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文-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研究评述

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研究评述

'\r\n 摘要:

产业链

是一种新兴的加强农户与企业、市场之间

的农

一体化组织,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理论与

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将厘清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相关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归纳和

目前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研究成果,探讨进一步构建农业产业链组织应注意的问题。\ue004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链组织\ue004

0 前言\ue004

全球化和农业市场化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实践表明产业链

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成功战略,农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演化成为农业产业链之间的竞争。而农业产业链组织是一种新兴的加强农户与企业、市场之间联系的农工商一体化组织,在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和巴西、阿根廷、南非等

中国家都被成功运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理论与实践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厘清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相关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归纳和总结目前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研究成果,对于如何发展农业产业链组织,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ue003

1 农业产业链组织的概念\ue004

农业产业链组织集农业产业链和产业链组织的内涵为一身,是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各产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因此,人们将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一种

结构称为产业链;产业链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组织体系,近年来受到各行业的广泛,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ue004

农业产业链是在产业链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王凯、韩纪琴(2002)认为,农业产业链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的产品链,如蔬菜产业链、棉花产业链、果品产业链等的总和,构成了总的农业产业链;王国才(2003)认为,农业产业链是一个贯通资源市场和需求市场,由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不同功能服务的企业或单元组成的网络结构;张利庠、张喜才(2007)认为,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初级产品密切相关的产业群的供给和需求关联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为农业生产做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中间产业部门,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因此,农业产业链实际上是产业链中一类特殊的产业链,在这一类产业链中,农业或农产品作为其中的构成环节和要素,与其它部门和环节发生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总的来说,农业产业链是产业链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它将农业生产者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参与

化大生产;它连接了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以及其他相关服务部门有关的企业和各类组织;它采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共享利润、共担风险;它是其他产业链形成的基础,为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ue004

而产业链组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产业组织形式,产业组织指的是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这种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主要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一般来说,产业组织通常是指以同一商品市场为单位划分的狭义的产业或市场组织,其考察的是同一产业的企业。所谓的市场关系即是处于同一商品市场的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产业链上的

链涉及到的产品一般情况是单一的,比如棉花产业链、大豆产业链、生猪产业链等,他们与这些产业链上的结构链、价值链、信息链相互连接相互影响构成产业链组织。\ue004 结合农业产业链和产业链组织的概念,笔者认为,农业产业链组织是指从农业初级产品到最终消费品所涉及到的各产业群组成的战略联盟,这个战略联盟内部各企业又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组织关系和市场关系,包括交易关系、行为关系、资源占用关系和利益关系等,它是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稳健运行的基础。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也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宏观上看,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是农业初级产品演变成最终消费品涉及到的所有部门构成的战略联盟;中观上看,它和产业链组织是相通的,都是产业资金链、价值链、人才链、信息链、物流链等的贯穿联结;微观上看,各结点企业之间通过交易关系、行为关系等连接成一个个小型组织,为农业产业链组织服务。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结构如下图所示:\ue004

此外,农业产业链组织在实践中通常会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联系起来,两者有许多共性和交叉的地方,因此我们探讨农业产业链组织的构建,就必须搞清楚农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ue003

2 农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ue004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对提高我国农业比较收益、发展农村经济起到了很好的效果。\ue004

我国关于农业产业化概念的表述很多,综合来说,农业产业化可表述为: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户为基础,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系列化服务为手段,通过实行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从而实现农业的市场化、社会化、集约化发展的过程。所谓市场化,即依据市场的需要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及其产量;所谓社会化,即将分散的、互不联系的个别生产过程转变为互相联系的社会生产过程;所谓集约化,则是要求有更多的资金、技术和科学投入,通过结构优化、技术进步和实施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农业产业化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各参与主体自愿结成的利益共同体。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经济的产业化,使农业走向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促进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的现代化进程。\ue004

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业产业链组织都是紧密相联的概念,在本质上是共通的,在实际运用中也常常有交叉,但它们又有着各自的内涵特点,相互区别。理清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链及其相关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对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组织有重要的借鉴作用。\ue003

2.1 农业产业链与农业产业化的关系\ue004

(1)两者的区别。\ue004

首先,农业产业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而农业产业链是一个静态的概念。其次,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特定的发展模式,侧重农业经营理念、发展趋势、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等内容;

农业产业链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组织形式,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再次,由产业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成是一种客观存在,产业之间的联系不受空间地域约束,对于不同的产品链,其规模和范围相差很大。因此,农业产业链比农业产业化具有更广阔的延伸拓展的空间。\ue004

(2)两者的联系。\ue004

产业链与产业化又是密切联系的。产业化把产、加、销各个分散和独立的环节纳入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是基于这些环节之间客观存在着的联系,即产业关联。若环节之间毫无联系,不具备供需关系,则一体化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反过来,实施产业化经营,可以克服有些产业链松散和脆弱的状态,促使产业链稳定和规范,确保产业链各环节主体的价值得以实现,并能拉长和拓展产业链,使产业链质量、功能得以增强。此外,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产业链的联系还表现在两者都要受到农业生产规律的作用和约束,都要涉及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都涵盖价值的形成和分配,都受市场需求的方向和规模的影响,而且均与所处的社会经济条件密切相关。\ue003

2.2 农业产业化组织与农业产业链组织的关系\ue004 '

