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规划编制方法的思考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规划编制方法的思考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规划编制方法的思考

我国实行的城乡分割管理体制导致了城乡发展典型的“二元结构”,阻碍了城乡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制约了农村地区的发展。最近几年,农村发展问题成为全国的焦点,城乡统筹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2003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文件明确了“五个统筹”的重要思想。作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理念之一,统筹城乡发展是“五个统筹”中的关键。最新颁布实施的《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也都贯彻了城乡统筹的思路和理念。

我国农村规划的研究起步较晚,没有形成成熟的理论;因国情差异,国外农村规划理论不能直接移植使用。目前作为农村规划编制重要依据的《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自2000年颁布以来未做过修订,很多内容和规定与农村发展脱节,亟需改进和调整。地方在实践中根据发展需求提出的很多建设模式,由于缺少相应的编制办法、技术和标准等,实施和推广的难度较大。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农村规划编制对城乡统筹的考虑不足,编制办法、技术与标准未能适应城乡发展的要求,在新的方针政策指导下,农村规划编制方法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农村规划编制的现状问题

规划体系建设方面

第一,重镇级规划,轻村级规划。从目前全国各地的农村规划编制情况来看,镇一级的规划编制实施情况明显好于村级规划的编制。地方政府受到政绩利益的驱使,往往将镇的规划作为重点,尤其是镇区规划,镇政府的资金也基本投向镇区建设,对形象工程建造的热情高。而村庄层面的规划和建设往往被忽视,虽然地方政策也强调要加强村庄规划,但却没有具体行动和有效措施。《办法》中村庄建设规划的内容和成果很多是参考镇的并适当简化,并没有针对村庄特点提出有所区别的内容和标准。

第二,重单个村庄建设规划,轻村庄体系总体规划。《办法》中规定了要编制村镇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而村镇总体规划并没有明确镇层面和村层面的内容。通常村镇总体规划的制定以镇层面的问题为重点,村级问题被忽视;而村级层面比较重视的是建设规划,缺乏总体统筹。村庄体系总体规划的缺失使村级规划缺少上位规划的指导,规划依据不足,致使村庄规划失效或难以落实。例如,长沙市在村庄规划中因为没有上位规划的指导,直接导致相当数量的村庄规划中没有考虑自身与区域发展的规模关系,对确定村庄发展的定位和规模依据不足,对撤并村庄选取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及撤并村庄近期发展等问题认识不足。

规划内容设置方面

第一,缺乏分类指导,规划的针对性和指导性较弱。我国农村居民点具有数量大、分布散、规模小的特点,至2005年底全国共有村庄313.7万个,农业用地面积占国土陆地面积55.98%。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村镇千差万别,而我国县城以下建制镇和村庄的规划都要依据《办法》,但《办法》对村镇类型的考虑显然不足。

第二,规划标准不科学,难以实施与落实。各地村镇规划编制办法中有的指标与实际出入较大,在实施中难以落实。例如,《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规定,新建村庄人均规划建设用地指标不超过130平方米,人均耕地不足1亩的村庄每户宅基地不超过133平方米,单户住宅建筑面积三人居不超过150平方米,四人居不超过200平方米。虽然这些指标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从实际调研来看,多数农村实际用地都超过指标规定,真正能够落实的很少。

第三,内容设置不全面,缺乏对产业、生态、环境等的考虑。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农村规划要解决的不仅是空间问题,更是发展问题。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对产业、生态、环境等的考虑是必不可少的。《办法》中农村产业方面的规定较少,内容较欠缺,没有关于农村地区生态环境的规定,“生态环境”四个字仅仅在现状分析中被提到。

规划制定和实施方面

第一,编制主体不明确,规划工作难推动。

《办法》第四条规定:“村镇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并没有将村、镇规划的编制主体进行区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造成村庄规划层面主体的缺失。乡(镇)政府的着眼点往往是镇区规划,尤其是经济发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规划编制方法的思考万旭东

展水平相对较低的乡镇,镇一级的建设尚不足,村一级的规划就更难顾及到。

第二,忽视公共参与,没有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以往的规划往往是由政府自上而下编制的“见物不见人”的物质规划,忽视了农民的主体性,导致农民的积极性不足。由于农村规划的一些编制者对农村的认识不够全面、深入,编制过程又缺少农民参与的必要环节,所以农村规划常常会遇到不被农民喜欢或接受的情况。

第三,规划环节多、效率低,动态性、灵活性不足。目前农村规划编制方法的研究尚不成熟,基本上仍在延续城市规划的思路,规划的环节较多,注重目标导向和控制蓝图。从农村社会、组织特征来看,这样的规划思路有问题。我国村庄的规模很小,社会结构简单,发展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目标导向和控制蓝图对农村来说针对性不强,缺乏动态性和灵活性。

城乡统筹发展对规划的影响与要求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影响下的规划思路调整

城乡统筹的实质是把城镇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把城镇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二者的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城乡统筹倡导的是充分发挥城乡各自的优势和作用,使城乡之间的劳动力、技术、资本和资源等生产要素在一定范围内合理流动,以达到城乡互补、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目的。正如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芒福德所指出的:城与乡,不能截然分开;城与乡,同等重要;城与乡,应该有机结合在一起。

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直接影响了我国的城乡规划研究。如曾菊新(2001)倡导的现代城乡网络化发展模式,即使一定地域内的城乡之间的网络设施完备、产业内在联系紧密、要素流转通畅、组织功能完善,城、镇、乡网络系统共生共长,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陈志诚等(2006)提出城乡规划理念的转变,规划理念已从关注“空间变化过程”和“空间集聚过程”转到关注“空间关联过程”和“空间重组过程”,从城乡发展为线性因果发展理念转到城乡网络化协调发展理念。张俊卫(2008)提出了城乡统筹规划的“2+8”(“两大途径”+“八项内容”)分析框架:“两大途径”指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八项内容”指产业发展统筹、空间布局统筹、土地利用统筹、居民点体系统筹、环境保护统筹、基础设施建设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统筹、体制改革统筹。

各地的规划实践活动也受到城乡统筹发展理论的影响。例如:北京地区采取“城市支援农村,带动乡镇企业发展”的发展思路,走“工农协作、城乡结合”的城乡发展之路;珠三角地区采取“农业现代化、经济工业化、基础设施配套化”的发展思路,走“大中小城市与村镇协同发展”的道路;长三角地区采取“大力发展村镇工业和集体经济,以工业化推进农村城镇化”,走“乡镇工业带动城镇发展”的城乡发展之路1。

总的来说,城乡统筹发展理论对规划思路的影响很大,农村规划的研究视角更为广阔(图1)。要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农村规划的编制就需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法,从区域层面开始,注重“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联系,区域与中心城镇并重,构建一个从资源分配到具体操作的系统网络。

城乡统筹对规划编制体系的要求

要实现真正意义的城乡规划,需要优化农村规划体系建设,在县域范围内制定村镇体系规划。研究和实践表明:县域空间是城乡统筹规划的最佳空间单元,集镇是城乡统筹规划的焦点。县域不仅是我国基层独立的行政单元,而且空间范围一般只有几百上千平方公里,县域范围内的农村地域可全面考虑,规划能兼具宏观指导性和实际可操作性,内容也能更加深入具体。集镇作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服务中心,应将其作为农村地区发展的重点,是城乡统筹规划的重点研究对象,尤其在城市化水平较低的地区。

