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方案

C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方案
C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工方案

C片石混凝土挡土墙施

工方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汉十高速漫川关收费站维修改造工程

C20

施工方案

编制人:蒋俊鹏

审核人:顾有洲

编制日期:2014年3月3日

武汉市武昌市政工程总公司

汉十高速漫川关收费站扩建工程项目部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 (2)

3、施工进度计划 (2)

4、施工工艺 (2)

5、质量控制及检验 (7)

6、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8)

K104+210~K104+324.7、K104+405.3~K104+413.3段C20片石混凝土挡墙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为汉十高速漫川关收费站维修改造工程,在主线右幅路基加宽,右幅路基填筑边坡设C20片石混凝土仰斜式路堤墙,里程桩号为K104+210~K104+355、K104+405.3~K104+413,挡墙高3~8米,采用

C20片石混凝土浇筑。

二、编制依据

1.《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3.漫川关收费站维修改造工程设计图(。

4.现场踏勘调查资料。

三、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2014-3-15开工,2014-06-10完工。

四、施工工艺

1、施工准备

1.1图纸审核及原地貌复测,发现图纸有误或现场与设计不符的及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复查。

1.2挡墙片石选用质地坚实、无风化剥落及抗压强度不低于MU30片石。

1.3C20砼采取自建拌合站现场搅拌。

1.4修建临时施工便道、布置材料堆放场地、备料及设备安置场地。

2、施工工艺流程(见下图)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槽开挖立模加固安装泄水孔做滤水层浇筑混凝土并人工摆片石拆除模板养护

3、施工方案

本段挡墙采用C20片石混凝土浇筑,根据实际地质情况,采用跳槽开挖,分段浇筑的的施工方法。待挡墙修建至一定高度时,采用机械对挡墙进行回填,形成流水施工向前推进,直至挡墙完毕

3.1施工场地准备

3.2开挖

采用1.2m3斗容量的液压挖掘机一台进行基槽开挖,开挖长度根据现场地质情况进行分段开挖,每段15或20米。机械开挖至基底设计标高以上10cm时,重新进行测量放样,确定开挖正确不偏位的情况下改用人工进行基底清理,确保基底符合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并做好降排水措施。

3.3基础施工

,严格控制设计C20配合比,砼中片石的掺量控制在30%范围以内。片石用人工摆放,分散布置。

,插点均匀排列。无漏振,砼外观无蜂窝麻面等。

3.4墙身浇筑

3.4.1基础浇筑完成后,根据设计图及现场高程放出墙身浇筑边线,安装泄水孔,纵向10~15m沉降缝,缝宽2~3mm.

3.4.2模板安装.

(1)模板采用胶合木模板,禁止使用有缺角、破损的模板。

(2)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3)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负荷。

(4)模板的接缝不得漏浆;在浇筑砼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5)模板采用M14×500螺栓与预埋钢筋拉结配D48×3.5钢架管横、竖龙骨加固,并配以大号蝶形卡紧固,对拉螺杆按1000×500的间距布置,设置时将泄水孔位置与螺杆紧贴布置,以防扔填片石碰坏PVC 管.紧贴模板的竖向龙骨间距不得大于300㎜。

3.4.3浇筑砼

(1)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a)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后浇带或连接缝)

b)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必要的防温防裂措施。

c)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模版、预埋件的紧固程度。

(2)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b)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d)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

f)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g)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h)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i)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3)混凝土振捣

a)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

b).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

c)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混凝土,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且插入下层混凝土内的深度宜未50~

100mm,与侧模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不得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应避免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每一振点的振捣延续时间宜为20~30s,以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出现气泡、表面呈现浮浆为度,防止过振、漏振。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应及时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渡操作影响表面层混凝土的质量。尤其要注意施工抹面工序的质量保证。

(4)填放于混凝土中的片石应符合以下要求:

a)片石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U30。

b)片石的最大尺寸不应大于结构最小尺寸的1/4,最小尺寸不应小于15cm。

c)片石在填放前应用水冲洗干净。

d)片石应均匀分布安放稳妥,片石间净间距不得小于15cm,片石与模板间的净间距不宜小于25cm。

e)最上层片石顶面应覆盖不小于25cm的混凝土层。

f)片石采用人工摆放的方式进行,注意片石不能碰伤模板及PVC 管。

g)浇筑完成后,在砼初凝前,将预埋钢筋埋入砼中,并在砼接茬面栽少量片石。

h)片石体积不得超过片石混凝土总体积的30%。

3.5墙背回填及泄水孔,沉降缝设置

黏土进行回填,每层填土厚度15cm,回填30cm,用人工分层夯实。

3.5.2当墙身片石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进行挡墙墙背回

填,以确保片石混凝土墙体的质量。

3.5.3墙背回填材料采用渗水性强的填料(开山毛渣、砂石料),按45cm一层分层填筑夯实。

3.5.4墙身于地面以上部分,按图纸要求设置排水孔。

3.6混凝土养护期间,应重点加强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控制,及时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洒水养护,并保持暴露面持续湿润,直至混凝土终凝为止。

