2+

D. Mg2+

E. Fe2+

36. 肌肉收缩滑行学说的直接根据是肌肉收缩时

A.肌小节长度缩短B.暗带长度不变,明带和H带缩短

C.暗带长度缩短,明带和H带不变D.相邻的Z线相互靠近

E.明带和暗带的长度均缩短

37. 骨骼肌中Ca2+的结合位点是

A. 肌纤蛋白

B. 原肌凝蛋白

C. 肌钙蛋白亚单位I

D. 肌钙蛋白亚单位C

E. 肌钙蛋白亚单位T

38. 终板膜上的受体是

A. M1受体

B. M2受体

C. N受体

D. α受体

E. β受体

39. 运动神经兴奋时,何种离子进入轴突末梢的量与囊泡释放的量呈正变关系?

A. Ca2+

B. Mg2+

C. Na+

D. K+

E. Cl-

40. 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阻断剂是

A. 阿托品

B. 四乙基铵

C. 美洲箭毒

D. 六烃季胺

E. 胆碱酯酶

41. 肌张力最大的收缩是

A.等长收缩B.等张收缩

C.单收缩D.不完全强直收缩E.完全强直收缩

42. 神经肌肉接头传递的阻断剂是

A. 阿托品

B. 四乙基铵

C. 美洲箭毒

D. 六烃季胺

E. 胆碱酯酶

43. 肌细胞中的三联管结构是指

A. 每个纵管及其两则的肌小节

B. 每个纵管及其两侧的横管

C. 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肌小节

D. 每个横管及其两侧的终末池

E. 横管、纵管和肌质网

44. 通常用作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是

A.阈电位B.阈强度C.基强度

D.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E.动作电位的幅度

45. 下列哪项因素会降低骨骼肌的收缩力

A. 增加后负荷

B. 增加前负荷

C. 给肾上腺素

D. 缺氧

E. 给咖啡因

46. 峰电位由顶点向静息电位水平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为

A.极化B.去极化C.超极化D.复极化E.反极化

47. 动作电位的“全或无”特性是指同一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度

A. 不受细胞外K+浓度的影响

B. 不受细胞外Na+浓度的影响

C. 与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无关

D. 与静息电位无关

E. 与Na+通道的状态无关

48. 骨骼肌细胞中横管的功能是

A.钙离子的贮存库B.钙离子进出肌纤维的通道

C.营养物质进出肌细胞的通道D.兴奋传向肌细胞深部

E.钙离子和肌钙蛋白结合

49. 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A.肌原纤维B.细肌丝C.肌纤维D.粗肌丝E.肌小节

50.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素

C. Y-氨基丁酸

D. 乙酰胆碱E.5-羟色胺

51. 产生生物电的跨膜离子移动是属于

A.单纯扩散B.原发性主动转运C.经通道易化扩散

D.经载体易化扩散E.入胞

52. 下述哪项不属于经载体易化扩散的特点

A.结构特异性B.具有电压依赖性C.有饱和性

D.有竞争性抑制E.与膜通道蛋白质无关

53. 不属于第二信使的物质是

A. cAMP

B. 三磷酸肌醇(IP3)

C. 二酰甘油(DG)

D. cGMP

E. 肾上腺素

54. 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个ATP分子,钠泵能使

A. 2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移入膜内

B. 3个Na+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移入膜内

C. 2个Na+移入膜内,同时有2个K+移出膜外

D. 3个Na+移入膜内,同时有2个K+移出膜外

E. 2个Na+移入膜内,同时有3个K+移出膜外

55. 细胞膜内外正常Na+和K+浓度差的形成和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B.膜在安静时对Na+通透性大

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D.膜上Na+-K+泵的作用

E.膜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56. 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

A.零B.无限大C.大于正常D.小于正常E.等于正常

57. 关于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形成机制,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细胞外的K+浓度小于细胞内的K+浓度B.细胞膜对Na+有较小的通透性C.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D.加大细胞外K+浓度,会使静息电位绝对值加大E.细胞内的Na+浓度低于细胞外Na+浓度

58. 细胞膜内电位负值(绝对值)增大,称为:

A. 极化

B. 去极化

C. 反极化

D. 复极化

E. 超极化

59. 关于终板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只有去极化,不出现超极化

B. 终板电位的大小与Ach的释放量无关

C. 终板电位是由Ca2+内流产生的

D. 有不应期

E. 是全或无的

60. 关于骨骼肌收缩机制,下列哪条是错误的

A.引起兴奋-收缩耦联的离子是Ca2+ B.细肌丝向粗肌丝滑行

C.Ca2+与横桥结合D.横桥与肌纤蛋白结合E.肌节缩短

61. 有关钠泵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属于主动转运

B. 通过分解ATP获得能量,有A TP酶的活性

C. 是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

D. 当细胞外钠离子浓度减少时被激活

E. 当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减少时被激活

62. 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特点是

A. 要消耗能量

B. 顺浓度梯度

C. 需膜蛋白帮助

D. 被转运物都是小分子

E. 有饱和现象

63. 生理情况下,机体内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几乎都属于

A. 等张收缩

B. 等长收缩

C. 单收缩

D. 不完全强直收缩

E. 完全强直收缩

64. 肌肉收缩中的后负荷主要影响肌肉的

A. 兴奋性

B. 初长度

C. 传导性

D. 收缩力量和缩短速度

E. 收缩性

65. 在肌细胞兴奋-收缩耦联过程中起媒介作用的离子是

A. Na+

B. Cl?

C. K+

D. Ca2+

E. Mg2+

A2型题

1. 人体内O2和CO2跨膜转运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B.经通道易化扩散C.经载体易化扩散D.出胞 E. 入胞

2. 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纤维传导抵达神经-肌接头部位时,轴突末梢中的囊泡释放Ach,使终板膜产生终板电位,然后在什么部位引发动作电位

A. 肌细胞膜

B. 接头后膜

C. 终板膜

D. 横管膜

E. 三联管膜

3. 骨骼肌收缩是横桥与肌纤蛋白的结合、扭动、解离、复位和再结合、再扭动所构成的横桥循环过程,使细肌丝不断地向粗肌丝M线方向移动。其能量来自A TP。下列那种肌肉蛋白质具有ATP酶活性A.肌纤蛋白B.肌钙蛋白C.肌凝蛋白D.原肌凝蛋白E.调节蛋白

4.用连续刺激作用于骨骼肌,当后一个刺激落在前一个刺激引起肌肉收缩的舒张期内,会使肌肉产生A.单收缩B.不完全强直收缩C.完全强直收缩D.等长收缩E.等张收缩

5.观察肌肉初长度对收缩的影响,可得到骨骼肌长度-张力曲线。结果表明,在最适初长条件下进行收缩,肌肉产生的张力最大。因为在此情况下

A.起作用的横桥数目最多B.横桥释放的能量最多C.ATP酶的活性最多

D.横桥循环的速度最快E.钙通道开放的数目最多

6.平滑肌细胞中的细肌丝有同骨骼肌类似的分子结构,但是引起平滑肌细胞内粗、细肌丝滑动的横桥循环的机制与骨骼肌并不相同,因为平滑肌细胞中不含肌钙蛋白,而含有

A.肌纤蛋白B.肌球蛋白C.肌红蛋白D.钙调蛋白E.原肌凝蛋白

7. 肾小管液中的葡萄糖重吸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通过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原发性主动转运.