图1 城乡统筹发展观下的规划思路变化

图2 胶南县县域各层次规划之间的关系2

构建城镇增长极

单体

“线”型

构建城乡组织体系

区域、单体

“网络”型

规划目标

规划重点

结构形态

指导思想空间聚集论城乡统筹发展观

省域村镇体系规划地级市城市总体规划

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规划

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

县域

规划

县域村镇

体系规划

县政府所在

地总体规划

规划

规划

村庄

规划

由于发展需要,我国一些地区已经开始尝试制定村镇体系规划。例如,山东省胶南县将县域村镇体系规划作为县域规划的重要组成之一(图2);江苏省将镇(乡)村级的规划统筹在县域村镇体系规划框架内(图3),加强了不同规划之间的联系,构建了城乡统筹的网络系统。

城乡统筹对规划编制内容的要求

在城乡统筹的思想指导下,我们需要解决的是:城乡空间布局的整体化;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城乡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城乡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城乡社会事业的规范化;城乡生态环境的优质化;城乡居民就业的公平化;城乡文化生活的健康化。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农村规划的编制方法必须加以调整,在内容设置上要充分考虑到多元统筹,尤其是加强产业、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统筹。

第一,重视地域空间统筹管治问题。农村居民点只是乡村地区的居住空间,除此之外乡村地区的生产、旅游、设施等空间类型也要统筹考虑。

第二,要重视产业空间统筹发展问题。根据小城镇和乡村产业体系的特点提出相应的结构模式,促进城乡之间的产业结构协调化和城乡内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城乡产业结构体系在空间层面上进行调整,促进城乡产业空间的有机融合与合理布局。

第三,要重视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的统筹发展问题。加强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配置的统筹考虑,提出分级配置各类设施的原

则,确定各级居民点配置设施的类型和标准;因地制宜地提出各类设施的共建、共享方案,避免重复建设。

农村规划编制方法的调整建议规划编制体系的建议

在城乡统筹思想指导下,农村规划编制的首要任务就是进一步明确规划的层次,加强区域层面对农村规划的考虑,构建健全的规划编制体系(图4)。建议在县域城乡总体规划中加入村庄体系规划的内容,即县域城乡总体规划分为县域总体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县域村庄体系规划三个部分。村庄体系规划是符合城乡统筹发展策略的,村庄体系规划将县域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合理的村庄分类,从宏观上确定村庄的职能和空间布局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建立引导村庄规划建设的有机系统。根据批复的县域城乡统筹规划和县域村庄体系规划来进行各个乡镇的镇(乡)总体规划;然后依据批复的镇(乡)

图3 江苏省村镇规划体系示意图3

图4 城乡统筹思想下的城乡规划体系设想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部门、行业规划

镇(乡)域规划

镇区/集镇总体规划

村域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建设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

镇(乡)规划

村规划

相关规划

村镇规划

体规划详细规划

县域总体规划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县域村庄体系规划

县域城乡总体规划

镇(乡)域总体规划

镇(乡)域城乡统筹规划镇区(乡中心区)总体规划

近期建设规划

村庄规划

一般村

规划

重点村规划

总体规划来进行村庄规划编制。在此体系架构下,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的主要任务是以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生态环境、资源、自然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及空间管制,重点城镇发展定位、规模和建设用地控制范围,交通体系,基础设施保障,实施规划的措施建议。村庄规划又可以分为重点村规划和一般村规划,重点村的规划主要包括村庄现状调研、村庄发展定位、村庄建设规划、近期建设项目安排、规划实施建议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般村的规划主要是落实村庄体系规划对本村的要求,直接进入工程规划阶段。

规划编制内容的建议

重视差异性影响因素,加强分类指导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区差异性大,农村规划需要重视差异性影响因素,充分考虑社会系统、政治系统和空间系统中的各个核心要素,加强分类指导。农村规划编制办法应该确立一个相对适用性较强的村庄分类指标体系和分类指导,为各地开展农村规划工作提供基本依据。根据规划对象在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方面的不同,可将规划对象分为不同的类型,采取不同的规划编制标准。例如,《北京市村庄体系规划(2006~2020年)》将全市的行政村划分为城镇化整理、迁建、保留发展三种类型4。各地可以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在这三大类的基础上进行中类和小类的划分(表1)。对不同的指标有不同的操作方法:一些可以反映在空间上的指标(例如自然限制性要素指标等)可以运用GIS软件进行区域划分;一些没有客观、强制性依据的指标,可以通过专家打分等方法来进行分类。综合分析各种指标在不同村庄的情况,从而对规划区内的村庄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提出发展目标和规划指导意见。

完善规划内容和指标,明确强制性和指导性

目前,《办法》中规划内容多为指导性的,强制性内容涉及较少。参考2006年4月1日开始实施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把农村规划中必然会涉及、可能会涉及到的指标、要素的内容进行分类,明确不同层次规划的强制性和指导性的指标、要素(表2)。

优化规划编制内容,强化产业、生态、环境等方面

农村规划编制的内容和指标设置要充分考虑可持续发展,加强产业、生态、环境、资源等方面的规定。国外在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例如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充分考虑功能

表1 村庄规划编制方法指标分类

大分类

城镇化整理型村庄

迁建型村庄

保留发展型

村庄

中分类

中心城规划建设区内

新城建设用地内

镇规划建设区内

近期迁建型村庄

逐步迁建型村庄

引导迁建型村庄

保留控制发展

保留适度发展

保留重点发展

分类依据

范围

范围

范围

限制要素

限制要素

范围

范围

范围

限制要素

综合分析

综合分析

依据内容

中心城规划建设区范围

新城规划建设区范围

镇区规划建设区范围

危害严重的泥石流沟谷、滑坡危险区、塌陷危险区地裂缝

外侧500米以内范围、现状及规划高压走廊防护区内、大

型广播电视发射设施保护区、地下水源核心区内

超标洪水分洪口门、地表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

心区、风景名胜区特级保护区、规划钉桩绿地、地质遗迹

一级保护区、污水处理场、垃圾填埋场、垃圾焚烧场、堆

肥场、粪便处理场防护区内

新城规划建设区范围周边1000米

镇区规划建设区范围周边500米

面积小于50亩

包括位于河流、湖泊等水体及水滨保护地带;自然保护区

的缓冲区、实验区;风景名胜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区;

森林公园;第二道绿隔、楔形绿地;长城墙体两侧500米

范围内;矿产资源密集点地区;活动断裂带两侧500米

小分类

整体迁建型

局部迁建型

需防护措施保留型

混合与土地使用的多样性;适合于不同教育背景的多样性的工作机会;适合于不同经济部门和经营规模进入的产业结构等。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中充分考虑不同社会群体混合居住;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产农副产品,健康的精神生活;交通安全的街道,邻里和睦并相互关照;不同收入水平的人有适当的住所等。