我国农业产业链的现状分析

我国农业产业链的现状分析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现状:农业产业链短且窄;农业产业链存在断裂现象;农业产业链组织化程度低,主要表现在: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育程度低,农业产业链利益协调机制不健全,农业产业链存在多重风险。 标签:农业;产业链;农产品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不到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基本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但是,在新的时期,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着资源要素等新的制约,农民增收的难度也更加巨大;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现实环境下,培育农业产业链为破解“三农”问题开辟了现实有效的途径。 一、我国农业产业链短且窄 链条短且窄是我国农业产业链的重要问题。农业产业链的长度是指链条起点到终点的环节的多少,链条越长,中间环节就越多;反之,链条越短,中间环节就越少。农业产业链的长度与产业的深度成正比,延长农业产业链就是加深农产品的开发深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一个高级的农业产业链应该是加工环节较多且复杂、采用现代储运手段、销售渠道网络健全,各环节的服务与配套健全完善的链条网络。 我国农业产业链的短主要表现为下游农产品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诸多环节的发展滞后,几乎还是停留在出售初级农产品的阶段。农产品加工业的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农产品的开发深度,有资料显示: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美国为3.7:1,日本为2.2:1,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为2:1,全国平均值为1:1[1]。目前,我国的玉米加工产品只有200-300种,80%的中小企业产品比较单一,只能生产3-10个产品,不能形成产品链条和系列产品开发。加工环节是农业产业链条的重要环节,是农产品附加值的形成环节,农产品的深度开发,农业产业链延伸与拓宽是提高农业效率、实现农民增收的现实途径。 二、我国农业产业链存在断裂现象 产业链断裂是我国农业产业链的突出问题。农业产业链是由与农产品生产相关的不同产业的各环节/节点有机构成的,链条作用的发挥,链条价值的实现,依赖于各环节/节点的相互匹配,相互协调。产业链的核心是产业间的供给与需求,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关联关系。产业链的顺畅运行要求供给与需求协调,各环节环环相扣,衔接紧密协调。任何一个环节/节点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链的运行效率和结果,只有产业链各环节/节点之间匹配与协调才能保证整个农业产业链健康运行。

《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摘要。随着我国大众化旅游时代的不期而至,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长。而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交叉性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本文以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研究为题,通过查阅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相关文献以及多次对中廖村的实地考察,在了解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概况、三亚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论述了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独特作用。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特色的三亚中廖村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以期为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提供相关对策,为海南省更多美丽乡村建设带来经验借鉴。 关键词: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三亚中廖村;发展现状;发展策略 一、绪论 (一)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研究目的。从xx年中国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79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减少1260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59.58%,比上年末提高1.06%[1]。随着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多,农村人口的的不断减少,未来城市居民对休闲观光农业的乡村旅游的需求会更加旺盛。本文研究目的是:分析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总结经验,探究三亚中廖村休闲观光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

2.研究意义。我国的政策对于三农问题历年来都非常重视,xx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工程。近年来,中廖村的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也是在不断发展,使中廖村的农业旅游资源、农村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内容、乡土文化等得到充分利用,能够有效的促进该村的农业和旅游业的产业扩展,提升乡村居民的农业收入和农民工资性收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进而带动中廖村的乡村旅游发展。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1.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概念。休闲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是把农业与旅游业结合在一起,利用农业景观和农村空间吸引游客前来观赏、游览、品尝、休闲、体验、购物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形态。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的概念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发生在乡村地区;二是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二者缺一不可[2]。 2.国外研究综述。浏览相关国外文献发现,外国关于休闲观光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文章有提到经营管理、政策影响等。比如,学者sharple (xx)在对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乡村旅游发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如果旅游业要发挥有效的农村发展作用,长期的财政和技术支持是必不可少的[4]。学者romeiro(xx)认为:“从经营管理的角度看,乡村旅游面临着诸多障碍,使其作为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更加复杂。”[5]学者kutay(xx)对欧盟旅游政策进行总结,指出:乡村旅游