D.继发性主动转运E.入胞

8. 以神经和肌细胞为例,正常时膜外的Na+浓度约为膜内浓度的

A. 2倍.

B. 5倍

C. 10倍

D. 20倍

E. 30倍

9. 有髓神经纤维的传导特点是

A.单向传导B.传导速度慢C.衰减性传导

D.跳跃式传导E.离子跨膜移动总数多

10. 神经-肌肉接头传递中,清除乙酰胆碱的酶是

A.磷酸二脂酶B.A TP酶C.腺苷酸环化酶

D.胆碱酯酶E.胆碱乙酰化酶

11.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主要是由于

A. Ach释放减少

B. Ach释放增加

C. 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D. 胆碱酯酶活性增强

E. 终板膜上的Ach门控通道功能增强

12. 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阻断剂是

A. 阿托品

B. 胆碱酯酶

C. 六烃季铵 C. 四乙基铵 E. α-银环蛇毒

13. 筒箭毒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使递是由于它

A. 增加乙酰胆碱的释放量

B. 增加胆碱酯酶的活性

C. 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量

D. 占据终板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

E. 加速乙酰胆碱的重摄取

14. 兴奋通过神经-肌肉接头时,Ach与受体结合使终板膜

A. 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级化

B. 对Na+、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级化

C. 对Ca2+、K+通透性增加,发生超级化

D. 对Ca2+、K+通透性增加,发生去级化

E. 对Ach通透性增加,发生超级化

15. 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顺序是

A.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C.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16. 短时间的一连串最大刺激作用于肌肉,当相继两次刺激间的时距小于绝对不应期,后一刺激则出现A.一连串单收缩B.一次单收缩

C.无收缩反应D.完全强直收缩E.不完全强直收缩

17. Na+泵的特异性抑制剂是

A. 异搏定

B. D600

C. 哇巴因

D. 四乙基铵

E. Mn2+

18. 对于单根神经纤维来说,在阈强度的基础上将刺激强度增大一倍时,动作电位的幅度有何变化

A. 增加一倍

B. 减少一倍

C. 增加二倍

D. 减少二倍

E. 保持不变

19. 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

A. 钾离子通道开放

B. 钠离子通道开放

C. 钙离子通道开放

D. 氯离子通道开放

E. 氯离子通道关闭

20. 神经-肌肉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B.乙酰胆碱C.多巴胺D.5-羟色胺E.去甲肾上腺素

21. 关于后负荷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在肌肉开始收缩前遇到的负荷

B. 能增加肌肉的初长度

C. 不阻碍收缩时肌肉的缩短

D. 后负荷与肌肉缩短速度呈正比关系

E. 适度后负荷作功最佳

22. 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K+浓度,则该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和动作电位的幅度将

A.均增大B.均减小C.前者增大后者减少

D.前者减少后者增大E.前者减小后者不变

23. 当低温、缺氧或代谢障碍等因素影响Na+- K+ 泵活动时,可使细胞的

A.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B.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D.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E.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幅度均不变

24. 低温贮存较久的血液,血浆中K浓度升高是由于

A. Na+-K+泵活性逐渐消失

B. 溶血

C. 缺O2

D. 葡萄糖供应不足

E. 衰老红细胞增多

25. 葡萄糖或氨基酸逆浓度梯度跨细胞膜转运的方式是

A. 单纯扩散

B. 经载体易化扩散

C. 经通道易化扩散

D. 原发性主动转运

E. 继发性主动转运

B型题

2.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是

3. 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复极相K+外流至膜外,可暂时阻碍K+进一步外流,结果形成

4. 生电性钠泵可使膜暂时发生超极化,出现

6. 选择性阻断K+通道的物质是

7. 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物质是

9. 当连续刺激的时距大于单收缩的时程时,肌肉出现

10. 肌肉受到一次阈下刺激时,出现

11. 肌肉受到一次阈上刺激时,出现

12. 正常体内骨骼肌收缩几乎都属于

14. 能和横桥呈可逆性结合的蛋白质分子是

15. 构成细肌丝主干的蛋白质分子是

16. 在安静时阻碍横桥与收缩蛋白结合的蛋白质分子是

17. 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标通常是用

18. 用膜本身去极化的临界值来描述动作电位产生条件的是

19. 细胞兴奋的标志是产生

20. 终板电位是

X型题

1. 主动转运的特点有

A. 需要细胞本身消耗生物能

B. 以离子通道为基础

C. 能逆电位梯度转运

D. 能逆浓度梯度转运.

2. 细胞膜上钠泵活动的意义有

A. 维持细胞外液的正常钠浓度

B. 维持细胞内液由正常浓度

C.建立起势能贮备

D. 维持可兴奋组织的兴奋性

3. 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传导的特点是

A. 双向性

B. 由局部电流引起

C. 不衰减性扩布

D. 传导距离远

4. 下列能反映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有

A. 时值

B. 基强度

C. 阈强度

D. 强度-时间曲线

5. 组成细肌丝的蛋白质是

A. 肌凝蛋白

B. 原肌凝蛋白

C. 肌钙蛋白

D. 肌纤蛋白

6. 能降低肌肉收缩能力的因素有

A. 酸中毒

B. 肾上腺素

C. 咖啡因

D. 缺氧

7.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有

A. 结构特异性

B. 饱和现象

C. 竞争性抑制

D. 不依赖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

8. 关于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正确的是

A.它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电位B.相当于钾离子的平衡电位

C.在不同的细胞,大小是一样的D.相当于钠离子的平衡电位

9.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的组成包括

A. 峰电位

B. 终板电位

C. 负后电位

D. 正后电位

10. 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的特点是

A. 单向传递

B. 时间延搁

C. 1对1的关系

D. 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11. 横桥的特性是

A.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肌纤蛋白分子呈可逆性的结合

B.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原肌凝蛋白分子呈可逆性的结合

C. 具有ATP酶的作用,可以分解ATP而获得能量

D. 与肌浆中Ca2+有很大的亲和力

12. 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兴奋传递时,下列能影响轴突末梢束泡释放的因素有

A. 细胞外液中的Ca2+

B. 细胞外液中的Mg2+

C. 轴突末梢动作电位幅度

D. 接头后膜的电位变化

13. 下列属于主动转运过程的是

A. 复极完毕后K+入细胞

B. Ca2+由终池进入肌浆

C. 肌浆中的Ca2+转运回终池

D. 复极完毕后Na+出细胞

14. 兴奋性是指

A.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B.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过程