规划编制过程的建议

明确编制主体,分清责任事权

综合研究表明,农村规划是由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一项群体决策活动。受到不同利益驱使的影响,农村规划的参与主体之间形成多方博弈的局面。对博弈过程中利益平衡点的正确把握将成为农村规划科学制定和有效实施的前提和保证。目前,我国多数农村的管理体系是“县主导、乡主管、村主体”管理体系,在规划管理中要充分明确这三方的责任事权。乡(镇)域规划和村庄布局规划应由县级人民政府规划主管部门指导,乡(镇)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村庄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应由村委会组织编制。乡(镇)域规划应经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经县级人民政府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后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村庄规划应经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后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村庄规划应列入本村的村规民约,作为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5。

加强公众参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农村规划的制定需要对农业生产方式、农村生活方式和农民生活需求的深入了解,因而农村规划不能忽视农民的力量,离不开农民的积极参与。如何加强农村规划的公共参与,是近几年农村规划研究的重要方面,如吕斌等(2006)提出把公众参与从体现规划知情权和监督实施的手段变成规划决策的依据,提出将村庄规划“目标—调研—规划—实施”的线性模型优化成为公众参与下的“菱形构架”系统(图4)。建议乡镇村庄规划编制方法中应当明确规划的不同阶段应当采取的公众参与方式。建议农村规划的现状分析部分应包含村民意愿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家庭情况调查、居住生产情况调查和村镇建设意向调查。调查对象为规划范围内的居民,可以用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应作为附件,加入村庄规划的成果当中。在乡域规划的纲要阶段,应当就乡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村镇体系规划和调整、建设用地范围和大体的用地布局等与乡镇发展、农民生产生活相关的内容进行公示,接受群众意见,公示的时间不少于十天。村庄规划方案完成后,规划编制单位应以简单明了的

表2 城乡规划强制性和指导性内容说明

强制性内容指导性内容乡域城乡统筹规划中的

强制性内容

乡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

划的强制性内容

城乡统筹规划层次的指

导性内容

乡中心区总体规划层次

的指导性内容

●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基本农田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核心区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核心区

●乡中心区和村庄建设用地边界

●乡中心区防洪、抗震建设标准

●街区层次:建筑总量上限、容积率上限、人口容量、总体建筑密度、公共绿地总量、

总体绿地总量、总体绿地率、公益性服务设施总量、市政基础设施总量、建筑限高

●地块层次:用地面积、用地性质、人口容量上限、绿地率、容积率、 建筑限高、建

筑密度、配建车位数、出入口方位、公益性服务设施、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禁设开

口路段

●乡镇文化与特色

●发展主导功能

●产业发展引导

●城市设计引导

●盈利性公共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的选址建议

●街区层次:景观特色意向、公益性服务设施选址、天际线、地标、景观廊道

●地块层次:建筑色彩及风格、临街建筑面宽、临街建筑垂直视角、公益性服务设施

选址、部分支路选线、配建停车场位置、出入口位置等

表达方式将村庄规划向村民进行公示。建议以展板形式,内容应通俗易懂,便于村民理解。村庄规划成果应根据大多数村民的合理意见进行修改完善,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成果上报时需附有加盖村委会公章的书面意见。

重视规划的动态性,加强规划的制度保障村庄规模小,社会结构简单,发展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极小的外因往往导致发展方式的完全改变,过于具体的蓝图和目标无法保证实现,反而降低了规划的严肃性。农村规划编制应该改变现有思路,不再单纯的注重目标导向和控制蓝图的实现,而是随乡村社会经济发展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切实提高乡村生活、生产活动的质量。另外,还需加强农村的体制与政策创新,为农村规划提供制度保障。转变政府的管理理念,调整政绩考评标准,将“提高农民,转移农民,保障农民”作为政府管理理念的重要内容。只有这样农村规划才能得到充分重视,

农村才能实现持续发展。

注释

1 孟庆,马兵. 规划由“城市”向“城乡”转变的思考[J]. 规划师,2008(05)

2 顾朝林,金延杰等.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试点思路与框架——以山东胶南市为例[J]. 规划师,2008(10):62-67

3 赵虎,王兴平. 基于城乡统筹理念的村镇规划改进措施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 规划师,2008(10):10-13

4 城镇化整理型村庄:位于规划城市(镇)建设区内的村庄;迁建型村庄:生存条件十分恶劣和与全市生态限建要素有矛盾需要有序搬迁的村庄;保留发展型村庄:上述两类村庄以外的村庄,这类村庄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的乡村化形态。

5 傅立德.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的施行情况及修订建议[J]. 规划师,2006(11):68-69

6 吕斌,杜姗姗,黄小兵. 公众参与构架下的新农村规划决策——以北京市房山区石楼镇夏村村庄规划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06(03):34-42

参考文献

1 陈志诚,侯雷,兰贵盛. “城乡统筹发展”与小城镇总体规划的应对[J]. 规划师.2006(02)

2 孟庆,马兵. 规划由“城市”向“城乡”转变的思考[J]. 规划师.2008(05)3 傅立德.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的施行情况及修订建议[J]. 规划师.2006(11)4 吕斌,杜姗姗,黄小兵. 公众参与构架下的新农村规划决策——以北京市房山区石楼镇夏村村庄规划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2006(03)

5 胡娟 朱喜钢. 西南英格兰乡村规划对我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启示[J]. 城市问题.2006(03)

6 赵虎,王兴平. 基于城乡统筹理念的村镇规划改进措施探讨——以江苏省为例[J]. 规划师.2008(10)

7 赵之枫,郭玉梅,张建. 通州村庄体系规划研究[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05)8 金兆森,张晖等编著. 村镇规划[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08)

9 王鹏,王健. 《城乡规划法》背景下对北京农村规划的思考[J]. 北京规划建设.2008

(02)

10 顾朝林,金延杰等.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试点思路与框架——以山东胶南市为例[J].规划师.2008(10)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责任编辑:崔健

图4 公众参与视角下农村规划模型6

目标

规划

问题实施

公共参与公共参与

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村庄规划编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随着嵊泗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规划的意识明显增强。但是目前的规划工作尚存在许多问题,规划的指导作用还不能真正发挥。特别是村庄规划的编制,科学性、可行性不强。 一、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编制理念缺乏创新。在村庄规划过程中,规划设计单位简单套用城市规划的设计理念,对村庄原有的区位、经济、资源等问题缺乏深入研究,对村庄的历史文化缺乏理解,对村庄发展的需求认识不足。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往往只是将当地政府的意见文本化,而不注重对地方特色的深入挖掘,使得村庄规划变得千篇一律,更多体现出村庄被城市化的味道,导致实施主体对规划的不认同,无法有效的激发其对规划实施的积极性。 2、规划内容缺乏深度。多数村庄规划基本等同村庄整治规划,很大篇幅集中在农房美化、治污改厕、垃圾处理、村庄绿化等方面,而对于经济产业发展布局指导、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内容的设计篇幅过少,无法有效指导村庄发展。 3、编制过程缺乏互动。村庄规划的编制主体是乡镇,而规划的实施主体往往是社区、村,公众参与明显不足。作为实施主体更多的是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对村民意愿等的调查不重视,流于走过场,导致很多规划无法得到村民的认同,实施过程难度加大。