农业产业链组织构成研究

2012年第12期 N 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 农业产业链组织构成研究 肖小虹 (贵州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贵阳550004) 摘要:由于农产品的物理属性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故不同 具体农产品的产业链结构也不相同,与之相适应的产业链组织也会有所差异。虽然不同农业产业链的表现各不相同,但是其核心部分却都是基本一致的。关键词:农业;产业链;组织 中图分类号: F3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 (2012)12-0056-01收稿日期:2012-10-17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9xjy021);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贵州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战略研究》作者简介:肖小虹(1968-),女,贵州人,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产业经济。 农业产业链产前组织一般涉及提供农业生产资料的农资部门和提供农业生产技术的科研院所;产中部门主要是指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加工的部门,涉及广大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及加工龙头企业等;产后部门一般指流通龙头企业及相关部门等。在农业产业链的组织构成上,只抽取核心部分进行研究,主要讨论农户、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 一、农户 农户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不仅包括从事农、林、牧、渔等农业生产农户,而且包括从事农产品加工,以及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等经营活动的农户。家庭生产经营是世界各国农业最普遍的组织形式,究其原因是治理结构简单、激励充分、效率较高。家庭生产经营集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于一体,经营权与利益索取权高度集中,“委托—代理”关系内置,无须进行专门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在高度组织化的人民公社消亡后,农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凸显了在农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在我国,由于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农业是弱质性产业,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在农业产业链上,农户处于链条的最底端,从事农产品的生产。我国农户数量众多、生产规模小、分散性强、组织化程度低,在链条中没有话语权、自主意志得不到体现,常常成为强势集团的掠夺对象。因此,分散的农户需要通过一定的形式组织起来,提高其谈判能力与抵御风险的能力,获得分享农产品在加工与流通环节价值增值的机会。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 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随着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名称各不相同,有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股份制合作社等,由于我国农业发展不均衡,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也不均衡。目前我国的现实是多重形式共存,在本研究中统一称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业产业链中的功能 一是组织功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链组织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户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必须依托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按照下游企业的要求进行规模生产,并对生产进行协调管理。组织农户集体购买,获得比市场价格便宜的农业生产资料;代 表农户与企业谈判,提高其谈判能力,提高农产品收益。 二是中介功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联结公司与农户的纽带。公司与农户一对多的联结关系会增大交易的繁琐度,并且由于农户分散、组织化程度低,导致农户在链条中处于弱势地位,利益得不到保障。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广大农户的代言人,代表农户与公司、市场进行交易,提高农户谈判能力、保护农户利益、节约交易费用、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是其目标。 三是服务功能。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为农户提供有效的服务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功能。在产前为农户提供农资信息、科技指导以及市场信息等;在产中为农户提供机械化生产工具并进行生产指导;在产后为龙头企业与农户牵线搭桥,并代表农户与龙头企业进行价格谈判,组织农户进行统一销售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链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分类 1.专业技术协会。专业技术协会是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的农民,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以产品和技术为纽带,组建的社团性组织,主要为成员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农户自愿加入协会,协会对会员进行无偿和低偿服务,成员之间没有权益联结关系,是一种松散的组织关系。农户加入、退出专业技术协会都没有限制,专业技术协会也仅仅进行种养殖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提供,一般不代替成员销售农产品。专业技术协会并不能帮助农户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农户仍然需要独立面对市场风险。专业技术协会虽然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只是一个起步,能起到的作用也有限,但是,它在帮助农户脱贫致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现阶段,在经济相对较落后的地区,专业技术协会还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要形式。但是,由于专业技术协会是自发性组织,缺乏必要的资金支持,协会的长期发展受到制约,常常是解体与成立交替进行。 2.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典型形式,其基本特征是: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民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平等持股、自我服务、民主管理、合作经营。这类合作组织一般是实体性的,内部制度比较健全、管理比较规范、与农民利益联系紧密。专业合作社是比较紧密的合作经济组织形式,除提供技术与信息服务外,还组织农户进行生产与销售;代表农户进行谈判,通过集体谈判以低于市场的价格购买生产资料;与龙头企业谈判,以较公平的价格将农产品销售给企业。专业合作社对内服务、对外经营,为自身发展会留存一定比例公积金,然后将利润按照交易额返还给成员,成员之间有一定的权益联结关系,是一种较紧密的组织关系。一般农户加入专业合作社,需要 (下转第66页) 新农村建设 56

农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农业发展的本质是产业链(2)

农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农业发展的本质是产业链(2) 2. 农业行业特征 2.1. 自然垄断性 农业特殊的生产资料决定了其具有自然垄断的性质。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五谷丰登,始于土地,没有土地为依托,农业及其内部各产业的兴起与发展就失去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农业特殊的产出决定了其具有垄断的条件。农业是一切生产和人类生存的起点和先决条件,各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是人类和其他产业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因素。无论科技如何进步,非农产业如何发展,都离不开农业为其提供必需的农产品[16.251.82%股吧]满足其基本消费。 2.2. 与生俱来的基础性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是与生俱来的, 是由农业的产业功能决定的。 (1)农业的最大功能是解决人们的吃饭等基本生活问题, 为人们提供生活必需品,这是任何其它产业都无法替代的。 (2)农业为其他产业如食品饮料、造纸、木材加工、纺织行业提供原材料,是这些相关产业链条的第一环。 (3)农业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种植业、林业生产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净化空气,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非常重要,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2.3. 周期性 农业产品具有周期性特征。无论是农作物耕种、畜牧养殖还是水产品养殖和捕捞,都有一定的生产周期,其产品不能在短期内收获,例农作物有一年一熟制、一年两熟制、两年三熟制等;林木产品生产周期较长,最快的人造经济适用林也需要6年以上的时间才可以砍伐;而畜牧产品如生猪养殖周期为5个月左右;水产品养殖如海胆养殖周期一般在3年左右、黄鱼生长周期一般经过二年左右;渔业捕捞有休渔期。 2.4. 弱质性 首先,农业最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冲击。自然界不仅为农业提供基本的生产资料,而且自然条件、尤其是气候条件的变化直接决定了农业经营结果的利与失,风调雨顺,则五谷丰登;