C.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D.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15. 局部兴奋

A. 具有“全或无”特征

B. 可进行时间总和

C. 可进行空间总和

D. 呈电紧张性扩布

16. 在生理实验中常用电刺激作为人工刺激,其理由是

A. 可重复使用

B. 一般不造成组织损伤

C. 可方便地由电刺激器提供刺激

D. 刺激强度、时间等参数易控制

17. 当给予骨骼肌连续阈上刺激时,可出现

A.完全强直收缩

B.一连串单收缩

C.复合收缩

D.不完全强直收缩

18. 局部兴奋的特点有

A. 去极化的幅度小

B. 扩布距离近

C. 扩布有衰减性

D. 可以总和

19. 以下有关骨骼肌兴奋与收缩的描述,正确的是

A. 肌肉的兴奋与收缩是两个不同的生理过程

B. 动作电位与肌肉收缩同时开始

C. 收缩的时程比动作电位的时程长得多

D. 强直收缩时,肌肉收缩可以融合而动作电位不能融合

20. 细胞膜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质的形式是

A. 靠近膜的内侧面

B. 靠近膜的外侧面

C. 贯穿整个脂质双层

D. 仅在膜的内侧面

三、问答题

1. 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有哪些异同点?

2. 试比较以载体为中介和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

3. 试述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基本过程。

4. 比较局部电位与动作电位的区别:

5. 试述神经纤维静息膜电位产生的机理。

6. 试述神经或骨骼肌细胞在兴奋及恢复过程中兴奋性变化的特点及产生原理。

7. 何谓继发性主动转运?举一例加以说明?

8. 简述钠泵的概念、功能和生理意义。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能力测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原发性主动转运: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通常是带电离子)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称为原发性主动转运,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转运形式。

2. 兴奋性: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兴奋性。

3. 去极化:与静息电位的数值相比较,膜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的过程,称为去极化。

4. 动作电位:指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在细胞膜两侧所产生的快速、可逆、有扩布性的电位变化。它是细胞兴奋的标志。

5. 前负荷:指肌肉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它使肌肉在收缩前就处于某种被拉长的状态,使它在具有一定初长度的情况下发生收缩。

6. 终板电位:是指神经肌肉接头前膜释放Ach,Ach与接头后膜的受体结合,使接头后膜产生的局部去

极化电位。

7. 兴奋-收缩耦联:将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机制,称为兴奋-收缩耦联。

8. 阈强度:在刺激的持续时间以及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不变的情况下,刚能引起细胞兴奋或产生

动作电位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

9. 完全强直收缩:刺激频率更高时,每次新的收缩都出现在前次收缩的收缩期过程中,表现为机械反

应的平缓增加,称为完全强直收缩。

10. 电压门控通道:由膜两侧的电位差决定其机能状态的离子通道,称为电压门控通道。

11. 复极化:细胞先发生去极化,然后再向正常安静时膜内所处的负值恢复,称复极化。

12.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通过脂质双分子层由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的过程,称为单纯扩散。

二、选择题

A1型题

1 -10 C C B B D B D D B B 11-20 C E E B A A C E C B

21-30 C E B B C C C B E D 31-40 A A D C A B D C A C

41-50 E C D B D D C E E D 51-60 C B E B D A D E A C

61-65 D D E D D

A2型题

1 -10 A A C B A D D C D D 11-20 C E D B D C C E C B

21-25 E B D A E

B型题

1-10 E B C D B D C E A C 11-20 B E B C C E B A C E

X型题

1-10 ACE ABCDE ACD BCD DE AD ABC AB ACD ABCD

11-20 AC ABC ACD AC BCD ABCD ABCD ABCD ACD ABC

三、问答题

1. 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有哪些异同点?

(1)相同点:

①二者均属被动转运,只消耗势能,不消耗代谢;②物质只能做顺电-化学梯度的净移动。

(2)不同点:

①单纯扩散:仅限于脂溶性小分子物质,属于单纯的物理过程。②易化扩散:为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或离子,需借助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进行扩散。易化扩散又分为两类:①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其载体有特异性、扩散有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现象。②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其特点是通道的开闭取决于膜两侧的电位差或某些化学信号的作用。

2. 试比较以载体为中介和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

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的特点:

《生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重点)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指机体或组织对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静息电位: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 3.红细胞比容:指红细胞占血液的百分比。 4.血液凝固:血液由流动的的液体状态下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5.搏出量:一侧心室每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6.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量称为每分输出量。它等于搏出量和心率的乘积。 7.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 8.血压: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9.肺泡通气量: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气体量,等于潮气量与无效腔气量之差乘以呼吸频率。 10.通气/血流比值:是指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血流量的比值,正常人安静时,比值为0.84。11.肾小球滤过率:指每分钟两肾生成的原料量,正常成人安静时125ml/min。 12.渗透性利尿:若小管液溶质溶度升高时,小管液的渗透压随之升高。肾小管各段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这种利尿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13.突触: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器之间发生功能接触的部位。 14.牵涉痛:内脏疾患引起体表特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 15.激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 16.允许作用:一种激素对某种生理功能没有直接作用,但它存在可大大加强另外一种激素的这种生理作用,前一激素对后一激素的这种作用。 二.填空题 反应的基本形式:兴奋与抑制。可兴奋组织:神经、肌肉和腺细胞。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点有完 整性、绝缘性、双向性和相对疲劳性。 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有: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特殊动力效应、精神活动。 促进蛋白质的激素:生长素甲状腺激素胰岛素性激素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1. 维持身体平衡 2.调节肌紧张3. 协调随意运动。 血浆中的抗凝物质有抗凝血酶 3 蛋白C系统组织因子途径抑 制物肝素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心肌收缩 力、重力和体位、呼吸运动、骨 骼肌作用。 淋巴生成的意义?1.回收蛋白 质 2.运输营养物质3.调节血浆 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4.防 御屏障的作用 呼吸包括外呼吸、气体在血液中 的运输、内呼吸。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作用调节大 小肺泡内压,维持大小肺泡表面 的张力容积稳定减少吸气阻力 防止肺水肿 主要的胃肠激素有促胃液素 促胰液素缩胆囊素抑胃肽 简述胃运动的方式 1.紧张性收 缩 2.容受性舒张3.蠕动 抑制胃排空的因素有肠-胃反射 肠抑胃素 三.简答题: 人体功能的活动的调节方式及 特点? (1)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 调节自身调节。 (2)神经调节作用迅速,准确, 短暂, 体液调节作用缓慢,但作用 范围较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自身调节的作用较局限,可 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尚未参 与或不参与时发挥其调控作 用。 简述神经细胞动作电位形成的 机制? 神经细胞阈刺激或阈上刺 激,膜上大量钠离子通道被激 活,钠离子 大量内流,膜内负电位迅速减小 并消失,产生动作电位的上升 支。当促使钠离子内流的动力 (浓度差)和阻止钠离子内流的 阻力(电位差)达到平衡时,钠 离子净内流停止。此时动作电位 达到最大幅值,称为钠离子平衡 电位。钠通道开放时间很短,随 后失活关闭。此时膜上钾离子通 道开放,钾离子顺电位差和浓度 差向细胞外扩散,膜内电位迅速 下降,产生动作电位下降支。 血小板的基本功能:1. 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性:2.促进 生理性止血;3.参与血液凝固: 血小板能为凝血。因子的相互作 用提供磷脂表面。 简述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 素? (1.)肾血浆流量的改变; (2.)肾小球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3.)滤过膜的改变,包括通透 性和面积两方面的改变。 简述尿生成的过程:肾小球 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和排泄。 影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 吸收的主要因素包括:小管液溶 质的浓度;抗利尿激素;醛固酮。 大量饮清水时,尿量有何变 化?为什么? 尿量增多。大量饮入清水→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渗透压 感受器抑制→抗利尿激素合成 和释放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 管对水的通透性降低→水的重 吸收减少→尿量减少。 严重呕吐及腹泻后尿量有 何改变,机制如何? 尿量减少。严重呕吐或腹 泻→机体水分丧失多→血浆晶 体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合成释放 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 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另 外,机体水分丧失→循环血量减 少→容量感受器抑制,同时血浆 晶体渗透压增高→渗透压感受 器兴奋→抗利尿激素合成释 放增多→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 水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 简单叙述视觉的二元学说 在人类的视网膜中,由于存在视 锥系统和视杆系统以上两种相 对独立的感光换能系统,分别管 理明视觉和暗视觉,这个理论被 称为视觉的二元学说 简述中枢抑制的分类 突触后抑制:1.传入侧支性抑制 2.回返性抑制 突触前抑制 简述突触传递兴奋的特征: 1.单向传递 2.中枢延搁 3.总和 4.兴奋节律的改变 5.后发放 6.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 简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第一步:通过内源性、外源性激 活途径,激活因子X形成凝血酶 原激活物(Xa、V、PF3、钙离 子);第二步:凝血酶原激活物 使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第三 步: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溶胶)