4、规划表达缺乏动态。村庄规划中空间布局的规划占有很大篇幅,设计单位往往试图采用简单的空间布局来描述村庄建设远景和实施手段,更多体现的是现状和远景建设成果两个静态比较,缺乏实施计划性的研究,缺乏实施过程各节点的动态描述,对规划的实施过程缺乏有效引导,规划实施进程表达缺乏可读性,导致实施主体憧憬美好未来却又无从着手。 二、编制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村庄规划。 为了解决目前村庄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编制科学、合理、可操作的村庄规划,我们必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浙江省城乡规划条例》要求,以面向实施的理念来编制村庄规划。 1、提倡公众参与,建立村庄规划互动机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不能仅限于规划主体单位、设计单位、各级相关职能部门闭门造车,更多的应该让规划实施单位和民众参与规划编制的全过程。可以采用召开村民代表现场座谈会、现场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让村民更多的参与其中,献计献策,集思广益,实现互动。综合社会各层面的意见,掌握村民意愿,总结规划需待解决的问题,实现有的放矢,使村庄规划变为体现他们生活、生产意愿的规划,同时有利于今后规划的实施。 2、强化村庄特色,体现村庄规划因地制宜。通过对村庄历史文化的解读,对人文风情的体验,对产业功能的分析和村庄布局肌理的梳理,继承发扬村庄文化、把握村庄特色、挖掘村庄潜

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

四川省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 编制要点(试行)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实现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总目标,结合我省各县(市、区)的实际,规范我省各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统一各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的内容深度,提高我省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的质量,特制定《四川省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编制要点》(试行)。 1.2 村庄布局规划的归属和作用 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是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的深化和延伸,用于指导县(市、区)域范围内的村庄建设与整治规划。应单独编制。 1.3 编制主体和审批权限 县(市、区)域村庄布局规划由县(市、区)级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由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审批。 1.4 指导思想 坚持“区域统筹、城乡统筹、环境统筹、社会服务统筹、基础设施统筹”的指导思想。 1.4.1“因地制宜、宏观调控、统筹发展、规模适度”;

1.4.2 遵从农民意愿,适度集中。 1.5 规划原则 1.5.1 依托城镇,城乡统筹; 1.5.2 集约用地,提高效率; 1.5.3 规划引导,重点倾斜; 1.5.4 产业支撑,带动发展; 1.5.5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1.5.6有利生产,方便生活; 1.5.7完善功能,改善环境; 1.5.8尊重自然,保护历史。 1.6 编制依据 1.6.1 县(市、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1.6.2 城镇总体规划; 1.6.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6.4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1.6.5 其它相关的专项规划或专业规划; 1.6.6 《村镇规划标准》及其它有关法规、技术规范、技术标准。 1.7 本编制要点的适用范围 本规划编制要点适用于我省各县(市、区)域范围内建制镇以下的农村地区的村庄布局规划编制。 1.8 本编制要点的解释权 本编制要点由四川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

城市(镇)总体规划编制的方法与程序 总体规划编制的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编制内容、编制程序、成果要求。 1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总体规划从内容上可分为: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城区规划,近期建设规划,专项规划四个组成部分。 2城市整体规划的编制方法与程序: 总体规划编制从工作阶段上可以分为总体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总体规划技术成果的编制三个阶段。 (1)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 1)基础资料的收集与调研 对城市现状基础资料的收集与调研,是整个总体规划编制的基础工作。需要通过文献、访谈、现场勘探等多种方法,对城市的区 域、社会、经济、自然、历史环境等展开全面和细致的调研。 在收集与调研的过程中,对城市建设用地的调查是一项重要内容。要对城市存量建设用地的数量和用地性质进行核查和分析,切 实掌握土地使用的真实状况和效益,分析人均用地水平、用地结构 和区域建设用地分配等资料。通过对城市建设用地现状的全面和细 致的掌握,为提出合理、高效的土地使用策略提供依据。 调查和研究的成果形成城市基础资料汇编,包括城市现状图和一套完整的现状基础资料报告。 2)规划编制的前期研究 在前期研究工作中,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评价和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是两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A 现行城市总体规划评价: 首先要系统的回顾历版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和技术内容,研究城市发展的阶段特征,把握好城市发展的自身规律。特别是对现行 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各项专项规划的实施情况和遗留的问题要进行认 真的总结,对基础设施的支撑能力和建设条件作出评价,在此前提 下,对总体规划编制的必要性进行分析。

B 战略问题的前瞻性研究: 深入分析和总结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城市现状问题和新的发展趋势,从落实土地、水、能源和环境等影响城市长期发展保 障要素,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等前提出 发,依据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前瞻性的研究城 市的发展条件和动力机制,科学合理的研究城市的定位、发展目标、 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等战略问题,为总体规划的修编提供依据。(2)总体规划纲要的编制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先编制总体规划纲要,经过审查的纲要也是总体规划成果审批的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任务是研究总体规划中的重大问题,撰写专题研究报告,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论证。 1)城市总体规划纲要的主要内容 a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提出市域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确定生态环境、土地和水资源、能源、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 的综合目标和保护要求,提出空间管制原则; ●预测市域总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各城镇人口规模、职能分工、空间 布局方案和建设标准; ●原则确定市域交通发展策略; ●提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b 城市中心区规划 ●分析城市职能、提出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 ●预测城市人口规模; ●提出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范围,并制定空间管制措施。 ●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提出交通发展战略及主要对外交通设施布局原则; ●提出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目标; ●提出建立综合防灾体系的原则和建设方针。 2)城市总体纲要的成果要求 a 规划文本:规定性要求

设计方案及实施措施

设计方案及实施措 施

设计方案及实施措施 可行性研究、勘测、设计、预算编制内容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1)规划设计原则。一是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二是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三是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四是因地制宜;五是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六是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相结合;七是与相关部门规划相协调。 (2)规划设计方案 ①土地平整工程规划 综合考虑农业种植习惯、耕作方式、地形地势、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确定耕作田块的规模;耕作田块的规划形状采取尽量接近矩形或正方形,其次是直角梯形等规则的四边形,对于接近河流、沟渠、村界等导致形状变曲的田块,不选择机械分割,尽量将自然边界作短边,同时保持长边的平行;耕作田块的布局,要综合考虑改进光照、机械作业、作物灌溉、水土保持、排水、防风、与居民点和主干道之间的位置关系等因素;耕作田块的高程,本着节约成本、有利灌排的原则确定田块平整高程。 ②农田水利工程规划 纵观全局,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讲求实效;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节约用水。骨干沟渠的规划要求一是在既定条件下,应该获得最大的自流面积;二是布置尽量减少工程量,保证工程安全;三是

沟渠布置要结田块、道路、林带综合考虑,合理组合,尽量少占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与工程治理效果。交叉建筑物。为满足过水、交通需要,在排灌沟渠上需配套交叉建筑物,有涵洞、桥梁、跌水、倒虹吸、水闸等。桥梁按公路Ⅲ级标准设计,其它水工建筑物按设计规范经过水利计算确定各项尺寸,采用浆砌石、砖砌体或混凝土结构。 ③田间道路工程规划 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有利生产,节约成本;综合兼顾;远近结合。 项目区道路工程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干、支道,并以干、支道为骨架进行田间道路工程规划。项目区内原有的硬化路面尽量在设计中保留。规划新建田间道路尽量利用原有道路路基。 勘测方案 根据项目实施的时间安排,计划对该项目的测量工作分三步进行 (1)、资料收集与踏勘:收集该项目区已有资料(现有的坐标、高程以及图纸资料等),并对该项目区需整治的土地进行详细的现场踏勘。 (2)、控制测量:根据提供的平面及高程三维座标,用GPS、CORS系统进行大比例尺测图前的全面控制。 (3)、地形测量:地形测量是土地整治中计算土方,找出填、挖临界点的重要依据,只有找准了临界高程,才能不背工,