农业全产业链调研报告

农业全产业链调研报告 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有利于推动我市农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有利于促进我市农民就业增收,有利于提高我市农业资源循环利 用水平,有利于保障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市 农业现代化,下面是为大家收集了关于农业主导产业调研报告,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农业全产业链是在当代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食品安全要 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指 以消费者为导向,同一农业产业内或不同产业间的多个经营主体,依据特定的逻辑关系、利益关系和时空布局形成的,以产品或服 务为对象,以资本和技术为纽带,以价值增值为目标,从农业产 业链的源头做起,涵盖了种养殖与投入品采购使用、农产品加工 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等从田间到餐桌多个环节的产业链系统。 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有利于推动我市农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有 利于促进我市农民就业增收,有利于提高我市农业资源循环利用 水平,有利于保障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市农 业现代化。 一、我市农业全产业链发展的基本情况及主要特点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市通过建设农业全产业链来谋划提升农业核心竞

争力,通过种子种苗工程、园区(基地)建设、农产品深加工、物 流配送、批发市场经营、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环节不断推动农业全 产业链的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加快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截至 2014年底,我市已拥有产值亿元以上的农业(指种植业和畜牧业) 全产业链15条,其中,产值10亿元以上农业全产业链3条(慈溪 蔬菜、鄞州蔺草、余姚榨菜),产值5亿元以上农业全产业链 3条(慈溪生猪、余姚畜禽、象山柑橘),产值1亿元以上5亿元以下 农业全产业链9条(余姚稻米、鄞州稻米、奉化稻米、镇海獭兔、 余姚茭白、象山白鹅、甬优种业、江北奶业、宁海畜禽),主要农 业全产业链基本情况。 我市农业全产业链的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全产业链的产品特色鲜明。主要是根据各地自然资源禀 赋条件,依托各地农业主导集聚产业,因地制宜形成农业特色产 业链。通过整合各类农业市场主体,推动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逐步 从区域特色、块状经济到现在的产业链条经济的转变。如象山的 浙东白鹅全产业链、余姚的榨菜全产业链、鄞州的蔺草全产业链 等都是在当地主导集聚产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具有明显 的产业产品特色。 二是全产业链组织形式多样化。目前我市农业全产业链的发 展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市场主导型。以果蔬、畜禽等大宗 农产品为基础,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田头农产品交易市场等,开展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将产业链上 中下游紧密连接起来。我市现有市场型的市级农业龙头企业有XX 市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有限公司、XX市肉禽蛋批发市场有限公司等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分析》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分析》 [摘要]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发展乡村经济,缩小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对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安徽省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合理应对策略。 [关键词]乡村旅游;存在问题;应对策略;安徽 如今农村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热点问题,中共中央对农村问题也越来越重视,中央人民政府在近些年发表的《第一号文件》多次指出要发展壮大乡村新型服务业,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发展适宜当地的休闲旅游业,完善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响应这一号召,安徽省人民政府专注于休闲农业的发展,努力建设经济繁荣并稳定增长、农民逐渐富起来强起来的美好安徽,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可观的成效。安徽省的乡村旅游业在规模上有逐步扩大趋势,发展速度喜人,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其所面临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期待改善安徽省各市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不成熟的现状,推进安徽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壮大。 1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1.1国外发展现状。20世纪50年代,国外开始对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进行研究,发展至今,同时休闲农业已成为世界潮流,德国政府将土地出租给市民,市民在土地种植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作为商用,让更多的居民体验到朴素的乡村风情。法国则推出农庄旅游,城郊建有休闲果园,供大家观光放松。荷兰则更加强调农业与环境的协调,

荷兰牛奶花卉都在世界非常出名,更是有很多国家效仿荷兰的农业发展。美国则是独家农业和观光牧业联合,在农产品的生产与消费之间架起桥梁。日本很早就开始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并以此得到了很大的收益。 1.2国内发展现状。中国休闲农业于xx年开始发展,直到如今,国内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业已经开始全面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投入到休闲农业中,并且得到了高收益,甚至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国家也开始发布各种政策来支持休闲农业的发展,鼓励闲置宅基地、荒地发展乡村旅游业。从1949年开始,国务院中央一号文件开始注重农村问题,但是到21世纪,国家开始将农村问题更重点的放在休闲农业上,引导国内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2安徽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安徽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连续实施多部指导农业旅游发展意见、年度规划等,深入贯彻中央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有机融合,支持贫困区创新创业,以达稳定脱贫的目的;且xx年安徽省休闲农业协会成立,为新农村建设及经济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形成锦上添花。安徽省地处长江三角经济区,右接浙江、江苏沿海发达城市,连接人口大省河南,具有很强的地理优势。xx年,生产总值达3000亿元左右,其中乡村旅游业xx年旅游人数达4.5亿,占据总gdp的10%。近年该省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在xx年国家乡村旅游评定的重点村落中,以黄山市黟县宏村为代表的重点村落共计12个入选,入选数量位列全国第一。同时省内也评出“安徽省优秀旅游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整合研究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整合研究 摘要:现代农业的关键就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业产业链就是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的一种新的经营形式的产业体系,因此,农业产业链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业支撑。然而更多的学者从经济形态、发展模式、科学技术和宏观问题的角度对现代农业展开探讨,从产业链体系的角度对现代农业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即使已有的研究也是将重点放在了农业产业化方面。本文从我国农业产业的现状和国情出发,用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业产 业链的困境,并提出了产业链整合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模式,以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产业链整合 一、引言 现代农业的关键就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业产业链就是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的一种新的经营形式的产业体系,因此,农业产业链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业支撑。卢良恕(2006)认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的新特点就是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农业的涵不断得到拓宽和延伸,农业的链条通过延伸更加完整,农业的领域通过拓宽,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晓山 (2006)认为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需要创新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扩展农业产业链条,发育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和契约联结方式。然而,中国的国情与国外有着很大的区别,我国是传统的小农社会,农业生产规模小,农户的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薄弱,如何通过整合现代农业产业链将家庭经营的小农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相联系?如何通过产业链将现代农业的生产要素植入我国的传统的小农经济?如何构建适合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链的产业组织形式?本文从我国农业产业的现状和国情出发,用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困境,并提出了产业链整合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模式,以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我国现代农业产业链整合研究 摘要:现代农业的关键就是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农业产业链就是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的一种新的经营形式的产业体系,因此,农业产业链建设是我国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业支撑。然而更多的学者从经济形态、发展模式、科学技术和宏观问题的角度对现代农业展开探讨,从产业链体系的角度对现代农业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即使已有的研究也是将重点放在了农业产业化方面。本文从我国农业产业的现状和国情出发,用产业组织理论发展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农业产业链的困境,并提出了产业链整合的理论框架和操作模式,以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关键词:现代农业农业产业链整合