生理学习题及答案(完整版)

细胞 一、名词解释 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局部性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正反馈负反馈单纯扩散 易化扩散主动转运阈强度阈电位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局部兴奋极化去极化超极化 复极化兴奋-收缩耦联(不)完全强直收缩 二、问答题 1、试述细胞膜转运物质的主要形式。 2、试述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及其产生的机制。 3、试述骨骼肌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 4、试述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过程。 答案 一、名词解释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实现对机体各部的功能调节 体液调节:是指体内的一些细胞产生并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生物活性物质、代谢产物)通过体液对机体功能的调节 通常将激素通过血液循环到全身各处发挥作用称为全身性体液调节;而组织、细胞产生的乳酸、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及代谢产物经过局部体液扩散所发挥的作用,称为局部体液调节 自身调节:是指某些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这种反应并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因素的作用,而是组织、细

胞本身的生理特性 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促进或上调了控制部分的活动 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相反的方向变化 单纯扩散:细胞内外液中的脂溶性的溶质分子,不耗能、顺浓度差直接跨膜转运,如:氧气、二氧化碳等脂溶性物质 易化扩散:体内有些物质虽不溶于脂质或在脂质中的溶解度很小,不能直接跨膜转运,但它们在胞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协助下,也能从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扩散,这种转运形式称为易化扩散主动转运:细胞膜通过本身的某种耗能过程将某些小分子物质或离子逆浓度差或电位差进行的转运过程 阀强度:也称阀值,即在刺激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不变的条件下,能引起组织细胞兴奋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 阀电位:当膜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膜上的钠通道突然大量开放,钠离子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膜电位的这个临界值称为阀电位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未受刺激时(静息状态下)存在于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在原有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如果胞膜受到一个适当的刺激,其膜电位会发生一次迅速的、短暂的、可扩布性的电位波动,这种膜电位的波动称为动作电位 局部兴奋:当胞膜受到较弱刺激时,受刺激局部胞膜的少量钠离子通

生理学试卷(含答案)