乡镇中心村庄规划实施方案

乡镇中心村庄规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充分发挥规划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作用,根据省、市、县的要求,现提出全乡各村中心村庄规划实施方案: 一、中心村庄规划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中心村庄规划要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做到有利于生产、方便生活,进一步改变农村生活方式,改善农民居住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 2、尊重农民意愿。在中心村庄规划中,在强调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必须全过程突出农民在规划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农民积极性。中心村庄规划在审批公布之前应充分听取和征求各方面意见,增加农民对中心村庄规划的知情权、参与权。通过农民的集思广益,在规划上要克服有新房无新村,有新村无新貌的现象。 3、节约集约用地、强化功能的原则。中心村庄规划要与土地利用规划相结合,合理布局公共设施和服务设施。 4、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要体现当地传统的建筑文化和传统特色。中心村庄规划要注意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适当兼顾民风习俗。中心村庄规划要科学合理,集聚要适度有序,要切实重视并保护

中心村庄特色。 二、中心村庄规划工作的基本要求 在编制中心村庄规划时,要从实际出发,统筹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科学合理地确定中心村庄的位置,规划要力求体现前瞻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编制中心村庄布点规划 1、中心村庄布点规划,要依据相对集中的原则,规划布局结合学校、村部等公益设施集中的地方设置中心村庄。 2、规划中心村庄的规模:我乡属山区,中心村庄规模应在60户左右,户均占地不得超过220平方米。彻底打破宅基地私人所有传统观念,厂实行每户一处宅基地制度。 3、中心村庄应预测村发展的规模及并入该中心村庄的其他自然中心村庄或村民组,并作为中心村庄规划的规划布点,确定户数及用地规模。中心村庄规划,从选址上首先要提高新建房屋的避灾能力。 编制中心村庄建设规划 依据中心村庄布点规划,结合中心村庄现状,规划房屋要与原有永久性房屋有机衔接,要选择符合规划要求的原有砖混房屋大多数的朝向和标高作为新规划房屋的基准,编制中心村庄建设规划,并形成规划成果图。在编制中心村庄建设规划时要综合考虑道路、给水排水、供电、通信、卫生、绿化、防灾等设施的规划。主建筑物幢与幢前后间距满足日

概念性方案设计文件编制及深度要求

概念性方案设计文件编制及深度要求 第一部分概述 按照管理本部的设计管理流程要求,概念性方案设计是承接项目和产品的设 计阶段,概念性方案设计在概念性方案设计任务书和项目产品建议问题总结的基 础上,设计思路应具有延续性、探索性、独创性和挑战性。 1.方案设计文件编制的目的和特点 a)概念性方案阶段的任务包括以下两大方面: i.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确定设计管理模式,起主要工作成果体现在 设计任务分解清单和设计费用预算、项目设计总体控制计划以及设 计单位的筛选;有关项目设计总体控制计划的编制要求可以参照《项 目规划设计分析成果标准》相关章节执行; ii.通常意义上的概念性方案设计。对概念性方案设计本身的要求可以参照本文执行; b)概念性方案可以根据需要结合当地政府报批所需的修建性详规设计,概 念性方案深度以修建性详规深度为参照依据。设计内容在体现概念性方 案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应围绕修建性详规、场地分析和住宅单体选型 的要求进行,表现手法可根据报批或者项目具体需要灵活确定。 c)概念性方案设计文件包括设计单位或分公司规划设计部提供的: i.设计单位提供的概念性方案设计文件应以构思分析草图、场地分析 草图、住宅单体风格以及户型选型示意图和总平面设计构思图纸为 主,辅以对整体概念构思的的简要设计说明; d)概念性方案设计文件以说明如何实现甲方策划意图和设计的整体构思为 主,结合政府报批要求及公司内部要求可以采用灵活的表现手法,为充 分展示设计意图、特征和创新之处,可以有分析图草图、总平面及单体 建筑图、透视图,还可根据项目需要增加模型、电脑动画、幻灯片等。

2.概念性方案设计文件的内容与编排 概念性方案设计应包含以下两大组成部分,分别由设计单位和分公司规划设计部提供。 a)设计方应该提供概念性方案构思说明书、设计图纸、透视图三部分,编 排顺序为: i.封面:写明方案名称、设计单位、设计年月; ii.扉页:注明方案编制单位的行政和技术负责人、设计总负责人、概念性方案设计人,并经上述人员签署或授权盖章;以上人员需加注 专业技术职称,本部分必要时需附透视图或者模型照片; iii.概念性方案设计文件目录; iv.概念性方案构思说明:由总说明和各专业构思说明组成;具体要求可参照国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设计说明格式,并应考虑增加结合项 目实际情况的设计内容说明; v.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指总建筑面积、容积率、各分类建筑面积、各类住宅每户单元建筑面积等;设计单位应该完成《概念设计任务 书》中的各类统计表格。同时,分公司规划设计部负责人应该审核 上述数据的真实性; vi.设计图纸:主要由规划总平面图、以及道路、竖向、管线、绿化景观、土方平衡等总图类图纸,以及建筑专业图纸组成,可参见第二 部分概念性方案图纸目录; b)分公司设计部应对概念性方案做出完整的书面评估意见; c)如设计合同以及设计任务书中有特别的约定,其设计文件的编制,应按 照招标的规定和要求执行。 3.概念性方案设计文件的规格与装订 概念性方案设计文件主要是公司内部根据本规定或者设计任务书的约定制作,以下为主要编制原则: a)一般项目应按设计说明书、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设计图纸、分析说明, 共四部分。复杂项目每部分可以独立分册装订;

规划编制实施方案

规划编制实施方案 篇一:布局编制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党地方、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农村土地整治的无关精神,统筹安排、科学指点土地整治活动,落实最严厉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厉的节约用地制度,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依据和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国土资耕发[20XX]号)和市国土资源局的文件精神,结合 的实际,特编制本实施方案。 一、指点思维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落实党地方国务院关于大力推动土地整治的决策部署,以落实“两个最严厉”土地治理制度、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为根本目的,以全体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为平台,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添加有效耕地面积、进步耕地品质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统筹安排土地开发整顿复垦等土地整治活动,协调好土地整治与耕地保护、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关系,促进我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逾越式发展。 二、编制准则

1、依法依规科学布局。以《土地治理法》等无关法律法规为根据,细化和落实《 区土天时用总体布局(20XX-2020年)》对土地整治的部署安排,正当确定土地整治指标,明确布局期间的补充耕地任务、土地整治严重工程和相干政策措施等,确保布局的全面实施。 2、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围绕协调推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相结合为平台,整合资源,聚合资金,统筹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进步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发挥土地整治综合效益。 3、上下结合互相协调。坚持自上而下、上下结合,充分思考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土地整治潜力,统筹安排全区土地整治指标任务,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做到上下衔接;增强部门协调,做好与城乡布局、区域布局、行业布局等相干布局的衔接。 4、专家领衔公众参与。充分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专家队伍,增强协作,广泛听取专家意见,做好土地整治布局的咨询论证。采取多种形式和渠道,扩大布局编制的公众参与,顺便要思考相干利益人的意见,加强布局修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实行科学、专制决策。