3.7.混凝土拆模

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以上,且表面季棱角不因拆模而损失,方可拆除。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调运模板。拆除临时埋设与混凝土中他预埋部件时,不得损伤混凝土。

3.8混凝土缺陷处理

混凝土拆模后,如表面由粗糙、不平整、蜂窝、孔洞、疏松麻面和却棱角等缺陷或不良外观时,应认真分析缺陷产生的原因,及时报告监理和业主,不得自行处理。除监理工程师批准外,用模板成型的混凝土表面不允许粉刷。模板的拆除顺序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设计物规定时,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进行。

3.9脚手架搭设

Φ48×3.5,Q235钢,

距1.2米,纵距1.8米,步距1.8米,每12-15米设剪刀撑一道.立杆底设垫木,面积不小于0.1m纵向扫地杆距底座下皮200mm,并需按规范要求搭设密目安全网。

≥1m,不小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五、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

1、质量控制

5.1.1、组织学习各种有针对性的规则、规范,严格掌握工程质量验收标准。

5.1.2、抓开挖质量关,勤测量复核。控制超挖,杜绝欠挖。

5.1.3、抓好原材料及工程试验关,不合格的原材料严禁使用。

5.1.4、抓好立模支护关,控制好中线、水平、结构尺寸。

5.1.5、抓好砼的浇灌、捣固关、砼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捣固密实,以内实为根本,外表平整美观,线条接缝整齐。

2、质量检验

5.2.1.基本要求

(1)石料规格和质量应符合有关规定。

(2)地基与基础必须满足图纸要求。

(3)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试验规定。

(4)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密实、无蜂窝麻面现象。

(5)墙背填料、沉降缝、泄水孔的位置和数量应符合图纸要求。5.2.2.外观鉴定:混凝土表面平整,无蜂窝、麻面。泄水孔坡度向

外,无堵塞现象。沉降缝整齐垂直,上下贯通。

六、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环境保护是为了保护和改善当地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止给当地造成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生产。因此,必须把环境保护工作纳入计划,建立环境保护责任制度,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生产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物、粉尘、噪声等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

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

在施工过程中要始终把安全,特别是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人身安全放在首要位置,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

2、保证措施

(1)对作业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做到安全生产、人人有责,从而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2)建立健全生产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各级部门安全责任制。

(3)在施工过程中做到“三定一坚持”即一定人员,专人负责设备的安装,拆卸、检修、操作、指挥。二定责任,对以上各种人员都应明确职责,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三定制度,建立保障安全作业的规章制度。作业区域内挂醒目的标志;严禁作业过程中下方有人穿行;电机作业设紧急自动开关,作业人员不得离岗或与他人说笑聊天,分工明确,紧密配合。作业人员系安全带,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作业和酒后上岗,特殊危险区域设置防护栏和明显标志。

(4)安全用电措施

①采用通用的安全配电箱,实行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置。主要配电箱均作接地以防止感应电伤人。

②照明线路不能与动力线路混用,钢筋木工机械、振捣棒等电动机械使用的电缆必须严格检查,不能使用绝缘性差的或有破损的电缆。

③机械设备移位、电器检修时必须断电操作,严禁带电作业,并挂上警示牌。移位时必须有专人指挥。

④移动电器修理电器由专业电工操作。

(5)施工操作安全措施

①严格执行各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章制度。

②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做到“人人讲安全,事事计安全,时时讲安全”。

③执行岗位责任制,加强特种作业人员的上岗培训。

(6)交通安全措施

①本路段车辆出入口由专人指挥,避免施工段交通事故的发生。

②重型运输机械的施工通道要及时养护,避免车辆倾覆。

(7)夜间施工安全措施

①施工作业面的照明应有足够的高度。

②施工人员安排应合理,不应过度疲劳。

武汉市武昌市政工程总公司

汉十高速漫川关收费站维修改造工程项目部

二O一四年三月三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