生理小测试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 学号:班级:姓名: 一、A型题(题干下方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答案选 出,并将答案填在试题后的答题栏中。每题1分,共50分) 1.维持机体homeostasis的最重要的调节过程是:( ) A.Neuroregulation B. humoral regulation C.autoregulation D.positive feedback E.negative feedback 2. Na+跨膜运输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 B.经通道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经通道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 E.载体转运 3. 锋电位发生的时间,大致与下列哪项接近() A.绝对不应期和相对不应期 B.超常期和低常期 C.绝对不应期 D.相对不应期 E.超常期 4. 骨骼肌兴奋时肌浆中的Ca2+浓度升高,Ca2+主要来源于() A.横管系统 B.终池 C.细胞内 D. 细胞内 E.粗肌丝 5.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 ( ) A. 乙酰胆碱(Ach)释放增加 B. 乙酰胆碱(Ach)释放减少 C.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增加 D.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降低 E.终板膜上受体结构发生变化 6.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主要是缺乏()所致 A.维生素B12和叶酸 B. 维生素B1和叶酸 C. 维生素B6和叶酸 D.Fe2+和叶酸 7.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与骨骼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主要区别是() A.去极化速度快 B.振幅较大 C.有平台期 D.复极时程较短 E.依赖Ca2+ 8. 可使血沉加快的常见原因是( ) A、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B、血浆胆固醇减少 C、血浆球蛋白含量增多 D、血浆白蛋白含量增多 E、卵磷脂增多 9. 在神经纤维resting potential的形成过程中,K+外流的阻力来自() A、膜内外Na+的浓度差 B、膜内外K+的浓度差 C、膜内外的电位差所产生的电场力 D、细胞膜对K+ 的通透性较高 E、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较低 10. 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是产生( ) A、收缩反应 B、分泌活动 C、神经冲动 D、反射活动 E、action potential 11.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发生通常是由于() A.缺少铁 B.缺少蛋白质 C.缺少叶酸和维生素B12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生理学(本科) 试 题 ( 专业(类) 日 午考)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X20) 1、 从物质转运的角度看腺细胞分泌酶的方式是属于( ) A 、通道转运 B 、载体转运 C 、出胞作用 D 、入胞作用 2、维持机体内环境的最重要的调节是( )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负反馈 D 、正反馈 3、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缺乏( ) A 、蛋白质 B 、铁 C 、 维生素B12 和叶酸 D 、促红细胞生成素 4、下列细胞中吞噬能力最强的是( ) A 、单核巨噬细胞 B 、中性粒细胞 C 、淋巴细胞 D 、噬酸性粒细胞 5、第一心音的强弱主要反映( ) A 、心缩力和房室瓣的功能 B 、主动脉血压 C 、肺动脉血压 D 、心室内压 6、产生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位于( ) A 、脊髓 B 、延髓 C 、脑桥 D 、人脑皮层 7、决定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 A 、气体分压差 B 、气体分子量 C 、气体溶解度 D 、呼吸膜的厚度 8、影响气道阻力的因素主要是( ) A 、气道长度 B 、气道口径 C 、气体流量 D 、气体密度 9、糖尿病人多尿的原因是( ) A 、饮水多产生水利尿 B 、肾小管溶质浓度增加产生渗透性利尿 C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D 、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加 10、能够使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通透性增加的激素是( ) A 、肾上腺素 B 、去甲肾上腺 C 、抗利尿激素 D 、血管紧张表 11、引起蛋白尿的原因是( ) A 、滤过面积增大 B 、滤过膜的通透性增大 C 、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 D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12、催产素的主要作用是( ) A 、促进催乳素的分泌 B 、促进哺乳期乳腺分泌大量乳汁 C 、促进非孕子宫收缩 D 、促进妊娠子宫剧烈收缩,有利于分娩 13、锥体系的主要功能是( ) A 、维持身体平衡 B 、调节肌紧张 C 、协调随意运动 D 、发出随意运动 14、排卵发生的时间是( ) A 、月经周末 B 、分泌末期 C 、增殖期末 D 、月经期前 15、参与应激反应的系统是( ) A 、特异性投射系统 B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C 、交感——肾上腺质系统 D 、迷走——胰岛素系统 16、肾血流量能自身调节的血压范围是( ) A 、50~100MG B 、50~150MG C 、80~180MG D 、100~180MG 17、牵涉痛的临床意义是( ) A 、判断病因 B 、判断预后 C 、了解内脏痛的性质 D 、协助内脏疾病早期诊断 18、氧离曲线右移的原因( ) A 、体温下降 B 、血液中氢离子浓度下降 C 、血液中的CO2分压下降 D 、血浆的PH 值下降 19、特异性投射系统的特点是( ) A 、弥散的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区域 B 、点对点的投射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 C 、其主要功能是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 D 、对催眠麻醉药敏感 20、排卵发生的时间是( ) A 、月经期末 B 、分泌末期 C 、增殖期末 D 、月经期前 二、填空题(每空1分X30) 1、人体的呼吸过程由( ),( )和( )三个 环节组成。 2、M 受体的阻断剂是( ),N 受体的阻断剂是( ), A 受体的阻断剂是( )。 3、启动内源性凝血的因子是( ),启动外源性凝血的因子是( ) 4、心电图的P 波反映( )的去极化过程,QRS 波反映( ) 的去极化过程; 5、在极化状态时,细胞膜内带( )电荷,膜外带( )电荷 6、神经调节的方式是( ),其完整的结构基础是( ) 7、降压反射属于( )反馈调节,其生理意义是( ) 8、大动脉壁弹性降低时,血压的变化是收缩压( ),舒张压( ) 9、按激素的化学结构差异,可将其分为( )和( )两类; 10、心力衰竭时,毛细血管血压( ),组织液生成量( ); 11、交感神经兴奋时,心室射血量( ),外周阻力( ); 12、细胞受到( )刺激后,必须首先去极化达到( )水平, 装订线内不要答题,装订线外不要写姓名、学号、工作单位,违者试卷作0分处理

生理学生理学试题集练习十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

生理学生理学试题集练习十考试卷模拟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通过下列哪项可完成肾脏的泌尿功能 ? ( ) A.肾小体和肾小管的活动 B.肾小体、肾小管和集合管的活动 C.肾小体、集合管和输尿管的活动 D.肾单位和输尿管的活动 2、当肾动脉压由 120mmHg(16kpa)上升到150mmHg(20kpa)时,肾血流量的变化是: ( ) A.明显增加 B.明显减少 C.无明显改变 D.先增加后减少 3、动脉血压在 80-180mmHg 范围波动时,肾血流量能保持不变,这是由于: ( ) A.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B.神经调节 C.体液调节 D.神经和体液共同调节 4、关于致密斑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可感受入球小动脉血压的变化 B.可感受血液中 NaCl 含量的变化 C.感受小管液中 NaCl 含量的变化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D.可调节血管升压素的分泌 5、肾小球滤过率是指:() A.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超滤液量 B.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超滤液量 C.两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 D.一侧肾脏每分钟生成的尿量 6、正常情况下,肾小球滤率为:( lB.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 C.基膜层 D.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 10、各段肾小管中,重吸收占首位的是:() A.集合管 B.远曲小管 C.髓袢升支粗段 D.近曲小管 11、在肾小球滤液中几乎没有蛋白质,其原因是() A.所有血浆蛋白分子均较大,不能通过滤过膜上的孔 B.滤过膜上带的负电荷,可以排斥血浆蛋白 C.滤过膜上孔的大小和带的负电荷两个因素共同作用 D.滤过膜中的内皮细胞层和基膜层有相同大小的网孔 12、家兔静脉内注入 20%葡萄糖溶液 10ml,尿量将增加,其原因是:() A.肾小管液溶质浓度增高 B.肾小球滤过率增加 C.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增高 D.醛固酮分泌增多 13、下列因素中,哪种不引起醛固酮分泌增多 ? () A.循环血量减少 B.血钠浓度降低,血钾浓度升高 C.肾交感神经兴奋 D.肾素分泌减少 14、在正常情况下不能通过滤过膜的物质是 ? ()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库(经典整理)