正定县规划设计方案模板可编辑

正定县xx生产制造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模板仅供参考

报告说明— 正定县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华北平原中部的冀中平原,古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也是百岁帝王赵佗、常胜将军赵云故里,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定片区所在地。截至2010年,正定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 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正定县位于东经114°23’—114°42’,北纬37°58’—38°21’之间,北距首都北京258千米,距天津新港350 千米,东距黄骅港300千米,西距太原160千米,南与省会石家庄市市区 相接。境内有正定国际机场、高铁、动车,京珠、京昆、石黄高速公路, 坐落境内的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已开通20多条国内外航班。2020年4月,正定县被河北省体育局评选为“2019年度体育工作最佳县(市、区)”。 肥料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因此, 自从建国以来,为解决粮食生产问题,让人民吃饱饭,我国积极推进肥料 产业的发展,通过引入国外肥料生产企业和学习其先进生产技术,造就了 一批具有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国有、公私合营、私营化肥企业,对 我国肥料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近年来,随着环保政策的不 断施压,对有机肥产业形成利好条件。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18519.8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5734.6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96%;流动资金2785.16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5.04%。 达产年营业收入24316.00万元,总成本费用18860.42万元,税金及附加302.40万元,利润总额5455.58万元,利税总额6510.47万元,税后净利润4091.6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418.7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9.46%,投资利税率35.15%,投资回报率22.09%,全部投资回收期6.03年,提供就业职位480个。

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最新)

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 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文件精神,现就做好村庄规划工作制定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规划定位。村庄规划是法定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进行各项建设等的法定依据。要整合村土地利用规划、村庄建设规划等乡村规划,实现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等有机融合,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村庄规划范围为村域全部国土空间,可以一个或几个行政村为单元编制。 (二)工作原则。坚持先规划后建设,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尊重村民意愿,反映村民诉求。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实现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防止乡村建设“千村一面”。坚持有序推进、务实规划,防止一哄而上,片面追求村庄规划快速全覆盖。 (三)工作目标。力争到X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有条件、有需求的村庄应编尽编。暂时

没有条件编制村庄规划的,应在县、乡镇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村庄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规则和建设管控要求,作为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核发乡村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对已经编制的原村庄规划、村土地利用规划,经评估符合要求的,可不再另行编制;需补充完善的,完善后再行报批。 二、主要任务 (四)统筹村庄发展目标。落实上位规划要求,充分考虑人口资源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人居环境整治等要求,研究制定村庄发展、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人居环境整治目标,明确各项约束性指标。 (五)统筹生态保护修复。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明确森林、河湖、草原等生态空间,尽可能多的保留乡村原有的地貌、自然形态等,系统保护好乡村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加强生态环境系统修复和整治,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优化乡村水系、林网、绿道等生态空间格局。 (六)统筹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落实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划定成果,落实补充耕地任务,守好耕地红线。统筹安排农、林、牧、副、渔等农业发展空间,推动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发展。完善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布局,保障设施农业和农业产业园发展合理空间,促进农业转型升级。 (七)统筹历史文化传承与保护。深入挖掘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划定乡村历史文化保护线,提出历史文化景观整体保护措施,保护好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6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16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为提高城市总体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加强和改进城乡规划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审批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规划地位)城市总体规划是全局性、综合性规划,在城市发展中具有战略引领和刚性控制作用,是合理配置城乡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指导城乡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 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应当严格执行,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第四条(规划原则)制定和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应当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区域协调、城乡统筹、集约节约、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共安全。 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推进两图合一。全国城镇体系规划和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应当作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依据。 编制近期建设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等,不得违反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 第五条(管理体制)国务院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对全国城市总体规划制定和实施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省、自治区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 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报批管理等具体工作。 第二章规划编制组织 第六条(组织编制主体)城市总体规划由城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实施和修改,城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具体承办。 第七条(编制单位资质)承担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单位,应当取得城市规划编制单位资质证书,并在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第八条(前期工作)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前,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对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开展规划实施评估、战略研究等前期工作,明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思路和重点。 在前期研究工作基础上,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应当至少在现行规划到期前两年开始。 第九条(专题研究和技术论证)在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城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组织相关方面的专家,对涉及城市发展建设和空间资源保护利用等重大事项开展专题研究,对规划草案进行技术论证。

规划设计方案如何编写范文

xx项目 规划设计方案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摘要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17536.5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078.8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0.28%;流动资金3457.72万元,占 项目总投资的19.72%。 达产年营业收入23537.00万元,净利润3552.64万元,达产年纳 税总额2109.48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7.01%,投资利税率32.29%,投资回报率20.26%,全部投资回收期6.44年,提供就业职位409个。 塑料瓶是使用聚酯(PET)、聚乙烯(PE)、聚丙烯(PP)为原料,添加了相 应的有机溶剂后,经过高温加热后,通过塑料模具经过吹塑、挤吹、或者 注塑成型的塑料容器。塑料瓶具有不易破碎、成本低廉、透明度高、食品 级原料等特点。塑料瓶的制作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在200~300℃高温和1000~2000个大气压压强下,将乙烯聚合制成。在聚乙烯里,不掺杂其他物质。这样制得的聚乙烯密度低,质地柔软,对于阳光、空气、水分和化学试剂,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所以无需外加稳定剂、增塑剂, 而稳定剂和增塑剂则多半是有毒或有剧毒的。

xx项目规划设计方案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第三章市场分析 第四章项目建设规模 第五章项目建设设计方案 第六章运营管理模式 第七章风险评估 第八章 SWOT分析 第九章项目实施方案 第十章投资计划方案 第十一章项目盈利能力分析 第十二章项目综合结论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一)项目名称 xx项目 (二)项目建设性质 该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依托某某新兴产业示范基地良好的产业基 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xx为核心的综合性产 业基地,年产值可达24000.00万元。 二、项目承办单位 xxx公司 三、报告咨询机构 泓域咨询机构 四、项目建设背景 塑料瓶是使用聚酯(PET)、聚乙烯(PE)、聚丙烯(PP)为原料,添加了相 应的有机溶剂后,经过高温加热后,通过塑料模具经过吹塑、挤吹、或者 注塑成型的塑料容器。塑料瓶具有不易破碎、成本低廉、透明度高、食品 级原料等特点。塑料瓶的制作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在200~300℃高温和1000~2000个大气压压强下,将乙烯聚合制成。在聚乙烯里,