农文旅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农文旅融合视角下休闲农业发展研究 作者:许玲凤王文 来源:《河南农业·科技版》2019年第01期 摘要:伴随我国休闲游、乡村游、研学游等一批新概念旅游热的兴起,旅游业已经不再是过去单一的产业,需要与时俱进,实现与其他相关产业的有效融合。新形势下新型旅游业将会是行业发展的常态,农文旅融合模式应运而生,既能有效促进新业态的形成和发展,又能带动地方经济突破增长,同时也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探讨如何基于农文旅融合背景对于休闲农业的发展进行规划和引导,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基础。 关键词:文旅融合;休闲农业;新型业态 如今,我国农业和旅游业发展都面临前行中探索变革和转型的问题,基于此,国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深入推进农文旅融合,促进新型农业的发展和旅游业的转型,解决农业发展效率低、旅游业供需矛盾等一系列问题,推动行业有效结合、协调发展,从而提升整体效益,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 一、农文旅融合视角下我国发展休闲农业的大环境 为推动休闲农业的良性发展,国家和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进行引导和规范,由此可见发展休闲农业已被予以高度重视。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改善农村的生活生产环境、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重要原因。可以说,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既是国家宏观发展的需要,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而其中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寻找结合点,与旅游业相融合。 从广义来讲,发展休闲农业可以深度挖掘旅游业和丰富发展层次,促进旅游业的转型升级,同时可以帮助扩充休闲农业发展的研究方向和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1]。从狭义来讲,民俗文化易于被人们接受,符合现阶段人们对精神食粮的需求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增进了家长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其有着足够大的市场需求和市场容量。此外,大力推进农文旅融合,是将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有机结合,综合带动和发展其他产业,并可以有效地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和提升效益,促进地区环境和经济多方面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故而,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下的休闲农业既是转方式、调结构下创新发展的需要,也是资源优化配置、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根本所在,可谓是势在必行。 二、我国休闲农业内涵、特征及发展现状 (一)我国休闲农业内涵及特征

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基本特征与发展对策研究

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基本特征与发展对策研究? 王凯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10095 摘 要:本文是课题专项研究的一个成果。作者对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基本特征和发展对策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基本特征是综合运用决策、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对农业产业链的人、财、物、信息、技术等要素进行整合,具有较高的产业链运行效率,并已建立起高效的价值链、信息链、组织链、物流链管理系统。本文最后就如何加强我国农业产业链管理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字:农业产业链 基本特征 发展对策 现代农业产业链是现代农业产业的具体组织形式。现代农业产业链具有垂直链条结构和垂直协调机制。现代农业产业链是由各个农产品的物流链、信息链、价值链、组织链等组成,贯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一种新型的现代农业产业组织方式。现代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有其必然性: (1)加入WTO后,国内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农业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的竞争,而且还要参与国际性大市场的竞争。仅靠单个农业企业或农户的力量来应对整个市场变化是不够的,必须将整个产业的上下游企业联合起来,形成战略联盟,才能提升整个产业的竞争力和运作效率。 (2)通过产业链整合获取加工增值和农副产品综合开发利润。随着农业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和竞争的加剧,农业产业链中单个环节的利润在下降,实践证明必须对农业产业链进行整合,从农业产业体系的整体运作中争取高利润回报。(3) “农业是一个道德产业”。通过农业产业链,特别是名牌农业产业链可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控制,以保障食品安全。(4) 紧密的农业产业链组织在寻求企业与农户分工协作的结合点和利益的平衡点时,能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使农户成为农业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企业与农民真正成为互为依存、共生共荣的“共生体”,具有非常现实的借鉴和推广价值,同时也为我国目前转型期农业发展中一些关键问题的解决找到了答案。(5) 农业产业链组织具有以市场为导向的快速反应机制。影响农产品交易效率最大的障碍是农产品供需信息的不确定性。由于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差别,特别是分散农户的生产经营,使农产品交 ?本文研究为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课题(20020307014)“我国农业产业链管理系统的建立与运行”研究成果一部分。本文还是2005年度江苏农村发展论坛入选论文,并被评为优秀论文。