生理学试题库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反射: 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神经调节: 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调节。即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 3.体液调节: 通过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细胞的代谢产物)完成的调节,包括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 4.反馈: 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 5.负反馈: 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 6.正反馈: 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不断加强,直到发挥最大效应。 二、填空题 1.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整体)水平研究。 2.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反射)。 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体液调节)。 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 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 6.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正反馈)。 7.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负反馈)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完成的。 三、判断题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 2.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射消失。 (√)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 (√) 4.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 5.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 (×) 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 (×) 五、简述题 1.生理学研究大致分为哪几个水平? 根据人体结构层次的不同,其研究大致可分为:①细胞、分子水平;②器官、系统水平;③整体水平。 2.简述负反馈及其生理意义。 负反馈是指反馈信息的作用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如兴奋→抑制;抑制→兴奋。其意义是使机体功能活动及内环境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 3.简述神经调节及其特点。 神经调节,是人体最主要的调节方式,它通过反射来实现。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的形式有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神经调节的特点是迅速、精确、短暂和局限。就整个机体的调节机制来看,神经调节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主导地位。 4.体液调节有哪些形式?其特点如何? 体液调节包括有①全身性体液调节,调节物质主要是激素,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调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②局部性体液调节,调节物质是某些代谢产物,如CO2、乳酸、腺苷等,特点是较局限,作用是使局部与全身的功能活动相互配合和协调。 第一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易化扩散: 水溶性小分子物质在膜结构中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的转运,包括“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和“通道”介导的易化扩散 2.阈强度: 固定刺激的作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于某一适当值,引起组织或细胞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3.阈电位: 能触发细胞兴奋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4.局部反应: 可兴奋细胞在受到阈下刺激时并非全无反应,只是这种反应很微弱,不能转化为锋电位,并且反应只局限在受刺激的局部范围内不能传向远处,因此,这种反应称为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其本质是一种去极化型的电紧张电位。 二、填空题 1.物质跨越细胞膜被动转运的主要方式有(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 2.一些无机盐离子在细胞膜上(通道蛋白质)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动。 3.单纯扩散时,随浓度差增加,扩散速度(增快)。 4.通过单纯扩散方式进行转运的物质可溶于(脂肪)。 5.影响离子通过细胞膜进行被动转运的因素有(膜的通透性),(膜两侧浓度差)和(膜两侧电位差)。 6.协同转运的特点是伴随(Na+)的转运而转运其他物质,两者共同用同一个(载体)。 7.易化扩散必须依靠一个中间物即(载体)的帮助,它与主动转运的不同在于它只能(顺)浓度梯度扩散。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30 分) 1. 全身动脉血液变动在80—180mmH范围内,肾血流量由于血管口径的相应变化, 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属于 A. 自身调节 B. 神经调节 C. 正反馈调节 D. 体液调节 2. 有机磷农药中毒时骨骼肌痉挛的原因是 A. 乙酰胆碱释放增加 B. 刺激运动神经末梢的兴奋 C?胆碱脂酶被抑制,乙酰胆碱在运动终板处堆积 D. 增加了Ca内流 3. 低温、缺氧或代谢抑制,影响细胞的钠-钾泵活动时,将导致 A. 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B. 静息电位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C. 静息电位值增大,动作电位幅度增大。 D. 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动作电位幅度减小。 4. 血沉加快表示红细胞 A. 通透性增大 B. 脆性增大 C. 悬浮稳定性差 D. 可塑性差 5. 柠檬酸钠的抗凝机理是 A. 加强血浆抗凝血酶的作用 B. 使血浆中的钙离子成为不易解离的络合物 C. 抑制凝血酶活性 D. 中和酸性凝血物质 6. 甲状腺手术容易出血的原因是甲状腺含有较多的 A. 血浆激活物 B. 组织激活物 C. 纤溶酶 D. 抗凝血酶 7. 某人的血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凝集,此人 血型为 A. A 型 B.B 型 C.O 型 D.AB 型 8. 幼年时期缺乏生长激素将造成 A. 呆小症 B. 巨人症 C. 侏儒症 D. 肢端肥大症 9. 在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 A. 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 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 .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D. 胸内负压促进回流 10. 窦房结作为正常起搏点的主要原因是。 A. 位于心肌上部 B. 0 期去极化速度快 C. 没有平台期 D. 4 期自动化去极化速度最快 11. 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常出现代偿性间歇的原因是。 A.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延迟发放 B. 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少发放一次

生理学练习题(全)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A1 、机体中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外液 B、细胞内液 C、脑脊液 D、组织液 E、血浆 D2、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A、体液调节 B、自身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前馈控制 A3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非条件反射 C、条件反射 D、反馈 E、前馈 D4 、下列生理过程中,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排尿反射 B、分娩过程 C、血液凝固 D、减压反射 E、动作电位去极化期的Na+内流C5、正反馈调节的作用是使: A 、人体血压稳定 B 、人体体液理化特性相对稳定 C、人体活动按某一固定程序进行,达到某一特定目标 D、体内激素水平不致过高 E、体温保持相对稳定 B6、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作用,主要是通过: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正反馈 D、前馈 E、自身调节 A7、人体内02和CO2跨膜转运的方式是: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 E、入胞 B8、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通过: A、主动转运 B、继发性主动转运 C、易化扩散 D、单纯扩散 E、入胞 C9、下列离子中,细胞膜在静息情况下对其通透性最大的是: A 、Cl-B、Na+C、K+D、Ca2+E、Mg 2+ B10、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出胞作用 E、入胞作用 A11、在静息时,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稳态状态称为: A、极化 B、去极化 C、倒极化 D、复极化 E、超极化 A12、降低细胞外液K+浓度,将使: A、静息电位增高 B、静息电位降低 C、静息电位增高而峰电位降低 D、静息电位降低而锋电位幅值增高 E、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的超射值增大 C13、以下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内负外正 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全或无) D、动作电位的传导距离随刺激强度的大小而改变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 C14、下列关于神经细胞兴奋传导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传导的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来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 C、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衰减 D、传导速度与神经纤维的直径有关 E、传导速度与温度有关 C15、人工减少细胞浸浴液中的Na+浓度,神经动作电位的幅度: A、不变 B、加大 C、减少 D、先加大,后减少 E、先减少,后加大 B16、当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由-90mV变化为-100mV时称为: A、去极化 B、超极化 C、反极化 D、复极化 E、除极化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班级姓名学号 生理学试卷 一、填空题(40分每空1分) 1. 物质跨膜转运的形式有易化扩散、简单扩散、主动运输、出胞、入胞和膜泡运输。 2. 静息电位值接近于 Na 平衡电位,而动作电位超射值接近于 K 平衡电位。 3.视近物时眼的调节有晶状体前凸、瞳孔缩小和视轴会聚。 4.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动脉血压、心肌收缩能力。 和心率。 5. 体内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有唾液、胰液、胃液和小肠液。 6.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双向性、绝缘性、 相对不疲乏性和生理完整性。 7.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有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淋巴回流 8.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呼吸膜的面积、呼吸膜的厚 度、气体分压差、 气体溶解度、温度、通气,血流比和气体分子量。 9. 机体最典型的三条内分泌轴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 和下丘脑,腺垂体,性腺。