新时期村庄规划编制核心内容摘要剖析

新时期村庄规划编制核心内容摘要当前的新农村建设离不开中国城镇化背景。在过去30年的城镇化进程中,如何统筹城乡,在均衡、包容、和谐的前提下实现低碳、绿色、可持续的城乡一体发展,成为目前城市和乡村共同面临的课题。 建村如村,而不是建村如城,我们不能像“打造”城市一样去打造一个乡村,也不能在推倒之后像重新竖起一个城市新区一样去毁掉一个原生态的乡村。乡村建设的大量工作都会在村落更新上发生。 但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先纠错,才能避免以试错的方式形成高代价成果。 纠错,需要认清在村落更新中文化保护的五大误区:把装修当文化,把造价当原则,把规模当成绩,把工艺当装饰,把更新当开发。 就乡村建设的核心价值来讲,人是主体。不仅要解决为什么人而建、为什么人而回归乡愁的问题,还要解决什么人来建的问题。要在村落更新中做好文化保护工作,就需要遵从“有村有人,有房有田,有居有社,有车有行”的四项原则。“有村有人”,是指可持续的乡村建设,需要有原生居民的持续居住,原住民的日常生活,带有深深的田园肌理的痕迹,是乡愁不能抹掉的部分。“有房有田”,是指可持续的乡村建设,除了要保护房子,还要保护生态产业。“有居有社”,是指除了保护原生居民外,还要保护他们的聚落文化生活,这是居民的凝聚力所在,也是村落的生命力体现。“有车有行”,是指在一些村落改造中,修路曾经成为第一件大事,路修宽了,汽车进了村,但

是少了阡陌交通步行相达带来的邻里关系。我们倡导田野间的步行健康生活,需要还汽车道给乡间小路。 村落更新的宗旨在于恢复乡村生活活力,进行本土文化的保护;遵循四项原则,建村如村,是回归乡愁的有效途径。 美好环境共同缔造 李郇中山大学城市化研究院院长 规划者往往延续自上而下、政府主导的城市规划模式,以城市空间理念与建设标准进行村庄规划,强调城市发展意图而忽略群众诉求,导致新旧村落空间分离与规划难以实施。 实际上,村庄规划的本质应是以公众参与为主的新社区规划。其本身是一种纯农业公共产品,实施有赖于以村民为本位、多方参与互动而凝聚的公众力量。在村庄发展日趋分散化与去集体化的背景下,村庄规划的核心在于找回农村传统的集体主义、培养村民的自组织能力,让村民持久受益。在实践中,规划师具有多重身份:引导村民参与规划、表达诉求的引导者,整理需求、挖掘资源、分析研究、制订方案的规划者,联系政府与村民、统筹双方力量的沟通者等。 这种规划模式,我们称之为美好环境共同缔造的新社区规划,源自对人居环境科学的思考。人居环境科学指出五大系统的产生是人、自然、社会三者互动的结果,强调人居环境规划建设应以人为本。秉承该原则,我们通过以群众参与为核心,实践完整社区建设;以培育精神为根本,形成可持续基础;以奖励优秀为动力,激励群众广泛参与;以项目活动为载体,融合人与社会空间关系;以分类统筹为手段,

村庄规划目标的制定原则与编制流程

村庄规划目标的制定原则与编制流程 乡村发展目标制定包括分析背景条件、确定总体目标、明确各自目标等环节。要以国家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为基础,契合省、市、县、乡、村发展总目标,评估乡村的机遇与挑战,结合乡村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综合判断乡村所处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短板,在总目标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从区域分工定位、生态环境提升、产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彰显、乡村设施建设、社会文明和谐等方面定性或定量提出乡村发展的子目标。 村庄规划编制流程“七步走” 日前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做好

法定的村庄规划,并要求到2020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有条件的村可结合实际单独编制村庄规划,做到应编尽编。本文总结已经编制的村庄规划,探索村庄规划编制的基本过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村庄规划的编制原则 (一)多规合一 按照“多规合一”的总要求,村庄规划编制要做到规划工作底图、技术标准、规划范围、规划指标、规划目标期限、规划数据建库等方面统一。 (二)突出村庄特色 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以全域规划的理念,以多样化为美,突出地方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保留村庄特有的民居风貌、农业景观、乡土文化,防止“千村一面”。 (三)坚持保护建设并重 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科学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保护好建设开发的生态底线,为生产、生活创造优质的生态环境,防止调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四)坚持以农民为主体 坚持“听民声、汇民智、重民意”的工作理念,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听取村民诉求,组织村民充分发表意见,参与集体决策,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二、村庄规划编制流程 从现有的村庄规划编制来看,村庄规划编制大致需要以下七步程序:工作准备、现状调研及分析评价、规划目标确定、规划方案编制、村民意见征询、规划论证审查、规划上报。(一)村庄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

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标准

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有两个阶段,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与城市总体规划。 第二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得主要任务就是研究确定城市总体规划得重大原则,作为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得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纲要成果包括文字说明与 必要得示意性图纸。 第三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 1、简述城市自然、历史、现状特点; 2、分析论证城市在区域发展中得地位与作用、经济社会发展得目标、 发展优势与制约因素,初步划出城市规划区范围; 3、原则确定规划期内得城市发展目标、城市性质,初步预测人口规模、 用地规模; 4、提出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与布局得初步方案; 5、对城市能源、水源、交通、基础设施、防灾、环境保护、历史文化、 遗产保护、重点建设等主要问题提出原则规划意见; 6、提出制订与实施城市规划重要措施得意见; 7、专题研究报告:对城市重大问题进行研究(视情况选定)。 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纲要图纸 1、区域城镇关系示意图,标明相邻城镇位置、行政区划、重要交通设施、 重要工矿与风景名胜区等。图纸比例为1/10万—1/50万; 2、城市现状示意图,标明城市主要建设用地范围、主要干道、各类保护 区以及主要得基础设施。图纸比例为1/25000—1/50000; 3、城市规划示意图,标明城市规划区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大致范围,标 注各类主要建设用、规划主要干道、河湖水面、生态与历史文化保 护区、重要得对外交通设施等。图纸比例为 1/25000—1/50000; 4、规划方案得结构示意图。 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得主要任务就是综合研究与确定城市性质、规模与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 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得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件与规划图纸。文件包括规划文本与附件,规划文本就是对规划得各项目标与内容提出规定性要求得文件。 第七条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1、前言:说明本规划编制得依据; 2、城市规划基本对策概述; 3、市(县)域得城镇发展。包括城镇发展战略及总目标,预测城市化水平, 城镇职能分工,发展规模等级,空间布局,区域性交通设施,基础设施, 环境保护区,风景旅游区得总体布局,有关城镇发展得技术政 策; 4、城市性质,城市规模与规划期限,城市规划区范围,城市发展方针与战 略,城市人口现状及发展规模; 5、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 (1)确定人均用地与其她技术经济指标,注明现状建成区面积,确 定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与面积,列出用地平衡表; (2)城市各类用地布局,不同区位土地使用原则及地价等级得划

赣州规划设计方案范文

赣州xxx建设投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参考范文(下载可编辑)