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研究评述

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研究评述 July,2008 现代商贸工业 ModernBusinessTradeIndustry2008年第7期 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研究评述 何官燕 (西南财经大学,四川成都610074) 摘要:农业产业链组织是一种新兴的加强农户与企业,市场之间联系的农工商一体化组织,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的 理论与实践都还处于起步阶段,将厘清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相关概念及概念间的关系,归纳和总结目前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研 究成果,探讨进一步构建农业产业链组织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链;农业产业链组织 中图分类号:F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7—0037—03 0前言 在经济全球化和农业市场化的浪潮下,越来越多的实 践表明产业链管理是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成功战略, 农业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演化成为农业产业链之间的竞 争.而农业产业链组织是一种新兴的加强农户与企业,市 场之间联系的农工商一体化组织,在美国,荷兰等发达国家 和巴西,阿根廷,南非等发展中国家都被成功运用并取得了 较好的效果.在我国,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理论与实践都还 处于起步阶段,所以厘清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相关概念及概 念间的关系,归纳和总结目前农业产业链组织的研究成果, 对于如何发展农业产业链组织,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具有重 要的意义. 1农业产业链组织的概念

农业产业链组织集农业产业链和产业链组织的内涵为 一 身,是一个全新的理论体系.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各产 业之间存在着广泛的,复杂的和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因此,人们将各产业依据前,后向的关联关系组成的一种网络结构称为产业链;产业链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组织体系,近年来受到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农业产业链是在产业链概念的基础上产生的.王凯, 韩纪琴(2002)认为,农业产业链是具体的不同农产品链的集合体,是农,林,牧,副,渔各业的产品链,如蔬菜产业链, 棉花产业链,果品产业链等的总和,构成了总的农业产业链;王国才(2003)认为,农业产业链是一个贯通资源市场和需求市场,由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不同功能服务的 企业或单元组成的网络结构;张利庠,张喜才(2007)认为, 农业产业链是指与农业初级产品密切相关的产业群的供给和需求关联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为农业生产做准备的科研,农资等前期产业部门,农作物种植,畜禽养殖等中间产 业部门,以及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后期产业部门.因此,农业产业链实际上是产业链中一类特 殊的产业链,在这一类产业链中,农业或农产品作为其中的构成环节和要素,与其它部门和环节发生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总的来说,农业产业链是产业链生产方式在农业生 产中的应用,它将农业生产者从传统农业中解放出来,参与社会化大生产;它连接了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以及 其他相关服务部门有关的企业和各类组织;它采用现代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共享利润,共担风险;它是其他产业链形 成的基础,为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提供了基础保障. 而产业链组织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产业组织形式,产 业组织指的是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这种

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它的发展对于我国

休闲农业是一种新型产业形态和消费业态。它的发展对于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一二三产业融通互动,实现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繁荣稳定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充分借助外智,更好地履行休闲农业行业管理职能,推动全国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经研究,决定成立第一届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会是农业部休闲农业管理工作科学决策的重要智库和智力支撑。希望各位委员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科学严谨的作风履职尽责,有效发挥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撑作用,为促进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建设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做出积极贡献。 附件:1.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专家委员会章程 2.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专家委员会名单 农业部办公厅 2015年1月日

附件1 农业部全国休闲农业专家委员会章程 第一条为充分借助外智,加强休闲农业相关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和规范性,更好地履行休闲农业行业管理职能,农业部成立“全国休闲农业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 第二条专家委员会主要职责如下: (一)对全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政策研究报告等提供咨询论证; (二)对全国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典型模式、存在问题等开展研究,并提出政策建议; (三)为产业的资源整合、规划设计、创意策划、运营管理、品牌打造、产品开发等提供专家咨询和技术指导; (四)参与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创建和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美丽田园、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等评审; (五)参与休闲农业有关行业标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 (六)参与休闲农业的国内、国际交流活动。 第三条专家委员会由1名主任委员,4-7名副主任委员和若干名专家委员组成。 第四条专家委员来自农业、资源、生态、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等相关领域,由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乡镇企业局)根据聘任条件、专家学术水平和专家委员会组成结构等综合确定聘任人选。