10.影响能量代谢的形式有肌肉活动、温度、和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和精神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1.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 A 组织液 B 淋巴液 C 房水D血浆 E 脑脊液 2.心室肌前负荷增加时不引起 A.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B.每搏量增加C.心室肌被动张力增大 D.心室肌达到最大张力所需时间延长E.心室肌收缩产生的主动张力增加 3. 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壁细胞分泌内因子 B. 壁细胞分泌盐酸 C.粘液细胞分泌糖蛋白 D.幽门腺分泌粘液 E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4.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该人的血清与A型红细胞不发生凝集, 该人的血型是 A A型 B. B型 C.AB型 D. O型 E. 无法判断 5. 关于体温生理波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变动范围无规律 B.昼夜变动小于1℃ C.无性别差异 D.女子排卵后体温可上升2℃左右 E.与年龄无关 6.下列哪项 CO2分压最高 A 静脉血液 B 毛细血管血液 C 动脉血液 D 组织细胞 E 肺泡气 7. 保持甲状腺激素浓度相对稳定的主要机制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正反馈 D.负反馈 E.自身调节 8. 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A.转运的为小分子物质 B.不需细胞膜耗能 C.顺浓度差转运 D.需膜上蛋白质的帮助 E.能将Na+泵出 9.大量出汗后尿量减少的原因是 A. 血压升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 肾小管毛细血管压降低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生理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腺垂体分泌的促激素分别是、、、 和。 2. 静息电位值接近于平衡电位, 而动作电位超射值接近于平衡电位。 3.视近物时眼的调节有、和。 4.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 和。 5. 体内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有、、 和。 6.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 和。

7.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有、、和 。 8.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有、 、、 、、和。 9. 胃与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分别为和。 10.影响能量代谢的形式有、、和 。 11. 细胞膜物质转运的形式有、、、 和。 二、单项选择题 1.最重要的吸气肌是 A.膈肌 B.肋间内肌 C.肋间外肌 D.腹肌 E.胸锁乳

突肌 2. 保持体温相对稳定的主要机制是 A.前馈调节 B.体液调节 C.正反馈 D.负反馈 E.自身调节 3.肾小管重吸收葡萄糖属于 A.主动转运 B.易化扩散 C.单纯扩散 D.出胞 E.入胞 4. 激活胰蛋白酶原最主要的是 A.Na+ B.组织液C.肠致活酶D.HCl E.内因子 5. 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 错误的是? A. 壁细胞分泌内因子 B. 壁细胞分泌盐酸 C.粘液细胞分泌糖蛋白 D.幽门腺分泌粘液 E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6. 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十二指肠与空肠 B. 胃与十二指肠 C.回肠和空肠 D.结肠上段 E.结肠下段 7.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 该人的血清与A型红细胞不发生凝集, 该人的血型是 A A型 B. B型 C.AB型 D. O型 E. 无法判断

8. 受寒冷刺激时, 机体主要依靠释放哪种激素来增加基础代谢 A.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B. 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 9. 关于体温生理波动的描述, 正确的是 A.变动范围无规律 B.昼夜变动小于1℃ C.无性别差异 D.女子排卵后体温可上升2℃左右 E.与年龄无关 10. 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是 A.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B.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C.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D.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E.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11.下列哪项 CO2分压最高 A 静脉血液 B 毛细血管血液 C 动脉血液 D 组织细胞 E 肺泡气 12.在神经纤维产生一次动作电位后的绝对不应期内 A. 全部Na+通道失活 B.较强的剌激也不能引起动作电位 C.多数K+通道失活 D. 部分Na+通道失活 E.膜电位处在去

生理学试卷(含答案)

生理学试卷A 一名词解释(10*3,共30分) 1.神经递质 2.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3.红细胞沉降率 4.基础代谢率 5.下丘脑调节肽 6.心动周期 7.肺活量 8.红细胞悬浮稳定性 9.突触 10. 允许作用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神经递质受体的分类按分布部位分和。 2.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兴奋性和收缩性 3.尿的生成包括、和三个基本过程。 4.细胞膜的结构是以液态_______双分子层为基架,主要由_______组成。 5.生理学研究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水平上进行的 6.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包括、、和激素间的相互作用。7.胃肠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8.超滤液生成的结构基础是,滤过作用的动力是。 三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重要调节方式是() A.体液性调节 B.自身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负反馈调节 E.前馈 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射 B.反应 C.神经冲动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3、下列哪些活动属于条件反射() A.看到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 B.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胃腺分泌 C.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 D.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 E.炎热环境下出汗 4. 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中起关键作用的离子是() A.Na+ B.K+ C.Ca2+ D.Cl- E.Mg2+ 5.在静息时,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稳定状态称为() A.极化 B.超极化 C.反极化 D.复极化 E.去极化 6.简化眼指() A.具有与眼等效的光学系统的一种模型 B.一个前后径为20mm的单球面折光体 C.折光率为1.333 D.节点位于后极 E.球面的曲率半径为10mm

生理学考试试题附答案

基本组织: 一、单项选择题 1.衡量组织兴奋性的指标是()。 A. 动作电位B. 肌肉收缩或腺体分泌C. 阈电位D. 刺激阈E. 以上均不是 2.下列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射弧都是固定不变的B.同一刺激的反射效应相同C.刺激传入神经所产生的反应也是反射D.反射弧的传出途径可以通过体液环节E.反射活动不一定需要反射弧的完整3.下列生理过程中,哪一个不是正反馈()。 A. 排尿反射B. 血液凝固C. 分娩D. 组织细胞受到刺激后,通过细胞膜的再生式钠内流E. 血浆晶体渗透压增高时, ADH增多使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增强 4.下列生理过程中,不属于出胞作用的是()。 A. 胃腺粘液细胞将粘液分泌到胃腔中B. 胰腺细胞分泌胰蛋白酶原到导管中 C. 肾小管上皮细胞向管腔分泌NH3 D. 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乙酰胆碱E. 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 5.如果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为2ms,理论上每秒能传导的动作电位数不可能超过()。A. 100次B. 200次C. 300次D. 400次E. 500次 6.降低细胞外液中Na+浓度时,发生的变化是()。 A. 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值不变B. 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值增高 C. 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幅值降低D. 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幅值增高 E. 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值增高 7.安静时,细胞膜内K+向膜外移动是由于()。 A. 单纯扩散B. 易化扩散C. 主动转运D. 出胞作用E. 以上都不是 8.肠上皮细胞由肠腔吸收葡萄糖是由于()。 A. 单纯扩散B. 易化扩散C. 主动转运D. 出胞作用E. 吞噬作用 9.一般细胞用于维持钠泵转运的能量大约占其代谢能量的()。 A. 5~10%B. 10~20%C. 20~30%D. 30~40%E. 40~50%10.正常细胞膜内K+浓度约为膜外钾离子浓度的()。 A. 12倍B. 30倍C. 50倍D. 70倍E. 90倍 11.正常细胞膜外Na+浓度约为膜内钠离子浓度的()。 A. 1倍B. 5倍C. 12倍D. 18倍E. 21倍 12.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有效刺激后,兴奋性的周期变化是()。 A. 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B.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C. 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D.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E. 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 13.单根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中负后电位出现在()。 A. 去极相之后B. 超射之后C. 峰电位之后D. 正后电位之后E. 以上都不是14.就绝对值而言,静息电位的实测值与K+平衡电位的理论值相比()。 A. 前者约大10%B. 前者大C. 前者小D. 两者相等E. 以上都不对