赣州xxx建设投资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赣州,简称“虔”,别称“虔城”,也称“赣南”,是江西省的南大门,是江西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设区市。赣州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形以山地、丘陵、盆地为主,总面积39379.64平方千米,下辖3个市辖区、14个县、1个县级市、2个功能区,2019年户籍人口为983.07万人。 赣州是江西省省域副中心城市、中国百强城市、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国家 Ⅱ型大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赣粤闽 湘四省通衢的区域性现代化中心城市,拥有3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个综合 保税区。赣州钨与稀土资源丰富,是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 基地。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红色文 化传承创新区。赣州都市区是江西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都市区。赣州是国 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 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原中央苏区所在地、万里长征的起点城市,文天祥、周敦颐、海瑞、王守仁、辛弃疾和中共第一代核心领导人皆 在赣州主政过。赣州是中国魅力城市之一,有着千里赣江第一城、江南宋城、红色故都、客家摇篮、世界橙乡、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和世界风水堪 舆文化发源地等美誉。2012年,国务院正式出台《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 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3年,赣州成为中部首个执行西部大开发税收政策的城市。2017年,赣州获批成为江西省首个“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 陶粒是一种在回转窑中经发泡生产的、主要用于作隔热耐火材料的骨料,我国陶粒砂主要用于石油支撑剂,是需求量最大的陶粒砂品种之一。 该xxx项目计划总投资9850.4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495.2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6.09%;流动资金2355.1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3.91%。 达产年营业收入1968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5017.80万元,税金及附加190.61万元,利润总额4667.20万元,利税总额5501.56万元,税后净利润3500.4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001.16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7.38%,投资利税率55.85%,投资回报率35.54%,全部投资回收期4.31年,提供就业职位356个。 严格遵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的原则。项目一定要遵循国家有关相关产业政策,深入进行市场调查,紧密跟踪项目产品市场走势,确保项目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发展前景。项目建设必须依法遵循国家的各项政策、法规和法令,必须完全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相关行业投资方向及发展规划的具体要求。 ......

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云南省村庄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村庄规划编制,提高村庄规划质量,根据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建设部《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城镇规划建设用地以外的村庄,包括农场、林场、工矿区居民点等(以下统称为村庄),组织编制规划,应当遵循本办法。 第三条编制村庄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城乡统筹原则,贯彻资源优化配置与节地、节水、节能和节材的方针,因地制宜,尊重地方与民族特色和优良传统,立足于改善居住条件和村庄环境面貌,保护历史文化,方便群众生活和生产,保障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村庄包括行政村、中心村和基层村。行政村是指村民委员会所管辖的行政区划范围;中心村一般是指村民委员会所在地或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对周围地区具有一定服务功能的村庄;基层村一般是指由村民经过长时间聚居而自然形成的村落(含农场、林场和独立工矿区居民点)。 第五条村庄规划一般分为行政村总体规划和村庄建设与整治规划。编制行政村总体规划应一并编制所辖村庄建设与整治规划;经济

条件有限的地方必须包含中心村和重点基层村的建设与整治规划。行政村与基层村重叠的直接编制村庄建设与整治规划。 第六条编制村庄规划,应当遵循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云南省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实施办法》确定的规划原则,符合《村镇规划标准》、《云南省村庄建设与整治技术导则》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经济政策、标准规范。同时,要以上层次和同级法定相关规划为依据。 第七条村庄规划必须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成果中文字表达应当规范、准确、含义清晰;图纸所表达的内容应与规划文字说明一致。对于农民关心的项目,规划要力争做到让农民看得懂,以便广泛征求意见。村庄规划成果文件应当以书面和电子文件两种方式表达,由县级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存档。 第八条编制村庄规划,须进行基础资料收集。基础资料由县和镇(乡)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及时提供,并协助规划编制单位进行调查研究,完成基础资料汇编。 第九条编制村庄规划,须广泛征求农民意见,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后,方可按程序上报批准实施。 第二章行政村总体规划编制要求 第十条行政村总体规划是对村民委员会行政区划范围内的中心村、基层村等各类居民点及相应的各项建设的整体部署。 第十一条行政村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02-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要点(10.28修改)

山东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要点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六年十月

1 总则 1.0.1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改革创新、全面有效推进乡村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15﹞187号),科学指导村庄规划编制,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要点。 1.0.2 适用范围 本要点用于指导本省行政区域内村庄(不含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规划的编制。 1.0.3 编制主体 村庄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具体工作由村民委员会负责。 1.0.4 编制原则 编制村庄规划,应遵循需求导向、解决基本,村民主体、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文化传承、绿色发展,便于普及、易于实施的原则,切实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可实施性。 1.0.5 规划期限和审批 村庄规划的期限一般为10―15年,其中近期规划为3―5年。 村庄规划方案完成后,须向村民公示,并由县级规划主管部门组织技术审查。

村庄规划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审批。 1.0.6 解释权 本要点由省住房城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2 基础调研 2.1调查阶段 在村庄规划编制的各个阶段应进行不同深度的现状调查,通过文献调研、现场踏勘、村民访谈等方法,充分掌握村域范围内自然资源、历史人文、产业发展、村庄用地、各类设施及发展诉求等资料,具体分为调查准备、初步调查、深入调查和补充调查四个阶段。 2.1.1 调查准备。在现状调查之前,应收集村庄1/500地形图、基本情况说明、相关规划等基础资料,初步确定调查的方向并设计好调查问卷。 2.1.2 初步调查。进行现场踏勘和村民访谈。现场踏勘着重调查村庄产业发展、用地类型、建筑状况、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生态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灾害发生情况等内容。村民访谈应组织乡镇干部、村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座谈,了解有关情况和发展诉求。 2.1.3 深入调查。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针对重点问题和内容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调查。 2.1.4 补充调查。在规划初步成果征求意见后,结合相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深度编制规范

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编制深度规 定(试行) 保定市城乡规划管理局 第一章总则 1.1 为规范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编制行为,提高规划设计水平与质量,明确编制内容与深度要求,保证规划设计的全面性与可操作性,按照综合协调、统一规划、促进规划上水平、建筑出精品的原则,依据有关规定和办法,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1.2 我市中心城区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设工程设计方案的编制均需按本规定执行。 1.3 规划编制必须严格遵守规划条件和相关规范、规定。 第二章规划设计内容要求 2.1 修建性详细规划或建设工程设计方案在方案阶段应提供以下资料:规划说明书、区位图、现状分析图、规划总平面图、日照分析报告、鸟瞰图及沿主要道路景观效果图、景观绿化设计图、规划方案分析图、基础设施配置分析图、大样图、太阳能综合利用规划图、建筑方案图。 2.2 规划说明书内容及深度要求 2.2.1、规划原则及依据,应包括国家相关规范及项目规划条件等内容。 2.2.2、现状情况及分析,应包括现状存在的问题、周边配套设施情况分析等内容。 2.2.3、规划总体构思及用地布局,应包括: ⑴用地布局、空间形态和景观特色等内容。 ⑵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内容,主要进行现状交通分析、规划交通分析、交通影响评价。 ⑶景观绿化系统规划内容,主要对项目周边景观绿化进行分析,以及结合方案设计阐述相应的植物配植情况。 ⑷服务、配套设施配置的依据、标准、数(容)量,主要包括公共绿地、中学、小学、幼儿园、肉菜市场、垃圾站、公厕、居委会、派出所、物业管理用房、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场地、机动车及非机动车停车场(库)、集中供热、供配电站、燃气调压站、水泵房 1 等内容。 2.2.4 新技术应用,应对规划中太阳能综合利用、中水回用、雨水利用、建筑节能等措施的应用情况予以阐述。 2.2.5 竖向及工程管网规划意向:应对各种工程管线的接口位置、方向、容量计算等内容予以阐述。 2.2.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详见附表1、2、3要求。 2.2.7 其它需说明的问题,应对涉及项目的用地性质、邻里关系、文物分布、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