农业产业链组织创新研究

农业产业链组织创新研究 摘要:本文从层级制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农业产业链组织模式的角度,研究农业产业链组织创新,以期更好地从组织上保护农民利益。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链组织包括农业产业链各组织成员及其联结方式,农业产业链组织创新主要是指创新农业产业链各主体的联结方式。农业产业链培育的动因是通过获得农业产业链整链价值的最大化,从而使链条各经济主体获得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尤其是农户通过产业链实现持续增收。而农户通过农业产业链实现增收的一个前提就是提高其组织化程度,故提高农户的组织化程度是农业产业链培育的目标之一。从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经验来看,较为健全的、组织关系紧密的、层级清晰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保护农民利益的行之有效的方式。 一、构建层级制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家庭生产经营有着效率高、规模小但资源配置能力低的特点,集体经济则有实力强和资源配置能力高的特征,以农业产业链为载体将二者有机结合,实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创新。 首先,基于本地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或是某种农产品的生产,组建农民合作经济基层组织。本着自愿加入的原则将从事相关生产的农户进行联合,吸纳到基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来,农户的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生产、服务、经营活动统一由基层农民合作组织指导或代理。 其次,乡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对基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指导、管理与协调。基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或是由于生产的农产品不同,或是由于需要的农业服务不同,所以它们组建的合作组织也不同,形成了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乙等。 第三,构建层级制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组织结构图见图1。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上级对下级有指导、管理与协调的职责,当下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利益受到侵害或者难以协调自身矛盾时可向上级反映,由上级组织出面协调。同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之间可以进行相互协作,但无隶属关系。 图1 层级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示意图 这种层级制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基层是一种横向的联合,将广大农户联合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中来;而通过层级制的纵向联合可形成强大的利益集团,从而切实增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真正提高农民的主体地位,真正解决一家一户、一村一社办不成的事,使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农民的靠山、成为农民的利益代言人。这种模式,依然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但是必须对双层经营体制进行改革。一方面双层经营体制的腿太短,难以适应进入国内外大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我国的双层经营体制的集体层面基本瓦解,必须制度创新,切实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在基层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上,建立更高层次的合作经济组织,形成全国、省、地区、县、乡村五级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系统。这个组织系统的层级结构中,上级对下级主要是政策指导和引导,回答下级的咨询,代表下级与相应部门沟通协调,保护农民利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法》的相关要求进行管理与协调。 层级制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对农业的良性发展给予有益的指导。首先,它可以对农业产区进行宏观规划,有利于优势农产品和主导农产品的发展;其次,

2020-2025年中国农业产业链发展研究报告

2020-2025年新电商重塑中国农业产业链研究报告

目录 1.传统农业产业链和农业发展面临多元化挑战 (1) 1.1农业加工链短、服务功能链滞后,流通链长 (2) 1.2先进要素投入不足,要素配置效率低 (2) 1.3农产品附加值低,销售难,农民收入低 (3) 1.4农业总体生产效率低,竞争力低 (4) 2.农村新电商的迅速发展为农业产业链重塑提供机遇 (5) 2.1新电商超越传统电商成为农村电商发展主流 (5) 2.2传统电商推动工业品下行,重塑中国乡村发展 (6) 2.3新电商推动农产品上行带来重塑农产品产业链的机遇 (7) 3.新电商推动农业产业链整合和农产品价值提升 (9) 3.1农村电商推动农产品供应链不断演化升级 (9) 3.2线上线下联动模式助力品牌建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11) 3.3新电商发挥黏合剂作用,推动农业产业链延伸,三产融合发展 (12) 4.农村电商重配农业生产要素,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14) 4.1推动农民转变思维模式、经营模式,加速人才返乡创业 (15) 4.2新农商激活信息要素,推动订单式农业发展 (16) 4.3新农商推动各路资本向农村地区渗透 (17) 4.4农村电商催化“云农业”发展,推动农业规模化生产 (19) 4.5新农商联合新技术推动农业智能化、信用化发展 (20)

2020年是脱贫攻坚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落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举措,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接续推进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此前,2020中央一号文件也继续聚焦三农,提出“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有效开发农村市场,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覆盖面”等政策,农村电商、数字乡村建设仍为当前农业农村建设重点。 农村电商自2014年始进入快速发展期,据中国商务部2020年5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从2014年的1800亿元(人民币,下同)增加到1.7万亿元,规模扩大8.4倍,远超全国网络零售额增长速度。农村电子商务服务水平的提升不仅满足了农村居民消费升级需求,同时带动了农产品进城,使农民收入水平有明显提升。农村电商自身模式的不断创新则进一步为农产品供应链完善、农业产业链延伸、三产融合以及农产品附加值提升创造了机遇,农村电商还推动了农村地区信息、人才、资本、土地、科技等要素的重配,带动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并联合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我国农业向智能化、信用化发展。 1.传统农业产业链和农业发展面临多元化挑战 现代农业产业的竞争关键是产业链的竞争,产业链的竞争力则依赖于上下游产业的一体化程度以及产业经营主体的组织化程度即规模化程度。从当前全球农业发展程度来看,我国的农业产业现代化进程发展较晚,地区发展差距较大,农业产业链发展一体化程度较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低,面临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产业链条短、流通链长,农村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农业价值链位于微笑曲线底部,且农业基础设施不足,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导致我国农产品存在极大的供需不平衡问题,表现为农产品销路差,农民收入低,消费者买得贵、买不到优质产品,需要依赖进口。

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案例研究

中粮集团的全产业链之道 研究背景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 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事件接连出现。食品安全问题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的品质。当前中国的食品行业,中小型企业众多,技术水平低,竞争激烈,价格低廉,利润空间狭窄,质量不一。但是巨大的人口基数及多样化的饮食结构是中国食品行业发展的基石,所以整合食品产业、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迫在眉睫。而中粮集团作为我国国内最大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生产的国有企业,致力为社会公众提供丰富且安全放心的食品。 中粮集团在2009年首次提出“全产业链”战略,对产业链上下游环节进行整合,将市场交易行为转化为管理协调,可以提高价值的增值效率和企业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整合产业链的方式有很多,例如:三井物产通过交叉持股,网状辐射,渗透中国钢铁产业链关键环节。中国企业通常采用的纵向并购方式,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中粮集团。全产业链是以消费者为导向,从产业链源头做起,经过种植与采购、贸易及物流、食品原料和饲料原料的加工、养殖屠宰、食品加工、分销及物流、品牌推广、食品销售等每一个环节,实现食品安全可追溯,形成安全、营养、健康的食品供应全过程。中粮全产业链战略模式通过对原料获取、物流加工、产品营销等关键环节的有效管控,实现“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贯通。企业采用全产业链模式可以给企业带来以下竞争优势: 首先,“全产业链”模式能够使企业迅速扩大规模。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行业内竞争激烈。仅靠企业内部发展,快速提高竞争力并不现实,但可以通过兼并收购迅速扩大规模。 第二,“全产业链”模式能够提高企业技术水平。大型跨国企业专注于核心技术的发展,而国内企业普遍缺少核心技术,从而导致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通过收购上下游的公司,企业能够学习到新的技术,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核心技术,提高竞争力。