生理学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生理学考试试题库及答案详解 一、名词解释 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它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完成的调节即中枢神经系统的活动通过神经元的联系对机体各部分的调节 3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细胞的代谢产物完成的调节包括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 4反馈由受控部分将信息传回到控制部分的过程 5负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向相反效应转化 6正反馈反馈信息使控制系统的作用不断加强直到发挥最大效应 二、填空题 1观察马拉松赛跑时心脏活动和呼吸的变化属整体水平研究2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称反射3激素或代谢产物对器官功能进行调节这种方式称体液调节 4生理学的动物实验方法可分为急性动物实验和慢性动物实验5生理功能的自动控制方式为反馈它可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6体内在进行功能调节时使控制部分发放信息加强此称正反馈7维持稳态的重要途径是负反馈反馈调节 8体液调节是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完成的 三、判断题

1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主要有新陈代谢兴奋性等√ 2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射消失√ 3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都是种族所共有的生来就具备的反射活动√ 4自身调节需要神经中枢参与完成× 5在取消了器官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后将丧失调节能力×6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将使反应消失× 四、各项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 1 关于反射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D A是机体在神经中枢参与下发生的反应 B可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种 C机体通过反射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适应性反应 D没有大脑就不能发生反射 2 以下哪项不属于反射弧的环节 A A突触 B中枢 C效应器 D外周神经 3 躯体运动神经属于 C A传入神经 B中枢 C传出神经 D效应器 4 关于体液调节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A A体液调节不受神经系统的控制 B通过化学物质来实现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生理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临医、心理、临药、预防专业) 一.名词解释(3′×6 =18分) 1. blood coagulation 2. facilitated diffusion 3. threshold strength 4. cardiac output 5. dark adaptation 6. γ-rigidity 二. 选择题(1′×60 =60分) 1. 能引起生物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 A. 反射 B. 兴奋 C. 刺激 D. 反应 E. 阈值 2. 机体内环境的homeostasis 是指: A. 细胞内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B.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保持不变 C. 细胞内液化学成分相对恒定 D. 细胞外液化学成分保持恒定 E. 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相对恒定 3. 当达到K+ equilibrium potential时 A. 膜两侧K+浓度梯度为零 B. 膜内侧K+的净外流为零 C. 膜外K+浓度大于膜内 D. 膜两侧电位梯度为零 E. 膜内较膜外电位相对较正 4. 在一般生理情况下,每分解一分子ATP,钠泵运转可使 A. 2个Na+ 移出膜外 B. 2个K+ 移入膜内 C. 2个Na+ 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 移入膜内

D. 2个Na+ 移出膜外,同时有3个K+ 移入膜 E. 3个Na+ 移出膜外,同时有2个K+ 移入膜内 5. 近代生理学把excitability的定义理解为 A. 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B. 活的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 过程 C. 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D. 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E. 动作 电位即excitability 6. 判断组织excitability高低常用的简便指标是 A. threshold potential B. chronaxie C. threshold strength D. 刺激强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E. 刺激的频率 7. 骨骼肌的excitation-contraction耦联不包括 A. 电兴奋通过横管系传向肌细胞的深处 B. 三联管结构处的信息传递,导致终末池释放Ca2+ C. 肌浆中的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D. 肌浆中的Ca2+浓度迅速降低,导致肌钙蛋白和它所结合的Ca2+解离 E. 当肌浆中的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后,可触发肌丝滑行 8. 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action potential A. 幅值变大 B. 幅值变小 C. 频率变低 D. 发生叠加或总和 E. 不发生叠加或总和 9. Cardiac cycle中,占时间最长的是 A.心房收缩期 B.等容收缩期 C.等容舒张期 D.射血期 E.充盈期 10. 房室瓣开放见于 A.等容收缩期末 B.心室收缩期初 C.等容舒张期初 D.等容收缩期初 E.等容舒张期 末 11. 正常心室功能曲线不出现降支的原因是 A.心肌的静息张力较小 B.心肌的伸展性较大 C.心肌的伸展性较小 D.心肌的贮备能量较多 E.心肌收缩的潜在能力较大 12. 心肌细胞分为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主要根据是 A. 静息电位数值 B.动作电位时程长短 C.0期去极化速度 D.动作电位复极化速度E.4期有无自动去极 13.下面关于心室肌细胞Na+通道的描述,正确的是 A.非电压依从性 B.激活和失活的速度都很快 C.可为阿托品所阻断 D.选择性不强,其他离子也可通过 E.在去极化到-40mV时被激活 14. 当carotid sinus baroreceptor的传入冲动增多时,可引起

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班级学号 生理学试卷 一、填空题(40分每空1分) 1. 物质跨膜转运的形式有易化扩散、简单扩散、主动运输、出胞、入胞和膜泡运输。 2. 静息电位值接近于 Na 平衡电位,而动作电位超射值接近于 K 平衡电位。 3.视近物时眼的调节有晶状体前凸、瞳孔缩小和视轴会聚。 4.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心室舒张末期容量、动脉血压、心肌收缩能力。 和心率。 5. 体内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有唾液、胰液、胃液和小肠液。 6.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双向性、绝缘性、 相对不疲乏性和生理完整性。 7.影响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因素有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淋巴回流 8.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有呼吸膜的面积、呼吸膜的厚 度、气体分压差、 气体溶解度、温度、通气,血流比和气体分子量。 9. 机体最典型的三条内分泌轴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 和下丘脑,腺垂体,性腺。

10.影响能量代谢的形式有肌肉活动、温度、和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和精神因素。 二、单项选择题(30.分每题1分) 1.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是 A 组织液 B 淋巴液 C 房水D血浆 E 脑脊液 2.心室肌前负荷增加时不引起 A.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增高B.每搏量增加C.心室肌被动张力增大 D.心室肌达到最大张力所需时间延长E.心室肌收缩产生的主动张力增加 3. 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壁细胞分泌内因子 B. 壁细胞分泌盐酸 C.粘液细胞分泌糖蛋白 D.幽门腺分泌粘液 E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4.某人的红细胞与A型血清发生凝集,该人的血清与A型红细胞不发生凝集, 该人的血型是 A A型 B. B型 C.AB型 D. O型 E. 无法判断 5. 关于体温生理波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变动范围无规律 B.昼夜变动小于1℃ C.无性别差异 D.女子排卵后体温可上升2℃左右 E.与年龄无关 6.下列哪项 CO2分压最高 A 静脉血液 B 毛细血管血液 C 动脉血液 D 组织细胞 E 肺泡气 7. 保持甲状腺激素浓度相对稳定的主要机制是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正反馈 D.负反馈 E.自身调节 8. 与单纯扩散相比,易化扩散的特点是 A.转运的为小分子物质 B.不需细胞膜耗能 C.顺浓度差转运 D.需膜上蛋白质的帮助 E.能将Na+泵出 9.大量出汗后尿量减少的原因是 A. 血压升高 B.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C. 肾小管毛细血管压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