农业产业链及其金融支持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119098272.html, 农业产业链及其金融支持研究 作者:张淑芳 来源:《时代金融》2016年第21期 【摘要】农业产业链的有效延伸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金融支农重要的发展方向。对于金融部门而言,了解农业产业链的具体形式,研究产业链的发展趋势,并有针对性地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业产业链金融支持研究 一、农业产业链 (一)农业产业链的基本概念及其管理 农业产业链,顾名思义,是围绕着农业生产活动而派生出来的一个链条,这个链条从上游到下游是层层递进的增值关系,具体如下式所示:农产品的研发育种→种殖或养殖→深加工→销售→“三产”(这里的“三产”全称是第三产业,也就是服务业的广义含义,具体包括许多行业,例如仓储运输、通讯、餐饮、科教文卫等等)。农业产业链既是与农业产业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首先后者决定前者,没有后者就不可能有前者,前者只是后者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但同时前者又对后者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能是消极的阻碍作用,这完全取决于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情况。农业产业链的运行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不能违背,那就是必须把农民作为其主体,分工主要按产品进行,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所追求的利益是各不相同的,其主体也是千变万化的并且分布在不同的地区。 农业产业链的管理,就是把链条上所有环节之间的资金流、物流与信息流串联起来并进行整合。农业产业链管理的主体是农业产业化的核心——龙头企业;管理的重点是把各个环节之间存在的、有密切关联的作业,有效地加以整合,能否成功地做到这一点,取决于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之间是否建立起真正的合作关系,物流是否畅行无阻,商业信息的交流是否顺畅,对于所取得的成果能否公平地分享等等。站在组织边界的角度考察,农业产业链的整合不仅包括发生在链条之间的外部整合,还包括各个链条内部的自我整合。 (二)农业产业链的构成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我国的绝大部分地区,农业产业链的链条主要集中在整个产业的上游,即为农业生产提供农药、化肥、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部分,下游主要由流通、粗加工、打造食品品牌、加工制造最终食品等链条组成。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品质生活的不懈追求,观察研究农业产业链要有更加广阔的视野。 从业务领域看,广义而言,农业产业链主要包括:种子种苗业、农药化肥业、农机具制造业、种养殖业、科技研究机构、农技农机服务业、农业合作社、农产品深加工业、农产品经销

高效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一体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高效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一体化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报告 高效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一体化工程 有限公司 编制时间:2011.10 目录 一、项目概述 二、项目背景及意义 三、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四、技术依托 五、项目区优势 六、项目定位 七、建设具体内容 八、项目实施进度和方案 九、项目建设预期成果 十、项目资金筹措及项目运作 十一、效益分析 十二、项目结论 一、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高效生态农业循环产业链一体化工程总投资1200万元

③20000亩有机稻米栽培基地建设总投资3000万元 ④10万头瘦肉型猪工厂化养殖及饲料生产线建设 总投资13600万元 二、项目背景及意义 2.1项目背景 近年来,沛县县委、县政府用创新理念、用发展工业的理念,优化种植业、提升养殖业、突破加工业、活跃物流业、发展旅游业。逐步建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农业加工体系、农业物流体系和农业服务体系,联动发展的新格局。沛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健康”和“环保”为主题,致力于建设有机生态产业链的生态科技企业―麸皮、米糠可以用来养殖无公害生猪,而生猪养殖废弃物又可以用来生产生物有机肥,以此循环,促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沛县鸭业近年发展十分迅猛,2005年全县肉鸭出栏量达2399.68万羽,2006年出栏7489.9万羽,2007年出栏7717.98万羽,2008年出栏突破1.17亿羽。目前,沛县已建成以桂柳公司为首的千万羽以上规模苗鸭孵化企业5座,以圈存种鸭20万羽的森磊公司为首的万羽以上父母代樱桃谷种鸭场12个,具备了稳定的鸭苗供应源。初步形成了以沿龙河路林鸭复合养殖、沿沛龙路规模小区养殖、沿湖沿大沙河水面养殖为主的三条养殖带,全县千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镇6个,百万羽以上的村46个,30万羽以上的规模养殖小区50个,10万羽以上的养殖小区159个。全县共有生态肉鸭标准化养殖大棚1.5万栋,总占地面积发展超过1.5万余亩,95%实现集约化饲养,亩均效益3万元左右。沛县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生态肉鸭之乡”,到2009年,沛县肉鸭饲养量1.5亿羽以上,年产鸭粪将达67.5万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